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3:41

增购 发表于 2013-3-12 1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次新政对商业地产是否更有利?毕竟资金想保值,住宅投资收益要打折了,不如投资商业地产。

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税负几乎是所有行业最高的。但一直以来住宅税负轻于商业。即便出了国五条,住宅交易和投资的税负还是大大轻于商业的。

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3:44

口信 发表于 2013-3-12 1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长期看,如何给房子估值?能谈谈你的模型吗

房子的估值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房子本身,这个大家谈的很多了,不赘述。另一方面来自于人对房子所在环境的需求。抗战时期,上海租界房价反而飙升,原因是周边富人的涌入避难推高房价。

车场 发表于 2013-3-12 13:45

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0万买进的房子,自己按市价200万过户给自己关联人。在新政没有出来之前,按老方法交税。下次交易,就可以 ...

如果现在手中有大量房子的都这么操作一次,很壮观啊,堪比春运!

管于悠 发表于 2013-3-12 13:48

新“国五条”到底是从第二套开始收20%, 还是从第一套开始 ?

lghw 发表于 2013-3-12 13:48

管于悠 发表于 2013-3-12 13: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新“国五条”到底是从第二套开始收20%, 还是从第一套开始 ?

好象还没区分呵,卖就收!

管于悠 发表于 2013-3-12 13:48

一个朋友两口子各有几套小房子,但缺乏一套合适自己住的大点的房子。最近在忙着卖小房子,准备400万现金准备买入一套大点的房子,深圳。

lghw 发表于 2013-3-12 13:49

管于悠 发表于 2013-3-12 13: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个朋友两口子各有几套小房子,但缺乏一套合适自己住的大点的房子。最近在忙着卖小房子,准备400万现金准备 ...

赶紧告诉朋友动作要快,晚了会不见了一、二套小房子!不过也要有心理准备,换成400万大房子后泡沫破裂直线下跌,最后剩不到200万(谢国忠的预测)!

车场 发表于 2013-3-12 13:50

招聘人 发表于 2013-3-12 13: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国际通行的办法就是靠房产税。不过房产税在中国的实施面临一个巨大的障碍,就是政府在链条前端通过高价卖地 ...

国际上的房产税与我们想征的房产税好象在本质上不同。国际上收取的房产税用于区域(小到住宅小区大到一个城市)的公共环境、设施建设,而且帐目明晰;我们的房产税用于政府消费,其中三公消费和政绩工程投资占绝大部分。收土地出让金或房产税只是名目不同,并且将一次收取改年年收,性质一样:政府的酒饭钱。而且帐目不清,政府酒没喝好明年就要多收!

这样一改,房价真的会下去,而且再也起不来!

民众答不答应算啥?关键是房哥房姐房叔房婶房爷爷房奶奶都是制定政策的角色,会自动加自己的税?

口信 发表于 2013-3-12 13:56

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房子的估值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房子本身,这个大家谈的很多了,不赘述。另一方面来自于人对房子所 ...

求具体模型。另,如何看房价/租金

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3:58

口信 发表于 2013-3-12 13: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求具体模型。另,如何看房价/租金

没有简单模型。但是两个简单指标过去比较好用,长期模型看住宅土地供应/住宅销售。短期看可售面积。

高崎 发表于 2013-3-12 14:01

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简单模型。但是两个简单指标过去比较好用,长期模型看住宅土地供应/住宅销售。短期看可售面积。

房价高了是事实,但也不可否认价高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如小区居住环境提高、建筑档次提高、物业配套齐全、建筑成本的上涨等等。
其实对我们业内人士讲,最关键的、难以控制的、也是最有压缩空间的是土地出让金、拆迁成本、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灰色支出。
羊毛出在羊身上,全部转嫁给了购房者,这部分支出猛如虎。

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4:07

高崎 发表于 2013-3-12 14: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房价高了是事实,但也不可否认价高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如小区居住环境提高、建筑档次提高、物业配套齐全、 ...

成本转嫁确实有。但是也要看到卖房子的也会亏。99年之前3、4年,全国开发商是全行业亏损。上海好地段1万成本的住宅4、5千就要出手。

高崎 发表于 2013-3-12 14:19

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4: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成本转嫁确实有。但是也要看到卖房子的也会亏。99年之前3、4年,全国开发商是全行业亏损。上海好地段1万成 ...

那几年是房地产过热,国家调控楼堂馆所,所以全国性的房地产都有亏损的,但是那个时候房地产还没有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车场 发表于 2013-3-12 14:33

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房子的估值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房子本身,这个大家谈的很多了,不赘述。另一方面来自于人对房子所 ...

确实如此,房子不能单纯的看,不同地区的房子也是情况不同,周边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周边配套对房子的影响很大。

川衡 发表于 2013-3-12 14:36

口信 发表于 2013-3-12 1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长期看,如何给房子估值?能谈谈你的模型吗

看是哪类房产了,商业很好估,主要根据租金回报和租赁期间的空置预期。

住宅的话就不是这样个估法了,很多人拿租金估计住宅纯粹是瞎搞,收租金只是住宅的副产品,居住是住宅的主要功能,地段资源是住宅升值或下跌的唯一依据。简单谈下住宅的估值法吧。

多年以前,跟别人讲起住宅投资的方法,总是讲很长的时间讲不完,后来,越讲话越少,到现在,就剩下一句话了:人往哪里走你就往哪里投,不要看房价。
很多人是不服气的,会跟你谈起泡沫论,从日本谈到美国再绕回中国的海南最后回到北京和上海。这都是没搞明白一个问题:你的城市属于哪一个阶段,是人口的流入阶段还是流出阶段。就这么简单,人口流入阶段的城市不必要在意短期的波动,价格是能起来的。

提醒下:不要去套什么公式算房价,不是数据不重要,是数据不如趋势重要

高崎 发表于 2013-3-12 14:41

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4: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成本转嫁确实有。但是也要看到卖房子的也会亏。99年之前3、4年,全国开发商是全行业亏损。上海好地段1万成 ...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要么就是国家调控。要么就是泡沫破裂。

cctv0316 发表于 2013-3-12 14:41

此次新政对商业地产是否更有利?毕竟资金想保值,住宅投资收益要打折了,不如投资商业地产。

cctv0316 发表于 2013-3-12 14:42

较长期而言(五年以上或更长),考虑到以后可能对持有环节征税,期望投资房产保值增值,不确定性增大了很多。西总如何看?同时人民币增发的趋势也似乎不可逆转,有更优的保值增值途径吗?请指教。谢谢!

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4:42

高崎 发表于 2013-3-12 14: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要么就是国家调控。要么就是泡沫破裂。

也没什么特殊的。市价在成本以下,商人也得按市价卖-------股市里这样的情况不是比比皆是么。问问民营老板们,这不也是常事么?

清修 发表于 2013-3-12 14:43

cctv0316 发表于 2013-3-12 14: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较长期而言(五年以上或更长),考虑到以后可能对持有环节征税,期望投资房产保值增值,不确定性增大了很多 ...

持有环节收税是必然的,没有不确定性。但是许多地区如美国、日本、香港都有物业税,其实不影响泡沫产生,也不影响泡沫破灭。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房市资深观察者西峯解读房地产调控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