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道研究员 发表于 2023-2-13 19:40

把心操到赚钱上。金融数据背后的启示:看懂该看的就够了。

为什么会有这篇文章,来自于一月金融数据出来后,看到各种各样的解读。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我们对数据的理解,以及怎样有效地阅读和学习。我们之所以学习,是为了掌握一种技能和方法,成为我们谋生的手段,然后从事农业、工业、服务业、科研、当公务员等等,虽然我们在学校的学的内容被贴了很多标签,比如扫盲、没用,和现实脱节厉害,但是话又说回来,那个人不是从学校毕业之后,用在学校积累的知识与技能,不断的学习,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呢?虽然不完美,但是它是必须的,是有效的学习。我们无时不在学习,我们每天看新闻,听解读,各种考试,都是有学习,但是有些学习是有效学习,有些学习可能是浪费时间,有些则可能是别让人你学习、定向学习。
这个话题不宜深究,我们就以宏观数据解读为例,做简单延伸。数据显示:1月末,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9%。1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6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创下2016年年中以来最高水平。1月末,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在去年高基数上继续同比多增7900亿元。1月末,人民币贷款增4.9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元。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19.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还有一组数据:
2019年住户长期贷款5.45万亿2020年住户长期贷款5.95万亿2021年住户长期贷款6.08万亿
2022年住户长期贷款2.75万亿住户长期贷款基本都是房贷,2018年到2021年,基本上每年都在5万亿以上,光这四年多新增贷款,一个点的利差就有2000多亿,对于银行来说,还是很肉疼的。这还只是算了四年的多的数据。我们平均算下来,一个月房贷差不多在4000多亿以上,元月一般数据都是比较多的,算下来今年1月较去年下降了一半不止,虽然也有2572亿,但是全年下来,数据不容乐观。仅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1、钱越放越多,通货膨胀在加速。钱放在银行,只会越放越少。
2、钱出来了,在银行账户上趴窝空转。楼市不敢去,实业去的少,中小微日子难,大概率钱憋向股市。3、房子是真的难。从2022年开始就难了,以后会更难。
4、数据看趋势,数据的本身并不重要。大水漫灌后果不佳,不灌也不行。
核心来了,以下内容我们无从得知,也不用去知道:
1、住户存款大增、贷款大增,结构是啥,如果得到确切的数据,我们就不要瞎分析了,因为只有核心才知道数据怎么来的,目标是啥,问题是啥,顶层智囊团与决策层的智慧要比任何一个分析团队和专家团队专业,既然不知道,就不瞎猜了,猜也没用,和我们百姓没啥直接关系,发现风险与机会就好。
2、数据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数据变化的趋势,比如贷款数据,M0\M1\M2,存款数据,GDP,CPI,PPI等等,数据的本身我们不做评价,统计偏差总是有的,但是数据放在一起,趋势性的变化就给了我们的参考的依据。比如上面的房贷数据,那就是市场冷热的真实写照。
3、我们捕捉出趋势性的决策,这个信息传递给我们的作用就够了。比如投放货币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就是钱不值钱了,稍稍一算,一年8%的收益达不到,那么一定是损失的。这时我们就要想怎样让我们的钱不贬值,还能增值,然后让我们的手上的钱多起来。
4、放出来的钱,肯定到不了大部分普通百姓的腰包里,谁掌握资源,掌握资本,还有那啥,钱就会去向那里,最后才渗透分配分配渗透,很多人钱没见着,自己的钱就不值钱了。
综上所述:
努力学习赚钱、让现有的钱不贬值,寻找一切和制度红利匹配的赚钱方式,并去做,才是我们要做的事。
宏观研究看大趋势。宏观研究如果是判断小趋势与非间断政策方向,概率就是一半一半。但是在大趋势判断上,宏观判断失误率要小的多,基本上研读政策的连贯性,一般不会出现失误。核心关键是这么长的周期,一般百姓都没有耐心,就想赚短平快的钱。
赚钱不光要学习,还需要有胆识,有圈子,有人帮衬,下来就交给没有白天黑夜的学习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把心操到赚钱上。金融数据背后的启示:看懂该看的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