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002|回复: 74

[大盘交流] 指数哥你想去哪儿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9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数哥你想去哪儿呢?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乱云飞渡... 浏览:16002 回复:7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更换题目为:指数哥你想去哪儿呢?(这样可能有机会加红加精):*22*:

原题目一:一些有意义的文章转载

《新股发行制度将发生重大变化? 》
2007年12月18日 08:17: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新股发行制度将发生重大变化?》
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有三大弊端:一是有利于形成机构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严重垄断,广大散户由于实力有限,很难从中分到一杯羹,严重违背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二是促使大量资金都向一级市场集中,持续下去可能危及二级市场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助长了流动性资金泛滥。由于积极参与新股发行利益多多
,使得大量机构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巨额资金进入一级市场,这其中当然包括一些变相的不合法途径。改革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势在必行。

    关于改革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目前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恢复市值配售;二是效法香港的“人手千股”;三是变资金摇号为账户摇号。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市值配售比较照顾老股民,但把空仓者以及股市新手却排除在外,在熊市时实行市值配售有利于重振市场人气,促进股票的发售,但在当前的牛市,市场最不缺人气和资金,如果完全只按市值进行配售,机构仍能依靠巨大的市值在申购新股中占有绝对优势,“资金为王”的情况将会继续盛行,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三公原则”,在实行市值配售的同时,还须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配合此制度才能使之更加可行;香港的“人手千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当前内地的情况下可能行不通,主要是由于技术上的问题;至于很多人提倡的变资金摇号为账户摇号,看似按照这样操作,会增加新股申购的公平性,实际上则不然,在不用动用大量资金的前提下,机构有办法搞到大量账号,这样同样会助长投机。
    笔者提出一个新的思路,即新股发行可采取“市值配售+资金摇号”。它的原理是这样的,新股发行时,先将新股发行量的绝大部分预留下来(比如发行20000万股,预留16000万股) 作为市值配售,由于大量的资金涌向一级市场申购新股,所以对每个账户都按其拥有的市值进行配售是不切实际的,没有这么多的股票可供配售,我们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引入摇号机制,只有在你的资金账号中签的情况下,你才有资格按市值进行配售,但配售数量也需设置上限,上限不能太高,10手为宜,以此来避免重蹈“资金为王”的覆辙。剩下的一部分则通过资金摇号进行申购,以此来照顾空仓者以及新股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二者必须同时进行,如果某个账号参与了市值配售,那么他就无权参与资金摇号,或者其参与了资金摇号,那么他就会被市值配售排除在外。
    新股发行采取“市值配售+资金摇号”非常有必要,它有五大好处:第一,逐步消除新股发行的严重垄断,避免利益向少数集团和个人一边倒,有利于维护“三公”原则,也有利于照顾大多数。第二,有利于避免短线炒作,鼓励长期投资。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离不开长期投资者。新股发行采取“市值配售+摇号”可以适当照顾这些人的利益,增强其长期投资的信心。第三,新股发行采取“市值配售+摇号”不仅照顾了新老股民,还可以减少暗箱操作。因为市值配售做不了假,并且新股较小的份额通过资金摇号进行申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构炒作的筹码。第四,有利于减少流动性资金泛滥。由于一级市场的利润和机会减少,这样无疑增加了机构和个人在一级市场炒作的成本,因此可能会适当减少流动性资金对一级市场的冲击。第五,有利于减少二级市场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的“严重失血”。最近,大量资金滞留在一级市场,造成二级市场资金严重不足。采取“市值配售+资金摇号”,可以减少机构在一级市场的获利机会,这样会使其一部分资金流入二级市场,取到“输血”或“补血”的功效。(何维达 靳沛磊 原题:建议新股发行采取:市值配售+资金摇号)
--------------------------------------------

[ 本帖最后由 乱云飞渡... 于 2007-12-20 14:5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定价机制不合理是股市泡沫根源》
2007年11月21日 08:05: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定价机制不合理是股市泡沫根源 》

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外不断有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对A股是否存在泡沫争论得异常激烈。政府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股市进行调控,但实际上,助涨股市泡沫的不仅是流动性过剩,A股定价机制不合理也是形成股市泡沫的重要根源。
    首先,上市公司A股发行价偏高。高发行价一方面能为上市公司融来更多资金,另一方
面高昂的发行价又间接刺激了其在二级市场上市的开盘价。拿中石油为例,其上市发行价为16.70元,是中石化发行价的4倍,多数机构按照市盈率和每股收益预测中石油开盘价应在32元—39元之间,可中石油在11月5日开盘价却高达48.60元,当时中石油H股股价才仅18元左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类新发行股票在还未踏进二级市场前,就已经积聚了相当程度的泡沫。

    其次,股价估值过高。股票在没有进入二级市场之前,广大股民无法影响到股价的估值,但机构却拥有这样的实力。A股市场新股发行一般都是溢价发行,新股上市后肯定会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因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积极参与“打新股”,而一般的散户由于资金有限,中签率往往极低,而且有限的资金中签后也无法操纵股价。机构就不一样,首先他们利用自身的雄厚资金实力申购新股,大资金申购的中签数肯定远远高于广大散户;其次在股票进入二级市场前集合竞价时,手里拥有足够筹码的机构可以抬高股票的开盘价,使得部分新股上市当日就能给股东带来几倍的收益。
    最后,人们对于A股和H股巨大的价差颇有看法,有人提出来,有必要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但是,由于同一只股票其在A股的发行价与在二级市场上市开盘价就已经远远高于H股,如果要刻意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那么这个溢价造成的泡沫就只能由内地股民买单,这显然不合理,要想缩小二者之间的价差,就必须首先缩小股票在两市发行价以及开盘价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还在于A股的定价机制。
    当前的定价机制助长了少数人通过炒作、投机来牟取暴利,只有在一个合理、完善的定价机制下,广大股民才会更加遵从价值投资,资本市场才能够得到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为了抑制股市泡沫,首先必须从解决A股定价机制问题着手,抑制新股发行市盈率逐渐偏高的趋势,从而降低新股的发行价,以免企业通过上市过度地圈钱,并且制定相应的对策避免少数人能够通过操纵新股开盘价而牟取暴利。
    同时,证券市场应该努力做到信息透明化。当前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广大股民处于一个绝对的信息劣势。而资本市场则需要一个公开、公正以及公平的环境,不能出现一部分特权机构先于广大股民率先获悉某一重大利好、利空消息的现象,这样不仅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而且不利于和谐股市的建立。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后看:*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乱的帖子看到必顶,从内心里感激带给我们的一切!:*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七日税”来改善新股发行机制 》
2007年12月18日 08:47:2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认为,要积极开拓金融市场创新,比如推进企业票据融资;尽快形成我国债券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要深入研究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减弱对货币市场的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    
       申购新股一直是货币市场(尤其是国债和短期票据市场)的一个重要干扰因素,因为申购新股会导致银行体系内的资金大量减少,短期内将银行的拆解利率提升到很高水平。在中石油和中国中铁新股申购的时候,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都呈现出狂飙般的升势,中石油的申购甚至让SHIBOR达到了8.46%的高位。这不利于形成国债和票据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股市目前最热的话题,尤其是经历过中国石油的故事之后,市场怨声大作,摇新股一族赚得盆满钵溢,而那些上市首日的盲目蜂拥者被套在高岗上,随后中石油股价一路下滑,从高点48元一直跌到30元附近。实际上,如果二级市场处于疯牛亢奋期,无人会对“摇新申购族”有很大的意见,但是如果恰逢二级市场阴跌调整,人们的怒火总是要寻找发泄对象。    
     如果纵观新股发行方式历史,就会发现目前这种靠交易所系统发行的抽签方式并不糟糕。早期的排队(摇号认购表)造成的人山人海场面让人心悸、后来的账户申购造成无数假账户的泛滥。现在呼声最高的按照二级市场股票市值配售的方法(它的“变种”形式是将一部分新股向二级市场配售,另一部分则上网供资金申购,关键在于之间的比例关系),无非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要求分割“一二级市场的差价”的大部分。但是,这种“利益抢夺术”最终的效果也不好。一级市场的资金大规模撤退——这些资金往往是银行的钱、或者企业的流动资金、或者是一些无风险套利的游资,它们大多数不愿意进入二级市场。另外,二级市场的资金也无法承担,导致新股定价效率偏低。那种认为削减了一级市场资金的收益、一级市场的资金就会来到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收益就会大增的看法是异常幼稚的。    
       实际上,新股发行制度不应该走“回头路”。况且,一级市场申购资金很大一部分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和无风险基金,中小资金主体通过购买它们也能从中获得收益,这反驳了那种“一级市场是排斥民众”的说法。但是,新股申购上的确需要改革,这种改革应是利益调整式的改进。可以设想一种“七日税”,这种税存在于新股上市交易后的7个交易日,由交易所系统征收。它的适用对象是那些申购新购成功的资金主体,其征税标的是交易价和申购价之间的利差。当然,如果交易价不幸在7个交易日里都低于申购价,那么该税自动失效。该税的税率是递减的,例如,申购新股成功者在该股上市交易首日卖出,那么其税率是70%,次日则为60%,如此推演下去……第7日为10%,第8日则该税被取消,归零。    
        该机制保障了一级市场资金的合理利益,并促进民众可以通过购买一级市场的理财产品来获得一般性收益。同时,它限制了那些疯狂的一级市场炒作资金的“首日即时套现”,将一级市场的收益率进行了“顺延后摊”,这一机制也会使得银行资金拆解市场的利率波动更为平滑,而不是大起大落。另外,这也保证了一部分二级市场的资金能够在新股上市后获得必要的利益和激励,使得该股的定价效率更为充分。同时,它也为日后的资本利得税开征提供了一个测试机会,虽然资本利得税还比较遥远。(唐学鹏)



[ 本帖最后由 乱云飞渡... 于 2007-12-19 21:2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长见识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流动性过剩”只存在于一级市场》
2007年07月19日 10:04:2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股市“流动性过剩”只存在于一级市场》
“流动性过剩”是本轮牛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基于这种流动性过剩”的分析,股市终于招来了杀身之祸。5月30日,财政部把股票交易的印花税率从1‰调高到3‰。结果,仅6月份一个月的印花税收入就达到318亿元,超过前5个月的总和,为上年同期的13.3倍。按此推算,要不了几年时间,股市投资者口袋里的资金就会都以印花
税的名义抽到国库里去了。

    经过“5·30”暴跌之后,面对股市的日成交额由4000亿元下降到1000亿元左右,笔者不能不对股市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作出新的思考。因为就目前的股票日成交额来看,股市不是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是出现了“流动性短缺”的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现时的二级市场资金贫乏就否定今年前5个月股市“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存在。但从目前股市资金的短缺来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股市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管理层是完全可以对其调控的,甚至只要一个印花税的调整就可以把这种“流动性过剩”化为乌有。这种“流动性过剩”是多么的脆弱,多么不堪一击。
    所谓“流动性过剩”,只不过是投资者在财富效应的吸引下,各路资金对利益的一种角逐。只要有赚钱效应,这些资金就聚到一起来;而没了赚钱效应,各路资金也就纷纷散去了。实际上,就是在没有“流动性过剩”一说的2000年、2001年,这种资金对财富的追逐也一样存在。只要存在牛市,资金就会向股市聚集。
    某种程度上说,股市也确实存在“流动性过剩”。但这种“流动性过剩”最主要的还是存在于一级市场,而并非是管理层一再调控的二级市场。7月13日,沪深两市日成交额创出今年以来的第二地量843亿元,而在前一天的新股发行中,南京银行、宁波银行、蓉胜超微、高金食品四个新股冻结打新资金高达20129亿元,再次创出新股冻结资金量新高。真正是: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股市真正需要解决的正是这一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因为正是这一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股市诸多问题的发生。比如,目前被整个市场千夫所指的新股高市盈率发行问题,一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就是罪魁祸首。又如,新股发行中签率低,中小投资者中签难的问题,根源又在于这一级市场“流动性过剩”的身上。再如,给询价机构开小灶,在网下吃独食;让中小投资者与投资基金等大机构投资者同场较量等。这种种明显有失公平的事情,同样也与一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有关。所以解决一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才是当前股市的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解决一级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呢?改变现行的新股发行方式、恢复市值配售的发股方式应是有效的办法。因为现行的发股方式是一种野蛮的资金为王的发股方式。为了多中签,一些机构与特权集团将大量的资金囤积于一级市场,更有投资基金推出专门的“打新”基金,造成一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越发突出。所以,要解决一级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就必须改变这种野蛮的发股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按二级市场的持股市值来向投资者配售新股,把一级市场的新股收益与二级市场的投资风险结合起来。(皮海洲)

    另外,当前股指不能很好地发挥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权重股所占的比重过大、过高,导致股指失真,并致使股票市盈率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部分股票吹起整个大盘的泡沫,从而严重误导监管层。这一问题也亟待解决。(何维达 靳沛磊)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长见识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股市的涨跌,我们无能为力》

-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波浪

什么是泡沫?简单地说,泡沫就是股票的价格高于价值,就是股票被高估了。
    不过股票或多或少都可能被高估,关键是高估了多少才让人害怕。根据国外的标准,如果股票市场短期跌幅超过20%-30%,就可以称得上小型股灾。所以,如果股票被高估了20%-30%,也许就可以称之为泡沫了。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怎么去评价一个股票或者是一个市场的内在价值?可以和其它市场类似的股票比较一下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我们中国的股票成长性好。那就换一种方法,做做股票的现金流折现模型吧。又有人会说,这种模型的假设太敏感,一个假设不同,结果相差很大。结论是,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不同的,是可以脱离其它估值标准的。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个市场上,“故事”对于股价的意义要大于严谨的分析,邻居发了财的事实要胜过“投资者风险教育”。而如果你做了独立的分析和思考,你可能就会离事物的本质更接近一些,会发现万有引力还会起作用。

    美国历史上曾经历过数次“沸腾的岁月”,股价的大幅上涨让几乎所有的人认为“这次或许不同”。美国人是幸运的,因为每一次“沸腾”多伴随着产业上的重大创新,以及生活方式上的重大改变;美国人又是不幸的,因为每一次的创新都是前无古人,没有其它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1900年,电报得到发明和应用,千家万户的美国人开始用上了电灯照明,电力开始成为大工业的驱动力。1920年,汽车开始进入美国家庭,运输方式的变化使远离海洋和河流的地区也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二战后,美国获得了世界金融体系的支配地位,连接美国各州的州际高速公路网开始建成,美国的经济发展更有效率,而电视的普及,使很多商品建立全国性品牌成为可能。至于最近的一次高科技泡沫,则与互联网的发明和发展息息相关,也造就了美国在世界信息工业的近乎垄断的地位。每一次革命,必然伴随着美国人的兴奋和迷茫,以及非理性繁荣后股票市场的落寞。1907年股市暴跌,1929年的大萧条,1970年的“漂亮50”,2000年的Nasdaq, 让人记忆犹新。
    美国人可以说“这次不同”,因为每一次的产业革命的确让人头晕目眩。中国人最好不要这么说,因为基于传统产业的经济大发展,在其它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发生过了。大国终会崛起,但路还得一步一步走。
    中国其实可以有一些不同,估值上高一些也不过分。比如,对于一些公司的投资,老外觉得十几年收回本金不错,中国人可能觉得20年收回投资也没有大问题,因为中国相对而言钱太多(流动性过剩),更有信心(相信明天会更好),更需要发财致富(房价涨得太快)等等。但四五十年才收回投资总有些过分。这是自然的规律,是常识,是宿命。
    在希勒教授的“非理性繁荣”一书中,他描述过很多次美国股票的大幅上扬,都伴随着我们似曾相识的理由:技术和管理进步引发企业盈利无限增长的遐想,战胜外国竞争对手而导致民族自豪感高涨,经济明星广受尊重和赞誉,人口红利、税收减低、企业购并而引发的估值游戏和发展幻觉,交易方式变得更普及和有效率,以及财富效应等等。当然,最近的两次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比如说共同基金的大发展。所以,希勒教授在2000年初预言,美国股市未来10年的投资回报率会非常低。本来嘛,饼就那么多,开始吃得不节制,后面就要饿肚皮。他没想到的是,在这本书出版几个月后,美国很多人的饼就真的没了,很多昔日的神枪手不得不在要退休的年龄重新开始工作。他同样没有预料到的是,引发纳斯达克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仅仅是因为投资者听说“股票跌了”。
    1972年,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主席拉斯克在尘埃落定后曾感叹:“我能感觉到它的到来……所有我们熟悉的场景将再一次上演……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但我能感觉到,而且,该死的,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股市周期性的起起落落,是经济规律,也是人性的表现;对今天的中国股市,我们也同样无能为力。不过我们确实应该做些什么,哪怕是仅仅发出一点理性的声音。

-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波浪

(原题:《估值之惑和非理性繁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学习,多了解证券市场,感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中石油股票上市前后涨跌波浪的经典神奇故事彻底教育了上证所和中国证券管理层面一些人的猪脑袋,后面上证所和证监会一定会对新股发行上市方式作大刀阔斧的彻底改革,猪脑袋必须猛烈震荡一下才会进步。:*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值配售已不是新鲜事物
关健是,是否会损害国家机构的利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帮忙给小赤狐呼吁一下给此帖子加精加红。:*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声明一句以上所有转载均不代表本人观点,只是转载而已。:*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

发表于 2007-12-19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乱版~~~~

小赤狐版主  给此帖子加精加红  3Q


vv 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货币从紧银行资金将更加钟爱股市》
2007年12月11日 07:55: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央行将于12月25日实施上调存款准备金到14.5%,这一政策被视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从紧货币政策的第一声回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是从紧的第一步,接下来是市场皆知的信贷紧缩。
    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后,银行资金主要会去哪里?投资市场。金融机构与股市牢牢粘结在一起,今后将更加密不可分。货币从紧政策是企业
的痛苦,却很有可能是资本市场的福音。

    银行不能公开顶风作案,但有利润与考核的压力,还有投资者的增值诉求,原本追逐存贷利差在年初大放贷款的银行资金遭遇急刹车,势必会匆匆忙忙寻觅另一条生财之路,以维持银行利润不失。在行政性的贷款控制、银行的利润诉求与考核体系之间,确实存在互相矛盾之处,这是银行通过各种手段“合理规避”监管的市场基础。
    到现在为止,央行收走的流动性基本与今年因为外汇占款而发放的基础货币相等,银行手中的现金头寸并未减少。尤其对于拨备充足的上市银行,其现金流并不随存款准备金率的上升一起紧缩。银行信贷收缩,资金可能会加速流入同业拆借市场,转而进入股市。
    因此,银行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在新环境下寻找到生存之道,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种方法层出不穷。目前已现端倪的有,绕开贷款的名义以行贷款之实,设立贷款基金信托计划;银企联合直接成为项目公司的股东,小心翼翼地绕开贷款这一名义,大银行与大企业、城市商业银行与本地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之间互相持股本不罕见,如今更是如日本楼市泡沫破灭之前一样,遍地开花。
    更多的银行资金会像吃了兴奋剂一般奔赴股市。监管层虽然一直禁止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以防止连锁金融风险。但这一严重疾患始终未能治愈,最好也不过是稍有收敛。自有股市以来,除非股市低迷到毫无吸引力,银行资金入市就没有停止过。
    原因是股市利润丰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银行资金游猎于股市,从牛市刚开始时的信贷炒股到如今寻找一级市场的无风险收益。每到大盘股的打新时期,动辄冻结两万亿三万亿的资金,在短期内资金骤然吃紧,资金如此大规模地急剧搬家套利,也算是古今中外资本史上的奇观,尤其在没有融资融券、资金杠杆作用几乎为零的前提下,这样的自觉行动几乎就是为市场成本收益理论吹响的冲锋号角,也是新股发行机制存在严重不公的形象说明。
    银行设计出层出不穷的打新股理财产品,向储户兼投资者推销,但银行主要扮演的角色是资金出借者的角色,信托、保险、证券公司这些打新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力军们则成为主要借入者。通过短期拆出资金,银行在两周可以获得5%一7%的收益,远高于一年期贷款利率。毫不奇怪,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走势图与大盘股申购冻结期惊人地吻合。
    在9月至11月的3个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走势图上,每个月都会有一天的7天期拆借利率突然飙升至当月的最高点,如9月25日、10月26日、11月21日,这3天分别为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中铁A股的网上申购日。三只新股冻结的资金量一个比一个多,分别达到创记录的2.67万亿元、3.37万亿元和3.383万亿元。这说明有无数的资金参加新股赶海的统一行动,而其中出大资收大利的就是银行。
    对银行来说,这样的选择倒也理性,不能想象一家市场化的银行舍得放着如此一本万利的生意不做。除非打新股不再是无风险收益的风水宝地,失去收益,银行自然兴趣索然。顺应市场人士呼吁,改变新股发行机制,使之更为公平,是给金融机构去打新股邪火的治本之道。
    对于监管者而言,监管逐笔拆借资金用途本就难于上青天,更含糊的是,打新股是否等于监管层所说的“炒股”也没有定论,在这条密封的利益链条中,券商、保险公司等机构与银行显然是同一条战壕中的战友,变通的手法可谓层出不穷。
    从信贷到股市,在货币流动性绝对过剩的情况下,市场总会有各种办法来为贷币找到出路,这也许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也绝非政策初衷,却能以最便捷的办法得到最多利润。当行政的刚性手段遭遇到市场主体的柔性抵抗,在大多数时间会被化骨绵掌在不经意间化解,这也是监管之难的重要原因——与市场本性相逆。(叶檀)
相关文章:

[ 本帖最后由 乱云飞渡... 于 2007-12-19 21:5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7-12-19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乱云飞渡... 于 2007-12-19 21:21 发表
这次中石油股票上市前后涨跌波浪的经典神奇故事彻底教育了上证所和中国证券管理层面一些人的猪脑袋,后面上证所和证监会一定会对新股发行上市方式作大刀阔斧的彻底改革,猪脑袋必须猛烈震荡一下才会进步。:*31*:  

这些ZHU NAO DAI:*31*: :*31*: :*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15 天

行云流水话投资结构深研究股市捉妖记

发表于 2007-12-19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干脆发行价再翻倍
这样大家就不会去抢新股了:*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4-28 00:58 , Processed in 0.07312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