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巴菲特羊

9.27行情会有吗,请您投票

[复制链接]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十年十倍艾略特波浪看盘市场推演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6-9-29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收音机 于 2006-9-29 12:23 发表
本贴又会成为经典帖吗?


能否成为经典帖不重要
本帖能伴着大家一起前进钱进进,才是我所希望的。

另一希望就是,今天您点了没有?

:*18*::*18*::*18*:














:*26*::*26*::*2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9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看"巴菲特:的贴子, 都是经典哦.  

:*9*:

金漆招牌!
毛.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9-2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发现一个牛人

有个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9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97年的冬天很短,但1258-855,足够的冷度是外部来的强冷空气导致的。
按您的说法,这次的强冷空气是什么呢?


——对比1996,11月中旬到顶之后,大幅振荡的冷空气现在还不一定明朗,回调总会有回调的理由,比如说ZDZZ,当然回调也有技术、趋势、形态的要求,也就是冲过99.6月、02.6月、04.4月和这次06.7月1750到1780一线四重顶部之后,然后回抽他们一下,回抽完毕,再度上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9-30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波浪和均线 于 2006-9-29 16:22 发表
巴菲特羊好,如果对比:  1996年9月20日~9月27日 涨70点  *全年大牛市,牛到12月中旬,随后暴跌

那么 ,同样是全年大牛市,会不会继续复制1996年的行情,牛到11月上旬,随后大幅振荡,12月开始再度走牛,延续到07 ...

11月7日立冬后我会很小心了,: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十年十倍艾略特波浪看盘市场推演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6-9-3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xhcd 于 2006-9-30 11:37 发表

11月7日立冬后我会很小心了,:P


工行上市10月27日开始的每一天都要小心,如果是在高点的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十年十倍艾略特波浪看盘市场推演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6-9-30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波浪和均线 于 2006-9-29 23:09 发表
97年的冬天很短,但1258-855,足够的冷度是外部来的强冷空气导致的。
按您的说法,这次的强冷空气是什么呢?


——对比1996,11月中旬到顶之后,大幅振荡的冷空气现在还不一定明朗,回调总会有回调的理由,比 ...


11月初到顶后不会回的这么浅的.回调级别至少大于1757到154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9-30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和工行没有关系,
我只是感觉,今年的最高点可能在11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十年十倍艾略特波浪看盘市场推演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6-9-30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gwg 于 2006-9-29 21:21 发表
根据江恩30年圆预测,2006年11月为一底,根据现在的走势,以及大家的数浪,很可能是上升中继的低点.到2008年奥运会之间会有个创新高的大牛市,祝各位浪友好运.



2008年是另一轮牛市的起点.这更符合未来的基本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十年十倍艾略特波浪看盘市场推演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6-9-30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xhcd 于 2006-9-30 11:51 发表
这和工行没有关系,
我只是感觉,今年的最高点可能在11月。


结论来自于64周正负一周的规律,
和工行有关系是表象,因为主导工行发行的各主体也是看天吃饭的,好赶在严冬来临前安好家.

想走得更远些,主力就得准备更多的粮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11月中旬是大顶,估计中行上市指数再向上带一段,造成跨年行情,然后展开中级调整.羊羊你认同吗?谢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十年十倍艾略特波浪看盘市场推演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6-9-3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顶级交易 于 2006-9-30 12:34 发表
我认为:11月中旬是大顶,估计中行上市指数再向上带一段,造成跨年行情,然后展开中级调整.羊羊你认同吗?谢了.


离11月1日太远了,不认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4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发表于 2006-9-30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见顶?我认为在工行上市前一天就见顶,和中行上市时一样。大盘会给工行留30-50点,具体见顶点位大家算去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十年十倍艾略特波浪看盘市场推演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巴菲特羊 于 2006-9-30 12:08 发表



2008年是另一轮牛市的起点.这更符合未来的基本面.


2008年:全球经济可能硬着陆
2006-9-28
  全球经济看来将在2007年出现轻微的滞胀现象:随着通货膨胀率由3%加速至4%,而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从2006年的5%下降至2007年的4%,通货膨胀率在近十年之后将首度超越增长率。

  政策制定者以声誉作赌注,继续压低债券收益率:过去十年的低通货膨胀为政策制定者赢得在遏制物价上的声誉。按照我们的观点,他们正利用它让通货膨胀有更大的通融空间,从而使经济增长能尽量的持续下去。

  如果政策制定者输掉声誉,全球周期将可能大幅度下滑:当债券市场认识到政策制定者为了增长而容忍通货膨胀的时候,债市守卫者可能会还击、债券收益率将上升、继而中央银行们可能需要收紧政策。全球经济可能因此而硬着陆。

  债市仍相信低通胀高增长

  按照我们的看法,各国的政策制定者正利用他们成功遏制通货膨胀赢得的声誉,容忍通货膨胀上升以期望延长现在的经济增长周期。由于债券市场对他们遏制通货膨胀的历史印象记忆犹新,虽然通货膨胀率偏高并持续上升,市场仍接受偏低的收益率。因此,尽管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债券市场仍不断地刺激需求。这样的态势有可能导致2007年出现温和的滞胀现象,到时候,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有可能都约为4%。

  假如债券市场认识到政策制定者是为了延长增长周期而容忍通货膨胀,本次经济周期的决定性滑坡可能一触即发。债券收益率可能因此而上升,迫使政策制定者们大幅度收紧政策。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因此而在2008年硬着陆。

  即将公布的数据将显示通货膨胀升幅将会是比增长放缓的幅度更大,这将会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债券市场可能会失去信心,不再相信理论上的推断,即通货膨胀将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而下降,从而推动收益率在本年重上高位。不过,债市可能无法及时把滞胀反映在价格上。

  美元三年后可能会无以为继

  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四年高于趋势水平。然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们还想得到更多。我认为?这种欲求是来自于本次经济周期对资产的依赖和不稳定的增长模式。如果增长周期逆转,资产市场几乎可以肯定会步其后尘,如果这样的话?全球经济有可能把温和的通货膨胀转变为衰退。对于失序调整的恐惧促使各国政策制定者们致力于延长经济增长周期,越久越好。

  正如我以前所提过的,世界经济有两台发动机:美国的消费和中国的投资。货币刺激政策给前者充电,而后者则不断抵消由此所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这种增长态势有三个脆弱环节:美元稳定性、债务的吸纳能力、以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之间的失衡问题。

  保持美元稳定是过去五年里维护经济增长稳定的主要顾虑。美国的经常账户的赤字使全世界的市场观察家震惊。然而,像能源价格一样,美元一直没有崩盘。这主要是有赖于美元作为全球贸易和金融标准货币的特殊地位。美元的特殊地位容许美国经常账户的赤字持续并且不断滚大。在我看来,美元三年后可能会无以为继。

  债务的吸纳能力在美国是一种文化现象,而在中国则是一种政治现象。不管发债资金从哪里来,美国家庭仍然拥有不少资产并将不难找到新的借贷方法。这种文化从科技泡沫破灭、911事件乃至能源冲击,一直持续至今。我们无法知道,目前房市走弱会否为这种借贷消费文化画上句号。

  在中国,借贷投资是一个政治现象。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以地方政府官员为主导的。其行政文化是动用资源进行建设,最好是非常大型的建设。所以,当出口表现强劲,流动性充裕的时候,官员们便会鼓励把资金引流到大型项目上。因此,如果借贷消费文化在美国可以持续,在中国的借贷投资文化很可能也不会终止。

  如果上述两个现象没有结果,第三个现象便可能出现。由于消费和投资是发生在不同的经济体,“摩托车经济”是一个容易滋生泡沫的经济模式。单方面地推动消费或投资,若干的资产泡沫也许是不可避免的。资产泡沫随时间推移促使生产成本上涨。此外,高于趋势的增长水平往往导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通货膨胀的不同源头

  资产膨胀通过四条渠道转化为通货膨胀。首先,地价上涨不断推高商务经营的成本。亚洲的土地价格上涨导致全球通货膨胀上升。1992年的日本经济、1995年的中国经济、及1997年的东亚其它国家的经济,都经历了土地价格大幅度下滑。主要亚洲城市的地价从高峰到谷底下跌了70-80%。

  目前,全区的土地价格已强劲回升。韩国的楼价已从1998年谷底反弹50%、香港的住宅楼宇比2003年最低潮时回升53%、而中国主要城市的地价也许已比五年前翻了一番有多。日本大城市的地价也已于去年见底。

  第二,商品泡沫转化为通货膨胀。在全球经济强劲的背景下,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很大(比如石油和铜)。然而,金融投资者投入商品市场的资金似乎上升得更快。这就是我认为商品市场是一个金融泡沫的原因。像其它的泡沫,这一次也是低利率环境造成的。

  持续上升的商品价格现正转化为通货膨胀。通过边际毛利的下降和生产力的提高,制造业公司吸纳高昂商品价格的能力似乎已经到了极限。事实上,随着全球化的最易得利益被吸收怠尽,生产力的增长速度已放缓。从亚洲的出口价格最能看出这个通货膨胀的源头。经过近十年的持续下降,亚洲出口价格目前已再度回升。

  第三,全球劳动力市场正面临熟练工人、技师和管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尽管全球化大大增加了非熟练工人的数量,熟练工人的供应并没有相应提升。全球经济经过四年的高于趋势的增长,熟练工人不足的情况已显而易见。

  中国公司向海外市场招募管理人员就是个例子。这反映了中国的高管人员薪酬将与国际水平接轨。同样地,印度在高收入一端的劳动力成本正急速上涨。这意味着经合组织国家熟练工人的工资压力已经消减。因此,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成本升幅将比预期的大。地价上涨同时给非熟练劳动力成本构成压力。由于住房是支出的主要部分,当住房成本快速上涨的时候,工人自然会要求更高的工资。中国和印度提高工资水平,可能主要是基于这个原因。

  中国的最低工资政策性上涨和货币渐进升值同时是全球经济膨胀的因素。这两个因素将使中国出口价格每年上升3-4%。在拉低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将不再起到作用。

  第四,全球化已踏入成熟阶段。提升生产力的易得效益也许已经完结。投入中国内地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两年前已达到高峰。促进生产力增长的易得资源——把工厂从高成本地区迁移到中国内地——看来已所剩无多。因此,发达经济体的企业也许已经不再有可能通过把工厂迁到中国内地而压低工资。这意味着发达经济体面临的工资压力可能会消失。

  2007年通胀率可能高于增长率

  全球通货膨胀率正由2002年最低的1%上升至3%,在未来一年可能上升至4%。各国央行看来不愿意正面处理它,而是似乎想说服市场相信通货膨胀将随着增长放缓而消失,并暗中期望事实也能如此发展。

  中央银行们的决策对债市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通货膨胀率偏高并持续上升,债券收益率目前仍处于异常低的水平。偏低的债市收益率持续刺激着需求。这可能是本次经济增长周期的最后一顿免费午餐。

  由低债券收益率拉动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的压力之间的缓冲,有可能在2007年形成一个温和的滞胀现象。预期全球GDP增长率将由2006年的5%下降至2007年的4%,而通货膨胀则由3%加速至4%。2007年通货膨胀率可能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

  滞胀延续多久将取决于债券市场是否以及何时能真正领会中央银行们的意图。那时候,债券收益率将上升,并因此有可能迫使中央银行们提高利率并使全球经济走弱。此举将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硬着陆。

  我的粗略估计是债券市场可能在一年内认识到这一点。如是,2008年将可能是全球经济硬着陆的一年,其严峻程度也许更甚于1998年那次。


作者:谢国忠 来源:证券日报2006-9-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十年十倍艾略特波浪看盘市场推演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经济长期面临紧缩压力的根源
2006-9-30


  我国宏观经济的风吹草动总是牵动着各方的神经,可用“高增长、低通胀”作为结语的2005年也不例外。是通胀,还是紧缩?这个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领域争执不下的焦点。无论是支持经济过热还是预测经济变冷的阵营都颇为壮观。显然,在经济走势给出确定的答案之前,此番争论只会愈演愈烈。

  本文支持经济紧缩的观点,但又与主流意见有所不同。主要的区别在于,笔者认为紧缩的压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持续存在,它本质上是高储蓄高投资的增长模式反映在宏观经济上的特征。不过,这种压力是否表现为显性的通货紧缩,还依赖其他的条件。过去这样,将来也是这样。下面,本文将首先给出经济紧缩的初步证据,进而从两种物价指数的背离人手,分析宏观经济的实体结构特征,并最终追溯到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导致经济长期面临紧缩压力的根源。


  一、宏观经济存在紧缩压力的初步证据



  宏观经济中的很多变化都暗示刚刚过去的2005年很可能是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些变化可以用主要宏观数据前高后低的态势来概括。在GDP增长率方面,2005年全年初步核算结果是9.9%,而后半年的增长率只有9.4%。并且,世界银行的预测是2006年中国GDP的增长率9.2%,这虽然仍是高增长,持续下降的态势清晰可见。



  这种变化的背景可以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加以剖析。首先,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2%,恢复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小幅度升值已经对外贸造成一定的影响,考虑到2006年继续升值的可能性及其预期因素,进出口和货币实际供应量方面可能出现的更大变化将进一步造成紧缩压力。开放视角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外商直接投资(FDl)出现了少有的大幅下降。商务部新近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4月份开始,除9月份外,我国单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均呈下降趋势,二季度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幅度均超过10%。其次,内需方面消费继续积弱不振,投资的持续旺盛也面临紧缩政策的打压。迄今为止,宏观基本面的转向还不明显,2006年和未来几年的走向值得关注。



  判断宏观经济走势更直接的信息来自物价指数,以及物价变动背后的实体经济供求的角力。在这一方面,相当多的人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消费物价指数上,这是不够的。中国物价指数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物价指数的长期背离,笔者认为,这一特征意味深长。下面详细分析之。



  二、PPI与CPI的背离及其背后的产业结构问题



  生产物价指数(PPI,又叫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等)包括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和企业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反映的是工业生产领域的价格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H)包括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以及多种服务价格,反映的是消费领域的价格水平。由于CPI反映家庭的生活费用,所以是判断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生产资料的价格通常是消费品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一般说来,PPI的上升最终总是会传递给CPI。可是,我国近期的具体数据却清晰地表现出PPI向CPI传导的乏力。2004年以来,我国PPI一直在高位运行,而且一度涨势迅猛,但是大幅上升的成本一直都没有能够推动工业消费品价格跟进。PPI在2004年8月份达到5.3%的最高涨幅后开始逐步下行,而这种态势基本贯穿了2005全年。这表明,人们曾一直担心,PPI的高位运行迟早会传递给下游的CPI,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两类价格指数“各行其是”;并没有证据支持这种担心。



  进一步分析推动PPI和CPI上涨的结构因素会加强这一判断。以较有代表性的2005年5月的数据为例,PPI分类中,2005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8.3%,成为PPI增速继续加快的主要“动力来源”,能源产品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幅度较大。2005年,我国原油出厂价比2004年上涨31.1%,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1.2%和20.7%,煤炭价格上涨23.3%,有色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产品价格上涨11.7%。2005年CPI仅仅上涨1.8%,在CPI的构成中,衣着类价格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却分别比同期下降了2.2%和1.4%,这意味着受原料动力价格上涨影响较大的工业制成品价格却出现了反向变动。相反,CPI上涨的两大支柱是受PPI影响较小的食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两者分别比2004年上涨2.8%,3.6%)。



  这样看来,中国的两类物价指数的变动确实有些不同寻常。更重要的是,在笔者看来,PPI向CPI传导乏力使得我们有理由担心紧缩压力的长期性。这一判断首先是基于1996年前后宏观基本面的根本性变化——买方市场的到来。买方市场实际上意味着一般商品产能的相对过剩。一个极端的证据是,按照WTO规则,从2005年1月1日起,WTO成员国取消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的配额制。虽然为了限制出口的过度扩张,中国政府主动从1月1日开始对148项纺织品中的78项产品征收出口关税,然而,终于等来了后配额时代的纺织品企业骤然增加的产品如潮水般涌人欧美市场,形成“出口井喷”,并诱发中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这表明,一些竞争性领域的产能之高十分惊人。



  在产能过剩这个大背景下,大多数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大,也就是说,价格稍有上升压力,供给就会大量增加,通胀压力随即缓解。因此,我们看到,几年来一般消费品的价格跌多涨少,而在全部产能完全发挥之前,这将是一种常态。这个判断和实际数据是相当吻合的:中国零售价格指数在1998年下跌了2.6%,1999年下跌了3.0%,2000年下跌1.5%,2001年下跌0.8%,2002年下跌1.3%,直到2003年才恢复到正值。严格说来,事实上中国已经发生了典型的通货紧缩。



  综合所有这些信息,一个判断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普遍的通胀并未真正发生过,相反,通货紧缩的压力却一直存在。



  PPI向CPI传导乏力的一个自然结果就是上游部门能够将上涨的价格顺利地转移到下游产业部门,下游企业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只能内部消化这部分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下游企业利润的萎缩。如果这种背离持续恶化,一些企业就会减产甚至破产,这时总产出下降,经济紧缩就会以更加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一旦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回落,就业消费等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压力,宏观调控也会陷入被动;所以,虽然目前尚未出现这种严重情况,PPI和CPI长期背离所隐含的风险是值得关注的。



  下面进一步考察两类物价指数出现背离的原因。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价格在市场结构中形成。因此,生产物价指数向消费物价指数传导乏力一定与各产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有莫大关系。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一般商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很高,竞争激烈,加之产能过剩,供给具有充分的弹性,从而有力地抑止了其向消费者转移成本的能力。



  在生产资料部门要复杂一些。虽然,近况表明,在通常人们认为的瓶颈领域,如水泥、有色金属冶炼等,也出人意料地存在惊人的产能过剩,但是水、电、煤、气、石油等资源品价格上涨势头强劲。从2005年前三季度物价情况来看,在前三季度PPI累计上升5.4%、CPI上升2%的情况下,电煤价格比2004年底上涨约15%,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17.3%、16.5%和27.7%。考虑到资源价值的低估,以及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需求的持续压力,一个合理推论是,在价格放开之后,资源价格上升的幅度只会更大而不是更小。



  更重要的理由来自资源部门的市场结构特征。当前,各类资源品的供给仍然控制在极少数的垄断部门手中,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煤、水、电的情况也由形式各异的条块垄断着。在这种缺乏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价格的放开会强化垄断部门的定价能力,并且,由于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价格一定幅度的上涨不会导致供给的大幅增加。



  总之,由于产业结构上的显著差异,上游的工业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出厂价格以后,下游竞争激烈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很难跟进提价。这也就解释了消费物价指数与生产物价指数之间相关性为什么会如此微弱。这样,即便国民经济中一些生产资料价格发生一定程度上涨,我们也应该大大降低对物价普遍上扬的预期。



  三、经济增长模式与通货紧缩的长期性



  如果仅仅从产能过剩和市场结构论证紧缩压力的长期性,可能还难以令人信服。笔者认为,造成紧缩压力长期化的根源应该归结到经济增长的模式上。



  很多学者已经观察到,中国的增长方式同整个东亚模式十分相似,这一模式是以高储蓄、高投入、高增长为特征的。东亚模式的这些特征可以在与印度模式的比较中得到进广步凸显。印度的发展基本跨越了资源密集型的工业化阶段,直接把高速的经济增长建立在服务业之上。它的储蓄率只有中国的一半,所引进的外资也极为有限。可是印度2005年的快速发展足以令人刮目相看,它的软件业世界首屈一指,金融自由化在改革之初就已完成,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位列亚洲前列。



  相反,经济学家几乎一致地发现,中国过去的高速增长中有70%以上可以用要素的投入增长来解释,生产效率的改善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且,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投资效率的边际贡献已经进入了一个下降通道。东亚模式的另一个普遍特征是内需长期不足,中国与此雷同可能并非巧合。一个简单的理由是,今天的投资不仅是当期需求的一部分,还会形成明天的生产能力,并不断提升一个经济的潜在供给能力;如果这种扩张在市场化部门不断累积,那么需求很可能无力激发它们得到充分利用,经济将一直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之下。



  值得注意的是,产能过剩极容易被认为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问题,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是供给方面!如果低效率的重复投资并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再多的生产能力也只能是变成闲置的机器厂房和不断堆积的商品。因为我们都注意到,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使得产业结构严重雷同,而有些企业的生产能力可能永远都不会得到充分利用。



  可以用两个类比来进一步说明这个论点。首先,中国长期存在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显然,这不仅仅是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短期政策所能解决的;同样,在持续的投资膨胀已经导致产能过剩的条件下,需求不足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其次,我们知道,在计划体制下的短缺经济中,一种强烈的投资饥渴症总是如影相随:“在改革之初,投资冲动支配下的宏观经济又反复经历了“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轮回;而在高投资推动增长的模式下,投资领域的问题又表现为供给过剩和长期的通货紧缩压力。联系到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增长模式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强相关性。



  有迹象表明,我们似乎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了短期需求的管理政策的讨论上了,而对从经济增长模式角度理解长期的宏观经济特征的投入显得很不够。实际上,如果说近几年的宏观经济过热,那也只是发生在一些领域,应该看到,国民经济的大多数部门仍然运行平稳。因此,以往的宏观调控着力点主要作用于某些环节和领域(比如房地产),而没有搞“一刀切”,这是应时之举。如果通货紧缩真的出现,最终产品的过剩将导致上游部门的减产,因而紧缩可能是波及到整个经济,政策手段也就应该出现相应的调整。这样,由于通货紧缩压力的长期存在,着眼于一年半载的货币财政政策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当然,说经济面临长期的紧缩压力,并不就表示通货紧缩一定会发生。由于汇率的低估、货币环境的宽松尤其是投资的高涨,宏观经济也可能出现前几年的“过热”迹象。但是,一旦政策出现调整,紧缩压力的主导性又会显现出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更应关注紧缩压力,以往的经验表明,经济一旦减速,很可能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并且通货紧缩的危害和治理难度要远远大于通货膨胀。这也就解释了1997年以来对付通货紧缩的种种努力为什么一直收效甚微。



  总之,从经济增长模式出发,笔者认为持久的压力来自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问题出在投资或供给,而不是消费或需求。如果这是事实,那么刺激有效需求的积极政策就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四、政策建议



  综合各方信息和预期来看,本轮经济的峰顶可能已经过去,经济增长或将转入平稳期。而如果从经济增长模式的视角审视宏观经济,我们的确应该认真考虑再次陷人紧缩的这种可能性。为此,短期的政策导向应该有刺激有效需求的准备,以熨平通货紧缩压力可能造成的经济波动。这在刺激消费、扩大出口等方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如上所述,目前宏观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其实表明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因此,要使宏观经济走上健康平稳的发展道路,除了刺激有效需求这个短期的治标之策以外,我们还需要从根本上从长计议。



  其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要改革现有的投资体制。由于经济紧缩的长期压力归根到底是由我国传统增长方式内生出来的,因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不仅是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是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的前提基础。笔者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主要在于改革现有的投资体制。众所周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主导着中国的金融体系,而这种金融压抑的一个结果是:虽然非国有部门对中国GDP的贡献超过了70%,但是它在过去十几年里获得的银行贷款却不到20%,其余的80%以上都流向了国有部门。这种信贷资源配置上的扭曲是造成我国低效率的重复投资重要根源,同时导致一些行业产能的过度累积,从而诱发紧缩危险。因而,改革投资体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其二,进一步打破资源供给部门的行政垄断。两类价格指数联系松散背后的产业结构问题表明,继续推进反垄断不仅能够改善微观经济绩效,而且对宏观经济稳定也将大有裨益。目前,在一般商品和服务市场,民营经济可以较为自由的进入,而在一些国有垄断部门,按照日前出台的“非公经济36条”的承诺向民营经济兑现放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想象,一旦打破民营经济在这些相关垄断领域发展的“天花板”,必将增大供给弹性,生产物价指数必然会有所降低,而消费物价指数与之的联动性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并且,在消费者获得更多实惠的同时,整个国民经济也会因为上游部门效率的增进而受益匪浅。



  其三,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体制。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连续多年超过0.4的警界线。其中,城乡差距贡献了整个收入差距的60%以上,而如果加上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隐性福利,中国的城乡差距居世界首位。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其收入中的消费比重越高。因而,如果对当前收人分配进行适度调节,使得低收人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收入得到一定提高,那么全社会的消费倾向将得以提升,这显然会减少宏观经济掉人通货紧缩的通道的几率。





  原载《上海投资》,2006.5.13-17


作者: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傅勇 来源:《国民经济管理》2006年第08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猜不到的。大家加油哦!

[ 本帖最后由 陈奕同 于 2006-10-1 09:0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行情呢,1个月内100点,还是200点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十年十倍艾略特波浪看盘市场推演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18an 于 2006-10-1 23:34 发表
什么叫行情呢,1个月内100点,还是200点

???


2005年7月19日到2005年9月20日,45天涨了219点,所以21天超过102.2就算行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 天

发表于 2006-10-2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5 02:28 , Processed in 0.069429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