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由繁至简的炒股秘籍股票配资送值得信赖我出资你炒股赚大钱自己操盘配资财源滚滚
楼主: bftfans

振华港机、中集集团、轴研科技和天士力的学习交流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诺愚 的帖子

终于有了同道,还望多多发表见解,共同提高。谢谢。
振华今日的表现算是给了我昨天的作业的一点回报,哈哈!价值投资一定要做好作业、并且要专注(能力圈原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不可思议,这是一只主力正在出货的股票,要小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客巴菲特

下面是我阅读博客巴菲特上面的好文搜集,因为其上面的文章每篇一页,网站速度也一般,所以贴在这里,以便于收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管彤贤就是一个不错的企业家。媒体曝光太多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因为需要专注

王育琨:企业家的过度明星化


2006年11月08日 07:55 《中国电子商务》杂志


  明星企业家秀出了色彩


  几乎每个行业都有魅力独特的明星男人。所有明星男人都向财富谦恭地弯下了腰。


  明星向往财富。那些掌控财富帝国的企业家,自然成了最耀眼的明星。光头首富黄光裕,深谋远虑的陈天桥,儒雅才子李彦宏,美国股市新宠俞敏洪,登山野兽张朝阳,深藏不露的任正非,铁腕领袖柳传志,大气沉稳的张瑞敏,屡败屡战的李东生,地产演艺明星潘石屹,锦衣秀才冯伦,天生一副大嗓门的任志强,生命在高处的王石,80后新贵李想、茅侃侃、韩寒、郭敬明等等,更是夺人耳目。


  明星CEO与娱乐明星一样,生旦净丑各显其能。有一些是企业出名而自己却深藏不露,如华为的任正非,迄今只在几年前接待过一名记者,因此也吊足了媒体的胃口;有一些是企业与个人的名声交相辉映,如柳传志、张瑞敏、李东生、王石,以至于人们常常疑惑是企业出品了明星还是明星让企业窜红;有一些是市场大潮推出的新宠儿,如黄光裕、陈天桥、丁磊、马化腾、余敏洪、李彦宏等,他们猝不及防的走红速度,常常令世人瞠目;有一些则是个人品牌经营有道,而企业还不太出名,如潘石屹、冯伦、任志强、严介和等,他们时常出一些标新立异的思想,形成企业思想家族群,试图借此光大公司品牌。


  明星企业家,已经成为中国媒体狂追的中国男人。生命在高处的王石备受瞩目。


  王石年过50岁征服珠穆朗玛峰,成为现时代中国企业家族群的绝响。王石有过蹉跎,是个经历过坎坷的人。或许正是从痛苦中获得智慧,从悲伤中学习欢欣,从无所事事中领会专注,从艰辛中走向光明,从失败中走向成功,王石看上去富有成功男人所具备的一切优越品性。很大的名声往往也会羁绊一个人。每每在媒体上见到的王石,在那自然、坦诚、敏锐、健康的男子汉形象之外,偶尔也夹带一些做作的成分。而在西藏雪山广袤亘古的大自然中,王石的无奈与真性情自然涌现。


  做企业的方式是不可穷尽的。当企业的价值之榜已经确立,王石们需要一定的闲暇,不能永远身陷企业内部的“此山中”。登山,可以从与大自然的交流中获得大量的灵感,可以既近又远地把握一些事象,因而也就多了几分前瞻性和透彻性;滑翔,在寥廓天空自由掌控,不断变换着角度观察世间万物的从容,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或有正向作用;滑雪,可以体验速度与突如其来的不测,对把握惶者生存的企业铁律更会心领神会;航海和攀冰,这是王石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攻克的项目,其危险性在不断增加,倒真让人为王石的安全担心了。王石自己也清楚一点,在一次悼念山友庄东辰的追思会上,他不无感慨地说,“没有点精神性的人,怎么可以到凶险无助的大山里去找罪受?”在登山和攀冰救援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同样遇到险情,救援的次序是从年青的开始。大自然只珍视最强健的生命,而不在意那速朽的肉身。王石岁数已高,只能排在被救援的最后。没有点精神不行,没有点非凡的人格也不行。


  在一个人的性格中,如果丧失了自然的灵性,剩下的全是凌驾于人的气势或是阿谀逢迎的媚态,这个人也就走到头了。生命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生命的意义了。中国的男人王石们,活出了性格和品位,诚属难能可贵。


  明星化的浮躁与隐忧


  可是,好的事物往往有坏的东西结伴而行。有朋友曾经感慨地说:“中国的企业家就是不争气!看看王石,刚刚推出几个楼盘,就整天去登山滑翔了!企业还怎么做?”


  朋友的质疑不是对王石一个人。他是看不惯时下花样繁多的企业家明星秀。一个人所能够支配的东西归根结底不会超过他所拥有的。当一个人在登山、滑翔、航海、攀冰、媒体采访、会议嘉宾、豪华盛宴上花费太多时间,他在格物致知、择人任事上花费的时间必然有限。当企业的创始人和CEO们纷纷挤进明星圈,对远离他们企业的时新话题不断发表着高论,他们也就渐渐疏远了他们的专业和企业事务。问题的实质还不止于此。


  企业家明星秀,与中国流行的商业思维有着密切联系。这种商业思维认为,投入多大的广告,占领多大的渠道,做多大的企业。这种现象在医药、电子、


房地产等行业尤其明显。医药行业新药的研发需要10-20年的时间,需要长期持续投入,而见效期比较长,属于高风险行业。于是许多医药公司流行的做法是,花巨资请明星做广告,而在核心竞争力新药的投入上微乎其微,仿制成风,外包装一变化就定个高价出来,重中之重是花巨资打通渠道。电子产品和房地产行业企业家明星化就更为突出。房地产大腕不仅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而且还时常成为其它产品的品牌代言人。个人的知名度,带来公司的知名度,进一步带来滚滚利润。这样一种恒等式,已经为其它行业的企业家所垂诞。于是,有不少企业家请专业公司包装个人,或者找一群写手冠上自己的名字,到处发布商业思维。一如吸毒爽快一时遗恨终生,这种企业家明星化的浮躁,舍本求末,空落一时欢喜,终难成就大业。


  为什么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1955-1985)中,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家如松下幸之助、井深大、盛田昭夫、堤义明等,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6年(1980-2006)中,却鲜有举世瞩目的企业家出现?这个发人深思的问题,部分答案可能在浮躁的企业家明星化之中。


  在做企业这个行当,专注是一个很强大的力量。企业家只有专注才能造就出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其它都是从属性的。山姆·沃尔顿、比尔·盖茨、亨利·福特、麦克尔·戴尔、安迪·葛洛夫、盛田昭夫、李健熙等世界级企业家,除了自己的企业和自己的产品,他们很少涉足不相关的领域,更不会去代言他人的品牌。专注是他们的不二武器。实至名归,他们是商业史上的真正名人。任正非是中国企业家中继承这一禀赋的杰出代表。


  沉默的中国力量


  任正非是一条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2005年他入选《时代周刊》全球“建设者与巨子”100名排行榜。《时代周刊》的评价说,华为正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等卓越的全球化大公司的历程,并且正在成为这些电信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更认为,尽管创立者任正非一直保持低调,华为已经与电讯业的国际几大巨头北方电讯、朗讯科技、阿尔卡特、思科系统站在同一水平线开展竞争,而且它常常可以从它们中间赢得更多网络运营业务。


  任正非一定听到一种神秘的声音:离开商人唯利是图这个“一般”,要敢想敢做,要勇于走向孤独。不流俗、不平庸,做世界一流企业,这是生命充实激越起来的根本途径,他禁不住这种诱惑。他一手创办的华为技术现在已成为世界领先的下一代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并在国际化与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在其 44000 名员工中, 48% 从事研发工作,截至 2006 年 6 月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 14000 件。任正非 1978 年从部队转业, 1987 年创办了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 GSM 设备、交换机及接入设备的研发生产。华为 2005年销售收入469亿元,利润51.5亿元。


  商人们趋之若鹜的工商联副主席和全国性大会的代表资格,他守拙婉拒;企业家们花巨资才可以现身的媒体盛事,任正非更是一概谢绝。他避开喧嚣,远离闹市,却掌握了新的驾驭媒体的艺术:他常常根据情势发展,不时抛出凝聚着深刻洞见和教益的文章,说公司、说战略、说做人,从而把引导公众与教育员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对基础教育地位的建言、对“冬天”的忧患,以及对英雄主义的旷野呼喊,既能与一线员工保持共鸣,又能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大巧若拙,攻藏兼备,完全由自己掌握节奏!


  一如工作在地下的人,一个挖掘开采和探索地下世界的人,任正非们默默无闻、谨慎、不动声色和不可动摇地向前推进,每天工作长达15-20个小时,几乎看不到什么苦恼的迹象。风花雪月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跟他们全然无关。仿佛他们要的就是这种长期的黑暗,就是这样不可思议、不为人知和难以理解,就是甘愿充当为世人驱使的驴子!在他们强毅而能负载的精神里面,存在着尊严;在傲立着的尊严之中,存在着意志力;在意志力中存在着对最重的重负的内在渴求;在渴求之中,存在着欲望的爆发力。


  我坚信,中华民族的复兴,决不是靠砸广告做秀就能够成就的,必须是一个庞大的默默无闻的企业家群体的崛起。我同样坚信,做企业不是做秀,中国企业家只能是从历经劫难中获得智慧,从悲伤中学习欢欣,从默默无闻的积累中找回自信,从倾注心血的工作中体会幸福,从做好细节的韧劲中领会充实,从撒野大自然中捕捉灵感,从跌宕起伏的经历中感悟人生,从独一无二的性价比创造之中走向辉煌。



【作者: 博客巴菲特】【访问统计:8】【2006年11月8日 星期三 11:34】【 加入博采】【打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投资的经典论述

古戈:马太福音与价值投资


    来源:古戈de book  俱乐部论坛


一个朋友的一段对话,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有效资产有随时间升值的功能,这就是马太福音所说“马太效应”的根源:如果你拥有资产,就可以享受通货膨胀使资产升值的好处;如果你不拥有资产,则不可避免遭受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的打击。


     所以,只有拥有资产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富人,这也正是《穷爸爸,富爸爸》一书的核心论断:要想成为富人必须不断积累资产。靠拿工资永远不会成为富人。


     房子是资产,优质企业的股权也是资产。炒股票博取市场价格短期波动差价的收益不是拥有资产的升值,而是一项工作报酬。对于中小投资者从理财角度说更偏向靠劳动博取收益一类;只有长期投资才是拥有股权资产,才可能成为富人,巴菲特就是典型例子。


     房子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资产,而可以称得上资产的“股票”并不多,其价值辨别需要长远的商业眼光。但股票资产可能的长期升值空间又不是房子可以比拟的,如果你选对的话。







【作者: 博客巴菲特】【访问统计:435】【2006年10月24日 星期二 00:03】【 加入博采】【打印】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5787966

博客手拉手

回复
  - 评论人:巴菲特粉丝   2006-11-06 19:23:45      
此文非常简洁明快,犹如巴菲特的风格。正因为简单,才更接近真理。读了很多关于投资的书和文章,能够如此概括的,仅此一文。此公如果投资,应该成为大家。


  - 评论人:探索者   2006-10-24 23:14:02      
探到了投资的某些实质内涵,很受启发。谢谢


  - 评论人:anonymous   2006-10-24 11:26:36      
这是我看到少有的好文,真理就是简简单单的东西。


  - 评论人:权德   2006-10-24 11:19:31      
太简单了,但是确实很深刻。好文章不在长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华也是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企业蕴藏八大特质


新浪财经 2004年03月17日 16:02 赢周刊 实习记者 曾艳 整理 俱乐部求索贴于论坛




世界级管理大师、哈佛商学院访问教授、隐形冠军企业研究专家赫尔曼·西蒙历经十多年的积累和探讨,向全球发布“隐形冠军”这一概念,他说在可口可乐、微软、宝洁、GE等知名大企业之外,全球最优秀企业更大量地是一些默默无闻、闷声发大财的行业冠军企业,在许许多多不知名行业中,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或某一区域市场占领了其所属市场50%的份额甚至更多,尤其突出的是这样的公司无论是在经营水准、产品技术和创新能力丝毫不弱于500强企业,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建立了大企业无法奢求的竞争优势。这也是他主要的研究对象。
  从3月6日到3月9日,应《赢周刊》之邀,赫尔曼·西蒙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作巡回报告,破译中国隐形冠军,点评中国最优秀的中小企业。以下为赫尔曼·西蒙在“中国隐形冠军全国巡回活动华南论坛”上的演讲全文。
  大家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哪些企业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哪些企业的经验才是中国企业最好的教材?是不是IBM、微软,或者那些巨无霸式的石化企业?我得承认,他们都是非常伟大的企业。但是要说榜样,我认为德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那些“隐形冠军”公司的经验对于中国企业现阶段的成长来说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哪些公司是隐形冠军?我又是怎么发现这些公司的呢?1986年,我在哈佛商学院的一次演讲中,有人问我:德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哪些企业贡献最大?我一时答不上来。于是回去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原来德国出口的真正引擎并不是西门子或者戴姆勒·奔驰这样的巨头,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却在某一个窄小的行业里面做到顶峰的中小企业。它们有无可动摇的行业地位,有稳定的员工队伍,还有高度的创新精神,还有丰厚的利润回报。
  德国的力量并不在于那些显赫的大企业,而在于那些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这就是我称作“隐形冠军”的企业。这一点我想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重要,因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可能更多地会依赖于中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我的经验和看法可能跟管理教科书中的大多数说法都不太一样,他们总是关注IBM、微软或大的石油巨头们,向他们学习经验。而在我看来隐形冠军公司们的经验对大多数中国公司来讲更加有意义。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德国的隐形冠军公司。第一个公司是Hauni,有没有人听过这个名字?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各位从前抽的每一根香烟,基本上都是通过它的机器造出来的。这个Hauni公司拥有全球卷烟机器市场95%的份额,是无可争议的霸主。第二个公司是瑞他,大家可能都使用电脑,但没有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机箱生产商是哪个公司。实际就是这个小公司,它拥有大概70%多的份额。第三个公司Rittal,西方家庭在泡茶或者冲咖啡之前喜欢用一个滤水器有选择性地过滤掉其水中的某些矿物质,它同样几乎是独霸这个家用滤水器的市场,占到85%的全球份额。第四个公司Tetra是生产热带鱼饲料的,它占了全球市场60%的份额。不要看它的产品如此渺小,这实际上是一个60亿美元营业额的公司,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全资子公司。这样一些公司对大众来讲都是不知名的、默默无闻的,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做的是什么。在德国这样的公司有1000家。在中国其实也有这样的公司,比如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公司,它拥有占全球46%的标准集装箱市场。比如比亚迪电池,它拥有占全球72%的手机电池市场。再比如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它拥有35%的港口起重机械市场。还有广东中山的长青集团,它是亚洲最大的燃气灶阀门的生产企业。另外一个是天朗公司,也是今天在坐的隐形冠军嘉宾之一,它是中国最大的琴键开关,也是电器开关的生产商。另外一个是圣雅伦公司,它的CEO今天也将做一个小小的讲演。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诞生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这样的全球市场领导者。隐形冠军现象引起了全球大多数主要国家的关注,《隐形冠军》这本书也被翻译成12种语言版本。大概几个星期以前,在美国最主要的商业杂志之一《商务周刊》的封面故事也出现了隐形冠军。
  下面这个环节,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下我过去这么多年对隐形冠军的研究,他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我在这总结了八条经验,我也知道八在中国是个非常吉利的数字。
  “隐形冠军”蕴藏八大特质:
  燃烧的雄心
  第一条是目标。隐形冠军公司一般都有非常野心勃勃的目标。这里有些典型的隐形冠军的目标口号:“我们的目标是做全球的老大,而且要永远霸占这个位置。”“我们要在这个领域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一员,不仅要占据最高的市场份额,而且要在技术和服务方面是最出色的。”“我们要做市场的领袖,不作他想,第二我们都不做。”“市场的游戏规则要由我们说了算,我们要成为这个市场的精神领袖。”这里有个例子是凯密特尔公司,专门生产各种表面处理、喷雾凝聚剂等化学产品,它的公司宗旨里就明确写道:“凯密特尔的目标是在一切有利可图的特种化学品利基市场(niche)成为全球性的技术和营销领袖。”总结第一条经验:隐形冠军奋斗的目标是要成为全球他们所针对领域的领袖,他们孜孜不倦地追逐着这个梦想。
  高度专注
  如果你有一个庞大的野心,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怎样选择和定义自己的目标市场,这是战略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看看隐形冠军公司典型的说法:“我们是这个行业的专家。”“我们专注于自己的竞争力,专注再专注。”“我们要成为小市场的主宰者,我们要在小市场作出大成绩,而不是在大市场做一个凤尾的角色。”很多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一旦稍微做大就想多元化,但是他们绝不。
  隐形冠军还有一点重要的经验:他们不把自己市场的定位看作一个给定的事实,而是他们战略当中的一个参数,他们可以自己调节。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个叫Winterhalter的公司是专门生产洗碗机的,大概在10年前他们把自己公司非常狭窄地定位在“给餐厅和宾馆做洗碗机”,他们沿着餐厅、宾馆洗碗机的产品路线开发出其他的东西,如净水器和其他服务,并把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球。根据这个产品定位,他们做出了特别光亮的清洁剂。另外,因为餐厅、宾馆洗出来的盘子需要洗出来格外晶莹闪亮,最需要让顾客看到“我们这最干净,我们的盘子会说话”,他们的清洁剂开发就特别强调这一点;餐厅、宾馆是一周七天都营业,他们也一周七天营业……总之,你们可以看到他们非常专注于一个窄小的市场,他们一切的战略、战术设计都是围绕这个客户群来展开的。这是隐形冠军的第二条经验:他们把市场定义看作他们战略的一部分,他们通过仔细观察顾客的需求和相关的技术,把他们各自的市场定义得相当窄,他们是高度专注的公司,不搞多元化。
  攥紧客户关系
  但是过于狭窄的市场定位也会带来一个问题,毕竟服务的客户是非常有限的,一个国家一个地方能有多少餐厅和宾馆呢。怎样弥补这个缺陷呢?他们开始向全球扩张,实行全球化的经营和销售。他们在战略的纵深方向,在产品的专有技术方面有自己独到的造诣,与之相辅助的是他们的全球分销系统,全球视野。这里有个例子,Karcher公司,它专门生产清洁汽车和高层建筑的高压水枪,你们可以看到他们全球化的过程。他们真正开始全球化的过程是1974年,他们制定了一个20年的计划叫“1995方案”。当时只有2600万美元的销售额,而他们的目标是在20年之后也就是1995年达到10亿美元的销售额,实际上1995年他们真正的销售额是16亿美元。我们从这个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它每年向一到两个国家扩张一步,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实现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的目标,需要大概两代人的努力。为什么他们每一步扩张都建立自己的子公司而不是通过分销商呢?因为分销商是随时可能跑掉的,而自己的子公司能把客户关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隐形冠军的第三条经验:他们把自己的产品和专有技术方面独到的造诣与全球化的营销结合在一起,他们通过自己的子公司来服务全球的目标市场,不把客户关系交给第三方。我觉得现在大多数的中国公司通过对方国家的进口商或中间商实现国际贸易这个做法在长期来说是有风险的。忠告大家一句,永远不要在你和客户之间插入第三者。


成为卓越者的伙伴
  第四条经验是关于贴近客户和专业化营销方面的。隐形冠军公司都非常贴近它的最重要客户。下面举的这个Grohmann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微电子产品组装设备的公司,它牢牢锁定它的全球最大的30家顶级的客户,其中最大的一家就是Intel.同时这些最顶级的客户也是隐形冠军公司在创新方面的伙伴。如果你想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那么你的客户也必须是全球顶级的,如果只找一些庸庸碌碌的只需要便宜低质商品的客户,你永远成不了气候。
  另外,关于这些企业的成长驱动力,我们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德国的大公司往往是“一条腿走路”,要么是由市场驱动,要么由技术驱动。而大部分的隐形冠军企业则是由市场和技术共同驱动的,这个比例占到62%。这有点像中国儒家哲学当中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所以,第四条经验是:隐形冠军公司都非常贴近他们的客户,尤其是顶级客户。他们不是一条腿走路的公司,而是由技术和市场共同驱动的公司。
  创新!创新!创新!
  下一个观点是关于创新的。首先我作一个比较,西门子是全球所有大公司中人均拥有专利数最高的公司,大约每百位员工拥有10项专利。而顶级的隐形冠军公司每百位员工拥有大概30~35项专利,是大公司水平的3~5倍,水平明显更优。但是产品创新不是隐形冠军公司惟一的创新点,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流程或过程的创新,实际上是服务的创新。有家做螺丝的Wurth公司,全世界销售额最高,它有个很小的发明——在建筑业要用大量的螺丝和螺丝刀,但是要找到大小正好合适的很费时,他们做的创新就是在同等规模的螺丝和螺丝刀上贴个同样颜色的小标签,这些完全不是高技术的东西,但是对顾客的价值非常大。创新不是“一招鲜,吃遍天”,而是持续不断地改进。总结第五条经验:隐形冠军公司无论产品还是工作过程都是高度创新的,而且他们的创新活动是全球导向的、持续不断的。
  跻身顶级竞技场
  下一个环节是关于竞争力的。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隐形冠军公司经常在同一个地区甚至同一个城市当中,同城的竞争实际上是世界级的竞争,最强的对手都在一起。最强大的对手能促使你成为世界领袖。拿德国的汽车工业来讲,比如奔驰、宝马、奥迪他们公司相互之间都非常近,彼此知根知底,一直在鞭策对方不断前进。在运动会上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若干年以前我在德国科隆的运动会上就发现这样的事情。在3000米跑比赛最后决出的前四名全部来自同一个地区,一个地区里集中了这么多优秀选手,在艰苦卓绝的本土竞争中怎么能不产生第一、第二名来。第六条经验:隐形冠军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都不断创造自己的战略和竞争优势。他们总是和最强劲的对手保持亲密的联系,有时为了保持自己企业的活力,他们会主动出击,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行业地位。
  保护你的独一无二
  下一个环节是关于业务外包和战略联盟方面的话题。我们经常听到管理学家的老生常谈,我们最好把很多业务交给别人完成,只完成最核心的部分。隐形冠军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用两个字来说就是“不多”。他们认为卓越的产品品质要求他们自己在产品加工制造方面有特殊的造诣、特殊的深度。所以他们自己做所有能够做的事情。为了保护他们的专有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他们会对自己的研发活动守口如瓶,从来不和别人一起研发。有些公司甚至拥有自己的机械加工机床,这是保持产品独特性很重要的基础。另外,他们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也不太喜欢依赖别人而喜欢建立自己的子公司。比如Braun公司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哪怕是专用的机床和安装刀片的小螺丝。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倾注了十二分的心血,所以他们的价格特别贵。这个公司生产的产品是电动剃须刀的刀片,在它涉入的六个市场中有四个市场都是领袖,在中国也有自己的子公司。下面举的例子是Chupa Chups公司,他们的机器大概80%由自己生产,他们像防贼一样盯着他们的对手。开始我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一个做糖果的公司要生产自己的机器,但是他们告诉我,哪怕你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终端消费产品的制造商,也可以沿着自己的价值链往深走一两步,虽然你付出了代价,但是它能在终端产品价值上给你带来别人所不具备的独一无二的价值,别人模仿不了。这里给我们留下了更深层次的启发:所有独创性的独一无二的东西都必须依靠自己内部的力量来完成,如果你的资源是从市场买的,那么张三李四也可以买,你若想真正成为独一无二的领导者,很多东西必须从内部发掘。德国公司有同样的经验和教训,在专有技术和竞争优势方面依靠内部力量来完成,他们最优秀的公司很多东西都不是从全球市场上买的。所以我给大家个忠告,从长期来讲如果你想独一无二,希望你们向他们学习。总结第七条经验:隐形冠军公司不相信战略联盟之类的说法,也不像很多公司那样热衷于业务的外包,他们认为真正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就在于有些事情只有他们才做得了。


强大的企业文化
  最后一个话题是关于企业员工与企业领导。隐形冠军公司的员工相对同等规模的企业一般都非常少。大企业都是人浮于事,他们的员工都非常精干,生产率非常高。他们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对自己的认同感非常强,缺勤率很低。在员工的招聘环节把关非常严格,但一旦招进来后就几乎不动了,员工流失率几乎为零。这些企业的领导是真正的创业家,他们有的是勇气,而勇气对一个创业者来讲是最不可缺少的因素。他们的领导风格是两方面的,和中国有点相像,在大事情上很讲原则,很有权威,但在细节方面、在平时他们和员工打成一片。另外,掌舵的企业家极好地延续他们的领导,CEO平均的任职时间达24年。第八条经验就是:隐形冠军企业有非常强大的企业文化,与之相联系的是有高效率的员工和好的认同感,有积极性。
  我把这八条经验归纳成三个同心圆,隐形冠军经验最核心的层面是有强势的领导,他们都有雄心勃勃的目标。从公司内部的竞争力来讲,他们有精挑细选的非常有积极性的员工,他们强调持续不断地创新,而且强调依靠自己内部力量来实现创新。在针对外部环境的战略方面他们高度专注,专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资源非常有限。在外部竞争优势方面第二点就是他们非常贴近他们的客户。他们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两点,一个是产品的质量,另外一个是服务,然后把所有的因素都整合起来,向全球扩张。我对隐形冠军经验的最后总结是:这些公司都喜欢走自己的道路,他们意志坚定,而且在很多事情上他们的做法都和现在管理理论的教条格格不入,这可能是最重要的经验。
  如果大家允许我再讲两分钟的话,我想简单介绍下我的的公司——西蒙·库彻股份公司。我们是个全球性的咨询公司,专注的目标是营销和战略。我们公司的战略和隐形冠军战略一样,在某一个方向上做到全球最强。我们是全球在商品定价领域的世界级权威,这个结论在今年元月24日的《商业周刊》上被提到。我们现在已经在九个国家有分公司,下一站很可能在中国的上海。谢谢大家!



【作者: 博客巴菲特】【访问统计:479】【2006年10月22日 星期日 12:48】【 加入博采】【打印】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5782511

回复
  - 评论人:巴菲特粉丝   2006-11-06 21:59:32      
318说得极是,这篇文章简直就是写中集的特质的。中集的持有者也在焖声发大财


  - 评论人:318   2006-10-24 14:55:44      
这些特质让我想起了中集集团。


  - 评论人:91   2006-10-23 08:46:10      
说得非常好前一段时间中央二套的财富故事也根据这个主题作过几期节目,反响也不错。其实在中小板的许多小公司都是这样的隐形冠军,长期持有获得的收益肯定不比那些大公司差,同时也更适合中小投资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利正是我们投资的根本,高抛低吸赚的是工资

郝继伦:时间杠杆与复利的神奇


来源:证券时报 日期 2006-10-16 08:23:05   融通基金研究策划部总监 郝继伦
  “给我一根够长的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地球。”这是古希腊阿基米德的经典论断,用来解释投资的本源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投资中靠什么挣钱?是长期坚定持股不动还是频繁交易、追逐热点?是分享企业内在成长还是寻找股票价值的绝对低估?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并且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够挣钱。但这都是投资的“术”层面的问题,投资中真正的“道”是时间,投资从本质上来讲挣得是“时间”的钱,在投资中,时间就是阿基米德的杠杆。彼得·林奇曾经反复提及,投资者最常犯的错误是“总希望在一两个月内股票翻番、挣个盆满钵满,而不是从十年的角度寻找挣十倍的机会”,这里说的就是时间;比尔·盖茨讲的“人们经常高估自己在一两年内能够取得的成绩,而低估自己在十年内能够取得的成绩”,说的也是时间。
  时间的杠杆又是如何发挥作用呢?靠的是复利的神奇。巴菲特用了40年的时间,以平均每年24%――看来并不太高的年度投资收益率,实现了2700多倍的资产增值,成为全球第二富人,凭借的就是40年这个足够的时间杠杆和经年累计后的神奇复利。其实,以10年为1个单元,巴菲特的业绩肯定是比较靠前的那类,但绝非同期中收益最高的选手。罗杰斯在70年代的10年中实现了60多倍的收益,肯定比巴菲特在同期的收益要高,但10年后罗杰斯选择了环球旅行投资,自己驾车绕地球转了3周,而巴菲特则坚持用自己的套路玩足了4个10年,于是复利造就了传奇。正如有人问爱因斯坦,人类最有力的发现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复利”。
  时间杠杆的复利机制发挥作用所依附的支点就是科学的投资决策,就是正确的品种选择;没有这个坚实的支点,多长的时间杠杆都无济于事。那么证券投资中什么才能够算得上坚实的支点呢?核心就是高质量下的高成长。首先是质量,企业成长的质量,只有建立在企业的优势行业结构、技术壁垒、盈利模式、品牌优势、公司治理等诸多因素支撑的核心优势,即所谓强大“经营特许权”基础上的成长才是高质量的、可以持续或预期的成长,这样的增长才是坚实的增长,否企业的盈利增长就是基础脆弱的增长,而这种基础脆弱的增长无法支撑起基于中长期战略的时间杠杆,也就无法实现复利的神奇。
  其次是成长的速度。表面看似差别不大的增长速度,在时间复利的放大作用下会产生巨大的收益差别。我们用都是民族中药品牌的同仁堂和云南白药为例:同仁堂从1996~2005的10年中,平均净利润年度增长大致为12%,10年增长了2.3倍,而其自1997年5月以来至今的股价涨幅为207%,基本与利润增幅一致;云南白药1996~2005的10年中,平均净利润年度增长大致为24%,10年增长了约9倍,而其自1997年5月至今的股价涨幅为1146%,也基本与利润增长幅度一致。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从中长期的角度看,股票的股价上涨曲线与企业利润增长曲线会趋于一致,企业内在的业绩成长是支撑股价上扬的核心动力;12%与24%的年度利润增速差异经过近10年的时间复利演化,变成207%与1146%的巨大股价涨幅差异。因此,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投资制胜的核心在于成长、成长,还是成长;当然还必须是高质量的成长。
  生生之谓易。时间杠杆的神奇还在于它能够在时光荏冉中,改变不同投资品种的投资潜力。时间能够把原本似乎最没有吸引力的投资,变得极有魅力;也会把眼前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变得没有价值。关键就看时间是在谁哪一边,时间是朋友,还是敌人?聪明的投资应该站在时间的一边。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大道至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如是而已。



【作者: 博客巴菲特】【访问统计:460】【2006年10月16日 星期一 11:44】【 加入博采】【打印】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5761142

回复
  - 评论人:理查德   2006-10-20 10:08:54      
讲道理是一回事,实际操作起来如何评定选择持有能长期成长的企业这又是一回事了。


  - 评论人:沧海一声笑   2006-10-16 14:32:15      
可惜了,融通系基金过往的表现并不怎么样郝继伦本人也不再担任基金经理,其实战水平几何?难道要成了心中的一个迷?


  - 评论人:沧海一声笑   2006-10-16 13:57:10      
这是我所读过的最棒的文章之一,兴奋之情难于言表看来我得留意一下融通基金的表现了。


  - 评论人:多多   2006-10-16 12:41:36      
他说的理论非常正确就是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坚持下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股票只能作为参考,即使巴菲特推荐,也只是参考

洋洋:巴菲特为什么从来不推荐股票?


来源:茶杯里的财经  2006-10-15


每年巴菲特的旗舰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举行股东大会都会有很多基金经理出席,其中很多是巴菲特的崇拜者,他们一方面希望在股东大会上能和巴菲特面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希望从巴菲特对股东的谈话中拾得有用的只言片语,分析出巴菲特的投资动向的“Tips”。但结果往往令他们失望,巴菲特不但没有向他们推荐股票,反而向他们推荐了所谓的“省钱的办法”——购买相关的产品(即巴菲特所投资的公司的产品)。这是个挺有意思的举动。
    巴菲特并没有象人们希望的那样利用他的影响力做一些人们认为的与他身份相符的大事,反而象一个俗人一样推销普通的产品。也许这才是真实的巴菲特!






我想巴菲特不推荐股票有几个原因:


1.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 Inc象是一只大型的封闭基金,基金的投资策略应该是公司的机密;
2.由于巴菲特在投资界的巨大影响力,有很多的投资者都在跟随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以至于巴菲特的每一项投资都会引起股市上的狂热的追涨。2003年4月开始买入中石油(0857hk),总共持有23.48亿股,持股成本约HK$1.68,上周五收市报HK$8.37;三年半上涨400%!账面溢利157亿港元!今年初又传出巴菲特对中国人寿感兴趣,中国人寿股价随即暴涨。现在人们已经很难判断:巴菲特所投资的股票狂涨是由于他独到的投资眼光?还是由于他巨大的影响力所造成的?其中的因既是果,果既是因。
3.即使在早年的时候,当巴菲特还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的时候,他也从不推荐股票。一个简单的道理,既是一个好的股票,长线持有可能赚钱,但短线炒作则可能赔钱。即使巴菲特再有神力也不可能预测短期内股票的升降。


**附巴菲特给股东的一封信(供英文学习)*
**花上约10万美金投资Berkshire Hathaway Inc,即可出席2006年的年度股东大会(Annual Shareholders Meeting of 2006);日期:2007年5月5日


Dear Reader,


You probably know that I don't make stock recommendations. However, I have three thoughts regarding your personal expenditures that can save you real money. I'm suggesting that you call on the services of three subsidiaries of Berkshire: GEICO, Borsheim's and Berkshire Hathaway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Nebraska (BHLN).


I estimate that about 40% of all auto drivers in the country can save money by insuring with GEICO. The figure is not 100% because insurers differ in their underwriting judgments, with some favoring drivers who live in certain geographical areas and work in certain occupations more than GEICO does. I believe, however, that GEICO more frequently offers the low price than does any other national carrier selling insurance to all comers. You can quickly find out whether you can save money by going to www.geico.com or by calling 800-555-2756.


Fine jewelry, watches and giftware will almost certainly cost you less at Borsheim's. I've looked at the figures for all publicly-owned jewelry companies and the contrast with Borsheim's is startling. Our one-store operation, with its huge volume, enables us to operate with costs that are fully 15-20 percentage points below those incurred by our competitors. We pass the benefits of this low-cost structure along to our customers.


Every year Borsheim's sends out thousands of selections to customers who want a long-distance opportunity to inspect what it offers and decide which, if any, item they'd like to purchase. We do a huge amount of business in this low-key way, which allows the shopper to conveniently see the exceptional values that we offer. Call Scot Caniglia or Susan Jacques at Borsheim's (800-642-4438) and save substantial money on your next purchase of jewelry.
   Finally, BHLN sells annuity products directly over the internet at its website www.brkdirect.com. Like GEICO and Borsheim's, BHLN maintains a low cost structure and, thus, can offer savings to many customers. By visiting the web-site, you can evaluate the specific products, get quotes and actually make a purchase. Check to see whether one or more of the products meet your financial planning needs.



               Sincerely,
Warren E. Buffett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得·德鲁克曾说,21世纪是一个选择的世纪。哈,我等的选择就是价值投资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 选择的智慧


来源:中国青年报-新浪网  2006年09月27日06:59





我觉得,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准则或方法,而是在复杂情况下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并以最为智慧的方式作出正确抉择的能力.我把这种能力称为“选择的智慧”,它的思想核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了2000多年的“中庸”之道.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21世纪是一个选择的世纪,因为未来的历史学家如果回顾今天,他们会记得的今天最大的改革并不是技术方面或网络方面的革新,而是——人类将拥有选择的权利。他说这句话是因为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人人都能获取信息、学习知识、靠脑力上进,人人都有机会,那么人的成功就更要看各人积极地争取和智慧地选择。
    在与大学生的书信交流及创办“开复学生网”的过程中,我看到有很多学生虽然拥有选择的权利,虽然生活在优越的大环境中,但仍然有许多学生时常遇到迷茫的时刻。例如,经常有学生问我有关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
    我的回答是:
    我能帮你做的不是选择,因为你自身的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未来也只有自己最在意。
   我能做的只是传授给你选择的智慧,帮你聆听自己心底里最真实的声音,帮助你做出智慧的选择。
   我提出选择成功的智慧共有8种:
   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务实发挥影响;用冷静掌控抉择;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用真心追随智慧。
     用中庸拒绝极端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华,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理解中庸真正的内涵。其实,中庸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并拒绝极端和片面。
     比如说,在我的第五封信中提出的积极主动,如果做到了极端,就变成了霸道,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在我的第二封信中提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同理心,如果做到了极端,就变成了盲从,什么事都没有主见。极端的自信就成了自傲,极端的勇气就成了愚勇,极端的胸怀就是懦弱,极端的自省就会变成自卑。
     我曾经亲身经历了一个极端的测验:公司在培训课程中,让10个副总裁围成一圈,一个半小时内可以畅所欲言,惟独不可以讲公司的事情。于是,大家开始谈论天气、政治、体育……其间还出现了争执。一个半小时后,每个副总裁都按自己心目中对其他副总裁的尊敬程度,为他们排一个序,并把自己安插在合适的位置。排序后我们发现:倒数第一的是从头到尾没有讲话的人,倒数第二是话最多的人。不说话的人可能有想法,但没有表达出来,那么别人就会认为他没有意见。相反,话太多的人可能有一部分话很有意义,但也讲了许多不该讲的话,这使他无法得到大家的好评。
    所以,“沉默是金”和“口无遮拦”都不可取,那么我们怎么达到“中庸式的智慧沟通”呢?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记得我刚进入苹果公司开始我的第一份工作时,公司里有一位经理叫西恩,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尤其在开会的时候,他得体的言辞完美地展现出他过人的才学、情商与口才,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钦佩不已。有一天,我鼓足勇气去向西恩讨教有效沟通的秘诀。西恩说:“我的秘诀其实很简单:我并不总是抢着发言;当我不懂或不确定时,我的嘴闭得紧紧的;但是,当我有好的意见时,我绝不错过良机——如果不让我发言,我就不让会议结束。”我问他:“如果别人都抢着讲话,你怎么发言呢?”西恩说:“我会先用肢体语言告诉别人:下一个该轮到我发言啦!例如,我会举起手,发出特殊的声响(如清嗓子声),或者用目光要求主持人让我发言。但是,如果其他人的确霸占了所有的发言机会,我就等发言人调整呼吸时,迅速接上话头。”我又问他:“如果你懂得不多,但是别人向你咨询呢?”西恩说:“我会先看看有没有比我懂得更多的人帮我回答。如果有,我会巧妙地把回答的机会‘让’给他;如果没有,我会说‘我不知道,但是我会去查’,等会开完,我一定去把问题查清楚。”他的一席话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只要把握好说话的度,选择好说话的时机,就可以得到周围人的尊敬。
    用理智分析情景
    中庸之道不但强调守诚中道,也要求我们择善而从。
    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先用第一个智慧避免走向极端的陷阱,然后用第二个智慧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审慎而冷静地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
    记得曾有一位青年问我:“我不同意我的老板的意见,我该站起来发言吗?”
    当时,我的回答是:“这要看情形而定。首先,你的老板是一个愿意接纳异议的人吗?如果不是,那么你千万不要乱发言,但是,你可以开始物色一个新工作和新老板了!如果他能够接受异议,那么,在老板还没做出最后的决定时,不要怕提出异议;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如果是当众发言,自己的话就必须有一定的技巧,应当顾虑到老板的面子。老板一旦做出了决定,我们无论有无异议,都必须支持和贯彻,有不同意的地方只可以私下与老板沟通。”
    在这样一个具体的例子里,我们必须学会用智慧甄别各种复杂的情况,并从不同候选方案中择善而从的方法。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领导艺术也同样需要择善而从。许多人误以为,好的领导都有完全相同的风格,例如:指挥命令、宏观掌控、和谐合作、民主自由、授权负责、指导培养。
    其实,在著名的管理学著作《有效率的领导》一书中,作者丹尼尔·戈德曼提出:最好的领导能够完整地拥有上述的六种看起来相互矛盾的领导力,并会有智慧地因具体情景不同而运用正确的一种。
    人生中的绝大多数选择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事情。大家要学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对最合适的人用最合适的方法,要学会在做出决定前用理智全面衡量各种因素的利弊以及自己的能力和倾向。
    用务实发挥影响
    选择完整与均衡时,你必须首先弄清楚,你面临的事情是你能够影响到的,还是你根本无力改变的。史蒂芬·柯维在其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把所有值得关注的事情称为“关注圈”,把能够发挥影响的事情称为“影响圈”。
     在整个关注圈中,根据自主程度的高低,人生面临的问题可分为三类:
     可直接影响的问题:对于这种问题,解决之道在于用正确的态度执行。这是我们绝对做得到的,也是最核心的“影响圈”。
     可间接影响的问题:有赖改进发挥影响力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如借助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来解决。这是最值得我们努力争取的“影响圈”。
    无能为力的问题:需要以平和的态度和胸怀,接纳这些问题。纵使有再多不满,也要泰然处之,如此才不至于让问题征服了我们。
    无论碰到任何问题,如果你认为“外在环境是造成问题的症结所在”,或者总是在埋怨“我真的无能为力”,那么,这种想法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造成你消极悲观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碰到问题时,你只要耐心地将它分解开,看看哪些部分是你可以影响的,哪些部分是你可以关注但却无法影响的。然后,去努力争取那些可以“间接影响”的问题,让它们变成可“直接影响”的,同时把全部心力投入自己的影响圈——你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进步,这反过来又可以让你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所以,不管一个问题属于上述三种中的哪一种,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都要从自己的影响圈开始:先影响自己,再影响别人,最后才有可能影响环境。
    这个方法为“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这三句话增加了足够的可操作性。
    有一位学生曾问我:“开复老师,今年我刚刚上大一。我为学校做了许多事,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但最近我却很是烦恼。此前,因为我看不惯某某同学的做法,在背后说了一些气话。有一次,他竟利用学生会干部的职权,在领导面前为我捏造了许多罪名。领导在没有调查落实的情况下就处分了我。”
    我的回答是:“这件事确实很不幸,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了,你只有接受后果。我劝你少想想这件事有多么不公平,因为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你无法影响,也不能改变。我劝你多想想,有什么事情是你可以影响和改变的。例如,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你没有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是不是这一切都可以避免?我并不是说别人做的都是对的,但是,你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你必须清楚要如何修正自己才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会做得更好一些吗?你是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是会改掉背后说人坏话的毛病?你有没有听过‘我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这句话?如果你不在背后批评别人,很可能别人也不会在背后中伤你。有句谚语说:‘虽然我们不能改变风,但我们可以调整船帆。’希望你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认清楚自己的船帆在哪里。”
     我在去年7月加入Google时,也因为卷入法律纠纷而学会了“用务实发挥影响”。当时,我离职的事实公布后,许多媒体因为被误导,以为我的离职违背了合约,就发表了一些不合事实的言论。那时,多亏我的律师朋友提醒我:对于媒体的报道,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在官司漩涡中,我个人不能出面解释,否则不但越描越黑,而且可能给对方提供更多材料。法官的决定则是我可以间接影响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打一场漂亮仗。至于可直接影响的方面则是我可以广搜证据、找寻证人、理解法律、准备对质时证实对方谎言的证据。于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不再订阅报纸,不再上新闻网站,不再被流言蜚语所惑。我一天花16个小时苦读法律,在对方提出的近30万份文件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文件,和律师一同起草我们的答辩状,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庭排练。9月出庭时,我们果然获胜。值得一提的是,当我回到中国开始工作后,我没有花任何精力试图引导或改变媒体,媒体的报道却自然而然地完全转变成为正面报道。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专注于你能够改变的事情,可能最后连当初不能改变的事情也改变了。
    用冷静掌控抉择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抉择的游戏,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冷静的态度掌控每一次抉择的全过程:
    在抉择前“重重”思考,抉择后“轻轻”放下。
    所谓“重重”思考,就是要培养客观的、精准的判断力。每一个重要的抉择可能都与你自己的前途密切相关,但你在抉择和判断时,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避免自己的主观倾向影响判断的精准和客观。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客观、精准的抉择呢?我给大家提供三个建议:
   第一,把影响你抉择的因素罗列成一张“利弊对照表”。
   在利弊对照表中写出每个因素的利益和弊端,然后借助该表客观地分析,哪些利益和弊端对你来说最为重要?这些因素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和理想?
    1998年时,我面前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回中国建立研究院,在美国创业办公司。当我问到许多朋友“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一块儿回中国”时,他们都说:“当然不愿意,只有中国的聪明人到美国,哪有美国的聪明人回到中国?”为了更客观地判断哪一条道路最符合我的价值观和理想,我列出了一张利弊对照表:
    借助这样一份利弊对照表,我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回中国工作。因为综合考虑各种利弊因素后,回中国工作最能发挥我自身的特长,也最符合我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第二,学会用概率论的方法看问题。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没必要认为,某种选择的成功概率一定是100%或0。反之,我们应当学会分析一件事情“可改变的概率”或“可能发生的概率”。对于发生概率小的事情,在做之前一定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不要等到事情成功的概率达到 100%时才去做,因为即便做成了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做概率分析时,可以列出“最好的可能”和“最坏的打算”,以帮助自己综合考量。例如上面提到的“回中国建立研究院”,我有100%的把握,可以把研究院办得与其他任何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研究院一样好——这是最坏的打算;我有40%的把握,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来——这是最好的可能。用这样的方法考虑到两个极端后,我马上就会明白,即便出现最坏的情况,我和公司也可以坦然接受。
    当然,许多抉择并没有这么好的“后路”,在这种时候,我们既要谨慎地评估风险因素,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有勇气挑战自己。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在阐述“领导力”时指出:“当你自估的成功概率达到40%~70%,你就该去做这件事了。也许你会失败,但拖延或等待的代价往往是更大的。”
     第三,当自己不确定时,学会谋之于众。
     多征求别人的意见总是好的。那些更有经验的人可以用他们多年的积累为我们指引方向,那些聪明绝顶的人可以用他们的智商启发我们的思路,那些懂得人际关系的人可以用他们的情商帮助我们有效沟通……
     当你询问他人意见时,可以随身携带上面提到的“利弊对照表”,与对方一起分析、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他人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你的主观描述影响他人。当然,你也必须明白,最终的决定权在你自己,即便你采纳了别人的意见,你也不可以就此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所谓“轻轻”放下,就是说我们在做出抉择后,应当坦然面对可能发生的任何结果,既不要因为抉择正确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抉择失误而悔恨终生。
    例如,有的人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每次刚做出决定,就立即紧张起来,不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有的人非常喜欢吃“后悔药”,他们事先不通盘考虑,事后却追悔莫及;还有的人过于敏感,本来自己做出的是客观、公正的抉择,但事后听到别人的议论就摇摆不定……
    其实,无论你的抉择正确与否,无论它的结果如何,已经做出的决定就无法收回了,你只有坦然接受它,或者在今后想办法补救。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自己已经无法控制的事情,任何担忧或悔恨都是多余的。与其把时间花在无谓的焦虑上,倒不如把这些东西“轻轻”放下,然后一身轻松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用自觉端正态度
    中国人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实际上是说,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各种基本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心理学上把这种有自知之明的能力称为“自觉”,这通常包括察觉自己的情绪对言行的影响,了解并正确评估自己的资质、能力与局限,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等几个方面。
    有自觉的人能够针对自己做出最具有智慧的选择,选择做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选择做能够得到满足感的工作等等。一个自觉的人,既不会对自己的能力判断过高,也不会轻易低估自己的潜能。对自己判断过高的人往往容易浮躁、冒进,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在事业遭到挫折时心理落差较大;低估了自己潜能的人,则会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踟蹰不前,没有承担责任和肩负重担的勇气。
    我曾有一个下属,属于“自觉力”明显不足的那种人。他虽然有些才干,但自视甚高,总是对自己目前的职位不满意,还喜欢随时随地自吹自擂。在他的自我评估里写着:“虽然我非常谦虚,但我只能这样评价自己:我的表现是有史以来最卓越的。”当我看到这样一句自我评语时,我就知道这个人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因为他缺乏最起码的自觉。果然,他不久就提出,我不了解他的才华,不能重用他,他决定到其他部门另谋高就。但他最终发现,自己不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公司里的同事也都认为他缺少自知之明。最后,他沮丧地离开了公司。
    用学习积累经验
    西方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年轻人向一个年长的智者请教智慧的秘诀。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的选择。”年轻人又问:“正确的选择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进一步追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说:“错误的选择。”
     这位智者的意思是说,每个人最初都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选择中,如果能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他就能逐渐学会正确的选择方法,他也就自然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回顾我的一生,我可以很确信地说:我从失败中学习到的要远远超过我从成功中学习到的。所以,不要畏惧失败。每一个失败不是惩罚,而是一个学习的经验。
     学习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时候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英文中有一句名言:“旅途本身就是收获。”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当我从中国回到微软总部后,发现刚接管的部门有一个项目存在方向上的偏差——开发团队并没有把用户摆在第一位,而只知道研究一些看上去很“酷”的技术——就毅然终止了该项目的研发。当时,有一位员工问我:“你怎么能够确定你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像Windows这样的产品也是在经历了10年左右的市场检验后才站稳脚跟的。你凭什么笃定这个项目不会在未来收获惊喜呢?”
     其实,我之所以能够快速做出抉择,主要还是因为我在此前的工作中已经有了类似的教训:
    我曾经在SGI公司领导200余人的团队研发一套世界最先进的三维漫步技术。这套技术能在 10年前的硬件上营造出美丽的三维效果。但在做这个项目时,我们完全没有考虑用户和市场的需要,开发出来的三维体验并没有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客户群,而是想解决所有客户的问题。结果,最终的产品无法利用SGI现有的营销渠道,产品对硬件及网络的要求也超出了普通用户的承受能力,我们这个项目最终被取消,技术被公司出售。
     这件事对我的打击非常大,因为我手下的200余人都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失业。我的内心深感愧疚。但另一方面,我也从惨痛的教训中吸取了足够的经验,这让我深深懂得:创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创新更重要。
     用勇气放弃包袱
     当新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敢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一切,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有时,你在还没有找到“新的机会”之前,就必须放弃你已经拥有的东西,那就需要更多的勇气了。
     许多人都有的一个毛病就是不愿放弃已有的东西,不愿意开拓新的天地。其实,有些东西看起来值得珍惜,但这种眼前的利益往往是阻碍你获得更大成功的根源。当新的机会到来时,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并不是功亏一篑,更不是半途而废,这是为了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勇敢地——当然也应该是有智慧地——放弃已经拥有但可能成为前进障碍的东西,你多半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抛开的不过是一把虽能遮风挡雨,但又会阻碍视线的雨伞,自己因此而看到的却是无比广阔、无比壮丽的江山图景!
    我自己就有过几次“勇于放弃”的经历。
    一次是大家都知道的转专业的事情。另一次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教书时,放弃了两年的年资而加入了苹果公司。虽然我一直把我的老师当做楷模,而且有幸任教于世界顶尖的计算机系,但这个工作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了如何获得终身职位、怎么样去发表论文等等。这些事本来都是好事,但这些事情对社会的价值并不是那么直接。我希望去做一些直接有益于社会的事。所以,当苹果电脑的一位副总裁对我说“你要选择终身写些没有人读得懂的论文,还是要选择改变世界”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改变世界”。我的感觉就像是获得了自由。
    加入Google后,有许多记者问我:“在微软你有七年的人脉,有比尔·盖茨的信任,就这么放弃了,你不觉得可惜吗?”确实,这些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当我看到有回到中国再一次创业的机会,当我看到一个互联网时代创新模式的产生,当我看到一个坚持自己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公司,我发现,创立Google中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于是,就像我在“追随我新的抉择”中所说的:“我有选择的权利—— 我选择了Google。我选择了中国。我要做有影响力的事——在中国,我能更多地帮助中国的青年,做最有影响力的事。我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在 Google,我能经过学习新的创新模式,成为最好的自己。”
    用真心追随智慧
    最后一个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抉择的“智囊”就是你内心深处的价值观、理想和兴趣了。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我们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声音。
     如何找到自己的“真心”呢?在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会用一个特别的“报纸头条测试法”来检验自己的言行。所谓“报纸测试法”,就是在事后想一想:明天,如果在一份你的亲朋好友都会阅读的报纸上,你做的事被刊登为头条新闻,你会不会因此而感到羞愧?会不会无法面对自己的良心?如果不会,你做的事才对得起你自己的价值观。
    下面是一个“报纸头条测试法”的真实使用例子。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遇到了公司裁员,我必须要从两个员工中裁掉一位。一位是我的师兄。他10多年前写的论文非常出色,但加入公司后很是孤僻、固执,而且工作不努力,没有太多业绩。他知道面临危机后就请我们共同的老师来提出希望我顾念同窗之谊,放他一马。
    另一位是刚加入公司两个月的新员工,还没有时间表现,但他应该是一位有潜力的员工。
    我内心里的“公正”和“负责”的价值观告诉我应该裁掉师兄,但我的“怜悯心”和“知恩图报”的观念却告诉我应该留下师兄。
    于是,我为自己做了“报纸测试”。在明天的报纸上,我希望看到哪一个头条消息呢:
    (1)徇私的李开复,裁掉了无辜的员工;
    (2)冷酷的李开复,裁掉了同窗的师兄。
    虽然我不愿意看到这两个“头条消息”中的任何一条,但相比之下,前者给我的打击更大,因为它违背了我最基本的诚信原则。如果我违背了诚信原则,那么我既没有颜面见到公司的领导,也没有资格再做职业经理人了。
    于是,我裁掉了师兄,然后我告诉他,今后如果有任何需要我的地方,我都会尽力帮忙。
   这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它违背了我内心很强烈的“怜悯心”和“知恩图报”的价值观。但是,“公正”和“负责”的价值观对我而言更崇高、更重要。
    理想与价值观一样重要。我在大学时定立了我的人生目标——让我的影响力最大化。这个理想帮助了我做出许多重要的决定,例如1998年回到中国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2005年又毅然决定加入Google公司并再次回到中国创业,这些重大的选择其实都是我追随内心的表现:我认为我的理想可以在中国实现得更好。
    大学生在25岁以前,通常都会面临两个重要的选择。一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专业时,不应当只听从父母的意见,也不应当只看学校的名气大小或报考该专业学生的分数高低。相应的,选择工作时也不能单纯地考虑名、利、时尚等外在因素。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要听从你内心的声音,在综合权衡自己的理想、学习积累、天赋以及工作条件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抉择。
     每个人的“真心”、“理想”、“兴趣”不同,每个人的机遇不同,参加的团队不同,学习的机会不同,擅长的“态度”或“行为”也不同。所以,你有选择的权利,只要用智慧做出正确的选择,你就能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青年朋友们,中国是了不起的国家,她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人才中心。这里有无数的机遇在等着你们,只要你们用智慧主动选择,成功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你的身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君子远小人!我们就要投资中集、振华、天士力等这样的君子公司

处世原则与投资理念


 □陈理  新闻晨报 2006年10月12日 02:40


  最近草原兴发(600738)爆出这样的消息,公司募集和借贷的30多亿元现金,大部分不知所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05年以来,草原兴发经营发生重大困难,业绩和股价皆呈雪崩之势,并不断爆出伪造银行凭证、虚构禽流感赔付和虚列银行存款等诸多违法违规问题,导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尽管草原兴发困难重重、丑闻不断,还是有不少投资者“飞蛾扑火”,继续参与投机炒作,导致目前被套其中。


  这的确令人感到痛心,也使我想起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的投资理念。查理·芒格认为,挑选股票是处世艺术的一个分支,要将投资视为处世能力的一部分来理解。


  表面上处世能力和投资技巧并不搭界,实际上却密切相关。比如,中国人处世讲究“亲君子,远小人”,“行要好群,住要好邻”等,做生意也讲究不和轻诺寡信的人或不法商人打交道。投资也应该如此,宜投资规范、透明的质优公司股票,不要成天在一些劣质公司身上打转转,不要把钱投在不讲诚信的管理层身上,不要指望利用不法“庄家”的操纵行为来“跟庄”赚钱。这是处世能力和投资技巧相通的部分。


  巴菲特也说过:“我们从未在与一个混蛋的好买卖中获得过成功。”他还说:“我们宁愿与我们非常喜欢和敬重的人联手,获得回报X,也不愿意通过为那些令人乏味或讨厌的人改变这些关系而实现110%的X。”这是一种高明的处世哲学、经商之道和投资技巧。


  然而,很多投资者在实践中不自觉地违背了投资大师遵循的这一原则。他们往往会忽略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喜欢炒作波动大的ST股,喜欢在一些问题公司暴跌后抢反弹,喜欢“跟庄”、追涨停板……事实上,这些不良习惯和所谓“技巧”,往往让投资者落入陷阱而欲罢不能。


  这几年我参加上海机场、上港集箱、 东方明珠等公司的股东大会,不经意中认识了几位普通的业余投资者。他们没有复杂的专业背景、一些人也没有很高的文化,但他们都是股市中的赢家。最有代表性的,是在上海机场股改股东会上认识的一对普通母女:母亲姓卫,80多岁,1998年以6元多的价格第一批认购上海机场,一直持有至今,获利数倍;女儿姓武,长期持有东方明珠,也是笑到现在。武女士说,自己懂得不多,不会波段操作,只买放心的公司股票长期拿着,不敢轻易卖出。在会场,我深切地感受到这对母女的开心和骄傲。她们只长期投资优质公司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觉得,在这个光怪陆离花样翻新的市场,真正的明星不是年轻风光的基金经理们,而是这对朴素的母女!


  总结很多普通投资者的成功经验,他们都不自觉地遵守了一条简朴的投资原则:只选择放心可靠的优质公司,低价买进,稳稳地拿着,不轻易脱手。换言之,这是很多过来人的共同体会:劣质公司是“混蛋”,不要指望和一个“混蛋”的交易中会有好结果和好心情。


【作者: 博客巴菲特】【访问统计:597】【2006年10月12日 星期四 20:38】【 加入博采】【打印】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5749733

回复
  - 评论人:学前班虚心的学生   2006-10-15 17:49:46      
如何判断公司是一家放心、值得信赖的公司是关键问题之关键,合适的买点是第二个关键问题。希望博客能多贡献相关文章。谢谢


  - 评论人:财主   2006-10-15 11:49:01      
各位兄弟:小弟我闲坐无事,想到一个命题和大家讨论,题目如下:再过50年估计在博客上的各位兄弟将会和我一样老了,失去工作的能力。我们怎么生活?1、国家有社保基金养活2、自己有一堆黄金养老。3、拥有一项资产可以持续的分红来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大家现在拥有的几只还是一组股票,到50年后我们都可以当作一只来处理。试问可以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吗?


  - 评论人:沧海一声笑   2006-10-14 17:23:50      
我也算是明白这个道理,就是买了股票就相当于成为这家公司的合伙人了。通常情况下,合伙人只会关心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如果对理事的有信心,公司的发展情况良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总要几年以上吧)并没有大的担忧,那么就没有退资的迫切要求了我目前正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虽然内心常常会受到股价波动的干扰,但希望能坚持下来。在自己的投资中,目前信心最足的是招行,万科,茅台和格力;万华和宏达尚处于观察和判断之中,久嘉等基金是我习以为常的配搭,感觉良好。


  - 评论人:财主   2006-10-14 14:05:11      
我原来买股票也是打听消息或者根庄或者技术分析。试过之后发现这些东东,都不是好东西。纷纷扰扰的市场使人疯狂,患得患失,急功近利。好好的心情都给弄坏了。投资在我看来是人生的一项快乐,没有必要那么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也从工作中体会快乐。现在及时一、二个月不看,也觉得没有什么。我是股东,不是炒手。生活、工作简简单单。也是巴菲特的精神。


  - 评论人:小倪   2006-10-13 12:20:48      
谢谢巴老,谢谢陈先生,谢谢博客巴菲特


  - 评论人:倪旭   2006-10-13 12:17:52      
投资真理往往都是简单易懂的,也很好操作生活中也是这样,但人民都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往复杂的方向想


  - 评论人:看天听海   2006-10-13 09:23:20      
受益匪浅,谢谢陈先生,在巴菲特博客学了很多知识。请陈先生在白忙之中对长江电力分析分析,或者那位高手对此了解发表以下自己的高见。


  - 评论人:花花牛   2006-10-13 00:00:52      
正确的理念造就非凡的成就


  - 评论人:沧海一声笑   2006-10-12 21:50:01      
陈先生的话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的报告在此: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1033738

话有人说了,就看听的人如何理解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偶像:李嘉诚未被阐释的观念和心态


   环球企业家   2006年10月08日14:40      


与IT企业家、创业者同步思维,关注商道、人道,尽在《总裁俱乐部》


神话与误读背后,李嘉诚未被阐释的观念、方法和心态


时至今日,李嘉诚对外界仍是一个谜。


围绕着他的名字,各种传记重复杜撰了无数传说。对于李个人身价的猜测,则像一种无穷尽的动力,驱动整个世界密切关注李的生意、健康及家庭。他通常被描绘为一个天才,依靠对交易天生的敏锐,不停扩大自己的财富。与其说人们因此熟悉了李,不如说,李嘉诚被神秘化了。


采访李嘉诚之前,我以为将见到一个即使行动日渐迟缓,却依然有着照人肺腑的锐利目光的长者,并处处流露出一个伟大人物所应有的独特人格。


2006年9月5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的首次碰面,只是打破种种预期的开始。78岁的李步履飞快地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他那双曾用于从事体力劳动的手,关节粗壮,握手时富有力量。他认真地看着我,微笑着,近乎多余的自我介绍:“李嘉诚”。


两天之后,在香港,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更多的印象得以形成。相比多年前的照片,他的外貌没有太多变化。他有着一对大大的瞳孔,但眼神不是格外犀利,而是柔和的、探寻的,像儿童一样闪现着好奇心。说普通话和英语时,他语速不快,但铿锵顿挫。每讲几句,他都会下意识地笑笑,给人以毫无世故之感。


他也并非一个乐于表现出自己在商业方面拥有异常洞见的人。对于多数问题,他的回答快而且有跳跃感,而不是逻辑感极强的论述与解释。他似乎更愿谈论自己对中国人思维、行事习惯的思考,对慈善事业的看法,以及多年前的回忆。一些朴素至极的比喻点缀在思考与故事间,这让他更像一个有意教育后人的长辈。时不时地,他还会提醒说:“你不明白要问我”。



图为李嘉诚


如果有什么是我最想从李嘉诚这里得到解答的,那就是为何在太多企业家轻易断送一家企业的同时,李嘉诚几乎碰不到“天花板”?


他轻描淡写地回答:“其实是很简单的,我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


在这样朴实得近乎单纯的答案之后,却是一个华人世界所罕见的、业务庞杂且高度国际化的商业帝国。只要想到全球有超过1350万人在使用他所经营的3G移动电话网络,海上13%的集装箱在其港口内运载,散布在中、法、英、俄的消费者出入于其7500家零售店,其控股的赫斯基能源每日产出34.4万桶石油,以及其集团业务遍及54个国家,拥有约25万名员工就可感受到其工作并非那么简单。


但也并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与李的实业深入人们生活比起来,他的思想尚未产生足够影响。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李拥有着一种在全球罕见的生意之道。


人们曾经试图用“股神”巴菲特的思想框架来解释李。表面看来,他们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极善于分配资本,厌恶负债,热爱现金流稳健的业务,并都将状况不佳的老牌公司重塑为一部“价值机器”。但相比巴菲特知易行难的方法论——通过控股保险公司而获得大量的浮存金,遵循其老师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巴菲特投资于大量内在价值被低估的公司,任由其自行管理,获取分红——李嘉诚的风格难以被简单归纳。


李嘉诚在全球商界的口碑,大多来自于一些极富想象力的投资与交易,这为他赢得了“精明的资产交易者”的名声。但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是,虽然从未有人将李定位为一个杰克·韦尔奇式的杰出的管理者,可自1979年以来,李一直有效控制着一家成功多元化的公司。而且,作为一个“帝国建造者”,李的技巧可谓丰富,他会像一个投资者一样耐心地将资本囤积于某一领域,承受亏损压力维持一些业务的发展,也会在恰当时机将新兴行业与资本市场的概念高调结合,以融资所得逐渐将一个产业由虚做实。他敢于在一些政策风险很大的市场下注,往往能够全身而退,而他早年一些不被看好的投资,亦能获得数以亿计的回报。


这种无拘束的企业成长方略,在李嘉诚的运用下效果奇妙。1979年他以近7亿港元入主的和记黄埔,至2005年利润已经达到了143亿港元。于1990年代初已逾60岁的李在过去的十六年中,仍率领着其旗舰公司和记黄埔,将收入增长了近15倍。此期间内,外界估算,李个人的财富从25亿美元增长至188亿美元,成为了Forbes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第九人。


但对于那些模仿者,在缺乏更清晰的价值观描述下,无论是李的多元化战略还是低买高卖的手段,都很容易被误解为机会主义的财技游戏。虽然如郎咸平也曾将李的策略总结为业务多元化、全球化、稳健的财务政策和“不为最先”,但此四种以规避风险为核心的倾向又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和黄在3G业务上投入超过250亿美元,以争取全球领先3G业务运营商的位势?为何和黄能够成为华人企业中少有的顺利实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公司?


究竟应该向李嘉诚学什么?


“李嘉诚一直在转变和提升他的商业模式。你不能去学他做什么业务,做怎样的资产组合。因为这些东西跟他的背景、目标、个人喜好、公司的基础、外在环境都有太多相关。”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对《环球企业家》说:“应该去思考的,是他的逻辑是怎么形成的?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做这个决定?他是怎么来做这个决定的?他的感受是什么?他在那个时间的思考点是什么?”


在郭看来,他从李嘉诚身上所学得的心得有三:一、在不断巩固已有业务的技术、管理能力的同时,不拒绝寻找新的机会。二、在开展新业务时不做愿望式的假设,提前评估好自己是否输得起。三、所能支撑前两点的是心态。只有一种高明的内心平衡机制,才能让他既保持良好的进攻性,坚持寻找挑战,又拥有足够的自控,不变成一个赌徒。


而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认为李嘉诚的独特之处在于两点:“李嘉诚明显是个非常务实的人,他不会公司没做好就去忙慈善,但当他想做慈善的时候,又是很大的手笔。除了务实,他没有只局限在香港的地产业务上,也证明了他的视野超越了同辈许多企业家。”


根本而言,这两种说法都超越了基础的方法论,而更接近于一种企业家的修养。这正是李嘉诚少被解析的秘密所在:一个与李共事逾十年的人士称之为“心法”。


访谈时,李嘉诚做了一个手势,右手掌先呈15度角平缓的滑过,到一个点上,则一下变成50度,做攀升状。其涵义为:28岁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此生可以跟贫穷说再见,接下来只是乐于工作而工作,这一做就是50年。


“我内心已有非常好的保障,若一个人不知足,即使拥有很多财产也不会感到安心。举例来讲,如果看着比尔·盖茨的财富和你自己的距离那么大,那么你永远不会快乐。”李嘉诚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表面看来很忙,但内心其实没有波动,因为自知做着什么工作。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
【“心里头创造的逆境”】


在开始对于李嘉诚的风格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前,我们先试着回答一个更为基础的问题:李嘉诚是如何工作的?


关于其工作习惯,最为著名的细节是他的作息时间: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李并未接受过高尔夫专业训练,姿势算不上标准,但成绩通常不错。他认为,重点是打每一球时都保持冷静,有规划。


每天早晨,李都能在办公桌上收到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根据题目,他选择自己希望完整阅读的文章,由专员翻译。通常,这些关于全球经济、行业变迁的报道,是启发李嘉诚思考的入口。


“他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人,让他平衡危机感和内心平和的方式就是,提前在心里头创造出公司的逆境”,知悉李的人士表示:“他看到各种报道,然后设想自己公司的状况,找到那些松弛的部分,开会去改变。等他做好准备,逆境来的时候反而变成了机会。”


这就是李所谓的“90%以上的时间想未来的事情”。他并非一个喜欢通过无休止的会议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人,在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的会议上,他听取每个汇报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更多时候,李喜欢自己阅读、分析、判断。


虽然并未接受过太多专业教育,但李嘉诚热爱数字。不仅其3G手机上每天都会陆续收到全球各个市场的3G业务发展数据,他还热爱广泛阅读年报。他自称可以对集团内任何一间公司近年发展的数字,准确地说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数据:“看一看便能牢记,是因为我投入。”而他从20岁起就热衷于阅读其它公司的年报,除了寻找投资机会,也从中学习其它公司会计处理的方法的优点和漏弊,以及公司资源的分布。


此种近乎玄想的工作方式能够有效运转,端赖于李的一种才能:他能将大量复杂信息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几个问题。


比如,在1999年时,就“如何在移动通讯业保持公司的高速发展”这样一个问题,太多的条件与变化让找到标准答案十分困难。但李将现实拆解为两大类问题:其一为市场本身究竟在如何变化?其二为Orange是否有实力通过并购提升自己?


在第一个问题下,他得出三个判断:话音业务的竞争过于激烈、数据业务的增长迅猛、网络热潮已让移动通讯公司的市值达到颠峰。而对于希望开展并购的公司管理层,他也提出四个相对清晰的条件:收购对象的现金流需稳健、完成收购后Orange负债率不得提高、和黄需对Orange保持35%的控股权、获得收购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前一个问题说明顺应技术转型势在必行,后一个问题则难以在四个条件下实现,两相结合,李迅速将和黄在Orange约45%的股权售出,获得了146亿美元净利。虽然这一大交易引发了对李持续不断的争议——他是一个交易者还是一个建造者?——但在接近之人看来,“为建造而交易,不和自己的资产谈恋爱,正是李先生对自己没有局限的一个体现。”


除了经验和直觉,这种判断力还可以被解释为,他是个无穷尽的提问者。甚至在一次前往圣保罗中学与学生交流时,他还会发问道:你们每天都会坐下来玩两三个小时的电脑游戏,有没有想过整个游戏产业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游戏背后的程序是怎样运行的?


多数时候,李每天六点下班,回家后,除了拨打越洋电话,他还有必修功课:夜晚的阅读。除小说外,他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并每阶段设定一个主题(最近的主题是宗教)。这个工作都意味着一点:他最大的恐惧在于不愿错过见证世界的变化。


平日,李对衣、食的要求相当低,他说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主要是因为简单,且夜间休息的好。“我每天晚上都睡得很好,因为在名方面我行事谨慎,别人不容易破坏我的名誉,利方面,全部从正道而来。”李说。


【心法之一:掌控自主权】


熟悉之人看来,让李嘉诚安寝无忧的,除了名利之心淡泊,还有一个更为基础的原因:他的各项业务都拥有着良好的现金流。


李对现金流高度在意,富有盛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而在确保现金流同时,他还努力将负债率控制到一个低位:“自1956年开始,我自己及私人公司从没有负债,就算有都是‘假贷’的,例如因税务关系安排借贷,但我们有一笔可以立即变为现金的相约资产存放在银行里,所以遇到任何风波也不怕”。此外,他永远采用极为保守的会计方式,如收购赫斯基能源公司之初,他便要求开采油井时,即使未动工,有开支便报销——这种会计观念虽然会在短期内让财务报表不太好看,但能够让管理者有更强烈的意识,关注公司的脆弱环节。


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是这样一个逻辑:没有现金流的威胁,负债与否取决于自己,就让多数问题不是被动决定,李便拥有了对生意尽可能大的自主权。在与李嘉诚合作极多的人士看来,“把握自主权”正是他的核心观念。


这似乎与外界熟悉的李嘉诚背道而驰:仅从结果看,李像一个永远敢于火中取栗的交易突击手,没有什么能妨碍他永远扩张的雄心——


50多年前,李嘉诚像现在国内众多制造业公司创业者一样,经营着一家塑料花生产厂。在顺应制造业潮流积累到第一桶金之后,他在香港人*炸性增长的70年代抓住了地产业的机会。1980年代中期起,和黄在通讯和石油领域谋求布局,1990年起则展开全球港口业务扩张。1991年时,和黄的董事总经理马世民对外表示:“香港对我们而言有点小,我们开始觉得撞墙了”。当时长实系的利润有80%来自于其香港业务。经过长期的调整、升级,20年后,和黄的资产组合构建得颇富时代精神:3G通讯业务、在中国开展地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开采及精炼,以及港口。现在,香港业务只占到公司总体收入的20%。


但在骨子里,李嘉诚是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一个细节是: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虽然李并不吝惜对外重复阐释自己的方法论:“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但因其听起来简单得近乎空洞,且太多人过于重视李嘉诚“发展”一面的经验,就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分析人士经常认为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和国际化的市场搭配让和黄富有抵抗风险能力,却少于追问:什么在支持李无休止的展开扩张?为何多元化通常让其它公司现金流紧张,和黄却能进行一些规模极大的市场培养?


和黄于2001年开始投资的3G业务(全球范围内,和黄的3G子公司名为“3”)正是一个李嘉诚进军新业务的鲜活样本:虽然和黄从未对外宣布其投资总量,但市场估计为250亿美元。这很容易被视为一次豪赌,对于和黄而言,却堪称一次极富耐心,准备周详的行动。


李嘉诚所以卖掉其2G业务(欧洲的Orange和美国的Voicestream),而不是以其原有用户为基础实现换代,一个最主要的考虑是:既然这是一次技术变革带来的机会,而新技术具体什么时间崛起并不可知,如果保留原由业务,则可能出现对于新、老业务投资选择中游移不定的尴尬。在市场高位上出售2G业务,不仅获得了极充裕的现金,更是一种不留包袱的下定决心之举。


退出Orange两个月后,和黄就购得了在英国经营 3G 业务的执照。而在开展3G业务同时进行的,是李在财务层面进行的准备。当他决心将公司的部分财力倾注于3G业务时,他已经有一个几年内可能亏损的数字预期,并依此要求地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赫斯基能源等几块业务将利润率提高,将负债率降低到一个风险相对小的程度:2001年时,赫斯基能源为和黄贡献的利润不过9亿港元,到2005年已经升至35亿,同一时期,原本利润维持在一个稳定区间的港口业务和长江基建的的利润分别从27亿变为39亿,及22亿变为34亿。即使3G投资巨大,但到2006年6月底时,和黄的现金与可变现投资仍有1300亿元。


在这个近年中投资最大、也是回报最慢的全球性技术换代中,所面对之困难远远多于任何人所能想象。和黄的3G业务刚刚推出时,曾饱受手机短缺及其它技术上的困扰,直到2004年,种种困难才得以克服,加上各款时尚手机相继推出,整体的业务有了显着的进步。


而在发展过程中,和黄了解到,虽然没有单一产品成为其撕开市场的杀手级产品,但3G的核心竞争力是存在的:将其速度提升到可以顺畅接通任何网站,手机就不止是一个用于通话的终端,而是一部小型电脑。虽然其它无线运营商也试图让用户通过手机上网,但一个无形的障碍是:运营商们希望将用户锁定在自己的无线门户内,而用手机登陆其它网站则速度缓慢。只有打破这一僵局,用户才能乐于使用手机上的信息增值。顺着这一思路,和黄最早和雅虎、Skype等网络公司合作,取得了先机。


事实上,即使是世界最大的移动业务运营商,也并未比和黄做的更好。虽然沃达丰也在有步骤进行3G业务扩张,但在日本的竞争失利并最终退出,以及此前收购德国Mannesman公司所受损的费用(impairment charge)高达230亿至280亿英镑,这都让其自2005年以来不复往日辉煌:其到2006年3月31日的财报称,沃达丰净亏损达230亿英镑——正因为和黄拥有多重业务相互支持,依然可以过去几年中保持上百亿港元的盈利。


反而是和黄以耐心和持续的改进获得了更多成绩:到2006年8月,其全球3G用户数量达到了1350万名,为全球最大的3G业务运营商。过去12个月中,活跃用户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益)从42.2欧元升至44.66欧元,而非电话业务所占的收入比重从25%提升到28%,开发每个客户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s)也从293欧元降低到262欧元。
【心法之二:持续技术改进】


李嘉诚看重自主权的另外一个体现在于,他非常注重跨资产间价值的挖掘。


比如他对于零售业务不遗余力的投入,并非仅仅因为看重零售业务拥有极佳的现金流,更因为,零售是一个可以与地产密切结合的业务。即使他并不追求所谓的“协同效应”(因为那不可量化),但当零售、地产、港口等业务处于一个平台上经营,以李的团队之善于成本控制,总能够找到很多额外的盈利空间。


除了横向的业务之间的价值发掘,单一业务的潜力发现也颇有可为。当李嘉诚认为健康、美容类产品将成为未来零售业最主要的成长动力,便不惜成本在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各国寻找经营不善的零售网点,逐渐将已经被证明成功的产品移植到收购来的店面中去。


这两种整合的关键问题是一个:和黄的团队有多少技术和管理能力?


因李嘉诚太善于资本市场的进退,硬币的另一面就几乎很少被关注:李嘉诚是一个非常热爱借由技术改善实现价值增值的人。在多数电信运营商担心成本低廉的VoIP将抢夺其话费市场时,当他听说这种新技术可以无限度降低成本,他果断敲定让和黄成为全球第一个安装有Skype软件的3G业务运营商。


1979年,李嘉诚入主和黄时,和黄旗下的港口业务只是一块收入有限而且勉强盈亏平衡的生意。但李相信集装箱为主角的全球贸易将成为一个重大趋势,因此,在1982年中英谈判时,即使香港商界民心不稳,李嘉诚仍根据对于局势的判断和对资金的把握,果断投资于香港第6号货柜码头,只用2亿港元就获得了4个泊位。数年后他再竞标面积与6号相若的7号码头时,价位已经高到了40亿港元。


而在拥有一定的业务规模后,李嘉诚持续要求港口业务的负责人进行管理技巧的改善。因为香港港口空间有限,最主要的改善在于,其它港口码放2、3层的集装箱,在这里需要摞至6、7层高。


这并非简单的吊机和码放方式的改变,更为需要对所有集装箱的出、入时间进行良好统筹,否则,仅在搬运腾挪中就将损失极多时间。因此,从1980年代中期起,和黄一直自主开发码头的电子管理系统,直到近年升级为nGen管理系统,可以事无巨细的显示码头内集装箱的各种资料。甚至,和黄港口在香港的子公司根据当地情况,专门发明了由电脑控制搬运集装箱的“电子龙”型吊机,较全部装载工序由人工控制效率大为提升。


克服了空间狭窄的劣势,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反而因其效率,成为了国际著名的“补时港口”(catch-up port):那些在运输过程中被延误的时间,可以在香港得以补偿。在这样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下,1990年代初,和黄港口业务开始国际化,1991年购得英国最大港口菲力斯杜后,15年间,和黄已经成为业务遍及21个国家,经营43个港口共251个泊位的全球最大的私营港口公司。


在2006年,估计和黄属下全球港口处理量将达6000万个标准箱,其中香港约占20%。


除了对当前管理需求的实现,和黄甚至不乏为长期发展培育技术的韬略。


1970年代,经历了当时的能源危机,李嘉诚意识到能源业务的前景值得看好。1987年,李先生家族及和黄集团开始购入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的股权,其后由于赫斯基的合作伙伴出现财政困难,李再次予以协助,私人大幅增加持股量。虽然在90年代外间经常有人对公司的发展潜力并不理解,但李嘉诚表示,他并未因此困扰,他对前景很有信心,认为赫斯基拥有非常良好的资产,定会有理想的发展。


在那段时期,在改善管理同时,和黄建议赫斯基投资于油砂资源的收购和油砂精炼技术的培养。虽然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件毫无意义的工作:石油的开采成本非常低,油砂却不同。油砂主要由水或砂构成,其中最多只有20%沥青,将油砂中的沥青分离并加工成高质量的原油,成本则要高出许多。


直到近年,随着石油价格的不停飙升,业内人士才不无赞叹赫斯基的储备。其塔克油砂田将于今年11月产出第一桶油,并预期在两年内达到一个峰值:日产三万桶油。塔克被预期在35年里共产出3.5亿桶沥青。而其第二个油砂矿Sunrise被预期在40年里产出32亿桶沥青。


而且,油砂精炼技术还意味着前景的广阔:据估算,加拿大油砂含有的原油是1.75万亿桶,委内瑞拉是1.7万亿桶,占全球石油储备总量近2/3。将其充分利用,按照目前全球8500万桶/天的供应量,则可使用超过100年。


现在,赫斯基的市值已经与和黄的控股公司长江实业相若,而和黄依然拥有前者35%的股权,李个人则拥有36%股权。



【心法之三:个人角色管理】


与李嘉诚在一起的时间,你很少能感觉到本应属于华人首富的巨大自我。他的言语、目光和笑容,都不免让人产生疑问:早年经受的战乱、苦难,以及随后六十六年的辛苦工作,这些负面影响究竟是被一种怎样的力量化解,而没有让他成为一个性格极端的人?


是命运?—在很多场合,李都会提到自己的一生“蒙上天眷顾”。


但李嘉诚回答说:“性格才是命运的决定因素。好像一条船,船身很重要,因为机器及其它设备都是依附在这条船里面。”


很长时间以来,因为李的被神化,他的性格都为外界所忽视:李是一个性情急燥还是温和的人?他可曾有脆弱或失去自控的时候?


如果过往的经历可以呈现出李嘉诚的部分性格,那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他随时准备自己应付挑战,同时,乐于在高度自控下获得内心自由。关于后者,一个最恰当的阐释是他自身的体验:在参与地皮招标时,李会不停地、很快地举手出价,但当价钱超过市场的规律,他左手想举起时,右手便立即“制止”左手。


很早年时,李嘉诚就证明了,他从来不惮于改变自己,并永远清楚什么时候该挑战下一级台阶。


在其记忆中,第一次强烈的自我改变发生在十岁时。那一年,李嘉诚升入初中,在没有任何人的提醒下,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这让他一改往日的贪玩,开始发奋,每晚主动背书、默写。这种一夜之间的改变甚至曾令其父不解。


12岁时,因为父亲患肺病,李嘉诚去阅读相关书籍,希望找到救治方法,反而发现自己有着得肺病的一切症状。当时,李不仅需要负担其家族的经济,还需疗养肺病。但那时他已经深知个人角色管理的方法:没有太多选择,除了须将工作处理妥当,还攒钱买下旧书自修。今日回想起,他仍承认,这是一生最困难的阶段。


早年的经历不仅将李塑造成一个勤奋的推销员,更养成其对于生活细节毫不讲究的习惯:多年之后,李有一晚下班较晚,到家后拿起桌子上的饭就吃,虽然感觉味道有些臭,却未做声张的吃下了两碗——饭后问明,原来这是两碗给狗准备的饭。


但到22岁创立公司时,李嘉诚很容易就完成了一次质变:他告诉自己,光凭能忍、任劳任怨的毅力已经不够。新的挑战是:在没有找到成功的方程式前,如何让一个组织减少犯错、失败的可能?


或许本质而言,李嘉诚的全部独特之处,正系于其永远懂得把握角色变更的时机和方法。在一次演讲中,他谈及个人管理的艺术,就是应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不停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节制的热情?我有拼战命运的决心,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信息有机会,有没有实用智慧的心思?我自信能力天赋过人,有没有面对顺流逆流时懂得适如其分处理的心力?”


而其一生中最大的一个疑问是:富有后,感觉不到快乐又如何?


29岁的一个晚上,李嘉诚坐在露天的石头上回顾自己过去的7年:从22岁创业,到27、28岁“像火箭上升一样积攒财富”,他在当时已经知道,自己将成为富有人士。但他并不知道,内心的富贵由何而来?


那几年间,他正开始在意自己的衣着、手表,研究玉器。但在那一晚,他意识到: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知足,有正确的人生观,而在工作上得到的金钱除了足够家人生活使用外,其它的钱有正确用途,能在教育医疗方面能够帮助别人,生活虽然朴素,亦能令自己感到非常快乐。


1980年起,李决定设立个人基金会,其宗旨是“通过教育令能力增值以及通过医疗及相关项目建立一个关怀的社会”,并希望“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后做的事,一定要比我在世时做的只多不少”。到今天,他的基金会已在过去26年捐赠近80亿港元,最近他再表示会将不少于1/3的个人资产放入基金之中。


而曾表示“从未考虑过要退休”的李,在这次采访中表露了一个新的计划:在2008年时减轻工作量,每个月抽出三天全天时间,每天花不少于8小时时间参与到李嘉诚基金会的公益工作中。


[责任编辑:jaywu]


【作者: 博客巴菲特】【访问统计:480】【2006年10月8日 星期日 22:28】【 加入博采】【打印】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5736162

回复
  - 评论人:沧海一声笑   2006-10-11 14:06:43      
李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成功者,思想家,有大儒的风范象曾国藩、邓小平、巴菲特等伟人一样成为我内心最敬仰的英雄。


  - 评论人:丰富的   2006-10-09 16:33:33      
真是好文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早晨我都是跳着下床,我跳着踢踏舞去工作。我正在享受美好的时光

中国加工金属网:巴菲特首访伊斯卡
                                       

曾登过没有比iscar更好的生意英文,后来有很多中文报道,如下篇,就不再对巴菲特以色列之行另外做综合性文章了。对伊斯卡的金属模具生意,五粮液集团旗下的普什集团有一定可比性。不知是否有巴迷对金属模具生意比较了解,能否把iscar和中国的相关行业和公司来做一个比较。


巴菲特首访伊斯卡


来源:中国加工金属网MW35.com 2006-10-8


据美国媒体报道,“股神”沃伦.巴菲特9月18日首次访问了他所购买的海外分公司——以色列的伊斯卡金属切削集团。  


首访海外分公司                        


上个月伊斯卡刚刚遭受过黎巴嫩真主党的火箭袭击。前往位于加利利山上的这家公司使得巴菲特非常疲惫,尽管如此他还是感到非常高兴。今年7月5日,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终以40亿美元的价格从斯蒂夫.维塞穆家族手中买下了这家公司80%的股权,从而成为这家金属切削工具公司的新老板。7天之后,黎巴嫩真主党即向以色列发动了袭击,打死了3名以色列士兵并抓走了2名,以黎之间爆发了一个月的战争。                  


或许是为他的新部下们打气,巴菲特表示说,战争并没有使他对这桩交易感到后悔,他认为对于投资来说,美国并不比以色列更安全,他说:“长期以来,美国和以色列都处在同样的危险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危险的世界里。”“伊斯卡将永存于此,伯克希尔将永存于此。美国和以色列将永远在一起。”                        


伊斯卡以生产高精度的硬质合金刀具而闻名。它在欧洲、亚洲、拉美和北美都有分部。这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并购生意,尽管它在海外也拥有几家分支机构。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大杂烩。它所涵盖的范围包括保险、家具、地毯、珠宝、饭店和能源公司等。同时它在可口可乐等大公司也拥有重要股份。总之,只要哪里能赚到钱,巴菲特的眼光就会盯上哪里。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还特地接见了这位投资大亨,并向他在以色列的投资表示祝贺。  


在以色列,巴菲特下榻于英国首相布莱尔曾经住过的耶路撒冷King David饭店总统套间。他和他的随从包租了该饭店的13个套房。他还在该饭店举行了一次演讲,阐述了自己的经济智慧,大约300名商人和政界人士有幸聆听到他的讲话。  


可能再并购三家海外公司   


巴菲特在以色列还透露,在未来10年内,他控制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还将再并购最多三家海外公司,寻求海外扩张,被誉为世界最节俭投资家的巴菲特表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比10~15年前更积极地在海外投资,为的是使世界经济环境更加美好。他说:“我们非常乐意在大多数地方做生意,我希望假以时日,伯克希尔将成为一个遍布全球的公司。”  


巴菲特还表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寻找好的投资公司方面正感受到私人资本公司的挑战,他说:“很难与它们竞争,它们拥有大量的资金在全世界开展活动。它们可能会抢走本来我们应该做的生意。”   


在谈到自己的生活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巴菲特依然不服老,他说:“每天早晨我都是跳着下床,我跳着踢踏舞去工作。我正在享受美好的时光。我生活中的一切都金不换。”


【作者: 博客巴菲特】【访问统计:305】【2006年10月8日 星期日 20:56】【 加入博采】【打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xuite日志:价值投资                                       

香港的xuite日志:价值与投资尽管繁体字和对一些如“巴菲特”等的翻译以及表达方式和大陆不同,或许会看得累点,但基本理念和我们相同。特别有意思是博主微风,在和美的页面上有"我很平静"的一个标志,呵呵,做投资如果以“我很平静”或“我心平静”来做积极暗示是非常不错。


香港xuite日志:价值投资

    来源:香港的xuite日志:价值与投资 (本文原为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根据内容来看,应该是一个香港人所写,博客是放在台湾网站上。


毕非德(即巴菲特):「价格(price)是你付出的,价值(value)是你得到的」。


腓立.费沙(即菲利普.费舍):「股市充斥一群人,他们晓得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晓得任何东西的价值」。
    毕非德和费沙的说话,表达了价值投资的两大重点:价格、价值。
    一个资产的价值,就是持有人每年能从它掏出的可提利润(free cash),再加上最后把资产套现所得的剩余价值(salvage value),折旧(discount)回今天的现值(present value)。但它的价格却不一定和价值一样,特别是在公众市场(如股市、债市)可以买卖的资产。
    市场长期一定反映价值
    由于参与者一般太无知,又想不劳而获,因此很容易受情绪和表面的、暂时的消息影响;悲观时,价格远低于价值;乐观时,价格等于甚至超过价值。关键是如果那是优良的资产,它的价值一直没有重大改变,改变的只是人们对它的意见。价值投资者就是凭着对优良资产的价值有充分了解,利用公众市场里价格暂时低于价值这种常见的现象谋利。
    投资的定义,就是以低价格买入高价值的资产,待价格反映价值,才沽出获利,风险极低,回报极高。如果投资者买准价格已很接近甚至超过价值,仍妄想能以更高价格沽出,那就是在投机,就是「炒股」、「炒楼」,风险极高,回报极低。
    价值投资最高原则:短期来说,市场可以是无理的,不一定反映价值;长期来说:市场是合理的,一定反映价值。如杲你不能抗拒市场波动的影响,给它牵住鼻子走,相信你不大可能在公众市场累计赚到多少钱,而是很可能累计损失;现实确定笔者的信念:看看你身边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在错误的时候对证券狂热,在错误的时候对证券恐惧,结果只有痛苦回忆。如果你不认同此原则,仍相信你能够预测股市,定然把自己置于极不利的处境。
    曾有一位「投资者」高价买入某股,甚至做了股票融资,结果全军覆没,事后仍不悔改,只说:「我相信某先生」。我们也绝对相信某先生为全体股东争取最大利益,但如果你以接近甚至超过价值的价格吃进一只股票,某先生也爱莫能助。
    不明白价格与价值的分别,以致混淆了投资与投机,结果是买股票变大闸蟹、买楼房变负资产。
    对于无法抗拒市场波动的投资者,可考虑参加由实力雄厚的财务机构承办的年金计划(即annuity),未来若干年每月供本,银行提供以若干年率复利;若干年后,每月派发本利,维持若干年,直至本利全数派发。此计划比大部分连年落后股市甚至连年亏损的「保本」股票基金好多了。
    有读者问:价值怎样厘订?以股票为例,是否就是市盈率?在简单情况下是,但在较复杂情况下,单单采用报表的「每股盈利」,将得到异常高或者异常低的市盈率。
    一般投资者如缺乏基础会计知识,可以观察四、五个业务有强大竞争力的股票过往的市盈率范围,加上对未来数年每股经常性利润的估计,得以粗略计算出价值的上限和下限,再低买高沽。能忘却市场波动,坚决执行此法,已能初步掌握价值投资,得到较佳回报。
    以股东可提利润重组每股价值
    笔者较喜欢采用「股东可提利润」,就是估计股东每年能从企业提走多少钱,但又不会影响营运;再把这利润折旧回今天,得出每股价值。换句话说,笔者试图重组一个笔者认为更现实的损益账。笔者相信,「股东可提利润」比报表的「每股盈利」更符合现实,特别是当有大额无形资产摊销、折旧费过多或过少、未来数年的利润要用以减低目前过高的负债、或者大部分「股东应占利润」均来自没有控制权的联营公司,报表的「每股盈利」无甚意义;把这个「每股盈利」乘以若干倍得出的「价值」,更是荒谬。
    这情况常见于铁路、石油、化工、重工业、科技、电讯及综合企业,但比较少见于各类轻工业。请记住,应占(attributable)不一定等于可提(distributable)!
    对于上述企业的股权,不宜单凭一句「现价市盈率多少倍,股息率多少厘,目标价多少」就吃进,因为「每股盈利」和由此而来的市盈率都是不现实的。
    正如人体艺术,你可以单凭观察,也能画出人体作品,但如果要成为出色艺术家,你必须学习人体解剖,深人了解人体肌肉、骨骼,才能划出更生动的人体作品。
    在众多资产中,笔者发现很多「投资者」对股票有很大误解,甚至不知什么是股票,只晓得是一个每天价格涨涨跌跌,可以炒来炒去的彩票。
    财阀收购靠「镬气」?
    简单说,一家有限公司如卖掉所有资产,用以还清所有负债,剩下的价值就是属于全体股东的「股本」、「股棹」、「股东资金」或「股东棹益」。股票就是一张证书,证明你拥有该股权的一部分。
    无论你要买入一手股票或者100%股权,便须评估该股权的投资价值原则,应该没有两样。试想像,阁下是一个坐拥巨资的大财阀,欲全面收购一家上市有限公司的股权,以控制此公司的现金流,你会教财务总监研究该公司过往年报,     根据再投资和负债情况,估计过往每年股东可提利润有多少,相对于股本回报够不够高;再按几个未来增长的假设,估计未来每年股东可提利润有多少,用一个认为合理的折旧率,折售回今天算出股权的现值范围,才向大股东洽购及聘请核数师及律师审核最近的财务报表,分析原则跟以往本栏的分析相似。难道他会因为「股价突破了形态」、「展开第三浪上升」、「股价大涨,成交配合,够镬气」、「欧美资金流入香港」……等等「理由」而斥巨资收购吗?
    人们常问:「芋股票好不好?」得到的答案常常是这些「理由」,或简单地因为它「当炒」。让我们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看一只股票(或任何其它资产)怎样才算「好」:
    第一:股束可提利润过去很可靠,而且很可能延续至遥远未来;
    第二:目前价格(股价)远低于价值;
    第三:管理层有诚信。
    凭安全差远离危墙之下
    抓紧上述三个要素你就能最靠近投资、最远离投机、把自己置于最有利的处境。其中,价格远低于价值,为三要素之首。价格具价值的差别,就是格南姆所讲的「安全差」(margin of safety),如果愈大(即买入价格愈低于价值),投资者就愈安全,因为上升空间很大,下跌空间却有限。
     有质疑曰:价值投资只适用于美国,不适用于香港,因为美国有庞大本土市场,良好的上市公司有极大增长空间,因此股权现值很高,股价才能连年上升,才能造就格南姆、毕非德、林治等价值投资者。请注意:价值投资的重点不在于能否长期持有,在于你能够估计价值有多少,再以低价格买入高价值。只要以低价格买入高价值的资产,便可从容等待市场反映价值高价沽出,获得厚利;由于买入价格远低于价值,哪怕你不等到反映价值就急着沽出,也有利润。你得有无比的经验、意志和信心,忘却股市和各种表面的、暂时的消息,静待它反映价值,同时坐收丰厚股息。
    人们不劳而获的劣根性,促使人们找寻神仙股或其它可没完没了地上升的资产,管它价格多少、价值多少,总之不问价买入,然后坐等升值。这不是价值投资,是投机:无论在哪个市场投机,都是极危险的。
    有质疑曰:研究过去财务报表没用,因为很多公司造假账。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公司做假账?十家里面有没有五家?抑或只有一两家?有否了解过才下结论?根据报道,笔者相信情况并不是那么糟。香港的法治基础良好,打击贪污有成,上市公司的资料披露充足,无论是中期业绩、年报或关联交易,都比几年前更详尽。如果报表数据通过不了抽查,核数师必定声明「保留意见」,这类年报不看也罢,有关公司也全无投资价值。
    附注罗列大量重要资料
    请注意:年报内的附注(notes to financial statements)列出大量重要数据,这些附注跟三个综合报表同等重要。投资者绝不应因为没有看这些附注,而指责人家「造假账」,那只是不负责任的言论。
    那么,怎样才算是造假账?就是把黑说成白,有说成无,大说成小,仍可通过核数师的严密抽查不被发现;但这情况是很难的。又要夸大营业额,又要隐瞒开支夸大利润、又要隐藏负债、又要隐瞒物业抵押情况、又要隐瞒呆坏应收账、又要隐瞒死贷、又要瞒过核数师抽查、又要年复一年地如此欺骗,谈何容易。读者如果工作上会跟核数师打交道,必能明白。
    人们常把「造假账」这句话挂在嘴边,是因为自己懒情,妄想藉投机炒作不劳而获,以致把责任推卸到上市公司身上,归咎它们「造假账」,用个别的作弊个案以偏盖全,以肯定自己的投机炒作。后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做大闸蟹,赔掉血汗钱。
    不过,倒是有部分公司的年报里非审核的数据(如主席报告、管理层报告、财务分析)缺乏有用的明细,而且隐恶扬善,采用某些自定义的比率以夸大财务表现。严格来说,这只是「公关」,因为它们仍依法刊出齐全的、经审核的综合财务报表和附注,只怕投资者不闻不问。
    毕非德:「我们想看完年报后,能比看年报之前对公司有更好的了解……我们看公司所做的是否跟年报里所说的一样」。
    总结说,价值投资就是从商人的角度,运用商业原则来投资的一门哲学。有商人问应怎样投资,答曰:「就如你怎样做生意一样」。
   最后,本栏赠与各位格南姆的金句:
   「在华尔街打滚二十一年的经验告诉我,对于表面性的和暂时性的影响过分重视,就是投资界的幻象和克星」。
    价值投资法  本结明.格南姆,《证券分析》1934年版序言


一、甚么是价值投资法?


价值投资法是一套买卖股票的方法,在选择股票时,有它独特的准则。但基本上,价值投资法是教人买卖股票时,这些股票一定要平宜,更加要物超所值才可以买入,如非物超所值就不值得买入。值投资法还有其它准则,不过始终都是以抵买,超值为主。但怎样才算是抵买超值呢?这一点在以下将会作更详细的解析。


二、价值投资法的产生历史


这一个投资方法其实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价值投资法诞生于1930年代,当时世界出现经济大萧条之时,由一位名为格咸(Graham)(指格雷厄姆)所创设的。格咸生于十九世纪末,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他正当盛年,已经在美国华尔街打滚。初时他投资无往而不利,根本不识死字点写,这也是大多数投资人的写照。很多投资人,尤其是未见过大风大浪的投资人,当他们投资顺境时,简直以为自己是神仙,目中无人,不可一世。格威当时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投资顺利,自然内心也是飘飘然。


但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一九二零年代末期,即是在1929年,华尔街股市暴跌,引发全球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格咸也在这一役中惨败,欠人一身债,由富翁摇身一变,变成一无所有。格咸唯有找一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职,暂时以作糊口栖身之用。


但痛定思痛,格咸在教学期间,经常反复回想,自己为甚么在这一役当中竟然会大败收场呢?是甚么原因令他的投资出现问题呢?是投资组合不完善?是投资方法过于勇进?  


还是所买的股票有问题?在经过多番研究之后,他发觉,原来在股票市场,有不少股票根本是物非所值的。这些股票一旦遇到大风浪,便会首当其冲的跌到一仆一碌。他最后发展了一套股票投资理论,买卖股票,成功之道就是一定要避开风险,价值投资法是一种投资方法,亦是一种投资哲学。道个方法,或是这套思维,是使投资人尽量在股票市场将风险减到最低限度。风险越接近零就越好。


后来,格咸和他大学同事,多特(Dodd)合着了一本在当时颇有影响力的股票投资书籍,名为《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讲解了他们所研究出来的价值投资方法和投资哲学。


三、价值投资法的中心思想


格咸和多特发展出来的价值投资法,其中心思想有以下各点:


1.投资定要以最低风险进行。若果比较收益和风险,首先是要避开风险。宁愿赚少些,也不宁愿冒上太大的风险。


2.投资方法,格咸认为有三个,即是多层面投资(Cross-Section)、预期方法(Anticipation)及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所谓多层面投资方法,是研究一问上市公司时,要从多方面去看,又要研究其每股实值,又要看其市盈率,派息率,公司的计划,公司董事局作风是保守还是进取等等。预期方法是分析一间公司的预期收益,再以数学的折算方法(Discounting Method)去计算一间公司每股价值是多少内在价值则是看现时这一间公司每股实价是多少,而将之和每股市价作一比较。如果每一股实值是十元,但现时市价却是二十元,当然就是物非所值。但如果每股实值是十元,现时市价却只是一元,就认真是物超所值。


3.三个方法当中,格咸认为,以内在价值的投资方法风险最低。试想第一方法,即是多层面方法,所研究的因素实在太多。而这些因素,譬如是公司的作风等等,可以说是捉摸不着(Intengible)的因素,并不可以量化(Quantifiable)。投资人如以这个方法投资,便可能会流于主观,所以这个方法他认为风险较高,并不可取。至于第二个方法,计算一间公司的预期收益,更加困难。因为预期收益受太多因素所影响,譬如是政治因素、经济大势、经济循环起落、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包括政府政策(Fiscal Policy),即是政府以公共开支和税收去调节经济,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以利率和信贷去调节经济,此外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发展情况,个别公司亦有其个别因素去影响其收益。如果以预期收益去衡量一间公司是否值得投资,变量亦是太多。以这个方法买卖股票,风险亦是不少。唯一风险最低的投资方法就是价值投资法,只要该公司的股票,其市价远远低于其股票实值,而且其市盈率亦是极低的话,就是值得投资的股票。股票价值高,但市价低,即使是跌,也会跌极有限,风险不是最低是甚么?


4.市价和实值究竟有何分别呢?市价当然就是这只股票的每日做价。这个价位日日都可以不同,有时升,有时跌。不过,股票的实值却是一段时间之内其应有的价值。实值是以该公司拥有的物业、地皮、存货可收账项等的资产,减去应付的债项,然后除以发行股数。譬如一间公司,现有的地皮、物业、存货和可收债项,减去其负债之后,值一百亿元。而其公司总共发行了十亿股,那么每一股就应该值十元,这叫做内在价值。如果现时这只股票市价是二十元,是物非所值。相反,如果这只股票只做市价三元,就是折让了七成。如市价是五元,就是折让了五成。如果市价是五元,就只是折让了一成。如果市价只是一元,就是折让了九成。折让率越高,这只股票就越抵买;折让率越低,这只股票就越不抵买。如果一只股票,其内在价值是每股一元,现时每股只卖三元。这只股票即使再跌,也会跌极有限。难道会跌到每股只得一毫?根本就绝无可能。股价和内在价值折让越高,下跌的风险就越低。


5.市价要低之外,市盈率亦要低。市盈率低代表越高价值。譬如一只股票,市价是一元,而其盈利则是每股五毫。这样的话,市盈率只是两倍。即是说,如果公司的盈利保持,两年间,就可以赚回这只股票的市价。又譬如市价是一元,每股去年亦是赚到一元,市盈率即是等如一倍。一年之内,这只股票就已经可以赚回股票的市价,更加是物超所值。总之,市盈率越低,股票的价值亦是越抵。如果这只股票跌价你相信它可以跌得去那裹?一股每年已经可以赚到一元,难道它竟然可以跌到去一毫?根本是绝无可能的事。


6.总括而言,价值投资法的投资要点就是股票一定要平,一定要抵买,物超所值的股票才是最值得买入的股票。这些股票,即使有机会下跌,但跌幅却一定有限。这些股票可以抵御熊市的来临,可以长期持有。即使熊市来临,其下跌的幅度也一定会比市盈率高,内在价值低,但市价却高的股票跌得少。作为对抗熊市,价值投资法是一种有效的股票投资方法。这个除了是一个投资方法之外,更加是一种投资哲学,有其主导思想和中心体系。


四、价值投资法的分析数据从何而来


刚才讲过,价值投资法的宗旨是一味要平,股票越平越抵买。所谓平就是资产最好出现大折让,此外,市盈率一于越低越好,但读者可能会问,我们怎样可以知道每一间公司的资产值是多少?市盈率我们当然可以从报章之中找到,股价从报章中每日都有报导。但公司的每股资产值,及折让多少,可以从那里得知?答案其实十分之简单。这些数据很多时都可以从公司的年报找到。上市公司每年会发行一份年报,报导过去一年公司的发展情况,盈利或是亏损,公司的资产有甚么变动,每股的资产值多少等等,如果你有留意报章的话,你甚至可于报章当中,当公司发表其半年结及年结之时,从其盈亏账及资产负债表裹面可以看到。要找这些数据,一点也不困难。不过,找到数据之后,投资人士就要自行计算一下,现时这间公司的股价,和其每股的内在价值,其相差是多少。


究竟是否有折让,如果有的话,折让又是多少。计算出这些数据之后,投资人就可以比较不同的公司,究竟是那一间抵买,那一间不抵买了。


五、价值投资法之后的新发展


格咸和多特发明在股票市场当中的价值投资法,时间已经距离现在有几十年之多。自从他们发表了这一种股票投资方法的概念之后,股票市场出现了极大的回响。之后,证券界中人很多都对这套投资方法有他们不同的意见。其中一些投资专家就觉得格咸和多特的价值投资法只依赖两个指针,即是内在价值和市盈率去判断某只股票是否物超所值还是物非所值,是不足够的。一些投资专家于是便将这套价值投资法加以修订,当中的修订多数是除了内在价值和市盈率之外,再加多一些其它指标。但至于应该加上甚么指标呢?这时候却人言人殊,大家都有不同的见解。毕竟,投资学只是一套社会科学,并不是自然科学,故此大家有不同意见是极之平常的事。可以说,如果你觉得某些指针可以被归入价值投资法当中,你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分析方法。不过,大致上,投资专家们,认为以下的指针可能应该加上价值投资法当中,作为分析股票是否抵买的准则。当然,当中仍然并不是大家意见划一的。


1.增长潜质


美国股票投资首富毕非特(W. Buffet)对这个指标最为推崇备至。他认为一间公司之所以值得投资,除了格咸所言的内在价值高,市盈率低之外,还很大程度上建基于这间公司是否有增长的潜力。如果这间公司根本是死气沉沉,再无一点进步的希望,即使内在价值高,市盈率低,也未必是最佳的选择。但如果其未来发展具有高渡潜质,将来的盈利还会有增长机会,就更加值得投资。当然,越肯冒风险的公司,其增长机会便越大。所以,在这方面,他作出修订,认为只要公司比其它公司平均上有较佳的增长机会便已经及格,不须要追求极高增长的公司,否则该公司的生意风险便会提升,投资风险也会增加。这样就不再符合价值投资法以安全至上为投资的大前题了。


2.合适的业务


每一个时势都有一些业务是合适市场的需求,另一些业务却可能是过了时。就像产品生命周期一样,有些产品现时刚刚是新发展,大受消费者欢迎,但有些产品却已经过了时,需求出现走下坡。有些人认为价值投资法应该要看所买入的股票,其业务是否合乎潮流,如果是潮流兴,再加上以上的准则,对买卖股票更加有所保障。如果一些公司的业务,其需求正在走下坡,即使其市盈率低,也只不过是反映其过去的历史而已,不可以再看作是有用的指标。买股票就像买入一门生意一样,一定要看这门生意是否有得做。潮流兴的当然有得做,潮流已经过时的,就不再值得投资。


除了是潮流之外,还要看市场的供求关系。如果这些生意是有市场需求,而这间公司又可以独霸市场,更加值得投资。但相反,如果这些生意提供的货品或服务,社会需求不大,即使是资产值高亦未必值得投资.再者,如果这间公司提供的货品或服务,不错是有其需求的,但是市面上提供这类型货品和服务的,已经有千百间。在供过于求之下,这些公司的前景也并不乐观,其股票就并没有很好的投资价值。


3.管理层


一间公司是否能够一路顺利发展,越做越大,还是越做越缩,很多时都要看其管理阶层是否有眼光,有魄力,有远见,能够洞悉先机,知道市场未来的动态。当然,内部管理是否完善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管理层在这几方面是否称职,就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将来的前景。这亦反过来对该公司的股票是否值得投资,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价值投资法的一些修订当中,其中一点就是认为一间公司的股票是否抵买,还要看其公司的管理阶层的质素。如果管理层素来是以精明见称,兼且又对小股东照顾的话,就有其投资的价值。相反,如果公司的管理层根本是庸才,对小股东又只是以榨取他们的利盍为依归,这些股票即使是市盈率低,资产值高,也不是投资的好对象。


4.平宜是以比较形式进行


在以上所讲的价值投资法,其中心思想就是买入平宜的股票。所谓平宜就是市盈率低,资产值高的股票。不过,后来的修订就是讲平宜是一个比较的观念。平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价值投资法当中的平宜这两个字,应该是找出不同的股票,看那些是平宜中的平宜。如果同类当中有不少的股票都是十分平宜,我们仍然须要以当中最平宜,最抵买的股票,才是首选。


5.市场未发掘的潜在价值


价值投资法的另一个修订便是值得投资的股票,除了以上所讲的因素之外,还须要加上另一个,就是某些公司,现时只不过是表现平平,但其公司却拥有市场未曾知道,未曾发掘的潜质。一旦这潜质被发掘出来,该公司的股票便可以扶摇直上。但甚么才算是市场未发掘的潜质呢?这个却很难有客观的界定。譬如某些公司有一些新产品构思,这些产品现时仍然只在构思阶段,未正式落实,也未正式推出市场,但如果你慧眼识英雄,觉得这些产品只要一推出市场,便会其门如市,则这些公司就是摊有市场未发掘的潜质。笔者对这个修订却个人认为是过于主观,不能够量化,大家的看法可以差天共地,离开价值投资法的原来精神太远。但既然有投资专家发表这样的见解,笔者惟有照写出来,由读者们自己分析,看看这个因素是否应该放在价值投资法当中,成钨价值投资法的一个准则。


6.公司被收购合并的可能性


对价值投资法的修订,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越修订之下,对原来价值投资法的本来精神却是越来越远,根本可能已经脱了节,再不是价值投资法的原意。就以其中一个修订为例。有人竟然认为,一间公司是否值得投资,还要看其是否有可能被收购或是合并。


通常,一间公司如果被收购或是和其它公司合并,其股价都会做好,所以应该是买入的好对象。不过,笔者就不甚赞同这一个论点应被归入价值投资法当中。所谓价值投资是要做到将蚀本减到最低限度,这是一种极之保守的投资方法。如果找一些有机会被收购的公司,这是没有绝对准则的。这和找一些当炒的股票来买卖又有甚么分别?找一些有机会被收购的公司,其实和投机取巧没有太大分别。大家都不知道那些公司会有被收购的可能性。如果你估计某间公司有被收购可能,但事后这间公司却没有被收购,你的投资就可能出现损失。这已经违背了价值投资法的原意。所以,笔者并不赞成这个准则被归入价值投资法当中。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研究,作出自己的结论。


7.和市场升跌相关度低的股票


有人认为,价值投资法应该包含另一个准则,就是和市场的升跌相关程度越低的,风险就会越低,亦越有投资价值。他们会运用一个统计学方法,叫做相关系数 (Correlation)。如果大市上升10%,这只股票也上升10%,大市下跌20%,这只股票也下跌20%的话,这只股票和大市两者的升跌辐度是极之相关的。相反,如果大市上升10%,


但这只股票却上升3%。但大市跌20%时,这只股票却只不过下跌了l%。两者并不是同步并进,两者就并不相关。和大市并不相关或者是说相关度很低的股票,理论上风险会是最低。譬如遇到熊市,股票市场整体下跌70%,但这只股票却可能只是微跌5%。你说这只股票是不是很值得投资,更加是熊市之中最佳自保的投资工具?


笔者对这一个修订价值投资法的论点只是赞成一半,并不是完全赞同。如果刚才所言,大熊市之时股票平均下跌了70%,这只股票却只下跌5%,表面上确是十分之值得投资。但反过来说,如果熊市完结,牛市重临,其它所有股票都上升,譬如平均上升了90%,但这只股票却只上升I%,我问你是否很气顶?这些和大市升跌的相关程度低的股票是否就真的有其投资价值,可谓见仁见智。我们买卖股票,当然要注重股票的投资价值。但如果股票是不会下跌,或者即使跌也跌很少,但同样也不会上升,或者升起上来之时,比蜗牛还慢得多,我们不如索性将资金放入银行收取利息算数,何必要买股票?这些股票是否真的有投资价值,各位让者可以自己衡量。


我们买入股票,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赚钱。如果只是希望其不会跌价,根本就无须投资股票。金融市场上还有其它很多的投资工具可以做到不会跌价,存款已经是其中的表表者,债券也可能是另一样极佳选择,不须要花精神分析股票。


但笔仍然赞成这个建议其中一点,就是升跌都比较平稳,不会大升大跌的股票是比较稳阵的投资工具。这所以大蓝筹股,一般而言,都比二三四线和并无实力的细价股票,在长远而言,是较佳的投资对象。


六、价值投资法对投资人的启示


以上笔者将价值投资法的精髓作了一个详尽的解析。相信大家都应该了解到价值投资法的作用和方法。作为一个投资人,我们再进一步的问题就是这个投资方法和投资哲学对我们投资人而言,究竟有甚么启示呢?


1.投资股票应该识得选择


价值投资法对投资人的第一个启示就是想在股票市场成功,投资人首先要识得选择股票。在股票市场,有千百只不同的股票,当中有些是优质股,有些是垃圾股。有些值得投资,有些却不值得投资。如果我们买卖股票时,求其是但,系又买,唔系又买,到头来,投资人定会大失败。无论你怎样投资都好,亦无论你买卖多少金额都好,也无论你在甚么时间买股票都好,首先你要做的就是要识得选择股票,这样才是成功股票投资之道。


2.股票价钱相对上有平有贵


股票的价钱有时平,有时贵,亦有一些平,有一些贵。有时所有股票都很贵,有时所有股票都很平。但无论是甚么时候,总有一些是比较平,是平中之平。一些是比较贵,或是贵中之贵。股票的价钱其实是相对的。所谓平宜,是价钱互相比较之下所得出来的结论,只有经过比较,我们才可以说那些股票平那些股票贵。


3.只有极平的股票才抵买


价值投资法的另一个启示就是将所有股票作一个全面比较之后,总有一些是绝对超值,十分之抵买。亦有一些是绝对的贵,根本不抵买。但抵买还是不抵买,在价值投资法当中是以每一只股票的市盈率和市价相对资产的折让作为指标。市盈率要越低越好,市价则要相对该公司的资产值折让越多越好。一只股票,其市价等如资产值的一成,就胜过另一只股票其市价等于资产值的两成。根据价值投资法,只有市价等如资产值一两成的股票才最值得投资,也只有市盈率低至三两倍才是最值得投资。投资人应该尽量在市场上发掘这一种市盈率极低,市价相对资产值亦是越低的股票才好买入投资。


4.运用价值投资法可以将风险减到最低


如果在股票市场上找到市盈率极低,市价相对资产值亦是越低的股票,这些股票就是最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这些股票超值有余,买入作长线投资,下跌的机会较少。即使有机会出现亏蚀,所蚀也肯定不会多。发明这套价值投资法的格咸,他个人就是经历过投资大损失,所以他最怕就是亏蚀。经过多年的反复研究,这套方法就是专门针对股票亏蚀作出防避。只要仿能够运用价值投资法,你一定可以在股票市场将投资风险减到最低限度。


5.价值投资法,不惧大熊市


股票市场是一个起落循环,有起必然有落。牛市和熊市是交替出现的,有盛必然有衰,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只要你是人在股票市场,就会身不由己。熊市来临之时,你无从选择,大势也不由得你自由选择。纵使你不喜欢熊市,熊市也会不请自来。我们可以做的唯一方法就是运用一套法则去保护自己,使自己立于不容易失败的境地。价值投资法就是以此为目标,希望透过买入最平宜的股票,使我们在牛市之时可以赚钱,但在熊市来临之时,却可以将熊市的打击减到最低限度。甚至似有若无。只要遵守价值投资法的要求,投资人又何惧牛市熊市的大风大浪?长远而言,只有价值投资法才可以使投资人跨越牛市熊市的界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设止损价本身就不是价值投资

尤旭东:价值投资对“鳄鱼原则”说不


来源:证券时报 2006年09月27日 04:58
  有个据说很伟大的交易高手提出过一个“鳄鱼原则”,说的是,一旦在交易过程中市场走向与自己的预期相反,就要迅速认赔。他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 “万一被鳄鱼咬住了脚,你唯一的机会,便是牺牲那一只脚。如果你不甘心,挣扎的时间越长,鳄鱼咬的面积就越大,直至把你整个吞下。”这种形容很恐怖,但却非常形象。这就是告诉人们必须重视止损,否则就会被市场消灭掉。
  其实,像这样一个“鳄鱼原则”,或许在所谓的短线高手中是不得不备的护身兵刃,但却与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无缘。
  作为价值投资的集大成者,巴菲特的投资原理是:只做传统的长期投资。在巴菲特眼中,真正的股票投资应该是选择一家真正值得投资的好公司,在合适的价位购入其股票,长期持有,耐心等待企业的成长为自己创造财富。在这样的投资理念之下,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别具一格:“在我们买了股票后,即使市场休市一两年,我们也不会有任何困扰。”
  对于市场的价格波动及对策,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有一个著名的“市场先生”的寓言:就是设想自己在与一个叫市场先生的人进行股票交易,市场先生的特点是情绪很不稳定。因此,在他高兴的日子里,他会报出较高的价格,相反懊恼时,就会报出很低的价格。按现在通行的话说,市场常常会犯错。而一个出色的价值投资者会充分利用这种错误。设想有一天交易的时候,“市场先生”突然情绪沮丧,报出了一个低得离谱的价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短线高手们会按照“鳄鱼原则”的要求止损离场,而价值投资者呢?恰恰相反,会继续加码买入!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主导下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交易策略。
  有人说,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在75岁的时候拥有了450亿美元的财富,而在于他年轻的时候就想明白了许多事情,然后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试想一下,巴菲特所经历的数十年沧桑岁月里发生了些什么?有企业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也有战争(包括苏美冷战时期随时爆发核大战的风险)、至少四次以上的经济危机、二次石油危机、以及数不胜数的社会动荡等等。在这期间,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价格震荡不小,我们可以想见巴菲特在股票投资方面所受的巨大精神压力,按照“鳄鱼原则”,巴菲特应该不知道止损离场多少次了,但那样的话,我们也不会看到今天的股神。
  其实,在价值投资者眼里,“鳄鱼原则”更应了格雷厄姆举出的另一个著名寓言:“旅鼠故事”。它讲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一哄而上地、盲从地向海边走去而淹没在海中,被人们称为集体自杀的行为。特别是在“市场先生”摔盘子砸碗大发脾气的时候,更是如此。



【作者: 博客巴菲特】【访问统计:579】【2006年09月28日 星期四 00:38】【 加入博采】【打印】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5702426

回复
  - 评论人:17岁   2006-10-01 19:28:40      
鳄鱼原则看的是交易过程中市场的走向而价值投资看的是企业走向走向相反要迅速任赔


  - 评论人:无用的阿吉   2006-09-28 17:39:05      
感觉作者对巴菲特理解的很片面。1、巴菲特是从基本面选股,在买入前就选好了不是鳄鱼的股票。对于他来说,也有被鳄鱼咬到的时候,那就是公司基本面走向与自己的预期相反的时候,他也是坚决卖出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反倒证明在价值投资中鳄鱼理论是成立的。2、从逻辑上讲,短线出入是看价格,从价格入手,所以鳄鱼自然是下跌的价格。长线则是看基本面好坏,价格是次要的,鳄鱼只能来自基本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演出开始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你过得了我么?

主力:我想试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Xvalue投资百科是一个非常棒的博客。向博主致敬!


巴菲特选股标准的本土诠释


来源: xvalue投资百科的blog   2006-09-01


If A is a success in life, then A equals x plus y plus z. Work is x; y is play; and z is keeping your mouth shut.
    设A代表一生的成功,则A等于X加Y加Z,X代表工作,Y代表玩乐,Z代表…把嘴闭上。Albert Einstein-爱因斯坦(1879-1955)




学以致用/Learning value


巴菲特选股标准的本土诠释


巴菲特的成功和其广为流传的选股方法至少能给普通投资者以信心,原来股票投资不是“火箭科学”,都是些容易理解的东西,并非只有华尔街那帮专家才能胜任。但是,为什么没有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巴菲特呢,尤其是在同样白手起家的个人投资者群体里。这里有些“基本面”的原因,比如大多数投资者不会像巴菲特那样痴迷于投资,将其视为职业,只是作为一种理财的手段。更重要的原因,在我看来,是来自于“技术面”,既许多投资者没有正确领会和使用巴菲特的方法,导致投资成绩不突出甚至还发生亏损。在国内日益高涨的学习巴菲特热潮中,需要给大家做一些注释,来争取实现最好的应用效果。以下在总结巴菲特最著名的选股标准的同时也指出一些投资者容易走入的误区。我们可以崇拜巴菲特这个人,把他看作一个符号和标杆,但对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还要学会辩证使用:
    第一条:找那些业务容易理解的公司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不会去购买那些业绩高速增长,股价飙升的高科技公司股票,即便是他最好朋友比尔˙盖茨掌管的微软公司的股票,他也从不羡慕那些在科技股里暴富的投资者。巴菲特坦言他看不懂高科技公司的业务,更偏向于那些未来10年内业务发展都能看清的行业和公司。在这里,投资者需要明白的是,看懂公司业务无疑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公司业务或称商业模式是否容易理解是个相对概念,简单的商业模式并不应当成为一种追求,相反,正因为简单,那个领域很可能容易进入,竞争激烈,很难诞生出业绩高增长的公司和牛股。容易理解不等同于简单,对于巴菲特而言,消费品、保险和出版可能是他容易理解的业务,对于其他一些投资者,理解复杂业务模式则并不存在难度。例如,在很多投资人眼里业务和产品很复杂的化工行业,一个有多年化工从业经验的业余投资者可能在02,03年就知道国内MDI的紧俏及国产化率提升的讯息,他/她自然会提前找到“烟台万华”这支牛股。所以,在自己熟悉的行业或有个人兴趣的行业进行研究和选股,而非仅局限于简单的行业是更为准确的说法。


第二条:高净资产收益率(ROE)


巴菲特喜欢使用ROE这一衡量公司盈利能力最为常见的指标,倾向于挑选那些可以掌握未来10年以上ROE变动的公司,更加中意那些不需要股东不断注入资本金来扩大生产,就可以提升业绩和ROE的公司。比如巴菲特在上世纪90年代买入的“华盛顿邮报”,该公司多年以来ROE都保持在15%以上,是报业同行平均水平的2倍。“华盛顿邮报”之所以能实现出众的ROE除了经营有方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报业盈利模式的特性,既多印报纸不需要新增许多投资,而带来的广告销售却能大幅增长。针对这一条,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高ROE的公司虽然容易受人宠爱,但由于ROE来自于净利润÷净资产,而净利润可能包含许多非主营业务带来的利润或一次性收益,尤其是在目前A股公司中较为普遍,所以并不是一个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很可靠的指标。投资者需要观察上市公司及其同行业公司多年的ROE变动,这些ROE还得是剔除非经常损益的,才可以得到公司真实的盈利水平及孰优孰劣。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未来ROE会保持在什么水平。仍以“华盛顿邮报”为例,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报纸和新闻以更划算的成本对传统报纸出版构成冲击,这是未来的趋势。现在“华尔街日报”网站就做得很成功,订户数和广告额都在大幅增长。如果“华盛顿邮报”还坚守传统的模式,无法成功转型,其未来的ROE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就很难保持。所以,高ROE还得有高质量,并且未来可以持续,不应把ROE看作一个静态的指标。


第三条,要有持续充沛的自由现金流(FCF)


巴菲特非常在意公司产生自由现金流(FCF)的能力。FCF是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 - 公司对营运资金与资本性开支(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巴菲特喜欢FCF和喜欢ROE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希望能找到不必通过股东的后续投入或举债就能实现业绩和现金流的增长或至少保持稳定,这当然在投资者眼里是好公司了。比如在巴菲特投资记录里的一次罕见投资-“TCA电信”,这家公司在1999年巴菲特买入时估值已高高在上,本不符合巴菲特买便宜股的思路,但是它每年1亿美元以上FCF还是构成极大诱惑,虽然买的时候很贵,但还是一次成功的投资,去年“COX电信”巨资收购了“TCA”,巴菲特成功退出。如果说ROE是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帐面利润,FCF就是给股东带来的真金白银。但是,对于当前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都有很强的业务扩张冲动和机遇,每年对营运资金和固定资产的支出都在增长,FCF这个指标势必看上去不会太漂亮,如果仅因为公司的FCF因为资本性开支巨大表现不佳而失去投资者青睐,恐怕很难找到满意的A股公司,会失去很多机会。在A股这个新兴市场里,成长性更为主要,即便是那些在成熟市场里被视为防守型和收益型的股票,在中国也面临有很多业务扩张机会,这是由整体经济都处在投入期决定的。所以,对经营性现金流是要重点关注,来判定其盈利质量,但对FCF则不必太苛刻,只要公司把钱花在刀刃上就好。


第四条,低负债


巴菲特青睐低负债公司的理由不适合于大多数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巴菲特入主两家保险公司“GEICO”和“通用再保险”,表面上说是因为这两家公司负债率极低,实际上巴菲特是看中两家保险商每年手上有两百多亿美元的闲散资金可供他投资使用。所以,除非投资者是想去相对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否者低负债不能成为一项选股的决定因素。当然,如果资产负债率长期在50%,甚至70%以上的公司,也是很麻烦的,但如果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低于10%,也不完全是好事,很可能说明这家公司安于现状,不敢投入或没有投入的机会,未来成长性值得怀疑。在A股市场,选择资产负债率在20%-50%的公司是更实际的标准。


第五条,优秀的管理层


巴菲特说过,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是在买这家公司的管理层,他会亲自通过各种渠道来求证公司管理层是否值得信赖,他所看上的管理层都是把热爱所从事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收入则是其次。这是很聪明的做法,巴菲特和他所投资公司的管理层都明白究竟什么是确保卓越的因素,这不是仅靠金钱的奖励就能办到。前面的选股标准多少都可以量化,但选人就很复杂了,尤其对于资源有限的普通投资者甚至是机构投资者,很少有能像巴菲特那样火眼精精,如果不能亲自判断,最好也别道听途说,把握不了的东西就别作为投资依据。


关于巴菲特,有一点不必怀疑:他所说的话都是对的,但是,只适合于他本人或他所在的那个市场,其他人仅照搬方法恐怕很难奏效。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去学习所谓选股标准,而是理解其背后的道理,结合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在能够发挥自己专长的领域活学活用。


【作者: 博客巴菲特】【访问统计:773】【2006年09月28日 星期四 00:35】【 加入博采】【打印】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5702423

回复
  - 评论人:沧海一声笑   2006-10-20 11:13:00      
一个人的世界观决定他自己对待事物的待度。对于好文章,开卷有益就本文而言,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得懂,但能认真思索的人可能就不多了,就是想模仿,也得先琢磨透其中的道理,否则难免会生出巴菲特陷阱之类的奇谈怪论来


  - 评论人:88706   2006-10-20 08:31:42      
鼓励。要有自己的判断。


  - 评论人:anonymous   2006-10-06 18:41:28      
看了你的文章,写得很辛苦,也看得出来对此感兴趣,但是有一个感觉:看了好象和没看没什么区别。这些东西都在关于巴非特的文章里反复出现过。我看巴非特的伟大在于敢于突破他老师的束缚,他最值得学习的一句话不是什么价值投资,而是向西部拓荒者一样的独立自强。如果不能创造,只是模仿,毫无意义。


  - 评论人:8666   2006-09-28 12:00:00      
人的因素是最难掌握的,也是最重要的刘玠拯救了快要嗝屁的鞍钢,可股还是55多,是个机会。钢铁股整体低估不少。目前是,周期行业嘛,不能以林奇被钢铁玩得够呛就说钢铁没价值可是中小股民怎么能接触到真实的管理层,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呆二:对于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的思考

谢谢呆二。博客巴菲特对能够汇聚一批价值投资者的智慧和思考,深感荣幸。文章分三次转载。


呆二:对于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的思考(一)


下面涉及个人对于“内在价值”概念的思考过程,为便于相互理解和探讨,介绍一下个人的思维方式


1、             形象一点,就是积木式的,层层推进,大家看的过程中,如果对前面的基础有疑惑就此打住,基础错,结论就算侥幸沾了一点可看的边,也只能是被污染了一把。


2、             对于思维各因素的看法,理念是我们必须首先打造和精心完善的,思维方式是我们必须刻意锻炼的,相对而言素材的积累和细节的记忆放到了次要的位置,然而素材反过来验证理念的正确性以及塑造或完善理念。


股票市场的本质?对投资有何影响?


股票是一种公司股权的凭证,就其本身其实离传统的商业行为并不遥远,但当其拆分和进入二级市场后,其本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流动性,所以个人是比较认同投资风格多样化的,在我看来各类投机、投资都有其生存的基础。还有要弄清两者的关系,就两者的表现方式而言,流动性在前,商业价值在后,流动性在表,商业价值在里。弄清股票的本质对我们确定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方式和看待表象、坚守理念都是有莫大的帮助的。


投资风格决定投资者对于证券价值判断标准的差异


个人并不认为“价值”是价值投资者专用,扩展而言,无论是那种类型的投资,都是围绕自我认定的“价值”进行操作的,不同的是每种类型的投资者对于同一证券“价值”的估值不同而已,技术派可能以超买超卖来计算自己的“价值”,投机商可能以业绩的周期波动和偶然事情来计算自己的“价值”。投资风格决定了“价值”的计算基础,所以首先是要明确哪类投资风格,然后才能谈其对应的“价值”。定量这种东西往往是以大量的定性假设作为基础的,失去基础的“精确”除了制造精确的假相外毫无用处。


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法则 – 确定自己的投资风格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万紫千红,独爱你那一朵;世界是丰富的,人却是个性的,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法则,我个人选择投资风格相对简单,大概摸了几个月的技术分析就转到价值投资上来了,虽然选择时肯定对各类投资风格进行对比,但起决定因素的肯定是个人性格,个性这种东西有利有弊,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扬长避短。


换位思考 – 确定自己投资风格的思维基础


确定投资风格后你必须把自己定位、想象为对应的角色,你认为股市是一个赌场那就像赌徒一样思考,赌、博的心态是必备的,认运气,算牌,出老千(自己不出要警惕别人出),运气不好时及时收手,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赌徒必须的素养。而我,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时常提醒自己的是:你不是一个赌徒,也不是一个学者,你是一名商人,商人就要有商人的思维理念和思维方式,个人认为真是从这样的一个思维角度,让我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比如有人说到老巴为什么没有出书,是不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需要阐述,个人认为,老巴身上除了格老的安全边际、财务分析和费雪的优秀企业,还有着太多的商人素质和商业思维,这些都是成功的投资非常重要的,学者和商人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追求的、得到的和随着而来的思维的差异都是有很大差别的,老巴为什么不出书,商业原则之一,商业秘密公开之时也就是失效之时,商业的成功永远时属于少数人的,老巴能道出其投资理念已经是万般庆幸了,也还是得益于恐惧和贪婪人类固有的弱点在二级市场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缘故,老巴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时就已经说明了他道出自己投资理念的原因,老巴不出书,或许是他知道,保持价值投资的神秘性才是使其得以渊源流传最好的方式


以下是个人对于“内在价值”的探讨,玩一下语言游戏,同“价值”不同,个人认为“内在价值”是价值投资者(或者叫投资商)专有,内在的,往往是不易发现的,是本质的和相对稳定的。


绝对估值 --- 净资产和未来现金折现的选择?


个人一直对净资产抱有一定的幻想


1、             在传统的商业思维里,净资产是最重要的收购指标,收购谈判基本上是围绕净资产的修正、折价、溢价来讨论的


2、             净资产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难道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吗?


3、             净资产代表的过去,未来现金折现代表的是未来,过去+未来=完整


4、             净资产是一种确定的标准的会计数据,相对于不可确定的未来现金折现来得更让人舒服


但反驳的理由是相当有趣的,如果我们将企业现有的资产视为生产后续现金的基础,那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


1、             净资产和未来现金折现是从追溯和预期两个不同的角度来估算企业价值,选其一即可,但绝不能累加


2、             净资产和未来现金折现那个更重要呢?这取决于投资方式,如果是以清算、分拆、变卖为基础的投资方式,那么肯定是净资产为标准的,但二级市场的估值标准无疑是后者(清算意味着首先丧失了流动性,其次普通股是清算策略的被动者,何时清算不是由你决策,企业或面临资不抵债危险,最后普通股是清算最终收益者,上述等等,相信大家不会喜欢清算的),也这是由于估值标准的不同,给擅长清算业务的投资银行超额利润所在,这已经超出我们参与的游戏范畴,不再讨论,个人还认为,以净资产为估值标准是格老乃至老巴早期(纺织厂投资)投资失败的原因所在


3、             其实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传统企业收购(除清算收购外)折价、溢价原则,往往是企业发展看好,未来现金折现的估值大于净资产,造成溢价收购,反之折价收购。


4、             所以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结论,投资的基准和确定的过去无关,只和不确定的未来相关,很惊讶,却很真实。这里可以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内在价值”净资产是无效的,净资产100亿和10亿的企业的“内在价值”有可能是一样的,撇开价格低估高估不论,我们会选择哪个企业,我们肯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当前“内在价值”是一个静态数据,如果我们动态的看待问题,考虑到盈余的再投入,后者后续创造的价值肯定比前者多,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和净资产收益率是类似的。


相对估值 – 当前流行估值方法的探讨?


当前流行的证券分析基本上是有P=E*PE的公式来估值的,公式本身并没有错,在其设计理论中只不过是未来现金折现法的公式变化而已。而我们来看看一下目前流行的估值方式:


1、            预测今后二、三年的E


2、            根据行业个股的PE,定性分析研究股票在行业的位置,并结合其他类似行业PE,估计研究个股应当的PE


3、            计算P,判断低估、高估,提出投资建议


这种估值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大盘涨,行业PE涨,估值也涨,今天13块,一周后18块,试问,这样的“内在价值”内在在哪里呢?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如何估值利弊有在哪里呢:


1、            利,短期实用性很好,二、三年内的公司收益只要下足功夫基本上可以八九不离十,个股在行业内的地位,或者寻找可比个股的困难也不大,PE最终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估值并不是分析师预测出来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相对估值的短期效应相当好,离市场很近,分析师压力小,成效明显,名利兼收,分析师的座右铭:市场永远是对的,如果你非得和市场拧着,还没等市场认定你的绝对估值,你就早被扫地出门了。


2、            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估值最终还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你得预测市场,这种估值无所谓价值的绝对高估和低估,只有相对于其他个股的高低之分。


那么相对的,绝对估值的利弊也就不难揣测了。




市场土壤 – 当前市场是否能够体现出企业的商业价值(即“内在价值”)?


这是我们价值投资的基础,对于这个问题,个人是肯定的,而且这种体现的效率越来越好,给价值投资贴金的说法是,市场越来越成熟。理由:


1、            很弱智的一个理由,看老外,证券市场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学老外的,历史虽然不可能简单的重复,却有很多类似性。


2、            目前证券市场的体制改革,证券市场的开放,境外投资者的加入,估值的国际化都有利于证券市场的成熟化。


3、            有人或许有这样一个疑问,价值投资,我只看到了是4年的漫漫熊市,而这四年中国的经济却在飞速发展,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你原来的就不是价值投资市场,4年的下跌正是价值回归的过程,是市场趋于理性的历程。


4、            就算老外的成熟市场又如何了?投机如山丘一样古老,每隔一段时间,投机都要寻找一个题材彻底的宣泄一番。投机是市场所固有的本性,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消灭它呢?恰恰相反,投机是价值投资者创造超额利润的基石之一,困惑的或许是投机考验着价值投资者对于理念的坚守和对人性弱点的驾驭力。


且不说现在就是一个成熟的价值投资市场,投机是否盛行,我们所要求的仅仅是价值投资的生存土壤,如果能在可期的未来这片土壤更大更肥沃,那么现在开始播种不失为一种聪明之举。






困惑和抉择 – 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的选择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价值投资是以“内在价值”为基石的,基石也,我们可以不论他的大小形状,我们首先要求的是坚固稳定,所以频繁变动的相对估值在我眼里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伪价值,这属于方向性的问题,就算绝对估值有诸多的问题,依然是无法改变我对方向的执著。


下面讨论一下具体的计算 – 如何改善绝对估值的诸多缺陷?


从商业的角度,投资原本就是一项投资未来预期的事情,不确定性是它固有的本色,在商业的范畴中理性的含义是将预测建立在大量的信息收集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但它仍是一个预测,而决非事实。这是投资艺术根源所在。


在不同的情境在,未来现金折现法有不同的玩法,这是投资艺术的表现之一,基础在于要审时度势,抓住主要矛盾。


假想一下研究机构会怎么玩,个人认为他们会将估值做全(包括所有个股),做精(尽量考虑各种因素,个性化十足),考虑周期和非周期,考虑估值算法的个性化,预测最近几年的收益,再加上根据各种因素揣测一个后续的稳定增长因子,然后计算出个股的绝对价值。行业、细分行业,大量的分析师,每个分析师各盯几只股票,对其进行长期跟踪。机构可以这样玩,人家玩得起,如果你认同这样的玩法,那你就加入到他们中去,团队还是个体这也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我自己反复思量这个问题,分析各自的利弊,此处就不累述了,但这是一个投资者必须面对和经历的。


那么个体的话,怎么玩,首先要清楚个体的劣势,那就是精力有限,对策就是要充分发挥策略智慧,如领悟“舍得”二字,抓大放小;先抓共性舍个性,再集中精力搞突破等等等等。


1、            首先将个股范围局限在长期获利(至少是3年)公司内,周期特性较强的个股不予考虑,这是和个人投资长期持有的策略相匹配的,长期持有的问题我将会在安全边际的环节讨论,同时也是未来现金折现法得以简化的基础,在个体投资中,公式的简化相当重要。


2、            接着是选股的过程,选股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比性和时效性,其他的相对次要,措施:公式简化为稳定增长公式,将未来现金(FCFE=净收益+折旧-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追加额-债务偿还+新发行债务)简化为净收益,为什么,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抓共性舍个性,个性是我们后续考虑的,或者你可以把个性考虑为老天对你的奖励,你也可以将其他项目视为在今后一个长期区间内和之前是等同的,所以净收益不能使用最近的净收益,还应该使用追溯一段时间(如3年,5年)的平均收益,k呢,也取一个大于所有g的数字,20以上就差不多了,或者取k为15,然后把V为负数的也挑出来,再和当前的股价相比,P/V=50%~70%的挑出来再来逐一研究,后面就是个性化的东西了,其实这个算法也可以转化为PE选股,经过公式转化,PE = (50%~70%)(1+g)/(k-g),随个人喜好。


3、            你要问这么玩,会不会有致命的误差呢,好的东西漏了,坏的东西有落进来了,正在高成长(相对于之前业绩)以及有短期催化剂的个股,合理估值肯定要比这样的估值高,很可能落不到70%里面,但万一落进来了呢,我们可能拣了宝了,业绩下滑的个股又由于高估落到了这里,给我们误导,但这些股票很值得我们长期跟踪,如果把眼光放远一点,放宽一点,如果从概率的角度考虑一下,我们发现这种方式是值得考虑的。


4、            选股组合,除上述的安全边际条件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增加净资产收益率限制,以及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三大因素:资产周转率,资产利润率(实际上我们关心的是主营利润率),负债率,各自设定限制,个人后续会考虑将选股条件编写成选股公式,利用投资系统进行自动选股,这也基本上是个人投资所必备的。


5、            后续需要对选出来的个股进行个性化分析,个人建议可以使用机构研究报告中的近三年的预测收益,同时将公式还原,至于三年后的现金折现由于对当前的估值权重越来越小(以K=15计算,4年后的现金折现率为0.57)可以使用较为保守的增长率进行计算




闲话一下,今天看报纸的时候,看到说中国有95%的投资者在10万资产以下,说实在,蛮惊讶的,对于这种全民动员的行为有点不以为然,其实上个人一直都蛮认同机构投资(现在的机构投资我称之为投机商),个人投资是作不到投机商这种角色的,机构投资有很多先天的优势。将投资和理财分清楚,将精力集中于挑选一个好的基金公司,将现金交给专业人士打理并予以适度的关注,然后再找一条适合自己的生财之道,这是我一直思考和提倡的。




------------------------------------------------------------------------------------------------------------


理论算法的实用性是建立在公式的简化上的,否则就面临着公式完美但无法操作的问题,DCF简化的基础是后续现金流的数学公式化,如周期性现金流、固定现金流、稳定增长现金流、增长率递加(必须要求净资产收益率逐步递加)现金流,这里面最好的投资的是稳定增长现金流,为什么呢?前两者没有稳定增长现金流创造的价值多,而后者通过基础的逻辑推理和实践证明是不可能的。稳定增长是依靠投资盈余的再投资实现的,从这个角度讲红利的分配是会削弱稳定增长率的,这可以解释老巴为什么一直不分红,当然我们需要对企业支配投资盈余策略和能力进行评估(如果大量的盈余积累无法为投资者创造利润那还不如在当期就落袋为安),但我们假设稳定增长率的时候必须考虑公司的红利政策。
  选择稳定增长简化公式后就必须将一些定性的东西作为量化的前提。
  1、 目标公司是其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的获利都很稳定的公司
  2、 如何来尽可能的保证这种稳定性,如历史稳定收益记录、经过经济周期的考验、具有特许经营权、优秀的管理团队等等
  
  上述是公司简化的前提,下面再讨论讨论公式使用的其它几个参数
  1、 现金收益、稳定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参数都是以历史数据为基准的,那么我们就要首先判断历史数据的可靠性,易于了解或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良好的财务基础、彻底得了解公司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2、 期望收益率(折现率),一方面对于选股而言,只要设定统一的期望收益率是不会影响选股对比的,另一方面这里存在市场对于最终绝对估值认同的,所以我们可以使用长期政府债券利率的基础上加上2~3%这种大体的市场基率。
  3、 我一直在说DCF里面有一个数学游戏,折现率越高,绝对估值越低,我们可以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在相对于基准折现率(虽然不能确定,但肯定是存在的,只不过它是由市场来确定)产生的绝对估值的低估价格购买来弥补后续企业实际收益相对于期望收益的不足,有点拗口,所以所折现率的取值越高,实际上就可以反映了安全边际的概念,这个和基准折现率绝对估值后,我们再去寻找只有50~70%的市价概念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懂得折现率和安全边际百分比之间的配合问题,折现率越高(比如25%),安全边际百分比可以越高(比如到70~90%)。
  
  另外提一下,在证券分析中,有很多人都倾向于将这种因素研究的足够细,对任何事物都抱有怀疑的态度,个人认为这种态度并不可取。
  1、 首先要定位,要记住你不是财务人员,你不是职业经理人,你是投资者,所以你的主要工作是判断会计数据有没有欺骗你,职业经理人是不是正直、有能力、有冲劲,因为你永远是在第二线的,那么别去做第一线人应该做的事情,你应该管理他们而非替代他们。角色错位会导致一系列的错误。
  2、 具体的作为就是在了解业务的基础上寻找会计数据的正确性,是否有玩弄会计的技巧(格老对此描述了大量的案例),管理层规划是否进取和务实,管理层对突发事故的反应能力等等。




--------------------------------------------------------------------------------------------------------------


再战DCF


选公式


上面已经说到稳定增长应该是最好的商业回报了,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是维持在稳定增长趋势情况下的上下波动。事实上要做到稳定增长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净资产收益 = 收益/净资产,随着净资产复利式的增长,要保持稳定的收益并不容易。这让我想起一句经典的台词:优秀的企业是很难被别人复制(保持稳定的主营利润率)却很容易复制自己(要保证新投资资金依然能够取得稳定的收益)的公司。




公式的使用


事先说明,以下的步骤都是由先后顺序的,个人会首先使用会计数据,理由:


1、             会计是商业标准语言,会计使我们得以将形形色色的商业模式进行很直观的对比,尤其对于个体投资而言,这一点显得尤为宝贵


2、             会计数据有可能是虚假的,但连续的差业绩肯定是真实的,首先使用会计至少可以让我们剔除垃圾股,将注意力集中到优质股上(至少是表面上是的)


3、             角色的定位,如上所述,我们是投资者,不是财务人员,我们要依靠而非替代,财务数据由可能出现虚假,但绝不会所有都虚假,我们需要的只是辨别真伪,注意虚假的动机(往往是为了做好业绩,某一年的做差往往是为了下一年的做好,也有为配合内幕收购把业绩做差)和虚假的关键点(财务伎俩,如使用资本公积弥补当期亏损、计提调节利润等等)


首先前提是要企业能够保持稳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未来是不确定的,理性是考虑历史和符合逻辑的推理


1、             公司是否有稳定的历史盈利记录,特别要注意行业低谷时公司的表现。


2、             公司诚信度,是否有会计数据作假的记录,特别注意行业低谷期,公司应付款是否较大(应付款代表一定的商业信用,当然也注意商业模式差别),公司融资渠道是否畅顺,公司高层的言辞跟踪


3、             公司是否有独特的具有核心价值的商业模式(特许经营权),别人很难复制自己很容易复制。


4、             公司是否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更替后的业绩变化,公司的战略是否进取且务实、公司历史战略的落实情况,公司运作的体系的规范化、公司权利的核心(法治还是人治,考虑相应的利弊),公司应急体系是否完备。优秀管理团队相当重要,经营环境的变化莫测必须依靠管理团队应对,投资者也理应将自己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关注企业重大决策和实实在在的盈利,想象一下,自己是企业董事,你会怎么做。


现金收益的计算


1、个人最开始对于未来现金的简化过程中对折旧的理解有误,但还是不改简化的结构,再次说明,FCFE=净收益+折旧-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追加额-债务偿还+新发行债务,按照公式设计者的思路,他在还原最真实的现金收益,那么应该再增加计提,这种分析方法对年度现金收益的正确性是有益的


2、但如果我们从一段时期、几个年度来看问题,折旧、资本性支出是将集中支出进行分摊一种会计记帐方式,从而使收益能较正确的反映当期的经营状况,而且两者都代表投资成本,对我们计算投资收益毫无意义,大家可以类似的考虑计提;营运资本追加额一般是指企业再融资获得的追加投资现金,但其发行价超过净资产(不同于常用的溢价发行概念)时对原来的投资者是有利的,因为后来者和之前投资者在今后享有的收益是等同的,但是追加投资者付出得更多,但是追加投资作为一种偶然事件,我们只能当成一种意外收获计算,报着谨慎的原则,应该将其剔除,当然我们可以在估值个性修正中予以考虑,债务偿还和新发行债务,我们可以讲其思为两者对冲,企业绝对债务保持不变,应该企业绝对债券是不可能无限期的增长的,当然对于负债率较低的公司特殊时期提高负债比率我们也可以个性修正。


3、所以未来现金可以用净收益来代替,当然我们剔除其他项目的角度是几个年度来考虑的,所以此处的净收益也必须用历史几个年度的平均来代替,考虑到国内证券市场的短期性,可以用3个年度来平均。




稳定增长率


将用净资产收益率 – 净资产红利率 来替代,同时考虑3年平均




期望收益率


在应用公式的时候相当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价值和成长的问题,业内把低PE的个股叫做价值股,将成长性较好、PE较高的个股较为成长股,然后对价值和成长进行诸多的争论,其实从估值公式思考,蛮简单的,PE = (1+g)/(k-g),价值股低PE和成长股的高PE是和它们的g相关的,两者都反映了自己的价值,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非要分出一个高低,个人偏向于投资成长股


1、成长股的g比较高,复利因子很重要。


2、成长股由于阶段性涨幅比较大,受利空影响价格波动会比较大,可能出现好的投资机会。


3、从行业周期分析,成长股所处的周期地位较好,当然必须考虑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经营压力,否则不如投资处于稳定期的价值股,这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考虑的,如果只是阶段操作例外。


以上是个人对于DCF,其中未来现金收益计算这段和传统的计算方式有较大的不同,希望和大家探讨。



以下是个人对于安全边际的思考


事先需要说明,个人是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投资商角色)、个体投资者(个体投资有相应的利弊,继而引出相应的对策)来思考以下问题的。个人喜欢在讲述观点的开始摆明自己的基本角色,人们讲述自己的观点,讲述的不仅仅是观点本身,往往涉及其自身大量的基本理念,认清其基本角色有助于相互理解和探讨。对于投资这种个性化十足的咚咚就尤应如此。


安全边际并不是独立的


安全边际本来就不是孤立的,它是以“内在价值”为基础的,这里强调的是具体实战层面的,在“内在价值”的计算中,预期收益率是最为随意的参数,预期收益率的上升和安全边际的扩大都趋向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商业行为中低买,如预期收益率为k时要求50%的安全边际,那么以(2k-g)作为预期收益率时对应的计算安全边际为0%。两者都同时包含控制风险和提交收益的双重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安全边际的确定性问题 -- 安全边际能否确定?是否需要确定?


就具体个股和具体时段而言,安全边际是无法确定的,低买既然是一种商业行为,我们怎么能要求其确定的呢,从这个角度讲,个人并不排斥宏观分析、行业分析、个股短期经营分析、乃至大盘分析、技术分析,这些其他行为都和我们的安全边际讲述同一个故事:低买;在操作的层面讲,阶段性的仓位投入技巧也是相当必要的。


那么我们就不用确定安全边际了吗?这也是不正确的,首先必须留出安全边际,因为“内在价值”的计算中,各参数相对于未来、相对于市场认同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安全边际的底限可以使我们有效的规避风险,其次如果认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钟摆理论,我们完全可以期望买入价值低估的个股。


安全边际底限是原则性问题、属于投资纪律的范畴,这不是机会成本等可以动摇的,虽然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修正,但我们必须保证其存在,并保持相当谨慎的态度,修正间隔不宜太短(给予充分的实践证明时间),修正幅度不宜太大(这里涉及风险刚性的问题)


安全边际的上限,好像不存在,这属于商业艺术的范畴,实战层面


1、市场的无效性引起的价值低估,老巴曾经惊叹过市场资金还是那么多,市场人还是那么聪明,但机会还是出现了。个人理解这个和主流机构投机商的角色和相对估值的盛行有关,和投机者的羊群效应有关,而与之相对的是绝对估值的定海神针和价值投资者(投资商)的思维、操作模式,每种投资模式都是有利有弊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在有效的市场里是很难看到绩优股的集体、长期的低估的,短期的价格回落也往往伴随着负面事件,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分清到底是“内在价值”的回落还是安全边际的扩大,往往是两者皆有,要分清主次(“内在价值”为主,我们要判断内在价值能否快速回升),分清程度(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各占多少)。


3、相对于“内在价值”而言,价格表现得更为躁动,期望价格的变动远比价值的变动来的实际。一只很优秀股票几个月的横盘都有可能让不同程度的投机者将筹码让出来(但你很难期望主流机构{投机商}放弃这类个股,所以这类个股的价格很难大幅下调),机构的做法是让n个分析师各自盯一块,出现好的投资机会就下手,个体投资的对策有二:一缩小关注范围,关注平时重点选出的个股,二使用投资软件公式选股。




安全边际的反面是什么? -- 长期持有投资策略的探讨


有人思考过安全边际的反面吗?低买高卖,低估高估,都是对应的,虽然常说懂买还要懂卖,但高卖的探讨还是难得一见,个人理解原因有二


1、买股属于大海探宝,大海太大,珠宝各异,不好找,也花眼,非费十二分牛力不可,相对卖股属于盘中数粒,远没有买股那么勾人。


2、买股属于预测、投资未来,太有想象空间了,卖股属于了结获利和亏损,实实在在,个中滋味是大有区别


但实际上高卖和低买一样重要,木桶原理,优秀的买股+糟糕的卖股 = 糟糕的投资,就算你赚了钱了,还是一笔糟糕的投资。


那么如何做到优秀的卖股呢?如果你将投资范围限制在优秀的长期增长的个股,那么最好卖股策略就是永远也不卖,即长期持有,为什么呢,我们逐一分析


1、             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卖掉股票有几种情况:一持有个股的价值高估了;二找了更有吸引力的个股投资机会,三企业的长期经营状况恶化。从理论上推理,如果一只个股的价值高估了,根据钟摆原理,我们完全可以先卖掉,然后再买进,更甚的情况是个股的价格透支了今后比如一年的业绩,我们为什么不将股票卖掉提前一年获得利益,而且不用承受价格高估下落的冲击呢?多么有吸引力的主意啊。同理,第二种情况只是加大了这种吸引力。第三种情况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也是必须坚决抛弃的。


2、             我首先要说,高估是靠不住的,低估也一样。我们可以借用老巴扣扳机的故事,我们不知道哪一下会走火,唯一可靠的做法是少扣扳机,买股是我们必须扳的一下,卖股就能免则免吧,可能有人说我都赚钱了,还有什么风险,我说你要冒少赚钱的风险,少赚就少赚呗,能赚就行,那我再说,你需要赚得钱来弥补其他投资的亏损和计提风险。


3、             长期持有有助于弥补个体投资的缺陷,比如受个人信息渠道所限,个人很难对估值进行短期事件驱动修正,后面有个利好,你却认为是高估了,当然利空也有可能,但出于相对的角度,我们认为优秀企业多空的对比和对于利空的应对措施都比一般企业来得更好。个人投资还受个人精力所限,我们需要从盘面的买卖中解脱出来,去关注最重要的东西,如学习投资和商业理论,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判断经济和个股的发展趋势。


4、             那么什么时候卖股还是合适的呢?和买入的理由等同,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一市场失效,单独一只股票价值高估往往是不可靠的,有可能有我们未曾考虑的因素,只有在市场整体疯狂的时候才能给我们较为可靠的足够的安全边际;二通过换股实现足够的安全边际,持有个股的高估 + 拟换个股的低估 = 足够的安全边际,三长期经营环境的恶化是最为残酷的,这里面还存在一个陷阱,因为如果是短期的利空我们有可能会加仓,判断长期趋势非常重要,成功的投资并不是靠勤奋的操作实现了,而是靠日常知识的积累和少数重要的决策完成。


总结上述,我们要做得事情有三


1、             寻找有着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机会。


2、             对自己持有的个股进行持续的跟踪,判断长期趋势。


3、             判断市场是否有效,是否出现整体性的高估和低估。






【作者: 博客巴菲特】【访问统计:560】【2006年09月27日 星期三 00:45】【 加入博采】【打印】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5698955

回复
  - 评论人:追随者   2006-10-25 12:16:54      
呆二兄:你真了不起,你是中国的巴菲特,你把他的安全边际,研究的这么透,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研究,我受益匪浅,我看不懂巴菲特,我可以接受你的投资思路。


  - 评论人:17岁   2006-10-03 19:53:00      
有种笑傲江湖的感觉


  - 评论人:沧海一声笑   2006-09-29 11:15:20      
呆二兄给我的问题提得正好,其实本人正是第一个问题辩论的正方;关于第二个问题,本人也有过一次比较成功的体验,就是曾亲赴北京参加一重仓股的股东大会,并想尽办法了解到该公司的一些真实情况,使我对该股的估值更近乎客观,因事后证明对该股的把握是比较恰当的,虽然本例子因借朋友的帮助而不具有普遍性,但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深信,如果条件具备,那么实地调研是价值投资者最有效最可靠的辅助手段,至于如何才能使实地调研达到较好的效果,我认为极有研究和通过实践摸索的必要,呆二兄以为如何?


  - 评论人:呆二   2006-09-28 10:22:02      
笑兄,个人的积木还没有堆到那一块,在此就不胡扯了,我将继续将个人对于投资不同阶段的是思考和大家探讨。笑兄不妨先思考两个问题:1、巨人的肩膀能不能靠站,别人的成果能不能用,2、你去现场你能得到什么


  - 评论人:摩根   2006-09-27 18:45:15      
呆二兄的文章很精彩


  - 评论人:anonymous   2006-09-27 11:06:27      
对于象我这样的初学者学到很多很受教育非常感谢作者的分享


  - 评论人:沧海一声笑   2006-09-27 10:50:19      
呆二兄的理论功底非常扎实,对实践应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实践方面的思考成果,希望能一起贡献出来。我想加有一点,价值投资的精髓就是彻底了解目标公司,对此,你有何良策?非得学林园用两条腿指挥操作吗?


  - 评论人:亭外看斜阳   2006-09-27 09:21:49      
难得,相当难得,我个人认为,从通篇看,呆二兄的思考是比较贴近真实正确理念的思考,既见树木也见森林,立意高,眼界宽,希望以后还能看到呆二兄无私提供这么有深度的个人对投资认识的总结。

- 评论人:亭外看斜阳   2006-09-29 00:58:43      
呆二兄的说法很有道理,我认为呆二兄的说法都很对,对此我没有什么异义。我认为呆二兄只是在理解我的说法时有了一点点误差,也许是我个人的文字表达有词不达意之处。关于呆二兄认为对手就是博弈的观点我个人不是很认同,对手的概念是很宽泛的,博弈只是对手之间可能的一种竞争形式,所以我说的对手问题与呆二兄所归纳的博弈问题差距很远。因此之前我说过概念上的差异会导致无休止的争论一样,也许大家都对,但说的不是一样的东西,这样对探讨是毫无助益的。由于个人接受的观点和接受的理念有差距,由于没有共通之处,我个人认为不是所有的探讨都是有益的。我个人对对手的理解与呆二兄区别很大,鹬蚌相争鱼翁得利,这是我对对手盘的理解的一方面,与高敏同一时代的跳板女选手和与布勃卡同一时代的撑竿跳选手是不幸的,这个观点也是我对对手盘的理解之一,所以自己强大但选错了对手也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在环境确定的情况下,个人选择的理念决定了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很多人走了歧路而不自知在每个时代都是很正常的事。价值投资者如果没有对手的争斗,那么在选择的买入卖出价位上就不会出现安全边际和高估,就不会取得远超市场的收益,格雷厄姆把它简化为市场先生的颠狂,其实市场先生的颠狂正是来源于证券市场平均力量的不智。所以我才说,从这个层面上讲,投机与投资是选择了不同的对手,投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博弈对手的,但投资往往是选择了对己方有利的博弈结果,一定程度上说他的对手是博弈的双方,而博弈双方长期体现出的力量正是证券市场的平均力量。还有一点我特别强调,我认为以合理价格买入优秀公司是不能取得超越市场增长的收益的,除非买入时能获得足够的安全边际。


  - 评论人:呆二   2006-09-28 10:14:10      
阳兄,非常欢迎对于问题深入地探讨,阳兄的讲述中实际上包含了三个问题,我来谈谈个人的看法:1、关于价值定义广泛化的问题是有可能造成阳兄所说的那样的问题,这纯粹是个人的一种理解,如同个人将投资者分成几类:赌徒、投机者、投机商、投资商,并一定很客观,但却便于自己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我非常认同由简入繁、由繁入简的思维方式,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我总是把之前的思考浓缩成一些简单的概念,以便于后续的思考,可能和自己不怎么地的记忆力有关,呵呵而对于探讨概念统一的问题,个人是十分赞成的,公婆说理是无益于问题的深入探讨的,所以个人在讲述概念的开始往往会强调一些个人基本的理念和定位。同时阳兄不妨关注一下个人对于价值和内在价值不同的定义。2、对于投资与投机的思考时往往都是从己方出发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人人总是听自己想听的东西,想也是一样,有色眼镜,主观臆断等等都是基于此,这对个人的客观思维是一大考验,保持平和的心态、多听一些反面的意见是解决此问题的良药。3、对于投机与投资在长期战绩的根本原因个人不太认同阳兄的说法,阳兄的说法基本上是基于博弈理论探讨的,而个人认为博弈应该是投机的基础,并不适应投资,回溯到个人一开始对于股票本质的理解,博弈、投机是基本股票流动性本质,而投资是基本股权本质的,事实上投资是很少参与博弈的,在市场上,两个更多的是互补的关注,投资需要投机创造低估的时机,投机需要投资为其锁定筹码。投资和投机基本上属于两种不同的玩法,两者都将在这个市场上长期共存,个人是不认同那种排己而独尊的思想的,我们需要的知己知彼,对己,扬长避短,对其,避长用短,如此而已。4、另外扯出一个问题,关于阳兄的精英之说,成功永远是属于少数人的,老巴说投资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但确需要某种素质,看上去很给人希望哦,但老巴没说清楚的素质,如对于商业的穿透力、笑看风云的淡泊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那我们的逻辑应该很简单:认清成功的各种模式,看有否自己适合的,或远离或择其一而从之,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个人对于全民皆兵的现象不敢苟同的原因,而我个人也基本上属于思考阶段,待思考结束后我会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 评论人:亭外看斜阳   2006-09-26 09:55:18      
呆二兄对一些问题做了相当深入的思考,我个人对所有独立性的判断都怀有深深的敬意,呆二兄的文章还没完全出来,急急地就发表看法一般不符合我个人的习惯,因为断章取义不是理性和值得推崇的行为方式,但有一些不吐不快的理念总在跳动,所以写出来,有不到之处望见谅。主要有两点,我个人感觉呆二兄在思考价值投资问题时对价值的定义作了太过大而全的概括,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不同的人表达观点时对价值的专注点不同,使得歧意横生,对厘清探讨脉络是有一些不利之处的,这是其一。我看过国内国外相当多的资料,那些资料在对投资与投机的思考时往往都是从己方出发,我认为这是一种有误区的思考,因为不管投资与投机都要专注自我水准的提升,因为呆二兄对估值的概括包含了这两者,我个人觉得也同样忽视这两者在对手选择上的巨大差异,投机与投资在长期战绩上的悬殊差距其根源不在于个人能力差距,理念的根本差别主要在于两者选择了不同的对手,投机总得来说是精英之间的战斗,短期看来总是胜利一方战果远超市场增长率,但精英之间的设局与破局长期看总是胜负各半,能力差距只在毫厘,所以长期来看,投机战胜市场的可能性很小,而投资总得说来是精英与股市平均力量之间的战斗,所以,当你肯定自己的能力在平均力量之上时,虽然你的短期增长好象总是输于大盘,但长期看,业绩成果却远胜大盘,当然,由于各力量的权重大小有差距,所以一般来说,平均力量不是指总人数中间,而是指能力高于八成人以上的人,而精英则指能力高于九成五以上的人。在这方面我不知道呆二兄有没有过一定程度的思考,此其二。表述这两点不同看法,期盼能抛砖引玉。


  - 评论人:2   2006-09-25 17:39:19      
未来现金折算是指现金流量折现法么?那各种变量导致不确定性加大的缺陷如何避免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专心,收集这么多资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3-29 19:59 , Processed in 0.08420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