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693|回复: 17

《易经》的度数规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9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经》的度数规则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祝融先生 浏览:6693 回复:1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数字--文明的高级形式
数学是文明的高级形式,自从人类脱离混沌的古猿时代,一直到传说中的伏曦三皇五帝时代,他们在千百万年的生存斗争中不断的创造着文明,同时他们不断的融合吸取着外来文明的精华,这个过程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剧,就好象一条指数曲线,终于在5000至7000年前从无限遥远的宇宙诞生时起步的生命进程中崛起,爆发了文明的礼花,人类开始认识自身了,人类开始认识了自然,人类开始有了数字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各种原始的科学,从各个学科中将其各种事物的特征数总结起来形成了其辉煌的古代中国数学文明,而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著名的《易经》也是这个文明的一部分,汉语中"抽象"一词的来源可能和《易经》有关,更明确的说《易经》体现了这个抽象的过程,就是从《易》的《象》中抽取出来,舍其形而取其数。
二、《易经》的度数规则

谈及《易经》的度数规则,首先要讨论一种简单的数学运算和与此运算有关的汉字,这种运算方法就是我们常用的除法和乘法,我们当今所说的除法就是指用被除数除以除数并得到结果。根据目前的方法和运算工具一般都可以得到足够精确的值,所以我们基本上不再关心有关商数和余数和倍数的问题了。当然,在几十年前还不是这样,那时以前,除法还和商数、余数、倍数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用100除以6,就是6个数一组,共分了16组,还余下(也就是剩下)了4个数,这样,100是被除数,6是除数,16是商数,4是余数。反过来,以除数为基数,以商数为倍数,相乘,然后再加余数,就会得到原来的被除数。这样看除和乘就是互为反运算,但是我们所关心的不是乘和除的关系,也不是这个过程,我们关心的是汉字中有关这个关系的和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的名称中的文字:除、余、剩、乘、商、倍。这几个字十分有趣,除和余有共同的部首,说明古代除余同意,都是代表除法,除表示从总数中按定数去除,余表示剩下的数目。乘表示按定数进行倍数的积累,剩和余同意,表示把乘积分割一个一个去除而剩下的意思。这样在乘字中增加一个刀就表示了这个意思,因为刀的功用就是分割。商这个字在除法中表示用定数分割总数得到的组数,但是,这个字又是神秘的殷商王朝的名称,又有商人、商业、商贸(贸易),同时又有商量,商榷,智商的含义,古代五音中也有一个商就是宫、商、角、徵、羽。倍这个字和位类似,这些字都和《易经》有关,我们下面来仔细研究。
我们都知道,《易经》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易经》的内容十分晦涩难懂,可以说两千年来真正看懂它的人几乎没有,究其原因,我想,人们太过于重视它的文字的内容而轻视了它的六十四卦的卦图的含义了,人们忽视了数在这本经书中的作用,而有些人也认为《易经》包含着数字和卦位的含义但是,卦位和度数的规则是什么,这是最为费解的,这个秘密在中国文化中保存了两千多年,这是一个千古的遗憾,然而这又十分简单,简单的就象加减乘除一般,《易经》用来定义文字和世界的方法就是一个除法,也就是余法,也就是商法,最后也就是用余数和卦的位数定卦位,从而表达各种事物的特征含义和他们文字名称,和这些文字后来的引申(坤)意义。
说它是除法,就是说,把一个自然事物的特征数看作是被除数,64就是通用的除数,用被除数除以64,商数不计(不计在《易经》中,但是否是记在《易纬》中,还需研究)把余数保留下来,定位在《易经》的相应卦位上,用一个字表示(这个字可以是象形字,也可以是其他的事物定位后的字的借用,用象形字命名和事物的数一致的字就是本义字。下面我们通过最具度数特点的,典型的代表《易经》度数规则的"节"卦来举例说明这个度数规则。

(一): 节"字"的古今意义:
1、 代表年节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过年叫过节,把并把一年分为八节,我们知道一年是365.245天界于365天和366天之间,这是现代人的基本常识,如果按八分,就是45.7天,这就是所谓的"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一年分为24节气,节就是三气,45天,实际是46天,是366天的八分之一,是45.7天。冬至后45天或46天就是清明节。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常识。
《管子 形势》中说:"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夏秋冬不更其节,古今一也。"所言中,常表示日月朔望29日之周复,而节就是说一年春、夏、秋、冬四季365、366的节度,这是十分明确先秦文献中的证据。
2、 代表骨节
人体总共有206块骨头,包括四肢骨64+62=126和躯干骨26+24+1=51块和颅骨29块。而人的手骨的指骨节数是14.而汉字中骨和节有同意,合称骨节。
(二): 从节字的含义中抽象出来的数字
从上述分析中看出,年节是366、气节是46、骨节是206、指节是14.
这些都分别属于上述事物的特征数。
(三): 用六十四除这些数
用64除上述三个数字,可以分别得到下列结果:
一岁年节366--商数为5,余数为46.
八分年节 46--商数为0,余数为46.
骨头总数206--商数为3,余数为14 。
单手指骨个数14--商数为0,余数为14.
(四): 在《易经》六十四卦方位图上确认节卦的卦位数字特征
《易经》中 ,从乾卦逆时针数到节卦,其数是14,数3 圈后继续数14个卦位就是节卦。从乾卦顺时针数到节卦,其数是46.这样,节卦如果从乾卦开始分别按逆时针或顺时针反复围绕数数,就会得到上述所有的数字。这和古人曾经认为《易经》是反复围绕而而成的《经书》的观点一致(汉代刘熙所著《释名》曰:"谶者,纤也,其义纤微也;纬者,围也,反复围绕以成经也。"也就是老子《道德经》所云:"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五): 查看节卦卦辞:
《易经》第六十卦 节 水泽节 坎上兑下
  节:亨。 苦节不可贞。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 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失时极也。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节卦终
从节卦卦辞中的:"天地节而四时成"的《喙》辞里可以看到这和我们常识中的年节和气节的概念一致,同时和366、46这两个数代表的年节和气节的数也一致,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一年的天数是在365和366之间,这个数也是无须考证的 。也决非偶然 。在有关人体骨头数目的篇章中还会看到有关骨头的数目和节卦的关系这些都和《易经》的节卦中有:"节以制度,不伤才,不害命"明确指出意义一致,节卦中有十分明确的日常数字,所包含的366的一年天数和人体206块骨头的度数方法是最为典型的《易经》的读书规则的体现。
总结一下,《易经》的度数规则就是,上述所言,通过事物的特征数除以64后的余数,在《易经》六十四卦上定位,然后用文字命名,使事物获得有形的文字名称,将概念和文字结合了起来。
这就是《易经》的度数方法和作用。
而在老子的《道德经》的第一章便明确的指出周易的度数方法:"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意思就是同样的数是用来说明不同的事物,同样的卦象用来说明不同的事物,都是用旋转的方法来计算的,(正、左)旋和(反右)向旋转来记数,是记录各种奇妙的事物的数的特征正确方法 。那么又有什么可以说明"旋"就是"玄"呢,又就是(右反)呢左就是正呢,看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明白了 ,在《说文》中解释"玄"字时,其古文字为 字, 而在我国先秦文字概念中,左正右反是一个常识,因此这明确的告诉人们,从上和下不同的地方起始,可左玄可右玄,当然还可以确定起点和终点来左玄或右玄,这样就存在六种方法可以记数。
同时,"申"字在《说文》中提到过,和玄字有同形的一个字,而坤字中就有一个"申"字,这恰好符合了"玄而又玄"和"神而又玄"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的源源看来已经十分久远了,这都和《易经》的度数方法有关。
当然还有关于顺和逆的问题,而顺和逆的问题根源在太极图上。其概念不同于当今的顺逆时针。不能判定的就以顺逆相告。
同时在记数时,可以以卦记,也可以以卦和卦之间的间隙或缺口记。这便是周易记数的秘诀。
而《周易》的系辞下传第二章中也明确的指出了其度数功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此中的"夬"就是指缺口或"夬卦",然而就是如此简单的一个规则,自古至今多少圣贤之人不能明白 终生求知不可得道,实属千古遗憾。看看 《庄子》中记载的孔子和老子交往:(当然,也不排除庄周凭想象杜撰了这个故事,因为《庄子》中所记载的许多故事是神话,并且庄子的年代晚于孔老年代关于此点疑惑,将在儒家及孔子起源中讨论。)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臿 见老聃 。
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 "
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

当然孔子通过五年的研究可能已经发现了度数的规则,亦或孔子本来就知道其中的秘密,或者不愿意透露,也许没有明确得描述出来,不能使后人得知,到了汉武帝末年从孔子的房子夹壁墙中得到一部分文献后,已经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后人更是摸不着头脑,从此后这个秘密就被隐藏了起来。
根据上述规则分别可以验证下列特征数:

1. 兑卦在八卦中从古至今一直有人的含义,《喙》辞中也有"顺呼天而应呼人"的说法,而从象形文字的角度看,"兑"和"儿"字出于同源,有脱离母体的婴儿的意思,所以从"乾"逆时针数到"兑"其数是10,用来象征十月怀胎之意,继续再数四圈到"兑"其数是266,恰好是正常的,胎儿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分娩的日期,再从"坤"卦开始顺时针数,数到第五圈到"兑"其数是280,而此数是妇女十月怀胎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之日到分娩之日的天数,以28天为一个月正好十个月。10 、266、280、28这些数据再当今的医学中是是十分常见的数字,根本无须考证,而如此精确决非巧合。
2. 在《礼记*曲礼》中有"百年曰期颐"的说法,那么从"夬"卦顺时针数一圈半到颐,恰好是100,这也通过周的文献证明了此点。同时颐有朵的意思进而有卒的意思而卒周的军事编制为100军士。《马王堆汉墓帛书》中有:"我将观其往事之卒而朵焉"的语句,而《周易》中"颐"卦中有"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的语句,再加之,颐和卒都有100的含义,由此看绝非巧合。只有一个解释,先秦和上古时期文字具有多意的特点。
3. 孔子曾讲:"五十而知天命"那么何谓天命呢,其实天命之意在"革"卦,平常人们所言"革命"之词,实际出自《周易》,革就是命,而从"夬"卦顺时针数到革,其数是实为49,虚为50,我们知道50岁是妇女的绝经期,也就是其卵巢将不能再产生卵子了,同时现代医学和基因遗传学,都证明,人类的细胞的平均分裂次数是50次,这就是人类生命的天数,此数是巧合么?
4. 在《礼记*曲礼》中有"三十曰壮"的说法,那么从"坤"卦顺时针数半圈到壮,其数恰好是30.
5. 如果节卦之数是366,那么183就是它的半数,请看一下"蹇"卦中有 九五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意思就是 节的中间,也就是366的一半 183,如果从"坤"卦起始,顺时针数4圈到蹇,其数正好是183.
6. 再看"中孚"卦,如果从"夬"卦逆时针数一圈半到"中孚",其数是140,这是280天,所谓十月怀胎期限的一半,同时"中孚"的孚意思实际就是孕的意思,而过去文史界一直认为是俘虏,看来是不对的,按我的看法,在周易中从未有过用俘虏祭祀的说法,这一点在有关生命篇中会有详细的说明 。
7. 在"讼"卦中 "九二 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按照其中的提示,从"讼"卦开始,顺时针数5圈到"归妹"卦,其数正好是300.至于是否是说打输了官司就要将其家管理的300户人家流放的法律,是需要考证的,但仅从其数上的和应也是对其度数方法得一个左证。
8. 从陕西临潼出土的铜车马的轮子上可以清楚的数出,辐条数目是30 ,而《老子》讲"三十辐共一毂"都说明了先秦时期的车的轮子使用30根辐条。在《周礼-冬官考工记》中有这样的描述:"良輈环灂 , 自伏兔不至軓AE?寸 , 軓中有灂 , 谓之国輈 。 轸之方也 ,以象地也 。 盖之圜也 , 以象天也 。 轮辐三十 ,以象日月也 。"此段描述不但更加证实了当时的轮子的辐条数目是三十,而且说明了30的数字的含义和日月有关。那么30这个数和《周易》有关么?是的,上面讲的"大壮"卦就是30之数,但这里讲的30却说明了《周易》和29这个数的关系,请看,在"小蓄"卦中"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那么"舆说辐"是何意思呢?实际"说"就是"脱离",掉了的意思。而30根辐条掉了一根,其数就是29.从"坤"卦开始数,到了"小蓄"卦时,其数也是29,可见古人的良心用苦。当然,仅此一点 来说明此段中的观点或许是不够的,那么再来看一下"大蓄"卦中的"九二:舆说輹" 輹就是连接两轮中间的辐条中心的部件,如果"輹"掉了,可想而知满地都是辐条,而且其数目应当是30X2=60,而从"夬"卦顺时针数到"大蓄"卦,其数是恰好是 60,由此看来,当时作《周易》的人,确实博学而用心良苦,为使他人处世容易,而大动脑筋,自己确实不容易。其聪明智慧可见一斑。
9. "升"卦是很特别的卦,从字形上,可以看成是千和十的拼和而成的,再者升有迁(千)的意思也有十的意思,从文字上有迁移的意思,但在表示数上同时表达了十和一千两个数字。"升十合也,从斗,亦象形"《说文》两25粷谓之升《尔雅》。看《周易》六十四卦方位图,从"夬"卦顺时针数到"升"卦,其数是恰好是 10,表示1升10合。再从"坤"卦顺时针数16圈到"升"卦,其数是恰好是1000.再从"坤"卦逆时针数到"升"卦,其数是恰好是25.一卦多数,玄而又玄确为众妙之门啊!

触类旁通,《周易》中有许多如此的记数方法,如 "贲--大壮"表示周的军的编制(12500 士)"师--小蓄"表示周的师的编制(2500 士)"旅--坤"表示周的旅的编制(500 士),"大过 * 巽--兑"表示妇女年龄比50岁大一岁为51岁时已经绝经,不能怀孕的岁数。"小过"表示女子年龄为13岁比月经初朝(14岁)年龄小一岁也不能怀孕生子的岁数。"姤(遇就是大、小过中间的岁数)--坤"表示女性32岁正处于14岁和50岁中间:14+18=32 32+18=32."观--巽"表示冬至后第105天,为清明节。"巽--井"为105+1=106 表示寒食节。"颐--履"表示女性7天的经期(由小蓄 牵复)"颐--临"表示女性的第14天的排卵期。"颐--同人"表示第14到15天的卵子受精的时间,"颐--革"表示第15到16天中新生命的诞生的时间。"复--小蓄"代表的女性的28天生理周期和地球太阳和月亮的28宿之间的天人感应的关系。"夬--井"的"一夫(夬、块)九井"的井田制的关系,"葵--同人"表示7,"南北之揆七同也"《国语 周书》,"乾--节"表示14 人手指的14个节纹,"节--复"表示人手的带五甲的19个节甲纹。"观--节"表示观天文所得到的24节气。"坤--解"表示从冬至起的第45天。"无妄--观"表示的一年365天,12个月和24节气中,太阳在地面东方升起的方向角度的12分野,(在冬至和夏至之间)"履--需"表示4 表示儒知道天地人数之人。"四曰儒,以道得民也"《周礼 太宰》"履道坦坦"《周易 履卦》。(儒家的起源)。等等,不胜枚举,这许许多的《周易》的度数的例子,在本书的天文篇、生命医学篇、文明篇、军事篇以及文字篇中将会有详细的解释和论述。
关于《易经》的起源和产生的过程,以及其度数的方法,可以通过《国语》中的一段记录来侧考一下:"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文王质文,故天胙之以天下。"这段的意思是,天和六(上下左右前后)有关,地和五(东南西北中)有关,这些数都是比较固定的,先用天数来经纶,再用地方来纬识,经纬都不能按自然的排序说明的事物,就用文字来描述他的形象和特征。周文王指定了文字的意义,所以以天意为准分封了天下。(当然,说周文王"质文"并不能说明《易经》就是周文王所作,文王所作的可能是《易经》中的解释经文的《象》,同时可能增加了许多内容,说明周文王是众多《易经》作者中的一员,不过可以断定的是周文王肯定读懂了《易经》,否则他是不能继承前人的成果并发扬光大的。)
通过上述的例证和大量的先秦史料,基本可以断言,《周易》的千古度数之迷可以告破了,可以说其中许多数的准确性令人惊讶,但如果知道古人掌握这其中的知识,那么也就不奇怪了。但这也确实说明了当时近3000年前的古代文明是多么的辉煌发达了。
这个迷破解了,问题来了,过去把《周易》看作为算卦的卜书,现在看来是无稽之谈了,作为汉代以后的儒家哲学的经典,看来那些后来的大儒们读歪了经书,现在反过来很多的先秦经典史料不得不从新考证 看来历史需要重写了。
当然,就目前所发现的度数规则来看,缺少有关应该数多少圈,是顺数还是逆数,这些都未有明确的指示,仅仅是假设应该数的圈数,然后和客观的恒定的或先秦文献中有记载的物象常数相比较,以相符合和的为准,应当说是缺乏十分充分的依据的,但是,如果大量的数据都不约而同的符合了,这就从另一方面证实了上古时代的这种记数方法的存在。另外,一直传说有解释《易经》的六种《纬书》的存在,不论真伪,说明所谓经纬天地,其实就是这种方法,所以基本可以断定 ,《易经》中所讲的各种事物的象数,也就是该数多少圈,以及正反玄向的问题应该就存在于和《易经》同源同本的《纬书》之中,《易经》度数规则的发现,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验证所谓纬书的真伪,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

三、《太玄》的度数规则

发现了《易经》的度数规则后,《太玄》的度数规则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实际就和《太玄》的名称一样,还是一个"玄"字,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通过不断的围绕《太玄》反复旋转,数数就会得到和文字字义一致的物象本原,用《易经》的话就是"原始要终"用《太玄》的话讲就是"中始周旋",《易经》的乾--坤和《太玄》的驯--睟、彊相准,同时《太玄》也有自己独立的门户:中--法、应,和《易经》有所区别的是,《太玄》的首尾定位商数是九九八十一,而《易经》的商数是八八六十四,在《太玄》中最为典型的度数首名是准《易经》 "节"卦的"度",就是节卦中所说的"节以制度",不同的是,"度"的自然度数是:中-355-度,用来说明月亮历法中,恒星月一年的天数。当然,大量的和《易经》一致的自然人类常数都是通过这种规则囊括在其中,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就不再重复,通过本书中众多事例的研究,读者会自己体会这种度数方式。

四、乾、坤--《玄易》的门户和秩序

《周易参同契》一开始就说:"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不论是在《易经》中还是《太玄》中,乾坤都是众多物象的自然度数的起点,所以乾、坤在《易经》有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的含义后来被引申到了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形成了所谓"天尊地卑"、"男尊女卑"的尊卑观念,同时也是封建体制中三纲五常的理论基础,但是作为他们的本原含义,实际是出自严密的自然科学体系,要把自然界中纷繁复杂的各种物象,通过简单的九宫八卦经纬到一起,缺乏严密的数学规则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数学规则中,位的概念就十分明朗的体现出来了,而这种"位"的概念就是后来"地位"这个概念的雏形,根据传统的理论,确定这个位的人就是远古圣人伏羲氏,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个位的概念就是"秩序",在《易经》中,六十四卦卦名的相对位置是十分重要的,这个相对位置的顺序就记录在六十四卦方位图中,由于相对位置的确定,所以任意两卦之间的位差就确定了,这样其中的数字也就确定了,如果失去这种位置,可以想象,所谓乾坤大乱,其结果就是所有的记录着文明的文字都会失去他们的本义。同样《太玄》中九九八十一首的顺序记录在他们的顺序中,依据其中的段落顺序恢复的九九八十一首园图,同样明确的记录物象--数征--首名--文字之间的关系,令人欣慰的是,虽然经过千百年岁月沧桑,这种顺序,也就是秩序终于完整的得以保留,使我们有机会复原这个文明起源。
当今,社会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科技发达的时代,地位、秩序的概念正从封建的意识中逐渐的脱胎换骨,当今,秩序是法制、秩序是规则、道德、是先进的管理体系,是众多科学学科的精髓、是计算机的程序,是城市的交通,网络的连接……,当我们在现代文明体验生存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到,这个人类文明的重要概念却来自一个远古的洪荒。在那遥远的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严密科学的度数方法,奠定了这个概念的本质。让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时常会想起哪个结绳而治的年代,纪念我们远古的圣贤。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1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怎么有时间与兴致写这么长的文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1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你可是我的知音呀,我怎可能去写那么啰嗦却又不痒不痛的文章呢?那是转帖的。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0-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样,好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文章应该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7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我们在现代文明体验生存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到,这个人类文明的重要概念却来自一个远古的洪荒。在那遥远的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严密科学的度数方法,奠定了这个概念的本质。让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时常会想起哪个结绳而治的年代,纪念我们远古的圣贤。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3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辛苦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发表于 2004-10-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学习了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4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保安3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10-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5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5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貼!

: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5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所未闻

大眼睛妹妹.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0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7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

ddddddddd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4-19 08:28 , Processed in 0.083162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