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356|回复: 0

[大盘交流] 二者不可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者不可缺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策略帮、 浏览:17356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文 / 策略帮
近期借助创业板指的超跌反弹行情,芯片、软件、医药奠定了题材的反弹行情。投资往往渴望高收益,但高收益的背后却难免会存在相应的风险,投资中不具备抗压能力者,通常会受到市场走势上的蛊惑,容易守不住原有的初心(方向),由主动变为被动从而蒙受损失。所以在投资中我们不仅要能够认清市场,而且更需要具备抗压能力,不为市场所动,二者缺一者,投资就会变成了一场光靠运气的赌博。

回到市场,尽管创业板近期表现亮眼,但是其却并不足于构成反转。回顾2013创业板的反转是建立在监管层的宽松政策之下,同时伴随着的是12年中旬密集的利率下调。而目前市场明显处于去杠杆严监管的背景,同时当下随着美联储的加息,全球各国已经卷起一轮加息潮,随着全球货币政策的收缩,各国加息的步步逼近,不排除国内也将卷起加息浪。在利率易上难下的背景,小盘股依靠低利率扩张的成长红利将消失。缺乏业绩与流动性的支撑反弹,只能够称之为脉冲行情,其大体趋势并不乐观。

而沪指在主板盈利增速从高位回落,多股发布下调盈利增速下,业绩推动其17年领涨的利基消失,沪指将继续承压。


注:公司一角(每日展示一家量化选股思路的上市公司,不构成推荐理由)
空间潜力之002747埃斯顿
国内巨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空间
中国的机器人销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机器人使用密度仍然非常低。现阶段,我国的机器人密度和保有量仍小于发达国家。2016 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最高的是韩国,达到每万人631 台,日本、德国分别为303 台和 309 台。而中国机器人密度68 台,仍然远低于制造业发达国家水平,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4 台。这充分说明了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中国制造 2025》规划,我国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2015 年达到33%,2020 年达到50%,2025年达到64%。机床数控化是工业自动化以及工业 4.0 的必然趋势。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上与行业领先企业还有较大差距。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被国外的几大企业垄断,进口率高达80%左右。造成了我国在制造工业机器人中束手束脚,受制于人。一般来说,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中,精密减速器占到生产成本的36%左右,伺服系统占生产成本的24% 左右,控制器占生产成本的12%左右。三者合计占到制造成本的70%以上。国产机器人现阶段多用于中低端企业也是因为核心零部件的成本问题造成的。国外企业相对国内企业来说,获得核心零部件的成本要高出很多,很难在高端行业与国外企业竞争。
三大核心零部件中,我国的控制器与国外差距最小。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 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硬件方面,我国已经可以做到与国外一个水平;软件方面,我国企业在稳定性,响应速度上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产企业中,埃斯顿,新时达以及华中数控代表了我国的领先水平。国内控制器市场中,发那科、安川、ABB 占据近 40%的份额,爱普生、OTC、史陶比尔等二线企业占据44%的市场份额。
由伺服起家的机器人专家
埃斯顿公司多年来深耕于智能装备核心控制部件,是在国内唯一同时具有数控系统、电液伺服系统、运动控制、交流伺服系统这四大技术平台和完整系列产品的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中公司的锻压金属成形机床数控系统业务一直保持8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部分更细分的领域(如数控开卷线、数控折弯机等)公司市占率接近90%。而在电液交流伺服及通用交流伺服系统领域,公司在国产品牌中一直名列前茅,得到智能装备制造业广大客户的应用和高度认可。
公司始终坚持“研发第一”。拥有以王杰高博士领军的机器人研发团队、以钱巍博士为首的智能核心功能控制部件研发团队,其中王杰高博士为新一届 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唯一的中国企业委员。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技术的公司,机器人本体制造中,80%的核心部件可以自制。公司2011 年开始涉足机器人领域,现在已经逐渐度过了投入期。2016 年,工业机器人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已经由2012 年的 0.65%提高到31%,最近四年公司机器人业务的增长率几乎都保持在100%以上。
加速突破核心零部件瓶颈
工业机器人主要有三大核心零部件:精密减速器、控制器以及伺服电机,其中减速器和高端伺服电机被一直国外几家大公司垄断,很多国内企业尚不具备核心零部件自产能力,而核心零部件占整个机器人总成本的80%以上,是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一环,所以整体来看,国产机器人在零部件使用成本上相对国外机器人没有优势。
2014 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迎来了较快的发展,然而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几大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凭借其垄断优势,使零部件价格居高不下。较高的零部件成本往往会过分压榨下游机器人本体公司的利润,导致机器人本体企业微利甚至亏损。
众所周知,六轴机器人在精度、重复精度等技术方面的要求是最高的,目前,公司在生产六轴工业机器人时,除减速器外的核心零部件,基本可以自产,自产率达 80%。在核心零部件被国外公司垄断的背景下,较高的自产率意味着公司可以较好的控制机器人的生产成本,在竞争市场中不受制于人,保证产品竞争力。同时,对核心技术的突破有助于打破几大国际巨头对于核心零部件的垄断,降低核心零部件销售价格, 提升整个行业的活力与竞争力。
注重研发投入,打破机器人市场格局
目前,埃斯顿机器人 在整体上和国际四大品牌机器人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例如在应用广泛的焊接领域,埃斯顿焊接机器人在快速运行、抗抖动画圆等性能表现上有显著的改进。埃斯顿 SCARA 机器人,媲美世界一流品牌的高精、高速、重复精度达到±0.02mm,具有刚性手臂和独家驱动技术。在一般应用环境下的应用,公司与国际四大品牌机器人基本无差。
研发投入占比大于机器人“四大家族”。2016 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 9.4%,丝毫不逊色于国际一流机器人企业。“四大家族”中研发投入占比最高的发那科为 7.9%。 其他三个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为 4%左右,远低于公司。从研发投入占比的角度,公司对于技术的重视程度甚至高于“四大家族”。如果延续当前的研发投入,技术超越绝非天 方夜谭。
公司从 2011 年进入机器人行业后,大幅增加了研发上的投入。我们比较了 A 股几家机器人相关制造企业,发现从研发投入的总金额来看,公司的研发投入仅次于机器人。从研发占比来看,公司的投入占比远高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近年来 一直保持着 10%左右的研发投入占比,新松机器人 2016 年的研发投入占比为 4.9%。 高额的研发投入表明了公司对于技术的重视和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决心,我们认为,持续的高额研发投入,将在未来几年为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带来质的飞跃。

作者:策略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8-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4-19 23:15 , Processed in 0.064747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