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56|回复: 0

“专注”之:专注而不执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5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注”之:专注而不执着!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madamada 浏览:756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文/一念间

做人需要“破我执”,股市是人性最集中的体现和放大,因此投资更需要“破我执”。

1、投资的目的:一切皆是虚妄

如果你在生活中惟一的成功就是通过买股票发财,那么这是一种失败的生活。生活不仅仅是精明地积累财富。——查理·芒格

我们为何而投资呢?废话,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我们拥有资产和财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可能大家的答案就见仁见智了,而且我相信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很多人进入股市,可能是因为:

生活所迫,被逼无奈;
追求暴富,孤注一掷;
从众心理,人云亦云;
小赌怡情,打发时间;
兴趣所至,乐在其中;
自我实现,造福社会。

不同的目的其实反映了大家对财富的不同态度,毕竟利润和财富是对投资结果一个最直接最容易衡量的指标。可大家想过没有,财富在满足日常开销之外其实只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货币是有乘数效应的。单个个体当然随时可以把自己的钱取出来消费,但当他/她的财富很大,或是所有人同时去取钱消费的时候,大家会发现所谓的钱根本就不存在,一切都是幻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当我们的财富满足日常开销外,我们执着地(或是不择手段地)追求更多财富的核心动力又是什么呢?

如今社会的全民拜金,一方面是信仰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因为60/70/80后都曾经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需要通过不停追求财富来获得内心的平静(索罗斯谈过他自己就是这种类型)。但这种潮流也就近20年来的事,我们这一代很多人从小的理想是当解放军、科学家,很少有人想过当大老板。同样,我们把眼光放长一点,再过20年,当社会保障逐渐完善,全民温饱不是问题后,也许赚钱就不再是普遍认同的唯一目标了,至少会出现多样性的目标。就像现在的美国,巴菲特等富豪并不像在 CHN这样被狂热崇拜,巴菲特的几个孩子也都选择了不同的职业,不少富豪身后都将大部分财富回报社会。不少当代的 CHN人一定认为他们是脑子进水了,但也许过些年想法会不同。

如果你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过香车美女纸醉金迷的生活,但为了赚钱而过了一辈子巴菲特那样俭朴甚至抠门的生活,那这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幸福,但却为了投资忽略了家人朋友,累坏了身体,甚至众叛亲离,这是否偏离了初衷呢?如果你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被众人认可和崇拜,但万一多年后社会的主流观点多元化,不再推崇财富,你是否会感到后悔和失落?

有句话说得很好:追求梦想,顺便赚钱。我认为投资最持久最强大的动力是来自于内心而非外在。如果你很享受投资的过程,专注其中但又不执着于股市涨跌和财富变化,也许更能悟到投资的最高境界。对普通人来说,你可以有各种各样进入股市的原因和目的,并全身心投入,但应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太执着,要清醒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呢?我觉得应该培养“出离心”——随时能坦然面对死亡,随时能舍弃自己熟悉的东西。常常问问自己:如果明天就会死去,我今天会做什么呢?这时候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什么是值得自己终身追求的。并且这样自然会有决心和毅力坚持目标,并舍弃其他一切无关紧要和浪费时间的事。

2、投资的过程:专注而不执着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目的颤抖”,当对某一件事过于重视时,心里就会紧张,而一紧张,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焦虑、精力分散等不良反应。这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会使我们的才能无法正常发挥,最终导致我们的失败。即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赌徒拿着瓦砾去赌时,几乎是逢赌必赢,而当他拿着万两黄金去赌时,却输得一败涂地。常看体育比赛,尤其是网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的朋友对此一定不会陌生。

我自己学习投资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常常对着股市行情发呆。虽然我的操作决定大都是头一天晚上就做出的,并不用随时盯盘,但我就是忍不住。后来好一点,但也会每天查看自己资金的市值,心情也常常随着股市的涨跌而变化。想想真是很可笑,很多的时间都是这样无谓地浪费掉了,徒增心理压力。其他好多时候好多地方也是一样,常常会无谓地重复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比如看新闻、论坛、QQ、博客、别站,仿佛强迫症一般。现在稍好,每次这样的念头一起,我就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破除我执。

对自己研究或投资的股票也一样,网友“笑看风云”有句评论说得非常好:自己持有的股票,往往会爱上它,偏执的相信它,这是大忌!一切以客观事实为判断依据。投资成功的原因多种多样,亏损的原因常常是因为固执地死守一支不值得持有的股票并期待奇迹发生,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1998年,在与佛罗里达大学MBA学生的座谈会上,当有人问巴菲特在生意上犯过哪些错误时,巴菲特风趣地答道:“那要看你有多长时间听我说了!”于是,他就历数自己投资的种种错误,滔滔不绝。再回过头来看看巴菲特每年的致股东信,其中必有的内容,就是对自己在当年所犯的错误做自我检讨。乔治索罗斯认为他自己的优势在于“有认错的勇气”。他说:“对于其他人,犯错是羞耻之源。对我而言,认识到我的错误是我感到自豪的事。一旦我们意识到不完美的理解是人之常情,那么就不会因犯错而感到羞耻,而只是因未能及时纠正错误而感到羞耻”。索罗斯认为,他的真正快乐来自于发现了一个错误。他号称成功“不是来自于猜测正确,而是来自于承认错误”。约翰?坦普顿爵士坦陈,他所做的每三笔投资就有一笔是错的,他也因此变得特别谦卑。彼得林奇承认,他曾经把40块钱买进来的股票,在50块的价位上卖掉,发现它涨到60块,又赶紧买回。他不觉得承认这件事伤他的自尊。

错误是投资者的终身伴侣,不犯错误的投资人永远不会存在。拒绝承认错误,既是欺骗自己,也是欺骗别人。拒绝承认错误也意味着拒绝改正错误,因此也不可能从错误中受益,也就很难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关心的不是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而是不肯面对自己,执着于自己虚幻的自我/虚荣心。

查理芒格认为,这个世界复杂多变,人类的认知永远存在着限制,所以你必须使用所有的工具,同时要注重收集各种新的可以证否的证据,并随时修正,即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思维方式是基于对知识的诚实。事实上,所有的人都存在思想上的盲点。我们对于自己的专业、旁人或是某一件事情或许能够做到客观,但是对于天下万事万物都秉持客观的态度却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说是有违人之本性的。但是查理却可以做到凡事客观。

芒格曾用一个词来总结他的成功:“理性”,而我认为所谓理性就是不带自己的偏好和执着。我之前“专注”系列里谈到过盖茨和巴菲特都认为最重要的是“专注”,因此合在一起就是“专注而不执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6-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4-19 21:56 , Processed in 0.06022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