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lrt-1227

历史走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五日电 题:经济专家解读明年宏观政策走向

  五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些专家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认为,明年中国宏观政策走向将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稳健,同时又将是一个“改革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认为,此次会议同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强调要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其中有其深意,过去一年多的宏观调控是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三足鼎立,而明年宏观政策将更加借重市场的力量,市场手段的份量会加大。这同中国高层提高执政能力是不谋而合的。

  官方经济智囊——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范剑平对此的解读是:中国实施了近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终于功成身退,中国经济进入繁荣期是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决定力量。

  在这位经济专家看来,中国经济自二00二年开始走出低迷,显现复苏迹象,去年GDP增长率更是达到了百分之九点三,已恢复到经济潜在增长区间,整个国家经济增长已步向繁荣期,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稳健财政政策介入势在必行。

  专家指出,从近三年长期国债发行量就可窥见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过渡到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稳健之一斑:二00二年至二00四年国债发行量分别是一千五百亿元人民币、一千四百亿元人民币和一千一百亿元人民币,依次递减,且递减幅度加大。由此看来,收缩国债发行量正是官方释放的一个明显信号,亦是官方为积极财政政策有步骤淡出悉心铺路的表现。针对当前宏观经济走势,范剑平认为,明年国债发行量在八百亿元人民币左右为合理数字。

  与中国的财政政策被冠以同一个形容词的亦正是中国的货币政策。

  范剑平认为,虽然中央意图已经明显:明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把信贷闸门,但不会简单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对中小企业、农业等行业要予以支持,而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大用亦认为,目前货币投放量偏低,明年既要防止货币政策偏紧,又不能再度失控,将货币供应增长率由现在的百分之十三左右提高到百分之十六为宜。

  “如果政策不出现大的摆动,明年经济将不会出现过热”,对于“经济过热”这个本年度的超级热词,范剑平的看法是,防止明年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最根本的是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这意义上来说,明年将是积极而稳健的“改革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2004:去年点位成阻力 机构博弈左右走向

--------------------------------------------------------------------------------

http://www.qianlong.com/   2004-12-20 13:47:30
  如果将上证综指去年收盘点位1497点作为今年股市运行原点的话,2004年股市前高后低的特征表露无遗,而宏观调控无疑是影响今年股市运行的重要因素。从"9.14行情"来看,去年收盘点位1497点已经成股市重要阻力位,若没有奇迹出现,指数年线收阴几成定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经三大阶段

  2004年A股市场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单边上扬阶段、单边下跌阶段以及震荡阶段。

  1至4月初是单边上升阶段。受惠于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周期性行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经营业绩大幅上升。在价值投资理念的倡导下,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等行业上市公司继续了去年以来的"二八神话"。

  市场在4月初创出近三年来新高1783点后,开始了连续五个月的单边下跌,一度跌破1300点重要心理关口,最低见到1259点这个五年来的新低。行情逆转的导火索无疑是宏观调控,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则放大了宏观调控在股市上的反映,最终在市场定价机制发生异化的背景下,股市陷入了深度低迷。

  在市场自身缺乏修复功能之时,政策之手再度发挥作用。股市运行也从单边下跌转入震荡阶段。但由于股权分置等问题仍没有解决,再加上央行十年来首次加息,指数上升动力衰弱,第三阶段市场基本维持在1300点上方横盘整理。如果后市没有影响力够大的因素出现,市场在第三阶段维持的格局很难被打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心再度下移

  从今年交易数据来看,沪深证券市场各类指数全年收益水平均呈负值,其中上证B股指数的跌幅最大,为-22.49%,其次为上证5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分别为-12.90%和-12.69%;全年指数的震荡水平方面,上证综合指数振幅达到41.57%,该数据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二大年度震荡幅度。

  震荡幅度加大所产生的后果是重心的继续下移。根据市场数据统计,自从2002年以来A股市场的平均股价和平均市盈率、平均市净率水平逐年下降,尤其是2004年随着股价结构调整的加剧,市场价格水平甚至创出历史新低。

  2004年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和平均股价均创出10年来新低,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却达到历史最好。在国际化和市场化背景下,股市结构调整压力前所未有,在这种压力下,难免会有一些质地好的上市公司在市场上被卖了低价。基本面和股价的背离所揭示出的是沪深证券市场制度上的缺陷,以及投资理念的不成熟。这种背离也许会在明年得到修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战略防御转移

  与上证综指波动相对应,2004年A股市场的机构博弈和投资策略也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变:价值投资、博弈困境、战略防御。而这种演变与2004年沪深证券市场所面临的背景密切相关。

  市场参与主体的投资策略从上半年的"以行业增长为依据的价值投资"逐步过渡到下半年的"以战略调整为导向的防御型投资"。期间在6至8月份,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由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最初对宏观经济趋势的把握不足,同时因为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高度一致,机构投资者在这一阶段遭遇了"囚徒困境",导致市场定价体系一度出现混乱。

  尽管目前还不能判断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作出这种演变是否合理,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2004年A股市场投资的最主要依据是"国际化视野下的市场化评估体系",彻底摒弃了沿用多年的"题材、概念、资金优势"等传统炒作手法,价值和成长成为市场唯一的投资依据。现在的问题是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是否太保守了。

  从2004年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和投资策略演变过程分析,基金投资策略的变化是市场走势的主要内因。2004年开始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占据了市场绝对定价权,随着基金规模的日益扩大,这一趋势已不可逆转,因此在今后的沪深证券市场中,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对市场的影响力将日益增强。

  在国际化视野下,以市场化定价原则作为投资决策依据的机构投资策略,将对2005年的沪深证券市场产生决定性影响,且随着市场和投资者的成熟,以及多层次投资者营造的多元化投资需求,2005年的投资策略将更趋科学性,并将逐步摆脱机构博弈的"囚徒困境"。在指数的运行过程中,一些非理性波动可能会减少,指数震荡幅度过大和单边运行特征有望得到改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2004:系列重大政策为何没有把牛市唤醒?

--------------------------------------------------------------------------------

http://www.qianlong.com/   2004-12-20 13:47:31
  有人把2004年股市定性为夭折的牛市,有人则把它看作是春天的使者。2004年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2005年是否值得期待?

  系列化的重大政策出台将把2004年浓墨重彩地写入沪深证券市场的历史画卷。然而,政策大年并未造就政策大市,与利好政策频繁出击相伴随的是市场重心的梯次下移。

  这对多年来一直寄希望于政策救市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现实。然而,市场自身规律的运行,并不会因为主观愿望的向背而改变。在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整体环境下,政策的影响和效果正被赋予新的特征和涵义。

  应当说,今年的市场政策无论在出台背景还是在制度创新上,均为沪深证券史上所罕见。"国九条"把资本市场提高至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重新定位和审视,明确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澄清了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近期发布并实施的《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更是前所未有的制度性突破,将提高中小股东地位,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政策效应为何弱化

  如此力度的政策措施,却没有出现相应力度的市场行情,原因又是什么呢?

  首先,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推动了投资行为的市场化。经过近几年的超常规扩容和发展,基金等理性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已占据主导地位,价值投资理念成为贯穿市场发展始终的主流投资理念。而伴随价值投资理念崛起的必然是政策效应的弱化,价值投资关注的是公司经营状况和成长性,而短期政策面的支持并不会立即改善公司的基本面。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机构资金不会因为一则利好而盲目做多。从当前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看,估值水平的走低直接限制了市场的做多热情。

  其次,股市价格的形成机制正在向市场化转变。近年来,基金等机构力量的迅速壮大,已大大缓解了资金方面的瓶颈,但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却逐步走低,原因在于决定市场走向的力量正由资金拉动型向价值推动型转化,股票的内在价值成为其价格的决定因素,单纯资金面的改善已无法构筑市场走牛的基础。价值回归的力量迫使庄股模式下的价格投机逐一走向破灭,由此导致了2001年以来股市泡沫的持续挤出效应。然而,在价值回归基本到位的同时,市场并没有出现估值水平走高的制度性预期。在股权分置等重大制度性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市场很难形成资源配置和用手投票约束的有效机制,公司素质的提高缺少根本的制度性约束和利益性驱动,投资者的分红回报无法得到保障,这显然会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水平的判断。

  第三,政策出台的侧重点致力于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改革。回顾一年来出台的政策,这些特征体现得甚为明显:一是涉及面广,系统性强。不是对某一方面的修修补补,而是全方位的政策设计和完善,涵盖制度和产品创新、强化监管、提高公司素质、拓宽资金渠道、风险控制、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二是打破行政分割,减少行政干预。在组织构架上不是证监会单独推行,而是由相关部门成立专门小组,统一规划、协调解决,以保障制度制定和推行的权威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三是标本兼治,长短结合。面对长达数年的熊市心理,管理层不是采取直线式的单纯市场化策略,而是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在维护市场信心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短期效应明显的一些政策措施,如股票质押贷款办法、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企业年金入市、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等,对于营造稳定的市场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化改革使股市成熟

  毫无疑问,市场化的政策趋向是根除沪深股市痼疾的根本手段,尽管我们正为之付出并将继续付出较为沉重的代价,但这是正本清源的需要,也是立足长远的需要。虽然2004年的政策推进并未让投资者在股市中拿到多少实惠,但毕竟让他们看到了一些市场化的运行轨迹,股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正在悄然发挥。

  从这一点看,投资者或许不会再将年初的大行情完全归功于"国九条"的推动,也不会因为年末股市低迷而埋怨政策的无力。我们的股市正在走向成熟和理性,面对经济从繁荣到调控下的回落压力,政策的推出虽然给出了更为有效的制度设计,但却无法给出股市价值短期向好的预期,这不是政策的无奈,而恰恰是市场化的政策手段对旧有政策市的弱化,和对市场化投资行为的认可。(华泰证券研究所 庄虔华 杨荣仁)

  本版作者声明: 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2004:系列重大政策为何没有把牛市唤醒?

--------------------------------------------------------------------------------

http://www.qianlong.com/   2004-12-20 13:47:31
  有人把2004年股市定性为夭折的牛市,有人则把它看作是春天的使者。2004年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2005年是否值得期待?

  系列化的重大政策出台将把2004年浓墨重彩地写入沪深证券市场的历史画卷。然而,政策大年并未造就政策大市,与利好政策频繁出击相伴随的是市场重心的梯次下移。

  这对多年来一直寄希望于政策救市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现实。然而,市场自身规律的运行,并不会因为主观愿望的向背而改变。在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整体环境下,政策的影响和效果正被赋予新的特征和涵义。

  应当说,今年的市场政策无论在出台背景还是在制度创新上,均为沪深证券史上所罕见。"国九条"把资本市场提高至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重新定位和审视,明确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澄清了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近期发布并实施的《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更是前所未有的制度性突破,将提高中小股东地位,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政策效应为何弱化

  如此力度的政策措施,却没有出现相应力度的市场行情,原因又是什么呢?

  首先,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推动了投资行为的市场化。经过近几年的超常规扩容和发展,基金等理性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已占据主导地位,价值投资理念成为贯穿市场发展始终的主流投资理念。而伴随价值投资理念崛起的必然是政策效应的弱化,价值投资关注的是公司经营状况和成长性,而短期政策面的支持并不会立即改善公司的基本面。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机构资金不会因为一则利好而盲目做多。从当前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看,估值水平的走低直接限制了市场的做多热情。

  其次,股市价格的形成机制正在向市场化转变。近年来,基金等机构力量的迅速壮大,已大大缓解了资金方面的瓶颈,但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却逐步走低,原因在于决定市场走向的力量正由资金拉动型向价值推动型转化,股票的内在价值成为其价格的决定因素,单纯资金面的改善已无法构筑市场走牛的基础。价值回归的力量迫使庄股模式下的价格投机逐一走向破灭,由此导致了2001年以来股市泡沫的持续挤出效应。然而,在价值回归基本到位的同时,市场并没有出现估值水平走高的制度性预期。在股权分置等重大制度性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市场很难形成资源配置和用手投票约束的有效机制,公司素质的提高缺少根本的制度性约束和利益性驱动,投资者的分红回报无法得到保障,这显然会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水平的判断。

  第三,政策出台的侧重点致力于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改革。回顾一年来出台的政策,这些特征体现得甚为明显:一是涉及面广,系统性强。不是对某一方面的修修补补,而是全方位的政策设计和完善,涵盖制度和产品创新、强化监管、提高公司素质、拓宽资金渠道、风险控制、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二是打破行政分割,减少行政干预。在组织构架上不是证监会单独推行,而是由相关部门成立专门小组,统一规划、协调解决,以保障制度制定和推行的权威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三是标本兼治,长短结合。面对长达数年的熊市心理,管理层不是采取直线式的单纯市场化策略,而是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在维护市场信心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短期效应明显的一些政策措施,如股票质押贷款办法、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企业年金入市、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等,对于营造稳定的市场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化改革使股市成熟

  毫无疑问,市场化的政策趋向是根除沪深股市痼疾的根本手段,尽管我们正为之付出并将继续付出较为沉重的代价,但这是正本清源的需要,也是立足长远的需要。虽然2004年的政策推进并未让投资者在股市中拿到多少实惠,但毕竟让他们看到了一些市场化的运行轨迹,股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正在悄然发挥。

  从这一点看,投资者或许不会再将年初的大行情完全归功于"国九条"的推动,也不会因为年末股市低迷而埋怨政策的无力。我们的股市正在走向成熟和理性,面对经济从繁荣到调控下的回落压力,政策的推出虽然给出了更为有效的制度设计,但却无法给出股市价值短期向好的预期,这不是政策的无奈,而恰恰是市场化的政策手段对旧有政策市的弱化,和对市场化投资行为的认可。(华泰证券研究所 庄虔华 杨荣仁)

  本版作者声明: 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股票市场投资机会

--------------------------------------------------------------------------------


  在市场结构性调整中寻找投资机会

  1、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投资机会

  我们预计受惠于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设施行业如交通运输业等,在2005上半年仍然将保持偏紧的局面,预计要到下半年才会有所缓解。所以在2005年上半年还是可以重点关注以"煤电油运"概念为主的瓶颈性行业的市场表现。

  宏观经济的高位回落使我们谨慎乐观地看好一些具有防御性的消费概念行业,这些行业的业绩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相对较小,未来前景值得长期看好,如食品饮料、医药、旅游、商业等。

  我们预计在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后,部分原材料行业如钢铁、水泥等,在2005年下半年有望出现一定的反弹。可以在2005年下半年适度关注这些周期性行业的市场表现。

  我们预计2005年部分高科技行业的公司将在政策主导的背景下迎来历史性发展的机遇,如国家3G计划的确定、国家数字电视标准的确定等。

  2、政策面积极向好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2005年证券市场机构投资主体将进一步壮大,伴随着大盘股的高速扩容大量合规资金将流入证券市场。在每一轮大盘股扩容前的短暂调整后将迎来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响应,业绩优良、稀缺资源的大盘股投资将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和证券投资组合。

  长期困扰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解决进程,但是市场期盼的"类别股东表决制"和"上市公司强制分红"等措施已经或有望逐步得到落实,这被市场认为是沿着落实"国九条"的政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解决股权分置和切实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的前奏,将极大地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和场外观望力量入市的信心。部分放在国际视野背景下也极具投资价值的公司,其长期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现。

  当然,2005年不排除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会有所尝试,因此带来市场结构性调整的投资机会也不可忽视,我们建议仍然关注具有地域性优势和重组优势的沪深两地本地股。

  3、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投资机会

  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不仅加快了引入QFII的步伐,市场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投机性较强的"庄股"纷纷落马,取而代之的是价值投资理念主导下的股价结构进一步分化,优胜劣汰成为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证券市场加速结构性调整的进程中,部分在国内具有龙头地位和品牌效应的公司股价也出现了接近甚至低于国际水平的现象,给投资者提供了长期投资的良机,建议积极关注这种被短期"低估"的投资机会。

  4、其它因素影响下的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过对进出口商品与服务价格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和经营业绩。目前进口量大于出口量的行业有:电子设备、机械化学产品、初级金属产品、化学和合金产品、光学摄像产品、橡胶塑料、交通设备、纸浆、木材。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对经营这些商品的行业有利。目前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行业有:服装纺织、鞋帽、蔬菜、牲畜动物、饮料饮品、皮毛、羽绒、石材、水泥。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对经营这些商品的行业构成不利影响。

  我们认为在通胀初期,应选择有定价能力、能将成本上涨转嫁给下游企业或者消费者的公司。在目前通胀预期增强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仍然坚持应该选择那些价格传导力比较强的公司。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和更容易进行成本转移的公司,将会有更好的成本控制和消化能力。

  我们预计2005年全球主要证券市场将延续2003、2004年的良好上涨趋势,美国经济良好的增长势头将推动纽约股市主要股指再上台阶,尤其是科技股市场表现将相对突出;重点市场仍然是亚太区的中国香港、悉尼、汉城,欧洲区的伦敦等股市,而其中香港市场中资股、地产股、银行股因中国大陆及国际资金的涌入将有突出表现。2005年周边市场进一步向好的表现,也会给A股市场的投资者带来谨慎乐观的预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股票市场投资策略

-----------------------------------------------------------------------------
  资产配置策略

  我们对2005年证券市场整体的判断为中性偏好,股指大致还会运行在1300~1750点的大箱体中,精选行业、公司仍是获利的主要手段。

  2005年预期将进入至少2~3年的加息周期中,债券市场预计将进入较长周期的弱势下降通道。我们在配置上倾向以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中短期券为主,控制组合久期。另外,增加可转债的比例也能有效规避加息周期中债券的疲弱表现。

  2004年证券投资基金的良好表现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005年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中,证券投资基金将会继续跑赢大盘。

  重点关注的行业和公司

  2005年,我们看好下列行业和上市公司:机械行业的中集集团;汽车行业的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纺织服装行业的雅戈尔、鲁泰A;传媒行业的歌华有线;旅游业的峨眉山A;农业的北大荒、好当家;食品饮料行业的光明乳业;有色金属行业的山东黄金;化工业的盐湖钾肥、华鲁恒生、云天化、烟台万华;电力与电力设备行业的长江电力、国电电力、国投电力、特变电工、国电南瑞;煤炭业的西山煤电、国阳新能、兖州煤业;元器件行业的长电科技、生益科技、安彩高科;计算机硬件业的长城电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6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6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lrt-1227 at 2004-12-21 13:28
Sample Text[color=Purple]历史经验告 ...

不错,是原创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从政策面来看,统计显示,自9月14日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应抓紧落实《国九条》等工作的消息公布至今,累计已出台的利好政策已接近15条,而且印花税单边征收以及建立中国证券市场风险防范基金等重要潜在利好政策,可能于明年初期出台也在市场预期之中。因此,在现阶段政策面对沪深证券市场走势依然起很大作用的情况下,近四个月政策面的持续暗示做多将对股指走势产生显著的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预计年末的最后一个交易周,大盘将在1300点一带展开弱势平衡震荡行情,且市场调整行情可能进一步延续至明年1月上旬,期间不排除股指有再度向下考验1259点的可能。但目前市场投资价值的日益显现,以及政策面持续暗示做多的状况,决定上证综指在1300点下方应是难得的建仓良机,明年1月中旬后的一段时期内,大盘走势将有望逐渐乐观。(中证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时,老师教的。不知道是不是算原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005年的证券市场也将如此。该破的仍然要破,该立的将大立特立。顺应此趋势者,方能生存、壮大。  

  三年大破存量洗牌  

  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开始了大破。表象上是指数的不断下跌,从2245点一度跌到1259点,实质上则是有效清理了投资主体、投资理念、投资对象。  

  投资理念出现大清理,基于供求关系,筹码-资金转换的思路逐渐转向企业价值的分析和探询;投资主体出现大换血,私募、券商、信托等机构让位于开放式基金和QFII等,中小投资者出现大面积深度亏损,而以开放式基金为代表的新机构,成绩普遍超越指数甚至绝对收益大大超越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以贵州茅台、中集集团、中兴通讯、上海机场为代表的成长型蓝筹股不断超越指数甚至创出历史新高,而大量ST、绩差、重组、小盘科技股等却不断创新低,甚至退市。2004年总市值比2003年减少1.1万亿元,其中6000亿元的市值损失来自50倍市盈率以上的品种。  

  在大破基础上大立  

  从业界的预期看,2005年仍然有许多问题高度不确定:宏观调控的进一步举措、利率汇率可能的变动、金融机构的清理整顿、大规模扩容压力、股权分置等。因此,大家对2005年的预期也都比较谨慎,除了强调进一步深化结构性调整,寻找结构性夹缝里的机会外,似乎并无二途。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而从股市基本面看,由于预期的高度不确定,目前1300多家上市公司所构成存量资产的动态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处于历史低点,而其中以中集集团、贵州茅台等为代表的稳定增长品种无论从股息率、市盈率、成长性等各方面,拿到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苛刻的比较,都具备绝对投资价值。市场已经形成机会大于风险的状况。  

  但我们认为,看待2005年仅仅关注存量部分是非常局限的,未能正确理解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全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年内,中国经济、金融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并快速进行了整体性和结构性的调整。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也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层次新的阶段,经济本身的健康、快速发展决定了资本市场的前景是正面的、光明的;而市场结构方面,以保险、社保、年金、开放式基金、QFII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将在中石油、中石化、宝钢、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大盘股为主的平台上进行博弈和投资,指数一定是进入另一个层面的发展。  

  大破的基础上,大立的机会正在产生。2005年将是立的转折和开始。  

  市场有望掀开新的一页  

  开放倒逼改革,实体经济发展倒逼金融体系改革,这决定了资本市场必须在发展中进行结构调整,因此发展是主基调。"国九条"的发布已经宣告资本市场进入结构调整、新陈代谢、大破大立的新阶段。  

  已知的制度变革中,对明年市场影响最大的是新股询价制度的实施。这将从源头上改善市场投资价值低、效率低、资源错配的问题。由于目前机构投资者已经是市场的主体,本身有很强的议价能力,IPO发行的询价过程中,能最大程度保护自身利益。新股发行价有可能比目前老股定价有很大优势,因此,对目前1300多家公司中的大部分带来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2005、2006年将是大型国企、大蓝筹密集上市的阶段。中石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发行都已经是箭在弦上。这些股票的上市将大大改变目前的市场结构。  

  2003年以来股市政策的解读告诉我们,"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九条"两个文件令中国证券市场翻开了新的一页,以开放式基金、QFII、社保、保险资金为代表的新型资金会在中石化、中石油、宝钢、长江电力、交通银行等为代表的大型蓝筹国企上进行投资和博弈。同时,市场制度建设、品种结构等方面也是全新的架构。今后的市场,在估值体系、投资理念、博弈规则、盈利模式等方面将与券商、信托为主的时代有本质不同,是新资金在新平台上进行新投资。  

  具体到指数层面,我们不妨看看这样一些基本的数据:深圳市场所有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不到2000亿股,上海市场是4600亿股,而中石油、交通银行的总股本合计约2000亿股(尽管其A股流通股本大约在100亿股左右),相当于所有深圳市场的份额以及上海市场的43%。综合指数完全有可能在中石化、中石油、宝钢、长江电力、交通银行等为代表的大型蓝筹国企的带动下节节攀升。尽管多数老股价值继续回归,综合指数也不会大幅下跌。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王晓路 大鹏证券/上海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28日,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柏松华诉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并做出一审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110672.05元。      

    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28日在第二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柏松华诉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

    据了解,银川中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及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对证券市场投资人诉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进行立案审查工作。此次受理柏松华诉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涉案标的14.53万元。

    银川中院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于12月28日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原告柏松华(女)委托丈夫禹涛代理本案,被告银广夏委托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岩和本公司监事梁胜权代理本案。      

    原告委托人禹涛在法庭表示,因为银广夏的虚假陈述造成原告的损失,应该予以赔偿,至于佣金和印花税则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计算;被告银广夏委托人表示,不否认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虚假陈述,需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应该考虑系统风险因素的存在,相应扣减证券市场投资人的损失。      

    银川中院为了保证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将尽快宣判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门写的真好

学佛一天,佛在眼前;学佛一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1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尚福林表示,当前资本市场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期,2005年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始终离不开新闻宣传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屠光绍指出,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要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新闻报道的有效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驻华大使馆发言人昨日证实,四川长虹在美国最大的进口商Apex董事长季龙粉在中国已被逮捕。而与此同时,APEX公司美国总部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则表示,对季龙粉的下落不知情。

    四川长虹28日发布公告,称Apex公司因亏损不能全额支付所欠应付账款,长虹将对其4.675亿美元的应收账款计提最高达3.1亿美元左右的坏帐准备,从而使公司今年出现大的亏损。随后季龙粉控股并担任主席的联交所上市公司中华数据广播(8016.HK)亦于同日停牌。季龙粉的下落随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据媒体查询,季早于10月份即已在深圳遭四川警方逮捕,而四川警方没有否认。(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焦点将会从宏观调控及有关软、硬着陆问题的争论转移至金融领域的重大政策变动及锐意改革进程。
  令人期待已久的人民币汇率体制变动将很可能发生于明年。
  中国的汇率体制将于2005年发生改变,第一步会是逐渐放宽人民币波动的幅度。我们预计,这个变化很可能在今后3至6个月内就会出现。我们估计,到200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会升值7%。我们预计汇率体制将会持续主导大市走势,利率将跟随汇率温和上升。汇率的波动将导致市场随之大幅波动。然而,倘若人民币以循序渐进的步伐升值,吸引大量资金流入香港地区,从而为恒生指数、H股及红筹股带来支持,市场很大可能会间隙性地持续走强。
  摩根大通认为中国2004年10月的加息是我们所说的“政策正常化进程”(PolicyNormalization)的第一步。但是中国出现大幅加息周期的可能性甚微。在加息趋势方面,摩根大通预测1年期存款利率在12个月内将合计上升100个基点。这样,根据我们对2005年的通胀预测,提高实际存款利率到约为零的水平。这一轮加息结束时,存贷利差仅会略微扩大。中国的储蓄率已经非常高,但消费意欲仍然较低,所以将实际存款利率推至远高于零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中国现在不存在内生性通胀的威胁。通胀增长主要由食品价格引起,但食品价格现已见顶。展望未来,食品价格将趋于稳定,料将伎整体通胀率下跌至3%。因此,我们相信,如果仅是消除通胀,加息并无必要。另一方面,由于整体通胀率从负值水平大幅上升至正值,即使通胀现已见顶,将名义利率调升,让实际存款和实际贷款利率处于合理的水平仍然是有必要的。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较低的存款利率持续令大量资金从正规的金融市场流向黑市借贷市场,摩根大通已于早前指出这种现象正方兴未艾。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将倾向于鼓励消费,不鼓励储蓄,限制过热领域的投资。因此,大幅加息确实不是最佳的政策选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4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雷纷纷引爆 市场伤痕累累  
(2005-01-03 18:22:29)




  
  上周消息面:利好因素方面,尚福林讲话称推进资本市场工作需要有利的舆论氛围,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已向国务院报送关于设立证券投资者风险补偿基金的请示,新股申购冻结利差资金,拟作为补偿基金来源之一,QFII认为A股将得到支持,资金供给可能转向宽松,证券公司可以申请发行短期融资券,基金公司自有资金将开放,涉及股票市场,上交所宣布将于2005年首个交易日发布上证红利指数。利空因素方面,有国务院发展中心对2005年股市融资总额的预期高达1100亿,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5年物价水平难以明显降低,新一届发审委成立。

  上周是2004年最后一个交易周,上证指数周一跳低以1285.41点开盘后小幅盘下,周五以1266.49点收盘,比上周跌18.54点,周线已形成六连阴。深成指收3067.57点,比上周跌58点。沪市周成交量232.23亿元,深市周成交量132.72亿元。上周在消息相对真空的情况下,大盘未能绝地反攻,而是震荡下行,深沪股市依然低迷,市场弥漫悲观绝望的气氛,年内最后一个交易日,不但没有出现市场普遍期待的“尾盘上翘”行情,反而在两市B股暴跌拉动下震荡下挫直至收市。另外,由于市场已进入年报预增、预亏期,个股的风险及机会均大幅增加,所幸的是,在空头狂轰烂炸之下,多方勉强力保1259点不失。

  从盘面情况来看:中国联通、长江电力等大盘指标蓝筹股出现企稳迹象,明显有主流资金介入,清华系个股如清华紫光、力合股份等涨势较好,券商股借利好消息有所表现,个别*ST股如*ST万里等借助预盈的消息上涨。受负面消息影响的四川长虹、天大天财出现连续下跌,ST达尔曼和ST猴王先后跌破面值“成仙”,从四川长虹因受骗导致巨亏到长电科技的整改方案风波、再到吴忠仪表04年度预计3亿元左右的亏损等,年报地雷和公告地雷层出不穷。另外,以兖州煤业为首的煤炭板块出现调整,民生银行通过延长H股发行期的议案,带动金融板块走弱。纵观两市,跌幅居前以绩差股、问题股居多。

  虽然2004年的中国股市置众多利好而不顾,惨淡收官。但值得注意的是,股市年底、年初出现行情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现阶段投资者不仅不应丧失信心,而要尽快做好目标股的选择工作、密切关注市场机会,等候春季行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4-27 20:55 , Processed in 0.077012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