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无定法 发表于 2006-10-3 07:13

巴菲特勝券在握

羅伯特.海格斯壯撰寫的《勝券在握》(The Warren Buffett Way)中譯本於一九九六年五月在台出版,當時我應邀為這本書做審訂並撰寫導讀,正值我暫時離開金融投資界,因此有足夠時間可以仔細研讀有關舉世稱譽的投資贏家華倫.巴菲特成功投資的種種事蹟,以及他所秉持的投資策略。那時我對巴菲特不僅感到折服與讚嘆,當然也從該書受益良多,大有收穫。

  有趣的是,我當時和別人談起巴菲特的投資法時,知道有這麼一號投資怪傑的人居然寥寥無幾。不過,隨著中文版的出版,媒體有關巴菲特的報導不斷增多,到後來,談巴菲特也像趕流行似的,在金融投資圈幾乎人人都可以談上一些有關他的種種,有人還拿他與曾經頗為風行的「價值投資」畫上等號。

  在此同時,有關巴菲特其人其事、相關投資法、投資策略的書刊也像趕熱潮、搭便車似地大量出籠、充斥書市。這股風潮甚至席捲至中國大陸,巴菲特在大陸已被視為「價值投資之父」,價值投資法也成為這幾年大陸低迷股市的重要出路。

  所以我覺得,華文世界在認識巴菲特、師法巴菲特,甚至崇拜巴菲特的過程中,《勝券在握》一書應有開風氣之先之功。本書的初版已經為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所締造的成功做了種種見證:從他創立合夥投資事業,到實際參與企業經營,再到以他的投資考慮、原則及策略在市場中精挑細選有獲利能力,可以為他帶來豐厚利潤的上市上櫃公司投資,為他個人及投資人(即他所領導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股東)帶來可觀的財富,都做了詳細地描述。

  同時,《勝券在握》還根據巴菲特過去的投資案例,歸納出他做為決策依據的投資基本原則(作者稱為「巴菲特投資法」),指出任何人都可以按照這些原則進行成功的投資。

  這些原則在新版的《巴菲特勝券在握2》中仍然保留(見第四章末),而且更有系統的把四類原則(事業守則、管理守則、財務守則、價值守則,共計十二個原則)分別闢為專章,以更新的實際案例詳細闡述,更方便讀者了解與學習。

  談到學習,我想指出,過去有一段時期國內的金融投資圈(尤其是我所服務的基金管理業)有不少人把巴菲特投資法奉為圭臬,言必稱巴菲特;到二○○四年為止,巴菲特和他的價值投資還是大陸金融投資界的顯學。

  過,目前價值投資似乎光采已失。以國內基金業來說,一方面強調價值投資的共同基金還是無法擺脫市場行情起伏的牽制,創造出如同巴菲特的輝煌投資成效;另方面基金管理人縱然想師法巴菲特,也常因個人因素難以盡得精髓,為基金創造好成績,讓投資人有滿意的獲利。漸漸地,價值投資在基金管理這個領域就慢慢失去注目。

  有趣的是,本書作者海格斯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他本身也在金融投資界工作,在本書後記中,他指出,由於工作的關係,他開始研究巴菲特的投資法,幾年下來,「我的投資事業聲名卓著,由於奉行巴菲特的教誨並跟著他選股,我替客戶賺錢的時候多於讓他們賠錢。」

  這樣的成績讓他想從證券經紀人提升為基金經理人,管理較大較完整的基金投資組合。這兩者的差別是:做為經紀人,服務的對象是個別的客戶,只要能建議客戶買賣幾支股票(或債券、基金及其他投資標的),讓客戶賺錢,也為公司(所服務的證券公司)及自己賺到佣金,就算是工作稱職。但成為基金經理人,面對的是許多的基金投資人,要拿出的績效是能夠擊敗股市,贏過大盤。

  結果海格斯壯的基金在一九九五年四月如願成立,「以研讀巴菲特十年之功,外加數年管理投資組合的經驗,我覺得我們足以讓客戶的獲利回報高於平均。」但事與願違,他操作的基金連續兩年的投資績效都不怎麼樣。

  怎麼回事呢?巴菲特投資法不管用、不靈光了嗎?海格斯壯檢討,他為基金買的股票多半是「波克夏型」的股票,像報紙、飲料公司、非耐久消費性事業、金融服務公司,也就是有許多是巴菲特已經買的股票。

  問題是,巴菲特在一九八○年代買的股票到九○年代已有了變化,「許多公司在八○年的盈餘持續有兩位數字成長,到了九○年代末卻只剩個位數成長,……當一家公司成長腳步放慢後,內在價值的折扣就小了,想再靠投資它而獲得超過平均水準的大幅獲利可能沒機會了。」

  還有,海格斯壯也發現,在基金所持有的公司成長趨緩的同時,諸如電信、軟體以及網路服務等科技類公司卻快速成長。由於這類股票都不在基金投資組合之內,基金的表現當然就不如依恃科技股快漲動力而同步漲升的整體股市。

  海格斯壯需要做的調整就是也跨入以科技類股為主的新經濟領域,他相信巴菲特那一套應用在新產業也會有效。一九九八年,他將基金納入李格梅森資本管理公司,以巴菲特投資法介入科技類股,基金績效果然好了起來。

  海格斯壯指出,「好成績並非是因為改變了想法與做法,而是將想法用於更廣泛的股票標的。」他同時指出,多年來已有許多巴菲特投資法的信徒將這些投資原則應用於不同的投資領域,有些績效卓著的投資人買的是「非波克夏」的股票,也有人買小型股,還有人把巴菲特的方法用在國際市場買海外股票。他認為,「巴菲特投資法適用所有的事業,不論是哪一產業,不管市值大小或設在哪裡的公司。」

  根據海格斯壯的這段經歷,我們來看看國內價值投資型基金面對的是什麼問題。國內價值投資被喊得喧天價響時,正是股市低迷,所謂傳統產業股慘跌,淪為「雞蛋股」、「水餃股」的慘淡時期(二○○○年至二○○一年)。當時由證券主管機關主導,由基金公司陸續推出投資於有較多資產(包括土地資產)的傳統產業的基金,都紛紛標榜是價值型基金,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於是也被奉為圭臬,風行一時。

  問題是,這些有資產卻無經營績效的傳產股公司絕不能完全通過巴菲特投資法十二原則的考驗,股價當然也無法有好表現,連帶也使得這類基金操作績效不彰,結果是業者悄悄地拿下價值投資標籤,投資人也對價值投資失去信心。

  我們再來看對岸的大陸股市和基金管理的情況。金融投資圈和相關媒體高喊價值投資,推崇巴菲特之時,除了有部分崇洋心態外,當時大陸股市正經歷行情逐年下滑,但本益比又偏高,被人(尤其是外資)視為股價高估,喊出價值投資,多少是想點出大陸的上市公司具有真正的投資價值,如果以價值投資法檢視,應該還是值得投資。

  實際的情況是,這類公司不是沒有,但不多,而且也沒有人真正以巴菲特投資法把這類公司找出來;隨著大陸股市因為種種問題不斷出現,加上其他政策因素,市場行情仍然持續下滑,價值投資也漸漸少被強調。

  看來兩岸的所謂價值投資似乎都沒有真正受惠於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至少沒有明顯地表現在實際的投資成效上。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巴菲特投資法在這兩個地方不管用嗎?還是有其他原因?

  根據我的了解,如果你去問個別的資產管理從業人員(包括研究員、基金經理人等),巴菲特那一套對他們到底有沒有用,或有沒有幫助,絕大多數人會表示有用、有幫助,甚至學到很多,對工作上的專業絕對是加分。

  那為什麼無法在工作績效上表現出來呢?我覺得這種情況和海格斯壯很像。以國內的價值投資型基金來說,一開始就定位為投資資產較多的傳統產業(也稱為資產股),並視這些資產(尤其是土地資產)為內含價值的主要來源,這和海格斯壯開始時還是以傳統產業為持股重心很像。更糟糕的是,國內很多資產股之所以淪為「雞蛋股」、「水餃股」,是因為經營績效甚差,根本不具備投資價值。勉強投資這類股票,基金績效不佳可想而知。

  要擺脫這種困境,就要學習海格斯壯,調整基金定位,也調整投資標的,真正以巴菲特投資法的十二原則去檢驗所有類股,包括科技類股,做到真正的價值投資。

  還有,這些資產管理從業人員最好也要擺脫選擇性學習的心態,徹底了解巴菲特投資法,並妥善應用,才可能真正對自己的投資操作有幫助。據我了解,有些人雖景仰、推崇巴菲特,也覺得巴菲特投資法值得學習一番,雖然也會覺得學到了東西,對自己有幫助,但在工作上或操作績效上的幫助終究還是有限。

  不要忘了,連海格斯壯這種長期研究巴菲特並整理出巴菲特投資法的人,在師法巴菲特投資時都會有失手的時候,更何況是我們。

  所以學習巴菲特,就要深入、反覆地學。這次我詳細研讀《巴菲特勝券在握2》,覺得新版的架構編排以及內容的調整比舊版要好(內容更新過,更具參考性),可以讓讀者更容易循序漸進地進入狀況,更有助於學習。例如,本書前三章先讓讀者清楚地認識和了解巴菲特這個人,他在投資專業方面的師承及影響他的人(如葛藍姆、費雪、威廉斯、孟格等),以及他如何開創投資事業的過程。

  在第四章,作者指出一個巴菲特十分重視的投資理念,那就是「投資就是買事業」,並不只是買股票,不能只是注意股價的漲跌。既然是買事業,就要挑選能永續經營持續為股東創造利潤的企業,於是巴菲特著名的投資策略十二原則就派上用場了。

  接下來四章,海格斯壯以案例就事業守則、管理團隊守則、財務守則及價值守則等四類守則所涵蓋的十二原則做實際應用的詳細解析,也是學習巴菲特投資法最好的教材。

  此外,作者也在書中提醒讀者,除了買股票做股東或買下事業介入經營,巴菲特也投資債券、可轉換優先股之類的固定收益證券,而且是巴菲特投資組合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作者特別指出,巴菲特進行這類投資,在挑選投資標的時運用的決策依據,和買股票、買下整個事業體沒有兩樣,仍然是那十二個原則,以確保安全空間及獲利空間,因此這類投資同樣也是成功地為他獲取可觀的利潤,這樣的投資運作當然也值得學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新版本針對巴菲特主張不過度分散投資,只集中投資於較少但可以了解、掌握的企業,特別闢專章加以闡述;海格斯壯並以人會受情緒及不理性影響,進而左右投資的成敗為重點,分別在兩個專章中詳細分析,也襯托出巴菲特在投資時的冷靜與理性,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

  整體而言,在有關巴菲特的書刊已經充斥書市的現在,要論可以真實地認識、了解巴菲特,並且有效地學習巴氏投資法、投資策略的精髓,本書仍是最好的一本書,只要願意反覆研讀、深入鑽研,必定會有大收穫。

  然後,我們就可以運用巴菲特的投資策略進行投資,就像我在《勝券在握》︵這本書的第一個版本︶的導讀中所說的,步驟一、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步驟二、不擔心經濟情勢;步驟三、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步驟四、管理好投資組合。

  根據前兩個步驟,我們就不必去做短線進出,因為「股票市場是狂歡與抑鬱交替發作的場所」(有如人得了躁鬱症),注意股市的目的,只是想確定「有沒有人最近做了蠢事,讓我有機會用不錯的價格購買一家好的企業?」

  而根據步驟三,我們要和巴菲特一樣,不論是否參與經營,都要在意企業的營運績效、獲利能力、實質價值,以及能否以好的價錢(低於企業實際價值的價格)買進。

  再根據步驟四,我們要重視所投資企業的長期獲利,不會在股價有所變動時,將手中的持股(投資組合)隨著差價的高低,任意拋售。

  這四個步驟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以「企業主」的立場、心態進行投資。對只是投資股票的個人或資產管理人(例如基金經理人)來說,這樣的投資策略可以幫助他們挑選到貨真價廉的投資標的。對企業經營者來,則可以在擴展經營版圖時,以這樣的策略走得更穩健踏實,值得國內的財團經營者參考。

  談到這,我想引用美國《富比士》(Forbes)雜誌對本書初版的讚譽:「這真的是最重要的一本談股票新書……如果你認為有關巴菲特的事你都知道了,本書可以讓你學習的可多了。」至於最新出版的《巴菲特勝券在握2》,我認為仍然像第一版一樣精彩、實用,加上篇章架構的調整和內容的更新,無可置疑,變得更好閱讀,更容易學習。

  我還是想再強調,本書值得反覆再讀,用以汲取巴菲特投資策略的精髓,也對想在投資市場中長期獲利的讀者,必能帶來許多幫助。

3491 发表于 2006-10-3 15:08

xx

价值投资理论 发表于 2006-10-3 16:23

写得很好。

节日愉快!

高级伴读书童 发表于 2015-4-18 01:57

好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菲特勝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