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7:00

试错 虎口争食还是三只手捏田螺稳拿?

试错 虎口争食还是三只手捏田螺稳拿?

周六 帮朋友装了个软件 与之交流了一下 他说 老李 今年你做的个股操作风格大不一样
是吗? 我没有回答 但我记下了....
中饭是吃面条 吃了久仰大名的镇江锅盖面 味道不错
面条有2种 小刀和细面 我们选了小刀面 双浇 鸡块和生煎大排
面条里有青菜 另外还加上豆芽菜 滋味不错 汤水里咸中带一丝甜味 辣味 其中还有其他味道 我感受好像是他们的秘方吧
吃完后同服务员聊了一下 发现是新开的 装修得古色古香 她们还向我们推荐了几个可以免费添加的小菜 其中有一个萝卜 尝了一下 味道不错 像似泡菜....
2人花了不满30元 吃得满意 下次还要去 去尝尝镇江的另一镇江特色 水晶肴肉
水晶肴肉肉质鲜红,皮白光洁晶莹,卤冻透明,质地醇酥,油润不腻,滋味鲜香




锅盖面

锅盖面,又称镇江“伙面”,是镇江家喻户晓的面食。其做法简单:将面粉揉好后擀成薄片,再用刀细切,与锅盖一起下锅煮熟,捞起放入调好佐料的碗里即可。伙面的特点是软硬恰当,面的柔韧性好,老少咸宜。锅盖面原本不在镇江,它是经过一番波折才在镇江定形成名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锅盖面
主要食材
面条,酱油,糖,虾仁
特点
面条筋道,味道鲜美。


1 简要概述
  镇江“伙面”,又称锅盖面,是镇江家喻户晓的面食。镇江三怪之一“面锅里面煮锅盖”。镇江“伙面”,又称锅盖面,是镇江家喻户晓的面食。其做法简单:将面粉揉好后擀成薄片,再用刀细切,与锅盖一起下锅煮熟,捞起放入调好佐料的碗里即可。伙面的特点是软硬恰当,面的柔韧性好,老少咸宜。锅盖面原本不在镇江,它是经过一番波折才在镇江定形成名的,曾在天津美食节获得过”金鼎奖“美誉,目前已经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江市政府正在积极努力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锅盖面
2 制作方法
2.1 食品用料
  原料配方(制100碗):
  面条10千克,酱油2.5千克,绵白糖65克,味精50克,虾仁5克,青头1千克,熟猪油(或芝麻油)1.5千克。
2.2 制作方法
  1、将锅放在中火上,加入清水250克,虾籽下锅煮沸,3分钟后,放入绵白糖,溶解完后倒入酱油,烧沸离火,让其冷却后装入容器待用。
  2、锅内放进清水烧沸,按顾客需要数量放入面条(但每锅最多不超过15碗,每碗生面条重约130克),盖上小锅盖。将空碗放在锅台上,逐碗倒入酱油25克,熟猪油或芝麻油10克,加上适量青头和味精0.5克。面锅滚沸后,加适量清水,使面条熟透,大沸时揭去盖,清除浮沫,将面条逐份捞入碗内,浇入适量面汤即成。
  3、青头制法:青头是用各种蔬菜制成的面卤,分为生、熟两种。生的有蒜泥、蒜花、漂儿菜(春季腌制的青菜);熟的有小青菜、川芎、青椒,将这些蔬菜择洗后,用沸水焯熟,切成丝或段即成。

3 食品来源

锅盖面
  相传从前山东有户人家,只有夫妻两人。夫妻俩感情很好,但丈夫老犯病,胃口不开。妻子倾心照顾,但下的面丈夫不是嫌硬,就是叫烂,始终吃得很少。吃得太少,病情加重,妻子非常着急,想办法要让丈夫胃口大开。
  有天,她用粗竹蔑排成行,用绳连起来,再用粗竹杠压在上面“跳”面。面压平了,叠起来再“跳”,直到把面“跳”得像纸一样薄,再切得很细。然后,妻子将面下到锅里,就出去拎冷水,回来迟了,面汤溢了出来,她连忙掀起锅盖,将汤罐里的水往锅里浇,一不小心,把汤灌盖子碰进锅里。面烧好后,丈夫一尝,既爽口又适味,三口两口就把面吃完了,并对妻子说:“今天你这面怎么下得这么好吃,我还要吃。”妻子说:“今天汤罐盖子滚到锅里了,面锅里煮锅盖”。丈夫说:“你再给我来碗面锅里煮锅盖。”妻子见丈夫胃口大开,再用汤罐盖子放在锅里盖在面上煮给丈夫吃。以后,妻子天天煮锅盖面给丈夫吃,过了一个月,丈夫的病就根除了。
  丈夫身体好后,便到江南去访友。一去三年,全无音信。妻子非常思念丈夫,就赶去江南去找。在镇江,她只好靠自已的煮面手艺到一家面店里做伙计,慢慢地找自已的丈夫。妻子还想道:我的锅盖面很有特色,丈夫肯定不会忘记,有朝一日他来到这里吃到锅盖面,就会找到我的。因此,她天天都把锅盖面做得非常地道,引来了大批食客,使这家本来生意清淡的小店一下子兴隆起来。
  原来丈夫到江南访友未着,也流落到了镇江,困在一座破庙里。一天,他听人说街上有家面店经营的面很有特色。他想起自已在家里,天天都能吃到妻子做的锅盖面,而现在却如此落魄,就非常想念妻子。他也赶到那家面店吃面,面刚一入口,就感觉到妻子那高超的手艺。再吃一点,他更加坚信这面是妻子煮的。他直入厨房一看,煮面的正是自已朝思暮想的妻子。两人相遇后,自然很高兴。他们想到既然镇江人这么爱吃“锅盖面”,还不如自已两夫妻开个面店,不回山东老家了。这样,“镇江伙面店”就开张了,“伙面”成为镇江有名的食品一代代传了下来。

4 来源典故

锅盖面
  《乾隆和张嫂子伙面店的故事》最为生动。那时,镇江人喜欢吃伙面,街头巷尾都有不少伙面店。伙面店的面条不是像现在用手擀出的,是人坐在长长的擀面杖上,在和好面的擀面桌上“跳”(压)成薄片、再用刀切细而成,这样“跳”出来的面条柔韧性特好。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沿着古运河南下由西津渡登岸,带了一名随从太监,一路寻到镇江名气最大的张嫂子伙面店坐下。动作麻利、做事迅捷、和气客套、体态端庄的张嫂子又是上茶又是递热毛巾。乾隆的随从传下话:“要吃镇江伙面!”不知是因为乾隆来得早,还是张嫂子起得迟,待吩咐传下后,里边面还没跳好。
  张嫂子直催还在跳面的丈夫:“快,动作快些啊!”丈夫愣了愣:“我不是跟平常一样吗?”那边,张嫂子就赶快舀水下锅,往灶膛里点火。但这天好像什么都变得慢了。越是急,水越难开;越是急,面越难跳好。随从又进来催了……张嫂子赶快催丈夫切面,自己又往灶里添了把柴。很快,锅里的水开了,丈夫的面也切好了。
  这时,随从又进来催,张嫂子正抓起一把面往锅里撂,边回话边赶快盖锅盖,忙乱中,把汤罐的小盖子撂进面锅,在水面上飘飘荡荡的。还没等张嫂子放好作料,锅里的水又滚开了,直往上翻,快要溢出锅外,张嫂子一见,赶快用勺子舀了两勺汤罐里的温水一浇,面锅里平静下来。水再一开,张嫂子就用小竹笼子、长筷子将面条捞进碗里。正要端,那随从已一手接过去。忙碌了一阵的张嫂子倚在门外,想听外面顾客的反应,直听见那人端起碗吃着,连声说:“味道不错,味道不错,不烂不硬,喷香爽口!”张嫂子正要转身再去锅边下面,哪知身着便服的乾隆竟踱步进来,乾隆见到情景一声惊叫:“呀,你怎么将锅盖放在面锅里煮起来了?!”
  这一叫,张嫂子才发现自己手忙脚乱,一下子竟将汤罐上的小锅盖错当成了大锅盖,连锅盖撂到面锅里还不知道。正在这时,丈夫也过来说:“外面的顾客个个都说今天的面,味道特别好,你是加了什么好作料了?”张嫂子指那小锅盖说:“怕就是因为面锅里面煮锅盖吧?”
  乾隆光顾镇江伙面店连说两声味道不错的故事传开了,从此,镇江的锅盖面名声大振,大街小巷都有大大小小的锅盖面店。
  锅盖面的未来:
  镇江锅盖面历史悠久,传承了几百年,自然有她存在的奥秘,作为一款喜闻乐见的面食,带给人们满足味蕾的愉悦,吃的是一种味道,现在更是一种文化。镇江锅盖面和扬州的阳春面乍看相似,但是各有千秋,锅盖面在世代镇江人的探索和创新中得到了发展,形成了镇江独特的面食文化。面艺世家锅盖面融合了多家镇江锅盖面的制作方法,综合筛选精致了这碗香喷喷的锅盖面,使其味道更纯正,香气更浓郁。面艺世家锅盖面在秉承和发扬这一古老面食技艺中,不断努力创新,为人们的餐桌丰富着选择,也在努力的传播着古老镇江的历史文化



好像离题远了 我要说的正是我在时候喝茶时候的思考 也就是文章的标题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7:15

本帖最后由 江苏常熟老李 于 2014-8-24 07:17 编辑

我记得2012年我做的是银行股
好像在这里也发过贴 没找到

老李看好的银行股
http://www.cssjb.com/thread-84776-1-1.html

发表于 2012-1-20 16:58:34
600016
601818
一个最好的
一个最差的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7:47

2013年 做了个002362 当时在上海同以往中专同学讲了 输了算我的 没人信
为啥? 我的账户上没有多少股002362
为啥?那年老李的老婆身体欠佳 我把钱取了出来连同女儿的10万 凑成20万带到上海准备最后确诊开刀
哪知老天有眼
可遗憾的是老李也没有在这个股上重仓 也只有拿到13元走了
我检讨
今天还是要检讨..........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7:53

今年这几位同学同我讲起002362已经翻倍了
可你老李也没有赚到多少?
没错
我现在想说的是
我不想一直占有 但我曾经拥有.........
家人健康 自己健康 这是最的的幸福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8:03

今天的600854新高了
可我却不太高兴 你懂的
老李手上只有1手纪念品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8:11

说是结构型牛市 但在大盘涨了200点的情况下
老李不做股东 学习“范跑跑” .......
回过头来 还是要留一些清醒留和一些警惕
600854是慢牛走势 不像002362
所以老李今年转换了操作风格 快进快出
也就是今天的话题......
当然老李手上类似002362的个股还有 一直在关注着

jsded109 发表于 2014-8-24 08:17

占楼学习,不知楼主是否愿意。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8:18

话要从002190 002114讲起

002190 当时咱不敢
可002114下了几次决心 就是下不了手
不知道在座的看官有没有同样的过程?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8:19

jsded109 发表于 2014-8-24 08: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占楼学习,不知楼主是否愿意。

欢迎 希望大力批判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8:22

接上话题
于是痛定思痛 决心痛改前非 转换操作风格 寻找新的对象
以下是我做过的几个票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8:32

周四那天准备卖出002360 7.38元 按错了键 成为买入
所以周五一直在盯住002360交割 放走了300059 遗憾
周四晚上 我同他人研究分析了好长时间300059
周五早上还同另一个人提醒交流过
那知看了002360 放跑了300059 看看分时图多么漂亮流畅的走势 好股啊板

好在002360老李在7.47元成交 当天的最高价 不遗憾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8:40

是试错 虎口争食还是三只手捏田螺稳拿?

以上几个票 老李始终是抱着“试错”的观点和交易心态来操作的
快进快出 没有大赚也没有套牢
所以在昨天就萌发了以上的想法 不知是对还是错?

在当前的情况形势下 是不是继续这样按既定方针办???
欢迎大家拍砖:handshake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8:44

关于300059的分析 见图
这是大家都懂的 贴上留作纪念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8:52

奥 忘了讲 周五没有吃到300059 换了个603333玩玩
进价是5.02元
挂单4.99 5.00没有成交
5.02是追的

收盘价对得起咱老李:victory: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8:53

以上讲的个股 只是交流而言
不是推荐谨此声明


再一次沉思者 发表于 2014-8-24 09:05

垂直向上拉升,风格转换了。可能是我以前没有留意到。基本功在,招数变幻无穷。:WX:

宝玉好 发表于 2014-8-24 11:30

:victory::victory::victory: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11:42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4-8-24 07: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记得2012年我做的是银行股
好像在这里也发过贴 没找到






索罗斯:投资应选最好和最差的公司

 投资选“差”回报大
  投资应选择两种目标:一是最好的公司;二是最差的公司。
  ——索罗斯
  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高企,无论如何,市场又进入一个让投资者难以抉择的时代。许多投资者都很难摆脱这样的迷惑,在这样一个投资越来越艰难的时期里,我们如何才能找到有效的投资方式呢?
  投资就选“差”的!这是一个似乎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命题,然而在现实的投资市场中,它却恰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索罗斯是一位投资大师,他就通过选“差”获得了高额的回报。索罗斯最值得大家学习的投资经验是从行业和政策的角度去挖掘投资机会。他认为,一些行业中最差的公司,由于这类公司负债率高、经营不善,股价通常比较低,一旦业绩出现好转,会吸引市场资金的参与,容易获取超额收益。利用这种方法,索罗斯在银行板块和武器装备板块都获取了较好的收益。如1972年,索罗斯瞄准了银行。当时银行业的信誉非常糟糕,管理非常落后,投资者中很少有人购买银行股票。索罗斯经过观察研究,发现从高等学府毕业的专业人才正成为新一代的银行家,他们正着手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银行盈利开始逐步上升,于是索罗斯果断地大量介入银行股票。一段时间以后,银行股票开始大幅上涨,索罗斯获得了50%的利润。
  其实不仅仅是在股市,在其他很多投资领域,我们都可以运用到这一投资法则,这也给我们的投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一般而言,人们一旦涉足投资,都喜欢去追逐那些所谓“优质”的品种,这当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你有没有想过,人人都看好的投资品种,价格高涨,高处不胜寒风险是巨大的。但如果我们能像索罗斯那样反其道而行之,从那些被市场认为“差”的投资品种中进行挑选,反而可以使我们的投资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清朝商人林之洋,有一条很有名的生意经,叫做“人弃我取,易地而富”,这与我们所说的选“差”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一次,林之洋为位居宰辅的吴氏兄弟送货,吴氏兄弟把一批当地的土特产赏给了船上的水手们。水手们尝了尝,都觉得有一股怪味,便都扔在一边不要了。但林之洋却想到,水手们都不喜欢,并不能说明它毫无价值,或许换一个环境情况就会不一样呢!想到这些,他便出钱把那些土特产收购起来,每到一处,他就卖出一些,最后终于找到了有喜爱那种特产人的地方,他也抬高了几倍的价格,仍旧很快地被抢购一空。
 低位介入是关键
  群众永远是错的。当股票便宜到没人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
  ——巴鲁克
  其实,选“差”的根本要义在于,在一个投资标的低迷时期进入,投资的成本往往会比较低,而一旦影响这个投资标的的相关因素发生变化,这时候就会带来超额的投资回报。所以归根到底,选“差”给我们提供了在投资市场低位介入的机会。
  投资大师巴鲁克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又是善于把握先机的股票交易商;既是手段灵活的投资商,也是通晓经济发展的政治家。“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他很多关于投资的深刻认识都是从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来的。比如巴鲁克主张,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
  巴鲁克的话可能说得有些极端,但他的投资哲学却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投资市场并不是人人都能发现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低位介入潜力品种就是可能的。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也采访到了多位成功的投资者,他们都运用选“差”的投资法则获得了超额利润。比如ST股,这是证券市场中被人遗弃的一个板块,但有些投资者却能够从中挖掘出有潜力的品种,最后获得了超额的回报。同样在房地产市场,也有些投资者一反常理,他们不去围着那些成熟区域的“豪宅”打转,而是在一些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新兴区域掘金,同样获得了非常好的回报。而创业更是如此,选择在行业的低迷期进入,分享市场成长带来的空间,无疑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

  其实不仅是个人投资者,一些企业的实战案例也清晰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比如我们发现地产大鳄万科的拿地建房,往往都是在当时看上去非常“差”的区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万科的远见就渐渐显露了出来,潜在的规划利好逐渐变成了现实。可见,许多所谓的“差”只是相对的,许多相关因素的变化,都会让其重新脱颖而出。
 逆向思维不可缺
  进行与众不同的投资吧,做一个逆向投资者。
  ——安东尼?波顿
  有不少观点认为,在投资市场有所谓“不与趋势相抗衡”的顺势策略,关键是应该顺应经济基本面、政策调控方向等,在确认大趋势形成后跟随。但在具体对投资品种的选择时,记者认为逆向思维是不可或缺的,这样才能让你在与其他投资者的较量中脱颖而出。所谓选“差”,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演绎。
  安东尼?波顿是着名的逆向投资大师,他在给投资者撰写的一本书中写道:“进行与众不同的投资吧,做一个逆向投资者!当几乎所有人对前景不乐观时,他们可能错了,前景会越来越好;当几乎没人担忧时,就是该谨慎小心的时候了。”
  所谓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换言之,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考虑问题时,而你却朝相反的方向思考,或许你就能获得克敌制胜的机会。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古人经商智慧,其中的“人弃我取”就是对选“差”最好的解读。
  有专家认为,按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如果要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获得最大的价值,投资者就得避开大众关注的热点,即避开博弈中的矛盾和焦点,寻找并赢得低估行业投资的先机。从这一点来说,投资决不是简单的财富转换,而是将被社会投资大众低估的投资品种价值发掘出来。
  如何选“差”有技巧
  直觉并非来自天赋,而是来自无数次战斗所累积的经验。
  ——川银藏
  文章写到这里,肯定会有不少投资者对选“差”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然而,选“差”可是项技术活,其中也需要很多的技巧。就像我们在后面文章中分析的那样,成功的选“差”也要分为多步走,并注意去避免一些误区。
  川银藏是日本着名的投资大师,创造了许多投资的传奇。他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碰到两三次的大好机会。能否及时把握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就得靠平常的努力与身心的磨练。理论与实践的合一,再加上日夜的思考训练,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此外,做重大决策时,往往需要直觉,这个直觉并非来自天赋,而是来自无数次战斗所累积的经验。”

  把握机遇的能力来自于平时的积累,要成功选“差”,投资者也需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知识、勇气和耐心这三个方面。首先,投资者应该对行业的基本面有充分的认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深入的了解,这是你做出投资抉择的基础;其次,要有敢于挑战惯性思维的勇气,在一些关键时点,做出与普通大众不同的投资抉择;最后,耐心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选“差”的过程中我们要摈弃那些急功近利的心态,从而能够在人生投资的长跑中获得胜利。




再一次沉思者 发表于 2014-8-24 12:13

华叔的

再一次沉思者 发表于 2014-8-24 12:15

本帖最后由 再一次沉思者 于 2014-8-24 12:17 编辑

我觉得很奇怪的:WX: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试错 虎口争食还是三只手捏田螺稳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