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老A 发表于 2014-8-29 22:35

西点老A选股体系:“望远镜”和“显微镜”下的投资人生

构思和写作两个月,今天这篇选股体系终于出来了。至此,我的三篇文章从“选股,交易,研究”三个角度构建了我的投研体系.

之前和大家分享了我的军工股的“3231”投研体系和股票交易体系:
1、《关于构建军工股“3231”投研体系的草根探索》http://bbs.macd.cn/thread-2553028-1-1.html

2、《西点老A交易体系:震荡做潜伏,趋势做突破》http://bbs.macd.cn/thread-2546742-1-1.html

今天这里要交流的是第三篇,即我的选股方法和长周期(五年左右)资产配置的思路,截止到今天投资理念的东西基本就全部奉献了,今后主要是交易体系和选股体系的实战应用、行业和企业的基本面分析话题了。过去几年只是忙碌在股票市场,没有系统的思考和总结,今天做一个总结,未来我的投资选股就是在这个大框架下进行。
       很多人都问我是怎么选股的?专注军工北斗行业,如果未来市场不好怎么办?如何应对市场的景气度循环?选择股票的标准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用望远镜和显微镜构建精彩的投资人生”:用“望远镜”看战略,观行业,看产业大方向,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用“显微镜”看战术,筛企业,看核心竞争力,拥抱皇冠上的明珠企业。
       具体的配置是:“进攻性+防御性”两种属性组合下的“军工高科技+医药大消费”长周期配置。从“生老病死”的角度来看,军工军事是一个关乎民族兴衰存亡的战略性中流砥柱行业,虽然身处和平的大背景,都是中国军工20年来的历史欠账,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间都要补回来,医药消费是关乎“生活质量”“治病救人”的大产业,虽然生老病死不可避免,但是面对生活,谁不想生活质量高一些,面临“疾病和死神”的时候,谁不想多活几年?钱财在这些问题目前都是浮云。这些都是我这个大周期组合的最通俗解释,也是“确定性”和“成长性”的最底层驱动力。

本文上中下三个部分:
【上篇】“望远镜”和“显微镜”下的行业和公司的“三三制”标准
【中篇】战略上“望远镜”观行业,看产业大方向,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下篇】战术上“显微镜”筛企业,看核心竞争力,拥抱皇冠上的明珠企业

西点老A 发表于 2014-8-29 22:35

【上篇】“望远镜”和“显微镜”下的行业和公司的“三三制”标准

A “望远镜”看行业的三个标准:

A1、行业的确定性是什么?

       行业的确定性是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这是从产业的角度在“大趋势”“大方向”上的确定性。行业的确定性逻辑在哪里?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得到产业发展的验证?是国家政府在大力主导的还是社会大众的自发选择?就像军工产业的最大确定性在于政府对军事和军工的态度转变,医药大消费的确定性在于“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

A2、行业的成长性在哪里?

      选择的行业要有长期的向上的发展大趋势,朝阳行业,和生活紧密相关的行业具备基本巨大的成长因子。军工股由于特殊性,“内生性”和“外延式”成长的驱动要素很多,医药大消费行业更多的是市场占有率扩张下的内生性增长。

A3、行业的简单性是什么意思?

      “简单”不是说不用动脑子,不用做功课,不用做调研就可以解决投资问题,而是说要能够在能力圈内理解该行业,要么是和我们工作紧密相关的行业,要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众消费品行业。面对不懂的产业,再好的企业也不是你的菜,投钱下去,却看不懂公司的业务、行业的趋势,能够睡得着觉吗?能够安心吗?我工作在军工电子相关产业十几年,对于这个领域我是稍微熟悉一些,连接起来可能就会好一些,对于医药大消费,选择熟悉产品的业务简单的公司,长期跟踪也可以做到“简单”一点。

      对于今后专注在军工和医药消费行业,希望未来三五年能够在这方面积累一定的能力圈,我一直认为,投一个行业和公司,连这个行业基本的特性和知识都不懂多少,还谈什么对该行业的未来发展的理解?还哪来的确定性可言?我专业之外的消费医药股,未来一方面通过自己不断学习和积累,多向相关行业的朋友学习。另一方面,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寻找专业的合伙人或者组建专业的团队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后话。总之,不懂不做,不熟不做,专注自己能够理解的圈圈,经年累月总会逐渐加深理解。

B “显微镜”看企业的三个标准:

B1、逻辑确定:能不能看清未来三年公司的成长路径和发展逻辑?

       从微观的角度看一个公司,确定性来自于对公司成长路径和发展逻辑的深刻理解,检验的标准就是:能不能清晰的描绘未来三年公司的发展路径,逻辑在哪里?靠什么业务布局支撑三年的发展,靠什么优势维持三年的竞争优势?产业大环境三年之内有没有背景支撑?未来三年的营业收入、利润趋势、资产质量、竞争对手变化能不能把握?这些基本问题搞不清楚,谈不上对该企业的“确定性”有理解。

B2、业务稀缺:公司的业务有没有稀缺性、垄断性和独特优势?

       如果一个公司的业务连稀缺性、垄断性和细分的竞争优势都没有,还处在恶性竞争的海洋中,为生存问题二奔波,那么这个公司就直接放弃。也就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这是公司业务扩张、成长的基石,也是公司的护城河。首先,有没有护城河,其次,这个护城河能够维持多久?如果能够维持三年以上,那么就值得关注和跟踪,在A股市场,能够分享一个企业三年的护城河带来的红利,已经是难能可贵,能够成长为伟大的企业,长期拥有这个垄断优势的企业可遇不可求,我们只关注能够把握的高速成长期带来的机会,成熟之后的护城河就缺乏吸引力了。

B3、老板进取:掌舵人是不是“高度热情、始终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做事先看人,人都不相信,不认可,业务再好也不关注,这里指的是民营创业公司,国企央企不在这个范围。公司的管理层的决心、素质和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中国,创业型的民营企业。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优秀成长股所处的阶段,往往需要由第一代创业型民企老板在位管理,团队积极进取,有远大抱负。成熟经济体国家的股市基本上都强调职业经理人团队的管理,但中国目前处于增长方式改变、产业结构转型甚至商业规则颠覆的变局时代,此发展阶段决定了企业的成长更需要老板的企业家精神、创新拼搏精神和资源整合能力。坚定好看第一代创始人带领下的民营企业。

西点老A 发表于 2014-8-29 22:36

【中篇】战略上“望远镜”观行业,看产业大方向,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通过望远镜去看,我的行业配置为:要么是最具进攻性的军工高科技行业,要么是最具防守性的医药大消费行业。这个组合是可以穿越牛熊的组合,不管市场状况怎么样,在这个投资组合里,动态配置资产,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A 军工高科技行业:至少五年左右的长期趋势,先看至习李政府任期内

A1、确定性:

      对于军工股看好的理由,每个人都能够列举出几个,比如,军费的逐年增长,中国军费占GDP比值相比美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军队体制改革,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等等,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军工股的面上的逻辑,军工股核心的逻辑在于:本届中央政府对于军事和军工态度的转变!没有看到这一点,就会对军工行业的认知停留在面上,停留在过去十年的认知水平上。看不到这个核心逻辑,必然会认为军工股依旧是“主题刺激,脉冲行情”。

         军事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不可逆转性,日本安倍政府的蠢蠢欲动,决定了世界和亚太的局势在未来几年的基本格调,中国政府应对这种新局面的坚定决心和具体措施大家都切身感受了,这是军工行业的内在驱动力。军工产业方面,以中国重工和成飞集成为代表的军品总装业务开始登陆资本市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军品资产进入上市公司。这就是军工股的最大确定性。

A2、成长性:

         军工股的成长性要分为“内生性”和“外延式”两种,“内生增长”模式今后主要来自“纯正军工股”和“民营军工股”。前者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主营业务是军品,受益于军费增长和军工企业战略地位逐步上升的大趋势。后者受益于国家政策的逐步开放和民营企业自身的天然优势。 以中国卫星、航空动力、海格通信、高德红外和机器人为代表的内生性增长路径已经十分明确,已经走在大景气周期的开端。以中国重工、成飞集成为代表的外延式扩张模式也让我们领教了资本市场之于军工行业的巨大诱惑力。

       未来军工行业的机会主要来自“军工信息化”“资产证券化”和“航空发动机专项”三大子行业,同时具备确定性和成长性。

A3、简单性:

      军工行业的“简单性”不是说这个行业多么简单,而是在我“专注投资”的前提下,从一个军工电子相关产业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角度来看,理解这个行业的难度要远远小于我学习投资其他行业,比如化工、石油和造纸等等行业。

       做股票的投研,还是要多接触产业,不能局限于看研究报告,看行情软件,要多接触产业的发展现状,多实地调研,多和产业界人士交流学习,因为股票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企业的价值,而不是股票代码和图形图表,正所谓“工夫在诗外”。

       每个人都有“简单性”的行业可以去研究和把握,那就是你所从事的工作相关行业,这是每个人最大的竞争力和优势,行业的动态,产业的趋势,企业的信息都是第一手资料,其他行业的人怎么比呢?

       不要拿自己的短板去和别人的优势比拼,而是要把竞争的舞台引到自己的优势上来PK,如此,是不是就“简单”一些呢?

B 医药大消费板块:十年以上的黄金板块,国内外资本市场概莫能外

B1、确定性:

       医药大消费板块在世界资本市场几十年来的走势一再证明,这是大牛股辈出的行业,因为消费领域的市场是无限大的,即使是日本这么些年不景气的股市里,医药消费领域也是出了很多牛股,长期领涨股市,香港和美国更是如此。

       医药行业在中国,遇上中国人口老龄化这种历史机会,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和军工行业不同的是,这是典型的“大市场,小公司”的行业,就算大市值的恒瑞医药,也只有500亿左右的市值,和国外巨头动辄万亿的大型医药公司相比,还差很多,成长的空间还很大。虽然都在怀疑中国的医药公司到底能不能长大,但毋庸置疑的,中国以后一定也会有跨国的公司存在,特别是随着生物医药时代的来临,我们很多科研和技术也都慢慢和国际水平靠拢。

      特别是中国特色的优质中药股,如云南白药、天士力、同仁堂等,都是未来大周期成长性非常明确的品种。牛奶、保健品、酒类和家电类大众消费行业的机会也是非常确定的,这些年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成长性企业,伊利、汤臣倍健、茅台和格力都是最优秀的代表,这些消费领域受益于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

B2、成长性:

       医药大消费类的企业多是内生性增长,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去赚钱,即使有并购,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改变企业的核心业务,这是和军工股最大的不同。在“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是整个行业的成长性驱动力,也是保证这个领域未来十年以上成长的源动力。

       无论经济环境好坏,病号都只会增长:经济好,污染重,吃的杂,病号多;经济不好,心情糟糕,病号多。以前的人们生小病还会抗一抗,但如今,大病小病跑医院,甚至于感冒咳嗽都要花数千元,更别说面临很多重大疾病的患者,砸锅卖铁也要治,农村城市都一样,大部分都尽最大努力去争取机会,如此,医药企业焉有不成长的道理?

      不生病的状态下,主要话题就是消费,提高生活质量。中药保健品已成为现代快节奏人士、老年人的常用消费品,牛奶酒类已经是家常必备消费品,这都是最简单直接的逻辑。

B3、简单性:

       国内外这些年的走势证明一切,我之所以战略性的看好是因为身处投资行业,这是难以割舍的一个诱惑,专业知识不够怎么办?一句话:学习!补课!用三五年去学习理解这个行业的知识和规律,建立这方面的能力圈。

       除此之外,如何才能让投资消费医药股尽量“简单”呢?那就是选择医药行业的中药股,尽量避免复杂的西药股,选择牛奶保健品和酒类业务简单、产品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根据生活经验和常识就能够辨别公司的好坏,而不用非得有专深的行业知识才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医药大消费股票是不是就会“简单一点”呢?

西点老A 发表于 2014-8-29 22:37

【下篇】战术上“显微镜”筛企业,看核心竞争力,拥抱皇冠上的明珠企业


       用望远镜和显微镜,通过行业和公司上的三个标准把关,选出来的企业都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些公司不一定是大的股票,而是在细分行业具备核心竞争力、宽广的护城河、领跑一个产业的优秀企业,投资这些企业就是投资细分行业的发展,拥抱这些企业就会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投资这样的企业就是“拥抱皇上的明珠”,做一个“精品好股的收藏家”。

      具体到一个企业分析,也是先用望远镜定性分析其核心竞争力,再用显微镜通过财务指标定量分析其营收和资产状况,本文暂不做详细分析。下面让我们看看军工和医药大消费产业的“明珠”吧。这也是我的基本股票池,有点多,但是这些是我至少跟踪研究五年的标的,好公司就那几个,反复研究,长期跟踪验证修正就可以了,没必要换来换去。

军工行业,抽丝剥茧,最核心的机会来自三个板块,分别是:军工信息化、军产证券化和航空发动机专项,信息化和发动机是急需解决的短板问题,证券化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医药大消费最看好医疗信息化、品牌中药股和快速消费股,周期以年为单位,战略性看好,短期需要消化估值,这个板块的股票有待学习,先不列出,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一起研究这一块。

A 军工信息化

A1、振芯科技 VS海格通信(北斗双雄,硬件芯片和终端)

      振芯科技北斗第一股。振芯科技专注北斗导航业务,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军工信息化浪潮下,收益机动平台和单兵将来都要准备北斗导航装备。从北斗一代开始,在军事领域,已经形成了雄厚的技术积累。2013年公司抗干扰、基带信号处理等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授予“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海格通信是老牌军用电台生产商。短波电台技术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在 30%-40%之间,北斗导航业务2014 年进入高速发展期,实力已经和振芯科技一起处于第一梯队。军品业务占比近8成,公司中长期将受益于未来“武器系统化、国防信息化”的建设。

A2、高德红外 AND 大立科技(军民两个市场结合)

       两只红外设备股票,具备细分行业的垄断优势(还有飒特,没上市),军品高德最强,在国内率先完成某新型完整武器系统的研发工作,现为国内唯一一家取得武器系统总体资质的民营企业。国家领导人及军方高层近年来连续到公司调研,突出了高德红外在民资军工行业中的龙头和典范地位。去年7 月份***主席视察公司,今年3月份空军副司令员张洪贺参观公司,这次又是国务院副总理来考察工作,高层领导如此高级别、高密度地调研一家民营军工企业实属罕见。这是高德的最大亮点。

A3、国睿科技 AND 四创电子 (14所VS 38所)

       国睿科技控股股东中电十四所为我国军用雷达的主要研制单位之一,先后为陆、海、空等军兵种装备了百余型数千部先进雷达,创造了国内地面防空、地面测控、机载、星载、球载等雷达的众多第一。“大集团”和“小公司”的格局非常显着。公司于2013 年6 月完成资产重组,成为十四所的唯一上市公司,作为十四所整体上市平台方向性相对确定,随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政策出台,公司整体上市节奏可能加速。
       四创电子主要生产雷达和公共安全产品,以气象雷达和航管雷达为主,特别是航管雷达面临民航空管系统国产化的机遇,大股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 研究所是中国预警机雷达的绝对权威和龙头,该所有望在未来中国电科的雷达资产重组中占据主导地位,四创电子将是38 所雷达资产重组整合的主要受益者。

A4、中航电子 VS航天电子 (航空电子系统 VS 航天火箭类电子系统)

         中航电子属于航电业务板块,航电系统还有 5 大研究所有望整合到上市公司,分别是:无锡607 雷电院,主业是机载雷达, 洛阳 613 光电所,主业是火控系统,上海 615 无线电所,主业是显示、控制、导航系统,西安 618 飞控所,主业是飞控、惯导和综合导航,西安 631 计算所,主业是机载计算机和航空软件,这 5 大研究所提供系统级的航电产品。事业单位改制的大方向已定,中航电子也是航电系统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5 大研究所预计未来会注入公司。风险:5 个研究所的改制涉及养老、医疗、科研拨款等问题解决滞后进而影响注入进程。
      航天电子大股东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26.23%的股份,持股比例较低,存在资产注入的动机。尚未注入上市公司的企业资产还有7107 厂、7171 厂、230 厂和航天时代光电,研究所资产包括13 所、771 所等。目前大股东7107 厂2013 年动工的宝鸡航天产业基地项目需要投入资金13.5 亿元,通过资产注入配套融资是理想选择之一,注意资产注入的不确定性。

A5、中国卫星 AND 欧比特(小卫星 VS 微型卫星)

      航天五院下面唯一上市平台,负责小卫星的研发生产,控股股东空间技术研究院业务涉及大卫星相关产业,有望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有501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502所: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503所: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512所: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529所:北京卫星制造厂 ,风险在于注入时机的不确定性和注入的业务板块不确定。
       欧比特主营航空航天相关电子产品,未来看点在于“芯片式卫星”项目,与上海微小卫星研究中心合作开发微型卫星平台,这是即中国卫星的小卫星之后的有一个大的业务板块。

B 军产证券化
       中航系主要看中航电子,航天科技系统看中国卫星和航天科技,电科系看国睿科技和四创电子,科工系看航天科技,最看好的兵工集团有光电股份、北方导航和北方创业,华锦股份的中兵投资预期也值得重点关注。

B1、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飞航院资产)

       控股股东航天三院(飞航技术研究院)承诺注资,并计划分三步走,首轮注资于2010年完成,注入航天科工惯性公司、航天时空科技公司和北京航天海鹰星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2011年完成12月完成第二轮注资,注入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航天三院旗下依然存在可注入的优良资产,33所(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和华创天元失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入的可能性较大。由于33所目前是事业单位,注资前需完成改制,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第三轮注资有望在2013年上半年进行。

B2、光电股份(兵工集团光电武器平台)

         光电股份的防务业务产品是武装直升机、车载反坦克系统、三代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的导引头、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机载瞄准发射系统和座舱产品四类产品的市场空间巨大,收益陆军、陆航、空军和海航装备更新换代。大股东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的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兵器集团的战略定位,未来光电股份将成为集团各类武器光电的总体发展平台,并将提升光电装备、技术的系统集成和体系研发能力,力争发展成为集团第一个规模超过百亿的光电产业集团,可能注入资产有: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江苏北方湖光光电有限公司。

B3、北方导航(兵工集团导航武器平台)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分三大块:军民两用产品,纺织机械和能源化工产品。其中军民两用品包括信息化弹药、航空稳瞄、武器火控、无人机平台、惯导产品、电子通讯等,绝大部分为军品,是公司的核心拳头产品,中国兵器集团将旗下众多资产梳理划分为约三十个子集团或业务板块,制导是我国武器系统发展最薄弱环节,公司将成为整个集团的制导资产核心和平台。

B4、北方创业(兵工集团重装武器平台)

         铁路设备和军品业务齐头并进,大股东内蒙一机集团是国家唯一主战坦克和8*8 轮式战车研制基地,是兵器工业集团核心子集团和保军骨干企业。北方创业未来将受益于兵器集团资本运作,在兵器集团中的定位或能够类比中航工业中的成飞集成,兵器集团中有很多和坦克、装甲车、配套发动机相关企业和研究院所,如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湖南江麓机电集团、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北方通用动力集团、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等,这些资产存在注入预期。

C 航空发动机
      这一块公司相对清楚一些,我现在正在研究补课,先把券商的图片拿过来,一目了然,后续结合中投昨天的军工新材料和发动机相关的研讨会,把发动机这一块在详细梳理一下。

qz-hxj 发表于 2014-8-30 17:36

晕菜,刚刚看到MACD论坛里居然有冒充我的名字“西点老A”的人在同步转发我的文章,照片都是一样的,还搞个“四级MACD”会员。链接如下:http://bbs.macd.cn/thread-2553030-1-1.html ,@方舟 @不明真相的群众 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下,不要这么搞,除了雪球和链接的新浪微博,我没在其他财经网站注册和发稿,希望大家不要被骗了。

这个是怎么回事?楼主不是雪球网的西点老A,那剽窃可不好啊!:@

qz-hxj 发表于 2014-8-30 17:36

http://xueqiu.com/1512170192

wu_1115 发表于 2014-8-31 15:48

哈哈,碰到李鬼

wang55555007 发表于 2014-8-31 15:56

学习了:WX:

wcf13579 发表于 2014-9-14 10:33

:WX: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点老A选股体系:“望远镜”和“显微镜”下的投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