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onlou 发表于 2014-12-4 14:14

期指初现超买迹象 多种交易机会涌现

自央行降息之后,期指连续高歌猛进。期指涨幅动辄百点长阳,成交量与持仓量也连续处于天量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多空双方的分歧也日渐激烈。看多者高喊牛市来临,砸锅卖铁做多股指。看空者则认为中国经济尚不具备牛市基础,涨得越高摔得越重。那么,期指后市究竟将会如何演绎?在此,我们跳出宏观基本面分析的角度,尝试从其他的角度来分析期指的后市走向。

我们利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每周披露的股票市场账户信息构建了A股超买超卖指标。从历史分析结果来看,该指标对预警股指的顶部与底部均具有较好作用,对股指顶部的预警作用更加显著。

该超买超卖指标主要利用A股交易账户数占比来进行构建。在A股投资者结构中,个人账户数占A股有效账户数的比例超过99%,10万元以下账户的占比超过80%,显示A股的二级市场是以散户为交易主体。因此,A股交易账户数占比更多体现了散户交易者的情绪。

从逻辑上来说,当交易账户数占比处于高值时,表明散户的交易愿望强烈,市场可能出现过热的情况,这可能预示着指数阶段性的高点形成。反之,交易账户数占比处于低值时,投资者尤其是散户观望情绪浓厚,这时出现阶段性底部的可能性增大。因此,交易账户数占比本质是“超买超卖”指标。

我们将交易账户数占比与沪深300指数收盘价对比发现,这种超买超卖的逻辑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分析结果可以简单表述为:一是交易账户数占比高于20%是沪深300指数出现较大级别顶部的充分必要条件。二是交易账户数占比低于6%是指数出现较大级别底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三是交易账户数占比达到15%可以视为股指进入阶段性顶部的预警线。简言之,当交易账户数占比超过20%时,可以直接判断股指已经处于阶段性顶部。当交易账户数占比达到15%时,可以视为股指进入阶段性顶部的可能性已大幅增加。

我们对最新的A股账户数据分析发现,截至上周末的交易账户数占比已经高达14.6%。伴随本周股指的大幅飙涨,参与股票市场的交易账户数预计已大幅提升。因此,我们预计目前的交易账户数占比已经超过了15%。这预示着目前股指已经出现超买迹象,进入阶段性顶部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增加。

因此,目前期指已经不再适宜大幅追涨,持有多单的投资者降低仓位为明智之举。

尽管期指单边做多的机会已经有所消退,但期指近期仍然存在非常丰富的交易机会。

一方面,期现套利机会涌现。近期,期指在上行过程中多次出现明显的正向期现套利机会。以12月3日为例,期指当月合约与沪深300指数的日内价差最高接近50点。目前按照较高标准计算的正向期现套利成本也仅为20点出头,显示期现套利空间较为可观。

具体操作上,投资者可以买入沪深300ETF,卖出股指期货来进行正向期现套利。平仓时机有两种:一是等待价差收敛(如果能出现贴水则能扩大收益)时平仓;二是如果价差始终不收敛,那么可以直接交割股指期货,沪深300ETF在交割日的最后两小时平均卖出(以此尽量接近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从而变相实现期现价差收敛至零。

在沪深300ETF的选择上,目前可供选择的沪深300指数多达十只左右。从产品设计、跟踪误差等方面来选择,最常用的仍然是嘉实沪深300ETF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这两只ETF的跟踪误差大约为10%%左右,用于期现套利较为理想。此外,投资者也可以利用多只沪深300ETF或其他ETF来进行配比。

另外一方面,Alpha套利机会也较不错。近期上涨中,金融指数和不少个股的走势显著超越沪深300指数,存在明显的Alpha效应。如果投资者担心期指下跌的系统性风险,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买入行业ETF或相关个股、做空股指期货的方式来获得超额的Alpha收益。

同时,近期分级基金的套利机会同样可观。近期股指上涨催生了大量的分级基金B份额大幅溢价。由于目前分级基金多有配对转换机制,这导致分级基金套利成为可能。投资者可以选择申购母基金,再分拆为A和B份额在二级市场卖出获得价差收益。由于分级基金套利为T=3,即需要用3个交易日完成套利,因此中间面临T+1和T+2的价格波动风险。但目前许多分级基金的B份额溢价过大,即便考虑价格波动风险后,其套利收益依然十分可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期指初现超买迹象 多种交易机会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