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ithz 发表于 2015-12-4 20:59

gtlb 发表于 2015-12-4 10:25
这个可以有

建议在理念研讨开设一个直播贴~

gtlb 发表于 2015-12-5 19:02

lgithz 发表于 2015-12-4 20:59
建议在理念研讨开设一个直播贴~

原先开过,感觉此类帖子承载的东西太多

太耗费精力


维护不及时难免误导别人
及时维护水平和精力又达不到


以后就没有再写类似的帖子

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学习历练交流
当初自己来论坛的目的基本达到

也算没白来!



所以随意些适度些

更好
....................

zhouxy1 发表于 2015-12-6 13:05

谢谢楼主 领教了!

surray 发表于 2015-12-6 14:41

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gtlb 发表于 2015-12-13 11:04

生命的意义!
      
      
            如果说生命有什么意义,生命没有什么意义。人是恐惧的,一定要靠着个什么东西才有安全感。于是给自己或别人编造种种梦幻。什么”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活着是为了家人“,”活着是为了爱情“,”活着是为了理想“,”活着是为了体验“。均是一丘之貉,没有区别。易经或孔子的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听起来很动听,其实也就是个由头。人们为生命找这意义找那意义,其实生命只有一个意义,就是生生不息。所谓生生不息,就是你生是生的前提,生了之后还在生,生命才能延续。一旦生生变成了生死。生命便进入了轮回模式。
            
                  生命的意义,生生不息,说简单点就是不要死。
            
                  人一来到这个世上,便被业力所缠缚,人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利剑。这把利剑就是“死”。人,唯有生生,才能不息。生的前提是生,只有不断的生,人才能继续这个生命,一但生的下一刻变成死。生命便结束了。生命,永远不能像股票一样把成本降到0,以逃脱这种业力的缠缚。生命,因为有了死,才被人所珍惜,才有了意义。那些号称为了XX主义、XX理想,成为炮灰的人,其实是浪费了一次为人的机会。生命全部的意义,就是求生和畏死。
            
                  求生和畏死,构***一切情感的基础。求生和畏死对应着人的贪婪和恐惧。人的一切思维,一切理性,不理性。所谓的亲情、友情、爱情。都由贪婪和恐惧同构着。人的性格、个性、喜好,都有贪婪和恐惧同构。人的所有意识形态的东西,都可以被贪婪和恐惧,分级别所唯一分解。甚至构成缠论的分型、笔、线段、中枢,三类买卖点。
            
                  人,从来到这个世上,便带着对上一个世界的贪婪,和对人间界的恐惧。人,离开人间界的时候,又带着对人间界的贪婪,和对下一个世界的恐惧。而人,在为人的这段百年时光,也无时无刻在贪婪和恐惧着。人这一辈子,就是在贪婪和恐惧着。因为人知道自己是要死的,而且最要命的是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
            
                  在人的一生中,编造美丽的世界,编造理想,画饼,都是让人加重贪婪,降低恐惧。糖、童话、AV、韩剧都是在如此作用。人无所依靠,便会恐惧,他需要通过外在的,别人的认同,夸奖来继续活下去。人不能停下来,人一停下来,便立刻感觉到恐惧,他需要有依靠的东西,一旦他发现他没有依靠的东西,便会发疯一样的求生。所谓的“工作狂”、“女强人”,便是这样的可怜虫。
            
            他们除了事业,无所依靠,他们害怕,他们孤独。他们活在恐惧之中。而其它人呢,只是暂时有所依靠罢了,等到靠山倒的那一天,同样会陷入恐惧。人,最终的命运都是这样的。
            
                  人们常说“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其实命运这个东西,就是业力和业力的缠缚,业业相缠。人年青都相信自己能把握自己,老了却越来越相信宿命。即使是看起来很成功的人也一样。人真的有宿命吗?我说,有!贪婪和恐惧就是一个人命运的指引者。你的贪婪和恐惧时刻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为你指引方向。只有你的贪婪和恐惧没有变,你的命运便定下来了。这就是宿命的基础!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其实就是眼界开阔让人产生了新的贪婪和恐惧,宿命随之改变。了凡四训   中曾经写道过命运的问题。学佛让了凡跳出了普通的贪婪和恐惧。从而跳出了自己命运的轮回。可是,是真的跳出来了吗?只不过,是从小瓶子里跳出来,落到更大的瓶子里罢了。最终逃不出人的轮回。话说回来,能做到了凡的程度,已经不错了。
            
                  人的快乐是什么?快乐是贪嗔痴。人的快乐是如此的短暂,快乐无非是贪婪得到了正在实现,恐惧得到了正在规避。等贪婪实现后,恐惧规避完,快乐就没有了。只能找一个新的目标,继续玩这种贪婪和恐惧的游戏。继续寻找这种快乐。现代人玩游戏、网游,没有什么高级的,年轻人迷恋网游,本质上就是网游比现实社会更容易给他们带来贪婪和恐惧。即所谓的快乐。在他们眼里,现实社会和网游比起来就是白开水。人总是那些人,事总是那些事。而网游总能提供新鲜的贪婪和恐惧。哪一天,当他们玩网游,不再贪恋一个极品装备,不再恐惧BOSS级的怪物时,就是他们离开网游的时候了。
            
                  对贪婪和恐惧的管理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素质的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为了得到大的贪婪,必须要克服恐惧感。在考大学时,为了挤过独木桥,必须强迫自己放弃眼前的贪婪,得到大学通知书这个更大的贪婪。所谓的“韬光养晦”都是克服小的贪婪,得到更大的贪婪。而人所讨论的管理学,其实也是在管理人的贪婪和恐惧。即是“萝卜+大棒”。
            
                  生命的意义是生生不息,不死。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一件件事情当中吸取最大的贪婪,规避最大的恐惧,不停的去追寻贪婪和恐惧,即使那些贪婪会要你的命,你还是要飞蛾扑火。人不可能离开贪婪和恐惧活下来。即使你财务自由了,你的钱够你十倍子花。你还是不能超越对贪婪和恐惧的追寻,你还得干事,你还得去爬雪山,去探险,去做什么生命体验之类玩命的事,因为你是个人,你的命运即如此。你,无处可逃!!!
            
                  废了很多话,这些都是本来就存在的,和我们承认不承认没有关系。你认同他,对它不增一分,不认同,不减一分。不想有个什么意见,说应该贪婪还是不该贪婪,说什么愚蠢的“知足常乐”还是“不知足常乐”。这种讨论愚蠢的没有意义。不增一法,不废一法。衣服扒光了给你看,怎么用在你。与我无关!

gtlb 发表于 2015-12-13 11:11

生命的意义(二)!
      
      
             正如上一篇所说,站在最深层次的角度,生命没有意义。一切即合理,存在即合理,世间没有所谓的对错。所有的对错只是人心中之患,人心的贪婪和恐惧罢了。生命,从不患的角度来看,生或者死,人的两种可能的形式而已,无美好与丑恶之别。
            
                  生命之没有意义,那么人的一切行为即没有意义,吃饭没有意义,喝水没有意义,呼吸没有意义,说话没有意义,同样,我在这里写博客也是没有意义的。一切的事情都是可以做,可以不做,可能做,可能不做的。我的下一秒可能就活,可能就去死的。就是这样,飘然而生,悠然而死。
            
                  K线也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根K线是涨是跌,如果你说你能利用缠论知道这个,我只能称你为神,你除非能像缠师一样,用大资金硬生生的把下一根线给做出来。缠师也说过,当下的走势永远是鲜活的,不患的。一切想当然的认为下一根K线可以把握的,都是预测,都是神。
            
                  第一篇,以及到这里,便是所谓的“见山非山,见水非水”。
            
                  虽然站在单级别K线的角度上,K线仅仅是K线,下一根K线你永远不知道是涨是跌,是不患的。但是站在多级别,和整个走势的角度,因为人来股市都是想赚钱的这个“患”,使连续的没有意义的单根K线,最终组成了有意义的多级别的走势。这多级别的走势虽然不能告诉你下一根K线是红是绿,但是却能告诉你,下一个某级别的走势是上涨、下跌还是盘整,这就够了。这样就完成了典型的在股市中的不患到患,从不患到患是缠论中的核心内容,是缠论的心法。仅仅这一点拿去申请诺贝尔奖都毫不夸张。缠论其思想层次远比什么博弈论要高深太多。如果有中国人得诺贝尔,缠师应该是第一个,也是最年青的一个。
            
                  缠论显然是“患”的,还记得缠论死亡的前提吗?缠论死亡的前提是人没有了贪嗔痴疑慢。如果每个人进入这个资本市场,都是无心为之,都是可以进也可以不进,可以赚钱也可以亏钱,牛市也胡乱进,熊市也胡乱进。那么缠论就真的死亡了
            
                  同样,生命虽然没有意义,但是因为生生不息,因为活着的人只有继续努力活着才能活着,活着的人不继续活着就死了,所以大多数活着的人都想继续活着,这点意义。使人产生了活下去的信念。当然也有人不想继续活着,他于是就选择死了。也有人活着,无所谓下一刻是活了还是死了,因为活着,那就继续活着吧死了也无所谓。
            
                  想活的人有贪婪和恐惧,想死的人也有贪婪和恐惧,是“患”的。死生无所谓的人,贪婪和恐惧没有了,是“不患”的。
            
                  所以生命的意义只存在于现在活着,并且想继续活下去的人。想继续活下去的人,就会衍生出更多的东西,想更好的活下去,更快乐的活下去,给自己编造更多的理由和谎言活下去。无论哪个社会,一切的文化,道德,言论,艺术,所有形而上的东西,都是一些理由和谎言而已,其目的都是为XXXX服务的。这点需要看破,不要束缚其中。而这些多有的理由和谎言有同时就是生命的意义。一个社会赋予你的责任,让你履行的义务,让你享受的尊荣又都是你生命的意义。你不担负社会的责任,不担负公司的责任,不担负国家的责任,你视金钱如粪土,视名誉如粪土,视所有人对你的关心为粪土,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早点去死把。这是对你最好的指引!
            
                  缠,真的是不好的东西吗?抑或是好的东西?没有缠,没有人类的贪婪和恐惧,人类无法构建庞大的社会群体,无法走到今天的大发展。有缠,可能陷入贪婪和恐惧,害人害己。
            
                  贪嗔痴疑慢真的就是要没有吗,去克服吗?所有学缠的同仁,您如果真的是在每天克服自己的贪嗔痴,那你是真的缠住了。你没有贪嗔痴,你还是个人吗?生命对你没有意义了。真的,学缠,别这么玩。
            
                  缠师的本意,不是去消灭贪嗔痴。而是点破他,并利用它。禅宗,不增一法,不废一法。缠师怎么会去废除贪嗔痴呢?
            
                  何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非山,见水非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你处于贪嗔痴之中,而浑然不觉,被贪嗔痴所控制。
            
                  见山非山,见水非水:你看贪嗔痴是贪嗔痴了,看破它了。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你看贪嗔痴是贪嗔痴,并主动融入贪嗔痴,和贪嗔痴一起互动,从容于贪嗔痴。
            
                  所谓的从容,有两层意义:一是不被贪嗔痴所误导,二是利用贪嗔痴正确或错误的引导别人。
            
                  所谓的神魔,无非是一个去正确的引导世人,一个去错误的引导世人罢了。无论神魔,好帝王坏帝王,忠臣奸臣,所用的工具无非是贪嗔痴,所谓的好坏,忠奸,最后的结果不同而已。
            
                  思想达到了,随后是持续的修炼,成佛成魔,成忠成奸,你自己看着办了。

gtlb 发表于 2015-12-24 08:52

成功交易之道 极品交易者总是张着两只眼睛,
      
       一只望着市场,一只永远望着自己。
       任何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
       校正自己,永远比观察市场重要!

cadgrobust 发表于 2015-12-25 20:57

谢谢分享,学习了
周末愉快{:7_316:}

数学模型炒股 发表于 2015-12-31 20:58

看看:xiaoweixiao

前方有雾 发表于 2015-12-31 21:08

祝各位股友新年愉快!

gtlb 发表于 2015-12-31 23:20

前方有雾 发表于 2015-12-31 21:08
祝各位股友新年愉快!

:handshake

苏北人 发表于 2016-1-4 23:48

:xiaoweixiao:xiaoweixiao

武汉营业部 发表于 2016-1-6 13:35

看看

gtlb 发表于 2016-2-18 20:57

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适者生存

各安天命................

gtlb 发表于 2016-2-25 11:11

莫言: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中国古代有个大贤人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中国的老百姓说:“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无论是圣人还是百姓,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对贫困和富贵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人们厌恶贫困?因为贫困者不能尽情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无论是虚荣心还是爱美之心,无论是去医院看病不排队,还是坐飞机头等舱,都必须用金钱来满足,用金钱来实现,当然,如果出生在皇室,或者担任了高官,要满足上述欲望,大概也不需要金钱。富是因为有钱,贵是因为出身、门第和权力。当然,有了钱,也就不愁贵,而有了权力以后似乎也不愁没钱。因为富与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合并为一个范畴。

贫困者羡慕并希望得到富贵,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当的欲望,这一点孔夫子也给予肯定,但孔夫子说:尽管希望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贫困是人人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贫困是不可取的。时至今日,圣人二千多年前的教导,早已变成了老百姓的常识,但现实生活中,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但没受到惩罚的人比比皆是,虽然痛骂着那些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机会也会那样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古之仁人君子,多有不羡钱财,不慕富贵者。像孔夫子的首席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三国时高人管宁,锄地见金,挥锄不顾。同锄者华歆,捡而视之,复掷于地,虽心生欲望,但能因为面子而掷之,已属不易。庄子垂钓于濮水,楚王派两个使臣请他去做官,他对两个使臣说:楚国有神龟,死后被楚王取其甲,用锦缎包裹,供于庙堂之下,对神龟来说,是被供在庙堂之上好呢?还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呢?使臣说,那当然还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庄子的这则寓言,包含着退让避祸的机心。

尽管古人为我们树立了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道德榜样,但却收效甚微。人们追名逐利、如蚊嗜血、如蝇逐臭,从古至今,酿成了无量悲剧,当然也演出了无数喜剧。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当然会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和描写的最重要的素材。文学家大多也是爱财富逐名利的,但文学却是批判富人、歌颂穷人的。当然文学中批判的富人是为富不仁、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致富的富人,文学中歌颂的穷人也是虽然穷但不失人格尊严的穷人。我们只要稍加回忆,便能想出许许多多的文学中的典型人物,作家在塑造他们的性格时,除了给予生死的考验和爱恨情仇的考验之外,经常使用的手段,那就是把富贵当成试金石,对人物进行考验,经过了富贵诱惑的自然是真君子,经不住富贵诱惑的便堕落成小人、奴才、叛徒或是帮凶。当然,也有许多的文学作品,让他的主人公,借着金钱的力量,复了仇,雪了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有的文学作品,让自己的善良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富且贵的大团圆结局,这就又从正面肯定了富贵的价值。

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穷人有穷人的欲望,富人有富人的欲望。渔夫的老婆起初的欲望只是想要一只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后,她马上就要木房子,有了木房子,她要当贵妇人,当了贵妇人,她又要当女皇,当上了女皇,她又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让那条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仆,这就越过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过大,必然爆破。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民间流传的许多具有劝诫意义的故事都在提醒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据说印度人为捕捉猴子,制作一种木笼,笼中放着食物。猴子伸进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来。要想拿出手来,必须放下食物,但猴子绝对不肯放下食物。猴子没有“放下”的智慧。人有“放下”的智慧吗?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没有。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美女的诱惑,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美女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权力的诱惑,人总是会有一些舍不得放下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弱点,也是人的丰富性所在。

中国的哲学里,其实一直不缺少这样的理性和智慧,但人们总是“身后多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贪婪是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性的阴暗面。依靠道德劝诫和文学的说教能使人清醒一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佛教就用“万事皆空,万物皆无”来试图扼制人的贪欲,因为贪欲是万恶之源,也是人生诸般痛苦的根源。于是,就有了《红楼梦》里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2.jpg (14.4 KB)
时间:2016-2-25 08:41

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同笼子,欲望如同猛兽。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学与人的贪欲的搏斗。尽管不时有猛兽冲出牢笼伤人的事件,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酿成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那就会酿成战争。由此可见,国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个人控制自己的欲望还要重要。

在人类社会中,除了金钱、名利、权势对人的诱惑之外,另有一最大的也是致命的诱惑就是美色的诱惑。这问题似乎与女性无关,但其实也有关。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因为争夺一个美女而发生的战争,也曾经因为美女,而让某些统治者丢掉了江山社稷。绝对地否定色欲当然不对,因为没了这欲望,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人的性欲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但他们多半是口是心非,尽管深宫中妻妾成群,但民间却要存天理灭人欲,男女之情,被视为洪水猛兽。这样的观念,体现在封建王朝的法律和道德中。对于人类贪婪的财富欲望和权势欲望,文学与法律、道德是基本保持一致的,但对于性欲,尤其是升华为爱情的性欲,文学作品却经常地另唱别调,有时甚至扮演吹鼓手的角色。中国有《牡丹亭》、《西厢记》、《红楼梦》,外国有《卡特莱夫人的情人》。这也是一个文学的永恒的主题,没有男女之间的欲望,没有情与爱,似乎也就没有了文学。

毫无疑问,贫富与欲望,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痛苦或者欢乐的根源。中国人近年来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个人的自由度较之以前也有了大幅度的宽松,但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多大的提高。因为财富分配不公,少数人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致富导致的贫富悬殊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主要原因。而那些非法致富的暴发户们的骄奢淫逸、张牙舞爪又引起了下层百姓的仇视,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仇富心理,而富豪与权势的勾结又制造出种种的恶政和冤案,这就使老百姓在仇富心理之外又加上一种仇官心理。仇富与仇官的心理借助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滔天巨浪,既使某些人物和阶层谈网色变,恶行有所收敛,但网络自身也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

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曾提出科技救国的口号,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政治家提出科技兴国的口号。但时至今日,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就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欲的结合。在人类贪婪欲望的刺激下,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了为人的健康需求服务的正常轨道,而是在利润的驱动下疯狂发展以满足人类的——其实是少数富贵者的病态需求。人类正在疯狂地向地球索取。我们把地球钻得千疮百孔,我们污染了河流,海洋和空气,我们拥挤在一起,用钢筋和水泥筑起稀奇古怪的建筑,将这样的场所美其名曰城市,我们在这样的城市里放纵着自己的欲望,制造着永难消解的垃圾。与乡下人比起来,城里人是有罪的;与穷人比起来,富人是有罪的;与老百姓比起来,官员是有罪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官越大罪越大,因为官越大排场越大欲望越大耗费的资源就越多。与不发达国家比起来,发达国家是有罪的,因为发达国家的欲望更大,发达国家不仅在自己的国土上胡折腾,而且还到别的国家里,到公海上,到北极和南极,到月球上,到太空里去瞎折腾。地球四处冒烟,浑身颤抖,大海咆哮,沙尘飞扬,旱涝不均等等恶症候,都与发达国家在贪婪欲望刺激下的科技病态发展有关。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其实担当着重大责任,这就是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人们,尤其是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财富和权势的富贵者们,他们是罪人,神灵是不会保佑他们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虚伪的政治家们,所谓的国家利益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真正至高无上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们,她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十几辆豪华轿车的男人们,他们是有罪的;我们要告诉那些置买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的人,他们是有罪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的为所欲为是对人类的犯罪,即便他们的钱是用合法的手段挣来的。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房子盖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我们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空调之前,热死的人并不比现在多。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有了网络后,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没有网络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知道,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旅游的快乐,通讯的快捷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过剩使人们失去了吃的滋味,性的易得使人们失去恋爱的能力。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它毒药。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

我们要用文学作品告诉人们,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当然,衣服和住房也是必要的。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人们,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当人们在沙漠中时,就会明白水和食物比黄金和钻石更珍贵,当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人们才会明白,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和公馆,在大自然的巨掌里都是一团泥巴;当人类把地球折腾得不适合居住时,那时什么国家、民族、政党、股票,都变得毫无意义,当然,文学也毫无意义。

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尤其是国家的贪欲有所收敛吗?结论是悲观的,尽管结论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因为,这不仅仅是救他人,同时也是救自己。股票

wylcpa 发表于 2016-2-25 14:20

i不错的内容

Goastmacd 发表于 2016-2-27 11:42

楼主辛苦了,花费这么大精力来指导世人,多谢

richwood 发表于 2016-2-27 22:19

正在用实实在在的交易印证这一朴素的真理。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自由生长 发表于 2016-6-21 14:38

{:7_317:}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截短亏损 放飞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