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大象73

2009年世界经济及股市十大猜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0:18 |

人民大学报告预测经济将下行

人民大学报告预测经济将下行民大学报告预测经济将下行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第二季度)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 05:0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第一部分 总体预测

  2008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外需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带动下出现明显的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实际GDP向潜在GDP的快速回归大幅度缓解了实体层面的过热压力,但由于各种原材料价格和农产品(20.10,0.36,1.82%,吧)价格的快速提升,中国面临的结构性价格上涨依然严峻。“经济大幅放缓”与“通货膨胀抬头”可能成为自200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区间的总体特征。

  从上半年运行情况看,2008年宏观经济将出现以下系列的变化:

  1)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调整将成为引导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核心因素之一,全球经济下滑和全球通货膨胀抬头将使中国在中期阶段面临外部环境持续恶化的挑战;

  2)在国内贸易政策调整和世界经济减速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外部需求存在调整过度的威胁,外需的过度回落通过“出口-投资联动机制”不仅会引起内需总量的收缩,而且会导致内需结构的恶化;

  3)汇率的调整以及国际资产定价的重构将导致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异样变动,投机资本的过度进入可能会加剧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困境;

  4)在国际商品价格高涨、国内大宗商品紧平衡以及流动性总体过剩的多重压力下,结构性价格上涨将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在中期内必然面对问题,价格上涨的多元性以及国际输入性决定了目前价格治理的战略定位和措施存在巨大的偏差;

  5)在部分行业利润率高企、房地产市场的反向调整以及灾害的需求创造效应的作用下,名义投资水平依然高位运行。但这些因素的短期性决定了2009年可能面临投资增速的大幅度回落,预示着中国宏观经济可能重蹈以往下行区间的调整模式——“短期小幅回落引领中期加速性衰退”。

  6)结构性价格上涨将通过不对称效应打击实际消费的增长,“消费加速”与“消费升级”难以在“实际收入下降”、“经济大幅放缓”与“通货膨胀抬头”的下行区间得以实现。

  7)震灾和雪灾通过“供给损失效应”和“需求创造效应”将对总供给和总需求带来不同的冲击,在短期内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带来小幅影响,但不会影响宏观经济下滑的总体趋势。

  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应当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周期性的调整,重视外部环境中期恶化的严峻性,适当收缩汇率调整与贸易调整的力度;在做好各项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反向调整带来的投资逆转;在正视结构性价格上涨的合理性与不对称效应的基础上,改变以往价格治理工具短期化和单一化的格局;在彻实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价格释放与价格治理的中长期战略;在适当放松财政政策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相机调整的能力;在加强国际经济协调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国际资本的流动,坚持以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整为主,适时转换货币政策的工具。

  本报告基于上述各种判断,设定相应的外生参数,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分年度预测2008全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得到以下预测结果:

  预计中国2008年全年GDP增长达到10.4%,比2007年回落1.5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增速同时回落,其中第二产业出现大幅度回落达到1.9个百分点;名义投资增长速度较2007年略微上升,达到25.1%,但实际增速下滑明显;名义社会消费增长19.0%,高于2007年2.2个百分点,但实际增速轻微下滑;按照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速度达到19.0%,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6.2个百分点,进口增长25.2%,与2007年比提高了4.4个百分点;货币增长较2007年出现下降,狭义货币供应达到18.5%,M2增长16.3%;而CPI持续上涨,达到7.1%。

[ 本帖最后由 ycxjxj2 于 2008-6-21 10:2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0:18 |
第二部分 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分析

  从表层看,美国次贷危机、能源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使世界经济在短期内陷入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抬头的困境,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面临短期恶化的危险。

  从深层次看,在新技术扩散效应下滑、全球化红利递减、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全球不平衡难以持续等内在因素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将于2008年告别“大缓和”的黄金阶段,进入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经济的回落和通货膨胀的抬头将使全球滞胀的威胁加剧。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恶化不是一个短期问题,而是一个中期问题。

  正如大量研究机构所预测的那样,世界经济将在短期出现增长回落和通胀抬头的现象。但这种增长的回落和通胀的抬头并不是一种临时的短期现象,而是一种十分深刻的周期性调整。世界经济将由2003-2007年的高涨阶段进入全面下滑的阶段,其核心原因在于,次贷危机与商品价格上涨只是世界经济增长下滑与通货膨胀抬头的导火索和表象因素,决定世界经济周期的三大核心力量“新技术扩散效应”、“全球化红利”与“全球经济不平衡”都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

  第一、世界技术创新的周期和扩散效应的作用规律决定了以信息技术为主题的新技术扩散效应步入下滑期,世界经济将告别“高利润时代”。

  第二、来自全球资源再配置效应、规模经济与专业化效应难以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冲击,世界PPI-CPI 缺口的全面收窄,“全球化红利”进入递减区间,世界经济将在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高涨的冲击下告别“低通胀时代”。

  第三、不平衡问题难以维持,以相对价格调整和汇率调整为主导的调整力量必然通过次贷危机等事件为导火索,对世界经济不平衡进行反向调整,世界将告别“贸易流量大幅度增长时期”。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证明美国过度消费与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将不能持续,而各种原材料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报章也意味着亚洲过度储蓄予以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两极贸易赤字和顺差的收缩势在必行。

  第四、世界各国短期性的调整政策将使世界经济陷入“两难困境”,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以及失业增加将进一步加剧,“滞胀”的威胁将进一步逼近。

  世界经济上述深层次的调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产生以下值得注意的问题:

  1、必须充分认识到本次世界经济放缓、通货膨胀抬头并不是单纯次贷危机与大宗商品上涨带来的短期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表现,因此,中国必定将在中期范围内面临外部环境恶化的挑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当从中期角度进行相应统筹。

  2、决定世界经济周期调整的三大核心力量——“新技术扩散效应的衰退”、“全球化红利的递减”以及“全球经济不平衡的逆转”将直接作用于中国宏观经济,中国短期决策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力量作用中国宏观经济的途径和力度。

  3、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虽然在表面上属于需求拉动型,但是必须清楚看到这种结构性价格上涨对世界各国的冲击具有严重的不对称性,它在本质上具有国际利益再分配的功能,是国际资本进行价值掠夺的新模式,贸易冲突以及国际宏观政策冲突的再起是各国经济政策制定必须考虑的一个核心要素。

  4、应当认识到本次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与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虽然有本质性的区别,但应当充分重视“新型滞胀”出现的可能,宏观经济政策的使用需要超越传统的管理模式。

[ 本帖最后由 ycxjxj2 于 2008-6-21 10:2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0:25 |
第三部分 中国宏观经济的总量与结构分析

  一、2008年中国GDP增长大幅回落,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增速同时下降的过程中,产出缺口的快速逆转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开始步入周期的下行区间。三大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三大需求的增长速度同时回落说明了中国宏观经济调整依然具有十分明显的顺周期效应,未来宏观经济存在加速回落的风险。

  利用AK生产法和四种滤波方法测算出来的GDP缺口表明,2008年是实际GDP向潜在GDP快速回归的年份,也是中国周期变动的年份。2003-2007年间中国实际GDP年度增长速度均超过其自然增长率并且逐年加速,必然通过滞后效应大幅度提升2008年中国潜在国民收入水平。即使在2008年中国实际GDP增长10.4%而超过其自然增长率的预测条件下,中国国民收入相对缺口也将从2007年的正值逆转为2008年的负值而指示萧条经济景气

  从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三大产业GDP出现整体同步回落的趋势。第一产业全年增长速度预计达到3.5%,较2007年、2006年分别回落了0.2和1.5个百分点,低于2003-2007年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全年增长速度预计依然要低于2007年1.6个百分点,低于2003-2007年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2007年回落2个百分点,仅为10.6%。

  值得注意的是,宏观经济下滑不仅在三大产业中存在一定的联动性,而且在同时下滑的过程中,宏观的产业结构并不是得到优化,反而进一步恶化,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提高0.04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要下降0.03和0.01个百分点。

  在三大产业增速同时回落的同时,有效需求的三大组成部分也出现同步增长速度回落的态势,其核心原因就在于在外需下滑的引领下,在“投资-出口”联动机制和“通货膨胀-实际收入”联动机制的作用下,实际投资和实际消费的增速顺势进行回落。这充分表明,以往各个周期中所存在的宏观经济顺周期调整效应依然存在,这预示着本轮经济下调可能延续以往周期中所存在的“短期小幅回落引领中期加速性衰退”。

  二、在世界经济周期与本国政策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净出口的大幅度回落将引领中国宏观经济的下滑,而国际资本的异常流动将增加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在内部结构刚性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外需的过度调整将引发宏观经济总量收缩和结构进一步恶化的问题

  2008年中国进出口变动情况基本延续2007年10月以来的态势,进口增长速度高于出口增速(除2008年3月),这导致净出口总额同比增长速度下滑。预计2008年贸易顺差为2588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了34亿美元。正是外需大幅度的下滑引领了中国宏观经济的下滑,并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大幅度下滑的首要原因。考虑到汇率变动的因素,2008年净出口增长的下滑将直接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下滑0.83百分点,占中国经济下滑的56%,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如果考虑出口增速下滑带来的投资增速下滑的因素,那么出口下滑可以说明2008年经济下滑的90%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外需可能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一是在各种表象因素和深层次力量的作用下,世界经济的持续下滑将使中国出口增速加速下降;二是汇率-贸易传递机制的3种特性——“滞后性”、“累积性”与“阀值效应”决定了中国人民币进一步加速升值将导致出口增速加速性回落,人民币升值速度存在加速过度的问题;三是内部需求的刚性和国内贸易政策的顺周期性调整将导致进口增速进一步扩大。

  这些因素决定了未来中国外需调整的过度和存在持续恶化的可能性,而这在在中国内部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具有刚性的前提下,可能对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不利的冲击。

  三、在部分部门利润水平依然较高、灾难的需求创造效应较为明显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反向调整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实际增速下降明显。未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的持续高涨以及上述各种因素的短期性却意味着中国固定投资可能在2009年进入加速下滑区间。

  从数据可以看到,2008年固定投资名义增速与2007年基本持平,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的高涨,2008年的实际投资增速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全年较2007和2006年分别下滑4.8和3.4个百分点。这是仅次于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回落的第二大因素。2008年中国的投资出现下滑以及未来可能出现进一步下滑的原因在于:

  第一、利润增长率的下滑决定了实际投资增速的下滑。2008年1-2月的工业利润增长率为16.5%,中国企业利润的确进入了下滑区间。2008年是中国告别“高利润时代”的拐点(个人认为:股市的利润将大幅度的下降,2007年的利润有可能下降一半,即2009年或2010年的利润是2007年的一半,即2010年的3000点对应的市盈率和2007年的6000点近似,要和2007年的2800点国际普遍认可的市盈率对应的是2010年的1400点。)是这决定投资也将面临下滑的压力。

  第二、固定投资价格、原材料价格以及动力价格大幅度上升提高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从而制约了实际投资的增长。

  第三、在“出口-投资联动机制”的作用下,出口增速的大幅度回落将导致投资的回落。

  第四、由于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在利润大幅下滑的重挫下,“煤、电、油、运”等传统瓶颈产业的供给约束将重新凸现。(进一步打压企业的利润)

  第五、信贷的进一步收缩也将引起投资的进一步收缩。

  第六、房地产投资的反向调整可能是影响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核心因素和中国宏观经济下滑的焦点。2008年上半年房地产出现开发投资提速,而销售面积大幅下滑、部分房价出现回落的局面。这集中反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房地产商捂地牟利模式被资金连过紧打破;2)房地产在需求下滑情况下供给大幅度增长,预示房地产价格将面临整体下滑的可能,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收益将进一步下滑,紫金链将进一步收紧;3)房地产市场将出现大整合。而这些变化则预示着2008年下半年以及2009年可能迎来房地产投资和价格双双下滑的局面。

  第七、雪灾和震灾通过“需求创造效应”相当程度上抵消了中国固定投资下滑的趋势,但这种效应所具有的短期性和加速衰减性等特点决定了2009年的固定投资可能面临加速下滑的危险。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名义固定投资速度维持的格局将在2009年被打破,利润的下降、投资成本的提高、房地产市场的反向调整、出口的进一步下滑、瓶颈产业的出现以及灾后重建效应的递减,2009年中国固定投资可能面临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双双下降的局面。

  四、CPI结构性的高涨、实际收入水平增长的乏力以及消费变动内在的规律决定了我国难以在短期再次出现消费结构升级与总量加速,实际消费水平的缓慢上升不仅意味着我国需要进一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重大调整,而且要求我们适当放缓结构性调整和外需收缩的节奏。

  从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我们可以十分轻易得出中国消费正处于加速期,中国经济增长正在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的结论。因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从2006年初的12.5%上升到2008年4月的22.0%。但是,如果剔除物价因素,中国目前的实际消费增长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增长。2008年上半年实际消费增长可以达到12.6-12.8%,只比2007年提高了0.5%百分点。总体而言,2008年中国消费速度呈现“名义加速,实际下降”的局面,一些研究人士所鼓吹的“消费加速,增长转型”是一个伪命题。其原因在于:

  第一、通货膨胀及其预期对消费者行为的冲击决定了2008年上半年消费上升只是一个短期现象,进一步的通货膨胀冲击将使消费者行为发生逆转,消费将出现下坡。

  第二、2008年居民实际收入的下滑以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进一步恶化都不足以支撑中国消费的加速和升级。

  第三、在1998-2003年中国消费加速和消费升级港完成的前提下,中国消费难以期待在短期内发生下一个消费革命。

  因此,如果在今后几年中国收入结构、国民收入结构以及居民实际收入水平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把中国经济将增长的发动机过早寄托在“消费升级”之上,无疑会犯战略性的错误。

  五、在延续2007年结构性价格上涨的基础上,各项价格指标进一步上扬,通胀压力日益加大。价格上涨的国际输入性、结构上涨的持续性、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经济下滑与CPI持续上涨的矛盾、输入型通胀压力与要素价格改革的冲突、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与工资型通胀的冲突、价格释放与价格控制的错位等因素不仅决定了价格治理的复杂性,同时也要求从全球视野、历史比较、中期角度来合理统筹价格释放与价格控制、需求总量控制与供给结构调整、短期工具与长期工具之间的关系。

  2008年的通货膨胀基本延续了2007年4月以来价格逐季上升的趋势,各项价格指标都出现了大幅度的攀升。1-4月CPI达到8.2%,PPI达到7.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达到10.3%,固定资产价格指数达到8.6%,比2007年分别上涨了3.4、4.1、5.9和4.1个百分点。这种大幅度的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导致大量认识的分歧和行为的分化。因此,我们需要从历史、从国际以及内在机制等角度深入研究目前的价格上涨问题。

  第一、2008年无论是从CPI还是RPI来看,其内部结构与2007年基本是一致的,依然是结构性的价格上涨。与1988和1994年通货膨胀比较,中国短期内难以出现全面物价上涨。

  第二、超越“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争论,需要从世界经济循环和周期变化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结构性物价上涨的本质。中国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不仅决定于中国的全球化、工业化以及结构调整等因素,也决定于全球分工体系的调整、世界不平衡、美元贬值以及金融全球等因素。

  第三、不能简单化目前我国价格上涨的国际传导路径,由于汇率传递的效率太低,人民币加速升值无法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第四、必须充分重视本国经济的内在结构关系以及运行机制所面临的困境,选择各种相应的治理措施。

  六、雪灾和震灾将轻微改变2008年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其“供给损失效应”与“需求创造效应”的不对称性在短期内延缓了中国经济下滑的趋势,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在短期分层次做出不同的调整。

  第一、震灾对存量冲击较大,“供给损失效应”较小。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和相关估价方法,本次大地震的财富性损失估计在4200-5000亿之间。但存量的损失不能直接等同于今年GDP的损失。由于本次重灾区13县市的GDP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34%。因此,考虑到灾区的灾后生产恢复很好,灾害带来“供给损失效应”不会超过2%。

  第二、“需求创造效应”很大,有效缓解了2008年内需与外需增长速度同步下降带来的经济下滑压力。

  对于消费而言,震灾可能导致总消费水平应当略有上升。对于投资而言,由于四川财富受损的规模在4200-5000亿元,灾后重建的标准又要高于当地原来的标准,加上固定资产投资价格高涨以及灾后重建在3年内完成等因素,估计2008年的灾后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以上。该规模预计使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加快1-1.5个百分点。

  第三、在供给略微减少和需求拉动明显的双重力量作用下,2008年价格上涨压力将轻微增强。

  由于震灾导致的供给损失不超过0.2%,需求拉动不超过0.6%,根据中国以往的产出缺口-通货膨胀关系推算,所导致CPI上涨的幅度应当在0.2%以内。因此,地震对总体通货膨胀的压力不会十分明显,只是在部分行业中会凸现。

[ 本帖最后由 ycxjxj2 于 2008-6-21 10:3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0:40 |
政策建议

  一、必须充分认识到本次世界经济放缓、通货膨胀抬头并不是单纯次贷危机与大宗商品上涨带来的短期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表现,因此,中国必定将在中期范围内面临外部环境恶化的挑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当从中期角度进行相应统筹。

  1)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全面调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战略定位和工具选择, 将贸易冲突以及国际宏观政策冲突等因素作为我国经济政策制定必须考虑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要求国际意识和利益冲突意识。

  2)高度重视国际资本异样流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在加强投机性资本流入管制的基础上,防止出现国际资本流动大幅度逆转对中国宏观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可能。

  3)重新认识中国在国际货币和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化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防止单边调整带来的巨大宏观经济风险,积极通过双边和多边体系进行汇率协调和资本监管协调,要求美国等中心国家承担必要的国际货币和国际资本协调义务,发挥中国在国际金融协调中重要作用。

  4)积极推动国际大宗商品协调机制的建设,从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个层面展开相应的国际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干预,使中国价格治理具有开放视野和国际方法。

  二、基于产出缺口快速逆转、三大产业和三大需求同步出现增速下降、宏观经济调整顺周期效应十分明显以及结构性价格上涨没有明显恶化等原因,2008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总体上应当对双紧政策进行调整,以防止中国经济重新步入以往“短期小幅回落引领中期加速性衰退”的顺周期调整模式。

  1)防止增长模式转型过程中急于求成的冒进心态,充分认识目前“不平衡发展战略”以及外需适度下调的阶段性意义,避免外需大幅度回落过程中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在保证外需一定增长速度的前提下,适度调整出口和进口的结构。因此,需要重新审视自2007年以来的各种贸易调整政策的力度,适当回调部分产业出口退税率或进口关税,同时应当控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防止加速升值对贸易带来的“阀值效应”冲击。

  2)密切重视产业利润下滑、投资瓶颈产业重现、灾害重建带来的需求创造效应具有加速递减的特性以及房地产投资的反向调整等现象,避免投资出现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双双下降的大幅下挫局面,尤其要重视房地产市场因资金链断裂所出现的崩盘的可能,投资紧缩政策应当进行适度调整,适度进行信贷结构调整。

  3)在国际游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继续坚持以数量型格局调整为主的策略,价格型工具的启用应当根据国际利率的变动以及汇率的世界结构性调整的状况进行相机决策,积极地进行国际货币和国际金融协调应当是中国货币当局的核心任务之一。

  4)财政政策应当采取中性定位,积极操作的定位,改变年初从紧的政策取向,适度扩大支出的规模。

  三、中国结构性价格上涨所具有的国际输入型特征超越传统的“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分析框架,传统的价格治理模式不仅无法在短期解除通货膨胀的威胁,反而会在价格管制中妨碍合理的相对价格释放及其经济结构的转化。中国价格治理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在加大国际协调、进行必要的国家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干预的基础上,展开国内结构性价格上涨的治理。

  1、正确认识食品价格冲击在中国历次通货膨胀时期的作用,高度重视食品价格在“紧平衡”条件下的“超调”特性,在加强国际粮食价格协调的基础上,采取粮食出口的短期管制,强化粮食生产的投入,进一步加强粮食自给战略的地位。

  2、中国资源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具有十分深厚的内在结构变动基础,不能简单采取价格管制模式进行治理,而宜采取价格释放和价格疏导相结合的方法。能源价格体制改革不仅是中国结构转型在中期的必然选择,也是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中期选择。有步骤地部分放开能源价格不仅不会对中国结构性价格上涨带来全局性的影响,反而会有效解除瓶颈产业的约束,消除瓶颈产业存在所带来的价格形成机制扭曲的问题。

  3、近期不宜进行人民币加速升值,中国名义汇率的调整取决于国际利率和汇率结构调整,通货膨胀因素不宜成为汇率政策的目标函数。

  4、中国在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时,必须控制工资水平上涨的幅度,劳动工资形成机制不宜在短期内全面展开。

  5、不要希望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对这种价格上涨带来直接性的效果,也不要一国单独承担全球结构性价格调整带来的成本,货币政策的紧缩只能定位在预期引导的作用上,不宜进行持续的紧缩。

  内容提要

  报告预计,中国2008年全年GDP增长达到10.4%,比2007年回落1.5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增速同时回落,其中第二产业出现大幅度回落达到1.9个百分点;名义投资增长速度较2007年略微上升,达到25.1%,但实际增速下滑明显;名义社会消费增长19.0%,高于2007年2.2个百分点,但实际增速轻微下滑;按照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速度达到19.0%,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6.2个百分点,进口增长25.2%,与2007年比提高了4.4个百分点;货币增长较2007年出现下降,狭义货币供应达到18.5%,M2增长16.3%;而CPI持续上涨,达到7.1%。

  报告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必须充分认识到本次世界经济放缓、通货膨胀抬头并不是单纯次贷危机与大宗商品上涨带来的短期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表现,因此,中国必定将在中期范围内面临外部环境恶化的挑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当从中期角度进行相应统筹。

  二、基于产出缺口快速逆转、三大产业和三大需求同步出现增速下降、宏观经济调整顺周期效应十分明显以及结构性价格上涨没有明显恶化等原因,2008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总体上应当对双紧政策进行调整,以防止中国经济重新步入以往“短期小幅回落引领中期加速性衰退”的顺周期调整模式。

  三、中国结构性价格上涨所具有的国际输入型特征超越传统的“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分析框架,传统的价格治理模式不仅无法在短期解除通货膨胀的威胁,反而会在价格管制中妨碍合理的相对价格释放及其经济结构的转化。中国价格治理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在加大国际协调、进行必要的国家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干预的基础上,展开国内结构性价格上涨的治理。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0:46 |
如果,2009年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刻,那么2010年才是企业利润率最低的时刻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2:05 |
百年一人 理解游戏规则: 昨天我向大家推荐了一本书《专业投机原理》,其实这本书中最值得一读的是那个关于玩扑克牌的故事。你会有所感悟,其实在全世界证券市场中,致使大多人赔钱的原因根本不是参与者本身的能力问题,而是规则改变造成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2:53 |
http://v.ifeng.com/v/f/20080619/537/index.shtml
吕宁思:拼合历史预测图 A股或跌至960点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21:27 |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告诫:不要试图去抓下落的刀
传管理层将不再沉默!四道救市金牌备战已经开始!
底部信号出现万亿资金进场,为您提供个性化解套方案
www.stockstar.com       2008-4-13 2:16:27       中国经营报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本页】 【打印】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以他21年的成功投资经历告诫我们说,不要试图去抓住一把下落的刀。而眼下的A股市场正是这样一把刀。虽然它已经让场内投资者伤痕累累,但外围的投资者却依然跃跃欲试,试图在市场下跌趋势刚减缓去抢市场指数的反弹,指望能抓住那把看起来减速但仍在下落的刀。
  A股市场在短短的几个月发生的惊天大逆转虽然出乎意料,但并非无迹可循。
  银河稳健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王劲松的判断或许带有一定的共性:美国经济的放缓给国内出口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通胀以及由其引发的调控预期不断加强,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加重了投资者对于企业盈利增长的忧虑;与此同时,非流通股解禁的累积效应开始显现,估值过高引发的再融资冲动明显加强,而增量资金缺乏。正是多种因素交织导致了市场深幅的调整,但对经济的悲观显然才是基金经理跌后减仓的真正原因。
  次级债危机的进一步深入及高油价等因素影响下的成本增加,不仅使美国经济前景深陷阴霾,更开始殃及更多的经济体。到3月份,欧元区的经济信心指数已经持续十个月下滑,日本经济对美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20%,受累明显。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关于次级债危机的后续演变,国际清算银行行长马尔科姆·耐特忧心忡忡地评价其为,可能是发达国家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动荡,而且目前仍未看到总体局势好转的迹象。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同样是引发A股市场不断下挫的元凶。
  温和通胀推动企业业绩的增长,但通胀恶化就会导致经济出现拐点。1988年和1993年的通胀结果告诉我们:通胀上行的第二年,企业的业绩就会受到显著的影响,而之后由于紧缩政策导致的经济趋冷和通胀会更大幅度挤压企业利润。
  2008年2月我国CPI指数高达8.7%,同月PPI指数也创下6.6%新高。市场普遍预期,3月份这一数据仍不容乐观。PPI指数的上涨使得我国的通货膨胀可能演变为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作用下的恶性通胀,从而加剧我国结构性通货膨胀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的风险。
  是的,一切都充满着不确定,除了政府已经铁定不会进行指数调控。那把快速下落的刀仍在半空中,谁会去伸手冒险?



不要指望在下跌过程中抓住转折点,
不要指望在熊市的最低点全部买入

[ 本帖最后由 ycxjxj2 于 2008-6-21 21:3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01:36 |

曹仁超:未来6个月A股必须完成成年人的割礼

曹仁超:未来6个月A股必须完成成年人的割礼
  
  2008年06月20日 07:38:11 中财网
  应读者要求采访一位财经评论员,是很罕见的。如果他的中文简体版专栏在本报第十六版漏掉一期,次日就有读者打电话过来质询。
  在内地A股进入下跌通道的低迷期,有读者多次点将,请曹先生发言。
  6月16日下午,在香港北角的一个工业大厦的12楼,见到一脸佛相、开口憨笑的曹仁超。窗外是瓢泼大雨,香港及周边股市的起起落落让人难展欢颜。
  这位在香港股市浸淫了三十多年、从未间断写市场评论的符号人物,将进入他的半退休状态了。
  曹仁超给香港财经媒体《信报》撰写"曹仁超投资日记",其可以评价为中文财经媒体中最有价值的"财经发言人"--每天,他要关注及评论美国、英国、日本、香港等成熟市场的股市、汇市、债市场及商品市场,三十多年如此。近十年,加入了中国内地、印度、巴西、越南等新兴市场的观测点。他的专栏,数据充实、评论严谨,加之其深渊的国学功底,嬉笑间将投资秘笈与人性阴暗铺排于一炉,文火熬制,耐性老道。
  入行四十年,今年九月,曹仁超终于要因《信报》转手李泽楷而卸任执行董事一职了。他的专栏将由"日记"改为"周记"。于读者来说,此为一大遗憾。但曹仁超将在股市赚到的"带血的钱"投入到中国内地的慈善事业上来--"我的钞票是从别的投资者身上赚取的,是别人的血汗钱",也算是结局完满。
  这位视财产、投机、人情如透明的财经大家,给中文读者带来了三十余年的期待与欢颜,不论世道冷暖。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看清股市,不如看清自己。
  "成年人的割礼"
  《21世纪》:2007年10月以来,上证指数从6000点,5000点,4000点,再到3000点,内地A股的心理防线一道道被击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曹仁超:每一个股市由新兴市场进入成熟市场阶段,都会有一次大的崩盘(Collapse),例如1973-1974年的中国香港,1990年的日本,1929年的美国,这就像犹太人所讲的"成年人的割礼",是长大之前必经的阵痛(Before you grow up, you get hurt)。
  我非常担心2007年10月开始的沪深指数大调整就是内地股市成熟的割礼。这不是由内地的经济情况和政策决定,而纯粹是投资者的sentiment(情绪)改变决定的。
  市场由看好、看得太好、看得你不可以理解的好,这个时候理性的投资者(sophisticated investors)开始离开,市场就由云层之上跌到地下,这是很痛的!这时一定有overreact(过度反应),即下跌并不会止于合理水平,而是会跌到偏低的水平。就像钟摆摆动一样,会由一个极端进入另一个极端。内地股市正是由extremely bullish(超牛)极端走向extremely bearish(超熊)极端。经过这一次洗礼,内地的投资必将和国外的投资者一样变得older(更成熟),wiser(更理智),but poorer(更穷)。
  幸好,经过阵痛之后,这种"超牛超熊的摆动"也将不再发生。
  你是不守纪律的投资者?
  《21世纪》:我们的读者很关心,这次调整的底部会在哪里?或者说,问"底部"在哪里本身就是一个伪装的问题?
  曹仁超:底部是猜不到的!但如果看看1973年港股、1990年日股、1929年美股,可以发现每个股市经历"成年人割礼",最少跌幅一定超过50%;最大的跌幅是90%;大部分此类调整会在70%左右,而时间通常是在12个月-36个月。
  相信内地A股这次调整也将很痛苦。从去年10月份开始,到今年年底,A股最大可能性是跌去60%-70%,2000点是真正的机会。香港在1973、1974年跌去了92%,当时港英政府没有任何救市作为。而A股不太一样,政府一直护理市场。
  作为投资者,千万不要在下跌的股票市场,去估计底部在哪里,而应该持有现金,等待底部的出现,例如持续两周不再下跌。这就是所谓"宁买当头起"的策略。
  在股票市场中严守一些固有的策略或者说纪律是很重要的,比如止损(Cut Loss),当所持股票价格下降15%-20%之时,就应该止损。不止损,只能证明你是一个不守纪律的投资者。现在如果去猜测股票市场的底部,一样是一个不守纪律的投资者。
  事实上,股票市场大部分成功投资者都是靠守纪律,而不是靠所谓眼光。现在我们猜测底部实际上说的是一种"眼光"。但是A股市场从6000多点下跌到5000点,幅度已经有15%,为什么不守纪律,不止损(Cut Loss)离场呢?现在需要来猜测底部,需要来博眼光,实际上是当初不守纪律所致。
  确认底部的操作也必须严守纪律:例如连续两个星期不下跌或者反弹10%-15%。指数从3000涨到3100,涨到3200,我都不会考虑进场,因为涨幅还没有超过10%嘛。随便猜测底部,4000点是不是?3900点是不是?3000点是不是?像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意思的。
  对于在A股这次调整中已经被套牢投资者,现在的问题是不要再把Good Money(好钱)变成Bad Money(坏钱),不要让已经被套牢这件事情影响你遵守纪律。套牢的钱已经是坏的了,但手中的现金还是好的,不可再凭底部猜想,凭眼光随便冲进场去,一定要在市场回升10%-15%之后再进去。如果不守纪律,再把好钱转为坏钱,结果便是All Bad(全部一团糟),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未来6个月最危险
  《21世纪》: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市场,毕竟内地经济总体处于上升期,这对内地股市有何影响?
  曹仁超:区分长期和短期的问题很重要。如果一进场就遭殃,那么,像"长期一定好"这样的判断就没有意义。比如1973年前投资香港股市,到现在可以赚很多钱,但是经历1973-1974年的大跌,1973年前投资港股的Breakeven Point(盈亏平衡点)是1987年,你要长达15年没法赚钱,同样,如果去年10月时买A股,持有30年的话,我保证你可发财,但是2-3年,你一定傻乎乎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对于现在的A股市场,我短期是担心的,长期则是极度乐观。
  《21世纪》:这次调整会再持续多长时间?
  曹仁超:未来6个月最危险,特别是奥运后,我是相信全球奥运经济效应的。
  《21世纪》:如果相信奥运之后有负面股市效应的人很多,这种效应会否提早出现?
  曹仁超:已经提前了。要不为什么去年10月以来,内地股市会出现这一波大跌。奥运效应不是中国特有的,而是中国内地的投资者还不懂罢了。
  很多经验教训在别的股市,投资者都知道,而且every lesson Learned by the hard way(每一个教训都是以很痛苦的方式获得)。为什么我曹仁超现在可以来说股市,那都是1973-1974年输得我都想跳楼,6个月之内从50万元输剩10万,港股从1770多点跌到460点,我自作聪明,以为底部终于到了,将所有的50万资金全部押进去,结果股市跌到150点。(不要试图抓住最低点,当你第一次认定是最低点时,请再等半年再说)
  市盈率总是借口
  《21世纪》:1973年香港股市150点时的市盈率是多少呢?现在A股的市盈率很多到了20倍甚至10倍以下,是否已经很低。比如中信证券市盈率到了7倍、宝钢是13倍、中国石化20倍,这些好公司具备了投资价值?
  曹仁超:如果你是看市盈率的,那么,为什么6000点的时候你会买进呢?这证明你以前是不看市盈率的。现在跌成这样了,再来说市盈率,是为进场找借口,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
  所以市盈率是用来事后解释的,不是用来事前看的。这个市场从来都是不关心市盈率的。
  按照香港的经验,平均市盈率一般是18-25倍就要小心了,因为一般的牛市结束在25倍的市盈率。如果到了12-13倍,则不用怕了,熊市一般就要结束了。
  但这是一般的情形,这种规律有时会被打破,例如1973年的香港,我们曾把它推上110倍的市盈率,而最后跌下来的市盈率是8倍,跌了92%左右。所以市盈率的变化是很大,企业今年赚钱不定明年赚钱,市场对于市盈率的接受程度也飘忽不定。
  割礼式下跌的韵律
  《21世纪》:你以往的投资分析很注重股市历史告诉我们的节奏和规律。对于这次A股调整的关键地方,能否做一些提示?
  曹仁超:"成年人割礼"调整中下跌的韵律是先下跌50%,如果守不住,会变成下跌61.8%,最后是78%。这都是相对于高位而言的下跌幅度,至于为什么是这些数字而非其他,则不知道,仅是其他市场的统计经验。
  这次A股下跌50%已经被击穿了,这证明3000点并非真正的底。我很希望A股的这次跌幅止于61.8%,这样算的话,大约还有10%的跌幅。见底的最大可能性是今年第四季,因为那个时候美国会加息,可能有一笔钱会从中国、印度等亚洲地区流走。
  面对第四季可能有的挑战,印度对抗风险的能力是比中国内地低的,如果问我中国内地的宏调如何,我认为是做得很好的,在2007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已经做了很多防御措施。但是当时的股民太开心了,对任何事情都是视若无睹。印度政府在去年上半年是没有做预防工作的。所以两个市场比较,印度股市的危险系数更高。
  中国内地股市外资所占的百分比很小,而印度外资的占比很高,中国香港的资金则是完全自由流动,国际资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认为,内地股市的调整应该不会像香港1973-1974年那么大,达到90%多。内地股市目前跌幅已经达到50%以上,但这是前面所说股市经历"成年人割礼"时的最小跌幅。
  把愿望从分析中拿走
  《21世纪》:很多投资者都知道今年的大市不会很好,但不愿意抛掉手上股票的原因,是希望能反弹一些再卖。但总等不到,于是只有继续持有。这种人性中的弱点该如何克服?
  曹仁超:这是一种wishful thinking(一厢情愿的想法),反弹只是你的希望,你将你的愿望加进了你的分析中了。你初一、十五去拜神,说神阿神,今年(股市)好,今年(股市)好,会反弹的。然后将这种愿望加进分析中(假定会反弹),这样的思考方法非常有问题。你Wish a wide horse to ride(希望能骑上一匹野马),但它是野马,你怎么能够控制它呢?会跌倒的嘛。
  事实总是很残酷的,所有的事情都会发生,所有的坏事都会发生。而且祸不单行,坏的东西总不会是一个的。所以,做投资分析一定不能加进一厢情愿的想法。
  《21世纪》:没有人可以克服"一厢情愿"的想法呀。
  曹仁超:每个人都在想3000点不要抛,你也跟着想。这是一个例子。股票市场不是许愿树,它通常是当你许一个愿时,它再打击一下你。
  《21世纪》:这是一种很难战胜的人性?
  曹仁超:对,投资市场最难控制的就是人性,所以做你会发现要做好的投资分析,时间久了都会变得"没有人性",就像我。(笑)
  《21世纪》:假设给你重新选择一次,年轻的时候你是否还会选择做投资分析?或是像李超人(李嘉诚)那样做实业?
  曹仁超:会的,投资分析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魅力,如果让我去做交易业务等,可能我早就闷死了。股票市场的吸引力是,没有一天是相同的。而且,如果你的看法对,股市马上会奖励,如果错,你的荷包马上就要变扁。股票市场不容许说谎,要求做分析人没有Imagination,对事情不能加入想象力,情况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说股票市场如何好,明天跌下来,说什么也没有用。股票市场是明天可以告诉你的看法是对还是错,我相信没有一个行业是这样的。这比做生意更加刺激。100万一年变1000万是可能,由1000万变为穷光蛋也是可能的。李嘉诚做实业之外也做股票的,只是我不能告诉你们。
  《21世纪》:年轻时候你亏了40万,这是否成为你在股市成功的原因?
  曹仁超:因为痛嘛,开心的时候,你是学不到东西的,只有痛苦的时候才会学到东西,才会去思考,股票分析最好的训练是,不断去思考为什么别人想得到的我想不到,When everybody thinks the same, you thinks the same?(每个人都是这样想,你也这样想),那就等于你没有想过。
  金价可能随CPI暴涨
  《21世纪》:能否谈谈对金价的看法,金价是否开始进入下跌通道了?
  曹仁超:在以前的波动周期中,我们看到最高的黄金价格仅是850美元。2001年的黄金是200美元/盎司,到今年变成1060美元/盎司,这谁能想到呢?对于未来的黄金价格,要看未来通胀尤其是中国内地和印度通胀的情况,现在做多黄金的投资者都预测中国内地和印度的CPI很难被控制。如果中国内地、印度通胀得不到解决,那么黄金价格就会和CPI一起blow out(爆炸性上升)。所以看黄金,最重要是看CPI。
  我个人非常担心中国内地和印度的CPI在未来会达到两位数。因为美国的CPI问题仍不严重,目前是4%,所以,美国加利息幅度不会很大,这反而给其他地区利用加息去抑制通胀带来很大的问题,因为利差总不能太大。
  中国内地的CPI是8.5%,这背后还有部分商品价格没有放开的因素,煤、油、电价涨幅没有跟上国际市场的涨幅,随着价差的扩大,这些价格控制措施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于是问题变成,到最后你能否(用这些办法)"压"住CPI。
  从美国1970年代的经验看,是压不住的。中国内地现在是重复着美国曾有过的模式,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有一个价格管制法,所有的商品不准加价,当年通胀率"压"在4%,但第二年这个法案一取消,短短3个月,通胀马上到了10%以上。
  为什么在油价、食物价格暴涨的情况下,美国CPI可以保持4%,这是因为恩格尔系数的作用,美国在这方面的支出比重要少得多,中国人、印度人在食物方面的支出高很多,我们才怕食物、石油加价,美国是不怕'米贵'的,200元一包照买。(周炳林 郑小伶)
  21世纪经济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01:37 |
不要试图抓住最低点,当你第一次认定是最低点时,请再等半年再说
发表于 2008-6-22 14:42 |
谢谢分享。。

怀疑。。猜疑中的 6,7,8 条是错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9:08 |

回复 #71 股舞 的帖子

我是悲观派,把目前经济与73年时候对比的,我只是经济的爱好者,但愿对5条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9:08 |
刘熀松:本轮经济周期已见顶 短期通胀难消2008年06月22日 15:56解放日报【大 中 小】 【打印】现在大家对经济形势和经济热点问题都非常关注,今天我从五个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看法:依然乐观,但乐观的程度减弱

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的长波、长周期发展至少延续到2020年,奥运之后中国经济不仅不会萧条,而且会维持近10%的增长。

而悲观者认为,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下降期,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可能步入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低增长格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数据,中国经济在过去29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为9.8%。根据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的研究,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为19年,年均增速为9.22%;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0年,年均增速为9.86%。29年来的中国经济已经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经济增长还能保持多久?未来的中国经济是否继续乐观?对于这一问题,已经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专家比较乐观,有些则比较悲观。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的长波、长周期发展至少延续到2020年,奥运之后中国经济不仅不会萧条,而且会维持近10%的增长。而悲观者认为,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下降期,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可能步入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低增长格局。

在前几年的分析中,我对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一直持乐观态度,主要理由有:一、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二、我国消费结构进入快速升级阶段,房地产、汽车、旅游等商品加速进入居民家庭中,而且潜力仍然十分巨大。三、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推进阶段,远远没有结束。这带来了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需求、住房需求及其他消费需求。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农民开始以工人的身份参与劳动分工,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四、人才数量的增加、人才质量的提高导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五、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六、人口红利因素。七、我国的高居民储蓄率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发展。八、中国政府逐渐积累了宏观经济管理的经验。

这些因素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依然存在,所以,我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依然持乐观态度。但是我们也看到,以上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确实有弱化的迹象。比如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依然存在但有所弱化,比如我国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如何调控经济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另外,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主要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确有可能进入长波周期的下降期,我国经济的发展遭遇到了资源能源的硬约束,石油价格遭到了国际政治势力和投机势力的炒作,出现疯涨。因此,尽管我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依然乐观,但和以前相比,乐观程度有所减弱。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曾预测,到2030年,中国整体经济规模将为美国的2.5倍,我没有那么乐观。预计2009-2020年我国经济将保持年均7%-8%的增长速度。

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总体良好,但本轮经济周期已经见顶

从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国际收支状况四个方面来看,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但我们判断,从季度来讲,始于2002年第三季度的本轮经济周期上升期已经于2007年第三季度见顶。从年度来讲,始于2002年的本轮经济周期上升期已经于2007年结束,接下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会减慢。主要理由是:一、目前美国的实际利率已经是负利率,已经很难进一步通过利率手段来刺激经济,相反,由于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国还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以后上调利率。这对美国房地产业的复苏不利,对美国经济的增长也不利。因此美国经济的短期走势不容乐观,这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二、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遇到资源能源的较强的瓶颈约束,每桶130美元以上的石油将给中国经济巨大的冲击,经过简单测算,单石油价格上涨一项,将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1.5个百分点左右,煤炭、各类矿石价格的上涨也将加大经济增长的成本。三、近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大大削弱了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四、新劳动合同法如果得到有效实施,将大大提高劳动力的用工成本,中小企业主会面临很大压力。五、偏紧的货币政策暂时不会改变,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房地产企业面临融资难题,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局,这必将在短期影响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判断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见顶。

但由于2008-2009年是小非大非的流通和套现年,如果企业所持有的小非和大非套现,企业利润会增加一块,GDP也会因此增加一块。因此,如果小非大非套现金额很大,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回落很多(如果企业所持有的小非大非套现3000亿元,企业利润将因此增加近3000亿元,GDP也将因此增加3000亿元,GDP增速将增加近1.2个百分点),但不会改变实体经济景气度下降的事实。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9:10 |
刘熀松:本轮经济周期已见顶 短期通胀难消2008年06月22日 15:56解放日报【大 中 小】 【打印】

三、对通货膨胀的看法:中度通胀将存在一段时间

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的上涨、蓝耳病暴发、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只不过是国内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上涨的导火索而已,这些因素只是使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间提前了,没有这些因素,农产品的价格也会大幅补涨。

当前社会各界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是通货膨胀。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4.8%,今年第一季度又上涨了8.3%,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如何看待当前的通货膨胀?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当前的通货膨胀和1987-1988年、1993-1995年的通货膨胀完全不一样,其特点是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总供求关系失衡没有多大关系,失控的可能很小。

如果用CPI来衡量通货膨胀,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当前的通货膨胀始于2007年。但是由于我国居民的消费率较低,不足50%,因此用CPI来衡量通货膨胀是不全面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一个科学的指标,用这个指标来衡量的话,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从2003年开始就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2003-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的上涨幅度分别为2.87%、7.61%、4.61%、3.28%、5.51%,均大大高于同期的CPI上涨幅度,2003-2007年CPI上涨幅度分别为1.2%、3.9%、1.8%、1.5%、4.8%。

长期的负实际利率没有得到纠正,导致资金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推高了房地产价格,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商务成本和生活成本,也大大拉开了城乡居民财富的差距。在这样的形势下,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已是必然,CPI走高也是必然。因此,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与其说是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与其说是受蓝耳病暴发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影响,不如说是在城市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拉动下的补涨。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的上涨、蓝耳病暴发、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只不过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导火索而已,这些因素只是使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间提前了,没有这些因素,农产品的价格也会大幅补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其合理性,有其规律性,有其必然性,因此仍会上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利于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农民就地城市化。因此,较高的CPI将存在一段时间,关键是要做好对低收入阶层的补贴工作。尽管CPI仍将居于高位,但我们判断真实的通货膨胀压力将在6-12月内见顶,以后会逐步减弱。

当然,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美元贬值的因素,有金砖四国需求增加的因素,也有政治的因素。高油价很可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对这一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美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已经大大降低,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却在逐年上升。因此,从国家战略利益博弈的角度来看,美国更愿意看到高油价而不是低油价。

至于人民币加速升值能不能解决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有专家认为人民币加速升值可以缓解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输入型物价上涨的主要商品是大宗商品,这些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大,人民币10%左右的升值对降低这些商品的价格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弊病却很多。比如可能导致部分公司效益急剧滑坡,进而导致公司关闭,失业增加,供给减少,引致物价上涨等;同时,还会造成外汇储备的大幅度损失,并有可能导致外资获利撤退,引发危机。因此我们不主张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办法来缓解当前的通货膨胀。

治理这一轮通货膨胀的有效办法,应当是尽快实行正的实际利率政策,抑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同时给低收入阶层以足够的补贴。如果不能抑制住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指望CPI长期稳定在低位是很难的。同时要放松对石油价格的管制,以调节对石油的消费需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0:01 |
俺估计有5-6浪下跌,4-5浪反弹
A-B-C-D-E-F-G-H-I -J-K

B,D,F,H反弹
快F浪了,反弹时间较长15个交易日以上,见底时间就看经济何时最困难,估计是2010年甚至2011年,所以2010-2011年再介入,条件不出大的世界经济动荡以及国内政治动荡

[ 本帖最后由 ycxjxj2 于 2008-6-23 00:0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0:09 |
:*22*: :*22*:

   (三年空仓五年做一次百忍成金)
   十五级MACD会员
   

UID 274675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8-4-5

  • 积分 24304
  • 帖子 9057
  • 精华 0
UID 2746753 精华 0 积分 24304 帖子 9057 奖励 11970 热心 155 金币 0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8-4-5 查看详细资料


76楼
发表于 2008-6-23 00:09  只看该作者



:*22*: :*22*:



巴菲特:投资者失败的原因是总是试图战胜市场,价值35%
纪律第一1500,1100点
熊市学会在上涨中卖出,空仓硬道理
经济最困难的时候股市见底
出现0.1元股票
三年后的今天,物是人非?(2011.5见)

发表于 2008-6-23 10:22 |
学习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4:11 |
股市的下跌,不是大小非的问题,也不是信心的缺失,而是历史的必然,偶然只是2007.10月发生了
信心的缺失只是股市下跌的必然结果
发表于 2008-6-24 10:22 |
偶认为是股市牛熊转换和中国经济周期两方面的共振。
现在两方面都向下,所以下跌空间很大。
大小非只是限制了股市上涨的空间,而经济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股市的走势。:)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5:25 |
2008年6月23日股价结构
10元以下股票 976只
5元以下股票    325只
20元以上股票  127只
10-20元区间股票  360只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14 02:52 , Processed in 0.07523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