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494|回复: 13

[大盘交流] 钱学森对前科学的论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7 天

发表于 2009-11-8 07:35 |

钱学森对前科学的论述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留指爪 浏览:3494 回复:1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个观点涉及到什么叫科学.什么叫现代科学。对于什么叫科学,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认为:只要是根据实际存在的事物所总结出来购东西都可以叫科学。比如,中医理论究竟叫不叫科学?中医理论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而概括上升到理论的,这样总结出来的理论对于中医的实践是能起指导作用的。但这样的中医理论能不能叫科学? 能不能叫现代科学?


 
    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现代科学所指的,已经不再是能够独立存在的个别知识,而是整个形成为一门现代科学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个部门能够互相沟通,而它的最高概括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科学的一切成果,必然回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得到发展。那么是不是所有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所总结出来的东西都能纳入到这个科学体系中去呢? 看来并不是。目前除了这个庞大的现代科学体系的结构之外,还存在有很多很多实践经验的总结。例如在火箭发射场,总工程师根据他的经验,在现场就可以拍板,他的一些决定,他的助手可能不理解。如果发射成功,实践表明他的决定是对的。但为什么对? 连和他亲密合作的工程师都不见得理解。又如在战场上,指挥员临阵下决心,有时连参谋也都不一定能理解,这就是凭经验。这种说不清道理的学问是非常之多的。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这种经验多得不可胜数。比如在工厂中一个老师傅干活,会干得很好,他的徒弟就不行。徒弟问师傅:你能干好,究竟是怎么干好的? ”老师傅常常会说,你就跟着干,到时候就会了。这种没法子用语言说明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中医当中类似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中医实践中所蕴含的道理也是很珍贵的,但是这些东西还不能纳入现代科学体系中去。可以说,这些宝贵的实际经验的总结,构成了现代科学体系这个辉煌结构的外围,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前科学。前科学是科学发展所必要的营养、素材。这样提,并没有小看它,无非是要说明它和科学体系之间的关系而巳。这些还没能纳入现代科学体系而又自成体系的学问,只能叫前科学。从这一点上看,中医理论是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中医还不能用物理学、化学等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东西来阐明,中医自成体系,是前科学,不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现代科学。

   
    现在,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了,既然有科学两字,责任重大,任务也是很艰巨的,我们要有步骤地来实现它,先把大量的分散的实践经验系统化,建立唯象气功学就是第一步。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基本观点,什么叫唯象的学问? 它也是前科学的性质,但是唯象的学问又比经验的学问向前走了一步,它比较系统。举个例子:我们在初中时都学过气体定律,气体加热,压力升高,或维持一定压力,体积就增加或者压力加大,气体体积就缩小。总结起来,就可以上升到唯象的理论,就是气体定律:压力 × 容积 = 常数。为什么说它是唯象的呢? 因为它没有说清楚为什么有个常数。再问老师,老师也答不出。一直到后来,当我攻读研究生时,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气体定律就是这样,从统计物理学的角度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原来温度是代表分子运动的,从理论上推导出来,气体定律必然是如此;而且不但如此,还可以说明这个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才适用。这就叫现代科学了。而在初中时,只要对气体定律能背下来就行,知道唯象的学问就可以了。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说明,什么叫唯象科学,就是只知其然,还不知其所以然。一旦从整个现代科学体系的大道理上知其所以然,就上升到现代科学了,但唯象科学是第一步,必不可少的一步。

   
    基本观点中的第三个,是对人的特点应该怎样认识。人是一个系统。在这一点上,过去几百年发展起来的西医有不完整的地方。西医过去是从分解的角度或还原论的角度来研究人体,把系统分解为器官,器官再分解为细胞,一直追到构成细胞的分子。这种方法,一直到现在还是起很大的作用的。去年10月号的《科学美国人》杂志整整一期在讲现代生物学的成就时,就是专讲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把一切生命现象最终都归结为化学作用,其中有三类分子是主角:一个是蛋白质,包括酶,一个是核糖核酸(RNA),一个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认为这些生物大分子体现了生命的奥秘,这未免太简单化了,难道没有电磁场、电磁波的作用? 而且事实上,生命现象比这要复杂得多,分子加电磁场都还是不够的。分子生物学者们的主要缺点是没有从整个系统来观察问题。人这个系统不但是大系统,而且实质上是个巨系统,极其复杂。这个巨系统可以有简单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光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不能认识它的全貌。当然,在研究人体时,还原论还需要不需要? 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就说过了,不追根到底不行,所以分解还原的方法还是需要的。但光有还原论是不行的。还必须进一步把人当作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观察。只有如此。才能解决西方医学和生物学所碰到的一些困难。

  人这个巨系统,又是个开放的系统。人和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这个巨系统存在于整个宇宙之中,宇宙是一个超巨系统,人又受这个超巨系统的制约。这样看,研究人这个巨系统就非常复杂了。其中和气功研究有关的,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科学是唯物主义的,但有点过头,转到机械唯物论上去了,不承认大脑的反作用。事实上,大脑是可以反作用于它以下的层次的,包括各个器官和器官的组成部分。就是说,精神是物质(大脑)的运动,精神又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人体的器官),这样一个观点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才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在这一点上,国外却是众说纷纭,其中说对了的比较少,多数仍是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前年获得诺贝尔奖金的斯派瑞( RPerry),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的观点是对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但他本人却口口声声说他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外在这些事情上确实有点混乱。在这一点上,我们有着优越性,因为我们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抓住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比外国人略高一筹。这里边有好多例子,美国有个学物理的奥地利人卡普抗( Prhjof Capra),四十来岁,他看到西方科学碰到了一些难关,解决不了,偶然间他看到了一些中国的书,如《道藏》,感到有启发,就跑到我们国家来了。有一次他观看戏曲,看到姜子牙手里拿一面旗,上面有一个字,他一问,是个字,意思就是。他很惊讶,认为解决了他在科学上所碰到的问题,于是就写了一本书: Tao of physics即《物理学之道》。有人把它编译成中文,书名改为《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看起来,这个人是走歪了。他发现西方的还原论有缺点,但是他一下又跳到神秘主义的路上去了,这肯定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哲学之外,还有没有在现代科学之中可以为我们所用的东西?比如,现代科学中的系统科学,是最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可以为我们所用,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我们运用系统科学来研究问题,看起来很有希望。我们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把人送上天,运用了系统科学的一些观点,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今年 1月他仍到美国去了,向美国的同行提出了这些观点,开始时美国人没有听懂,后来把论文一讲,美国人很佩服。讲这些观点,不是空谈,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工作,外国人一听,就觉得比他们的观点高明。可见中国人也并不是都不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优势发挥出来,我们可以创造一些世界第一流的东西。

  再讲一点:在气功过程中,对人这个系统的变化到底怎么个看法? 我觉得李约瑟在给周士一所翻译的《周易参同契》这本书所写的序言中有这样几句话,可以参考:气功即生理炼丹学,是想用人体内本来就有的各种体液、器官和身体产生出的东西来炼就长生不老的。我认为李约瑟所说的这几句话用我现在的概念概括起来是这样一个意思:利用人体内固有的东西,把它调顺了,产生人体的系统的一种功能状态,这种状态是健康的,是能够抵抗疾病的
。也就是说,结合系统科学的观点,练功(炼内丹)无非是让人的身体进入一种特别健康的功能态。

  我要讲的基本观点就是以上这样几点: 第一,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整个形成为一门现代科学的体系;第二,研究气功的途径,可以先建立唯象气功学,作为气功真正形成为科学的第一步;第三,怎么个作法? 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系统科学,以上这些基本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同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划清界限,才能同封建迷信和封建宗法划清界限。但究竟对不对?需要大家认真讨论一下,统一一下认识。在基本观点上统一了认识以后,才能进一步做好研究工作,所以说这是一个基础。

(节选自钱学森《建立唯象气功学》)

发表于 2009-11-8 08:40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1-8 20:05 |
好帖就要顶!
强烈支持!!!!
可怜,有些人在科学的晃子下一棒子就打把气功等现代科学未能解释的东西给打死了.也就是说把认识事物的另一个途径给封住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封建思想,固步自封!?

发表于 2009-11-9 09:04 |
现代科学的一切成果,必然回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22*: :*22*: :*22*:

签到天数: 568 天

发表于 2009-11-9 10:58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1-9 16:10 |
能够被实践检验的,就具有科学的内涵。中医就是科学,是人体生命的科学!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1-10 12:57 |
:*19*: :*19*: :*19*:

签到天数: 171 天

发表于 2009-11-10 19:51 |
:*19*: :*19*: :*19*:

发表于 2009-11-25 15:08 |
钱学森谈加州理工大学的创新精神


人民日报11月5日报道 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 :  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最近我读《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使我想起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我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 idea”,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 “good idea”。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子、原子核理论、核技术,连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根的学生。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L·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和整个医学界辩论不止。他自己就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活到93岁。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那时,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所以人家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可是数学系的那些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的。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我的老师冯·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这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的良好条件。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郭永怀是很了不起的,但他去世得早,很多人不了解他。在加州理工学院,他也是冯·卡门的学生,很优秀。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他聪明极了。你若跟他谈些一般性的问题,他不满意,总要追问一些深刻的概念。他毕业以后到康奈尔大学当教授。因为卡门的另一位高才生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组建航空研究院,他了解郭永怀,邀请他去那里工作。郭永怀回国后开始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我们一起开创中国的力学事业。后来搞核武器的钱三强找我,说搞原子弹、氢弹需要一位搞力学的人参加,解决复杂的力学计算问题,开始他想请我去。我说现在中央已委托我搞导弹,事情很多,我没精力参加核武器的事了。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郭永怀。郭永怀后来担任九院副院长,专门负责爆炸力学等方面的计算问题。在我国原子弹、氢弹问题上他是立了大功的,可惜在一次出差中因飞机失事牺牲了。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搞起来的。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发表于 2009-11-25 16:10 |
这才叫洗脑  #*19*#

梅花小孩金融易学家园

发表于 2009-11-26 01:02 |
原帖由 焦虑的地瓜 于 2009-11-25 16:10 发表
这才叫洗脑  #*19*#



#*22*# #*22*#

支持!说得好。

发表于 2009-11-26 09:47 |

回复 #10 焦虑的地瓜 的帖子

洗脑 这种词用起来要注意,,钱学森是谁阿?他说的话,能用洗脑来评价吗?

钱学森的后台是毛泽东,中国的腰杆那么硬,是钱老的功劳阿。

发表于 2009-11-26 09:51 |
钱学森是解放前出国学习的,解放后55年回国的,是真正的建国功臣。他最后岁月表达的话,是对中国未来的关切。

发表于 2009-11-26 10:28 |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1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6 03:05 , Processed in 0.086436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