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小散户1

[个股交流] 长线投资于成长空间巨大的中国保险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市”比例有所上调 保险资金仍爱大盘蓝筹

--------------------------------------------------------------------------------

2007-7-21 8:29:00 崔帆   财经时报  

    保险资金作为一种要求长期资产匹配的资金,不可能因为政策的变化而改变投资风格
  在近期上证指数盘亘3900点上下之时,一则来自保险业的消息,让市场为之注目。

  7月17日,保监会证实,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市的比例,由原来的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5%提高到10%。

  《财经时报》获悉,实际上早在今年4月,保监会已与各家保险机构进行了沟通,以非书面形式允许保险资金入市比例提高至10%,同时取消了"禁止投资过去一年涨幅超过100%的股票"的限制。

  对于保监会调整保险资金入市比例,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因为A股已对保险机构入市比例调整已有了一段时间的消化,从资金面上来说,不会对股市造成太大的波动。"

  待机入市

  根据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底,保险业总资产约为1.97万亿元。按此次调整投资比例测算,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规模,将从之前的985亿元增加至1970亿元。这对于目前的股市来说,意味着将有近千亿元的资金增量。

  广发证券分析师宋国林认为表示,此次提高保险资金入市的比例将对保险股构成长远的利好。

  新增的近千亿资金将投资哪一类股票?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的证券部的内部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新增入市的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上仍然会选择大盘蓝筹股作为购买对象。

  "保险资金作为一种要求长期资产匹配的资金,不可能因为政策的变化而改变投资风格,在目前股市震荡加剧的情况下,保险资金将寻求到合适的时机才会入市。"该人士坦言,"虽然投资额度加倍,但并不意味着保险资金会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加仓,保险资金仍将坚持长期性稳定性的投资原则,同时规避短期风险。"

  保持20%上限

  虽然保监会将保险资金投资A股的比例由上年末总资产的5%上升至10%,但《财经时报》获悉,传达到各公司的内部文件中将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比例由15%降到10%。

  这意味着,保险资金权益类的投资上限仍维持20%不变。

  "在直接入市比例提高的同时,降低投资基金间接入市的比例,传递出来的信息表明,监管部门当前高度重视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的防范,希望能够从整体配置比例上控制住风险。"保监会资金运用部的负责人坦言,"在近期股市震荡行情中出台这一政策,表明保监会和保险机构看好股市长期走势,坚持长期投资理念,不为短期波动影响,同时为保险资金把握未来的投资机会做好了政策准备。"

  此外,《财经时报》还了解到,与投资基金相比,保险公司更愿意选择直接入市,以降低交易成本。

  "我们认为2007年上半年的普涨行情已经过去,下半年将迎来第三季度的调整和第四季度的结构性牛市。在这种前景下,保监会现在调整直接入市比例有利于公司在第三季度的调整中抓住合适的买入时机,在第四季度分享牛市繁荣。"人保资产公司副总经理乐观的表示。

  影响有限

  就在保监会证实调高保险资金入市比例后,关于"保险资金救市"说法在业内外传开,对此保监会有关人士并不以为然,并表示上调入市比例是从有利于保险业发展出发。

  根据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保险业投资收益率5.82%,其中证券投资收益占到77.2%,A股的大涨为保险公司带来丰厚收益。

  西南证券分析师阎丽表示,保险资金在提高入市比例的同时,降低其投资基金的比例,可以增强保险机构投资组合的灵活性和投资能力,但这对于A股市场来说,就算保险资金增加直接入市资金,增加的也是市场中的存量资金,而不是增量资金,对A股市场影响为零。

  不过,北京大学保险系教授朱南军则认为,提高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将增加市场中的长线投资力量,长线资金的进入,将更加丰富市场投资者类型,并增加机构之间博弈的复杂性。

  "机构资金占比扩大,今后市场将出现价差拉大的情况,机构偏好的个股有可能出现身价倍增,而低价股则可能因被机构抛弃而问津者更少,从而使高价股股价更高,低价股股价更低的局面。"朱南军预测。

  保险资金投资股市进程:1999年至2004年底,保险资金可间接投资股票市场。

  2004年10月,《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保险资金原则上可直接入市。

  2005年2月,《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等配套文件出台,保险资金入市比例暂定1%。

  2006年,入市比例由1%提高至3%,后又上调至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二季度基金选秀路线图 金融地产股占25%

www.eastmoney.com   2007-07-21 08:10     证券日报

    日前,56家基金公司的323只基金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二季度合计取得净收益2213.10亿元,较一季度增加753.33亿元,环比增幅达51.61%,再创历史之最。也正是主力机构的这种高收益,使得基金二季度的持股动向再度引起市场的关注,尤其是基金在二季度新增的股票,更能体现出基金新的投资价值观。分析显示,基金二季度新增的79只股票具备三大特点。

    基金“买金置地”

    统计显示,可比的256只偏股型基金中,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华侨城等一批金融地产股以及大商股份、苏宁电器、王府井等一批消费服务类股票受到基金持续增持,凸显了人民币升值及消费升级的投资主题,上海机场、白云机场等一批增长稳健的股票受到基金增持,显示出基金开始在投资中体现出一定的防守性。而对于二季度新增的79只股票中,有20只个股是金融地产,占新增总数的25%。其中新增个股中,增持最多的是深振业A(1794万股)、中粮地产(1792万股)、深长城(1244万股)、中信银行(1044万股)。

    由于基金在增持一些股份制银行股的同时,也在减持国有银行的股票,也就造成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二季度的市场表现迥异。招商银行二季度涨幅达到41.43%,浦发银行达到36.94%,深发展达到71.05%,与之相比,工商银行下跌8.40%,中国银行下跌9.55%。令人关注的是,基金在二季度持续增持地产股,显然是基于人民币升值以及人口红利的因素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尽管“5·30”后市场出现大幅下跌,地产股却显得超然事外,万科、招商地产、华侨城等一批地产龙头股持续创出新高,其中万科二季度涨幅达到74.04%,华侨城二季度涨幅为101.80%,招商地产二季度涨幅达到72.45%。统计显示,一季度只有16只基金将华侨城纳入前十大重仓股,这一数字如今上升为36只,持股数占流通股比例由一季度末的21.18%上升为如今的38.49%,将招商地产纳入前十大重仓股的基金数由一季度的13只上升为22只,持股数占流通股比例的20.03%上升到如今的27.99%。

    次新股成基金“宠儿”

    今年二季度,共有23只新股上市。新股的加盟,为证券市场补充了新鲜的血液,给牛市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二季度基金重仓出击新股毫不手软,尤其是中小企业板。

    在基金新增的79只股票中,2006年上市的新股仅4只,2007年二季度上市新股就高达15只,基金新进的新股合计占新进股总数的22.16%。比如潍柴动力,二季度被17家基金重仓持股,持仓股数为5166万股,持仓市值达406577.89万元,持仓数占流通股的29.43%。强大的买力使潍柴动力二季度股价逐步上升,二季度以来上扬幅度为13.57%。紧接其后的是中国远洋,二季度被17家基金重仓持股,持仓股数为10750万股,持仓市值达196723.91万元,持仓数占流通股的12.05%。中国铝业、中信银行、交通银行、露天煤业等也得到基金的青睐,分别被5家、6家、4家、7家基金持仓,持仓股数分别为1836万股、1044万股、796万股、409万股。统计显示,20只次新股二季度被基金合计持有2.09亿股,持股市值总额为71.14亿元。对于新股来,中小板的新股更是基金们集中建仓的对象,共有13只中小板股被基金新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新持仓的部分次新股属于新股认购,尤其是持股数较少的股票。此外,采掘类新股中,基金对露天煤业的偏好就明显大于平煤天安。

    四成业绩续增

    与一季度相似的是,二季度基金仍将垂爱的眼光投向了二季度业绩有望继续大涨的个股,特别是一批一季度业绩增长预期相对确定的个股。统计显示,79只新增股目前一季度平均每股收益为0.093元,远远高于所有A股的平均业绩水平。马应龙、潍柴动力、露天煤业、开滦股份、国阳新能四只股票一季度每股收益均超过0.3元,其中马应龙每股收益高达0.9元;山东黄金、豫园商城、平煤天安、金牛能源等20只股票的每股收益也超过0.1元。就2007年二季度业绩预测情况来看,逾四成基金新进的股票二季度业绩预增。预计净利润实现翻番的有11只,亿城股份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24倍。置信电气、华东医药、万业企业、小天鹅A、太原重工、哈空调、S爱建、中粮地产、中恒集团和广济药业等股票业绩也超过100%。统计还显示,中信银行、豫园商城、湖北宜化、实益达、国脉科技等14只股票二季度业绩预增50%以上。

    从行业来看,基金增持股票行业特点比较明显,基金重点加仓了房地产、机械设备和采掘业。据统计,256只偏股型基金投资房地产股由475亿元增加到1121亿元,增幅达到136%。截至二季度末,地产已成为基金持有的第四大行业。

    八十佳丽成新宠 二季度基金新增股

    56家基金公司旗下347只基金2007年二季报披露完毕,除了基金增持和减持的股票备受关注外,引入注目的是新抛头露面的80只新面孔。基金持仓组合中新增的股票涉及机械、钢铁、地产、有色金属、采掘业等,其中有不少二季度上市的新大盘股。

    基金新增股市值最大的是潍柴动力,新增406577.89万元,其次是中国远洋,新增196723.91万元;基金新增股数最多的为安阳钢铁,新增19099万股,其次为中国远洋,新增10750万股。这些新面孔中,地产行业的新丁数量最多,包括深振业A,新增44699.01万元,中粮地产新增40535.04万元,S深宝安新增32935.47万元,万业企业新增16674.39万元,天鸿宝业新增11811.66万元,亿城股份新增4535.91万元;机械行业的代表有潍柴动力,太原重工新增47318.37万元;钢铁行业的代表有:安阳钢铁新增161221.41万元,首钢股份新增34751.42万元;银行股的代表有中信银行新增9622.80万元,交通银行新增8773.39万元;交通类代表中国远洋,白云机场新增63464.04万元,东方航空新增4205.02万元;有色金属类代表有:山东黄金新增58294.46万元,中国铝业新增42389.70万元;资源股代表有:国阳新能新增56768.60万元,露天煤业新增14933.41万元,金牛能源新增11159.25万元,平煤天安新增3048.91万元。

    其他新增股还涉及农林股、商业股、医药、传媒、电器、电子科技等行业。  

    五大行业受青睐 二季度基金增仓股

    二季度基金持股趋于分散,金融、机械设备、房地产、采掘、建筑等五大行业成为基金重点增持对象。从投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机械设备、房地产、采掘业是基金重点增持的前三大板块。

    在行业配置上,基金总体上延续了以往以人民币升值和行业升级为导向的投资主线。金融、地产、机械等行业成为基金配置最重要的行业。而在本季度中,基金对房地产、机械和采掘业格外加大了投资力度。

    金融保险行业仍旧是基金最青睐的行业。截至6月末,256只偏股型基金合计持有金融股2380亿元,约占同期基金股票总配置的18.5%,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但本季度增持保险股成为基金主流。

    房地产业则是2季度基金增仓力度最大的行业。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2季度内,上述基金在房地产股上的投资由475亿元增加到1121亿元,增幅达到136%。期末已经成为基金持有的第四大行业。

    机械行业则是基金2季度的另一个亮点,基金2季度末还同时看好采掘类股票。尤其是以西山煤电为代表的煤炭股。

    新三驾“马车”出炉

    当A股基金的持股市值突破1万亿后,一些金融、地产蓝筹股成为基金未来的“新宠”。统计显示,在基金持股最集中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万科A获得了基金的格外青睐,在2季度末持股市值分别达到566.21亿元,333.14亿元和306.47亿元,增持市值合计超过500亿元。根据对323只基金重仓股的统计,截至6月末,基金持仓最集中的10只股票分别为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万科A、中信证券、中国平安、苏宁电器、贵州茅台、民生银行、烟台万华和长江电力。

    据统计,截至6月末,256只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持股达到79.04%,相比上一季末上升0.1个百分点。而可比的偏股型基金的持股比例与上一季末完全一致,为78.94%。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份以来新成立的基金建仓神速。截至6月末,上述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达到79.79%,已经超过老基金的平均水平。

    在行业方面,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及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金融、地产、煤炭与有色行业成为多家基金关注的焦点。

    券商股遭“冷落”

    在一些股票得到基金“新宠”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股票遭到基金的大量抛售。数据显示,剔除指数、债券、货币和保本基金后,可比的股票方向开放式基金季度末平均股票仓位为79.59%,较一季度末下降0.7个百分点。在2季度前半期“江花红胜火”的券商类股,后半期则遭到基金的坚决减仓。数据显示,中信证券被减持了7360多万股,占到流通股11%,并且该股大股东出现明显的“换仓”状况,第一大流通股东南方基金、第三大流通股东博时基金均大规模减仓,而第二大流通股东大成基金、第四大流通股东易方达基金则均适度增持。此外,券商的标志性股票吉林敖东则几乎遭到基金的全盘抛售,被减持了3486万股,约占到流通盘的26%,南方、大成、泰信和诺安在期末已经把该股剔除出十大股东行列。同样被减持的还有以武钢、宝钢为首的钢铁板块。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前三大重仓板块的行业集中度略有降低,由一季度末的42.9%降至41.84%。

    其实,在基金重仓的前10只股票中,有6只股票进行了幅度不同的减仓。其中,减仓比例较大的个股包括浦发银行、中信证券、贵州茅台、苏宁电器,且实际减仓幅度达到流通股的11%~16%。这个变化值得市场投资者予以关注。

    题材股多被剔除

    119只股票二季度从基金持仓组合中被剔除。其中,原持股数量较大的有:中科三环、国电电力、、国投电力、新中基、云铝股份、S兰铝、上港集团、方正科技、中青旅、天威保变、孚日股份、现代投资、南钢股份、徐工科技、时代新材、S山东铝、华文传媒、黄山旅游、中粮屯河、重庆钢铁、浙江阳光、宏源证券、古越龙山、等。

    可以看出,剔出股涉及的行业包括电力、有色金属、钢铁、旅游、券商等等,分属行业相对比较杂,其中不乏有前期因题材被大幅炒高的股票,包括重组题材、资产注入题材、券商题材、地域题材等,还有一些业绩滑坡或者预期增长较低的股票。自5月30日以来市场宽幅震荡,有近四成股票创下新低,其中题材股确实成为重灾区。与一季度基金开始积极参与题材股相反,二季度市场出现震荡的时候,基金首先放弃的就是高风险的题材股和绩差股。可见震荡市场中基金回归坚守价值投资的趋势,做好风险控制成为基金首要策略。但开放式基金对待自己剔除的重仓股并不是不闻不问的,一旦这些股票重归市场主流热点行列,再度被增持的可能性也存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满仓、波段操作:2200亿保资操作地图

2007年07月20日 14:17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小明

  无声起风雷。

  近日,中国保监会以非正式形式向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告知,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比例从5%提升到10%。

  事实上,这一比例早在今年4月便已被默许。

  而按保监会披露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通过直接入市和借道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入市的总投入,在同期保险资金余额中的占比已然高达18.3%。由于本次非正式通知仅针对直接入市,并未触及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20%的总上限,多位接受记者访问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对市场影响并不大。

  保险业,尤其是寿险行业因其行业特性带来的巨额资金沉淀,已使其成为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机构投资者,此次提高比例,这些隐遁无形的资本大鳄也将通过做强自身投资水平,去谋求更大的升值空间。

  直接入市突破2000亿

  保险行业的资金池效应历来被各方重视。截至2007年4月,保险业的总资产已然达到24284.44亿,几乎以平均每月1000亿的资产增幅加速上升。其中的市场龙头中国人寿集团在5月31日总资产已达到1万亿。  业内研究员预计,年内保险资产将增至2.8万亿左右,若考虑太平洋保险上市等其他因素,该数字可能接近3万亿大关。

  而按投资资产占总资产约80%-90%的比例计算,目前各家保险公司所持的保险资金可用余额应该在2.2万亿左右,而保监会此番提高上限,将意味着超过1000亿保险资金随之直接进入股市,直接投资股票的保险资金总额将达到2200亿左右。

  据保监会4月披露的数据,截至3月底,直接与间接入市的保险资金总量已经达到3732.6亿元,在当期20444.8亿元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占比高达1..3%,与监管规定的20%入市上限仅一步之遥。

  此次新规中,保险公司直接购买股票的上限提高到10%后,并未将入市总比例一并提高。这意味着,保险公司通过基金投资A股的比例从原有的15%降至10%。

  据接近监管层的人士介绍,此举一方面仍要防范保险公司资金运作风险;另一方面也肯定了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水平已逐步成熟。

  “其实从4月放行保险公司投资过去一年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开始,监管部门就开始有层次的放开各家保险公司的直接入市比例。”该人士表示。而他所提及的“层次”,则代表了监管部门对各家公司管理水平的认可程度。

  满仓、波段操作

  2007年,中国A股一改持续一年多的单边牛市,进入漫长的宽幅震荡期。拥资千亿的保险机构有何作为,尤其引发坊间关注。

记者向多家保险机构查询后反馈的讯息显示,目前保险机构在现有的入市额度中,基本“满仓”。

  “究其根本,依然来自巨大的资金配置压力”,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他所在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今年以来一直保持2位数的增长态势,而相对定期存单和国债,资本市场依然是相对不错的增值之地。

  “跟老百姓所谓满仓是把全部身家‘砸进去’不同,我们即便满仓,也不过10%而已。”该人士表示。

  但与以往不同,记者在检索多家A股公司定期报告的股东名单之后,发现今年这些保险大鳄的投资风格已由以往的买入后长期持有,转为波段操作。

  作为外界唯一洞悉保险资金流向的渠道,2007年1季度的A股上市公司报告中,有15家保险机构256家次出现在近200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显山露水的资金总额达362.09亿。其中中国人寿与其集团公司分别以上榜77次和46次居于前列,中国人寿上榜市值高达260.3亿。

  按一季末持仓情况,国寿股份、国寿集团与平安人寿持仓量最大的上市公司分别是工商银行(1398.HK,601398.SH)、宝钢股份(600019.SH)和浦发银行(600000.SH),持有市值分别高达18.47亿、9.38亿和16.54亿。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人寿持有的第二大流通股便是中国人寿,持仓市值高达9.04亿,而中国平安的名字也分别出现在国寿股份和国寿集团持股排名的第14位和第11位,累计持仓市值6.27亿。

  如果将2005年中报以来保险公司在上市公司股东中的变化情况动态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的两个机构的持仓风格相差迥异。与中国人寿相比,平安人寿的仓位变化显然更加频繁。

  曾经位列平安人寿前两大重仓股的招商银行(3968.HK,600036.SH)和宝钢股份(600019.SH)是两个典型案例。

  平安人寿最早现身招商银行股东名单是在2005年的3季报上,持仓2749.4万股,斯时招行股价正处于低谷,公告日收盘仅6.29元。至2006年,平安人寿开始对其持续加仓,前两季度分别加仓达3434.1万股和1000万股,至2006年中,平安人寿持有的招商银行股份已达7183.5万股,此时整理1年的招商银行股价已逐步启动。但随即平安人寿又于当年3季度沽出1649.6万股。但面对2006年底的银行股狂飙,平安人寿没有继续减仓,而是保持持有。

  然而,在招商银行的2007年一季报中,却不见了平安人寿的影子。显然,平安人寿已将持有的5533.9万股招商银行股份在报告期间中清仓。据观察,1季报时的3月末正值招商银行谷底,当日收盘仅17.38元,而在1月中旬,招行的股价则最高摸至近20元。以此计算,平安人寿在招商银行的此轮行情中收益在6亿元以上。

  平安人寿对宝钢股份的操作如出一辙,在2005年底购入7432.5万股宝钢之后,也是不断加仓,至2006年中,宝钢股份已成为平安人寿第一重仓股,持仓量高达31729.3万股。此期间宝钢股价一直在谷底徘徊,平安人寿藉此完成建仓操作。

  而当宝钢股价在2006年下半年快速启动后,仅用100天时间便由4元左右涨至近10元,平安人寿则选择一路减持,并在2007年一季度沽出了最后的21466.5万股,从宝钢股份股东名单中消失。

  同样对于这两只股票,中国人寿的态度则平和很多。1季报显示,国寿股份在2007年1季度的小峰顶时也减持了23.2%的招商银行和56.3%的宝钢股份;而国寿集团则均维持原仓位不动。在当期国寿集团重仓的前14家股票中,发生仓位变化的仅3只,而且全部是加仓。

  7月18日,中国平安的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查询时对公司的波段操作予以默认。而面对招行近来快速上涨的行情,该人士表示,“机会很大”。

  按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说法,“满仓”,但波段操作,或将成为保险资金下半年的主旋律。

  此外,另一保险公司的负责人亦表示,与市场中其他的资金性质不同,上半年已经斩获颇丰的保险资金,在下半年也可能因“超额完成任务”,而将操作变得“平和很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可你的观点,但这股价太高了,等到熊市的时候我再买,放它几年,当存钱:*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lz推荐。lz辛苦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LZ分析的的好,专业,前段时间看了你的保利地产的分析,我把自己的部分股票换了保利,不但把530的损失挽回了还有盈余.谢谢.很需要象LZ这样的论坛高手多给小散指导一下.再次感谢..:*19*: :*19*: :*19*: :*19*: :*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保险还是买保险股

--------------------------------------------------------------------------------

2007-7-23 9:05:00 蔡嵩婷   理财周报  


    金融股走势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A股市场中金融板块个股走势出现分化,银行类股票表现趋于平淡,保险类股票表现则非常抢眼,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走势强劲。保险股为何成为市场新宠,资金入市比例上调、红筹股回归、利率上调,这些市场预期到底对于保险类股票的上扬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业绩突出 本质有异

  影响个股表现的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该公司的业绩。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也不例外。

  从排行榜情况来看,中国人寿已经连续三年位列《财富》全球500强,且成绩相当稳定,2005年排名212,去年保险公司排名整体下滑之时,中国人寿仍然守住第217位。在最新公布的《福布斯》全球2000强公司中,中国人寿和平安分别排名297和537,两家公司在行业内排名分别为29和36,已经超过了爱尔兰人寿保险、澳大利亚安宝集团等大型保险公司。

  从两家今年发布的财务报告来看,数字更能说明问题。2006年中国人寿全年实现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838.43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4.22%。平安2006年核心保险业务净利润创新高,寿险业务收入为689.89亿元,同比增长17.2%;产业险净利润达到6.45亿元,较2005年增长121.2%。

  在盈利能力上,两家公司今年表现同样出色。去年,中国人寿全年每股收益为0.34元,但是今年一季度的每股盈利已经达到了0.31元。无独有偶,平安去年每股收益为0.97元,今年一季度已经达到0.59元。

  成绩单看上去很美,但相对于欧美等国的保险业巨头而言,中国保险业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众对于保险公司的信任度仍然很低,产品种类少,而且能带来的真正收益不多。

  同时,易宪容还指出,这两家公司优异表现背后的实质却有差异。他认为平安的运作模式与中国其他保险企业相比更为商业化,更贴近市场。而中国人寿却仍然保留了很大的计划经济味道。

  投资能力快速提升

  由于保险资金的特殊性,监管部门对于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较为谨慎,保险公司一般都采取较为保守的投资策略。随着资金运用渠道以及比例的不断拓宽,中国人寿和平安的表现也比较出色,投资能力稳步提升。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国寿的投资资产为6517.47亿元,较2005年的4936.86亿元增加了1580.61亿元,增长32.02%。全年实现的投资收益为人民币232.03亿元,较2005年的91.83亿元增长了140.2亿元,增长152.67%;实现的投资收益为5.5%。较2005年提升了1.58个百分点。

  平安资产管理的运作也相当成功。截至2006年12月31日,平安资产管理注册资本2亿元,总资产2.32亿元,其投资管理资产规模已经达到3,294.24亿元。同时,为了做好境外投资业务,去年5月16日,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成立,截至年末,其注册资本已达到0.25亿港元,并于今年3月1日获得香港证监会的资产管理牌照。

  争夺红筹股股权

  今年下半年,红筹股将以直接发行A股的方式回归,这将对A股市场产生极大影响。而就是这一波大浪,更提前掀起了保险股的优异表现。

  东北证券的分析师赵立强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两家公司的优异表现固然重要,但是两家公司手中攥着的大量股权更是其发展的潜力。所以此次红筹回归,这两家公司获得红筹股权的可能性相当大。”

  保险资金入市比例提高 一年多以来的实际操练,保险资金在股票市场中表现可谓收获甚多。近日有消息称,保监会已通过内部决议的形式允许保险资金入市比例进行调整。其中包括:直接投资股市比例由原来的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5%提高到10%,而通过购买基金间接入市的比例则由原来的15%降为10%,权益类投资上限合计为20%不变。

  赵立强认为提高保险资金入市比例势在必行,尤其是联系今年下半年红筹股回归问题来分析。从现在保险资金投资比例来看,资金大多投资于一级市场,如果不提高入市比例,那么即使下半年获得新股权,保险公司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如果不想放弃新股股权,势必放弃现有股权,然后重新建仓,这样的运作成本显然过大。而下半年A股市场扩容之际,对于资金需求量极大,保险资金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加息拉升投资收益 6月CPI指数增长或突破4%、央行发行大量定向票据、银监会收紧贷款政策,这一系列举动都在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加息预期迫在眉睫。

  如果再次加息,那么保险公司将成为大赢家,其大多数投资资金都用于银行储蓄,上调利率,那么这部分投资的收益率也将随之上升。

  技术层面易做多

  中国人寿从今年年初上市以来,走势一直没有很大起色,甚至略输于大盘。赵立强认为,由于人寿拥有大量的隐性资产,所以一直到现在,人寿的价值仍然是被低估的。

  沈先生则认为,A股市场金融板块内部还具有相当差别。比如银行股数量较多,这就使资金介入相对困难。但是在保险类股票中主要是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两家,有利于资金的运作。

  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中国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的隐性价值仍然没有完全发掘出来,股价上升空间依旧明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息减税之后 买保险是否真不划算?

--------------------------------------------------------------------------------

2007-7-23 9:01:00    江苏商报  

    在低利率时代,众多投资者购买保险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于银行利息的回报。央行不断加息后,居民存款收益明显增加,保险的吸引力是否减少了?曾经的寿险利率上限是否该取消?  

  “此次加息更多地给寿险公司带来的是积极影响。”南京某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说,目前我国寿险保费收入六成以上来自分红等投资型产品。因为保险公司的钱更多的会存在银行,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提高,保险公司的收益也会有相应提高。

  该负责人表示,对于那些购买了分红型保险或带有分红性质保险的投资者来说,会有利一些,会得到更多的分红。

  对于那些在加息之后左右为难不知如何选择的投资者,业内人士提醒说,保险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保障,不能单纯地比较收益,收益只是保险的附加功能。毕竟,规避风险,在未来享受更多的保障,才是保险的真谛所在。

  买保险可能更省钱

  加息可能诱发保户退保而转投其他金融投资品种。“利息这么高,我肯定不会选择传统寿险。”南京市民贾小姐表示。

  “目前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另外股市的异常火爆,高额的回报使得寿险保单预定利率上限不超过2.5%的规定,已经不适应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投保人很容易会得出‘买保险不如存银行划算’的结论,甚至萌生退保的想法。”南京某寿险公司相关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扣除利息税后的3.135%相比寿险利率2.5%的最高上限整整高出了0.635%,短期可能影响不大,长期来看却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由此,摆在保险业面前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我国对保险产品仍实行价格管制,规定寿险保单(包括含预定利率因素的长期健康险保单)的预定利率不超过年复利2.5%,目前各家寿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大多只接近这个水平。

  所谓“预定利率”,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或者消费者的回报率。预定利率越高,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则越强,保险公司也要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由于保单预定利率主要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设置的,利率波动对固定收益的传统保障型、储蓄型寿险产品冲击很大。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保监会也在考虑调高寿险产品预定利率。“预定利率调高不仅可以低于银行存款的冲击,还能为投保人省下不少保费。”据坊间传闻,监管层目前似乎有意向将现行的2.5%预定利率上限,放宽到3%到3.5%。

  记者了解到,预定利率一旦调高,购买同样的保障可能缴纳更少的保费:目前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为2.5%,如果一个30岁的男士,投保20年缴费的传统终身型寿险产品,假设预定利率能提高到3%,那么,所交的保费将下降13%左右。也就是说,该男士原来每年要缴保费2700元,调高利率后,该男士每年需要缴的保费将降低到2347元,20年下来将少缴付7020元保费。

  “实际上,目前有部分产品已经变相费率市场化了。”南京某寿险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比如现在很多万能险、分红险的产品就通过分红提供超过2.5%的回报率。实际上已经变相部分市场化了。据记者了解,尽管监管部门要求在产品设计的时候承诺的保底不能超过2.5%,但是作为投资连结产品,或者分红产品,如果投资收益率达到6%,或者更高10%,仍然是可以分给客户的。

  对保险业是利好

  “中短期的储蓄型产品受到的压力会比较大,如果不具备利率联动的机制,可能会遭遇分流,因为保险产品的利率调整会滞后。而长期性的产品受到的影响较小,因为这些产品对利率的调整并不敏感,目前加息,以后还有可能降息。”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家公司寿险产品占比均以分红等投资型产品居多,对利率较敏感的非分红产品占比很少。公司有60%的投资资产回报率与利率变动方向一致,投资将随息口上升而受惠。属于投资型产品的分红保单会因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增加,而获得更多红利。

  比如目前在银行销售的“主打”万能型产品,均具有投资保底和“息涨随涨”功能,在利率变动时期优势凸显。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购买一般的保险产品,如果在保险期限内,加息次数比较多的话,被保险人的保障会被削弱。而选购分红性质的保险会抵御通货膨胀多一些。

  “一加一减,一年期实际存款基准利率达到了3.135%,大大超出了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上限。”某中资寿险公司战略规划部负责人称,这对储蓄替代型且带有返还性质的长期寿险产品,冲击最大。

  但该负责人称,这次调控对保险业投资收益则意味着利好,“不但会带来占保险总资产近30%的银行存款收益的提高,还会带动债券市场投资回报率的走高。”

  新产品卖不出去?

  “不可否认,在市场利率逐步升高的情况下,非投资类寿险产品,尤其是具有返还性质的长期寿险产品,一是新产品有可能卖不出去,二是老产品有可能面临退保的威胁。”该负责人称,在实际存款利率达到3.135%的情况下,这类产品再依靠2.5%的预定利率上限产生的回报,其竞争力已经非常弱,客户计算损失后,有可能产生即使退保作其他投资也会维持比现有回报率更高收益的念头。

  “当然,保险公司也会出台相应动作,如加强赠送内容或增加其他增值服务,以挽回这部分客户,尽量不使其退保。”该负责人称。

  记者获悉,习惯了加息的保险业,对加息带来的不利影响,也都有了应对的招数。

  据江苏商报了解,目前南京各家保险公司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投资理财型产品的开发力度。同时,寿险公司在开发产品时,也已将升息的可能性考虑进去。有的寿险公司还将“降息、加息的影响”写进了保险条款,一旦利率变化,保险费率将自动升降。

  但对于市民片面追求“向保险要收益”的做法,业内人士提醒:“保险毕竟不同于一般金融投资品,其本质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投保人应树立长期保险保障的观念。而无故退保也会给保户自身带来很大损失。”

  ■相关链接,加息周期下三招买保险

  招数一:保障产品该买还得买

  保障功能是保险最本质的特性,任何时候都是放在寿险营销第一位的。所以无论加息与否,客户对保障的需求都是不变的。尤其是在加息可能会影响到固定收益类寿险产品实际收益的时候,保障类产品的稳定性就更显得可贵。

  所以,一般而言,对于以保障需求为主的客户而言,保障类产品该怎么买还怎么买。

  光大永明保险首席理财规划经理周蓉表示,真正有保障需求的人没必要去等,因为加息对保障类产品影响最大的只是储蓄型保障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可选择与浮动利率挂钩的产品,没有必要等加完息再购买,否则,年龄越大对客户越不利。

  招数二:利用分红险规避风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寿险产品都是分红型的。因为分红型产品有一部分资金是投资于银行存款的,所以其收益是与利率挂钩的,分红类产品与加息之间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加息意味着保险公司可用于分红的收益也会增加,会使投保人的收益相应提高。所以,加息预期下,投保人购买分红类保险可规避加息带来的冲击。

  友邦北京分公司规划师李纪红表示,加息给分红险带来的收益能够让投保人获得相应的回报,所以加息对分红险应该是个利好消息。如果客户把养老的钱放在银行则可能被花掉,而放在保险账户中就相当于强制储蓄,不会随便被动用。

  招数三:考虑购买投连险

  目前,很多保险公司旗下的投连险产品销售势头很好。加息对投连险中的保守型账户和稳健型账户而言是利好消息,可以增加账户的收益率。保守型账户可在保证本金安全和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稳定的利息收入。

  加息对激进账户部分影响比较复杂,主要视保险公司购买基金的种类与投资渠道,因为加息对各类行业、各类公司在股市的表现都会产生不同影响。但是目前股市处于一种震荡的过程,有相当的泡沫成分。当股市整体水平下跌时,此账户也不会幸免,只不过下跌幅度要远小于股市。因此,在加息预期下,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可考虑购买投连险产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7-7-2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试问一句,加息后,您买了保险吗?卖了多少呢?是不是比您在股市中的投资还多呢?

如果不是,那又是为什么呢?别的人为什么就一定要买保险呢?如果很多人更愿意投资基金和股票,哪怕存银行也不愿意买保险,那保险公司拿什么去投资股市呢?

我相信顺着这个思路,您就能找到保险股今天不涨的原因了。

(我个人从来没有买过商业保险,我一直认为拉保险的都是骗子,没办法。:mad: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平安:中期预增100%以上

  作为前期市场下跌时最好"避风港"的两大保险股之一,中国平安(601318.SZ)今日的公告揭开了上半年业绩的"面纱"--今年上半年的净利同比增长100%以上。
  中国平安今日发布2007年中期业绩预增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07年中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00%以上,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39.45亿元,具体财务数据将在公司2007年中期报告中进行详细披露。
  以此计算,中国平安2007年中期的净利润将达到78.90亿元以上,折合每股收益约为1.07元以上,动态市盈率约为39倍。
  中国平安昨日报收83.46元,下跌0.84%,其股价自A股上市以来已接近翻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够执着的,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le 于 2007-7-23 20:33 发表
试问一句,加息后,您买了保险吗?卖了多少呢?是不是比您在股市中的投资还多呢?

如果不是,那又是为什么呢?别的人为什么就一定要买保险呢?如果很多人更愿意投资基金和股票,哪怕存银行也不愿意买保险,那 ...


应对加息减税冲击 投连险迎来第二春

2007年07月24日 08:00:24
  加息减税倒逼寿险2.5%预定利率上限,平安已准备再战投连险 资料图
  在加息、减税双管齐下的压力下,保险业俨然成为深受影响的行业之一。一年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率大幅超出保单定价利率上限66个基点,对传统寿险产品冲击较大,预计会令寿险保单的吸引力下降。
  在此背景下,调整产品结构应对加息减税挑战,被保险公司视为力挽保费增速下滑的应对之举。多位分析人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二季度一枝独秀的投连险,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迎来第二春。
  退保高峰或来临
  7月23日下午两点,工商银行某支行营业网点,理财柜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至少从当日上午的销售情况来看,上周末公布的加息加减税政策对保险产品的销售影响不大,"暂时未有一例退保。"
  个案往往不能说明全部。在今年第三次加息及下调利息税后,寿险产品吸引力锐减的近忧已浮出水面。此次政策调整令税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一举突破2.5%的水平,达到3.1635%,较保单定价利率高出近66个基点。
  "存款收益大幅高于保单隐含回报,部分保单的退保收益将高于成本,预计行业退保率会有所上升。"国泰君安(香港)保险分析师罗景告诉记者。同时,保监会或将放宽2.5%定价利率上限,以挽保费增速下滑危机的传闻此起彼伏。
  然而,在2.5%利率天花板被掀之前,传统寿险产品的销售面临一定困境或许将难以避免。罗景说,特别是在保险知识普及程度较高的大中型城市,进而影响行业保费增速下滑。"此外,鉴于超过近66个基点的收益空间,部分投保三年左右的期缴保单的退保收益高于退保成本,预计行业退保率将有所上升,进而影响保险公司盈利水平。"
  多家寿险公司产品开发部人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经过此次加息以及减税,五年期寿险产品完全丧失吸引力,可能面临大面积退市。不过,他们表示,由于五年期产品本身销售不太理想,因此,即使迎来退保高峰或大面积退市,对保险公司盈利的负面影响不会太大。
  欲靠投连险救市
  市场人士对退保高峰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不过,保险公司似乎早有对策。在保监会尚未松口放开定价利率上限之前,寿险公司纷纷酝酿通过推出投连险,来应对加息及减税带来的冲击。
  尤以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两大保险上市公司前后表现对比最为鲜明。在大打投连牌的瑞泰人寿、联泰大都会人寿等合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一路飘红,单月投连险保费进账数亿之际,没有投连险的中国人寿、平安人寿5月、6月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呈现下滑。
  加上加息减税倒逼寿险2.5%预定利率上限,两大寿险巨头终于按捺不住,中国人寿近日初次涉水投连险,平安也已准备再战投连险。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国寿的传统产品占其个险业务比例较大,因此所受政策调整冲击较大,不过,中国人寿的产品结构在进一步调整中,近期已推投连产品,这将有助于其更好地应对资本市场的挤出效应。
  此外,没有投连产品的其他保险公司亦是跃跃欲试。据记者昨日了解,国泰人寿将于近期推出"国泰财富经典投连险",下设平衡型及增长型两个投资账户,为吸引消费者目光,在费用收取方面尽量压低,保单管理费、账户转换手续费以及退保或部分领取费用(2年后)均为零。
  虽然,投连险热销为寿险公司带来大规模的现金流,令各公司的保费规模得以维持或大幅上升,但业内资深人士昨向记者指出,基于其投资型产品的本质,投连险对寿险公司的精算价值贡献较小。"投连险虽能促进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部分抵消传统产品保费收入的下滑,但投连产品利润率较低,意味着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将会降低。"
  因此,业内人士的普遍观点认为,投连险可能是寿险公司面对传统产品销售下滑时的短期应对措施,却无法承担起促进中国寿险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重担。改变传统寿险产品吸引力下降的根本解决方法是逐步放宽定价利率上限,最终实现费率市场化。
  目前市场投连险账户概况一览表
  保险公司    账户情况
  国泰人寿    平衡型、增长型
  泰康人寿    积极成长型、平衡配置型、稳健收益型、基金精选型
  中德安联人寿  财富成长型、理财平衡型、省心安益型
  中国人寿    精选价值投资账户
  联泰大都会   股票型、混合偏股型、混合偏债型、债券型、货币型
  中美大都会   股票型、混合偏股型、混合偏债型、债券型、货币型
  海康人寿    海康积极型、海康平衡型、海康安全型
  中英人寿     积极型、指数型、平衡型、稳健型
  太平人寿    蓝筹成长型、平衡稳定型、安益避险型
  生命人寿    进取Ⅰ号、进取Ⅱ号、平衡Ⅰ号、平衡Ⅱ号、稳健Ⅰ号、稳健Ⅱ号
  中意人寿    增长型、稳健型
  瑞泰人寿    成长型、平衡型、稳定型、安益型、避险型(记者 黄蕾)

  上海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7-24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帖留名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散兄好,看了老兄的贴,048已经进入,当然现在刚有点收获.
另外想请教两个问题:
1\平安的送股能力如何?
2\和人寿比,优势到底如何呢?现在看,平安无疑是龙头.

:*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年,茅台四五十时,嫌贵,不敢买,结果,现在到五百多块了,
保险股,包括人寿和平安,才上市时间不长,虽然暂时涨了些,也许以后还有相对低点,但过几年,这样的庞大的投资型公司,尤其是股指期货后,会让投资者睡安稳觉,

强烈支持小散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小散户1 的帖子

您好像不是小散户,真够专业的。或者是个传播专业知识授业解惑的小散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趋势啊 于 2007-7-24 20:10 发表
小散兄好,看了老兄的贴,048已经进入,当然现在刚有点收获.
另外想请教两个问题:
1\平安的送股能力如何?
2\和人寿比,优势到底如何呢?现在看,平安无疑是龙头.

:*19*: :*19*: :*19*:


1、看看他的净资产,特别是公积金,你自会有答案,至于送不送股,你最好去问公司或者庄家
2、我看中平安的最大优势是“混业经营”+“创新管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1-6月全国保费收入3718.3亿元 增长20.7%

2007-7-24 13:04:00    保监会  

    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新闻发言人袁力在保监会举行的二季度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6月,全国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718.3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财产险1084.1亿元,同比增长37.1%;寿险2350.4亿元,同比增长16.7%;意外险95.4亿元,同比增长17.7%;健康险188.4亿元,同比下降2.7%。健康险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健康险第三方管理业务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不再计入原保险保费收入。截至6月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5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264.1亿元,增长20.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险业总资产超过2.5万亿元

--------------------------------------------------------------------------------
2007-7-24 9:31:00    天津日报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指出,目前,保险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全国保费收入每年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保险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魏迎宁在“2007首届上海金融论坛”上说,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市场行为、偿还能力和公司治理为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保险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全国保费收入每年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国保费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截至6月底,保险业的总资产达到了2.5334万亿元。

  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保费收入排名世界50位左右,保险力度仅仅是431元,排在世界40位左右。保险资产仅仅占金融业总资产的3.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左右的水平。中国保险业总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重只有3.1%,远低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监会或破分红型产品2.5%保底收益

--------------------------------------------------------------------------------

2007-7-24 9:29:00 胡金华   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分红型产品销售日趋遇冷,记者近日从相关渠道获悉,保监会在听取多家保险公司意见后,正在商议是否将分红型产品2.5%的保底收益提高。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加息有利于提高分红型产品的潜在收益,但是投保人无法看到立竿见影的收益。

  一家合资人寿精算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还不能预测保监会对保险产品保底收益如何变动,但可以肯定,2.5%的预期收益将很快被打破,将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让保险保底收益跟随银行利率“水涨船高”,或将提高0.5个百分点;另一种可能是将保险收益完全市场化,不再设置保险产品的分红收益。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保监会采取前一种措施,对保险市场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仍受制于银行利率变动;如果保监会放开保险保底收益,将对整个保险业产生巨大影响,首先是保险公司将在产品设计上更加大胆,解决目前保险产品创新不足问题,也可避免保险产品过于同质化。但保险公司之间竞争将更激烈,投保人也会因过分注重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而忽视保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4-20 03:37 , Processed in 0.090793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