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轮回

有关价值投资的经典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得.林奇:安抚自己那颗有些恐惧的心

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大的股市暴跌,但是既然我根本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股市暴跌,而且据我所知,和我一起参加巴伦投资圆桌会议的其他投资专家们也无法预测,那么何以幻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免受暴跌之灾呢?在过去70多年历史上发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预测到,而且在暴跌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后也会后悔万分的。因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股市下跌没什么好惊讶的,这种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来临一样,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如果你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地带,你早就习以为常,事先早就预计到会有气下降到能结冰的时候,那么当室外度降到低于零度时,你肯定不会恐慌地认为下一个冰河时代就要来了。而你会穿上皮大衣,在人行道上撒些盐,防止结冰,就一切搞定了,你会这样安慰自己—冬天来了,夏季还会远吗?到那时天气又会暖和起来的!

  成功的选股者和股市下跌的关系,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居民和寒冷天气的关系一样。你知道股市大跌总会发生,也为安然度过股市大跌事前做好了准备。如果你看好的随其他股票一起大跌了,你就会迅速抓住机会趁低更多地买入。

  1987年股市暴跌之后,道琼斯指数曾经一天之内下跌了508点,那些投资专家们异口同声地预测股市要崩溃了,但是事后证明,尽管道琼斯指数暴跌1000点之多(从8月份指数最高点计算跌幅高达33%),也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股市末日来临。这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股市调整而已,尽管调整幅度非常大,但也只不过是20世纪13次跌幅超过33%的股市调整中的最近一次而已。
  从此之后,虽然又发生过一次跌幅超过10%的股市大跌,也不过是历史上第41次而已,或者这样说,即使这次是一次跌幅超过33%的股市大跌,也不过是历史上第14次而已,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在麦哲伦基金年报中,我经常提醒投资者,这种股市回调不可避免,总会发生的,千万不要恐慌。

  每当股市大跌,我对未来忧虑之时,我就会回忆过去历史上发生过40次股市大跌这一事实,来安抚自己那颗有些恐惧的心,我告诉自己,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让我们又有一次好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股潮 + 5 2008-5-6 11:41 帖子很棒,加分鼓励,期待您更多优秀帖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让“估值”左右了你的选择?

估值:撬动地球的支点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动地球。

  如果给我们一个准确的估值办法,我们就一定能够赚大钱,超过巴菲特、索罗斯这些大师们。试想,当我们能够精确地知道,一个企业值多少钱时,我们当然能够不断地买进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企业价值,然后不断地赚钱。

  然而,即使给你一个支点,真的能够撬动地球么?我们来算一算:

  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370公里,假设比重是1.4吨/立方米,一个人的体重是140斤,怎样才能撬动地球呢?

  首先,他需要一根2160亿亿公里的杠杆,有多长呢?让光按照30万公里/秒的速度昼夜穿行,要走230万年!如果让时速2000公里的超音速飞机昼夜飞行,要1.2万亿年!

  地球可以撬动么?当然,阿基米德的意思只是说,杠杆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同样,精确估值真的能够做到么?如果能够做到,那么统治世界的就是巴菲特了。估值的方法很多,但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包打天下,也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包打天下。

  最基本的方法是现金流折现,估算出未来每年的现金流,然后按照无风险利率折合成现值,相加起来,就是股票的内在价值了。当然,这在理论上是有据可依的,但在实践上却很难站得住脚,因为未来的现金流实际上无法估算,就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也都算不出来,否则就不会有哪家企业倒闭了。

  PE(市盈率)的方法最常用,给企业每股收益作一个估算,然后给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市盈率水平,这个乘积,就给企业估值了。但问题是,一方面企业的业绩无法估算;另一方面,市盈率水平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比如一把伞的市盈率,在晴天和雨天的时候肯定是不一样的;一杯水的市盈率在湖边和沙漠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市场火爆的时候,给出的市盈率水平都很高,但市场低迷的时候,给出的市盈率水平一下子低了很多,实际上企业还是那个企业。另外,不同行业的市盈率也是不同的,比如券商股现在市盈率很低,仿佛是有投资价值的,但这个行业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按照最繁荣时期的市盈率来衡量企业,显然是偏颇的——光看见贼吃肉了,怎么不看看01年到05年“贼挨打”的时候呢?类似的周期性行业都是如此,比如钢铁、有色金属。

  资产估值,也是一个办法,把企业拥有的地产算出来,最后折合每股多少钱,于是价格远远低于价值,于是投资这个股票有意义。比较常用的是商业地产,每平米几万元,大约几十万平米,于是价值几十上百亿。但问题是,这样的企业除非把地产卖掉或者出租,否则这个地产就体现不出它的价值来。很可能的情况是,每年每股一两毛的业绩,就这样不死不活地过下去。

  现在,PEG比较流行了,就是市盈率/未来年均增长率,PEG越小越好,一般要求PEG小于1,比如一个企业的市盈率虽然高达100倍,但如果未来几年的年均增长率是100%,那么三年以后的市盈率就只有12.5倍了,所以,虽然现在市盈率很高,但未来市盈率很低,所以仍然值得投资。PEG的分析比起市盈率来要进步了,因为它考虑了未来和增长。但PEG也有其缺陷,比如一个企业的市盈率只有5倍,但未来增长率是0,基本上维持现状,那么PEG就是无穷大,看上去是不值得买的,实际上买进来放着拿分红,也是个好办法,至少收益率水平远远高于银行利息。何况未来的增长率也是靠不住的。

  什么是好的估值方法?可能好的估值方法根本不存在。市场在变化,人气在变化,经济在变化,判断的标准也在变化,绝对不变的精确估值是不存在的。可以说,没有哪个办法能够揭示:上帝怎样掷骰子。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估值方法没有价值。笔者以为,相对估值的方法倒是存在的,用起来也有一定的效果,实际上,相对估值倒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

  如果猪肉涨到40块一斤,其它肉蛋商品价格不变,那么我们会选择牛羊肉和鸡蛋来吃,这就是相对估值,或者叫作比较效应,这种比较效应就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比较优势。

  那么在股市里,我们可以设定这样一个假定,相同的企业的总市值都是差不多的,如果一个企业高得离谱或者低得离谱,那就是机会所在,我们可以择机做空或做多。

  市场里这样的机会总是存在的,因为市场是人的认识集合起来达成的共识,既然是由人的认识集合起来的,市场就具备了“人性”,人性必然有弱点,兼具狂躁和抑郁的特征:狂躁起来鸡犬升天,抑郁起来明珠暗投,而这就是机会所在。须知市场迟早会修正这类错误,修正的过程就是赚取利润的过程;而如果产生矫枉过正的修正,那就是产生暴利的过程了。

  令人欣慰的是,市场永远存在估值错误的现象,比如一个二流券商,其总市值能够换一个长江电力,或者七个蒙牛,或者十个伊利,是不是合理呢?军工企业的总市值还不如一个生产压力锅的企业,是不是合理呢?茅台的总市值超过中国联通,能够换两个上海汽车,或者换三个深发展银行,是不是合理呢?联通、上汽、深发展每个的家当都不小吧?

  是不是绝对不合理,我们不知道;而且,不合理还可能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下去。但我们可以选择这样一个思路:A与B相比,B更合理;B与C相比,C更合理……最后,Z比较合理,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较优的选择,肯定不是最优的选择,但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最可靠、最有胜算的选择。

  最优的选择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那一定在上帝那儿放着呢。

  估值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最困难的在于:我们应该像日常选择商品一样选择股票。巴菲特真正的过人之处不在于他能够多么精确地估值,而在于他能够长期坚持像选择商品一样选择股票。对于他来说,股票就像超市里的可口可乐和吉列刀片。他长期坚持着一个简单的方法,不为眼花缭乱的理论和模型所动。

  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难坚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季度经济数据今日下午公布
2008-04-16 05:29:39  
       就目前的政策选择来说,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就指出,通过升息抑制通胀,代价是压制内需;通过升值抑制通胀,代价是削弱出口行业。在目前情况下,以牺牲内需为代价不可取,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国家统计局将在今天下午2点半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一季度经济“成绩表”。

多家机构此前预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能出现减缓,回落至10%~10.5%的区间内。

2007年第四季度GDP增幅为11.9%.稍早前,国家统计局上调2007年全年的GDP增速至11.9%,创13年来新高。

中国2007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速均在11%以上,从而引发对经济过热的担忧,加之物价上涨压力增大,中国政府将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确定为“双防”。

有分析认为,一定程度上一季度的信贷数据已经显示从紧货币政策初显成效。

一季度,新增贷款占全年额度的36.7%;M2增速也显著降至16.3%,基本接近央行全年16%的目标。

尽管外币贷款有所加快,但并未影响紧缩效果,本外币合计贷款增速显著放缓。同时存款增速继续攀升,尤其是定期存款增速超越活期,显示存款回流和定期化加剧,从而扭转了去年以来资金活化的局面。

不过目前国内通胀压力仍存,市场的紧缩预期仍未减弱。

有关人士日前公开表示,3月份CPI预计同比上涨8.3%,今年第一季度CPI同比增长8%.而市场也普遍认为,3月的CPI至少在8%以上。

他分析认为,今年受到了年初低温、雨雪灾害等因素的影响,通胀压力显著增大。3月份CPI较2月份CPI有所回落则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除通胀保持高位外,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较去年四季度有所提升。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由于企业景气情况仍处于历史高位,企业仍有大量的投资热情和投资资金,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将继续提高。经济仍然存在过热的危险。

但其他数据也显示,经济发生下滑的威胁也同时存在。今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6.5%的增速是近两年来最低水平。主要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均出现了回落势头。其中,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比上季度有明显回落。

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已成为企业生产中头疼的问题。来自河北省统计局的一项最新调查就显示,今年一季度,当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1%,为13年来最高。

就目前的政策选择来说,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就指出,通过升息抑制通胀,代价是压制内需;通过升值抑制通胀,代价是削弱出口行业。在目前情况下,以牺牲内需为代价不可取,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轮回兄的贴子。:*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lapba1最近关于茅台的看法——模仿不等于机械,与时俱进才好

【 · 原创:laoba1  2008-04-15 08:51 】    
  即使是茅台也不能保证些什么,能否持续成长不但跟企业有关,还要看市场空间,企业能否保持垄断地位。垄断并不代表成长,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可能发生改变,20年时间太长,没有人能预测那么长时间后的事情。唯一可以做的是找出以现状看持续成长概率最高和最具竞争优势的企业,然后持续跟踪基本面的变化,并在基本面发生改变时及时采取正确的策略。
  由于消费行业的稳定性,即使发生基本面改变,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作出应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仰止:*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0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低迷,学习篇

周期性行业
开放分类: 工商管理、股票知识

周期性行业 Cyclical Industry
       周期性股票是数量最多的股票类型,是指支付股息非常高(当然股价也相对高),并随着经济周期的盛衰而涨落的股票。这类股票多为投机性的股票。该类股票诸如汽车制造公司或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当整体经济上升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迅速上升;当整体经济走下坡路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下跌。与之对应的是非周期性股票,非周期性股票是那些生产必需品的公司,不论经济走势如何,人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都不会有太大变动,例如食品和药物。
绝大多数行业和公司都难以摆脱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的影响。虽然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经济预计还要经历20年的工业化进程,在此期间经济高速增长是主要特征,出现严重经济衰退或萧条的可能性很低,但周期性特征还是存在。中国的经济周期更多表现为GDP增速的加快和放缓,如GDP增速达到12%以上可以视为景气高涨期,GDP增速跌落到8%以下则为景气低迷期。不同的景气阶段,行业和企业的感受当然会很不一样,在景气低迷期间,经营的压力自然会很大,一些公司甚至会发生亏损。
周期性股票的投资策略
我们国家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基础大宗原材料行业、水泥等建筑材料行业、工程机械、机床、重型卡车、装备制造等资本集约性领域。当经济高速增长时,市场对这些行业的产品需求也高涨,这些行业所在公司的业绩改善就会非常明显,其股票就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而当景气低迷时,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对其产品的需求减弱,业绩和股价就会迅速回落。
此外,还有一些非必需的消费品行业也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特征,如轿车、高档白酒、高档服装、奢侈品、航空、酒店等,因为一旦人们收入增长放缓及对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强都会直接减少对这类非必需商品的消费需求。金融服务业(保险除外)由于与工商业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也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简单来说,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就是非周期性行业,提供生活非必需品的行业就是周期性行业。
上述这些周期性行业企业构成股票市场的主体,其业绩和股价因经济周期的变化而起落,因此就不难理解经济周期成为主导牛市和熊市的根本原因的道理了。鉴此,投资周期性行业股票的关键就是对于时机的准确把握,如果你能在周期触底反转前介入,就会获得最为丰厚的投资回报,但如果在错误的时点和位置,如周期到达顶端时再买入,则会遭遇严重的损失,可能需要忍受5年,甚至10年的漫长等待,才能迎来下一轮周期的复苏和高涨。虽然预测经济周期什么时候达到顶峰和谷底,如同预测bocai的输赢一样困难,但在投资实践中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让投资者有所借鉴。其中利率是把握周期性股票入市时机最核心的因素。当利率水平低位运行或持续下降时,周期性的股票会表现得越来越好,因为低利率和低资金成本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鼓励各行各业扩大生产和需求。
相反,当利率水平逐渐抬高时,周期性行业因为资金成本上升就失去了扩张的意愿和能力,周期性的股票会表现得越来越差。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当央行刚刚开始减息的时候,通常还不是介入周期性股票的最佳时机,此时是经济景气最低迷之际,有些积重难返之势。开始的几次减息还见不到效果,周期性股票还会维持一段时间跌势,只有在连续多次减息刺激后,周期性行业和股票才会重新焕发活力。同理,当央行刚刚开始加息的时候,投资者也不必急于离场,周期性行业和股票还会继续风光一时,只有在利率水平不断上升接近前期高点时,周期性行业才会明显感到压力,这是投资者开始考虑转向的时候。
对于市盈率,投资者也不能太迷信了,因为它对于投资周期性股票往往会有误导作用,低市盈率的周期性股票并不代表其具有投资价值,相反,高市盈率也不一定是估值过高。以钢铁股为例,在景气低迷阶段,其市盈率只能保持在个位数上,最低可以达到 5倍以下,如果投资者将其与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对比,认为“便宜”后买入,则可能要面对的是漫长的等待,会错过其他投资机会甚至还将遭遇进一步亏损。而在景气高涨期,如2004年上半年,钢铁股市盈率可以达到20倍以上,那个时候如果看到市盈率不断走高而不敢买入钢铁股就会错过一轮上升行情。相对于市盈率,市净率由于对利润波动不敏感,倒可以更好地反映业绩波动明显的周期性股票的投资价值,尤其对于那些资本密集型的重工行业更是如此。当股价低于净资产,即市净率低于1时,通常可以放心买入,不论是行业还是股价都有随时复苏的极大可能。

[ 本帖最后由 股市轮回 于 2008-4-20 06:50 编辑 ]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股潮 + 5 2008-4-20 10:42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1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终于出手救市——扬汤止沸还是釜底抽薪?

救市措施终于出现 8条铁律限制大小非解禁
市场期待救市措施终于出现。证监会昨晚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备受市场关注的股改限售股解禁进行规范,并对上市公司存量股份的转让提出了8条铁律。最新的指导意见从今天起实施。

根据指导意见,股改限售股、新老划断前IPO锁定股,到解禁期后,只要在一个月内想减持占总股本1%的股份,都要去大宗交易平台。

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大盘下跌了47%。其中,大小非解禁上市流通成为股市动荡的主要原因,也成为市场最大的“空军”。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虽然调整印花税的消息没有公布,但规范大小非的解禁对于市场而言,也是一个利好。大小非解禁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市场上股权持有者成本结构的失衡,大小非1—2元左右的持股成本与普通投资者持股成本的巨大差别必然破坏市场的内在平衡机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指导意见出台后,大宗的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将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进行,减轻了对二级市场的压力,缓解了对集中竞价交易系统价格形成机制的冲击,有利于稳定投资者对存量股份减持的心理预期。

附件-8条铁律

1.本意见中的存量股份,是指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在沪深主板上市的公司有限售期规定的股份,以及新老划断后在沪深主板上市的公司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

2.转让存量股份应当满足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证监会对特定股东持股期限的规定和信息披露的要求,遵守出让方自身关于持股期限的承诺,转让需要获得相关部门或者内部权力机构批准的,应当履行相应的批准程序。

3.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

4.解除限售存量股份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的,应当遵守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相关规则。

5.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该公司的年报、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

6.本次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后导致股份出让方不再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份出让方和受让方应当遵守上市公司收购的相关规定。

7.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应当制定相应的操作规则,监控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出售股份的行为,规范大宗交易系统的转让规定。

8.持有或控制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的,应当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则及时、准确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1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链接

  大宗交易

  所谓大宗交易,又称为大宗买卖。一般是指交易规模,包括交易的数量和金额都非常大,远远超过市场的平均交易规模。具体来说,各个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大宗交易针对的是一笔数额较大的证券买卖。我国现行有关交易制度规定,如果证券单笔买卖申报达到一定数额的,证券交易所可以采用大宗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按照规定,证券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额。在此方面,上海、深圳交易所的规定有所不同。

  大宗交易的交易时间为交易日的15:00-15:30。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由买方和卖方在当日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确定。该证券当日无成交的,以前收盘价为成交价。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后,并由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方可成交。

  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不作为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并且每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收盘后单独公布。

  此外,大宗交易不纳入交易所即时行情及指数的计算,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2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科拒绝商业地产

作者: 孙旭东


   
在行业未来长期繁荣、房价不会长期大幅下跌的判断下,万科最好的选择是坚持其专注于住宅开发,通过资产高速周转获取超额回报战略不变
  在万科(000002)2007年度业绩报告网上交流会上,有投资者向万科总经理郁亮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万科不发展商业地产?把高端的优质资产沉淀下来。(如果不这么做)10年后怎么办?毕竟香港、台湾和日本的历史告诉我们:最顶级的发展商都是租售比在50:50左右。”这是一个涉及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如果发展商业地产,就意味着万科所奉行的“专注于住宅开发,通过资产高速周转来获取超额回报”的战略将作重大改变。对此,万科管理层态度很明确,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谭华杰的回答是,“我们经过详细测算,目前持有物业出租的收益率,无法达到万科股东的期望值。”问题不是这么简单,毕竟持有商业地产还有防止经营业绩大幅波动、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功能。在商品房价走势不明的当前,持有商业地产的诱惑力比以往更大了。
  内地房地产市场前景长期看好,至少在短期内,房价不会像香港那样大起大落,因此持有商业地产的避险功能意义不大;另一方面,面对房价变动有可能带给公司的风险,万科极为敏锐和谨慎,其表现甚至胜过了万科的学习标杆企业——美国帕尔迪公司(PHM.NYSE)。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万科应该坚持其现行战略,且投资者可以相信万科的战略执行能力。
  商业地产的升值构不成诱惑持有商业地产最直接的诱惑是升值。不过,尽管国内地产商大量持有商业地产的先例,规模最大的4家A股地产上市公司万科(000002)、保利地产(600048)、金地集团(600383)和招商地产(000024)中,只有招商地产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稍多,但也不到10%。
  招商地产总经济师王正德这样解释,“如果把我们的鲸山别墅当初开发完之后就卖的话,当初可以卖8000元/平方米,现在是12万、13万/平米,如果把升值的速度和当时开发就卖的话,至少从历史上看,我们现在的回报是高的。如果当初卖了,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风险,而长期持有的话,可以涨15倍、16倍。就像炒股票一样,有的人老是折腾,还不如长期持有。当然这个必须要建立在一个对这个牛市有认识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对这个环境是看好的。所以我们有信心,我们物业会升值。”不过,房地产牛市会一直持续下去么?如果鲸山别墅价格再上涨同样的幅度(14倍),180万元/平方米的价格,何时可以见到?巴菲特在今年《致股东的信》中说:“假设你指望你本世纪的股市年收益率达到10%,而你的收益中,2%来自分红,8%来自股价上涨,那么你就是在假设道琼斯指数在2100年达到2400万点(目前是13000点)。如果你的财务顾问向你保证每年两位数的股市收益率,你可以和他讲讲这个题目。”类似地,假设鲸山别墅2007年末价格为12万元/平方米,如果每年上涨8%,则2100年其价格将达到1.54亿元/平方米。这可能么?因此,房价和股价一样,不可能总是快速上涨。
  然而每年8%的投资回报是远远满足不了投资者的期望的。万科实施股权激励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
  近三年来,万科的净资产收益是相当高,而以持有优质商业地产闻名的中国国贸(600007)的净资产收益率反倒是极低。由此可知,持有商业地产的收益对万科形不成诱惑。
  当然,这里面有些会计因素,比如,A股上市公司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这是否表明会计数据低估了持有大量商业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呢?实际上,采用公允价值模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如果当年该地产没有较大幅度的升值,与采用成本模式相比,公司的净资产收益反倒会大幅度降低。这是因为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净资产)会数倍、甚至十数倍、数十倍地变大。
  内地地产行业前景长期向好既然要付出净资产收益率降低的代价,对企业来讲,就要估计一下内地房市的波动性是否大到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平衡的地步。
  同中国一样幅员辽阔的美国,其房价指数可以用平稳上涨来形容,只是最近几年涨幅有所加快。这种过快上涨随之而来的是次贷危机,那么,内地房市将来是否会出现深幅调整?万科认为不会,“目前市场面临的,并非从长期上涨到长期下跌的转折,更非从大涨到大跌的转折,而是经历前期一段时间过快上涨后,市场需要一个理性回归的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日本1960年代至70年代初非常类似,城市住房需求还将大量增加,供给不足矛盾长期存在,收入增长和住宅小型化将有效支撑主流家庭购买能力,行业长期繁荣毋庸置疑。”保利地产、金地集团和招商地产对行业的分析与万科大体相同,因此这可以认为是国内主流房地产开发商的普遍看法。
  有没有可能开发商集体犯错?以美国的几大开发商为例,在次贷危机中它们无一幸免,这说明每家公司的管理层在危机爆发前都过于乐观了。
  不过,我们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万科对过去几个月销售情况的统计:自住需求比例超过销售量的90%,恢复了主导地位,而投资性购房比例明显降低。
  在年报发布后公布的销售情况表明,万科3月份实现销售面积71.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6.8亿元,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长147.1%和227.5%。至此,万科第一季度已经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14.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1.0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82.9%和119.1%。以上数据表明,在万科现行价格水平下,销售有足够的、健康的购房需求支撑。
  在行业未来长期繁荣(因此房价不可能长时间大幅度下跌)的判断下,万科最好的选择是坚持其专注于住宅开发、通过资产高速周转来获取超额回报的战略不变。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在可能发生的短期调整中安然无恙,我们发现万科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
  短期调整应无恙与内地其他开发商相比,万科的财务状况最为稳健。2007年,万科、保利地产、金地集团和招商地产等房地产开发类上市公司更加注重保持财务健康,但仍以万科的指标最为好看。
  在这里,我们以有息负债占资本的比例作为衡量指标,其中资本为有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国内地产企业存在短贷长投的现象。以招商地产为例,其短期有息负债占有息负债的比例高达62.10%,是4家公司中最高的;与此同时,招商地产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也是最高的,这说明其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很不匹配。因此,如果按照国外理论只将长期有息负债计入资本显然不妥。
  考虑到仅计算有息负债占资本的比率可能不够全面,我们还计算了4家公司的Z值,万科的Z值是最高的,表明其破产风险最小。此外,从图1中还可以发现万科的货币资金占资产的比例也是最高的。
  学习帕尔迪出于蓝胜于蓝万科的第三个标杆是美国的帕尔迪公司。2007年帕尔迪身陷危机,全年亏损22.56亿美元,而在顶峰时期(2005年)公司也不过盈利14.92亿美元。
  帕尔迪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手中的土地大幅减值。2007年,帕尔迪对土地、保证金及其他相关成本(land and deposits and other related costs)计提减值准备高达20.43亿美元。
  在2007年半年报中,帕尔迪管理层还预计下半年将盈利,前提是不再发生任何与土地有关的减值。而事实是,2007年上半年帕尔迪亏损了5.08亿美元,下半年亏损17.48亿美元。显然,帕尔迪管理层对次贷危机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
  这种过于乐观的态度导致了在已经出现不好的苗头时,帕尔迪仍然在加大土地储备。2006年上半年,帕尔提对土地、保证金及其他相关成本计提的减值准备已经两倍于2005年全年,2006全年计提金额更是达到了2005年的十余倍。
  这应该给了帕尔迪管理层以警示,然而2006年末,公司存货中“未来发展用土地”比上年末仍然增加了66.54%,甚至在2007年上半年还在增长。考虑到帕尔迪公布的存货数据应为净值,则其土地储备增加的幅度将更为可怕。
  在增加土地储备方面,万科表现得十分谨慎。在2006年年报中,万科披露2007年计划新增10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而2006年实际增加储备1201万平方米。在业内普遍对2007年形势看好的当时,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异数。这一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是,2007年万科新增储备1142万平方米,按万科权益计算的面积为934万平方米,与计划基本相符。
  2007年,在万科、保利地产、金地集团和招商地产四家公司中,只有万科的土地相关存货增幅逊于营业收入增幅,约定资本支出数更是只增长了9.38%。2007年末,万科的财务状况最为稳健,控制土地储备过快增长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2008年,万科拿地依然非常谨慎。按已经公布的销售情况,一季度,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14.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9%和119.1%。可以说,万科的销售情况出人意料地好,然而一季度万科只增加了151.27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按万科权益计只有85.98万平方米),总地价仅为41.45亿元。
  如果控制好了土地储备的数量,与帕尔迪相比,万科抵御风险的能力就更强。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帕尔迪最好的盈利记录创自于2005年,然而即使是那个时候它的销售利润率也不如2007年的万科,这意味着万科有能力承受房价更大的跌幅。
  在表5中帕尔迪的数据为其业务分部中房产开发分部的数据,而万科的数据为公司整体数据,其中开发成本和费用为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之和。
  此外,如果房价下跌,与帕尔迪相比,万科还有两个缓冲因素:土地增值税和股权激励。
  万科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要是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增值税。2007年万科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为41.16亿元,占营业收入(355.27亿元)的比例为11.59%,假设其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占收入的5.5%,那么土地增值税大概占收入的6%。如果房价下跌,开发商利润下降到一定程度,土地增值税是可以不交的,这是万科的第一道缓冲。
  2007年,万科计入管理费用的股权激励费用为3.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0.89%。如果房价下跌影响到了公司的业绩,这部分费用也很有可能不用发生,这是万科的第二道缓冲。
  核心竞争力确保战略成功实施万科在《2007年业绩推介演示稿》中认为,“判断市场趋势的前瞻能力、应对市场短期波动经验、坚定贯彻的清晰战略”是其进入行业十九年来,赖以保持持续增长和盈利的独有优势,也成为支持公司未来稳定发展的最宝贵财富。
  万科所总结的上述三项优势,或可认为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其中尤以“判断市场趋势的前瞻能力”最为宝贵。
  在众多企业家中,王石首先发表言论认为房价要调整,也只有万科在2007年年报中详细阐述了市场理性调整的必要性。在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调整时,只有万科做得最坚决,不仅是放慢拿地的节奏,还加快了销售的步伐。关于这一点,请细看表4,2007年末只有万科的开发产品增长远低于收入增长。
  不久前,王石还发表了一篇题为《专业化PK多元化》的文章,文中提到2005年初他与郭广昌曾有一场“多元化和专业化”之辩,而万科做专业化的理由是“资源集中,只做一个房地产,就是房地产范围也只做住宅。唯此,才能形成资源优势,形成竞争力、做强、做大。”万科今天的竞争力突出,应该是很早前就有了清楚认识后努力的结果。
  其实,开发商需不需要持有商业地产不仅与所处地外部环境有关,也与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有关。
  打个或许不是很恰当的比方,房地产开发业务和商业地产出租业务从收益率和风险两方面来衡量,一个收益高、风险大,一个收益低、风险小,这有些像投资中的股票和债券。至于投资者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是否增加债券以及增加多少,要视其能力而定。真正成功的投资者如巴菲特绝对偏爱股票,而且是集中投资于为数不多的好股票上。而万科显然有能力坚持现有战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轮回兄是股市高人.

呵呵,MACD第一贴,COPY得手都软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4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降印花税---精确把握政策面的经典案例!

  一、对政策的精准把握与降税后市场走势分析

  今日国务院终于批准将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千分之三降为千分之一了。难怪市场今天牛气十足,个中原因就不用多说了。

  从20日晚间的大小非解禁减持指导意见出台,到今天降印花税利好的兑现,证明了我上周和本周的分析完全是正确的,我在上周五的《今明将会大反弹》的专栏分析文章中说,下周肯定会有利好政策出台,很多读者朋友在文章后面的留言评论中对此提出质疑,我哑口无言,只能在评论中回复说,咱们走着瞧。

  接着,在《4月20日周评:沧海不横流,政策不出头》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4/20/110631.html  中,我分析了本周可能出现的三个利好政策:一是降印花税,二是规范大小非减持行为,三是出台股指期货时间表。现在已兑现了两个,后面还有一个利好,就是股指期货时间表,这个利好有可能会延后到五月份出来。在新闻解读与21日的分析中,我指出过,市场在3100点附近,很可能会反弹到3800点附近,这是一次强反弹。我们观察3800点什么时候到达,我们再看什么时候出台股指期货时间表,这个利好,可能会导致市场上涨到4500点左右甚至更高。

  请注意,我说的是反弹,因为现在的市场,主要矛盾在于成本结构、供求关系失衡,中国股市在这个因素影响下,将走过艰难的岁月。所以只是中级反弹,不是反转。

  明天,市场当然会大涨,甚至涨停板。但是,请大家注意,周四、周五两天内就应该离场观望了,请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这里至少有一个短差可做,这个时候的短差,利润是相当丰厚的。

  二、历次降印花税的市场效应回顾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专门针对股票交易发生额征收的一种税。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政府增加税收收入的一个手段,也是政府调控股市的重要工具。

  回顾中国证券市场历次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的历史,无论是印花税的下调还是上调,从历史数据看,股市表现一般为熊牛互现,对熊、牛市场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影响。至于有时市场恰好在调整印花税前后形成牛熊转折点,那是市场自身的规律所致,不是因为调整印花税所致。

  证券交易印花税1990年首先在深圳开征,当时主要是为了稳定初创的股市及适度调节炒股收益,由卖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额的6‰交纳。同年11月,深圳市对股票买方也开征6‰的印花税,内地双边征收印花税的历史开始。

  1991年10月,深市将印花税率从6‰调整到3‰,牛市行情启动,后上证指数从180点升至1992年5月的1429点,升幅达694%。

  1992年6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和原国家体改委联合发文明确按3‰的税率缴纳印花税,指数在盘整一个月后掉头向下,一路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跌幅超过70%。

  1996年初至1997年5月,印花税依然为3‰,深市呈现大牛市行情,指数上涨660%多。

  1997年5月12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3‰提高到5‰,沪指半年内下跌近500点,跌幅达到30%多。

  1998年6月,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从5‰下调至4‰,股指不升反降,两个月内震荡走低400点。

  1999年6月1日为了活跃B股市场,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将B股交易税率降低为3‰,上证B指一个月内从38点拉升至62.5点,涨幅高达50%多。

  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税率再度调低至2‰,股市又产生一波100多点的下行波段行情。

  2005年1月23日,财政部又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2‰下调整为1‰,股市轻微拉升后随即呈震荡下行趋势。2001年4月至2005年末,股市基本表现为熊市。

  2005年1月23日,财政部决定从2005年1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千分之二调整为千分之一。

  2007年5月29日,财政部决定从5月30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千分之一调整为千分之三。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半夜鸡叫”事件,之后,沪深大盘大跌百分之近二十五,许多个股连跌五个停板。

[ 本帖最后由 股市轮回 于 2008-4-24 05:5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4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股市最深刻最根本的矛盾什么?股权分置、股权割裂导致市场力量的严重不平衡,所以大小非解禁这一关是必须过的。此项任务没有彻底解决以前任何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laoba1的贴

【 · 原创:laoba1  2008-04-24 11:34 】    
  站在战略的角度,以五年十年周期看,虽然经历了惨烈的下跌,现在仍然不是买入股票的好时机。买入股票的判断标准不是股价已经跌了多少,而是股票价格是否低于其内在价值。除了极少数个股拥有不高的安全边际,包括质优股票在内的绝大部分股价仍高于其内在价值。
  
  盈利暴增和估值的大幅提高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到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未来在盈利降低和估值回落双重打击下,加上资本市场习惯性的矫枉过正,持续下跌的时间和空间将同样超出许多人的想象。虽然价值回归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期间有反复,但最终的结局不会例外。
  
  现在持有现金的投资者最优的策略是放弃阶段性的估值博弈机会,站在战略的高度静待真正大机会的重现。要做好等待一两年甚至三五年的思想准备,即使花两三年的时间等来一个五倍或十倍的机会,年复合回报率也将会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数字。等待也是一种投资。
  
  现在一些股票看起来便宜是因为盈利能力尚处于高峰,若不能清晰地判断其未来几年业绩趋势,很容易掉进伪安全边际陷阱,这种股票是最危险的。即使是茅台、苏宁、张裕这些持续成长的优质公司,未来估值的回归也是不可避免的。估值下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股价不跌甚至上涨,盈利的增长降低估值。第二种是股价下跌伴随者盈利增长降低估值。中短期会以后者的方式进行,而长期的结果将会是前者。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较高的安全边际未出现前,都不是战略性买入的时机。
  
  怎样才算是大机会呢?粗略地以市盈率估算,就是遍地二十倍以下市盈率股票的时候,茅台这类最优秀的公司静态市盈率(以上年度盈利作为计算基准,不是动态市盈率)降低到20-25倍以下的时候,周期性企业行业处于景气度最低谷,市盈率却很高,而且股价已经下跌70-80%以上的时候,垃圾股被打回原形,一块以下股价大量重现的时候。。。。。。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方式:当你发现身边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谈论股票,而资本市场被媒体边缘化的时候,当然归根结底还是比较价格与价值。
  
  现在最需要的是战略性的思维、足够的耐心和过人的自制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08-4-24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轮回 于 2008-4-24 12:48 发表
【 · 原创:laoba1  2008-04-24 11:34 】    
  站在战略的角度,以五年十年周期看,虽然经历了惨烈的下跌,现在仍然不是买入股票的好时机。买入股票的判断标准不是股价已经跌了多少,而是股票价格是否低 ...

麻烦轮回兄给个文章的出处连接,谢谢:*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5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寒冰——基金帮QFII抄底害了基民

以下转的是时寒冰的一篇文章,说明现在是怎样的一个机构博弈时代。同时也说明了投资理念的差异造成了怎样一个投资结果的不同。有时候真暗暗替我们的基金们担心,不要在国外一败涂地,在国内市场也交出一份不合格的答案。




基金帮QFII抄底害了基民
          时寒冰

    印花税率下调后,我没有分析行情。因为觉得如此明白无误的利好,实在不用多言了。面对这种利好,抄到大底的资金焉能打一枪就放手?
    可惜的是,4月24日,仍有人担心重演规范大小非减持消息发布后的高开低走行情,结果被骗子骗走了筹码。那么多天都忍了,还急什么呢?抄底的资金在这个时候打压,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一,明显是跟有关部门找难堪,惹急了它接着出利好政策。更何况,这些资金主力本身就是以国家队为主体的。二,放着钱不挣,向下打压把自己套上。可能吗?因此,这波行情发动起来,再怎么也要看到4000点附近。提前抄底的大资金不会轻易给踏空者机会,它们要让踏空者后悔,等到踏空者叫苦不迭,追进时,他们乘机抛出部分筹码,阶段性调整又要开始了,他们再在底部接回来。投资者既要把握风险,也要敢于盈利。毕竟,大资金在看着所有人的牌出牌。当然,由于受制于通胀压力,上行空间尚不乐观,在通胀压力转好以前,大盘还会反复。
    当印花税率下调的消息出来,我非常为我们的基民悲哀!
    大量数据表明,在接近3000点位置,基金疯狂做空。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在4月14日的“黑色星期一”,基金当日基金抛出45亿元股票,最大的一家抛了15亿元,而做多方则是保险资金和QFII。
    愚蠢的基金疯狂地把筹码交给QFII。
    4月17日深夜,我在《基金疯狂杀跌与自杀何异?》一文中写道:“ 基金在目前阶段疯狂杀跌对基民利益更大的损害在于,等于把廉价筹码送给QFII等机构,一旦它们收集到足够的筹码,股市走出上涨行情,基金哪里还有机会建仓?一旦踏空,基民的损失还如何挽回?该如何向基民交待?基金在目前这个位置疯狂杀跌不仅是没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不幸言中。这些基金在亏损的情况下,依然向基民收取几十亿元的管理费等费用,因他们的愚蠢操作造成的损失,基民能追讨吗?在此之前,基金利用基民的资金疯狂砸盘,给这个市场带来的混乱,又该由谁负责?
    当QFII布局结束,行情涨起,基金该如何向基民交待?
    更大的问题是,如果基金追着建仓,又会进一步推高股价,帮助QFII抬轿。先是因为愚蠢交给QFII筹码,然后是因为愚蠢帮助QFII抬轿,我们的基金怎么了?
    正好,4月25日的评论版将刊发一篇关于这一点的评论,我附录于后,也省却了打字之苦了。



附录:基金为何“成全”QFII抄底?
——上海证券报4月25日
    ⊙王力

    4月23日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率,由现行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受印花税下调刺激,4月24日,A股走出了一波极为壮观的走势,沪指暴涨304点,涨幅9.29%,创七年来涨幅最高纪录,也是历史上第二大涨幅。
    此次股市上涨,再次将在印花税利好出台前狂买百亿的QFII推到风头浪尖。中证登公司公布的3月份数据显示,QFII不断向其托管账户追加资金。到3月底为止,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中银QFII的账户结算净额分别为32.12亿元、35.26亿元、28.49亿元和25.92亿元,均高于2月份。而3月14日获批的第53家QFII哥伦比亚大学更是在获批两周内就完成了A股开户。指南针数据显示,近段时间,QFII一直在大举建仓,A股的这次上涨,QFII又结结实实地抄了一个大底。
    尽管QFII再次成功抄底,但有关阴谋论的说法已远不如第一次时那么强烈。因为QFII抄底,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内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误判所致。58家基金公司346只基金披露的2008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在一季度下降了4.75%。其中,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降幅为3.68个百分点,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仓位降幅为3.53个百分点,封闭式基金的平均仓位降幅更是高达17.39个百分点!在4月14日的“黑色星期一”,基金成为做空的主力,相关数据显示,当日基金抛出45亿元股票,最大的一家抛了15亿元,而做多方则是保险资金和QFII。甚至,在证监会深夜出台救市措施的次日,沪市机构席位大举卖出的情况也丝毫没有改变,整个沪市资金流出金额最大的交易席位亦是基金席位,该席位单边卖出7.8亿元。
    显然,QFII得以抄底,在某种程度上乃是基金成全的结果。这源于双方判断的分歧。
    QFII敢抄底,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作出的判断:
    首先是政策面。最典型的如汇丰银行4月初在其研究报告中的大胆预测,为改善A股投资气氛,政府不仅会救市,而且会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公布一连串救市措施,其中可能包括降低印花税、收紧二级市场发行条例及推出风险对冲工具等。汇丰银行言之凿凿地给出了救市的时间段,成为A股救市论战爆发以来,首个明确表态的QFII。摩根大通也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的政策正走向正确方向。”
    作为身在中国,对国情最为熟悉的基金,不仅未能提前对政府出台稳定市场的政策作出准确判断,甚至在证监会深夜出台救市措施的第二天,仍然疯狂做空,全然没有考虑到稳定市场政策的继续出台。因此,有券商的投资负责人不禁感慨:“相比之下,一些国内机构在3000点杀跌简直是昏头了。”
    其次是估值。如果说政策面是指导股市投资的宏观方向,而估值则是指导投资者进行微观选择的重要依据。当A股跌至3000点左右时,4月22日,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龚方雄认为,“中国的股票如果从它盈利增长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便宜过。”从估值的角度来讲,A股动态市盈率今年已经是21倍,明年是17倍,盈利增长今年是30%多,明年是20%多,所以从盈利增长来看,市盈率已经是相当合理了。龚方雄认为,在目前资产估值很便宜的情形下,减持并不恰当。
    但是,面对同样的市场,面对同样的情形,我们的基金分析师则被悲观的思维左右,疯狂的抛售行为表明,基金远没有认识到A股的价值已经“最便宜”。过重的悲观预期摧毁了基金领导者的信心,也摧毁了他们应有的理性与智慧。因此,一错再错,是基金的集体误判成全了QFII。一些基金表示,在A股估值达到更合理阶段再接回。然而,船大难掉头,当基金因为疯狂杀跌把廉价的筹码交给QFII等机构,一旦股市逆转,哪里还有基金建仓的机会?而基金争相建仓的结果,必然推动大盘的大涨,从而,成为已经完成建仓布局的QFII的“轿夫”。问题是,谁为基金踏空给基民带来的损失负责?
    不要再埋怨或羡慕QFII抄底了,我们的基金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投资原理并不复杂,需要的是耐心的等待和持有。他注定了是一条孤寂之旅。
不要相信“这次与以往不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更多的是反应了人性。人性确实很古老,人类在科技、文化乃至物质生活等几乎所有领域多在大踏步的前进,但人性却依然象山岳一样古老,这应该也就是“投资象山岳一样古老”的本质吧。
  但“价格总围绕价值”波动,这在很久以前的政治经济学里就讲过,纵观现实,确实如此。但问题是根源是什么,为什么这就是公理,本质是什么,难道人性也有某种必然的归属,从贪婪到恐惧,从激情到冷漠,就像从旋转门的右边进去然后左边出来,但总是围绕某一根轴旋转。
  在投资领域,就很关心价值,但“价值”是什么,却很难定义,特别是很难采用定量的指标来定义。于是有了“内在价值”一说,更接近与具体一些;接下来就有“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这种定量说法,在接近精确的同时,或许离“价值”越来越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没有新鲜事

对于07年底到现在的行情,无论其他人怎么看,我都称之为熊市,因为对如此大面积的个股下跌,如果还只是称之为牛市的调整,显得过于委婉和谦虚,有误导之嫌。既然熊市来了,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熊市不是洪水猛兽,把握好其中的规律照样赚钱,并且熊市赚钱后带给你的幸福感更强。那么在熊市的初期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如何把握其中的风险和机会呢,我有如下总结:
1.熊市的来临是突然的。

因为牛市正在进行中,人们大都不愿离开原来舒服的轨迹,所以既然市场在高位出现调整,人们还是比较乐观的,认为它还会像上次一样,不久就可收复失地,殊不知,市场正在悄悄发生质的改变,直到出现了30%以上的跌幅,人们才意识到市场已经进入了熊市,此时大多数人是惊慌失措的逃跑,所以造成跌幅越来越大。所以,熊市的来临一般是静悄悄的,一开始它还披着牛市的外衣,等走近了,大多数人才发现这是一头熊。

2.熊市初期的杀伤力最大。

从长期来看,决定股价变化的是它的业绩变化,但短期就不是了,在熊市初期,它攻击的对象几乎包括了股市上所有的个股,不管是优秀的公司还是劣质的公司,全都是一跌再跌。这是因为熊市初期是对高企的整体市盈率进行整体的降温和回调,所以就会看到有个股的业绩预告比去年同期利润增幅在100%以上,仍然照样大跌。这一阶段也会让一些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尴尬难堪”,因为天上的乌龟毕竟是要着路的。

既然熊市来临很突然,并且杀伤力很大,那么如何判断熊市的来临以及在熊市初期如何应对呢?

1.相信能够精确判断熊市何时来临的方法还没有,但根据笔者的经验,总是还能感觉得到熊的踪迹。第一,中国股市的市盈率波动范围一般在20倍-60倍之间,所以股市的整体市盈率如果已经处在高区间,你就应该注意了,因为这种信心随时可能崩溃,每次熊市的来临基本都符合这个规律。很多人在作具体判断时,会强调当时各种因素与以前不一样,但好像每次结果都一样,很是奇怪。第二,多做提前性预判,但又准备各种可能,这也是我们对所有趋势预测的一个大致原则,精确的判断是很难的,但判断该来的肯定会来又是确定的,要利用这种规律躲避风险和获取利润。就像在07年国庆节前后,市场极其疯狂,我枕边每天都摆着两本书,一是《1929年大崩盘》,另外一本是《股市心理学》,我每天都会拿过来翻翻,无论别人如何叫喊“黄金10年”和“牛市下半场”,我们自己脑子一定要清醒,正是有这种提前性预判,我们07年的胜利果实基本全部保住。

2.熊市初期的下跌机会很少,应尽量少参与和不参与。在刚刚开始下跌时,这时因为还有部分人们沉浸在牛市的氛围中,所以多头力量还会对下跌进行修正,有时修正的幅度还较大,这可能是个短期的机会,但终究是抵不住空头的杀跌,最终还是节节败退,所以,熊市初期是个资金的黑洞,对于持股的人,要能避免,对于空仓的人,应尽量不参与。

   这是对我对熊市初期的判断和建议采取的策略,这对于目前的市场可能已经不太适用了,但对我们这些终身以投资为事业的人来说,仍然有总结的必要,几年后,市场又是一个轮回,可能又会用得到,希望到时还能看到这篇文章来提醒自己做得更好。

现在市场经过第一阶段的下跌,已经开始进入到熊市中期了,这期间应如何回避风险和把握机会呢呢?



                                                                                   2008-4-28鲁召辉写于深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4-25 14:13 , Processed in 0.08221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