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楼主: dnbcdg

[大盘交流] 问地球未来六十年的变化?得泽火革! 求解卦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9:18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到天数: 9 天

发表于 2009-7-1 13:08 |
呵呵
佩服
在拯救世界前,先拯救自己,当你超过巴菲特、索罗斯以后,就可以拯救世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09:17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7-3 09:55 |
幡然醒悟阿,回头是岸,看来只有往超越物质的角度发展,才一劳永逸
发表于 2009-7-3 13:10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7-3 13:32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4:17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7-3 16:19 |
楼主要挺住,,,为人类做贡献,也是佛爷们一贯奉行的,楼上那位大德说话不要太尖酸刻薄了,哪位大德像你这样的?
发表于 2009-7-3 17:11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7-3 17:26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9-7-3 18:11 |
转贴:六度的变化:一个愈来愈热星球的未来


当全球温度升高摄氏一度的时候,非洲大陆冰雪荡然无存,北极熊、海象和环斑海豹,从地球的北端销声匿迹。温度升高摄氏二度,从鲭鱼到须鲸淘汰出局,格陵兰冰原彻底消融,全球海平面升高 七米。

升高摄氏三度,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大部分会在大火中被烧毁,数千万或者几十亿难民会从干旱的亚热带地区迁移到中纬度地区。升高摄氏四度,整个北冰洋冰帽也会消失,全球海平面会又提高 五米,伦敦周边夏季气温将达摄氏四十五度。升高摄氏五度,两极均没有冰雪存在,南极洲中部可能有森林生长,海洋中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大规模海啸摧毁海岸。升高摄氏六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五的物种灭绝。

英国作家林纳斯所著《六度的变化》心脏衰弱的人不宜阅读,林纳斯以这本书回答了许多新闻界常见的提问,但是答案通常会被气候学家规避,只在私下默想时才存在:一个暖化星球实际生活的情形;用林纳斯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正如许多环境学家所说,人类经历劫之后,残存者在极地寻求庇护;或者,温度只会升高一点点,日子还是照往常一样过。”

林纳斯以气温每升高摄氏一度为一个章节,有系统地在科学文献中找答案,他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牛津大学科学图书馆遍览成千的报告,最后完成了六章,这本书中的所有案例都加有注解,德国波兹坦气候影响研究中心古气候学家拉姆斯多夫(Stefan Rahmstorf)在“自然”杂志的书评专栏中表示,以他的专业,也不过只看过注解中提到的大约五百篇论文,数量还不到所有注解的一半,他说,过去没见过研究者能够挪出这么多的时间去广阅资料。

最近跨政府的气候变迁专家小组(IPCC)提出的报告中,有一个章节以六十五页的篇幅来重新探讨古气候学家的发现,显示地球对温度系统十分敏感,地球的吸释能量自有规划,从太阳吸收能量,然后再将热以辐射散发出去取得平衡,如改变这个规律就反应激烈,所以现在由人类造成对辐射散热平衡的干扰,相信也将会有剧烈反应;《六度的变化》翻出地球古早历史温度的变迁,以了解温度升高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反对温室气体扩散者,通常都以过往的气候剧烈变化为例,认为气温升高无足为虑,《六度的变化》以过去的经验带来的另一个警示:过去类似情况的降温及升温,造成大面积的干旱或海平面升降有过数 十公尺的落差,尽管这种情形并非一夕之间发生,也不见得在本世纪就会出现。

拉姆斯多夫在“自然”杂志的书评专栏中指出,虽然林纳斯的诠释不尽完美,但就本书的成就与重要性来说,瑕不掩瑜,林纳斯并以可能发生的惊悚事件为案例,因为《六度的变化》的目的不在危言耸听而只是提出警告,试着冷静地记述可能发生的事件,也平衡地记述科学家们的争议,譬如:探讨北非撒哈拉地区的前途,提出全球暖化可化解此一地区的长期干旱;也因IPCC一项有关北大西洋洋流将在本世纪升高百分之十最新报告,为此他也指出此一洋流若消失,可能带来的风险。

由于未来不可知,《六度的变化》应提出可能发生风险,但本书常将风险当成事实,拉姆斯多夫指出,在合理的讨论过碳循环及甲烷散布可能造成的反馈,以及定量的困难与不确定性,作者宣称当摄氏温度提高三度的时候“就会导致升温四度,接着引发升温五度”,拉姆斯多夫说,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小危机真的发生就够糟糕了,更别提写成像真的一样。

一般有关气候变迁的书都出自相关科学家之手,林纳斯本人并非自然科学家,全书能禀持科学原则,值得赞赏,但书中有些内容令人忧心,部分案例反而让人觉的作者太过乐观,书中提到温度提升三度时,某些地区将遭到干旱及食物短缺的冲击,而最近德国全球变化顾问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这项危机将会提前发生。

本书最后也说明了人们否定气候变迁的状况,以及我们可以避免地球暖化所做的事情,林纳斯让读者觉得处于现况不应意志消沉,而应采取行动。

拉姆斯多夫在“自然”杂志的书评专栏中表示,林纳斯说故事的能力极佳,本书不会因内容取材自论文而乏味,是爱好这类题材读者必读之作,他认为,林纳斯是位引人的说故事者,使本书不会因取才自论文而乏味,是能够接纳这类题材者必需一读之书。

六度地球:末日启示录

如果说我去年有什么后悔的地方,那就是有关于全球暖化的消息翻译得不够多。英国报纸上常常出现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本地生物的改变(比方说在英国有人成功地种出了橘子或者打算改种葡萄,这些都是地中海区的作物)。

BBC甚至在去年底,早就由大卫艾腾堡制作了两集的节目,模拟全球暖化后,英国要如何因应。反观台湾的电视节目,算命节目充斥,不知道台湾的算命大师们是否可以用塔罗牌、风水、星座等,预言到我们人类的生存?

全球暖化的议题,势必会改变国际政治与社会,而整个台湾的社会、经济与发展、与政治的方向亦将会不得不因此改变。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英国记者作家马克林纳斯,总结科学的资料与数据,根据气候的模型所预言,暖化对全球所代来的影响。本文将分六篇刊载,在每一篇里谈每升高摄氏一度地球将产生的变化。

增加摄氏一度:没有冰山的海洋将会吸收更多热量,并且增加全球暖化;三分之一的地表将失去淡水;低洼的海岸线将被淹没。

这就是我们的未来:著名的城市沉入水中,世界的三分之一将成为沙漠,剩下的三分之二为了食物与淡水而战争。周日泰晤士报记者李查?格林调查气象科学所揭露的未来实况。

马克?林纳斯(Mark Lynas)仔细地搜索他的档案柜,许多文件看起来都相当皱,好像他直接睡在上面多年一样。最后他终于找到他搜寻的文件--一份只有四页的文章,上面订着一张他的笔记。

这篇文章出版的日期是公元两千年十一月,是从科学杂志《自然》上面剪下来的,标题是:〈在双气候模式中,因碳循环回馈而加速的全球暖化〉。即使科学家正在画出地球如何走上灭绝的捷径,他们也不会采用耸动的字眼如“危机”这种措词。然而如果你了解他们的语言,你就知道他们所想传达的讯息--而这个讯息,由英国气象局的哈德利气候变化中心(UK Met Office's Hadley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所发出,是充满灾难性的。

林纳斯在他的新书《六度》(Six Degree)里写道:“现在的街头上应该是一片恐慌才对,人们在屋顶上大叫,国会发表紧急声明,电视台做二十四小时的全程报导。”

用非科学的语言来说,哈德利中心的讯息,就是最新发现的“正向回馈”("positive feedbacks")效应将会让目前认知的全球暖化过程变成废纸。这个过程将不会是渐进、直线式的温度增加,大自然也不会渐渐臣服于人类加诸其上的折磨。相反的,大自然将会反扑。数字显示,大气层将会不会再吸收并且容纳温室效应的气体,反而会将这些有毒气体突然吐出来--数十亿年累积的碳与甲烷,将会在一次大爆发中无法自制地倾泄出来,并且淹没或者焚毁整个城市。冰山将会大量融化,而地球最重要的肺脏亚马逊雨林可能会早在2050年就完全停止咦鳌R粹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8:31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7-3 18:36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8:49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9:07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7-3 19:45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7-3 19:48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22:06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7-4 16:42 |
havenothing, 呵呵, 百分百正确的先生, 我第一次全方位全身心支持你在本贴的言论。


呵呵。良药苦口啊。
发表于 2009-7-5 10:30 |

中华水塔三江源冰川退缩增速 牧民家园草枯沙起

http://news.sohu.com/20090705/n264982263.shtml
不希望楼主预言成真,不愿意相信,不过自然生态情况确实不妙。这篇文章说“近30年来,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冰川退缩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如果地球温度持续升高,包括纽约、孟买、上海在内的一些沿海城市将被淹没”: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6-27 01:35 , Processed in 0.082127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