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人性资料汇总研究交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个位置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找了好位置,不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9-6-5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贴子.支持均线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申问题?

人类误判----偏见导致低估?-------是这个原因吗?
                共识导致高估? -------           对吗?


看到一篇文章,是不是真的很好的用偏见说明了低估.
小资料:wjmonk老师的一些精彩见解(2008-11-05 13:20:43)


标签:偏见 长期投资假设 林地等  分类:投资探讨、行为金融

    (注:wjmonk老师是我所深深敬仰、佩服的人,遗憾的是一直未能与他联系上。wjmonk老师最大的特点是思想很深邃,能一眼看清楚很多问题的本质,wjmonk老师的思路很飘逸,其思维很有穿透力,解读信息的能力相当强,这是他与很多前辈不同的一点。他并无多少长篇大论的系统文章,他的一些观点多散见于讨论之中。此文收集数年来他的一些精彩观点,以供学习之用,事先未征得他本人同意,抱歉。此文将随着资料的收集而有所更新。)

一、论偏见
    问:wjmonk兄,你的投资标的是如何发现的?
    答:很随意。
    一般是这样的:从常识上找不死的公司;长期跟踪并找出它不死的原因;在出现短期不利的情况时提高警惕;价格进入安全区间,买入并持有。
    短期不利因素最好的莫过于偏见,偏见是常见现象。比如白酒是夕阳行业(不看茅台的理由,没有把握到奢侈品行业的赢利增长规律);乳品没有差异性,不赚钱(漠视产业整合的状况和高毛利、高资产周转的现实);汽车是家电,根本不赚钱(不去看整车公司的ROE和产业链条的差异);家电企业没有壁垒(对格力的厌恶);啤酒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前途(未分析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报表差异及背后发生的深刻变化);联通是个垃圾(未分析管理层变化后债务的大量减少,自由现金的急剧增加以及中国移动占据80%以上行业利润将导致的行业变局)、兰州铝业(氧化铝在涨,一定会在涨,电解铝会跌,还会继续跌)。
    次优的选择是企业经营确实经历了不利的变化,被市场遗忘,特别是持续的价格下跌将导致投资者心理上对这类公司的回避心态。如上海家化(去看一下2004年的年报吧)、山东黄金(看看招股说明书并对比一下紫金和中金)、一汽轿车(可以分析一下他过去5年的资产负债表,再问一下周围的人对一汽生产的汽车有无在质量上的普遍不满)。
    当然,孜孜以求的是找到我可以理解的好公司:好行业+好公司+偏见导致的低价格=非卖品。
    这样就可以偷懒了,只要考虑新的分红和自己人力资本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再投资就可以了。(注:对“低估”的原因认识相当深刻


二、关于具体标的的选择
    答:当然,最大的偏见就会形成整个资产价值的低估,也就是所谓熊市.
    这时可以用低廉的价格买入非常好的公司的股票(ROA一直高而稳定,现金奔涌),那后面其实你已经没什么可做的了。(注:他用的是ROA这个指标,尽管我个人认为ROIC更合理一些)


三、关于阅读(招股说明书)
    答:先多读吧,不要有框框,也不要急于求成。读多了,过上足够的时间,一定会有进步的。读一年同时思考,然后去看看经典的书;然后重复。我基本就是这么做的。好书每年都再翻翻,不可能一次看懂的。
  大概过个3-5年,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对那些长寿的公司有感觉了。那时侯你就拥有属于自己的公司,对其价格和价值有基本的判断。这时候你用闲置资金做投资就很难输钱了。
   价值投资不需要高智商,但需要正确的方法,稳定的心态和持续的思考。合理的价格买长期ROA高而稳定的公司,分享它的收益,很难输钱的。


四、关于资产价格
    答:升值其实是一个名义价格的问题,关键是作为度量标准的货币本身是不稳定的。特别是货币与黄金脱锚后,内涵的价值更加不稳定。
    所以名义价格的上升与下降其实没有意义。还是那句话,以资产为核心考虑问题。
    当然,这就涉及到评估各类资产相对价值的问题。核心的比较还是资产长期平均收益率的对比。
    而这最后一点又必须考虑相关的一些问题。其实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宏观问题我虽然有兴趣,但确实超出能力太多,没办法得到自己有把握的结论,那暂时就只好不用了。还在思考的阅读,但确实没有想法。


    在和平年代,以合理的价格持有竞争优势的公司的股份,是比较好的选择。
    但在动荡的时候,不动产,股份的价值将瞬间化为乌有。
    流动性是个胆小鬼,在你需要的时候就溜走了。乱世只有黄金和珠宝是真实的资产。
    我们做长期投资,一个强假设就是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否则,最后是归零的结果
    当然,这种归零从长期来看是无法避免的,因为那个强假设从人类历史上看是不成立的。
    所以财富够用就可以了,追寻过多的财富是没有意义的。
    技能和做事的原则对一个人来说,是比黄金和珠宝更宝贵和可靠的资产。


五、林地、公司资料分析
    答:这里提一下长江电力。
    我喜欢这个东西,就是因为它可以长时间的提供一次能源。
    成本是一次性的,收入是长期的,而且可以抵御货币价格波动的风险。
    记得从一本小册子上读过,德国铁血首相陴斯麦,不断的买林地。他认为股票来钱快,但不稳定。树林包括土地和树木,树木有自然增长,土地可以抵御通货膨胀。他认为长期看这些资产的回报率超过4%。某种程度上,他是把林地作为他的资产评估基准,而不是货币。
    我接受这种观点,并把长江电力作为我的林地。


    公开资料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公司行为的轨迹。我最喜欢的是从中找出其做事的原则。
    长期的财务数据的变化,和各种公告透露的信息,都非常重要。
    做永远比说更能解释一个组织或者个人真实的行为原则。


    大城市里的地产是分享财富的工具。只要人类总体的经济增长是大趋势,只要商业社会导致的分配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些大城市里黄金地段的房地产就是可以长期持有的。

六、论贵州茅台(2004年的观点)
    答:投资者普遍认为,白酒行业是夕阳行业,但从贵州茅台上市以来的数据看,情况有所不同。贵州茅台1999年至今年产品毛利率一直维持在80%以上,净利润增长在16%-40%之间,属于高速增长的典范,特别是这种增长并不是建立在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之上的,说明增长主要依靠商誉,属于巴非特最推崇的类型。贵州茅台目前与价值相比的过低的价格主要是投资界将对行业的偏见强加在行业内特殊公司身上的结果,同时贵州茅台过高的绝对价位也将很多投机客挡在门外,但这正是长线投资者建立基础部位的大好时机。下面是笔者对贵州茅台的一点粗浅分析,请诸位网友指教,特别希望有酒类酿造和销售经验的朋友能够不吝赐教。
  1、贵州茅台的销售瓶颈在生产环节而非销售环节。由于茅台酒的生产周期为5年,当年的产量5年后才能转化为销售量,所以贵州茅台的销售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高度茅台的销售量一直维持在3500吨以下。但贵州茅台从1999年开始增加产量,当年生产量为6000吨,2003年为10000吨,我们可以估计其1999-2003年的产量分别为6000、7000、8000、9000、10000吨。这部分产能在2004年起开始贡献利润。贵州茅台进入了至少5年的销售量翻倍的阶段。估计2008年贵州茅台高度酒的年销售量将达到8000吨。
  2、白酒行业自1996年806万吨开始萎缩,到2002年460万吨,年均下降8%。而2003年上半年同比仅减少2.4%,说明白酒业萎缩有见底的迹象。2003年10月,五粮液带头涨价,茅台、剑南春跟进,同时引起了中低档白酒跟风涨价。如果说高档酒由于价格敏感度不高而不害怕销售出现滑落的话,对价格极度敏感的低价白酒也涨价只能说明白酒市场已经见底,市场环境有利于白酒企业的发展。
  3、 考虑到茅台过去的价格上涨历史和2003年11月的提价,笔者认为在5年的时间内价格上涨30%的可能性极大。
  4、 国内统一所得税率为25%在两年内实施的可能性很大,对贵州茅台有利。
  5、 由于公司长短期债务均为0,所以贵州茅台很难在二级市场融资,老股东的权益不会被稀释。
  6、假设贵州茅台的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与收入同等增加;消费税按25%计算;由于长短期债务均为0,财务费用为负数,保守按照0计算。按照以上假设计算,到2008年,贵州茅台的年净利润将达到20亿左右,每股收益6-7元。
  7、贵州茅台拥有高度的品牌壁垒保护,毛利率高而且稳定。与固定资产投资巨大的基础行业不同,其利润增加并不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经营风险小,自由现金流充沛。贵州茅台其产品存货不会随时间推移而贬值,相反会升值。所以即使碰到某年销售不利,也不会产生经营的困难。
  8、 结论:贵州茅台将进入其历史上成长最快的阶段,该阶段的标志就是茅台产品价量齐升
  9、笔者认为,5年的高成长和极低的经营风险,将为茅台带来比较高的PE,合理PE应当在25倍左右,对应市值应当为500亿。目前的市值仅为85亿。估计5年的合理资本利得为5-6倍。考虑到茅台30%左右的现金分红率和配售收益,5年内的现金收益将达到30%。则2009年开始的初始投资年回报率为40%。
  投资风险:
  1、 茅台的销售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水平,即销售在5年内出现瓶颈,则最终涨幅会略小。
  2、 公司如果进行多元化尝试,将减低该企业的价值。


七、关于茅台的生产成本
   答:贵州茅台的消费税返还带来的不仅是一次性收益,而且是永久性的成本减少
  1、贵州茅台收购集团老酒分5年进行2004年是最后一年,酒价每年上涨,均价在22万,可查阅历史公告;
  2、返还的消费税估计还有约2亿,但不清楚是否收所得税;
  3、这些老酒主要用途是勾兑调味,不能一次销售完毕,否则会影响今后的生产,不能直接按照产量计算。
  4、公司在2004年收购完成后,关联交易将大幅度减少,虽然消费税返还没有了,但由于公司不再发生此项交易,所以也就不会再被征收这道税,所以相当于成本减少。结论就是贵州茅台前两年的业绩由于重复征税是被压低的,本次税收返还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永久性的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每年税后利润大约可以调高0.16元。


八、关于高档白酒与红酒的比较
    答:高档白酒是白酒的一个细分市场,其实并不属于一般消费品,而属于奢侈品领域,其销售环境与一般白酒是不同的,奢侈品的消费弹性与一般商品相比差异很大,这就是茅台、五粮液等高档白酒价格一路高歌猛进但销售量还在增加的原因。中国的消费升级现象实际上代表了社会财富的增加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奢侈品的消费增加与这个周期是吻合的,而且其弹性更大。在我看来,在中国根本没有所谓夕阳行业,君不见连钢铁这种传统的不能在传统的行业在中国都能赚大钱吗?
  红酒虽好,但没有代表性企业,请仔细阅读上市的葡萄酒企业年报,审视销售额增加趋势和毛利率以及费用趋势。我从不将对于行业的乐观加注在企业身上,反之亦然。


九、谈苏宁电器
   答:在这里谈一下对苏宁的看法:
  1、家电连锁企业实际上是不受管辖的金融企业,特点是自有资金小,杠杆高,可以拖欠货款,无息浮存现金高
  业内的拖欠时间一般长达3个月,以苏宁60亿的销售额,浮存现金可以达到15亿,扣除一个月左右的存货5亿,仍然有10亿浮存现金可以使用,只要资金链条不断裂,10亿现金可以带来6000万左右的利润,这是真金白银。
  其实由于大家都是冲着巨额浮存现金来的,所以真实销售利润非常低(醉翁之意不在酒),所谓返利,无非是厂家提供的另一批产品,并不是现金。
  2、既然是金融企业,它的经营特点就是不能停止扩张,只要一停,就会出现存货周转率下降,浮存现金比例减少,甚至引发厂家的不信任,导致资金链崩断。但扩张太快的话,如果不增加资本金,就会导致杠杆进一步上升,资金风险也是迅速增加。这就是国美、苏宁等公司迫切上市融资的原因。
  3、可喜的是,苏宁终于融资成功,4亿的真金白银,经过杠杆运用,如果全部补充流动资金,按照20倍周转速度可以支持80亿的销售增长,考虑到扩张还需要固定资产投资,也至少可以支持60亿的销售增长。而且公司上市后,银行贷款就方便多了,也对公司的规模增长有利。
  4、苏宁有能力也有动力在短时间内帐面利润翻番,同时将市值迅速做大,继续融资。我估计在4年内公司有望融资25亿,净利润留存10亿左右,加上目前的现金可以达到45-50亿,对应销售规模达到500亿,对应净利润为10亿左右,市值200亿左右。
  5、目前市值30亿,加上再融资需要25亿,折现共50亿左右,4年增长300%。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况,笔者也认为其中风险很大,所以建议在目前价位建立10%的仓位做风险投资。


十、谈投资心态
    答:我只能讲讲我自己的经验,说明我自己的理由。看报表,看书,看杂志,然后实地走走。要有充分的兴趣做这件事情,而不是为了赚钱的冲动。做了判断,长期跟踪,不断思考,不断修正。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是普通人,智力水平非常一般,只有反复思考,天天思考,带这问题再去看书,与历史上真正的大师做交流。再看报表,看杂志,实地走走。
    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急功近利。就我个人而言,在判断新上市公司的投机机会方面,还算正确率很高,但可怜的是,对判断其之后的发展变化方面,失误率在80%以上。就是说当新股上市的时候我看过资料,如果很自负的做一判断,往往在股票价格上是对的,但时间稍微一长,发现对其发展的判断是偏离真相很多的,甚至出现过方向性错误的情况。相对应的,对我观察了5年以上的公司,看法的正确率就高很多。对我而言,其中的差异无非是看的时间长,自然会得到的有效信息多,另外,时间是研究者的好伙伴,做永远比说要更能体现一个组织的行为逻辑。现实生活中企业遇到的挑战比我们脑中的情况要复杂的多,所以我们可以从它们实际遇到的情况以及处理的方式中得到这些家伙的真实行为逻辑。
    千万不要急。另外,我个人不赞成狗熊掰棒子式的研究模式。我不想研究流星,哪怕它辉煌的仿佛是一颗太阳。我喜欢慢慢做,不走捷径,但也不走回头路。曾在一个汽车厂拜访的时候,管理层讲他在德国的经历。德国人作事情,不走捷径,在中国人看来很多方法笨的要死,但由于按照他们的逻辑,这些路径符合逻辑,只要一步步走,就可以达到目的,所以就慢慢做。但5年后一看,人家没走回头路,居然跑前面了。走捷径,很容易逐渐偏离最初的目标的。又能找到捷径,又能控制自己不偏离方向,这是需要大定力和大智慧的。

    我是普通人,实在不想挑战人性的弱点。我不想去学天才,那样我会死的很难看的,小马过河的故事我终身难忘。做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和研究者,挺好。

十一、茅台PK五粮液
    答:名酒和好酒是不同的。名酒无形资产的建立是许多偶然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形成,也很难被竞争者模仿。
  茅台与五粮液相比,后者的优势是后天竞争出来的,前者是先天的,所以茅台可以在营销上多年不作为,品牌价值依然能够维持,五粮液在营销上一犯错误,几年内就会被后来者赶上。


十二、论商业特质
    答:商业是竞争最充分、历史最古老的行业,但出现了沃尔玛。真正成功的企业可以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建立壁垒,不断复制自己,从而快速成长。
  茅台、阿胶也不是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的。
  中兴、伊利的投资对我本人来说是研究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另外补充一点自己对价值投资的体会。价值投资首先是选择能够创造价值的企业,然后才是估值和价格。创造价值的企业是指能够持续提供物超所值的商品或服务的企业,它在竞争中不断强化壁垒,从而能够为股东提供持续超过社会平均回报率的现金收益。(注: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只有长期创造价值的公司,才是值得持有的)


十三、论价格战
    答:价格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价格战的实质是优势企业利用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差异以短时间内降低行业利润率的方法清洗中小企业,进行行业整合,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在行业整合末端有效的提高行业进入壁垒,从而独享行业整合完毕后的低烈度竞争环境下的长期稳定的利润空间。
  所以个人认为,价格战是否有效要以行业集中度是否有效提高作为重要的研判指标
  汽车业目前还处于混战中,不好判断。但家电业的价格战是一个例子,几个大公司在成本无差异的情况下发动价格战,最终还是无法有效形成行业集中度,而且始终无法形成技术壁垒,与外资同行比优势也很难确立,形成了中国家电行业利润率持续处于低位的事实。


十四、论房地产、万科
    答:对于房地产,这东西水太深,我来谈论恐怕太不自量力。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首先我个人认为亚洲城市的房地产业实际上是不增加社会财富的行业,房屋只是财富再分配的工具,是将穷人积累的积蓄搜刮到少数富人和政府手中的工具。这是由于房屋是仅有的不可贸易居民生活必需品,所以定价只与社会财富的总量相关,价格是居民可以承受的极限。所以是否有泡沫要看社会财富能否承担这样的房价,与房屋成本并不相干。总体感觉目前的房屋价格特别是上海的价格确实偏高,但何时破灭确实无法判断。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房屋作为耐用消费品,其品质从长期来看确实有区别。但过去,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拿地的能力,只要地价便宜,都可以赚大钱。这种时候类似万科这样的企业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现在的情况是拿地不能协议转让,大家拿地的成本差不多,这样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品牌(附加值差异)、开发速度或者说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差异)、资金成本(可选择性差异)等方面。万科在这些方面有优势。不过万科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并非是不可复制的,其他企业只是在以前不屑于在这方面下工夫,所以目前不宜给万科太大的溢价。
  万科目前在玩的游戏是“融资、扩大规模、利润上升、再融资”的游戏。这与万科股权极度分散,内部人控制的现状是吻合的。只要其投资回报率(10%以上)能够稳定上升,由于资本市场中的回报率要求比这低,这种游戏就能继续维持。但始终有两个风险:(1)万科没有自身可以创造现金流的业务,一旦房地产价格大幅度回落,它的利润会剧烈下降,而且不得不减持手中的房地产套现;(2)万科在顺利发展到头的时候是一个有巨量现金的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很可能使现金被企业内部控制人掏空。
  万科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公司,他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在美国市场中才比较常见,在中国是非常罕见的。

    (仍会陆续补充)
豹豹于2008年11月5日下午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9-6-7 15:2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里投资者常见的股价运动认知偏差:

我们用林奇曾经描述的12条来看: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谈到了对股价12种最愚蠢(最危险)的认识.
       错误的认知                                                                               正确的认知
    1.如果股价已经下跌了这么多,它不可能再跌了;      这种认识通常发生在跌了50%,还有18层地狱
    2.你总能知道什么时候股市到了底部;               上帝才知道,但有办法知道相对底部
    3.如果股价已经如此高了,怎么可能再进一步上升呢?  高估伴随更高估,股价进入正反馈泡沫

    4.每股只有3美元,我能失去什么?                  失去大部分金钱及机会,要能鉴别价廉还得物美
    5.最终股价会回来的;                             8年,10年后会来没用,也变成永久性损失

    6.黎明前的时候总是最黑暗的;                     黑暗还有更黑暗
    7.当股价反弹到了10美元时,就将其卖出;            市场比你更聪明机制发挥作用,就这样将你套牢
    8.我有什么可担心的,保守的股票不会波动太大;      一点风吹草动,持有者就会动摇,断崖下跌常发生
    9.可能要花一点时间,有些事情才可能发生;          心情风和日丽和乌云密布可以在24小时发生逆转
    10.看看我已经赔了这么多钱,我就不再买股票了!     学会如何对待失败是投资者的基本功
    11.我已经错过了一只好股,我一定要抓住下一只;     最美的股票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不要冒险
    12.股票上涨,所以我一定是对的;股票下跌         利用价格不是被价格利用                     

     一定是错的。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9-6-7 19:4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证券市场上的认知偏差
  
  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行为主体,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依据市场信息做出投资决策。从投资者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到最终做出投资决策,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处理过程。研究表明,投资者的行为表现并非完全理性,在判断与决策时,不可能对所有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往往会受到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陷入认知陷阱导致金融市场中较为普遍的行为偏差。
  行为金融学认为在从个体投资者感知信息→处理信息→产生决策→实施行为的整个主体客体认知链条中,认知偏差居于中心地位。同时,个体投资者之间的心理偏差并不具有相互独立性,个体投资者之间会基于心理传染或羊群行为而导致投资者群体出现集体性认知偏差,进而导致集体投资者群体预期出现系统性偏差以致集体无意识行为。[1]从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投资者投资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因“启发式决定过程”而产生的认知偏差和因采用“心理框架”所引起的认知偏差。
  1.“启发式决定过程”引起的认知偏差
  因“启发式决定过程”而产生的认知偏差是指决策者在复杂、不确定的信息环境下进行决策时所采用的规律。[2]决策加工并不是严格合理地对所有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并且客观地评估,人们喜欢在决策过程中走捷径。当人们可供决策的时间有限时,就很可能很现实的采用这种决策过程。启发式的决策过程可能产生较失败的决定结果。典型的由启发导致的认知偏差包括:代表性因素、过度自信、锚定、赌徒谬误以及可用性偏差等。[3]
  2.“心理框架”所引起的认知偏差
  因采用“心理框架”所引起的认知偏差,“前景理论”(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供了一个框架用来描述人们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下决策进程,而且比许多经济模型中包含的“目标期望效用理论”更为丰富。[4]它描述了可能影响个体决策过程的数个精神状态。其主要认知偏差包括:损失厌恶、后悔厌恶和心理账户。[5]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Kahnenman)和另一位经济学家特沃斯金(Tversky)指出,人们在获利和遭受损失时的风险态度并不一致(见图1)。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规避者;而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则成为风险偏好者。投资者价值评估函数在损失部分的曲线比在获利部分的曲线更为陡峭,即投资者由于亏损导致的痛苦程度大于相同数量的盈利所带来的快乐程度,因此投资者对损失较为敏感;随着收益(或损失)的增加,其满足(或痛苦)程度的增长速度将减缓,因此投资者损失厌恶的心理更为突出。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往往存在着较强的售盈持亏的行为取向,即对亏损股票存在较强的惜售心理,担心后悔而不愿意实现损失;在赢利面前趋向回避风险,愿意较早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
  
  图1 投资者价值评估函数
  
  二、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认知偏差状况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机构投资者。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只有10余年的时间,与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相比,不仅市场制度建设方面不够完善,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比例过大,投资者结构不合理,并且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投资者在投资理念、投资知识和技能方面也不够成熟,典型地存在“投资者认知偏差”问题,从而引起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如损失厌恶、风险偏好、过度自信等。[6][7][8]
  1.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构成
  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分布呈现以下特点: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投资者年龄偏小,新股民占有相当比重;投资者以工薪阶层为主。
  据调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约占75%,真正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仅占25%。而在个人投资者中,中小型投资者又占大多数。散户(资金实力在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中户(资金实力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投资者)和大户(资金实力在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的人数比例大致为:60%,35%、5%。从交易量来看,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量也明显大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量。而在其他主要国家发达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都高于个人投资者所持比例。我国股票市场呈现出机构投资者数量明显偏少,以个人投资者交易为主的特点。
  同时,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平均年龄约为38.5岁,其中40岁以下的投资者占60.83%,5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士占16.51%,相比较美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我国的投资者年龄偏小。从入市时间来看,我国投资者的平均股龄为4年,其中13.33%为1997年前入市的老股民,而2001年及以后入市的投资者比例就达到了17.43%,这部分新股民还欠缺对市场进行分析的能力和实战经验,但是却占了较大比例,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参考他人的行为和市场噪声进行投资。[9]
  此外,投资者以工薪阶层为主,近70%的的投资者的家庭收入来源于工资收入,这使得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而且从我国个人投资者接收教育的水平来看,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人群的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5.92%,他们通常缺乏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的必要知识。由于投资者自己的分析能力有限,他们就会向政府、专家等寻求心理依托,并且市场波动越大,其心理依托感就会越强烈,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也就会越明显,因而造成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导致市场资产价格的偏离。
2.损失厌恶与风险偏好共同存在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卖出盈利股票的概率约是其卖出亏损股票的两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9.41%的投资者因为害怕遭受损失而采取了“决不止损”的手法,显示出风险偏好的行为特征,但同时,大部分投资者(占被调查者82.75%)当所持股票被严重套牢时会有恐惧感,其中57.06%的投资者经常有恐惧感。[10]深交所的调查也显示,当投资者所持股票下跌时,选择采取“长期持有,直到解套”的投资者为数最多,约占总数的41.0%;其次是选择采取“不断补仓,拉低价位”的投资者,约占总数的32.0%;而选择采取“忍痛割肉”的投资者约占总数的27.0%。[11]这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有着较为典型的损失厌恶与风险偏好共同存在的行为特征。因而,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不是从整个投资组合的角度来衡量财富总量,个别证券的价值变化往往决定了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从而影响投资整体收益的实现。[12]
  3.过度自信导致高交易频率
  研究发现,人们总是较多地表现出过分自信,倾向于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判断力及其他能力。如果人们称对某事抱有90%的把握时,事后往往证明的成功概率大约只有70%,金融活动中此心理特质表现尤为突出。一般的投资者都相信自己具有出色的判断能力,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13]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中过度自信的现象较为明显,如投资者常对不确定性很强的股票指数范围做出较为肯定的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股市的交易频率。从历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市场的年换手率一直高居不下,最高时甚至超过900%;2000年,我国沪、深两市的年平均换手率是台湾市场的两倍;是东京市场的8倍;美国纽约市场的6倍。近几年,换手率虽有所下降,但其交易频度也相当高,居全球证券市场之首。这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不够冷静,往往以试错机制来完成投资,大多数交易缺乏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理性判断。
  
 同时,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的调查还显示,2002年,深交所76.9%以上的我国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做6个月以下的中短线投资,在股票的平均持有时间上,70%的投资者持有1只股票的时间在6个月以下,平均持有1只股票的时间低于1个月的投资者约占总数的21.2%;投资者短期行为明显。[14]在投资者的年交易次数上,42.5%的投资者年均交易次数在13次以上,90%以上的投资者年均交易次数在3次以上;而据美国证券业协会2000年度对美国投资者调查的统计结果,2000年全美有60%的投资者全年交易次数低于6次。这些反映出我国投资者短线投机倾向比较浓厚,投资者交易次数频繁、交投活跃。这些行为提高了市场的交易额和交易成本,导致大量盲目性交易的产生,从而加剧了股市泡沫的形成。
  
  三、结论
  
  我国证券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由于在投资理论和投资经验上的缺乏,一方面不能对市场上的各种信息作有效的判断,另一方面,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信息,更容易采用非理性的方式进行投资决策,受到各种投资者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典型存在着“投资者认知偏差”,其主要表现为损失厌恶与风险偏好共同存在,过度自信,此外还存在后悔厌恶、可用性偏差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
陈柳钦 张谊浩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 南京大学金融学系)
[内容摘要] 现代行为金融理论认为,金融资产投资者会基于各种认知偏差而导致非理性行为。本文综述认为:投资者在投资判断和决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认知偏差,可以划分为启发式简化、自我欺骗、情绪和自我控制、社会的交互作用等四大种,而且这四种认知偏差具有相互重叠性和相互干扰性。
[关键词] 投资者 ; 认知偏差 ;研究;
The Researching On the Cognation Biases of Investors
Chen Liu-qin Zhang Yi-hao
(Tianjin Economic &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 Tianjin 300202; Department of Finance ,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behavior finance, the financial assets investors are not full-rationalist.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cognation biases of investors. Our analysis result shows: in the 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investor cognation biases can be divided into heuristic simplification, self-deception, emotions and self-control, social interactions. These cognation biases are always overlap and interference reciprocally.
Keywords: Investor; cognation biases
JEL Classification G12, G18, G18
引 言
传统的金融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为核心、构筑于经济人基本假设之上,认为投资者具有完全理性并依据主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然而,近几十年来的心理学家们却一直在收集“经济人 现实人”的证据,依据他们的分析,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不仅仅为经济利益所驱动,而且容易受到诸如本能、情绪、偏见和感觉等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抽象了或忽视掉这种心理效应的传统金融理论,单纯依赖于预期效用、贝叶斯学习或理性预期根本无法有效地描述投资者的真实决策行为,而依据这种传统的金融理论也无法解释日益积累的如阿莱悖论、股权溢价之迷和期权微笑等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anomalies)。为此,传统金融理论正处于优势异化、屡受攻击的尴尬困境,而出路则在于更多地求助于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滋养和修正。正是基于这种迫切的需求,金融学和心理学出现了日趋融合的趋势。
在致力于构筑金融学和心理学这两个学科间沟通“桥梁”的理论大师中,行为金融学开创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阿莫斯•特维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后者也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同期另一个获得者是亚利桑那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实验经济学的奠基者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而阿莫斯•特维斯基则于1996年去世)。后来,大量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者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了拓展和完善。
作为一门介于心理学和金融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行为金融理论试图依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假定进行修正,将非理性的复杂性投资者行为逐步融入到标准的金融理论中。基于被现代心理实验不断证明的、逐渐积累的、效应各异的分析结果,现代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一方面,从现实的个体投资者角度考察,其行为决策必然受到自身各种心理因素的制约和激励,而这些心理因素又会导致投资者出现各种认知偏差(cognation biases),进而诱发投资者出现判断和决策偏差(judgment and decision biases)。因此,在从个体投资者感知信息→处理信息→产生决策→实施行为的整个主体客体认知链条中,认知偏差居于中心地位。另一方面,从现实的集体投资者角度考察,个体投资者之间的心理偏差并不具有相互独立性,个体投资者之间会基于心理传染或羊群行为而导致投资者出现集体性认知偏差,进而促使集体投资者产生集体无意识或群体预期出现系统性偏差。
达尔文式的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具有适应性,即使行为人所面对的选择是以可视的形式出现且其发生的可能性便于数学概率进行表述的情况下,认知偏差也只会相对减少,而不会消失。心理经济学家认为,在涉及到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决策过程中,认知偏差具有普遍性,并且常常扮演核心的角色。行为金融学家则认为,由于金融决策更具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投资者的认知性偏差具有显著性,所以研究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更有现实意义。解读国外现有的行为金融理论,根据投资者认知偏差的发生来源,兼及可比性和典型性,可以把投资者在判断和决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认知偏差划分为:启发式简化(heuristic simplification)、自我欺骗(self-deception)、情绪和自我控制(emotions and self-control)、社会的交互作用(social interactions)等四大种。不过,缘于投资者心理的复杂性和行为的非线性特征,这四种认知偏差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和干扰性。
一、启发式简化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源于人类的先天缺陷——生命和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投资者无法对环境反馈来的所有信息(数据)进行优化处理。相反,自然选择的结果将投资者的思维塑造为一种依赖经验法则对多种提示信息子集予以选择的特征。按照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析,这种投资者经常依赖的、可以节约处理信息的经验思维法则就是启发式简化。综合已有的行为金融理论成果,典型的启发式简化可以细分为注意力、记忆力和悠闲处理效应(attention/memory/easy-of-processing effects),狭窄性取景、心理账户、参照效应和损失厌恶(narrow framing/mental accounting/reference effects/loss aversion),典型性试探法(the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及信念校正-合并效应(belief updating-combining effects)等几种。
(一)注意力、记忆力和悠闲处理效应
根据注意力、记忆力和悠闲处理效应,一般的投资者只有有限的注意力、记忆力和信息加工能力,这就迫使投资者只能对可利用信息全集中的一部分进行集中性分析,而那些无意识的联想也常常会导致投资者产生对信息的倾向性选择。Gilovich(1981)研究发现,利用口头方式传达主题信息会引发信息的接受者做出一些影响其判断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又会导致“显著性效应”和“有效性效应”(salience and availability effects),即如果一个信息信号具有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并引发投资者对回忆产生联想的特征,那么它就具有显著性效应。而投资者也总是把容易回忆起来的事件判断为极普通的情况来进行对待,因为非常普通的事件总是被重复地注意和报道,投资者更容易回忆起它们来,此时就产生有效性效应。
投资者经常受到所面临选择问题的形式的干扰,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投资者无法有效地从已有的记忆中找到相关信息(Pennington&Hastie,1988)。投资者总是认为那些偶发性的事件不值得关注,并对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低估(Fischoff,Slovic&Lichtenstein,1978),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存在一种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所以当没有预见到的事件突然发生时,投资者又会产生过度反应。
自我感知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Bem,1972)表明:投资者会通过观察其自身存在的环境和自我行为,从中推断自己的态度、感情和其他内部心理状态。这种推断可能缘于个体记忆的损失或个体缺乏了解自我无意识心理状态的途径,而习惯(habits)的形成则可能是弥补这种记忆损失的最优机制。因为按照Hirshleifer&Welch(2000)的认识,习惯是投资者提前采取行动的一个较好的理由,是一种内涵式的自我感知。
Nisbett&Wilson(1977)发现:某A对某B的一项优点的偏好会因“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导致A将这种高评价扩展到B的其他特征上,与此相似的“一好遮百丑”式的启发式思维偏差会导致股票市场上的错误定价。在有效的市场上,具有良好增长预期的股票也不一定具有较高的风险回报,如果投资者错误地将他们对某只具有良好增长预期的股票的偏好性评价扩展到对此只股票的整体回报预期上,那么这只具有良好增长预期的股票将被过高定价(Shefrin& Statman,1995)。
悠闲处理效应和容易检索效应相同。Reber&Schwartz(1999)发现,投资者更倾向于相信那些容易处理的信息的真实性,这是一种“真理幻觉”(the illusion of truth)偏差。Bruner,Postman&Rodrigus(1951)认为,相似性信号的组合(如黄色和香蕉)比起那些非相似性信号的结合更容易被人们所感知。Bornstein&D’Agostino(1992)指出,持续暴露在非强制性刺激背景下的会趋向于逐步喜欢这种刺激,也就是说存在强烈的“纯粹暴露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这种启发式思维的偏差,根源于某些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熟悉和理解,其风险也相对较小。进化论心理学家Trivers(1985)则认为,人们对熟悉或亲近的他人所具有的这种偏好缘于人们内在遗传的相关性。Huberman(1999)认为,这种启发式偏见意味着投资者比较偏好于在本地进行投资。大量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和动物都无法对各种暗号(信息)间的关联结构做出正确的理解,此时,暗号间的竞争(cue competition)就会发生:显著性暗号将会削弱非显著性暗号的影响效果,而有效性暗号则会构成对非有效性暗号的干扰。这种暗号竞争无疑广泛存在于股票市场,并对股票的错误定价起到决定性影响。
(二)狭窄性取景、心理账户、参照效应和损失厌恶
狭窄性取景、心理账户、参照效应和损失厌恶也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简化造成的认知偏差。Kahneman&Lovallo(1993)将“狭窄性取景”定义为投资者分析问题时具有思维隔离、角度狭窄的一种倾向,而在时间和认知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因为投资者认为,他们可以对相异的问题进行有效区分,而采用不同标准形式对不同的决策问题进行逻辑识别又会使投资者的选择带有极大的“取景性效应”。因为对特定参照标准的优化性选择及对某种结果的心理偏好可以大大节约思考,货币幻觉就是这种例子(Shafir,Diamond&Tversky,1997)。
“心理账户”(Thaler1985)本质上也是一种狭窄性取景,表示投资者趋向于将不同的收益或损失划分在不同的心理间隔性账户上,并依据不同的心理账户进行决策。心理账户可以用来解释“性格倾向效应”(the disposition effects)(Shefrin&Stataman,1995),即投资者存在坚持持有那些价值已经下降的股票直至卖出它们可以获益为止的过度倾向,此时的投资者会由于损失而产生不愉快的感觉,但似乎有一个敏感的心理设计在帮助投资者缓减这种痛苦。利用心理账户原理,也可用来解释“货币覆盖效应”(the house money effect)(Thaler&Johnson,1990),即如果赌博者在前一次赌博中赢了,他将非常愿意进行再一次博弈,因为他们认为在这一次赌博中他将会有与前一次赌博同样的好运气,尽管事实上前后两次赌博的赢输概率相等且毫不相关。而且,赌博者即使在这次赌博中把上回赌博赢来的钱都输光,因输钱带来得不愉快也会被前一次赌博赢钱带来得快感所抵消。
“参照效应”(Tversky&Kahneman,1979)认为,在投资者决策选择的第一阶段即“编辑”(editing)阶段,投资者采取寻求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以便进行简化性选择。而不同的参照点对收益和损失来说去大不相同,因此编辑方式的选择进而参照点的选择会产生投资者偏好与选择的不相一致的“构架效应”(framing effect)。基于不同的实验形式和程序,心理实验者们发现“偏好逆转”(the preference reversals)因素也会导致投资者的认知偏差。比如,在面对选择一个高赢率低支付的彩票还是一个低赢率高支付的彩票时,被实验者一般偏好前一种彩票但对后一种彩票估价更高。同时,投资者会受到“背景性效应”(context effects)的影响,即当实验中插入第三个选择项时,将会由于参照点的变化而引发一个截然不同的替代性选择结果。“锚定”(anchoring)(Tversky&Kahneman,1974)也与参照效应有关,它表示投资者在对某问题进行定量估计时倾向于受到一些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建议性估计量的不适当影响,而这些建议性的估计量常常不具有参考价值。
“损失厌恶”(the loss aversion)是指投资者趋向于非常厌恶偏离参照点的一小点风险或损失的现象,这涉及到展望理论中效用函数的拐点问题(Kahneman&Tversky,1982)。损失厌恶可能来源于对连续性变量心理离散化的有效认知,比如当在“收益”和“损失”之间引入“收支平衡点” 时,将使得“获益”和“损失”的区别更加显著。与损失厌恶具有密切联系的一种认知偏差是“遗憾厌恶效应”(regret aversion effect)。按照消费者的预期效用理论,效用等于某项选择所产生支付的概率分布。然而,Ritov(1996)研究表明,投资者在现实决策过程中常常是厌恶遗憾的,即投资者不仅仅关心这项选择可能带来预期效用的多少,而且更关心这项选择是否比其他替代性选择带来得预期效用更大,即可能面临的机会效用损失问题,投资者不愿意因为体会遗憾而懊悔。利用遗憾厌恶理论可以解释“赋予效应”(the endowment effect),即投资者偏好于坚持他们已有的东西而不愿意与别人进行交易以换得更好的替代品,例如许多人不愿意用自己的彩票去和别人同样的彩票外加部分现金进行交换。Samuelson&Zeckhauser(1988)提出的“现状偏差”(the status quo bias)则分析了投资者在维持现状和更好选择之间的抉择,结论是投资者具有维持现状的偏好。
(三)典型性试探法
典型性试探法(Kahneman & Tversky,1973;Grether,1980)表示投资者对某种真实概率的估计是建立在他们对此事件与典型性事件相似程度的观察基础上的,相似性可以被视为一种给定事件真实状态相比较于其他状态条件概率的指示器。尽管依据贝叶斯定理能够得出各种结果的先验概率,但依据典型性试探法进行判断的人们,对服从大数定律的大概率事件往往赋予较低的权重——“基率低估”(base-rate underweighting),而对于服从小数定律的小概率事件却会赋予更多的权重。典型性效应在Camerer(1995)的市场实验中曾经被证实。
一般地认为一个样本应该与总体保持相似性是正确的,这点尤其适用于无偏的相互独立的大样本。但典型性试探法引起的认知误差会导致:(1)人们减少对大样本估计有效性的信赖而更多地重视到小样本的估计有效性,这种求助主观的思维方法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上的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overreaction or underrecation);(2)“赌博者谬论”(gambler’s fallacy)现象。持有赌博者谬论的赌博者相信,在一个独立的样本中,最近发生的结果不会发生在下一次,即“炮弹不会连续落在同一个地方”。Clotfelter&Cook(1993)研究发现,买彩票的人们在选号时大多不会选择别人在近期已经中过奖的号码。(3)“趋势追逐”(trend chasing)现象,也就是指人们总是认为各种趋势的出现具有系统性原因,统计学家将其称为聚集性幻觉(the clustering illusion),即人们常常将随机出现的簇群性巧合认知成一种因果规律。根据Andreassen&Kraus(1990)的发现:当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温和地波动时,投资者会买跌卖涨,而当某种趋势出现时,这种规律就会转变成一种趋势性追逐。Shiller(1988),Case&Shiller(1990),De Bondt(1993)从实验和调研中发现: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者经常通过预期价格的运动来推断趋势,从而产生对价格趋势的盲目追从。
(四)信念校正-合并效应
信念校正-合并效应属于一种保守主义导致的认知偏差。依据Edwards(1968)对投资者“保守主义”(conservatism)的分析,在合适的环境下,投资者并不会像理性的贝叶斯主义者那样在面对新情况时及时调整他们的先验信念,相反,这种信息对决策越有用,实际做出的校正和理性应当做出的校正之间的差距就越大。这种信念校正-合并效应意味着投资者往往会低估新情况的重要性。
对信念校正-合并效应的一种解释认为,对新信息进行处理并对信念做出校正要付出成本。有证据表明,人们倾向于不重视那些具有高认知成本的信息,如抽象性信息或统计数据(样本容量和基础性概率),而对于那些易于处理和理解的、具有低认知成本的信息则会反应过度,比如形象化图表或具体案例。对新信息的处理成本可以用来解释基率(base rates)低估问题,如果个体对所获得的有关大概率事件(基率)的新信息产生低估,那么这种基率低估就是一种保守主义的体现。Koehler(1996)分析认为,如果有关大概率事件的信息是以更显著的形式或更强调其与决策问题因果联系的方式出现时,基率低估程度会有所缓和。这种基于新信息处理成本的解释并不意味着个体会低估其已存在的内在先验信念,相反,如果基率低估是利用典型性试探法的结果,那么对先验的低估就会存在。
Griffin&Tversky(1992)将信念校正-合并效应解释为对信息信号的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即对信息信号强度(strength)过度信赖的结果或对信息信号权重(weight)缺乏信赖的结果。其中,对信息信号强度的认识依据于信息的极端(extreme)程度,对信息信号权重的认识依据于信息的可靠度(reliability)和精确度(precision)。例如,服从正态分布的大样本的信号具有高权重,但如果受到偏好的信号相比较于非偏好信号的优势程度是适度的话,它就有低强度。Grether(1992);Payne,Bettman&Johnson(1992)分析发现,不同的实验背景会引发被实验者对同一信息产生相异的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在不同的环境下,投资者倾向于对同一信息做出不同的判断。给定不同的可能性心理效应,引用认知偏差无法对金融模型中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假设提供有力的支持,更进一步的支持需要通过将金融模型中的经济决策环境和证明某种认知偏差存在的特定实验下的决策背景进行对比,尤其需要对具有与金融模型中决策环境相同的经济实验进行运行和检验。
二、自我欺骗
自我欺骗理论中蕴涵着的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这是得到较好证明的一种认知偏差。对刻度的扩展性分析表明,投资者认为自己所拥有知识的精确度要比实际上所具有的精确性更高,所以他们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总是走向极端(过高地估计那些他们认为应该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过低地估计那些他们认为不应该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普通投资者的估计置信区间具有狭窄性,即使投资专家也只是在某些方面且在一定的背景下具有较好的度量能力(well-calibrated)(Camerer,1995),而当事件的可预见性比较差且证据不明确时,专家投资者比起普通投资者来讲可能更倾向于过度自信(Griffin&Tversky,1992)。过度自信会影响投资者对问题的判断,尤其是当决策或信息的反馈被滞后或阻断时,投资者的过度自信会更加严重。
过度自信意味着投资者对自己付出努力必然得到回报的能力持有一种“过度乐观”(overoptimism)情绪,这种过度乐观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场合被证实(Miller&Ross,1975)。Langer&Roth(1975)研究发现:男性投资者比女性投资者更倾向于过度自信,其差别程度决定于投资者对投资决策背景的认知程度。
假设投资者投资失败的概率比他们所想象的失败概率高,那么投资者可以通过持续的理性学习过程来逐步消除这种过度自信。但实际情况是:为了使自我欺骗延续下去,投资者天生就有一种心理机制会导致这种理性学习过程出现偏差,这种机制与“自我强化的自我归因偏差”(self-enhancing biased self-attribution)相一致,即投资者趋于将好结果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坏结果归咎于外部环境的恶劣(Miller&Ross,1975)。从中可以看出:如果把过度自信视做一种静态偏差的话,则自我归因是一种动态偏差,因为自我归因可能导致个体投资者逐步学习成为过度自信而不是向更准确的自我评价(self-assessment)收敛。
自我欺骗理论与“认知失谐”(cognitive dissonance)(Harmon-Jones&Mills,1999)理论具有密切关系。认知失谐是指当投资者发现有证据表明其信念和假设是错误时,投资者所体验的一种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根据认知失谐理论,投资者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失谐的倾向:投资者会刻意回避或故意扭曲论据来保持自己的信念和假设正确。在相关实验中,面对两种选择的被实验者往往对他们不选择的那种选择进行刻意贬低。而在另一个实验中,当被实验者必须花费一定的努力才能获准加入某一组织时,这个努力行动的过程本身就会激励他增加对这个组织的喜欢程度。在其他的实验中,当被实验者为适度的激励所诱导或被要求对某些观点表达意见时,他会增加对这些观点的认同(sympathetic)。这种过度依恋于那些消耗资源的行动的倾向,即沉溺成本效应(the sunk cost effect)已经在许多分析背景下被证实(Arkes&Blumer,1985)。自我欺骗理论意味着,投资者具有对现有态度进行调整以匹配于过去行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个体投资者将自己肯定为一个技术高超的决策制定者的一种自我劝告式的心理机制设计(Steele&Liu,1983)。
自我欺骗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其他许多认知偏差。如可以用自我欺骗理论来解释“事后聪明式偏差”(the hindsight bias)(Hawkins&Hastie,1990),即投资者通过想象自己“对此事一直很了解”来增加自己的自我尊严(self-esteem)。自我欺骗理论可以解释“现象合理化”(the phenomenon of rationalization)偏差,即投资者通过从过去自己的各种抉择中建构一个合理的事后性原理(the ex post rationale)来增加对自己决策能力的满意度。自我欺骗理论可以解释“证实性偏差”(the confirmatory bias),即投资者倾向于按照与其先验信念相一致的方式对那些不明确迹象进行说明,而对于所出现的不相一致的事实则会进行详细检查并将它们归因于运气太差或错误的数据收集(Gilovich,1991)。这种偏差对于保持自尊非常重要,与自我欺骗相一致。大量的持续性证据会促使理性贝叶斯主义投资者对其差别性信念产生收敛,而对于那些更一般的投资者来讲,各种证据只会引起他们已有各种信念的更加离散化、甚至极化(polarized)(Isenberg,1986)。Forsythe等人(1992)在对金融市场的模拟实验中发现,相对于那些没有投资损失的投资者来讲,发生投资损失的投资者更易蒙受证实性偏差。证实性偏差导致许多投资者坚持其错误的交易战略,引发资产错误定价的延续及加重。当然,证实假设的某些一般性偏差并不依赖于自我欺骗。在估计两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实验中,如研究考试前一晚的复习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的文献中,发现被实验者对于那些证实性证据赋予了过高权重,即人们集中于考察那些既复习了功课又取得了好成绩的事例,而忽视了其他信息,如复习了功课却没取得好成绩事例或没复习功课却取得好成绩的事例。Klayman&Ha(1987)认为,这种偏差是投资者在不同背景下进行思维的一种捷径。自我欺骗还可以解释投资者处理证实性信息时发生的探询性偏差(the seeking bias),在著名的华生任务实验中(Wason,1966),被实验者应利用翻牌方式来来对某假设进行估计,结果表明:这些被实验者倾向于翻开那些潜在地能够对假设形成证实的牌,而对于可能与假设相悖的牌却很少翻到。对此结论的一种可能解释是:证实性信息更便于投资者进行处理。
三、情绪和自我控制
投资者面对金融决策会由于各种情绪性和自我控制因素导致出现认知偏差,典型的情绪和自我控制因素包括:厌恶不明确性(distaste for ambiguity)、心情和感情(mood,feeling and decisions)、时间偏好和自我控制(time preference and self-control)等。
(一)厌恶不明确性
“易斯伯格悖论”(the Ellsberg paradoxes)(Ellsberg,1961)告戒我们:投资者天生“厌恶不明确性”(averse to ambiguity),从而引起非理性的投资选择。这就反映了一种一般性倾向,即类似于恐惧这种情绪将会对投资者的风险选择构成影响(Peters&Solvic,1996)。Camerer(1995)认为,当新的金融市场被引入时,对不明确的厌恶可能非对称地增加风险溢价,原因在于经济环境和收益回报具有双重性的内在不明确性。对厌恶不明确性的一种可行解释是,在决策问题缺乏明显的参照参数时常常伴随着较高风险及潜在的敌意性操纵。根据相似性情绪,Heath&Tversky(1991)研究发现,只有在博弈概率为常数的情况下,投资者才会偏好那些能给他带来成就感的赌博活动。
(二)心情,感情和决策
本文前一部分所述的风险厌恶,遗憾厌恶和损失厌恶,都反映了投资者对不愉快的未来感情的计划性回避。Mann(1992)认为,无论如何,今天的心情和情绪都会影响到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和选择。例如根据Arkes,Herren&Isen(1988)的分析结果,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足球队获胜之后的几天之内,美国俄亥俄州的彩票销售会有明显的增加。Wright&Bower(1992)研究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具有好心情的投资者相比较具有坏心情的投资者来讲,对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会过分乐观。而Petty,Gleicher&Baker(1991)的研究认为,投资者的坏心情常常与信息评估过程中的过多细节或关键性战略相关联。许多市场研究学者,则分析了消费者情绪和心情对消费者的市场购买计划及广告作用效果的影响效应。Schwarz&Skurnik(2001)认为,甚至肢体感觉和认知经验,如认识或回忆的频率或容易度(bodily sensations and cognitive experience)都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过程产生效应。
投资者现有的心理状态(感觉和心情)包含着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反馈性信息,但投资者经常将其感觉或心情归因于错误来源的倾向会导致“判断谬误”(incorrect judgments)或“错误性归因偏差”(the misattribution biases)(Ross,1977)。例如,投资者在阳关灿烂的日子要比在淫雨霏霏的日子里更显得高兴,但如果向他们询问天气是否对他们的高兴度具有影响时,他们可能会不以为然或比较生气(Schwarz&Clore,1983)。心理实验研究发现,心理状态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程度决定于其所面临信息的复杂程度,相对于具体的信息,投资者在对抽象性信息处理时更容易受各种情绪的干扰。这就说明,如果纽约的坏天气导致纽约股市股票交易者的情绪下降的话,他们的悲观情绪很可能对股市的长期增长前景构成实质性影响而不论美联储是否会在下周内降息。
(三)时间偏好和自我控制
在时间序列性决策(decisions over time) 的传统表述中,一个附加的可分性效用函数(an additively separable utility function)具有外生的、递减性权重指数。然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贴现率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差别性消费涉及到自我控制,所以与情绪和心情有关。有证据表明:贴现率经常性地偏高,对收益的贴现要高于对损失的贴现,对小数量的贴现要高于对大数量的贴现,决策性取景的滞后性或预先性对决策具有相当的影响,在不同的决策域中时间偏好具有很大的差异,类似于疼痛或饥饿等发自内心的生理变化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时际性选择(the intertemporal choices)(Loewenstein&Prelec,1992;Chapman,1998)。
通常对指数的设定是时间连续的,然而,实验研究却表明投资者和动物一样在时间上是非连续性的。特别是,投资者总是趋向于随着时间 的逼近而连续性地对从时间 到 期的延期性消费赋予更高的贴现率,即贴现具有双曲线形式(Ainslie,1975; Kirby&Herrnstein,1995),这种贴现的变化特征会在新信息到来时引起选择出现逆转。当然,学者们对这种呈双曲线形态变化的贴现率还有一定的争议,但现在国外已经开始应用非时间连续性贴现率分析方法来研究如储蓄问题、流动性假设及“股票溢价之迷”(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等某些经济问题。
四、社会的交互作用
金融研究者从个体心理学中和社会心理学都借鉴到了许多东西。金融理论过多地研究信息是如何通过价格、金额或公司交易活动进行传导的,对于人际之间和各种媒介间思想或行为的相互传染性(contagtion)却较少予以关注。然而,正如在Asch(1956)在其著名的长度估计实验(the length-estimation experiments)中所证实的那样,个人倾向于与别人的判断或行为保持一致,而这种趋同性会引起相当的投资者认知偏差,即存在一种“趋同性效应”(the conformity effect)。根据Bond&Smith(1996)对133个相关研究进行的总体分析,可以证实这种效应的存在,而且这种效应视历史与文化的差异而不同。Ellison&Fudenberg(1995)认为,这种趋同性效应,是投资者通过观察别人进而学习的理性要求,同时更多地是出于一种非理性的内在心理倾向。
社会交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际交谈。正如Shiller(2000)所强调的那样,人际间的交谈(conversation)对于金融市场上大众信息的传染起到关键作用。根据Shiller&Pound(1989)对个体投资者的调研,几乎所有近期购买某只股票的投资者都是在直接性人际交流(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之后才把注意力集中于这只股票上的。人际间交流造成的这种影响可能缘于个体投资者对于自己区分有效信息与噪音或宣传的能力过于自负。当然在技术经济时代,这种投资者之间信息交流的形式和影响也有了很大变化,比如投资者在互联网上的聊天会引发大的股价波动。Shiller(1999)认为,由于注意力的局限性,投资者趋于对那些被交谈、问候或语音强调或重复的思想或语言给予更多的注意力。结果,文化成为投资者认知偏差进而成为投资者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对某些观点的表达可能是得到“自我强化”(self-reinforcing)。Kuran&Sunstein(1999)将这种信念处理过程称为“利用性层叠”(availability cascades),即如果一种表达在公众的交谈中被频繁引用的话,对这种表达的认同感就趋强。
交谈对信息的合并(pool)作用非常小,处于同一团体的成员或具有相同兴趣和品位的投资者集体趋于更多地交流已经被大家分享的信息而不是个体所独有的信息(Stasser,Taylor&Hanna;1989)。结果,投资团体或集体投资者常常无法察觉到那些只能基于个体投资者特有的信息才能辨别出的资产价格波动规律(Stasser&Titus,1985)。由于拥挤或其他景况所引发的环境压力还会导致团体成员出现“认知超载”或“思维刚性”(cognitive overload or rigid thinking)现象(Argote,Turner&Fichman,1988),即由于投资者的认知负担过重,从而导致投资者处理信息的敏感度或弹性下降。在交流信息时,投资者倾向于对信息进行偏激化或平衡化(sharpen and level)处理,即强调那些他们分析认为是主要的信息,而忽视那些与他们观点相悖的细节性信息。这种信息处理可以在“认知约束条件”(the cognitive constraints)下有效地澄清信息,但它容易引起相关的听众走向极端。与之相近的一种观点认为,信息交流会引起对信息的过于简化从而扭曲听者的信念。Gilovich(1991)认为,还存在由于信息提供者(发言人)愚弄或操纵信息接受者(听者)的可能,这种可能也会引起系统性的信息歪曲。这也说明,在证券市场上有必要分析和辨别信息的普通交流或谣言惑众。
基于社会的交互作用影响会引起“基本归因性偏差”(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Ross,1977),即个体投资者常常轻视外部环境的重要性,而对涉及到其他投资者行为的一些内部安排却总是过度关注。在金融市场中,这种偏差会导致投资者的盲目行为和从众行为,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对市场披露的信息常常反应不足。
基于社会的交互作用影响会引起“虚假的同感效应”(the false consensus effect)(Ross,Green&House,1977),即投资者总是错误地认为别人与自己正在分享更多的信息,并依此进行投资博弈。按照Welch(2000)的发现,在研究股票溢价的金融经济学家之间也存在这种虚假的同感效应。事实上,自我欺骗也会鼓励这种虚假的同感效应,即个体投资者不愿意由于与别人产生不同而被发现自己犯有明显或低级错误。当然,虚假的同感部分来源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社会化归属,社会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具有相同认知水平的投资者更容易产生认同感。“知识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Camerer,Loewenstein&Weber,1989)原理表明:个体投资者趋于认为那些缺乏信息的人与自己将会产生更多相同的信念,即更强的虚假性同感。基于社会交互作用的影响可以解释“群羊行为”(herd effects)(Thaler,1981)。而金融危机理论中的危机“传染效应”(contagious effects)。
五、小 结
行为金融理论与传统金融理论具有很大的差异。传统金融理论可以坚守有效市场假说(EMH)和投资者理性人假说,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范式框架中使用相近的替代物对金融契约和工具进行定价。而且,凭借这种假设和方法,传统金融学家可以堂而皇之地回避对投资者个体行为的微观和具体分析,并进一步信心十足地建构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大厦。但现代行为金融理论却依据日常的、非结构性经验,致力于分析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依据本文的综述性分析,根据投资者认知偏差的发生来源,兼及可比性和典型性,可以把投资者在判断和决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认知偏差划分为:启发式简化、自我欺骗、情绪和自我控制、社会的交互作用四大类。而且,基于投资者心理的复杂性及其行为的非线性特征,这四种认知偏差同时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和交叉性。
深入全面地解读投资者认知偏差理论,可以发现:即使不考虑外部信息是否完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也会由于各种心理因素而产生各异的认知偏差。而这些认知偏差,决定了个体投资者行为常常是非理性或有限理性的,而集体投资者也常常会产生集体无意识行为。
研究和分析投资者的认知偏差,更具有非常的实践意义。例如从微观层次考察: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可以用来改进投资者的投资策略;站在融资者的角度则便于降低融资者的成本和风险。而从宏观的角度考察:站在金融制度完善的角度能够提升金融政策的经济绩效,站在金融市场发展的角度则能够提升金融市场效率。
当然,尽管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研究行为金融学开创人丹尼尔•卡尼曼具有划时代的经济史意义,并标志着行为金融理论学科地位的不断跃进。但是,作为边缘性学科特有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决定了行为金融理论的进一步构建将极富挑战。同时,在我们吸收和学习行为金融理论的过程中,其理论思想的适用性、合理性,理论模型的客观性、规范性,理论应用的局限性、具体性都需要国内学者,包括金融理论者和心理学研究者审慎处理。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9-6-7 09:1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者行为认知偏差初探.[06-09-21] [原创 2006-09-21 23:08:04]   
字号:大
最近在看了上证交易所提供的《中国投资者(个人、机构)行为分析》的报告,报告中发现,公众投资者在做出交易决策时,显现出[过度自信]的倾向,同时由于频繁交易,在投资决策前对于风险的认知不足,从而导致了交易的失败。
而且相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公众投资者更容易出现卖出后续收益良好的股票,而持有后续收益亏损则又时间过长,这样的倾向效应。
报告指出,这种效应和特征可归纳为金融行为学和心理学上所描述的[行为偏差],[认知错误]心理和行为特征。并且这种心理和行为特征并不随公众投资者的经验成熟而呈现减轻的症状。
换句话说,[行为偏差],[认知错误]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和投资者的[理性]和[成熟]无关

这个理论上的认知,以前在证券交易数据上是难以证明的。但看过报告后,我突然想起了自己收集的[公众投资者开户数据],或许能够证实上述的理论。
要证实公众投资者是否能够获得高于开户时的交易收益, 那可以通过开户数据和其后的证券价格的走势的对比结果说明。
为了进一步看清楚公众投资者的行为效应,对于原始开户数据,我再作了进一步的信息提取,我想观察的是,有别于日常状态下的开户公众投资者其第一交易的收益状况。
分析从两个层次进行,其一是代表平均收益的指数价格,其二是市场有代表性的个股。
1)通过指数价格的对比所呈现的现象。


上图是平均股价指数,指标窗口提供的是两个数据:[公众投资者开户数量]和每天与最近1周的[公众投资者开户数量]均值的相差比例。
通过数据的加工后,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一旦每天的[公众投资者开户数量]和最近1周的均值偏离超过50%,往往就成为一段波段行情的高点反转位置;另外当[公众投资者开户数量]和最近1周的均值偏离超过25%,也常常会导致后续2-3天的调整走势出现。
这里我们需要关注三个现象,一是公众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容易出现羊群效应, 二是投资者的冲动行为呈现脉冲显现,三是冲动的行为者的数量在比例呈现出一种统计的规律效应。
-----------------------------------------------------------------------
2)通过代表性个股的价格所呈现的现象。
以下选择了四组有代表性的个股:一组合刚启动的市场表现的强势股,一组是已经走出长庄慢牛的强势股,一组是短线的快速拉升的强势股,一组是处于吸筹的强势股。












通过四组数据的对比发现,个股的阶段强势表现,呈现出和投资者冲动行为相别离的负相关的倾向。简单地说,公众投资者的介入会让股票随后的短期表现转弱,而股票的强势表现往往就是在公众股东对其淡漠之后进行。

通过以上的市场现象和数据分析后,我认为公众投资者出现[行为偏差]和[认知错误]的倾向是有市场的事实依据的,但从现有的数据还不能得出这些的市场现象和投资者的[成熟度]有相关性。
公众投资者出现[行为偏差]和[认知错误]的倾向存在市场的统计规律,不过牛市、熊市,出现的脉冲式冲动行为和羊群效应,已经每次冲动行为的偏差比例,都呈现统计上的规律。出现这种行为的规律特征,我认为是人类心理上的固有属性所造成的:贪婪、恐惧、犹豫、侥幸都是人类行为心理所固有的。这样的心理和人的理性无关。因为控制这些情绪是在人的右脑,而非左脑。
至于[认知错误]所造成的交易策略错误,我认为是可以通过对投资者的职业化训练过程中可以加以纠正的。但[行为偏差]就没有这样容易解决了。
更深层诱发公众投资者[行为偏差]的内在因素,我认为是:由于金融、证券市场本来就是一个投资者博弈的场所,无论你是否认同,市场当作必然存在着市场的操作问题,而由于公众投资者处于信息、技术、认知结构、经验、资金策略和管理等等一系列的条件劣势,又缺乏正确的职业培训和引导,在交易的过程中必然容易被市场的主导者所误导,甚至这种误导是被有意为之的。
人性的弱点一旦被诱发,公众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就被容易被右脑所控制,做出非理性行为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市场没有了人性的弱点,市场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另外对于市场的信息传递和理解过程,每个投资者都是同质化的,那市场就一个符合有效市场假说的市场。但市场的现实能提供这样的环境吗?市场上的每个投资者都能做到同质化呢?
Jason 2006年9月22日 1:20:25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9-6-7 09:2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者经常出现的认知和行为偏差 - [股市感悟]2007-11-05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hejinlong842355.blogbus.com/logs/10643934.html


     行为金融学认为,由于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大量认知和行为偏差。通俗的讲,就是智力正常、教育良好的聪明人却经常做傻事。
      过度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几乎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心理特征之一。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尤其是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往往比普通人更趋向于过度自信,金融专业人士(证券分析师、机构投资者)更是如此。过度自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心理学基础,证券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使投资者无法做出适当的权衡,非常容易出现行为认知偏差。过分自信是行为金融学中研究最多的认知偏差,市场的很多异象都是有投资者的过度自信造成的,最典型的投资者行为是过度交易,推高成交量,导致高昂的成交成本,从而对投资者的财富导致不必要的重大损失。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股票市场的波动率远远大于能被价格等于红利贴现模型解释的波动率,随后在市场波动率研究中他提出了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反应现象,他们根据资产组合形成的前3年表现,将组成股票分为溢价股票和跌价股票,然后比较这两组股票在组合形成后5年的表现。结果发现,原先的跌价股票获得了极高的收益率,而原先的溢价股票却只有极低的收益率。他们认为,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金融资产价格中存在过度反应现象。

      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最近的公司信息赋予过多的权重,导致对近期趋势的推断过度偏离长期平均值。投资者过于重视新的信息,而忽略长期的历史信息,而后者更加具有长期趋势的代表意义。

      因此投资者经常在坏消息下过度悲观而导致证券价格上升过度,在好消息下过度乐观而导致证券价格下跌过度。
      根据过度反映的内涵,我们不难看出,在过度反应现象下,市场会出现以下两种等价现象:一、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将会伴随着随后的价格反方向运动,即超涨的股票在修正中补跌,而同时超跌的股票在修正中补涨;二、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幅度越大,那么在以后的反向修正中其调整幅度也越大。这两点已被许多实证结果发现,同时也是验证过度反应是否存在的依据。

      反应不足是指投资者对新的信息反应不足,尤其是证券分析师等专业投资者,他们往往对曾经处于困境的公司抱有成见,不能根据公司最近出现的增长而对原来的赢利预期进行足够的修正,导致低估其价值而错过大好投资机会。

      这两种现象的存在对市场有效性理论提出了挑战,因为这意味着在不同的市场中专业的投资者利用这些现象获取超额利润,却不用承担额外风险。
      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面对同样数量的盈利和亏损时,损失却比盈利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情绪影响。损失厌恶导致投资者放弃一项资产的厌恶程度大于得到一项资产的喜悦程度,使投资者更愿意维持现状而不愿意放弃现状下的资产,这种现象被称为“禀赋效应”,禀赋效应在投资中表现为买家和卖价的不合理价差。
      后悔厌恶
      一个人做出错误的决定后往往会后悔不已,后悔者感到自己的行为要承担引起损失的责任,会比损失厌恶更加痛苦,这种现象称为“后悔厌恶”。为了避免后悔,投资者可能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如为了等待不必要的信息而推迟决策。
      处置效应
      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能较好的解释处置效应,即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长时间不愿卖出亏损股票的现象。这是因为在盈利时投资者为了避免未来价格下跌的后悔,在亏损时投资者不愿承受兑现亏损时的痛苦。
      心里帐户
      投资者根据资产的来源、资产的所在及资产的用途等因素对资产进行归类,这种现象称为“心理帐户”,投资者倾向于将其投资武断地分配到不同的心理帐户中,并对在不同心理帐户中的投资以不同的标准进行投资决策。如人们通常对赌场赢来的钱乱花一气,却对工资的支出非常谨慎,尽管二者是同样的货币。
      锚定
      锚定是指人们趋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过去已有的估计相联系,尤其在判断股票价格时,会把心理注意力集中在近期的某个时间点上而忽视长期的价格变化。如证券分析师总是习惯于锚定自己的思维,他们喜欢提出一个投资建议,然后就停留在那儿,而不顾不利于这样操作的新证据的出现,因为他们过于相信自己过去对于盈利的估计。
      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被用来指动物成群移动、觅食。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以后,羊群行为效应就被金融学家借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指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的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方式。羊群行为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金融经济学家有关证券市场中羊群效应的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发现基金经理间存在着明显的羊群效应。
      代表性偏差
      代表性偏差是指这样一种认知倾向:人们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选择性偏差的后果势必使人们倾向于在实际上是随机的数据序列中洞察到这种模式,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预测偏差。大多数投资人坚信好公司就是好股票,这就是一种代表性偏差。这种认识性偏差的产生是由于投资者将好公司的股票认同为好股票。其实好公司的股票价格过高时就成了坏,坏公司的股票价格过低也就成了好股票。
      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是指个体在新的事实面前修正原有观点的速度比较慢。
      自归因
      指人们总是将过去的成果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心理特性。投资者通常将投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投资失败则归咎于外部的不利因素。这样,投资者的信心将随着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的一致而不断加强,但一旦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相反时,却不能等量的削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认知偏差的投资者理论综述
发布时间:2004-02-18 文章来源:作者惠寄 文章作者:陈柳钦 张谊浩

    内容摘要现代行为金融理论认为,金融资产投资者会基于各种认知偏差而导致非理性行为。本文在研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人(投资者)信息加工的一般规律和认知模式之后,分别对国内外关于投资者认知偏差的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本文认为金融市场上投资者所具有的典型性认知偏差包括对股价波动的认知偏差、对上市公司价值的估计偏差、对风险和回报的管理偏差以及股票交易中的操作偏差四种;而深入分析投资者的这些认知偏差很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投资者  认知偏差  理论综述

the summary of the investors theories basing on cognation biases
zhang yi-hao chen liu-qin  
    (department of finance ,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tianjin economic &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 tianjin 30020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behavior finance, the financial assets investors are bounded-rational.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theories of investor basing on cognation biases. our analysis result shows: in the 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investor cognation bias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cognation bias of price fluctuation,the estimate bias of corporate value, the manager bias of risk and wins, the manipulate bias of trading. to study the investor with cognation biases is important to the 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y practice.
    keywords investor, cognation biases, summary
    jel classification g12, g18, g18


    传统的金融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为核心、构筑于经济人基本假设之上,认为投资者具有完全理性并依据主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然而,近几十年来的心理学家们却一直在收集“经济人现实人”的证据,依据他们的分析,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不仅仅为经济利益所驱动,而且容易受到诸如本能、情绪、偏见和感觉等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抽象了或忽视掉这些心理效应的传统金融经济学理论,单纯依赖于预期效用、贝叶斯学习或理性预期根本无法有效地描述投资者的真实决策行为,也无法解释日益积累的如阿莱悖论、股权溢价之迷和期权微笑等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anomalies)。为此,传统金融理论正处于优势异化、屡受攻击的尴尬困境,而出路则在于更多地求助于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滋养和修正。正是基于这种迫切的需求,金融学和心理学出现了日趋融合的趋势。

    在致力于构筑金融学和心理学这两个学科间沟通“桥梁”的理论大师中,行为金融学开创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阿莫斯·特维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后者也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同期另一个获得者是亚利桑那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实验经济学的奠基者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而阿莫斯·特维斯基则于1996年去世)。后来,大量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者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了拓展和完善。

    作为一门介于心理学和金融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行为金融理论试图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假定进行修正,将非理性的复杂性投资者行为逐步融入到标准的金融理论中。基于现代认知心理学实验不断证明的、逐渐积累的、效应各异的研究结论,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一方面,从个体投资者角度考察,对信息的认知加工会受到自身多种心理因素的制约和激励,而这些心理因素又会引起投资者出现各种认知偏差(cognation biases),进而诱发投资者出现判断和决策偏差(judgment and decision biases)。因此,在从个体投资者感知信息→处理信息→产生决策→实施行为的整个主体客体认知链条中,认知偏差居于中心地位。另一方面,从投资者集体角度分析,个体投资者之间的心理偏差并不具有相互独立性,个体投资者之间会基于心理传染或羊群行为而导致投资者群体出现集体性认知偏差,进而导致集体投资者群体预期出现系统性偏差以致集体无意识行为。

    按照达尔文式的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具有适应性,即使行为人所面对的选择是以可视的形式出现且其发生的可能性便于数学概率进行表述的情况下,认知偏差也只会相对减少,而不会消失。而认知心理学则认为,行为主体的经济决策过程服从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并遵从特定的认知模式。

一、投资者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和认知模式

    关于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newell&simon(1972)认为,无论是有生命的(人)或人工的(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都是操纵符号(symbol)的,符号是模式,如语言、标记、记号等。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符号的功能是代表、标志或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一些符号通过一定联系而形成符号结(symbol structure),符号结构又可称作语句(expression),符号和符号结构是外部事物的内部表征。newell&simon认为,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receptor)、效应器(effector)、记忆(memory)和加工器(processor)组成的,其一般结构见图1所示:


图1 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

    其中,感受器接受外界信息,效应器做出反应。信息加工系统都以符号结构来标志其输入和输出,记忆可以贮存和提取符号结构。信息加工系统的上述功能也可概括为输入、输出、贮存、复制、建立各结构的条件性迁移。newell&simon认为,凡是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出智能行为,同样,凡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显示为目的性行为。而且,这种系统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norman(1981)则认为,认知系统是服务于调节系统的,而情绪处于这两种系统之间,成为它们相互作用的桥梁。他进一步提出,调节系统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认知系统是调节系统对智力因素的需要而不断增长的结果,只有当认知方面达到一定的质量以后,它才有自己的独立存在并具有自我功能和目的。依据这些设想,norman提出了一个以调节系统为主体的人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以调节系统为主体的人的信息加工系统

    人(投资者)的信息加工系统与通常的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图2中,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是直接与调节系统相连的,而且调节系统占据主导地位。但norman认为应当重新考虑人的信息加工的作用机制,而现有理论将会因此发生重大变化。

    尽管理论上存在着争论,但以上学说却比较集中地体现出信息加工观点的特色。将这种观点应用于心理学,自然会得出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结论。心理学应当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即研究意识或内部心理活动。从这些结论可以看出,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解释行为时强调中心过程(如态度、观念和期望),而不像行为主义一样强调边缘因素(如刺激和反应)。按照皮亚杰(1981)观点,行为主义关于外界刺激(s)和反应(r)的著名公式: 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表示出人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他指出:一个刺激要引起某一特定的反应,主体及其机体就必须有反应刺激的能力,因此首先关心的应该是这种能力。皮亚杰把上述公式改写为 ,其中是刺激向某个反应格局的同化,而同化才是引起反应的根源。修改后的公式表明,当外部刺激作用于机体时,机体并不是消极地接受这一刺激,而是首先利用自己现有的格局将这一刺激进行过滤改造,使之变为组织所吸收的形式。刺激如此被同化,就是客体作用于机体,机体改造客体的结果。皮之杰的认识学习图较为清晰地表述了这种观点。


图3  皮亚杰的认识学习图[1]
    如图3所示,外界环境(包括直接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通过人(投资者)的感觉器官作用于人(投资者)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知觉。人(投资者)所知觉到的事物通过两个彼此相关的过程同化(将客体引入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与顺应(主体调整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同外界互动并取得内外平衡。
依据以上一般的投资者信息加工原理和认知模式,结合现实中金融决策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特征,可以发现:投资者的认知学习过程具有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中突出的一个表现在于投资者的认知过程存在显著的认知偏差,而这种认知偏差对投资者的行为决策常常构成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研究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很有现实意义。在解读国内外现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投资者认知偏差的发生来源,兼及可比性和典型性,本文将投资者在判断和决策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偏差划分为:启发式简化(heuristic simplification)、自我欺骗(self-deception)、情绪和自我控制(emotions and self-control)、社会的交互作用(social interactions)等四大种。不过,缘于投资者心理的复杂性和行为的非线性特征,这四种认知偏差可能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和干扰性。

二、国外投资者认知偏差理论

    (一)启发式简化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源于人类的先天缺陷——生命和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投资者无法对环境反馈来的所有信息(数据)进行优化处理。相反,自然选择的结果将投资者的思维塑造为一种依赖经验法则对多种提示信息子集予以选择的特征。按照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析,这种投资者经常依赖的、可以节约处理信息的经验思维法则就是启发式简化。综合已有的理论成果,典型的启发式简化可以细分为注意力、记忆力和悠闲处理效应(attention/memory/easy-of-processing effects),狭窄性取景、心理账户、参照效应和损失厌恶(narrow framing/mental accounting/reference effects/loss aversion),典型性试探法(the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及信念校正-合并效应(belief updating-combining effects)等几种。

    (1)注意力、记忆力和悠闲处理效应

    根据注意力、记忆力和悠闲处理效应,一般的投资者只有有限的注意力、记忆力和信息加工能力,这就迫使投资者只能对可利用信息全集中的一部分进行集中性分析,而那些无意识的联想也常常会导致投资者产生对信息的倾向性选择。gilovich(1981)研究发现,利用口头方式传达主题信息会引发信息的接受者做出一些影响其判断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又会导致“显著性效应”和“有效性效应”(salience and availability effects),即如果一个信息信号具有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并引发投资者对回忆产生联想的特征,那么它就具有显著性效应。而投资者也总是把容易回忆起来的事件判断为极普通的情况来进行对待,因为非常普通的事件总是被重复地注意和报道,投资者更容易回忆起它们来,此时就产生有效性效应。

    投资者经常受到所面临选择问题的形式的干扰,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投资者无法有效地从已有的记忆中找到相关信息(pennington&hastie,1988)。投资者总是认为那些偶发性的事件不值得关注,并对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低估(fischoff,slovic&lichtenstein,1978),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存在一种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所以当没有预见到的事件突然发生时,投资者又会产生过度反应。

    自我感知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bem,1972)表明:投资者会通过观察其自身存在的环境和自我行为,从中推断自己的态度、感情和其他内部心理状态。这种推断可能缘于个体记忆的损失或个体缺乏了解自我无意识心理状态的途径,而习惯(habits)的形成则可能是弥补这种记忆损失的最优机制。因为按照hirshleifer&welch(2000)的认识,习惯是投资者提前采取行动的一个较好的理由,是一种内涵式的自我感知。

    nisbett&wilson(1977)发现:某a对某b的一项优点的偏好会因“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导致a将这种高评价扩展到b的其他特征上,与此相似的“一好遮百丑”式的启发式思维偏差会导致股票市场上的错误定价。在有效的市场上,具有良好增长预期的股票也不一定具有较高的风险回报,如果投资者错误地将他们对某只具有良好增长预期的股票的偏好性评价扩展到对此只股票的整体回报预期上,那么这只具有良好增长预期的股票将被过高定价(shefrin& statman,1995)。

    悠闲处理效应和容易检索效应相同。reber&schwartz(1999)发现,投资者更倾向于相信那些容易处理的信息的真实性,这是一种“真理幻觉”(the illusion of truth)偏差。bruner,postman&rodrigus(1951)认为,相似性信号的组合(如黄色和香蕉)比起那些非相似性信号的结合更容易被人们所感知。bornstein&d’agostino(1992)指出,持续暴露于非强制性刺激背景下的人会趋向于逐步喜欢这种刺激,也就是说存在强烈的“纯粹暴露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这种启发式思维的偏差,根源于某些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熟悉和理解,其风险也相对较小。进化论心理学家trivers(1985)则认为,人们对熟悉或亲近的他人所具有的这种偏好缘于人们内在遗传的相关性。huberman(1999)认为,这种启发式偏见意味着投资者比较偏好于在本地进行投资。大量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和动物都无法对各种暗号(信息)间的关联结构做出正确的理解,此时,暗号间的竞争(cue competition)就会发生:显著性暗号将会削弱非显著性暗号的影响效果,而有效性暗号则会构成对非有效性暗号的干扰。这种暗号竞争无疑广泛存在于股票市场,并对股票的错误定价起到决定性影响。

    (2)狭窄性取景、心理账户、参照效应和损失厌恶

    狭窄性取景、心理账户、参照效应和损失厌恶也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简化造成的认知偏差。kahneman&lovallo(1993)将“狭窄性取景”定义为投资者分析问题时具有思维隔离、角度狭窄的一种倾向,而在时间和认知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因为投资者认为,他们可以对相异的问题进行有效区分,而采用不同标准形式对不同的决策问题进行逻辑识别又会使投资者的选择带有极大的“取景性效应”。因为对特定参照标准的优化性选择及对某种结果的心理偏好可以大大节约思考,货币幻觉就是这种例子(shafir,diamond&tversky,1997)。

    “心理账户”(thaler1985)本质上也是一种狭窄性取景,表示投资者趋向于将不同的收益或损失划分在不同的心理间隔性账户上,并依据不同的心理账户进行决策。心理账户可以用来解释“性格倾向效应”(the disposition effects)(shefrin&stataman,1995),即投资者存在坚持持有那些价值已经下降的股票直至卖出它们可以获益为止的过度倾向,此时的投资者会由于损失而产生不愉快的感觉,但似乎有一个敏感的心理设计在帮助投资者缓减这种痛苦。利用心理账户原理,也可用来解释“货币覆盖效应”(the house money effect)(thaler&johnson,1990),即如果赌博者在前一次赌博中赢了,他将非常愿意进行再一次博弈,因为他们认为在这一次赌博中他将会有与前一次赌博同样的好运气,尽管事实上前后两次赌博的赢输概率相等且毫不相关。而且,赌博者即使在这次赌博中把上回赌博赢来的钱都输光,因输钱带来得不愉快也会被前一次赌博赢钱带来得快感所抵消。

    “参照效应”(tversky&kahneman,1979)认为,在投资者决策选择的第一阶段即“编辑”(editing)阶段,投资者采取寻求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以便进行简化性选择。而不同的参照点对收益和损失来说去大不相同,因此编辑方式的选择进而参照点的选择会产生投资者偏好与选择的不相一致的“构架效应”(framing effect)。基于不同的实验形式和程序,心理实验者们发现“偏好逆转”(the preference reversals)因素也会导致投资者的认知偏差。比如,在面对选择一个高赢率低支付的彩票还是一个低赢率高支付的彩票时,被实验者一般偏好前一种彩票但对后一种彩票估价更高。同时,投资者会受到“背景性效应”(context effects)的影响,即当实验中插入第三个选择项时,将会由于参照点的变化而引发一个截然不同的替代性选择结果。“锚定”(anchoring)(tversky&kahneman,1974)也与参照效应有关,它表示投资者在对某问题进行定量估计时倾向于受到一些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建议性估计量的不适当影响,而这些建议性的估计量常常不具有参考价值。

    “损失厌恶”(the loss aversion)是指投资者趋向于非常厌恶偏离参照点的一小点风险或损失的现象,这涉及到展望理论中效用函数的拐点问题(kahneman&tversky,1982)。损失厌恶可能来源于对连续性变量心理离散化的有效认知,比如当在“收益”和“损失”之间引入“收支平衡点” 时,将使得“获益”和“损失”的区别更加显著。与损失厌恶具有密切联系的一种认知偏差是“遗憾厌恶效应”(regret aversion effect)。按照消费者的预期效用理论,效用等于某项选择所产生支付的概率分布。然而,ritov(1996)研究表明,投资者在现实决策过程中常常是厌恶遗憾的,即投资者不仅仅关心这项选择可能带来预期效用的多少,而且更关心这项选择是否比其他替代性选择带来得预期效用更大,即可能面临的机会效用损失问题,投资者不愿意因为体会遗憾而懊悔。利用遗憾厌恶理论可以解释“赋予效应”(the endowment effect),即投资者偏好于坚持他们已有的东西而不愿意与别人进行交易以换得更好的替代品,例如许多人不愿意用自己的彩票去和别人同样的彩票外加部分现金进行交换。samuelson&zeckhauser(1988)提出的“现状偏差”(the status quo bias)则分析了投资者在维持现状和更好选择之间的抉择,结论是投资者具有维持现状的偏好。

    (3)典型性试探法

    典型性试探法(kahneman & tversky,1973;grether,1980)表示投资者对某种真实概率的估计是建立在他们对此事件与典型性事件相似程度的观察基础上的,相似性可以被视为一种给定事件真实状态相比较于其他状态条件概率的指示器。尽管依据贝叶斯定理能够得出各种结果的先验概率,但依据典型性试探法进行判断的人们,对服从大数定律的大概率事件往往赋予较低的权重——“基率低估”(base-rate underweighting),而对于服从小数定律的小概率事件却会赋予更多的权重。典型性效应在camerer(1995)的市场实验中曾经被证实。

    一般地认为一个样本应该与总体保持相似性是正确的,这点尤其适用于无偏的相互独立的大样本。但典型性试探法引起的认知误差会导致:(1)人们减少对大样本估计有效性的信赖而更多地重视到小样本的估计有效性,这种求助主观的思维方法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上的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overreaction or underrecation);(2)“赌博者谬论”(gambler’s fallacy)现象。持有赌博者谬论的赌博者相信,在一个独立的样本中,最近发生的结果不会发生在下一次,即“炮弹不会连续落在同一个地方”。clotfelter&cook(1993)研究发现,买彩票的人们在选号时大多不会选择别人在近期已经中过奖的号码。(3)“趋势追逐”(trend chasing)现象,也就是指人们总是认为各种趋势的出现具有系统性原因,统计学家将其称为聚集性幻觉(the clustering illusion),即人们常常将随机出现的簇群性巧合认知成一种因果规律。根据andreassen&kraus(1990)的发现:当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温和地波动时,投资者会买跌卖涨,而当某种趋势出现时,这种规律就会转变成一种趋势性追逐。shiller(1988),case&shiller(1990),de bondt(1993)从实验和调研中发现: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者经常通过预期价格的运动来推断趋势,从而产生对价格趋势的盲目追从。

    (4)信念校正-合并效应

    信念校正-合并效应属于一种保守主义导致的认知偏差。依据edwards(1968)对投资者“保守主义”(conservatism)的分析,在合适的环境下,投资者并不会像理性的贝叶斯主义者那样在面对新情况时及时调整他们的先验信念,相反,这种信息对决策越有用,实际做出的校正和理性应当做出的校正之间的差距就越大。这种信念校正-合并效应意味着投资者往往会低估新情况的重要性。

    对信念校正-合并效应的一种解释认为,对新信息进行处理并对信念做出校正要付出成本。有证据表明,人们倾向于不重视那些具有高认知成本的信息,如抽象性信息或统计数据(样本容量和基础性概率),而对于那些易于处理和理解的、具有低认知成本的信息则会反应过度,比如形象化图表或具体案例。对新信息的处理成本可以用来解释基率(base rates)低估问题,如果个体对所获得的有关大概率事件(基率)的新信息产生低估,那么这种基率低估就是一种保守主义的体现。koehler(1996)分析认为,如果有关大概率事件的信息是以更显著的形式或更强调其与决策问题因果联系的方式出现时,基率低估程度会有所缓和。这种基于新信息处理成本的解释并不意味着个体会低估其已存在的内在先验信念,相反,如果基率低估是利用典型性试探法的结果,那么对先验的低估就会存在。

    griffin&tversky(1992)将信念校正-合并效应解释为对信息信号的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即对信息信号强度(strength)过度信赖的结果或对信息信号权重(weight)缺乏信赖的结果。其中,对信息信号强度的认识依据于信息的极端(extreme)程度,对信息信号权重的认识依据于信息的可靠度(reliability)和精确度(precision)。例如,服从正态分布的大样本的信号具有高权重,但如果受到偏好的信号相比较于非偏好信号的优势程度是适度的话,它就有低强度。grether(1992);payne,bettman&johnson(1992)分析发现,不同的实验背景会引发被实验者对同一信息产生相异的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在不同的环境下,投资者倾向于对同一信息做出不同的判断。给定不同的可能性心理效应,引用认知偏差无法对金融模型中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假设提供有力的支持,更进一步的支持需要通过将金融模型中的经济决策环境和证明某种认知偏差存在的特定实验下的决策背景进行对比,尤其需要对具有与金融模型中决策环境相同的经济实验进行运行和检验。

    (二)自我欺骗

    自我欺骗理论中蕴涵着的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这是得到较好证明的一种认知偏差。对刻度的扩展性分析表明,投资者认为自己所拥有知识的精确度要比实际上所具有的精确性更高,所以他们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总是走向极端(过高地估计那些他们认为应该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过低地估计那些他们认为不应该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普通投资者的估计置信区间具有狭窄性,即使投资专家也只是在某些方面且在一定的背景下具有较好的度量能力(well-calibrated)(camerer,1995),而当事件的可预见性比较差且证据不明确时,专家投资者比起普通投资者来讲可能更倾向于过度自信(griffin&tversky,1992)。过度自信会影响投资者对问题的判断,尤其是当决策或信息的反馈被滞后或阻断时,投资者的过度自信会更加严重。

    过度自信意味着投资者对自己付出努力必然得到回报的能力持有一种“过度乐观”(overoptimism)情绪,这种过度乐观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场合被证实(miller&ross,1975)。langer&roth(1975)研究发现:男性投资者比女性投资者更倾向于过度自信,其差别程度决定于投资者对投资决策背景的认知程度。

    假设投资者投资失败的概率比他们所想象的失败概率高,那么投资者可以通过持续的理性学习过程来逐步消除这种过度自信。但实际情况是:为了使自我欺骗延续下去,投资者天生就有一种心理机制会导致这种理性学习过程出现偏差,这种机制与“自我强化的自我归因偏差”(self-enhancing biased self-attribution)相一致,即投资者趋于将好结果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坏结果归咎于外部环境的恶劣(miller&ross,1975)。从中可以看出:如果把过度自信视做一种静态偏差的话,则自我归因是一种动态偏差,因为自我归因可能导致个体投资者逐步学习成为过度自信而不是向更准确的自我评价(self-assessment)收敛。

    自我欺骗理论与“认知失谐”(cognitive dissonance)(harmon-jones&mills,1999)理论具有密切关系。认知失谐是指当投资者发现有证据表明其信念和假设是错误时,投资者所体验的一种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根据认知失谐理论,投资者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失谐的倾向:投资者会刻意回避或故意扭曲论据来保持自己的信念和假设正确。在相关实验中,面对两种选择的被实验者往往对他们不选择的那种选择进行刻意贬低。而在另一个实验中,当被实验者必须花费一定的努力才能获准加入某一组织时,这个努力行动的过程本身就会激励他增加对这个组织的喜欢程度。在其他的实验中,当被实验者为适度的激励所诱导或被要求对某些观点表达意见时,他会增加对这些观点的认同(sympathetic)。这种过度依恋于那些消耗资源的行动的倾向,即沉溺成本效应(the sunk cost effect)已经在许多分析背景下被证实(arkes&blumer,1985)。自我欺骗理论意味着,投资者具有对现有态度进行调整以匹配于过去行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个体投资者将自己肯定为一个技术高超的决策制定者的一种自我劝告式的心理机制设计(steele&liu,1983)。

    自我欺骗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其他许多认知偏差。如可以用自我欺骗理论来解释“事后聪明式偏差”(the hindsight bias)(hawkins&hastie,1990),即投资者通过想象自己“对此事一直很了解”来增加自己的自我尊严(self-esteem)。自我欺骗理论可以解释“现象合理化”(the phenomenon of rationalization)偏差,即投资者通过从过去自己的各种抉择中建构一个合理的事后性原理(the ex post rationale)来增加对自己决策能力的满意度。自我欺骗理论可以解释“证实性偏差”(the confirmatory bias),即投资者倾向于按照与其先验信念相一致的方式对那些不明确迹象进行说明,而对于所出现的不相一致的事实则会进行详细检查并将它们归因于运气太差或错误的数据收集(gilovich,1991)。这种偏差对于保持自尊非常重要,与自我欺骗相一致。大量的持续性证据会促使理性贝叶斯主义投资者对其差别性信念产生收敛,而对于那些更一般的投资者来讲,各种证据只会引起他们已有各种信念的更加离散化、甚至极化(polarized)(isenberg,1986)。forsythe等人(1992)在对金融市场的模拟实验中发现,相对于那些没有投资损失的投资者来讲,发生投资损失的投资者更易蒙受证实性偏差。证实性偏差导致许多投资者坚持其错误的交易战略,引发资产错误定价的延续及加重。当然,证实假设的某些一般性偏差并不依赖于自我欺骗。在估计两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实验中,如研究考试前一晚的复习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的文献中,发现被实验者对于那些证实性证据赋予了过高权重,即人们集中于考察那些既复习了功课又取得了好成绩的事例,而忽视了其他信息,如复习了功课却没取得好成绩事例或没复习功课却取得好成绩的事例。klayman&ha(1987)认为,这种偏差是投资者在不同背景下进行思维的一种捷径。自我欺骗还可以解释投资者处理证实性信息时发生的探询性偏差(the seeking bias),在著名的华生任务实验中(wason,1966),被实验者应利用翻牌方式来来对某假设进行估计,结果表明:这些被实验者倾向于翻开那些潜在地能够对假设形成证实的牌,而对于可能与假设相悖的牌却很少翻到。对此结论的一种可能解释是:证实性信息更便于投资者进行处理。

    (三)情绪和自我控制

    投资者面对金融决策会由于各种情绪性和自我控制因素导致出现认知偏差,典型的情绪和自我控制因素包括:厌恶不明确性(distaste for ambiguity)、心情和感情(mood,feeling and decisions)、时间偏好和自我控制(time preference and self-control)等。

    (1)厌恶不明确性

    “易斯伯格悖论”(the ellsberg paradoxes)(ellsberg,1961)告诫我们:投资者天生“厌恶不明确性”(averse to ambiguity),从而引起非理性的投资选择。这就反映了一种一般性倾向,即类似于恐惧这种情绪将会对投资者的风险选择构成影响(peters&solvic,1996)。camerer(1995)认为,当新的金融市场被引入时,对不明确的厌恶可能非对称地增加风险溢价,原因在于经济环境和收益回报具有双重性的内在不明确性。对厌恶不明确性的一种可行解释是,在决策问题缺乏明显的参照参数时常常伴随着较高风险及潜在的敌意性操纵。根据相似性情绪,heath&tversky(1991)研究发现,只有在博弈概率为常数的情况下,投资者才会偏好那些能给他带来成就感的赌博活动。

    (2)心情,感情和决策

    本文前一部分所述的风险厌恶,遗憾厌恶和损失厌恶,都反映了投资者对不愉快的未来感情的刻意回避。mann(1992)认为,无论如何,今天的心情和情绪都会影响到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和选择。例如根据arkes,herren&isen(1988)的分析结果,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足球队获胜之后的几天之内,美国俄亥俄州的彩票销售会有明显的增加。wright&bower(1992)研究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具有好心情的投资者相比较具有坏心情的投资者来讲,对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会过分乐观。而petty,gleicher&baker(1991)的研究认为,投资者的坏心情常常与信息评估过程中的过多细节或关键性战略相关联。许多市场研究学者,则分析了消费者情绪和心情对消费者的市场购买计划及广告作用效果的影响效应。schwarz&skurnik(2001)认为,甚至肢体感觉和认知经验,如认识或回忆的频率或容易度(bodily sensations and cognitive experience)都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过程产生效应。

  投资者现有的心理状态(感觉和心情)包含着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反馈性信息,但投资者经常将其感觉或心情归因于错误来源的倾向会导致“判断谬误”(incorrect judgments)或“错误性归因偏差”(the misattribution biases)(ross,1977)。例如,投资者在阳关灿烂的日子要比在淫雨霏霏的日子里更显得高兴,但如果向他们询问天气是否对他们的高兴度具有影响时,他们可能会不以为然或比较生气(schwarz&clore,1983)。心理实验研究发现,心理状态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程度决定于其所面临信息的复杂程度,相对于具体的信息,投资者在对抽象性信息处理时更容易受各种情绪的干扰。这就说明,如果纽约的坏天气导致纽约股市股票交易者的情绪下降的话,他们的悲观情绪很可能对股市的长期增长前景构成实质性影响而不论美联储是否会在下周内降息。

    (3)时间偏好和自我控制

    在时间序列性决策(decisions over time) 的传统表述中,一个附加的可分性效用函数(an additively separable utility function)具有外生的、递减性权重指数。然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贴现率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差别性消费涉及到自我控制,所以与情绪和心情有关。有证据表明:贴现率经常性地偏高,对收益的贴现要高于对损失的贴现,对小数量的贴现要高于对大数量的贴现,决策性取景的滞后性或预先性对决策具有相当的影响,在不同的决策域中时间偏好具有很大的差异,类似于疼痛或饥饿等发自内心的生理变化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时际性选择(the intertemporal choices)(loewenstein&prelec,1992;chapman,1998)。

    通常对指数的设定是时间连续的,然而,实验研究却表明投资者和动物一样在时间上是非连续性的。特别是,投资者总是趋向于随着时间 的逼近而连续性地对从时间 t 到 t+1 期的延期性消费赋予更高的贴现率,即贴现具有双曲线形式(ainslie,1975; kirby&herrnstein,1995),这种贴现的变化特征会在新信息到来时引起选择出现逆转。当然,学者们对这种呈双曲线形态变化的贴现率还有一定的争议,但现在国外已经开始应用非时间连续性贴现率分析方法来研究如储蓄问题、流动性假设及“股票溢价之迷”(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等某些经济问题。

    (四)社会的交互作用

    金融研究者从个体心理学中和社会心理学都借鉴到了许多东西。金融理论过多地研究信息是如何通过价格、金额或公司交易活动进行传导的,对于人际之间和各种媒介间思想或行为的相互传染性(contagion)却较少予以关注。然而,正如在asch(1956)在其著名的长度估计实验(the length-estimation experiments)中所证实的那样,个人倾向于与别人的判断或行为保持一致,而这种趋同性会引起相当的投资者认知偏差,即存在一种“趋同性效应”(the conformity effect)。根据bond&smith(1996)对133个相关研究进行的总体分析,可以证实这种效应的存在,而且这种效应视历史与文化的差异而不同。ellison&fudenberg(1995)认为,这种趋同性效应,是投资者通过观察别人进而学习的理性要求,同时更多地是出于一种非理性的内在心理倾向。

    社会交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际交谈。正如shiller(2000)所强调的那样,人际间的交谈(conversation)对于金融市场上大众信息的传染起到关键作用。根据shiller£(1989)对个体投资者的调研,几乎所有近期购买某只股票的投资者都是在直接性人际交流(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之后才把注意力集中于这只股票上的。人际间交流造成的这种影响可能缘于个体投资者对于自己区分有效信息与噪音或宣传的能力过于自负。当然在技术经济时代,这种投资者之间信息交流的形式和影响也有了很大变化,比如投资者在互联网上的聊天会引发大的股价波动。shiller(1999)认为,由于注意力的局限性,投资者趋于对那些被交谈、问候或语音强调或重复的思想或语言给予更多的注意力。结果,文化成为投资者认知偏差进而成为投资者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对某些观点的表达可能是得到“自我强化”(self-reinforcing)。kuran&sunstein(1999)将这种信念处理过程称为“利用性层叠”(availability cascades),即如果一种表达在公众的交谈中被频繁引用的话,对这种表达的认同感就趋强。

    交谈对信息的合并(pool)作用非常小,处于同一团体的成员或具有相同兴趣和品位的投资者集体趋于更多地交流已经被大家分享的信息而不是个体所独有的信息(stasser,taylor&hanna;1989)。结果,投资团体或集体投资者常常无法察觉到那些只能基于个体投资者特有的信息才能辨别出的资产价格波动规律(stasser&titus,1985)。由于拥挤或其他景况所引发的环境压力还会导致团体成员出现“认知超载”或“思维刚性”(cognitive overload or rigid thinking)现象(argote,turner&fichman,1988),即由于投资者的认知负担过重,从而导致投资者处理信息的敏感度或弹性下降。在交流信息时,投资者倾向于对信息进行偏激化或平衡化(sharpen and level)处理,即强调那些他们分析认为是主要的信息,而忽视那些与他们观点相悖的细节性信息。这种信息处理可以在“认知约束条件”(the cognitive constraints)下有效地澄清信息,但它容易引起相关的听众走向极端。与之相近的一种观点认为,信息交流会引起对信息的过于简化从而扭曲听者的信念。gilovich(1991)认为,还存在由于信息提供者(发言人)愚弄或操纵信息接受者(听者)的可能,这种可能也会引起系统性的信息歪曲。这也说明,在证券市场上有必要分析和辨别信息的普通交流或谣言惑众。

    基于社会的交互作用影响会引起“基本归因性偏差”(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ross,1977),即个体投资者常常轻视外部环境的重要性,而对涉及到其他投资者行为的一些内部安排却总是过度关注。在金融市场中,这种偏差会导致投资者的盲目行为和从众行为,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对市场披露的信息常常反应不足。

    基于社会的交互作用影响会引起“虚假的同感效应”(the false consensus effect)(ross,green&house,1977),即投资者总是错误地认为别人与自己正在分享更多的信息,并依此进行投资博弈。按照welch(2000)的发现,在研究股票溢价的金融经济学家之间也存在这种虚假的同感效应。事实上,自我欺骗也会鼓励这种虚假的同感效应,即个体投资者不愿意由于与别人产生不同而被发现自己犯有明显或低级错误。当然,虚假的同感部分来源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社会化归属,社会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具有相同认知水平的投资者更容易产生认同感。“知识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camerer,loewenstein&weber,1989)原理表明:个体投资者趋于认为那些缺乏信息的人与自己将会产生更多相同的信念,即更强的虚假性同感。基于社会交互作用的影响可以解释“群羊行为”(herd effects)(thaler,1981)。而金融危机理论中的危机“传染效应”(contagious effects)也属于一种社会交互作用。

三、国内投资者认知偏差理论

    整体来讲,国内学者对投资者认知偏差的研究尚处于学习和模仿阶段,相关文献只是在近几年才陆续出现。大致来看,国内有关投资者认知偏差的研究理论可以从个体投资者心理及行为研究和群体投资者认知心理及行为研究两部分阐述。

    (一)关于个体投资者心理及行为的研究

    彭星辉、汪晓红(1995)较早利用调查分析方法,对上海的股票投资者进行了涉及投资者行为特点和个性心理差异方面的调查研究。其结论表明:投资者的行为暴露出中小投资者众多、投资组合单一等特点。相关因素分析则发现:影响股票投资者决策认知和投资绩效的主要因素有投资者的性格品质、能力和社会环境;而气质对投资者投资绩效则没有差别。赵云飞、戴忠恒(1995)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股民对投资成效的归因心理。通过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内容及不同特征股民归因内容的比较,发现:影响股民股票投资成败归因的主要内容是能力、果断、信息和政策等十三项。从内外归因的角度可以发现:普通投资者对成功倾向于作内向归因,对于失败则倾向于作外部归因。石华孟(2001)采用 scl-90、sas、sds方法对证券交易营业所的投票投资者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股票投资者心理认知偏差发生率占48%,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敌对、偏执和抑郁;中度以上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8%。而且这些认知偏差和心理障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造成消极影响。

    李心丹等(2001)则对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进行过系统性的研究。在其主持的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三期课题报告中,通过“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实验”、“投资者交易账户数据的实证检验”和“投资行为问卷调查”等研究发现:(1)影响我国投资行为的外因主要有:宏观环境因素、政策及市场因素、信息获取因素和上市公司因素;投资者的个体因素则是影响其行为的内因;(2)我国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主要由;“确定性心理”、“损失厌恶心理”、“后见之明”、“过度自信”、“过度恐惧”、“政策依赖性心理”、“暴富心理”、“赌博心理”、“从众心理”、“代表性偏差”、“获得性偏差”、“情感性偏差”、“锚定心理”、“选择性偏差”、“保守性偏差”和“框架效应”等。这些偏差有的在国外研究中已经发现,有的则具有中国特色,它们对投资者行为交互作用,导致投资者行为常常呈现过度反应的倾向,进而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证券市场的震荡,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3)上述心理弱点会对其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巨大危害,同时,某些别有用心的庄家、机构、证券和中介机构会利用投资者的这些认知偏差牟取暴利。
“中国投资者动机和预期调查数据分析”课题组(2002)则从另一个视角解读投资者动机和预期。该客体理论研究成果认为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是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的一种参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解释框架。这一解释框架把投资者动机和预期所包含的对于投资决策的参与态度和感受定义为参与指数,不同的参与指数形成不同的投资者群体,而不同投资者群体的互动,决定着对投资决策最终发生实际作用的投资秩序的生成和演化,不确定性正是刻画了投资秩序生成与演变的主观性和非设计性。

    其他相关研究有:任寿根(2002)对模仿经济行为的深刻分析,为我们研究投资者行为以及认知偏差提供了一个新范式。王晋斌、刘元春(2002)则探讨了投资者投资选择权约束、意见分歧及中国股市风险之间的关系。其研究认为,特定的股票总是被市场上特定的投资者群体持有,以反映该投资者群体对投资资产价格的评估意见。而投资者的意见分歧(一种认知偏差的相互性)会导致股票市场的资产出清价格偏离价值,股票价格趋于均衡的波动幅度也会变大。中国股市上投资者投资选择权的约束则加大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为此,通过扩大投资者的选择约束权来促进投资者意见分歧程度的消减能有效降低中国股市的风险。陆正飞、刘桂进(2002)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了中国公众投资者信息需求的特点、对目前信息供给状况的态度、以及他们与国外公众投资者在信息需求和决策变量选择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充分披露是我国公众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

    (二)关于群体投资者认知心理及行为的研究

    羊群行为是群体投资者基于系统性认知偏差而导致的一种典型行为。宋军、吴冲锋(2001)以1998.10-2000.9共8个季度期间我国的基金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我国的基金同样存在着羊群行为。而且,高增长行业股、低价股和小公司股比其他类型股票存在更为严重的羊群行为。它们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我国股市投资者采用羊群行为是非理性的,由此判断我国股市存在的是“故意的(或真实的)羊群习惯能为”,而非“虚假的羊群行为”。施东辉(2001)利用1999年第ⅰ季度到2000年第ⅲ季度证券投资基金每季度发布的组合变动资料样本,研究了基金的羊群效应和动量(正反馈)交易策略。其实证结论证明,基金交易中存在较为显著的“羊群行为”。而且,这种羊群行为的强度与上季度市场表现高度相关,上季度表现越好的股票,投资基金越倾向于同方向的买卖。宋军、吴冲锋(2002)选择csmar数据库中1992.1.2-2000.12.31区间沪深两市的相关数据样本,使用个股收益率的分散度指标,对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和美国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分别进行了检验并予以比较,结果显示:我国证券该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程度要高于美国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程度;而且,无论是在中国证券市场还是在美国证券市场中,都存在为市场收益率极低时的羊群行为程度要高于市场收益率极高时的羊群行为程度。宋军、吴冲锋(2003)还研究了中国股评家的羊群行为。他们利用构建的一个股评家羊群行为检验模型,分别研究了股评家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影响羊群行为的因素和羊群行为的理性特征。其结论表明:股评家对舆论存在着冥想的羊群行为;历史收益率、市场乐观情绪、股评家预测的一致程度、股评的能力、初始声誉等因素都会影响股评家的羊群行为;股评家的羊群行为很有可能使非理性的行为。孙培源、施东辉(2002)则在对宋军、吴冲锋《基于股价分散度的金融市场羊群行为研究》一问提出质疑的基础上,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更为敏感的羊群行为检验模型,并据此模型对我国股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干预频繁和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市场环境下,我国股市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并导致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占较大比例。

四、本文对投资者认知偏差的认知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依据股票市场上投资者产生认知偏差的来源不同,将投资者存在的典型性认知偏差分为:对股票价格波动的认知偏差,对上市公司价值的估计偏差,对风险和回报的管理偏差以及股票交易中的操作偏差四种。

    (一)对股价波动的认知偏差

    自股票市场产生以来,投资者就始终存在对股票价格趋势和转折点进行合理预测的激励,其中一种典型的预测方法就是技术分析法。正如edwards&magee(1948)所言,“投资者常常运用技术分析法来辨别股票价格的未来走势,并持有投资头寸直到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股票价格趋势出现了逆转。”一般性技术分析方法包括移动均值法则、交易范围破点法则和过滤法则等,但针对这种被广大个体投资者津津乐道的投资分析技术的有效性,金融学家们却一直存在疑义,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混沌理论和资产收益非线性动态理论都有力地证明:技术分析方法并不科学。然而,个体投资者总是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股票价格的变动规律,而事实上这种规律却并不存在。kroll等人(1988)基于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所做的实验测试中,就证明了这种现象。gilovich(1991)心理研究对此的解释是,投资者对随机现象具有思维构架的倾向,例如篮球运动中的热手现象(the hot-hand phenomenon)。

    依据本文的认识:个体投资者对股票价格规律的这种认知偏差一方面缘于个体投资者具有外推性偏差(extrapolation biases),即他们确信股票价格的历史性变动会在未来重演,其表现是投资者在牛市时常常过度乐观,而在熊市时又常常过度悲观。de bondt(1993)通过对美国个体投资者协会(aaii)的125个成员在1987-1992年进行每周一次的、跟踪性抽样调查发现,个体投资者的情绪(乐观、悲观或中性)与股票市场持续100天内、甚至更长时间的总体表现(道琼斯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andreassen(1988)则通过心理分析,对个体投资者天生具有的这种时间序列外推性倾向给予了直接证明。shleifer&summer(1990)认为,当噪音交易和正向反馈性交易存在时,个体投资者的这种外推性偏差更为显著。另一方面,个体投资者对股票价格波动的直觉估计具有狭窄性。当股票价格的未来波动,会在的概率低于 的概率高于 时,对于完全理性的贝叶斯主义者来讲,股价未来波动将在 的概率落入置信区间 ;而对于大多数个体投资者来讲,其对股票价格变动进行预测的主观概率分布过于紧密(lichtenstein,1982)。tversky& kehneman(1974)认为,缘于预测者的过度自信将促使个体投资者锚定于他们认为最具可能性的预期价格 。de bondt(1993)则发现还有一个二阶锚在发生作用,这个二阶锚是反映过去价格水平的代表性价格。结果,对于价格递增的时间序列变量来讲,其置信区间不具有对称而向左倾斜的,即

    总之,投资者对股票价格波动进行的预测依赖于市场过去的表现,其对股价长期的走势判断依赖于回归性预期,而对股价短期的走势判断则具有静态性预期的特点。

    (二)对股票价值的估计偏差

    事实上,只有极个别的个体投资者能够完全理解或准确应用金融教材上的价值评估技术,如股息贴现模型。shiller(1990)认为,大多数个体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估计是通过新闻媒介、相互交谈或道听途说等心理框架的社会化分享和信息的相互传染得来的。由于多数个体投资者并不能有效辨别“好股票”和“好企业”,所以投资者往往认为那些具有良好业绩增长或较强媒体宣传力度的上市公司具有投资价值,相反那些财务报表出现损失或股票市值下降的公司则不具有投资吸引力。shefrin&statman(1997)分析了每年由《财富杂志》出版的企业信誉评估报告,结果显示:就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来讲,其信誉度的高低和其账面资产价值与市场股票价值的比率呈逆相关关系,而后一个比率却恰恰是预期企业未来收益的关键性指标。换句话讲,具有较高信誉度的企业常常被过高地定价,其未来的市场业绩表现常常不尽如意;而那些被公众一致认为是“坏”的企业却反而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因此,一个带有根本性的估计偏差是个体投资者具有短期倾向并常常简单地从表面“视是而非”地估计问题,这种思维的短视性会导致股票交易出现突发性的逆转。de bondt & thaler(1983)利用过去的股票收益对投资者的过度悲观和过度乐观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价格逆转具有系统性。这就证明:个体投资者并不是贝叶斯型决策人,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反应。ritter(1991)认为,个体投资者依赖典型性思维进行判断的特征可以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短期市场表现中体现出来。

    而且,个体投资者对变化有天生的抵触和过滤反应。bernard(1993)分析了上市公报对企业股票价格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市场中的投资者对企业的收益信息反馈缓慢,对各种新闻会进行折扣处理,尤其是在转折点附近。tversky&heath(1991)认为,对于那些感觉良好或者比较熟悉的信息,个体投资者会更加重视,而对于那些与自己判断或习惯相左的信息,投资者则会刻意回避或轻视。例如,许多个体投资者都愿意购买居住处本地企业的股票(huberman,1997),他们的股票投资组合常常缺乏地域性差别(french&poterba,1991)。而且,个体投资者这种对市场信息的抵触效应和过滤效应会通过个体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及社会压力的影响,造成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集体非理性,而这种集体非理性的一致性行为又容易导致市场出现过度波动,并进一步扩大了个体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估计偏差。

    (三)对风险和收益的管理偏差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应该分散化投资,这样投资者才能够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保证最大的投资收益或在一定的收益条件下达到最小的投资风险。但现实却是,个体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并不具有多元化特征,他们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所谓的收益等于均值、风险等于协方差的测度知之甚少,相反,他们认为投资经验、交易技巧更加重要,也更有保证。这种理解上的误区,诱使个体投资者将其财富仅仅投资于仅有的个别资产种类上。投资于股票市的个体投资者相信:投资于单一的或有限的股票有利于他们在熊市时更快地买出并避免风险,即投资者具有一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更容易控制和管理的幻觉(langer,1975)。同样,许多个体投资者天真地认为,对投资风险和收益的管理也可以通过授权委托或滞后决策来得到优化,尽管他们知道自己在累计风险,但他们并认为自己是在赌博,因为风险对于过度自信的他们来讲始终具有可控性(march&shapira,1987)。

    slovic(1972)认为,有证据表明个体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具有稳定性,因此具有差别化风险和收益特征的分散化的资产组合,对个体投资者不具有吸引力。而近年来的金融实证研究则表明,在生命周期、资产约束、失业威胁、学习能力、投资者保护程度等的影响下,个体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也在不断变化。例如march&shapira(1992)发现,投资者对风险承担的能力就依赖于其财富变化的影响。

    在1992年,只有28%的美国家庭拥有股票或投资基金份额,而在其他国家这个比率则更低。前景理论(the prospect theory)(tversky&kahneman,1979)对此的解释是个体投资者具有强烈的风险厌恶特征。benartzi&thaler(1995)认为,当投资者面对价格波动时,他们常常是短视的,他们不愿意持有股票并因此经历财富短期性损失带来的痛苦,尽管股票市场具有很高的长期性投资收益。投资者对风险的这种极端厌恶态度也被用来解释股票溢价之迷。canner等人(1997)则认为,个体投资者可以分为主动性投资者和被动性投资者两类,其中主动性投资者比较被动性投资者可能更愿意持有股票而不是债券。因此前者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管理的偏差和后者具有很大的差异。samuelson(1989)认为,时间范围也可能影响个体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结构,并对其管理风险和收益的偏差形成制约。shefrin&statman(1994)则提供了一个“金字塔模型”,其中不同的个体投资者被严格划分层次,居于最低层投资者(持有现金、银行存款或政府债券等资产)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金融生存,而居于最高层的投资者(持有高风险的股票、期货或期权等资产)的目的则是为了金融满足,不同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偏差都与各个层次的投资者一一对应,但投资组合理论仍被几乎所有层次的个体股票投资者所忽视。

    (四)在股票交易中的操作偏差

    为了避免情绪和心理状态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效应,个体投资者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交易法则和操作技术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止跌次序法(stop-loss orders);个体投资者也可以应用预定投资目标的方法来避免主观情绪的干扰。而预定投资目标、设立各种交易法则和操作技巧则构成了个体投资者的投资计划,这种投资计划所具有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可以规范投资者的投资纪律。

    但本文认为,个体投资者并不总是具有预先的投资计划,他们的投资活动常常为个体主观的冲动性和别人意见的传染性所左右。而且,即使个体投资者具有良好的投资计划,他们也不能严格地按照投资计划进行交易操作。造成个体投资者不遵守投资纪律的原因在于,个体投资者常常对自己的思维判断和周围环境产生莫名其妙的、过度的自信或乐观情绪,此时他们极容易被自己的临时决定和外部信息所干扰或诱惑,从而产生背离投资计划的行为;而在其他情况下,个体投资者又会对自己的思维判断或周围环境产生相反的、过度的自卑及悲观情绪,此时他们又会过度依赖投资计划,甚至对投资计划都丧失了信心。另一个原因是,交易操作的情绪化倾向会由于从众心理(following emotion)及羊群效应(herding effects)而在个体投资者之间产生传染,并由此引起整个股票市场投资情绪的蔓延,结果:投资者都争相在牛市时买进股票,而在熊市时买出股票。此时,任何精确的投资计划和严格的投资纪律都不得不遵从于市场的盲动行为。slovic(1972)发现,甚至那些具有良好判断力并依赖准确投资模型进行投资的投资专家,也不得不追随大众的市场行为,尽管后者并不如前者理性。

    进一步讲,参照点效应也在个体投资者的操作偏差中发挥显著的影响效应。多数个体投资者的股票交易的参照标准并不是绝对化指标,而更多地是相对性指标。例如,即使在熊市中,某个投资者出现了投资损失,但如果他的参照点是大盘指数,则此投资者的损失若小于大盘跌幅,他也会很高兴;如果此投资者的参照标准是其他投资者的损失,则他同样会因为其他投资者出现了更多损失而高兴。正是这种参照点效应增加了个体投资者出现交易操作偏差的概率,并扭曲了真实的市场交易信号和投资者交易意愿。

五、小

    行为金融理论与传统金融理论具有很大的差异。传统金融理论可以坚守有效市场假说(emh)和投资者理性人假说,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范式框架中使用相近的替代物对金融契约和工具进行定价。而且,凭借这种假设和方法,传统金融学家可以堂而皇之地回避对投资者个体行为的微观和具体分析,并进一步信心十足地建构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大厦。但现代行为金融理论却依据日常的、非结构性的认知心理学经验,致力于分析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效应。

    依据本文深入全面地解读国内外投资者认知偏差理论,可以发现:即使不考虑外部信息是否完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也会由于各种心理因素而产生各异的认知偏差。而这些认知偏差,决定了个体投资者行为常常是非理性或有限理性的,而集体投资者也常常会产生集体无意识行为。
研究和分析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例如从微观层次考察: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可以用来改进投资者的投资策略;站在融资者的角度则便于降低融资者的成本和风险。而从宏观的角度考察:站在金融制度完善的角度能够提升金融政策的经济绩效,站在金融市场发展的角度则能够提升金融市场效率。

    当然,尽管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研究行为金融学开创人丹尼尔·卡尼曼具有划时代的经济史意义,并标志着行为金融理论学科地位的不断跃进。但是,作为边缘性学科特有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决定了行为金融理论本身在理论框架、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尚有很多缺陷,其未来的进一步理论建构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在我们吸收和学习行为金融理论的过程中,其理论思想的适用性、合理性,理论模型的客观性、规范性,理论应用的局限性、具体性都需要国内学者,包括金融理论者和心理学研究者审慎处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均多老师,这么多知识很难吸收呀,也太深了。必竟如文章所说大部分股民文化在本科以下,对于心理和金融也无法研究。
浅显的问一下,股票的内在价值可否简单的看成=净资产*(平均ROE/AAA级债息)
但这样算出来的内在价值很高,是否正确。有无比较保守计算内在价值的方法。
晨星用的现金流贴现模型是怎么样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投资者既需要良好的大局观,也需要对数字很敏感。定性分析的能力和定量分析的能力都很重要,二者不可偏废。只知道用数据往死里分析而没有大局观的人,往往只关注了枝节性的、零碎的、局部的信息,而忽视了全局性的、根本性的信息,难以成为好的投资者;同样,仅有定性分析能力和大局观但对数字不敏感的人,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浪漫,容易忽视安全边际和最起码的数学常识,在行情逆转时往往受到了不必要的巨大损失,要知道:幻想和浪漫及买价过高从来就是价值投资最大的敌人。
    价值投资者对价值的观点是:价值有3种源泉——资产价值、盈利能力价值、成长的价值,因此,估值方法的选择须以竞争优势的强度而定,对于无竞争优势的公司、只有一般竞争优势的公司、有强大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公司,其估值方法是不同的。
    用Ohlson模型来刻画一下,价值的计算公式就是:
   
       这其中的逻辑很简单,就是:成长只是价值的一个因素,当公司ROIC超过WACC时,成长是正面因素;当ROIC低于WACC时,它是负面因素。因此,关注ROIC的驱动因素,才可谈价值创造,单纯讨论成长性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投资者须对公司的ROIC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对ROIC得有很好的心算能力
        ROIC跟ROE一样,是衡量公司财务绩效的重要指标,但ROIC与ROE比起来有一些明显的优点:1、ROE衡量会计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关系,而净利润本身就属于一个容易操纵的因素,ROE易受异常财务杠杆的影响。而ROIC衡量的是NOPLAT与投入资本IC的比值,衡量的是经营利润率,而且剔除了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2、ROIC便于直接与资本成本相比较,这是ROE不具备的优点。
        但ROIC不像ROE能直接找得到,ROIC的计算需要费一些周折,好的投资者就需要在细节处比别人更强一些、更快一些、更熟练一些。好的投资者须对ROIC有快速心算的能力。
        ROIC的公式很简单:
        ROIC=NOPLAT/IC
        NOPLAT=EBIT*(1-t)
        IC=经营性营运资本+经营性长期资产=全部股东权益+有息负债-非核心资产
        EBIT=营业利润+财务费用-非核心投资收益(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利润表格式不一样了,营业利润包括核心投资收益和非核心投资收益)
        因此,计算ROIC的关键是对公司业务能进行快速分解,快速阅读公司资产负债表及报表附注,分解出公司的“核心资产”和“非核心资产”;快速阅读公司的利润表,分解出公司的“核心收益”和“非核心收益”。
    之所以强调“快速心算”能力,其实主要是强调运算的速度,好的投资者绝对是应该对数据很敏感的,而不是拿着Excel比划或者拿着计算器算半天。
    分析公司的历史数据时,要具备对ROIC快速心算的能力,一阅读报表,脑海里就要浮算出一系列的数据:近几年公司的IC一般是多少?未来IC是否会大量增加?目前非经营性资产有多大的规模?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一般有多高?其中非核心投资收益又有多大比重?未来的税率会有变动吗?
    看着这些数据,脑海里要能闪电般的计算出EBIT大概是多大,NOPLAT又是多大,公司的IC是多少,ROIC是多少。对此应该能进入一种“有能力无意识”的状态,如公司历史的ROIC大概维持在25%以上,我们就马上能断言这是一家值得跟踪的公司,如心算出来公司的ROIC一直低于10%,我们也能马上断言这是一家平庸的公司。
    之所以强调心算能力,一方面是锻炼自己的数字敏感性,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的需要。尽管我们需要精耕细作,但现实生活是多变的,有时候投资机会稍纵即逝,容不得我们花上十天半月的慢慢算。
    心算出来的东西未必相当精确,但对ROIC的心算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久而久之,那种商业感觉和灵感就出来了。投资更多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而艺术性的东西,好多是不需言传的或者拿出来反复算的。像巴老一年能读1万多份报表,我想固然他有天才,但更多的原因应该是他抓住了其中的关键,具备一种超强的心算能力和快速估值的能力。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一年读1万多份年报呢?
    快速估值的能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奢望,但对业务的快速分解、对公司资产、收益的快速分解,快速心算出公司的ROIC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豹豹于2008年8月13日下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息负债为什么是加了,非核心资产又是指什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lc005 于 2009-6-7 13:47 发表
均多老师,这么多知识很难吸收呀,也太深了。必竟如文章所说大部分股民文化在本科以下,对于心理和金融也无法研究。
浅显的问一下,股票的内在价值可否简单的看成=净资产*(平均ROE/AAA级债息)
但这样算出来 ...



抱歉,这里不讨论估值,网上有很多讨论估值的贴子,你可以百度一下.提醒的是大部分这方面的文章都局限在数学计算上.显而易见,现在很多人把如何估值等同与如何选股.会估值就会选股,其实选股和估值就是两个问题.

在这个群盲运动的市场里,人性大与估值,研究人性比研究估值更有深刻含义.

如果能讨论人们为什么愿意给股票一个估值,而不是去研究如何估值那会更有意思,探索公式背后的原理,比就公式论公式更有意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6-7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d:1* 探索公式背后的原理,比就公式论公式更有意义.
难道没有通俗易懂的讲解么,这么深奥的专业词汇把人弄晕了,大师不是也赞成把复杂的东西简化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nada80 于 2009-6-7 16:17 发表
*d:1* 探索公式背后的原理,比就公式论公式更有意义.
难道没有通俗易懂的讲解么,这么深奥的专业词汇把人弄晕了,大师不是也赞成把复杂的东西简化么?



尝试简化一下:

成功的投资策略就是用最低的成本买进最有前途的公司,然后再用最高的价格把它卖出去. 选股靠定性,赚钱靠定量


什么是最低的买进成本------没人要的时候,最低通常是"市场先生"最悲观情绪带来的机会,而不是靠估值判断给的.最低是市场给的,你得研究市场
什么是最有前途的公司-----有"天运的公司"能从小变大.通常所说是拥有护城河的公司.什么是护城河,你得有商业分析经验.小市值变大才用的上估值.
什么是最高的卖出价--------人人都抢的时候,这个通常是由"市场先生"亢奋时候给的,而估值也是没用的,想卖到最高或较高.你还得研究市场.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9-9-9 16:4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lc005 于 2009-6-7 14:02 发表
    好的投资者既需要良好的大局观,也需要对数字很敏感。定性分析的能力和定量分析的能力都很重要,二者不可偏废。只知道用数据往死里分析而没有大局观的人,往往只关注了枝节性的、零碎的、局部的信息,而忽视 ...



长期来看,商业的成功经营是因,估值是果,离开了企业能持续长期成功经营的假设前提,就不可能有所谓的利润贴现.
短期来看,人性的情绪造成的偏见是因,估值是果,离开了情绪的假设前提,估值就变成了静态的指标,没有意义.


所以,不推荐大家去研究什么所谓的各种估值模型,而是去让大家去想估值的假设前提,你才不会掉到估值的陷阱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误判心理学2005年

人类误判心理学2005年版

    本文选自查理芒格的三次演讲,由查理于2005年修订并增加了相当多的新内容,这三次演讲分别是)1992年2月2日于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俱乐部发表的布雷演讲;(2)1994年10月6日于哈佛教授俱乐部,由剑桥行为学中心主办的演讲会上的演讲;(3)1995年4月24日于波士顿海湾大酒店,由剑桥行为学中心主办的演讲会上的演讲。

    (2005年,在没有任何研究辅助的情况下,查理仅仅依靠记忆完成了这次大规模的修订,因为查理认为他能在81岁时比10多年前做的更好)


    在读自已15年前作的心理学演讲的记录稿时,我意识到,我现在可以作一个逻辑性更强并长得多、包含我早先说过的大部分内容的“演讲”。但我立刻就可以看到有四个不利因素。

    第一、因为这个更长的“演讲”是以更具逻辑完整性的方式写成的,对许多人而言,它会比原先任何一个演讲更乏味和费解。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会用兼具心理学教科书和欧几里德特点的方式使用心理倾向的专用名词,而谁会将读教科书或者温习欧几里德来作为消遣呢??


     第二、由于我以前的心理学知识仅仅来自于15年前对三本心理学课本的粗略浏览,对于任何后来的心理学学术进展,我几乎一无所知。然而,在这个含有猜测内容的更长的演说中,我会对大多数学术性心理学提出批评。一个门外汉对一个专业领域的这种侵犯肯定会招致教授们的不满,他们会很高兴发现了我的错误,而且也许会引发他们针对我所发表的批评提出他们的反批评。我为什么要在意新的批评呢?谁会喜欢来自具有信息优势、能说会道的批评者的新的敌意呢?


     第三、有关我的想法的一个更长的版本肯定会引起原本倾向于喜欢的人们的一些反对,不仅会有对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异议,还可能会对一名在他从没修过一门课的课题 上随便乱侃时很少考虑传统智慧的老家伙产生傲慢的印象。我在哈佛法学院的老同学把这样的乱侃叫做“鞋扣综合症”,这个称呼是用来描述他的一位家族友人的,这个人在主导了鞋扣行业后,无论谈什么话题都像在宣读神的旨意一样。


    第四、也许我会让自己像个傻瓜。


       尽管存在这四条很值得考虑的反对理由,我还是决定发表这个大大扩充了的版本。这样做,我所取得的成功主要是来自于将自己的活动限制在我不太可能会失败的工作和方法范围内,而在经历了这样的好几十年后,我现在选择了这样一种行动:1、我没有重大个人利益可赚取;2、我将必定会给家庭成员和朋友带来一些痛苦;3、我可能会让自已显得很愚蠢。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一个原因也许是我的天性令我倾向于分析和谈论传统智慧中的错误,尽管多年经历了这种态度的人必然会受到沉重打击的磨练,我相信一个男人身上孩子气式的鲁莽会被生活完全剥夺。

    我作这个决定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很赞成Diogenes(第欧根尼)在问“一个从不冒犯他人的哲学家有什么用?”时的态度。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理由最为有力,我已经爱上了我编排心理学的方式,因为它对我非常有用。在我去世之前,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三个人的遗赠做法,他们是 John Bunyan(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Pilgrim’s Progress)里的主角、Benjamin Franklin(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及我的第一个老板Ernest Buffett(欧尼斯特巴菲特)。班扬笔下的人物,这位被精彩地称为“追求真理的老勇士”的骑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说:“我的剑留给有能力佩戴它的人”时,留下了他拥有的唯一实际的遗产。跟这个人一样,只要我曾努力正确地对待,我不介意我是否错误评价了自已的剑,也不介意一些人不愿意尝试这把剑,或者一些尝试挥舞它的人也许会发现它对他们并没有用。本富兰克林留下了他的自传、《年鉴》(Almanacks)以及其它许多东西,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此外,在欧尼斯特巴菲特留下《怎样运营一家杂货店和一些我学到的关于钓鱼的东西》时,也是以相同的方式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对这一领域的贡献是否是最大的,我不会对此评价,但我会说,我认识四代欧尼斯特巴菲特的后裔,其结果是鼓励我模仿其创始人。

     我对标准的思维错误一直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不过,在我受教育时代,非病患治疗心理学对理解误判所作的贡献几乎没有得到主流精英的认可。与之相反,对心理学的兴起局限在一群教授之间,他们基本上是在自己之间进行讨论和发表文章,从而自然地带有因隔离和小团体思维所引起的不足。


      因此,在刚完成加州理工学院和哈佛法学院的学习后,我对心理学还是一无所知。这些学术机构没能获得这个领域的知识,当然,在他们不了解心理学时是无法将心理学和他们的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的。就像尼采的那个为自已的跛脚而骄傲的人物,这些学术机构为自己故意回避“模糊不清”的心理学和“模糊不清”的心理学教授而洋洋自得。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同样持有这种无知的思维方式,很多人和我一样。举个例子吧,在加州理工学院学科表上长期只列有一位既教“变态心理学”又教“文学中的精神分析”还自称“心理分析学教授”的心理学教授,对于这样的学科表,我们该怎么想呢?


      离开哈佛后不久,我开始了一场长期的斗争,以摆脱那些因我对心理学的无知而产生的、错误得最厉害的思想。今天,我会把自已为寻求基本智慧所做的长期努力描绘出来并简要概括我最终的一个观点。然而我会举一些例子——其中很多对我来说是相当鲜活和有趣的,包括实际发生的心理现象和矫正心理原因造成的错误的方法。接下来再针对我所说的内容提出一些一般性问题并作出解答作为结束。这会是一个很长的演讲。


     在我开始律师事务所的时候,我对遗传进化的力量很尊重,并对人类与认知能力较低的动物和昆虫的基于进化的相似性有所了解,我知道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会自动地被他所观察到的周围人们的行为大大影响。我还知道,与圈养动物和猴子一样,人类生活在一个规模有限的统治等级体系中,在这种体系中,人类趋向于尊重权威,喜欢自己所属体系的成员并与之合作,而对不属于自己体系的竞争者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和厌恶感。


     但是,这种概括性的、基于进化的理论结构并不足以令我应对我所认知到的结果,很快我就被许多特定模式和子模式所表现出的极端的非理性现象所包围,它们把我团团围住,我发现自已无法如愿以偿地应对生活,除非我能获得一个更好的理论结构来装载我的观察和经验。那时, 我对理多理论的渴求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部分原因在于我一直热爱理论,把它当作一个解开谜团的助手和一种满足我猴子般好奇心的方法。另一部分原因在于, 我发现理论结构在帮助一个人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时有一种超能力,就像我很早在学校所发现的,我在理论指导下用不着太用功就能轻松地脱颖而出,而其他没有掌握理论的人即便下了很大的力气却还是失败。更好的理论一直都对我有帮助,如果现在得到它的话,就可以让我更快地获得资本和独立性,更好地支持我所热爱的种种事物。因此,我或多或少地以本杰明富兰克林式的自助方式并以儿单故事中不断重复的话——“我将自已做这件事,小红母鸡说。”——所表现出来的决心来发展我自已的心理学体系。

      在我的探索过程中,两次思想转变让我获益良多。首先,我很早就开始从反向思维中发现真知灼见,就像伟大的代数学家Jacobi所热切建议的那样:“反向,永远反向。”我主要通过收集出现判断错误的例子,再仔细考虑避免这种结果的方法来获得正确的判断。其二,在收集判断错误的例子时,我变得非常热心,对专业领域之间的界限根本不关心。毕竟,当一些大的、重要的、易于发现的愚蠢行为出现在篱笆那边他人的专业领域上时,我为什么还要在自已的领域内寻找一些琐碎的、不重要的、不容易找到的新的愚蠢行为呢?另外,我可以看到,现实世界的问题并不是清楚地落在领域界限里的,它们往往会跳过界限。当两种事物相互纠缠地联系在一起时,我对任何尝试和思考一种事物而不尝试和思考其他事物的方法表示怀疑。我担心,假如我采用了任何这种狭隘的方法的话,我会变得像 John L.Lewis那句不朽名言所形容的那样:“没有脑子,只有被头发盖着的脖子。”


     稍后一些,纯粹的好奇心让我思考,具有破坏性的邪教组织是怎样以及为什么常常能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就把许多颇为正常的人变成被洗脑的僵尸,并且在这之后让他们永远保持这种状态。我坚信只要我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思考,最终一定能找到解答这个邪教问题的答案。


     


     我对社会性昆虫也充满好奇。有生育能力的雌密蜂和有生育能力的雌收获蚁都能通过加入空中的一次群交,使它们差距相当大的正常预期寿命延长20倍,蚂蚁的极度成功深深地所我迷住了——不多的一些基于在繁殖群体内部的极度合作基础上以及基于几乎总同时出现的、对繁殖群体以外的蚂蚁(甚至包括同一种属的蚂蚁)的极度的致命敌意基础上的行为法则,如何导致蚂蚁取得进化上的极度成功?


     在这些因素的激励下,我中年时理应对心理学课本感兴趣,但我没有这样做,这显示出德国谚语:“我们老得太快,却又聪明得太晚”所预言的结果在我身上得到了应验。但正如我后来发现的,这么长时间回避在当时的大多数教科书中所描述的学术性心理学也许是件好事,这些教科书当时无法引导我很好地解决关于邪教的问题,这些教科书的写作方式看上去就好象作者像一个小男孩在收集蝴蝶一样在收集心理学实验——具有想要更多蝴蝶、更多和收集伙伴接触的激情而几乎没有把已拥有的收藏品进行组合的渴望。当我终于拿到心理学课本的时候,我回想起伟大的经济学家Jacob Viner的一句话,他说,“很多学者就像寻菇犬”——这种动物只为了实现一种狭隘的作用而被训练和驯养,以至于其他任何事性都做不好。此外,在先天形成和后天培养对人类最终结果影响程度的比较这个问题上数百页缺乏科学性的臆测也让我很震惊,我还发现这些初级心理学课本没有恰当地处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当心理倾向——现在是而且将来永远是——在生活中相互作用时,它们数目众多且不可分割地相互纠缠,然而,对在相互纠缠的心理倾向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进行复杂的梳理工作,这些基础课本的作者通常是回避的,也许这些作者不希望因为过于复杂而影响新的热心之士加入他们的学科。也许这种欠缺的原因就和Samuel Johnson在一位妇女问他是在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字典对“Pastern”(马、牛等足的球节与蹄之间的部分)一词下了错误的定义时所给出的原因一样,Johnson回答说:“纯粹的无知。”对于说明矫正常见的心理错误的常用方法,这些课本的作者没显示出什么兴趣,这样,他们回避了大多数恰好最最能吸引我的话题。


       不过,尽管存在着不足,学术性心理学也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价值,我最终在一般性的阅读过程中从一本书中认识到这一点。这本书的书名叫《影响力》,它以普通读者为受众,作者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一所重要的学院的杰出心理学教授Robert Cialdini。西奥迪尼设计、描述以及解释了大量巧妙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人们操纵别人做出损害自已的事情,而所有这些都是利用了人类本身所固有的思维缺陷。为此西奥迪尼在非常年轻时就跻身于任期极长的“州立大学董事会教授”行列。


     我立刻把西奥迪尼的书分送给了我所有的孩子 也送给西奥迪尼一股伯克夏A股,用以感谢他为我和大众所作出的贡献。顺便一提,考虑到西奥迪尼没有声明说他将会改善你性生活或者帮你赚钱,这本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书几十万的发行量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在购买西奥迪尼的书的大量读者群中,部分读者是像我一样想学到怎样不经常地被商人和环境所欺骗的知识。不过,另一个西奥迪尼(一个道德感极强的人)所没有料到的结果是,很大一部分书是被想学习如何更成功地误导顾客的销售人员买去的。当我的讨论涉及到在利益激励的超能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机性偏差时,请记住这个奇异的结果。


      在西奥迪尼这本书的推动下,我很快浏览了三本通行的初级心理学教科书。结合我之前所有的训练和经验,我进行了仔细的思考,结果就是我关于“非发展心理学”中,“非病患治疗”、“非先天对后天”部分的不完全摘要。这个材料是从它的不同的发现者那里偷来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名字我甚至没有尝试去记住)。并常常有新的表述和标题。这些表述和标题的选择是为了适应我的观眯——怎样能使我容易回忆起来就怎么样改写,好让我用起来方便,因为我要试图避免错误。


         我将以一个有助于解释下面内容的一般观点开始我的综述。这个看法是以我们对社会性昆虫的了解为基础的。这些昆虫完美地显示了控制行为的神经系统细胞,在进化发展进程中的内在局限性。在它们的整个神经系统中通常只拥有大约100,000个细胞,而人类单单是脑细胞就有100多亿个。

      每一只蚂蚁就像每一个人,它的神经细胞是由一个有生命的生量结构加上它的神经细胞中的行为运算法则构成的。在蚂蚁的案例中,行为运算法则数量很少且几乎全部是源于遗传,蚂蚁从经验中学习一些行为,但它基本上只对10个左右无神经细胞有刺激,根据它的基因在其神经系统中的编程作出一些简单的反应。

      当然,由于蚂蚁的神经系统总体功能有限,简单的蚂蚁行为系统存在着局限性。举个例子,有一类蚂蚁,当它闻到巢里有一只蚂蚁尸体所分泌的外泌素时,就会立即作出反应,纠集其他蚂蚁把这个尸体搬出巢外。当哈佛大学杰出的 Wilson 在一只活蚂蚁身上涂上死蚂蚁的外泌素时,他做了有史以业最好的心理学实验之一。很自然,尽管这只活蚂蚁在整个过程中拼命挣扎来保护自已,其他蚂蚁还是把它拖出了巢外。这就是蚂蚁的头脑,它拥有一个平时能有效运作的简单的反应程序,但在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程序会机械地不加辩别地被使用。

      另一种蚂蚁显示出蚂蚁有限的头脑会被环境和其他生物的巧妙操纵所误导,这些蚂蚁的头脑包含着一个简单的行为程序,这个程序指导蚂蚁在走路时跟着前面一只蚂蚁的后头,当这些蚂蚁不小心走出一个大圆圈时,它们有时会一圈一圈地爬,一直到死。


       至少对我而言,在试图解决比通常所面对的更为困难的问题时,人类大脑在其心智活动中由于不可避免地过分简单化而常常导致它的运作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就像蚂蚁。人类的知觉系统清楚地显示了这样一个不幸的结果,人类很容易受到愚弄——别人巧妙设计的操纵方式,偶然发生的环境或者人类在“行为进化”中碰巧发现并因十分有效而被何留下来的非常有效的操纵行为。这些结果之一是由人类知觉中的量子效应造成的,如果刺激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下,它就不会被感知。正因为如此,魔术师才能在黑暗中发出一些特定的魔术用语让自由女神像消失,而观众并没有意识到自已是坐在一个旋转速度很慢、低于人类感知能力之下的平台上的,当然也没有人能察觉到旋转的加速度。所以,当平台上先前自由女神像出现的地方四周的幕布掀起来时,女神像似乎不见了。


     甚至在知觉确实被大脑所感受到的时候,它也经常会被错误地估量,因为被知觉所记录的是在明显的对比下所表现的“惊人程度”,而不是标准的科学计量单位。


      魔术师在你没察觉的情况下拿走你的手表,就显示出这种存在于你神经系统里的基于对比的错误。他在你手腕上所施加的如果是单一的触压,你能感觉得到。但是除了手腕之外,他还在你身上的其他部位 施加了更有力的触压,通过在其他部位的更大的接触压力来“淹没”手腕处所能感受到的压力。这种鲜明的对比往往使你感受不到手腕上受到的压力。


     一些心理学教授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基于对比的知觉的局限性:他们让学生把一只手放进一桶热水中,另一只手放进冷水中,然后突然让他们把两支手都移到一桶与室温相同的水里。现在两只手都在一样的水中,而一只手感觉就像刚刚放进冷水里,另一只感觉就像放进了热水中。当一个人因此看到这么容易被单纯的对比所愚弄,并且认识到认知会像感觉一样被简单的对比所误导时,他不仅能了解魔术师是如何愚弄一个人的,还能了解生活是如何愚弄一个人的。如果人们不对其感觉和认知中通常有效但经常会产生不良效果的倾向保持适当警惕的话,由蓄意的人为操纵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愚弄就会得逞。

    人类——经常犯错但通常有效的——心理倾向相当多且相当不同,大量倾向所造成的自然结果就是社会心理学的最基本原理——认知通常是依赖于环境的,不同的环境常常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甚至当同一个人在思考同一领域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

     在得到了蚂蚁,魔术师以及社会心理学最基本原理的初步指导之后,下面我将简单地编排并列举一些虽然有效却经常误(此处被屏蔽)们的心理倾向。随后,我会讨论各种倾向所导致的错误,同时描述一些矫正错误的手段,最后是一些一般的讨论。以下是这些倾向:


    1.奖赏/惩罚的超级反应倾向

    2.喜欢/爱的倾向

    3.讨厌/恨的倾向

    4.回避疑虑的倾向

    5.回避不一致性的倾向

    6.好奇倾向

    7.康德式公平倾向

    8.羡慕/嫉妒的倾向

    9.回报倾向

   10.从简单的联系中受到影响的倾向

   11.简单的、回避痛苦的心理否定

   12.过度自我关注的倾向

   13.过度乐观的倾向

   14.对损失过度反应的倾向

   15.社会证据的倾向

   16.对比误判反应的倾向

   17.压力影响的倾向

   18.易得性误判的倾向

   19.不用就忘的倾向

   20.受药物错误影响的倾向

   21.受衰老错误影响的倾向

   22.受权威错误影响的倾向

   23.讲废话的倾向

   24.重视理由的倾向

   25.极端倾向——在偏向某一特定结果的几个心理倾向的共同作用力下出现极端性结果的倾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志雄对麦道公司的惊讶:

读芒格的文章,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简单”。
《人类误判心理学》(下)仍有不少有意思的案例。比如,我们在中学课本中就读到过俄国大科学家巴甫洛夫利用狗来实验条件反射,却从没想到他在70岁到80岁时研究因过度紧张而导致的精神崩溃,实验对象仍是狗。这是不“道德”与残酷的,一般人们刻意回避甚至故意遗忘巴甫洛夫的实验结果,却被芒格重新发现了。巴甫洛夫的结论之一是,只要压力足够大,任何一只狗都会崩溃,人呢?人真的比狗厉害?
还有几个例子也很具震撼力,就是实验人们受权威错误影响的倾向程度。
在二战期间,某将军的一名新的飞行驾驶员,为了让坐在旁边副驾驶员席上的将军感到满意,紧张得不得了,以至于他把这名将军姿势的小小变动当成是让他做一些很不明智的事情的指示。结果飞机坠毁,飞行员自己瘫痪。
芒格调侃道:“当然,这类事情自然会引起一些思想深邃的人士——比如像老板巴菲特——的注意。他在他的飞行驾驶员旁边总是像一只过度安静的老鼠。”
一个驾驶员容易出错,那就配一个副驾驶员吧,后者必须学会不理睬主驾驶员的一些非常愚蠢的命令,因为主驾驶员有时会犯灾难性的错误。然而,芒格陈述了让我们震惊的事实:“尽管通过这种课程的训练,在模拟飞行器练习中,副驾驶员仍然是太多次地因为主驾驶员所犯的一些极端性和完全明显的模拟错误而让模拟飞机坠毁。”
最让我目瞪口呆的一个例子是关于麦道公司的撤离测试。在一架新飞机被卖出去之前,政府要求它通过撤离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满舱的人必须在一个短时间内全部撤离。政府要求测试必须真实,所以你不可能用20岁的体育运动员来通过测试。麦道在一个黑暗的停机舱里用很多老人作为撤离者,客舱离停机舱的水泥地大约有20英尺高,而这些人通过薄薄的橡胶滑道撤离。第一次测试是在早上进行的,其结果是出现了大约20例严重的受伤事故,撤离所花的时间也太长而没有通过测试。结果麦道接下来做了什么呢?他们在下午重新进行了测试,结果又是失败——又多了20例严重的受伤,包括一起终身瘫痪。
我看了芒格讲的这段故事后,在沙发上躺下,沉思良久。我已经40岁了,看到过许多不可思议的蠢事,但我还是不明白这些麦道测试人员的“疯狂”。早上出了这么大的事故,难道没人觉醒,至少提醒大家或主管人员暂停测试?
有的读者一定会问,这确实很值得我们深思,但它对投资人有何用处?
回答很简单,你好好想想,你的投资行为有多少是受其他人影响的——朋友、专家、媒体和政府,等等。如果每次买和卖都是(哪怕有80%)通过你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长此以往,投资成绩一般不会差。但没有多少人能做到。我相信,芒格与巴菲特也做不到纯粹的独立判断,这才引起他们的警惕并给予重视和研究。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投资心理现象都需要很深刻的实验来验证。人类对损失过度反应的倾向也是投资的大忌。芒格举了试图从家里小狗嘴中拿走食物所遭到的攻击的例子:“对狗来说,没有什么比咬他的主人更愚蠢的了。但这只狗没办法不愚蠢,它的天性里有着自动的对损失过度反应的倾向。”多生动啊。
人类的一些心理倾向是相互矛盾的,如我们曾提到互惠和以德报德。但也有以怨报德的情形,芒格的分析是:“有的时候,当一个人接受恩惠的时候,他可能因为贫穷、疾病、压制或其他原因处于不佳的状况,而且这一恩惠可能因为嫉妒而激发对这个处于优越的地位而能成为施惠者的人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地由于这个施惠者和他过去痛苦经验的单纯关系,这个受惠者不仅会不喜欢这个施惠者,而且会试图伤害他。”
芒格随后举了一个朋友格劳斯的例子。格劳斯买下了一幢楼,最终是为了开发其他的项目。在这个结果实现之前,他对租客收取租金并不很认真且其租金也是低于市场水平的,当最终对于格劳斯拆除这一建筑进行公开听证时,一个很长时间没交租金的租客特别愤怒和敌对,他跑到听证会上说:“这个行动太过分了。格劳斯不需要更多的钱,我知道这一点,因为我就是靠格劳斯的奖学金读的大学。”
芒格的分析非常实用,而且不仅仅是对于投资。前些日子我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某大学生把资助他上学的一家人给杀了,我马上想到了芒格的话。做好人,也得小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芒格对人类损失过度反应的一个解释案例,非常有意思,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卖出或送出股票?


我所认识的很多伯克夏的股东,在股票价值极度增长之后,没有卖出或送出过一股股票,这种反应一部分是出自理性的计算,但还有一部分,毫无疑问,是出自下面的一个或几个原因:1:利益的超级反应,2:避免不一致倾向导致的"维持现状倾向"3:过度自我关注倾向导致的"捐赠效应"4:我认为最主要的一条非理性原因是某种形式的损失过度反应倾向.很多股东无法忍受减少他们股份的想法,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愿意面对在他们看来是自我身份的贬值.但更主要的是他们担心错失掉从卖出去的股票或送出去的股票中所可能取得未来的收益.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恰当的解释了"林圆,但斌"为什么高位发行公众产品,同时坚持持有一些并不能长期给股东带来很好回报的公司,因为这里面隐含了很多的"非理性因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4-25 15:15 , Processed in 0.09108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