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楼主: 小麦~

新闻所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热钱来去加剧A股震荡 抽逃是最大隐忧

 A股市场正面临来自热钱不确定性的重大困扰。一方面,中国仍在“加息+升值”的轨道上运行,热钱涌入中国的动力增强;另一方面,宏观和政策面引发股市从最高点下跌近40%,投机资金有抽逃迹象。分析人士表示,今年热钱频繁进出的可能性显著增强,将放大A股市场的震荡幅度,为股市埋下隐忧。

  股市新添“变数”

  今年国内外股市继续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而A股市场又添了一项新的不稳定因素——热钱。

  热钱一向是“来无影,去无踪”,但其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却常常是惊人的。06、07年A股牛市中,热钱带来的做多力量有多强,暂时无法评估。不过,当时很多著名国际投资家、私募股权基金都在打中国股市的主意,却是不争的事实。投机资金通过贸易、外商投资、进出口信贷、个人资金汇入、地下钱庄等手段,无孔不入地钻进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热钱对于楼市、股市泡沫形成恐怕难辞其咎。

  07年上半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顺差达到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房地产直接投资”和“短期外债”增长最快,这两项都是热钱便于藏匿的进入渠道。

  目前这些热钱流入的渠道很难被彻底“堵上”。相反,由于升值和加息等因素,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力客观上在增强。央行和外汇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各种场合表示要加强外汇流入监测和监管。

  然而,热钱“来”令监管层烦恼,“去”同样令市场担忧。

  A股市场从去年10月开始的大调整也打击了投机资金投资中国股市的信心,这些资金可能开始成为“砸盘”的重要力量。有的分析人士开始担心,投机资金在获利之后,或许会开始大规模撤离中国,甚至重演东南亚金融危机,届时A股市场将岌岌可危。

  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与国际股市高度联动,这已经证明有大量热钱在我国股市上活动。即使热钱没有集中撤离中国,其频繁进出资本市场,同样放大了股市的波动幅度,不利于市场平稳运行。

  同时今年国际国内形势面临很多新的不确定因素。次贷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部分资金撤出美国金融市场,转向新兴市场;美元贬值推高原油、黄金、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吸引了部分投机资金;美元兑各主要货币贬值也可能改变全球投机资金的流向。全球热钱的动向更加令人无法捉摸。中国A股市场在此其中处境令人担忧。

  热钱流入动力增强

  人民币升值进入第三个年头,升值速度越来越快,而且目前升值预期暂难看到尽头。今年热钱博取人民币升值收益的热情空前高涨。

  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15%,今年以来不到3个月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3.6%,这一速度已经超过06年全年的升值速度,超过07年全年升值幅度的一半。今年人民币升值很可能升值达到8-10%。这么高的无风险收益率对热钱是一个不小的吸引。

  中国偏偏在此时陷入了十年不遇的通货膨胀危机中。08年2月CPI涨幅创下8.7%的11年新高。为对抗高通胀,07年央行连续6次加息,而央行行长表示“利率仍有上升的空间”。美国则从07年9月开始6次降息,联邦基准利率降至2.25%。中美利差已经倒挂并扩大到1.89%。汇差加利差两项,热钱今年可以安享10-12%的收益率。投机资金觊觎中国市场之心愈演愈烈。

  日本等国在本币升值的过程中,受到长期利好吸引,热钱的流入也是持续很多年。在经过升值初期的试探后,热钱流入规模逐渐加大。专家担忧中国正进入一个类似的阶段,热钱的威胁力在今年可能突然加大。

  种种迹象成为热钱大量流入的“征兆”。一直以来,对于热钱规模的估算没有很好的方法,以前常用的“外汇储备-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已经不能代表热钱等投机资金的规模。

  不过,去年以来外汇储备突然大幅度增加86.7%,剔除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以外的“其他外汇流入”也猛增20倍,去年达到1320亿美元,占全年新增外汇储备的28.6%。这其中不乏海外融资、个人和企业利润汇回等。但仅这些因素仍难以解释“其他外汇流入”高达的20倍的增幅。其中的“水分”恐怕数热钱的嫌疑最大。

  有研究报告甚至认为,07年全年有4600亿美元以上的境外投机资金流入我国,这一数额是06年全年流入额的4倍以上;近5年以来热钱流入量可能已达万亿美元。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热钱抽逃是最大隐忧

  热钱对一国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已经有太多的前车之鉴可供中国参考。即使是最发达的金融市场面对热钱的监管仍显得束手无策。随着近些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投机资金带来的金融危机爆发频率有加快趋势,而且危机的爆发也不再限于发展中国家了。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美国次贷危机,所有金融危机的酝酿都是在热钱大量涌入之际,而危机最终爆发却是由于热钱大量抽逃,这是任何一国金融监管当局最担心的事。正是由于怕热钱逃离,才有了对热钱流入的严格限制。

  次贷危机终于还是影响到A股市场。今年,受到政策面偏紧和经济增速可能放缓的影响,A股市场相对于外围市场的优势减弱。年初以来上证指数已经下跌近30%,这一幅度远大于美国、欧洲、日本、香港股市年内跌幅。A股市场对国际投机资金的吸引力下降。从这个角度看,热钱的确有抽逃的可能。

  此外,美元大幅贬值推高了国际原油、黄金、大宗商品价格,也吸引了投机资金的兴趣。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超过5%,原油期货价格涨幅超过15%,现货金涨幅近20%。国际专家纷纷表示,在原油等期货价格大涨的背后,国际投机资金的炒作是主要推动力。热钱有可能在大量向国际商品期货市场转移。

  美元贬值还可能切断原有的热钱投资链条。国际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热钱在近些年的产生和流动渠道就是利用日元的低利率套息,大量借入日元,继而抛售兑成美元投向其他国家。而目前美元对日元正大幅贬值,很可能阻碍热钱的流动渠道。

  全球热钱规模有多大,目前不得而知。不过,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流入额达到1.5万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热钱规模必定是这一数额的数倍不止。目前我国银行间市场上日常交易量不过3、4千亿元,股票市场交易量也不过千亿元。交易量仍相对较小,在国际投机大鳄眼中,仍是很容易操控的。

  按照上述研究报告的测算,近几年,尤其是去年一年,热钱流入中国的数量已经很惊人。从次贷危机的发生可以看出,流动性过剩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变成流动性短缺。热钱一旦集中撤离起来,破坏力同样会无法预想。在人民币快速升值与次贷危机交织的08年,热钱始终是A股市场不可忽视的隐忧。

+++++++++++++++++

流向哪里了.....期市,债市or期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会发生次贷危机吗?

背景】
  2007年3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花旗、贝尔斯登、美林、摩根、瑞银等一大批著名金融机构,2007年度都因次级贷款发生巨额亏损。贝尔斯登因支付危机被摩根大通以低价收购,成为危机发生以来第一家倒下的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股市出现大幅下跌和剧烈动荡,因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市场危机还在加剧。据有关研究机构估计,次贷危机的损失可能超过7000亿美元。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也受全球次贷危机影响发生动荡。深刻认识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机制,对防范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违规行为造成次贷危机

  在当前更为广泛的调查中,联邦机构正在调查抵押贷款公司是否存在利息矛盾、伪造账目、内幕交易,以及抵押证券是如何提供给投资者的,是否存在违规借贷问题等。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还在进行大约36宗民事调查,以查清次级抵押贷款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相关证券的价值是如何估算的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因债务人无法偿债而引发的金融市场危机。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客户的按揭贷款而言。通过抵押形式,对收入低、没有或缺乏足够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资信条件较“次”的住房购买人发放贷款。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按揭贷款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优质贷款市场、“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债务负担合理、风险小的优良客户,按揭利率相对较低。次级市场是指信用分数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如美国的低收入阶层和新移民。而“ALT-A”贷款市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泛指那些信用记录不错,但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合法证明文件的客户。次级市场和“ALT-A”贷款市场都是高风险市场,按揭利率比优质贷款高,次贷危机就是这部分市场出现问题引发的风险。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市场产生的风险有一套复杂的传导机制。在美国,个人贷款者是向抵押贷款公司而不是直接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银行将抵押贷款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再出售给购买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转移风险。同时,银行会与抵押贷款公司签署协议,要求抵押贷款公司在个人贷款者拖欠还贷的情况下,回购抵押贷款。银行还会购买一些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相当于购买一种对抗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的“保险”,来进一步分散自己的风险。次级按揭贷款出现风险,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2008年初开始对14家公司在次级抵押贷款中可能存在的会计欺诈、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展开调查。3月,又开始对全美最大的抵押贷款银行Countrywide涉嫌欺诈展开调查。这些公司的抵押贷款业务均受到毁灭性的次贷危机拖累。据报道,2004年至2007年之间,Countrywide抵押贷款业务的“服务性证券组合”突破1万亿美元。Countrywide于今年1月份接受了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40亿美元的并购要约。在美国司法部与联邦调查局对其展开调查前,Countrywide已经在接受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SEC)调查,并因为退休金基金涉嫌证券欺诈而遭到集体民事诉讼。在当前更为广泛的调查中,联邦机构正在调查抵押贷款公司是否存在利息矛盾、伪造账目、内幕交易,以及抵押证券是如何提供给投资者的,是否存在违规借贷问题等。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还在进行大约36宗民事调查,以查清次级抵押贷款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相关证券的价值是如何估算的。除了美国联邦调查局与证券及交易委员会之外,数个州的调查人员也正对抵押贷款业展开独立调查,以弄清相关公司是否违反了联邦借贷与民事权利法律,操纵误导少数借款者借进成本更高的贷款。

  我国房地产贷款安全吗

  如果加上大量以房产作为抵押的其他贷款,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已影响到银行一半左右的信贷资产安全

  我国的房地产贷款规模近几年发展迅速,并对银行业盈利能力和资产安全有较大影响。据上海银监局2008年2月发布的《2007年度上海市房地产信贷运行报告》称,截至2007年12月末,全市中资银行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5137.62亿元,比年初增加452.88亿元,同比多增63.28亿元,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58%。2007年,上海中资商业银行增量贷款中有27.5%投向了房地产业。截至去年12月末,中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32.2%。如果加上大量以房产作为抵押的其他贷款,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已影响到银行一半左右的信贷资产安全。在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剧及宏观调控不断加强的同时,房地产信贷运行与市场之间的关联更趋密切,无论是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是房贷借款人,都面临因房价波动而带来的压力与风险。针对这种状况,上海银监局表示,将加强宏观监管,关注信贷资源向房地产业聚集的趋势,适时提示各银行重视潜在的系统性信用风险,制订并实施合理、科学的信贷政策,分散、管理、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

  比较我国房地产市场与美国次级按揭市场,二者存在很大不同。最为主要的是住房抵押贷款人一般都是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没有复杂的衍生产品。同时,房产首付在20%,政策上不允许发放零首付贷款。但是,也要看到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存在的风险。

  一是贷款首付比例较低及虚假信用,存在大量投机性借贷。在房地产“新政”实施前,我国居民房地产贷款首付比例为20%。但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虚假操作的情况。据报道,2004年上海曾经发生过有人贷款7800万元,购买128套住房的重大违规贷款行为,就是通过假信用的方式进入的。

  二是超支付能力贷款不断增加。按照银监会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指引,个人每月按揭贷款还款额不得超过个人家庭月可支配收入的50%。但实际上,国内居民及住房投资者在办理住房按揭贷款时,很多人不能满足这一基本标准。有人从单位或找他人随意开出假的工资收入证明。银行信贷人员和房产销售人员为提高房屋销售和贷款业绩,甚至明确告诉贷款者只要能开到证明就放款。用假的收入证明、工资证明等虚假文件到银行进行按揭贷款,无疑埋藏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三是贷款利率增长快,导致部分债务人丧失支付能力。近年来,央行数次提升贷款基准利率。2004年10月29日从5.31%提高至5.58%;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5.85%。经过连续10多次上调,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提高到7.47%,这对信用差、还款能力不强的贷款人来说无疑是巨大压力。

  四是房价在飞涨后存在下跌趋势。统计数据显示,大城市近年房价指数上涨20%左右。就具体的楼盘而言,则上涨50%至100%甚至更多。飞速上涨的房价刺激了购房者的购买热情,炒房成为获取巨额财富的途径,使许多偿债能力低的人参与到购房队伍中。当房价下跌、房市流动性降低、贷款利率大幅调升时,势必加大高价购房者的偿债压力,使银行信贷面临巨大违约风险。

  如何防范信贷风险

  次贷危机对商业银行的重要启示是,在经济增长阶段忽视风险必将导致经济减速阶段的风险甚至是危机的爆发。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将首当其冲

  一要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高度关注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自2002年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境内商业银行在旺盛的贷款需求下产生巨大的盈利冲动,同时流动性过剩导致其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在盈利冲动和压力的双重推动下,大多数银行更多地注重盈利而忽视和放松了风险防范,贷款尤其是个人贷款增长速度居高不下。次贷危机对商业银行的重要启示是,在经济增长阶段忽视风险必将导致经济减速阶段的风险甚至是危机的爆发。从当前宏观调控态势和运行环境看,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近6年的快速增长后,未来几年中国经济高位增长的势头可能放缓。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首当其冲。同时,对中国的银行而言,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更好地防范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我国金融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不容忽视,必须深化改革,改进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要科学设计信贷产品。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金融机构为了逐利而不惜降低借贷标准。面对房价不断上涨,忽视住房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亦即贷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贷款公司和银行为了营销推出了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将这些贷款证券化,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风险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为危机埋下祸根。因此,金融机构必须审慎经营,科学设计信贷产品。同时,在具体业务操作中,必须恪守原则与标准,打好风险防范的基础。

  三要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与具体产品的关系。目前,中国房地产处于上升周期,房价上涨较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发展得非常快。2007年以来,商业性购房贷款中的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呈逐月加快趋势。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来看,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银行一定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各类金融风险。对此,银监会对银行一再发出风险提示,要求银行不能放松借贷标准,严格“三查”,严防假按揭和虚假贷款,并多次就银行房地产贷款进行现场检查。同时,在房价不断上升的环境下,银监会还提示银行要高度关注贷款抵押物的价格风险。

  四要做好预警,控制规模与风险。近年来,出于战略调整和经营转型需要,境内商业银行普遍将个人信贷作为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在目前资产价格快速攀升、存在回调压力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高度关注个人住房信贷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不能简单地将个人贷款或消费性贷款视为低风险贷款而不加选择地大力发展。从上海地区银行房地产信贷投放看,个人信贷快速增长强化了银行信贷长期化的势头,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的隐患加大。因此,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我国商业银行应高度关注个人房地产贷款风险,加强信用系统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防范和制止金融机构违规发放不符合条件的贷款。在当前动荡的金融环境下,金融监管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是金融创新要坚持“谨慎经营”原则。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所谓金融创新中,次贷不仅很快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还被分配到各种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组合之中。对冲基金及其他高杠杆机构以其财务杠杆工具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放大与次级债有关的各种交易,这导致衍生产品价值与其真实资产价值之间的联系被完全割断,放大了相关投资和交易风险,使金融活动背离了金融机构的“谨慎经营”原则。当风险集中爆发时,再追溯原生信贷产品的发行质量,为时已晚。因此,在产品设计与每一单合约执行过程中,就应按照谨慎经营原则,合理评估无风险约束下的放贷行为与潜在风险的平衡,防患于未然。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

    《国际金融报》 (2008-03-25 第08版)

++++++++++++++++++++++++++++++++++++++++
ZC市有ZC市的好处:*18*: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油牵动世界神经

纽约市场原油期价近日已突破每桶110美元大关,一时间引得中东媒体议论纷纷。
  对中东来说,石油作为一种珍贵的资源,固然换来了金钱、财富甚至权力,但是,被称为“魔鬼汗珠”的石油,给中东人民带来的并不全是福音,因为伴随石油而生的纷争、战乱数不胜数。

  现代中东国家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堪称一部石油史,很多国家是伴着石油的发现、开采、出售而发展起来的。阿拉伯著名石油专家阿塔尔在他的《中东石油历史》中写道:“没有石油,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许多中东国家,可以说,石油渗透进了中东的血液,石油改变了一切,包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石油多了,麻烦甚至灾难也随之而来。譬如,石油成了战争的诱因和原动力,为石油而战,是中东多场战争的共同特色。如果没有石油,许多战争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而且中东的石油分布集中,油质上佳,开采成本低廉。这势必会激起西方大国的觊觎之心,石油利益构成了中东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牵动着国际政治、经济的神经。石油里流淌着国际政治的血液,国际政治的风云中也飘荡着浓郁的石油味道。

  中东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石油库”,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乃至战略利益。中东的石油因此是大国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必不可缺的战略物资,一些西方大国均从其战略利益出发,围绕中东能源展开争夺。这种争夺使中东动荡不宁,成为牵动全球的热点地区,使中东在世界格局和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更加重要和凸显,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和世界石油市场格局也因此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变化。

  石油是一种不能再生的稀缺能源物资,终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因此,在可使用的阶段,它就显得弥足珍贵。石油运输方便、能量密度高,所以成为最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这是阳光、风、地热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所无法取代的。

  目前,全球90%的运输依靠石油来驱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有过每桶10多美元的油价,1986年7月曾跌到7至9美元,甚至现货市场5美元即可购买一桶。可是,世易时移,回想当年,人们只能唏嘘慨叹。

  有学者认为,资源已经成为新世纪国际争夺与控制的战略制高点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国把石油资源安全确定为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富有石油资源的中东必然会更多地牵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神经。

+++++++++++++++++++++++++++++++++
1857好样的~
但是,米办法...现在只能这样,低调些也好:

或许,1-2年后,大家会真正见识到什么市亚洲最赚钱的公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各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以下简称国发7号文件),现就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大力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体现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扩大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抓紧抓好加快发展服务业这项重大任务,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国际竞争力整体跃升,推动国民经济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

  金融系统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积极组织学习国发7号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作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狠抓贯彻落实,务求取得实效。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充分考虑服务业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坚持重点支持与统筹发展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策扶持相结合,抓紧研究制定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配套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措施。要建立健全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工作机制、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科学制定指标,完善考评程序,努力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工作责任,逐步形成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进一步提升银行业整体实力。积极培育银行类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提高银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发挥银行业在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中的作用。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上市融资和探索推进综合化经营,积极提供综合性、多样化、优势互补的金融服务。引导银行类金融机构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营业网点,拓展电子服务渠道,优化业务流程,积极加强和改进对客户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倡导银行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银行业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积极引导资金流向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领域。

  进一步提升证券业的综合竞争力。适当放松管制措施,抓紧落实基础性制度,丰富证券市场产品,继续发挥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承销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传统业务的支撑作用,提高综合经营水平。积极引导和支持证券公司在风险可测、可控的前提下开展创新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改善盈利模式,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基金管理公司组织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完善产品结构,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经纪公司的监管和指导,提升安全运行水平、优质服务水准和市场运作效率。继续加强市场稽查和执法工作,加大对证券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进一步促进保险业加快发展。因势利导,推动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深化保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保险业综合经营试点,促进保险机构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健全保险市场体系。完善责任保险配套法规体系,积极采取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等方式,加快发展责任保险。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探索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有效方式,加快发展健康保险。完善商业养老保险税收政策,支持保险机构参与企业年金市场,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正确处理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金融系统各部门要密切关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进一步提高金融风险预警能力,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有效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金融机构要强化忧患意识和前瞻意识,规范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时反馈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动态信息,有效防止金融发展中的新生因素对金融稳定的冲击,不断提高抵御风险综合能力。

  三、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多领域开发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服务企业个性化信贷需求特征,建立符合服务业特点的内外部信用评级体系,加快开发面向服务企业的多元化、多层次信贷产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和约束机制,积极创新适应服务企业融资需求的债券品种。发展外汇、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为服务企业提供外汇避险工具和对冲利率风险工具。引导保险集团公司发挥子公司协同效应和集团优势,推动金融业务的交叉销售和综合拓展,促进保险服务多元化发展。加强和规范应收账款融资管理,推进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顺利开展。逐步将收费权质押贷款范围扩大到城市供水、供热、公交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具有一定还贷能力的水利开发项目和城市环保项目,逐步探索开办以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的贷款业务,促进公共服务业加快发展。

  鼓励多层次拓宽服务业融资渠道。努力消除市场分隔、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对服务业发展的阻碍,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形成高效率的场外交易市场,建立适合国情特点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拓宽服务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等方式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制订和完善股票和债券发行的相关规则以及信息披露准则时,要充分考虑服务企业的特点,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直接融资便利。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优先考虑批准服务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调整监管政策,鼓励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服务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托、融资租赁服务。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扩大受托范围,培育市场竞争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强的保险机构投资者。发挥民间借贷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引导外资依法进入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

  四、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大力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稳步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加快发展适合“三农”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多种货币信贷政策手段,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大对农村服务业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大力支持生产型的农村服务业。全面推动小额贷款,大力扶持经营分散、资金需求规模小的农村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面向农村服务业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积极研究建立国家政策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和巨灾风险保险体系。逐步实行并推广对粮棉主产区主要农产品品种和养殖业的农业保险试点。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信息采集和使用范围。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研究农村服务企业和农户信用评价体系。支持农村金融机构采用多种方式,低成本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逐步扩展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为农村服务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资金清算服务。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改善业务管理,提高服务效率,为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资金汇划服务。

  大力扶持中小服务企业发展。加大面向中小服务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加强针对中小服务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中小服务企业规范可持续发展。对符合条件的中小服务企业,积极提供融资支持。进一步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合作,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优化中小服务企业融资环境。探索发展中小服务企业联保贷款业务。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中小服务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中小服务企业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对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服务企业的信用评级,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的中小服务企业开展业务。

  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特别是电子支付工具,加强非现金支付法规建设,防范非现金支付风险,加快支付服务领域价格改革和市场化步伐,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加快发展。加快人民银行与税务、质(技)检部门相关信息系统的联网进程,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大力支持重点区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促进重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金融机构要研究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区域策略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服务业贷款利率差别化定价机制, 注意发挥重点区域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的辐射拉动作用,推动餐饮、商贸、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培育信息服务、环保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促进产业关联度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带动效应强的消费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重点区域一、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

  大力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新形势,积极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完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政策,健全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体系,简化境内服务贸易企业对外支付手续,满足服务贸易企业合理用汇需求。对“走出去”服务企业的后续用汇及境外融资提供便利,支持有实力的中资服务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完善服务企业出口信贷、服务产品买方信贷政策措施,对服务贸易给予与货物贸易同等的便利和支持。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列入《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的出口项目或企业,按规定给予贷款支持,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适应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重点支持服务外包发展,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自身业务范围内积极支持服务外包发展;鼓励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积极开发新型险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服务外包企业办理外汇收支提供便利,大力支持服务企业对外承揽服务外包业务。

  五、加快金融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金融服务平台

  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服务企业普遍建立信用档案,充分发挥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有效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扩大征信产品使用范围。完善市场筛选机制和市场监管体系,培养具有民族品牌、社会公信力的征信机构,建立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征信机构体系,满足全社会多层次、专业化的信息服务需求,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健全反洗钱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反洗钱法律法规制度,推进反洗钱工作从银行业向证券业、保险业等行业纵深发展,研究制定支付清算组织、彩票、贵金属、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等特定非金融行业的反洗钱规章。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加快监测分析系统和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健全非现场监管体系,促进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合法规范经营。

  加快国库信息化体系建设。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建设,抓紧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建设,加快政府对服务业扶持资金拨付,加强税收入库全程监控,为服务企业创造良好的纳税环境。推动通过人民银行国库系统将政府性资金直接拨付到最终收款人账户的试点工作,推进由国库直接收缴和拨付社保资金业务,逐步将所有政府资金收支活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进行管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完善支付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第二代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具有快速生产恢复能力、业务切换能力和数据查找功能的灾难备份系统,保障支付清算业务连续、安全运行,提高支付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外币支付服务。完善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维护机制,督促银行加强流动性和支付风险管理,保障各类支付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抓紧新型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是人才战略。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健全人才工作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着力培养掌握市场规律、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级金融人才,大力提高金融系统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为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金融人才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九日

(责任编辑:孙红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10*: MACD发帖好像不限制那么多了: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姜伟新:建立和完善中国住房政策体系 三点思考

 人民网北京3月23日专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为期三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昨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中国2020:发展目标和政策取向”。在今天下午的“建设住有所居的住房体系”单元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介绍了建立和完善中国住房政策体系等相关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了三点思考。以下是发言实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参加这次论坛,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下面,我就建立和完善中国住房政策体系问题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大家知道,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们对城镇住房制度进行了根本性改革,即取消实物分配,推进住房商品化。最近几年,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做法,我们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实行了住房保障政策。应当说,经过多年探索,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政策框架,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住房政策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房地产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大合理,住宅建设还不适应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科技贡献率低,资源消耗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对此,我们有以下三点思考:

  第一,坚持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城镇住房需求大,但资源承载率相对不足,因此,制定住房政策,必须坚决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减少住宅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一要合理规划,主要建设中小套型住房;按照节约用地的要求,确定适当的住房建设套型面积、建筑形态和建筑容积率。优化空间布局,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寸空间,在精心设计,保证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应。二要科学建设,提高住房的节能环保水平和住房品质。加快住房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的新技术。三要引导居民适度消费,既要积极保护住房居民的积极性,改善居住的条件,同时还要加强国情教育和政策引导。反对超前消费,树立经济适用、理性适度的住房观念,形成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

  第二,坚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政策体系。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目前中国城镇80%左右的住房已经通过市场交易来进行配置,国内外经验都表明,市场机制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家庭的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中处于基础型地位,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同时,要继续强化政府对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职责,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一是要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财政能力总体有限,要坚持适度保障的原则。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二是要从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的供应。帮助那些既不属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又没有能力进入市场的家庭解决住房问题。考虑到中国地区之间发展程度差异很大,要更多地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政府确定住房大的原则和政策,具体做法:允许各地区因地制宜。例如,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发展限价商品房等。三是要多种途径改善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步伐,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的环境整治。

  第三,坚持城乡统筹原则,加强对农民住房的政策研究和引导。我们将根据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情况和严格保护耕地的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建设的原则,深入研究进城定居人民享受城市住房政策和农村住房及宅基地政策的衔接,积极探索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建设,强化和规划管理,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按照集约和节约使用农村建设用地的要求,加强对旧村改造的规划指导,当然也要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农村住房的建筑质量,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的安全问题。

  女士们、先生们,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愿意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与大家分享住房发展和住房政策的经验教训,共同为实现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做出不懈的努力。谢谢大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对资本产业上市运作过程比较感兴趣....

很复杂,也很简单....: 值得好好研究~

未来金融大国的魅力....


学习学习再学习~:*2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时期财富评判的标准~

古时候:   劳动力的多少(剩余价值)
商品时代:  产品价值和需求,实物产业链
现在呢....:  资本运作!虚拟财富~:

PS.纯为个人理解:*26*: 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务部:中国正向消费型国家过渡

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3月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随着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美元,国内消费市场总体空间进一步扩大,中国正在向消费型国家过渡。
  于广洲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目前,中国是全球消费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宽带市场,也是第二大黄金饰品市场和汽车市场,以及第三大奢侈品市场和医疗市场。

  200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456美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消费、投资、出口中贡献最大的一项。近5年,中国消费年均增长13.1%。今后即使年均增长10%,到2020年,消费规模也将超过30万亿元。

  于广洲说,到2009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文化娱乐、住宅、旅游等占国内消费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预计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

  同日,商务部公布的2008年商品市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主要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供求关系总体稳定,市场平衡性继续增强,但少数商品在一定区域和时段供应偏紧。

  分析认为,虽然供应偏紧的商品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市场供求面上的表现将主要还是结构性、区域性、阶段性的。在价格杠杆作用下,供需达到新的平衡,供求矛盾也将得到缓解。

    《国际金融报》 (2008-03-25 第01版)

+++++++++++++++++++++++++++++++++++
YES,努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热钱或藏匿于贸易项下 疏堵并举限制热钱涌入

自2004年4季度之后,中国贸易顺差急剧增长。专家表示,其中部分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形成了热钱的流入,再加上资本管制的原因,导致热钱乔装混入贸易项下。

  分析人士建议,应从海关税收作为第一道关卡,限制热钱大举涌入。此外,也应促进热钱评估的有效化,加大对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后资金流向的监管力度。

  热钱如何藏在贸易中

  “由于国际资本预期人民币升值,以及中美、中日利差倒挂,混入贸易中的境外资金这几年一直有流入,但由于混入贸易的热钱表面上是合法的,其总量和流入渠道难以监控和统计。”商务部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

  “热钱混杂在顺差中流入境内,主要是通过企业高报出口价格,低报进口价格造成的。热钱要流出,则是相反,低报出口价格,高报进口价格。”该人士称。此外,也有企业虚报出口项目,以国际贸易中的“预付款”手法,使热钱混入贸易项目中流入境内。

  从2007年情况看,股市去年一季度的异常放量与当时的外贸顺差迭创新高可能有相对应关系,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或有部分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涌入证券市场。

  但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贸易顺差连续回落。这也引发热钱通过经常贸易项目大规模撤退的担心。这种忧虑不无道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跨国金融机构利润持续下滑,多只投资基金因亏损而被迫清盘。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紧张以及保证金交易的制度安排都对国际热钱的集中撤离创造了条件。

  分析人士也表示,贸易顺差回落不能证明热钱正在逃离。“顺差回落一方面反映外部市场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外贸调控政策有关。此外,也有月度偶然性因素影响。而热钱流出的理由也不成立。尽管目前美元资产价格下降,但美元持续回落的预期,以及由次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的负面效应没有完全消化,前景仍不明确。因此对于海外资金而言,留在中国境内可能更加安全。”商务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疏堵并举防热钱

  既然热钱可以通过合规贸易渠道涌入,那么如何限制热钱在境内“兴风作浪”呢?

  一方面,应从源头上将热钱“堵在”境外。“这可以通过税收来控制。比如服务企业,收入越多交纳的所得税越多。商品企业也是这样,海关要监控商品进出口价格,进出口商品额越大,企业所要交纳的增值税就越多。这将增加投机资本合谋企业的成本。目前我国资本项目还没放开,热钱流进流出的成本相对较高。”商务部人士表示。

  黄靖指出,在美国资本项目是可以放开的,但是对于资本流入后的监管和统计都极其严格。美国财政部每月公布国际资本(TIC)月度报告,着重强调长期证券的跨境交易状况,也包括某些非市场渠道的资金流动,如换股和资产担保证券本金的偿付等。

  “目前在热钱监管方面,一是政府各部门要统一监管规则,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二是境外资金进入渠道的正规化,建立正常的跨境资金流动渠道;三是热钱评估的有效化,实现监管部门评估标准的统一。”黄靖说。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此前也表示,今年将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外汇检查力度,以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后人民币资金流向为重点组织一系列专项检查,并会同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等违法犯罪行为。

++++++++++++++++++++++++
让它们去该去的地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叫什么来着~

圈起来打!:*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15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 加息迫在眉睫

中国社科院专家袁钢明:“中国CPI涨幅达到了8.7%,该数字与中国目前3.93%的税后基准利率相比较,负利率水平已经扩大至477个基点。而且中国已经是连续15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加息迫在眉睫。”

  “我知道肉价涨得很厉害,不过我并不打算养猪。”在陕西关中地区调研的一个多月里,这是袁钢明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因此,刚刚结束这轮调研返京的袁钢明为通胀给出的“药方”是:尽快加息,及时平抑通胀预期。

  袁钢明和他的课题组已经进行了五年多的农村实地观察研究。他认为,在加息的短期急救政策之后,“最重要的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民养猪、种地的政策扶持力度”,保证长期物价稳定。

  中美利差不足以吸引热钱

  在是否该加息的争论声中,央行在上周选择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过,这丝毫没有动摇袁钢明对于尽快加息的政策主张,“政府目前应尽快加息,以弥补物价上涨给老百姓的银行存款带来的损失,再不加息就不合理了”。

  2月份,中国CPI涨幅达到了8.7%,袁钢明认为,“该数字与中国目前3.93%的税后基准利率相比较,负利率水平已经扩大至477个基点。而且中国已经是连续15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加息迫在眉睫。”

  不过,美联储本月再次降息,使中国的加息空间进一步压缩。中国再加息会不会使中美利差进一步扩大,进而引发更多的热钱进入中国?袁钢明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我国的资本账户尚未开放,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热钱交易费用高,中美利差本身不足以吸引热钱,加息空间还很大。”

  加大对农民养猪扶持力度

  要想长期稳定中国物价,仅靠加息还远远不够,要从物价上涨的源头——农村入手。

  根据袁钢明的调研,陕西关中地区养殖专业户养猪规模一般在35头,去年肉价上涨,每头猪可以净赚500元,这样35头一年可以净赚17500元。

  尽管养猪的收入已经和外出打工接近,不过,农民们的回答却令袁钢明颇为意外,“我知道肉价涨得很厉害,不过我并不打算养猪。”袁钢明认为,这实际上反映出农民深层次的忧虑,“得了蓝耳病赔了怎么办?万一等猪该出栏了,肉价跌了怎么办?……”

  袁钢明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补贴、价格保护等措施,加大对农民养猪、种地的扶持力度。改变家庭分散养殖,发展新型畜牧业。“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不过政策扶持力度还需加强”。

++++++++++++++++++++++++++++
加息之前,资金会回流的,不管哪种,都要回来:
拭目以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麦肯锡季刊》:石油财富在世界经济中的新作用

当阿拉伯投资者收购西方企业的股份时,西方各国的监管者可能会担忧,然而,巨大的石油美元储备已经使利率保持低水平并支持了金融资产。那么,石油美元剧增更广泛的影响是什么呢?

  随着石油价格不断创出新高,欧洲和美国以外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决定着金融市场中的趋势。石油美元投资者拥有一种新发现的影响力,自2002年以来已经上涨两倍多的石油价格使这些石油美元投资者成为构成全球经济市场巨大转变的最大和增长最快的要素,这种转变还包括亚洲各国央行、私募股权公司和对冲基金(注1)。实际上,高油价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税负,为石油输出国创造了大笔收入。2006年,石油美元成为全球净资本流的最大源泉,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首次超过了亚洲(图1)。这些收入的大部分又循环流入全球金融市场,使石油美元投资者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参与者。


而且,石油美元投资者的影响可能至少在今后五年里继续增长。未来石油美元海外投资的具体规模将取决于石油价格,而石油价格又受制于大量的不确定性。不过,我们可以使用由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所作的三个基准价格点和对全球能源需求的研究来预计石油美元资产的总体方向。

  以石油价格每桶50美元计算,到2012年石油美元国家的年净资本流出将达到每年3,870亿美元(图2)(注2)。这个总量意味着将以每天超过10亿美元的速度向全球金融市场注入资本。以石油价格每桶70美元计算,流入全球市场的石油美元将会更多,到2012年会达到每年6,280亿美元,这意味着新的石油美元投资接近每天20亿美元。到2012年,石油美元海外资产的总值将增长至6.9万亿美元。 即使石油价格下跌至每桶30美元,石油美元海外资产也将以每年6%的速度强劲增长,到2012年达到约4.8万亿美元;届时,石油生产国将为全球金融系统增加1,47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该数字将大于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石油美元盈余。


毫无疑问,这股石油资本的洪流正在创造着新的动态,石油美元投资者的崛起正日益加剧人们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政府对市场的影响的担心。由于一直比较缺乏有关这些强大的新投资者的事实材料,麦肯锡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提供新的数据和分析来为这一讨论提供基础。

  石油美元资产在何处

  根据我们的估计,截止到2006年底,石油输出国投资者拥有3.4~3.8万亿美元的海外金融资产(注3)。这一数额以若干种方式投资于海外。

  中央银行

  有些石油美元最终作为资源由央行掌握,这些银行投资于海外资产以稳定货币,使之免受国际收支平衡波动的冲击。央行的主要投资目的是稳定性,而不是回报的最大化。它们主要以现金和长期政府债券(目前主要是美国国债)的形式持有外汇储备。在石油出口国中,沙特阿拉伯拥有最大的央行基金,2006年的估值为2,500亿美元。

  主权财富基金

  大多数石油输出国已经建立了国有投资基金,通常称为主权财富基金,用来将石油盈余投资于全球金融资产。与央行的储备不同,这些基金拥有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范围包括股票、固定收益工具、房地产、银行存款和其他替代型投资,比如,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提供的那些产品。大多数主权财富基金以一种相对传统的方式在资产类别中分配它们的投资组合,通常依靠外部的全球资产管理人来进行管理。到目前为止,这些基金很少在海外企业中拥有控股权。据报道,石油出口国中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拥有的总资产高达8,750亿美元(图3)。



政府投资公司

  越来越多的石油输出国将它们的一部分财富引入规模较小且目标更明确的基金,例如,迪拜国际资本(DIC)和Istithmar。这些实体直接投资于国内和海外企业资产,避开主权财富基金的组合投资方式。很多都像私募股权公司那样运营,独自或者与财团一起积极地购买和管理企业。它们的投资包括图沙兹集团(伦敦蜡像馆的所有者,该集团于2006年被DIC收购,随后在2007年被卖给默林娱乐公司)和Barney’s New York百货公司(2007年被Istighmar收购)。

  高资产净值的个人

  在除挪威以外的大多数石油出口国中,私人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富有和超富有的个人手中(注4)。这些投资者将他们的一大部分财富置于海外,通常使用伦敦、瑞士和其他金融中心的金融媒介,并且多数拥有高度多样化的资产分布。他们还有一些独特的喜好,对股票和替代型投资情有独钟。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估计,私人个体石油美元海外投资已经占到全部石油美元海外投资中的40%。

  政府控制的企业

  特别是在国内市场受限制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国中的一些国有企业直接或间接从政府获得资金,然后投资于海外企业。这类交易中的一部分吸引了众多的公众关注。引人注目的是最近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出资116亿美元收购GE的塑料部门以及迪拜的环球港务集团(DP World)耗资82亿美元对英国渡船企业集团P&O的收购。仅在2005和2006年,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的收购者在国际并购上就花费了700多亿美元(注5)。

  私营企业

  最后,石油输出国的私营企业像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同行一样,使用留存收益和资本增长为海外投资提供资金。这些企业包括科威特的移动电信公司(MTC)、科威特国家银行、总部设在科威特的物流公司Agility以及埃及的Orascom。与政府控制的企业一样,在我们对石油美元财富的估算中,并没有包括私营企业的海外收购价值。

  促进流动性――可能也助长资产泡沫

  自2002年以来,石油价格已经增长了两倍,累积增长的大部分进入石油输出国的投资基金和投资者的私人投资组合。然后,这些资金的大部分又在全球金融市场循环,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在固定收益市场,这种增加的流动性使利率大大降低。我们估计,美国债券的总海外净买入已经使长期利率下降了大约130个基点。其中的21个基点可归结于石油输出国各国央行的买入(注6),其影响相当于来自诸如开曼群岛、卢森堡、瑞士和英国等金融中心的资本流量的影响,但还不及亚洲各国央行对美国利率的影响的一半。石油美元还为国际股票市场增加了流动性。考虑到海湾合作委员会各国投资者的分布(注7),我们估计,每年股票市场吸收了2,000亿美元的石油美元,约占它们市值的4%(或2万亿美元)。

  一些观察家担心,这种新的流动性正在对资产价格产生通膨效应,也许会助长泡沫的产生。我们的分析显示,这种担心在公共股票市场理由并不充分。尽管股票的市值自2000年股票市场下跌以来已经快速提高,但我们发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和股票回购(通常使用债务)是主要的原因。在日本和美国,私募股权比例近年来已经下降,而在欧洲它们也只是缓步提高。(然而,在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它们是增加了。)

  全球房地产市场情况完全不同。根据经济学人智库的研究,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价值增加了30万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70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同期的GDP增长(注8)。这种提高不仅反映了石油美元投资者对全球房地产的偏好,还反映了较低的利率和风险利差使房屋净值贷款和更高额的抵押贷款成为可能。

  石油美元的确以很多方式帮助提高了全球杠杆作用。较低的利率和信贷利差使对冲基金得以增多,私募基金得以繁荣,目前这两者膨胀的节奏可能已停顿(注9)。尽管较低的利率和利差为英国、美国和其他很多国家的消费信贷创造了足够的流动性,但重新评估后的风险嗜好可能让这种全球信贷泡沫破裂,给借贷双方都带来痛苦。2007年中期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问题引发了对信贷风险的一次重新评价和一场银根紧缩。因此,尽管石油美元对世界金融市场有着牛市的影响,但人们有理由小心谨慎。

  不断加剧的担忧

  尽管石油美元在增加全球流动性和刺激整个世界的各种金融资产类别的增长方面有着很多有益的影响,但石油输出国投资者的崛起已经引起了担忧。

  一种担忧是,石油美元主权财富基金的巨大规模加上它们对风险相对较高的偏好可能会增大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这些基金有限的透明度加剧了这种担忧。不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投资组合非常多样化,不仅跨越所有资产类别和地区,而且还通过很多媒介和投资者进行。多样化降低了这些基金可能使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的风险。另外,有历史记录表明,石油美元投资者对巨大资金流量的广泛市场影响保持敏感,并使用衍生产品和媒介来减轻其影响。例如,据报道,ADIA将其基金的70%通过外部资产经理人(即那些知道他们必须在市场中慢慢来以避免不利的价格调整的中介)进行投资。石油美元直接投资者趋向于采取一种相对较低的姿态。

  另一种担忧已经引起了欧洲和美国金融市场监管者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即对主权财富基金可能将它们不断增长的金融影响用于政治或其他非经济动机的担忧。巨大的政府投资者在金融市场的崛起是一种新现象,一种与国家所有权在真实经济中不断缩小的角色相悖的现象。考虑到这些投资者有限的透明度和巨大的规模,有些观察家对隐藏在他们投资战略下的动机提出质疑。作为企业的公共投资者或所有者的国家投资者在海外市场将如何表现?他们将寻求价值创造最大化和长期增长,还是他们的投资将反映他们政府的政治目的和他们本国企业的利益?金融市场要求信息自由流动以使其高效率运行。带有非经济动机的巨大且不透明的市场参与者可能扭曲其他投资者所需要的定价信号。欧洲和美国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现在都支持为政府投资者制定信息披露标准。

  大多数主权财富基金都有至少将它们资产的一部分通过外部经理人进行投资的记录,这应有助于缓解这些担忧。为了相同的目的,增加这些基金对它们的规模、投资目标、目标组合分布和内部风险管理以及治理程序这些信息的主动披露也符合基金的利益;这类信息将使管理良好的基金出人头地并展示一种合作精神。一些观察家认为,挪威的政府养老基金是一个典范,因为它将其资产分布、投资标准和投资项目都公布在它的网站上。

  欧洲和美国的监管者应确保任何对于主权财富基金的行为的政策决定都基于对事实的客观评价。重要的是,要把国有企业对公司的直接并购和政府投资公司进行的直接企业收购与主权财富基金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被动投资区别开来。主权财富基金通常在公共债券和股票证券中拥有多样化的资产组合,而不是在外国企业中控制大量股权。

  最后一个担忧:较高的石油价格的长期经济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价格的上涨引发了主要石油消费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并在拉美使全球银行陷入一场石油美元推动下的借贷狂潮。两者都使所涉及的国家经受了重大的经济伤痛。目前较高的石油价格对全球金融市场一直有利,但是反常的是通货膨胀尚没有提高很多。较高的石油价格对世界经济真的有好处吗?正如我们看到的,石油美元正在给非流动投资(如房地产、艺术品和企业)的市场制造通膨压力。如果这种压力超出那些市场的范围,潜在的资产价格泡沫就可能破裂。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还能适应较高的石油价格,而没有出现引人注目的通货膨胀或经济放缓,但这在未来也许会发生变化。


注释:

  1、“The New Power Brokers: How Oil, Asia, Hedge Funds, and Private Equity Are Shaping Global Capital Markets”,可在线免费阅读报告全文。

  2、净资本流出等于经常帐目盈余减去误差和错漏。

  3、因为没有全面的官方数字,很难确定石油出口国海外资产的实际规模。我们的估算基于已公布的数据、我们自己的研究和与该地区银行业专家的访谈。

  4、石油出口所创造的财富中一部分落入中产阶级和大众富裕家庭的口袋。然而,他们都是不太成熟的投资者,一般都把他们财富的大部分放在国内金融系统中。在中东,估计这些投资者拥有2,000~2,500亿美元的资产。由于我们研究的重点是石油美元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因此我们的分析中未包括中产阶级和大众富裕投资者。

  5、石油输出国全部企业的海外收购总值可能要高得多,可能要把石油美元海外资产池增加几千亿美元。但是,我们的计算未将那些企业收购的价值计算在内。首先,它们只在企业中,而不在金融资产组合中;其次,很难计算它们的价值,收购者通常都不是上市公司,公布的信息有限。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是: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

  6、我们根据Francis E. Warnock和Veronica Cacdac Warnock开发的方法作出此评估。见NBER工作报告12560,,“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and U.S. interest rates”,2007年10月。详情请参见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的附件B。

  7、有关不同类型石油美元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分布,请参见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全文。

  8、《经济学人》,2006年6月15日。

  9、Antonio Capaldo,Richard Dobbs和 Hannu Suonio撰写的“2007年交易盘点:并购热是否已走到尽头? ”,《麦肯锡金融季刊》(2008年冬季),第8~13页。

  本文译自: “The new role of oil wealth in the world economy”

  原载于《麦肯锡季刊》 (china.mckinseyquarterly.com) 2008年1月。版权所有 ?麦肯锡公司1992-2008。本文经麦肯锡公司授权转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传,平安拟增发H股,融资20亿:*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07年度业绩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行,股票代码SH: 601398;HK: 1398)今天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公布2007年度的经营业绩。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7年工行实现税后利润人民币823亿元,同比增长64.9%(按照中国会计准则,2007年工行实现税后利润人民币820亿元,同比增长65.9%);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4元,将向全体股东派发年末股息每股人民币0.133元。

  2007年是工行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务年度,工行持续推进经营战略转型和各项业务的创新发展,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为公司股东创造了优异的回报。2007年,工行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比2006年提高了31个基点,达到1.02%,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比2006年提高了86个基点,达到16.23%。

  与此同时,工行的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资产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工行连续第五年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双下降”,不良贷款率由2006年底的3.79%下降1.05个百分点至2007年底的2.74%;拨备覆盖率则从2006年底的70.6%上升32.9个百分点至2007年底的103.5%,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工行2007年经营业绩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工行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贯彻商业银行经营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既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应用的作用,又以此为契机调整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净利息收益率显著提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快速增长,国际化经营取得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工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成本收入比控制在较好水平,风险管理体系日趋完善,这些都为其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产负债业务的盈利能力明显提高

  2007年,工行通过调整优化资产负债业务结构,资产负债业务的盈利能力明显提高,资产收益率大幅提高,存款付息率基本保持稳定,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67%和2.80%,比2006年分别上升35个基点和39个基点。

  在信贷业务领域,工行坚持稳健的信贷经营原则,各项贷款增长适度,投向更趋合理。截至2007年末,工行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745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3%,贷款增幅比较合理。贷款主要投向了风险可控、效益良好的领域,其中小企业贷款增长近50%,余额达到2139亿元;个人贷款快速发展,比上年增长30.6%,余额达到7521亿元。通过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拓展高收益贷款,工行贷款综合收益率不断提高,由2006年全年的5.42%提高到2007年的6.11%,上升了69个基点。

  在资金业务领域,工行积极完善资金交易平台和市场风险管理系统,资金业务投资品种和组合结构持续优化,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适当加大人民币信用类产品投资力度和人民币投资组合的期限结构调整,推动非重组债券收益率由2006年的2.83%提高到2007年的3.48%,提高65个基点。

  在负债成本的控制方面,工行抓住资本市场发展机遇,通过主动管理负债,满足客户资产管理的要求,分流了大量定期存款到理财业务,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使得存款付息率在存款基准利率连续上调的环境下基本保持稳定,存款成本控制良好。2007年底,工行的客户存款和同业存入款项达到76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活期存款在客户存款中的占比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3%。

  ----手续费和佣金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2007年,工行通过推进收益结构多元化、服务创新等举措,实现了净手续费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工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创记录的344亿元,比2006年增长110.4%,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7.2%,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3.4%,较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托管业务、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银行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获得快速增长。其中理财业务同比增长381%,托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3%,电子银行业务同比增长85%,银行卡和投资银行业务同比增长分别为41%和45%。

  同时,工行还继续巩固了中国第一信用卡银行的市场地位。截至2007年底,工行银行卡发卡量突破2.1亿张,其中信用卡发卡量突破2300万张,比上年末上升了一倍;信用卡消费交易总额和卡均消费额等核心指标均保持市场第一。

  ----国际化经营取得重大突破 综合化经营稳步推进

  2007年,工行综合运用申设、并购等多种方式,稳步构建以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为重点,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辐射中国主要经贸合作地区的全球化机构网络体系,打造境内外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国际化经营取得重大突破。2007年,工行先后完成了收购印尼Halim 银行的交割和开业,顺利实现工银莫斯科的开业,在多哈设立分行的申请获得卡塔尔金融中心管理局的正式批准。工行推进了对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和澳门诚兴银行79.93%股权的收购,其中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成为标准银行最大的单一股东,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对外投资。此外,工行申设美国纽约分行、中东地区迪拜子银行和澳大利亚悉尼分行的工作也已经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境外监管报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2007年末,工行海外分支机构总数达到112家,与122个国家和地区的1349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2007年11月,工行独资的金融租赁公司正式成立,综合化经营稳步推进,工行将积极探索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向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延伸发展的新模式,增强各项业务发展的协同效应。

  ----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

  2007年工行在实现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成本得到合理控制,成本收入比继续处于内地和国际的较好水平,2007年进一步降低至34.7%,与上年相比降低了1.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2007年工行还创新发展了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成功投产了法人客户评级优化系统,实现了单笔非零售信贷资产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的计量,显著提高了评级结果的准确性,达到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要求,风险计量技术已经接近国际领先水平,为工商银行在2010年底前实施内部评级法高级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07年,工行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限额管理、报告以及市值评估和重大市场风险应急处理等程序和手段,提高了市场风险管理水平;主动分析全行资金流动出现的新规律和市场变化趋势,充分抓住市场机会,合理实施资金流动性安排和同业融资策略,在有效保证全行资金支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融资收益;此外,工行进一步完善了操作风险监测、提示和通报机制,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在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说:“自上市以来,工行的市值始终保持在全球前五大市值银行之列。工行卓越的表现亦获得了境内外市场的高度评价,相继获得国际知名媒体评选的中国最佳银行、最佳零售银行、最佳托管银行、最佳现金管理银行、亚洲最赚钱银行及全球最佳交易奖等众多奖项。穆迪也将本行的长期信用等级调升至‘A1’。从2008年起,工行开始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做一名守法纪、重诚信、行公益、促和谐的优秀企业公民,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实现公司价值、股东回报、客户和员工利益及社会形象的同步提升,努力将工行建设成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敬的现代金融企业。”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说:“2008年,工行将持续推进战略转型,保持盈利可持续增长。一方面,工行将稳健发展信贷业务,完善行业信贷政策和区域信贷政策,统筹推进行业和区域信贷的协调健康发展。重点做好‘两高一剩’行业风险、环保信贷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的防范工作。另外,工行继续实施第一零售银行战略。大力开发个人金融业务高端市场,实现储蓄与理财业务的协调发展,加快进入私人银行业务领域,保持信用卡发卡量、年消费额同业第一的地位。同时将继续拓展资金业务,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创新产品,扩充业务种类,保持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和市场份额双第一。工行将进一步推进国际化、综合化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完善境内外综合化经营布局。积极创造条件进入牌照类投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市场。此外,2008年工行还将建立战略推进机制,建立完整、系统的竞争力分析量化指标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渠道建设力度,整合提升品牌形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全面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27*: 彻底服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或许,未来几年内,石油美元会慢慢脱钩...

石油要O了....XX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新添"变数" 热钱"来去"加剧A股震荡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  者:王栋琳     时间:2008-03-25 00:03     
  
  
  A股市场正面临来自热钱不确定性的重大困扰。一方面,中国仍在“加息+升值”的轨道上运行,热钱涌入中国的动力增强;另一方面,宏观和政策面引发股市从最高点下跌近40%,投机资金有抽逃迹象。分析人士表示,今年热钱频繁进出的可能性显著增强,将放大A股市场的震荡幅度,为股市埋下隐忧。
     股市新添“变数”
     今年国内外股市继续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而A股市场又添了一项新的不稳定因素——热钱。
     热钱一向是“来无影,去无踪”,但其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却常常是惊人的。06、07年A股牛市中,热钱带来的做多力量有多强,暂时无法评估。不过,当时很多著名国际投资家、私募股权基金都在打中国股市的主意,却是不争的事实。投机资金通过贸易、外商投资、进出口信贷、个人资金汇入、地下钱庄等手段,无孔不入地钻进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热钱对于楼市、股市泡沫形成恐怕难辞其咎。
     07年上半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顺差达到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房地产直接投资”和“短期外债”增长最快,这两项都是热钱便于藏匿的进入渠道。
     目前这些热钱流入的渠道很难被彻底“堵上”。相反,由于升值和加息等因素,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力客观上在增强。央行和外汇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各种场合表示要加强外汇流入监测和监管。
     然而,热钱“来”令监管层烦恼,“去”同样令市场担忧。
     A股市场从去年10月开始的大调整也打击了投机资金投资中国股市的信心,这些资金可能开始成为“砸盘”的重要力量。有的分析人士开始担心,投机资金在获利之后,或许会开始大规模撤离中国,甚至重演东南亚金融危机,届时A股市场将岌岌可危。
     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与国际股市高度联动,这已经证明有大量热钱在我国股市上活动。即使热钱没有集中撤离中国,其频繁进出资本市场,同样放大了股市的波动幅度,不利于市场平稳运行。
     同时今年国际国内形势面临很多新的不确定因素。次贷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部分资金撤出美国金融市场,转向新兴市场;美元贬值推高原油、黄金、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吸引了部分投机资金;美元兑各主要货币贬值也可能改变全球投机资金的流向。全球热钱的动向更加令人无法捉摸。中国A股市场在此其中处境令人担忧。
     热钱流入动力增强
     人民币升值进入第三个年头,升值速度越来越快,而且目前升值预期暂难看到尽头。今年热钱博取人民币升值收益的热情空前高涨。
     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15%,今年以来不到3个月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3.6%,这一速度已经超过06年全年的升值速度,超过07年全年升值幅度的一半。今年人民币升值很可能升值达到8-10%。这么高的无风险收益率对热钱是一个不小的吸引。
     中国偏偏在此时陷入了十年不遇的通货膨胀危机中。08年2月CPI涨幅创下8.7%的11年新高。为对抗高通胀,07年央行连续6次加息,而央行行长表示“利率仍有上升的空间”。美国则从07年9月开始6次降息,联邦基准利率降至2.25%。中美利差已经倒挂并扩大到1.89%。汇差加利差两项,热钱今年可以安享10-12%的收益率。投机资金觊觎中国市场之心愈演愈烈。
     日本等国在本币升值的过程中,受到长期利好吸引,热钱的流入也是持续很多年。在经过升值初期的试探后,热钱流入规模逐渐加大。专家担忧中国正进入一个类似的阶段,热钱的威胁力在今年可能突然加大。
     种种迹象成为热钱大量流入的“征兆”。一直以来,对于热钱规模的估算没有很好的方法,以前常用的“外汇储备-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已经不能代表热钱等投机资金的规模。
     不过,去年以来外汇储备突然大幅度增加86.7%,剔除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以外的“其他外汇流入”也猛增20倍,去年达到1320亿美元,占全年新增外汇储备的28.6%。这其中不乏海外融资、个人和企业利润汇回等。但仅这些因素仍难以解释“其他外汇流入”高达的20倍的增幅。其中的“水分”恐怕数热钱的嫌疑最大。
     有研究报告甚至认为,07年全年有4600亿美元以上的境外投机资金流入我国,这一数额是06年全年流入额的4倍以上;近5年以来热钱流入量可能已达万亿美元。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热钱抽逃是最大隐忧
     热钱对一国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已经有太多的前车之鉴可供中国参考。即使是最发达的金融市场面对热钱的监管仍显得束手无策。随着近些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投机资金带来的金融危机爆发频率有加快趋势,而且危机的爆发也不再限于发展中国家了。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美国次贷危机,所有金融危机的酝酿都是在热钱大量涌入之际,而危机最终爆发却是由于热钱大量抽逃,这是任何一国金融监管当局最担心的事。正是由于怕热钱逃离,才有了对热钱流入的严格限制。
     次贷危机终于还是影响到A股市场。今年,受到政策面偏紧和经济增速可能放缓的影响,A股市场相对于外围市场的优势减弱。年初以来上证指数已经下跌近30%,这一幅度远大于美国、欧洲、日本、香港股市年内跌幅。A股市场对国际投机资金的吸引力下降。从这个角度看,热钱的确有抽逃的可能。
     此外,美元大幅贬值推高了国际原油、黄金、大宗商品价格,也吸引了投机资金的兴趣。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超过5%,原油期货价格涨幅超过15%,现货金涨幅近20%。国际专家纷纷表示,在原油等期货价格大涨的背后,国际投机资金的炒作是主要推动力。热钱有可能在大量向国际商品期货市场转移。
     美元贬值还可能切断原有的热钱投资链条。国际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热钱在近些年的产生和流动渠道就是利用日元的低利率套息,大量借入日元,继而抛售兑成美元投向其他国家。而目前美元对日元正大幅贬值,很可能阻碍热钱的流动渠道。
     全球热钱规模有多大,目前不得而知。不过,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流入额达到1.5万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热钱规模必定是这一数额的数倍不止。目前我国银行间市场上日常交易量不过3、4千亿元,股票市场交易量也不过千亿元。交易量仍相对较小,在国际投机大鳄眼中,仍是很容易操控的。
     按照上述研究报告的测算,近几年,尤其是去年一年,热钱流入中国的数量已经很惊人。从次贷危机的发生可以看出,流动性过剩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变成流动性短缺。热钱一旦集中撤离起来,破坏力同样会无法预想。在人民币快速升值与次贷危机交织的08年,热钱始终是A股市场不可忽视的隐忧。
   
    FDI暴增之谜:是热钱还是投资客?
     08年1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78%;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81.28亿美元,同比增长75.19%。快速增长的FDI,使得市场产生对热钱的担忧。FDI的暴增是热钱加速流入,还是因国际资本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呢?
     今年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81.28亿美元,同比增长75.19%。其中,1月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78%。
     快速增长的FDI,使得市场产生对热钱的担忧。之前就有分析认为,在目前人民币升值和中美利率倒挂的大背景下,国际热钱有可能通过FDI途径流入中国,投资人民币资产,以获取无风险利润。
     FDI是热钱流入途径之一
     我国目前仍然实施资本项目管制,即国际资本并不能在我国自由进出,这一制度设置的初衷是为了防止资金大规模流出造成金融危机。
     此前一个惯用的算法是用新增外汇储备-当月FDI-当月顺差。07年中国贸易顺差与FDI之和约3272亿美元,与新增外汇储备差额高达1347亿美元,据此有人判断我国07年流入的热钱规模达到1347亿美元。但这一统计方法显然不确切。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在07年9月的一篇论文中表示,投机资本更为合理和全面的是“通过外商投资企业的渠道”流入国内。
     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通过关联交易、资金调度等谋取最大化利益。我国是世界各国中最大的和发展最快的市场,这不仅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还包括发展前景良好的资本市场。境外各种投资和长线投机资金通过外商投资公司的途径不断涌入国内,是市场化和利益驱动的必然。
     唐旭分析表示,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通过利润留存、直接投资折旧和外债等三种途径来将资金汇入中国。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也表示,不排除国际游资通过FDI形式流入中国,投资一些回收方便、固定资产投资较少的服务行业,通过这样变通方式来获取超额利润。
     疯狂的热钱 光明的中国
     热钱一般是具备高流动性的短期投资资金,他们追逐的投资标的往往要求具备很高的变现能力。05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我国资产价格上升,确实有一些短期资金流入国内。
     不过,平安证券高级研究员孙方红和李虹蓉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其一,前期暴跌使得美元资产的投资价值正逐渐显现;第二,从汇率看,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在降低;第三,08年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或不如07年初。由此他们判断,2008年中国市场对热钱的吸引力或不如07年,预计国际热钱流向将不会向07年那样明确,甚至会出现资金外逃。
     那么在这一大背景下,FDI大幅增长,恐怕是不能简单地用热钱来解释了。潘向东认为,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面对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必定会思考将资金投向何处会更安全、收益最高。
     不管是热钱还是看好中国的长期投资,FDI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事实,如果以前两个月的增速来看,08年我国FDI的规模很可能一举突破1000亿美元关口,而这也将对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
     2008年我国整体经济环境不容乐观,投资增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通货膨胀数据不断创出新高,股市波动性加大。巨额的外商直接投资首先将对压缩投资增速带来压力;其次大规模的FDI流入也促使国内流动性被动增长,加剧通胀风险。此外,不排除通过FDI形式进入中国的热钱留在中国投资人民币资产获利,从而加剧股市和楼市风险。长江证券一位研究员就认为,FDI在外贸顺差下滑的时候提供了额外的流动性,宏观上看对中国经济是正面的,但过分的流入也会累积风险。



  
++++++++++++++++++++++++

热钱....多还是.....XX的钱多啊:*27*:

比较下吧:*18*:

或许,这些其实根本就不是问题~只是被刻意问题话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尔街日报:中国主要银行将公布次债资产损失
  
信息来源:华尔街日报    作  者:      时间:2008-03-25 00:03     
  
  
  给次债危机下猛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定于周二(3月25日)公布业绩,届时这两家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资产的大型投资者将公布众所期待的信息:次级抵押贷款风险敞口对其利润的影响。
     总体上来看,中国的银行受到全球经济放缓以及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影响较小,2007年的收益有望创下历史新高。不过,参与海外投资多年的中国银行可能是个例外。3月19日,中国银行首次在香港股市跌破其发行价,连续五个月的走低已经使其市值缩水840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预计由于拥有相对较大的次债风险敞口,中国银行2007财年的利润最多比上年增长25%,低于其国内同行,中国其他银行的利润增长率预计至少为50%。
     《南方都市报》在2月27日的报道中称,据得到的多方面可靠消息,2007年中资银行在信贷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利润亦相应呈现大幅飙升:从2006年的3333亿元升至2007年的6100亿元,增幅达八成有余。其中,工行以超1000亿元排名第一。
     截至9月份,中国银行在次债相关资产上仍有近80亿美元的投资。《华尔街日报》援引分析师的评论称,这些投资的状况或许已经恶化,在第四季度出现了贬值,因此他们将关注中国银行是否在第四季度内进行了资产冲销或计提了拨备。冲销和拨备都将侵蚀其利润。分析师认为,该行2007年净利润增长1%-25%都有可能,
     此前,在新华社的报道中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称,该行2007年的利润将有明显增长。
     该报道还指出,中国银行业2008年的前景相比去年要黯淡得多。考虑到中国处于历史高位的通货膨胀率,央行正努力加紧控制贷款增长,这无疑将降低银行的利息收入。随着投资活动的下降,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也将减少。如果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客户开始拖欠贷款,这将进一步损害银行的收益。
     最终,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将会上升,不过这些指标相对滞后,只有在经济增速下降数月后才会显现出来。


+++++++++++++++++++++++++++++++
:*18*: 傻眼了吧:*29*:
小样!先学好孙子兵法再来:*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行公布07年业绩 股东应享税后利润同比增长3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联交所股份编号: 3988;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编号: 601988)于3月25日公布2007年年度业绩。2007年中国银行及时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细化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充分运用国际化、多元化的业务平台,实现了各业务条线的强劲增长,稳健可持续经营管理取得全面成效,经营效益迈上新的台阶,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2007年中国银行实现股东应享税后利润人民币562.48亿元,同比增长31.33%。每股净收益为人民币0.22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加0.14个百分点达到1.10%。中国银行董事会建议派发2007年股息每股人民币0.10元,同比增长25%。

  报告期内,中国银行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向以综合收益为基础的全产品营销和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转变,大力发展优质贷款业务。截至2007年底,中国银行集团客户贷款总额增长17.21%,合计折合人民币28,505.61亿元,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分别增长14.53%和25.71%。境内外币贷款市场份额稳居同业第一,内地银团贷款排名跃居市场首位,境内零售贷款新增市场份额位居同业前列。中国银行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客户贷款平均收益率较上年提高46个基点达到5.94%。其中境内人民币贷款平均收益率提高63个基点至6.06%。

  行为纾解资本市场发展对存款分流的影响,中国银行于2007年加大主动负债管理力度,大力发展第三方存款。客户存款同比增长7.55%。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大幅增长88.23%,市场份额提高了2.66个百分点。存款结构不断改善,活期存款和保证金存款增长13.92%,占客户存款余额比例较上年底提高了2.74个百分点至49.09%,有效地控制了资金成本,维持了合理的流动性水平。

     2007年,央行六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为银行业的息差管理带来一定挑战。中国银行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妥善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净利息收入人民币1,527.45亿元,同比增长25.85%。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同比提高40个基点,达到4.74%。平均付息负债资金成本仅上升9个基点至2.15%。净利差和净息差均较上年提高31个基点,分别达到2.59%及2.76%。

  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的不断强化,带动了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迅猛发展。报告期内,中国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同比劲增91.92%,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0.96%至人民币299.67亿元。

  2007年,中国银行大力提升财富管理能力,积极发展代理业务,完善了个人理财、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三级服务体系。全行统一标准的理财中心达366家,拥有1,000余家理财网点,组建了一支由2,700多名理财投资顾问和理财经理组成的专业化理财队伍。中银理财客户增长18.12%。销售本外币结构性理财产品折合人民币3,000亿元,推出产品331款,并在内地推出首个QDII产品 ―“中银稳健增长?”产品,累计净值达到人民币1.278元/份,出众的业绩彰显了中国银行在外币理财领域的显著优势。代理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代销基金数目和金额分别较上年增长130%和322%。托管资产净值较上年末增长150%。

  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各种联名卡和奥运系列卡不断推陈出新。2007年,全年新发贷记卡234万张,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合计突破1,100万张,人民币卡直销额同比增长52%,信用卡透支款劲升84.5%,带动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增长26.69%。

  国际贸易增长再上新台阶,国际结算业务量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带动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6.01%。中国银行连续数年荣获《财资》、《贸易融资》等知名金融传媒评选的“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奖项,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中唯一获得该奖的银行。

  外汇业务领域,中国银行在不断巩固和扩大传统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业务。2007年,人民币债券交易结算量跃居市场第一。结售汇、贵金属、人民币掉期业务及债务保值业务继续维持市场领先地位。外汇买卖业务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境内机构实现结售汇价差收入人民币76.47亿元,同比增长28.78%。外汇敞口管理工作卓有成效,2007年底净外汇敞口进一步减少至41亿美元,市场广为关注的外汇敞口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中国银行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中银国际实施“商人银行”发展战略,各项业绩再上新台阶。香港新股承销量列中资投行之首,境内国债承销业务在券商中蝉联市场第一,被评为中国CEO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10大投行”。香港寿险业务利润再创新高,境内产险毛保费收入劲增313%,新设分公司12家,业务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中银投积极拓展股权投资业务,扩大投资领域和规模,税后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91.88%。旗下的中银航空租赁税后利润同比增长67%,各项业务进展顺利,并通过内部联动积极带动了其它业务的发展。中银基金股权关系理顺,资产管理规模和营业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303%和252%。海外网络稳步扩张,英国子行、鹿特丹分行相继开业。欧非、亚太、美洲三大银团贷款中心成立。海内外业务联动和客户推介加强。

  2007年,中国银行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经营效率不断提高,人均营业利润大幅增长30.22%,人均营业费用仅上升21.23%,成本收入比(不含营业税及其它税费)由41.97%下降到41.76%。

  中国银行IT蓝图建设取得重大发展。完成了核心银行系统一期客户化开发及系统集成测试第一阶段工作,管理信息系统首次实现信息和报表大集中,海外信息科技大集中亦顺利完成。北京、上海信息中心投产。网上银行基础平台在试点分行顺利投产,实现了国内与海外网上银行平台的统一,实现了企业与个人客户网银服务的整合,网上银行安全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

  2007年,中国银行继续加强主动风险管理,全面落实风险管理集中化、专业化改革的各项措施,在境内机构正式实施基于违约率(PD)模型的公司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对大额高风险授信客户和重点集团实施名单式风险监控管理,加强对产能过剩、潜在过剩及宏观调控影响较大行业的监控,集团信贷质量持续改善。减值贷款余额和减值贷款率持续「双降」。2007年末,已识别减值贷款余额较上年底下降12.51%至人民币903.17亿元,减值贷款率3.17%,较上年底下降1.07个百分点。减值贷款准备金覆盖率首次突破100%,进一步提高至106.37%,信贷成本下降至0.31%。

  截至2007年底,中国银行资产总额为人民币59,912.17亿元,较上年底上升12.46%。负债总额为人民币55,405.60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2.73%。股东权益总额为人民币4,506.57亿元,增长9.13%。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0.67%和13.34%。集团年末总市值达到1,978亿美元,列全球上市银行第4位。

  截至2007年底,中国银行证券投资总额约合人民币1.71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49%。中国银行高度关注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市场的变化,并于2007年第四季度择机处置了部分风险较高的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以及与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相关的全部债务抵押债券。截至2007年底,中国银行持有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的账面价值为49.90亿美元,占集团证券投资总额的2.13%。其中,AAA评级占71.23%,AA评级占25.93%,A评级占1.10%。

  中国银行持续跟踪美国信贷市场变化对美元投资组合的影响,对有关投资采取了审慎的减值评估程序。截至2007年底,就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计提减值准备12.95亿美元,并针对上述债券公允价值的下降,在股东权益中确认了2.82亿美元的公允价值变动储备。

  2008年以来美国信贷市场有所恶化,中国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对债券投资的监控与管理,有效控制风险。

  中国银行肖钢董事长表示:展望2008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随着国际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大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增长可能高位趋稳并适度放缓。政府将继续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中国银行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战略转型,加快海外业务发展,积极寻求并购机会,强化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为股东带来长期增长的价值回报。作为北京2008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将秉承“服务奥运”这一宗旨,弘扬奥运精神,以奥运促发展,以发展助奥运,借助奥运会契机,继续推进银行战略的落实。

  中国银行副董事长兼行长李礼辉表示:几年来,中国银行将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锐意进取、夯实基础,为未来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行将继续深化业务架构整合,优化信贷资源和财务资源配置,坚持质量优先和产品创新,增强资产负债管理,加快发展境内外币贷款等高收益业务,扩大非利息收入来源,提高海外业务和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对集团的利润贡献,继续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扎实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和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基础建设,大力推进IT蓝图建设和网点转型,追求卓越,持续增长,在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注:本新闻稿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数据

   关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为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总行设于北京,在全国设有超过10,000间分行及分支机构,在海外地区亦建立了在中国商业银行中最广泛的国际分支机构网络,拥有689家海外分行、子公司及代表处,遍及全球28个国家及地区,与超过1,500家外国银行保持代理关系。按核心资本计算,2007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9位。

  中国银行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同时亦通过旗下附属公司中银国际、中银保险、中银投资、中银基金从事投资银行、保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从而建立了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性综合服务。子公司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份编号: 2388)的下属全资附属公司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以及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均是当地的发钞银行之一,前者是香港第二大商业银行,后者是澳门最大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于二零零六年六月一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股份编号: 3988)上市,同年七月五日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编号: 601988)挂牌,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成功发行上市的商业银行。中港两地成功上市进一步扩大了中国银行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实力和影响力,为中国银行的百年品牌再添美誉。

  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银行同业、国内外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中国银行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8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多次被《财资》评为“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贸易融资》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被《亚洲货币》杂志评为“最佳现金管理银行”、 “结构性货币产品国内最佳供货商”、 “结构性利率产品国内最佳供货商”,被《金融亚洲》杂志评为“亚洲最佳公司(最佳管理、最佳公司治理、最佳股利政策)”、“中国最佳外汇交易银行”。在美国知名财经杂志《财富》与世界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Hay(合益)集团合作评选的25家“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中,中国银行榜上有名。




++++++++++++++++++++++++++++++++++
不服不行!:*27*::*18*: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3-26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帖子ING~真努力~

加油~

em11.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20 00:43 , Processed in 0.090519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