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楼主: 翻过那座山

翻过那座山--------投资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2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企业去调查不用提前预约吗?谁去都可以得到公司的接待吗?希望楼主和曾经经历过的给点经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主导华虹NEC宏力联姻 上海能否做大半导体前景未明

这不过是两家企业之间的事情,何以产生这么大动静?在华虹NEC和宏力半导体整合的背后,是上海市有关方面调整芯片产业链重心,在产业低谷之际争取国家扶持的深思熟虑
       [淘股吧]
      
         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简称《规划》)。业内人士认为,通过《规划》的标题可以看到,“调整”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前的一个重要铺垫。而上海半导体行业近来的一系列动作似乎正印证了这一点。
      
         1月9日,华虹集团旗下子公司上海贝岭在上交所发出公告称,已选举赵贵武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赵贵武的到来是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CEC)指派的,他的另一身份是CEC的规划计划部总经理。同月22日,该集团另一子公司华虹NEC亦传来人事变动的消息:原总裁兼CEO刘文韬正式卸任,接替他的是半导体产业明星——邱慈云,后者曾就职于台积电、中芯国际等著名代工企业,是发展12英寸生产线的高手。
      
         产业调整还在继续。2月13日,与华虹NEC近在咫尺的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在其员工大会上公开宣布,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主任傅文彪已于1月19日正式担任该公司的新董事长。
      
         在半个月内,上海的三大半导体企业接连发生重大的人事更迭,令业界震惊。在专家们眼里,这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当然不是巧合,箭头指向同一事件——剥离华虹集团旗下的设计业务,交由上海贝岭身后的CEC接手,同时整合华虹NEC与宏力半导体的代工业务,成立一家新的大型代工企业,并上马12英寸生产线。三企业密集换帅正是为了上海半导体产业的整合而铺路。
      
         令人深思的是,不过是两家企业之间的整合,何以产生这么大动静,甚至连上海市政府官员都参与在内?
      
         捏出一个“骨干”
      
         华虹集团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大尖端科技项目——909工程的主体单位,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芯片设计、代工等业务。旗下的上海贝岭先期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最早的中外合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此后于1998年9月成为上市公司。华虹NEC也于1997年7月成立,是国内率先拥有8英寸线的半导体代工工厂。宏力半导体则是于2003年9月开业,拥有1条8英寸生产线。
      
         早在几年前,华虹NEC与宏力半导体就已经传出了整合的消息,但一直都是只闻打雷不见下雨,原因是“双方股权结构复杂,整合困难重重”。如今,在行政力量的主导下,这重重困难似乎突然迎刃而解了。显然,有关方面十分迫切地想要促成此姻缘。
      
         业内有观点指出,这与《规划》中提到的一些政策有丝丝关联。首先,集成电路产业是今年国家启动实施的六大重点工程之一,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是十项扶持措施之一。其次,《规划》还特别指出,“依托骨干企业重点项目,提升工艺水平,实现先进12英寸生产线规模化生产,达到90至45纳米技术能力。”国家在“依托”骨干企业的同时,当然会给它们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扶持,而这无疑是在寒风中煎熬着的半导体企业的重要机遇。
      
         然而,抓住重要机遇的条件是先成为“骨干”企业。“华虹NEC和宏力虽然是上海规模较大的两家半导体企业,但和中芯国际等其他代工大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以目前产业最主流的12英寸生产线为例,中芯拥有4条,而华虹和宏力都没有),两者合并方可成气候。”上海一半导体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他还指出,华虹和宏力国家都想扶持,不可能厚此薄彼,但如果分开扶持,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合并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事实上,国内不乏与华虹和宏力规模相当的半导体企业,为什么国家要重点支持它们并购重组?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认为,华虹和宏力的主要股东均为国资背景,政府对整合之后的新公司拥有控制权,这符合《规划》中所提到“逐步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的政策。iSuppli分析师顾文军则认为,两家企业资源结构互补、地理位置相近也是整合的重要优势。
      
         在采访中,有消息人士还告诉《IT时代周刊》,今年国家将对2000年出台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国务院18号文”)进行修订或重拟,这也会给半导体骨干企业带来重大利好。
      
         各项政策已经到位,只欠一个符合条件的“骨干”。
      
         盘活“12英寸生产线”
      
         据本刊记者了解,华虹NEC与宏力半导体整合之后将准备上马12英寸生产线。目前,“华虹集团12英寸生产线”已经在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1月14日,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其环评工作做了首次公示,称其属于909工程升级改造项目。至此,搁浅已久的华虹12英寸生产线终于开始大步前进。
      
         知情人士指出,当年,为了让这条生产线顺利投产,909工程的倡导者、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胡启立亲自找到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原总裁王宁国,后者在半导体设备行业拥有丰富的资源。事实上,王宁国在华虹12英寸生产线上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他的撮合下,华虹与国外设备供应商达成了类似于“分期付款”的协议,为华虹减轻了不少资金压力。然而,当时投资一条12英寸生产线需要15亿美元,对年销售收入仅几十亿元人民币的华虹集团而言,资金缺口太大。
      
         为了筹集大额资金,华虹NEC曾几度计划赴海外上市,却一次次“流产”。据了解,2007年的时候,华虹NEC已符合香港上市的财务条件,至于为何仍然没有上市,个中原因不得而知。据悉,华虹和宏力都曾找过中芯国际,希望与其整合。不过,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尤其是两者复杂的股权结构,张汝京暂时没有参与整合的打算。
      
         资金问题解决不了,再加上技术来源上的难题,最终,原本打算安置12英寸生产线的厂房却住进了8英寸生产线。
      
         但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芯片尺寸已经是90纳米了,而华虹NEC和宏力生产的芯片还在130纳米以上。对芯片代工企业而言,产品越低端利润就越薄。众所周知,90、65、45纳米的芯片都只能在12英寸生产线上生产,因此,上马12英寸生产线已迫在眉睫。
      
         业内认为,华虹NEC和宏力的整合将对华虹12英寸生产线产生很大的利好,因为华虹本身没有12英寸厂房,而宏力原有的3座12英寸厂房都可为新公司所用,这样能够大大节省基础设施的成本。不过,也有人士表示,可能会在宏力北边新建一座12英寸厂房。
      
         另据悉,呼之欲出的“华虹集团12英寸生产线”总投资约22亿美元,有望在合并后获得部委层面的助力。消息人士透露,22亿美元主要来自于政府,包括国资委、上海市政府等,具体比例尚不清楚。这条生产线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工,并且2-3年后可达到月产能3.5万片的规模。
      
         暂别IDM模式
      
         在打造12英寸生产线的同时,华虹集团计划将剥离出来的设计业务交由大股东CEC接手,代工业务则与宏力半导体整合成立新代工厂。对此,业界认为华虹集团将设计业务和代工业务一分为二,证明其将暂时放弃向IDM(垂直集成器件制造)模式转型的计划。和12英寸生产线一样,IDM模式也是上海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隐痛。2005年的时候,华虹集团曾对外宣称,将由“代工+设计”的模式转型为IDM模式,并为此做了不少工作。那么,现在为何决定放弃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本刊记者指出,目前在上海发展IDM模式根本就不现实,因为IDM模式通常是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然后贴上自己的标签销售,实行这种模式的企业(如英特尔和三星)一般不可能接到其他设计公司的代工定单(对方会担心自己的核心技术被抄袭)这就要求企业自身有充足的定单量,才能保证制造部门的资源不被闲置浪费,“只有品牌知名度够高,芯片设计能力够强,才可能拿到源源不断的定单”。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上海的半导体企业(包括华虹在内)目前还没有一家的芯片设计能力达到这种水平,因此,上海恐怕只能暂时放弃IDM模式,“但从长远角度考虑,IDM模式仍然是一种趋势,尤其是对芯片需求量异常庞大的中国而言”。
      
         普华永道2008年11月发布的《中国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2008最新分析》显示,中国的半导体消费量占全球1/3以上,而产量却不到1/10,中间有一个600亿美元的市场鸿沟。专家们认为,如果国内半导体企业能够多制造一些自己设计的芯片,那么,在此次金融风暴中,中国半导体行业所受到的影响将很小,因为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支撑着。而由于国内目前芯片设计的实力较弱,代工企业主要从国外获取定单,因此,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其出货量普遍大幅下滑。
      
         不过,通过一系列整合,上海的芯片设计产业将有望做大。据悉,华虹集团旗下的设计业务(“南华虹”、“北华虹”、上海贝岭)极有可能实现合并,同时交由CEC控制。赵贵武从CEC空降上海贝岭就正是落实这样的计划。此外,上海贝岭和上海先进半导体之间也会有进一步的合作。
      
         去年9月1日,上海先进半导体的董事会就出现过剧烈的人事变动。坊间曾有传言,先进半导体“高管地震”的背后隐藏着上海贝岭即将入主先进半导体的影子。据悉,两家上市公司都已经做好换股准备,接下来将完成换股,届时双方旗下资产将重新整合。
      
         至于上海何时会重启IDM模式的发展计划,业内人士一致表示难以确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2 天

发表于 2009-3-1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继续跟踪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回来,说些感慨.
600895并不是多么神奇的暴利的股票,
但俺还是很幸运的选择了它,因为它符合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
每股收益,净资产是两个肤浅的指标,只能做价值投资的参考.重要的是资产质量.
管理层持股和职工信托,应该是我们普通投资者关注600895最大的理由.
因为真正的基本面,我们还是雾里看花,猜测的成分居多.
但俺想,管理层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去欺骗自己的员工.
2012年,信托才到期,预计企业的基本面依然会持续改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600895今日有2分钱缺口,必补.
因为这个股票很难有缺口,至少今天不具备缺口的外部条件.
所以明天下跌补缺口则是好事,若上涨不补则可考虑卖出部分股票.....等补缺再买回来.
在2008.12.04日出现缺口后,俺曾经短线卖出过一部分股票,补缺口后又买回来,
当时没有在贴子里说明,是因为不愿误导别人,博取几个点的差价对长期投资意义不大.
普通人博差价,很容易迷失大方向.俺不同,即使做错俺也会不惜一切代价买回股票,不至于做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07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发表于 2009-3-1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转转。看看鳄神:*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86 天

发表于 2009-3-17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谢谢鳄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7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翻过那座山 于 2009-3-17 19:54 发表
600895今日有2分钱缺口,必补.
因为这个股票很难有缺口,至少今天不具备缺口的外部条件.
所以明天下跌补缺口则是好事,若上涨不补则可考虑卖出部分股票.....等补缺再买回来.
在2008.12.04日出现缺口后,俺曾经短 ...



继续跟着鳄神的脚步,持有中~~每天都要来看一下这个帖子更新了没有:*(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3-17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续关注! 看鳄神笑看风云!:*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17日收到控股股东-上海张江(集团)公司(本次增持前持有公司股份81680660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2.74%,下称:张江集团)有关通知,张江集团根据其增持公司股份计划,于2008年9月16日至2009年3月15日期间,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3014586股,增持后持有公司股份82982118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3.5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才花了1亿多点,应该有第二轮增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耐心等待600171的买入机会,同时也关注60089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空是痛苦的,
一年也做不了两三次,
俺的成功率是100%,但愿这次也不例外.
只要回补12.15元缺口,俺就买回这部分股票,不贪.
这是旁门左道,不应该提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没有专门拜访600171,
但在华虹附近吃午饭,
华虹员工很礼貌,很朝气。
企业一点也没有衰败的迹象,虽然亏损那么多。
20亿美元。上海今年第一大投资项目就是华虹,
600171一定会受益。整合是必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86 天

发表于 2009-3-19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鳄神的票都是全流通的,为何选择全流通的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9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行云流水话投资股指家园真正的艾略特波浪群组

发表于 2009-3-19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600895恐怕10.88难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tan_china 于 2009-3-19 20:04 发表
600895恐怕10.88难保

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
俺说一个现象:强势股票在上涨途中,阶段性极限跌幅是30%。这个很准。
如果14.07元是阶段性顶部,那么极限低价是14.07*0.7=9.85元,
跌破10块就是长线买点。
当然俺不敢认同14.07元是阶段顶部,补缺口12.13元俺就动手买回放空的股票。
总之,补了缺口再说。
但愿这次不要失手,否则俺的短期投机成功率就不是100%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罗 于 2009-3-19 11:01 发表
鳄神的票都是全流通的,为何选择全流通的呢?

俺选择股票跟这个关系不大,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3-20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d:1*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86 天

发表于 2009-3-2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必顶鳄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6-2 04:46 , Processed in 0.07612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