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查看: 4834|回复: 27

[个股交流] 有关国学问题请教高手(长期交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国学问题请教高手(长期交流)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甜甜爱吃糖 浏览:4834 回复:2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论语中有一词位“巧言令色,鲜矣仁”大多解释为花言巧语,一副讨好谄媚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义道德的。” 这种解释放到文中感觉不打合适,不符合“学而第一”的中心意义。大家是否有更好的解释。请雨版和老王给大家讲讲

[ 本帖最后由 甜甜爱吃糖 于 2009-2-22 22:2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作为一代宗师不应说出含有贬义的语言来骂人。感觉这种解释更为不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9-2-21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半本论语治天下。
现在没事能读读论语的人,已经不多了。*d:1*
孔老大概是因为他那个时代中,巧言令色+薄仁者太多,
为正世风作此说。
人是复杂动物,善辞令巧颜色,与仁义道德的多寡,似并无直接联系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江上老王 的帖子

有道理,老子就没说过这类话,,楼主看看老子吧,深度上和侧重点不大一样

比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段的理解难度不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5 天

发表于 2009-2-2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xyzok 的帖子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说的是下德、伪道德。

修身治国平天下,看似大义,而目的是平天下,
管别人正秩序,是下德。

上德不德,
想理解老子,当学自然无为之德,修己之身,切实实践……

“巧言令色,鲜矣仁”大多解释为花言巧语,一副讨好谄媚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义道德的。”
这种解释也许不合孔子本意但比较符合实际。

究意原意?当放在上下文中理解了。

其实生活中那琐碎的,能放的放下。轻松自如的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是更好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t9998 的帖子

看过一位高人的解说,如饮甘露。

他说,他怎么说的,我忘记了,说个大概意思:大道在的时候啊,仁义都包含在其中的,只是之一,,大道失传后,才有人抓出仁义来说话;都是智慧人的时候,没人会说智慧的,当大士归隐后,才有人跳出来宣扬智慧,而他们大伪而已;上古仁贤时代,都能做到孝慈,所以没人会谈孝道,邪恶时代很少孝慈了,才有人提出孝道的重要;国家昌盛时期,,,后略。

孔子的时代已经是比较没落的状况吧,所以都在谈仁义道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48 天

梅花小孩金融易学家园新道家金融太极团

发表于 2009-2-22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巧言令色,鲜矣仁”。

此话不仅仅具有修养品德方面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增加了新的行为艺术方面的内涵。”

每个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不“巧言令色”,难以得到提拔,不“巧言令色”,难以作生意,难以当选做官做总统。其仁不仁,关键在于目的,即为个人一己私利,还是为他人,为大众,为社会。

声、色,人之好也。“巧言令色”能使彼此愉悦,促进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总是板着脸,“人相对,心隔墙,无言话衷肠。”孔夫子不"巧言令色",他周游列国,就没有诸侯国国君用他。而反对“巧言令色”者中,往往就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表里不一才是”巧言令色“的要害。
所以,对孔夫子的话,要古为今用。“巧言令色”作为一种行为艺术,正是很多成功者所必须具有的。而不能象孔夫子那样迂腐。相声演员就特别会“巧言令色“,他们是为大家带来愉悦,只要是为他人而“巧言令色”,其行为本身就是高尚的,其中就有“仁”在。

[ 本帖最后由 雨都孟军 于 2009-2-22 13:5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雨都孟军 的帖子

很受用。。。:)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版的古为今用,内容生动,真是让人受用。vv :1: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2-22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xyzok 的帖子

其实老子并非诋毁孔子,只是说儒术推行的难度,老子认为,如果天下都是如孔子般的圣人,那么根本用不着推行周礼,而正因为天下并无几个真正的儒生,于是推行周礼反而让天下乱。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是谁因谁果的问题,孔子认为因为礼崩乐坏,所以需要推行周礼,教化万民,而老子认为,礼崩乐坏的时候推行仁义,会更加重腐败,你推行有为、赞赏智慧,便会加剧竞争,但天下其实并无几个真仁义、大智慧的人,小人会乘机作假,结党营私。
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论语、大学、中庸等先秦的典籍,《弟子规》应当是一个基础。其中对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做出相应的规范,这对理解先人的思想有大的帮助。多谢大家的指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free0411 的帖子

我相信老子对阴阳对立和转化 和 时代的变迁 认识的更充分一些,这可以从他对道\名\善\恶的定义中看出来

孔子学易好像是中年以后的事,我们知道易是我中华所有文化的指导性纲领,老子的东西是严格遵循易学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老子和孔子曾经在有生之年有过一次会面,这是道儒两家的开创者的真心交流。孔子回去后学生们问孔子,老子这个人如何,孔子的答案是“可为吾师”。而且受到老子的启迪孔子开始学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学易后说:他妈的,我早学几年易,就不会犯那么多的错误了..:*18*: :*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故知新”其意我解。直说解释:学习历史,了解今天。不知可对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小学没有学过“温故知新”这个成语,大概老师觉得意义不大就不教我们了,可能大概。。

看老子啊,第一感,阴阳对立非常厉害,比如,谈善必谈恶,谈上必谈下,谈曲必谈直,谈重必谈轻,,等等特别多,,,就我个人的切身体会,感觉老子说的:多则惑,少则得。这句话太透彻了,应对当前网络文化,应对我们面临的知识爆炸,点中了要穴。。。古语说的,一门深入,一通百通,这是我们每个人要深思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
同意“一门深入,一通百通”
而且世界本来就是“一”,不是“二”,当然一通就等于全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学论语?
大家都知道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同时易辞也为孔子所作。要想真正了解易,一定要读懂论语,不知孔子怎能治易。同时还要读老子、大学、内经以及先秦、两汉的历史。只有了解了这些才可以说是为学易做了基础准备,易应当是一个体系。我个人想用3年的时间做要准备。现在已经把弟子规和论语的学而第一、为政第二研读完毕。同时深感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不知对否请大家指正。:*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 天

炒股要低调

发表于 2009-3-1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ee0411 于 2009-2-22 22:30 发表
其实老子并非诋毁孔子,只是说儒术推行的难度,老子认为,如果天下都是如孔子般的圣人,那么根本用不着推行周礼,而正因为天下并无几个真正的儒生,于是推行周礼反而让天下乱。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 ...

说的好*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甜甜爱吃糖 的帖子

易是我们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被一致公认为群经之首,我们行动的指导思想。孔子晚年学易后才说,学易可以无大过了,,那意思的潜台词就是按孔子过去的思想理论生活,还是会范大过的。。。孔子学易化了大功夫,作品不少,由于易学博大精深,要化大量的时间研究,使他再无精力整理他过去的理论体系,所以他后期的东西价值更大一些。

学易就是基础,其它的任何学术体系都必须依从易学,凡是违反易理的,都是与道的距离很远很远的东西,不看也关系不大,还要防止被误导。。。学历史,更能体会到我们的世界是由其固有规律的,加深了我们的认知,,,,在今人看来,古书晦涩难懂,错会意思是经常的,你看,谁都能提出他的理解,而真理只有一个,理解错了怎么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6-14 23:15 , Processed in 0.06998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