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查看: 2354|回复: 19

[大盘交流] <<金刚经>>与股市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6 01:50 |

<<金刚经>>与股市3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江恩易学 浏览:2354 回复:1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原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译文:

[注:“究竟”,意为归根结底的,最根本的。也就是“道”之实相。]



当时须菩提向佛祖如来请教:世尊,诚心修行的男人和诚心修行的女人,发了证道、了悟人生、走向圆满觉悟的心愿之后,心应该怎样安住呢?应该怎样来修正好自己的思想意识活动,使其证得圆满觉悟,了悟人生呢?

佛祖如来告诉须菩提:诚心修行的男人和诚心修行的女人,发了证道、了悟人生、走向圆满觉悟的心愿之后,应该得生这样的思想、意识和心念——我应该度化一切众生使其得以解脱,离苦得乐常寂。像这样度化、解脱了所有的、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是因我的帮助而得到解脱的,实际上本无众生得度,亦本无众生可度。

这样说是什么理由呢?须菩提,如果发心修行的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是真正行道心的修行人。

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任何的观念、观点、念头及理论方法,甚至是觉悟之法,可使人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注:自性自度]。

须菩提,对于我下面所提的问题,你会怎样理解呢?如来在然灯佛那里开悟时,先天自性发愿的一刹,有没有任何觉悟之法,可以使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呢?

没有啊,世尊。根据我所理解的如来您教授的内容及所示之如理来看,如来您在然灯佛那里开悟时,先天自性发愿的一刹,并没有任何大彻大悟的觉悟之法,可以使您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因无所得,而得现如来。

佛祖如来说:是这样,就是这样的啊。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任何觉悟之法,可以使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假使如来我开悟时,先天自性发愿的一刹,觉得有这样的觉悟之法,可以使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然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作出这样的预言:你到了来世,就会成为大彻大悟的觉悟者,无上智慧的如来,佛号为释迦牟尼。

就是因为实际上没有任何觉悟之法,可以使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因此然灯佛给我授记,作出这样的预言:你到了来世,就会成为大彻大悟的觉悟者,无上智慧的如来,佛号为释迦牟尼。

这样说是什么缘故呢?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智慧之如来——即一切法皆为无上正等正觉,在众凡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净不垢,是谓“诸法如义”。

假使有人说,如来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获得了无上智慧,证道之本。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任何的观念、观点、念头以及理论、方法,甚至是觉悟之法,可以使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获得了无上智慧,证道之本。

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所获得的无上智慧,所证得的“道”之根本,实际上这些都是无实无虚,非谛非妄的。所以如来说,一切“法”,一切的观念、观点、念头及理论、方法,包括践行的过程和内容,都是可以使人大彻大悟的觉悟之法。须菩提,所谓“一切法”,实际上本没有所谓的“一切法“的概念可言,只是称为“一切法”而已。

须菩提,这就好比人身形高大。

须菩提恭敬地说:世尊,如来说人身形高大,实际上本没有所谓的“身形高大”——“大身”的概念可言,只是称为“大身”而已。

须菩提,诚心修行的人也应该如此啊,如果这样认为:我应当度化、解脱无量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常寂。执着于这样的念头,就不是真正的行道心的修行人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任何所谓的“法”的概念存在,这样认为才是真正行道心的修行人。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如来说在行一切法的过程中,都应该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

须菩提,假使诚心修行的人这样认为:可以用自己修行所成就的功德,来使佛土(大彻大悟觉悟者之净土)更加庄严。执着于这样的念头,就不是真正行道心的修行人了。

这样说又是什么缘故呢?如来所说“庄严佛土”,本没有所谓的“庄严”的概念可言,只是称其为“庄严”而已。

须菩提,如果有诚心修行的人,能够持之以恒地精进,并能够了悟通达以无我法[注:法无自性]当下进入,以无我法修行,如来认为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为[注:定义为]真正的行道心的修行人。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译文:

[注:俱备:智慧德相]



须菩提,对于下面我所提的问题,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如来有没有与常人一样的可以看见有形有象的万事万物及其现象、境界的肉眼呢?

是这样的,世尊,如来有与常人一样的肉眼。[注:人观事物,反应客观存在的现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时为“我”随物转之境界]

须菩提,那么你对于我所要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认为的呢?如来有没有洞彻十方大千世界的天眼呢?

是这样的,世尊,如来有此等天眼。[注:人观宇宙自然大千世界,反应客观存在的现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时为“我”随境转之境界]

须菩提,下面这第三个问题,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如来有没有见诸相皆空的慧眼呢?

是这样的,世尊,如来有此等慧眼。[注:人对宇宙自然存在的认识,反应其客观存在的本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时“我”为“空”之境界]

须菩提,下面这第四个问题,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如来有没有观万法平等、万缘平等,观空即有的法眼呢?

是这样的,世尊,如来有此等法眼。[注:人对“道”与宇宙自然存在相兼容的特性的践证,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时“我”平等而无分别,达到阿罗汉道的自然而无为之境界]

须菩提,对于我要提出的第五个问题,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如来有没有以大慈悲、大觉悟、大智慧照见一切众生的佛眼呢?

是这样的,世尊,如来有此等佛眼。[注:人与“道”融为一体,万缘放下,对宇宙自然存在依然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没有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之分别,即形式就是内容,现象就是本质。此时之“我”与众生皆有情,且呈现出自然而然、自自然然、无为而无不为之境界]

须菩提,那么对于下面我所提到的这个问题,你又会怎样理解呢?就像恒河中所拥有的沙粒,如来会不会说这是沙呢?

就是这样的啊,世尊,如来说其是沙。

须菩提,你注意了,我又要提问你了,关于下面的问题你会怎样认为呢?假设一条恒河中所拥有的沙粒,有如此沙粒数那样多条的恒河,又有所有恒河沙粒数那样多的佛国世界,像这样多的佛土,是不是已经非常非常多了呢?

真的是非常非常多啊,世尊。

佛祖如来庄严而郑重地告诉须菩提,你们所处的国土中,众生有那么多种各不相同的、各种各样的心——各种各样的思想活动和意识心念,而其“本心”同一[注:如来之心与众生之本心同一]。如来以其大智大慧对此全部洞彻明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如来说所有的心——众生所有的思想、意识和心念,都本没有所谓的“心”之概念——即没有所谓的“思想”、“意识”、“心念”的概念可言,只是称为“心”而已。

这样说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不要执着于过去之心——过去之思想、意识和心念;不要执着于现在之心——现在之思想、意识和心念;不要执着于未来之心——未来之思想、意识和心念。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是幻想、幻相,皆是虚妄不实的。因为其有生有灭,与“道”之本性不相符,所以不要停留在上面。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译文:

[注:“法界”,指所反应的宇宙自然的存在,即一切事物都能够保持各自的特性,界线分明,而又存在于同一体中。“通化”,即万事万物互通互合互化。“法界通化” ——即“道”与宇宙万事万物的存在相兼容]



须菩提,对于我下面所讲的内容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如果有人拥有能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以此来布施,这样的人凭借行此布施而得因缘,由此所获得的福报,是不是很多了呢?

就是这样的,世尊。这样的人凭借行此布施而得因缘,由此所获得的福报,是非常多的啊。

须菩提,如果所谓的福德是符合“道”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这样的存在,如来就不会说,所能获得的福德有多和少这样的特性。正因为福德是有生有灭的,以修行人所发之愿为“因”,以布施为“缘”,福德即是由此因缘而得到的“果”,福德的受报完成后,此发愿而行布施与获得的福德之因果即消失。因为福德具有这样的生灭特性,所以如来说福德是有可以被衡量的性质的,说其获得的福德很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译文:

须菩提,对于下面我所讲的内容和提出的问题,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大彻大悟的觉悟者,是不是可以凭借修行而获得的完美的、圆满的色身——外在身形 “样”貌而呈现呢?[注:色身——报身。三十二身相,八十种好]

不可以啊,世尊。大彻大悟的觉悟者所达到的如来境界,不应该是凭借修行而获得的完美的、圆满的色身而呈现的。

这样说是什么缘由呢?如来所说完美的、圆满的外在身形“样”貌——所说“具足色身”,实际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具足色身”的概念可言,只是称为“具足色身”而已。

须菩提,下面的问题你又会怎样认为呢?是不是可以将如来境界(如来真实意)固定化、模式化——认为如来境界可以凭借修行获得所有的所谓完美、圆满的思想、意识,和所成就的理论、方法而呈现呢?

不可以啊,世尊。不应该将如来境界(如来真实意)固定化、模式化,不应该认为如来境界可以凭借修行获得所有的所谓完美、圆满的思想、意识,和所成就的理论、方法而呈现。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如来说所呈现的所有的思想、意识,以及所成就的理论、方法,达到了完美、圆满的境界——所谓“诸相具足”,实际上根本没有所谓完美、圆满——所谓“具足”的概念可言,只是称为“诸相具足”而已。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原文: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译文:

须菩提,你切勿认为如来有这样的念头——如来应当有大彻大悟的觉悟之法可以教授——你千万不要产生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不让大家有这样的想法呢?如果有人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来有大彻大悟的觉悟之法可以教授。这就是谤佛,即对正等正觉者——佛的毁谤,是不能理解如来我所教授的内容及所示之如理的缘故。

须菩提,所谓教授觉悟之法——所谓“说法”,实际上本没有任何觉悟之法可以教授。所谓“觉悟之法”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不可表述的。所以如来“说法”者——即教授觉悟之法,只是称为“说法”而已。

当时已经有了觉悟的慧命者须菩提[注:“慧命”,具寿,对有德比丘的尊称]向佛祖如来请教:世尊,会有那么多的众生,在后世(未来世)听到、学习到如来您所讲授的觉悟之法及所示之如理,他们能够真正理解、懂得,而且全然挚信并践行吗?

佛祖如来回答说:须菩提,不要以固有的概念去参照、衡量,认为他们本就是“众生”——实际上众生皆有佛性;但又不能否定他们是“众生”——众生皆有佛性,但处于迷中,还未觉悟。众生是还未觉悟的佛,佛是已经圆满觉悟了的众生。

这样说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众生之所以称其为“众生”,如来说其实本没有所谓的“众生”的概念可言,只是假其“众生”名而已。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译文:

须菩提向佛祖如来请教:世尊,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实际上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吗?

佛祖如来答说:是这样,就是这样的。

须菩提啊,如来我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没有任何的观念、观点、概念以及理论、方法可以获得,更不要说是有任何觉悟之法可得了,甚至没有任何哪怕是丝毫的所谓的“大彻大悟”的想法和念头,所以只是称为“无上正等正觉”而已。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原文: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译文:

[注:“净心”,平等、无分别之心;“善”, “道”之性;“行善”,与“道”相符合的行动、行为过程。]



进一步地说,须菩提啊,凡能够使人明了自性、走向觉悟之法,皆是平等的,无有分别的。“法”本身无有高下之分,无有大小之分,更无所谓上、中、下乘之分;对于一切众生,亦是平等的,不分别众生之高低贵贱,众生本自有佛性。凡一切修行之法,只要能够当下进入,皆是使人明了自性、走向觉悟之法,诸法平等而无分别,所以称其为“无上正等正觉”。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样的平等、无分别之心,行一切事皆属善行,修一切法皆是善法。只要像这样向善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啊,所说“善法”——即合(和)“道”的一切理和事,如来说实际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善法”的概念可言,只是称为“善法”而已。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原文: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译文:

须菩提啊,假使有像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拥有的全部须弥山王那样,数量多得常人无法思量、所占空间巨大的珍宝,把它们聚集、收拢起来,有这样的人用其来布施,获得如此之大的福德。

假使有人对于这部般若智慧之经典,哪怕仅仅只是四句偈,接受、读诵、学习、奉持、践行、广为宣说传诵并为众生开示此经如理,因此功德而成就的无上智慧所获得的福德是无边无量、无涯无始、不生不灭的。刚刚所说的——以像三千大千世界所拥有的一切须称山王那样无以计数的珍宝来布施——所获得的福德与其相比,不及其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于无法以任何数字、数据衡量比喻与其福德差距之大。这是无法比拟的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译文:

[注:“化”,度化、转化、分化、合化、互化、混化]



须菩提,对于以下我所讲的内容你会怎样感觉、理解呢?

你们切勿认为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度化众生使其得以解脱,离苦得乐常寂。须菩提啊,千万不要产生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要你们不要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实际上没有任何众生是如来度化、解脱的。假使认为有哪怕一个众生是因如来度化而解脱的,认为有哪怕一个众生需要如来去度化、解脱,那么如来就是执着于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啊,如来所说“有我”, 实际上并没有“我”之概念的存在,只是平凡之人执迷于有“我”的存在,执迷于以“我”为中心的概念、观点、意识活动的存在。

须菩提啊,平凡之人——“凡夫”,如来说其实本没有所谓的“凡夫”的存在和“凡夫”概念的存在,只是称为“凡夫”而已。[注:凡夫皆具佛性,是没有觉悟、需要自性自度的佛]
发表于 2009-10-6 02:26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到天数: 11 天

发表于 2009-10-6 03:40 |
金刚经中最紧要的关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转)
金刚经是实相般若,佛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可以开学人的大智慧。然全部金刚经,都是破相显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乃体用并显。云何体用?“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应无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无,方是金刚本旨。所以六祖闻此二句,立时悟道。然则六祖何以一闻便悟?当知六祖乃肉身菩萨,早已见性。何以故?试看六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於此偈语,知六祖已悟无住本性之体,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传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体用不二之理。后来即依此教化学人,大振宗风。
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实相境界。既悟实相无相,一无所得,还有什麽我执、烦恼、生死、无明可住?若执著无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当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灵知,起用自见。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如是等心,皆是无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净心,亦即是佛心。而众生所生之心,乃贪心、我执心、贡高心、差别心,乃至八万四千烦恼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业识心,亦即是众生心。所以者何?因众生处处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净,心不清净,即不能悟得实相真心。故学佛人欲悟实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则一切不住,真心自见,即是道心。道从心生,心由道见。讲到究竟,这一个道字,也不可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此理微妙,初学人不易领悟。佛要人领悟实相无相,离念即是真心,故说“应无所住”。佛又要人领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说“而生其心”。

:*19*: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10-6 11:31 |
:*31*: :*31*: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10-6 11:31 |
:*27*: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10-6 11:31 |
: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10-6 11:31 |
越来越深奥了!!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10-6 11:31 |
完全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能力!

签到天数: 11 天

发表于 2009-10-6 14:17 |

回复 #8 a6410971 的帖子

所以我们是人  :*22*:
发表于 2009-10-6 14:19 |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09-10-8 08:57 |
楼主 在股市  可惜了

是人才 就不应该在股市


在股市  你 只活跃了市场,你还做了什么贡献。。。
不做贡献的人才是浪费。。。。
发表于 2009-10-8 08:57 |
如果你是人才
如果你只为自己
那么太可惜了
发表于 2009-10-8 23:27 |
佛弟子,请拜读研究《金刚经》,悟透后,请问,哪里还有金刚经?
发表于 2009-10-8 23:41 |
人者,是人非人也。所以谓之为人,是因有一类生灵,有喜怒哀乐,有希望失望嫉妒失意贪婪恐惧羡慕嫉妒,等等,此类生灵因有共性,故谓之为人。
若此类生灵中有某一个体,缺少某一情感(思想、想法、或曰心理活动),则不再为人。比如没有嫉妒、或没有吝啬、或没有愤怒、或没有爱恋,等,只要具备其一,则不再是人的层次的生灵。是非人。是已经将其生命进化到更高层次一级的生灵。
但,所谓更高一级,既非更高,是名更高。
没有高低。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3 12:19 |
dddddddddddddddddd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3:12 |
dddddddddddddd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2:39 |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5:38 |
#bb# #bb# #bb# #bb# #bb#
发表于 2009-11-21 04:14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2:33 |
#bb# #bb# #bb#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6-7 22:46 , Processed in 0.307402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