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查看: 6314|回复: 11

[大盘交流] 观呼吸的师兄看看这贴,也许有帮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5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呼吸的师兄看看这贴,也许有帮助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LETT 浏览:6314 回复:1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短短一年,他,从凡夫修成了阿罗汉,肉身不坏——孙伦禅师 创造了一个现代奇迹


    孙伦禅师,大家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来自中缅甸靠近敏建县( Myingyan )孙伦村的洞窟寺院。他生于一八七八年,本名毛乔定( Maung Kyaw Din ,注:由于在缅甸,男众皆冠称“乌”,因此,以下皆称呼乌乔定)。

    他曾到迥寺院的学校上过学。但是,他连学校所教的,最初级的大吉祥经( Maha Mangla Sutta )的偈颂都没有学会。

    十五岁时,他在敏建县府的办公室担任工友。他和同村的马雪宜( Ma Shwe Yi )小姐结婚。三十岁时辞职,回到家乡当农夫。他发现当别人收成不好时,他的收成却特别好。

    一九一九年,当地发生传染病,但是他的农作物却依旧丰收。缅甸的乡下人有一种迷信的观念: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财富突然快速增加的话,那么他很快就会死亡。

    因此,他很焦虑,便去找人算命。算命先生告诉他:“有一个两只脚的众生,即将离开他家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快死了。

    在感到非常恐惧之下,乌乔定决定做一次大布施。

    他在他家门前搭起了大棚子,一连三天邀请大家来他家用餐。第三天,有位磨坊职员,名叫乌巴山( U Ba Sam )的,不请自来,参与了这个盛会。他谈到有关“内观”的修行。

    乌乔定听了这些话之后,内心大为所动,那天晚上,彻夜辗转难眠。他很想进行“内观”的修习,但是,由于知道自己缺乏对于经典的认识,因此,而不敢启齿。

    隔天,他问乌巴山,如果一个人对经典一窍不通的话,可以修“内观”吗?

    乌巴山告诉他,修习“内观”,并不需要教理的知识,只需要深厚的兴趣和勤奋的精进。他教乌乔定修习“观呼吸”。

    从那天开始,只要一有空闲,他就注意自己的呼吸。

    有一天,他遇到另一位朋友乌雪娄(U Shwe Loke )告诉他,只是“注意呼吸”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气息与鼻端的接触”。

    乌乔定就这样开始修习,觉知气息的接触。

    随着他的修习愈来愈密集时,他不仅觉知气息的接触;

    割玉米穗梗时,也觉知手与手柄的接触;

    汲水时,觉知手与绳子的接触;

    走路时,觉知双脚与地面接触。

    做每一件事时,他都试着对接触保持醒觉。

    放牛时,他就坐在树下练习观呼吸。

    在修习当中,他开始看到有颜色的“光”和“几何图形”。虽然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他觉得这是他修行的“成果”。

    这项“成就”大大地鼓舞他,使他更精进修习,修行更加精进,“苦受”也就更加强烈,但却吓阻不了他。

    他相信,这都是他修行的“成果”。如果想要有进一步的“成果”,就要克服“苦受”,并超越它。

    所以,他更加努力,发展出更严密的“念住”,直到他克服了“苦受”,而进入更高层次的修行境界。

    经过这样一番精进的修习之后,在一九二○年年中,他证得了“初果”。
    第二个月,证得二果。
    第三个月,证得三果。

    这时,他要求妻子让他出家。经过多次的反对之后,他太太终于同意了。虽然如此,但仍然要求他,出家之前,要帮忙她种最后一次豌豆。

    然而,当乌乔定在农田播种时,却生起了强烈的心愿,想要舍离这世间的一切。

    于是,他把牛放走,将牛轭挂在树上。

    然后,他到村子的寺院,请求那里的和尚,让他剃度当沙弥。

    受戒之后,他就到附近的山洞中精进地修行。

    直到一九二○年十月,他证得了最究竟的“阿罗汉果”。

    他的成就,很快地便在出家众当中传扬开来,很多比丘都来“考问”他。

    虽然他几乎不识字,但是,他的回答,却令最有学问的比丘也信服。纵使他们不同意他的回答,但是,将他的回答与经典比对时,却发现经典上很多文字的叙述,都支持他的论点。

    因此,世界各地,很多有学问的比丘都来跟他学习,在他的指导之下修习“念住”。其中,包括一位非常饱学多闻的比丘,那翁禅师(Nyaung Sayadaw )在密集的修行后,也证得了阿罗汉果。

      孙伦禅师的成就传开之后,有很多重要的人士也都来拜见他。其中,罗卡那法师( Venerable U Lokanatha )拜访他之后,宣称:“我到敏建去礼拜孙伦禅师,他对我许多问题的回答和教示,以及他的神情与举止都让我确信,他真的是一位,如大家所传闻的,阿罗汉。”

      孙伦禅师在一九五二年圆寂(般涅槃),但是,他肉身不坏。如今,他的全身舍利仍然完整地保存在敏建,供人礼拜、瞻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给孙伦禅修法初学者、进阶者的讲义

——————————————————

    如果你对孙伦禅修法很感兴趣,想以此一门深入,取证涅槃,而目前想要证得预流果(初果)。那么,在修持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以下的这些问题。

    如果你因缘不具足,没有人能亲自指导你、回答你的问题,那么,以下的这些讲义,可能会和你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阐明:每个人的业都不一样,不同于其它的人。即使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他们彼此的业,也有某种程度的不同。并且要了解:每个人的业,是一定可以透过禅修而改变的。

    因此,如果你是一位初学者,或者甚至还没开始进行内观禅修,那么,当你看到以下的问题,谈到孙伦禅修法充满痛苦时,千万不要被吓着了。这些痛苦,并不是孙伦禅修法所造成的,而是禅修者自己本身的恶业所造成的。

    换言之,禅修者可以概略地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的禅修者很幸运地,他们拥有某种善业,而能走上易行道。

    而第二类的禅修者,却很不幸地,拥有某种恶业,而必须走上难行道。大多数的禅修者属于第二类。

    这两类的禅修者,都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就预流果。所谓的“短”,是依禅修者个人的业而定的。有的人,只需要在“十天全程”的禅修当中,即可成就。

    但是,我们必须记住,他们很幸运地,早已在此生或过去生中,完成了百分之九十或者更多修行所需要的波罗蜜。而那些尚未圆满十波罗蜜的人﹝十波罗蜜是指,要成就预流果以及后面更高果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就必须逐渐地来圆满十波罗蜜。那么,当然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

    除了一个人取证涅槃所需花费的时间长短之外,另外还有一个差别就是,修持过程的难易程度。

    前面提到过,这是取决于个人的善恶业而定的。例如,有的人在此生或是过去生中,曾经伤害过其它的众生﹝包括人或其它的动物﹞而造成他们极大的痛苦,或者甚至夺取了他们的生命。这样的人,通常就必须走上“难行道”。

    不论这些人以哪一种方式来禅修,依据普遍的因果定律而论,他们都“必须承受”当时所给予他人的同样程度的痛苦。在这些恶业尚未去除之前,他们是无法到达彼岸而证得预流果的。

    这其中的理由是,一旦一个人成为预流,他就不再堕入四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修罗)。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那些会造成他堕入四恶趣的恶业,都必须完全被消除。

    孙伦禅修法,似乎是比其它的禅修法更加地痛苦。这只是因为,它比其它的方法能更快速地证得预流果,因而,疼痛会更强烈而快速地生起,这样,才能更迅速地消除这些恶业。

      当一个人修习内观时,或许会有一个个的问题在他心中生起(这是指禅修以外的时间,而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因为禅修时应该要万缘放下,不可以去想其它无关的事情),就是“如果要逐渐、甚至完全地去除过去恶行所造的恶业,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呢?”

    当然,所有的“十波罗蜜”,程度上多少都是重要的因素。但问题是,在这十波罗蜜当中﹝布施、持戒、舍离、精进、意志、忍辱、实相、慈悲、平等心﹞,哪一项才是最重要的呢?

    是这样的,对于那些属于瞋恨恶业的人(因生气、恶意、挫折、憎恨、傲慢、残酷而造成其它众生身心的痛苦),以及愚痴恶业的人(因无知,缺乏取证涅盘的正确知见、懈怠、迟钝,对于相关的人漠不关心),持戒、精进、忍辱和意志波罗蜜,是重要的因素。

    而且,这四项波罗蜜中,忍辱(克制、忍耐、忍受正确禅修时,长时间保持不动的坐姿所生起的猛烈疼痛)可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以真正的平等心来忍受它。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缅甸有句谚语:“忍辱导致涅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另外一个问题来了:“真正的平等心”所指的是什么呢?
    尤其对西方人而言,“平等心”这个名词可能会是相当陌生的。所以,要去实践平等心,对他们而言,当然也就更加奇怪了。
    平等心,在这里所指的是,当禅修者经验到身体各部位所生起的疼痛,或者是极为痛苦(痛苦难忍)的感觉时,他应该要忍受它们,而不生起丝毫生气或挫折的念头。他应该试着保持冷静而不执着。
    如果痛苦实在是太强烈了,以致于无法漠视它,那么,如前面的技巧所教的,他应该尽力地专注在这苦受上。努力的程度,应该配合疼痛的程度。那么,疼痛就不再影响到心了。
    同时,要注意,努力的程度,也不可以超过疼痛的程度。
    正确的方法是,在疼痛还没完全消失之前,心力要稍为强过疼痛,这样,心可以很有效地专注在疼痛上,逐渐地,禅修者只觉知到身体的苦的实相,而不会再分别身体疼痛的部位了。

    为什么禅修者要避免去“分别疼痛的部位”呢?
    比如说,是脚踝痛、膝盖痛或是胫骨痛呢?因为,分别就极可能产生“我”的错觉。然而,实际上,经由禅修,禅修者就是要达到“无我” (Anatta) , 没有“我”的概念。“无我”才是这个身体、生命和世界的真实特性
    平等心:如果从和上述相反的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愉悦的感觉而言,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体验到愉悦或舒适的感觉时,他不应该喜爱或贪求这种感觉,否则,就落入了贪爱、执着之中这是属于贪的烦恼。我们知道:贪、瞋、痴三毒是造作所有恶行的三种根本烦恼。因此,简而言之,平等心,就是防止所有恶行的生起。
    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体证涅槃。而涅槃究竟是什么呢?
    这是禅修者在修行的过程中,迟早会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
    老实说,除了告诉你:涅槃,无法仅仅以语言文字来描述之外,没有人能说出一个切确的答案。唯有藉由实际的体验,禅修者才能真正地了解涅槃。也唯有证得预流果时,才能经历这种涅槃的体验。因此,如果禅修者真的很想知道什么是“涅槃”,那么,他应该更加精进用功,以证得预流果。
    由于我们缺乏宿世的善业,而走上难行道,因此,禅修时充满了痛苦。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误以为涅槃也是非常痛苦的。我们可以由佛陀和许多阿罗汉所说的话,确知涅槃是非常平静而喜悦的。
    有个譬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点。比如说,有一个人,徒步穿越一个非常炎热的沙漠。由于酷热的天气,他必须承受极大的痛苦和干渴。但是,他知道当天旅程结束时,他将到达一个舒适、凉快的绿洲,虽然沙漠的炎热和艰苦,对他而言是现存而真实的。但是,他也知道旅途的终点,会是阴凉而舒服的。
    同样地,禅修者必须了解,虽然由于过去的恶业,要证得预流果的修行过程,必须经历各种痛苦的感觉。但是,犹如绿洲一般的预流果位,绝不会像旅途上的沙漠一样,那么地痛苦难熬的。
    有些禅修者,可能在开始观察强烈的呼吸不久之后,就感到颈部、背后有酸痛的感觉。这是由于坐姿不良的关系。如果是因为坐姿的关系,只要坐的更直一点,尽量让背部保持挺直,头部不要太过前倾或后仰,那么,就可消除或减少这种酸痛的感觉了。
    但是,有某些禅修者在调整坐姿之后,仍然无法去除酸痛的感觉。这种情形,有可能是由于外界无形恶力的干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禅修者就应该在每次禅坐之前,念诵以下的发愿文: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者!(三称)
    从无始以来以至现在,如果我曾在身、口、意上造作任何或大或小的恶业,冒犯佛、法、僧三宝,忤逆父母、师长,伤害任何有情,那么,我愿至诚礼拜忏悔,即使对任何众生造作了极小的恶行,都愿意祈求他们的原谅!
    在这段禅坐时段中,我愿将身心五蕴献给佛陀,以求取证得涅槃!
    在这段禅坐时段中,我愿将身心五蕴献给孙伦禅师,以求取证得涅槃!
    (注:以上两段意即,无论在禅坐时,经验到多么强烈的疼痛,都不可以改变姿势。)
    愿一切众生快乐!
    愿将禅修的功德与一切众生分享!
    请分享我的功德,并回答:善哉!
    我愿分享所有的善业功德。善哉!善哉!善哉!
        
    禅修者念诵完以上的发愿文之后,就可以与一切众生和谐共处。那么,他就能够平静地禅修,而不受干扰(大多数是如此)。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那些仍然无法专心修行的人,请参考下面乙太太的例子。

    有人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真的很有兴趣,在修行上获取某些重要的成果,那么他每天要花多少时间来禅修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视发问者本身的情况而定。如果他有时间,最理想的是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于内观的修习。在佛陀的时代,有些人甚至只花了七、八天的时间,日夜不断精进地修持内观,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今天看来,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对某些人而言,他们必须为生活而工作,每天要找出一、二小时来修习孙伦禅修法,可能都相当困难。那么,就需要有良好的计划,和真正想进步的期望了。        

    我们可以用个譬喻来说明这个观点。

    例如,有人想要将一个100 加仑 的桶子,装满一种昂贵而易挥发的液体。我们假设这种液体的挥发量是每24小时半加仑。现在,如果这个人每天只将 1/4 加仑的液体装入桶子,那么就等于没装一样,因此这1/4加仑的液体,在他下次再装 1/4 加仑之前,就已经完全挥发掉了。相反地,如果他能够每天将 10 加仑 的液体装入桶子。那么等他隔天再装入新的液体时,桶子内还有 9.5加仑的液体 (0.5 加仑已经挥发掉了) 。这样,连续经过 11 天,这个人就可以将这100加仑的桶子装满液体了。现在,如果他无法每天收集到那么多液体。他只能每天收集 一加仑 的液体。那么,桶子内液体每天的净存量就只有1/2加仑。大约在200 天以后的时间,桶子就可以装满液体了。  
      
    因此,同样地,如果一个人愿意每天花10小时修习内观,那么,在短时间内,他就可以达到重要的成果。但是如果他每天只花半小时修行,即使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其中的道理,就如上面譬喻当中的液体,每天会挥发掉一样。

    同样地,在全心投入修行时所成就的“定”(心的专注力和意志力),在其它的时间当中,由于外缘的分心、邪念和缺乏念住,也会“挥发掉” (或者说,部份流失) 。

    假设,另外有一个人以他自己所了解的方式,来修习孙伦禅修法,每天花一个小时练习,修了一百天,也就是比三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但觉得自己并没有达到任何重要的成果。这时候、或者以后,他会开始禅修的功效,并且怀疑每天持续的禅修是否真的有用。

    上一段所谈到的这种情形,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它。我们所关心的第一个课题是“重要的成果”。

    对于上述的这个人(我们姑且称之为甲太太,因为大多数的禅修者是女众) ,她属于“难行道”的修行者,每天只以一小时的时间禅修,她所能期望的重要成果,只能达到【初阶的定】。也就是,当她闭上眼睛观察呼吸,练习专注于气息的接触时,她能够“看”到光、彩色的光线,或几何图形。这些东西,会不断地变动。

    但是,如果她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现象上,它们也会逐渐地静止不动。

    但是,当她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光线和图形上时,事实上,她就已经将修持的方式从内观(Vipassana )逐渐移到禅定(Samatha)了。

    然而,唯有内观,才能导致涅槃,所以,她不应该转成修禅定。

    就像有人想从仰光搭火车到曼德勒,如果他真的想到曼德勒,那么他应该想从仰光车站搭乘往到曼德勒的火车,而不应该搭上往普美(Prome )或是毛棉因( Moulmein )的火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再回来谈谈上一段所提到的甲太太。如果她正确地按照孙伦禅修法修行,并且,假设在一整个小时中,她真的很努力地“念住于所生起的感觉”。但是,由于她投入修行的时间有限,因此,她只能期望达到初阶的定,当作她修行的重要成果。

    而且,如果她过去所造的恶业并不太重的话,经过了100 个小时的修持,现在,比起她最初禅修时所经历的严重疼痛,应该很明显地减少许多了。

    如果甲太太还具足善业的话,那么,经过了三个月固定的修持之后,在前半个小时强烈的呼吸时,她完全感受不到身体上任何疼痛的感觉。因为,她的心已经完全地专注在鼻端或上嘴唇部位气息接触的感觉了。
    获得这样的成果,甲太太不应该感到沮丧。她应该要了解,她投入于内观修持的时间和努力是很有限的(其余的23个小时,她并没有保持念住),她只能期望达到这样的成果。

    如果她不满意仅仅获得这样的成果,那么,她应当每天投入更多时间,在她作其它事情时,也对触觉保持念住。当然,如果她能够每天花更多的时间,以孙伦禅修法禅坐,一定能获得更好的成果。
    接着,让我们来探讨,前面第三段所提到的情形的第二个角度来分析。

    也就是说,一个人试着以孙伦禅修法修持,每天固定修一小时,连续修100 天,但是并没有想要获得重要的成果。甚至也不想达到像前一个例子所提到的【初阶的定】。我们暂且称呼这第二位禅修者为以太太。
    一般而论,乙太太的问题比甲太太还要严重。因为如果甲太太要获得更好的成果,只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修行。

    当然,如果甲太太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由于生活责任的压力等),那么她所该做的,只是改变她原本的期望,满足于她目前所获得的成果。即使甲太太现在并未成就预流果,但是对于她每天不断地在增长自己的功德(波罗蜜),应该感到很高兴。因为,这些波罗蜜以后将帮助她体证涅槃。
    而且,甲太太会发觉,她的健康情形改善了。任何由于过去恶业所造成的疾病,都会逐渐地消除。并且,如果她做事的动机纯正,她会发现自己的运气大为好转。因为,所谓的好运,其实只是善业的果报而已。而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修持内观更好的善业呢?

    我们说,持戒﹙防止恶行﹚的功德,大于布施 ﹙慈善﹚。然而,修行的功德,却胜于持戒。而所有修行方式当中,内观的修持是最佳的修持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修持内观,善果会来得特别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回归主题,再来谈谈乙太太的情形。如前面所提到的,以太太的问题,比甲太太还难解决。事实上,关于乙太太的问题,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请她到缅甸仰光,住址: 7(1/2)MILE-PROME-ROAD-KABAAYE--P.O. , RANGOON的孙伦禅修中心。

    到禅修中心来,有人可以亲自教导她,如何正确地修持孙伦禅修法。我们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法﹝但是,如果她不住在缅甸,这可能相当困难﹞,是因为除了乙太太错误的修法,或者对孙伦禅修法有不正确的了解之外,她可能还有某些特别的宿世恶业,障碍她在解脱道上的进步。

    如果是这样,那就并不只是努力地修持,就可以改善的。只有住进上述的孙伦禅修中心一段时间,才可能有改善的机会。

    禅修者如果觉得自己的情况和乙太太一样(也就是甚至无法让心专注 ) ,不用马上认为只有到仰光,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如果她不住在仰光 ) 。禅修者应该先试试看在每次禅坐之前,念诵先前所说过的发愿文,看看情况是否能够改善。如果这也没效,那么,禅修者就应该试试下一个个案所教的方法(丙先生的个案) 。

    我们假设,丙先生是处在与甲太太和乙太太相同情形的第三个角度的分析。丙先生的情况是,他禅坐时会感到无聊。他可能已经到过孙伦禅修中心,接受过正确的教导。因此,他之所以会无聊,禅修无成果,并不是由于他不懂正确的方法。

    他的毛病可能在于,经过三个月的禅修之后,他变得散漫或懈怠了。他缺乏所谓的信念“Sadha”。巴利文Sadha这个字通常翻译成“信”,其实,这并不足以完全地表达这个字的意义。在佛陀或他弟子的教导中, Sadha 事实上远超过于信。Sadha 还包括了对普遍的因果法则或业缘果报有深刻的了解。甚至比这还要深远:Sadha 是只为做善事而为善的一种热忱。

    对丙先生的例子而言,就是他必须生起足够的热诚或努力,继续修持内观。换句话说,要“严密地念住于接触的醒觉。”——这意即,他应该如前篇孙伦念住禅修法所说的,严密地念住于气息出入的接触,而不是散漫地、机械式地吸入呼出。

    当丙先生盘腿禅坐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他之所以会觉得无聊,是因为:他把禅坐当作是每天必须应付的一项任务一样。很自然地,他修行的心态就堕落成像一个还在学校念书的小男孩,要他每天坐在书桌前一小时,去做他每天该做的功课。这个男孩心里只想赶快完成这项琐事,然后到外面玩耍。

    丙先生的心也是一样,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轮回,心已养成了一种习惯,喜欢不停地寻欢取乐。因此,要它安住在鼻端或是接触的感觉上,它就会感觉到无聊。由于缺乏兴趣,禅坐时段所经过的每一分一秒,对他来说,就好像一整天或一小时那么长。

    丙先生在他每天禅坐前,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善他的情形呢?

    丙先生应该认真地检讨一下他自己的状况。他是否还真正想要体证涅槃呢?他是否还朝向预流的果位前进?如果他坦诚地自我分析,他可能会发现,他既不像刚开始禅坐时那么热衷,也不愿振奋起精神: 他已经丧失了努力取证涅槃的热情了。

    前面提过:如果禅修者发觉自己和乙太太的情况差不多,那么,他也应该做这样的自我分析。

    如果丙先生经过这样一番自我分析之后,确知他的确已经丧失了修行的热忱,那么,就应该想办法让它再恢复过来。丙先生应该回想当初他为了想要证得解脱智,而开始认真禅修时的心态。也许当初他深刻地体验到,仅仅过着表面上似乎很快乐的世俗生活,而不禅修的话,死后只会堕入地狱、修罗、饿鬼、畜生(包括鱼、鸟和昆虫)这四种恶道。即使很幸运地,下辈子没有落入这四恶趣,他仍然没有脱离这永无止境的生死轮回。因此下定决心要脱离可怕的生死轮回和体验苦、无常、无我的三种本质,以及取证涅槃和预流果 (初次见涅槃),当时对他而言,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丙先生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出生当人的机率只有千万分之一(因为人类和其它轮回当中的众生,像天人、饿鬼、畜生等等的比例,只有千万分之一)。

    还有,唯有具足善业的人,才有机会修持孙伦禅修法(因为其它的四恶趣,没有足够的智能,而天人和梵天并没有粗质的色身,可以进行强烈的呼吸和观察疼痛的感觉)。

    丙先生一定下过坚强的决心,决定每天要踏实地练习禅坐一小时。因此,几个月过后,现在他发觉自己每天禅坐很无聊,他应该设法作以上的这些思惟,而明了:如果不认真禅坐,就是每次都在丧失非常宝贵的机会。这样,可以让他自己回复初发心时,对于禅坐的那种热忱的态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他恢复禅坐的热忱之后,他应该念诵发愿文,然后,以尽可能强烈的呼吸来开始禅坐。随时都要提醒他自己,除了他和其它少数幸运的人,可以这样禅坐之外,其它的众生并没有这种宝贵的机会,来观察这种强烈的呼吸。而且,由于他的信念(Sadha)增强了,加上精进和其它的波罗蜜也提升了,他会发现,他的定也增强了。这都是他热切努力的结果。那么,在一小时禅坐结束时,丙先生也会发现到,他再也不会感到无聊了。
        
    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丙先生或许会发觉,经过了一百天,每天固定至少一小时以上的禅坐。除了前几个星期稍有进步之外,后来在定方面,几乎没什么进展。这种情况,丙先生就应该尝试,一个星期或十天的精进禅修了。

    什么才是“精进禅修”理想的课表呢?

    丙先生应该请假,暂时放下工作,最好能到孙伦禅修中心。如果无法到禅修中心,那么他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可以自由地进行禅修。如果他家具备这些条件,那么他也可以在家精进禅修。但是,要保证没有其它外缘使他分心。
        
    接着每天早上,可能的话,要尽早起床(最好在日出之前)。盥洗及早餐过后,他应该经行一小时。要以平常的步伐经行,经行时,要念住于脚底和地面的接触,而不要让心四处游荡。

    经行之后,丙先生应该到他禅修的地方,进行早晨的禅坐,至少持续一个半钟头以上。当然,早上能坐得更久更好,最好能坐到疼痛完全消失。

    接着,丙先生可以做些运动、淋浴及午餐。休息之后,再进行第二次的禅坐,同样至少一个半小时。他也许发现,第二次禅坐更方便可以坐久一点。然后,他应当做些经行,经行时,随时念住于接触的感觉。最后,晚餐过后,丙先生应当进行第三次禅坐。这时,已经是晚上了,同样要禅坐一个半小时或更久的时间。

    以这种精进禅坐的作息,加上对走路、淋浴、吃饭等等动作的接触保持念住。这样实行一个星期或更久的时间,丙先生会发现他的定显著地进步了。

    而且,甚至他会发觉,他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例如,有的人睡觉是一觉到天亮的,会发现他们现在半夜会醒来二、三次。原本半夜要醒来二、三次的人,也许变成一觉到天亮了。当丙先生完成精进禅修之后,还有其它更多美好的事情会呈现出来。

    现在,让我们回到前面所提到的那种情况的三个分析的角度,我们已经个别地以甲太太、乙太太和丙 先生的个案,简单说明了。

    除了以上三个角度的分析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能,我们必须提出来让大家了解。让我们以 丁太太的个案,来说明这种情形。

    这种情形在前面的三个角度的分析(甲太太、乙太太 和丙先生的个案),并未提到过。因为这是完全不同的情形,并不是达不到重要成果、无聊或无法进步,因此不要混淆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太的案例是:她已经勤奋地修持内观好几个月了(如果她是属于难行道的禅修者)或者更短的时间(如果她是属于易行道的禅修者),她已经获得了初阶的定,甚至还有其它更重要的成果。

    但是,她开始感觉到人生有点乏味;她对美食不感兴趣、对漂亮的服饰也不感兴趣;或是对于很多以前她所喜爱的事物,都不再感到兴趣了。她对生活的看法,变得比较不执着了,她感觉每一件事物都是苦、无常、无我的。她可能也经历过,对于继续轮回、再有来世这些现象,感到非常害怕的阶段。

    对于尚未修学的人而言,这些现象或许似乎是一些负面的成果,或者是和他们期望达到的预流果的修行过程正好相反。但是,事实上,丁太太应该要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她确实已经从每天内观的修持当中,获取了某些重要的成果。

    这些现象都是正面的指标。事实上,她应该要加倍努力地修持内观,因为她已经快要接近预流的果位了。就像赛跑一样,在最后的一段赛程,应该尽全力地冲刺夺标。

    但是,有些话要提醒丁太太注意。因为,我们鼓励她要更加精进地禅坐,并且在禅坐以外的时间也要保持念住,这样,或许她很快就能证得预流果。但是,她不应该太过渴望或是执着想要达到这项成就。无疑地,想成就预流果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但是,我们还是不应该过于贪求这种成就。否则,这种贪念就是一种根本烦恼,它会形成一种障碍,而使我们无法成就预流果。因此,丁太太应该努力精进,但是心态上应该把禅修当作是一种责任,而不是想要成就的贪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人或许会问:“成就预流果时,会有什么征兆?”

    这个问题,并不像前面的问题一样,须要详加回答 (有些问题只是简短地回答)。这是由于担心他们知道了以后,会在心中形成一种“自我暗示”的作用。
        
    接着,有人也许会问:“那么,当我证得预流果时,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证得了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根据已证果者的经验):当一个人成就预流果时,他一定会自己知道的。这是因为,预流果位在这世间就像一个里程碑一样,而且内观修持的过程,会让你养成一种直觉的解脱知见,使你确知自己已经成就了预流果。其它预流或更高果位的人,你不必告诉他们,他们也会知道你确实已经证得了预流果。因此,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内观可以启发直觉的知见。对于任何正确地修持内观的人,很明显地,关于这个问题:“想要证得预流果的禅修者,应当持守那些戒律?”他很自然会直觉地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某一次的禅坐当中,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在禅修者的心中自然地呈现出来。所呈现的答案会是如此:每位真正向往证得预流果位的的禅修者,都必须忠实地信守佛陀所教示的五戒。如果在某种可能犯戒的因缘之下,一个人到底应该牺牲自己的生命呢?还是要犯戒呢?答案是他不应该犯戒。五戒的持守,应该变得如此地重要,禅修会让他直觉地明了这一点。

      什么是五戒呢?五戒是:
      1. Panatipata Veramani Theikhapadam Sammadhiyami :
      我受持不杀生戒。

      2. Adeinnadana Veramani Theikhapadam Sammadhiyami :
      我受持不偷盗不与取戒。

      3. Kamaythumeiksasara Veramani Theikhapadam Sammadhiyami :
      我受持不邪淫戒。
      ( 意即:我不从事错误的性行为,而导致别人的痛苦。诸如,强暴别人等。 )

      4. Musawada Veramani Theikhapadam Sammadhiyami :
      我受持不妄语戒。

      5. Thuramayraya Mizzapamadhabtana Veramani Theikhapadam Sammadhiyami :
      我受持不饮酒或服用伤害身心的毒品。

=================


      最后,这篇讲义,将以发问一个问题来作为结束。这个问题,是孙伦禅修法与其它方法的最大差别之处。

    这个问题,时常会在修行内观的禅修者自己心中生起。因为,即使接受过孙伦禅修中心住持、训戒法师亲自指导的禅修者,都还要不断的被提醒:按照孙伦禅修法,禅修时不可以动念头去“思惟”。
        
    他们也许会这样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我在观察强烈的呼吸和疼痛的感觉时,不应该起心动念去思惟呢?比如说,观察疼痛的感觉时,我可以思惟,这个苦受就是我的色身苦、无常、无我这三法印最佳的证明。然后,我可以继续思惟:佛陀的确是不妄语者,他说体证了自身当中的苦,就能够开启涅槃的解脱之道。这些都是好的思惟,为什么我不应该作这样的思惟呢?”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最好引用训戒法师多年前所讲的开示:《禅修者与内观》当中的某些话。这些话,在当时和现在,都是一样的真实。

    “禅修者所应具备的首要工具,即是专注的心。因为,唯有专注的心,才是净化了的心。也唯有净除了贪爱、瞋恨、昏沉、散乱和疑惑(五盖)的心,才能好好的运作,用以内观实相。因此,当观察呼吸或疼痛的感觉时禅修者不应该去想,否则,上面所说的五盖的种种念头就会闯入。”

    让我们来做个练习,吸入呼出,巴利文称之为 Anapana(观入出息)。这个修法,可以用来修习禅定,也可以作为内观的修持。如果是内观的修持方式,就是:吸入呼出,把心专注在气息接触的那一点上,只是醒觉于这个接触的感觉。不要数息、不用知道气息的长短、也不管气息的进出。

    以孙伦禅修法的修持方式而言,要尽可能强烈的呼吸,醒觉于气息接触的感觉。然后,以念注看紧、盯牢这种醒觉。不要在心中默念、标记它。当以念注守护着这种醒觉时,念头就被锁在外面而无法闯入。这样,就没有机会形成各种观念、想象和念头了。

    “我们的心,这么容易产生一些想象和念头,那么,我们可能如实地去观照这些过程吗?”

    答案是:以孙伦禅修的方式,获得内观直接的解脱知见,是有可能做到的。

    “禅修者习惯于考虑,也就是说,去思考他该做的任务,而不是去做它。概念、想象和念头,都是属于我们为自己所创造的事物,因此,都属于禅定的修法。唯有内观的方法,是观察接触的本来面目。这种“念住醒觉”的方式,是不用观念和想象的。如此,便能在那些过程生起时,直接去观照它们,而不受任何念头的扭曲。”

    “念头是很容易闯入心中的。”

    要紧跟着这些过程、念住于它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要非常努力地保持警觉
。这也就是为什么孙伦禅师有句座右铭:“我们必须严密地念住于接触的醒觉”。

    每位向往体证涅槃的禅修者,都应该将这句话牢记在心。
        
    愿一切众生快乐!

=========================

孙伦禅师——什么才是真正的“内观禅法”
分享孙伦禅师的一段话:

观呼吸的修法,可以用止禅的方式,亦可采用内观禅的方式去修习。吸入和呼出,当气息进出时,它会接触到鼻孔末端、上嘴唇或是这个范围的某个部位,将心固定(专注)在这个接触点上,同时数着气息进出的次数。这是第一个方法。

再吸入和呼出,将心固定(专注)在气息的接触点上,同时觉察着气息的长短,气息长时,要知道是长的气息;气息短时,要知道是短的气息。这是第二个方法。

再次吸入和呼出,将心固定(专注)在气息的接触点上,同时跟随着气息的出入,但是不要跟着气息在吸入时跑进腹部,或是在呼出时跑到外面去,祇应让心固定(专注)在接触点上,去体验整个气息的进出过程。

就像锯子一样,锯齿祇接触到木头上的一点,但是那个接触点却经历了整支锯子的长度,因为在磨锯时整支锯子都会经过那一点。这是第三个方法。

要注意:上述三个方法,皆要求禅修者专注在气息的接触点上,而不是在其它地方上去寻找出入息。

第四个方法也是如此,吸入和呼出,将心固定(专注)在气息的接触点上,同时觉察着气息的接触,不要数息、不必去知气息的长短,也不用去知气息的进出。

在这四个观呼吸的方法之中,前三个是“止禅”的修法,第四个才是“内观禅”的修法。

第一个方法,要数息,而数字是一种概念。

第二个方法,要去注意气息的长短形式,而形式是一种形象。

第三个方法,要去注意气息的进出,这是经由创造进出的观念来达成的。

概念、形象、观念,都是属于我们为自己所创造的事物,因此,这些都是属于“止禅”的修法。

只有第四个方法,由于能在“最无装饰”的状况下,直接把触到实相本身,所以,是“内观禅”的修法。

但是,这种修法也可能会搀杂了止禅的修法。如果禅修者不是直接觉察气息接触的本身,同时又不用专注去守护着这觉察,而是在心中默念、标记“接触”的概念,那么,当即便会落入创造概念、观念的旧习惯之中,变成了在修“止禅”,而不是在修预计中的内观禅了。

=============================

孙伦禅师——真正的“内观禅法”

心中的默念、标记,通常比现象生起的真实过程要慢很多。因此,心往往无法在当下直接把触到这些过程的实相,而滑入过去了的时间之中,不断地介入一些思潮,去重新塑造这些已逝去的过程。

其实,要跟得上这些自然过程,禅修者所需要做的只是保持专注(Mindfulness)。这是不难做到的,先决条件是要有觉察力(Awareness)。

要觉察接触、感觉或心理现象,然后以专注盯牢、看紧此觉察。以专注守护着这觉察时,“念头”就被锁在外面,而无法闯入,这样就没有机会去形成各种概念、想象或观念了。

此时,“心”便能在这些过程生起的当下,直接把触到它们本身的实相,而不受任何杂念所扭曲,这才是真正的内观禅修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folou.com/viewthread. ... ter%3Ddigest&page=1

从前看过,现在转来大家参考,某不坐禅,不过也是一篇很好的实修文章。

以上全部为转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46 天

股市捉妖记金融群英会炒股要低调

发表于 2011-1-6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顶上去,大家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6-2 03:09 , Processed in 0.094008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