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查看: 12313|回复: 5

牛市=暴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市=暴利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八门金锁 浏览:12313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牛市=暴利 (转载)

1. 股市也有春夏秋冬.
在自然界中,我们经历着春夏秋冬,我们的祖先早以把这个现象观察、记录下来,并总结成为农历。每经历一个春夏秋冬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即为一年,每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能准确的告知气候的状况。如立春,即春天来了;立秋,就是秋天到了。
人们利用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开始了生产活动。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之迹,人们便播下种子,让种子发芽成长;到了秋天,人们就有了收成。“春种秋收”成了人们利用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的模式,一代一代的传下来。
在经济范畴中,我们也同样感知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类似于自然界中的四季变化 、循环运动。经济的周期从经济复苏到经济快速增长、再到经济停滞及衰退,如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样。
在股市中,人们也同样感受到周期的存在。人们直观的把比较普遍的上涨时期和下跌事情分为牛市和熊市。而牛市和熊市的交替也是如此的有规律,如果再仔细分析以下,牛熊市过程中,实际上也有着春夏秋冬四季的通感。

在西方,人们称股市为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的周期性会更加显而易见的体现在股市的变化上。
股市的运营也有季节性。在牛市,各股股价复苏,有些的股票茁壮成长,一般的股票价格也会攀升,即便是一些很差的(如同野草一样的)股票也会有机会涨价。在熊市,则相反,无论质地如何的股票,都只有顺着趋势降价。就像是在夏天,无论是树还是草,都会有生长的机会,只是树长的高一些,草长的矮一些;而在冬天,无论是树还是草,都难逃枯萎的命运。
我们在这里总结为股市里的人们赢利的定律一:
牛市=暴利 熊市=亏损。
2. 做一个聪明的“原始人”。
如果股市的季节性规律能被我们认识到象春夏秋冬组成一年一样的深入具体,能把股市的周期具体化,把股市的二十四节气排列好,那么,我们只需要在春夏具体到“芒种”那几天附近买入股票,在秋季具体到“冬至”之前把股票全部卖掉,完成收获。那么我们炒股的工作将是多么美妙!
但是,我们对股市的规律的认识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我们对股市规律的认识犹如一个原始人面对自然界。
这个原始人只是感觉到天气有一点热,后来又很热,很热了一段时间以后,不知怎么的。一阵风吹叶子飘落,天气凉了,怎么也回不到热的时候的感觉,而且天气越来越冷,冷到彻骨,冷到感觉绝望的地步。而某一天开始。又渐渐暖和起来了`````````
在股市里,尤其是在中国的股市里,多数的人们只是对股票的价格变化刚刚开始感知,经历时间久的人,开始发现股市一个时期热一个时期冷的交替现象,根据这现象,人们形成了“牛市”“熊市”的概念,但仅此而已。
具体“牛市”“熊市”是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变化、周期如何,有什么规律——还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
人们对股市的周期无法作出数据化的总结。因为:第一,人们还没有真正掌握股市变化的规律,只是停留在感知和探索阶段。第二,毕竟经济规律比自然规律更加复杂,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活动,它渗入人为的因素太多,而人研究人的活动规律的复杂程度大大超出人研究物的规律。
在股市的世界里,我们最多只是那个原始人。我们感知着变化,历经着一个又一个轮回,开始认定:股市一定有它的规律。
在自然界,经历四季若干年以后,终于有有心人来记录它的时间性,以准确的运用到历法当中。之后,科学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人们又可以找出四季变化的原因——主要的原因还是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那么在股市变化的规律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谁是引起变化的“太阳“呢?
从经验上看,引起牛市的可能是经济、政治制度上的改变,可能是一个大的工程的完成,可能是一场科技的革命`````这些都可以说是股市中的太阳,股市中有许多太阳,某一个火热,可以照得股市火热起来,某几个火热,股市会更加火热,而当其中的一个太阳暗淡无光时,股市也会相对较冷一些。
因为影响股市跌涨的原因不止一个,问题也就变得复杂的多,精确预示股市的变化也变的几乎没有可能。
但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规律的探求。
有的股票研究人员喜欢在统计上下工夫。他们把中国有股票历史以来的K线都搬出来看,总结诸如:上涨18个月就会有个时间之窗,可能有变数;下跌18个月,可能也会有变数。这种“时间之窗”的理论是来自不完全归纳的,无法完成重复证明。更有人推断1月份涨全年涨,其根据也是不完全归纳——因为多数年份一月份涨当年就涨,然而,我们的股市才十几年,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
有的人认为,股票的价格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就涨,供过应求就跌。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在影响供、什么原因在影响求呢?其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的人认为,股市的整体涨跌和经济的发展成正相关。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在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呢?
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所以的原因都在产生影响,而真正的原因也许正是这些原因的综合。物体向哪里运动——向作用于它的所有合力的方向运动。
而如果有一个原因力量之强,以至于使其他原因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我们的研究就变得简单了——我们找到股市变化的主要原因了——我们找到那个“太阳”了。
在股市里,我们不一定要求自己证明规律,但我们可以展开我们的感知能力,去感知我们所处的季节,是冷还是热,趋势是由冷到热还是由热到冷。耐心等待,感知由冷转热的季节,我们轻松的播下种子,投出资金买入股票,到感知到由热转冷的季节,就毫不犹豫的收回果实,收回我们的投资和收益。无论规律是如何,我们先做一个聪明的“原始人”。


3. 不要试图改变气候。
人们总是希望“牛市”长一点,“熊市”短一点。这样能够收获的季节长一点,而不收获或者损失的时间短一点。
在“牛市”欢腾,把许多一般性的信息理解为利好,或者把远景期盼的更美,这丝毫不能延长“牛市”的生命。在熊市里,咒骂一切,也一样不能是“熊市”早早结束。
生命有规律,四季有周期。股市也有它的运行规律,作为一个投资人,对于规律性的东西,基本没有改变它们的可能性,我们如果试图去改变它,就如同去改变四季的规律,肯定是无功而返的。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向通的地方是:它们都是规律。既是规律就有它的不易改变的特性。
在“熊市”里,我们在办公室期盼着“政策”能像“太阳”一样照暖股市。尽早让“熊市”的严寒冰雪融化。但政策绝不会为某个人的期盼而产生,这涉及到社会政治方面的规律。
作为投资人,作为大地之上、天空之下,那追求获利的“原始人”,还是擦亮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一切吧——当春天来时,我们会发现万物复苏的迹象,无论是阳光照在身上的温度还是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还是众多小苗破土而出。当秋天来都是同样会有迹象——叶落而知秋。
“原始人”不会改变自然规律,也改变不了自然规律。但聪明的一些“原始人”开始利用这些规律。
我们进入股市,会发现太多太多的事情无法左右。熊市与牛市我们会有所偏爱,但我们不能“要我们想要的”。我们只能根据季节采取行动——做我们想做的,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不用试图改变气候,气候是不会改变的。

4. 为什么第一定律是“牛市=赢利”。
做股票十年,总算也是一个知道点股市的人,每每朋友来问:“股票怎么做?”我就一头雾水——这让我从何讲起!
如果听我一通讲解,自我感觉讲得头头是道,朋友们也喜欢听这一通股海海聊,我想等他们回到家里,拿出存款准备杀入股市之际,还是一头雾水——这股票到底是从何做起?
问的人多了,聊得多了,我也不断的综合、总结,终于我想明白了——其实我和不会做股票,会做股票的朋友们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站在一片天空下的“原始人”。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保证赢利的法宝,也没用什么特别的“操作秘籍”,只是比一般的朋友多经历一次或者两三次股市的气候变迁。
我没有发现“牛市”、“熊市”来来往往时间表,也没有发现他们之所以变迁的那个最大的秘密。只是在不断的思索这个问题,汇总每一次变化的特点,很想找出它们的秘密,制出“时间表”——那样我们的收益将是多么的可观。
于是,判断牛市、熊市成了我认为最基本的事情。也使我认为要向朋友们说清楚的事情,无论做没做过股票的朋友,这一点都是最重要了。我定义它为游戏的第一定律。当然也可以叫:股市赢利的第一要点,或者叫炒股第一心得,等等。
这一点在股评界也叫做:基本面分析。
在某些装甲看来也叫做:趋势。趋势向上是牛市,趋势向下式熊市。
在“数浪专家”看来也叫做:上升浪和下降浪。上涨五浪是牛市,下跌三浪是熊市。
纷繁理论,无非只是断定市场的“气候”现状和气候的走向。
人们可能“过厌其烦”,只是造出“牛市”、“熊市”简单易懂、十分形象的词来——牛打架时,牛角总是向上挑,而牛进攻时,总是向下拍。
其实,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要懂得这一大套理论,我们周围也经常发现不懂得理论,但含实际很朴素的运用这一理论的人:
93年,曾经有一个在股市门口看自行车的老太太,因为与存车的股民聊天,也懂得了股票交易,她开了户,还在门口看自行车。久而久之,她发现自己看的自行车少了,没有什么人来股市了,就去买一些股票,肯定便宜。 一旦到了自行车挤得满满的,几乎放不下时,就去把股票卖掉,这种方法屡试不爽,收益十分可观,连给她报单的交易员都十分羡慕,以为有高人指点。最后,在大家的求教之下,她叙说了这个“自行车原理”。
她无意发现并利用了市场的“冷”与“热”的变化。
老太太是看自行车的,我们各有各的行业、爱好、交往等,各有各的敏感点,都能从中发现股市气候的蛛丝马迹,这种对股市冷热的判断的方法应该是无穷无尽的,你用哪一种合适呢?只有你自己发现的方法,才是最合适的方法。

我向朋友推荐入市时,经常选在冬末,希望朋友们能感受一下股市的严寒之后,不久,就能经历春天。看到别人树上的果子被采摘时才想起来自己要播种,纷纷来到这个市场,而恰恰迎来着最不适合播种的季节——冬天。股市的冬季漫长、熬人。
我推荐朋友们入股市绝不希望看到朋友们经受损失,因为朋友损失了,比我自己损失了还要令我痛苦。
我鼓足勇气在最寒冷的冬天过去很长时间,眼看要春暖花开的时节,提笔写下这本书,希望朋友们首先不要错过下一个春天。

5. 牛市是什么样子呢?
牛市是股民的天堂。
中国证券市场可以说经历了三次牛市:第一次 92-93年;第二次 96-97年:第三次99-2000年。
在牛市里,基本是100%的人赢利。赢利的多少与每次牛市行情的大小、特点等都有关系。
92-93年牛市,经历过的人都会一辈子难忘。因为当时股市制度是T +0,今天买的股票可以今天卖,也没有涨跌幅度的限制。再有,股市上的股票很少,只有? 只。
当时,每天的行情上下振幅十分巨大,92年11月底的一周上涨了50%以上,以后数周涨幅在10%以上。
我在93年5月用2000多元钱参与买卖爱使,仅几天时间,其差价在5-6元钱。
又在93年九月底开户,,当时已经是牛市1500点回调到800点的位置。仅10月底至12月初的一段下跌后反弹,我就赢利了30%。
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有几件事情让我终身难忘。
某一天,兴业的成交量超过了它的流动盘。这使得一位持兴业的大婶很得意,她说:今天兴业的股票全流通了一遍,只有我这2000股没动。
其实,是当时炒作的太厉害,很多人一天做了几个来回,积累下了超过流通股数量的成交量。
到了现在,这种事件绝无可能再发生。因为T+1制度,即使今天所有的流通股全被买了一遍,成交量也只能等于流通量,绝对不可能高于流通量。
后来,有一位硕士,把这些天的兴业房产的分时图摆开计算,把每天的高低点找出,并在低点买、高点卖,全仓杀入杀出,计算出一个最佳收益的理论值。得出这样的结论:投资一万元钱,做对每一个小波段,一周后,你就拥有一亿元。
可见当时机会之多。
就在那段时间里,我曾经历了申华从20多元于一两天内暴涨至70元。当时,我于29元买入3手申华,并没有在意它的涨跌,之后,一天听说它到了70元,十分惊诧,等地二天兴冲冲去抛它,只卖到了44元。想来整个事情仅发生在一周之内。
牛市里机会很多,是共同的。但机会的大小不尽相同。
在92-93年的牛市里,机会可谓十分之大,但在96-97年的牛市中就不象之前的牛市机会大。这是由于96-97年时股市已经扩大了,不象93年时股票只有几十只,这时的股票已经有几百家,自然在涨的过程中,涨幅大小不尽相同。总体而论,96-97年的牛市也是十分波澜壮阔的。
当时,由于94、95年的熊市跌幅很深,股票价格全挤在10元以内,大部分股票股价在5元以下。基金在1元附近。
96年的银行年利率高达10.98%,3月银行宣布降息,股市应声而起。率先上涨的是深发展和四川长虹,持有这两只股票的人们可能仍记忆犹新:深发展从6元多涨到20,96年5月10股送10股后,又从10元涨到了20,最后涨到了149元。
当时,牛市刚刚开始,出现了一些名噪一时的股评家。我印象最深的是“陈钢”,他号召所以的人“砸锅卖铁买股票”,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全国的股民兴奋起来,所有的人盯住了发展、长虹的走势,操作着自己手中的股票。于是大盘活跃起来,个股此起彼伏。2元的涨到5元,3元的走向8元,5元的都上了10元,总之所有的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大涨。
龙头股深发展和长虹更是一路上扬,中间有几次十分浅的回涸。从96年3月到97年5月,深发展从6元上升至49元,计算上10送10的因素,实际上升至98元,股价上升了16倍。四川长虹从7元多升至66元,其间10送6,实际上升至105元,股价也上升了15倍。基金从1元多涨到3-4倍。
这两年又经历了银行的多次降息,股市每遇此类消息都要兴奋一下,一些中性的消息也被理解为利好消息,一些本应是利空的消息也置若罔闻。96年下半年,管理层也是当心股票的,非理性会给股民带来伤害,发出了一道又一道的降温“金牌”,希望大众冷静。但是,初有股市的几年,初尝牛市胜利的股民如何能冷静。何况我们做事向来是行动一致,甚至“一窝蜂”的,只要上面说股市很重要、股市不关,在一代人的心中就自然定性为:国家鼓励买股票,那么马上行动,不在乎我会不会、懂不懂,买了再说。
当时的股市确实受到政策的导向影响很大,人们称中国的股市为政策市。在政府想降温股市发出八道金牌而不起作用,股市仍然我行我素的上涨的情况下,人民日报于12月16日发表一篇社论,给了全体股民一个狠狠的教训。社论的主题是批判股市现有全民炒股状态,“连卖鸡蛋的老太太都买卖股票”。当天股市所有的股票封在跌停。
而这10%的涨跌停制度也是头一周刚刚公布的。
就这样,连续三天,所有的股票连跌了3个跌停。
这种情况在全世界的股市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接着是股民们怨声载道。有些迟入市的股民更是一入市就跳井,十分难以接受。
好在股市于97年上半年继续走牛,并创出了96年的新高。
这一轮让管理者和许多股民成熟了许多。
到了99年的牛市,市场较前两轮牛市要平稳和理智了许多。这轮牛市以科技股为龙头,科技股升幅极为可观。与清华同方,99年5月-2000年2月,从25元升至72元,其间。10送2.65、10配3,涨幅也有4倍.
此轮牛市中,科技股、重组股成为最活跃的板块。在科技股上做文章,及在重组股上做向科技重组的文章,有几十家上市公司改名为“**科技”、“**高科”、“**高新”。
有一阵子,市场风行网络股。只要有公司传出要进军网络,或投资搞了个网站,股价就兴奋上扬。据说,有几位重仓持某公司股票的股民,联手找到上市公司的老总,带着几十万现金白给公司要求公司投资网络项目。其目的是:一旦传出此上市公司上网络项目股价就会上涨,而这几位重仓股民在股票上涨中的获利远远高与这几十万元现金。其实,当时搞个网站,开办费用仅几千元,搞个小规模的网站,一年几万元费用足够。但这种概念到了股市中,就会被10倍、20倍、甚至100倍的放大。因此,庄家在这一轮牛是中,从大家认可的“科技”题材中制造出了许多“概念”,每制造成功一个概念,即有一批人美美的赢利。无疑,在这一轮牛市中,这些资金实力雄厚、现象力丰富并成功制造概念的庄家成了领头军,直领大盘奔向2200点。在这样的环境中,股民们多多少少都赢了利。紧跟庄家、抓住热门股的赢利在100%以上,持股一般的也有20%-30%的获利。只有少数极为不信,总是技术上没把握好买卖价位的,有可能持平。
牛市是什么样子呢——牛市是股民的天堂!
如果你一入股市,正好赶上牛市,无论你是什么文凭学历,是搞哪一行业,是聪明是笨,是老是少````只要买入,获利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在牛市里,往往不太懂得股票,没有风险意识的人能获得超乎想象的收益,因为他们无所畏惧也就无所顾虑,在理智的人无法接受的股价上,敢与大胆持有并获得直接到浪尖上的收益。
如果说牛市之初是理智的,那么牛市中段就是想象的,牛市的尾段就是疯狂的。


6. 牛市的操作.
最高境界的操作:从头到尾做多领头羊。
基本办法:追踪领头板块,做多领头羊。
总体上最佳仓位设计——60%资金投资自己选中的长期品种。 ——40%资金坚持追踪热点。
具体到牛市的不同阶段,运作的具体办法也应随着形势变化而改变。无论市场如何,我们所需要做的事就是时刻保持理智的状态,把利润扩大到最大。
第一:牛市之初 勇往直前
大家还沉迷在熊市的悲哀之中、信心不足,缓慢上涨,绝不会猛涨。因为大家都十分谨慎,生怕被套。因此,如果有一天突然暴涨,从底部上冲上一根巨大的阳线绝不是牛市的开始。历史上有95年的5.19行情和2002年的6.24行情,都是当时跌幅过深的超跌反弹,而反弹少有如此巨大的幅度,造成幅度巨大的原因是突发的政策因素,但这种突然的大涨不会是牛市的开始。
在跌幅和时间上都超出想象之后,在哀声遍野怨声载道的情况下,政策、经济等基本面明显转好,而股市只是止跌,却犹豫不涨,在政府对股市级尽呵护、改进管理、指定有益股市发展的政策时,本应是利好的消息,却被理解为利空,有一些先知先觉的个股开始活跃,但大多数人还是在观望,心里还是想着“我要是解套了就离开这鬼地方,永不炒股”。人们的心态依然谨慎。
牛市之初,活跃的多是绩优股。因为经过了熊市的洗礼,人们回理智的分析公司价值和股价的关系,要细分析到每投一分钱是不是值得。在这个阶段,绩优股显得有说服力,“业绩是股市永恒的题材”会多次见诸报端。
之后,在漫长的操底无法破位下行之后,缓缓地上升途中,必然会有一个重大的利好出现,引发人们信心聚集,点燃行情的导火线。这个重大利好是什么,具体由那个产生牛市的时代所决定,它是必然会出现的。这是因为证券市场大盘走势是有规律的,没有永远上涨的股市,也没有永远下跌的股市。大盘从时间上到空间上跌到一定的程度,牛市产生的条件也就随之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说牛市产生有它的必然性。哲学上说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而我们所说的那个点燃牛市的重大利好是最后的量的积累正好达到质变的一环。因此,重大利好总会出现的,是什么,会有历史来说。
因此牛市之初的操作策略:坚定持股信心,选择自己有信心的绩优股,逐步建仓,在大盘明朗之前起码要有40%的仓位。要做到不怕套、套不怕、越套越买。
巴菲特曾说:我们只是没法在别人贪心的时候保持谨慎恐惧,唯有所有人都小心的时候我们才会勇往直前。
牛市之初,能够持满仓的人是将来的赢利者。
第二: 牛市中段 疯狂操作
牛市中段是获利最可观的阶段。股民的信心被激发起来,人们忙碌地选股,暗中计算着用力的目标位,活跃的人们开始动脑筋怎么去搞一些钱入市,是和亲友集资、还是把定期存款取出,还是劝说单位领导投资股市。
当时,市场相当活跃,热点此起彼伏。人们沉浸在赢利的欢乐之中。只要发现哪一热门板块回调够两三天就坚决杀入,几天后就带着5%-10%的收益抛出。这时,人们忙着学习技术指标,忙着听股评,操作节奏把握的好,赢利就合事半功倍。
那些宣扬自己业绩如何好的股评家,多数是把股市中段的业绩拿出来给人看。其实这一阶段,即使是一个普通股民也会有很好的收益率。但我们应该很清醒的认识到:这些巨大的收益绝不能归功于自己的操作水平。因为这些收益是牛市的机会带来的,牛市给了人们一个拾金子的机会,我们才拾到了金子。
我们说:牛市最高境界是从头到尾做多领头羊。如果我们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在牛市中段是勿需忙的,只持住领头羊不需要操作,也许将是获利的最大模式。
但是在牛市中段,基本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没有人相信不忙能获得果实,忙一点,每天能摘到果实,很幸福、很快乐。
那么我想如果达不到操作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妨疯狂操作,在牛市里既赢利又赢得快乐,可谓最易被人接受的。我自己也要在牛市里,取一小部分资金疯狂操作,用以体会牛市的美妙。
3 牛市末段:
牛市末段,大盘会维持“疯狂”的股价,那时股价远远超过人们预先认定的价值,但人们还是“不由自主”的认定必有“傻瓜”会接
更高价格的股票,于是还会“恋市”不肯撤退,而这种状态在理智的人眼里,可以用这样的词来形容:刀口舔血。
股市游戏第一定律不仅是“牛市=赢利”,“熊市=亏损”应当相同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能认识到“熊市=亏损”更重要。
父母总是教诲:做事赶早不赶晚。
牛市疯狂之前,在牛市中段,我们要提前疯狂——疯狂的操作。在牛市的末端,真正的疯狂来到时,我们反倒要平静,要理智,逐步减仓,见好就收,把果实藏好,准备“过冬”。只有保存了牛市的占果,才真正算是胜利。
不要去期望“疯狂”会持续下去。相反,“疯狂”在历史上没有一次不带来“原路返回”的熊市后果。
减仓,除了减仓没有任何的办法。
心理上,让自己学会休息,休息不是没有工作,与许多朋友一样,我也曾感觉只要由闲余的资金、只要几天不操作,就感觉像是“失去了工作”,心理、手上总是痒痒的,总想行动。其实,在牛市之末端,只有休息才是战略上最优的选择。“休息”决不是简单的“停止”,在牛市末端,会休息的人是充满足够智慧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4-6-19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只是等于获利的机会多了,赔钱的比率少了

并不一定等于暴利吧.

文章太长,也没有细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ok

o ok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9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吹牛。。 暴力。。。




------------------------------------------------------------
我爱龙声股评软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9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超短俱乐部

发表于 2015-7-1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10年前的帖子,弱问一下,楼主还在论坛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7-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6-17 19:40 , Processed in 0.087535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