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方圆王

2004年7月20日(星期二)政策消息面情况专贴,欢迎大家添加。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98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4-7-2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民索赔前景黯淡 江苏琼花逃过"退市劫"


2004-07-20 11:26


   


    中国青年报北京7月19日电 江苏琼花(002002)会成为刚刚开盘半个月的中小企业板首只被勒令"退市"的股票吗?  

    这个疑问对于投资者来说,亦喜亦忧。而记者采访到的大多数业内人士则认为,"退市"只是个幻想。  

    因涉及3000多万元违规"委托理财"业务未及时披露,而被深交所公开谴责的这支中小企业板的"探花",现在被业内人士称为"罂粟花"。  

    上周,中国证监会宣布立案稽查,并暂停了该股票保荐人闽发证券3个月的保荐资格。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同时表示:"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大患。对于任何违反信息披露规定,造成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的,监管机构绝不姑息。"  

    "绝不姑息"意味着什么程度的惩罚?有业内人士认为,对江苏琼花这种"明知故犯"的"欺诈上市"者,应该执行"斩立决"----勒令其"退市"。  

    目前,江苏琼花已暴露出来的问题,除了未按规定披露其巨额"委托理财"业务,还涉及为大股东出具担保1.8亿元。有分析认为,目前该公司总资产不过3亿元,净资产不过1.18亿元,其通过IPO募集的资金总额(约两亿元),刚好够填补委托理财加上担保风险的"血窟窿"。有评论说,"这样的公司能通过上市审核,匪夷所思。"  

    但是,让一只出炉正在被热炒的"中小企业股"摘牌,可能性有多大?西南证券资深证券分析师刘晨认为,"退市"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至少以前鲜有先例,证监会稽查一阵子后,弄个通报批评,对高管层罚上30万元,顶多再罚上市公司几十万元,顶多是这样了,‘退市’从制度上说没有依据。"  

    他对记者说,事实上"琼花"之所以敢在披露信息上违规,可能在一开始就设想过被查处的成本------这个"成本"也就是几十万元,相对于已经"圈到的钱",九牛一毛,"当然合算"。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难下狠手"的原因还有,让琼花"退市"或者打入ST股,中小企业板块必然股价大跌,这种"震荡"肯定违背管理层"稳定"的初衷,其影响恐怕连已经购买中小企业股的投资者也不想看到。"刚炒上来,就跌,没人再愿意跟进了。"  

    北京颐合兴业投资公司首席分析师张卫星认为,把"退市"当作惩罚措施,按照目前"股权分置"的股市运行规则,不但惩罚不到"责任人",相反必然会"伤及无辜"。  

    他分析说,"琼花"的市场流通股股东基本上是在约20多元的高价买进的,又迅速被套牢,现在股价跌掉近一半,如果琼花"退市",流通股股东的损失会更大,而且再没有追回的可能。相反,对于想要惩罚的上市公司而言,它已经通过"溢价发行"赚得盆盈钵满。  

    据了解,"江苏琼花"违规丑闻披露的当天,其股价一度跌掉25%,最低达9.91元,逼近其7.32元的发行价。占总股本约三分之一的3000万股流通股,如果保守估计按照每股损失10元计算,就是3个亿。  

    "难道会让江苏琼花拿出3亿元弥补流通股股东的损失?不算它已经在发行市场融到的两亿元,它有多少家底儿够赔的?"  

    张卫星认为,因为中小企业板的基本规则与A股一样,同样是一个"股权分置"的市场,上市公司可以轻易利用"二次溢价"的发行和流通规则,从流通股股东手中圈钱。"不管是国有公司,还是民营企业,面对这种白给的诱惑,谁还在乎什么诚信?"  

    有消息称,江苏琼花高管层目前正辗转于北京和深圳之间,接受主管部门及投资者的质询。7月17日,江苏琼花发布公告称,将延期至8月10日披露该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理由是为配合证监会调查,"无法按期召开董事会"。  

    但是,任何解释和说明,意图只不过在于澄清"罂粟花"的成因,并不影响一个"美妙的结局"----按照该上市公司高管层持股5000万计算,即便按目前下跌之后的市价,他们的市值仍然可达5个亿。而在二级市场上,"琼花"的上市就意味着投资者的赔本,在高位买进的中小散户更是只有哭的份儿。  

    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已经有上百名流通股股东聘请了律师,准备在证监会最终处罚结果出台后,以"重大欺诈"起诉"江苏琼花",并要求其赔偿损失。记者就是否会有更严厉措施制裁"江苏琼花",咨询中国证监会消息人士,未获明确回答。他认为,还要等稽查工作告一段落后才知道。  

    张卫星认为,诉讼将是个艰难的过程。从惯例看,"最后挨板子的只能是流通股股民,他们的损失没人惦记。"他说,畸形的市场一定会造成"圈钱恶果",一旦暴露出来,"就是一个烂摊子。"  

    投资者能否"索赔"?西南证券刘晨说:"索赔?开玩笑,谁赔你?怎么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98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4-7-2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保住品牌 丢掉名牌" 乐凯----出局又怎样


2004-07-20 10:34


   


    "保住了品牌,丢掉了名牌",日前,乐凯出局"中国名牌"引发了种种争议。有同情者言之忿忿:乐凯与柯达合资之所以断断续续谈了十多年,就是因为乐凯始终坚持"乐凯控股、乐凯品牌、乐凯掌握经营决策主动权"三原则。现在,乐凯好不容易把品牌保住了,却因"血统不纯"不被列入"中国名牌",让人难以理解。   

    而国家质检总局对此也言之凿凿:乐凯没有被列入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范围,并不是由于企业在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方面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彩色胶卷市场发展前景不明朗。  

    先不说双方孰是孰非,有些疑问必须弄清楚:"中国名牌"是终身制吗?保住了中国品牌的"中国名牌"就一定终身享有"中国名牌"的光环吗?  

    乐凯力扛民族大旗、力守民族气节固然可敬,其出局"中国名牌"固然可惜,但是,这些显然都不是让乐凯永享"中国名牌"的充分理由。"中国名牌"是一种荣誉,更代表着一定的评价标准,它本身应该凸现出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它瞄准的是"普遍",而不是惠及"个别"。岂能掺杂点儿民族情感就改变了"中国名牌"的性质?倘若如此,这种民族情感也只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从根本上说是缺少民族自信心的表现。 

    有些企业把"中国名牌"当做金字招牌,参加评选的时候,往往摩拳擦掌,不遗余力;一旦评上了,就拿着这块招牌狐假虎威,以为一劳永逸了。因此,我们看见自诩为"中国名牌"的企业比比皆是,而假冒"中国名牌"的企业更是满天飞。后果是什么?"中国名牌"的金字招牌有些贬值了,甚至沦为某种"陈旧"和"浮虚"的代名词。

    诚然,乐凯"出局"对乐凯这个个体而言是件不愉快的事;但是,"乐凯出局"这个事件对整个"中国名牌"企业而言却未必是件坏事。它至少传达出了这样一种信息:"中国名牌"也是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倘若"中国名牌"真能形成这样一种"退出"机制,那么,它对于规范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可谓善莫大焉------笔者不知道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设立"中国名牌"的初衷是什么,也许,这正是它的真正使命。 

    有道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当合资已经成为并正在成为许多"中国名牌"企业选择的发展方式的时候,争创"世界名牌"或许是一件更需要勇气,也更惬意的事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98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4-7-20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暖风频吹 利好闪现

2004年07月20日10:53 证券日报
   
    上证综指从4月份1783点下挫以来,一直处于种种利空打压之中,而上周五的一根大阳线让投资者对后市又充满了憧憬。其实,不管股市大底是否已经到来,也不管我们是否已面临市场的拐点,可以预期的利好总是股市走好的关键。事实上,近日股市方面的风向已变得偏暖起来。

    首先,在一个月之内,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透露出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声音”。国家统计局上周五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一季度GDP的增长是9.8%,二季度增长是9.6%,上半年增长9.7%,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同时,今年上半年我国CPI指数同比上涨3.6%,且涨势有所减弱。全年预计不会超过4%,很难达到5%这个被市场认作是央行加息的参照极限。

    在宏观面的消息令股市投资者欣喜的同时,市场资金面同样出现了令人振奋的风向和迹象。

    一方面,已经参与市场的主流资金实力在不断增强。最新的数据显示,在股市连续下跌的二季度,开放式基金总体规模不减反增,出现了巨额净申购,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更为明显。而券商发债再度启动,继首批3家券商被核准发行40亿元债券后,光大证券被证监会核准将于近期定向发行不超过7.6亿元公司债券。同时,QFII资金目前正在加大资金投入量。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邹林日前透露,QFII托管在银行的账户中,以银行存款形式保留的人民币资金正在逐步减少,目前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相应地投资到证券市场的资金在增加。另外社保基金的动作更令人遐想。近期,全国社保负责人前往各大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考察,进行二轮选秀。社保基金去年首次选秀后一个月内,股市就见了阶段性底部。现今社保基金二次出手,让市场各方对近期的行情自然充满期待。

    另一方面,有望入市或一直期盼入市的资金脚步在加快。最受关注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已呼之欲出。我国第一部保险行业发展蓝皮书——《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报告》认为,“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时间,取决于研究分析、认识判断风险及风险控制的各方面技术基础能否到位”。其后,有消息称,《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管理办法》已上报国务院。可以说,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真的指日可待了。同时,《企业年金管理指引》本月下旬出台。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也透露,保险公司全面参与东北三省的企业年金改革试点,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辽宁省将社会保障部门经办的企业年金业务逐步交给保险公司管理。此外,在经历了3年“冷冻”之后,财务公司有望在今年迎来高速扩容,银监会对财务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限制也有望开禁。在目前宏观调控从紧的大背景下,财务公司积极要求入市,意味着大型企业集团在直接入市受到国资委等管理部门越来越强的压力下,可通过财务公司间接入市。

    可以预计,只要三季度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实现了成功“软着陆”,在上市公司业绩有实质性增长的情况下,出现一轮有力的上攻行情并非难事。(记者潘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98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4-7-20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投资吃了大亏 申万、北证已出现亏损


2004年07月20日08:17 上海证券报
   
    截至昨日,60家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券商中,已有海通、申银万国、广发、上海证券、大通、中银国际、金通、北京证券等8家证券公司,在中国货币网上公布了未经审计的2004年度1至6月份财务报告。这些报告显示,上半年证券公司盈利能力普遍较弱,多数证券公司处于小幅盈利状态,申银万国等个别券商甚至出现亏损。


    盈利水平普遍较低

    对已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即便是一些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全国性证券公司,上半年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海通证券净利润只有5637万元,广发证券净利润只有5949万元。至于那些规模相对较小的证券公司,盈利情况就更加不容乐观:上海证券、金通证券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302万元和1157万元,大通证券上半年的净利润只有314万元。

    造成券商盈利能力普遍较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公司自营拖了后腿。报表显示,海通证券上半年自营证券差价收益达到2.02亿元,但同期的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到3.17亿元。金通证券上半年自营亏损497万元,这个数字占到公司上半年全部盈利的40%左右。中银自营也亏损了278万元。

    此外,交投持续清淡,令手续费等收入减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报表显示,6月份多数券商的手续费收入不到上半年的十分之一。

    证券投资吃了大亏

    在已经上网公布财务报告的券商中,只有申银万国和北京证券2家券商上半年出现亏损。考虑到目前公布财务报告的都还是一些以往业绩相对较好的券商,一些问题券商都还没有公布财务报告,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券商今年上半年的整体经营状况的确不容乐观。

    申银万国的财务报告显示,上半年该公司的手续费、自营证券差价、金融企业往来收入(主要包括客户保证金利差和公司在银行的自有资金利息)分别为5.04亿元、1.44亿元和1.48亿元。但公司在受托投资管理业务上出现2.65亿元的亏损,加上又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1.75亿元,从而使公司上半年亏损达到2.51亿元。而北京证券在自营方面亏损了5153万元,导致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8723万元。

    利差依赖度越来越高

    手续费、承销、自营和客户保证金利差收入是券商上半年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分析显示,券商对客户保证金利差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如广发证券,上半年手续费收入为3.63亿元,但扣除营业费用支出3.09亿元,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2604万元后,手续费净收入只有3000万元左右,股票承销收入是2321万元,账面上自营收入是6563万元,但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高达5551万元。相比之下,公司的金融企业往来收入为7057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客户保证金利差。事实上,客户保证金利差收入已经成为券商在弱市中旱涝保收的一块利润。

    一些市场人士分析说,上半年券商收入呈现出"前半段赚,后半程亏"的特点,特别是在5、6月份进入了一个拐点,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若下半年行情好转,券商的经营状况或许会有改善。(记者张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98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4-7-20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多例行停牌影响市场效率


2004年07月20日08:14 证券时报
   
    随着上市公司队伍的不断壮大,上市公司因披露定期报告或召开股东大会而例行停牌的现象越来越频密。在定期报告披露和股东大会召开的高峰期,就曾经出现过122家公司股票停牌扎堆的景象。2003年,深交所进行了5500多次例行停牌,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停牌11次左右;而国外证券市场平均每家公司每年停牌仅为0.02646次。

    “现行停牌制度需要改革,警示性停牌太少,例行停牌过多。”某业内人士表示。更多的业内人士则认为,大量的例行停牌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效率,无法突出警示性停牌的效果。而深交所于去年6月份进行的关于修改停牌规则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被调查者认为现行停牌制度亟需改革。

    根据目前的例行停牌制度,上市公司如在交易日披露定期报告,其挂牌交易证券将在披露日停牌一小时;如在交易日召开股东大会,其挂牌交易证券将全天停牌。事实上,随着证券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交易所的信息公告每日收市后已陆续向各媒体发布,各地的网站、电视台、电台也在当晚予以了转发。次日开市前,各指定报刊及大部分地区的报刊、各营业部的信息公告栏也都转载了这些公告。也就是说,在开市前,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上市公司的信息。

    “交易日出现上百只股票停牌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严重影响了市场交易的连续性,延缓了市场对信息的反应速度,降低了市场效率。”业内人士表示。

    例行停牌过多带来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零星的警示性停牌夹杂在大量例行停牌之中,很难起到警示市场的效用。在上市公司的停牌总量中,例行停牌占了很大的比例,而涉及股价异常波动的特别停牌占停牌总量的比例还不到10%,导致投资者把停牌视为一种正常的现象。

    种种迹象表明,为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并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现行的停牌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大部分市场参与者呼吁,取消因交易日公布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的例行停牌(因警示性停牌刊登的临时报告除外),取消交易日召开股东大会和刊登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的例行停牌(因上市公司预计股东大会出现特殊情况,否定原已公布的提案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除外)。(记者冯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6 21:40 , Processed in 0.05118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