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480|回复: 9

心理分析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5 01:11 |

心理分析方法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求缺 浏览:3480 回复: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是期货市场中流行的两种分析方法。而心理分析法完全可以作为另一种分析法独立出来,因为对比前两种分析法,它有着不同的原理,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独到之处。


  心理分析
法的特点

  1.基本面分析法

  基本面分析是一种客观的分析法,它以价值回归理论作为分析基础,以追寻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作为主要途径,以期达到对市场未来走向的较为准确的预测。基本面分析主要涉及: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气候因素,中央银行干预因素(外汇市场),结转库存,产量,产情,气候因素(农产品期货)等。

  2.技术面分析法

  如果说基本面分析走的是“价值到价格”的分析思路,那技术面分析则可以说走的是“价格到价格”的分析思路。技术面分析法是以“历史价格”为参考来预测“未来价格”的分析方式。它是一种主观的分析法,是一种通过人们的主观经验来判断市场未来走向的分析法。

  3.心理分析法

  心理分析法是一种从“市场心理到价格”的分析思路。其定义是,在市场方向即将逆转或维持原方向的临界点时,通过推测市场主导势力控制者的心理价格定位,以此为基础,分析主导资金的流向(资本流向)从而判断未来市场走向的方法。毋庸质疑,市场的大方向决定一切(也就是资本的流向)。在期货市场运用心理分析法意义重大,因为期货市场是一个人对人的市场,它的参与者是“人”以及受“人”控制的投资机构,而资本流向都是通过参与者的心理预期反映出来的,所以市场方向是受人的心理因素控制的。换个角度考虑,也就是说,资本流向掌握在市场参与主体——“人”的手中。资本受人控制,所以大众的共同心理对市场走向有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运用心理分析法完成一次操作的原理在于:价格波动始于公众心理价格的不统一,始于基本平衡态的打破。在市场混乱时建仓,价格会在一个新的公众心理“共识”的影响下受到追捧或打压,直到出现一个公众心理可以接受的大众价格。在这个价格上,多空双方的势力再一次基本均衡,市场才又开始基本维持盘整态势,一个上涨(下跌)行情由此结束。我们获利了结,一次操作完成。我们所要把握的就是,公众心理达成新“共识”时的市场方向。

  市场方向的控制者“人”本身就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在参与市场的行为中,投资者总会凭借他们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基本面因素做出买卖决定,投资者便同时在用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来对待市场。由于单纯地运用客观操作或者主观操作,投资者们各持己见,不可能达成市场方向预期的完全统一。笔者时常看到,投资者由于单纯运用一种分析法操作,在下单的一瞬间,脸上仍带有迷茫的神色。这可以从侧面看出,市场参与者在下单的时候心态很不稳定,而这正是因为前两种分析法“偶有冲突”造成的。价格波动的原因也可以因此说成:同时具有两种情态的投资者,依据他们不同的心理预期,不断磨合的过程。

  心理分析法的优势正是因为,它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是介于客观和主观之间,感性和理性之间的“模糊”分析法。

  因同时具备技术面分析法(主观)、基本面分析法(客观)的特点,所以从理论上讲,心理分析法更好地融合了两者的优势,以投资者心理预期为基础,以一个更中立、更平和的态度预测市场方向,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


心理分析法的优势

  1.它打破期市的三个传统理论依据,抛开旧策略、旧思路

  (1)它打破古典经济学中的平衡概念。

  价值不完全决定期市价格,价值规律在期市交易中不为实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平衡”说的是一种资源配置和盈利的平衡,但是这个理论在期货市场中不实用。首先,期货是个零和游戏,“平衡”虽然在理论上说的通,但是这种“平衡”的前提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期货市场中出现过,这个理论也就不适宜在期货市场中应用。由于买方和卖方都想从市场参与中谋取更多的利益,就必然对市场价格施加影响。再加上期货市场含有较多的投机成分,必然会加剧其价格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这样,频繁的大幅度波动往往会歪曲供求曲线,使得以供求曲线做判断依据的投资者做出歪曲的理解和盲目的市场行为,造成对市场方向判断失误的增多。

  因这种“平衡”在现实的期货市场中不存在,那么“等价交换”所依据的价值量就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值,所以价格就不完全由价值来决定。期货市场中常常可以看到价格长期飚升不回落,也就是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周期太长,价格长期偏离价值。投资者一次次在自己认为的高点沽出,但总被不断创出的新高一次次挫败。期货市场真正的“顶”只有一个,凭价值规律为预测基础的成功几率很小。在期货市场中运用价值规律作为分析价格的基础是不牢靠的,也是不很实用的。

  所以,古典经济学里的平衡概念在期货市场中是行不通的,期市价格不完全由价值决定,价值规律在期货交易中不为实用(短线尤为突出)。

  (2)承认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供求关系。

  以往的经济学体系中“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对供求关系有一定的反作用”似乎已成为真理。但是在期货市场由于其特殊性,运作结构不应该以一般的商品买卖来定论。经济学体系里的所谓“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反作用”在期货市场理应升级为“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对供求关系起决定作用”。因为如果一个市场搀杂了较多的投机成分,那么这个市场暂时就不会是一个仅仅由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的市场。相反,随着投机势力的强大,价格越来越倾向于决定供求关系。一旦市场价格到了一个关键的点位,人们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然后依据自己的判断或听取分析师的建议做出买卖决定。

  如果更多的投机者倾向于做空某种商品,那么此种商品的价格会不断下降,而价格下降本身也会刺激更多的参与者一起做空,由失望型地抛售变为恐慌型地抛售,价格暴跌,从而形成一个不间断的自我践踏式的下跌。从市场参与者单纯地依据价格做出做空决定,可以侧面地反映价格在影响供求。如果更多的人抛开了一切其他因素,跟随市场大方向盲目疯狂地做空,那么,价格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供求关系。因为那时侯,部分小散户的跟进对市场也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促使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单纯地根据价格的高低做出买卖决定。价格由此决定供求(因为那时影响价格的更多的是非理性的人为因素)。

  多数参与者参与市场是因为价格不断地下跌,才做出卖出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没有太多关联。例如,在外汇期货市场中,1997年12月7日的美元兑日元合约遭到史无前例的疯狂抛售,3小时内从131.53泻至125.80,狂跌573点!虽当时日元有基本面的重大消息支撑——日本政府决定实施一次性动用2万亿日元的特别减税方案,但是,凭借这条利好消息并不足以让日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大的涨幅。这是因为,美元兑日元接近价格的强阻力位,由久攻阻力位不破的“失望型抛售”到接下来在利好消息作用下的“跟进型抛售”,最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恐慌型抛售”,导致美元兑日元产生如此巨大的跌幅。由于对价格的恐慌心理市场参与者不由自主地统一行动起来,不间断地对美元进行打压,所以,恐慌型抛售最终使投资者对美元彻底失去了信心。美元兑日元不断暴跌的价格引发了参与者的投机行为,决定了供求,假如是单纯的“供求决定价格”,则不可能产生这种自我践踏式的打压。

  再如,以技术面做分析的投资者,是在一种历史价格的基础上推测未来价格。期货市场单纯地按照这种分析方式进行买卖的人,大有人在。按照历史价格操作,这也是一种由价格决定供求关系的表现,否则期货市场就不会出现很规则的双顶(底)型、头肩顶(底)型、上扬(下跌)三角形。参与者参照历史价格操作时感到畏惧或者以此为下单动机和理由,并在每种图形的关键点位上观望,或逆市操作等等,这一切都可以很好地说明价格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买卖,决定了供求关系。

  所以,在期货市场中价格的确已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供求关系。

  (3)否定期货市场纯理性化,认定市场的运转不单纯受其自身的理性和逻辑性控制。

  像埃德温·哈勃提及的“宇宙的产生缘于一次大爆炸”这样的学说,在过去并不会普遍地被常人所接受。原因是人们基于一种心理,即,世界是完美的理性的,导致对现实的解释存在偏向性,并且不由自主地否定自己所恐惧的东西。在经济学里也一样,假如在一个无规律的市场赢利,是绝不会有准确的赢利模式的。这是投资者不愿看到的,不愿承认的,也是他们所恐惧的。这是大多数人更乐意承认“理性市场”理论的原因,并且很多经济学家也是理性市场的支持者、拥护者的原因。而且现在的市场分析也正是基于市场理性化的理论。

  如果市场是纯理性化的,就会通过指标把价格预测得天衣无缝,还会导致参与者的意见很统一,价格波动就会趋于一致。但是,由于诸多因素,这种现象从来没有出现过,而且也是不可能出现的。上述现象只能解释为:一个意见不统一的半理性市场在引领参与者做出买卖决定。如果市场是理性的,何以解释价格频繁波动的现象?另外,市场理性化理论也牵扯到一个价格的周期回归问题。以“理性”的周期回归理论来预测市场的大方向也是不准确的。例如,据此周期理论推算,加之今年年初市场人士预期日本中央银行将干预汇市,阻止日元“过度”升值以刺激出口,普遍推测日元期货合约会从年初的价位贬值到年底的125.00左右。但是从目前来看,日元长势极佳。日本中央银行无法力挽狂澜,改变市场方向。干预只能是在市场方向大致明确的基础上,减缓日元的升值速度,但却不能主导其方向。遂使得日元步步升值到现价位108.12。政府不得不出台很多的改革方案,以降低日元过度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这对据此理论长线做空日元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再如,众所周知,每年的3月和9月是日本的一年度结算和半年度结算时期。曾经做外汇期货的人都会在3月或9月的月初开仓大量买进日元,日本年度结算后再获利平仓。近几年却发现这个机会越来越不容易把握了。原因在于消息普遍被市场提早消化,加上大型的投机基金的兴风作浪,夹杂了过度的投机成分,市场也就不太容易受其自身的理性和逻辑性控制。一切理论的适用性都是在市场中体现的,是市场在引领我们期货投资者,指引我们该怎么去做。任何太过偏信“理性化周期理论”的操作行为都是违背市场本意的。而与市场“作对”的人也无疑是自取灭亡。由此可见,市场的运转不单纯受其自身的理性和逻辑性控制。

  2.以全新、独特的理论作为市场分析的基础

  心理分析法否定了诸多传统理论有其新的理论依据,就是:追踪市场行为的动机,谋求动机中的共性,把握市场方向,顺势而为,博取利益。由于市场心理先行于市场行为,所以,以市场心理预期为基础,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反映出市场的未来动向。单纯地依靠技术分析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去年12月5日星期五晚间接近22点的时候,欧元的5分钟均线一次大幅上涨后做出一个类似双顶的形态。因为北京时间晚上21:30分要公布美国的11月份非农业就业人数(预期是12.6万),在数据公布以前市场有传言,就业人数要大幅减少,所以在21:30分之前的十几分钟走出欧元的一波上涨行情。数据公布后(5.7万),受获利回吐和“传闻时买入、证实时卖出”的影响,美元/欧元开始完成双顶的另一半。很多分析师就技术分析的图形来看建议“做空欧元”。许多人就盲目地加入做空的队伍。试想一下,受利好消息影响,汇价大幅走高后所出现的获利回吐,会将汇价压低到利好消息出台前的价位吗?几乎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不叫“获利回吐”了。所以,欧元汇价在m头的腰部稍做盘整,随即大幅上扬,收盘时再创1.2179历史新高。有些人埋怨说市场与自己作对,其实,根本就是他自己不跟着市场走。这也说明,太过单纯地使用技术面分析,忽视市场心理价格是不可取的。

  心理分析法打破传统的预测模式,不过分看重历史价格所形成的“规律”,亦不太看重消息面带来的影响,其出发点就是“市场心理”。心理分析法追踪到的是未来涨跌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一个靠历史价格猜测的传统模式。

  3.表现形式独特

  心理分析其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在此我只举一例:通过k线图看心理分析法。有人一定会说,那不就是技术面分析嘛!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技术面分析着重看的是图形,历史价格所留下的图形,用观察图形得来的专业感觉勾勒出另一半“即将出现”的图形,着重于图。而心理分析法则是,当价格接近关键点位时,一根k线从开始到这根k线收完的全过程,透过此过程窥视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阻力(或支撑)位的强度,等等。心理分析法也看连续的几根k线收完后的形态,但不是图形。

心理分析法的应用

  实用性支撑一种分析法在市场中存活下去。由于心理分析法揣测“市场心理”,因此它更适用于一个公平的“无庄市场”。在此,我举几个外汇期货的应用实例:

  1.2003年12月10号,从15点到17点之间短短的2小时里,美元/日元从106.75狂升198点至108.73,这个情况许多投资者根本没有想到,此时没有追空日元的人也后悔莫及。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当时的具体经过。在此之前,日本央行曾经多次暗示日元是“不正常”的走高,虽然投资者也预料到日本央行会干预,但没有想到日本央行会在非整数点的点位106.75入市干预。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10日凌晨4点,美元/日元在小时图中收了一个长长的下影线,足足37点,日元最高触及的就是106.75这个价位。较长的下影线说明有巨额资金在做空日元,随即美元/日元展开三角盘整,这说明破位上行是必然的。果然,美元/日元在107.39破位,开始一度走高达134点。这次做空美元/日元的正是日本央行。日本政府在106.75干预了汇市,当时,美元利空消息已经出尽,所以,日本央行在这个时候干预外汇市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此次美元/日元的“意外”走高,应在投资者预料之内。用心理分析法虽不能准确预测出在106.75处,日本央行会干预,但是一定会分析预测出,美元/日元一定会在三角盘整后破107.38阻力位并将大幅上涨。

  运用心理分析法在这次分析中把握了以下5点:

  第一,日本央行将干预汇市以成定局,只是干预时间和具体点位没有得知(市场有即将转势的感觉)。第二,美元利空消息已经出尽(利好出尽是利空!近期没有更坏的基本面消息了)。第三,下影线是转势的预兆(显示日元继续走高的困难程度)。第四,三角盘整为转势的条件(在此位置展开盘整,基本就可以推测到盘整后的方向)。第五,k线图在108.38强阻力位轻易突破(可见市场对后市的方向早有准备)。

  2.2003年12月14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其故乡提克里特的地下室被美军捕获,并通过dna检测验证实其身份,外汇市场出现了久违的美元利好消息。但当时是周日,外汇市场正处于休市状态。市场预期在下周一开盘欧元将会跳空!果然,周一刚开盘,欧元即跳空达132点!随即在1.2143附近站稳。为什么会在1.2143附近停留呢?从心理因素分析,开盘就跳空价格停留的价位必定是强阻力位!此价位是投资者不敢逾越的心理价格。再结合技术面分析:1.2143正是欧元240分钟均线的强支撑位,在此价位停留和盘整的越久,就越发显示出此支撑位的支撑强度。况且,萨达姆被捕后的美元暴涨属于新闻市的结果,等消息逐渐被市场淡化,欧元一定会慢慢走强,出现回补跳空的缺口。结果,开盘十几分钟,欧元便在1.2143处做出双底形态,这坚定了投资者对跳空回补的信念。整整一天,欧元都处于试图回补跳空的缺口。截至16日凌晨,欧元到1.2278高位,已经回补了跳空留下的缺口。运用心理分析法并结合技术面的图形,在15日的赢利理应颇为丰厚。

  所以,运用心理分析法在本次操作中把握了两点:

  第一,萨氏被捕,属于新闻市,消息所带来的行情固然猛烈,但随着市场对此消息的淡化,这种行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最终一定会回补跳空的缺口。第二,在1.2143的心理支撑下,欧元一步步稳健地走高。可以说1.2143就是市场不敢继续推高的强阻力位(心理默认价位),跳空停止并且盘整已久的价位(更有技术面双底的支撑)就是当天欧元的最低价位,可在此价位大胆地持欧元多头。

  由上述两个实例,不难看出,运用心理分析法的实效性很强,在市场中运用此法将带来颇为丰厚的利润。如果能够结合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将会使此法的运用近乎完美,给投资者带来更为巨大的盈利回报。

  总之,心理分析法以全新的理论,独特的表现形式,为诸多投资者所应用,盈利颇为丰厚。它填补了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的空白,使偏理性和偏感性的预期分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对市场做了一个更准确的预期。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01:11 |
行为金融学与期货投资策略


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有效市场假说”。这一假说认为:金融产品的价格中已经包含了所有的公共信息。有效市场假说,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这一基本前提。在传统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二是对能够对一切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然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现象。基于理性人假设的“有效市场假说”存在着内在缺陷,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行为金融理论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它否定了传统金融学理性投资者的简单假设。对广大的期货投资者而言,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

一、羊群行为

   人类由于其社会性而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经常在一起交流的人由于互相影响,因此他们往往具有类似或者相近的思想。所谓羊群行为是指: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并不一定是羊群行为,羊群行为强调对其他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对他的投资决策结果造成影响。

   比如说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上,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期货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的信息,而是依据对其他投资者行为的判断来进行决策,这就形成了羊群行为。在我国期货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跟主力持仓做的投资行为,或者在同一个期货公司开户的投资者往往持有同方向的期货合约。

   由于羊群行为在期货市场中的广泛存在,期货价格的过度反应将是不可避免的,以致出现“涨过了头”或者“跌过了头”。这样投资者可以采取相反投资策略进行短线交易,以赢取过度反应向真实反应的价值回归过程的利润。另外,期货交易是一个“零和游戏”。如果除去手续费等费用,期货交易严格说来是一个“负和游戏”,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市场上的大多数人认为价格应该上涨的时候,价格往往会出现转机。

   所以作为一个成功的期货交易者,就应该勇于做市场中的“少数人”,依据自己的判断和分析,作出准确的投资决策。

二、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

   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是投资者对市场信息反应的两种情况。
   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涉及与统计有关的投资行为时,人的心理会出现扭曲推理的过程。事件的典型性将导致反应过度,而“锚定”将引起反应不足。
   事件的典型性是指人们通常将事情快速地分类处理。人的大脑通常将某些表面上具有相同特征而实质内容不同的东西归为一类。当事件的典型性帮助人组织和处理大量的数据、资料的时候,就会引起投资者对旧的信息的过度反映。
   比如说在大连大豆的期货市场上,从历史数据上和季节性因素看,大豆有多头月和空头月之分。在这些月份上,当基本面有变化的时候,人们往往会由于对多头月和空头月的概念反应过度而忽略这些变化,从而产生价格的失真。但是,并不是说投资者不会改变他们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面的这种变化持续下去,投资者将最终改变错误的观点。
   “锚定”就是指人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选择一个初始参考点,然后根据获得的附加信息逐步修正正确答案的特性。“锚定”往往导致投资者对新的、正面的信息反应不足。比如一个训练有素的推销员同买家的谈判总是从最高价开始的,然后把价格慢慢地逐步降低。推销员的目标是把买家“锚定”在较高的价位上。

   在期货市场中“锚定”经常导致期货价格的暂时性失真。例如,期货市场上突然宣布基本面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价格并没有上涨,或者上涨并没有利好所应该带来的上涨多。投资者认为这种利好是暂时的,并不能影响大局。实际上,投资者把价格“锚定”在较低的水平,投资者对利好消息对期货价格的影响“抛锚”了。但是,投资者的观点也跟事件的典型性一样,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修正。

   在期货投资中的策略就是在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投资那些价格有偏差的期货品种,并在期货价格正确定位后抛出获利。

三、心理偏差

   行为金融学研究市场中的一些心理偏差,有过度自信、损失厌恶、风险容忍度等。
   投资者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这个现象称为过度自信。当人面对不确定时,无法作出适当的权衡,更容易出现行为认知偏差。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更有把握,而选择自己的观点。当然,过度自信并不单单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专业人士也构成影响。
   而损失厌恶则表现为: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的数量更加令他们难以接受。这就是投资者在获得收益时会马上平仓,而在损失时会继续持仓的解释。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风险厌恶者或者风险追求者,面对不同的情形,人们对风险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当涉及的是收益的时候,人们表现的是风险厌恶者;而当涉及的是损失的时候,人们则表现为风险追求者。
   所以在期货市场中,必须克服这些心理偏差因素。比如客观地看待期货价格的涨跌,并严格设置好止损等。虽然投资者不可能每次都赢利。只要赢利大于亏损,便是这个市场中的赢家。尽量使赢利扩大,而使亏损减小,才是最终的策略和目标。

   行为金融学指导下的期货投资策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普遍性。但这些理论并不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否定,而是一种补足。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全面把握期货市场这个复杂多变的空间。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01:12 |
常规思维与极限扭曲

      在期货市场通常采用两种分析方法: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这两种方法虽然是广大投资者通用的,但在市场行为的真实运动中,许多投资者往往还是会感到困惑:基本面本应该……技术面本应该……不可思议的事总是发生在毫无心理准备之时,重大的损失总是发生在市场价格被极限扭曲之中。
   心理分析对期货市场的作用
   在市场分析方法中,心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市场行为进行判断,可以这样认为:期货市场的价格往往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态度和愿望,而这种态度和愿望又是基于现实的经济、金融状况做出反映的结果,当人们认为价格将要上升时,他们普遍会变得贪婪;相反,当人们认为价格将下跌时,情绪上就会变得恐惧。就此而言,人的本性是一致的,这也是心理分析的一个基本前提。市场参与者心理的变化,是市场价格波动的力量源泉,在市场的自由交易中,市场参与者判断物品的价值、愿意承受的价格便成为当时的市场价格,大众心理可以决定投资者对后市是乐观或悲观,可以知悉投资者对期货价格的意见:是否认为物有所值?是否愿意继续持有?如果影响投资大众心态的因素出现变化,自然影响人对价值的观念,价值也会随之变动。所以,只要准确捕捉到投资者心理的动向,便可以增加对市场判断的准确性。
   为了克服跟随大众的思维模式,投资者必须尽可能地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建立并巩固严肃科学的思维方式。需要牢记的是:期货市场的价格决定于投资者对表现出来的经济和金融环境的态度而不是环境本身,这意味着价格的波动将决定于投资大众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包括他们的希望、恐惧甚至他们的偏见。所以,投资者应尽可能形成客观的独立见解,突破自己常规思维习惯的束缚。
   常规思维普遍性的表现
  每个人的思维模式的形成来自于性格、智商、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现,而常规思维模式是我们从孩童时代养成的、并在成长中被强化后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在期货市场,大众化的思维方式虽然是复杂多样的,但最具有普通性的是表象思维方式。表象地认识市场,是对市场某一局部特征或某一时刻特征作联想扩大化或类比式思考。大部分投资者并不是先经过学习、研究市场并达到深刻认识后进行投资的,而是在传媒、同事和朋友的宣传、鼓动下便携资入市的。联想扩大化的表象思维往往使投资者失去理性,当遇到亏损挫折时,恐惧、沮丧就会压在心中,患得患失的负面心理阴影便挥之不去,影响了冷静、客观的思维要求;当市场行情大涨时,又会按捺不住冲动,奋不顾身地投入市场。
   期货市场的主流思想
   在期货市场,任何一个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在资金规模和静态的知识规模上都只是市场资金总规模和蕴涵的知识总量的一个较小的子集,投资者的资本金是实现投资收益的财富基础,投资者的知识是决策的依据、是决策的精神基础,由于投资者在资金和知识两个层面上均属于以小博大,那么获利的基础就是对市场判断的准确性。在投资者群体中,哪些层次的人看对行情的准确性高呢?对于套期保值者来说:他们具有现货背景,其现货的收购和分销能力以及对现货市场动态变化的反应能力,是其他投资者不可企及的。对机构投资者而言:他们具有资金雄厚的优势、人才优势、他们对宏观经济及政策的理解和获取、对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对市场价格阶段性波动具有的控制力,是非常强的。而普通投资者则必须在思维水平、知识经验、投资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更胜一筹,才有可能获取成功。
   投机行为是扭曲价格的动力
   在期货交易中,由于买方与卖方相反价值判断的矛盾对立以及以“征服”为主流思想的特征,那么,买方与卖方的资金较量就是市场投机行为的动力。从常规理论观点看,由于商品期货市场因素的变化,会改变供需平衡关系,使市场买方与卖方的力量失去平衡,为寻求新的平衡,价格要以波动的力量去发现新的价值定位。市场主要因素的变化是内因,市场力量对比的变化是外因,内因与外因的矛盾转化——物极必反(即超买和超卖)的极限反转运动,使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心理发生变动,人性的弱点促成交易行为的发生,价格波动产生财富的再分配,投机风潮就发生了。建立在常规理论上的市场观点,虽然其市场功能的定位是“调节供需关系,优化资源配置,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套期保值”,但对于投机者来说,期货市场的价格每次在反转点产生的时候,大众总是处在被行情背弃的一方。
   由于价格是所有交易者行为的体现以及他们的态度和期望的结果,表面的技术形态及价格区间的形成,源于自身深刻的市场内部联系和动力,源于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以人气为动力的趋势,成败亦维系于人气,伴随着持仓或资金的稳步增长,意味着相反价值判断的矛盾对立程度也日益扩张。从投机的非理性观点看,期货市场有两种状态:即均衡状态和失衡状态。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均衡状态意味着利润的迟滞,意味着资金投向的低效率,因为投资利润来自于投资对象的价格幅度和机会频率,所以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下,失衡状态就意味着一方的巨额利润和对立方的巨额损失,市场参与者在投机心理的驱使下,不断打破旧的平衡,产生新的平衡,带来市场力量的重新组合。
   多年来,在期货行业中,置于职业化管理之下的资金急剧膨胀,资金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市场中“追价逐市”,因为期货市场总的容量有限,这些投机行为短期内对价格均衡会产生破坏性影响,往往引起价格被严重扭曲的极限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操纵行为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操纵交易数量以改变价格平衡,并从改变后的价格中获利。在市场平衡的胶着状态或在关键时间、价位上,买方或卖方利用自己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某一市场的力量,利用或创造市场因素(即炒作题材),就有可能引起价格的相应变化。从常规思维角度看,操纵行为有违市场规则,它扭曲了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从而误导资源流向,在短期内造成价格的大幅度涨跌,会破坏价值规律的稳定,甚至会使某一期货市场难以再现生机。不过,如果在一定的限度内而不过度操纵,对市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投机,也是期货市场发展不可缺少的功能之一。
  对于期货市场而言,基本面、技术面、政策面只是市场变化的条件,市场以盈利为目的的投机行为,以“征服”为主流思想的特征,要求市场参与者保持严肃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按照常规思维方式推导所形成的投资策略,可能会偏离正确的投资准则,因为巨额的市场利润就在于市场价格被极限扭曲与修正的非理性失衡状态中,而这正是常规思维方式所难以接受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01:15 |
交易是一场艰苦的心路历程

在过去的15年,我曾经在一家医学院从事精精神治疗,并为学院的学生和医生担当顾问。和我一起共事的人大多数都比较聪明、充满活力,并且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一般都不存在心理问题。他们咨询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们深知,如果想在矫形外科或者是急诊科做出成绩,就必须全力以赴。
有趣的是,他们的理想同奥林匹克选手、活跃的投资者、健美运动员、剧院音乐家和其他的行为类职业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懂得,如果能够下功夫强化自己的技能,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在事业上可以取得巨大成就。

我想表达一个真理:那就是,不论哪种行业,杰出的人物都有一些共性,包括期货交易中优秀的投资者。如果你读过杰克·斯瓦格对那些杰出投资者的访谈录,如马克·库克、琳达·拉斯克、马克·里奇,你就会发现一个永恒的主题:成功的交易实际上就是完美的交易体系同良好的个人品格的结合。

凯斯·西蒙顿在《伟大》一文中指出,无论任何领域,想要精通该行业,你就需要掌握大约50,000条信息。这一点适用于各个行业,从象棋比赛、其他体育运动到科学研究都是这样。为了获取丰富的经验和翔实的信息,伟大的人物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倾心工作。

心理学家MIHALYI CZIKSZENTMIHALYI发现这是可能的。因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在努力工作时,精神是沉浸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一种自由流动的状态。这种内在的幸福可以激励个人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

交易心理学非常艰深。有关交易心理的文章多数注重诸如积极思考和洞察时事等方面。照实说,这很有好处。但是要想把一个人转化到交易者的角色,关键是要转化交易者的“意识形态”。投资者往往是在心理同自然处理市场信息发生冲突时出现亏损。要想成为一台精炼的、不偏不倚的交易机器,交易者心理必须具备进入一种流动状态的能力。斯瓦格发现多数交易奇才在入市之前都要做大量、广泛的市场研究和准备工作。这不只是分析市场所需的工具:它也是一种心智训练,培养投资者沉入市场的能力。

西蒙顿同时研究了各个领域著名的、富有创造性的人物,他从这些人物的工作中得出一条结论:他们创造性工作并非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递进关系。也就是说,伟大的作家、艺术家、和思想家在其一生同天才所产生的劳动成果概率是一致的。西蒙顿指出,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停地工作。至于所从事的行业是否有名,那是自然选择的问题。创造性的天才因为工作勤奋,从而增加了成功的机会。

同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期货交易。即使是交易大师也会进行大量的交易。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交易人,投资者必须大量参加实践,从中磨砺自己的技能。坚韧----尤其是在遭受挫折时---是优秀投资者必备的素质。

实际上,在安达斯·艾里森优秀的著作《走向辉煌》一书中,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期货投资人只有经过十年或者更久的时间艰苦卓绝的训练,才能形成高强的操作技能。他发现,成功其实是在高度紧张、苦心孤诣的状态下所进行的旷日持久、百折不挠、辛苦繁劳的过程。

艾里森将这种训练下的心理发展比之于体育训练对于身体的作用。已经去世的尤尼方斯先生和健美教练迈克·曼彻尔就高强度体能训练的作用写过专著。正是这种训练过程中的强度----不是持续时间----对身体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短促而紧张的需求状态下,身体才能为肌肉提供动能,从而展现健美的姿态。艾里森指出,优秀的投资者在不断地进行“自然试验”,通过反复技能强化训练,达到触类旁通的自然境界。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找出两条投资人失败的原因。第一,他们在交易过程中过度情绪化:急于获利,无视风险。这样他们就脱离了心理的流动状态,而这种状态是沉浸于学习探索过程中所必需的要素。一个人如果过分关注结果,就不能沉入到事情的发展细节中去。

第二条原因是缺乏投入。他们缺乏持之以恒、苦心孤诣的决心和耐力。这需要通过强化训练来获得。想象一下,偶尔去体育馆,举几次20磅重的器物;这样并不能锻炼我们的体力,也不能起到健美的作用。同样的道理,想要通过粗浅的准备、冲动的直觉和未经实践检验的策略去打赢市场,是多么地可笑。当问及交易场内如何辨别失败者时,汤姆·伯代温告诉杰克·斯瓦格“失败者工作不努力。他们工作时三心二意。他们的眼睛里明显写着失败;好象有一堵墙摆在他们前面。”

除此之外,我还想补充几句。如果象行为财政研究者讲的那样:市场时机存在于个人处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罅漏之中,那么获利的能力则是基于摆脱人类的偏见或者其他弱点。一个拘于人类本性的人是很难在期货市场上有所作为的。这需要相当的个人自我发展,需要长期艰苦的实践与磨练。想要在期货市场获取巨大成功的人士本身必须具备伟大的潜质。这正是我们选择期货道路的困难和可贵之处。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01:17 |
思考的本质

人是透过语言来思考的。因此,理论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应该可以用语言说出来或是用文字写出来才对,如果发生「笔墨难以形容」的现象,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思考不够清楚,也就是脑筋一团混乱,当然说不出来了。因此,如果要训练自己思维能力,首先要练习把自己想法清楚而精确地说出来,而能够说出来或写出来代表思考是清楚的。第二、因为这不是「思考」,所以无法清楚地说出来。例如:某甲很爱某乙。那么有多爱呢?「非常爱」,什么是「非常爱」呢?说不清楚。我们只能说:「海枯石烂,此情永不渝」。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恐怕没有人知道。我们不是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吗?这些东西或许可称之为「情绪」、「感觉」、「境界」,其本质不是「思考」,因此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达,只能用比喻、象征的方式,让听 (读) 者自己去揣摩、意会,至于可以揣摩几分,就很难说了。简单地说,我们所谓的「思考」是指:人们寻找问题的解答所从事的理智活动。因为是探求解答的过程,因此,思考的前提是问题意识的存在,亦即心里先有疑问,然后经过一步步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能和别人分享。如果不符合这个条件,就不是「思考」,或说就不是我们所关心的「思考」。我们不是说「情绪」、「感觉」、「境界」等东西没有意义,就艺术家或文学家而言,如何捕捉「感情」也许是最重要的;但是,就一个理智的思考者而言,这些经常是妨碍思考的因素。
命题 (statement),定义 (definition)
  「命题」是思考的基本单元。命题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代表一个完整的意思。正如前面我们说的:人是透过语言来思考。一个具有清楚意涵的语句,就是「命题」。例如,我们说「民主必须在大部分人民有公共精神时方能实现」,这是一个命题。你可以同意它,也可以不同意它。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解释某个字眼,让这个命题更精确些,如什么是「公共精神」?什么是「民主」?等。进一步的说明使意涵更明确就是「定义」。「定义」为了沟通的需要而来,如果谈话双方对命题的意涵都很清楚,就没必要再就某个字眼作定义了。因此,同一个字眼在不同的情境,可能会有不同的意涵,亦即不同的定义。当有误解的可能时,就要作清楚的定义。

  命题既然是一个意思完整的语句,它就有对错。与事实相符的命题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然而,是否与事实相符经常是主观判断的结果。当我们思考问题时,使用自认为对的命题。当然,这些命题可能是错的,当使用错误的命题时,推论的结果极可能会错误。

前提 (premise) 与结论 (conclusion)
  思考的目的在整理混乱的思绪,解答困惑,寻找答案,思索的结果就是「结论」。我们除了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或「主张什么」 (结论) 以外,还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问题的关键在「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亦即我们必须确保自己的每个命题都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人们的主张或思想,都是有理由、可以解释的。那些没有理由的主张或思想,可能是「直觉」、「第六感」或佛家所说的「顿悟」,然而这些都不是我们关心的「思考」。倒不是说这些东西没有意义,而是说这些东西过于神秘,常人无法透过学习而得,因此我们不探讨。我们相信思考是个逻辑推理的过程。任何人基于理性都可以了解这个推论过程。简单地说,基于一些「前提」,最后才会导出最后的「结论」,不可能无端端地冒出一个「结论」,所谓的「推理」就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思辩过程。类似第六感的东西我们不承认它是思考,虽然有时候它很有用。真正的思考必然有推论过程,这个推论过程人们可以透过共通的理性加以理解。就像数学一样,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一百八十度,我可以说明或证明给你看,每一个人理论上都可以利用普遍的理性了解整个说明或证明的过程。

  所谓的「前提」就是「结论」所根据的条件,它以命题的形式出现。「前提」可以是我们的生活经验,亦即我们对外界世界的观察;也可能是别人告诉我们的一些事实,或是某个权威人士讲的一些话,因为,我们相信那是真的,自然就会引用它,成为我们推论过程的基础,亦即支持我们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据。

假设 (assumption)
  「前提」也可能是一些假设,因为当我们思考问题时,为了方便起见,常会假设某种状况以简化问题。例如:林肯大郡灾变,建商要不要负责?我们可能会说:假如建商按图施工,没有偷工减料,那么他不用负责。这就是以假说作为前提,这个时候的结论 (建商不用负责) 在假设存在时方成立。然而,没有人知道建商是否有偷工减料,亦即假设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思考时运用假设主要的原因在:我们对事实的掌握无法百分之百,假设有助于简化问题。假设通常是推理所必须,如果没有这些假设,那么变量太多,结论就得不到了。不过,有时候我们在得出结论的时候,经常忘了自己有使用某些假设。例如,当我们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们必然有个假说这个父母是正常的父母,如果他们精神有问题、或是心理变态,他们对其子女的伤害可能是极为可怕的。又如我们说年满二十岁的公民有投票权,所以某人到了二十岁,我们推论出他有投票权,其实这必须有个假设:这个人没有被褫夺公权。否则假设不成立,结论就可能出错。

预设 (preoccupation)
  有一种假设比较特殊,我们称之为「预设」。那是指某些最根本的假设,没有它整个推理根本无法进行。例如,当在思考林肯大郡为什么会灾变时,我们假定科学原理可以适用。我们会找土木工程师来鉴定,不会找风水师父、或是巫师,用超自然的因素,例如上帝、天谴、巫术、阴阳五行等因素来解释,虽然有时候这些超自然的解释也讲得通。当我们在做科学探究时,有几个基本假说,例如:事出必有因,亦即某种形式的决定论必然存在。我们可以透过严谨的方法找到影响的因素,而且此种影响的机制,可以屡试不爽,这是实验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我们还必须假定必然有大自然法则的存在,如果没有所谓的大自然法则,那么一切混沌、没个章法,科学定律无由产生。另外,还必须假定数学的有效性,亦即数学逻辑推衍出来的结果,与外界经验世界是吻合的。所以,我们才可以大量使用数学以预测自然现象。如果两者不吻合,必然是我们的数学推导过程出了问题,或是推导过程中我们的某个假设不恰当。最后,科学的探究活动假设必然有个「真理」存在,真理就是问题的解答。真理是客观地存在那里,等着人们来发现。不管人们有没有成功地发现它,都不影响真理的存在。这些基本假设支撑科学的探究活动,如果任何一个假设不存在,科学都将面临有效性的挑战。

价值 (value)
  最后,前提也可能是某些「价值」。价值就是一种偏好,每个人都有些偏好,通常这种偏好是没有理由的,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信念 。例如:我认为正义是最重要的了,而我对正义的定义是「为恶者应该被严惩」,如此才有天理可言。当然这种想法会影响我对很多事情的思考与判断。不过,价值经常是难以解释的,它的本质是信念。每个人的人格特质不同、成长经验不同,他们的价值亦可能不同。价值的问题无法论辩对错,只能相互了解,彼此包容。当然人的价值观不是一陈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变迁、年龄的成长而改变。

  综合言之,思考是从「前提」到「结论」的过程,每个步骤都可以清楚地用「命题」加以表达。如果前提是正确的,推论的过程又很严谨,则结论就是对的。然而,我们经常发现人们的意见总是不一样,即使思考同样严谨的人,也可能会意见不同。为什么呢?结论不同,其所根据的前提必然不同。因此,可能是人们对某个事实的认定不一样,或使用的假设不一样,更可能的情形是他们的价值不一样。事实认定的问题可以透过谨慎的现象观察来澄清;假设不一样的问题可以透过思辨界定结论的适用范围,然而价值的不同就难以解决了,这经常是纷歧的主要来源。只能够过彼此了解、体谅、包容与妥协来建立默契,虽然大家意见不一样,仍然可以和平相处,甚至密切合作。简言之,思考必然是基于一些前提。如果要让思考清楚、有条理,首先就要澄清自己思考的前提。与别人的前提相互比较,这是了解自己与了解别人的第一步。

经验命题(empirical statements)与规范命题(normative statements)
  搞清楚命题的重要性以后,接下来就要区分「经验命题」与「规范命题」。「经验命题」指客观地陈述事实或物与物间的关系,亦即 what is it ? 的问题,无关个人的喜好。当然这边我们所谓的「物」可以是人或人类社会,只是我把他当成「物」来处理。例如,一个医生处理「人」的问题,其实,他是把「人」当「物」来处理,所以他可以利用物理、化学,甚至机械的原理来诊断病人。有人说:台湾人很重视实利,从小就灌输学生,读书以考试为目的,就业以赚钱为目标,这种实利的观念使得人们重视教育、务实进取,造就了今日的经济奇迹。在这里我只是客观指陈台湾人的价值观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并没有认同或反对这种实利的价值观,也没有说台湾的经济奇迹是好、是坏的问题。所谓的「重视实利」或「经济奇迹」亦是中性字眼,没有褒或贬的成份。这就是「经验命题」。经验命题刻意回避人们的主观情绪,用中性的语言,就思考的角度言,自然是较客观的。不过,通常这不容易办到。例如:上面的例子中,「实利」、「灌输」、「务实进取」、「经济奇迹」多多少少都带有价值的色彩,容易造成误解,扭曲论辩的方向。一般说来,用平实的语言,尽量少用形容词、修饰语,较易达到中性的要求。

  「规范命题」则是表明我们应该怎么去做的问题,亦即 what should we do ?的问题。例如,我可能认为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尽可能教导学生利益竞逐的观念,这样子经济才会有活力。因此,结论可能是:「国家应该培养国民竞争求胜的态度,如此方能在国际社会中立足」,这就是「规范命题」,因为它指出国家「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规范命题必然含有价值的成分,反应主人翁喜欢或不喜欢某个事情或东西,例如在本例中,「经验发展」被认为是应该追求的价值。不过,有时候「经验命题」与「规范命题」不是那么容易区分。例如:捷运有助于改善台北市的交通。这个命题是「经验的」或是「规范的」?如果单就捷运与台北市交通两者之关系言,这是个经验的命题,因为他指陈一个「事实」。如果这个事实存在,此命题为「真 」,否则此命题为「假」。不管是「真」或是「假」,都不妨害它成为一个「经验命题」。但是,这个命题极可能隐含着「我们应该发展捷运」的意思,若果真如此,则此命题摇身一变成为「规范命题」,因为它表示说话者的主观意愿,而此主观意愿是建立在某个客观的事实认知 (即捷运有助于改善台北市的交通) 之上。再举一个例子,「张三希望他的国家可以参加国际组织。」请问这是经验命题还是规范命题?对张三而言,他表达他的主观意愿,这是规范的;但是,就一个「某人主张什么」的客观事实而言,这是经验的。因为我们可以说张三主张甲方案,李四主张乙方案,或说有百分之四十的人主张甲方案,百分之二十的人主张乙方案。这是客观的调查,当然是经验命题。但是,如果某人说:绝大多数的人都主张甲方案。极可能这个人正在推销甲方案。因此,某一个命题究竟是「经验的」或是「规范的」端视言谈的脉络而定。讨论问题时,说话者必须随时澄清自己的立场,到底是「客观陈述事实」,或系「表达主观意愿」,以免造成误会。

  区分「经验命题」与「规范命题」有助于澄清立场,加强人与人间的沟通。例如,某人在参观某地后说:这里环境很脏,到处是垃圾。事实上,他也许只是客观地描述「脏」这个事实,不代表他在指责某人 (住民或地方政府),也不代表他不喜欢这个地方 (也许这个地方有其它优点,或者把垃圾清理掉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他的这个表面上「经验」的说法,很容易被别人误以为有「规范」的意涵。因此,旁人有被歧视或污辱的感觉,他可能会辩驳:这里根本不「脏」,或这根本不是「垃圾」,甚至指控说者话吹毛求疵,或别有企图。虽然,他私下也同样认为这里真的很脏。整个对话的过程变成情绪对立。如果一开始,论辩双方都把「环境很脏」当作经验命题来讨论。讨论的脉络就会是:「脏」的界定问题,也可能是如何把它弄得更干净的问题。双方就事论事,情绪化的对立就不存在了。规范命题涉及主观价值,经验命题则无。

  不过,不容否认,人们关心的不只是经验的层面;通常,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规范的问题,亦即对某一件事情的喜好或厌恶,或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在此必须强调的是,经验的命题和规范的命题处于不同层次,讨论问题时必须先搞清楚,谈的是经验的层次或规范的层次。更重要的是,经验性命题不可能直接推导出规范命题;虽然,规范性的命题通常需要某些经验事实的支持。掌握经验命题与规范命题间的区分是澄清问题本质不可或缺的要素。

推论过程
  为了增加论点的说服力,清楚而严谨的推论过程不可或缺。所谓的「推论过程」就是从一个命题到另一个命题的过程,亦即「因为什么」、「所以什么」的过程。严谨的推论过程即是将一连串的命题以逻辑有效的方式串在一起。前后两个命题如果有必然的关系,我们说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亦即第一个命题存在以后,第二个命题一定会存在,第二个命题存在以后,第三个命题一定会存在。也就是从第一个命题推导到第二个命题,再由第二个命题推导到第三个命题。以这种方式一步一步地往前推,最后推到结论。最简单的例子如:人都是会死的 (命题一),苏格拉底是人 (命题二),苏格拉底会死 (命题三)。显然命题一和命题二 (前提) 存在了以后,命题三 (结论) 一定会存在。这是个有效论证,命题一和命题二是命题三的充分条件。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推论经常都不够严谨。例如有一个反攻大陆的笑话:因为每天刷牙,所以牙齿很好。牙齿好了,消化容易,身体就会健康、精神佳;因此,做事有效率,国力大增,最后反攻大陆必胜必成。这种推理,忽略太多太多的变量,只能当成笑话看待。另外一个例子,有人主张男女平等,那么必然主张女人走出厨房啰!那么小孩势必没办法自已带了,到时候会有一大堆青少年问题,因此今天治安败坏,都是男女平等观念引起的!这种推理的方式对吗?好象有几分道理,但是不够细致,因为前提存在,结论未必会存在 (很多职业妇女其小孩不是也很正常吗?),推理不够严谨。

演绎法
  最严谨的推论方式首推演绎法。前面我们举苏格拉底的例子就是典型演绎法的运用。逻辑学家们发展出不少推衍的公式,以确保推衍的正确性。数学是典型演绎法的应用。数学的演算总是从一些假设、定理、己知条件,一步步往前推,最后得到答案。只要假设成立,定理有效,已知条件存在,则答案一定正确。毫无疑问地,近代科学的发展藉助演绎法甚多。

归纳法
  相对于演绎法,归纳法比较不那么严谨,然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恐怕比演绎法更普遍。简单地说「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中寻找普遍通则的方法。最常见的例子是:我的很多朋友吸烟,最后都得肺部病变,所以得出结论:吸烟会造成肺部病变。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结论不是绝对的。虽然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抽烟得肺病的例子,但是我们也可以找到抽很多烟,但是肺部仍然健康的例子。而且,即使某人得了肺病,我们也不能说这是因为抽烟引起的,也许是空气污染造成的也不一定。找到愈多抽烟而且得肺病的例子,只是代表结论 (抽烟会造成肺病)的可信度增加,不代表结论就绝对正确。因此,基本上归纳法是或然率的问题,如果使用归纳法得当,我们只能说正确的或然率很高。亦即「正例」只能增加可信度,但不能证明结论一定正确。一般说来,归纳法可分为「比同法」和「比异法」两种。

比同法
  比同法的基本想法是:同样的条件,应该会带来同样的结果;因此,有某个共通的结果发生,必然有某个共通的事实先存在。例如,当我每次头痛时,前晚都有喝咖啡,因此,我可能得出结论:晚上喝咖啡会造成第二天的头痛。又如,台湾经济奇迹,很多人都说与儒家文化有关,因为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乃致于马来西亚等经验发展快速的国家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相同的条件(儒家文化) 当然会带来相同的结果 (经济发展) 了,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如果我们能够搜集许多个案,都支持这个论点,表示我们的推论可信度很高。然而,可信度再高,也不是绝对的。只要找到一个相反的例子,前项的推论即被推翻。例如:中共、越南、北韩,都是我们说的儒家文化圈,但是他们的经济落后,可知原来的命题有误,或者原来的命题需要被修正。即使我们都没有找到任何反例,仍不能代表结论绝对正确,因为影响东亚国家经验发展的因素可能不只一个吧!除了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外,他们还有其它共同点呢?例如,拓展外销的政策、人工便宜、威权统治、美国的鼎力支持、运输方便、纵容环境被破坏等等。到底是那个因素真正发挥作用呢?恐怕很复杂。要推翻比同法很容易,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具有相同条件,但是结果不相同,结论就被推翻了,这表示另有其它的原因造成这个结果。

  「模拟归纳法」是比同法的一个变形。前面提及的比同法,个案愈多,推论的可信度就愈高。然而,「模拟归纳法」只要一个个案就行了。例如,某人,男性、家居台北、以驾驶为业、已婚、育有三个小孩,每天抽三包烟、无其它嗜好,最后在七十岁死于肺病。如果有一个人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然而今年六十九岁,我们会不会怀疑他明年会死于肺病呢?如果他们两个人的身高、体重、血型、肤色、生活习惯、饮食条件都一样,我们的怀疑会不会加强呢?此即模拟归纳法的运用。当人们在试验药物时,会拿白兔来当试验品,不会拿蟑螂来做实验,主要原因是人跟白兔比较像;当然,拿猴子来试验可能就更正确了,只是成本较高。如果能直接用人来做试验,准确率就更高了,但有道德的问题,所以很少这样做。模拟归纳法是比同法的运用,因为它的基本精神仍是:相同的条件,「理应」有相同的结果。

比异法
  「比异法」的基本精神是:不同的条件会有不同的结果。很多人喜欢拿台湾和大陆作比较,为什么两者经济发展会如此地不同?结论是:计划经济与自由经济不同使然。同样地,我们也可以举北韩、越南、东欧共产国家当例子,「证明」计划经济确实造成国家经济的落后。然而,要注意的是台湾与大陆的不同点何其多,哪只是经济制度不同而已。也许是其它的不同点才是真正的原因呢?所以理论上,要提高比异法的可信度,最好只有一个不同点,或者说其它的不同点都不重要。那么结果不同,就是这个不同点造成的了,这就是实验室控制变因的道理。然而,现实社会里无法像实验室一样控制变因;因此,比异法通常用在类似个案或是同一个案不同时间点的比较。类似个案表示其基本特质都差不多,只有一个不同点存难,那么这个不同点很可能就是原因。同一个案的不同时间点,则可以合理假定此一个案除了某个特质有改变外,其它特质均没有变,因此比异法的可信度就大为提高。例如,某人一向睡眠正常,但是有一天他喝了咖啡,结果失眠了。我们可以说喝咖啡造成了他的失眠。因为在喝咖啡这个时间点前后,这个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因此可以推定喝咖啡与失眠有关。不过,在使用这个方法时要很小心。例如,我们经常说解严后,台湾的治安变坏了。因此,解严造成了治安恶化。这种说法假设在解严这个时间点前后,除了解严以外,其它条件都不变。如此,解严自然是治安变坏的祸首了。然而,这种推论可能是错误的,想想看,这些年来台湾的社会结构变化多少,到底是解严造成了治安恶化,或是其它原因造成的呢?如果没有解严的话,难道治安就不会变坏吗?要推翻比异法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只要找到一个例子,具有此种不同点,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没什么两样,比异法就被推翻了。例如刚才提到计划经济的例子,苏联是计划经济,但是其经济发展的程度与美国不相上下,证明计划经济与经济发展两者并没有直接相关。

  「历史关联法」也是比异法的一个应用。就拿刚才解严与治安恶化的例子。如果没有解严的话,难道治安就不会恶化吗?如果,治安仍会恶化,表示解严可能不是元凶;如果没有解严,治安就不会恶化,那表示解严确实是治安恶化的元凶 (当然这还得假定其它条件都不变)。不过没有解严治安会不会变坏,这是个推测。没有人知道事情会怎么演变,因此历史关联法充其量只是个思想实验,争议性还是很大。

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其实归纳法最大的缺点是:它只能表示物与物间的「相关关系」,而没有办法指出真正的「因果关系」。所谓「相关关系」是指某物存在,另一物就会存在,或不存在。但是为什么会如此呢?归纳法无法说明。例如,吸烟会得肺病,或吃味精会致癌,为什么会这样呢?不知道,只是它们经常伴随而生,所以引起我们的怀疑,如此而已。其实指出相关关系,说服力还是不够的。理想的做法是除了有相关关系存在以外,还要寻找其内部的影响机制。为什么吸烟会得肺病?可能是烟里含有某种成分,在某种情况下它会跟我们身体上的某种组织结合,进而造成肺部组织的怎样变化等等。当在做类似的交待时,经常我们在运用演绎法。演绎法强调命题与命题间的必然性,对于因果的阐释较为有效。如果能够将其间相互影响的环结交待清楚,而且有事实资料作左证,那么其说服力就很高了。归纳法与演绎法作为主要的科学方法,必须配合使用。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01:52 |
人与市场关系法则定位解析


      市场在不断地运动,这种运动肯定有一些“规律”可循,有些人(或者说大部分人)总是企图通过简单的类比或某些数学统计模式找出这个规律,我们通常看到的许多技术指标如KDJ、均线系统、时间周期等均属于这一范畴,事实上这部分人虽然一直很努力,但结果却大多不尽如人意,那些所谓的顶级公式或金牌指标独家暗器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并不是市场根本就是无规律可循这个理由,我承认市场在某一时间段内会体现出一种接近100%成功率的规律,但市场最主要的属性是变,而这并不是最关键的,因为这个属性可以说路人皆知,我认为,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这种变化不仅仅源于市场本身,它更直接地受到了人的影响,正是参与这个市场的人的行为反过来使市场改变了其原来的运行“规律”,市场就象一个顽皮的小孩总是与大人的意志相违背!而且这种改变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这也是证券市场永远没有常胜将军的最根本的原因。当然,如果你想成为一个10战7胜的“成功”者,你就必须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即人与市场的关系法则,本文的论题主要侧重于“人”这个因素。
   第1、偏差法则:人对市场的看法永远存在偏差。我们通常用“预测”来掩盖这种“偏差”,因为大家都知道预测的东西不准也很正常,所以很直接的结论就是,由于市场永远在变化,单纯的预测没有很大的意义,我觉得用“想象”二个字更好,也就是说,在没有发生之前,所有的预测均只能理解为“想象”。在我的“曹氏原理”中四能力的第二个能力就是“想象能力”。这并不是靠简单的几个指标或一些形态组合可以得到结论的,我把它定义为经验与灵感的巧妙结合,一般而言,没有五年以上的实践与学习,很难在“想象能力”上会有所突破。

   第2、金字塔法则:大部分的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是一种“零和游戏”,少数的成功者获得的利润是以大部分人的损失作为前提的,在每一“交易回合”里,确实实现了“贱买贵卖”策略的人是少数,分布在金钱意义上的赢家一端的极点,形成塔尖;刚好相反地“贵买贱卖”的是多数,分布在金钱意义上的输家一端的极点,形成塔基;那些做的不那么好的和做的不那么坏的则依次分布在塔尖和塔基之间的各个层次,人数众多。这样,形成了按交易成绩级别划分的交易者人数分布的金字塔结构。通常情况下,当“想象”总是(通常是大部分)成功时,所谓的市场领袖也就产生了,随着相信的人逐渐增多,其成功性却愈来愈少,原因就是原来你是少数,这是你保持成为塔尖赢家的必要条件,而当成为大多数时,失败会随之而来,股市中最幸运的部分都是少数人,用这一法则很容易解释某些高手在出名前确实战绩极佳,而一旦出名后往往屡战屡败的原因了。

   第3、上帝换锁法则:不要过于炫耀手中的利器。不要做太多去证明什么。一旦你说服了足够多的人头或者特定量的资金,你的霉头就在不远处等着你了。交易系统的成功恰恰就是导致它失灵的原因,正是它的流行消灭了它的赢利性。所以,要记得把握分寸,适可而止。某种“稳定”获利的方法可能“存在”,也可能被你发现。但是任何方法、法则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从不存在金律。换言之,一旦你认为自己找到了开启市场的钥匙,总会有人来更换把门的锁。成功的投资需要想象力、独立思考、忍耐力和一点叛逆精神,而非机械地跟从法则。

   第4、自我强化法则(即索罗斯的反射原理与中国古老的阴阳理论):简单的说法就是,一旦趋势形成,参与这个市场的人的行为会强化这种趋势,直到毁灭,趋势才发生逆转。所谓涨时“火上加油”,跌时“落井下石”!运用中国古老的阴阳理论就是阳极而阴,阴极而阳!所以市场经常会出现涨跌都过头的情况,虽然感觉极不正常,但却是市场的现实,狂热与恐慌是此时市场最明显的人气特征,这时候,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市场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明白了这一法则,你就会知道:大的逆转即将产生!

   以上四个法则大致概括了人与市场的关系中人这个因素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把这些法则运用到实际的行动中,对于一个希望始终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投资者,你就应该不断“修正”自己对市场的看法,“永远独立于这个市场”--这是你保证成为一个“成功者”的唯一途径。

   这里需特别指出反向思维要遵循的一个原则,通常情况下,做一个反向思维者往往能使投资者获得成功,但这并不是要求你一味地与别人的意见相反,这里的关键是你一定要知道的是大部分人的想法,然后再与他们相反,而当市场并不存在广泛的一致性意见时,只要跟着趋势就行了。而关注媒体导向、股评看法是你获得市场中大部分人想法的最好途径,你去看,不是为了找相同观念者,而是要搞清你的想法是否与他们不同,大部分情况下,流行或一致的观点往往是最好的反向指标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02:23 |
心理训练

第一    应对心理冲突的能力与自信

我认识乌是在大约四年前。那时我刚进入机构,乌是我们机构的主力操盘手.他正直,果敢;资金操作起来也是坚决,断然。他负责对我们新人的培训。和我们的期望相反,他很少教我们技术分析的方法,以及看盘的技巧.坚持认为百分之九十五的所谓技术分析技巧是十足的垃圾。、只耍我们对股票 市场的基本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就能对股市发生的大多数事情做出简单明确的解释。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冗长深奥的专业性技巧常常叫人觉得困惑,不仅无用,而且还给操作本身带来了障碍。例如在实盘操作过程中分析方法过多,这显然是有害无益的。

股民常常把操盘手看成是股市中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乌却全然不同。他甚至在培训我们是抱怨。“我讨厌你们问那些我回答不出的问题”尽管乌是股市专家,但他也有普通股民的烦恼。其实我认识的许多操盘手同样也有许多烦恼。操盘手的股票知识和机构的条件并不能使我们避免那些麻烦事.不管你我如何努力,问题仍然一个接着一个.许多人不切实际地以为操盘手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是没有麻烦的,散户悲观失望的原因不是因为股票难做,而是由于怀疑自己操作的能力。但我坚持认为 每个人都是具有这种能力.
使操盘手成功的能力究竟是什么?操盘手与其他人相比有什么优越之处呢?如果注意观察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普通散户,在操作中一旦发生亏损.你会看到这些人心中后悔和怪庄家.怪股评.很少有人马上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补救措施.这种本能的逃避有很大的心理价值。你我有时候也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这种方法,有时是自我安慰,有时是逃避压力。
我的朋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二十九的王是个老股民,对于买进没有认真分析的股票而又发生亏损的情况。他又不愿意去割肉.他总是采取消极的办法等解套。他不是马上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补救措施将亏损降到最小,而总是垂头丧气的作在股市里等解套.但他在平常生活中是个非常精明的人.
我们的散户朋友。买股票是一时冲动,解套是一年半栽.然后就说庄家太坏了,股评太坏了.消息面怎么怎么样啊!如果王继续消极逃避,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到头来他还得处于经常亏损的情况。除非他真的离开股票市场。
我多年的操作经验表明-炒股其实是一种心理游戏。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5岁的唐已经入市多年,他是个交易技巧高超却始终是个只获小利的投资者。他常常是骑上黑马.却又常常被黑马摔来的短线客!有时候他明知是庄家洗盘,震仓,却由于受不了市场带给他的压力而被黑马摔下来!后来接受了我的心理训练。两年时间他的资金从50万翻到了500万.
为什么市场总是那么一小撮人年复一年获利.难道是因为他们特别聪明吗!知识特别丰富吗!,前段时间不是听说某大学金融系的几个高级教授联合起来.一起用他们的丰富的金融知识。到股票市场套利吗?其结果是以大亏而告终。。。难道他们不聪明吗!知识不丰富吗!其实我们在实战操作中困难的不是因为我们操作技巧不够,股票知识不够丰富。而是因为我们无法面对由于市场波动而带给 我们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 往往使我们在过度自信和缺乏自信之间摇摆.到后来就会使我们彻底丧失信心.

第2    自信是怎样被市场破坏的!

     我们常常会陷入某种摆脱不掉的窘境。比如,你看好并买进一只股票希望马上它飞涨.可是它却往往停住不涨,横盘,甚至下调.。然后击穿你的止损位.而当你按计划止损时!它却马上飞涨.碰上这种事,我们会总结说 .下次我会等它回头调再买入。当你第2次发现目标的时候。你会对自己说再等等,它可能会回调。于是你等着,可它却牛气实足拒绝回调!于是你又一次感到失落.如此反复多次,你的信心开始动摇!你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技术水平太差.于是你拼命的学习买书,买某某操盘手的绝密资料!以及参加某某机构的培训班!结果是使自己原本不多的资金又少了许多.当你学习到了新的交易技巧时.你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原先的操作技巧太差了!于是你又信心十足的回到市场
上继续交易.起先你确实用新的交易方法获利了!然后你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市场的精髓.
成为亿万富翁只是时间问题.你已经成为万中挑一的高手了!在一般的股民面前充当老师,很多人都向你请教.你感觉自己真是天生的炒家!索罗斯,巴费特。算什么自己一定会超过他们的!可是好景不长,你又一次的发生亏损了.........(未完待序)

二、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心理训练”首先出现在运动比赛中,它是指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有意识的专门训练,使其发生变化以适应运动比赛的要求。在本世纪的初期,选择运动员一是看身体素质,二是看技术水平。人们还是根据这两个因素来分析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但是随着各国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在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上的差距越来越小,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往往不单往不单纯决定于技术相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是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了。同样,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两个势均力敌的运动队胜负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和身体素质上的差距,而是心理素质。胜队表现出的决心大、信心足、斗志旺盛、情绪高涨以及
配合默契和机智过人等等。但是有些在技术和身体素质上见长的队,却由于心理素质不足输给较弱的竞争者。前者由于心理素质差,心理负担重使技术水乎和身体素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相对地处于劣势;后者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虽然皆不如前者,但心理负担小,心理素质较好,因而由劣势转化为优势,取得以弱胜强
的胜利。 运动实践的发展说明,心理因素已成为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内因,培养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和素质成为提高运动成绩、争取比赛胜利的关键之一。于是人们高兴地称运动心理训练为运动场上的“新来客”,心理训练学科已成为运动员和教练的必修课.在当代体育运动中,人们开始修正自己的传统概念,认为运动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三个因素,尤其在运动竞赛中,心理素质起着更大的作用。在运动训练的概念中,在技术动作训练和身体训练的同时,增加了心理训练的内容,它的中心任务是训练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心理品质和参加专项技术训练的特有心理素质,即在比赛时运动员应当有与平时训练不同的心理品质,才能适应比赛条件的要求;在专项训练中运动员必须有不同于其他项目的特有心理素质,才能适应专项技术训练的特殊需要。可见无论对于比赛或者训练来讲,心理训练都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一项新工作之前的心理准备是任何工作都需要的,股票操作也是这样,因为他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
    我们平时的做的只是基本功,这个基本功不仅是对技术分析和基础分析而言,对心理训练也是一样。没有平时心理训练的基础,专项的特殊心理素质就无从形成;没有平时的心理训练,操作时的心理品质也无历建久在平时概念中,忽视平时的心理训练,在操作中很难发挥出水平来。例如,有的股民或股评,在平时研究中,很少注意心理素质的训练,结果在推荐别人交易时非常准确,一旦自己买股票就出问题了。操作中心理状态的变位能成为完成交易的内部障碍。
自己进行的心理训练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更好的适应交易,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改变我们,整个心理状态,完善我们的个性面貌。通过心理训练,使我们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心理特点、学会对自己心理的调节能力,用这种自我调节方法,随时调整自己情绪、思维、意志等等心理过程,使其更适合于自己工作的需要,也更健康的发展自己的个性。心理训练中,应当兼顾这两方面的目的,既不能片面强调交易需要忽视人的个性发展,也不能走向另一极端。








                     证券投资心理学应用研究


引言:
  对于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和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乃至分析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运行,我们需要的研究的不仅仅是经济数据,更重要的是研究人的信心。

  写在前面的话

  对于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和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乃至分析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运行,我们需要的研究的不仅仅是经济数据,更重要的是研究人的信心。

  在金融市场中,期货交易和外汇现汇交易最能反映国际市场和政治动态。国外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在期货和外汇现汇交易中,MBA学历的交易员甚至不如心理学学士毕业的交易员业绩好。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在期货和外汇现汇交易员中,成绩最好的前十名均是学心理学专业的人。由此也可以看出,研究金融市场,大众心理因素远比经济指标更为可靠。这同时也证明了一个观点:经济学不仅仅是统计学,更是大众心理学。

  有关心理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国外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成功之处。本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尼曼(与弗农·史密斯分享),以表彰其在心理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丹尼尔·卡尼曼成功地把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了一起,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卡尼曼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人类的决策不确定性,即发现人类的决策常常与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做出的预测大相径庭。他与已故的阿莫斯·特维尔斯基合作,提出了一种可以更好地说明人类行为的预期理论。卡尼曼将源于心理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从而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卡尼曼的获奖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将心理学应用于金融市场研究的广阔前景。目前,国内时常可以看到有关的译著和论著,网络上偶尔也可以看到有关的研究成果。但是,总体来说,在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证券投资理论和实践这个方面,国内做得还远远不够。

  一般来说,心理学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体心理分析,旨在解决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帮助投资者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其二是群体心理分析(即大众心理分析),旨在解决投资者对市场中其他投资者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把握,解决投资者在研究市场过程中如何保证正确的观察角度的问题,帮助投资者认识市场和把握市场的动向。

  本文旨在介绍证券投资活动中比较成熟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最后,尝试就比较著名的数学模型进行讨论。本文拟按照以下内容逐一展开:

  1、大众心理学概述
  2、相反意见理论
  3、大众心理与市场趋势
  4、投资中的个体心理
  5、一个应用实例:韦伯定律
  6、卡尼曼及行为金融学
  
  
  注:本文写作中参考了以下著作,如非特别指出,不再一一说明。
  
  1、波涛:《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投资战略适用性分析》
  2、(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3、(美)汉弗莱.B.尼尔:《逆向思考的艺术》
  4、(瑞典)卡尔.基林兰:《股市大众心理解析》
  5、(英)托尼.普卢默:《大众心理与走势预测》
  6、(美)德里克.尼德曼:《投资的心理游戏----股票投资心理探微》
  7、(美)埃德加.E.彼德斯:《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


  证券投资心理学应用研究(二)
  
  (专题一)大众心理学概述----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
  
  群体心理学,一般称为“大众心理学”,系“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奠基人是19世纪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美国社会心理学大师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曾断言,“在社会心理学这个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当中,最有影响者,也许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
  
  本文以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为主介绍大众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有关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波涛先生所著《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投资战略适用性分析》一书中有系统简明的介绍,本文该部分内容主要参考波涛先生的阐述。
  
  一、群体与群体心理学
  
  从通常的含义上说,“群体”一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一词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重要含义。
  
  勒庞认为,“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姑且把它称为一个组织化的群体,或换个也许更为可取的说法,一个心理群体。”
  
  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人类的“客观群体”,而是人类的“心理群体”。人类的客观群体是指人群在某一时间和空间上的集合体,而人类的心理群体则是指具有相同心理活动特征的人群的集合体。对于人类的心理群体而言,他们具有心理活动特征上的一致性,但是不一定具有空间活动的一致性。
  
  在证券市场中,“心理群体”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停止国有股减持”这一“重大利好”的刺激下,不同背景、不同个性、来自不同地域的众多投资者立即形成了一个心理群体。与此同时,部分借利好大肆派货的机构投资者则形成了另外一个心理群体。
  
  
  二、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
  
  按照波涛先生的归纳,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中与证券投资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勒庞理论观点之一:心理群体的精神统一性定律。
  
  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这种精神统一性的倾向,造成了一些重要的后果,如教条主义、偏执、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以及责任意识的放弃。
  
  勒庞认为,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说,任何人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个性成分,即理性的个性(Conscious Personality)与非理性的个性(Unconscious Personality)。人的理性的个性成分是不可能被统一的,这是人的创造性的源泉。只有人的非理性的个性才可能达到相互统一。当人的非理性的个性被统一之后,心理群体所形成的合力将远远大于理性个人的力量之和。而且,这种合力主要带有破坏性的本质,而不是建设性的。
  
  用勒庞的心理群体理论来看待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很多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远的如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行为,中国的“大跃进”和“文革”;近的如1988年席卷全国的“抢购风”、八九年的“政治风波”、邓老太集资案、传销狂潮、***,等等。
  
  在历史和现实中,这些表面矛盾的现象只能用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来解释。按照群体心理学说,当人们由某种目标而统一,并由某种情绪而支配成一个心理群体时,人就完全丧失了理性个体,而只剩下非理性的个体。而这种非理性的个体就成为这一群体的共同个性,并降为人的最初的原始性。
  
  (二)勒庞理论观点之二:心理群体的整体智能低下定律。
  
  勒庞的群体的整体智能低下定律认为,当人群组成一个心理群体时,该群体总体在决策或行为时所表现出的智能水准,将远远低于该群体成员在作为个体决策或行为时所能表现出的智能水准。换句话说,心理群体的智能要远远低于组成心理群体成员的个体智能。
  
  勒庞认为,心理群体永远也无法完成需要高智能的任务。当人群构成心理群体时,由于理性个体的丧失,群体成员无法把由理性个性所支配的智能相叠加或组合;同时,由于非理性个性的加强,群体成员只能把由非理性个性所支配的愚笨相叠加或组合。
  
  勒庞这一定律所揭示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比如,1988年的“抢购风”,对于大多数参与者来说,他们并不是被外在地强迫,而是不由自主地投身于抢购狂潮。曾经有个笑话,说以前某地人爱排队购买紧俏商品或便宜货,只要看到排长队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排上再说。结果,有一回某大老爷们排了半天队才发现原来商家在处理女式内衣。
  
  勒庞这一定律对股票投资者也有着特别重要的警示作用。
  
  首先,投资者应当特别警觉由心理群体所形成的决策方向和行为方向。
  
  如果我们承认心理群体的群体智能要远远低于个体所能达到的智能水准,那么我们就应当预见到由心理群体所形成的决策或行为应当指向错误的方向。在股票市场的情绪极度兴奋或情绪极度压抑阶段,往往就是市场的重大转折阶段。这时的投资者往往被情绪所控制而形成了心理群体。这时该心理群体所达成的共识不可能是建立在理性判断基础之上,因此不可能是正确的决策。
  
  其次,投资者应该特别警觉“集体决策机制”。
  
  “集体决策”中的“集体”不一定就是心理群体,但是集体比个人更容易转变成心理群体。美国心理学家所做的多项心理实验表明,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集体决断非常容易导致更高的差错率。
  
  对于一般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集体决策”的典型表现就是“讨论行情”。无论是在交易场所还是在时下流行的证券论坛,由于心理因素使然,讨论行情的现象屡见不鲜。美国一些著名投资家都对“讨论行情”的行为深恶痛绝,认为其有百害而无一利。讨论行情的过程不但是一种集体决策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绪相互传染的过程。
  
  在证券论坛有一种常见的现象,众人喜欢“暴炒”某论坛名人的帖子,纷纷表示赞同帖主的观点。此即为“英雄所见略同”。话说回来,一个人可能是英雄(个人更容易冷静客观地分析、决策),两个人可能还是英雄,如果一下子冒出一大堆“英雄”算怎么回事?毕竟“金字塔型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位很聪慧的MM曾对我说过一句话:当很多人对你叫好时,你应该做的就是提高警惕。真是一针见血!谁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渴望他人的交流和认同是人类的天性。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的是,切莫将自己迷失在人群中。
  
  (三)勒庞理论观点之三:心理群体的形成机理。
  
  人群中的个体在形成心理群体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三个主要外因的刺激。这三个外部因素通常构成心理群体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外因是:1、情绪激发----人群中的个体由某一情绪所激发并最终被该情绪所控制。2、情绪传递----人群中的情绪由激发进而相互传递(相互感染)并最终控制了整个群体。3、建议接受----当人群被某一情绪控制后,人群便极易受到外部建议的控制并受其指挥参与某一激烈的行动。
  
  在股票市场中,人群比在其他社会生活中更加容易形成心理群体。这是因为股票价格的信息传输网络非常容易地把广大投资者联系在一起。而股票价格的变动以及市场相关事件信息的迅速传播功能可以轻易地起到“情绪激发”和“情绪传递”的作用。
  
  从勒庞的心理群体的形成机制,我们可以发现,投资者的自我情绪(即心态)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避免成为任何一个投资心理群体中的一员,我们需要从控制这三个外因着手。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避免自己的情绪波动,也就是对“情绪激发”环节的控制。只有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能进一步避免人群的情绪对自己的感染,也才能进一步避免被动接受外来建议的暗示或控制。反过来,投资者注意对“情绪传递”环节和“建议接受”环节的控制,也有助于加强对自己情绪波动程度的控制。
  
  当然,良好的情绪控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不断地自我磨练,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对市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树立信心、建立严明的操作纪律。“6-24”行情前后是研究心理群体形成机制,反省自我情绪控制的绝佳时间,有兴趣者不妨自己回味一下。
  
  (四)勒庞理论观点之四:心理群体的整体心理特征。
  
  当心理群体形成之后,心理群体的整体心理状态将具有以下三项基本特征:1、冲动性;2、服从性;3、极端性。
  
  冲动性,是指心理群体的整体行动可以在某一外界强刺激因素的激发下迅速发动,并且这种行动的方向可以在外界强刺激因素的作用下迅速向相反方向逆转。因此,心理群体由其情绪的高度不稳定性必然导致其行动方向的极度不确定性。
  
  服从性,是指心理群体具有自愿服从外来指挥的心理特征。由于在心理群体的形成过程中,群体中的个体已经丧失了个性,因此他们具有自愿伺服别人意愿的强烈愿望。
  
  极端化,是指心理群体的实际行动往往常常明显超过必要的程度,因此常常会导致过激的后果。
  
  勒庞对心理群体整体心理特征的概括,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对证券投资者而言也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首先,由心理群体的“冲动性”特征,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并警惕证券市场中价格急速变动的情况(超出常态),从而更加有效地防范投资风险。投资者必须对“小概率事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1998年美国由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领导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投资中遭受重创以至几乎破产的事例,就是由于这些专家学者习惯于经典数学研究中的常态思维模式,而对市场心理的冲动性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完全估计不足所致。
  
  其次,心理群体的“服从性”特征在证券市场上主要表现为投资者对“权威”的崇拜,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的一致性。投资者对心理群体“服从性”特征的警觉,应该特别表现为对所谓市场“权威”及其观点的警觉。
  
  说到这里,有必要剖析一下证券论坛中的“高手”现象。一些投资者热衷于寻找“高手”,迷信权威,实质上采用的是一种搏大概率事件的投资策略(如果能称之为投资策略的话)。所谓“高手”,无非是此人历史上预测的成功率较高或者操作的赢利率较高。对于那些对市场认识较浅,交易技术不精的投资者,采纳“高手”的意见,无疑会提高自己的胜算。话虽是这么说,实际上这里面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其一,“高手”的成功率是相对的。也许他对了九次你都没听,第十次你听了他的意见,偏偏这回他出现了重大失误;其二,“高手”是人而不是神仙。即使某高手百发百中,试想,在一个利益博弈的场所,如果大家都认同该高手的观点,采取相同的市场行为,市场最终将证明所有这些人都是错误的;其三,“高手”会被众多的拥护者“宠坏”;其四,利益场上不排除某些别有用心者混迹于“高手”之列,这一点已经为许多事实所证明。个人认为,“高手”爱好者需要认清上述事实,在面对自己的偶像时保持一份清醒。
  
  第三,心理群体的“极端化”特征,导致证券市场上很难看到固定波长的周期现象,而最常见的是不规则周期。在投资历史上,这种由心理群体“极端化”特征导致的不规则周期现象,往往会给不警觉的投资者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比如,日本股市于1989年开始走熊,十几年过去了,投资者期盼的牛市始终没有到来,而且今年日经指数又屡创新低。市场中常见的一个词是“最后的疯狂”,这便是心理群体“极端化”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
  
  (五)勒庞理论观点之五: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定律。
  
  按照勒庞的观点,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1、表象化:心理群体几乎不具备逻辑推理能力,也不接受任何逻辑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一特征表现为“肤浅”和表面化;2、形象化:心理群体具有极高的形象想象力,也极易接受形象思维方式的影响。心理群体善于理解“图象化”的建议,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目标。
  
  勒庞这一定律在证券市场中得到深刻体现。市场常以形象思维的方式激发起心理群体的情绪冲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煽情”。看看每日见诸证券报刊的股评术语,诸如“大盘有调整的要求” (拟人化),“黑色星期一”(色彩渲染),“空方突破1600防线”(鬼子大规模进犯?),“重大利好”、“重大利空”(典型的煽情!)等等。
  
  如果你已经被这些语言打动,小心,你要成为某个心理群体的一员了!
  
  
  关于大众心理学,或群体心理理论,还有很多观点,不过主要的还是勒庞在一个多世纪前归纳出的上述五点。此外,也正是从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出发,尼尔发展出他的相反意见理论。
  
  研究群体心理,可以更好地认识市场,趋利避害,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克服人性的弱点。我们需要经常反省的一个问题是:何时该与群众保持一致,何时又该与群众分道扬镳,做到独善其身。相信,我们对群体心理知之越多,我们对市场的认识就会越深刻。



  (专题二)相反意见理论
  
  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是投资者最熟悉,也最常用到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的投资专家汉弗莱.B.尼尔,源于勒庞等人的群体心理理论。
  
  在证券市场中,从最初的数人头、数自行车,到近年来刚刚出现于一些报刊的证券专版和证券网站的多空情绪指标,投资者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着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
  
  也许有人要就上述逆向思考的现象进行“逆向思考”:如果大家都掌握了“数人头”的方法,这种方法还会有效吗?
  
  不错,这是个尖锐的问题。我们知道,在一个博弈的市场中,一种分析方法一旦被众人掌握就会失效。但是,对于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其起源和内涵,我们就不会怀疑其应用于证券市场,乃至应用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有效性。
  
  此外,尽管有不少人在应用相反意见理论,但是又有多少人深入研究过其内涵及其适用性?还是让我们从尼尔的理论开始,一起来研究这种理论和方法。
  
  
  一、尼尔的相反意见理论与逆向思考方法
  
  逆向思考方法来自于相反意见理论。所谓逆向思考方法,“是一种深刻的反思方法,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逆向思考方法的目的就是要挑战当前流行的政治、社会、经济趋势中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总之,目的就是和大众观念竞争。”
  
  关于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尼尔的主要观点是:
  
  (一)逆向思考的经验告诉我们,下面这些说法值得我们注意:
  
  当所有人都想得一样时,每个人都可能是错的;
  太多的人发出同样的预言,预言反而不会应验;
  在同一种预言上层层加码,预言就会不攻自破。(原因在于,太多的人预料同样的事,必定会导致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就抵消或绕开了当初的预言。)
  
  (二)相反意见理论只是一种思维方法。它主要是对大众普遍预期的一种矫正方法,而不是一种预测系统。
  
  (三)人类的本性决定了相反意见理论是成立的,这些本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习惯、情绪、急躁、习俗、贪婪、刚愎自用、模仿他人、一厢情愿、如意算盘、相互感染、轻信、冲动、恐惧、过敏、造作。
  
  (四)相反意见理论建立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法则之上,在这些法则之间存在着下列逻辑关系:
  
  1、群体往往受制于人类的本性,而个体往往会抑制此类人性的弱点;
  2、人是合群的,人类具有本能的“从众”冲动;
  3、人们具有接受少数成员的感染,模仿少数成员的言行举止的本性,这使得人们容易受到各种暗示、命令、习俗、煽动的影响;
  4、群体丧失了理性思维的能力,而只接受情绪的控制。群体用“心”(情绪)思考,而个体则用大脑思考。
  
  总之,尼尔认为,“所谓逆向思考的艺术,一方面是要训练您的头脑习惯于深思熟虑,选择同普罗大众相反的意见;另一方面,您还需要根据当前事件的具体情况,以及人类行为模式的当前表现来推敲自己的结论。”
  
  此外,尼尔一再强调应用相反意见理论进行逆向思考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社会经济与政治运动的宏观趋势,而不是为了把握证券市场的细微波动。这是我们在应用相反意见理论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点。
  
  
  二、对逆向思考方法的再思考
  
  (一)逆向思考方法的基石:资源的稀缺性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资源的稀缺性是一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公理”,对此我们已有深刻的认识。在资源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以下的逻辑关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经济增长、社会发展速度的有限性,而这种增长速度的有限性又反过来强化了资源的稀缺性。
  
  在人类经济史上曾经爆发过许多次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并且,这种危机呈现周期性地重复。历史的不断重演,说明了人性中有不可克服的缺陷。而正是人性的弱点,又导致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呈现出周期性。
  
  因此,只要资源是稀缺和有限的,则竞争就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竞争不可避免,则人生就是一场博弈。人类社会的博弈本质,决定了满足多数人的利益和需求是不现实的。由此,在这场博弈中,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采用大众的相反意见就是一种胜率较大的思维方法。
  
  (二)逆向思考方法并非是一种预测体系
  
  逆向思考方法,或相反意见理论,并非是一种预测体系。这是尼尔一再强调的另外一个问题。尼尔认为,“相反意见理论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帮助我们在预测中避免犯错误,而不是运用它作为预测的主要手段,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关于预测,有个著名的“墨菲定律”:一项预测越是被广泛接受,它就越可能变得不准确。由此可以推论,权威的预测者的预言永远不可能应验,因为大众接受了他们的预测,而每个相信他们的预言的人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从而导致了预言的落空。这个原理在投资实践中已得到多次验证。比如,今年年初,市场普遍认为今年大盘将保持箱体震荡格局,箱顶在1850点附近。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大盘却连1800点都不曾碰上一下。
  
  承认相反意见理论不是一种预测体系,并不否认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的实用性。相反意见理论不是预测体系,但应用它可以对他人的预测进行核查和过滤。而且,在把握大众行为和市场趋势方面,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更有其独到之处。
  
  尼尔认为,“当所有人都想的一样时,每个人都可能是错的。”对于这个断言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所有人的想法一致”指的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其二,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可能”是错的,并不是说大众一定就是错的,或者说大众总是错的。
  
  根据相反意见理论,大众通常在主要趋势上是正确的。趋势是由大众推动的,正因为大多数人看好市场,市场才会因为这些看好情绪不断转变为实质性的购买力而上升,而且此上升过程有可能持续很久,直到市场中所有人的看好情绪趋于一致时,市场就会发生逆转----原因在于供求的失衡。
  
  所以,在应用相反意见理论判断市场趋势时,请记住:“在趋势发展过程中大众通常是正确的,但是在趋势的转折处大众却总是错误的。”
  
  由于人性的弱点,本该小心翼翼和深思熟虑的时候,大众总显得热情而乐观;本该大胆进取的时候,大众却显得胆怯。趋势的转折总是出现在大众明显发现这种转折之前,使用逆向思考方法可以使我们洞烛先机,先人一步采取行动。
  
  (三)对主流观点的认识是应用逆向思考方法的关键
  
  先来看几个问题:1、什么是目前流行的大众观点?2、如何了解目前流行的大众观点?3、如何评估其流行的程度和意见的强度?
  
  这三个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如何发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或证券市场的主流观点。这是应用相反意见理论的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工作。
  
  尼尔认为,主流观点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媒体的观点往往代表主流观点;
  2、证券分析师一致同意的观点往往代表主流观点;
  3、一般投资者常常议论的观点往往代表主流观点。
  
  在证券市场上,当某一观点同时兼有以上特点时,投资者往往可以比较有把握确认该观点就代表着当前市场上的主流观点。如1999年6月,当时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刚刚发表,行情正在“恢复”之中,投资者一致看好后市,场外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场。然而,到了6月30日,市场却嘎然而止,给投资者当头一棒。当时的主流观点是看好后市,与之相对的就是对后市看淡的观点。其后的市场走势,证明了逆向思考方法的正确性。
  
  在市场中,有不少人骂股评。实际上,“存在即合理”。整体上看,股评往往代表了主流观点。也就是说,了解股评家(包括证券论坛的“业余”股评家)的普遍看法,大大有助于我们把握当前的主流观点。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股市是政策市,在政策市下,宣传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有力的调控工具。那么,政策的取向是否代表了主流观点?就本人的理解,重大政策出台之际市场往往会出现重大分歧,最终市场的运行方向不能简单地用政策的“利好”或“利空”来判断。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政策是与市场相悖的。也就是说,大众在更多的时候趋于迷信政策,从而形成当时的主流观点。我们不妨回忆一下1999年6月《人民日报》刊登特约评论员社论前后的市况,以及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暂行方案出台后的市场情况,相信会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三、相反理论与数量化测市
  
  “何时采取相反的立场?如何评估大众意见?我们应当寻找何种强烈程度的普遍意见?”这些问题涉及到将相反意见理论数量化的问题。
  
  在运用相反意见理论时,理论上,我们可以构造一个指标,比如“多空情绪指标”。数据来源可以是各大券商、基金、专业咨询机构、专业报刊等主要媒体,以及主要证券论坛等,在采样的基础上计算出看多和看空的比例。
  
  以多空情绪指标为例。该指数从0开始(代表所有人都绝对看空),到100%为止(表示所有人都看多)。如果多空指数在50%左右,则表示看多看空情绪参半。多空指数一般在20-80之间震荡。如果市场一边倒地看多或看空,表示牛市或熊市已经走到尽头,市场即将转势。当然,这种极端情况很少出现。
  
  多空指数的数值范围为0-100,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含义,详见下面的说明:
  
  多空指标(%) 指标含义及操作提示
  
  0-5% 一个主要的上升趋势近在眼前。物极必反,大势跌无可跌之际,即是转势之时。此时应把握时机,大胆做多。
  
  5-20% 在该区域大多数人看空,只有少部分人看多。空头居于压倒性优势,大势随时可能见底。对于大势是否已经见底,需要以其他技术指标和成交量等辅助判断。
  
  20-40% 看空比例仍高于看多比例。一般来说,投资者顺应趋势,继续看空为上。如果在该区域大势不再向下,则大势会变得十分不明朗,此时以观望为上。如果在该区域大势反转向上,一般来说升势会十分凌厉。因为市场选择了明确的方向。一般,当大家看空时出现上涨,会出现急速的上涨行情。
  
  40-60% 市场趋势不明。在该区域,因为市势不明,投资者保持观望,保证资金安全为上策。
  
  60-80% 看多者占多数,但又并非绝大多数。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上升余地。但是,如果此时大势不涨反跌,则几乎会是急跌行情,且会造成投资者心理恐慌。通常,在大家看好时出现下跌行情,一般会出现近期的低点。
  
  80-95% 多头处于明显优势。很多时候,市场都会在这个区域转势向下,但是有时也会在大众普遍看好的情绪下,继续上涨行情,直至所有人看好为止。此时,应利用技术分析手段作为辅助工具进行判断。
  
  95-100% 大众全面看多,该投入的资金已经悉数入市,已经是弹尽粮绝,强弩之末。转势就在眼前,此时不可恋战,迅速清仓出局!
  
  说明:1、以上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模型,实际上由于采样等因素限制很难做到。
  2、统计数字的采样应力求全面,即覆盖面要广,涵盖各类投资者;样本应该力求相互独立;样本容量应该足够大。
  3、本人曾经就一个40个样本的数据做过统计分析,但测试结果与上述模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谁有好的数据和测试结果,请让我学习学习。:)
  4、对于缺少做空机制的中国股市,惟有做多才能赢利。因此,多头思维始终占据上风,即使在空头市场多方也只是暂时蛰伏而已。因此,在设计该指标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些适当的调整。例如,把区域做以下划分:0-5,5-20,20-55,55-75,75-95,95-100。
  
  个人认为,对于心理层面的东西,还须“用心”去体会和感悟,此类指标只能是用于辅助判断。毕竟冰冷冷的数据无法确切地反映活生生的人的心理。
  
  再说一点个人体会:在证券市场中应用逆向思考方法,应该考虑不同的市场情况,而不能生搬硬套。遇到迷惑之处,不妨在高一级的市场趋势中进行判断。总之,这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此而已。
  
  
  让我们用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话结束关于相反意见理论的研究:股市----在绝望中新生,在犹豫中上涨,在欢乐中死亡,在大众满怀希望中暴跌。

[ Last edited by 求缺 on 2004-9-15 at 19:35 ]
发表于 2004-9-15 08:50 |
好文章!
发表于 2004-9-15 10:25 |
值得学习、借鉴
发表于 2004-9-15 15:21 |
好帖学习中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3 10:41 , Processed in 0.128790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