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251|回复: 85

2004年10月11日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1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尔街日报:低估全球影响力 中国经济存在硬著陆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冰雪寒香 浏览:8251 回复:8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华尔街日报:低估全球影响力 中国经济存在硬著陆
《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 ( 日期:2004-10-08 09:20)

--------------------------------------------------------------------------------




    上周末,西方七大工业国(G7)邀请中国出席他们的会议,解释他们希望中国采取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的缘由。

    结果是白费口舌。此间的投资者和经济学家们称,尽管有人打著如意算盘,预计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将有所松动,但短期内似乎不存在这种可能性。这意味著中国将继续压低人民币并大量购进美国国债,其他亚洲国家也将效仿中国的做法。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驻香港的经济学家Sun Bae Kim说,这并不是说亚洲各国央行青睐美国国债,而是他们希望本国货币更有竞争力。

    对于人民币的再度关注不禁令美国投资者思考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以及不可避免的经济减速的潜在风险。目前,中国也许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它的需求推高了原油价格;它已成为制造业的主力军以及全球重要的资本周转中心──把从贸易中赚取的美元再投资于美国资本市场。

    出于上述种种原因,人们对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最担心之处莫过于中国经济出现硬著陆。另外,人们还担心中国的政治制度将妨碍它无法像所吹嘘的那样成为企业和投资者的胜地。

    亚洲的经济学家们称,美国的投资者和经济学家们通常关注本国经济,因此低估了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直到最近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Kim指出,今年对美国政界产生最大冲击的是中国,而非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今年年初,市场一致认为Fed将上调利率,而预计中国将采取紧缩信贷政策的人寥寥无几。人们也许低估了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的危害。Kim指出,中国的决策机构最不透明,因而最难预测,但如今它最具影响力。

    为了证明中国的重要性,让我们以通货膨胀预期为例:美国国债在过去几周里突然莫名其妙地上扬,导致利率走低。过去半年里,中国采取了各种措施遏制经济过热。中国尚未加息或是调整人民币汇率,但政府有关部门采用了其他自上而下的方法,如迫使银行暂停放贷等。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低于人们的预期,而债券市场也相应调整了价格预期。

    西方投资者对经济和政治的漠然也许出于对“天要掉下来“这种言论的厌倦。的确,中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具有技能的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迄今为止对经济的调控还算成功。但投资者和经济学家们担心,工地上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但那些空荡荡的写字楼恐怕是一种不详的征兆。他们发现,跨国公司不遗余力地在中国扩张,但几乎都不赚钱。

    当然,眼下中国提供了这么多便宜货,人们就无暇顾及强权的中国政府了。美国人不仅乐意购买廉价中国产品,而且他们有责任让全球经济免予衰退。Credit Agricole Asset Management驻香港的首席投资长雷·乔瓦诺维克(Ray Jovanovick)说,幸好美国人不爱存钱。

    而近期的风险就是中国经济的硬著陆。中国政府在今年春天采取的遏制经济过热的举措也许会适得其反。香港对冲基金Asia Absolute Advisors的经理Alfred Ho指出,中国的紧缩信贷政策冲击了私营领域,而非国有领域,但问题出在后者身上。结果是经营有方的得不到贷款,而业绩糟糕的仍在继续吞噬贷款。


来源:华尔街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10月11日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讨论!

安邦资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邦资讯-《中港台金融》研究简报

安邦资讯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一证券市场要闻及简评

  一、宏观动态

  《社科院秋季报告预警中国经济》“10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4年秋季报告》指出,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略高于去年,GDP增长率将达到9.4%左右。”“报告认为,如果2005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它重大问题,在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下,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可以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报告提出,宏观调控中要十分重视价格波动问题,充分警惕价格上涨压力可能造成的影响。”“农业增速达4%以上。”“投资占GDP比率持续攀升。”“城镇居民收入续增。”“消费增长速度提高。”“外贸增长势头强劲。”

  简评:总体看今年的经济增速仍旧是较高的,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浪在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出现,构成支持。局部行情是可以预期的。但大行情还需资金面等方面配合、还需观察新股扩容等的动态。

  二、物价动态

  经济信息联播《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第四季度物价将回落》“今年以来,物价已经连续8个月上涨,七八月份,物价上涨指数都达到5.3%。但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物价将在第四季度明显回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赵小平,今天在分析全年物价走势时认为,今年市场物价将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曲线。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赵小平:再有一点,就是市场供大于求。商务部的统计是,供大于求。”“目前国内粮价已经比国际粮价高出5分到一毛钱,受国际市场的制约,粮食继续涨价已经缺乏空间,因此,以粮食为原料的肉禽蛋奶价格也将随之趋于稳定。另据分析,随着宏观调控,煤电油运的缓解,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四大品类中,仅次于食品的居住类价格将稳中趋降;此外,去年涨价对今年的滞后影响,也将在第四季度消失。”

  简评:如果如此,则四季度可能对于股市构成挑战的因素中,加息的负面因素,可能舒缓。较大的负面因素或不确定因素中,需继续观察的是新股发行、以及人民币升值等问题。

  三、供求关系/筹码供应

  1、证券市场周刊《新股发行可能在11月恢复,包铝股份有望成询价制度下IPO第一股》“记者获悉询价制很可能在10月中下旬推出,这意味着11月将重启新股发行。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包铝股份有望成询价制第一股。”“去年6月份‘过会’的包头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称,其IPO初步计划在11月进行,可能成为‘询价制第一股’”。“包铝股份计划发行1.4亿股,募集资金7亿元,发行价在5元左右。包铝股份高层近期频频拜会各大基金公司,但效果不佳。”

  2、深圳特区报《交行IPO有望创新》“9月23日,交通银行临时股东会决议,将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分别以A股和H股同时挂牌上市,计划募集资金总计200亿元。交行将成为内地首家实施“A+H”上市计划的企业。据称,其上市时间最早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询价制下交行A股的定价有两种可能:其一,若询价制对现有银行股的市盈率没有拉低效应,由于交行规模大于目前5家上市银行,在现有银行特别是招商银行的比价效应下,交行的发行价格不会太低。其二,若询价制使新股市盈率大大降低,拉低现有银行股的市盈率,那么交行新股发行市盈率将受到影响。”

  简评:在新股扩容的背景下,股指的反弹是否在十月结束,是投资人有必要警惕的问题。

  四、行业动态

  四川金融投资报《黄金周入账近30亿》“今年‘十一’黄金周,四川省旅游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双增长,这是省旅游局局长刘捷在日前的通报会上宣布的。”“全省实现旅游收入29.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6%。全省黄金周假日旅游统计的21个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05.86万人次,门票收入6627.17万元。”

  中新网《门票收入逾8千万黄金周中国旅游业大丰收》“据人民日报消息,全国假日办初步统计,黄金周7天,中国99个直报旅游区(点)累计接待游客1307万人次,门票收入逾(人民币,下同)4亿3000万元(8775万新元)。”

  简评:值得注意的是:国庆黄金周的营业收入,是不计入三季报,而是计入年报的。对于三季报预增的旅游股,可以进一步跟踪。

  五、三季报动态

  深圳特区报《一批公司预告业绩》“预盈预增--(000011、200011)ST深物业称,预计公司第三季度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相比,将有100%-150%的增长幅度。(000012、200012)南玻A称,预计公司200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与去年同期15812.35万元相比,增幅在50%~100%之间。(000050)深天马A称,公司200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预计将比上年同期增长50%-100%。(000422)湖北宜化称,预计公司2004年三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00%左右。(000978)桂林旅游称,据测算,公司200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50%-300%。(000558)莱茵置业称,预计2004年第一至第三季度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100%至150%,将实现盈利。(000818)锦化氯碱称,由于产品价格上扬,公司经营形势较上年度同期有所好转,预计公司2004年前三季度将有微利。(600389)江山股份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稳步增长,预计公司200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与上年同期2696.64万元相比将上升50%以上。(600279)重庆港九称,预计200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983.96万元)。(600886)国投电力称,2004年以来,公司经营形势良好,预计公司三季度的净利润有可能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600801、900933)华新水泥称,公司2004年半年度利润已实现大幅增长,预计1-9月净利润实现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上升幅度预计将超过50%。大唐电信(600198)称,2004年前三季度公司部分产品销售业绩较好,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一定增长。预计公司2004年前三季度业绩将实现盈利。华发股份(600325)称,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的净利润将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豫光金铅(600531)称,受产品销售价格上涨的影响,2004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预计公司2004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00%以上(公司200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797.11万元)。国电南自(600268)称,由于电力行业及相关制造业持续发展,1-9月公司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经测算,公司200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将比2003年同期净利润1463万元增长50%以上。” “预警预亏--(600752)?ST哈慈称,因销售收入下降,预计公司2004年第三季度亏损。 (000783)石炼化称,由于公司以炼油为主,原料和产成品价格倒挂,初步测算前3季度业绩将亏损。(000790)华神集团称,预计公司2004年1至3季度经营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出现大幅下降,下降幅度约为50%~90%。(000805)ST炎黄称公司股票于2004年9月29日、9月30日、10月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达到跌幅限制,预计2004年三季度净利润仍为亏损。(600640)联通国脉称,由于公司第三季度CDMA手机终端销售收入有较大下降,短期投资浮亏增加,预计公司1-9月份利润将会出现亏损。(600083)ST博讯称,预计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将发生亏损。”

  简评:从周末周一公布的数据看,明显是:预盈预增股的数目,远远多于预警预亏股。局部行情还有展开的条件。但是,全球原油涨价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对于石化业的负面影响,也在上述预告中凸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半年证券投资外汇净流入277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达4706.39亿美元,较去年末增加673.88亿美元。
  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74.6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68.03亿美元。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14.96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277.10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86.38亿美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油价上涨侵蚀股票仓位
中国证券报  

    今年初,资产市场对全球原油价格的全年均价预期在25~28美元/桶(以布伦特原油价格计)。但随后,全球原油价格经历了屡次波浪式上升,布伦特原油从年初的30美元/桶,一路升高到目前的近50美元/桶;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则从年初的32美元/桶,上涨到目前的53美元/桶。

    长疾加剧 短痛频频

    油价涨势不止,是原油供需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短期供给扰动、投机活动三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

    从2002年下半年起,市场最早将注意力放在对短期供给扰动上,包括美国打击伊拉克、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局势动荡、恐怖活动猖獗等因素,普遍认为在这些短期供给扰动消除之后,油价自会回落。但出乎意料的是,2004年以来,伊拉克局势再度不稳,恐怖活动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俄罗斯尤科斯危机、墨西哥湾飓风等新的短期供给扰动因素接踵而来,此外,由于全球经济明显上升,直接带动原油消费的超预期增长,如EIA(国际能源署)对全年原油消费增长的预期从年初的120万桶/天,已提高到目前约250万桶/天。需求的超预期增长使得长期以来在原油供应市场上存在的富余产能被消耗殆尽,供需矛盾的结构性因素开始露出水面。以欧佩克为例,其有限的增产量已经不能平抑油价的上升。这就是说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从短期供应扰动为主,演变为原油供给不足的根本性矛盾,这加大了油价的升幅和持续期。第三大因素是原油市场的投机势力,借助前两方面的因素,连续做多油价。巨额资金借助发达的金融市场进入原油期货交易,不断使原油升高至消费国、生产国都为之咋舌的地步。

    原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包括需求持续增长、供给增长相对不足、石油资源日益短缺、开采成本提高等因素,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原油价格有长期向上的趋势,但必须指出的是,目前原油价格的上涨大大超出了这些因素所能支持的长期均衡价格,短缺供给扰动和投机势力的影响不可小视。长期来看,高油价也会刺激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反制油价上涨。因此,站在目前原油价格的基点上看,未来长期油价走势应该是降低的。从1985年起到20世纪初,全球原油价格运行区间多在15~20美元/桶。未来油价会滑落到30美元/桶附近。由于短期供给扰动难以全部平息、追加投资扩产仍需相当时日等因素,一二年内,全球油价仍会在高位震荡,不能排除明年油价仍会到达40美元/桶的可能。

    平添成本将吞噬1%GDP

    全球经济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的40%来自石油,高油价直接加大了经济运行成本,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历史上,油价上涨往往导致全球经济增速的下降。按IEA的估算,10美元/桶的油价上涨会使得全球经济增幅下降约0.5个百分点。造此估算,2004年前9月因油价上涨就会压低全球经济增长约0.4个百分点。若油价持续高企,对经济的更大威胁还在后面。展望明年,全球油价已经连同美国升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等因素,一起成为预测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

    对我国而言,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更大。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全年需求量达到2.52亿吨,同比增长10.2%;其中进口9100万吨,增长31%。2004年上半年,原油需求量达到1.44亿吨,增长16%,其中进口6100万吨,增长39%,进口依存度达到40%。按上半年的进口量,10美元/桶的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全国原油进口成本额外增加约90亿美元,占到同期全国GDP总额的约0.63%;直接关联的成品油、石化产品的进口约4500万吨,又最少导致进口增加额达到GDP的0.48%,扣除少量出口的影响,最终10美元/桶的原油价格上涨导致的国内石油产品和石化产品总体进口成本增加额会超过国内GDP总量1%。即2004年GDP的1%会被油价上涨而吞噬。

    除了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制约之外,高油价还会冲击经济结构稳定运行、并导致额外的运行费用。

    股票资产配置面临“减仓”

    高油价对国民经济各行业效益的具体影响应作具体分析:对上游原油生产业,原油价格提高直接提高该行业的利润水平;上游天然气、煤炭等替代能源行业,也会受原油价格上升的有利带动;对靠近原油的上游加工业,包括炼油、石化原料业,由于行业集中度高、下游需求旺盛,可以利用行业的优势向下游转嫁成本,利润不会受损,反而可能小幅受益;下游多数加工业和消费业,则都将因油价高涨而受损,根据其向下转嫁成本的能力和消费需求弹性的不同,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略有不同:大多数下游加工业,如化纤制造业、塑料加工业、橡胶制品工业、建材业等转嫁成本的能力弱,高油价打击严重;交通运输行业、航空等服务业可以部分转嫁成本,但总体效益也受损。汽车消费也会受高油价的影响,对行业效益构成负面影响。

    面临一再创出新高的油价,股市将根据其对各个行业的影响情况,调节行业配置权重。效益增的行业,投资权重增加;反之则减小。但由于总体经济受高油价的打压,总的股票资产的配置权重理论上会下调。

    总之,高油价已成为影响全球和国内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作为资源相对匮乏的人口大国,国人应借此次油价高企的时机,从生产、生活、消费等多方位入手,构建节能、节物、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当局进驻高危券商 拉开整肃帷幕

一场针对23家高风险券商的“明救暗治”行动正在周密部署,由此,证券业拉开了系统性整肃券商的帷幕。

    9月初,证监会机构部与各地证监局联合下发《关于摸清证券公司底数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券商自查,制定整改措施,规定9月底之前上交。

    几乎与此同时,各地证监局正在陆续进驻所辖地的“问题”券商,对券商经营进行严密监控。位列23家高风险券商之一的健桥证券已受到陕西省证监局的现场监控。

    据知情人士透露,以往只有在证券公司爆发危机时,各地证监局才会派人进驻。对于风险券商,一般采取口头谈话、提醒制度,并不干涉券商的自主经营。

    “现在证监会一改过去的事后介入,意味着对券商的监管方式有了重大变革。”业内人士表示,“最主要的是券商全行业亏损背后所隐含的金融风险,让政府高层不得不正视资本市场的现状。”

    “以往机构部根本就没有对可能有问题的券商真正彻查。”证监会一位官员称,“一旦股民风闻某券商被查造成挤兑,甚至更大的金融风险,责任谁来承担?”

    券商自查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要求券商自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券商各种违规的问题上。

    证监会要求券商自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系统、公司担保及诉讼情况、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情况、账外经营情况、挪用客户债券与资金情况、违规债务情况等。

    深圳一家券商资产管理部的工作人员表示,证监会这一次要求券商自查是软硬兼施,对于券商自行上报的问题,证监会表态将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进行处理;而如果券商隐瞒问题,那么后期如果证监会查实之后,将采取严厉的措施予以处理,并不排除司法介入。

    “这一次摸底工作显示出证监会彻底清查问题券商的决心,比以往的清查力度都要大。”深圳国信证券的一位高级研究员对记者说。

    目前深圳多家券商已陆续按要求将各自材料上报深圳市证监局,等待国庆节后一并呈报证监会。对于证监会的这一次彻底的摸底工作,深圳招商证券等多家券商都表示了理解与支持,并表示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这一次摸底工作。

    近两年,券商不断暴露出重大违规及亏损问题,而市场行情不断下挫阻止了券商通过自身盈利而寻求自救。

    业内人士透露,截至去年底,整个证券行业的潜在亏损高达2200亿人民币,风险丝毫不亚于银行业。目前,证监会实际上已经掌握高风险券商的名单,包括武汉证券、闽发证券、健桥证券等。证监会要求各券商上报问题,除了想全面摸清券商的所有问题外,更重要的是佐证自己的判断,以便为下一步的操作提供依据。

    在此之前,市场已感受到了证监会趋向严厉的态度。9月3日,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汉唐证券因严重违规经营被托管,并正在接受调查,追究有关人员的民事及刑事责任。

    一位市场人士分析说,这种限期自查有最后通牒的味道,也能缩短证监会逐一清查的时间。如果隐瞒不报,问题被查实后将会受到类似四个被托管券商的命运,甚至更严厉,而不是像南方证券的比较温和的行政接管。

    铺路分类监管如何监管券商,一直都是证监会的心头之痒。而把最差的金融机构踢出局的观点,在各监管部门间已形成共识。今年初,证监会专门设立风险处置办公室配合其他部门共同化解积累已久的风险。

    此前,证监会内部透露出一则消息:目前130家证券公司最终保留70-80家左右才算合理,这意味着每两家证券公司中可能有一家被吞并,证券市场将消失近40%的券商牌照。

    但问题是,哪些券商该就此消失?是坐等市场自然淘汰,还是用行政手段加速这一进程?

    “这一次的限期自查主要是为分类监管做准备。”一位券商人士分析说。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即将对券商实行A、B、C、D四类监管方式,但除A类外,其他三类并无明确划分标准。这位人士分析说,如果券商的问题不彻底查清,那么分类监管的标准就难以出台,“最终,在券商上报所有问题后,证监会将出台具体的划分标准”。

    从年初就开始酝酿的分类监管把券商分为四类,从高到低是A、B、C、D.其思路是“搞活一批、看住一批、关闭一批”。目前132家证券公司中正常经营的约为76家,有问题的33家,还有23家高风险公司。

    “对于不同的券商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此,彻底查清问题是分类监管的前提。”一位券商资产管理部的工作人员分析说。

    据知情人士透露,区别对待不同的券商的相关具体政策将在国庆节后出台。A类券商将在76家正常经营公司中产生少数几家,配合的政策将是鼓励这些券商进行创新试点、拓宽融资渠道以及采取集合资产管理政策促进这些券商做大做强。

    国庆节后,券商试点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据记者从证监会机构部了解,自8月16日证监会接受证券公司提交创新申请以来,已有近20家券商提出了申请。

    另据证监会消息人士透露,只有A类券商才能入围,但符合A类券商条件的,不会超过10家。此前,在一份有关分类监管的征求意见稿中,上海的东方证券和国泰君安受到A类推荐。而中信证券与国信证券则完全符合A类标准。

    针对有问题的C类券商,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是实行保证金存管制度改革,主要是为了防止其风险的扩大。

    目前最引人关注的是高风险的D类券商,有关部门正在考虑设计相应的退出机制。证监会消息人士透露,对23家D类券商,国庆过后,各地监管局将陆续进驻,进行严密的监控,“根据央行与证监会稳妥处置高风险券商的要求,这批高风险券商中很可能逐渐出现以关闭破产、托管或重组等多种途径处置的对象。”

    对于分类监管,不同处境的券商的心态各不相同。市场上,对于分类监管还是有诸多意见。海通证券的马明明认为,在全行业萧条阶段,这样三六九等的分类监管方案必定遭到证券公司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对那些经营不善的证券公司打击更大。

    “扶优汰劣”方案明确“这次自查后,证监会将会迅速贯彻‘扶优汰劣’的措施。”一位知情人士说:“目前监管层对优质券商的扶持思路和对高风险券商的处理思路已经成型”。

    8月中旬,全国证券监管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扶优汰劣”的总体思路,而有关券商的创新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被明确的。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时,一些券商通过媒体与市场开始向这项计划用脚投票。显然,能调动起券商自身变革积极性的监管思路,比原先以行政指令要求券商“不准挪用客户保证金、挪用客户国债及挪用客户委托资产”铁律有效得多。

    除了对于高风险类券商采取相应的退出机制外,优质券商的发展思路也初见眉目。近期获准首批发债的三家券商,已经尝到规范经营的甜头。业内人士透露,今后对那些优质A类券商可能还会在政策上亮绿灯,首先在融资上可运用同业拆借、发债、增资扩股、上市等多种手段,他们可能优先获准发债,并简化有关审批,发行手段允许创新。

    在拓展业务上,也可能优先获得集合理财试点;投资银行业务中的承销、保荐、财务顾问等可能放宽业务收费比例。此外,这些公司还可能积极介入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受托管理业务,代理QFII、成为QDII试点单位等。

    消息人士透露,为了促进分类监管,监管层将继续推进证券公司保证金存管制度改革,以通过制度建设杜绝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行为。另外,问题爆发比较集中的国债回购,已首先在上海推出国债买断式回购,加大国债卖空风险,一定程度上控制国债回购规模。

    而另据证监会有关人士透露,很快将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设立“证券投资者补偿基金”,建立风险证券公司退出机制,同时,将发布《关于证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推动合格券商开展新的业务。

    “随着证监会对券商的全面摸底工作结束、分类监管标准的建立,以及后续各项政策与制度的出台,券商洗牌很快将进入实质性阶段。”一位市场人士如此表达他的观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社科院预计:今年GDP增幅将达9.4%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发布《2004年秋季报告》。这份报告预计,今年我国GDP增幅将略高于去年,达9.4%;明年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但可保持在8%以上。引人注目的是,报告建议政府提高存贷款利率并大幅缩减国债发行规模。

    这份报告预计,今明两年,农业增速将较为明显地高于前几年,实现4%以上的增长;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将呈略有减缓的趋势,这两年的增长率将分别为11.7%和10.9%;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将比2003年明显提高,增加值增长率将分别为7.9%和7.5%。

    报告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今明两年的实际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7.1%和10.8%,名义增长率则分别为24%和15.1%。虽然投资的增速在减慢,但国民收入分配中,投资占GDP的比率将在今年超过50%,明年进一步超过51%,这是必须立即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的问题。

    报告还预计,今明两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将分别为4%和3.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将分别达到9.8%和9.5%;而外贸进口和出口的增幅将达30%和20%左右。

    报告特别指出,宏观调控中要十分重视价格波动问题,充分警惕价格上涨压力可能造成的影响。报告认为,当前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必要性比上半年更为明显。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中,成本较低的货币供给是出现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的条件之一,要抑制盲目投资,就必须提高利率以抑制货币需求。报告建议货币当局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及时纠正负实际利率的状态,理顺各方面的经济关系,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

    报告还建议,财政政策应积极调整以适应宏观调控。一方面,要进一步大幅度地缩减国债发行规模,除了筹集十分必要的国债建设项目的后续资金和必需的国债还本付息资金之外,要严格控制国债的发行;另一方面,要继续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向农村、社保、环境保护和基础教育倾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显示机构对未来行情谨慎乐观

有调查显示:大多数机构谨慎乐观地看好未来半年的行情,同时认为对未来行情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政策,殷切希望加快落实"国九条"。

  调查共发出调查卷100份,有效回收78份。其中基金13家、券商49家、保险公司2家、投资咨询公司14家,基本囊括了市场的主流投资机构和研究机构。

  行情高点在1600点左右

  对于本轮行情,大多数机构认为,持续时间将在2至3个月左右,很难演变成反转行情。在回答未来6个月内上证综指将会到达的高点时,54%的受调机构认为在1600点左右。对未来6个月内指数可能触及的低点,有82%的机构认为在1300点左右。

  调查显示,40%的机构认为未来半年内对行情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政策。

  关于近几年市场低迷的深层原因,过半数机构认为在于市场定位不明确和上市公司仍以圈钱为主要目的,即市场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已成为影响市场发展的瓶颈。

  与此同时,机构对市场扩容仍心有余悸。在回答对国企大盘股融资持什么态度时,55%的机构认为发行价格偏高、规模偏大。在回答国企大盘股上市对市场影响时,64%的机构认为会拖累大盘。

  加快落实国九条

  "国九条"是今年证券市场的最大利好,但59%的机构认为,"国九条"少有落实,37%的机构认为落实情况很不理想。关于阻碍"国九条"落实的最大原因,37%的机构认为是各部门各自为政,把部门利益放在首位;31%的机构认为是没有统一的协调领导部门;42%的机构认为是各部门政策出台缺乏协调沟通。
  至于如何落实"国九条",大多数机构认为关键在于出台支持市场发展的配套政策,如尽快落实银行保险社保等合规资金入市,实行类别表决机制,降低印花税,拓宽券商融资渠道等。对股权分置问题,大多数机构都非常关心,认为只有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资本市场的现状。

  大力发展私募基金

  在市场建设与创新方面,大多数机构认为基金并没有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大力发展私募基金。52%的机构认为,发展私募基金可以活跃市场,使市场资金投资理念多元化;40%的机构认为私募基金可以和公募基金展开良性竞争,使基金业更加健康合理。而认为发展私募基金会加大市场投机气氛的仅占7%。

  关于国有股减持方案,33%的机构认为应实行国有股配售,配售价格由每股净资产或由流通股东投票决定;20%的机构主张国有股转为优先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远集团全线重组 六家上市公司动作频繁

标有“COSCO”(中国国际远洋运输集团)标志的船舶和集装箱每天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忙碌穿梭。受益于去年全球航运业的强劲复苏,这家公司的业绩突飞猛进,直接导致该公司的掌舵人魏家福也需要竭力跟上快速变化的节奏。魏在8月底一家下属公司的重组改革动员大会上表示:“预计到今年10月底,中远集团的利润将在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亿元。”

    这家有着40余年历史的企业已经今非昔比,从成立之初仅有4艘船舶的单一型航运企业发展成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而魏却丝毫没有满足,他正期望着再造一个“中远集团”。于是,一场中国物流行业最大的重组行动开始展开。

    中远集团正如魏家福不久前在新加坡所说的:“我不仅是中远集团的总裁,同时也兼中远投资、中远太平洋和中远国际的董事主席。中远旗下三家海外上市公司都由我来做主席,亲自决策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正是为什么这几家公司能很快进入蓝筹股行业的重要原因。” 魏的上述讲话正是在中远集团旗下新加坡上市公司中远投资的股东会议上,而该公司就在9月16日决定以5亿多的价格收购中远集团下属的中远船务集团51%股权以及属下的一些业务,重组正在进入高潮。

    魏家福所指的另两家海外上市公司则分别是中远太平洋和中远国际,其中的中远太平洋则动作更为惊人,该公司在上月完成了以10亿资金收购母公司所持有的中集集团近乎全部股份,而此前还完成了收购母公司下属中远物流公司的49%股份,并准备大举进入码头业。另一家中远国际则刚刚开始有所改变,该公司全资收购了中远集团下属的保险业务,其半年利润激增51倍。

    更多的调整目前还不为人知,比如该公司拥有庞大的地产业务,其中的一家上市公司中远发展正从事地产业务,同时该集团旗下还拥有诸如中远房地产公司和上海中远三林置业集团这样的知名企业。魏表示,中远将有可能逐步退出如房地产、保险、旅游等业务,那样重组将可以预见。

    现在,中远控制的这7家海内外上市公司(包括参股的招商银行)的总市值已经达到500多亿元。魏家福认为这还远远不够,“用1998年与2003年的一组数字来说明,5年的时间?中远集团实现了船队规模增长78%,销售收入增长130%,这就是中远速度。”按照这样的速度,通过不断将优良资产注入目前的几家上市公司将成为未来中远集团重组的主要方式。

    魏正致力于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回收到集团领域,他认为这样将能够更好地运用集团的力量进行平衡。他已经敲定了这家总资产达1400亿元的中央企业的核心业务:一是传统的航运业,二是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综合物流业;另外有五项陆上支持产业,用以支持海上航运及综合物流业的发展。

    中远集团正不遗余力地争夺中国最为关键的一些企业,并与之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它刚刚于9月8日在四川绵阳与长虹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各自成立“长虹-中远战略合作委员会”,定期交流会晤;上个月中远又与TCL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此前与上海宝钢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上述一切结果均将成为中远上市公司的财富。

    中远太平洋成中集最大股东

    中远集团在香港最重要的上市公司中远太平洋(1199,HK)在此次中远系大重组中表现得毫不示弱。

    8月19日,中远太平洋对外公布,向母公司中远集团购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公司)(以下简称中集)16.23%股权,涉及金额10.56亿元人民币。中远集团于1993年以每股作价0.16元人民币购入中集集团。

    和此次中远集团其他上市公司不同的是,这次中远集团选择了将控制权下放的方式,而按照惯例,中远集团更倾向于由总部控制权力。一位和中远集团关系密切的人士表示,“此次不同运作的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中远虽然是中集的最大股东,但其控制的股权并不大,基本和出售的股权一致,仅保留0.95%的中集B股权益。也就是说,中远集团并不完全控制该公司,考虑到中集强大的盈利能力,将有利于扩大中远太平洋的盈利基础。”

    “另外,通过这种收购,中远集团将获得来自中远太平洋超过10亿的收购金额,这将补充中远集团的资金,以更好地服务其他非上市公司的扩张以及上市公司的相关收购,此项收购很可能更多出于集团整体资本运作的考虑。此次交易还是相当成功的。”该人士分析。

    在此之前,中远太平洋就已经完成了对中远集团下属的中远物流公司49%股权的收购,其代价为11.8亿元,当中包括7.34亿元的现金注册资本及4.46亿元现金。收购完成后,中远太平洋主席魏家福表示,今后公司业务要以物流、码头和货柜租赁为主。中远物流在大连、北京等城市提供船舶代理、货运代理和第三方物流业务。

    码头业务方面,集团副主席刘国元指出,预计今后两年需斥资7亿至8亿美元投资内地主要港口及母公司船队主要的枢纽港。为此,中远太平洋委托投资银行筹组完成了3亿美元10年期债券,其中一半用作投资码头之用。

    中远太平洋的一位人士表示:“正是因为中远最近两年的业绩飞速增长,作为中远集团旗下的旗舰公司,中远太平洋所承担的责任将更为重大。”按照中远集团的目标,该公司将大规模投资码头。本报记者获知,中远太平洋上半年共投资内地3个集装箱码头及1个多用途码头。

    中远太平洋公关部经理袁清此前还向记者透露,中远太平洋已把拟收购的海外港口锁定在美国长滩码头,并将于近期向母公司中远集团购买其在美国长滩码头的全部51%股权,实现对该码头的绝对控股。据袁清介绍,美国长滩码头是一个枢纽港,其地理位置为航运带来的极大便利是公司选择它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远太平洋将购买并经营其中的3个泊位。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最近表示,新成立的中远-新港码头有限公司是中远太平洋与新加坡港务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两家公司在合资公司总共投资了1.62亿新元,港务集团在合资公司持51%股权,中远太平洋持其余的49%。合资公司已于上月正式开业。

    魏家福表示,这家合资公司的成立深具意义,这是中远在中国以外的第一个码头合资项目。新加坡交通部长姚照东认为,中远太平洋选择在新加坡投资,不仅仅显示它对港务集团深具信心,同时也说明了它相信新加坡仍然是个重要的国际海事中心。

    中远航运联手粤电集团

    被称为“中国远洋运输事业摇篮”的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以下简称广远公司)也开始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改革,也可能是意义最长远的一次战略转型。作为中远集团直属以特种船为主的杂货船运输公司,广远将从原来的经营型企业向投资控股型企业转变,而伴随而来的则是连续不断的巨额重组。

    涉及资金极为庞大的一起收购母公司资产案揭开了广远集团改革的序幕。

    2004年6月,广远控股的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600428,SH)完成了中国航运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收购案——从母公司广远手中买下了40条和公司资产同类型的船舶。该交易收购评估价值总额为10.38亿元,同时中远航运还将一并承担相关银行负债8000万美元?支付收购款3.76亿元。

    和外界认为不同的是,此次交易并不仅仅是独立行为。9月13日,广远再度出手,将其控股中远航运的2340万股国有法人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转让给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几乎同时,本报记者获悉,广远又与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合资组建一航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

    中远航运内部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上述股权转让已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每股转让价格为人民币3.7065元,股份转让总价款为人民币8673.12万元。转让之前,广远持有中远航运28250.30万股国有法人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60.36%。”

    光大证券研究所交通行业分析员王华表示,此次交易的动机非常明确,粤电集团公司是广东省最大发电企业,中远航运在杂货、特种船运输上又具有优势,此次股权转让可认为是强强联手,产业带互相渗透。但其同时表示,此次股权转让所占广远所持国有法人股总比例并不大,因此不会对中远航运短期股价带来较大刺激,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动作。

    来自中远航运的最新公告称,2004年9月24日,公司以3.76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广远公司40艘船舶?目前已有39艘完成实体交接手续,收购完成后,预计200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6.66%。

    “还有一到两个月,全部重组工作将结束。”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该人士表示,此次广远重组将是一系列的行动,而通过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资产收购,反向促进母公司的重组定位。

    重组即将结束前,广远公司以合资形式开展的投资项目亦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广远与广州发展物流投资公司合资成立的中远发展能源航运公司已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占股份50%,定位于提供多渠道运力保障,降低燃料运输成本。

    王华指出,广远的重组,顺应了航运界将有限资源重新配置的主流资本运作模式。从此角度来看,合资公司的目标与股权转让是相同的,只是手法不一。“这样拉长航运资源的案例太多,例如中远与宝钢、中海与华能,建立产业纽带、共担风险降低成本已成为业界共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询价制第一股花落谁家 基金打算先拿包铝"开刀"

询价制第一股花落谁家

    去年6月份“过会”的包头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无疑是郁闷的。询价制意见稿发布前排在待发行队伍最前面的包铝,辛辛苦苦等了一年多,却因为意见稿提前两天公布,没能赶上原发行套路的最后一趟车。

    《证券市场周刊》获悉,询价制从公布意见稿到正式推出,可能不超过2个月,也就是说很可能在10月中下旬推出。包铝股份称,其IPO初步计划在11月进行。

    询价制打乱了包铝股份的发行工作部署。据说,因为基金打算先拿包铝股份“开刀”,在询价的时候“杀杀价”,老总们成天愁眉苦脸。包铝股份主营电解铝、铝锭等,在基金看来,由于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过热行业之一,目前其行业属性较为一般。包铝股份高层近期频频拜会各大基金公司,但效果不佳。

    该公司一高管坦陈,询价制对其发行定价可能影响不太大,但确实有些影响,目前公司已经与十几家基金先进行了接触沟通。“但不是实质性的,基金的态度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对于能否得到基金捧场,包铝股份高层心里似乎没什么底。

    包铝股份计划发行1.4亿股,募集资金7亿元,发行价在5元左右。包铝的产品与兰州铝业(600296)类似。9月22日,兰州铝业已从9月13日的5.11元上涨到5.97元,近几个月的股价基本上在这个区间徘徊。

    可能是“询价制第一股”的包铝股份,将面对基金等询价机构们怎样的态度,目前尚难猜度,我们拭目以待。

    交行IPO有望创新

    业界盛传管理层希望通过交通银行首先上市,为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投石问路。9月23日,交通银行临时股东会决议,将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分别以A股和H股同时挂牌上市,计划募集资金总计200 亿元。交行将成为国内首家实施“A+H”上市计划的企业,据称,上市时间最早可能在今年年底前。

    如果询价制在近期推出,交行A股IPO如何定价,与H股发行价有怎样的相关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有分析师认为,交行同时发行A 股、H 股,H 股定价对其A 股价格不会产生太多影响,对目前国内的银行股定价也不会有影响,因为A 股和H股市场没有顺畅的套利机会。影响银行股股价的主要因素,将是新的询价制公布后低市盈率的拉低效应。

    据分析,询价制下交行A 股的定价有两种可能:一、若询价制对现有银行股的市盈率没有拉低效应,由于交行规模大于目前5 家上市银行,在现有银行特别是招商银行的比价效应下,交行的发行价格不会太低。二、若询价制使新股市盈率大大降低,拉低现有银行股的市盈率,那么交行新股发行市盈率将受到影响。

    中石油A股定价或趋低

    中国石油发行的美国存托股份及H股于2000年4月6日及4月7日分别在纽交所及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前期表示正在研究A股上市,但暂无时间表。据悉,中石油总股本1758.24亿股,将发行A股80亿至100亿股筹集资金大约300亿—400亿元。

    根据资料,中国石油股份(857.HK)2004年中期净利润452.92亿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26元。而中国石化(600028.SH,386.HK)2004年中期净利润150.39亿元,每股收益0.173元。相比之下,中石油业绩优于中石化。

    中石油H股发售价1.49港元,近期,市价在4港元左右,市盈率约11倍。对比中石化的情况,近期中石化H股市价在3港元附近,A股市价在4.5元附近,按港币兑人民币汇率1∶1.07计算,中石化A股对H股的溢价约在40%。一基金经理分析,如果中石油上市,其A股对H股的合理溢价在20%-30%的水平将较为合适。

    分析人士认为,中石油虽然质地优良但盘子偏大,询价制下,其IPO定价预计将有一定的讨价还价空间,询价机构也会把其H股市价作为重要参照。中石油A股经询价后,IPO应当会在相对较低的定位。中石油A股市盈率可能较低,将拉动中石化以及其他大盘蓝筹股的市盈率趋降,从而向下牵引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并最终拉低整个A股对H股的溢价水平。

    机构谨慎评价北辰回归A股

    今年3月22日“过会”的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997年5月发行70702万股H股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是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有房地产企业,曾在4年中两次申请回归内地A股上市未能如愿。

    根据募资计划,北辰实业拟发行A股14.2亿股,募集约36亿元,用于兴建奥运媒体村和北辰大厦。有分析师认为,北辰实业A股的投资亮点集中体现在奥运优势,预计北辰实业A股市场定价在2.42元-2.85元。

    据了解,北辰实业房地产业务在亚运村及周边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万科和北京城建等。经查,2004年中期北辰实业(588.HK)“每股基本盈利”0.07元,虽然毛利率达35.5%,但每股盈利水平一般。今年中期,万科A(000002)、北京城建(600266)每股收益分别为0.138元,0.024元,北辰实业的盈利能力基本介于两者之间。

    近日,北辰实业H股收盘价在1.65港元上下,市盈率约11倍。据悉,内地一些机构对北辰实业的成长性评价持谨慎态度,在其A股IPO询价环节,可能会遭机构压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国银遭秋后算帐

产 经 — 今 日 新 闻
正 当 中 国 四 大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积 极 改 制 部 署 上 市 之 际 , 中 国 财 政 部 、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 中 国 银 监 会 联 合 发 布 《 关 于 加 强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不 良 贷 款 剥 离 过 程 中 责 任 追 究 工 作 的 通 知 》 ( 简 称 通 知 ) , 高 调 而 明 确 地 表 明 , 将 从 严 处 罚 不 良 资 产 剥 离 过 程 中 的 违 规 违 纪 行 为 , 当 中 包 括 原 贷 款 发 放 中 的 违 规 活 动 。 这 是 为 了 防 止 「 一 剥 了 之 」 及 少 数 企 业 借 改 革 之 机 逃 避 债 务 , 此 举 实 有 「 秋 后 算 帐 」 之 嫌 。 市 场 人 士 指 有 关 措 施 长 远 有 利 银 行 体 系 , 但 就 关 注 四 大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上 市 步 伐 及 其 吸 引 力 会 否 因 此 受 影 响 。
有 关 通 知 规 定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须 建 立 问 责 制 , 加 强 内 部 审 计 和 稽 核 , 对 贷 款 发 放 、 管 理 、 处 置 、 剥 离 过 程 中 的 违 规 违 纪 行 为 , 要 严 肃 查 处 , 追 究 直 接 责 任 人 和 相 关 领 导 责 任 , 涉 嫌 违 法 犯 罪 的 移 交 司 法 机 关 处 理 。
发 现 违 规 行 为 即 时 通 报
金 融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对 剥 离 和 处 置 不 良 贷 款 中 发 现 的 涉 嫌 违 规 经 营 问 题 和 违 法 犯 罪 , 应 及 时 通 报 相 关 银 行 并 报 告 监 管 部 门 , 协 助 追 查 事 实 真 相 和 责 任 人 , 防 止 少 数 企 业 借 改 革 之 机 逃 避 债 务 。
该 通 知 规 定 , 银 行 或 资 管 公 司 若 有 违 规 违 纪 行 为 , 除 给 予 严 厉 处 罚 , 将 选 择 典 型 案 例 在 传 媒 曝 光 , 接 受 社 会 监 督 , 有 关 人 士 亦 将 按 情 节 轻 重 , 被 限 制 在 一 定 时 间 内 不 可 在 金 融 机 构 内 任 职 。
问 责 追 溯 至 99 年 期 间
该 通 知 将 追 溯 至 早 于 一 九 九 九 至 二 ○ ○ ○ 年 期 间 四 行 剥 离 的 不 良 资 产 , 并 要 求 有 关 银 行 将 不 良 资 产 剥 离 过 程 中 的 责 任 落 实 、 责 任 追 究 等 具 体 情 况 逐 笔 上 报 。
事 实 上 , 建 设 银 行 及 中 国 银 行 作 为 改 革 的 试 点 , 在 今 年 已 合 计 剥 离 了 近 五 千 亿 元 人 民 币 不 良 资 产 , 并 成 立 了 股 份 公 司 , 计 画 明 年 上 市 , 而 工 商 银 行 及 农 业 银 行 亦 将 进 行 股 份 制 改 造 , 也 要 剥 离 不 良 资 产 , 但 上 市 时 间 则 可 能 要 等 到 ○ 六 年 及 ○ 七 年 。
光 大 证 券 董 事 苏 显 邦 表 示 , 当 局 加 强 对 银 行 在 贷 款 审 批 甚 至 在 剥 离 不 良 资 产 处 置 过 程 中 的 监 控 , 长 远 对 内 地 金 融 体 系 的 发 展 有 好 处 , 特 别 是 通 知 规 定 会 公 布 一 些 典 型 犯 罪 个 案 , 显 见 中 央 的 做 事 手 法 愈 见 开 明 和 具 透 明 度 , 加 强 问 责 。
若 被 查 出 违 法 或 碍 上 市
至 于 四 行 的 上 市 步 伐 会 否 因 此 受 阻 , 他 表 示 , 市 场 关 注 有 关 情 况 , 但 相 信 影 响 不 会 太 大 , 因 为 四 行 重 组 改 制 上 市 是 中 央 既 定 政 策 , 并 不 会 因 可 能 查 出 有 银 行 高 层 在 当 中 涉 嫌 违 法 而 改 变 。
大 福 证 券 营 运 总 监 李 耀 荣 表 示 , 若 有 银 行 高 层 被 查 出 犯 法 , 或 多 或 少 会 影 响 上 市 进 度 及 投 资 者 信 心 , 但 该 通 知 具 有 阻 吓 作 用 , 将 会 令 银 行 在 审 批 贷 款 及 剥 离 不 良 资 产 时 更 小 心 , 长 远 对 银 行 业 有 利 。
内 地 银 行 高 层 涉 嫌 违 法 , 较 为 港 人 熟 悉 的 莫 过 于 中 银 香 港 前 总 裁 刘 金 宝 涉 嫌 违 规 贷 款 , 正 接 受 内 地 当 局 调 查 , 而 之 前 的 中 行 前 行 长 王 雪 冰 , 亦 因 受 贿 罪 而 被 判 有 期 徒 刑 十 二 年 等 。
资管公司传「四合二」         产 经 — 今 日 新 闻
在 建 设 银 行 及 中 国 银 行 重 组 加 速 改 制 上 市 的 同 时 , 消 息 人 士 透 露 , 中 国 财 政 部 正 研 究 改 革 现 有 四 家 专 责 处 理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不 良 资 产 的 金 融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 可 能 于 明 年 进 行 「 四 合 二 」 的 重 组 — — 「 信 达 并 东 方 、 华 融 并 长 城 」 , 按 现 有 规 模 , 两 家 新 公 司 合 并 后 拥 有 的 不 良 资 产 , 将 分 别 达 一 点 三 万 亿 元 ( 人 民 币 ‧ 下 同 ) 及 六 千 亿 元 。
处 置 方 式 朝 市 场 化 发 展
消 息 人 士 指 出 , 近 期 国 家 对 国 有 商 银 不 良 资 产 的 处 置 方 式 , 已 不 再 采 取 行 政 审 批 及 划 拨 , 而 是 通 过 市 场 化 的 公 开 招 标 方 式 进 行 , 加 上 财 政 部 已 明 确 规 定 四 家 资 管 公 司 须 在 ○ 六 年 前 , 处 置 完 毕 在 九 九 年 组 建 时 所 接 收 的 首 批 总 值 一 点 四 万 亿 元 不 良 资 产 的 债 权 部 分 , 可 以 说 在 完 成 「 历 史 任 务 」 后 , 部 分 实 力 不 够 、 竞 争 力 不 强 的 资 管 公 司 便 再 无 存 在 必 要 , 也 毋 须 四 家 这 么 多 。
首 批 不 良 资 产 已 「 消 化 」 58%
市 场 人 士 指 出 , 财 政 部 在 九 九 年 成 立 四 家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之 初 , 已 明 确 指 出 四 家 公 司 的 存 续 期 为 十 年 , 即 在 处 置 完 不 良 资 产 之 后 , 部 分 的 资 管 公 司 将 被 关 闭 , 因 此 对 财 政 部 可 能 将 四 家 公 司 「 四 合 二 」 的 消 息 不 感 意 外 。 四 家 公 司 截 至 去 年 底 , 所 掌 管 的 首 批 一 点 四 万 亿 元 不 良 资 产 的 处 置 率 已 近 五 成 八 。
该 消 息 人 士 透 露 , 财 政 部 研 究 的 方 案 一 度 拟 把 四 家 公 司 合 并 成 一 家 , 但 考 虑 到 可 能 出 现 垄 断 的 问 题 , 因 而 决 定 只 是 四 并 二 。 他 说 化 解 不 良 金 融 资 产 不 仅 是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深 化 改 革 关 键 环 节 , 也 关 系 到 金 融 体 系 的 稳 定 性 , 因 此 资 管 公 司 有 其 存 在 的 必 要 性 及 作 用 。
垃圾堆中有黄金         产 经 — 今 日 新 闻
所 谓 「 垃 圾 堆 中 有 黄 金 」 , 内 地 不 良 资 产 处 理 这 个 庞 大 市 场 就 吸 引 了 不 少 外 资 以 至 民 营 资 本 的 加 入 , 高 盛 、 摩 根 士 丹 利 、 德 意 志 银 行 等 外 资 大 行 , 都 曾 参 与 过 信 达 等 四 家 金 融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拍 卖 的 不 良 资 产 组 合 。
银 建 购 信 达 不 履 约 贷 款
另 外 , 民 营 企 业 浙 江 中 能 控 股 在 今 年 五 月 , 便 参 与 过 建 设 银 行 公 开 拍 卖 四 十 亿 元 ( 人 民 币 ‧ 下 同 ) 抵 债 资 产 的 竞 标 。
另 外 , 当 年 因 粤 海 系 重 组 而 成 立 的 粤 海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 今 年 更 变 换 身 份 由 母 公 司 广 东 控 股 , 与 当 年 协 助 粤 海 系 重 组 的 高 盛 前 任 合 伙 人 施 盛 勋 创 立 的 AMRI , 合 组 泛 亚 太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 共 同 开 拓 内 地 特 别 是 华 南 地 区 的 不 良 资 产 处 理 业 务 。
目 前 , 专 门 针 对 不 良 资 产 处 理 业 务 的 上 市 公 司 只 有 银 建 ( 0171 ) 一 家 , 而 银 建 自 身 的 大 股 东 便 是 信 达 ; 银 建 上 月 才 宣 布 以 八 点 五 三 亿 元 , 向 信 达 购 入 帐 面 值 五 百 六 十 九 亿 元 的 不 履 约 贷 款 , 是 信 达 一 次 过 卖 断 的 最 大 批 不 良 资 产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或五年后自由兑换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长张燕生相信,随中国加入世贸后,金融政策陆续放宽,要落实将人民币自由兑换前,料需要解决另外二十多项技术问题,这个过程预期需时五至六年完成。另外,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黄少明认为,若人民币自由兑换,对已经涉足人民币业务的香港市场而言,将带来更多正面影响。
 黄氏又指,内地的资本帐在未来六年有望慢慢开放,香港的优势未必因此受到影响,原因是香港市场较国际化,相信人民币自由兑换对中、港会带来双赢局面。他更认为,今年底前中国人民银行不会将人民币波幅扩大,短期内亦看不到有加息需要。内地今年内亦未必会实施新一轮宏观措施。
内地短期不加息
 黄氏强调,内地是否加息,应视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走势而定。CPI自今年至7月既到达顶点后回落,加上内地实施调控已达目标,加上实质负利率的情况已持续半年,因此经考虑多项因素后,现时未必有加息的需要。他预期,内地全年经济增长为8.8%,CPI则全年增长3.5%至4%。
 黄氏又指,企业自由行及中港达成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只解决市场空间不足的问题,香港转型仍需靠本身条件。香港仍可扮演促进内地企业机制转变、建立国际市场网络及向这些企业提供品牌包装等增值服务。张氏补充,香港政府在经济转型方面可积极推动,否则单凭企业本身,未必促成CEPA新政策。
 张氏更称,中国实施宏观调控,对北方市场较南方市场影响为大,原因在于宏观所针对的行业,多位于北方,相对南方较为市场化,故此所受影响较北方为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评分
用户名: 真炮手
作者: 高兴得很
评分: 积分 4 点
标题: 2004年10月11日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讨论!

兄辛苦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限将至看中国股市 一位证券业资深人士的隐忧

大限将至看中国股市 一位证券业资深人士的隐忧


  编者按:
  2006年是中国入世的大限,届时金融领域将全面兑现入世承诺,此前三年的皆大欢喜也许仅仅是“小孩吃药——糖衣在前”。眼下的资本市场正忙着对付宏观调控带来的各种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大限将至对中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也根本意识不到宏观调控与2006年入世承诺的关系。
  为此,本刊记者与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证券公司老总进行了对话,从2006年入世承诺即将到期的视点,审视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各种问题,审视宏观调控的确切含意。
  人们在谈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时,有人认为宏观调控是因为部分行业过度投资主导经济扩张引起的,也有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将面临就业、三农、金融、贫富差距等风险,也有学者谈到大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但作为市场实践者,他们怎么看?最近笔者与某证券公司董事长就此聊了起来……
  研究发现机会
  刘先生讲,对于当前宏观调控,我们有自己的冷思考。
  1. 证券市场结构造成市场无力向前走了。
  几任证监主席也曾试图改进,但他们真正有能力改的,只是一些皮毛部分,这些虽然也是影响市场的因素,但是治标并未治本。证券市场采取了宁左勿右,保持所谓稳定的做法。虽然不能说证券市场的改革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但当涉及到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敏感问题,谁敢就这么定了?谁也不愿承担这个责任。什么时候才能下这个决心?那一定是股市最危险的时候,这是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一定是政治上最强势的时候,没有这两个前提,这些问题解决不了。
  2. 大限将至,创新需要环境,创新同时意味着风险,这个风险准都不愿买单。
  我在和我们的投资经理开会时,股指跌破了1300点,我们看着大图像,大家纷纷说市场怎么这样。我讲,今天不分析个股、走势和技术图形。第一,我们看逻辑链。宏观调控使许多人感到意外,谁都没料到宏观调控这么急,这么猛。但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下大力度宏观调控?拿人来讲,人逼急了会采取一些超常反应。“急”什么?中国加入WTO三年过去了,2006年则是中国全面开放的大限!我国改革开放多年,一些领域开放速度很快,但惟独金融领域的开放是最慢的。按媒体常用的话是:要稳妥、稳步推进。学政治经济学时讲,金融寡头比工业寡头厉害。从事经济工作后发现他确实厉害,发现他能控制方方面面的事情。现在它面临的是:一方面是开放的大限将至,另一方面是我们还十分的弱小。如果没有WTO的时间表,它还有可能无限期继续拖延。有一句话说:“提前消费以后的稳定”,说的是要把危机留在后面,现在不去解决。但归根结底是要解决,越积越多终不是好事。现在我们既然承诺,就要努力兑现,按游戏规则走下去。但是谁都又想让自家的孩子在参加体育比赛时身体更强壮些,乘尚未正式比赛赶紧加强点儿营养;个头不够的赶紧吃点儿增长剂,有病的赶紧打针吃药,营养不良的快速催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四大国有银行就是在做着这样的准备,剥离不良资产卸包袱,财政买单……做一系列艰苦的新事新办的赛前准备。比赛即将临近,运动员可以上战场了,突然发现我们的赛手又有很多新的疾病,能不急吗?我们经常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说实话,通缩时不就想让固定资产投资上去吗?拉动社会投资增长。当社会投资增长拉动起来了,为什么又着急了?原来发现GDP增长的60%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主导的意味着许多低水平重复建设,他们借钱时就没有想到要还钱。修广场、修马路,搞一些形象工程和所谓的政绩工程,若这些资金进入还贷期,都将回不来。数字之大,怵目惊心,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才剥离了一万多亿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好事,这个钱若是民间百姓投资拉动的,有利于经济增长。其深层还有一个原因是干部考核指标问题。谁的GDP增长快谁就升官,只许用加法来考核政绩,结果制造了大量的泡沫。如果没有WTO的时间表,大家都在耗,现在的问题是时间表所剩的时间无几,突然发现新的隐患能不急吗?
  瘸腿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1. 融资体制改革大大滞后
  只迈左腿,右腿跟不上,前进不了,前两个月国家计委匆匆忙忙出台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减少了许多审批,放开许多领域。当一个原则性文件出台,社会、市场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一对兄弟,投资体制改了,融资体制不改,就如同人走步一样,直接融资少,这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金融结构。我国融资体制改革跟不上,社会发展就会受影响。银行融资大大大于资本市场,这种形式不变结构不改,不把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发展起来,社会资金的供给永远还是从银行来。
  2. 谁不把债市、股市建设好谁就是傻子
  从国外经验看,债市、股市的融资功能是与银行平分天下的。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从银行的实际来说,现在是不是到了应该把我国债市、股市搞好的时期了?银行体制若出问题,将关系到我国金融安全,银行一方面自身存在问题多,一方面又要放外资进来?
  当这些因素都挤到一块儿,就必须要动手解决。企业债目前发行非常少,是不是将要放开一些?股市直接投资市场,若我们市场规范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直接投资市场目前最规范的就是资本市场。通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监管不断完善,谁不把这个市场弄好谁就是傻子。
  时间紧迫,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放开搞好资本市场也解决不了银行的问题。有报纸说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做了很多贡献……这些都是从自己的圈子出发,长远看,从国家金融安全来说,也迫切需要把股市搞好。不解决股市的问题就解决不好直接投资的问题。假如现在说企业可以互相借债,可以私募,可以从百姓那集资,谁敢?现在谈什么产权基金等等来得及吗?新的市场变化总得有个过程。诸多把锁诸多难题有待解开,钥匙就在政府手里。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花很大代价的,也是有能力做到的。若钥匙在外国人手里,才会有难度。什么时候动这把钥匙开这把锁?极左思潮干扰不让开这个门。如何解决呢?只有在最危险最危急的时候,你若再不同意,你就得负这个责任。
  从国家整个金融系统安全逻辑地思考,宏观调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从经济发展来说,融资是血脉,融资体制的改革已大大滞后于其它所有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当大限期来临不得不改,因为无路可退。
  最近郎咸平评论国资企业改革引发的争论,能看出不同人群的心态,有“羊群效应”也有“路径依赖”。“左”的一关必须过,不过这关就谈不上改革。要从逻辑链的角度考虑资本市场发展,若仅就股市谈股市,永远也跳不出来。
  竞赛倒计时
  1. 2006年的大限期
  我们从实战出发,分析宏观调控的出台背景,企业未来发展前途和战略布局,从政治、经济的方面估计、判断我们的发展进程。2006年是大限期。就如同孩子要去参加赛跑,先要强壮体质,作好赛前准备。比如刘翔,他虽然已具备了参加国际竞赛的实力,若让他做十几小时飞机,连时差都不倒就上赛场比赛,能行吗?虽然比赛前也给一段准备时间,原来满心希望将老病治好,对国有商业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剥离不良资产,瘦身计划,全球招聘等治疗方法,在治病调整期间,突然发现又生了更大的病。这些国有银行即将上市,为什么他们将上市地点都选择在境外市场?这不仅仅是境外市场资金多、中国的股市承载力不强,我认为也有拿外国人说话,推进改革,使之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如果都在境内上市,让人感觉如同假的一样,诸如地方官指令贷款的事很难挡住,做一个不按市场运作的决定,你能不批吗?你不干,官就丢了。境外上市,外国投资者进来,外国战略投资人进来,独立董事进来,改善了治理结构,使之真正按市场效益管理,而且减少了政府的压力,解决了国有银行的体制问题。中国老百姓12万亿存款,并不是真正的资金短缺,而是我们用不好这个钱,现在是要解决用的好的问题。怎么才能用好?第一,你做投资就要和自己切身利益关联,第二,投资失败,责任人就要倾家荡产。不能都不承担投资失误的责任。虽说政府投资失误追究文件将出台,若出台会不会来一个咎往不究?这轮算躲过去了。具体怎么追究还没有见到具体措施。
  我们说研究发现机会,行动创造价值。你不落实到具体步骤上,任何空谈都没有实际价值。哪怕你出台10条措施,落实了一条,都比出台10条而不落实有意义。要解决中国金融安全问题,需要尽快把股市、债市培育发展好。我们谈市场化,榜样在哪?在欧洲、在香港,我们不按这个步子走,将会自己绊自己的脚。
  2. 开放带来竞争。任何一个发达的证券市场都是分层次的。
  美国有大投行不意味着没有小的,大的存在小的也没死,有的做的还很好,关键是各证券公司自己如何定位。现在我们任何一个券商与国际著名投行同台竞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分层次的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概念。中国市场太大了。要把握自己发展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你的市场定位。我们并非是要去拼实力,我们已制定符合自己的战略并全力去实行,就是为了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虽然WTO协议条款并没有对此完全放开,但不意味着你不会面临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国人仰慕名牌,做单往往找像摩根士丹利、高盛等这样的大公司,这种心理不仅在内地,在东南亚、台湾都是这样,恰恰日本不是这样,日本就选择本土的证券公司,这与民族文化有关系。
  3. 诚信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讲诚信?是由于自己的利益决定的。
  很多问题一定要从利益出发,道德怎么约束?应该是利益约束。比如上市公司,如果你的利益约束足够强,我要是失信了,再没人会买你的股票,这样你就会注意诚信。你看那些不注意诚信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国营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上市以后的公司表现与他无关,法人就3年。我们一直说解决企业长期持续发展问题,现在一些官员被派到香港去当总经理,领导对他讲:“老李呀,在机关干了这么多年,该让你去赚点儿钱了。”这种心态能干好企业吗?他的基本思想是企业不发展没关系,千万别出错,干几年拿几年高薪就该退休了。所谓诚信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恶意欺诈,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是看企业有没有发展。你能持续发展,这是最大的诚信。因为我相信你才会把钱给你,是因为你过往业绩非常好。怎么才能有诚信?首先解决好发展问题就有诚信了。
  若没有WTO的大限,好像没急可着,能拖多久就拖多久,WTO的高压线不能碰,这既是动力又是压力,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我们要在战略问题上做出调整,审慎积极地调整战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记者 林刚)
  《资本市场》杂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大限将至看中国股市 一位证券业资深人士的隐忧

2004年10月11日09:11  

  编者按:
  2006年是中国入世的大限,届时金融领域将全面兑现入世承诺,此前三年的皆大欢喜也许仅仅是“小孩吃药——糖衣在前”。眼下的资本市场正忙着对付宏观调控带来的各种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大限将至对中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也根本意识不到宏观调控与2006年入世承诺的关系。
  为此,本刊记者与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证券公司老总进行了对话,从2006年入世承诺即将到期的视点,审视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各种问题,审视宏观调控的确切含意。
  人们在谈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时,有人认为宏观调控是因为部分行业过度投资主导经济扩张引起的,也有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将面临就业、三农、金融、贫富差距等风险,也有学者谈到大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但作为市场实践者,他们怎么看?最近笔者与某证券公司董事长就此聊了起来……
  研究发现机会
  刘先生讲,对于当前宏观调控,我们有自己的冷思考。
  1. 证券市场结构造成市场无力向前走了。
  几任证监主席也曾试图改进,但他们真正有能力改的,只是一些皮毛部分,这些虽然也是影响市场的因素,但是治标并未治本。证券市场采取了宁左勿右,保持所谓稳定的做法。虽然不能说证券市场的改革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但当涉及到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敏感问题,谁敢就这么定了?谁也不愿承担这个责任。什么时候才能下这个决心?那一定是股市最危险的时候,这是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一定是政治上最强势的时候,没有这两个前提,这些问题解决不了。
  2. 大限将至,创新需要环境,创新同时意味着风险,这个风险准都不愿买单。
  我在和我们的投资经理开会时,股指跌破了1300点,我们看着大图像,大家纷纷说市场怎么这样。我讲,今天不分析个股、走势和技术图形。第一,我们看逻辑链。宏观调控使许多人感到意外,谁都没料到宏观调控这么急,这么猛。但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下大力度宏观调控?拿人来讲,人逼急了会采取一些超常反应。“急”什么?中国加入WTO三年过去了,2006年则是中国全面开放的大限!我国改革开放多年,一些领域开放速度很快,但惟独金融领域的开放是最慢的。按媒体常用的话是:要稳妥、稳步推进。学政治经济学时讲,金融寡头比工业寡头厉害。从事经济工作后发现他确实厉害,发现他能控制方方面面的事情。现在它面临的是:一方面是开放的大限将至,另一方面是我们还十分的弱小。如果没有WTO的时间表,它还有可能无限期继续拖延。有一句话说:“提前消费以后的稳定”,说的是要把危机留在后面,现在不去解决。但归根结底是要解决,越积越多终不是好事。现在我们既然承诺,就要努力兑现,按游戏规则走下去。但是谁都又想让自家的孩子在参加体育比赛时身体更强壮些,乘尚未正式比赛赶紧加强点儿营养;个头不够的赶紧吃点儿增长剂,有病的赶紧打针吃药,营养不良的快速催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四大国有银行就是在做着这样的准备,剥离不良资产卸包袱,财政买单……做一系列艰苦的新事新办的赛前准备。比赛即将临近,运动员可以上战场了,突然发现我们的赛手又有很多新的疾病,能不急吗?我们经常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说实话,通缩时不就想让固定资产投资上去吗?拉动社会投资增长。当社会投资增长拉动起来了,为什么又着急了?原来发现GDP增长的60%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主导的意味着许多低水平重复建设,他们借钱时就没有想到要还钱。修广场、修马路,搞一些形象工程和所谓的政绩工程,若这些资金进入还贷期,都将回不来。数字之大,怵目惊心,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才剥离了一万多亿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好事,这个钱若是民间百姓投资拉动的,有利于经济增长。其深层还有一个原因是干部考核指标问题。谁的GDP增长快谁就升官,只许用加法来考核政绩,结果制造了大量的泡沫。如果没有WTO的时间表,大家都在耗,现在的问题是时间表所剩的时间无几,突然发现新的隐患能不急吗?
  瘸腿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1. 融资体制改革大大滞后
  只迈左腿,右腿跟不上,前进不了,前两个月国家计委匆匆忙忙出台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减少了许多审批,放开许多领域。当一个原则性文件出台,社会、市场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一对兄弟,投资体制改了,融资体制不改,就如同人走步一样,直接融资少,这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金融结构。我国融资体制改革跟不上,社会发展就会受影响。银行融资大大大于资本市场,这种形式不变结构不改,不把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发展起来,社会资金的供给永远还是从银行来。
  2. 谁不把债市、股市建设好谁就是傻子
  从国外经验看,债市、股市的融资功能是与银行平分天下的。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从银行的实际来说,现在是不是到了应该把我国债市、股市搞好的时期了?银行体制若出问题,将关系到我国金融安全,银行一方面自身存在问题多,一方面又要放外资进来?
  当这些因素都挤到一块儿,就必须要动手解决。企业债目前发行非常少,是不是将要放开一些?股市直接投资市场,若我们市场规范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直接投资市场目前最规范的就是资本市场。通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监管不断完善,谁不把这个市场弄好谁就是傻子。
  时间紧迫,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放开搞好资本市场也解决不了银行的问题。有报纸说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做了很多贡献……这些都是从自己的圈子出发,长远看,从国家金融安全来说,也迫切需要把股市搞好。不解决股市的问题就解决不好直接投资的问题。假如现在说企业可以互相借债,可以私募,可以从百姓那集资,谁敢?现在谈什么产权基金等等来得及吗?新的市场变化总得有个过程。诸多把锁诸多难题有待解开,钥匙就在政府手里。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花很大代价的,也是有能力做到的。若钥匙在外国人手里,才会有难度。什么时候动这把钥匙开这把锁?极左思潮干扰不让开这个门。如何解决呢?只有在最危险最危急的时候,你若再不同意,你就得负这个责任。
  从国家整个金融系统安全逻辑地思考,宏观调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从经济发展来说,融资是血脉,融资体制的改革已大大滞后于其它所有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当大限期来临不得不改,因为无路可退。
  最近郎咸平评论国资企业改革引发的争论,能看出不同人群的心态,有“羊群效应”也有“路径依赖”。“左”的一关必须过,不过这关就谈不上改革。要从逻辑链的角度考虑资本市场发展,若仅就股市谈股市,永远也跳不出来。
  竞赛倒计时
  1. 2006年的大限期
  我们从实战出发,分析宏观调控的出台背景,企业未来发展前途和战略布局,从政治、经济的方面估计、判断我们的发展进程。2006年是大限期。就如同孩子要去参加赛跑,先要强壮体质,作好赛前准备。比如刘翔,他虽然已具备了参加国际竞赛的实力,若让他做十几小时飞机,连时差都不倒就上赛场比赛,能行吗?虽然比赛前也给一段准备时间,原来满心希望将老病治好,对国有商业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剥离不良资产,瘦身计划,全球招聘等治疗方法,在治病调整期间,突然发现又生了更大的病。这些国有银行即将上市,为什么他们将上市地点都选择在境外市场?这不仅仅是境外市场资金多、中国的股市承载力不强,我认为也有拿外国人说话,推进改革,使之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如果都在境内上市,让人感觉如同假的一样,诸如地方官指令贷款的事很难挡住,做一个不按市场运作的决定,你能不批吗?你不干,官就丢了。境外上市,外国投资者进来,外国战略投资人进来,独立董事进来,改善了治理结构,使之真正按市场效益管理,而且减少了政府的压力,解决了国有银行的体制问题。中国老百姓12万亿存款,并不是真正的资金短缺,而是我们用不好这个钱,现在是要解决用的好的问题。怎么才能用好?第一,你做投资就要和自己切身利益关联,第二,投资失败,责任人就要倾家荡产。不能都不承担投资失误的责任。虽说政府投资失误追究文件将出台,若出台会不会来一个咎往不究?这轮算躲过去了。具体怎么追究还没有见到具体措施。
  我们说研究发现机会,行动创造价值。你不落实到具体步骤上,任何空谈都没有实际价值。哪怕你出台10条措施,落实了一条,都比出台10条而不落实有意义。要解决中国金融安全问题,需要尽快把股市、债市培育发展好。我们谈市场化,榜样在哪?在欧洲、在香港,我们不按这个步子走,将会自己绊自己的脚。
  2. 开放带来竞争。任何一个发达的证券市场都是分层次的。
  美国有大投行不意味着没有小的,大的存在小的也没死,有的做的还很好,关键是各证券公司自己如何定位。现在我们任何一个券商与国际著名投行同台竞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分层次的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概念。中国市场太大了。要把握自己发展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你的市场定位。我们并非是要去拼实力,我们已制定符合自己的战略并全力去实行,就是为了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虽然WTO协议条款并没有对此完全放开,但不意味着你不会面临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国人仰慕名牌,做单往往找像摩根士丹利、高盛等这样的大公司,这种心理不仅在内地,在东南亚、台湾都是这样,恰恰日本不是这样,日本就选择本土的证券公司,这与民族文化有关系。
  3. 诚信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讲诚信?是由于自己的利益决定的。
  很多问题一定要从利益出发,道德怎么约束?应该是利益约束。比如上市公司,如果你的利益约束足够强,我要是失信了,再没人会买你的股票,这样你就会注意诚信。你看那些不注意诚信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国营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上市以后的公司表现与他无关,法人就3年。我们一直说解决企业长期持续发展问题,现在一些官员被派到香港去当总经理,领导对他讲:“老李呀,在机关干了这么多年,该让你去赚点儿钱了。”这种心态能干好企业吗?他的基本思想是企业不发展没关系,千万别出错,干几年拿几年高薪就该退休了。所谓诚信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恶意欺诈,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是看企业有没有发展。你能持续发展,这是最大的诚信。因为我相信你才会把钱给你,是因为你过往业绩非常好。怎么才能有诚信?首先解决好发展问题就有诚信了。
  若没有WTO的大限,好像没急可着,能拖多久就拖多久,WTO的高压线不能碰,这既是动力又是压力,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我们要在战略问题上做出调整,审慎积极地调整战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记者 林刚)
  《资本市场》杂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者基金申购热情高涨     
         投资者基金申购热情高涨大多基金公司节前出现净申购,积极进取型基金格外受青睐  
  长假刚过,便传出令业内感到欣慰的信息,近日来, 基金申购明显活跃,为数不少的基金公司都收到了数量不等的申购单,尽管也有赎回, 但大多数公司表现为净申购,而且部分公司净申购数额可观,有关人士认为,这表明投资者对后市看好,对持有基金信心增强。   
  据悉,易方达基金仅于10月8日一天,就获得超过1亿元的申购。10月8日是国庆大假后开市的第一天,而随后又有两天休市,按一般常理,基金投资可能不会太活跃。易方达有关负责人称,大假前后的申购的确表明,有些投资者正在改变对市场的看法,对持有基金更有信心,加上易方达旗下基金一直表现不错,包括易方达50指数基金、易方达平稳增长和新近成立的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在内的基金产品线较为丰富,吸引了不少新开户的基金投资者。无独有偶,9月29日,长盛旗下的动态精选基金申购也过亿元,据悉,节前长盛旗下三只基金申购数额可观。长盛有关负责人告知记者,近一段时间来,基金持续销售难度在降低,许多投资者,包括一些重量级的机构投资者都是主动申购,这表明不仅散户,而且机构对基金更有信心。   
  另据了解,广发基金节前半月里获得了近4000万的申购,同时,大成基金、融通基金等基金公司都告知记者,申购情况较为乐观。融通基金有关人士称,旗下的深证100指数基金近一段时间内每天都有几百万元的净申购,该基金现在的规模已经是成立时的两倍了。   
  除了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节前申购同样活跃。据悉,华安现金增利基金节前一周净申购超过19亿,南方、招商、博时旗下的货币市场基金都有可观的申购。   
  记者电话采访了一个在券商营业部申购的基金大户。他说,他在节前一口气申购了三只基金,都是股票型基金。这位投资者表示,现在股市变化太快,自己感觉能力不济,精力不济,还是交给基金来分享平均收益,同时,股市的个股风险能通过买基金得到较好回避。至于为什么要节前买入,主要是出于个人看好节后的市场。   
  记者了解到,节前基金投资者对积极进取型风格的基金申购较多,包括9月29日结束新发的南方积极配置基金,节前几天同样认购活跃,这表明,一些投资者开始对高收益、高风险型基金有较高认同。
    证券时报 周文亮

   
      
   发表日期:2004年10月11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增添安全屏障 券商发起设立基金公司门槛提高     
      
     
  券商发起设立基金公司门槛提高:最近3年合计盈利,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净资本比率不低于70%  
  新近出台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和该办法的若干问题的通知正式明确了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东的条件。此次出台的相关办法提高了基金公司主要股东的准入门槛,为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基金业增添了一道安全屏障。
  根据该办法及通知,基金公司的主要股东注册资本应不低于3亿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盈亏相抵为净盈利。同时,该办法及通知对资产质量方面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发起人如果是证券公司,要求券商净资本占净资产的比例不低于70%,而信托机构则要求其按拨备覆盖率不低于30%。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2001年7月以来,证券市场经历长时间的深度调整,券商近两年的全行业不景气已是既成现实。尤其是一些尚未通过“一参一控”介入基金业、现正摩拳擦掌欲进入基金业的部分券商而言,达到三年合计盈利要求的难度还不算太大。但是,净资本比率不低于70%的要求可能成为这些券商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据记者了解,此前在券商内部的征求意见稿中,该比率为不低于80%,这表明,正式出台的办法已经适当照顾了券商资产质量的现状和部分中小券商的尴尬。
  统计表明,至2003年底,130多家券商中有80家公司的净资本在3亿元以上,虽然得不到这80家券商的净资本比率的确切数据,不能妄断它们的净资本比率的具体情况,但可以基本肯定的是,能越过70%的红线的券商不是太多。拿新近颁布的券商创新条件来说,即净资本在12亿以上、净资本比率在70%以上的券商就只包括海通、中信、湘财在内的13家。一位券商老总表示,经过几年调整,券商资产质量堪忧,净资本比率普遍不尽人意。
  因为新办法对于“一控一参”的政策维持不变,而现已成立的近50家基金公司的主要股东绝大多数为证券公司,这些已经拥有基金公司的券商大多为知名度较高、规模相对较大的一批老牌券商,它们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相对较好。对于想进入基金业的其它券商来说,业内人士估计,符合条件的可能不是太多。
      证券时报/周文亮
   
      
   发表日期:2004年10月11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克莱公司将推首只中国ETF     
      
     
  从10月开始,美国个人投资者投资中国将变得更为容易,这是因为,英国巴克莱公司将从10月8日开始,推出首只面向美国普通投资者、专注于中国公司的ETF。巴克莱中国ETF将追踪新华富时指数,该指数包含25只在香港或上海交易所挂牌的中国公司,今年以来,该指数下跌了6.5%,但过去12个月以来上升了29%。
  国际金融报
   
      
   发表日期:2004年10月11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2 08:33 , Processed in 0.10907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