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查看: 16143|回复: 1

新老资金争相入市演绎最后疯狂 游资暗酿胜利逃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2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老资金争相入市演绎最后疯狂 游资暗酿胜利逃亡

来自:MACD论坛(bbs.macd.cn) 作者:570119 浏览:16143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老资金争相入市演绎最后疯狂 游资暗酿胜利逃亡
2006年04月22日 07:36:42 中财网
  "游资把行情做火了,《意见稿》(指《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炉充分展现了管理层的灵活性,有助于新老划断在一个稳定的、上升行情中顺利实施。"4月19日,上交所一位高管向记者分析说。
  4月16日,标志着新老划断即将成行的《意见稿》正式出台。4月17日,沪指大涨近20点。然而在大盘飘红一片的背后,来自市场的声音却隐含着一丝忧虑:"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只有迅速做一波上升行情,然后再撤退。"某投资公司操盘手这样告诉记者。
  新老资金争相入市市场演绎最后疯狂  
  "尽管是管理层在结合自身实践,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经验,经过长期酝酿后才推出的《意见稿》,但是仍没有涉及到核心问题。"某券商投行部老总分析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认为,原有询价机制不够市场化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办法。"如何实现更广泛的询价,使得发行价格更为合理等问题也应该考虑。尽管颁布了《意见稿》,但发行机制可能跟过去一样。"
  但4月17日之后,沪深两地股市出乎意料地出现了连续3天的持续上涨。
  "我们的逻辑是,新老划断预期越强烈,股市也会走得越强悍,可以说我们在和管理层玩一个对赌游戏,只要新老划断没有最后铁板钉钉,市场就会持续走高。"上述操盘手如此解说上涨行情。
  该投资公司的背景就是近期被称为"市场新贵"的民企资金,它们是这一波行情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记者了解到,这些资金具备了一定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相对的长期性,而且数量相当庞大。
  市场热情在加速升温。公开数据显示,近期投资者每日新开股票账户在一万户左右,即使按照每个新开股票账户带入股市资金2万元计算,每日待入市资金也要达到2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原有账户新增加的资金。
  这显然打乱了主力机构的原有操盘计划。传统的主力机构--基金、社保、券商等显然对"市场新贵"如此大举入市感觉意外,也不得不被迫加速对行情的参与。上交所资料显示,今年3月,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大券商的股票交易额大幅增长,增速远超市场整体水平,这显示主流资金在关键点位正大举入市。
  游资透支市场《意见稿》降温
  "游资把行情做火了。"上述上交所高管认为,目前行情的火热程度有点儿超出意料,这影响到了整个证券市场的改革计划。这次《意见稿》的出炉含有为市场降温的意图。
  据他分析,在证监会今年整体工作安排中,"五一"前后实施新老划断本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管理层认为在这个时点实施新老划断可以准备得更加充分,也正好赶在股改一周年这个时间。更重要的是,第一批股改后可流通的非流通股将在八月后进入市场,带来约625亿元的扩容压力;因此在"五一"前后实施新老划断,可以在时间上与全流通压力错开。
  这时,股市行情的稳定无疑是管理层所希望看到的。在股市突破1300点的行情初期,行情的持续上涨为管理层推行市场化改革起了良好的铺垫,管理层也由此淡出市场。于是扩容尚未启动的"真空期"给了游资将沪指一路推到1400点的勇气。
  然而行情的火爆显然超出了管理层的预期,反而使得启动新老划断的风险随之增加。
  游资、机构、散户这三股资金的持续做多,为上涨行情的持续运行奠定了基础。但是游资一旦有了足够的账面利润,面对扩容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很有可能抽身而退。而持续高速跟进的散户将成为游资和机构逐步转移筹码的对象。这种转移积累到一定程度,将意味一个调整周期的开始。
  而调整可能迫使新老划断再度推后,从而大大延迟整个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由此管理层被迫做出选择把行情压缩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16日推出的《意见稿》理应是利空,但是在大部分个股下跌时,大盘股却出现难得一见的飙升。管理层让我们既不能大举做多,又欲罢不行。"上述操盘手的表述反映出游资在《意见稿》出台后的矛盾心态。
  新老划断准备就绪放行时间可能出其不意
  "据我判断,《意见稿》只会做一定的微调,最终的《管理办法》不会有太大不同。"某券商投行部老总对记者如是说。
  "《意见稿》已经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早在两个月前券商高层就有耳闻,当时得知的内容和16日公布的《意见稿》基本相同,相信管理层早已知晓外界对《意见稿》是如何评价的。而且据说管理层早已将招股说明书、编报准则、申报材料等一系列文件准备完成,而这些配套规则将和《管理办法》同时公布。"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对管理层而言,股市的持续走好很大程度上帮助市场缓解了对扩容的恐慌。如果行情持续看好,不排除管理层在4月22日结束再融资的征求意见后,趁着行情立即启动下一个动作。
  "管理层绝对在多个方面做好了准备,完全具备了出其不意推出新老划断的条件。"上述上交所高层如此分析说。
  相关报道
  《意见稿》催生台商上市潮
  "内地A股即将恢复融资功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喜讯。"4月19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后第三天,一位台商向记者表示。
  据富兰德林事业群总经理刘芳荣介绍,目前有意到A股上市的台资企业有数百家,其中有30多家台资企业已经开始相关筹备工作,三家企业已经立项等候过会。
  热盼A股上市
  "我们等三年了,准备工作早已完成。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随时等候监管部门的放行通知。"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映光电")的一位人士说。
  事实上,对IPO即将重启欢呼雀跃的不只华映光电。"恢复融资当然是个好消息,"亚友纸制品(昆山)有限公司的吴嘉垣说,"我们公司连续五年盈利,目前正在筹划A股上市。根据有关规定,我们正在着手降低同台湾母公司关联交易的比例。"远纺工业(上海)公司会计处李宪忠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新家坡、香港等地交易所都在吸引内地企业去上市,我们也在选择当中。不过,内地上市可以更贴近内地市场,因此公司还是倾向于在A股上市。我们正在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寻找合适的顾问公司来操作这件事。"
  在筹划A股上市的同时,许多台资企业十分看好内地证券市场的前景。
  "这几年,内地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A股市场却一直在下跌。相信随着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内地证券市场将逐渐得到优化,投资机会也随之来临。因为身份限制,我们买不到A股股票,但有些朋友正绕道香港购买一些内地的股票和基金。"吴嘉垣说。
  上述华映光电人士表示:"从近期证监会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内地上市公司相关制度正逐渐和国际准则接轨,这将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作为不久后即将上市的企业,我们感觉比较庆幸。"
  "台商板块"隐现
  据了解,内地的台资企业已超过6.8万家。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许多台商需要在内地进一步扩大投资。然而,台湾当局对于台商投资内地有严格的资金规定,上限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使得台资企业的资金压力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台商开始谋求上市融资,以确保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然而,2004年以来A股两度暂停融资。此外在A股上市往往要相当长的时间审批(大概需要30个月以上)。所以,目前内地只有成霖股份(002047)和国祥股份(600340)两家台资企业实现上市,而在香港上市的台资企业已经达到38家。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A股市场在今后也将成为台资企业募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刘芳荣分析,"以前,台商在内地开办企业主要是依靠内地的廉价劳动力,做产品外销,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将产品卖向内地市场。这样的战略转变将促使台商'就地融资'。另一方面,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以及一些新制度、法规出台和落实,A股市场在一些台商心目中的印象正在发生变化。另外,在A股上市的广告效应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是一些台商选择A股上市的重要原因。"
  "不同于台湾、香港,内地股市的特色在于依托内地巨大的内需市场,这是其他证券市场无法比拟的。随着内地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A股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台商上市。"宝来证券上海办事处张忆东说。
  商务部外资司陈季玮处长表示,推进外资企业上市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国际化,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机会,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治理水平。而在众多外商中,不管是企业数量还是投资金额,台资企业都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台资企业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A股市场的重要角色。
  "台资中有许多技术含量高、市场份额大、投资效益好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最受A股欢迎的优质企业。随着内地证券市场更加市场化,若干年后,'台商板块'一定会出现在A股中。"刘芳荣说。 (戴奕 夏欣 陈恩挚)
  中国经营报

2006年04月22日 07:36:42 中财网
  "游资把行情做火了,《意见稿》(指《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炉充分展现了管理层的灵活性,有助于新老划断在一个稳定的、上升行情中顺利实施。"4月19日,上交所一位高管向记者分析说。
  4月16日,标志着新老划断即将成行的《意见稿》正式出台。4月17日,沪指大涨近20点。然而在大盘飘红一片的背后,来自市场的声音却隐含着一丝忧虑:"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只有迅速做一波上升行情,然后再撤退。"某投资公司操盘手这样告诉记者。
  新老资金争相入市市场演绎最后疯狂  
  "尽管是管理层在结合自身实践,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经验,经过长期酝酿后才推出的《意见稿》,但是仍没有涉及到核心问题。"某券商投行部老总分析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认为,原有询价机制不够市场化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办法。"如何实现更广泛的询价,使得发行价格更为合理等问题也应该考虑。尽管颁布了《意见稿》,但发行机制可能跟过去一样。"
  但4月17日之后,沪深两地股市出乎意料地出现了连续3天的持续上涨。
  "我们的逻辑是,新老划断预期越强烈,股市也会走得越强悍,可以说我们在和管理层玩一个对赌游戏,只要新老划断没有最后铁板钉钉,市场就会持续走高。"上述操盘手如此解说上涨行情。
  该投资公司的背景就是近期被称为"市场新贵"的民企资金,它们是这一波行情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记者了解到,这些资金具备了一定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相对的长期性,而且数量相当庞大。
  市场热情在加速升温。公开数据显示,近期投资者每日新开股票账户在一万户左右,即使按照每个新开股票账户带入股市资金2万元计算,每日待入市资金也要达到2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原有账户新增加的资金。
  这显然打乱了主力机构的原有操盘计划。传统的主力机构--基金、社保、券商等显然对"市场新贵"如此大举入市感觉意外,也不得不被迫加速对行情的参与。上交所资料显示,今年3月,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大券商的股票交易额大幅增长,增速远超市场整体水平,这显示主流资金在关键点位正大举入市。
  游资透支市场《意见稿》降温
  "游资把行情做火了。"上述上交所高管认为,目前行情的火热程度有点儿超出意料,这影响到了整个证券市场的改革计划。这次《意见稿》的出炉含有为市场降温的意图。
  据他分析,在证监会今年整体工作安排中,"五一"前后实施新老划断本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管理层认为在这个时点实施新老划断可以准备得更加充分,也正好赶在股改一周年这个时间。更重要的是,第一批股改后可流通的非流通股将在八月后进入市场,带来约625亿元的扩容压力;因此在"五一"前后实施新老划断,可以在时间上与全流通压力错开。
  这时,股市行情的稳定无疑是管理层所希望看到的。在股市突破1300点的行情初期,行情的持续上涨为管理层推行市场化改革起了良好的铺垫,管理层也由此淡出市场。于是扩容尚未启动的"真空期"给了游资将沪指一路推到1400点的勇气。
  然而行情的火爆显然超出了管理层的预期,反而使得启动新老划断的风险随之增加。
  游资、机构、散户这三股资金的持续做多,为上涨行情的持续运行奠定了基础。但是游资一旦有了足够的账面利润,面对扩容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很有可能抽身而退。而持续高速跟进的散户将成为游资和机构逐步转移筹码的对象。这种转移积累到一定程度,将意味一个调整周期的开始。
  而调整可能迫使新老划断再度推后,从而大大延迟整个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由此管理层被迫做出选择把行情压缩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16日推出的《意见稿》理应是利空,但是在大部分个股下跌时,大盘股却出现难得一见的飙升。管理层让我们既不能大举做多,又欲罢不行。"上述操盘手的表述反映出游资在《意见稿》出台后的矛盾心态。
  新老划断准备就绪放行时间可能出其不意
  "据我判断,《意见稿》只会做一定的微调,最终的《管理办法》不会有太大不同。"某券商投行部老总对记者如是说。
  "《意见稿》已经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早在两个月前券商高层就有耳闻,当时得知的内容和16日公布的《意见稿》基本相同,相信管理层早已知晓外界对《意见稿》是如何评价的。而且据说管理层早已将招股说明书、编报准则、申报材料等一系列文件准备完成,而这些配套规则将和《管理办法》同时公布。"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对管理层而言,股市的持续走好很大程度上帮助市场缓解了对扩容的恐慌。如果行情持续看好,不排除管理层在4月22日结束再融资的征求意见后,趁着行情立即启动下一个动作。
  "管理层绝对在多个方面做好了准备,完全具备了出其不意推出新老划断的条件。"上述上交所高层如此分析说。
  相关报道
  《意见稿》催生台商上市潮
  "内地A股即将恢复融资功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喜讯。"4月19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后第三天,一位台商向记者表示。
  据富兰德林事业群总经理刘芳荣介绍,目前有意到A股上市的台资企业有数百家,其中有30多家台资企业已经开始相关筹备工作,三家企业已经立项等候过会。
  热盼A股上市
  "我们等三年了,准备工作早已完成。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随时等候监管部门的放行通知。"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映光电")的一位人士说。
  事实上,对IPO即将重启欢呼雀跃的不只华映光电。"恢复融资当然是个好消息,"亚友纸制品(昆山)有限公司的吴嘉垣说,"我们公司连续五年盈利,目前正在筹划A股上市。根据有关规定,我们正在着手降低同台湾母公司关联交易的比例。"远纺工业(上海)公司会计处李宪忠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新家坡、香港等地交易所都在吸引内地企业去上市,我们也在选择当中。不过,内地上市可以更贴近内地市场,因此公司还是倾向于在A股上市。我们正在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寻找合适的顾问公司来操作这件事。"
  在筹划A股上市的同时,许多台资企业十分看好内地证券市场的前景。
  "这几年,内地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A股市场却一直在下跌。相信随着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内地证券市场将逐渐得到优化,投资机会也随之来临。因为身份限制,我们买不到A股股票,但有些朋友正绕道香港购买一些内地的股票和基金。"吴嘉垣说。
  上述华映光电人士表示:"从近期证监会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内地上市公司相关制度正逐渐和国际准则接轨,这将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作为不久后即将上市的企业,我们感觉比较庆幸。"
  "台商板块"隐现
  据了解,内地的台资企业已超过6.8万家。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许多台商需要在内地进一步扩大投资。然而,台湾当局对于台商投资内地有严格的资金规定,上限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使得台资企业的资金压力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台商开始谋求上市融资,以确保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然而,2004年以来A股两度暂停融资。此外在A股上市往往要相当长的时间审批(大概需要30个月以上)。所以,目前内地只有成霖股份(002047)和国祥股份(600340)两家台资企业实现上市,而在香港上市的台资企业已经达到38家。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A股市场在今后也将成为台资企业募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刘芳荣分析,"以前,台商在内地开办企业主要是依靠内地的廉价劳动力,做产品外销,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将产品卖向内地市场。这样的战略转变将促使台商'就地融资'。另一方面,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以及一些新制度、法规出台和落实,A股市场在一些台商心目中的印象正在发生变化。另外,在A股上市的广告效应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是一些台商选择A股上市的重要原因。"
  "不同于台湾、香港,内地股市的特色在于依托内地巨大的内需市场,这是其他证券市场无法比拟的。随着内地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A股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台商上市。"宝来证券上海办事处张忆东说。
  商务部外资司陈季玮处长表示,推进外资企业上市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国际化,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机会,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治理水平。而在众多外商中,不管是企业数量还是投资金额,台资企业都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台资企业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A股市场的重要角色。
  "台资中有许多技术含量高、市场份额大、投资效益好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最受A股欢迎的优质企业。随着内地证券市场更加市场化,若干年后,'台商板块'一定会出现在A股中。"刘芳荣说。 (戴奕 夏欣 陈恩挚)
  中国经营报
参与人数 1奖励 +4 时间 理由
雨过天青13 + 4 2006-6-7 10:22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6-14 18:20 , Processed in 0.08473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