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楼主: 股市潜规则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促进运输类

专用汽车结构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有关中央企业:
    为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推进车辆产品技术进步,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2882号)精神,抑制专用汽车产能过剩,现将普通运输类专用汽车《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运输类专用汽车产品品种划分
    运输类专用汽车产品主要是指普通半挂车和采用二类底盘改装的自卸汽车、罐式汽车、厢式汽车和仓栅式汽车,按照其制造工艺和使用功能,划分为6类:
    第一类:普通半挂车、厢式半挂车和仓栅式半挂车,包括:栏板式半挂车、普通平板式半挂车、低平板半挂车;厢式运输半挂车、翼开启厢式运输半挂车、保温半挂车、冷藏半挂车、邮政半挂车、软顶厢式半挂车、蓬式半挂车;普通仓栅半挂车、畜禽运输半挂车、散装粮食运输半挂车、散装饲料运输半挂车、养蜂半挂车、散装种子运输半挂车。
    第二类:自卸半挂车,指普通自卸半挂车(包括后卸、侧卸和三面自卸)。
    第三类:罐式半挂车,包括: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粉粒食品运输半挂车、化工液体运输半挂车、沥青运输半挂车、散装水泥运输半挂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运油半挂车。
    第四类:厢式汽车和仓栅式汽车,包括:厢式运输车、翼开启厢式车、保温车、冷藏车、邮政车、软顶厢式车、蓬式车,不包括具有单一车室的厢式运输汽车(即客厢式运输车);普通仓栅车、畜禽运输车、散装粮食运输车、散装饲料运输车、养蜂车、散装种子运输车。
    第五类:自卸汽车,指普通自卸汽车(包括后卸、侧卸和三面自卸)。
    第六类:罐式汽车,包括:低温液体运输车、粉粒物料运输车、粉粒食品运输车、化工液体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沥青运输车、散装水泥车、液化气体运输车、运油车。
    二、运输类专用汽车产品生产管理规定
    为了有效控制运输类专用汽车新增生产能力,在2008年12月31日之前,运输类专用汽车产品的生产,按上述6个类别进行管理,具体规定如下:
    (一)关于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产品生产范围
    新建的运输类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产品品种确定生产范围。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填补国家空白的先进适用产品可以扩大生产范围,但在申报《公告》时,应当对产品的技术状况等情况进行说明。
    (二)关于同类品种专用汽车的生产
    生产企业已具备上述某类专用汽车中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资格,即可生产该类所有其他产品。
    (三)关于制造工艺和使用功能基本相同的专用汽车生产
    1.同时具有普通半挂车(厢式半挂车、仓栅式半挂车)和自卸车生产资格的企业可以生产自卸半挂车;
    2.同时具有普通半挂车(厢式半挂车、仓栅式半挂车)和罐式汽车生产资格的企业可以生产罐式半挂车;
    3.具有普通半挂车(厢式半挂车、仓栅式半挂车)生产资格的企业可以生产厢式汽车或仓栅式汽车;
    4.具有自卸半挂车生产资格的企业可以生产自卸汽车;
    5.具有罐式半挂车生产资格的企业可以生产罐式汽车。
    (四)关于专用汽车企业跨品种的生产
    除上述规定外,不允许专用汽车企业跨品种生产,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受理专用汽车企业跨品种的产品申报。
    各省级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委或经贸委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管理部门)要加强专用汽车管理,及时将本通知的精神传达到各有关企业,指导企业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及有关规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加大对于在安全、环保、节能方面性能差,技术落后产品的淘汰力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7-10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矿石海运费暴涨暴跌 钢企运企首次联手对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03:51 第一财经日报

  陈姗姗

  全球运力主要集中在日本、西欧国家,在运力上中国处于明显劣势。但由于中国已经不需要再进口国外的船板发展造船业,因此中国的钢铁企业可以考虑和远洋运输企业合资合营,将利益真正连在一起

  为了稳定波动剧烈的海运价格,国内钢铁企业和远洋运输企业开始为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而努力。

  昨天,《第一财经日报》获悉,国内主要大钢厂与4家主要海运企业首次坐在一起,针对当前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航运市场被动受损建立合作机制,应对日本、西欧等地国际船公司的垄断。

  今年1~5月,中国
铁矿石进口量占全球海运量40%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00多万吨,预计全年铁矿石进口量约3.67亿吨。而根据国际钢协的全球生铁产量统计,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的铁矿石需求量增量在仅120万吨左右,也就意味着全球铁矿石需求增量的95%在中国,“中国拥有海运市场货量的绝对增量,但是在国际海运市场却没有话语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

  最近两个月,铁矿石运输的海运费暴涨暴跌,给国内钢铁企业的进口铁矿石采购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澳大利亚西澳港至北仑、宝山港的海运费,在5月14日达到24.136美元/吨的历史高点后,在一个月内持续下跌38.17%,此后又在10个交易日内上涨41.76%。

  由于年度矿价谈判锁定全年价格后,影响到岸价格的唯一因素就是海运费,而海运费波动引发的现货矿价格上涨,又将成为下一年度矿价谈判的标尺。因此,海运费问题一直是钢厂很关心的问题。

  昨天,钢铁工业协会市场部主任陈先文告诉记者,为了能够在海运市场上占据更多主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酝酿已久的“进口铁矿石远洋运输协调小组组长会议”召集了宝钢、
首钢、武钢等国内钢铁企业的代表和中远、中海、中外运、北方船务等国内知名远洋运输企业首次坐在一起进行讨论,还邀请了英国SSY船务咨询公司、中钢集团、五矿集团这两家国内较大规模的进口铁矿石贸易商参加。

  参加会议的航运企业代表指出,中国自有船队力量薄弱,相比较全球720条Cape船的数量,中国自有Cape船的数量仅30条左右,因此,全球运力主要集中在日本、西欧国家,在运力上中国明显劣势。但由于中国已经不需要再进口国外的船板发展造船业,因此中国的钢铁企业可以考虑和远洋运输企业合资合营,将利益真正连在一起。

  中钢货运公司总经理蒋寒松也在会议上指出,中国企业必须联合起来,发展壮大远洋运输业,才能真正在国际航运市场上有一定的话语权。

  而五矿集团副总经理张晔则认为,目前钢铁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即期租船的方式也是导致海运成本较高的一个原因,应该逐步开始转向做长期协议运输COA的方式,但是国内的中小型钢铁企业由于现货购买铁矿石的居多,很难操作COA,因此应该将需求尽量集中。

  在上一次的进口铁矿石工作委员会上,钢铁工业协会已经提出,希望按照地理划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山东/山西五大区域,并指定每个区域的钢企代表,将该地区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集中协调,统一对外洽谈运输,代理租船。“钢铁企业和海运企业只有定期沟通协调,才有可能更好地控制海运价格的波动。”陈先文指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7-10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破”不立?
2007-07-09 125
  财经五日谈

  

  什么东西越破人们越高兴?除了体育比赛的记录,这个脑筋急转弯题目或许还有另一个答案:股票的发行价。当然,后者的前提是在特定的时间里特定的股票和特定的人群。

  其中一只特定的股票就是大名鼎鼎的黑石,它上市不到一周,就跌破了发行价,这让一个特定的人群——一批应该还为数不少的中国股民,尤其是在最近这轮暴跌中被套住的不少普通投资者难免会暗自偷笑。

  这是因为,财政部即将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的消息,被不少市场人士视为导致中国股市本轮下跌的“罪魁祸首”。这1.55万亿国债,将被用来置换央行的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交给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进行对外投资。于是,市场最初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将大大缩减国内的流动性。而投向黑石的 30亿美元,则被认为是国内流动性因此流失的“第一滴血”。

  黑石“破发”,不少股民偷着乐:首炮打哑,那两千亿的“外流”计划只怕有可能流产。国内许多学者专家也纷纷开炮,认为此举凶多吉少,理由倒也简单明了:国内10年国债的利率4.4%,美元相对于人民币一年大约要贬值5%,加上管理等财务成本,一年的账面上收益得达到10%左右才能保本。而国际投行的平均利润增长一般也就在10%左右。

  因为这个公式确实简单明了,但问题却并不那么简单。这笔外汇不投资海外股市,又该投到哪里去?我们知道,这些年中国外汇储备最大的去处是美国国债,现在中国手里还持有至少四千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约占中国拥有的美元资产的60%,而美元资产又至少占中国外汇资产的60%。现在美国国债10年期的利息也只有5%左右,只够填上美元贬值的亏空。

  而如果黑石的成长性能够达到10%这个业内平均水平,那么国家汇投公司的投资收益不仅能承担5%的美元贬值损失,而且也足以支付特别国债的利息。刨去这两块成本,剩下的利润或许会非常微薄,甚至是颗粒无收,但至少咱们还有个大赢家——坐收国债利息的财政部,可谓是旱涝保收。

  但就是财政部这个旱涝保收的状态,让我颇有些感觉不爽。财政部的政策透明度和央行相比,可谓一个在地下,一个至少也已经升到了半空中,这和财政部旱涝保收的局面肯定有必然的关系。上次印花税事件的后遗症至今未愈,这次特别国债的发行再次一度严重误导市场——由于对发行节奏、发行方式尤其是发行对象没有及时表述,市场一度普遍认为这1.55万亿国债将和其他普通国债一样,将在短时间内向普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发售,从而引发了对流动性紧缩的大恐慌。市场暴跌之后,关于特别国债发售细节才被公布,有关部门也才出来解释说,这是中性政策。

  日本外汇储备不是由央行管理,而是财政部;美国财政部更是相当于中国的财政部加发改委,财长在政府高官的序列中排名第四,仅次于正副总统和国务卿。其他经济大国的财长权力基本介于美国财长和日本财长之间。相对而言,中国的财政部的在全球各大经济体的财政部中应当是权力最小的,如今却或许是政府各主要宏观经济部门中受到公众(不仅仅是股民)质疑和责备最多的,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士的反思。

  当然,说起透明度,美国人这次也算是把中国人给涮了一把。咱们购买黑石的合同墨迹未干,美国国会便提出议案,拟提高上市私募基金公司的税负水平(黑石目前仅须承受15%的税负,提高后可能达到35%),这成为黑石股价意外“破发”最直接因素,也让中国人再次为学习国际规则交了回“学费”。

  这个学费是必须交的,但问题是交了学费,不仅必须学到足够的东西,而且不能学“歪”了——美国人在国家间利益的博弈中玩“烟幕弹”,因为国家间只能是利益之上,而不可能存在真正的道德至上,但国家与国民之间,却需要更多的透明和坦诚。

  财政部迟到的消息,使得市场终于明白:这次国债主要是对金融机构发行,而且有可能是分批发行,那么对市场的冲击确实属于“中性”。问题是,市场在得到这个信号后,却在周三周四出现了更大的下跌。这也再次证明了,特别国债并非市场暴跌的主凶。

  据我所知,相当多的私幕和大户都在前期减仓甚至空仓,但绝不是为了准备购买特别国债,而是为了迎接红筹股的回归,因此,这轮暴跌的主要原因已经非常清楚。就我看来,现在市场上流传的各种若有若无的所谓利空,诸如加息、取消印花税,特别国债、QDII等,更多均属于心理利空或者根本就不算是利空,真正将让市场刺刀见红,大规模失血的,只有红筹巨无霸的回归。无论是中移动、中海油,还是中银香港、中国网通,一只港龟就会让市场直接失血数百亿。

  所以,市场与其为黑石股价一路走低而望梅止渴地庆幸,不如寄希望于红筹回归的“破发”,倒更为实在些。

  鲍迪克

  baodike@hotmail.com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7-10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资评级公司觊觎新债
本报记者 崔帆 2007-07-09 117
  在修正此前企业债错位评级的同时,外资评级机构对公司债评级的参与,还将引发评级机构间的激烈竞争

  

  在证监会递交给国务院的关于公司债的管理办法细则中,除了对公司债的发行程序、担保模式、上市交易机制等进行创新外,公司债信用评级的突破也是另外一个亮点。

  所谓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和发债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发表客观评级意见。

  评级机构在自身积累的历史资料基础上,通过运用严谨的统计方法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在极限条件下对债务人的违约可能性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最终得出对债务人付息还本能力的意见。

  《财经时报》获悉,证监会有意引入外资评级机构参与公司债的信用评级,未来公司债的评级体系,将采取以信用评级机构为核心、以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协助把关、中介机构组合的形式加以构建。

  外资进场

  “监管部门将尽快建立起有别于企业债的担保评级机制,引入更多的市场化信用评级机构公司,使评级公司的作用凸显,进一步完善公司债的市场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不排除外资评级公司参与的可能。”证监会发行部人士透露。

  出于上述观点,有业内人士认为,穆迪、标普和惠誉等国际级评级公司,势必率先纳入公司债信用评级市场。

  对此,招商证券债权分析师何欣认为,引入外资评级公司将有效修正企业债的错位评级。之前发行的企业债只要有商业银行或国家开发银行提供担保,就可以获得AAA以上的信用评级,其结果是,债券评级变成了担保人的评级,定价基础变成了担保人的信用。

  “可以预见,随着公司债的正式启动,信用评级机构将承担更重大的责任。评级公司实际能量有多大,将取决于利率市场化管制的放松程度和市场投资者、发行主体对于发行评级作用的认同程度。”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下称“中诚信”)副总裁阎衍说。

  分食蛋糕

  随着公司债的发行扩容,信用评级公司业务量也会越来越大。那么公司债评级市场的蛋糕究竟有多大?

  《财经时报》了解到,目前,国内最大的债券评级机构中诚信对企业债的评级收费是在发改委指导下进行的,每个评级项目不低于25万元。据此推算,仅2006年,国内的评级公司评级收入就已达到4230万元左右。

  “如果公司债市场发展很快,这个市场的蛋糕相比企业债会更大,且公司债取消担保,评级收费将高于企业债,但随着外资评级公司的进场,国内评级机构公司债的利润将被标普、惠誉分食。”阎衍预测。

  面对外资评级机构的激烈竞争,目前国内建立起了对五家参与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的打分排名机制。

  据了解,央行要求市场投资者对于国内评级机构的打分每年至少一次。而在5月19日公布的评价结果中,中诚信位居第一位,其后依次是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无担保公司债的推出和企业债的担保制度的改革,评级机构将担当债券市场化的重任,因此,监管部门将逐步建立起一套针对评级机构严格有效的优胜劣汰机制,对于违规评级机构将应实行强制退出机制。”阎衍说。

  双评级模式

  由于公司债不必有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因此有业内专家建议,公司债亦应引入类似于美国公募债券的双评级机制。

  所谓“双评级”就是单个债券分别找不同的两家评级公司来评级,两家的结果都同时对投资者公示,将有利于提高评级的公信力。在美国债券市场上,凡是公募的债券均接受两家评级机构评级。

  “从保证评级质量的角度出发,监管部门也应积极鼓励采取”双评级“制度,以保证债券至少经过两家评级机构评级、约束和规范评级机构的行为,保证评级结果公正、排除人为的级别偏差。”国泰君安一位债券分析师坦言。

  对此,阎衍抱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双评级制度引入到公司债目前尚有一定困难,因为双评级会增加发债公司的费用。

  监管部门似乎也持有近似的观点:“公司债发行初期不会引入双评级机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7-10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分治 六巨头合谋LNG运输大业
本报实习记者 严凯 2007-07-09 123
  液化天然气(下称“LNG”)运输业,几年前还不被市场如此看好,如今却成为了市场的宠儿,引得国内能源和运输业众多巨头兴趣盎然。

  《财经时报》近日获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下称“中国远洋”)、招商局集团(下称“招商局”)、中国海洋运输集团(下称“中海集团)等六大国内能源和运输巨头将强强合作,共同成立两家LNG船运公司。

  而根据国资委的意图,上述两家LNG船运公司将以长江为界,分别负责将进口后的液化天然气运输到北方和南方的各地接收站:由中海集团携手中石油、中石化成立的合营公司负责青岛、大连、营口等北方接收站的运输;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LNG公司”)则邀中海油入伙,负责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南方接收站的运输。

  如果两家船运公司正式成立并运行,“南北分治”的LNG形式将正式形成。

  南方发力

  据招商轮船董秘孔康介绍,CLNG公司早在2002年就基本成立,2004年与中远集团在香港正式注册,双方各占50%的股份,这也是国内第一家 LNG运输公司。目前,CLNG公司正邀请中海油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来。《财经时报》获悉,眼下负责运营此事的是CLNG公司深圳代表处。

  “中海油此前就曾经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参股过CLNG公司,但后来又因为政策的原因退出。因此,中海油可能以参股的方式再次加入到CLNG公司中来,具体参股多少正在谈判当中,目前还没有达成任何协议。”CLNG公司深圳代表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财经时报》。

  对于是否会成立新的船运公司,中海油总公司新闻发言人刘俊山说,“我们不太可能与远洋集团和招商局成立新的船运公司,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CLNG公司。”

  目前,中海油在中国东部沿海拥有5个LNG接收项目,其中广东和福建项目正在运行之中。广东LNG接收站的液化天然气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最大的能源公司澳德赛能源公司,该公司曾于2002年成为广东LNG供气方;福建的LNG主要来自于中海油在印尼东固的气田权益。而连接澳洲印尼和广东福建两省的 LNG接收站的正是CLNG公司。

  “与中海油10年前就有过合作,实质性的合作也有7年,广东、福建项目,我们是主要承运方。广东有3艘LNG运输船,福建也有2艘。”上述人士对《财经时报》说。

  他还介绍,除了广东、福建,CLNG还在上海、浙江有自己的运输项目,如果中海油参股CLNG公司,新的CLNG公司将基本完成对南方LNG运输市场的布局。

  北方冲刺

  在CLNG布局南方市场的同时,中海集团和中石油、中石化也沉不住气了,他们正计划成立另一家LNG船运公司,以布局北方的LNG运输市场。

  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中海集团董事长李绍德在香港就曾表示,中海集团目前正计划牵头中石油、中石化合资成立一家LNG运输公司,而与中石油、中石化的谈判已经进入了“深度洽谈”阶段。

  “目前正和中石油、中石化在谈判,三方已经成立了LNG联合办公室,经常会召开会议讨论。不过目前中海集团还没有就投资比例与中石油和中石化达成最终协议,但可以肯定的是,中海集团会控股,且项目总投资额将十分巨大。”中海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海发展(600026.SH)一知情人士告诉《财经时报》。

  一个月前,香港港口及基建企业保华集团宣布已和中石油签订合作协议,将在江苏洋口港兴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在河北唐山曹妃甸,中石油也正在规划一个LNG项目。

  不过,与中海油参股后的CLNG公司相比较而言,成立新的LNG船运公司显然比李绍德想象中的还要难。

  “LNG运输和其他运输不一样,LNG必须要有专门的运输船,我们内部都叫它们‘项目船’,每艘船的造价至少2亿美金,而且进口合同一般是一签就是 20至25年,所以对气源的选择必须非常谨慎,只有选好了气源,随后的造船、码头、接收站建设才可以同步开始,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 上述人士说。

  国家规划将在全国建设11个LNG接收站,中海油已经拥有了广东和福建两个LNG接收站,而且有了稳定的气源;而中石油虽然有两个LNG接收站正在建设,但是气源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对新的船运公司的成立,李绍德也表现得很谨慎,认为该项目的进展,主要取决于中石油、中石化海外购买LNG以及在沿海建设LNG接收站的进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7-1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定百万目标 付守杰广本革新
本报记者 张文强 2007-07-09 523
  6月27日,广州小雨。位于增城的广州本田第二工厂的工人们在车间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这里生产的雅阁轿车将分别通过京广铁路与陆路运输,到达广州本田位于全国的五个大区中心,然后通过这些大区辖区内的各个城市供货。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土地,除了增城工厂的地基,周边零散着一些小型民营工厂和当地俗称的“农民楼”。两年后,随着广园快速路的开通与增城工厂的投入使用,周边零部件配套厂纷纷驻扎,当地因此拔地而起众多楼盘,一年前这些楼盘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500元,如今已经涨到了3000元。

  “广本效应”再一次在不经意间改变增城,这个广州曾经寂寂无名的郊县。

  付守杰的任务

  增城工厂起步规模7万辆,连同黄埔工厂,广州本田已形成了31万的生产规模。

  这是个让广州本田每个员工都引起为傲的数字,尽管这个数字听起来并不那么具有冲击力,从一穷二白到31万,广州本田仅仅用了9年时间。

  1999年3月26日,广州本田第一辆雅阁轿车下线,8个月后,广州本田便实现了产销1万辆的规模。此后,广州本田以3万-5万-12万-24万辆的速度跃进,这个过程一直贯穿了广州本田边生产、边改造的思路,而2001年其产量达到5万辆时,已经提前4年实现了预定的产销计划。

  在产量达到24万辆时,广州本田提出了“柔性化精益生产”的概念,即多种车型共用一条生产线、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各个车型比例的生产模式。

  由于“柔性化精益生产”方式,广州本田黄埔工厂的生产线成为国内第一条单线双班日产1000辆轿车的生产线,这个数字也率先达到了本田世界工厂的生产水平。时任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的曾庆洪说,24万辆是汽车工业精益生产的最佳模式,平均每51秒过一辆车。

  但显然接下曾庆洪接力棒的现任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有着更为高远的目标,“广州本田未来的产销目标是100万辆。考虑到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广州本田100万辆的目标和任务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来测算的。”付守杰对本报独家透露。

  税务官员出身的付守杰做事风格严谨,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便为广州本田制定了如此宏大的发展目标。按照中国每年9%的经济增长速度,广州本田正在向产销100万辆的目标挺进。

  这个数字是目前中国轿车总产量的1/4.对于付守杰而言,这个数字如同暗夜里的灯塔,忽远忽近地提示着广州本田这艘大船的方向。

  对于已经打拼多年的广州本田人而言,付守杰的工作不仅仅是制定目标,“创业容易守业难”,对于已经获得汽车市场一定江湖地位的广州本田而言,如何保持持续性的发展,恐怕是当下最为严峻的课题。

  管理制度转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付守杰最近很忙。尽管他一再表示,其实他非常希望能够清闲下来,因为他的清闲意味着广州本田在各个环节体制的完善。

  然而现在显然还不行。在付守杰看来,坐在他这个位置的人若忙碌无非两点理由,其一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其二是在特殊的时期,重大的事情需要判断与推进。付说他现在的忙碌属于第二种。

  “广州本田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我们正在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便是企业功能是否完善的问题。”付守杰说。

  付守杰认为中国汽车经过两个阶段的发展,已经陷入了整体迷茫期:第一阶段的发展以价格展为标志,中国汽车厂商无论合资还是自主品牌,都凭借价格在市场取胜,价格战的直接结果是中国汽车业的整体利润压缩;第二阶段的发展以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率推进为标志,由于价格战带来的利润空间的缩小,迫使合资企业不得不进一步提高国产化率,向成本要效益。

  “在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的背景下,广州本田已经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特征便是企业功能是否完善的问题。”付守杰一再强调,在他眼中,这是个中国汽车企业群体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判断,付守杰开始着手完善广州本田作为一个独立汽车企业本身的功能,而重点便是人才的培养与研发环节。

  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付守杰提出了“人才自立化”的目标,这样的人事培养目标来自于本田“尊重员工独立个性”的原则。基于此目标,广州本田在今年4月做了人事调整,付大力拔擢年轻骨干,试图以此构建广州本田新的人事氛围。

  付守杰希望他在各个岗位拔擢的年轻骨干们假以时日能够独当一面,以实现他“清闲”的愿望和目标,“一个完善的企业应该有一个严谨而行之有效的管理链条,每个人在这个链条上只是一个个体,缺少了能够补上,企业依然能够良好运转。”付守杰说。

  除了人事,付守杰着力完善的另一个企业功能是广州本田的研发,在付看来,研发是一个独立的汽车企业必须具备的核心要素,“广州本田不是代工厂,而是一个独立个体。”付说。由于东风本田的建立,广州本田在车型引入方面暂时陷入尴尬局面,8年来,尽管各个车型在其细分市场表现优良,但仅仅四款车型成为广州本田不得不说的痛楚。

  100万辆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州本田在其他细分市场继续投入全新的产品。这些产品将来自广州本田独立的研发中心。2006年12月底的广州本田 2007事业计划发布会上,时任总经理的峯川尚宣布,广州本田与日本本田开始着手研究成立新的研究所,这个研发所的成立对未来广州本田的发展显然意义非凡。

  夯实销售网络

  按照销售网络的数量来计算,广州本田目前在全国的销售网络已经超过300家,在100万辆的目标之前,这个布局仅仅是个开始。按照广州本田目前的布局,广州本田已形成了北京商务代表处、上海商务代表处及成都商务代表处分别覆盖华北、华东、西南几个区域,加上以广州总部为中心的华南区。

  通过这四个中心,广州本田实现了零部件/整车物流、特约店管理、培训和商情等功能,更快速地作出市场反应。

  广州本田最早在中国引入四位一体的4S店营销模式,同付守杰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几个发展阶段不断地出现同质化竞争内容相若。如今,各个品牌的4S店已经遍布中国市场。

  显然,销售网络的竞争已经由单一的数量竞争升级为销售服务能力的竞争,建立超越销售能力的服务体制和零部件供应体制,成为各个品牌都在努力打造的目标。广州本田亦如是,在100万辆的目标执行初期,广州本田开始构筑36万辆的销售服务体系。

  为提升其售后服务速度与质量,广州本田连续数年举办其销售网络下各个4S店维修能手的评选,在超女“PK文化”盛行的今天,广本也通过各个4S店到大区维修能手的PK,树立其销售标本人物,试图以此带动销售服务本质的提升。

  在这样销售体系下,全国有158家零部件厂商为其整车制造与4S店零部件供应服务,这些零部件商包括合资与独资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与华东,西南与东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零部件厂商的选择上,付守杰态度坚决,“标准只有一个,便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低成本原则”。广州本田由服务标准划一的经销商与零部件供应商共同组成的销售体系为其4S店数量的继续扩张奠定了基础。

  最新消息表明,第八代雅阁将在广州本田全球同步或首发,这款车型在外形上对第七代雅阁进行了颠覆性的设计,这款车型对于暂时低迷的广州本田而言,无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对于广州本田而言,销售网络与快速的物流,可以保证这款新产品在生产后迅速进入全国各个区域,如此,广州本田便可底气十足地叫板凯美瑞。

  而凯美瑞与雅阁这对宿敌的全球巅峰之战,在中国才刚刚开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7-1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是自主品牌试验田
张文强 2007-07-09 546
  中国的自主品牌让俄罗斯很紧张。

  一方面,俄罗斯的汽车制造商对中国自主品牌在俄罗斯的快速成长备感压力,妄图将中国自主品牌排挤出去;另一方面,与汽车制造商的表现完全相反,看准这一商机的俄罗斯销售商计划在3年内投资10亿美金,将中国汽车从俄罗斯大卖场请到4S店,并希望通过提升中国自主品牌价值的手段,来推高销售利润。

  2006年,自主品牌在俄罗斯的销量是2万辆,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的4倍,今年前5个月,仅奇瑞在俄罗斯的销量便达到了1.5万辆,这让俄罗斯本土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伏尔加”很紧张。

  于是,在“伏尔加”的操控下,俄罗斯当地媒体《汽车观察者》组织了一次碰撞实验,占奇瑞在俄罗斯销量60%的旗云成了主要试撞目标,这场测试结束之后,旗云成了一堆废铁,伏尔加的意图很明显,旗云是该公司主打产品卡丽娜系列轿车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在俄罗斯留下旗云,对卡丽娜而言后患无穷。

  对于自主品牌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俄罗斯显然是块绝好的试验田,多方势力因为利益原因的博弈已经开始。一直以来,奇瑞进入美国市场便遭遇了美国各方利益集团的势力博弈,俄罗斯市场何其相似?

  尽管奇瑞暂时遭遇了“碰撞门”事件,但这丝毫不能影响中国自主品牌作为一个群体在俄罗斯市场开疆辟土的速度。目前,俄罗斯当地每年汽车销量达150万辆,其中40%集中在莫斯科大区,20%在圣彼得堡地区,整个俄罗斯市场到2010年有望增至260万辆。而中国汽车在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暴涨,奇瑞甚至已经进入俄罗斯销量前十名的名单,目前进入俄罗斯的自主品牌包括奇瑞、长城、江淮、厦门金龙、北汽福田、中国一汽、郑州宇通、跃进、苏州金龙、哈飞等企业,凭借低廉的价格,这个群体开始像一枚炸弹在俄罗斯汽车市场引爆。

  而俄罗斯当地经销商投入10亿美金引入的2-3个自主品牌品牌形象的打造,将逐步改变中国汽车在俄罗斯低价质劣的印象,俄罗斯经销商希望以此推动中国自主轿车的品牌价值,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而自主品牌也将因为品牌的推动而更加注重品质对于品牌内涵的核心价值。

  在中国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这是一个双赢的游戏,中国汽车在这块市场上没有背负像其他地区的品牌压力,北美有通用、福特,欧洲有大众、欧宝、标致等,唯独俄罗斯暂时没有强势品牌,因而,俄罗斯是中国汽车市场崛起于世界的重要的基地,俄罗斯市场的成功将初步奠定中国汽车在国际汽车市场的地位。有了这一步,中国自主品牌走向欧美市场才能成为可能。

  当初日本丰田、本田,韩国现代进入欧美市场时,也曾遭遇过类似的“碰撞门”事件的抵制,对于国际巨头而言,能够抵制刚刚成长起来的企业,便意味着更加牢固地掌控未来。对于相对落后的俄罗斯伏尔加而言,能否抵制中国企业,便意味着赢得了俄罗斯市场的成长空间和时间。

  面对抵制与机遇,中国自主品牌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恐怕便是提升产品质量了,过硬的质量才能打造过硬的品牌。虽然旗云的碰撞是一出经过导演的事件,但产品质量相对较弱却是硬伤,因而伏尔加能够得逞。

  自主品牌们应当珍惜俄罗斯这块试验田,因为它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市场,还关乎中国汽车如何走向国际的未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7-11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晨:冒进的代价
本刊记者 欧阳长征 发自北京 本刊特派记者 曹海丽 本刊特约作者 曹义 发自德国法兰克福/文《财经》杂志 /总189期  [2007-07-09]
 糟糕的汽车碰撞测试结果,折射了两种安全标准的碰撞,但还不止于此

糟糕的汽车碰撞测试结果,折射了两种安全标准的碰撞,但还不止于此

    6月21日,华晨汽车通往斯图加特的大门,被无情地关上了。
    根据当天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对外发布的第三方碰撞测试的结果,华晨出口到德国市场的尊驰(BS6)在测试中只得到一颗星的成绩。按照ADAC对测试结果的评价,BS6轿车“存在发生能危及生命的事故风险”。
    ADAC此次进行的碰撞测试,采用了欧洲NCAP标准,测试使用的两辆BS6轿车由ADAC自己出资在市场上随机购买。
    ADAC技术部门的哈特穆特高德尔(Hartmut Goder)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ADAC在今年5月对华晨车的引擎作了普通测试,测试结果为3.2(总分为6),属于中等。华晨轿车在德国上市后,ADAC 希望赶在消费者做买车决定前提供相关的测试结果。“对消费者来说,这个结果很重要。这是一个买车的季节。”他表示。
    测试结果显然让华晨感到尴尬。ADAC发言人在接受德国当地媒体的采访时指出,“三颗星就几乎是灾难性的了,而BS6在测试中只得到一颗星。”这位发言人表示,按照碰撞试验时的表现,售价近2万欧元的尊驰BS6的安全性能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水平。
    ADAC提供的数据显示,BS6车身的安全部件强度过低,如果发生事故,在侧面碰撞后,驾车人的胸部及胃部受到的压力过大,可能无法生还。如果发生正面碰撞,前车身会一直被挤压至安全区,使得安全气囊和安全带难以发挥作用,这意味着,驾车人生还的安全区间被大大压缩了。此外,BS6车身在碰撞后完全变形,只能使用重型工具才能打开车门。ADAC称,在真实情况下,这也会使拯救工作浪费更多的时间。
  ADAC并不是第一次给予中国车如此恶评。在此前同样由ADAC进行的碰撞测试中,出口到德国市场的江铃陆风越野车,被ADAC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认为“陆风是ADAC进行碰撞测试20年来表现最差的汽车”,并呼吁欧洲国家禁止进口陆风,进而导致陆风被迫终止了其出口德国的计划。

测试冲击波
  “下一批出口到德国的500辆车已经在路上,我们将继续华晨在欧洲经销商网络的建立。” 华晨在德国的总经销商HSO公司(HSO Auto Trading)CEO萨克斯(Sachs)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他称,不是ADAC的测试结果而是媒体报道将会对销量产生影响,“但这不是致命的”。
  当德国电视二台记者问及ADAC发言人测试结果是否会影响德国消费者购买中国车的决定时,他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糟糕的安全测试结果,相信德国消费者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德国《每日镜报》6月26日题为“针对华晨碰撞测试的结果——您还愿意购买它吗?”的抽样调查表明,78.57%的被访消费者回答因为安全问题而不会去购买华晨生产的轿车。
  华晨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经销商Cardoen已决定暂停BS6的销售,并决定召回九辆已经售出的BS6。
    华晨已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对外宣称将诚心接受德国市场的标准要求,力争明年下半年使中华轿车达到欧洲NCAP 三星水平,并以最快速度达到欧洲NCAP 五星的水平。华晨表示,按照ADAC碰撞要求,如果增加预警安全带系统和具有未系安全带提示功能就可以加分,再通过加强车身结构增加正面碰撞成绩和加装侧安全气帘改善侧面碰撞成绩,华晨可在短时间内达到三星以上等级。
    但ADAC技术部门的哈特穆特高德尔告诉《财经》记者,“这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改变已经成型的流程和设计很困难。”  
    德国汽车市场的资深人士分析认为,考虑到ADAC测试结果在德国消费者心中的重要位置,以及之前陆风越野车测试结果带来的恶劣影响,华晨在今年年内就指望在德国销售3000辆BS6的计划预计会落空。HSO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首批进口德国的500辆BS6轿车迄今只卖出了350辆,而且大多数停留在分销商的渠道中,并未真正销售到德国消费者手中。

标准对撞
    就ADAC测试结果,华晨在发给《财经》记者的声明中称,“尊驰(BS6)轿车之所以能够进入德国市场,是因为通过了欧洲法规要求的ECE欧洲汽车安全标准测试。德国碰撞技术标准要求非常高,我们此次进行的测试标准与欧洲销售标准并不一样。从销售标准来看,我们已经完全达到了欧洲销售标准,此次碰撞测试结果同前一次结果是一致的,技术指数没有下滑。”
    任职于《AUTO Papst》(汽车教皇)的德国汽车业内资深人士安德烈克斯勒(Andrea Kessler)告诉《财经》记者,目前新车上市在欧洲有两类测试。一是欧盟上市注册测试(EU test for registration of new coming models),其要求与ECE相似,是进入欧洲市场的车型必须通过的测试。华晨的BS6已经通过并拿到了这张进入欧洲的许可证。
    另一类测试是欧洲NCAP,也是ADAC此次测试华晨使用的标准,由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制定。安德列克斯勒说,NCAP测试并非强制性,但标准非常高。
    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是一个消费者组织,其测试结果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直接影响。一般车辆要达到四星以上才被认为是安全的。日本、韩国车都可以达到四星,德国车通常达到五星。“现在华晨的车只有一星,基本可以肯定没有消费者会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则认为,不同国家标准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华晨测试折戟的原因。
    目前中国国内针对车辆的强制性碰撞标准与欧洲ECE标准类似,即正面碰撞测试与侧面碰撞测试时受测车辆的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赵航称,NCAP标准要求的测试碰撞速度为每小时64公里,远远高于中国强制性标准和欧洲ECE标准。
    中国一家合资公司专门负责碰撞测试的人士告诉《财经》,从每小时50公里到每小时64公里,尽管增加的绝对速度不多,但碰撞结果却大不一样。他说,国内厂家自主开发的轿车,如果不专门针对NCAP标准进行开发设计,很难获得好的评分。
  ADAC方面也承认,日本、韩国汽车在初期进入德国市场时,还没有NCAP这样的碰撞测试。“安全问题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汽车进入德国市场的难度也相应提高了。”
    也有业内资深人士将国内汽车在出口过程中屡屡遭受“碰撞门”,归结于目前国内碰撞测试的收费模式。独立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告诉《财经》记者,评测过程向厂商收费的做法,使得厂商成了评测机构竞相争夺的客户,破坏了评测机构的独立性,客观上使得国内厂商缺乏改进汽车安全性的动力。
    “在国内新车上市进行的碰撞测试中,还没有通不过的先例。”他说。
    赵航介绍说,目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参照欧洲NCAP测试的标准和要求建立中国的C-NCAP标准,以提供与国际高水准一致的安全测试服务,帮助厂商提高汽车安全性,避免中国汽车在出口中再遭遇类似于陆风和尊驰的测试困境。
    赵航称,今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将拿出1200万-1500万元人民币,购买20款上市新车进行碰撞测试。

只是一个开始
   在长期关注国内汽车产业的《中国汽车要闻》主编钟师看来,尊驰BS6和陆风在德国遭遇的碰撞测试事件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可能的路障还包括必须通过的严格排放  标准,还有行人保护、旧车报废回收等严苛标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所长王伟男也认为,技术壁垒将成为中国汽车出口今后将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中国厂商显然对此准备不足。华晨在进入德国市场之前,曾对BS6轿车做了两个碰撞测试,一是2006年六七月通过的ECE测试,一是2006年11月依照欧洲 NACP所做的碰撞测试,当时BS6得到二颗星。但华晨低估了ADAC测试在德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力,没有提前向ADAC正式申请进行碰撞测试。
    华晨此次BS6出口德国也有仓促之嫌。2006年11月27日,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在德国与HSO签订了为期五年销售15.8万辆中华轿车的出口协议。当时就有国内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华晨采用出口方式进入封闭程度很高的德国市场难度相当大,有自我炒作嫌疑。
    上述合资汽车公司专门负责碰撞测试的人士说,国内汽车市场基于历史的原因,对碰撞测试要求一向很低。由于没有专门针对德国市场的标准进行重新改进,华晨的 BS6参加ADAC碰撞测试得分很低在所难免。 “华晨之前并没有对德国当地市场进行仔细的评估,只希望利用进口商的渠道来简单地销售国内开发的车型,对当地市场的要求缺乏了解和应对的办法。”他说。
    汽车咨询公司CSM驻法兰克福的市场分析师赫纳尔莱纳(Henner Lehne)猛烈抨击了华晨急进德国市场的策略。他指出,华晨的BS6在德国定价为1.9万欧元,“花这些钱,消费者能得到什么样的产品?”他反问道, “华晨称他们拥有所有的安全标准,但实际结果是,安全设施缺失、操纵感不好。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华晨的车转售价值过低,很难吸引当地消费者。”
    不过,德国《汽车教皇》编辑安德烈克斯勒认为,华晨仍有空间和机会提升其安全性,在下一次的ADAC测试中提高其安全表现。“而且,这次测试结果提升了华晨的知名度——虽然是负面的消息,但很多人现在知道了华晨这个品牌。那么,下次测试时,如果它的安全性提高了,也许就有消费者记住它,愿意买它的车了。”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7-11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杰出投资者》后记——张志雄(转载)
作者: 但斌
时间: [ 2007-07-10 16:28 ]

选自《Value》杂志 www.valuegood.com
2007.7月刊 特别报道
《华人杰出投资者》后记
——张志雄
(一)

  建红在前言中已把《华人杰出投资者》的由来简单扼要地介绍了一遍,我这儿再作点补充。
  我认识建红是在2004年,那时他任平安保险权益投资部的副总。初次见面,建红显得很老成,我根本没想到他才31岁(后来大家熟悉了,我直言相告:你是个很早就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定位清晰的人,比我明白多了)。2005年年底,建红认为中国股市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应该大举买入股票。于是,建红请来几位保险公司搞投资的同行,以《Value》月度圆桌会议的名义组织了一次座谈。两个星期后,建红就去美国学习访问了。
  建红回国不久便担任生命人寿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并迅速将业绩做了上去。我跟建红再次见面,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对海外的各种投资流派津津乐道,与出国前相比,眼界大开。我又看了建红对海外三十家著名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考察报告摘要,很佩服他用功之勤之细。言谈间,建红提议我们合作采访美国、新加坡、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华人杰出投资者,然后编辑成一本报告。
  我听后,马上反应道:“太好了,这可是前无古人的事。”
  这不是信口开河。1991年7月,我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后,除了进行市场调研之外,就是在《上海证券报》(当时名为《上海证券交易专刊》)宣扬投资理念。可是,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证券投资方面的书籍,记得交易所的一位总监有一本台湾人写的股市书籍,里面还有漫画,稀奇得很。我几次三番商量,才借来复印。书中内容现在看来当然平平,只记得什么“新股是牛市的宠儿”之类,当时却觉得耳目一新。没办法,去找旧上海的老证券吧,可他们只会讲一些不着边际的故事。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证券,说他们当年买股票都不过夜,这只是社会动荡造成的过度投机的缩影而已。我也想采访来上交所参观的外国投资者,向总经理请示,他目瞪口呆,一脸你怎么会提出这种要求的神情。我这才想起,自己的“级别”不够。
  直到1993年,我担任《上海证券报》专题部主任,组织了史振邦先生编译的《国际九大投资基金经理访谈录》,先在报纸上连载,然后又出书发行,一时洛阳纸贵,除了普通读者要买外,一些券商还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客户。我1998年去香港时,也发现书店有这本书卖。1998年,我又组织同事编译了《国际投资基金经理谈股论道》,也是先在报纸上刊登然后出书,反响虽不及前一本那样热烈,但也不错。
  而对如此态势,我们当然想过是否能模仿《国际九大投资基金经理访谈录》,出个国内版。我们做了个别尝试,却深入不下去,因为当时中国股市庄家遍地,内幕交易盛行,到处是股票操纵者,出本《庄家内幕》倒还可以,正儿八经地和这些“高手”讨论投资理念与经验,岂不可笑。
  不过,这个情结还是挥之不去。有一阵子,我曾对新起的共同基金有些兴趣,可很快发现有问题,结果是在2000年10月写了篇《基金黑幕》,至少在当时,我成了投资业的“敌人”,哪里还有可能做什么投资经理访谈。
  当然,我继续坚持做自己的梦。至少从1996年起,我便有意识地通过阅读大量的投资经典和投资大师的传记,然后写各式各样的读书笔记,来抒发心中之块垒。十年下来,有没有一百万字不敢说,五十万字以上肯定是有的。也许,在投资“纸上谈兵”方面,我是中国内地第一人。
  所以,我听了建红的提议后,当然大喜过望。
  可转念一想,我又摇了摇头,认为这事缺乏可行性。
  尽管2006年的中国内地投资者已比10年前成熟得多,可要真正挑出十几个值得采访的人,还是困难。年轻新秀这几年表现不错,但不够稳定,投资思想不够成熟。在我的心目中,采访对象要有十年最好是有十五年左右的投资经验,也就是说,他们应该不比我年轻多少(40岁)。我在这个圈子旁观了这么久,内地绝大多数有些能耐的投资者总知道个大概吧。
  能入我们的眼界人已很少,还有个困难得考虑,这些人愿不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若愿意,他们会不会推心置腹地畅谈?在私下,我们可以与一些优秀的投资者聊聊天,但要将他们的谈话公之于众,可能性很小。
  建红马上提醒我,如果考虑到海外的华人投资者,此事还是可行的。
  其实,我还有个忧虑没有说出来,我主编的《Value》从2002年创刊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采访《华人杰出投资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肯定大于产出。这不是雪上加霜嘛。
  真的要感谢建红,他仍是很坚定,建红表示,投资者由他来做工作,我主要负责采访和整理。
  到了这一步,我已不好推辞了。每个人在固有的价值观下,一生值得做的事情不多,我觉得这就是一件大事。一位玉器雕刻家,纵然有再大的本事,碰不到好的玉料,也是枉然。我当场表示,既然建红提供了这么一块好玉,我一定会把它雕琢好。
  还有一点打动我的是,建红提议对这些投资者可以隔几年定期采访一次,有必要的话,还应新陈代谢。我这个人对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把握不大;但让我一直持续地干一件事,一定会做好的。




(二)

  事情的进展比我想的乐观,比建红想的悲观。
  建红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他很快把采访名单发了过来,人不少,很有声势。于是,每隔几天的中午,我们就在浦东生命人寿大厦附近的小吃店聚会,边吃边讨论选择的标准。标准可以说得很玄乎,但具体到人就很清晰了。名单上原来内地投资者居多,但一比较,一些人就略逊一筹。建红把自己比作第二代的内地投资者,和他差不多资历和经验的人也就没必要进入名单了,毕竟“杰出”是需要时间考验的。第一代内地投资者生逢中国股市“乱世”,在江湖上没恩怨的不多。老实说,我对职业道德看得很重,历史上“害过人”的投资者最好回避。我对建红说,投资是一件很不确定的事,也有运气的成分,我们采访的投资者中,也许最终有失败的,这不要紧。但如果他因道德问题而失败,我们可担当不起。
  我这是有教训的。1997年至1998年,我带领《上海证券报》的记者搞了一次“中国上市公司行”,采访调研了几十家有名的上市公司CEO,这在当时的中国内地是史无前例的。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也获得了众人的好评。可几年过后,有些公司的CEO出事了,有人就揪住我们不放,说是推波助澜。真是无奈,我们只是反映当时热点上市公司的面貌啊。但若认真反思的话,人家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像郑百文与东方电子等后来出事的CEO,当时都认为我们的采访是他们最满意的一篇,说白了,也就是最有宣传性的文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确实利用了我们过人的采访能力。
  为了避免主观印象可能造成的失误,我们也和同行交流,请他们品评人物,供我们参考。这样一来二去,也就剩不下几个了。
  相对来说,海外的职业投资人更好选择些,毕竟市场制度健全,职业环境也良好。当然,我对海外华人投资者这块不熟,主要由建红拿主意。也有个别人,建红有些吃不准,在我的“道德”感召力下放弃了。
  及至采访完后,我发现建红不仅具备国际视野,而且有强烈学习各种风格的企图。这些海外华人投资者大多具有内地投资者所不具备的经验和角度,恐怕也是环境使然。比如,建红选择了几位有数量化投资背景的投资者,数量化投资在内地只能说是刚起步甚至空白,然而今后一定会成气候。十年前,我对数量化投资有些兴趣,后来就很少关注了。这次采访,我又重拾兴趣,了解了不少。另外,内地的私募基金除了激励机制与共同基金不同之外,投资的技巧和选择的产品差别不大。严格地说,私募基金经常要通过各种金融产品对冲风险,而内地的投资者经验不足。这不单是目前内地市场缺乏类似的产品和机制,有些内地投资者在香港运作照样是单边做多,原因可能还是没有组合对冲产品的能力。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海外优秀华人投资者那儿学到一些职业素养。目前中国股市还处于新兴市场的初级阶段(与越南相比就处于中级了),波动巨大,机会也多。然而,这种环境也容易让投资者忘乎所以,像前一阵子出现的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健的违规丑闻,相信在业内并不是孤例。最让人惊讶的是,唐健是如此的嚣张和狂妄,简直是明目张胆。这些少年得志的“金童”,学习一下海外优秀同行的朴素品行吧。
  我们在这儿要强调的是,这本《华人杰出投资者》不可能将所有的华人杰出投资者一网打尽,否则就显得非常自负和狂妄了。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杰出华人投资者的典型”,因为不要说有些华人杰出投资者我们不知道,即便知道,也有人因各种原因没有接受我们的采访。
  名单基本确定后,下面就是执行了。在这些投资者中,只有朱南松在上海,其他人都在外地或海外。第一种方式当然是我们出去采访,如到深圳和香港;第二种方式是趁他们到上海出差时采访;第三种方式则是电话采访。与熟悉的人在电话里聊天问题不大,但对陌生人进行长篇电话采访,有难度。为了保证采访的质量,建红趁去美国出差之机,与我在上海连线采访。
  说实在的,2006年11月对在美国的四位华人投资者的电话采访,我至今难以忘怀。过去我很少进行长篇电话采访,更不要说对素未谋面的人了。在深度采访中,你要让人对你推心置腹或滔滔不绝,需要你不断顺着话题问下去,展开对话。但还有一个重要处就是面部神情尤其是眼睛,让说话方知道你是他的知音,至少领会了他的意图,然后他能再发挥下去。而这一切电话采访全部付诸阙如,有时我静静地听着,对方会突然问我:“听到了吗?”这种相互之间的不确定是很要命的事。每当我面对电话里无尽的空间有些迷惘时,就会想到大洋彼岸还有建红的一双眼睛在看着受访人哩。建红也够绝的,每次采访前,他都煞有介事地做一番开场白,有时还绘声绘色地介绍一番周围的场景,比如我们正面对纽约的某某公园啦。我猜想,他儿时有过做演艺主持人的梦想。
  电话采访的时间安排得也很紧,第一天晚上8:00至10:30(均是北京时间)采访江平;深夜12:00至凌晨3:00采访黎彦修;第二天深夜12:30至2:30采访李山泉;第三天早晨8:00至10:30采访李凯。第四天早晨9:00,居雄伟正巧从美国到上海面试员工,我又跑去采访。
  长时间地贴近电话听筒,神情难免恍惚。我记得第二天半夜采访李山泉时,差一点把已录完的带子再录一遍。不过,我们早已双保险——建红带着录音机,现场也在录着。
  有时,受访者在第一次接受采访时状态不好,我们还得追加采访。如采访新加坡的陈进贤,2006年年底的第一次采访效果不佳,半年后我又对他电话采访了一次。香港的钟民颖也分别在香港与上海接受了两次采访。又如,上海的朱南松,我连续采访了他不下四次。有时,我们也经常与一些受访者见面,不一定要处于采访状态,而是相互交流闲聊,我则把一些印象和看法写入每篇访谈开头的人物介绍中。由于我们在后期制作上也花费了一番功夫(每篇采访至少需要两个星期整理编辑),及至快完稿的时候,大半年已经过去了。




(三)

  建红在前言中很推崇杰克·斯威格的《股市奇才》,主要原因是美国业内的人士大多推荐这本书。在听建红这么说之前,我已看过这本书,没什么印象。为此,我又认真读了一遍,而且把2000年以后的两个版本在《Value》杂志上作了比较,最后仍认为《股市奇才》一般般。至于人们为什么如此推崇,我只能认为《股市奇才》风行了许多年,形成了品牌效应而已。
  《股市奇才》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取法不高,我推崇的是埃德文·拉斐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股票作手”的原型利维摩尔当然是个传奇式人物,活得很精彩,没有他,也就没有《股票作手回忆录》,用行话说,这本书“很有料”。可是利维摩尔后来也写过一些东西,其中不乏离奇的细节,如喜欢跑到银行里亲自数钱,触摸纸币,避免投机成了一串串虚拟数字的游戏。但从总体上说,这些文字与《股票作手回忆录》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认为《股票作手回忆录》的成功离不开作者拉斐尔。
  很少人在阅读《股票作手回忆录》时会注意开头部分的“采访技巧”,在这里,拉斐尔把受访者的心理剖析得淋漓尽致。
  “当然,在他确定你赞赏的价值之前,他并不渴望空洞的表扬,他会打量你,试图看透你,甚至在你试图弄清楚他的真面目的时候,他也这样。你成功的唯一招术就是真正地去了解他。若你想获得独家消息,你最好正确地聆听,而不要带有丝毫同情,因为大人物一般都不需要同情。你偶尔可以不等他说完就帮他把话补充完,以此表明你理解他。如果你把他的思想说得更像警句一般,你会发现他总是重复你的话,就好像他很懂你似的。随后,他便不会以居高临下的口吻对你说话,而是用以下对上的口气!你甚至可以插话,敦促他讲得更快些。他会原谅你的不礼貌,因为在他看来,这表示你的兴趣使得你没耐心听完他所有该说的话,你想很快听到它——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对于一个思维敏捷的头脑而言,最大的折磨莫过于为了让你跟得上而不得不调整自己的速度。与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詹姆斯·希尔(James J.Hill)或纳尔逊·奥德里奇(Nelson W.Aldrich)等人在一起时,你一旦证明你有能力跟得上他们运转极其迅速的思路以后,你就可毫不费力地得到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不管他用什么样的词语或他的思维转换得有多快或话题与话题之间有多大的跳跃,为了让别人理解,他会停止与你谈话,相反,他会当着你的面自言自语。因为即便是最自我压抑的企业领袖、银行家或诗人,当他们必须证明你对他偶尔的赞扬是正确的时候,他们也会在你的聆听中找到愉悦。他时常会发现自己首次明确了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干大事的人害怕被别人误解,而不是惮于被别人指责。他不要你的喝彩,他唯一祈求的是你应该像他自己那样了解他,因为这样的话,你就会意识到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很自然的事,并且,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拉斐尔把自己与利维摩尔合成一体,才产生了股票作手“利文斯顿”。
  我现在还做不到这点,但应该取法乎上。




(四)

  一个星期前,我与建红、钟民颖在浦东香格里拉见面,我对建红的“什么造就杰出”的前言又议论了一番。
  首先,杰出的投资者产生于哪个群体,是在专家中还是在所谓的“民间高手”中?本来这不是个问题,可2007年以来,中国内地股市鸡犬升天,最糟糕最低价的股票往往涨得最疯狂,只要你敢于赌,收益十倍也是有可能的。一时间助长了一些投资者的气焰,他们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赚了钱,到处大肆炫耀。我在新浪网上有个博客,主要介绍投资经典与理念,最近也有人到上面发言,说博主书是读得不少,投资理念也知认一些,但两年内你能翻20倍吗?又有人化名“新股民”告诉我,在某某网站上有位“毛人”水平极高,点股百发百中,他希望我鉴别一下真假。我见他是“新股民”,出于好意,便作了回答,希望他不必“好奇”,让点股高手自生自灭吧。没想到,“新股民”不断地在留言本上装傻,变相吹嘘“毛人”多么厉害,可以称为“神人”。而我终于发现“毛人”竟然也在我的博客上发言,报复般地嘲讽我的价值投资理念,看来“毛人”还是比较熟悉我的。这时我恍然大悟,那“新股民”也许就是“毛人”。
  “民间高手”往往出在大牛市的高潮期,像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股市中也出了不少类似的人物,我还看过几本吹嘘他们和自我吹嘘的书哩。2000年后美国股市大跌,这类牛皮也就销声匿迹了。更有甚者,目前中国还出了不少“股神”,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名叫“林园”的人,由于中国内地的投资圈不大,我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作为一名投资者来说,他有一定的见识,也成功地做对了一些股票,赚了钱。可即便在我周围,类似的大有人在。但林园越来越高调,意图通过打造个人品牌来营销他的委托理财计划,这也正常。但他被冠之以“股神”后,开始自我强化,先是说自己做股票从没有失败过,这也就罢了,然后又说自己曾在2001年至2005年进入房地产淘金,表明他在投资的各个领域中都没失误过,因为那几年股市是大熊市,房市却是大牛市,进入房市当然是最正确的选择。可我早听说过林园对朋友感叹过,他当时未进入房市是最大的失误。其实,谁也不可能踏准财富增长的所有节奏,但由于他已是“神”,就绝对不能有一点点失误。同时这说明林园的素质也很成问题,因为巴菲特也被人称之为“股神”,但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失败。
  股市中出现民间“造神”现象,多少与投资技能的模糊性与艺术性有关。在技能规则明确的竞技项目中,业余选手也许偶尔会有超水平的发挥,但很少有人相信或自信他能叫板职业选手。正如英国作家C·S·路易斯所言:“一个水平不高的网球手偶尔可能也会打出一个好球,但当你称一个人为网球好手时,你指的是,通过打无数的好球,他的眼睛、肌肉、神经都已训练有素,足以保证他每次都能打出好球。即使不在打球时,他的身体仍然透露出一种特定的气质。就像一位数学家,他的思维已经养成了一种特定的习惯,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眼光,即使不做数学时,那种习惯和眼光也仍然在那里。”
  杰出投资者也应如是观。然而,由于投资不似网球竞技那般明确,就给所谓的民间高手提供了空间。我这儿再举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艺术品鉴定。中国艺术品的历史十分悠久,加上艺术品一直是很值钱的东西,所以假货奇多。一般人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是假的,很容易把它区分开来。其实不然,一看便是假的固然有,但以假乱真的也不少。有些作品,仅仅从艺术性鉴赏根本无法确定其真假。因为一个人要成为知名艺术家,仅仅有艺术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机遇和各种外在条件,一个人没有成名成家,但他完全可以仿冒其他大艺术家,或他的作品被别人伪装成艺术杰作。由于艺术鉴定有很强的主观性,专家有时也会看走眼,反而被业余爱好者拣漏,所以这行中也有业余人士对专家不以为然,自以为是,但他们所有藏品都是假的例子屡见不鲜。所谓隔行如隔山,即使是文化人,照样会在艺术品鉴定中跌跟头。香港名作家董桥的文字很好,他也收藏了许多名贵和稀有的中国艺术品。我最近看了董桥写的这方面的书,让人分享他的思古之幽情,不错。但我注意到他只赏不鉴。要知道他的这些藏品大多是有名头的珍品,也最有可能是假货,为什么这么轻描淡写,他似乎缺乏鉴定的思维。我正在琢磨,昨天看见一篇鉴定大家王世襄的访谈录,当记者提到董桥喜欢收藏文物,新作中多次提到王世襄,钦佩之情跃然纸上时,王世襄却说,“他买的有些文物不对,不真也拿来当真的”,我也就豁然开朗,发烧友一旦痴迷起来,像董桥这种明白人也会钻牛角尖,更何况股市中的民间高手哩。
  建红引用的那篇《什么造就卓越》写道:“无数的研究发现,并非是天赋,而是由于长期持续的、有目的的专注的训练和实践,造就了杰出的运动员、音乐家、投资家,甚至企业家。”很正确,但人们往往忽略这个道理乃至背道而驰。投资需要天赋,艺术更需要灵感和天赋,但只有在持续专注地训练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杰作。可惜,我们中国绘画史至今没搞明白这回事。我们去博物馆,将唐宋的大山大水与明清的竹子花鸟的书画一比较,就会得出前者的总体水平要比后者高得多的结论,这不仅是年代久远的问题。但明清以来的达官显宦学者文人却认为自己时代的作品要比唐宋优秀多了,原因是唐宋艺术家都太专业了,显露匠气,而明清的“杰作”产自于业余的文人,他们虽然技能不熟,偶一为之,但胸中有万卷书,所以气息高古。结果,“业余”战胜了专业,前者雅,后者俗。至今仍是如此,老干部退休没事,涂抹几根竹子,便是“逸品”,结果神州大地到处是老头老太太在画中国画,健身可以,但那是画吗?
  我有时想,如果不是投资最终是需要持续的金钱收获来检验,大概一代民间高手还要猖狂许久。由于牛去熊来的周期性,民间高手也只能是一茬一茬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最后,我想对建红的“什么造就杰出”有所发挥的是,杰出者不仅要持续地勤练,而且要专注于目标,否则会如欧阳修散文中的卖油翁“唯手熟尔”那样,只是一个熟练工而已。这点我深有体会。年少时,我很相信越老越智慧的道理,经常向老同志老前辈虚心学习,但后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按照很多人的经历,应该极有见解和经验,怎么水平这么一般般呢?后来我也渐渐变老了,明白了,不要说人的一生,即便是十五年乃至十年持续地向同一目标进步,都是多么艰难啊。而且,一个人达到顶峰后,不进则退,没有什么越老越智慧的说法。举个例子,金庸相信传统智慧,在他的武侠小说里,曾坐江湖头把交椅的大侠永远是不可战胜的。但另一位武侠小说家古龙却在《小李飞刀》中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曾是江湖排名第一的老头总抽着烟袋带着小孙女晃来晃去的,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可是有一天,他被排名第五的高手给杀了。多么出人意料,又是多么自然的结果。顺便一提,在现实中,金庸倒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智者,他这么大的岁数还去英国读博士,据说是被他所在的杭州书院的学生气的,这也无伤大雅。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持续地干投资这行,而且在压力之下聚精会神,对人真是个考验。不要说一般人,即便是彼得·林奇和约翰·聂夫这样的投资大家也在上世纪90年代激流勇退,虽然还做点投资,但已不是全职业选手。那天聚会,我提出这样一个猜想:
  “像巴菲特那种价值投资方式,可能比较合适人们老年还在持续职业化投资。一个交易场上的杰出投资者,如果他能持续保持状态,未必胜不过巴菲特。问题是等到他六十岁以后,还能保持如此快速敏感的交易吗?交易者如运动员一样是吃青春饭的,价值投资者如大企业家,越老越值钱。”
  建红接过话头说:“也许人们利用数量化投资来交易,也是为了在不减少强度的情况下获得持续稳定的成功”。
  这猜想有没有道理呢?

  
(五)

  虽然我们的主题是“华人杰出投资者”,但与绝大部分华人财经媒体不同的是,我们不是在讲故事,或者说缺少娱乐性。我自己就是媒体中人,以前也擅长讲故事,故事有趣,注重所谓细节,可读性强,有亲切感,所以成为财经媒体的主流形式。后来入行渐深,知道写财经事件追求故事性是可以的,若探索分析行业、公司或产品本质与规律,讲故事就容易忽略主线和事实,造成不必要的模糊性乃至思想扭曲。还是举散文家董桥谈收藏的例子吧,文章确实很好读,可谁真信了,也去搞收藏,一定惨了。董桥不仅没有让我们注意到收藏这行的市场复杂性,反而冲淡了它,不俗是不俗了,但这种雅对收藏者来说更要不得。董桥是讲故事的高手,又是华人媒体的上层阶级,更何况其他人。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能从一个非新闻非财经非文科专业出身的人一路上受到媒体领导和前辈的青睐,凭借的并不是我的思想与专业性,而是我讲故事的能力,这不管是在《上海证券报》还是在《财经》杂志。可悲的是,也正是因为我坚持思想与专业性,屡屡与媒体中人发生冲突。
  但这也可能是不管是上市公司的CEO还是投资家,经常觉得我的访谈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好一篇的根本原因吧。
  所以,《华人杰出投资者》中虽也有故事,但不是重点,甚至故意不加以强化(例如江平的故事可以讲得更为生动),我们着重于从有经验的投资者的角度提问和交流,最浅显部分也应是学徒与师傅的对话。
  这也明确了《华人杰出投资者》的读者对象,它最适合的是有专业经验的投资者,有些投资经历的人也可读,如果是初入市者,可能要在今后多读几遍了。
  《股市奇才》最后总结了65条“天才们的经验教训”,太多了吧,我曾仔细看了一遍,但一条都没记住。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翻出来看一下,《股市奇才》的第一条经验是“没有唯一真正的成功途径”,第二条又说:“普遍的特质”,玄之又玄,可看不出来是“众妙法门”。
  这些华人投资者倒有一个真正的成功途径,那就是深思熟虑。有人看后也许会哑然失笑,做投资的人谁不思考?不。我们可以把投资者分成很多类,如第一类就是不假思考或跟风买入或跟庄家、听所谓的“内幕消息”;第二类自以为在独立思考,实际上是受人影响,也是跟风的变相而已;第三类能思考,但思考方式经常有问题或错误;第四类具有短线思维;第五类短线与长线思维都行。第五类的投资者可以说是不错的,至于谁更杰出,就要看谁想得更深更远更全面了。
  深思熟虑最重要是因为投资最忌似是而非。举个例子吧,上证指数上了2,000点后,一些投资人士就害怕了,他们的依据是周围的人都买股票啦,到了3,000点,他们更害怕了,因为媒体报道已全民炒股,连保姆都不上班炒股票啦。殊不知,我早说过媒体最喜欢讲故事,他们把新鲜的个别例子当新闻,所谓人咬狗才是新闻。可是人咬狗有什么代表性吗?历史上确实有许多群体疯狂的事例,股市则是重灾区。但所谓的群体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是愚蠢的,有时他们很聪明,有时他们的思想一般般,但并不意味着你什么时候都要反着来。在牛市初中期,群体蜂拥而上,问题不大,只有在末期,才是真危险。
  在访谈中,多位投资者都提到了思考的重要性。黎彦修所举的“买进可转债,放空股票”谬论,江平认为“下一百年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是阿根廷”,都是佳例,我在每个人的点评中都提到了。有个例子我前面没提到,那就是朱南松在2007年年初的决策,他对大牛市有过成熟的思考,在大牛市中,股价上升无非是公司业绩与市盈率的重估,市盈率不可能一直上升,那就得看业绩了。在牛市中,各家公司都会把自己的最佳业绩做出来,第一种是自身业绩一直较好,现在又有增长,但增长率一般在30%-50%就不错了,这在大牛市中难以成为领导股;第二种是行业逆转,业绩突然上升了100%以上,但它一般出现在小行业和小股票中,要抓住逆转点不容易;第三种是资产注入,公司脱胎换骨,业绩怎么变化都有可能。但真正想重组的公司可能是传闻中的20%,真正成功的又是想重组的20%,所以确定性只有4%,除非你有内幕消息,否则是在撞大运。第四种是与券商相关公司的股票,2005年券商已到了纷纷破产的地步,2006年券商不仅死而复活,而且飞黄腾达,不可一世。中国股市上的券商股很少,但有一些上市公司曾在熊市中买了不少券商法人股,一旦流通,所获得的收益可能超过他们上市以来利润的总和。这是可计算确定的,于是他大举买入,结果三个月不到,信托基金业绩上涨了70%。
  朱南松在上海,我们谈得比较深。有一次我问他:“你是过来人,你觉得德隆等庄股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答道:“他们把资金杠杆用反了,在底部应该放大,在顶部应该缩小乃至不用。”这样的回答见仁见智,但明显是朱南松深思熟虑的结果。
  说真的,在我没深入采访这些华人投资者之前,我不会把思考力放在投资成功与否的首位。及至我领悟后,再去读巴菲特等大师的文章和讲话稿时,又是一境界矣。巴菲特在2004年伯克夏股东大会上说过一句话:“控制风险的最好办法是深入思考,而不是投资组合。”我认为巴菲特把这行的本质给点出来了,即一般专家和从业人员只会用投资组合来安慰自己和应付别人,行业的杰出者则通过深入思考从而获得投资的大成功。
  我相信,深思熟虑的最后必然会走向哲学。由于索罗斯公开扬言继承了波普尔的开放哲学体系,所以为人所知。其实,每个真正的杰出投资者最终都会有自己的投资哲学,它的本质就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印证自己的思想,从而让思想不断升华,反过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这应该也是一种开放的哲学。曾连续十五年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美国价值投资者比尔·米勒信奉的实用主义哲学,说白了,也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杰出投资者的哲学未必是同一家,然而它一定是实用的,从长期看,就是会让你持续成功的思想系统。
  在这方面,我还有一些思考已写入采访前的每篇小文章中,供大家参考。
  第二点,杰出投资者一定要有道德感。亲爱的读者,看到这儿,有人一定又会觉得本人自作多情,宣传教化了。恰恰相反,我从没主动或故意从道德方面向投资者提问,如果我问:“道德在投资中重要吗?”投资者一般也只能回答,“重要,当然重要”,也许还会引申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投资者毕竟不是艺术家先锋派,不会对道德说三道四。
  可是,当这些人尤其是几位内地投资者主动把它视作非常重要的因素时,我就不得不在这儿提一下。当然,我很高兴,在容易浑水摸鱼的内地市场,投资者自觉地追求诚信等人生和职业道德可喜可贺,这也是希望之所在。
  写得很多了,仍不能自已,因为记录的文字并不能全面表达我当时采访的感受和事后的回味。这些人中不少都不擅言谈,大部分表达也是朴实无华的,不由让我想多说几句,来拉近他们与读者的距离。
  出了这本《华人杰出投资者》,我们当然想出第二本和第三本,有些事情可能是冥冥中注定的,为了写这篇后记,我又去书房翻查《国际投资基金经理谈股论道》,发现有两篇关于当年中国海南富岛基金投资四川长虹和苏常柴的文章附录于后,这是由我的同事采访的,曾发表在我主编的《上海证券报·市场导刊》上。把它们与国际投资基金经理放在一起相互映照,应该也是我的主意,但我早忘了。现在把它附在朱南松的采访之后,时间已跨越了十年,真是意味深长。
  最后要感谢那些接受我们采访的杰出投资者,感谢建红,感谢建红已致谢的朋友,也感谢《Value》的同事给于《华人杰出投资者》的帮助。




《华人杰出投资者》目录:
http://blog.sina.com.cn/u/4a72e9bb01000a0x



《什么造就杰出》:
http://blog.sina.com.cn/u/4a72e9bb010009w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7-1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可称为水王、水仙、水母、水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半年
我国汽车产销均超过430万辆


  □本报记者 张毅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日发布的最新统计,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6月,汽车产销445.67万辆和437.38万辆,同比增长22.36%和23.31%。

  上半年乘用车产销315.14万辆和308.4万辆,同比增长20.86%和22.26%;商用车产销130.53万辆和128.97万辆,同比增长26.12%和25.89%。

  1-6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吉利和哈飞,与上年同期相比,除哈飞略有下降外,其他企业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广汽、奇瑞和华晨增幅比较显著。1-6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362.49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2.88%。

  上半年,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依次为: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奇瑞、长安、广州本田、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和一汽丰田,1-6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乘用车178.7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7.96%。

  前6个月,商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依次为:北汽福田、东风、一汽、江淮、金杯、重汽、长安、江铃、南汽和陕汽,1-6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商用车86.75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67.2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企业家何时摆脱弱者思维?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王育琨
  管理专家

  首钢发展研究院企业所所长


  几年前有企业家跟吴敬琏老师交流说,知道给当权者送礼获得批条不对,可是不送礼又没法做事。请吴老先生给指条明路。吴老先生当时说,去送礼是不对的,你可以好好跟他谈谈心,大家都是为国家建设出力么。几年过去了,吴敬琏对当年的说法之软弱无力还是耿耿于怀,以至于在日前的一个论坛上重提此事。他说,如果是今天,他给那个企业家建议:如果人人迁就环境,环境就永远得不到改善;从我做起,不同流合污,就是改造环境的一种力量,不能一味迁就环境。吴敬琏老先生的这个点评,看上去跟几年前的说法大同小异,但是却突出了他对企业家力量的信心。在他眼里,企业家既然可以无中生有创造财富,自然可以主动去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体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不安全感和恐惧感统摄了企业家的心灵。柳传志曾经概括说,中国商界是一片沼泽地,说不准什么地方踏不实就要深陷下去。揣着现金去拜访掌握权势的人,却不知怎么去送,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想想都后怕。许多时候,明知不仁也要强为,明知有陷阱也要往下跳,否则就不能成事。这惊险一跳,生出百样企业家。

  总括来看有五种可能:追求和突破没有带来利润,他成了先烈;突破和追求不能落地,他成了空想家;突破和追求危害了社会,他就成了骗子;追求和突破创造性地组合了已有资源,既为社会接受,又带来利润,他就成了英雄;突破和追求,还极大地改变社会结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全人类的福利层次,他成了一名伟大的企业公民。在这五种宿命之中,前三种占了大多数,后两种是绝对少数。从人数来讲,现在走到前台的企业家,绝对是一个少数,大多数沉没下去了,永远沉下去了。

  就是少数成功了的企业英雄,不管他们后来做企业是如何光明正大,但是那惊险一跳的隐忍和果断,总要留下一点点尾巴。好事者啥时候想提起来抖一抖,你就没辙。或许就因此故,许多企业家选择了躲避。以至于稍有点财富积累,就纷纷忙着转移国籍。

  对照一下《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与胡润富豪榜,研究一下前100名,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许多人已经拥有了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欧洲、新加坡、日本等国的身份,顶不及也弄个中国香港的身份。全球各地都在张开臂膀欢迎中国的富豪寓公,欢迎这些准备把财富汇集到他们国家的人。积累了财富便改变国籍,这实在很值得国人反思。一国竞争力的主干———企业家们的外流,是对这个国家真正的威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是一国的脊梁。他们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而且教化了员工和社会。一个万人公司,可以直接和间接影响到的人群,就可能达100万。尤其是全球化经营的深入,企业家对全球商业模式和规则了然于胸,要比那些远离企业的群体比如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要通明的多。这时,企业家还是弱者思维当头,还在那里被动地等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是作为一个强者去促成环境的变化,将是一个民族的不幸。

  这不是伦理论题,这是一个企业家内在良心和责任自觉的问题。

  亨利·福特是平民出身的大资本家。福特不仅成功地生产出T型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和娱乐方式,将人们带入汽车新时代,使得20世纪一系列社会革命都成为从属性的变革。此外,他开创性地实行了最低日工资5美元的薪酬制度,突破了商业的天条,由此催生出一大批美国中产阶级,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亨利从来都把商业放在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把握,他深刻理解自己的责任。如果从赚钱的角度看,那现存体系已足够好了,他不会要求改变现在事情的组织的方式的。但是,他思考的出发点是现存体系并不能鼓励最佳服务,而是鼓励每一种浪费。长久的企业实践,使福特比那些公务员更深刻地理解市场体制,更知道哪里对,哪里错,因此他要站出来告诉那些自以为是的官员:

  “合众国的一切,诸如土地、人民、政府和企业,都只是人们选择的使自己生存更有意义的方式。政府永远只能作为人民的公仆,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倘使人民成了政府的附属物,报复的法则便开始起作用———因为这是一种缺乏道德的、反自然、反人性的关系。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是我们生活必需的,二者作为仆人被人们需要,就像水和米一样不可或缺。然而一旦他们成为主人,自然法则就遭到破坏”(亨利·福特《向前进》)。

  岁月不会冲淡亨利·福特等伟大企业家的追求和心胸对后人的深刻震撼:他已经洞穿了一国社会经济体制架构的根本———政府和公司都是提升一国人民福利层次的手段,都是公仆。一旦仆人成了主人,违背了自然法则,就是乱伦,就必然要遭到报应。

  因着弱者心态,中国企业家明显缺乏亨利·福特那样的责任自觉。人活一世,都是带着使命来的。那些强势企业家的动力之源,正是对自己人生使命的觉醒。一旦企业家跳出自利小圈套,到达追求提升人类福利这个层次,他的心灵就会变得足够强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突击出口汹涌 6月顺差再创新高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薛黎
  

  海关总署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外贸顺差从5月份的224.5亿美元扩大至6月份的269.1亿美元,创下月度顺差历史新高。

  今年1月至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9809.3亿美元,逼近万亿美元大关。预计全年进出口总值可望超过两万亿美元。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23.3%,其中出口5467.3亿美元,增长27.6%;进口4342亿美元,增长18.2%。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达到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1%。

  6月份外贸进出口值为1796.3亿美元,增长21.3%,其中出口1032.7亿美元,增长27.1%;进口763.6亿美元,增长14.2%。

  分析人士认为,6月份顺差飙升与企业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突击出口有关。财政部、国税总局6月18日公布了《关于降低部分出口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7月1日起对2831种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这些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也有专家认为,导致巨额顺差更主要是由于进口增速出现较大回落。数据表明,6月份出口增幅与5月28.7%基本持平,而进口比5月份的19.1%下降了4.9个百分点,出口增长保持强劲而进口增长放缓,直接导致贸易顺差创下新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纺织服装占据顺差半壁江山


  □本报记者 王锦                        
  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6月份我国纺织服装类商品累计出口金额为73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其中纺织品(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252.19亿美元,同比增长9.8%,服装出口48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7%。2007年6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为161.97亿美元,同比增加24.50%,其中纺织品出口45.87亿美元,服装出口116.09亿美元。

  据粗略统计,今年1-5月份,纺织行业贸易顺差为500亿美元左右,而1-6月,我国贸易顺差为1125.3亿美元,纺织服装顺差几乎占据我国贸易顺差的“半壁江山”。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作为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贡献者”。随着中欧纺织品贸易协定今年年底到期和中美纺织品贸易协定2008年年底到期,我国纺织企业对此有些“过于乐观”,早已“跃跃欲试”。据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美设限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比重有所增长,占到全部出口的1/3,对非设限地区出口增幅则有所回落。对设限地区出口增多也是导致纺织品上半年出口增长的一个原因。

  一味低价跑量导致出口摩擦频现,也间接导致了6月18日五部委《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的出台,通知对容易产生贸易摩擦的商品调低出口退税率,涉及纺织行业的有:服装、鞋帽、箱包由13%调整至11%,粘胶纤维由11%调整至5%。

  出口退税率的降低进一步压缩了本就“微利”的纺服企业的利润,于是,为减少损失,企业纷纷抢关出口,又导致6月份出口大增,出口金额达161.9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加。这种不健康的循环状态必须得到改变,而改变的主要途径是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

  对于下半年纺织品发展趋势,中国第一纺织网总裁、首席分析师樊敏表示,“增长仍是主旋律,但是增长的幅度将逐步趋缓,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成本的影响,行业调整的步伐也会加快。”

  他认为,在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下调的行业利空面前,下半年纺织品出口将出现一定的增速回落,估计增速在10%-12%;而全年会依然保持10%-15%的水平。同时,出口的内在结构,包括产品的档次、附加值以及市场结构等,将逐步得到优化和提高。“我国纺织品出口要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不仅仅体现在量上,更要体现在结构优化和产品的档次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汽车进口大幅上升

  □本报记者 张毅                        
  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408.4亿美元,增长28.7%,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44.9%。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4408.7亿美元,增长17.6%,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44.9%。

  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普遍提速。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3099.5亿美元,增长27.1%,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6.7%。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287.2亿美元,增长29.6%;机械及设备出口1044.4亿美元,增长23.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28.7亿美元,增长23.9%。同期,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普遍提速。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483.1亿美元,增长21.7%;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52.2亿美元,增长9.8%;鞋类119.6亿美元,增长17.2%。

  在进口商品中,汽车进口大幅上升。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进口初级产品1079.9亿美元,增长18.8%,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24.9%。同期,进口工业制成品3262.1亿美元,增长18%,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75.1%。其中进口机电产品2233.1亿美元,增长14.3%。此外,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946万吨,增长7.1%;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151.4万吨,增长52.3%;汽车进口13.8万辆,增长34.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震荡,看到不少人在忙.我却闲了下来.反正目前不是卖掉手中还剩下的股票的时候,当然现在的价位也还不到大举买入的时候.半年报还没有,所以无事可做.闲来看书,再读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确有常读常新之感.现把感受于有缘人共享,欢迎批评指正.
     彼得.林奇的要点:
      1,股票是可以上涨很多倍的(比如10倍),而不是仅仅上涨百分之几十.
  2,股票能上涨多少取决与股票的内在本质也就是其对于公司的内在本质.
  3,根据股票本质(应该是公司的本质)的不同可以把公司分为不同的几类.
  4,购买股票是有风险的,而最终的风险仍然来自股票的内在本质也就是其对于公司的内在本质.
  5,对公司越了解,股票的风险就越小
  6,市场不可预测,最好不要预测市场.
  7,每次下跌看起来都很可怕,但事后看看也没什么.
 根据彼得.林奇的思想买股票的人应该做的:
  1,把见到的股票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初步搞清某之股票的上涨空间和风险.
  2,把主要精力用在寻找能上涨很多倍的股票上.
  3,选定目标之后应进行研究,而不是急着买.
  4,既然买入的股票至少要有一倍的上涨空间,那么因为百分之几十的波动而卖出股票是错误的.
  5,既然市场不可预测,那么仅仅因为市场下跌而卖出股票除了风险与损失什么也得不到.
  6,卖出股票是因为(1)成长股的成长特质发生了变化.(2)非成长自身特质的限制涨幅已趋近极限而又不能转化为其他更好类型的股票.(3)发现其他更好的股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3 天

发表于 2007-7-1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这个帖子为什么贴这么多与中集无关的东西,楼层多就好??
版主也不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全国第2个百里汽车城2015年争创2500亿  
2007年07月11日 09:26:54  来源: 重庆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作为重庆汽车产业最集中的地区,“四北六方”地区将对区域内的汽车产业资源进行整合。据《重庆四北六方框架协议》显示,“四北六方”6个行政区未来将在统筹北部新区汽车城、江北港城工业园、渝北空港工业园等园区及相关区域的基础上,打造继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百里汽车城。

    江北区有长安集团的总部,北部新区汽车城有长安福特马自达、力帆汽车、凯瑞特种车整车生产厂,渝北区有重庆恒通客车和长安集团整车制造厂,北碚区有重庆力帆、重庆力帆飞泉汽车和重庆浙瑞公司等3家整车生产企业,加上目前渝北两路工业园区正在建设的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散中心,以及渝北区计划打造的重庆国际赛车场,使“四北六方”地区已经形成集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汽车销售服务、汽车物流配送和汽车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汽车产业体系。

    “参照长春、上海、武汉等国内几大汽车城的发展,‘四北六方’地区将充分整合现有的汽车资源,形成一个面积为100平方公里,集生产、销售、展示、服务、物流等于一体的国际汽车城。”北部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乃文表示,在百里汽车城内,将建设100万—150万辆轿车生产基地、4万辆重型汽车生产基地、2万辆中高档城市休闲越野车和3万辆专用车生产基地,形成汽车产业集群。预计在2010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占全市汽车产业的2/3;2015年争取实现2500亿元的销售收入。

    根据百里汽车城规划,“四北六方”地区将建成统一的项目库,组建专业的汽车产业招商队伍,实现汽车产业的合理布局。此外,还将引入汽车专业研究人才,组建专业科研队伍,为汽车城内的企业提供服务。

    (记者 夏 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jqnet 于 2007-7-11 11:41 发表
奇怪,这个帖子为什么贴这么多与中集无关的东西,楼层多就好??
版主也不管?


过去也有人这么疑问过,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认为有关系的朋友可以去讨论、学习、参考,认为没关系的朋友可以跳过。
本人认为这个论坛是最好的之一,不单共享直接关于公司、相关行业、产业政策、宏观形势的信息,也交流投资方法、管理方法等信息,很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2007-07-10 23:23:02)        
  

  本网梁山讯(通讯员  李继保  陈昌航)梁山县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措施,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加快了产业升级步伐。专用汽车研发、检测、物流三个中心等117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形成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势头。

  专用车产业
形势看好。一季度,梁山县新上、扩建专用车及配件生产企业30余家,已进入国家“公告”目录的企业13家,形成了年产专用车10万辆、配件150万件的生产规模,产品涉及10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产品结构正在向专用车、特种车方向发展。规划建设的专用车“检测、研发、物流”三个中心总投资2.6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完成。“三个中心”主办大楼、检测线工程地基、道路、排水工程已完工,20000平方米展览大厅基本建成,7月份可投入运营。物流配送中心边建设边招商,引进济钢天利公司的钢材贸易项目正在建设,还有30多家企业前来洽谈,准备加盟“三个中心”和汽车配件工业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6-2 02:27 , Processed in 0.16660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