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让梦想起飞

600309烟台万华--长期关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video.sina.com.cn/finance ... 70925/1103471.shtml
丁建生.万华掌门人.我很喜欢这个的管理层,看好万华的发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万华宁波工厂复产
2007年11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烟台万华今日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于2007年10月15日开始对宁波工厂的年产16万吨MDI装置进行停产检修改造,现装置检修改造已经结束,恢复正常生产。(彭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7-11-29 23:11 发表
http://video.sina.com.cn/finance/leadership/crz/20070925/1103471.shtml
丁建生.万华掌门人.我很喜欢这个的管理层,看好万华的发展.



谢谢RICHWOOD提供的资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12-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一篇文章:
节能降耗带来巨大市场

  政府节能降耗工作的落实不仅影响到高能耗行业的格局,而且带来巨大的节能相关市场。理论上测算,我国节能市场将在“十一五”期间达到1000至2000亿元的规模;另据海外能源机构预测,中国将在2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市场。

  其中,化工行业能够获益的市场领域主要分布在建筑节能环节,特别是墙体保温材料中聚氨酯硬泡、聚苯乙烯材料、节能门窗中的塑料型材市场较大。

  资料显示,在全社会能耗环节中,建筑在建造和使用两个阶段所耗用的能源已占社会总能耗的46%。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需求量在增加,建筑使用能源量也在迅速增长,预计2020年在全社会能源消费比例中将上升到57%—75%。目前我国只有5%左右的建筑符合国家节能标准,该领域节能工作任务重大,市场容量也非常巨大。

  聚氨酯应用拓展可期

  由于建筑物与外界热交换面积的70%左右是墙体,因此,采用高保温墙体材料是提高建筑物保温性能的关键。在所有在用的保温材料中,聚氨酯材料是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目前国内MDI产量仅有10%应用于建筑市场,而国外这一比例达到70%-80%,因而聚氨酯产品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推广聚氨酯建筑物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2007年5月19日,建设部正式下达关于印发《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导则》的通知,这标志着中国聚氨酯建筑节能的步伐正式走向正轨,同时预示着中国聚氨酯节能材料的需求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得到迅猛发展。

  我们认为能源价格居高将加快国家对节能降耗工作推进的力度,预计聚氨酯材料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推广力度会较大,需求增长潜力巨大,因而建议投资者高度关注聚氨酯主要原料MDI生产商烟台万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万华收到1.2亿退税
2007年12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陈建军
  

  烟台万华今天公告表示,公司接烟台市财政局通知,退付烟台万华2006年已缴纳企业所得税税款120068809.99元,返还的企业所得税专项用于公司的产品研发投入,该部分返还的税款已于2007年11月30日到达公司账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 309 调整了几个月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万华技改项目顺利完成
发布日期:2007-12-05

所属类别:企业要闻

--------------------------------------------------------------------------------

  万华集团宁波烟台16万吨扩24万吨的扩产改造工程近日顺利完成,并已进行试运行,本月初正常生产。同时该公司计划在2008年将该设备产能再次扩充至30万吨/年,扩产完成后万华公司的MDI总产能将达到48万吨/年。

  此外,万华集团宁波二期新建30万吨MDI及配套项目的议案已经获批复及公司股东大会通过,预计于2008年下半年开工、2010年进行投产。项目建成后,其公司MDI总产能将达到72万吨,成为全球规模较大的MDI制造基地。

  附注:MDI是制备聚氨酯的最主要原料之一,聚氨酯具有橡胶、塑料的双重优点,尤其是在隔热、隔音、耐磨、耐油、弹性、挠曲性等方面有其它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纺织、建筑、家电、建材、交通运输、航天等领域。



--------------------------------------------------------------------------------

  来源:中国建设工程招标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工行业:2008年度投资策略 推荐6只龙头股
发表日期:2007-12-0610:17:59来源:长江证券
        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看出国家已经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上升为“基本国策”,并要求“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所以节能减排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更有效的促进节能减排
      
        
        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企业,对于增大成本减少收益的政策手段是存在消极情绪的,借助行政手段,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但这肯定不是一种长效机制。而作为经济手段来调整政策的实施,会全面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企业主动的选择节能减排的技术和工艺,促进节能减排的落实。
      
        
        目前国家可以采用的经济手段包括:对能源资源价格进行改革,运用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等手段,以及限制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等。
      
        
        调高资源税率,直接的动因就是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基本目的是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防治污染。也正是从源头上加大企业对资源使用的成本,从而迫使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开征环境污染税,即对企业排放废水、废气、废物依量征税,鼓励企业努力减少污染和提高治理污染的积极性;用经济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另一个方面,是对生产节能减排设备、发展循环经济给予鼓励,实施优惠的税收、金融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严控其信贷投入,加快对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退出步伐,着重支持技术创新和改造。
      
        
        总之,在坚持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外,节能减排应更多的依靠经济和市场手段,只有这样,才最有效更长效。世界银行在一篇报告中就强调用经济手段促进节能。报告指出,国外有的经济学家曾对2500家公司做过一次研究发现,能源使用量降低55%归功于价格调整的结果,17%是研究与开发的结果。
      
        
        出口退税的调整也将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
      
        
        继去年9月份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之后,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以控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
      
        
        7月1日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出口增势有所回落。9月份全行业出口贸易额87.7亿美元,比6月份(91.5亿美元)减少3.8亿美元,出口同比增幅由6月份的41.9%下降到9月份的34.5%,回落7.4个百分点。
      
        
        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可以合理配置和利用国内外能源资源,限制资源性产品的过度开发,有利于引导企业减少“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从而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从长远看,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和全民的长远利益。
      
        
        节能减排也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企业本身来说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节能减排可以促使企业节本降耗、增效增收,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内涵式发展。我们的企业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新工艺、新项目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在实现“生产能耗降低”和“污染物零排放”目标的同时,加快产业升级,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必将引导行业拉开整合的大幕
      
        
        节能减排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影响较大,会逐渐淘汰落后,小规模企业,而对于那些具有资源优势、产业配套完整、环保优势的行业龙头将获得非常好的发展契机。能耗和物耗的强制降低,排放物的减少,意味着企业要采用新的工艺和投入新的设备,要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这些无疑会加大这些行业企业的成本。同时,国家将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部分企业将强制关停,对企业是严峻的挑战。节能减排政策将加快部分外延式扩张的行业进行整体性、区域性调整,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行业内具有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获得发展机遇,而对于那些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达到行业标准要求,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使得市场的兼并机会增加,龙头企业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其发展壮大,并与国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一些拥有技术成本优势,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强,且处在节能减排重点行业的优势公司将是我们2008年值得关注的投资重点,他们代表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必将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未来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所以也理应享有更高的估值水平。
      
        
        节能减排背景之下的四条投资思路
      
        
        关注新材料的应用所带来的节能减排
      
        
        聚氨酯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引导MDI新需求
      
        
        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异氰酸酯产品,是聚氨酯(PU)产品的主要原料。PU制品具有塑料和橡胶的双重优点,广泛用作建筑、汽车、船舶、制鞋、磁带、航空、电子、玻璃纤维、金属等的粘合剂,是目前世界上发展迅速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除了以上传统需求以外,今后MDI高增长速度的主要驱动力将是高效保温产品。聚氨酯在屋顶、住宅房屋及地板保温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将带动MDI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对MDI的需求年增长率高达20%以上。
      
        
        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5%。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节能降耗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
      
        
        根据国家最新规定,从今年7月1日开始,对北京、天津、大连、青岛、上海、深圳六城市,所有新建筑强制推行一步达到节能65%的标准,“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要实现节约1.01亿吨标准煤,节能建筑的总面积累计要超过21.6亿平方米,其中新建16亿平方米,改造5.6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接近2000年的2倍,目前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潜力十分巨大。从全国范围看,建筑保温行业预计几年后每年将诞生近2000亿元的市场,相关保温材料如苯乙烯、聚氨酯产业链的生产企业将迎来不可多得的发展良机。
      
        
        今后几年,全球对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势。预计到2011年,全球MDI需求量将超过480万吨,供应仍然紧张。近几年来,亚太地区成为全球MDI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又是其中增长最快的国家。多年来,中国每年对MDI需求增长率都在20%以上,2006年更是达到36.6%,已成为世界第二大MDI市场。从2006年我国MDI进出口情况可知,我国的MDI供需缺口仍旧很大,约为40万吨,故而其价格仍将维持高位。据中国石化[行情、资料、新闻、论坛]协会预计,考虑到节能需求,2011年国内MDI的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以上。建议关注烟台万华[行情、资料、新闻、论坛]。目前全球只有五家公司巴斯夫、拜耳、陶氏化学、亨斯迈和烟台万华掌握MDI生产工艺核心技术,拥有较强的技术壁垒,呈现出一定的寡头垄断局面。
      
        
        有机硅——下游发展大有可为
      
        
        有机硅产品的结构中既含有“有机基团”,又含有“无机结构”,这种特殊分子结构使它集有机物的特性与无机物的功能于一身。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相比,有机硅产品的最突出性能是:耐温性、耐候性、电气绝缘性能、生理惰性、低表面张力和低表面能,被誉为“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建材(密封胶)、纺织(涂层)、轻工、医疗(生物材料)、机械、交通运输、塑料橡胶等各行业,下游产品牌号更是高达1万多种。以农药中的有机硅添加剂为例,它可以极大的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迅速发挥药效,促使喷雾药液快速吸收,且耐雨水冲刷,从而提高药效一倍以上,而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保证农产品的安全,符合长期环保的要求,但遗憾的是这些有机硅的下游终端产品几乎都掌握在国外大公司的手中。
      
        
        从有机硅工业的产业链来看,单体是有机硅工业的基础,而高附加值的有机硅下游产品则是整个产业链中最赚钱的部分,也是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以德固赛的涂料有机硅添加剂为例,他们从国内采购单体加工成成品,可以赚到100%的利润。国外主要有机硅巨头的利润大部分来自用自产单体开发出的各类有机硅下游产品,仅道康宁公司目前就约有7000种有机硅产品在销售,每年另有约900项产品在研。
      
        
        我国有机硅工业自2000年起进入高速发展期,2000~2006年我国有机硅单体的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分别由4.6万吨、14.1万吨增长至22.5万吨、50.1万吨,年均消费增长率为23.5%,同期自给率由32.6%提高到44.9%,我国已成为全球有机硅产、需发展最快的国家。2006年我国主要有机硅产品产能如下表所示。而有机硅工业投资的火热场面仍在继续,预计到2010年有机硅单体的新增产能将达到157.2万吨/年,聚硅氧烷将新增78.6万吨/年的产能,缺口将逐渐得到弥补,目前单体产能已有过剩倾向。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是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国内的
      
        新安股份[行情、资料、新闻、论坛]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国际有机硅巨头“迈图”合作,在单体生产工艺以及下游产品的开拓上已经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清洁能源是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发展煤化工
      
        
        1、为什么我国要鼓励发展清洁煤化工产业
      
        
        煤化工行业指的是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化学工业,主要是煤制油、煤制甲醇、二甲醚等以煤炭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造石油替代性能源的行业领域。
      
        
        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在稳步增长,而国内石油产量增长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迅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行情、资料、新闻、论坛]进口依存度将达50%;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变成60%左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促进节能减排。国家经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煤化工必然在今后的能源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煤制甲醇、二甲醚、煤烯烃和煤制油在今后15年将是投资的重点,方向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特别是在目前这种油价屡创新高的情况下,煤化工必将迎来了行业春天。
      
        
        2、我国煤化工产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从下图可以看出煤化工主要包括传统的焦化和电石乙炔化工、煤气化和煤液化。其中煤化油是通过直接和间接方法将煤炭转化为液体油品,技术壁垒最高;而煤气化应用最广泛,合成气除可以用作清洁能源外,还是很好的化工产品,可以制化肥、合成氨和甲醇,几乎是所有煤化工产业的基础;而甲醇的下游产业丰富,可以生产烯烃类、有机酸类和含氧化合物等成百上千种化工产品。我们认为煤化工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醇醚燃料、煤制烯烃和煤制油。
      
        
        (1)醇醚燃料传统工艺上甲醇可以用来生产甲醛、合成橡胶、对苯二甲酸二甲脂、氯甲烷、醋酸、甲基叔丁基醚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而这只是甲醇经济的一小部分,随着油价的强势上涨和甲醇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甲醇及其衍生品作为替代能源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以甲醇作为替代燃料近年的发展尤为迅猛,主要包括甲醇掺混汽油、二甲醚、甲醇制汽油和燃料电池。
      
        
        煤炭合成气CO+H2F-T合成合成氨H2二甲醚甲醇尿素烯烃聚乙烯甲基叔丁基醚醋酸甲醛柴油助剂焦化焦炉气焦油焦炭焦油加工直接液化油品电石乙炔醋酸乙烯1,4丁二醇聚丙烯电石乙炔化工煤液化煤焦化煤合成气化工行业研究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21甲醇掺混汽油是指在汽油中掺入适当比例的甲醇。07年8月,奇瑞甲醇燃料汽车的技术改造基本完成,其研制的10辆M85高比例甲醇燃料样车已在山西进入试用阶段。
      
        
        而甲醇制二甲醚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替代燃料方案。二甲醚既可以作民用燃料,也可以作车用燃料,这也是其将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今年8月21日,建设部发布编号为CJ/T259-2007的行业产品标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公告,该标准为城镇建设行业产品标准,自2008年1月1日实施。这使二甲醚作为液化石油气的替代燃料具有了“合法身份”,可以正式进入城镇作为替代燃料进行推广,相关的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也已经启动。
      
        从技术和经济上来看,甲醇经济完全可以作为石油经济的一个重要补充。当前,国际油价几乎接近100美元/桶,而在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的原油进口已经达到1.5亿吨,今年全年原油进口将近2亿吨。在此情况下,大力发展以煤为基础的甲醇产业,拓展甲醇下游产品替代石油的应用领域,更加具有战略意义。二甲醚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要想在新一轮的能源结构调整中占据一席之地,仍需突破自身技术难题,降低成本,同时需要国家政策积极扶持。
      
        
        (2)煤制烯烃(MTO,MTP)
      
        
        甲醇作为煤化工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中间体,煤基合成气制甲醇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甲醇往下游产品的转化是新型煤化工的重要方向,其中煤制烯烃最具发展前景。
      
        
        在甲醇制烯烃领域,来自国外的技术有环球油品(UOP)的MTO技术和来自鲁奇(Lurgi)的MTP技术,其中鲁奇公司已经与神华宁煤集团和大唐分别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国内技术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甲醇制烯烃技术最为成熟和完善,目前已经被神华集团的煤制烯烃装置选用。
      
        
        随着未来甲醇产能的释放,甲醇的供应没什么问题,而甲醇制烯烃在技术上也已经比较成熟,正面临着工业化的拐点。我们目前的烯烃缺口还很大,基本上是以石油路线为主,在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条件下,以及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扬的背景之下,通过煤制烯烃可以实现烯烃生产原料的多元化,减少的石油的依赖,拓宽煤炭的利用和增值的渠道,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3)煤制油
      
        
        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加工生产油品。煤制油技术可分为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制油两大类。世界上目前只有南非拥有一套年产品800万吨油品的间接煤制油工厂,是世界上惟一大规模的煤制油商业工厂。国内神华集团在建设我国首个大型煤直接液化制油项目,建成后将是世界上第一套煤直接液化的商业化示范装置,总建设规模为年产油品500万吨,分两期建设。煤直接、间接液化制油每吨产品分别耗煤3.5吨、4.2吨左右,按当前的煤炭价格综合测算,示范项目每桶油品的成本在35美元至38美元。如果达到300万吨的最佳经济规模,以150元至200元的煤炭坑口价计算,每桶油品的成本将降至30美元左右,尤其是正在研制的第五代催化剂成功后,催化效率预计还将提高30%左右,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总体上,目前我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已经发展为以煤气化为龙头技术,煤基大规模甲醇为基础中间产品,煤制油、甲醇制烯烃、甲醇制二甲醚以及其他化学品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在当今油价高企的背景下,煤化工拥有非常大的成本优势,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醇醚是拥有巨大潜力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发展前景巨大;而甲醇制烯烃在技术上已经没有太大问题,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也是我们所看好的未来煤化工发展方向,而目前煤制油只能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技术储备,国家还是持谨慎态度,暂时没有作为大规模推广的产业化方向。
      
        
        3、未来我国的煤化工要走规模化之路
      
        当前煤化工发展的热点是“甲醇”。在建的甲醇项目产能已经超过了每年1500万吨,预计到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将达到每年2000万到2500万吨,未来甲醇产能过剩很难避免。值得关注的是,大量正在建设或拟建的甲醇装置其规模均偏小,而甲醇又是规模效益非常明显的化工装置,依赖于低价煤、大型化、先进技术。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一般不应批准规模在300万t/a以下的煤制油项目,100万t/a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t/a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煤化工今后的发展方向将是规模化、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
      
        
        发展煤化工,除了要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外,还要求有充足的水资源,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但由于中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总体为逆向分布,在煤化工规划时必须要考虑水资源平衡和项目的节水技术应用。从水资源分布来看,贵州、内蒙古和陕西等区域则应该是政策倾斜的地区。而发改委极有可能会以水资源限制来作为煤化工的硬性指标设置门槛。
      
        
        适度发展天然气化工
      
        
        在节能环保压力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清洁化战略中的重要角色,这一优质洁净的能源在中国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消费增速惊人。根据我国缺油、少气、多煤炭的国情,只有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才能解决近年来国内天然气日渐突出的供需矛盾和应对国际天然气价格的攀升,才能保障国内天然气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污染小,应该适当鼓励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发展天然气化工,这对于我们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草甘膦的生产为例,华星化工[行情、资料、新闻、论坛]经过科研攻关,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用天然气合成亚胺基二乙腈来代替二乙醇胺进行合成IDA(亚胺基二乙酸)的方法,该法可以利用我国西南地区丰富的天然气提供相对廉价的原料,相对于石油路线的二乙醇胺其成本优势是非常明显,并减少了原材料国际市场波动的风险,有望引领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
      
        
        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推动节能减排不断深入
      
        
        未来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应加大创新力度,开发节能降耗产品,重点围绕生产设施进行工艺技术改造和升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工业污染物排放,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煤化工的发展应该依靠清洁煤化工技术的推广煤气化装置是整个煤化工的核心装置。先进煤气化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较直接燃烧煤炭更环保更有效率的利用方式。目前的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主要有Shell、Texaco和Lurgi技术。利用先进煤气化技术替代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将原料煤种从无烟煤扩展到劣质煤,使得我国大量的劣质煤资源得到利用,同时还使碳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6~99%,减少了碳损耗,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Shell牌装置是目前最先进的煤气化装置之一,也是国内推广使用最多的装置,它可以使用便宜的粉煤来进行生产,同时由于壳牌装置的碳转化率非常高,可以达到99%的水平,远高于国产造气装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于国内很多合成氨生产企业吨氨2.06吨的煤耗,Shell牌装置的平均煤耗仅为1.33吨,原料也有原来的块煤改成了粉煤,并且基本上可以达到零污染排放,“节能减排”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非常显著的。双环科技[行情、资料、新闻、论坛]作为国内第一家应用Shell牌装置于合成氨产业的公司,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在发展煤化工过程中,节能降耗的煤炭洁净化技术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即将拥有和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企业会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是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的投资对象,如双环科技和云天化[行情、资料、新闻、论坛]。
      
        
        循环经济——点绿成金
      
        
        循环经济又称“点绿成金”的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它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延长产品使用期,提高使用率。循环经济对于化工行业实施节能减排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做到节能和减排。化工行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发展趋势。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各行各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大背景下,化工行业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形成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已经势在必行。未来几年内,技术含量高、有利于环保、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型化工项目将成为发展重点。这方面新安股份的有机硅和草甘膦的“氯循环”工艺是循环经济典范,公司将草甘膦生产中回收的氯甲烷用于有机硅生产的原料,而有机硅副产的盐酸又可以用于草甘膦生产,仅回收的氯甲烷就基本可以满足公司的需求,减少污染排放,且经济效益显著。
      
        
        CDM清洁发展机制将使国内相关企业从中受益
      
        
        2005年2月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的减排提供了三种灵活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最引人关注。清洁发展机制(CDM),即发达国家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合作开发和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最后核准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以算作发达国家指标。这一机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带来收入,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可以说是“双赢”: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通过合作可以获得资金和技术,有助于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合作,发达国家可以大幅度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高昂费用。
      
        
        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前需要减排的5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其中一半由国内完成,另一半约25亿吨需要通过CDM、联合履行和排放贸易完成,CDM和联合履行大概10亿到15亿吨。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之前,中国不承担减排义务。所以CDM机制对于拥有较大减排潜力的中国企业来讲是引进资金和技术的良好契机。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重点是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回收利用甲烷和煤层气。目前电力行业占中国潜在CDM市场的主要份额,化工正呈现出第二大减排潜力。
      
        
        CDM项目的实施,既可以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降低区域温室气体排放,又可以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截至2007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已为885个CDM项目出具了批准书,这些项目如果最终都能成功注册,根据合同转让的减排量总计约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转让收益总计约150亿美元,其中国家提取用于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金额将超过30亿美元。
      
        
        另外,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其管理中心已于今年11月9日在京启动。此举为中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为CDM项目所需资金一般都比较大,此次国家成立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极有可能使相关企业获得各方面的支持,这无疑给相关行业的优秀公司提供了新的利润空间,值得关注的企业有巨化股份[行情、资料、新闻、论坛]、三爱富[行情、资料、新闻、论坛]。
      
        
        行业内重点跟踪公司推介
      
        
        新安股份——有机硅、草甘膦龙头,循环经济典范公司的主营产品为以草甘膦为主的高效低毒农药、有机硅新材料及下游产品。新安股份是循环经济的典范,拥有比较完整的有机硅上下游产业链和独特的有机硅-草甘膦“氯循环”工艺,将草甘膦副产品氯甲烷用于有机硅生产,同时有机硅副产品盐酸用于草甘膦生产的资源循环利用专有技术,由此,它才得以凭借成本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公司草甘膦的原粉随着公司镇江2.5万吨新项目投产今年4月份投产,产能由4.6万吨/年达到目前的7.1万吨/吨,而新建二期2.5万吨项目也将于2008年3月份有望投产,但今年年底江南化工老厂的1.6万吨将停产,所以届时公司草甘膦的产能将达到8万吨。
      
        
        而公司目前有机硅总产能达9万吨/年,公司与国际有机硅巨头“迈图”合资的10万吨有机硅单体预计也将于08年底投产。此次与迈图的合做我们认为除了产能的扩张以外,还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单体的生产工艺和下游产品的拓展能力,可以说公司在技术以及下游产业拓展上已经走在同行业包括新星材料的前面。迈图作为国际有机硅的三大巨头之一(仅落后于道康宁),公司的有机硅生产技术是世界一流水平,而蓝星集团收购的罗地亚也在行业中也只能是第二集团的中游水平。目前公司下游产品有2万吨硅橡胶的产能,还有部分硅油、硅烷偶联机和白炭黑的产能,下游产品比例已占单体的约60%。此次与迈图合作将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公司在单体以及下游业务的开拓上将非常值得期待。
      
        
        公司2007年中报显示,其有机硅毛利高达48.87%,远高于新星材料的22.99%,主要原因首先是世界上唯一的实现氯循环工艺,成本优势显著;其次还有技术上新安也是有不小的优势,其单体的二甲选择性(衡量有机硅单体生产水平的最重要指标)达到85%,高于国内另一家有机硅龙头星新材料[行情、资料、新闻、论坛]3~4个百分点,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再次,公司在下游产品开拓方面的优势也有有助于公司平缓由于有机硅单体价格下跌带来的毛利率下滑。
      
        
        随着公司有机硅和草甘膦产能的扩大,国际合作的深入,我们非常看好新安股份未来的发展,我们预计新安股份07、08年的EPS分别为1.62和2.03元,我们给予新安股份“推荐”的投资评级。
      
        
        烟台万华——稳定成长,化工蓝筹由于MDI制造工艺的高壁垒,目前全球仅有8家公司(烟台万华、拜耳、巴斯夫、亨斯迈、陶氏、日本NPU、日本三井、锦湖三井)可以生产,其中烟台万华是我国仅有的一家MDI生产商。因此该行业处于典型的寡头垄断竞争状态。
      
        
        公司目前烟台万华和宁波万华的产能分别为12万吨和24万吨(宁波16改24的项目已于今年下半年完成),且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30万吨/年MDI装置二期项目,日前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预计将于2010年开始发挥效益,加上公司在光气化技术上取得了技术突破,宁波的16万吨产能将利用此技术于今年年底扩能到30万吨,烟台的12万吨产能也将扩能到16万吨,,估计烟台万华2007-2009年MDI产能将达到40万、46万和76万吨。二期MDI项目的实施将给公司未来5年的发展打下基础。
      
        
        建筑节能对聚氨酯的需求将极大地拉动MDI的需求,预计如果全部使用聚氨酯保温材料,对聚合MDI的需求将达到75万吨,未来我国MDI需求空间巨大。因此,无需担心巴斯夫和拜耳在中国建设的MDI产能释放我们判断,公司未来3-5年年均成长仍将维持30%以上。
      
        
        我们预计烟台万华07,08年的EPS分别为0.98、1.57元,考虑到公司在MDI行业的龙头地位,未来公司的业绩将保持平稳增长,我们给予公司“推荐”的评级。
      
        
        华星化工——引领草甘膦行业发展方向
      
        
        公司主营产品杀虫单/杀虫双,草甘膦等全部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符合国家农药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包括了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三大系列20多个原药60多个品种,是农药结构调整的受益者。随着公司一系列新增在建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未来几年将保持3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将成为我国品种最为齐全的农药公司。
      
        草甘膦是目前公司主要的农药产品之一,随着今年4月份新的1万吨产能的投产,产能已经达到1.5万吨/年。此外,公司与阿根廷ATANOR公司合资建设的年产4万吨双甘膦项目(合2.4万吨草甘膦),以及筹建中的重庆以天然气为源头的5万吨亚氨基二乙腈(合成草甘膦的中间体)项目将是公司未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用天然气合成亚胺基二乙腈来代替二乙醇胺进行合成IDA(亚胺基二乙酸)的方法,该法可以利用我国西南地区丰富的天然气提供相对廉价的原料,成本优势非常明显,有望引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预计公司年底将正式在重庆天然气化工园区开工建设年产5万吨亚胺基二乙腈项目,最早08年底将建成投产。
      
        
        此外,在双甘膦到草甘膦的工艺过程中,采用的是国际先进的空气氧化法(国内为双氧水氧化法),可节约原料成本近500元/吨,同时可使氧化收率提高至98%-99%(双氧水氧化相应数字85%),产品的毛利率将得到提高。公司半年报显示公司07年上半年的草甘膦毛利率水平已达到22.49%,也高于同行业的其它公司。随着公司产能的扩大以及新工艺的推广,公司草甘膦的盈利能力将有望进一步的提升。
      
        
        公司作为国内农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充足的项目储备以及天然气合成新工艺未来的推广将大幅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和业绩,公司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我们预测公司07,08年的EPS分别为0.52,0.91元,给予公司长期推荐。
      
        
        云天化——化肥、有机化工、玻纤和商贸的“四轮驱动”
      
        公司在“以肥为主、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下,已经形成了化肥、有机化工、玻纤、商贸“四轮驱动”的综合性产业格局。公司现已具备了78万吨尿素,22万吨玻纤,3万吨聚甲醛的年产能。随着新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公司08年玻纤产能将达到30万吨,08、09年聚甲醛的产量将分别达到5万吨和9万吨。尿素的比重不断下降,从01年的89%下降到07年中期的46%,与此同时,玻纤和聚甲醛等新材料产品的比重不断提升,特别是玻纤业务增长尤其迅速,从01年的10%上升到07年中期的39%。
      
        
        公司2007年上半年尿素业务毛利率为49.90%,虽然比上年同期降低了5.45个百分点,但仍然高居同行业第一的水平。但目前公司尿素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天然气的供应,公司处于天然气供气管网末端,地理位置较差,整体供气形势不容乐观,而且天然气在未来几年价格上涨将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公司也未雨绸缪,介入煤化工行业,积极拓展“煤头”化肥业务。云天化的子公司天安化工有限公司(公司持有59.9%的股权)正在建设50万吨/年的合成氨项目,预计2008年上半年可以开车达产,该套装置可以利用云南当地丰富的煤资源。此外,公司近日还公告了自筹资金6.12亿增资收购内蒙古呼伦贝尔金新化工51%的股权,将利用当地丰富优质的煤资源建设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项目。通过向“煤头”尿素产业进军,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化肥企业中的龙头地位,同时也将形成气头、煤头双向发展的局面,从而有效的分散风险。
      
        未来玻纤和聚甲醛将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增长点。目前云天化控股的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CPIC)共有6条玻纤生产线,F1线—F6线的设计产能分别为2万吨、2.5万吨、3万吨、3.6万吨、4.5万吨和6.5万吨,目前的总产能为22万吨,但实际产能分别为2.5万吨、3万吨、3.5万吨、3.6万吨、4.8~5万吨和7万吨。2007~2009年公司的玻纤产能处于快速扩张期,新增的F7线和F8线分别计划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上半年投产,届时08年的产能有望达到38万吨,这将成为未来重要利润增长点。另外,云天化控股的重庆天勤材料有限公司在CPIC的晏家工业园基地建设7600万平方米电子级玻纤布生产线目前也处于前期建设阶段。
      
        
        聚甲醛是一种通用型热塑性工程塑料,是产能仅次于尼龙和PC的第三大通用工程塑料,随着我国电子电器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及世界涂料需求量的增加,对聚甲醛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2006年国内聚甲醛的需求量约在28万吨左右,而国内实际产能仅为11万吨左右,对进口的依赖很大。公司目前已经拥有3万吨的年产能。
      
        
        此外,公司在重庆长寿区新建2万吨×3聚甲醛生产线正在进行施工安装,一期2万吨装置将于08年达产,届时,公司的产能将达到5万吨,到09年,随着二期、三期项目的投产,公司的产能将达到9万吨/年,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聚甲醛生产基地。
      
        
        公司玻纤和聚甲醛的扩张产能将在08,09年陆续投产,玻纤和聚甲醛业务将是未来的主要看点,公司业绩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07,08年的EPS1.26元和1.61元,给予“推荐”评级。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未来天然气的供应状况和价格变动,以及新建合成氨所采用的壳牌装置试车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
      
        双环科技——国内首家合成氨Shell牌装置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联碱法纯碱生产企业,也是我国乃至全球首家将Shell牌装置应用于合成氨生产的企业,对壳牌煤气化装置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壳牌装置是目前最先进的煤气化装置之一,公司使用便宜的粉煤来代替重油进行合成氨生产,合成氨生产成本将由此前的3500元/吨左右下降至2000元/吨左右,下降幅度接近50%。同时由于壳牌装置的碳转化率非常高,可以达到99%的水平,远高于国产造气装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基本上可以达到零污染排放,“节能减排”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2005年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之下,国内纯碱的产能扩张放缓,产量增速略小于需求增速,行业景气持续,价格有望继续保持目前高位运行。公司目前的产能为20万吨合成氨/年、60万吨联碱/年,目前公司利用自有技术对联碱系统进行填平补齐的工作也正在进行,联碱产量有望从目前的双六十万吨增加到双一百万吨,这是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保证。
      
        
        另外,公司利用自有国产固定床造气炉技术新上马的6万吨合成氨粉煤成型项目和10万吨精铵项目,已于今年7月开车投产;同时,今年7月投资9000万元收购的山西裕丰沁裕煤业有限公司(51%股权),在经过一年的试生产期之后,我们预计该煤矿明年下半年开始将会为公司每年带来3060-5100万元净利润。
      
        公司控股股东双环集团还拥有9亿余吨原盐地质储量,目前双环科技在集团许可下从事原盐开采用于联碱生产,从而保证了公司的原盐供给,也基本锁定了公司的原盐成本。目前的75万吨产能基本用于自用。目前公司还有50万吨新建的原盐项目已经竣工,公司目前实际的产能已经达到110万吨(将淘汰15万吨落后产能)。
      
        
        公司07年已成功实现扭亏,随着Shell牌装置的运行日趋稳定以及联碱产能的扩张,2008年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大幅的提升,另外宜化有望以双环科技为发展平台做大盐化工,公司无疑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我们对公司业绩预测分别为:07、08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25、0.51元,维持“推荐”评级。
      
        
        
        
        
        
        
        中国石化[行情、资料、新闻、论坛]协会预计,考虑到节能需求,2011年国内MDI的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以上。建议关注烟台万华[行情、资料、新闻、论坛]。
      
        
        目前全球只有五家公司巴斯夫、拜耳、陶氏化学、亨斯迈和烟台万华掌握MDI生产工艺核心技术,拥有较强的技术壁垒,呈现出一定的寡头垄断局面。
      
        
        有机硅——下游发展大有可为
      
        
        有机硅产品的结构中既含有“有机基团”,又含有“无机结构”,这种特殊分子结构使它集有机物的特性与无机物的功能于一身。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相比,有机硅产品的最突出性能是:耐温性、耐候性、电气绝缘性能、生理惰性、低表面张力和低表面能,被誉为“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建材(密封胶)、纺织(涂层)、轻工、医疗(生物材料)、机械、交通运输、塑料橡胶等各行业,下游产品牌号更是高达1万多种。以农药中的有机硅添加剂为例,它可以极大的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迅速发挥药效,促使喷雾药液快速吸收,且耐雨水冲刷,从而提高药效一倍以上,而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保证农产品的安全,符合长期环保的要求,但遗憾的是这些有机硅的下游终端产品几乎都掌握在国外大公司的手中。
      
        
        从有机硅工业的产业链来看,单体是有机硅工业的基础,而高附加值的有机硅下游产品则是整个产业链中最赚钱的部分,也是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以德固赛的涂料有机硅添加剂为例,他们从国内采购单体加工成成品,可以赚到100%的利润。国外主要有机硅巨头的利润大部分来自用自产单体开发出的各类有机硅下游产品,仅道康宁公司目前就约有7000种有机硅产品在销售,每年另有约900项产品在研。
      
        
        我国有机硅工业自2000年起进入高速发展期,2000~2006年我国有机硅单体的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分别由4.6万吨、14.1万吨增长至22.5万吨、50.1万吨,年均消费增长率为23.5%,同期自给率由32.6%提高到44.9%,我国已成为全球有机硅产、需发展最快的国家。2006年我国主要有机硅产品产能如下表所示。而有机硅工业投资的火热场面仍在继续,预计到2010年有机硅单体的新增产能将达到1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秸杆代木 万华零甲醛生态板获家具行业认可
2007年12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剑平
  ⊙本报记者 朱剑平
  

  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制造甲醛含量为零的板材,是万华生态板业公司突破世界难题的一个创举。自7月28日规模化生产以来,投入市场已近半年。12月7日,该公司董事长郭兴田在生态板业与北大志愿者战略合作签字时透露,目前这一新的行业已得到市场及产业链下游专业用户的认同,以华日家具、海沃斯、美克美家、好宜家等家具、装饰装修企业开始试用或与之进行战略合作。

  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环保总局联合提出了“以各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制造工业包装材料、密度板等轻型建筑材料”的联合攻关课题。烟台万华集团在此课题中担当重任。由于秸杆表面有一层蜡质的二氧化硅,现有的人造板生产中所用的脲醛胶等难以将其粘牢。烟台万华集团用纯生物对MDI进行改性,由此生产的改性MDI粘合剂能和秸杆表面的二氧化硅及植物纤维内的羟基反应,形成强力化学键,将秸杆在分子的层面上紧密结合。经检验,此类板材在硬度、阻燃性、温度适应性等各方面均领先当前的各种人造板材。据专家介绍,以往装修污染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板材中的脲醛胶粘合剂。脲醛胶是由尿素与甲醛反应生成。这种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在相同的条件与温度下,生成的脲醛胶又可还原成尿素与甲醛。而用MDI为原料做的粘合剂,根本没有甲醛,也无其它危害健康的挥发物,完全无毒无味。此类板材还解决了农民增收、森林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另据了解,随着零甲醛生态板获得市场认同,万华板业公司已开始在除湖北外,另在河南信阳、河南新乡、山东栖霞等三个地区筹建秸秆板生产线,以此建设国际性标准化示范生产线,在全国进行应用推广。公司计划三年内在国内粮食主产区建设10条生产线,同时以此为幅射,力争十年内建设50条秸秆板生产线,来缓解我国林木资源供需矛盾和秸秆禁烧等社会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第七次临时董事会决议公告
2007年12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股票简称:烟台万华    股票代码:600309    公告编号:临2007-31号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第七次临时董事会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对公告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负连带责任。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07年第七次临时董事会会议于2007年12月14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由董事长丁建生召集,会议应参加董事11人,实际参加董事11人。公司7名监事收悉全套会议资料,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法定人数。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议案》。

  为了进一步增强公司研发实力和实现公司国际化战略目标,经研究决定在美国休斯敦市设立研发中心——万华美国研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以化工产品研发为主,可以兼营法律所不禁止的其它业务,注册资本为20万美元,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由霍澎涛先生、华卫琦先生、李立民先生担任董事,由陈忠笑先生担任总经理。

  该公司的设立程序将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并在美国依法办理注册手续。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07年12月20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03.31股东人数11570    200706.30股东人数17408
而同一时期大股东华信减持近8千万股获利近40亿人民币.....而同一时期大股东华信的25%的股权以5亿人民币转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万华牵手世界500强林德集团  
来源: 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 2008年01月05日 03:00 作者:  
   
  证券时报记者  刘莎莎
  本报讯  就在上个月,烟台万华(600309)的控股子公司宁波万华与全球领先的气体和工程公司林德集团,签订了一份长期的独家供气合同,项目涉及投资额约为1.25亿美元。据悉,这是林德集团迄今在中国涉及金额最高的单项投资。
  从2010年,林德集团将向这个聚氨酯生产巨头位于宁波大榭开发区的世界级装置提供氧气和氮气。林德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宁波林德气体将建造两套日产1300吨氧气的空分装置和一个连接宁波大榭和北仑地区的长度为30公里的新管线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将用于向万华和宁波钢铁提供气体,并且为宁波市场生产日产量为800吨的液氮、液氧和液氩,同时还生产稀有气体氪和氙。
  “林德对这个项目的投资表明了我们在中国的长期承诺,巩固了林德在整个煤气化价值链上的专长。”林德集团董事Aldo Belloni博士说道:“与烟台万华这样的雄心勃勃的领先公司合作,印证了林德为中国支柱产业的成长带来了成功价值,而这种成功来自于我们所拥有的先进的气体生产和供应,以及气体工程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烟台万华董事长丁建生认为:“林德集团在中国是一个具备国际标准的质量和高度可靠的优异品牌,更重要的是,林德在中国市场的丰富经验和深度理解,使我们从这种伙伴关系中获益。”
  宁波万华目前拥有一个年产24万吨MDI的工厂,正在投资兴建一个新的MDI装置,集MDI、甲醇、氨和苯胺为一体的综合生产现场,使MDI的产能将达到世界级水平的年产60万吨。从2010年开始,宁波林德气体将为新的生产现场日供2000吨氧气和1000吨氮气。
  在新的设施于2010年投入运行之后,宁波林德气体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空气气体生产企业,氧和氮总产能将达到日产8000吨,同时建有长度为70公里的管线网络。预计到2012年,宁波林德气体可以向区域内客户提供各种规模、各种需求的气体。
  据了解,林德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气体和工程公司,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气体公司。在收购了BOC集团之后,林德集团的销售额达到了每年120亿欧元。目前,已经在中国的主要工业地区建有20个全资子公司、28个合资企业和100多个运营现场,员工人数超过2000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万华华信合成革有限公司2008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公告  
作者:
来源:
时间:2008-01-04 15:29
摘要:
正文:      烟台万华华信合成革有限公司2008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公告
    一、重要提示
    1、烟台万华华信合成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万华华信”)本期发行短期融资券已获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7]236号)文件备案。华夏银行为主承销商。
    2、本期共发行面值6.5亿元人民币短期融资券,期限为365天。每张面值为100元,共650万张。
    3、本期融资券的发行对象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投资者除外)。
    4、本期融资券在债权债务登记日的次一工作日,即可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人之间流通转让。
    5、本公告仅对发行烟台万华华信合成革有限公司2008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的有关事宜向投资者做扼要说明,不构成本期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投资建议。投资者欲了解本期融资券的详细情况,敬请阅读《烟台万华华信合成革有限公司2008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
    该募集说明书已刊登于中国货币网(www.chinamoney.com.cn)和中国债券信息网(www.chinabond.com.cn)。
    二、释义
    除非文中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1、万华华信、本公司:烟台万华华信合成革有限公司
    2、短期融资券: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的规定发行的短期融资券。
    3、募集说明书:指《烟台万华华信合成革有限公司2008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
    4、本期发行:指本公司本期发行6.5亿元短期融资券。
    5、主承销商、华夏银行:指主承销商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承销团:指主承销商华夏银行为本期融资券发行组建的承销团。
    7、人民银行:指中国人民银行。
    8、托管机构: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9、银行间市场: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10、投资者、发行对象: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投资者除外)。
    11、工作日:指中国的商业银行的对公营业日(不包括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
    12、元:如无特别说明,指人民币元。
    三、本期发行基本情况
    1、短期融资券名称:烟台万华华信合成革有限公司2008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
    2、本期发行规模(面值):6.5亿元。
    3、期限:365 天。
    4、币种:人民币。
    5、发行方式:本期短期融资券由主承销商组织承销团,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采用簿记建档集中配售的方式,贴现发行。
    6、认购单位面值:100 元。
    7、票面利率:无。
    8、发行价格:按簿记建档结果确定。
    9、起息日: 2008年1月10日。
    10、到期日:2009年1月9日(如遇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下一工作日)。
    11、到期兑付金额:按面值兑付。
    12、承销方式:组织承销团,主承销商余额包销。
    13、发行日期: 2008年1月9日。
    14、分销期限: 2008年1月9日至2008年1月10日。
    15、缴款日: 2008年1月10日。
    16、余额限制:本公司待偿还短期融资券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3亿元。
    17、信用评级: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给予本期融资券信用等级为【A-1】; 发行人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
    18、托管方式:采用实名记账方式。
    19、托管机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20、上市交易:本期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在起息日后第二个工作日即可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
    21、交易市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22、兑付方式:托管机构代理兑付。
    23、税务提示: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本期短期融资券的任何支付不扣减税项。
    24、适用法律:本期所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所有法律条款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5、发行对象: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投资者除外)。
    26、担保状况:无担保。
    27、手续费率:本期短期融资券的承销手续费率为0.1%,兑付手续费率为0%。
    四、本期发行安排
    1、2008年1月4日: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中国货币网发布发行公告、募集说明书等。
    2、2008年1月9日:安排簿记建档。
    承销团成员于上午8:30至11:30将加盖公章的《申购要约》传真给主承销商,主承销商据此统计有效申购量;主承销商向获得配售的承销团成员传真《烟台万华华信合成革有限公司2008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配售确认及缴款通知书》;
    3、2008年1月9日至2008年1月10日:承销团成员按照各自承销数量对投资者进行分销。
    4、2008年1月10日(缴款日):中午11时之前,各承销团成员将承销款划至以下指定账户:
    户名: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账号:2160401
    开户银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支付系统行号:304100040000
    汇款用途:万华华信2008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承销款
    5、2008年1月10日(缴款日)中午12 时之前:本公司向托管机构
    提供本期短期融资券的资金到账确认书;同日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中国货币网公布发行规模、发行价格、发行收益率、发行期限等情况。
    6、2008年1月11日(缴款日后一工作日):本期短期融资券开始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转让。
    五、本公司偿债能力和保障措施
    本公司近年销售收入保持稳健增长,随着产能扩大,盈利能力逐渐加强,同时本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合理,资产流动性较强,有能力到期偿还融资券本息。
    本公司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及净流量充足。根据预测, 2007年和2008年本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可以基本覆盖本次发行的短期融资券额度,故本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偿还本期融资券。
    本公司已取得多家银行授信额度,目前仍有大量未使用的授信额度,这将帮助解决可能出现的融资券到期时的流动资金暂时周转问题,本公司有能力通过银行贷款保证融资券的偿付。
    本公司拥有上市公司烟台万华(600309)的控股股权,可为本次融资券本息偿还提供最终保证。本公司可通过出售这部分股权,收回现金用于补充偿债资金缺口。
    本公司已制定了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并设置有专门的资金管理机构。每月资金收支都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鉴于短期融资券跨年度的特点,本公司拟制订《短期融资券申请、使用及偿付管理办法》,以规范融资券募集资金使用范围、用途,确保到期本息偿还。
    六、本公司和主承销商
    一、本公司
    烟台万华华信合成革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幸福南路7号
    联系人:刘昌军、迟雷钧
    电话:0535-6837475
    传真:0535-6837475
    邮政编码:264002
    二、主承销商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2号华夏银行大厦
    联系人:杨冀
    电话: 010-85238996
    传真: 010-85238453
    邮政编码:10000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万华自主创新纪实
【】  原文链接:http://www.58188.com/news/2008/1-7/464756.html  
        自主创新赶超世界领先铸就民族产业辉煌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烟台万华或万华)成立于1998年12月20日,是山东省第一家先改制后上市的股份制公司。烟台万华成立后的连续六年,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2、2003年烟台万华连续两年在中国上市公司石化板块综合绩效排名第一,2004、2005和2006年连续入选未来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蓝筹股??漂亮50,在《证券时报》举办的“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百强”中,烟台万华名列“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百强”第二名。
      
        
        烟台万华目前主导产品为MDI系列异氰酸酯。MDI(异氰酸酯)是制备聚氨酯的最主要原料,聚氨酯属于高分子新材料,具有橡胶、塑料的双重优点,尤其是在隔热、隔音、耐磨、耐油、弹性等方面有其它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轻工、纺织、化工、家电、交通运输、军工、航天等领域。
      
        
        2002年,在“中国MDI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和“4万吨/年MDI制造技术开发项目鉴定验收会”上,老一辈的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冠荣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讲到:烟台万华在消化吸收引进装置的基础上,瞄准国际领先,立足于自主技术创新,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研究开发,终于开发成功并拥有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MDI制造技术,使中国成为继德、美和日之后第四个掌握MDI制造技术的国家。在中国石化业中,像烟台万华这样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封锁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例子可谓凤毛麟角,烟台万华自主创新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和推广。
      
        
        烟台万华的自主创新历程说明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具备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是引进不到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是买不来,真正的核心技术只能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得到。
      
        
        2005年,中国石油化工协会会长李勇武在参观了烟台万华宁波工业园之后说:烟台万华创造了中国石化工业的一个奇迹,是中国化工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烟台万华的经验证明了:只要坚定自强不息、振兴民族产业的信念,在消化引进装置的基础上,敢于大胆瞄准国际领先,坚持不懈地开展艰苦卓越的自主再创新,就能摆脱了中国企业“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在国外跨国公司垄断的高技术产品领域中,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封锁,铸就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自主品牌。
      
        
        跨国公司的疏忽,万华进入MDI产业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日处在蜜月期,为解决十亿人民的穿鞋问题,中国决定从日本引进聚氨酯合成革生产装置。由于当时中国不能生产聚氨酯合成革所需要的原料?MDI,作为合成革的配套装置,从欧洲在日本的合资公司引进一套比较落后的、相当于欧美六十年代水平的年产一万吨MDI生产装置,据说还没有经过欧洲技术所有方的同意。
      
        
        就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烟台万华引进来也只是欧美公司六十年代水平的生产装置和生产许可证,真正的技术是怎样研究开发出来的并不掌握。
      
        
        MDI属高技术产品,市场前景极好,技术复杂,开发难度极大,新竞争者很难进入,全球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
      
        
        跨国公司的一时疏忽,使烟台万华有机会进入这个高垄断但又朝气蓬勃的MDI产业。
      
        
        但是由于工艺落后且不掌握技术,万华人没想到,MDI这只桀骜不驯的“猛虎”给他们带来的是艰苦的磨难和严峻的挑战。
      
        
        历尽磨难,消化引进装置
      
        
        由于烟台万华引进的是生产装置和生产许可证,日本专家仅仅告诉如何操作装置而已,这就是所谓“钥匙工厂,成套引进”。1984年初,日方开始向烟台万华“交钥匙”。然而,“钥匙”到了万华人手里很快就不灵了,装置不能满负荷运转,且运转极不稳定,这套装置的年产量始终徘徊在五、六千吨,每月数次停止运转进行突击抢修。舆论哗然:“中国人真的不行吗?”。
      
        
        天道酬勤,历经磨难的万华人逐渐开始了解这个怪物的脾气,终于找出了“钥匙”到中方手中不灵的原因。
      
        
        找到了装置不稳定的原因,万华人有了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信心。于是万华人开始通过动手核算搞各种方案,来解决装置稳定的问题,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数据。在此基础上,公司领导又带着实践中遇到的运转问题和积累数据,与有关研究机构合作,希望能够从实践和理论上破解MDI装置及其运行规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陆续采取了多项改造措施之后,烟台万华的MDI装置的运转终于开始稳定了,1988年达到了80%的产能。靠自己进行技术改造的初步成功,万华人第一次尝到了消化吸收改造带来的好处,鼓舞了万华人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的信心,也萌生了引进先进技术进行进一步扩张的渴望。
      
        
        然而,从烟台万华引进MDI装置之日起,跨国巨头们就开始盘算着把烟台万华为代表的中国MDI产业扼杀于萌芽之中。
      
        
        饱受屈辱,技术引进的梦想破灭
      
        
        1988年,为了生存和发展,天真的万华人希望能够通过市场换技术,踏上了一段屈辱的技术引进之旅。
      
        
        万华人首先想到去找自己的日本老师,日方明确表示:新技术不能给,用老技术改造老装置只能提高2千吨/年的产能,而且开出天价的技术软件转让费。最终,由于条件苛刻,满怀希望的万华人眼睁睁看着日本老师把技术引进的大门紧紧地关上了。
      
        
        接下来万华开始和欧美跨国公司谈技术引进,他们除了让万华多添几度失望,技术引进依然没有任何进展。万华人觉得原因可能自己的面子不够,就通过与中石化合资,请中石化出面来引进新技术。欧美跨国公司对中石化引进技术的要求只是敷衍而已,实质都想在中国独资建厂。最终,万华人只能空手打道回府。
      
        
        在屡遭碰壁之后,欧美的某跨国巨头伸出了橄榄枝。为了显示自己的合作诚意,喜出望外的万华人就领着他们到烟台MDI装置仔细地看,领着他们到全国调查市场。当了解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能之后,外方决定自己在中国建厂,万华技术引进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
      
        
        经过一番屈辱经历之后,万华人终于领悟出来一个道理: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技术是引进不到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买不来的。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跨国公司必然对其拥有的、市场潜力巨大的技术进行封锁垄断,对任何潜在的进入者都会竭力进行围追堵截,更谈不上技术转让了。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引进的希望虽然破灭了,然而万华人的一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信念却得到锤炼和升华。经历内忧外患的万华人都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自己不是一般的企业,它是中国聚氨酯产业的根据地,它支撑着中国聚氨酯产业的发展。如果万华不能掌握MDI的制造技术,中国的聚氨酯工业就会掌控在国外跨国公司手里。不管跨国公司如何在技术上对我们如何封锁,也不管开发技术的难度有多大,万华人决心非把它做起来不可,这已经成为一种融入到血液里的感情,变成万华人一种强大的精神的动力。
      
        
        知耻而后勇,一个新的希望开始在万华人心中诞生了!
      
        
        逼上梁山一条路??自主创新求发展
      
        
        四处碰壁之后,万华的领导人开始了一种痛苦而冷静的思考。1993年,万华人发现10年前引进的装置寿命已到期,新技术引进无门,自己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大的突破,产品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万华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眼看着等下去万华只能死路一条。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企业发展的道路该怎么走呢?万华人发现摆在自己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被竞争对手挤垮?要么与他们放手一搏?
      
        
        自古华山一条路,置之死地而后生,与其等待跨国公司把自己扼杀,不如自主创新闯生路。烟台万华终于开始走上了一条自我创新的道路。
      
        
        事实上,万华人一直在不停地消化引进装置,在走访跨国公司的过程中,万华人也总是带着问题交流和学习。敢于选择走自我创新的道路,万华人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是经历了多年积累和准备。
      
        
        从1993年9月起,万华开始攻关MDI装置的核心??技术软件包,连续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94年产量达到了近9千吨,95年达到了1万吨。当烟台万华产能96年到了1.5万吨的时候,标志着万华人已经完全消化了日本引进装置的技术,打开这个神秘的“黑匣子”。
      
        
        万华人再接再厉,瞄准国际领先,通过采取先进的开发模式和组织网络,对装置多处关键环节集中优势力量攻关。1999年终于开发出拥有自主产权的年产2万吨MDI制造技术,2000年至2006年又成功开发成功4万吨/年、8万吨/年、16万吨/年和20万吨/年的MDI制造技术。烟台万华在MDI制造技术上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中国异氰酸酯行业前无古人、国无先例的奇迹,一举使中国成为继德、美、日之外的第四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技术封锁。这一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高技术产品领域,再也不受外国人的扼制。此举为我国民族MDI乃至聚氨酯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一块里程碑。
      
        
        万华人把磨难当成学习机会,把屈辱化作拼搏动力,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自主创新道路。万华人也不满足眼前的成功,欢庆之余,万华人又启航一个更大的梦想??创立聚氨酯工业的民族品牌。
      
        
        杀出重围,创立民族的自主品牌
      
        
        烟台万华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之后,另外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又开始了。
      
        
        看到中国MDI市场的潜力巨大,跨国公司们纷纷抢滩中国。随着烟台万华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成功,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经具备了与跨国公司抗衡的实力,成本又相对较低,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1998年的末尾在2002年跃居首位。烟台万华的崛起,跨国公司感受到了压力,都把烟台万华作为其在亚太地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开始在中国市场上以倾销为手段加大对烟台万华的围追堵截。有的公司的倾销幅度接近70%。烟台万华是国内唯一生产MDI的企业。如果一旦被跨国公司挤垮,他们将长期控制我国MDI市场,从而造成国内MDI的下游聚氨酯产业完全受制于人。
      
        
        2002年8月5日,烟台万华果断地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反倾销申诉,国家相关通过调查决定立案取证。为了中国聚氨酯产业的健康发展,2003年11月6日,烟台万华又向国家相关机关提出反倾销撤诉。至此,烟台万华利用中国加入WTO后的商业准则,以“四渡赤水”的谋略,突破跨国公司围追堵截,打了一场漂亮保护中国幼稚的MDI产业的突破战,为民族MDI产业的发展赢得了极为宝贵的发展机会。
      
        
        烟台万华反倾销手段的有效运用,对于树立万华民族品牌意义重大。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采取的对一些跨国公司的MDI进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为国内企业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烟台万华探索出了一条中国企业如何在受损害初期就有效利用WTO规则及时地拿起反倾销合法武器保护自身与国家利益的路子,特别是保障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MDI技术的顺利产业化,为我国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进行技术再创新,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开辟了一条新路。
      
        
        万华人深知反倾销策略的应用只是阶段性手段,持续创新才能具有永久的生命力。1998年底开始,沐浴着股份制改造的春风,烟台万华焕发了更加强大的活力,开启了两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工程:创新工程和人才工程。今天,万华人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喜欢用一个简洁的公式:成功=创新+人才。
      
        
        98年万华实施的“创新工程”目的是要瞄准国际最领先的技术,真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烟台万华在原来1.5万吨产能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开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MDI制造技术。2003年12月,烟台万华自主开发出年产16万吨的MDI制造技术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万华宁波工业园的MDI工程建设,把自主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工业化生产,也把热血沸腾的万华人民族自豪感转化为了现实。
      
        
        20年磨一剑,烟台万华打破了国外巨头的技术封锁,最终掌握了MDI生产技术,烟台万华以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实现了在国外封锁的高技术大化工产品领域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品牌的梦想。正是这种在知耻而后勇式的对自主创新的执著追求,铸就了烟台万华的核心竞争力,成就了烟台万华作为中国聚氨酯工业的民族品牌。
      
        
        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20多年来,在于国际化工巨头的短兵相接的竞争合作过程中,万华人摸索出了一套自主创新的成功做法。
      
        
        在烟台万华自主创新过程中,公司领导牢牢把握技术创新这条主线,围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发展动力,使公司逐渐具备了国际竞争的内在优势。烟台万华一贯注重科技投入,每年投入的科研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目前万华拥有大量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的科研设施,主要产品和技术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
      
        
        从烟台万华的实践来看,自主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观念创新是先导、体制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主线、管理创新是基础、文化创新是保证。
      
        
        经营人才,为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烟台万华看来,人才又是创新的不竭动力,离开人才,一切的创新活动都无从谈起。烟台万华坚持“人才是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价值”和“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人才理念,特别注重人才经营,实施了以“引才、育才、借才、用才、留才”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程,为自主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烟台万华为了“广聚英才,共创伟业”,首先把学术带头人作为主要引进目标。万华主要领导求贤若渴,实施全员荐才和伯乐奖,在国内外分别引进了化学工程和化工过程工程化计算机软件开发、化学基础工艺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公司配以良好的研究开发环境,与原来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目前,目前万华聚集了国内MDI、聚氨酯相关领域的大批专家和高科技人才,拥有一支以化工工艺为主,兼有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化学分析、化工设备、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发队伍:以20位海内外博士、120多位硕士为骨干,活跃于公司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工程开发等众多领域。
      
        
        烟台万华提倡“终身学习,学以致用”,从基层员工到总经理都需不断充电,以适应市场竞争和公司发展的需要。所有高层分期分批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读取EMBA学位,学术带头人要求每年必须出国参加专业对口方面国际学术会议,中层干部要求具备MBA知识,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合办了MBA远程教育班,基层生产员工与国内高校合办了化工工艺和自动化控制两个大专班,在公司上下形成了一种学习的氛围。
      
        
        烟台万华采取灵活措施,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人才资源。针对一些高层次人才,烟台万华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借“外脑”发展,聘请了多名欧美籍顾问,并聘请了法律、税务、国际收购兼并等方面专门顾问。公司还实施“银发工程”,聘请国外跨国公司已退休的技术专家、市场专家和管理专家为公司做咨询,为万华的发展献技献力。同时,公司还聘请了多位国内专家学者作为发展战略顾问。
      
        
        烟台万华倡导“用人用长处,有为就有位”的用人策略,重用在各方面能为万华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才。对20%骨干而言,最关键的要用事业留人,烟台万华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体现个人价值干事业的环境,然后再辅之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
      
        
        创新无止境,奔向太阳和世界的路
      
        
        2004年10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视察万华宁波工业园时指出:中国政府支持万华这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做强、做大并走向国际化。这对于像烟台万华这样志在走国际化道路的民族品牌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不管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聚氨酯一直是朝阳产业。MDI自上世纪6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发展速度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近十年来全球需求年均增速超过9%,接近全球GDP增速的3倍。亚太等新兴MDI市场需求增长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其中中国又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过去五年,中国MDI市场需求年均增速超过27%,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MDI消费国,2006年消费量超过50万吨。目前,中国人均聚氨酯消费量不到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的10%,自给率只有24%。巨大的市场空间给万华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
      
        
        烟台万华在聚氨酯行业的崛起,不但有力地支持了下游轻工、纺织、家电等相关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而且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建材、军工诸多领域。未来中国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MDI更是大有可为。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MDI制备的聚氨酯硬质泡沫是目前隔热性最好的节能建材。在欧美发达国家,MDI第一大应有领域为节能建材,而目前中国只有5%的建筑采用节能建材,而由MDI制造的聚氨酯节能建材只占其中10%左右,所以节能建材在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必将大显身手。在建设部成立的推动聚氨酯在中国节能建材应用推广的领导小组中,烟台万华任副组长,加快推进聚氨酯在节能建材领域的应用。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MDI制备的生态粘合剂,可以把农作物秸秆变成零甲醛的环保家具和装饰材料,不仅不用焚烧农作物秸秆,而且不用砍伐森林,也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由于MDI是全球化产业,如果万华偏安于中国市场之一隅,无异于坐以待毙。国外跨国公司无一例外地在全球来配置资源和进行市场拓展。MDI制造所需的石油、天然气等基本原料,中国都相对短缺;同时,北美、欧洲MDI市场需求量超过100万吨,中国周边俄罗斯、南亚、东南亚、中亚等新兴市场需求强劲且没有MDI生产厂,这为烟台万华MDI做强、做大并走向世界提供了市场空间。
      
        
        所以,未来万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包括第一资源??人才),参与全球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两年前,万华产品开始出口,目前万华的产品已进入5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此之外,公司在国外设有多处分公司和办事处。在海外聚氨酯展览会上,烟台万华又与国外跨国大公司同台亮相,引起轰动。
      
        
        走向世界是万华未来进一步腾飞的唯一选择,万华未来实施的是3I国际化战略(即一切达到国际标准、具备综合国际竞争实力和国际化运营),最终要把万华建设成为国际化公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万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 14:13 新浪财经


  从年产只有五六千吨到年产二十万吨,烟台万华和中国聚氨酯工业走过了艰难又辉煌的10年。今天,烟台万华自主创新之路终结硕果:其“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近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不仅仅是烟台万华自主创新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中国聚氨酯工业与国际巨头博弈过程中的又一次胜利、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成功典范。

  MDI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系列产品的英文缩写,是制备聚氨酯的主要原料。聚氨酯是世界第五大塑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弹性、耐磨性、耐油性,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近二十年来,全球MDI需求增长是GDP增速的2倍,2006年全球消费400万吨以上,而中国对MDI需求增速是GDP增速的3倍,06年消费超过60万吨,列全球第二。但是现实情况是,MDI制造过程极其复杂,国内目前只有烟台万华一家依靠自力更生获得突破,依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生产技术与国际巨头“同场竞技”。

  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20万吨大规模MDI制造技术与全套生产线,是目前国内依靠自主创新、自力更生制造的产量最大的MDI生产装置。这一项目采用了多级全连续缩合反应技术开发、高效液膜射流光气化反应技术开发、精馏-结晶一体化MDI分离技术开发、废CO2与纯氧、焦炭联合制备CO技术开发、盐水回收利用技术把MDI装置产业的废盐水和氯碱装置产生的淡盐水通过氧化还原综合处理等一系列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不仅在万华宁波工业园成功实现产业化,装置运转稳定,而且大大降低了装置能耗,比跨国公司的能耗降低了近10%,同等规模的MDI投资也比跨国公司低30-40%,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

  烟台万华和中国聚氨酯工业并非从一开始就一帆风顺、能够参与到国际聚氨酯产业的竞争之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为给聚氨酯合成革生产线配套,烟台万华从日本引进了一套相当于国际60年代技术水平的1万吨/年的MDI生产装置。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装置运行十分艰难,产量一直徘徊在五六千吨,而且产品质量也很不稳定。在装置工艺落后、消耗高、质量差、明显缺乏竞争力的情况下,万华曾多次请求国外公司转让MDI技术,屡遭拒绝。而且国外巨头纷纷看中中国市场,只对自己投资在中国市场建厂感兴趣。

  在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面对国外巨头千方百计要把中国聚氨酯工业扼杀在摇篮里的企图,烟台万华决定自力更生。他们从改造老设备着手摸索MDI制造的基础工艺、技术入手,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自主设计制造MDI生产线,再到今天实现了年产20万吨超大规模生产技术的成功。烟台万华董事长丁建生感慨地表示,烟台万华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万华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更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正是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为烟台万华也为中国聚氨酯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能够与国际同行同场竞技的条件。

  业内相关人士普遍对这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给予了积极评价,他们认为,在国际巨头寡头垄断的行业内取得突破本身就是一大壮举,而MDI生产技术原先一直为国外独有,一切从零开始能够获得如此成就,能够在国际聚氨酯工业中有着够分量的话语权、能够与国际百年巨头展开正面竞争,烟台万华不但是中国聚氨酯工业的骄傲,更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最具代表性的典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终有收获,企业一样,个人也一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攻守自如 烟台万华高技术筑成“护城墙”
2008年01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剑平

  烟台万华宁波工业园 资料图


  ⊙本报记者 朱剑平
  

  1月8日,烟台万华“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高技术壁垒再次得到确认。然而,烟台万华被资本市场看好的“高城墙”,却是经数年修建而成,其中极其艰难曲折。

  

  技术创新

  置于死地而后生

  MDI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系列产品的英文缩写,是制备聚氨酯的主要原料。聚氨酯是世界第五大塑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弹性、耐磨性、耐油性,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近二十年来,其需求增长是GDP的数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烟台万华从日本引进了一套相当于国际60年代技术水平的1万吨/年的MDI生产装置。

  从此万华开始了艰苦的磨难。万华引进来的只是生产装置和生产许可证,真正的技术是怎样研究开发出来的并不掌握。生产装置引进来后,不能满负荷运转,且运转极不稳定,年产量始终徘徊在五、六千吨,每月数次停止运转进行突击抢修。

  万华开始通过动手核算搞各种方案,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研究数据。在陆续采取了多项改造措施之后, MDI装置运转终于开始稳定了,1988年达到了80%的产能。但这显然不足以维持企业的长久生存。万华开始与日本、欧美行业巨头谈技术引进,但没有任何进展。

  1993年,万华引进的装置寿命已到期。新技术引进无门,自己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突破,产品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眼看着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万华人终于领悟: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技术是引进不到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买不来的。如果万华不能掌握MDI的制造技术,中国的聚氨酯工业就会掌控在国外跨国公司手里。万华开始自主创新。

  从1993年9月起,万华开始攻关MDI装置的核心——技术软件包,连续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1994年产量达到了近9千吨,1995年达到1万吨,1996年提高到了1.5万吨,这也标志着万华人已经打开了技术软件包这个神秘的“黑匣子”。

  万华人再接再厉,瞄准国际领先,通过采取先进的开发模式和组织网络,对装置多处关键环节集中优势力量攻关。1999年终于开发出拥有自主产权的年产2万吨MDI制造技术,2000年至2006年又成功开发4万吨/年、8万吨/年、16万吨/年和20万吨/年的MDI制造技术。

  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20万吨MDI制造技术与生产线,是目前国内依靠自主创新制造的最大的MDI生产装置。这一项目采用了多级全连续缩合反应技术开发等一系列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不仅在万华宁波工业园成功实现产业化,装置运转稳定,而且大大降低了装置能耗,比跨国公司的能耗降低了近10%,同等规模的MDI投资也比跨国公司低30%至40%,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

  烟台万华在MDI制造技术上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到达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成为继德、美、日之外的第四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这一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高技术产品领域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技术封锁。

  

  遭遇倾销

  “四渡赤水”打市场

  1999年万华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2万吨MDI制造技术,意味着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与此同时,另外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又开始了。看到中国MDI市场的潜力巨大,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

  无论在世界哪个地区,聚氨酯一直是朝阳产业。MDI自上世纪6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全球MDI需求增长是GDP增速的2倍,而中国对MDI需求增速是GDP增速的3倍。过去五年,中国MDI市场需求年均增速超过27%,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MDI消费国,中国人均聚氨酯消费量不到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的10%。巨大的市场空间给万华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

  随着烟台万华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成功,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经具备了与跨国公司抗衡的实力,国内市场占有率由1998年的末尾到2002年跃居首位。万华的崛起,跨国公司感受到了压力,开始在中国市场上以倾销为手段加大对万华的围追堵截,有的公司倾销幅度接近70%。

  2002年8月5日,万华果断地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反倾销申诉,国家通过调查决定立案取证,这为中国幼稚的聚氨酯产业发展赢得了宝贵时间。2003年11月6日,为了全行业利益,万华又向国家相关机关提出反倾销撤诉。至此,万华利用中国加入WTO后的商业准则,以“四渡赤水”的谋略,突破跨国公司围追堵截,打了一场保护中国幼稚MDI产业的漂亮突破战。

  烟台万华在聚氨酯行业的崛起,不但有力地支持了下游轻工、纺织、家电等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建材、军工诸多领域。未来中国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MDI更是大有可为。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MDI制备的聚氨酯硬质泡沫是目前隔热性最好的节能建材。在欧美发达国家,MDI第一大应有领域为节能建材,而目前中国只有5%的建筑采用节能建材,而由MDI制造的聚氨酯节能建材只占其中10%左右。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MDI制备的生态粘合剂,可以把农作物秸秆变成零甲醛的环保家具和装饰材料,不仅不用焚烧农作物秸秆,而且不用砍伐森林,也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烟台万华董事长丁建生感慨地表示,正是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为烟台万华也为中国聚氨酯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MDI是全球化产业,如果万华偏安于中国市场之一隅,无异于坐以待毙。北美、欧洲MDI市场需求量超过100万吨,中国周边俄罗斯、南亚、东南亚、中亚等新兴市场需求强劲且没有MDI生产厂,这为烟台万华MDI做强、做大并走向世界提供了市场空间。未来万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万华董事长兼总经理丁建生:打造上下游一体化国际MDI生产商(2008/01/11 09:30:00)

??日前,烟台万华(600309)“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烟台万华也成为亚太规模最大、最有竞争力的MDI制造商。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烟台万华董事长兼总经理丁建生。
? 记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对万华自主创新之路的总结和激励。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此次获奖项目的情况。
? 丁建生:万华是目前我国唯一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企业,MDI制造过程极其复杂,公司研究开发的20万吨大规模MDI制造技术不仅意味着万华掌握了世界上单套规模最大的MDI生产技术,也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最成熟的MDI技术,标志着我国的MDI生产技术已跨入世界MDI制造技术的领先行列。
? 该项目不仅在万华宁波工业园成功实现产业化,装置运转稳定,而且大大降低了装置能耗,比跨国公司的能耗降低了近10%,同等规模的MDI投资也比跨国公司低30%-40%,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五年来,万华不仅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而且扭转了我国MDI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拉动下游产业形成了1500亿元产值。
? 记者:万华每年投入研发的比例是多少?去年12月公司公告在美国建研发中心,目前的进展情况怎样?
? 丁建生:公司目前每年的研发费用占比接近5%。公司的主要研发机构是设北京研究院。美国研发中心目前规模不大,租用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研发。美国研发中心在万华的发展规划中是一个海外的平台,为的是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全球MDI、聚氨酯相关领域的人才。
? 记者:万华近年来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 丁建生:烟台万华成立后连续六年,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我们占有36%的国内市场,比第二位高出一倍,并开始与国际巨头合作。2006年万华销售50亿元,税后利润超过8亿元,处于持续稳定发展。
? 记者:自主创新带来了产能的扩张,但产能也不可能无限膨胀,您对MDI未来的前景怎么看?
? 丁建生:未来万华的产能设计上可望达到90万吨,但公司会根据市场状况来控制产能释放速度,不会盲目扩张。
? 过去五年,中国MDI市场需求年均增速超过27%,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MDI消费国,2006年消费量超过50万吨。目前,中国人均聚氨酯消费量不到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的10%,自给率只有24%。未来几年,中国MDI需求量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随着“十一五”规划的颁布实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中,MDI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记者:近年来,万华一直在做延伸MDI产业链的努力,公司在开拓MDI上下游领域有什么计划?
? 丁建生:作为MDI上游原料,目前国内苯胺行业竞争激烈,苯胺价格较低。但万华每年需要超过70万吨的苯胺作为原料,需求的规模太大,市场上现有的上游产品生产规模都太小,所以不能完全依靠从市场上购买,必须自己解决一部分来保证原料供应和价格的稳定。我们希望原料供应以自己生产为主,50%-60%自己生产,外面采购为辅。
? 公司也在积极发展上游煤化工,新建的苯胺产能为36万吨,世界规模最大;硝基苯产能40万吨,也是世界最大。万华还自己生产合成甲醇,甲醇氧化成甲醛,成为MDI的原料;另一部分生产合成氨,制造硝酸,生产硝基苯,再与氢气反应制成苯胺和甲醛,也是MDI的生产原料;剩下的煤渣用来做水泥,不污染环境,符合循环经济的概念。
? 下游发展包括生态秸秆板、建筑节能和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考虑到国内下游产业发展还不成熟,万华集团层面组建了生态板业和建筑节能两个公司,把有很好经济社会效应的下游产业拉动起来,立足现有的产品,横向开发其他品种的产品。
? 记者:烟台万华的国际化战略进展如何?
? 丁建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万华已然是一个国际化公司。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国外的,我们的市场是全球的。从全球视野来看,万华目前是中国唯一、亚太最大的MDI生产企业。在产能增加之后,将成为全球第三大MDI生产商,宁波园区也将成为全球在一个地点上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合理、成本最低的MDI生产园区。
? 万华2000年开始谋划全球布局,从2001年开始出口,现在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排除将来在国外建设生产基地。
? 万华的产品在国外不打价格战、不卖低价,价格甚至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更高,因为产品质量好,几项指标在行业内都是最高的。另外,走向国际化必然要吸收国际化的人才、国际化管理,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要实现本土化,万华欧洲公司的经理都是欧洲人。未来万华的进一步发展将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参与全球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
?
?出处:中国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习惯坚持资料搜集,有没有搜集来资料的分析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力机构持仓(2007-12-31)
截至2007-12-31 ,共19家主力机构(基金19家)持有烟台万华,持仓量总计1.46亿股,占流通A股17.75%。
其中,基金持仓与2007-09-30相比:
增仓:5家,增持779万股
减仓:6家,减持1251万股
新出现在主力名单中:4家,持有1823万股
从主力名单中消失:16家,原持有1.15亿股
注:此数据依据最新的基金投资组合与公司财务报告合并计算得出。目前共有209家基金披露2007-12-31投资组合,烟台万华尚未披露2007-12-31财务报告。
各类机构持股比例如下图所示:




机构类型 家数 合计持股数(万) 合计持股比例(%)
基金 19 14612.05 17.75
其余流通股东  67730.59 82.25

机构名称 机构类型 持股数(万) 占流通股本
比例(%) 较2007-09-30
持股变动数(万)  
南方绩优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2771.78 3.37 -554
华安宏利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2222.00 2.70 -174
泰和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1533.00 1.86 533
安顺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1388.00 1.69 -120
安信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920.00 1.12 -40
华宝兴业收益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858.00 1.04 858
嘉实优质企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751.95 0.91 752
海富通风格优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728.90 0.89 0      
华宝兴业动力组合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710.00 0.86 147
兴业全球视野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645.89 0.78 0      
华宝兴业先进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500.00 0.61 0
建信恒久价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404.95 0.49 -324
汇丰晋信龙腾股票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309.93 0.38 88
海富通强化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294.78 0.36 0      
宝康灵活配置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210.00 0.26 210
华安宝利配置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193.38 0.23 0      
兴业可转债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130.00 0.16 -40
银华保本增值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36.00 0.04 11
申万巴黎盛利强化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3.50 0.00 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1 03:11 , Processed in 0.84907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