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小鸟很疯狂

[大盘交流]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战斗的意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aze2008 于 2008-1-30 23:51 发表
来晚了,先COPY下再细细看..谢谢..生日快乐


转帖学习的....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索罗斯: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中国将崛起2008年01月23日 12:11中国经济网【大 中 小】 【打印】索罗斯: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中国将崛起

英国金融时报今日刊文称,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当新产品的复杂程度到了监管当局无法计算风险,并开始依赖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手段时,此轮超级繁荣周期失去了控制。同样,评级机构也依赖合成产品发明者提供的信息。这是一种令人震惊的不负责任。

任何可能出问题的地方都出了问题。开始时,出现在次级抵押贷款上的问题,蔓延到了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seddebtobligations),危及了市政及抵押担保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并可能危及规模数万亿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投资银行对杠杆收购的参与成为了负债。市场中立的对冲基金后来不再中立,不得不结清头寸。有资产担保的商业票据市场陷入停顿,各银行为将抵押贷款移至资产负债表外而建立的特殊投资工具(specialinvestmentvehicles),也不再能够获得外部融资。最后一击出现在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银行间借贷中断之际,中断的原因是各家银行不得不保护自己的资源,不再信任对方。各国央行不得不注入数额空前巨大的资金,围绕前所未有的证券种类,为数量空前的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这使此次危机进一步加剧,超过了二战以来的所有危机。

信贷扩张必然继之以一个信贷紧缩时期,因为一些新信贷工具和做法不够健全,也难以持续。全球其它地区不愿累积额外的美元储备,这限制了金融当局刺激经济的能力。直到最近,投资者们一直指望美联储(FederalReserve)会尽其所能来避免经济衰退,因为在以往(类似)情况下美联储就是这样做的。如今,他们将被迫认识到,美联储无法再这样做了。在石油、食品及其它大宗商品价格坚挺,同时人民币升值略有提速的情况下,美联储也要担心通货膨胀。如果联邦基金利率降至某一特定点位以下,美元将再度面临压力,而长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则必将上升。那个点位究竟在何处,目前不可能作出判断。当触及这一点位时,美联储刺激经济的能力也就耗尽了。

尽管从目前情况看,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衰退或多或少是在所难免的,但中国、印度和一些产油国仍在强劲增长。因此,当前的金融危机不太可能导致一场全球性的衰退,而是一次对全球经济的根本性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美国将相对衰落,而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将崛起。

但危险在于由此产生的政治紧张局势,其中包括美国实施保护主义,可能使全球经济陷入混乱,并将这个世界拖入衰退乃至更糟糕的境地。

本文作者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FundManagement)董事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冷天拉闸限电是否蓄意逼宫?2008年01月25日 10:37信息时报【大 中 小】 【打印】由于电煤供应不足,全国电力缺口达6963万千瓦,已经有13个省级电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看到这新闻,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电力要求涨电价的“逼宫”行为?再看新闻后面的跟贴评论,人同此心,支持者最众的也是这样一条,“它们想涨价还找个理由,真的很给百姓面子!谢谢了。”

请不要责怪包括我在内的公众的疑心病太重,只能讲是垄断巨头们这两年给公众上的课堪称“成效显著”。2007年,垄断的电力巨头们已经连续4次上书要求涨价了。而去年,公众也还曾看到石油垄断巨头们成功上演“逼宫”好戏:连番上书要求涨价——油荒大面积出现——涨价成功。

垄断如今是人人喊打的,它破坏了公平竞争,扰乱了市场要素的配置,等等,害处之多已不知有多少人写了多少本书了。但是,垄断虽有百害,但还是有一利。那就是当有特殊变故出现——如天灾、外国封锁等,市场失灵了,某项关乎全体民众基本所需的商品,供给与价格出现震荡时,大型国有垄断企业可以通过计划调配,来保持市场的稳定。用通俗的语言讲,垄断国企就类似于一个家庭中父亲或长子的角色,当家庭变故来临时,父亲或长子就是要出头“扛”的。这也是大多数国家都或多或少保留了一些垄断国企的原因所在,为了此一利,便忍了那百害。

现在,冰冻灾害性天气出现了,也就正是要电力垄断巨头们“扛”的时候到了。但电力垄断巨头们的表现却实在是难以令公众满意。在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基本平衡的今天,它们没有在气象已作出了准确预报——中国将出现“冷冬”的情况下,提前贮备好电煤,导致了电荒。对此给公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它们非但没有表达出一点点歉意,或者自责,却只是一味地大声叫嚷自己的困难:电煤缺口大呀,运输困难呀……这实在是不能不让我们这些普通公众疑心病发作:蓄意乎?逼宫乎?

在电力垄断巨头处于国务院“电、气等涨价禁令”之下,没有明确要求涨价的书面表达时,我不能轻言,电力垄断巨头们这次的拉闸限电,就一定是为了“逼宫”。但是,我无疑还是可以说,对它们在此次冰冻灾害天气中的表现,我感觉不爽,很不爽!当人们在冰冻天气中,被拉闸限电冻得直蹦时,我想,公众就已经找不到忍受垄断大爷的唯一理由了。而垄断国企的经营者能不能对此有所反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昌平:中国农民正在失去国际国内市场2008年01月21日 10:15国际在线【大 中 小】 【打印】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被迫进入了第三发展阶段。如果说农业第一发展阶段的政策目标是追求量的增长,第二发展阶段是追求农产品品质和价格的提升,那么第三发展阶段的政策核心目标则是占有市场份额,获得持久的市场份额收益

作者:李昌平 知名三农学者

中国农民正在失去“两个市场”。一个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例如,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国内市场70%的份额已经被外国企业占有;另一个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外市场,例如,蔬菜及其加工品的日本、韩国和欧洲市场,原本是中国大陆农产品的传统优势市场,但现在却正被进入中国的外资农业企业逐步替代。

中国的农业政策存在严重缺陷。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被迫进入了第三发展阶段。如果说农业第一发展阶段的政策目标是追求量的增长,第二发展阶段是追求农产品品质和价格的提升,那么第三发展阶段的政策核心目标则是占有市场份额,获得持久的市场份额收益。

为了占有市场份额,主要政策措施是“组织密集+技术密集(质量提高为主)+资本密集+品牌密集+国家产业政策扶持”,这就是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依然还对他们的农业组织实行高额补贴的原因。

两年前笔者就曾经撰文警告:如果中国农民失去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趋势不变,后果会非常严重,第一,中国将失去农产品定价权;第二,小农随时都面临大面积破产或成为资本家俎上之肉的威胁。譬如,前两年豆农就破产了不少,棉农、奶农等现在都已经是俎上之肉了。

笔者预计,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农民在农业领域的收入增长将逐年下降,小农家庭简单再生产将不得不依靠家庭成员在城市就业的收入维持,但中国更多的小农将会被迫放弃小农家庭经营,中国农村将迎来一个快速兼并时代。这个时代的来临,将带来四个根本性转变:农村问题转变为城市问题;农民问题转化为工人问题;国内二元经济矛盾转化为国际贸易摩擦;经济和社会问题将转变为政治问题。这也许是中国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转变,对中国政府的考验也许才真正开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遭"黑色星期一" 谨防中国股市一夜跌回从前2008年01月29日 08:44东方网【大 中 小】 【打印】我们判断中国股市有回到股改之前的危险性,当然不是认为指数将回到原来的点位,而是说市场正面临着一级市场融资、再融资和二级市场大股东大量抛售解禁股的双重压力,使广大散户投资者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

谨防中国股市一夜回到股改前

早报评论员 周俊生

股灾和雪灾,成为近期中国的两大让人揪心的景观。最近几天的中国股市,出现了一轮近两年少见的快速下跌,特别是昨天的又一次深幅暴跌,已经使中国股市逼近崩盘的边缘。

分析中国股市出现暴跌的原因,人们通常将其归结到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股灾。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市场机制来说,由于人民币还未成为全球性自由流通货币,并且外资进出中国受到严格管制,即使有外资通过各种地上或地下的渠道渗透进入,也很难成为市场的主流,因此全球性股灾更多地只能说是心理因素,或者说至多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如果认为骆驼就是这根稻草压垮的,则不能说是符合事实的。

我们认为,中国股市之所以出现今天的局面,只能从中国市场内部找原因。

中国股市建立以来,始终面临着巨大的融资需求压力,投资者队伍的壮大与这种需求不成比例,市场资金尽管不断增加,但一直无法满足增大更快的融资需求。这直接导致二级市场的股价难以有效上升,甚至出现连绵不绝的熊市。

2004年推出的“国九条”开始使这种局面出现改观。“国九条”针对当时中国股市出现的弊端,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并提出了让投资者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口号,令投资者倍感亲切、倍受鼓舞。其后开始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按当时的说法,股权分置是令中国股市难以有效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股改可以将这个顽症化解掉。它的基本思路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协商,由前者给予后者一定的对价补偿,后者取得可以有条件上市流通的资格。因此,股改有一个另外的称呼“全流通”。

全流通意味着股市流通盘的全面放开,这对市场资金的供需平衡带来了巨大、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但是,管理部门对市场的这种剧变缺少心理准备,市场的制度建设还基本停留在原来的状态。当投资者入市热情高涨、指数急剧攀高时,管理者采取了与以往并无二致的做法,将大量规模巨大的企业迅速推上市场,远远超过了市场的承受力。最近,在大量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已经解禁并进入流通环节,可以在二级市场兑现、获取暴利之机,中国平安又贸然推出数额巨大的再融资方案,终于使市场流动性不堪承受,出现“多米诺骨牌式”的暴跌行情。

正是由于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仍然停留在原来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当股改基本结束,大量上市公司未流通股权开始进入流通市场的时候,如果管理部门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将导致股改所取得的成果付诸东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流动性越抽越紧,这种危险性正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在股改完成之后,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解禁股权上市流通已成为必然性,监管部门再也没有理由对其进行限制。大股东在与小股东的博弈中已经占据了主动地位,当股价高企时,面对巨大的财富诱惑,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弃股变现,实现投资增值。以前大股东限于股权不能流通,只得向自己治下的上市公司伸手,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使上市公司沦为其“提款机”,而现在这架“提款机”的功能已经改由整个股票市场来承担了。“大小非”解禁已进入高潮,再加上无休止的融资、再融资,市场哪有招架之力可言?

我们判断中国股市有回到股改之前的危险性,当然不是认为指数将回到原来的点位,而是说市场正面临着一级市场融资、再融资和二级市场大股东大量抛售解禁股的双重压力,使广大散户投资者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水多了加面,但面多了却难以加水,这是中国股市一直以来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这个问题已经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展开。一直高喊“流动性过剩”的内地资本市场也会出现资金供给相对不足,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有关部门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在近期股市已形成灾难性暴跌的阶段,更是必须以向投资者负责、向市场负责的态度,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中国股市一旦回到股改之前,对于市场中的任何一方都将是灾难;发展到极端,投资者固然损失惨重,但有关部门一直努力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目标也将难以顺利实现,股票市场的财富创造功能、发现合理价格的功能和融资功能都将受到重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克莱银行:中国经济今年将开始降温

(2008-01-30)


英国公主高价代言劳力士
“哈利波特”结束姐弟恋
藏龙ED-阳痿早泄克星!
麦当劳证书等同高考程度


  (北京综合电)巴克莱银行(Barclays)新兴市场研究部最新报告称,中国经济在今年将开始降温。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政府对抗通货膨胀的立场将保持到今年年中,但后半年随着通货膨胀压力减轻和经济放缓趋于明显,预期当局将转而采取支持增长的策略,加强价格控制,放松流动性条件,并将两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分别达27个基点。

  报告预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从去年的11.4%下降到今年的8.8%,并预计今年人民币将升值约7%。

  报告称,如果银行存款继续增加,中国监管当局则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来减少过剩的流动性,并加强“窗口指导”以抑制银行贷款。

  尽管中国央行或借助货币升值来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但预计政策制定者们将保持谨慎。

  报告认为,自央行实施一系列措施提高银行准备金率要求,以图抑制银行部门存在的过剩流动性,并提高了基本存贷款比之后,信贷条件已明显收紧。银行监管部门已将今年新增贷款总量控制在去年3万6300亿元人民币(7151亿新元)的水平。

  根据未偿还贷款总额,这暗示着总体贷款目标增长率为14%,低于去年16%的水平。

  报告并称,中国工业生产的增长率或从去年12月的年同比17.4%放缓到今年12月的年同比12%。出口和工业活动放缓将导致商品和中间产品进口的步伐放缓,但国内需求的相对强势以及真实有效汇率上升表明出口增长减速将占主导地位。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将从去年的2.7个百分点下降到今年的1.7个百分点。

吴仪:今年增长目标

可能定为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金经理们难解“中国平安”选择题2008年01月30日 09:30中国经济网【大 中 小】 【打印】“关键是平安之前没有与我们沟通,我们也是看了公告才知道再融资,我们一定要投反对票,把再融资计划否了。”最近,关于平安再融资在基金经理之间激起巨浪。

1月21日,中国平安公告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和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总额达1500多亿元人民币。

中国平安股票21日、22日连续两日跌停。

处在旋涡之中的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对外界否认有关平安将放弃这次融资计划的说法。

相对来说,A股的股东看得比较空一点,H股的股东更为乐观,现在两者的差价非常小,东方证券保险分析师王小罡表示,对于平安,我们长期仍然建议买入,当然短期建议投资者观望。

在对平安29日发布的预增点评时,王表示,在10.5%折现率下2008  年中A股估值为每股123.69元,考虑到增发带来的不确定性,若用12%折现率,则估值为100.19元。维持增持评级,若继续下跌,将为价值投资者提供长期买入良机。

有学者表示,中国平安筹资相信有其海外投资的目标性,相比于主权投资基金,可能它的背景更加容易让外国投资者和政府接受。另外,对于国内金融机构的兼并,平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项空前规模的融资计划须在3月5日的临时股东大会和中国证监会最后批准后方能实施。

中国平安此次融资方案需要全体股东2/3以上,A股股东2/3以上及H股股东2/3以上这三项表决全部通过才能实施。

对于有基金意欲否定再融资的说法,王小罡认为具有一定难度,以A股为例,中国平安在基金手中的筹码并不多,大部分还是限售流通股。

当然,部分基金对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表示支持。

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其实,平安的做法是很有战略意义的,欧美金融机构下跌了很多,海外收购的价格非常合理,是一个很好的进入时机。”

此前,有英国媒体表示,中国平安趁美国次债危机之后,可能会借机并购英国的保险机构——保诚集团和英杰华集团,不排除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联手并购保诚部分股权的可能。而英杰华一年来股价一路下跌,目前也是一个物美价廉的潜在并购目标,天量融资正是为此准备。

而继保诚和英杰华之后,1月24日,市场又传出中国平安意欲并购香港的汇丰控股。传闻称,中国平安计划斥资600亿元,并购汇丰控股5%的股权,并提名一位董事入局,令双方成为相互参股的全球盟友。

不过,该人士也表示,由于平安的再融资规模太大,加上海外市场冲击,对市场信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该基金公司持有大量的平安,表示不会反对平安的再融资,不过对于是否参与再融资,关键是看价格以及当时的市场情况。

“不光是中国平安,包括银行等在内,现在大家都把金融股当作垃圾一样,往跌停砸。与此相反,我们选择了持有,时间会证明我们现在的投资是对的。”该人士充满信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56 天

发表于 2008-1-31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鸟很疯狂 于 2008-1-30 23:57 发表


转帖学习的....晕!!


:*29*: 呵呵..是我看得不仔细...
楼主不要怕,你不会被我这一"祝"就真的少一岁地.:*22*:
晚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论谈』 [股市论谈]写在中国股市崩盘之前


分页链接:[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末页] [回复此帖]  
作者:brucepei 提交日期:2007-10-29 09:43:00  

??上一周下来,自己的股票亏损不到3%,不由得暗自庆幸。上两周在大多数小散户被套的痛不欲生的时候,自己却是每周10%以上的收益,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越来越看清了A股这个不要脸的股市,现在来给大家做一个共享,欢迎机构的托们来扔砖头。
  
  这几周以来手中的股只有工商银行、中国石化这两只,但就是这两只来回的作波段,居然只赚不赔。不知道哪个国家的股市中,蓝筹股可以连续一个多月跑赢大盘。
  
  自己9月初从申银万国总部辞职出来,很多朋友都很不理解,这么好的牛市下为何要辞职,而且是即将调到刚成立的期货公司?原因很简单,就是自己对中国股市已经完全失去信心了,崩盘就在眼前。大家不妨看一看以下发生的事情:
  
  1、机构们莫名其妙的天天喊10年黄金牛市,依据居然是XX大报告,说什么大势所趋,我就不懂哪个国家的股市是以什么会议报告为支撑的。貌似xx大开出来以后,带着利好消息股市接着大跌。都说股市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那么股市就应该走在经济的前面,那2002-2005的熊市是这几年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么?现在如此疯涨的股市是经济增长的标志?根本就不是,什么股权分置改革、什么资本市场建设都是幌子,不过是为了奥运会政府好看,机构捞一票而已。中央汇金2005年9月入股当时就要倒闭的申银万国成为第一大股东,结果到11月中国股市就好起来了,提醒各位,汇金将会在明年3月退股,是不是提示这波行情就到头了呢?管理层我想心里自有答案,会有钱他们不想赚么?大家都预期奥运会过了,股市就会跌,请问这连小散都能想到,难道机构不懂?所以机构这么大资金,必须提前退场,那么明年3、4月份就应该是股市的大顶。
  
  2、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显示了机构与ZF某些官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勾结。先是谣传地产公司停止IPO,甚至说机构不允许买万科A,大道小道消息到处都是,结果地产股大跌散户纷纷割肉。第三天ZF就出面辟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机构本来没法拉高出货,借此机会出逃。上周又谣传要收资本利得税,并且上了所有网站财经头条,结果股市又是大跌200多点,结局大家也猜到了又是ZF出面辟谣,机构又一次抄底成功。大家想想,没有ZF的默许,这种重要的错误会堂而皇之的登载在各大门户网站、报纸?ZF官员最近频频“口误”貌似不是我们官员的风格,到更像是有预谋的。
  
  3、所谓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不要忘了散户利益是利益,难道机构的不是?上交所、深交所屡屡在权证交易中临时停牌,这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更荒唐的居然对中集权证设置上限却不设下线,不知道哪个国家的股市有此先例?对于已有规则如此不尊重的做法,居然也叫正在日趋成熟的证券市场,说给鬼听鬼都不会相信。回想起530的半夜鸡叫,大家应该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层有一个清醒地认识,这一群白痴根本就不可能打造出一个健康的股市,居然还有人对他们抱有幻想。
  
  4、醒醒吧,各位!巴菲特总结过股市要崩盘的几大征兆,中国全都有了。1、股指涨,中小股民却深套 2、舆论都在莫名奇妙的喊10年牛市(牛市一般是2-4年)3、连老太婆都在谈股票 4、房地产价格久高不下 5、大盘股的价格增长远超过今后几年可预期的业绩增长6、散户已经无法割肉也无法补仓。
  
  5、现在唯一的悬念就是期指何时推出,个人认为明年6月份大盘已经崩掉推出最为合适,可以在奥运会前挽回点面子。如果年内推出,之前必然是指标股狂涨,散户们越套越深,之后机构砸盘套利。大盘崩盘,中国股市回到2005年之前的常态。我们可爱的shang主席一直避而不谈时间表,总是日趋成熟这种模糊的字眼,从01年到07年日趋了7年,什么时候才算成熟。
  
  
  归结到底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管理层就有什么样风格的股市,所以不要对A股抱有任何幻想,逢高赶紧逃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brucepei 回复日期:2007-10-31 9:56:10    
  我不想和什么小混去争论,毕竟自己不想当混混。
  我也再次强调一下,我只是说我周五要走,没有让你走
  我也没说大盘现在就要崩,大概会在明年3、4月,但你能不能在里面
  赚钱我看就难了。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前,大家不也是都在看多么
  现在无论是藤落线还是其他指标都显示这场牛市正在失去广度
  那么多股跌破了200日均线,很多股被指标股越拉越远
  任何一次反弹都会让更多的小散仓皇离场。
  
  前面有人问管理层、GZW怎么舍得让股市不好,能赚的钱为什么不赚。
  我就把话说白了把。纳税人的钱反正都在ZF手里,他们想怎么赚钱都是可以的,难道一定要通过股市么?你把钱放在银行,银行就可以把钱贷给无良的地产商,反正坏账也是你们的钱。现在钱都往股市里走,其他政府部门的利益显然是受到影响的。530就是一次神仙之间利益博弈的最好例子,无论他们谁赢谁输,散户都是输家。记住,在中国,股市不是政府赚钱的本质,只是形式之一。所以当利益格局和势力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分配利益时,中国的股市就必然崩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brucepei 回复日期:2007-10-31 17:03:04    
  呵呵,总算有聪明人开始关注创业板块了,有关这一块最近有很多说法
  但现在只有一点比较可信,那就是创业板应该在期指前推出。深交所其实很早就开始想搞创业版,但思路一直不明确,这两年看着上证那么多大盘股也眼红了,所以总是想不清楚以后自身如何发展。
  现在很多以前同事都转去炒B股或者炒外汇了,当然也在关注着创业版。
  奥运会有很多大规模的基础性建设,这会带动一大批企业的发展,如钢材、建材、交通等等。但这是把很多可以投在其他建设上的钱过度投资在开完奥运会就没什么使用率的体育场馆上。而且后一段时间这些行业的需求也会下降,自然经济会有一定程度衰退。每一个第一次开完奥运会的国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人家美国场馆和基础建设齐全当然和我们不一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brucepei 回复日期:2007-10-31 17:41:33    
  再给大家剖析一个典型的机构的托说的话,刚刚其他帖子里看到的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中国政府扩大QFII的额度,是在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扩容做准备。目前尽管A股市场表现出资金过剩,但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步建立,资金总体上并不充足:“以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这种扩容还会继续。”
    
      一边是QFII的扩容,一边是QFII对A股的减持,这也反映出QFII对A股高位运行的某种“恐惧”。“我完全赞同在6000点这样的高位扩大 QFII的额度。”对外经贸大学刘纪鹏教授日前在深圳举行的一次论坛上作如是表示。刘纪鹏的理由是:一直以来,这些外资机构最爱唱空A股,而他们在唱空的同时,自己却在买进。刘纪鹏称,高位提高QFII的额度,不仅可以让政府在金融开方谈判中赢得筹码,而且也能让QFII引导国内的投资者,对高位运行的A 股市场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凭什么他们就只能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而我们的投资者只能高价买进低价卖出?必须给它反过来!”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扩容会导致股市大涨,我的看法正好相反,ZF又要帮QFII来抄底了,显然是先要一波调整把各位小散套进去。我不妨告诉你们一些内幕,QFII现在是1/3仓位,正在持币中,而手中也只有我前面说的银行(具体那些你们自己想吧,不能再细说了)QFII持币观望,等什么?显然是在等调整来了以后,抄各位的底。不信的话,我们就看吧。机构你们就恨我说出内幕把,反正还是那句话,ZF除了玩散户还能玩谁呢?玩人家精明的QFII,就凭着群白痴?这群人只要还有一点智商,就一定会和QFII勾结起来,你们自己判断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brucepei 回复日期:2007-11-1 9:13:10    
  银行板块不会有深调,短期看空倒不是很有必要,上周我和中金所一朋友都担心深圳成指,很有大顶的迹象。但现在已经创新高了,因此短期我倒是不太担心,但这并不代表散户在这个市场里还能赚到钱。我为什么说中行好,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一是奥运概念,二是明年就要修改会计准则,对中行是最有利的。其他的我也不想多说了,明者自明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brucepei 回复日期:2007-11-2 11:49:54    
  我再说一遍,银行和房地产的钱去年今年都往股市跑,中央很多利益团体是不会答应的。530就是一次神仙打架。
  地产利益集团和银行利益集团比股市的利益集团要强势,很快就会夺回主动权,买股票的钱最终还是会流向地产行业,可怜的中国百姓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brucepei 回复日期:2007-11-5 9:46:10    
  不好意思这几天搬家没上,关于市盈率其实也是机构们经常用来忽悠小散们的一招。市盈率低是市场行为自然有它的道理,很多破公司市盈率低是因为没人买它。买股票主要不看市盈率,还是那句话先看C值,也就是业绩增长率,600061你们也看到了逆市上涨。当年很多投资者不敢追高去买思科,是因为市盈率高,但忘记了当时他正在高速成长期,等到大家都说好了,市盈率也下来了(因为几年业绩就涨了很多),去买的时候结果却开始一路下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brucepei 回复日期:2007-11-9 12:27:58    
  有人说我后面说的有点忽悠了,呵呵,压力有点大阿,那么乘这段低潮时间给大家说一点重要的知识吧。下面这一段大家要仔细看好了!
  
  前一段我一直强调业绩增长对股票价格的重要性,这中间还有两点是需要特别要注意的。
  1、很多上市公司会利用措辞打马虎眼,明明增长速度在减慢,他说出来就成了收益又创新高。大家不要只看总的收益,还是要看与去年同期增长的比例,不要被措辞迷惑。
  2、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分清楚持续性增长与偶然增长的区别,很多公司可能会因为收购或偶尔一笔大单导致收益忽然增加,但如果这不是主营业务可持续的增长,应该把他从业绩增长中扣除。现在就有非常典型的例子,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虽然业绩忽然增长,但我不推荐大家买。为什么呢?如果大家仔细研究一下就会明白,他们两家今年在投资收益上的收入是4、500亿。今年的投资收益不就是自己买股票么?可是这种牛市是偶然因素,因此行情一旦出现波动,他们的业绩也会大受影响从而影响股价。最近有很多公司发布公告说要拿多少钱出来炒股,比如上海金陵说是两亿,一开始大家认为是利好,结果这一段时间股市大跌就可以理解为利空了。散户们买股票前一定要先把公司收益增长的底细研究清楚,买入要谨慎,一旦发现苗头不对要迅速走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brucepei 回复日期:2007-11-13 8:55:33    
  美股总算止跌首盘小跌了1个点,消息面一直变化不断的期指可能年内还是来不及推出,但管理层可能坐不住了,基金拆分又批了。考虑到今天会有1万多亿的打新股资金解冻,市场反弹预期又强烈,我认为反弹今日可待。各股方面我本不想多说,但昨天看了下中国石化发现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图形,就是所谓的身怀六甲。简单的说就是两根连续的K线,后一根的最高价与最低价均未超过前一根的最高与最低价,像是长K线中的婴儿,而且这次后一根还是一根十字形。这应该是要强烈反弹甚至反转的技术形态,经过这一次体调整,很多个股都可以检验一下技术分析到底有多大作用。
  
  还是那句老话,当所有人又开始疯狂时,这一次你们记住了。无论如何不能贪心,该减仓的时候一定要减仓,不要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1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小鸟很疯狂 的帖子

不错。学习。:*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5000点或为A股平衡点 中资银行次债损失粗略估计(附股)  
[⊙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8-01-31 02:05  

【字体:大 中 小】 【论坛】 【博客】



5000点:动荡年代的平衡点

——美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影响

  ⊙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   

  

  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已经陷入对美国次债危机的担忧和恐慌之中,无论是英美等西方成熟市场还是我国A股和印度等新兴市场都出现了剧烈波动。由美国次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会否演化为金融史上的又一次“股灾”?美国次债冲击波会否传染给中国?我国A股牛市会否因为美国次债危机而夭折呢?

  

  一、美次债危机必然波及全球经济

  1、次债危机已经引发美国经济衰退

  “1·21”全球金融市场恐慌始于美国次债风波,而现在次债危机正逐步显现并继续爆发。出现问题的次级抵押贷款蔓延到了债务抵押债券,从而危及了市政及抵押担保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进而危及到规模数万亿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由此引发信贷紧缩和全球金融动荡。截至目前,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监管部门都无法对次贷危机损失作出准确估计,但是从国际投行不断爆出的亏损头寸看,这次危机显然在不断加大和深化。2007年6月美国投行预估损失2000亿美元,2007年12月损失估计额达1万亿美元,有些悲观的经济学家已经预测这次危机可能超过1987年和1998年的经济危机。

  尽管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在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之后紧急采取了“救市”措施,但这并不能挽救美国经济衰退的命运,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指标更加印证了美国经济衰退的事实。美国此次经济增长放缓主要是由住宅和消费减少引起,而消费减缓是由于一直支撑美国消费的住宅市场泡沫出现破裂。自1933年个人储蓄率第一次出现负数以来,美国资产驱动型的储蓄策略面临着住宅市场泡沫破裂带来的挑战,理性消费者现在转向收入驱动型的储蓄策略。由于美国经济主要依靠国内消费拉动,而居民信用与消费行为的转变不可避免将美国经济拖入低迷的泥潭。

  2、美国次债危机不会演化为全球经济危机

  目前次贷危机正在通过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减速两大途径向全球进行扩散和传播。我们认为,在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日益多元化背景下,美国次债危机将引发全球经济减速,世界经济增长“拐点”将在2008年出现,但不至于爆发全面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这主要是基于消极和乐观的原因。就消极因素而言,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有关的信贷紧缩威胁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在某种程度上减速。同时由于美国消费部门在次债危机爆发后将出现严重下滑,而美国消费部门是中国的6.8倍、印度的14倍,因而任何经济体将无法弥补美国消费下滑的缺口,进而导致中国等新兴市场出口下降将无所避免;就乐观因素而言,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周期的非同步性,爆发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同时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体中的比重已经大幅降低。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尽管美国次债危机不会导致全球全面经济危机,但始自2003年的经济周期将出现拐点,作为全球经济发动机的中国和印度将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尤其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世界经济周期运行拐点的出现,将可能导致全球长达四年的股票市场牛市可能终止。

  

  二、美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间接影响远远大于直接影响,“内外因素”将导致中国经济进入减速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宏观调控形势更加复杂化和艰巨化,在“内冷外热”环境下存在经济“硬着陆”风险。

  1、“内外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将进入减速阶段

  虽然美国经济放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亚太新兴经济体,但鉴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已占到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总量的55%,来自美国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与此同时,由于亚洲金融机构购买次贷产品较少,次贷危机对于亚洲国家的直接影响并不太大。中国经济减速风险将主要来自“内外双重因素”,内部因素而言,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连续5个季度11%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接近中国经济承受的极限,2008年以“双防”为目标的从紧货币政策及其它宏观调控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从外部因素看,美国次债危机无疑将对世界经济景气和外部对我国出口需求产生较明显影响。在此,我们将中国2008年经济增长率下调至10%。

  2、次债对中国外贸出口影响将在第二季度末开始显现,这将加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压力

  按照经济运行的链条传导效应,美国消费疲软对中国进出口的外需放缓大约滞后6-9个月,即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开始显现。我们初步估计美国次债危机将使我国经济增长减少1-1.5个百分点。

  3、中国宏观调控形势更加复杂,货币政策困境更加突出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潜在风险增加,与国内诸多结构性矛盾叠加,将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为应对次债危机,美联储不断降息导致中美利率倒挂,则使包括中国在内的面临资产价格和物价双膨胀压力的新兴国家陷入两难困境。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和通货膨胀压力,中国货币政策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在一种美国经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单向关系,这导致中国货币当局在处理内外经济矛盾时往往出现被动性和滞后性,这使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将大大折扣。并且随着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增大,中国央行的这种货币政策滞后效应和被动效应越来越突出。

  4、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过度调控后的“硬着陆”,我们判断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将“前紧后松”

  2008年我国经济运行环境是“内热外冷”,而我国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存在严重滞后性。在经济减速时期,继续实行过于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非常容易“调控过度”造成经济“硬着陆”。因此,考虑到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内外因素,我们认为2008年的中国宏观政策应“前紧后松”,即上半年将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等进行经济紧缩,进入下半年后将政策适度放松以避免经济“硬着陆”。


三、美次债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历次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

  本轮次债危机来自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危机引发全球股市暴跌。无论是欧美股市、还是金砖四国、或者是展望五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目前还没有雨过天晴的迹象。

  对比历次金融市场动荡和金融危机情况看,1987年股灾由于并非经济基本面发生问题,因此虽然对全球股市造成了较大冲击,仅从1987年10月来看,同期日本股市下跌11%以上、台湾股市下跌42%、恒生指数跌去43%,但是随后各大股市就进入上升通道,并未对股指运行趋势发生太大影响。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由新兴市场诱发,对亚太股市造成了巨大冲击。仅仅一年半时间香港恒指就下跌了48%、印尼雅加达指数下跌54%、马来西亚吉隆坡指数下跌79%,是危机重灾区,而对日本、中国台湾、A股市场的冲击相对较小,欧美股市同期反而由于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但是由成熟市场诱发的金融危机、经济泡沫则对世界股市造成的冲击程度和幅度要更大些。互联网泡沫从高点到低点也延续了一年半左右,同期各主要市场指数无一幸免,跌幅最大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幅度为78%,而亚太股市也受到了30%以上的下跌冲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美国次债危机对全球股市已经造成了冲击,并且随着次债危机蔓延对全球金融市场会造成持续冲击。因此,未来全球市场(包括我国A股)震荡走势不可避免。但考虑到A股市场容量相对香港等市场要大而且受次债直接冲击较小,因此震荡幅度将会小于香港等市场。

  (二)美国次债对中国资本市场冲击分析

  1、危机严重程度可能超过管理层的预期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12日在第十二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发表讲话,认为由于我国金融系统在次贷领域介入有限,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短期影响有限;但从长期看,随着次贷危机蔓延可能会降低外汇需求,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影响,从而对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产生冲击,间接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稳定。我们认为,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日趋频繁,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对新兴市场的冲击可能进一步加大,中国资本市场将进入动荡年代。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动荡年代的依据:A、政府调控通胀将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及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上市公司业绩有下滑担忧。B、资本项目逐步放开。C、美国次贷危机可能超过1987年和1998年的危机,损失无法估计。

  从长期来看,美国次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更不容忽视。这次危机使美国经济放缓和美元贬值,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矛盾加剧,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另外,全球加息周期行将结束,全球货币政策开始从适度偏紧调整为中性或中性偏松,这使得我国进一步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空间缩小,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受到限制。

  2、次债危机爆发下A股运行趋势的重新审视

  经过两年牛市,2008年注定是个震荡行情,加上美国次债危机的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对行情判断进行重新审视。

  上证指数在短短的两周多的时间内(1月14-1月30日)从5522点快速下跌至4330点,跌幅达21.59%,如果从高点6124点计算,跌幅达29.29%。这一跌幅已经超出了我们认为的强势特征(20%左右),因此未来A股市场将进入牛市行情的震荡阶段。

  我们认为支持A股后市的积极因素仍然存在:人民币快速升值、负利率继续维持、新的优质资产仍将持续注入。但我们担心的负面因素,即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将严重影响未来行情的演绎。如果中国经济增速从2007年的11.4%下降到2008年的10%,降幅为12.8%,那么上市公司的业绩降幅可能在20%以上。市场对未来的合理估值也将有所回落,市场可能更愿意接受25-32倍的市盈率。

  对于后市指数的判断,我们认为投资者可以参考1997-1998年时的市场表现。当时A股市场在1996年完成一轮牛市后,上证指数在1000-1500点区间内来回震荡达两年时间,期间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与现在的外围背景类似。事实上,1997-1998年期间每次在1100点下方进场的投资者都获得了较好的波段收益。我们认为目前市场有可能上演这样一种格局:2008年的上证指数可能会上演宽幅震荡行情,指数最大调整幅度可能在30%左右,则上证指数低点区域接近4200点,6000点可能成为未来较长时间的高点区域。也就是说,未来半年的箱体区间将在4200-6000点之间,5000点附近有望成为今后较长时间内的平衡点。

  

  四、美国次债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1、中资银行次债投资损失估计

  国内银行持有美国次债相对较少,所持债券信用评级普遍较高,并有相应的投资风险管理机制,因此直接损失有限。涉及次贷投资的国内银行主要集中在中行、工行和建行(见表)。

  2、银行流动性风险持续集聚

  虽然中国总体上存在“流动性过剩”现象,但在银行部门流动性不足则有日益突出的表现。银行流动性风险暴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资金来源(负债)同资金运用(资产)在期限和种类上的配对。2001年1月,居民定期存款相当于银行中长期贷款的189.7%,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覆盖率。而以后数年该比率一路下滑,在2006年9月越过平衡点之后,到了2007年10月,居民定期存款仅覆盖银行中长期贷款的78.6%。在实际操作上,若居民定期存款大于银行中长期贷款,即便银行存在相当高的不良贷款率,也很难演变成支付危机;反之,发生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将急剧增大。

  3、存款增速与贷款增速逆转

  2007年2月份之前,银行存款增速一直高于贷款增速,但自2007年2月份以后发生了逆转。如果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格局得到保持,银行即便存在较高的不良资产率,也难以形成支付危机;反之,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将急剧增大。

  4、中美利差首次倒挂,升值压力加剧

  人民币1年期利率为4.14%,与美元3.5%的基准利率相比高出0.64个基点,这将加大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压力,从而产生两个后果:一是企业利润下降,加剧市场波动。二是热钱将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情况下,预计2008年流入中国的热钱将超过2000亿美元,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流入A股市场。

  (执笔:张宗新、郭峰、沈正阳)

中资银行次级债投资损失的粗略估计
中资银行次级债投资损失的粗略估计                              


银   行 投资美国证券                 按揭抵押债券            按揭抵押债券规                   次级债估计             次级债            次级债亏损                 占2007年税前
            规模(百万元)
              占比(%)             模估计(百万元)               (百万元)           占比(%)       估计(百万元)           利润预测值(%)
中国银行 590766                   37.40               221202                       29641              0.51          3853                   4.50

建设银行 306685                   10.80               33080                        4433               0.07          576                    0.70

工商银行 199870                     3.50              6940                         930                0.01          120                    0.10

交通银行 27583                    52.50               14488                        1941               0.10          252                    1.20

招商银行 34272                    17.30               5924                         794                0.07          103                    0.70

中信银行 24052                      4.80              1146                         154                0.02          19                     0.2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泰君安唱多:全年向好  
[刘诗颖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01-31 08:31  

【字体:大 中 小】 【论坛】 【博客】



国泰君安唱多:首月震荡不改全年向好
  

  在愈演愈烈的次贷风暴中, A股一泻千里。当恐慌气氛充斥市场时,作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领军人物所长李迅雷却显得十分平静。

  “跌是正常的”,他说,现在才是2008年的第一个月,就像打一局高尔夫球,开头几个球打坏了没有什么,后面的赛程远远没有结束呢。

  2007年末,国泰君安发表了名为《远大前程》的2008年A股投资策略,公司预计,上证综指2008年底的点位(合理的点位)在58
00-6000点附近,波动区间在5000-8000点。

  “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将对中国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对2008的预测仍然没有进行调整,今年GDP的增长率仍将超过10%”李迅雷接受采访表示。

  全年向好

  《21世纪》:近期市场出现了深幅下跌,很多研究结构做出了牛市结束的判断,对此,你如何看待?

  李迅雷:我们仍然维持牛市的观点不变。现在是2008年的第一个月,加上近期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不利的因素,次贷、宏观紧缩、自然灾害等,市场自然作出了回应。但是随着宏观经济数据的陆续出台和不利条件的改善,市场会逐渐回暖。这就像打高尔夫球,开头几个球打坏了没有什么,后面的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21世纪》:A股市场近期的暴跌,主要是由于哪些因素造成的?

  李迅雷:引发A股暴跌的因素很多,但心理上的过激反应是根本原因。从外部来看,美国次级债危机拖累了亚洲尤其是香港地区的资本市场,因为很多公司都是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港股下跌造成了A股估值的下移。从内部来说,宏观紧缩使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产生了担忧。但从实质来看,目前没有任何数据证实经济已经放缓,这是心理预期的过激反应。随着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上市公司的盈利数据出炉,投资者的信心将慢慢恢复。到那时,可能又有行情出现。

  《21世纪》:你认为,中国2008年的基本面有哪些改变,你对今年的预测又是怎样的呢?

  李迅雷:虽然受美国影响,我们认为今年GDP的增长仍然超过10%。这个数字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正面的,明年上市公司的增速在28%左右。从趋势来讲,每年都有每年担心的事情,但我们对于中国未来的变化并没有太大的疑问,对中国的经济应该有乐观的态度。

  高估值之谜

  《21世纪》:海外有报道说,持续有资金从中国等新兴市场流出,这也引发了市场人士对于流动性缺乏因此导致熊市的观点,对此,你如何看待?

  李迅雷:美国次级债危机会引发部分原来驻足在新兴市场的资金回流美国本土。但该注意到,A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批准入市的QFII总额只有100亿元,在中国市场赚了几年后也不会太多。外资根本不是A股市场的主力,一个普通的基金公司手握的资金都比全部QFII资金大。A股市场的主要资金还是国内资金,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没有改变。

  《21世纪》:A股虽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但也存在着估值过高的局面,A股暴跌是不是估值过高造成的,什么时候才是合理的价值区间呢?

  李迅雷:高估值是中国的常态。A股自有交易以来的平均市盈率就在40倍左右,大大高于成熟市场的20倍甚至更低的水平。A股市场熊市中的市盈率低点,也与不少成熟市场牛市高点的市盈率水平接近。每一次的调整,都说是要向合理的价格回归,但是回归都不彻底。高估值的现象在中国过去17年都没有发生变化。它和一些国家的市盈率总是偏离平均值都是一个谜。

  《21世纪》:在调整市道中,A股会有什么亮点呢?

  李迅雷:资产注入是2008年A股市场的亮点。不单是央企、国企,不少民营企业也将参与其中。资产注入只可能在市盈率20-30倍时发生。如果市盈率降到了10倍左右,场内价格不比场外价格高,大股东就不愿意进行资产注入了。溢价收购是他们的出发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1 16:39 , Processed in 0.18555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