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楼主: 大象73

2009年世界经济及股市十大猜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 下一波牛市挣10倍的计划:*22*:
牛市总要来的

共进富人城:*22*:

[ 本帖最后由 大象73 于 2008-7-5 17:2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 天

发表于 2008-7-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241楼

说你是好人吧,你不承认
我们人生观不同
如果我当ZJH主席
你们会骂死我的
我干的比他们更黑更贪婪
因为我熟悉这里潜规则
我到了那位置,我想法当央行行长的:*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 天

发表于 2008-7-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象73 于 2008-7-5 17:22 发表
做好 下一波牛市挣10倍的计划:*22*:

如果我能挣10倍我退出股市,让儿子也不要进股市了:*22*:
那时我就进富人城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好处就行了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 天

发表于 2008-7-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象73 于 2008-7-5 17:22 发表
做好 下一波牛市挣10倍的计划:*22*:
牛市总要来的

共进富人城:*22*:

共进的愿望是美好的
想法杀死这里大鳄更美好
如果能把MACD里面的大鳄给捕获了
你肯定会进富人城的
懂就懂
不懂就当我没说:*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 天

发表于 2008-7-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象73 于 2008-7-5 17:25 发表
给我好处就行了 :*22*:

好处每个人都有份
前提和潜规则你懂吧:*29*: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有舍必有得:*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 ,下一波牛市 能大挣一笔:*22*:
然后,带上家人好好玩玩,USA:*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帅 于 2008-7-5 17:26 发表

共进的愿望是美好的
想法杀死这里大鳄更美好
如果能把MACD里面的大鳄给捕获了
你肯定会进富人城的
懂就懂
不懂就当我没说:*29*:

正在懂:*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 天

发表于 2008-7-5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象73 于 2008-7-5 17:27 发表
但愿 ,下一波牛市 能大挣一笔:*22*:
然后,带上家人好好玩玩,USA:*22*:

这就对了,精神面貌比看书好多了
不要死读书,尽信书了
下了,吃饭比皇帝大:*29*:
拜拜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MACD 高手如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 :*19*:
希望来灌水区瞎聊:*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29*: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个博客,备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投资者不应基于宏观经济预期而买卖股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日期:2008年04月22日 13:21 http://www.china-cbn.com

记者 李豫川

  今年5月3日,美国“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在奥马哈市举行每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届时将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听听这位“股神”关于经济和投资的最新观点。

  巴菲特日前在接受美国《财富》杂志专访时就美国经济、金融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一次是过度的杠杆融资导致了目前的危机,美国经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出现转机。他说:“目前,我不会有一毛钱的投资是基于宏观经济预期的,我也不认为投资者应该基于宏观经济预期而买卖股票。”“投资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过高的手续费和总是试图战胜市场。” 过高的手续费:是指频繁的买卖股票……. 总是试图战胜市场:即是指判断股市趋势来买卖股票,总是认为自己水平比市场平均水平高.

  杠杆融资引发危机 

  巴菲特指出,很难说目前的市场震荡是否与过去的危机有什么本质不同。市场也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理性,一旦投资者趋于狂热或者被恐惧所支配,他们的市场反应就跟过去的非理性毫无二致。

  他认为,过度的杠杆融资导致了目前的危机,另有些问题则与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过高有关。美国有大约价值20万亿美元的房地产,还有约11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其中很多抵押贷款并未出现任何问题,但也有大量的抵押贷款出现了风险。

  2006年,美国有大约3300亿美元资金被抽离了抵押贷款再融资市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的资金外流。而市场现在总说美国政府出台了一个150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但市场却失去了3300亿美元,而且是从优先级抵押贷款市场(prime mortgages)流走的,而不是引发信贷危机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巴菲特认为,杠杆(leveraging up)仍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刺激因素。

  他说,与此同时,私人股权投资为代表的杠杆收购潮(LBO boom)也失去了活力。总有一天,杠杆收购热潮还会再现。如果抵押贷款行业失去了杠杆融资的支持,这种痛苦是难以避免的。

  美经济尚未出现转机

  巴菲特认为,如果所有人认为经济衰退的阴霾很快就会结束,其程度也不会太厉害时,事实往往相反。非杠杆化(deleveraging)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而且也会有很大的痛苦。他说:“目前,我不会有一毛钱的投资是基于宏观经济预期的,我也不认为投资者应该基于宏观经济预期而买卖股票。”

  巴菲特说:“不要指望投资者从今天所看到的东西影响其投资策略。我们的投资者应当基于以下因素:第一,即使知道经济总体的发展趋势,这并不意味着你就知道股市会如何发展演变;第二,投资者不可能在选股上比别人优秀很多。股票只有在持有相当长时间之后才会称得上是个好东西。”

  巴菲特称,他对美国经济的长期走势依然充满信心,但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美国经济不可能在每年、每月或者每周都表现良好。他说:“如果你不认同我的这个观点,最好不要投资股市。我认为美国经济的生产率每年都在提高,这在长期而言是绝对正面的消息。投资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过高的手续费和总是试图战胜市场。”

  巴菲特还透露,有人曾希望他出手拯救濒临绝境的华尔街投行贝尔斯登公司,但在得知只有两天时间来做尽职调查时,他说:“饥不择食不是我的风格。”

  没有尽善尽美的市场

  巴菲特并不认为美国资本市场正在丧失优势。他指出,美国的资本市场是非常出色的,而且它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在前进。“如果你是伯克希尔公司的一员,我想你会认同我的观点,那就是天底下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资本市场。不过监管环境如何,人总是要持续不断地做傻事,而且监管能有效实施的限制因素也有很多。”

  巴菲特说,监管是金融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其效率则很难确定。他曾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一次晚宴谈论过金融监管的问题。随着投资工具日益复杂化,你每天的交易对手多达数百个,这些交易参与者的行为和风险是很难监管的。他说:“如果我被任命为一名监管者,配备100名最优秀的员工,每天我从那些大型机构那里得到他们投资头寸资料,掌握他们在衍生品、股票或外汇的投资组合,我也无法告诉你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个人投资者应谨慎

  对于非专业投资者,巴菲特建议,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主动投资者,那么最好选择指数型基金,特别是低成本的指数基金,而且应该在一段时间里持续买入。

  他说,个人投资者可能无法选择最优的价格或者最合适的时机买入,他们最需要避免的是以错误的价格、买入错误的股票。个人投资者需要记住这么一点:你应当拥有美国公司的一小部分权益,而不是某个时间一次性全部买入。

  投资者有两件事情可能做错:你可能买入了错误的股票;或者你在错误的时间买入或卖出了股票。正确的事情是:你基本上不需要卖出你的股票。某些投资者在美国很多行业都有投资,如果其中一些行业陷入了不景气,总有其他的一些行业日子会好过些。于是他们可能变得贪婪起来。巴菲特说:“我一再声称,投资者应当在别人贪婪时自己谨慎,别人谨慎时自己变得贪婪。如果你在别人贪婪时比别人更贪婪,在别人谨慎时比别人更谨慎,那么你最好不要有任何投资。”

[ 本帖最后由 大象73 于 2008-8-11 20:4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A股估值第二次与国际接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9日 15:0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招商证券 赵建兴 周 勇
  一季度估值已有较大幅度修正,但并不意味着已经与国际接轨。二季度,我们不但继续处在估值接轨的浪潮之中,同时也将面临企业盈利的向下调整。经历一季度的大幅调整,市场估值风险已大幅释放,考虑政策支持与减持压力,预计2 季度市场有望企稳,但长期走势仍取决于企业盈利增长的趋势。
  迎接第二次估值国际化
  回顾一下A 股估值的历史,资深投资者都不会淡忘2001-2005 年A 股市场全面的估值国际化,而眼下,我们则可能处于第二次估值国际化浪潮之中。
  1995-2001 年A 股市盈率从15 倍提升到60 倍,期间并没有获得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支撑,主要是降息背景下大量投机性资金入市的推动。
  从2001 年开始,A 股市场经历了一轮长达四年的估值回归,到2005 年中终于因盈利增长部分消化压力而完成了第一次的估值国际化。2002 年后估值与盈利增速同向变动,这其中反映的是投资理念的变化:高估值必须要有高增长支撑。2004-2005 年宏观调控导致的盈利增速下降同样带动了估值的下降,股改造成的全流通预期最终促成了估值接轨。2005 年中A 股估值基本上与成成熟市场相当,A-H 股平均溢价缩小至零。
  从2005 年下半年至2007 年,A 股市场出现了一轮波澜壮阔的超级牛市,估值一路上扬直至出现泡沫。A股市盈率从15 倍又一次提高到50 倍,A-H 股差价重新扩大到50-100%之间。除了股改这一特定时期的附加推动力之外,估值上升两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在于:
  宏观经济持续向好支持下的上市公司盈利超预期增长,以及流动性过剩与居民入市潮支撑下的股票资产供不应求。
  即使已经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近期A 股市场的高估值在国际视野下仍显得十分不和谐。第二次估值国际化势在必行。无论如何,A 股市场的高估值是一个特例,而其估值中枢正在快速的下降过程中,但何处是均衡点?我们认为,国际估值接轨并非是简单的国际估值比较,A 股第二次估值国际化的深刻程度,根本上将取决于经济的调整模式以及四类股东之间的博弈。
  四类股东之间的估值博弈
  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是,从前股改时代到后股改时代以至全流通时代,大小非逐渐流通并转变为大比例控股股东与小比例非控股股东参与到市场的定价过程中。最大的解禁高峰将在2009-2010 年到来,2009 年限售股解禁规模预计将超过6 万亿,与目前已流通市值规模几乎相当,2010 年规模甚至更大。
  投资者结构在后股改时代到全流通时代发生剧烈变化,市场估值博弈格局也将相应由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转变为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之间的博弈。相应地,定价权重心也将经历由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非控股股东-控股股东转移的过程。
  前股改时期时代的估值均衡由金融资本决定。机构投资者主导市场估值体系,个人投资者被动接受。有限的资产供给,相对充裕甚至过剩的资产需求,使市场有能力将估值维持在较高水平,甚至在盈利加速增长阶段持续推高估值。
后股改时代的估值均衡由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博弈决定。大小非将主导市场估值体系,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意愿难以抵消大小非的融资减持压力。相比较金融资本,大小非拥有近乎无限的供给与近乎零的成本,只要市场估值偏高,大小非的融资与套现就有极其强烈的动机。
  对于小非而言,共同存在的减持意愿在股价下跌趋势中不断得到强化,甚至可能导致市场出现阶段性估值严重偏低的局面;也只有在出现价值严重低估的局面时,小非减持意愿才可能得到有效抑制。对于大非而言,无论政府如何调控,即使只是为了补充资本金,只要估值偏高,上市公司仍将首选股权融资而非债权融资,即使后者并不利于公司价值最大化,同时这些交易有可能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从而导致股价剧烈下跌。当全流通时代真正到来后,估值均衡将由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之间的博弈决定。
  在全流通时代,A 股市场定价权的主导者不会再是个人投资者,也不会是机构投资者包括境外投资者,而是拥有公司控制权、对股价关心程度最高的大股东!控股股东既可以在金融资本推高估值时选择融资与减持,也可以在小非减持压低估值时选择回购与增持,其对盈利前景、资产供需关系乃至股价波动的控制能力决定了他们才是真正的定价者。当这一时代到来时,估值均衡反而可能高于后股改时代。
  高通胀往往终结高估值
  各国的历史数据表明,高通胀环境下对应的往往是紧缩货币政策,特别是高利率,后者则对应着低市盈率。许多投资者直观认为升值有助于提升本国市场估值,但实际上其中机理在于,升值通过降低进口产品价格从而抑制了本国通胀、利率、资产估值;当升值幅度有限而无法抑制通胀时,逐步提高的利率仍将对估值形成强烈抑制。
  标普500 指数在过去60 年间的估值与CPI 和利率显著负相关,5%以上的通胀水平往往使得标普500 的市盈率下降到15 倍之下。典型的,在通胀快速提高的1978-1982 年期间,联邦基准利率上升到10%以上,标普500 市盈率持续低于10 倍。日本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在单边升值期间市盈率保持在一个平均50-60 倍左右的水平,但这离不开当时的低利率政策———当1989 年末通胀上升,利率提升后,估值就开始迅速下降,1990 年后的估值中枢下降50%。若政府未对高通胀及时采取紧缩政策,或许在短期内可以使估值和通胀一起保持在高位,但随着后续措施的出台,估值将以一种剧烈、快速的方式下跌来反应。
  升值未必带来估值的提升,但通胀所带来的加息往往终结高市盈率。这不仅仅是因为宽松的货币环境的终结,通胀的出现也代表了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告一段落,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之后才可能重新为企业盈利快速增长提供动力,这又意味着市场对基本面预期的转变。

[ 本帖最后由 大象73 于 2008-7-5 17:5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厉以宁:中国当前反通胀措施不当 首要任务是防滞胀2008年07月05日

凤凰卫视《金石财经》7月4日节目播出“厉以宁:中国当前反通胀措施不当”,以下为文字实录: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3号(李克强的恩师)表示,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防止通货膨胀演变为滞胀,当前的反通胀措施不当,反通胀的时间过长了。

凤凰卫视评论员朱文晖表示,中国的经济决策现在看来确定是越来越复杂,首先对中国经济的这个现状怎么去判断,然后呢做出一个适当的政策去针对它,其实我们看到,到了现在这个逐渐是形成一个共识,就是社科院那份报告的共识,就是要继续从事实行从紧的政策,把首要的目标也是最终的目标是对准通货膨胀,只有把通胀压下来了,你才有主动性,才有空间和回旋余地去应对别的问题,看看旁边的越南,看看上了11%的通胀的印度尼西亚,还有这个印度越来越困难,但是我们看到在这个过程当中,总是有不同的杂音,总是有不同的团体或者是利益,通过某些地方在释放出来,当然作为一个民主的决策机制,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是我们也要反过来问就是提出这种杂音的,他们到底是想一些什么样的情况,他是一种理性的,还是更多它代表它背后的这种利益关系。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看,像今年的两会期间,大量的这种代表自己团体的就非常旗帜鲜明的站出来了,对中国民主化进程这个是一个好事。但是对整个决策无疑大大加大了他的难度。所以其实现在对中国的决策者是非常大的考验,因为现在就是制订下半年的经济政策到底该怎么走,特别是奥运会之后该怎么走。那我们看到一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又开始出来发表他们的言论了。

[ 本帖最后由 大象73 于 2008-7-8 18:5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胀走势将决定股市拐点“CPI恐惧症”将持续

通胀走势将决定股市拐点“CPI恐惧症”将持续
牛头熊尾,牛尾熊头  都是如此

下一次的牛头很又可能是物价下破 6%(或7%!)之时
CPI发布日:一个另类的投资参考数据

  CPI——一个近两年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曾几何时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一开始我们只是关心肉蛋价格贵了,可有一天投资者突然发现,高涨的CPI似乎成了股市的克星。

  在牛市中被忽略的CPI

  分析表1可见,2007年10月不仅是大盘牛熊分界点,也是市场“CPI恐惧症”的滋生点。此前8个月,尽管每月公布的CPI数据渐次抬高,但由于数值较低,并不为人在意。即便是从2007年4月起,CPI已经突破了前期央行一直宣称的3%目标,至当年8月CPI已达5.6%,都没有能够对牛市中的市场心理产生决定性影响。在2007年9月前,CPI公布的当日无一例外,大盘全为上扬。

   这一现象在2007年9月11日时发生了改变,由于当日公布的8月CPI首次突破6%——这一被视为通胀临界点的数字,当日沪指下跌4.51%。也正从此后一月起,CPI数据公布对大盘的影响逐渐显现。

  CPI牛VS股指熊

  无论是从绝对数据还是相对于当月月跌幅数据对比,自2007年10月始,CPI公布日俨然就成为了空方吹起进攻号角的良机。从那时至今,共发布9次CPI数据,其中数据公布日前一周,仅有一次大盘出现上涨(2007年12月),其余均为下跌,且超过5%以上跌幅的达6次之多。尤以2008年6月12日公布5月份数据前后为甚,公布前一周大盘跌幅达11.11%,整个下跌过程跌幅达到19.20%,空前的“十连阴”走势固有市场内外在因素使然,但亦不排除“CPI恐惧症”在其中发挥了作用。除了该月,2008年1~3月也出现了CPI数据公布前后大盘持续下跌的态势,而这正好是今年南方特大雪灾发生的月份,说明自2007年10月后,CPI数据公布虽然对大盘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但投资者也同时需要考虑宏观、政策等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今年4月,尽管所公布的3月CPI数据为8.3%,较2月的8.7%有所下降,但公布日后一周沪指11.18%的涨幅却不是拜CPI数据下降所赐,而是4月23日突然宣布下调印花税所致。

  而通过总结2007年2月以来央行每月所采取的货币政策,亦可发现一些有趣的迹象。在2007年10月以前,央行总计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只有两次在CPI数据公布日前;5次上调存款利率,则全部在CPI数据公布日后。而这种情况在2007年10月后发生了改变,随着从紧货币政策基调的确定,央行对于不断攀升的通胀态势采取了提前反应。从那时至今的9个月中,央行总计8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中仅有2008年3月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CPI数据公布后,其余均发生在此前0~8天不等。而同期大盘的跌势应也反映了对从紧货币政策(背后是CPI高企)的恐慌心理。

  下半年CPI将何去何从

  从去年年底至今,央行行长周小川已在数个场合,强调了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将以控制通胀为目的的决心。尤其是在今年6月发改委宣布调高国内成品油价格后,当时随同王岐山副总理出访美国的周小川表示,这可能需要出台更加强硬的政策措施以抑制通胀。央行行长的表态加强了市场对CPI的恐惧,近期“小川一说话,股市就下跌”即是明证。

  股市何时才能摆脱“CPI恐惧症”?中金公司的研究表明,通胀的走势将决定股市是否会出现拐点。若果通胀能够得以有效控制,宏观调控政策有望出现转向,那时股市拐点将会出现。天相投顾6月2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表示,预期下半年CPI增速可能有小幅回落,但PPI仍不乐观。

  在全面通胀压力未减的情况下,“CPI恐惧症”也许仍将持续。按照今年央行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以及CPI数据公布前一周多为下跌的特征,投资者不妨以此日期作为一个另类的投资参考数据。

[ 本帖最后由 大象73 于 2008-7-5 21:3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科59亿公司债剑指并购
女散户口述:散户“解套、赚钱”详解实录
底部信号出现万亿资金进场,为您提供个性化解套方案
www.stockstar.com      2008-7-5 15:29:35       窦亚南       投资者报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本页】 【打印】 【网友评论0条】
    5月22日,曾宣称2008年不再融资的万科,其发行不超过59亿元公司债券的计划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该计划中15亿元将用于优化负债结构,其余部分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此前,万科在2006年末和2007年中分别进行了两次增发,筹资142亿元。
  
  今年5月万科销售出现放缓迹象,凯基证券(KGI)分析认为,5月低迷的房产销售预示着需求的萎缩。作为一家快速销售、以周转率制胜的公司,万科十分清楚资金的重要。而发债融资不仅能帮助企业度过目前的房地产艰难时期,寻求做大机会,同时也巧妙地绕开了低迷的证券市场。
  
  “聪明”的发债
  
  2006年底,万科以10.5元的价格向大股东华润股份有限公司等定向增发4亿股,筹集42亿元。半年后,在2007年8月的A股公开增发中,万科以31.53元/股的价格发行了3.17亿股,募集资金近100亿元,而在此之前,万科自1988年发行A股后的历次筹资总和也才93亿元。
  
  但31.7元的增发价格被认为偏高,迄今万科股价已跌至8元附近,即使复权计算,增发股的认购者也面临亏损。迫于压力,万科曾宣称2008年不再进行再融资。
  
  显然,在当前国内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发债是万科诸多选择中较为明智的选择,也更容易让市场接受。
  
  增发议案中规定,如出现到期未能按期偿付债券本息的情况时,将采取不向股东分配利润,暂缓重大对外投资、收购兼并等资本性支出项目的实施等措施,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2007年8月14日,证监会正式启动公司债发行,万科在8月底就提出了公司债方案,直到今年5月获批。
  
  市场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司债能够获批,也说明了管理层对上市公司采取这种融资方式的认同。
  
  此外,万科还采取了其他的“减压”方式。在2007年,万科在拿地上还非常积极,而在当年底,王石则表示2008年之后万科绝不当“地王”。今年5月16日,万科将去年4月27日以14.12亿元购入的“地王”——东莞市南城水濂村地块50%股权,以200万元的代价出让给粤宏远A全资子公司。分析人士认为,万科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减少了资金上的压力。
  
  2007年,万科还出售了上海南都白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温馨花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香港万科影视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
  
  下半年或将密集并购
  
  2005年3月4日,万科以18.6亿元受让上海等地“南都系”部分股权,为市场所瞩目。2006年万科收购了22家公司项目,总价款23.8亿元;2007年,万科收购了27家,总价款18.7亿元。
  
  但2008年至今,除了在6月初收购深圳易理地产有限公司旗下“易理园景台”项目外,万科一直没有大的并购动作。万科方没有直接回答记者有关并购的提问,只表示,今后如有收购动作,公司会及时公告。
  
  万科一季度报告中再度提示:资金正成为制约住宅供应和行业发展的最大因素。虽然账面上万科在一季末有156.26亿货币资金,但相关财务指标并不乐观。从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指标看,万科2005年为-0.23元,2006年为-0.69元,2007年为-1.52元,年均增长超过100%。经营现金流净额从2006年的-30.2亿元减少至2007年的-104亿元。
  
  而算上此次发债融资,将为万科提供200亿元的“弹药”。
  
  在今年的一次投资会议上,万科方面表示,今年计划主要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区域储备土地1000万平方米,1~5月已经储备土地250万平米,也就是说,6~12月,万科还将购入750万平方米的土地。而在万科2007年新增项目的总规划建筑面积中,41%是通过收购公司或合作方式取得的。
  
  回顾2007年万科的27宗并购案,有20起是发生在下半年,而2008年的下半年万科将有何动作?值得拭目以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象73 于 2008-7-5 18:56 发表
凤凰卫视《金石财经》7月4日节目播出“厉以宁:中国当前反通胀措施不当”,以下为文字实录: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3号(李克强的恩师)表示,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防止通货膨胀演变为滞胀,当前的反 ...

经济当以反通胀为第一要务,看来股市的大跌还在后面,1700点是必然的,利息有可能达到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6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31*: :*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6-25 08:06 , Processed in 0.08745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