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楼主: 东北芳香

转和气生财老大的技术分析杂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到MACD时,也开展过对技术分析类似的讨论,那时我还不是版竹,有较多的时间开展各种讨论,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向大家请教、学习,用以充实自己。
下面是当时的一篇类似的讨论帖,只是提出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

关于技术分析的作用、地位及我们应有态度的讨论: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476838

怎样才算学精一门分析技术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479340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4-11-17 at 14:15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技术指标在实战中成功率波动的讨论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471718

炒股向谁学,怎样学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551146

谈谈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的关系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509666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4-11-17 at 14:16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闽发论坛拜读过 何克的一个帖子:“也不难学”——漫谈韦小宝习武
好像和这个主帖正相关,如下:
【 作者:何克 时间:2000-12-10 1:09:38 】 
  金庸先生对韦小宝这个“宝贝”可说是宠爱有加,据先生说,《鹿鼎记》写到五分之一时,“已把韦小宝这小家伙当作了好朋友,多所纵容,颇加袒护。”。此后还特意撰写《韦小宝这小家伙》一文,文中如此描述:“韦小宝这样的小流氓,我一生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半个。扬州我从来没有到过。我一定是将观察到,体验到的许许多多的人的性格,融在韦小宝身上了。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适应环境,讲义气。”
   这只是个引子,韦小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爱看武侠小说的朋友们恐怕心目里各有形象[梁朝伟?周星驰?:)],但本质的东西应该还是一致的吧,我不多说[怕说错了]。
   有一点是不会错的:韦小宝学功夫是从来不肯下苦功的,如果太难,宁可不学,连师傅陈近南的内功心法也没练几次!
   “也不难学”倒非韦小宝的“名人名言”,它出自书中人物般若堂首座澄观禅师之口。那时韦小宝被迫到少林寺做和尚,为五台山之行做铺垫,他也曾想学学天下第一的少林功夫,免得枉来一场,结果只看了数日就没了耐心,从此只是游荡。如此度日一月有余,情况有了变化,为了得到比“方姑娘、小郡主、洪夫人、建宁公主、双儿丫头、还有那个掷骰子的曾姑娘,这许许多多人加起来”还美貌的绿衫姑娘,小宝是可以赴汤蹈火的,可惜技不如人,连人家的衣角都碰不到,反而连连挨打,于是向澄观讨教。韦小宝最想学的是“一指禅”,“心想学会了这门功夫,手指这么弹得几弹,那绿衣姑娘便即动弹不得,那时要她做老婆,还不容易?”,更让他“心花怒放”的是澄观的答复:“这‘一指禅’功夫,也不难学,只要认穴准确,指上劲透对方穴道,也就成了。”可是澄观口中的“也不难学”非同寻常,从少林长拳到罗汉拳到伏虎拳到韦陀掌到......一指禅,其过程,据“少林寺记录大全”记载:五代后晋年间,本寺有一位法慧禅师,生有宿慧,入寺不过三十六年,就练成了一指禅,进展神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料想他前生一定是一位武学大宗师,许多功夫是前生带来的。而澄观练了四十二年,也只刚刚入门。韦小宝如此一算,都成老头老太了,还练个屁!当即泄气了,转而责令澄观研究武功速成法。按澄观所想,少林功夫宁缓不速,不练内力就没有根基,就是旁门左道,但又不得不听,直弄得“瘦骨伶仃,容色憔悴,不言不语,状若痴呆。”
   “也不难学”太难学了!想来韦小宝当年必定有此感慨!:)
   就象操作当中,高手和专家满口“盘面感觉”、“盘口分析”云云,三言两语就能下结论,而咱们埋头看[K线]、抬头看[屏幕],却看不出个所以然。我所知道的朋友中,操作水平好的往往“感觉”很好,首先是灵敏,其次是准确,在外人看来,或者是运气很好,“要什么牌来什么牌”,或者是“半人半神”,其实,这些“感觉”来之不易,代价不轻。我不否认天赋之说,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成功路上很难有什么捷径。常常可听得“读书破万卷”、“熟读唐诗三百首”的说法,道理都一样,“勤为径”!
   依此推论:在股市征战中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能走歪门邪道,不能急于求成,甚至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循序渐进,学习学习再学习,并以此达到更高的层次。
   就这样?!
   不尽然!若就这么结束了就没什么意思了!:)
   还是说韦小宝吧,他有过不少师傅,而且个个都是绝顶高手,然而真正学到了并且派上用场的功夫却屈指可数,就六招,是神龙教主夫妇倆教的。其中苏荃传了他“美人三招”:贵妃回眸、小怜横陈、飞燕回翔;洪安通教了“英雄三招”:子胥举鼎、鲁达拔柳、狄青降龙。经两人演示和指点,韦小宝基本掌握了,但自觉一时难以领会,洪安通安慰他不用担心,知道窍门,“假以时日,自能纯熟”。后来,这六招果然屡立奇功,在万险之境中保住了他的小命。
   如此看来,又是有捷径的了!第一,不用练内力,也不需要基本功;第二,学起来比较容易,时间也较短;第三,很有实效,关键时候能起决定性作用。
   那么,二者有矛盾了?
   一点都不矛盾!
   苏荃曾说到:“我这美人三招是师父所授,当年经过千锤百炼的改正。”可见,这三招看似简单,但其中内涵深厚,同样经历了“打磨”过程。而洪安通的“英雄三招”却是“即兴发挥”,对此,她还有个“注脚”:“大宗师武学渊深”,说白了就是“底子厚”。由此可见,此二人和澄观都是“大师”,修为都很深厚,有了这个基础,自然是举重若轻、信手拈来。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就是运用。澄观只能己用,拘泥了些,而洪安通还能因地制宜,教之以人,这就引入了“教”的问题。如同我们教学工作,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一方投入就成了对牛谈琴。有的老师自身水平相当高,但表达能力和传授能力有限,上课上不好,而有的老师不仅肚子里有货,还能因材施教。按说韦小宝这个人是“顽劣之徒”,既不谦虚也不好学,称的上是“不可雕、不可教”的一类,难了苦了都不肯学。而洪安通自然称的上是好教师了,给韦小宝“量体裁衣”制作三招,堪称教得精彩、学得轻松:)。
   但是,任何投机取巧的办法优点、缺点都很突出:就比如那六招,针对性很强,所以效果很明显,总之是处于劣势挨打的局面效果最好,比如被人举在空中啦,跪在地上啦,钻胯等等,这是针对韦小宝没有武功、个子有小的特点来设计的。但正是如此,它的局限性也很突出,一旦出现变数,韦小宝只能束手就擒,因为他没有变通和真正抗衡的实力。为了不让小说显得过于玄虚,金先生自然不能让这六招出现的频率过高,成功的比率过高,但又不能让他死了,于是设计了无坚不摧的匕首和天衣无缝的宝衣,匕首削铁如泥可当得他的攻击力,宝衣附体当得他的自保力,说到底,就是补充韦小宝的“内力”和“生命力”。否则,韦小宝死一万次都不够。
   从韦小宝的“习武经历”可以得到点什么启示呢?
   首先,要成大器,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大的代价,更大的努力,没有唾手可得的绝顶功夫。
   其次,不可否认的是,任何领域都存在超越常规的技术手段,有时也能达到叫好的效果,但局限性很强,只适用于特殊的环境,即必须有某些条件成立。但由于基础不扎实,可能出现自误,伤了自己,如果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难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三,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亦步亦趋,也不能拘泥于循规蹈矩,这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这里又要提到我的那位做生意的朋友,我曾问他周围的生意人学历如何,他说都很低,我又问,他们当中有没有做得好的,他说有,我再问,那么读不读书没有意义了?他说不然。我的追根究底让他感到很累,但还是耐心说了一通,其实就是“经验”两个字。他还是举例子,比如进货量(存货量)的把握,他都是根据各项指标测算出来的,通常很准确,周围的生意人由此很佩服他,大多数认为他运气好[股市是否如此?]若碰上“层次太低”的,对方说“啊,老板运气真好!”,他就是“是啊是啊,碰巧而已。”若是有些经常来讨教“生意经”的朋友,业务上又不“撞车”,就会指点一二。他的意思是:没有文化的人,“经验”是靠实际操作和领悟能力得出的,周期长,代价大,万一悟性不好,可能就混不下去了;而有文化的人,“经验”来自书本的很多,即不必犯别人犯过的错误,不必走别人走过的弯路。
   这个悟性,其实就是学习方法,领悟能力。循序渐进并不是紧跟着前人依样画葫芦,呵欠呵欠喷嚏喷嚏,而是在学习的时候,要学会总结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方向。当然,如果方向对了,无非是快慢的问题,如果方向错了,那就是“彼岸”了:)
   第四,网络的价值。
   从我自己,我深刻地体会到网络的价值,她是无限的:只要你需要,她都拥有并且给予。当然,我不是贬低报刊杂志等等传统媒介的作用,只是强调网络的意义。首先,网络提供的信息是最迅捷、最丰富、最齐全的,提供的各种搜索引擎实现“所想即所得”;其次,网络提供的最广阔的学习场所,在这里,只会感到“天外有天”,追求永远没有止境,因为这里没有“第一”,或者说时时有“第一”;第三,网络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论坛、聊天室、OICQ、EMAIL,给我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联系方法,这里云集的各种理念、手法、体会,可能没有哪个现实空间能够实现。
   我们常常看到武侠小说中主角的神奇遭遇:某个神秘的山洞、一本残破的秘笈、一颗创造奇迹的灵丹等等等等,对我来说,网络就是那个山洞、那本秘笈、那颗灵丹,甚至,我有一种感觉,就好象有个声音在说:芝麻,开门吧。
   在这里,可以找到许多良师益友,并不只于股市,而在人生。
   当然,这里还有机缘的问题,但努力下去,运气总会来的。如同偶然,其实必然。记住:做好准备,机会来了,你就能抓住。机会,并不同于运气。
   第五,利器。
   前面说了,既要自保,还要进攻。而分析软件就是股市操作的“利器”,类似于韦小宝的匕首和宝衣。
   我用金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总结和结束语,希望朋友们能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说读了武侠小说的孩子会入山拜师练武,这种廉洁或事迹,也几十年没听见了。大概,现代的孩子们都聪明了,知道就算练成了武功,也敌不过一支手枪,也不必这样的辛苦的到深山中去拜师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个后生的回帖也很精采,如下:
【 作者:后生 时间:2000-12-11 16:44:37 】 
  韦大人学不成武功其实是天注定的,即使他再努力也没机会成为高手,这一点他的老师陈近南在临终前已经做了总结。
  韦大人虽然武功有限,但是神龙岛的那几下散手却屡屡在紧要关头救了她,就拿他搞定假太后那一次,如果没有那两下,把那毛东珠给虎住了,任凭他再大大地狡猾也没用。
  对韦大人的学武,小弟也有一些想法:一、多数人也和韦大人一样,没有天赋,而且还没有韦大人的好运气。所以不要一心想什么得遇名师之类的事,要知道就算遇到陈近南也没用的,你没那个天赋。很多很勤奋的散户一天到晚看好多书找很多秘籍,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成,原因就在这。二、接受自己是个平凡人之后,要做的就是象韦大人那样,找适合自己的东东,比如神行百爬,韦大人就学得很快,还有何铁手送给他的独门暗器,当然说到用攻击性一点的还有蒙汉药(手枪他还不是玩得最好的)。就韦大人的这几下子,都是为武林侠士所不耻,可是韦大人才不管你那一套,好用就行,而且还得心应手,屡建功勋。对于广大股民来说,也是这样,咱们是图钱来的,能赚钱是最终目标,管他用什么方法。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目前市场上可以成系统的一些方法以都比较复杂,而大多数人只是平庸之辈,所以研究一些简单的方法,有时可能更有较。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适用于自己的,对自己量身定做的,才是最好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黠狼 at 2004-11-17 14:11
还有个后生的回帖也很精采,如下:
【 作者:后生 时间:2000-12-11 16:44:37 】 
  韦大人学不成武功其实是天注定的,即使他再努力也没机会成为高手,这一点他的老师陈近南在临终前已经做了总结。
  韦大人 ...

我们的目标是在股市赚钱.不是成为什么"大师".
有时一个馒头比一锭金子有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7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融者胜 at 2004-11-17 15:26

我们的目标是在股市赚钱.不是成为什么"大师".
有时一个馒头比一锭金子有用.


高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芳香的贴子我特喜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第一楼的话,后边没看。如果楼主想引发讨论的话可以理解,如果真的作为一问题的话,我弃权,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11.18趋势是滞后的

昨天我们谈到在两大类指标中,趋势类是主要的,摆动类是次要的,今天我们开始对这两个指标分别说明一下。

趋势一旦形成,就会延续!这句话可能是所有对技术有兴趣的朋友都听过的一句话,但趋势什么时候才能形成?

不管是用均线还是EXPMA还是MACD等等,等所谓的强势信号出现的时候,股价往往已经涨了很长时间,单从这一点上来讲,趋势是滞后的!
之所以说是滞后是我们通过趋势类指标来研判趋势时,往往要等待一下,行情在了一定的单边延续性以后才能确定这种单边市可能继续,所以趋势的滞后出现是必然的。

滞后出现会让我们很遗憾吗?因为趋势的滞后,我们不能从行情的一开始就进去,但只有在一开始进去才赚钱吗?这到这里,又回到了是吃整条鱼还是只吃鱼身的老问题上去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机会是市场给的,不是我们创造的,一个好的狙击手,不仅仅是比别人高在枪法上,更重要的是把握机会的能力更强!如果把技术比喻是枪,如果我们把好的枪〔技术〕发给每个人,结果不言而喻。
世上没有绝对的好枪,能打死人的也不一定是好枪,虽然大家都希望得到好枪!
没有好枪,有较强的把握机会的能力,一样能成功。没有这个能力,有了好东东也没有什么大用,此所谓大炮打蚊子!

[ Last edited by GAOJ on 2004-11-18 at 10:17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GAOJ at 2004-11-18 10:13
没有好枪,有较强的把握机会的能力,一样能成功。没有这个能力,有了好东东也没有什么大用,此所谓大炮打蚊子!


经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9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11.19摆动指标的最大用处

人的本性是贪婪的,滞后的趋势确定使得太多的人在思考如何寻找更低的买点,但趋势不确定的买点的风险太大了,于是人们就开始寻找趋势确定后的相对低点,这个时候KDJ、RSI等指标就产生了,许多人都对KDJ等指标产生过怀疑,20以下的金叉买入在很多时候是赔钱的,甚至有人还做过实验,20以下的KDJ金叉的成功率是27%,可是,如果把条件限定一下,MACD的DIFF>0同时>DEA,在这个条件下用刚才的条件,成功率又是多少呢?如果不想追高,再加一个DIFF<0.3的条件,找出来的又是什么样的股票呢?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摆动指标是藤,趋势指标是树,没有树,藤是爬不高的。摆动指标最大的用处就是在上升趋势确定后来找相对低点,在下降趋势确定后寻找相对高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观察,技术,结合分析判断

[ Last edited by 潜力 on 2004-11-19 at 10:23 ]
em040902008_08jahQBlOYL4.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9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proefan at 2004-11-17 20:51
东北芳香的贴子我特喜欢!!!

:*3*::*3*: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潜力 at 2004-11-19 10:22
了解,观察,技术,结合分析判断


观察最重要,有时仅凭观察(看盘)就可以找出好股票。

看盘如同欣赏艺术作品,看懂了,也就会做了。
Fil19.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9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分子的特点:

1.知识分子以为自己有知识,于是发现了股票市场这块宝地,认为凭借自己的头脑用心钻研、刻苦努力,一定会找到在股票市场上盈利的科学方法。

2.更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喜欢舞文弄墨,在技术分析上寻求各种逻辑推理、甚至咬文嚼字,至少可以写出一篇很好看很有道理的好文章。

可惜:不知道这样的知识分子每年结算的交割单成绩如何?

建议:凡是经常喜欢写技术分析文章的人都报告一下你们手里现在拿的是什么股票。

多有得罪,我认为 MACD 赞美的声音太多,我愿意挨骂。
Fil19.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4-11-1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可用之法,无不可用之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7-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9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就回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4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4-11-2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指标是从理念演化而来,
是对理念的量化分析,
掌握指标背后的东西的人,
还需要指标吗,
对指标不通的人,
如何?
趋势何解,
是对市场的深刻认识和发现,
把握市场就是变相的把握趋势,
至于造诣有多高,
我想,
取决于心。
参与人数 1奖励 +1 时间 理由
775825866 + 1 2011-9-18 11:47 很有见地的评述,我认为技术就是一种经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6-25 12:01 , Processed in 0.104897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