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半年翻五倍的标的查询只要觉得你的资源有价值,找我超长线翻倍股6个,299元想知识变现,点这里
广东线下聚会即将开始帮你配置仓位领五倍以上大牛不做制度的牺牲品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2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车辆首台混凝土泵车试制成功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 时间:2007年03月21日


中集车辆集团首台38M混凝土泵车日前研发试制成功。据公司介绍,该产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已申请专利6项,产品各项性能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居于领先地位。


混凝土泵车是专用车行业内最尖端技术产品的代名词。中集车辆相关负责人介绍,中集车辆吸取了全球混凝土泵车先进理念及制造技术,自主研发、掌握了混凝土泵车核心部件――布料臂架的设计、制造技术。公司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在产品结构上具有多项技术创新。据悉,现在已有客户"相中"了此款混凝土泵车,并有意购买。


随着国内商品混凝土行业和建设机械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施工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建设机械以及相关混凝土输送机械的制造业得以高速发展,为混凝土泵车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中集车辆2004年开始进入建设机械专用车领域,陆续开发了多款混凝土搅拌车产品,2006年开始混凝土泵车及混凝土泵的研发及样车试制。


中集车辆是中集集团(000039)的全资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道路运输车辆制造集团,在北美及国内拥有15个生产基地。2006年,中集车辆累计销售各类专用车8.8万辆,实现销售收入70.9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6.56%和66.90%。


(来源:中国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2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五”规划:“双高”专用车将被鼓励发展


--------------------------------------------------------------------------------

2007-03-20 08:54:44  中国汽车报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专用车“十一五”规划已制定完毕,正等待发布。其中,“双高”专用车将作为今后鼓励发展的重点。
    专用车“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国专用车行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缓慢,企业过分依赖国外技术,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由于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方面投入有限,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专用汽车产品仍然需要进口。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缓慢,制约了我国专用汽车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专用车“十一五”规划预测了今后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专用车产品的发展趋势,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品成本的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价格取胜的竞争优势将被进一步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转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竞争。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将引导企业不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减轻整车自重,提高产品的使用功能和附加值。
    新规划列出了“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品,包括:适合于高等级公路运输的重型牵引车、各种专用半挂汽车列车;适合于物流系统需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等开发的轻中重型各种厢式汽车;配套服务于提升城市功能发展的各种车辆;高等级公路服务车辆;重大工程类用车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2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则兄辛苦了。论坛有你是我们的福气。谢谢。。。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3-22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一定要读原复生(上)
作者: 《Value》杂志
时间: [ 2007-03-22 07:06 ]

连载《学习学习再学习--生活中的投资经典》 张志雄/著
2006年1月第1版 部分文章摘自《Value》杂志过往期刊 www.valuegood.com

第二篇 往昔回眸

你一定要读原复生

  读原复生的文章是一大快事,平时看来晦涩难懂的财经分析,在他笔下变得异常清晰,使人感到很受用。由此看来,平素令人眼花缭乱的上市公司的操作手法,往往只是“障眼法”耳,而那些所谓“股评家”晦涩的“天书”不由让人怀疑是否在故弄玄虚。

吃到了檀香橄榄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经常用一个故事比喻“耐人寻味”:一个人含着一颗檀香橄榄,觉得没什么味道,往屋顶上一扔,继续走路;走了两条马路,嘴里余香不绝,赶紧往回赶,爬上屋顶去找那颗檀香橄榄。
  就像把女人比作鲜花,这故事俗是俗了点,可有时还真管用,因为这两年我就碰上了檀香橄榄。
  2001年12月,香港《信报》的投资版周一至周五刊登“原氏物语”专栏,评论以香港为主的财经市场动态。由于我平日读《信报》,主要兴趣在于政经评论,投资版向来一扫而过,对“原氏物语”并不在意。
  半年过后,我在“原氏物语”上看到一篇《包饼情》,觉得很受用。作者原复生谈的是一家叫圣安娜饼屋(0192)的香港上市公司,认为销售饼卡是公司盈利的秘密武器。圣安娜卡销售价45.6港元,购买十张或以上可享有最高达八五折的优惠。别看小小一张卡,截至2001年9月底,圣安娜有总值1.4亿港元未兑“饼”的饼卡在市面上流通。过去几年,圣安娜每年出售饼卡金额大约8000万港元,是维持公司业务的支柱。
  关键问题是,圣安娜卡的换饼有效期通常是3~5年,在市面上流通的饼卡有350万张,这里有多少可能会遗失和忘领?
  联想到我们平日去理发店,不管是理发师还是美容师,最喜欢向你推销的是贵宾卡,1000元或500元八五折,我自己也买过这种卡,却没去过几次。理发店还不像圣安娜饼屋,连锁店极少,一般买卡人可是亏大了,理发店的盈利看来可能也是“以卡取胜”。
  到了2002年11月,我又看到原复生谈论恒指成分股思捷(0330)的文章,更是佩服。“Esprit”这个服装品牌可谓家喻户晓,一般人只是把思捷看作是经营Esprit的香港公司而已,但经原复生一点拨,我们才知思捷经营大有学问。
  思捷在1993年上市,当时它确实只是Esprit的亚洲区特许经营商。但1997年反客为主,收购了以德国为主的欧洲业务,2002年初又收购了Esprit创办人的美国Esprit业务,统一了全球Esprit品牌,晋身国际级时装集团。以营业额计算,香港业务占整个集团的营业额只有12%,欧洲业务占74%,如此看来,思捷更是一家欧洲公司。思捷未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欧洲和美国,香港已无足轻重。当时思捷的市盈率13倍,相比于同类亚洲零售股,属合理水平;不过,由于重新定位,与同类欧洲零售股20多倍的市盈率相比,那时的思捷股价仍有空间。
  原复生的思路很清晰,只用了比豆腐干稍大的篇幅,约莫1300字吧。
  一个星期后,原复生连续用三天谈汇丰控股(0005)。与思捷相反,自从1991年汇丰银行迁址英国并成立控股公司后,人们总认为汇丰控股已是一间欧洲乃至欧美银行,但事实上仍有差距。
  虽然,汇丰控股的策略是集中于亚、欧、美三大地区发展,形成“三脚凳”阵容,但在亚洲的表现还是最为出色。单是在香港,过去两年的股本回报率高达45%;而在2001年,欧洲业务的股本回报率仅11%,若扣除收购不顺的法国CCF,股本回报率则是22%,与其他优质英国银行相若而已。另外,集团成本超过70%由欧美业务产生:欧美业务的成本占收入超过60%,而香港只是30%。
  这就是汇丰控股面对的矛盾:若满足于亚洲区的集团,它将是全球赚钱能力最强的银行;若要成为全球性银行,代价是得承受较高营运风险,接受较低回报率。
  原复生认为将汇丰控股和花旗银行相提并论也欠妥。花旗的业务以大型企业客户和资本市场为主导,属“全攻型”,在经济增长期间表现特别出色,但盈利稳定性远逊于汇丰控股以存款为主导的经营模式。例如,向美国大型企业借贷占花旗总借贷18%,汇丰控股是5%;投资银行收入占花旗收入23%,而汇丰控股也只有5%。
  如此提纲契领,畅晓明白,我正欲进入阅读角色,没想到2002年12月31日,原复生突然宣布收笔,专栏开了一年就此结束。
  于是,我想起了檀香橄榄的故事。
  到了2003年5月,我知道原复生将《原氏物语》出了三本集子,便请好友王晓冬帮忙。可惜晓冬在港一直很忙,来上海也难得一见,只是最近才捎来,而且第一本已售罄,只买到后两本。
  即便如此,我看后仍觉得大有介绍的必要。在香港报章的财经专栏作家中,《信报》的林行止当然首屈一指,我曾买来他的全集翻阅,也够痴迷的。林行止毕竟廉颇老矣,现在他的专栏仍值得一看,但不复当年之淋漓尽致了。《信报》的另一位“投资者日记”专栏作家曹仁超也是超级写家,每天大半个版面的篇幅,数十年如一日,功夫了得。不过,曹仁超的专栏有两点让人不以为然。一是粤语写作,方言用之小说尚有读头,但面对各地的财经市场读者,用方言叙述,眼界不免狭窄点;二是有的文章写到哪儿是哪儿,让人有“填版面”之感。另外,《香港经济日报》的石镜泉先生也极能写,而他又稍逊曹仁超。
  与他们三位相比,三十多岁的原复生的文风与林行止一样不拖泥带水,娓娓道来;在投资市场专业分析方面则比曹、石两位更为通透。
  香港财经专栏作家后起之秀,原复生当之无愧。

财技是什么

  原复生原名蔡东豪,在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商学院毕业,曾在加国做分析员五年,曾任企业融资部主管。1996年他协助长江基建(1038)分拆上市后,被长江基建聘请为高级经理,当时他不过三十出头。
  三年后的1999年,中建电讯(0138)主席麦绍棠请原复生任事,一直做到2001年。正值科网股热潮冷却,他退下来反思市场种种经验与教训,便有了“原氏物语”。
  要议论财经市场与公司,就免不了涉及类似公司融资、上市与资产重组之类的“财技”。但财技的宗旨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财技才是恰当的?这就不容易分析了。正如在内地,财技可以被描述成“资本运作”,也可以说成“圈钱”,需要就事论事。
  这几年,内地报道“财技”的文章多了起来,一般来说,在市场好的时候,譬如2001年之前,多从资本运作的积极面作出报道,形容某人或某家公司多么有能力,通过上市和其他融资手段,把家底做大,净资产翻了多少倍之类的。2001年的熊市后,又多从“圈钱”或市场操纵角度来写“黑幕”或“准黑幕”文章,主要的办法是从各地工商局查来材料,从诸多公司的关联角度出发分析财技。其中最“扎实”的也让人心烦的是,画出一大堆“联络图”呈现(或秀)给读者看,但说明的文字却语焉不详,少有判断。
  如此做来的原因至少有三:第一,与很多法治故事相似,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窥视欲,至于窥视到的是不是真实并不重要;第二,表面上是批判,实质上给人做教材参考,毕竟这年头想模仿别人成功手段的人不少;第三,作者本来就没搞明白,写得玄之又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原复生却用1000多字、最多3000字,以极浅显的文字将各类公司的财技描绘得通通透透,值得我们借鉴。
  在原复生看来,公司运用财技最重要的两件事是:一是与投资者沟通;二是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和投资者沟通是增加公司的价值;而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就像李嘉诚在长江实业股价高时集资,这时投资者便愿意支付较高代价,公司便可筹集较多资金,这是供求关系。
  不过,财技不能逆转公司的命运,“只是扶一把而已”。
  众所周知,将“扶一把”的财技视作惟一致富之道的公司却是举不胜举。
  原复生对公司财技的归类非常别致,其中一类是“女民歌手股”。它取自20世纪70年代著名女民歌手的名曲“The Circle Game”,这类股份的表现仿佛圆圈不停地转,即高盈利增长、高市盈率、高股价、频密地发行新股集资。这“三高一频”的现象必须持续发生,让圆圈不停地转动,只要其中一环节未能如期发生,裂痕便出现,圆圈即时停止转动。
  这种方式在我们几年前的A股牛市中屡见不鲜,它们的下场也已经看到,如不少当年炙手可热的“高科技股”把不明事理的投资者坑得可以。
  原复生举的一个例子便是有A股和H股的青岛啤酒(0168)。要连续高盈利增长,一般通过高速收购来实现。青啤曾在两年内收购了30家啤酒厂,平均每月超过一家,原复生很怀疑管理层是否在收购前做足功课,以避免买错或买贵。同时,他们又怎样融合多个不同的企业文化?用数据说话,便是青啤斥资20亿元收购30家啤酒厂,盈利从4300万元增加到8300万元,付出20亿元增加盈利4000万元。同时,青啤的债项急升,股东权益被摊薄。
  有心的原复生还找到了一份1994年的推介青啤的报告,列出多个购入青啤原因与八年后的大量有关青啤的研究报告惊人地相似:青啤身处高增长市场,是市场领导者,正与全美最大啤酒集团AB商谈组织策略联盟等。但从青啤八年来的数据对比而言,盈利却是“越大越缩”。倒是2002年青啤停止扩张后,“消化”出不少盈利来。
  在原复生看来,内地的一些A股公司的财技近似于“抢钱”。以联通A股为例。公司联通集团原持有香港联通(0762)78%股权。现在,一半(39%股权)仍由联通集团持有,另一半(39%股权)间接经过联通A股持有。事实上,联通A股是一家控股公司,但它只控股一家公司,若按香港《上市条例》,联通A股不符合上市规定。
  如果剖析联通A股的管理架构和账目,会发现简单到了滑稽的地步。由于公司惟一资产是香港联通的39%的股权,不需聘用员工、不需办公室、不用控制成本、不用瘦身裁员、管理层不用“集思广益”,定位清晰得一塌糊涂。联通A股的损益表完全依靠香港联通账目来编制,只要扣除少数股东权益,简单地把香港联通乘以39%。资产负债表也不复杂,因为只有一项资产。现金流量表最简单,因为是零(联通A股惟一现金来源是香港联通派发的股息,但香港联通处于高速增长兼投资期,暂不派息)。
  另一家同时在内地与香港上市的TCL,也让原复生看出破绽。香港TCL(1070)在三年前成立TCL移动,只持20%股权,以后经过两次增持,股权也只增至40.8%,却动用超过10亿元的资金。尤其是后一次动用8亿元收购TCL移动13.8%股权,意味着TCL移动估值高达60亿元,而香港TCL自己的市值也仅为65亿港元而已。
  TCL移动的透明度非常低,我们只知道两次交易的卖方是TCL非执行董事王道源,他共套现9亿元。而且他还持有TCL移动12%的股权,估值7亿元。原复生将专栏的这篇文章题为《快乐的王先生》,幽默得可以。



主题: 你一定要读原复生(下)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a72e9bb0100087t


RSS 频道地址:
http://blog.sina.com.cn/myblog/index_rss.php?uid=1249044923
【如使用Foxmail6.0以上版本,通过右键点击该链接,选择"在Foxmail中添加该RSS频道/频道组",即可收藏文章所属栏目】


连载《学习学习再学习--生活中的投资经典》 张志雄/著
2006年1月第1版 部分文章摘自《Value》杂志过往期刊 www.valuegood.com

第二篇 往昔回眸

你一定要读原复生

魔幻的仙股

  在原复生笔下,香港本地的财技公司也不太平。
  建发(0223)2002年4月10日上市,招股价每股1港元,出售8200万股,其中3600万港元为股东出售旧股套现,建发实收现金4200万港元。上市后的15天,即5月29日,建发宣布斥资2300万港元,动用集资额的62%,收购一间刚成立的空壳公司,它承诺一年内为建发建设虚拟网上展览平台,2300万港元实质上是网站的建设费。在科网潮幻灭后,找这样的项目转移资金不是很可笑吗?
  恒科创业(8097)于2000年在创业板上市,主业是为半导体产品提供软件方案。从表面看,恒科创业业绩令人兴奋,2001年营业额超过4亿港元,过去3年盈利共2亿港元。
  仔细一瞧却会吓人一跳。恒科创业的应收账款高达2.1亿港元。上市前一年的1999年,公司行政支出是1000万港元,2000年升至2600万港元,2001年升至6300万港元,上市集资的1亿多港元不消两年便花完,2002年初更出现现金透支。恒科创业又分拆旗下的卫科(8172)在创业板上市,成为首家创业板公司分拆上市,但公司集资2500万港元,其中恒科创业的主席与高层职员已套现2000万港元。
  2002年4月,恒科创业宣布与上海A股公司宏盛签订DVD解决方案协议,价值达18亿港元,股价应声上升,然后恒科创业宣布配股,集资1.2亿港元。配股完成后又宣布上述交易延后。
  原复生建议恒科创业不如考虑把他们的财技知识发展为财技软件,一定有市场。
  这些财技在A股市场也是屡见不鲜,但有一样为A股所无,那就是仙股。
  仙股也就是一股股票值几分钱,对爱便宜货的人来说,是投其所好。1分钱的股票只要升1分钱,就是1倍;而100元的汇丰控股要升1倍,还得涨100元。两相比较,总认为买仙股容易大涨。而且有人认为香港交易所的报价系统的最低股价是1分,理论上1分的仙股股价是只会升,不会跌。
  包括内地在内的股民如果有此想法,就得听听原复生的见解了。那就是一仙股的公司可以通过合股的招数,轻易攻破一仙股不跌的假设。也就是说,你买了一元某股份,股价后来跌至一分,跌幅是99%;如果你以为1仙股不可能再跌,赶紧补仓的话,那么你还可以输99%。
  以一仙股的老大哥互联(0273)为例,已经5年亏损,总亏损达25亿港元。而自2001年9月开始,股价一直停留在1分,即使期间股份交投活跃。
  如果你在2000年1月以互联当时股价2分,斥资20万港元购入1000万股,期间互联配股8次,送股1次,股份2股合1股;再加上互联于2002年5月中旬宣布50股合1股,然后1股送10股,集资1亿港元。
  眼花缭乱一通财技之后,你两年前购入的1000万股互联只剩4万股,以股价2分计算,你持有的互联股份市值是800港元。两年来,20万港元的投资变为800港元,跌幅99.7%。
  与此相匹配的是,互联的股东权益摊薄的程度惊人,2002年5月互联的发行股权可达74亿股,若不进行两次合股,互联发行的股权是18500亿股。
  当然,如果上市公司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充分利用市场的集资渠道,那么背负被监管和公开化的责任,也是得不偿失。原复生就检讨了莎莎(0178)上市的必要性。
  莎莎是内地人一般都要去的香港化妆品店。莎莎1997年上市集资8亿港元,扣除这5年来资本性开支3亿港元、派发股息4亿港元,应剩1亿港元,但它存有现金6.5亿港元。这主要是莎莎从业务中产生了强劲的现金,流入接近6亿港元。在此期间,莎莎并未再集资,近年还积极回购股票。
  持有莎莎70%的大股东,五年来收股息不足3亿港元。假如莎莎没有上市,他们虽然得不到上市集资的8亿港元,但可独享接近6亿港元的现金流入,扣除资本性开支,得到的现金跟上市后的情形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由于莎莎上市,让当时的投资者大吃一惊,没想到公司在街边卖化妆品竟可赚2亿港元?于是,大批模仿者涌入这个行业,瓜分了莎莎的暴利空间。
  不想“泄密”,是国外许多优质公司不上市的主要理由。

媒体狂想曲

  2002年12月31日完成了“原氏物语”的最后一篇专栏,原复生便去香港商业电台担任营运总裁。商台的领导可能是看中了他对各类媒体头头是道的分析。
  原复生用功最勤也颇有微辞的公司是TOM(8001),为此他写了不下六篇文章,作为媒体中人,我看后很受用。原复生对TOM凝聚的焦点之一是公司策略得当与否。TOM于2002年2月上市,上市不足半年管理层便换班,随即不断进行收购。在上市后的30个月内,共收购30家公司,平均每月收购一家公司,而每季都亏损,总共20亿港元。
  TOM目标是建成跨媒体平台,按公司CEO的解释是:“很多全球媒体集团都把印刷、户外、网上、体育及各式各样媒体资源汇集一起。在中文语言的世界里,我相信TOM是首家能够在大中华地区实践融汇媒体事业的公司。”
  跨媒体平台的理念最张扬的时候,当属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在2000年1月的合并。而这起超过1000亿美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合并,不到两年,便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原复生对此的解释很独到,那就是整合各媒体营销看似合理,却忽视了人性。他举了一个在大公司工作的人都有的体会,上司说:“这宗生意是为了公司名誉和另一个部门的长远发展,你的部门会吃亏一些,但你们曾付出的努力,公司会记录在案。”但到年底分红时,上司必定忘记得一干二净。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亦是如此,部门各怀鬼胎,才不管为“公司好”的口号哩!到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各自为战”。
  事实上,“各自为战”与通用电气等优秀集团管理模式相似,集团内不同业务不大谈“融合”,总部只紧抓财务,子公司的自由度甚高。
  但当年时代华纳、美国在线的合并启示“余毒未散”,不仅让TOM也让内地的一些有“大媒体”之想的人至今津津乐道。

财经演员的事事非非

  原复生在接受《信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复生”是源自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的字。原复生对业内的种种不良风气亦是深恶痛绝,大有“变法”之意。
  “财经演员”是原复生给股评家的称呼,其行径是内地与香港、中国和外国没有什么区别。但原复生对股评家的套话和八股的抨击倒值得注意,因为我们自己有时也沾染了类似的习气。例如:
  “基金放暑假”:当股市在7月和8月下跌,财经演员必定归咎于基金放暑假。但谁听说过基金经理集体放暑假的事?原复生又问:每年暑假都是7月和8月,如果有人趁机在这段时间“起事”,基金没理由持续这种事先张扬的行为。
  “基金粉饰橱窗”:当季尾股市上升,财经演员必定把这情况跟基金粉饰橱窗联系,因为基金须在季尾向投资者报告基金表现,如果在此时“人工”提高股价,的确有助基金业绩。可原复生问,基金真得会事先张扬进行某种交易?如果投资者预知基金必定在季尾购入股票,其他人能否事先做好准备,从中获利?
  相比这些套话,有些财经演员的表演就比较恶劣了。
  2002年初香港兴起内地媒体股热,1月上市的媒体世纪(8160)由某大型外资证券公司担任保荐人。媒体世纪上市后两个月,该外资证券公司出版了一份30多页的研究报告,建议客户“强烈购入”。当时股价是2元3角,目标价是3元9角,分析员预计公司盈利达5500万港元。
  媒体世纪上市后第一季的业绩已不能达到市场预测,更传出业绩倒退消息,到了2002年8月中旬股价2角5分,比上市价跌了90%。保荐人又出分析报告,目标价已调低至1元2角,并估计该年亏损3000万港元。
  不足六个月,盈利估计由盈转亏,相差达8000万港元,是市场、公司还是管理层出现了什么重大改变?
  原复生给这位分析员的忠告是:“事到如今,捍卫名誉比工作更重要,说实话吧!”
  顺便一提,媒体世纪暴跌的另一个教训是避开由创投基金担任大股东的新上市公司。美国大型创投基金华平和亚洲创投基金宝铭共同持有媒体世纪52%股权,为了尽快套现,鼓励可能缺乏上市条件的媒体世纪赶快上市。
  另一个例子是内地民企股超大(0082)。首先,超大拥有农地12万亩。12万亩是个什么概念?差不多是相当于香港岛的面积。超大在这么大的地方都种上蔬菜,你相信吗?
  第二,超大在2000年6月共有3900名员工,到2002年已增加到8200人,即18个月内增加4300人,平均每月增加240人,而每天有8位新同事报到。
  第三,超大成立于1994年,当时业务为电子零件贸易,1999年才转农业;三数年间,超大管理层找到什么秘方,可以大规模经营“50%纯利率”企业?
  第四,超大历年来从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差不多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支付长期预付租金”等资本性开支;而且两者金额大同小异。怎么这么凑巧?
  原复生如上的分析,不由让人想起当年内地那只有名的农业股蓝田股份!
  显而易见的事实,却让“服务”于超大的机构继续“玩火”。罗兵咸永道核数师保持沉默,数家外资公司则在大力推介超大,似乎一切正常。
  至于早已出事的欧亚农业(0932),原复生认为,在港的大型外资证券公司也有被追究的必要。2002年初有关欧亚的坏消息接二连三出现,连“财经演员”也避谈欧亚,为什么大型外资证券行仍积极推介?在欧亚被停牌的两个月前,外资分析员仍努力为欧亚护航。原复生看到一份分析报告标题是“有烟未必有火”,为负面新闻澄清。直至欧亚停牌,该分析员才把建议从“购入”改为“持有”。
  另一家美资证券公司则在2002年初大力推介欧亚,派出著名策略师率领分析员作实地视察后,出版多份分析报告,大谈欧亚前景如何灿烂,并把欧亚列入该公司模范组合内。2002年7月,该公司分析员的买入评语仍是:“市场疑心是夸张;我们认为欧亚是超值”。
  由于内地股市越来越开放,外资大行的进入程度越来越深(例如QFII),上述描述的一些动作,值得我们小心。切不要盲目权威,对利益与人性的分析才是正道。
  拉拉杂杂作了这么多的文抄公,意犹未尽,但得赶快打住了。想及多年前在《读书》上看到的“你一定要读董桥”一文,现今移花接木,希望原复生也像董桥那般被更多读者所喜欢。

附文:原复生的基本信念

  相信投资学有三大门派:基础、技术、数量。
  不相信财经名嘴的演技派,更不相信报章财经版的贴士、大户动向、小道消息。
  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真材实料的财经作家,但他们大多高薪受聘于大型证券公司,职责是协助基金客户做出投资决定。
  不相信活跃传媒的财经名嘴即时成为各大小股票的专家,每次听到他们轻而易举地背诵股票代号和振振有词分析股市动态,都感到惊讶和佩服;但记性和分析能力是两回事。
  相信人是自私的。
  不相信有人会无私地跟别人分享必胜的内幕消息,更不可能在报章的专栏看到。
  相信你和我作为个体,如能清楚自己的分析能力、承担风险和接受坏消息的能耐,是可以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和快乐的投资者。
  不相信你和我组成的群体能长时间保持理性。成功的投资者可准确预测这群体的动向。
  大股东视与小股东的利益关系为零和游戏,甚少把自己的利益跟小股东看齐,所以大股东的品格和过往的行为表现是非常重要的考虑投资因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远洋扣除A股中集股改5,518万美元后溢利实增3.4% 2007/03/22  14:38  

  

财华社香港新闻中心。

中远太平洋(1199-HK)公布,截至2006年12月底全年业绩,若不包括A股中集集团股权分置改革相关的认沽期权非现金影响,期内集团股权持有人的应占溢利为3.46亿美元,按年增长3.4%;期内,集团向中集集团流通A股股东授出4.24亿份认沽期权,为集团综合损益表带来5,518万美元特殊净费用。

此外,中远洋去年6月出售60万标准箱后,令收入下降14.1%至2.54亿美元;但强调,出售有助优化集装箱租赁业务之经营模式和资本结构,扩大业务机会;而出售资产亦带来非经常性净溢利约6,500万美元,包括出售收益约5,000万美元及业务费约1,500万美元。

由于此项策略性出售带来的溢利贡献,集装箱租赁及管理业务的净溢利贡献,按年大增43.7%达1.66亿美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3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07年业绩增长30%以上

2007年02月28日13: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搜狐证券   

中信建投分析师郑贤玲预期中集集团(000039)未来5年仍将保持20%的复合增长率,07年经营性业绩增长30%以上。在不考虑新的并购项目情况下,公司06年净利润27.32亿元,预计07年净利润35.69亿元。



按现股本06、07年EPS分别为1.23元、1.61元。按照稳定性行业给予15倍PE,冷藏特、种箱等贡献10亿元,由于技术门槛高,且具有持续成长性,给予20倍PE;车辆贡献5亿元左右,由于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给予30倍PE;罐式设备贡献利润1.24亿元,预计博格公司将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给予30倍PE;再加上按照公司长期投资和土地升值约45亿元的重估价值,公司合理股价为33元,考虑管理溢价,则合理股价为35元。

  公司各项业务经营预测:1、集装箱稳定增长。05年全年干货箱平均价格2047美元/TEU,06年全年平均价格约1730美元/TEU,预计07年全年平均价格不低于1950美元/TEU。预计未来两年冷藏箱将有比较好的表现。考虑人民币升值,预计06、07年集装箱收入约258亿元、280亿元。2、车辆业务继续保持40-50%的增长。车辆业务是目前公司最大的增长点,目前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市场份额6-7%,估计未来可达30%以上。公司06年车辆产量超过8万台,销售收入超过70亿元,07年将有三个新厂进入投产期,济南考格尔产量从4000台提高到1万台。3、罐式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正在收购的博格公司产品涉及罐式车辆、静态储罐。是对公司圣达因低温装备基础上一次产业规模和渠道的巨大突破。

  博格产品以特种产品为主,年产3000台左右,占罐车市场的分额约6%。博格静态储罐主要涉足软饮料(如橙汁)、啤酒、食品及化工储罐,没有低温压力储罐技术,而中集圣达拥有低温压力储罐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并拥有国际通用的ASMEU钢印认证。博格公司05年净利润571万欧元;0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07.3万欧元。预计该公司07年收入达到27亿元,08年可以达到34亿元。

  作者:黄常忠 中信建投



+++++++++++++++++++++++++++
07年将有三个新厂进入投产期,济南考格尔产量从4000台提高到1万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3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直面差距 专用车转型国产品牌时不我待


--------------------------------------------------------------------------------

2007-03-01 16:50:56  中国建设报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专用车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产业政策,都与用户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专用车生产厂达600多家,大多数为外购底盘进行改装生产的中小企业,机械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外载货类专用车中,轻、中、重型比例为3:4:3,而我国目前仅为3:5:2,中型专用车多而重型专用车少。国外专用车品种已达6000多种,而我国还不到5000种,而且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与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秘书长王焕民说,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专用汽车市场开发比较成熟,专用汽车占普通载货汽车的比例在70%以上,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各个环节,产品满足用户个性化程度较高,产品特性明显。相比之下,国内专用汽车市场开发较为缓慢,市场细分程度不够,目前专用汽车占普通载货汽车比例在40%左右,产品雷同性大,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差。产品生产工艺环节硬件方面国内外差距正在明显缩小,但在生产工艺管理、要求及执行度方面国内外企业差距较大。因此,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市场形势来看,我国专用汽车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定位不准产品不“专”
  专家指出,造成我国专用车产业上述局面的首要原因是定位不准,即产品开发“专”劲不够。
  目前,国内一些改装车厂定位在汽车行业,和汽车行业是同盟军关系,造成了专用车市场的混乱。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明确专用车的定位,专用车应该是向着专门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就是根据用户的特种要求,生产包括起重车辆、带云梯的专用车、集装箱运输车等产品,生产一些新结构、价格比较高、用途比较特别的车辆,品种多、批量少。同时,在今后专用车行业改组中,每一个专用车厂都应该研究产品的专门用途,而不要拘泥于发展现在批量比较大、品种比较少的车型,而是根据专用车市场的特点,发展产量小、多品种的车型。
  由于专用车的生产批量大多较小(挂车、自卸车、厢式货车等除外),开发新产品投入都比较大,而我国企业在技术上投入不足,且资金缺乏,所以大多是仿造国外车型,个别车型则引进国外产品的关键技术、关键部件。自主开发能力的缺失,导致高技术产品及零部件仍需进口。
  我国专用车在产量上已具备相当规模,但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中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如半挂车、自卸车。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则仍需进口,例如混凝土泵车上的部分关键件,国外专用车所配的动力系统要高于国产车型,驾驶室的舒适度也普遍比国产车型高得多。

政策瓶颈制约发展
  由于专用车的特殊性,国外管理部门对其采用与一般普通载货车不同的政策和管理方式。当前我国汽车行业使用的目录管理有些不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专用车产业。有的专用车就生产一辆,如果还要做实验、上目录,无疑就赶不上用户的需要。因此,专家认为,对专用车的管理应该给予特别的政策。
  但令人遗憾的是,专用车生产的特殊性,并没有在我国有关方面制定的汽车标准法规中得到应有的考虑。比如有关部门曾规定,企业将普通汽车改装成专用车不能动底盘。这给专用车企业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再如,国家强制性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也没有对专用车的特殊性给予足够的重视。总之,由于汽车法规的不健全,也同样限制了我国专用车产业的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统计,目前国内已有专用车企业600余家,年产近5000个品种的专用车50余万台套;相比之下,只有不足100个专用车品种拥有行业标准,这给这一行业长远发展带来困难。
  据王焕民介绍,我国已将专用车纳入汽车的产品类别加以管理,并颁布了针对汽车产品的统一标准GB1589;但是品种多、产量小,车型特殊的专用车对这一标准还有很多不适应性。考虑到专用车的特殊性,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品种繁多的专用车制定行业标准,并将行业标准作为专用车公告申请的评审依据。而行业标准的缺乏,不仅导致很多专用车品种申请不到国家发改委的汽车公告,成为“黑车”;也让交警、交通等车辆管理部门和人员对一些车型是否违法难以判断,因而造成管理困难。
  记者在一次展会上遇到东北一家专用车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们就遇到了因行业标准缺乏而带来的尴尬。那时当地政府要招标采购一批道路清障车,他们也参与了投标,但是当时这种产品还没有行业标准,政府评标时没有依据,导致招标一拖再拖。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刘明军说,标准缺乏还造成专用车产品不规范、零部件规格不统一,发展起来障碍很多。
  创新求变大路朝天
  专家认为,面对我国专用车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为满足用户的各种特殊需求,专用车企业只有努力构建快速应变型的研发、制造和营销体系,不断创新,在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制造质量方面始终保持领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专家建议,国内专用车企业应创建快速应变的产品研发体系。首先是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预测,建立企业强大的市场信息反馈体系和分析预测体系;其次是在专用车和专用底盘开发方面,理顺从市场调研、立项、开发设计、零部件采购、设计评审、试制、产品评审、定型、工艺准备、小批量生产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建立高效快捷的新品开发体制;第三是组建并完善专用车模块化设计、PA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零部件优选等工作平台,进一步加快新品研发和产品市场开发的速度。
  另外,要确立“成本优先”、“差异化”、“目标聚集”三大市场竞争的先进理念。就我国专用车产业而言,要把产品竞争的目标市场进行优化,将目光着眼于产业内部的一个局部细分市场,以确立企业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尤其要重视物流集团的市场采购和全国开展运输危险品专项整治所带来的爆破器材运输车的市场机遇。树立“专用汽车军品化”和“走出去”的思想,积极开拓军品市场和国际市场。积极开拓军需市场,是促进企业核心业务专用车发展的有效措施。同时,要全面提高对出口工作的认识,做好专用汽车出口的目标管理工作,要尝试对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的开发,并做好相应的出口质量或质量标准体系的认证工作,在大力开展自营出口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好自营与代理的关系,通过各种渠道打入国际市场。(中国建设报报记者 陈克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3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连载:《卓越经营》之“公司成长战略”(4)

--------------------------------------------------------------------------------
博锐管理在线 ,2007年3月6日,作者:戴一鸣

对待多元化要慎之又慎!



多元化经营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可供选择的成长战略之一。多元化也不是公司成长的必然选择,更不是惟一选择。除非公司所在的主营业务领域增长乏力,对公司来说不再具有吸引力,否则多元化不应成为一项优先选择的战略。而且,如果多元化并不能为公司创造额外的竞争优势,不能增强公司抗风险的能力,那么你也应该再看看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策略来支持公司的成长。



许多著名的公司凭借多年集中于一项业务,而不是依靠多元化而获得了巨大成功。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高露洁、万向集团等公司通过专业化走向成功的例子,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国内外的著名公司,如麦当劳凭借一块汉堡包、吉列(Gillette)凭借一块不锈钢刀片、可口可乐凭借一瓶汽水、施乐(Xerox)凭借一台复印机、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凭借帮人送包裹、通用汽车凭借一种交通工具、中集集团(CIMC)凭借一只铁箱子获得了辉煌,也赢得了荣誉。
|博锐|22


在中国的家电行业中,格力(Gree)电器应该算是一个极富特色的公司。格力公司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将空调定为其主要经营业务,而且只限于家用空调,对中央空调、汽车空调等绝不涉入。虽然格力进入空调业的时间较晚,在时机上并不占有优势,但它专业化的优势很快便显现出来,并最终超过春兰、华宝、美的等先期进入的公司,占据了行业龙头地位,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品牌声誉,格力在空调业的优势至今无人能及。格力空调也曾涉足小家电,但它很快发现这并非自己的优势所在,并果断地将其剥离出去,格力的这一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及时的。



相反,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因多元化导致公司经营失败甚至走向破产的例子比比皆是。贝恩(Bain)管理咨询公司经过针对8000多家公司、历经10年的研究得出结论:那些幸运地实现盈利持续增长的公司往往只专注于一两个核心业务。大多数盲目扩张的公司到头来不是忍痛割爱将新业务贱价卖掉,就是新业务影响到核心业务的运营而导致核心业务的衰退甚至破产。



曾经辉煌一时的巨人集团、广州太阳神、沈阳飞龙、韩国大宇(Daewoo)等著名公司最终因为多元化而走向了失败,这些公司本来是抱着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分散经营风险、增加收入和利润的美好愿望去开展多元化经营的,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甚至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成功的著名公司中,迄今为止仅有通用电气仍为人所称道。泰科国际 (Tyco International) 在多元化战略上本来也做得相当不错,但2002年其财务丑闻曝光也基本上宣告了一段辉煌历史的结束。



犹太商人一向以精于商道而著称于世,尽管如此,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他们是从不会轻易涉足的。在他们看来,那样做的结果,除了失败,不会有第二个结局。

美国百年老店西尔斯(Sears)公司也因为不成功的多元化经营而失去了在美国零售行业长达五十多年的领先位置。



西尔斯公司成立于1886年,最早开展的是邮购业务。1925年,西尔斯公司在芝加哥开设了第一家零售商店,从此便开始了其在美国零售业的快速扩张。至1938年,西尔斯在美国的店铺数量超过了500家,并一举坐上了美国零售业的头把交椅,而且一坐就是50多年。



西尔斯公司的多元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1931年,西尔斯进入保险行业,组建了一家叫Allstate的保险公司,并在各零售商店为Allstate保险公司开设了柜台,使顾客就像买日用品一样方便地购买保险。1981年,西尔斯公司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一大步,它一举收购了美国第一大和第五大的不动产中介公司Coldwell Banker和Dean Witter Reyrolds,并和对待Allstate保险公司一样,为这两家不动产中介公司在闹市区的各零售商店开设专柜。上世纪80年代爱德华·布雷安出任西尔斯总裁后,又组建了Dean Witter金融服务集团,进一步扩大金融业与服务业。西尔斯对金融业的投资在当时也曾获得不错的成果,其金融服务业的收入从1982年的95亿美元迅速增长至1991年的260亿美元,所创造的利润甚至超过了商业零售部门所创造的利润。然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商业零售后起之秀们开始一步步蚕食西尔斯公司的固有地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美国零售业大发展的时期,整个美国零售业的零售商店总面积增加了一倍,而这一时期西尔斯公司的店铺总数不但没有上升,到了80年代甚至开始走下坡路。以下是西尔斯公司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年份的零售商店的数量。



年份  1970 1975 1979 1985 1988

商店数量 827 858 864 799 824



正是由于这一时期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金融服务业,远离了自己的核心业务零售业,西尔斯公司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会,将龙头老大的的宝座拱手让人。西尔斯将自己的零售商店当作一辆大货车,不断往上搭载新的服务项目。更要命的是,西尔斯更看重车上搭载的货物,而忽略了载着货物向前行驶的货车。当货车最终停滞不前时,车上的货物自然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了。

尽管前面已有无数先烈为此而倒下,但多元化对许多公司来说仍是一大诱惑,也正因为如此,有些公司在进行多元化的决策时总免不了头脑发热。多元化过程中如果经营管理不善,那么它的一些致命的缺点就会成为公司成长、发展的严重障碍。


首先,多元化,特别是非相关多元化所要求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与单业务经营的公司有着很大的差别。多元化要求公司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在经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或业务领域不同的业务特点和市场环境,同时,多元化经营使公司面临多种行业、多个市场,也需要管理更多的子公司和职能部门,这必然会形成更为复杂的管理体系,无形中增加了经营管理上的难度,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管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高超的、同时掌控和经营多行业和多业务单元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具备驾驭大型企业集团的卓越领导才能。



公司涉足的行业越多,多元化的程度越高,公司管理者就越难以协调和整合各项业务,越难以对各项业务的运作情况做出准确评估,也越难以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并不是所有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公司领导者和管理者都具备了必需的技能,因此也必然有公司为此付出代价。



而且,多元化,特别是非相关多元化,会大大增加公司管理的复杂性。为了实行对各业务单元和分子公司的有效管控,公司不得不设置大量新的管理部门,并配置更多的管理人员,这必然会造成公司管理层级增多,导致机构臃肿和官僚主义。同时,越来越多的管理层级和管理人员会使信息沟通渠道更为复杂,信息传递失真,决策周期更长,管理效率更加低下。在当今极为强调决策与应变速度的知识经济时代,当外部经济和市场环境急剧变化时,这种官僚化的组织往往会反应迟钝,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从而使公司逐步失去竞争优势。



其次,多元化的一大优势便是可以充分利用各业务单元的战略匹配关系获得额外的竞争优势。然而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多元化的公司都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相反,更有一些管理者由于缺乏必备的技能和经验反而会把公司弄得一团糟,各个业务单元不仅没有为公司整体竞争力贡献力量,反而是各自为政,增加了管理成本,浪费了资源,甚至是互相抵消,减弱了整体竞争力。



再者,虽然理论上多元化可以降低因外部经济环境变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但如果公司所涉足的行业和业务不能很好地搭配,当经济出现萧条时,多元化公司所受到的影响并不一定会比单业务经营的公司所受的影响更少、更弱。



最后,一些公司在进行多元化决策时会带有夸大自身优势的倾向。从公司角度来看,能否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决定因素主要在于公司是否已经具备了必备的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公司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实事求是的评估现有资源能否为公司顺利进入新的行业或业务领域并且获胜提供确切的保证。遗憾的是,很多公司在这时会不自觉地高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而正是这种自我高估最终导致了这些公司多元化的失败。



上世纪90年代曾经辉煌一时的巨人集团在电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涉足不相干的房地产、保健品等行业,这些行业跨度很大,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房地产还是保健品,它们都不是“巨人”的优势所在。“巨人”当年进入房地产行业时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资金实力,结果“巨人大厦”引起了严重的财务危机,也最终导致了“巨人”的轰然倒塌。

  本书现已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与本书同时出版的还有《修为:成就卓越领导者》(侧重于领导能力培养的论述),全国各大中型书店及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有售。






作者介绍:  戴一鸣,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咨询师,实效型管理专家,曾服务于飞利浦、丁家宜及广东龙之行等国内外著名企业,担任部门经理、总经理等中高级管理职务,现为某著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师。致力于国内外不同企业管理模式及方法的比较研究,讲求管理实效,曾在《中国经营报》、《中国企业报》、《销售与市场》、《财富时报》、《培训》等多家报刊和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多家管理杂志和网站的特约撰稿人,数家大中型企业的常年管理顾问。著有《整合营销传播》、《卓越经营》、《修为:成就卓越领导者》等多部专著,《效果才是硬道理》一书即将出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3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瑞江汽车加入中集集团


来源: 中国汽车报    作者:张冰  

--------------------------------------------------------------------------------




    本报讯 记者张 冰芜湖报道 芜湖瑞江汽车有限公司日前在该公司举行的商务大会上宣布,从今年1月起,加入深圳中集集团。  
    芜湖瑞江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是一家生产半挂车及罐式运输车的企业,去年各类专用车产量近3000辆,销售收入3.5亿元。瑞江加入中集集团后,中集将投资数千万元用于瑞江汽车扩大再生产。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新组建的“芜湖中集瑞江”规划3年内产销各类专用车2万辆,销售收入25亿元,5年内成为中集集团骨干专用车生产制造基地之一。

        责编: 汽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3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简介
--------------------------------------------------------------------------------

芜湖瑞江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企业性质为股份制,座落于芜湖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总资产近亿元。


公司占地面积300亩,厂房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冲压、焊接、装配、喷涂四条国内先进的生产线,具有年产各类改装车8000辆的生产能力。公司拥有一批在专用汽车行业多年从事销售、技术、生产、管理的人才,员工平均年龄31岁,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又具有多年专用车经营经验的队伍。


公司主要经营各类专用汽车的改装、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在国家发改委汽车新产品公告中有自卸车系列、轿运车系列、普通半挂车系列、侧翻半挂车系列、液罐车系列、粉罐车系列、低平板半挂车系列、集装箱运输车系列、电脑加油车系列、垃圾车系列、高压容器半挂车系列、重型侧翻半挂系列、重型后翻半挂系列、吸污车系列、搅拌车系列等12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公司多年来,得到了广大用户、经销商、配套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关怀。良好的外部环境,合理的内部体制使公司发展迅速。一期投资完成后,二期投资筹备工作已开始。本着团结协作,互利互惠的原则,芜湖瑞江汽车有限公司愿与社会各界朋友紧密团结,共同发展。我们将奋力拼搏,力争成为专用车行业典范,回报客户,回报社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3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远上演王者归来 豪赌A股受命产业大计

www.eastmoney.com   2007-03-16 22:22     中国经营报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当航运业被“寒冬将至”的预言笼罩时,中远集团策划着一场宏伟的资本运作。其财技背后的产业大计能否实现还未可知。

  中远集团旗下的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控股,中远集团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将在今年6月底回归A股市场,而后中远集团酝酿着一个更大的动作:拟将集团的全部航运资产注入这家公司,业务整体打包上市。

  如果这一系列决策能顺利实施,中远将解决业务发展中的资金压力,届时,它在市场中的地位将不可同日而语。

  回归A股先行,业务注资殿后

  “为了支持香港航运中心地位,在国家的批准下我们将中远控股拿到香港上市。今后,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中远集团的旗舰,把集团所有的航运资产都注入。”近日,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的话掀起了一阵波澜。在中远控股回归A股的鼓点越来越密时,魏的表态显得别有深意。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远控股回归A股的期限在今年6月底,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股。回归后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两部分,一是收购中远物流51%的股份,耗资16.8亿元人民币;另外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集装箱船的造船款。目前中远有4条1万标箱和8条5100标箱的集装箱船在造,除了首付资金20%外,其余款项都由募集资金来填补,耗资约60亿元人民币。

  “集团现在已经明确把物流业务划分给我们。至于其他资产,我们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虽然不肯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但中远控股投资者关系部的人士依然显得很开心。目前中远控股的定位就是集团的旗舰和上市平台。

  中远集团某高层表示:“将优质资产注入中远控股是大方向,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内部连项目都没成立。”

  在内地证券分析师的眼里,中远的回归恰逢其时。因为在大背景下,国资委鼓励央企的业务整体上市,而且正逢2006年股市进入牛市,中远通过回归A股将筹得一笔可观的资本金。

  但市场上对于单纯的船运公司并不看好。因为航运业的周期起伏非常明显,航运企业一方面要负担造船款、油价等高昂的成本,一方面还要战战兢兢的承受着运价的跌宕。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远要把集团其他航运资产注入中远控股了:组合牌的抗风险能力要远远大过“独行军”。

  缓解购船资金压力

  目前,中远控股的业务主要是集装箱运输和码头。干散货运输、特种船等业务依然在等待集团的“输血”。一位证券分析师不无兴奋地说,优质资产的注入将改变中远控股依赖集装箱运输“一条腿走路”的局面,也有利于中远做大上市的盘子,筹集更多资金。

  对于中远和中海这样的航运巨头来说,此时资金意义非凡。

  以往,中远和中海原本是一对不折不扣的“冤家”,这两大巨头在很多航线上都互相重合,竞争非常激烈。“中远的船期稳定,服务比较好;中海的销售策略非常灵活,报价可以比中远低几十元人民币/标箱。”一位国际货代公司的员工承认,他们经常因为中海提供的价格低,不厌其烦的把货物从中远倒出来。

  就是这样一对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却出奇的保持一致:目前二者都押宝在大型集装箱船身上。

  中外运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艘9600标箱的集装箱船大概需要2亿美元。船公司在买船时,不但要在确定订单的时候交20%订金,生产过程中还要不断追加投资,这些源源不断的资金缺口让航运企业疲于应对。2006年中,中远和中海都订购了近十艘8500标箱乃至9600标箱的超级巨无霸,身上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中远在此时回归A股并将业务整体打包,其实和买船的资金压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人士提醒记者,中远控股筹集的80%资金准备用于购船款,就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豪赌还是机遇?

  但是在2006年中,集装箱运输并不被看好,市场上弥漫着悲观情绪。2006年一季度,中远控股就过得不太舒服:虽然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10%,但运费收入却同比下降5%。

  为何在这种情况下,中远还不惜重金买进“巨无霸”?

  这与中远的长期策略有关。目前,中远对自己的定位是“继续投资集装箱船队,同时做大干散货和油轮运输等业务”。中外运某高层示意记者揣摩“继续投资”和“同时做大”的意味,在今后集装箱运输将依然是中远不折不扣的主心骨。

  “目前,中国的三个航运巨头(中远、中海、中外运)即使联合地方航运企业,占据中国市场份额也不到50%。”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论是资金还是船队规模,国内企业与马士基等国际巨头都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是中远对自己的定位是做到“全球承运人”,第一步必须是拥有可以经营远洋航线的船队来支撑。

  此外,目前国家在大力发展港口,需要拥有相应的集装箱船队来配套。中远做大自己的船队在某种意义上担负了国企的使命。

  “其实摆在我们航运企业面前的路有很多条,干散货、集装箱、港口码头,如何取舍要看长期的市场趋势。”上述中外运高层告诉记者,虽然2006年集装箱市场因为运力忽然扩张而显得惨淡,但它依然是“朝阳产业”。“打个比方,以往小麦都属于干散货运输,但现在出现了新型集装箱来运粮,货物的集装箱化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航运企业必须未雨绸缪,抓紧时间使自己的船队规模化。

  最后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来自中远和中海的彼此竞争。对于中海来说,集装箱业务也是它的命脉。中海前董事长李克麟将集团总收入从成立时的67亿元,一路扩至2004年的477亿元,就是依靠着对集装箱运输周期的敏感把握。集装箱运输与中海的渊源可见一斑。

  当两大巨头的核心业务比肩而立时,都生怕竞争对手赶超自己。

  “这两大巨头很有一些暗自较劲的味道,在集装箱业务上相互攀比,你买船我也买,你的大,我比你的还大,生怕对方的运力与自己拉开差距。”一位业内人士戏称,“业内把它们疯狂买‘巨无霸’集装箱船看做一场豪赌。”



+++++++++++++++++++++++++++++++++++++++
“其实摆在我们航运企业面前的路有很多条,干散货、集装箱、港口码头,如何取舍要看长期的市场趋势。”上述中外运高层告诉记者,虽然2006年集装箱市场因为运力忽然扩张而显得惨淡,但它依然是“朝阳产业”。“打个比方,以往小麦都属于干散货运输,但现在出现了新型集装箱来运粮,货物的集装箱化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航运企业必须未雨绸缪,抓紧时间使自己的船队规模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3-23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益的大小与机会的多少成反


blogbuffett 转载


转载自: 杰克2006的BLOG


收益的大小与机会的多少成反比,与结算周期成正比。每天都有的机会收益一定很小,遍地都是的机会是留给收破烂的。


    越大的资金,越高的收益,它们的机会其实不多。找到了或等到了那样的机会,它们其实只出动一次。


    眼花缭乱,到处都是机会,市场上充斥着喧哗与骚动,在其中大呼小叫汗流浃背的身影,都是散户。争先恐后抢着埋头拾钱的,迟早被拾了。


    越到高处,小资金的机会越多,大资金已经在结算;越到低处,小资金找不到机会(因为没有今天买进明天入帐的),才是大资金的机会,它的收益日在很远的地方。


    穷人和富人最根本的区别是,穷人每天都在找机会,一天没有收益他就会惶然不安,他最幸福的日子就是每天都能进点,所谓的细水常流。而富人知道,机会其实并不多。从时间上不多,所以经常要等;从空间上也不多,所以要耐心寻找。


    要想有富人的心态,先改变内心的结算周期,不要为每天都有的小收益沾沾自喜,不要为找不到小收益惴惴不安。


    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小钱来的很快。因为总是能够很快地来点小钱,所以总是没有大钱。穷人眼尖手快,所以经常表现出聪明,尽管很小;富人动作迟缓,经常显得笨拙,事后才知道那是若愚。穷人不吃小亏,经常占些小便宜;富人经常吃些小亏,占的都是大便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3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国忠:全球股市已达峰值 未来无法再创新高

www.eastmoney.com   2007-03-23 13:52   谢国忠   《财经》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全球股票市场已达峰值,未来数月将不断波动,但无法创造新高

  2月27日,全球股市意外下跌。这次下跌始于中国。当天,上证指数跌去了将近9%。随后,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了大约500点。在之后的交易日中,从日本东京到印度孟买的市场也都经历了类似的下跌。此后一周,市场出现了小幅恢复。但是,大多数市场都没能收回下跌损失的一半。由于此次下跌伴随着巨大的交易量,而市场又没能充分反弹,因此,熊市气氛依然存在。

  国际金融市场弥漫着中国触发股市坍塌的舆论,但这不是真正的原因。由于很多投资者追逐短期投机,市场实际上已经处于超买状态,哪怕微小的冲击都可能引发动荡。沪市下跌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很多投机者相信中国的需求总是强劲的,并且可以抵消美国经济的下滑。绝大多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认识十分有限,因此他们对于中国支撑世界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幻想不断膨胀。沪市的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些投资者的中国幻想。

  此外,还有两个事件也对全球股市下跌起了关键作用。格林斯潘在2月26日讲到,美国经济可能在2007年底进入衰退期。作为美国经济向来的乐观派,格老的悲观言论对于金融市场影响巨大。而2月27日公布的美国1月数据显示,1月耐用商品订货量降幅超过8%。美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投资,疲软的耐用商品订单量预示着疲软的企业投资,这引起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形势的重新评估。

  技术性调整

  对于此次调整的性质,市场观察家们仍然有所争论。有人提出,这只是一次技术性调整。过去两年,投机于市场短期波动的交易者数量急剧增加,因此,至少在短期,他们的资金对市场定价的影响可以压倒传统资金的力量。这类交易者彼此关注,其行为跟企鹅有些类似——一旦危险信号出现,他们会在同一时间跳水,然后在一段时间内一个个地回到岸上。当这类交易者充斥市场时,价格攀升的过程将是渐进的,但下跌则会是突然而急剧的。这种市场波动被认为是技术性的,因为它并不取决于市场基本面,如企业盈利及利率等的变化。根据这个解释,中国股市下跌之所以引发全球震荡,是因为所有投资者都把它看作是一个真实的风险信号。

  日元利差交易(carry trade)的平仓,可能也扩大了这次技术调整的幅度。日本央行刚刚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达到0.5%。这使得借日元比原来要贵一点点。数年来,国际金融机构及对冲基金借日元来购买利率更高的货币,如美元或澳元;只要日元汇率稳定,他们就可以赚取利差。这种被称为“利差交易”的套利行为大约有1万亿美元的规模,其利润约500亿美元。然而,利差交易的死穴在于日元突然升值。一旦有任何危险迹象显现,交易者会在同一时间平仓,从而更加剧日元的迅速升值。当利差交易者卖出日元,而日本银行回收日元时,全球流动性将会减少,这对于货币供给的影响等同于央行加息。

  也有人认为,这次调整是熊市到来的前兆。熊市的催化剂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波及到经济其他部门所引发的美国经济衰退。美国联邦政府最新的经济调查显示,多数地区和行业经济已经出现减缓。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整个经济中占有很大份额。房地产的销售总额占到GDP的15%。有估算指出,从2001年起大约一半的新增就业来自于与房地产相关的经济活动。房地产业下调的影响是分阶段产生的。当价格下降时,只会引起消费者更加谨慎的消费。然而,由于美国股市活跃,很好地抵消了房地产价值的缩水,美国消费者仍然维持像以前一样的消费。但是,随着待出售的现房存货不断增加,建筑商没有动力开始新的工程,于是当现有工程结束的时候,他们会解雇工人。这种对经济的延迟效应会通过失业率的上升而逐渐显现。当股市察觉到这种影响,也会随之降低对企业收益的预期,这又会减少消费者的支出。最后,上升的失业率以及下跌的股市就有可能导致经济进入衰退。

  我认为,这次小型的崩盘是技术性的。全球股市自2006年10月起已经连续上涨了四个月,这段时间的市场波动异乎寻常的低。直到这次下跌前,美国股市在接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没有经历过单日下跌超过1%,这是历史最好纪录。当市场处于这样一个平缓稳定的上升状态,投资者失去对风险的警惕,不断向市场投钱。短期交易者认识到这个趋势并借钱扑入,进一步扩大了这种趋势。当交易者达到他们借贷能力的极限时,市场停止上涨并出现技术调整需要。一旦危险信号显现,他们会像企鹅看到北极狐的影子一样急于跳水。

  金融模式变化

  虽然这次下跌风暴可能反映了技术性的因素,它同时也暗示,流动性或许已经不足以支撑股市的进一步上涨。“流动性”已经变成当今世界的一个流行词,但究竟什么是流动性呢?

  经济学家总是嘲笑“流动性”这一定义。对他们来说,流动性就是金融系统里的货币,与其他用途的货币并没有区别。货币是央行创造的,当央行降低或提高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希望从央行借出或多或少的货币。这种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资金流动的变化导致了货币供应的变化。一个称职的央行能够看到经济中的通胀或通缩压力,并能预见性地调整利率,从而保证相对稳定的低通胀率。

  而在金融市场观察者的言谈间,流动性则是另一概念。当银行家说到大量流动性时,指的是他们的客户有大量的闲置货币。当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时,就可以看出流动性的情况。如果基金经理不需要通过出售资产来为IPO融资,就表示经济系统中存在剩余流动性。

  金融从业者热爱流动性,因为它会带来免费午餐。例如,股市上涨可以是由于公司业绩的提高或者市盈率的增加。但是,如果投资者愿意为股票支付更多钱,股市就可以脱离公司业绩而上涨。假设投资者愿意为股票支付15倍于其盈利的价格。有一天,他们忽然有了一笔现金,购买股票的愿望增强,他们或许会愿意支付20倍的价格。于是,股市可以在没有任何基本面变化的情况下上涨三分之一。

  经济学家并不相信金融系统中流动性的变化可以不影响实体经济的货币流动。因此,央行必须通过控制实体经济中的货币来控制金融经济中的货币或者说流动性。从长期来看,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正如凯恩斯说的,“在长期,我们都死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金融系统的货币能够增加很大一块,但是几乎不影响实体经济中的货币流动。1998年以来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

  过去十年,IT业的技术革新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模式。过去,金融从业者习惯于以收取交易佣金为生。例如,当你通过一个经纪人购买股票的时候,他们会收取一定的交易佣金。而你需要一个经纪人的原因,是你不能直接进入市场。但为什么不能呢?因为有时,市场准入要求你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这类似于你去超市购买蔬菜,是因为超市有规模经济,它可以从农民手中大量购买蔬菜并运送到城市里来。在金融市场里,信息就是被运送给你的货物。互联网突然使得信息的运送成本接近于零了。想象一下,如果蔬菜可以没有成本地运送给你,你还会去超市购买蔬菜吗?IT技术就是这样突然地破坏了金融从业者的基本价值。

  在过去,美国股票经纪人一般会向基金经理收取0.25%的买卖股票的佣金。现在,费率已经下降到了0.06%。这项业务在美国已经不挣钱了。在亚洲,过去五年间,韩国的佣金费率已经下降了一半,香港的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可以预见,亚洲市场的佣金像美国一样减少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将改变交易文化,金融从业者将试图通过参与市场交易来谋生,而不再是通过服务顾客来挣钱。例如,华尔街的公司已经有超过50%的收入是来自于交易。此外,投资银行也已经变得和对冲基金区别不大。投行的交易员发现他们可以离开投行,设立对冲基金,为自己而不是为投行挣钱。因此,对冲基金的数量急剧增加。事实上,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共同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交易量。从短期来看,他们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价格。

  市场已达峰值

  上述逻辑对于理解过去三年的流动性现象很有帮助。交易员已经发明了新的交易工具,从信贷调期协议到指数股票型基金,新型市场突然出现在所有地方。这就类似于实体经济中的支付革新。假设有一天,你常去的商店给你提供信用而不是要求你支付现金;同时供货商也给商店提供信用,供货商的银行再给他们提供信用,而银行当然是从央行获得货币。经过这样的创新后,整个世界看起来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你手头有了更多的钱。如果你决定花掉这些钱,就能刺激经济。在金融世界里,手里有钱的投资者肯定会更多地购买,于是会抬高资产市场的价格。想象金融市场能不断找到类似的支付创新,从而让投资者手里有越来越多的资金——

  这就是我们在过去三年在金融市场看到的景象。这也正是此轮牛市维持时间大大超出多数分析师预测的原因所在。实际上,牛市可以一直维持下去,只要金融市场找到办法,让投资者手中有钱就行。

  但有迹象表明,这种支付“创新”或许已经进入尾声。次级市场(sub-prime market)是这些创新中重要的一种,其本质是以低信用级抵押贷款为支撑的债券。这类借款人购买了他们根本无法支付的资产。一旦经济稍有恶化,他们的收入就会减少并无法履行还款。于是,这类债券的价值也将随之下跌超过20%——这种幅度对于债券来说是很大的。就这样,一种货币创造途径失效了。虽然这只是数以千计的货币创造途径中的一种,但也显示出金融市场的货币创造机制正在破灭。

  如果次级市场的问题暗示流动性已经达到峰值,那么全球金融市场也应该已经达到了峰值。我认为的确如此,全球股票市场将在未来数月不断波动,但却无法创造新高。在这种市场中,投资者应该在反弹的时候出售并且不要在下跌时买入。这就是说,减持风险资产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真正的熊市会在金融市场嗅出衰退味道的时候到来。目前最有可能的诱因就是美国房地产市场衰退,扩散到经济其他部分。我认为,美国经济将在2008年经历一场衰退,到那时,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将波及到经济的其他部分。金融市场将在2007年三季度察觉到这种衰退。

  以上的论述是针对海外市场的。由于中国的资本账户管制,中国市场的反应会比国际市场延迟大约一年左右。在上一个周期,全球市场于2000年达到峰值,但是中国在2001年才达到峰值。这种延迟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流动性主要是通过贸易而不是资本流动与国际联系的。

  历史或许还会重复。但是,外国资本流入可能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006年,外资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已经占到了中国房地产投资的20%。或许,中国已经比我们想象更快地融入了全球金融市场。因此,中国与全球金融市场周期在时间上的延迟也许会比上次短很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4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赫赫,你也关注谢国忠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3-2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装箱业务增速放缓 调节06年利润掩盖下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9:38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在中集集团(24.80,-0.06,-0.24%)2006年业绩持续增长的背后,非经常性损益以及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贡献较大

  本刊特约作者 张彤/文

  凭借非经常性损益,2006年中集集团(000039)再次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续写了业绩持续增长的神话。然而随着公司主导产品干货集装箱市场产能过剩的势头逐步显现,中集集团业绩增长的势头已经出现了明显放缓的迹象。

  非经常性损益挑大梁

  自1996年以来,中集集团的集装箱业务始终保持产销量世界第一的位置,行业主导地位持续提升。过去5年,中集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从2001年的67.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31.68亿元,净利润从2001年的5.43亿元增至2006年的27.72亿元,分别增长390%和410%,年均增长达到了37%。

  2006年,中集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1.68亿元、净利润27.7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13%和3.84%。虽然表面上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但在公司2006年的净利润之中,包含了高达5.60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到公司净利润的20%。

  2005年,中集集团的非经常性损益仅有0.67亿元,占公司当年26.69亿元净利润的2.5%。在同样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中集集团2006年、2005年净利润分别为22.12亿元、26.02亿元,2006年同比下降了3.90亿元,出现了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滑(表1),下降幅度为15%。

  实际上,除了5.60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了公司的利润外,2006年中集集团还变更了干货集装箱保修准备金的提取标准,通过少计提干货集装箱保修准备金,中集集团调增了2006年度净利润约6300万元。

  调节利润掩盖下滑

  通过对中集集团的年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为了防止公司2006年净利润出现下滑,公司早在2005年年末的时候,就通过大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手段,为公司2006年业绩的增长埋下了伏笔。

  中集集团2005年共实现净利润26.69亿元,较2004年增加了2.80亿元,而其2005年1至9月的净利润就高达26.50亿元,按此计算,公司2005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仅有1951.6万元。2005年,中集集团的非经常性损益为6666.24万元,其中大部分发生在第四季度,金额为5811.03万元,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因素,中集集团2005年四季度发生约为3860万元的亏损。

  集装箱生产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相对而言,每年的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为淡季,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为旺季。从中集集团2005年第四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利润上来看,确实低于其他三个季度,但这并不是公司2005年四季度发生亏损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则是公司三项费用的突然大幅增加(表2)。

  通过表2不难看出,中集集团2005年四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虽然仅占公司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6.8%,但公司第四季度的三项费用的支出合计高达6.74亿元,为四个季度中最高,占全年三项费用总额的30%,其中管理费用更是占到了公司全年管理费用的34.4%。

  资料显示,导致中集集团第四季度费用高企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2005年四季度计提了大量的存货跌价准备等,而在2006年一季度,公司即将计提的2.4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了转回。因此,在2006年第一季度,虽然中集集团的主营业务利润只有6.27亿元,仅比2005年第四季度增加了0.08亿元,但由于公司2006年一季度的三项费用支出合计仅有1.73亿元,比2005年四季度少支出高达5.01亿元,因此公司2006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高达5.18亿元,环比2005年第四季度增加了4.99亿元。

  通过先计提再转回的方式,中集集团调节了公司2005年及2006年的业绩,若非如此,公司2006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将比2005年下降25%左右。

  主业竞争日趋激烈

  2006年年报显示,导致中集集团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集装箱产品价格及毛利率较2005年双双下滑(表3)。2006年,中集集团累计销售销集装箱156.89万TEU,同比增长了15.24%,但在销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由于产品价格下滑,公司集装箱业务仅实现销售收入259.04亿元,反而比上年同期下降2.91%。

  2006年,虽然全球新增集装箱订单量接近300万TEU,较上年增长超过20%,需求旺盛。但另一方面,由于新增产能的释放,2006年整个干货集装箱产业产能达到580万TEU,干货集装箱行业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而另一方面,集装箱的主要原材料如钢铁、集装箱木地板供应更加紧张,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引起油漆价格大幅提高,导致全行业毛利率大幅下降,在2006年第三季度,中集集团部分品种集装箱单箱成本一度涨幅高达40%。

  中集集团年报披露,虽然2007年世界贸易仍将保持较快增速,海运集装箱贸易量也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但干货集装箱市场受产能过剩因素的影响,厂商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虽然近年来,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同时,中集集团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的优化,除集装箱业务外,公司的道路运输车辆、空港设备等各项业务也在迅速发展,抵御单一行业周期波动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但从公司20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来看,集装箱尤其是干货集装箱仍占公司利润的主导地位(表4)。

  2006年,集装箱业务利润占到中集集团主营业务利润的72%,而干货集装箱收入占公司集装箱总收入的68%,面对干货集装箱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集集团今后业绩难免会受到影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4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视合理的逻辑--关于中集调节利润之迷

上面文章仔细看了,大意是中集调节利润,干货箱占总收入高,以及竞争激烈,将导致未来经营业绩受到影响.我认为这个结论完全错误.
先看调节利润这个论据.情况确实.但中集的出发点是什么?那就是避免业绩的大起大落.并不是为了自己私利.比如说港股长江实业和新鸿基都有过调整利润情况,但是这并不阻碍他们给股东长期丰厚的回报.用调整利润这个论据来断定今后业绩下降的论点是大错啊.再说了年报不能只看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还要看现金流量表.一般来说会计处理方法有二种:一是权责发生制,生成二张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这二张表比较容易调节,上文反映的就是这个事实.二是实收实付制,生成现金流量表.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基本上不存在调节的可能性.上文的作者为什么没有提及这张表了,难道是故意而为?我一直认为只有现金流量表才是真正的核心.中集多年来经营性现金流很好.在A股的上市公司里这样的公司很少很少.
二是干货箱业务占总收入高这个论据.06年占总收入68%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只占到53%.还有半挂车业务收入已经上升到总收入的21%,做为一家业务拓展的公司,这一升一降的趋势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我个人是看好中集半挂车业务的,迟早这个130亿美金的市场他肯定是老大.何况只说总收入比这个财务指标也是十分错误的.ROE和毛利率为什么不说?中集的ROE和毛利率不管是干货箱还是半挂车都是行业里的老大.高于同行可不是4,5个点.
三是未来竞争激烈这个论据,这个论据更是可笑.中集从出生开始就是这样一个情况.竞争对中集来说我相信是每天都发生的事情.但是十多年后他仍然成长为行业第一.要死早死了根本等不到现在.中集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来源于优秀管理层面临竞争的决择能力.这可不象中石化这类有国家行政命令才有巨额利润的公司.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中集未来的的业绩肯定不会象上文作者所写的那样,以片概全用一两个片面的财务指标来断定未来的发展.联想到最近股市传闻满天飞,真是不知道他是何居心,最后补充一点:具估计07年一季度的业绩很有可能就会超出大家的预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3-25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mtian 于 2007-3-24 20:30 发表
上面文章仔细看了,大意是中集调节利润,干货箱占总收入高,以及竞争激烈,将导致未来经营业绩受到影响.我认为这个结论完全错误.
先看调节利润这个论据.情况确实.但中集的出发点是什么?那就是避免业绩的大起大落.并 ...

"最后补充一点:具估计07年一季度的业绩很有可能就会超出大家的预期."----我估计这已是大家的预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3-25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麦伯良兵法
  

既然已经做到了世界一流,中集集团的麦伯良为什么还急于收购一个不如自己的欧洲公司呢?人们必须弄清麦伯良近期的处境。



2007伊始,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了一份“2006年十大并购人物名单”。在这个名单中,刚刚于2006年年底宣布拿到荷兰博格公司卖身契的中集集团(000039)老总麦伯良便赫然在列。

主办方推选麦伯良上榜的理由主要是,在并购荷兰公司博格的项目上,麦伯良领导的中集没有屈从于欧盟2006年7月炮制的“对华反垄断第一案”,而是审时度势二次出手,通过在当地与外国资本合资设立公司进而最终达成夙愿。

除此之外,评选机构还认为,此次收购将使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厂商——中集集团继集装箱和车辆业务之后开辟出一个第三战场——罐式储运设备业务,从而使其在全球的盈利能力更上一层楼。



“围魏救赵”收博格

中集集团此次收购博格将在2007年3月31日之前完成,但中集对博格产生兴趣却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市场也许还记得,2005年中集集团遭受过一系列的滑铁卢事件:先是被人怀疑与关联企业一起哄抬股价,而后被曝有重大事件隐瞒不报,继而有被人猜测是否虚增了利润;再后来就是遭受基金经理们的抛售风潮。

就在中集的发展处于行业周期的最低谷时,2006年2月,麦伯良突然提出了要收购欧洲业内知名企业博格!只不过当时提出的收购目标不是对方100%股权而是75%而已。

清华大学宁向东教授对《环球财经》记者分析,目前中集集团的集装箱产量已经在全球独占鳌头,其传统干货集装箱业务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90%强;其他如冷藏集装箱和登机桥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世界排名第一。其综合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体已占全球的50%以上了。

既然已经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那么麦伯良为什么还给予收购一个不如自己的欧洲公司呢?尤其是在中集周遭舆论质疑此起彼伏的时候,这个计划宛如一针兴奋剂着实另人震惊!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麦伯良近期的处境。

“2005年以来,全球航运景气指数不断下滑,由于需求减少,集装箱的订货量也急剧下降。全球集装箱行业就此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隐忧,集装箱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下跌的行情。”一位长期跟踪研究中集集团的业内研究人士向《环球财经》记者透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曾号召集装箱生产企业停产俩月,以应对产能过剩可能带来的危害。中集集团当然也进行了停工限产,但很可惜,结果依旧未能让麦伯良满意。”

据了解,到2005年年终统计的时候,中集集装箱销量已经同比下降了一半左右了,其集装箱业务的毛利率也不断创下历史新低:上半年还在20.61%,下半年就跌到了10.48%。

中集集装箱业绩2005年如此,那么2006年又如何呢?

在相关研究人员的提示下,《环球财经》记者分析了一下中集集团2006年的三季度报,结果发现,三季度中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分别下滑了1.7%、11.2%和17.5%;尽管其第3季度单季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39%,但是每股三毛九的表现明显表明集装箱行业的获利能力确已进入瓶颈期。

在这种情况下,2007年中集的业绩还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20007年,中集集团干货箱的利润还有可能会继续下降,但是下降的空间可能有限了。”资深证券市场分析人士“今日投资”的林容弟如此表示。

“中集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主要在于集装箱价格的持续走低和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增加。”金信研究所分析师袁争光这样判断。

看来,集装箱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阴云始终萦绕在麦伯良的心头。

2006年2月,麦伯良果断选择在自身处于低谷时期急急忙忙地把它想要收购博格的信息公诸于众,除了前期准备给他的自信之外,看来,其用心也不可谓不良苦啊!难怪,2006年7月欧盟要对其收购行为进行设限呢。



多算为胜

据了解,荷兰博格工业公司是欧洲陆路运输设备、罐式集装箱、专用静态储罐的重要供应商,创立于1937年,其下属的27家企业和分支机构遍布欧洲5国,罐箱生产能力最高达到全球的50%。

中集对博格的收购如果成功的话,那么中集必将一跃成为全球罐式集装箱的老大。而以2005年博格公司1000万欧元的净利润为标准,按照75%的股权分配比例计算,假如收购成功,博格每年将会给中集带来750万欧元的利润回报。

据透露,目前中集的利润来源正在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干货集装箱利润占比已经从前期的82%逐渐下降到了50%左右。据今日投资研究预测,2007年,中集的冷藏箱业绩可能反弹,而到2008年,其车辆业务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率将会达到25%左右。

“收购博格确实是中集公司实现战略转变的一个重要步骤。”银河证券的分析是鞠厚林对《环球财经》记者说,“2006 年1—9 月,在道路运输车辆业务方面,中集累计实现销售额50.97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63.20%;累计销售各类车辆68.220 台,比上年同期增长78.35%。道路运输车辆占中集收入的比重已经由2005年的不到15%提高到20%。我们认为这个增速是非常快的。这表明,中集正在加速向物流设备公司转型。”

鞠厚林拿出一份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给《环球财经》记者说,据我们了解,目前中集的车辆工厂订单饱满,生产任务繁重,各个车间都在开足马力生产,而且中集正在不断进行车辆业务生产基地的布局来支持此业务的快速发展。

鞠厚林的这番话是确有所指的。

据《环球财经》记者了解,2006年是中集向内地发展物流运输设备业务动作最多的一年。这一年,中集车辆集团组建了自己的西北基地,它在甘肃、陕西等地都与内地重型汽车巨头合资组建了分公司,自己独资在辽宁开设了辐射东北地区的分公司,对于华北,它在北京建设了集销售、备件、服务和信息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据说是“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的4S店。

另据透露,中集甚至还以资金入股10%跟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注资42亿元联盟筹划设立了“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中集正在大张旗鼓地进军中国铁路物流市场。

“近年来,中集公司一直在寻求道路运输车辆领域的培养和突破。”清华大学宁向东教授对《环球财经》记者说,“中欧贸易额十分巨大,那里又不像美国市场,没有价格战,因此历来都是中集的粮仓。此次收购博格完成后,它不但成了全球最大的罐式箱行业龙头,同时还为其道路运输车辆在欧洲销售网络的布设修筑了一条坦途。更有甚者,因为并购是通过设在欧盟的合资公司进行的,中集甚至还可能会享受到来自欧盟的某些补贴。麦伯良的确是个精明人。”







文中醒目处:

“收购博格正是麦伯良经过精密计算后,于2006年初就制定好了的‘以进为退’的上策。”一位对中集的运作长期研究的业内人士对《环球财经》记者说,“传统干货集装箱业务对中集的利润贡献力越来越有限。中集要想取得更多的收益,它必需尽快转型。事实上,它也正在进行这一步。对博格的收购极有可能会使它转型的步伐骤然加速。”







图说:

2006年底,中集征集企业形象广告宣传语,最终有两则获奖的广告宣传语颇值得玩味:“中集车辆行天下,专心服务千万家”(入围奖)和“集大成者,行天下”(创意大奖)。仔细分析这两则获奖广告语,可谓一文一白、互为表里:三个字“行天下”就已将中集未来的定位、目标刻划得入木三分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眼中的麦伯良

中国走出国门的企业家有两种类型,一是胆大心粗,如TCL,联想,他们大步走出去后带给股东的只是痛苦和煎熬,他们低估了风险高估了自己整合能力。二是胆大心细,如中集,格力,他们小步走,先小试水深水浅在小试成功后才开大步。
现在看来中集在美国的工厂运营是成功的,这和麦伯良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仅是管理好下属的几十家分布在各地的工厂那只是个将才。但麦伯良其人对未来行业趋势的洞悉力才是帅才,这是让我叹服之处。
当然博格不同于美国工厂,不管是从那一个方面来说都复杂过N倍,对中集还是麦伯良都是人生里全新的局面。不敢说中集未来的路就一定好走,但我要借用芒格的话:一个好企业作出好决定是比坏企业要容易的多。
我和中集已经一起走过五年时间,这五年经历了市场变化,行业周期,无数传闻都没有改变我当中集股东的信心。我深信只要中集保持这种核心竞争力,未来的五年的风雨也能一起走路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心月天狐 于 2007-3-24 10:14 发表
中集集装箱业务增速放缓 调节06年利润掩盖下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9:38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在中集集团(24.80,-0.06,-0.24%)2006年业绩持续增长的背后,非经常性损益以及存货跌 ...

想起了那个陈鸿源,要么是“财务数据报表”的呆子,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6-16 01:35 , Processed in 0.09914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