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8-7 09:09

经典回顾

中集管理层在实施兼并战略中表现出对资本经营的熟练运作技巧。收购新会集装箱公司被认为是其中最精典之作。   

  该企业建厂投资15000万元,但3年仅生产了600个集装箱,而且是无订单生产,加之内部管理混乱,已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中集仅以104万美元的价格附加对500万美元负债提供的担保就收购了其80%的股权。收购后,中集注入市场、品牌、技术、管理等资源,该企业的评估价格增至1500万美元。根据评估价格,中集将自己持有的40%的股权,作价600万美元卖给了日本住友商社。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中集一边白得了40%的股权和对公司的控制权(住友不要经营管理权),一边净赚现金450万美元,还从此与住友结成了紧密型合作关系。中集入主后,投资改造生产线,将该公司纳入集团的统一生产体系,全面强化管理,使新会中集当年生产3.8万个标箱(TEU),实现利润2300多万元人民币,真正做到了三赢。今日的新会中集,已成为中集的主力厂家。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8-7 09:11

巴拿马运河半年集装箱量升45%

2007-08-06 21:45文章来源:驻玻利维亚使馆经商参处
文章类型:摘编内容分类:新闻

  巴拿马海事局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整体录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是188万箱,比上年同期多出58万箱,升幅是45%。

  在运河东端太平洋海岸,由和黄港口经营的包尔博亚港货柜码头,上半年吞吐量报86.3万箱,比上年同期的40.3万多箱,净增46万多箱,升幅达1.142倍。和黄港口正计划扩建包尔博亚货柜码头,预期在2010年要成为拉丁美洲最大港口之一,届时可靠挂巴拿马型货柜船。

  在大西洋一端的马萨尼奴港是运河最繁忙港口,上半年吞吐量却出现下跌7.9%,报57.7万箱,比上年同期下跌近5万箱。
  (信息来源:驻玻利维亚经商参处子站)

laoyang888 发表于 2007-8-7 09:23

中集集团收购安瑞科42.18%股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12:33 天相投资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中集集团( 32.12,0.00,0.00%)发布公告,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Charm Wise Limited收购XinaoGroup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的安瑞科1.91亿股股份,占安瑞科发行在外股份的约42.18%;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在收购安瑞科42.18%股份完成后,Charm Wise Limited将会向安瑞科其他股东提出现金收购建议。

  评论:安瑞科主要业务是向能源装备行业提供集成业务,并设计、制造和销售关键燃气装备,包括压缩机、压力容器、天然气加气站及压缩天然气运输车辆。2006年安瑞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50.03%;实现净利润9650万元,同比增长40.46%。安瑞科所处行业增长潜力大,公司管理良好,在技术、产业集群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被《福布斯》 评为“2007中国潜力100”榜之一。

  对中集集团来说,收购安瑞科将使公司的罐式装备业务得以进一步扩充,并将现有业务扩展到燃气能源装备业务。该项收购对中集集团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EPS增厚在0.02元左右,影响不太大,我们维持中集集团07、08年1.35元、1.68元的盈利预测,看好公司的外延扩张,维持“买入”的评级。

  苏纯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8-7 09:49

中集集团利好引发涨停机构趁机套现

2007年08月07日 04:58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全景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全景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全景网联系(86755-83247179、83990201、xxsq@p5w.net)

--------------------------------------------------------------------------------

   
  证券时报记者罗 力
  本报讯 停牌近一周的中集集团(000039)昨天于十点半复牌,开盘即跳空涨停,但八分钟后涨停板被打开,多空双方激烈争夺,涨停板拉锯战几经反复,最终于十一点十分再度被封死在涨停板上并直至收盘。收出了一根带下影线的“T”字型涨停K线,收盘价32.12元,复权后距前高一步之遥。全天成交温和放大,成交额与换手率分别达12.23亿、4.77%。中集B表现相对较弱,收盘涨8%,报20.65港元。
  导致一向温和的中集集团涨停的直接原因即是公司昨日的公告。公司称将通过下属控股子公司收购安瑞科能源装备控股公司42.18%的股权。市场分析人士一致认为,这是公司对现有产品链的延伸。去年中集通过收购博格将产品系列从罐式集装箱延伸到罐式车辆及静态储罐,此次收购的安瑞科主营业务产品中除了包括CNG 和LNG 拖车外,还有压缩机业务和集成业务,已开发的新产品还包括LNG 集装箱和液化压缩天然气LCNG 加气站系统。产品链的延伸,无疑会使中集逐渐摆脱过度依赖集装箱业务而导致业绩增长放慢甚至下滑的窘境,对公司业绩周期的平滑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行业研究员对中集的此次收购均给予积极评价,不过经过昨日的快速上涨,中集集团的股价已达部分研究员预定的目标价。值得注意的是,公开信息显示,有四家机构专用席位清一色出现在卖出席位中,分列一至四位,成交超过当日总成交的15%,而买入席位中无一家机构上榜,机构减仓迹象比较明显。一位市场人士指出,该股近两年难以出现爆发性增长,在股价已经逼近前期高点的情况下,部分机构投资者获利了结有一定合理性,但考虑量比依然温和,而且估值并不算太高,不排除后市还有继续走强的机会,投资者仍可中长线关注。

tamtian 发表于 2007-8-7 10:05

机构的操作水平我是不敢苟同,至少绝大部分机构的收益水平没有长期持有中集的收益高.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8-7 10:11

中集B抬升深B指逼近历史高点
2007年08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实习生 叶蓓琳
  

  周一,伴随沪深大盘高位震荡,上证B指全天震荡低走,而深B指凭借权重股中集B拉升指数,盘中最高时仅距历史高点仅一“点”之遥。

  上证B指早盘冲高至327.28点,盘中随沪综指震荡低走,最低见318.62点,终盘报收于323.58点,下跌0.21%。沪市B股有22家上涨,且涨幅均在5%以下,其中,ST鼎立B在连续两个涨停板后在昨日以涨停开盘。

  深证B指开盘后一小时指数在785点上下浮动,然而,就在中集B复牌后,指数瞬间被拉升了14点,并在盘中一度摸高至802.83点,距离历史最高803.61点已不到1点,终盘收于796.44点,上涨1.67%。

  据报道,中集集团斥资11.29亿港元收购安瑞科控股42.18%的股权。至此,中集集团成为集固体、液体、气体于一体的全球最大规模的多种集装箱生产基地。此利好消息刺激中集集团大涨10%,而中集B则以8%的涨幅报收,并且创下3.39亿元的成交天量。此外,沙隆达B昨日早盘探底后一路上扬,盘终上涨9.64%,居涨幅榜首位。*ST赛格B和ST东海B则封于涨停。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8-7 10:12

中集集团收购:把产业链做得更长
2007年08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王璐
  

  中集集团的对外并购步伐正在渐渐提速,继今年6月底完成对荷兰博格工业公司80%权益的收购以后,公司昨日又宣布,将通过旗下公司斥资11.29亿港元,收购在香港上市的安瑞科能源装备控股有限公司19070.3万股股份,占安瑞科发行在外股份45210万股的约42.18%。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票昨日早盘停牌一小时复牌后即以涨停价开盘,报32.12元,涨2.92元。

  安瑞科2005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6年7月成功转主板,控股股东为河北民营企业新奥集团。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向能源装备行业提供集成业务,并设计、制造和销售关键燃气装备,如压缩机、压力容器、天然气加气站及压缩天然气运输车辆等。作为一家燃气能源业的集成服务供应商,安瑞科是目前国内能源装备做得最好的企业之一。

  此次交易,中集集团将通过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香港)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Charm Wise Limited来实施。根据公告,收购完成后,Charm Wise Limited将会向安瑞科其他股东提出现金收购建议。资料显示,安瑞科与中集集团的罐式集装箱业务有很大关联,双方都生产的罐式集装箱是石油、化工及食品行业等各种气体、液态货品的主要储运工具之一。因而,通过此次收购,将使中集集团现有业务扩展到燃气能源装备业务,同时,公司的罐式储藏运输设备产品线也得以进一步扩充。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测算,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收购短期而言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按照安瑞科2006年年报数据情况,该公司总资产9.06亿,资产规模仅相当于中集集团的3.95%。资产负债率44.21%,净资产收益率约为19.09%。按其2006年实现净利9650.4万元折算,对中集集团净利影响4070.54万元,折合每股0.018元,即使假设2007年安瑞科约30%的净利增长水平,对中集集团的业绩影响也仅为0.02元。鉴于此,不难看出中集集团此次并购扩张的最终用意在于其产业链的长远布局。

  事实上,中集集团近期的对外收购均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发展,而非短期收益。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在集装箱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全球份额已高达60%以上,这也意味着公司在该领域寻求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中集集团近年来积极拓展集装箱业务之外的其他领域,力图通过一些新的收购和利润进账来改变集装箱这项主营业务独揽大局的现状。此前,公司成功“迎娶”博格,不仅使产品线扩展到静态储罐、罐式码头设备领域,令其变成全球最大的罐式箱行业龙头,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其道路运输车辆在欧洲的销售网络的布局,使其从一个本土最有竞争力的制造类企业演变为有竞争力的全球性公司。

  此番收购安瑞科,则是中集集团补充罐类产品制造线的方式之一。安瑞科是中国专用燃气装备制造商之一,也是CNG(加气站及压缩天然气拖车)及LNG(液化天然气)物流设备的新锐企业,极具竞争优势。中集通过对安瑞科的收购,将其产业链延伸至LNG和CNG领域。这种布局将使公司分享天然气储运设备和加气站集成工程行业的快速成长带来的收益。业内人士指出,从战略价值上看,这次收购将使公司的罐式装备业务更加强大,并且可以和刚收购的博格工业的罐式装备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


    ■研究员观点

  中金公司罗晓春认为,从国际上的大型机械类公司来看,均是综合型的公司。因此,对于中集集团这种规模的大型机械类公司,走持续的收购整合道路是必然的。从中集集团的财务情况看,公司集装箱业务带来的充裕现金流是支持这种扩张的。而中集集团在近2年也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走内生发展和外延收购相结合的道路。这种类型的收购将持续下去,这也将是未来2到3年推动中集集团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8-7 10:13

因此,行业研究员对中集的此次收购均给予积极评价,不过经过昨日的快速上涨,中集集团的股价已达部分研究员预定的目标价。值得注意的是,公开信息显示,有四家机构专用席位清一色出现在卖出席位中,分列一至四位,成交超过当日总成交的15%,而买入席位中无一家机构上榜,机构减仓迹象比较明显。一位市场人士指出,该股近两年难以出现爆发性增长,在股价已经逼近前期高点的情况下,部分机构投资者获利了结有一定合理性,但考虑量比依然温和,而且估值并不算太高,不排除后市还有继续走强的机会,投资者仍可中长线关注。

shanmin 发表于 2007-8-7 10:14

引用:“一位市场人士指出,该股近两年难以出现爆发性增长,在股价已经逼近前期高点的情况下,部分机构投资者获利了结有一定合理性”

原来机构现在青睐的目标是:爆发性增长的企业。

呵呵,稳定增长的已经不算宝贝了?牛市的确改变人的思路啊!

041933 发表于 2007-8-7 10:21

深圳中集天达登机桥成功进军荷兰航空市场

2007-08-06 19:14文章来源:驻荷兰使馆经商处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由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CIMC-TianDa)设计生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座旅客登机桥(分别为玻璃侧壁和钢结构)成功安装在荷兰阿姆斯特丹Schiphol机场。8月2日在Schiphol机场举行了登机桥正式投入使用仪式。Schiphol机场集团董事会成员、执行副总裁Rutten先生在讲话中高度评价双方的此项开拓性合作。据了解,此项目是中集天达公司继法国戴高乐机场项目后在欧洲市场的第二个交付使用项目,是其树立品牌形象、拓展欧洲市场的重大进展。Schiphol机场集团高层有意在未来旅客登机桥更新换代时考虑使用中集天达公司产品。

041933 发表于 2007-8-7 10:25

原帖由 tamtian 于 2007-8-7 10:0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机构的操作水平我是不敢苟同,至少绝大部分机构的收益水平没有长期持有中集的收益高.

不错,机构轮流换,高级散户罢了!我们就让他们不断抬轿!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8-7 11:45

原帖由 041933 于 2007-8-7 10:2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帖由 tamtian 于 2007-8-7 10:0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机构的操作水平我是不敢苟同,至少绝大部分机构的收益水平没有长期持有中集的收益高.

不错,机构轮流换,高级散户 ...

一拨抬累了,换一拨继续抬:*29*:

tamtian 发表于 2007-8-7 12:19

转发搜狐上一位网友的意见(呵呵,有点情绪化啊...):
<楼 主> 作者: 197.33.53.* ( 2007-08 -06 16:09 )
敢问中国有几个世界第一?!敢问中国对外赢利模式上有几家能超过中集?!敢问 茅台就比中集强?!敢问未来能源之战运输设备世界第一股就值这点钱?!敢问有几个老股民被中集套过?!敢问 以中集这种扩张模式在未来10年内不会增长100倍?!中国政府这些年来已经看到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大但都属 于劳动密集性的、多数属于加工性的结构性问题,真正有知识产权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占出口比重很低,出口产品 结构十分不合理,这也有悖于一个真正的大国崛起所应该具备的特征.中国政府目前正加强各行业内的整合,包括 机械重工业。船舶制造、大飞机生产研发、起重设备、精密机床机械、汽车(包括重汽、功能性工程车辆)等,在 运载设备及容器行业,中集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中集集团未来将以现在主业为基础,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延伸,在 未来几十年内我们会看到许多世界数一数二的中国企业,这其中就有中集。
就目前来看,中集集团才刚刚开始 向世界更宽广的市场进军,他必将成为行业内的航空母舰,甚至是航空母舰舰队!二级市场中集从内涵及稀缺性、 垄断性、复合增长率、扩张模式等方面估价,短期45,中期120。
你如果拥有000039,请你一直持 有到2015年!!!!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8-7 13:36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finance.zgjrw.com/News/200785/Finance/588583032400.html

王志灵
唐先生住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他已经有8个月没有光顾沃尔玛了。
8月3日,他惊讶地发现,在沃尔玛店里他已经找不到中国产的hayes,这款由飞人乔丹代言的运动服在美国非常畅销,仅仅还是几个月前,沃尔玛店的hayes基本上都是中国的。"店里现在也有hayes卖,但变成美国本地生产的了,还好价格与原来中国生产的很接近,并没有更贵多少。"唐先生说。发生变化的不止是hayes,唐先生发现,在沃尔玛的所有服装、家具和小商品中,中国制造的产品比例已经大大降低,美国本土的产品以及东南亚的商品比例越来越高。"奇怪的是,即使是北美生产出来的替代品也并没有比中国生产的产品贵很多,比如锅碗瓢盆、家庭小装饰品中,美国产品越来越多,整体比中国制造的产品贵大约5%到10%。"

替代


在美国这家沃尔玛店里,统一品牌雷同款式的童装,越南与中国制造的产品重复率最高,一样的faded-glory,中国生产的卖8.47美元,越南生产的卖8.82美元。与此同时,所有的袜子都不再有中国产品,基本都是美国本地生产。除了越南,大量由泰国、孟加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童装充斥着沃尔玛商,成人衣服区里,甚至出现了很多来自约旦、柬埔寨、尼加拉瓜等地制造的商品。这些商品价格基本与
中国服装相当。令唐先生极其意外的是家具区,中国商品明显锐减,"以前中国家具在沃尔玛店的家具产品中要占到70%以上,而现在我估计只有30%了。"大量替代中国商品的不仅有美国本地生产的,还有来自越南、巴西和丹麦等地的产品,其价格大约高出中国商品5美元或6美元。

今年7月下旬,本报获得沃尔玛2007年度在中国的采购计划发现,沃尔玛全国采购中心今年在中国采购额将下降到120亿美元左右,与往年相比减幅达40%。"沃尔玛最有可能减少在中国采购量的产品品类主要是服装、家具和玩具礼品,"据曾经在沃尔玛全球采购部的某职员透露,"其实两年前,中国出口遭遇美国最严重的反倾销就是家具和纺织品,2004年以来,美国先后对中国家具、纺织品征收反倾销税,珠三角企业,尤其是东莞和顺德的家具企业、虎门的服装企业都逐步转向东南亚越南、泰国等地,以至东南亚地区制造基地成为沃尔玛重要采购点之一,今年中国出口企业遇到出口退税的调整,这种采购格局很容易改变。"

玩具是广东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2004年出口额接近45亿美元,占全国玩具出口的七成。但今年以来广东省玩具出口却出现了负增长。广州市原创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玩具协会副会长杨水源介绍,由于塑料、金属等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同时珠三角人工上涨,这对劳动密集型的玩具企业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再加上2004年起玩具出口退税率调低2%,这无疑雪上加霜。行业内不少加工或贴牌生产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很大,为了降低成本,珠三角的部分玩具企业已开始将一些生产线转移到越南等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东南亚地区。



维持


上述沃尔玛知情人士介绍,沃尔玛全球采购办与沃尔玛中国基本上是独立运作的合作伙伴关系。沃尔玛全球采购办在中国采购的产品"当然什么都有,但主要偏向于技术含量很低的产品、甚至很多是手工产品"。据她透露,全球采购对企业的品牌和企业规模大小没有要求,很多供货商都是小企业,但是对工厂环保等方面会有一定的监督,主要目的是出于对产品的质量把关。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物美价廉,因此在有些产业领域,中国这个采购市场是别地地方无法替代的,比如家电(尤其是小家电)、日化等。这位人士认为,食品、五金用品、鞋类、服饰布艺(包括床上用品)在全球范围的可选择性比较大。然而这些产品中并非所有中国产品都在沃尔玛萎缩,在沃尔玛依然可以买到任意一款中国制造的鞋,从贵到50美元的名牌,到只有几美元的拖鞋,几乎看不到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产品,同时还可以买到更多中国制造的汽车配件以及其他工具性产品。"很好用,又便宜。"唐先生称赞道。而中国生产的五金工具、汽车配件等产品似乎也有像鞋类逐步占据垄断优势的趋向。之前,沃尔玛店内的汽车轮胎、脚垫、自行车等基本上是台湾产品为主导,中国产品居其次的格局,近半年来,双方已经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总的来说,中国的小商品制造成本优势还是很突出的,这边产业发展成熟、规模大、选择范围广、供货稳定,东南亚地区以前制造业规模还没有成气候,近来几年要好很多,主要是那边制造规模越来越大。"上述沃尔玛前职工说。但对于目前的状况,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鞋类分会秘书长王颖认为,美国本土的鞋类年生产量仅4000万双左右,鞋类消费的98%是通过进口满足的。目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鞋占其鞋类产品进口总数的80%左右,在美国著名鞋类专卖店和综合性商厦所售鞋类中,60%-70%的鞋品为中国制造。美国鞋类经销商沃尔玛和PAYLESS在中国国内的年采购量之和达3亿多双,而通过中间商采购仍然占绝大比重。"中国鞋制造商很多都是OBM,在美国市场,鞋类的生产和销
售是分开的,很多情况是设计、销售产品在美国,而生产则在中国。因此,中国厂家的利润非常低。"而且王颖担心一旦东南亚也建立相适应的鞋产业制造基地,中国鞋将迟早像纺织品一样失去竞争力。因此,他认为我国的五金工具、汽配等出口生产商应及早建立有长期竞争力的生产模式,重视设计和品牌。



提升


中国制造产品一直最耀眼的家电类商品在沃尔玛商场里正演绎一场巨大的变革。据唐先生观察,在沃尔玛,泰国制造的夏普显然不比中国同类任何品牌有价格优势,一款夏普微波炉价格49美元,而一台中国制造的格兰仕微波炉只需要29美元。但是在GE、爱慕生、松下等高端产品在沃尔玛的出现(虽然也都是在中国生产制造),中国品牌的中低档家电、包括大量的小家电正在逐步退出美国沃尔玛商场。在沃尔玛商店里,中国的电视越来越少,"几个月前我还能够看到巨幅长虹老式电视清货广告,可这次去就已经没有这种即将淘汰的长虹电视了。"唐说。与此同时,海尔、长虹、TCL等品牌的部分平板电视、甚至高清电视走进了沃尔玛。TCL集团内部人士也表示,去年TCL墨西哥生产基地曾被评为沃尔玛优秀供应商,但是并没有真正收获销售利益。TCL去年海外业务的失利直接拖累集团2006年整体业务,"现在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下,如果我们低端的产品不能如期上涨,就必须调整产品结构,争取把业务重点放到附加值更高、利润空间更大的中高端产品线上来。许多小家电企业没有高端产品、或高端产品不能进入沃尔玛销售,则只能撤出沃尔玛销售渠道。"该人士说。中山市华艺照明外贸部经理卢先生就表示,华艺今年就没有再跟沃尔玛做生意了,前几年华艺向沃尔玛供货大约十几万的产品,"量很少,主要是一些小型灯具",由于去年到今年,有色金属原材料持续上涨,生产企业的制造成本基本上超过了原来的一倍,而沃尔玛的价格一直很低,"我们不可能做不挣钱的生意"。"之前,在沃尔玛100美元以下的家电产品大都来自中国,而现在中国产品很多都是200美元以上的商品。"唐说。

tamtian 发表于 2007-8-7 15:21

快股票:最有可能冲上百元的八大金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07:17 《理财周刊》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个股点评栏目,仅为证券咨询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理财周报记者 汪江涛/文

  它在牛市的草原上,跑出了火箭的速度。它是一匹健硕的白马,是理财周报本期主题新闻所指的“快股票”。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有可能跑过快股票。

  作为两市第一高价股的中国船舶( 191.90,5.83,3.13%),从30元到180元,仅仅用了7个月。截至8月3日收盘,沪深两市已有6只个股站在百元以上,中国船舶以186元的价格睥睨天下。

  他乡大地上,到处是高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大牛市的背景下,今天的高价,将很快成为明天的低价。向K线图左边看,你会发现一个个曾经看起来很难突破的顶部,都被轻易地跃过。

  

理财周报发现,在美国股市有130多只股票股价在100美元以上,更有3700多只股票价格在100元人民币以上(以目前的汇价计算),占到总股票的4成以上。若从美元角度来看,百美元股票比例在1.56%。

  对比A股,截至周五收盘,仅有贵州茅台( 138.07,-0.02,-0.01%)等6只股票股价收在百元以上(未按复权股价计算),仅占到1431只沪深A股的0.42%。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的百元股将是“小儿科”,千元股也将遍地都是。高,又实在不高。

  A股高价,冲击传统投资理念

  早在2006年4月间,高价股就频频冲击涨停。高价股这种凌厉的上涨不但对股价结构造成较大冲击,更对传统的投资理念带来了历史性挑战。

  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喜欢中低价股,认为中低价股风险小、上涨机会大。但市场偏偏与大多数人的判断相反,一些价位高、累计涨幅巨大的品种还是在高位反复拉升。

  我们的固有思维,都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因素,那就是股票本身具有的价值。新的价值重估理念并不过多关心股价的高低或累计涨幅的大小,只关心股票的内在价值,只要其内在价值还没有被充分体现出来,就会持续做多看多——这也是传统理念最需要反思和变革的地方。

  质优价高:永远的买卖规律

  当低价已成为往事,寻找下一个白马高价股成为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在价值投资理念越来越被我们接受的今天,谁最有可能冲击下一个百元高价股?这就是我们大家必须静心下来,细细思考的命题。

  综观最近走强的高价股,其具有的特征可以归结如下:资源特征明显,比如中国铝业( 30.45,2.77,10.01%),由于推动其股价上涨的因素尚未消除,股票价值很难过早定论,出现持续上涨也就难以避免;民族特色明显,比如贵州茅台,其价值很难通过业绩来评判;高成长,比如国脉科技将分享中国通讯行业高速成长。

  所谓物有所值,高价股必然有其存在的规律。价值决定价格,质优必然价高。在投资已有的或者潜在的高价股时,我们不妨首先想想这个浅显的道理。要买最贵的,就是买最好的。

  谁能冲进百元部落 八只金股底气十足

  ·宜华木业( 38.78,0.00,0.00%)(600978) 珍贵林木资源独家享有 周五收盘价:38.78元

  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82.6%,在A股家具类上市公司中是唯一拥有林业资源的企业,出口规模居于前列。这使得宜华木业可藉此弥补成本上升和出口退税降低的冲击。

  实际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中小低附加值企业的限制,反而为宜华木业等龙头公司彰显价值腾出了空间。而目前,全球家具行业向中国转移成为趋势。

  从基本面看,在国内的木业同行中,唯一同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产品4大品牌的只有宜华,广东木业城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的单体木业加工基地之一,有望突破产能瓶颈。

  中金公司预计,随着产能扩大、销售增加和规模效益的提升,其净利润增长会显著快于销售收入。2007、2008、2009年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至少能够达到89%、45%和52%,每股收益至少达到0.73、1.10、和1.68元。中金连续维持对该公司的“推荐”评级。

  最近一年最高价:40.23元 (2007年8月3日)

  今年走势与大盘对比:截至8月1日,区间涨幅达158.18%,2.5倍于上证综指。

  ·上海机场( 41.42,1.27,3.16%)(600009) 机场中的大象 周五收盘价:40.15元

  上海机场是国内机场上市公司中唯一同时拥有航站楼、跑道资产、航油公司、货运站的公司。其垄断性主要体现在:无论以浦东机场计还是以两场合计,外航比例最高,主业优势最强;上海机场货运业务有望进入全球前5,货运业务潜力最大;惟一同时在ROE在50%以上的航油和货运站业务上拥有控股权。

  国泰君安认为,上海机场的投资价值基于其不可逆转的整体上市,并判断,整体上市在2007年内完成,集团内大量的优质资产的存在使上市公司业绩有大幅增厚的可能。

  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上海地区的吞吐量在未来仍将保持一个较好的增长速度,而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均将给上海机场吞吐量的增长带来较好的促进。随着浦东机场二期扩建完成投入使用以及各项规划的逐步实施,公司今后的发展空间巨大。国泰君安给出20%的溢价,35倍PE,上调评级到“买入”。

  最近一年最高价:43.30元(2007年6月7日)

  今年走势与大盘对比:截至8月1日,区间涨幅达106.45%,1.8倍于上证综指。

  ·金融街( 44.40,2.44,5.82%)(000402) 京城商务地产领袖 周五收盘价:41.96元

  金融街未来发展战略是做商务地产领袖企业,立足北京,面向全国重点城市和区域,区位垄断优势突出,随着人民币升值进程的加快以及奥运会的临近,物业升值潜力巨大。同时,金融街区域内持有性项目的建成会带来长期稳定的现金流。

  目前,金融街土地储备超过400万平米,其中在北京用项目储备78.1万平米,并且约70万平米在金融街地区。银河证券认为,地区垄断优势是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的保障。2007年1季度,金融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9倍,实现净利润4.37亿元,每股收益0.41元,同比增长31倍。作为两市罕见的兼具奥运与天津滨海开发双重题材的商业地产龙头,在强大的业绩增长支撑下将再现领涨地产板块的王者风范。

  中金公司认为,金融街长期增长潜力依旧看好,预计2007、2008年每股收益分别为..65元、0.83元,目前2007、2008年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7、22倍,中金公司给予“推荐”的投资评级。

  最近一年最高价:42.10元(2007年8月3日)

  今年走势与大盘对比:截至8月1日,涨幅106.47%,1.8倍于上证综指。

  ·国药股份( 50.00,-0.61,-1.21%)(600511) 有望获注丰厚优质资产 周五收盘价:50.61元

  国药股份半年来的业绩增长几乎全部来自核心业务。2007年中期主营收入、主营利润、净利润分别为16.9 亿、1.67 亿、0.7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6%、29.0%、60.9%,EPS 0.55 元。净利的增量主要来自三个公司:本部、青药集团、宜昌人福,分别贡献了增量中的2457、191、210 万元。可见公司通过收购青海制药、宜昌人福药业股权,逐步实现了对麻醉药上游原料的控制,并得到丰厚的回报。此外,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分销企业国药控股的子公司,国药股份未来将成为母公司资源整合平台,有望获注国控北京分公司的优质资产,每年可增加15亿以上的销售收入,增厚净利2000多万。

  国药股份类似于资源垄断型的公司,这主要体现在麻醉药品经营的龙头地位及多个高端品种代理上。总共分销2000余个品种,代理高端品种的净利润2006年占商业利润的70%左右。品种优势使得公司批发业务受药品降价和各地招标采购政策的影响较小。

  最近一年最高价:51.47元(07年8月3日)

  今年走势与大盘对比:截至8月1日,区间涨幅达170.65%,2.8倍于上证综指。

  ·中国铝业(601600)资源、渠道、定价的最大控制者周五收盘价:27.68元

  中国铝业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将成为铝业整合的最大受益者。近来,中国铝业四处跑马圈地,在吸收合并山东铝业、兰州铝业和包头铝业( 42.88,3.90,10.01%)后,将后续注入铜川鑫光、连城铝业的原铝业务。目前,中铝正加快海外购买铝土矿的进程,在澳洲、非洲、东南亚和南美都有项目,其海外铝土矿资源已相当于中国整个储量1/3,可满足中铝30年的生产。国内重庆、贵州、山东等地还有十余个项目已经奠基或投产,产能将得到极大释放。

  尽管非中铝系试图打破其垄断地位,中国铝业仍在供应渠道和价格上拥有无可比拟的控制权。中铝公司还拥有非铝资产,如铜、钛、稀有金属等,其中陕西有色2006年净利润高达37.19亿元。如果这些非铝类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公司的想象空间更大。

  最近一年最高价:27.68元(2007年8月3日)

  近一年走势与大盘对比:从4月30日上市至8月1日,涨幅29.10%,上证综指涨幅14.38%,2倍于上证。

  ·西部矿业( 55.16,4.13,8.09%)(601168)铜矿至少可供开发80年 周五收盘价:51.03元

  西部矿业为西部资源巨头,截至2006年底,权益持有的锌、铅、铜的金属资源量分别为252、188和211万吨。按现有规模,可分别支持生产锌33年、铅31年和铜81年。尤其持有41%股权的玉龙铜矿,拥有超过300万吨的铜金属资源量,该矿的投产将会显著提升其市场地位。此外,西部矿业目前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与非洲国家开展资源开采合作。而通过新股发行,公司将使公司对呷村矿的持股比例从51%增加到76%,对玉龙铜矿的股权由41%增持到58%。西部矿业产能有望在未来两年大幅释放。

  中金公司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强劲的需求将使有色金属价格继续维持在历史高位。而西部矿业是目前国内A股唯一精矿自给率大于100%的有色金属公司,应享有最高PE。

  最近一年最高价:51.03元(2007年8月3日)

  今年大势与大盘对比:从7月12日上市至8月1日,涨幅21.14%,上证综指涨幅11.25%,1.9倍于上证综指。

  ·中集集团( 32.12,2.92,10.00%)(000039)新旧产业共舞 落后大盘潜力大 周五收盘价:29.20元

  中集集团的产业格局转型已经迈入全面收获阶段。一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81.48%。集装箱行业触底反弹,道路运输车辆实现销售额19.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79%;累计销售各类车辆21,110台,比上年同期增长14.13%。

  专用车新业务已成为集团重要支柱产业。从2002年起,公司通过快速收购兼并,短短五年间成为世界专用车领域的冠军。6月,中集集团与泰国三友、日本住友共同投资的东南亚地区首个跨国营运基地诞生。

  同时,中集集团对集装箱行业全面革新,确立了行业新的技术标准,从干货箱制造延伸到冷藏箱、罐箱、特种箱等多系列的产品集群,成为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全系列产品的集装箱供应商。天相顾投给予其“买入”评级。

  最近一年最高价:36.50元(2007年5月29日)

  今年走势与大盘对比:截至8月1日,区间涨幅为54.99%,落后于上证综指。

  ·同方股份( 36.07,-0.37,-1.02%)(600100)集信息、军工、奥运全部题材 周五收盘价:36.44元

  同方股份题材众多,安防业务技术国际领先,尤其集装箱检测业务,产品与服务已遍布欧、美、大洋、亚、非等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节能照明LED方面,自行设计制造MOCVD设备,核心部件芯片及外延片的产业化,高规格蓝绿光照明全系列技术产品,目前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与国际先进生产水平并驱并驾。此外,公司建筑节能技术领先,数字城市业务主要以项目为主,市场潜力远远没有挖掘。6月份的增发所募集资金,主 要投入能源环保和军工信息技术,既有资金支持也有宏观政策机遇。

  中投证券认为,随着高附加值业务的迅速发展,同方股份收入正发生结构性变化。预测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未来三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2元、0.65元、1.00元,并给予“推荐”评级。

  最近一年最高价:39.38元(2007年6月28日)

  今年走势与大盘对比:截至8月1日,涨幅218.41%,3.6倍于上证综指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8-7 17:50

次级抵押贷款风险波及面或将增大

华尔街日报&<60; 07-08-06

几个月来,从最初的次级抵押贷款风波开始,问题一直在不停累积,如今这些问题的影响范围已是越来越大。目前华尔街公司正面临着债券市场更多参与方遭殃及的风险,五年来的高收益纪录以及其股价的大幅增长在这一风险面前显得有些不堪一击。

投资者担心的不只是收益增速放慢,他们更担心的是那种不确定性,按他们的话说:过渡性贷款对企业负债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或是如何评估那些找不到买家的新发特种证券。今后数月中这可能会拖累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等华尔街公司的股价。

Sanford C. Bernstein & Co.的分析师布拉德&S226;亨兹(Brad Hintz)预计,美国前五大券商今年下半年的“表现将有所退步,”他说,它们的幸福时光也许从现在起就要结束了。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猜测如果市况到9 月份仍未好转,部分公司可能就要进行裁员的原因。

人们的担忧情绪已经蔓延到多个领域。过去几周里,那些评级为AA或AAA的、以资产为基础发行的部分债券的交易量大幅缩减。由于缺少竞买者,这些债券的估值和评级情况都无从知晓。投资者进行高风险高收益债券(如垃圾级债券)交易的难度增加,为债务水平较高借款者进行的杠杆式贷款交易也变得愈加困难。

眼下正值夏季假期期间,市场交投清淡,导致流动性进一步下降。而流动性的下降又降低了华尔街证券公司为潜在的私人资本收购交易完成过渡性融资任务的可能性。今年以来,私人资本收购交易大幅上升。

分析人士和银行家早在数月前就预计,对冲基金、收购交易和华尔街交易商不断上升的债务级别可能会最终崩溃,引发价格“狂泄”和抛售债券的行为。现在,有人觉得这一进程已经开始了。

谈到华尔街公司时,分析人士指出,眼下的这场危机不仅意味着私人资本收购交易的减少将影响它们的融资及咨询收入,它们为持有对冲基金头寸而借贷的款项会遭受损失,也意味着这类公司可能无法兑现其融资承诺。此外,如果它们不得已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状况的做法来调节公司运营,那么公司的利润将减少。

安联保险公司(Allianz SE)旗下Dresdner Kleinwort的全球策略师艾尔伯特&S226;艾德华兹(Albert Edwards)指出,很多投资者都意识到,以往见于房贷市场的十分宽松的贷款标准如今也应用在了企业债市场。艾德华兹认为自今年年初,上面提到的“狂泄”就已经开始酝酿了。

也有人持不同看法。Dreman Value Management的垃圾债经理彼得&S226;安德森(Peter Andersen)表示,他认为这不是什么“狂泄”,而是一种朝着更加理性的水平的回调,更像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他还谈到,总体来说,这是一种健康的表现,只是回调的过程太过痛苦。

到目前为止,投资者还不太相信没有人会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受害者。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的股价今年已经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其联席总裁兼首席营运长沃伦&S226;斯派克特(Warren Spector)也于周日辞职。此外,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的股价也下挫四分之一,雷曼兄弟也下滑了约30%。

一位为对冲基金及其他投资产品进行市场推广的华尔街管理人士说,对某些与抵押贷款等相关的债权抵押证券的估值已变得极度不确定。他指出,有人说它们值50美元,也有人能说它们能值90美元,而你可能连30美元都卖不出去,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竞购者。

这种不确定性为一些华尔街公司带来了麻烦,因为他们曾发售过与这些证券相关的债券。它们应该被降价出售吗?借款购买这些债券的投资者应该卖掉资产、以此来为放贷者提供多一层的安全保护吗?在债市弥漫着紧张情绪的大环境下,这不但不能像预想那样阻止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反而还会引发更大问题。

瑞士银行(UBS AG)机构经纪业务全球负责人艾里克斯&S226;鄂利克(Alex Ehrlich)谈到,当你遇到此类问题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估值。市场上此类证券的交投活动少之又少,因此你在估值时必须格外小心谨慎。我们力图做到贴近实际。当你碰到这样的情况时,你会发现市场已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了;你必须找到一些合理的标准来参考。我们希望能得出一种理论上公正的估值。

市场境况不佳的症状之一是,新债发行数量减少。Thomson Financial周五称,7月份美国的公司债交易数量仅为48个,虽然7月份市场交投普遍不是十分活跃,但今年7月仍是1990年以来单月成交量最低的一个月。

近几个月中,有几家公司披露的融资交易承诺数量大大增加。雷曼兄弟表示,其5月份为非投资级收购作出的“或有承诺”增长了两倍,达到439亿美元,而六个月之前仅为128亿美元。该公司指出,这一数字“大大高于”它实际所能承诺的,因为有些竞购者列出的超出了他们自身的实际需求,或是他们最终未能赢得交易。

其他公司的情况也较此类似。高盛的非投资级融资承诺较六个月前增长了25%,达到715亿美元。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此类承诺更是较去年11月增长75%,至324亿美元。

这一承诺可能会导致公司遭受损失,或是侵蚀它们的费用性收入。今年5月,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美林、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以及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牵头为Tribune Co.进行了一项70亿美元的融资交易,当时为了给投资者开出更加丰厚的条件,他们贡献了其1.2亿美元费用收入的三分之一。

华尔街的管理人士表示,当初最先作出融资承诺时赚取的费用为部分抵销上述损失,这是赚取的费用通常不超过总费用的2%。Buckingham Research Group的一份报告估测,即便收购所需的2,000亿美元的未出售债券将被迫以低于券商原定售价的5%发售,券商因此遭受的损失只是其相关收入的3%。

有些分析人士和华尔街的管理人员预计这场信贷风波不会持续很久,理由之一是当前全球经济走势强劲。Buckingham分析师詹姆斯&S226;米切尔(James Mitchell)和约翰&S226;格拉萨诺(John Grassano)认为,目前债市的回撤是一种短期现象,和2005年美国两大汽车商的信用评级被下调的情况类似,当时对债市造成的影响仅持续了两个月。

另一些市场人士则表示,为帮助收购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旗下克莱斯勒集团(Chrysler Group)而发行的60亿美元债券以及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麾下General Electric Capital Corp.发售的20亿美元债券都说明,市场仍然是开放的--尽管克莱斯勒的债券最终被折价出售,且还有100亿美元的债券仍在承销商处。

Randall Smith / Serena Ng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8-7 17:54

即将到来的贸易战和全球性的经济萧条

2007年08月07日07:14

【出处】国外理论动态 20063
【作者简介】亨利·C. K. 刘,美国金融评论家。
【译 者】黄芳/苇杭
【内容提要】2005年7月5日《亚洲时报》刊登了美国著名金融评论家亨利·C. K. 刘题为《即将到来的贸易战和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文章,指出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正重新抬头并将逐渐演变成全球贸易战。美元霸权主导的全球经济结构极不平衡,它使发展中国家向最低工资和环境灾难的底线竞争,同时给美国带来巨大的金融泡沫、金融欺诈(如股市、房地产泡沫)和生产能力方面的过度投资。这两种情况将必然带来全球性经济大萧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正 文】
&<60;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1929年股票市场的崩溃并不是导致大萧条的原因。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联系的话,1929年的股灾在技术上反映出过度泡沫化的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然而,在政府有效的货币政策的支持下,股市崩溃可以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里恢复元气,如1987年(下挫了23%,9个月内就恢复了)、 1998年(下挫了36%,3个月复原)以及2002年(下挫了37%,2个月复原)的股灾所表明的。
&<60; 但1929年股灾可没有那么迅速地恢复。从结构上看,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Smoot-Hawley Tarrifs)使得从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持续了十多年,直到美国1941年参战。该关税使整个世界贸易螺旋式衰退,直到“二战”开始才逐渐恢复。在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经济由于战争动员才得以最终恢复,而全世界大多数市场经济体当时仍深陷战争泥潭,直到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才完全恢复。
&<60; 进入21世纪后还不到5年,在一个市场经济成为规范的世界上,随着新自由主义全球贸易体制的稳固确立,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逐渐演变为新的复杂的全球贸易战。不过,这场新的贸易战并不是由在贸易链中接受残羹剩菜的穷国发起的,而是由在全球化的新自由主义贸易中无论如何衡量都是获益大于损失的美国发起的,欧盟也是亦步亦趋。当然,日本从未放弃过保护主义,也从未把竞争政策当回事。富国需要认识到,它们从已经是不公平的贸易中努力榨取每一滴收益只会使整个世界陷入深重的经济萧条。历史已经证明了,当穷国吞下经济衰退的苦果时,富国就算有财富上的大力支撑,也会遭受政治上的报应,要么是战争,要么是革命,或者两者都有。
&<60; 冷战与道德诉求
&<60; 在冷战期间,两大超级大国阵营内的国家都努力帮助各自阵营内的贫穷人民,它们的政策目标都趋向于平等,即便并不总是付诸实践。冷战年代,两大阵营内的对外援助和贸易比后冷战年代由单一超级大国操纵的新自由主义全球贸易更有助于减少贫困。目标不仅仅是增加收入和财富,而且要结束各国之间和国家内部的收入、财富不平等状况。如今,收入和财富不均已被合理化为资本积累的必要前提。《纽约时报》报道说,从1980年到2002年,美国0.1%的收入最高者的总收入翻了一番,而10%的收入最高者的收入提高缓慢,其余90%的人的收入都有所下降。
&<60; 冷战达成了两个艰难的目标:它阻止了核战争的爆发,推动了两大阵营内部的经济平等。
&<60; 自冷战在约15年前结束后以来,新自由主义全球贸易体系的融资是以主要的贸易储备货币美元实现的,其稳定性是由美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支撑的。世界经济增长一直是由世界贸易组织等超国家机构大幅度削减世界各国关税而得到维持的,其融资是由解除管制的外汇市场与全球中央银行体制协调提供的,全球央行体制独立于当地行政压力,由超国家的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宰。
&<60; 美国声称,世界贸易促进了贸易参加国的民主、政治自由和对人权的尊重。一位保守派专栏作家菲利丝·施拉夫利(Phyllis Schlafly)撰文作出回应说,保护性关税从1789年起就是联邦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直到1913年通过宪法第16次修正案创造了联邦所得税才取代它。那一百多年中,美国所有政府官员都未履行推进自由贸易的“道德义务”,他们就都玩忽职守了吗?
&<60; “自由”名义下的敌对
&<60; 虽然贸易的确有助于开展贸易的国家,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将贸易同意识形态、政治目标脱钩;二是保证公平贸易;三是最低生活工资是全球贸易收益的先决条件。
&<60; 惟一的超级大国与其传统盟友之间逐渐破裂的关系起源于贸易纠纷。美国从国际金融体系结构中获益,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结构为美国经济,而不是欧盟和日本提供了结构性的货币优势,更不用说世界上其他国家了。贸易问题涉及空中客车公司和波音公司之间的政府补贴之争,香蕉战、糖战、牛肉战、橘子战和钢铁战,以及关于合并公司和金融服务的公平竞争等争端。如果发现某国政府在长期的争端处理过程中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则,其他国家可以采取报复性措施。如果世贸组织否决了空中客车的投诉,美国可以对欧盟的其他货物追加关税,反之亦然。如果双方政府都违反了规则,就都可以采取报复性措施,引发一轮攻击性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性循环。如果美国政府不公平地支持本国的钢铁工业,欧盟就可以向对美国非常重要的行政州采取行动,如对佛罗里达州的橘子征收关税。
&<60; 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战正外溢进入安全领域,使经济利益同意识形态发生冲突。由于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它们都在拼命寻找新的市场,这必然导致它们将眼光投向亚洲,尤其是中国,因为中国不仅有显著的经济增长率,还有12亿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长的消费者。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会带动亚洲所有其他国家的增长,甚至包括澳大利亚在内,澳大利亚仅在最近才开始意识到其未来发展不可能脱离其地理位置,其繁荣有赖于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的发展。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牛肉和乳制品注定将进入中国市场,而不是不列颠群岛。欧盟殷切期望解冻已持续15年之久的对华武器禁运,即便这会闹得美国不高兴。与美国有密切关系的以色列在对华军售问题上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美国的国防工业也意识到必须出口,甚至向中国出口,以保证自己的领先优势。
&<60; 不断扩大的财富差距
&<60; 世贸组织具有148个成员,是处理贸易规则问题的惟一全球性国际机构。其核心是世贸组织协议,也就是多边贸易体制,由世界上大多数贸易国家谈判、签署并由本国议会批准。其声称“平衡”的贸易必然会为每个人都带来相同的繁荣,而这一论断与事实相矛盾。
&<60; 新自由主义全球贸易开展了20年,使得各国内部和国与国之间的收入、财富差距在不断扩大。自由贸易再也不是新自由主义者承诺的“双赢”游戏,而更多的是一种“输赢”游戏,领头的富国是赢者,殿后的穷国是输者。国内发展已被边缘化为一种对外贸易的倒霉的牺牲品,只能依赖贸易顺差积累资本。对外贸易和国外投资已成为国内发展的首要动力。这种贸易模式使得那些贸易逆差的国家永远都欠发达。由于美元霸权,所有的外国投资都流向了能够赚取美元的出口部门。即便是贸易顺差的经济体也不能把在贸易上赚来的美元用于国内发展,因为它们被迫持有大量的美元储备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60; 2003年9月,世贸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富国拒绝了穷国提出的请求:彻底改革残害第三世界农业的农产品补贴。坎昆会谈失败后,将多哈回合谈判扳回正轨的努力也受挫,由美国牵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在全球复苏的危险。2003年10月13日,拉里·艾里奥特在《卫报》上报导了2003年坎昆部长级会谈的失败:“全球化的话题都围绕着民主、自由贸易和共享科技进步的收益。而现实是精英分子的统治,重商主义和自私自利。”艾里奥特注意到会议进程充斥着自相矛盾:在一个人力资本应被看作国家的新财富的世界上,为什么劳动力还会遭到如此轻视的对待?
&<60; 在坎昆会议上,马拉维商业和工业部长山姆·姆帕苏被问及其对贸易自由化收益的看法时,他不满地回答说:“我们开放了本国经济。这就是我们卧病在床的原因。”姆帕苏的评论总结出了书写全球化规则者和无能力抵制全球化者在观点上的巨大分歧。
&<60; 在过去的30年,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出口上增长迅速,部分归因于关税削减和运输费用降低,而使得发达国家制造业外包成为可能。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出口从1965年的25%上涨到30多年后的75%,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份额从50%下滑到了不到10%。很多发展中国家从日益增长的制造业贸易中收益越来越少,大多数利润都流向了外资。竞争最激烈的制造业出口,如纺织业和服装行业的市场准入仍然高度受限,近期的贸易纠纷预示着将会有更严格的限制。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仍然是与贸易相关的农业不景气,富国政府给农民提供的大量补贴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很多穷国都是以农业为国民经济命脉,农业不景气就意味着整个经济的衰退。
&<60; 世贸组织发起的多哈发展议程谈判在坎昆受挫,是因为富国政府坚持农业补贴政策,而不顾它对加重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的潜在影响。有必要更好地理解贸易政策,尤其是富国的贸易政策与发展中世界的贫困之间的联系。虽然减少贫困现已被官方经济学家越来越广泛地看作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必然的核心关切,并已成为世界银行和其他发展机构的主要任务,但迄今并未制订出什么有效的措施。
&<60;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UNMDG)承诺,到2015年,也就是10年以后,国际社会将会使世界贫困人口减半。据认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几个主要途径都与国际贸易有关,然而减少贫困的记录是更为贫困。贸易到底能否取代或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还是未被提及,更别说答案了。只有这些问题被认真地提出,保护主义才不会重新出现在穷国。在此条件下,如果民主政治真能表达民意,民主政治就会更多地要求保护主义而不是精英政府。
&<60; 美元霸权的起源和影响
&<60;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美国黄金储备将被掏空的压力下,放弃了美元同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此后,美元成为一种无任何国家财政和货币纪律约束的不可兑换纸币。“二战”末期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将由黄金支撑的可靠货币美元确立为国际贸易融资的基准货币,其他各国货币都以极少发生变化的固定汇率钉住美元。固定汇率体制的目标是维持贸易国家的诚信,防止其陷入长期的贸易逆差。人们并没有料想到它会支配贸易国家的生活标准,因为后者是由汇率之外的许多其他因素衡量的。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国际经济学界传统智慧构思下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考虑到世界贸易融资所需求的跨国资金流动。从1971年开始,美元就从一种由黄金支撑的货币转变为一种美国、也只有美国可以任意发行的全球性储备货币工具。同时,美国继续承受着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
&<60; 这就是美元霸权的开始。随着外汇和金融市场解除管制,许多货币开始以美元为基准自由浮动,这不是对市场的力量作出反应,而是为了维持出口竞争力。为了维持其出口竞争力和抵制美元霸权对其国内生活标准的影响,许多贸易国家将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作为其经常性的最后诉诸的选择。
&<60; 美元霸权下的世界贸易是一种这样的游戏:美国发行美元纸币,世界上其他国家生产美元纸币可以购买的产品。全世界相互连结的经济体不再为了获得相对优势进行贸易;它们在出口行业竞争,获取所需的美元清偿以美元标价的外债,并积聚美元储备以维持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汇率。为了防止本国货币在解除管制的市场上遭受投机性和操纵性攻击,全世界的央行必须持有相应数量的美元储备以预防其货币流通的市场压力。某一货币贬值的市场压力越大,其中央银行必须持有的美元储备就越多。这就为强势美元提供了内在的支持,反过来又促使所有的中央银行持有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使之更为坚挺。这种反常的现象就是所谓的美元霸权,其得以建立,是由于地缘政治建构的特征,即关键性的商品,尤为突出的是石油,是以美元标价的。每个人都接受美元,因为它能买到石油。自1973年以来,美国容忍石油出口垄断,而美国向那些产油国攫取的筹码是以美元标价石油和石油美元的循环。
&<60; 从定义上看,美元储备必须投资于以美元标价的资产,从而为美国经济制造出资本账户盈余。强势美元政策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它能通过低成本的进口维持美国的低通胀,也使以美元标价的美国资产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十分昂贵。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国会听证会上自豪地将这种安排称为美国的金融霸权,它使得美国经济在其他国家纷纷爆发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繁荣发展。全球化成为一种为了得到自1971年以来就不再由黄金支撑、近十多年来也不再由任何经济基本原理所证实的全能美元,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利用最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最高的环保代价生产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商品的“向底线竞争”过程。这种形式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它剥夺了它们大量的出口成果,使其国内经济缺乏资金,因为所有盈余的美元都必须重新投向美国国库券以防止本国货币的崩溃。
&<60; 这种形式的全球化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为了充当全世界最后诉诸的消费者,美国经济已被推进了因挥霍消费和账目欺诈而日益扩大的债务泡沫。由于没有得到国家税收或利润的支持,美国的资产净值和房地产价格不可持续和不合理的增长意味着美元事实上的贬值。不过,最近美国的资产净值从2004年的顶峰跌落下来和预期中的房地产价格下滑使美元看起来在走强,因为同等数量的美元可以购买更多缩水的股票和财产。美国国内美元购买力的提高造成了它与其他货币购买力之间程度不同的差距,致使实行可自由兑换货币和固定汇率的经济体的物价高度不稳定,如香港和一直持续到最近的阿根廷。对美国来说,美元汇率的下降实际上会带来资产价格的上升。从而,由于美国经济中存在债务泡沫,强势美元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债务已将美国的美元政策推向极端。
&<60; 货币汇价的规定已不仅是主权国家对本国货币行使主权的实践。美国借助于美元霸权,在全球自由贸易的名义下,篡夺了其他国家为支持其经济民族主义规定本国货币兑换价值的特权。美国对汇率的立场一直是不一致的。80年代美元升值时,美国为了保护出口贸易,将固定汇率奉为至理名言。近年来美元不断贬值时,美国为了转嫁对其贸易逆差的责难,抨击固定汇率是在操纵货币。现在,它的目标是钉住美元已长达十多年时间的中国人民币。当其货币在很长时期内一直以固定比率钉住美元时,该国如何能够操纵其货币的汇率呢?所有的操纵都来自美元,而不是人民币。
&<60; 经济民族主义
&<60; 近段时间欧元对美元的升值是欧元自2002年1月1日被引进以来的首次升值浪潮,它是1985年关于日元的《广场协议》在欧盟重演的结果,即便没有正式的协议文件。其战略意图远不只是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记录表明,就算美元对欧元下跌了30%,美国的贸易逆差还是会攀升。抬高欧元的战略意图是促使它落入与日元一样的地位,成为美元霸权的从属货币。《广场协议》的真正作用在于把维持以美元标价的美国贸易逆差的成本,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经济阵痛的代价从美国转嫁到日本。当前欧元所发生的变化根本无法说明美元已开始衰退,而是说明了欧元正开始转变为美元的从属货币以支持美国的债务泡沫。
&<60; 自六年半前欧洲货币联盟启动以来,欧元区陷入了健康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变得具有破坏性、而通过供给学派财政政策又无以为继的境地中。国民经济已无力承受全球化调节或欧盟野心勃勃的扩大的阵痛。欧盟各国开始抵制美国把欧元体系变成迎合美国经济民族主义各种要求的美元涨涨跌跌的支持者的战略意图。
&<60; 由于日元、欧元以及现在的人民币等非美元经济体积累的是以美元标价的贸易顺差,维持合适的美元价值以支撑美国永久经济增长的成本已被转移到这些非美元经济体,它们的明显特征就是工资长期相对较低和国内消费持续低迷。对于工资已经很高的欧盟和日本,惩罚是削减它们传统的社会福利和就业保障。中国目前虽然是全球第二大债权国,但还是被迫不得不向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国寻求其可以任意发行的以美元标价的资本,来为中国的出口贸易融资,从而也为美国不断增多的贸易逆差融资。
&<60; 市场无力纠正贸易失衡
&<60; 在冷战结束后的十年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各地所有债务国都残忍地施加严格的财政和货币“条件”,而对世界上最大的且最不负责任的债务国却视而不闻。这是因为美国可以任意发行美元,从而具备免疫力。美元是没有黄金支撑,没有美国生产力支撑,也没有美国出口实力支撑,而是由美国军力支撑的不可兑换纸币。 2005财年美国的军事预算为4207亿美元;2004财年为3991亿美元;2003财年为3961亿美元;2002财年为3432亿美元;2001财年为3100亿美元。在小布什的第一任期内,美国的军事支出高达1.5万亿美元。该数字高于中国2004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美国的贸易逆差大约是其GDP 的6%,而其军事预算为其GDP的4%左右。换句话说,美国的贸易伙伴是在以1.5倍支付美国某一天出于某种原因,包括贸易纠纷,向它们中间任何一个开战的军事成本。
&<60; 根据自由贸易理论,一般来说,贸易只会在平衡重新建立之前或是自由贸易完全停止的情况下暂时失衡。浮动汇率能消除或缓解暂时的贸易失衡。但是,美元霸权保护了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允许美国的贸易逆差持续存在。
&<60; 持续存在的美国贸易逆差打破了贸易理论。尽管有些强势货币有选择性地升值,广义的贸易加权美元指数还是维持上升趋势,这是因为高度负债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试图通过本国货币的贬值从以美元标价的债务中解脱出来。虽然该目标是为了补贴和扩大出口,却讽刺性地使美元债务相对于当地货币来说更昂贵了。尽管美国不断扩大货币总量,也就是说不断地放松银根或印发钞票,美国通胀面临的压力不大还是增强了贸易加权美元指数的上升势头。
&<60; 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候,输往美国的货物年增长率约为15%,超过其GDP年均增长率的5倍。当美国利率高于那些债权国利率时,美元就会被看好,美国也就会享受经济繁荣。这导致了一种奇怪的效应:利率的提高实际上延长了而不是威胁了美国的繁荣,因为它导致资金大规模进入美国金融系统,降低了进口货物价格,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了美国消费者的支出,——由于财富效应,虽然工人工资增长放慢,但工人变富了。美元的资产收益率还是比外国货币高。
&<60; 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格林斯潘采取所谓的先发性的反通胀措施的真实意图。美元霸权使美国可以通过印刷美元来反通胀证明了美国就像罗马帝国:进口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就像战利品不断流入罗马帝国一样。这就是格林斯潘所谓的美国“金融霸权”。
&<60; 不论美联储如何花言巧语,美元利率的提高都更多地是为了防止外国中央银行出售美国国库券等以美元标价的资产,而不是为了反通胀。在债务驱动的经济体中,高利率造成了自身的通货膨胀。提高利率以制止通胀就像小狗在转着圈追自己的尾巴,利率提高,通胀也会提高,从而又需要更高的利率。利率政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资金远离债务泡沫,但也可以使债务清偿额高不可及而刺破债务泡沫。
&<60; 为了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美联储增加了货币发行量,为短期利率的提高创造了一个具有充足流动性的非自然环境,导致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之间利率差距的缩小,这是经济萧条的最主要的征兆。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衰退中,不论是流动性陷阱,还是利率变动无法引起投资反应,都可以造成货币扩张失效。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再宽松的信贷政策也无济于事,因为丰富的资金不能找到信誉良好的自愿借贷人。大量的新的贬值资金趋于流向抹平以从前的高利率计算的现有债务。当由于流动性过大,长期利率保持稳定时,短期利率以一定的速度提高,不会消除流动性陷阱。
&<60; 50美元1桶的石油,连同尤其是在房地产业的天文数字的资产价格增值,给了债务泡沫更多的清偿时间。但这游戏不可能一直玩下去,结果很可能以新的贸易战造成贸易量缩减而告终。美国贸易逆差减少的代价就是引爆可能使世界经济陷入新的衰退的美国债务泡沫。考虑到这种情况,美国没有任何选择,只有在现有情况许可的条件下,一直驾驶着贸易逆差的列车,如此做的时间也许不会太久,尤其是保护主义已开始积聚力量。
&<60; 在过去十年里,转向离岸外包生产一直是美国“新经济”的生产率繁荣的源泉。除去从其他国家进口的生产率所做贡献,美国的生产率增长并不大。美国政府公开的生产率指标数据表明,自1974年以来,美国生产率增长了近70%,但如果除去进口效应,很多部门生产率的实际增长仅在0-10%之间。世界贸易已成为一个根据劳动力供给、工资、利率、汇率、物价、储蓄率、生产能力、流动性条件和债务水平的差异进行跨国界套利的网络。在某些领域,美国正成为一个不发达经济体。
&<60; 布什政府继续安慰美国民众说,美国的经济形势是健康的,而事实上美国已将其整个整个的经济部门,如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拱手交给外国生产商,与此同时还在廉价甩卖部分经济以为日渐增长、源源不断的贸易逆差融资。通常情况下,当政策制定者从自以为是走向狂妄自大时,灾难也就不远了。
&<60; 克林顿政府的遗产
&<60; 公平地说,美国经济的问题出现于布什执政之前。克林顿政府2000年度经济报告宣称,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可以“无限”地持续下去。
&<60; 至于美国不断增长的巨额贸易逆差,经济顾问委员会寄希望于全球经济复苏将推动对美国出口的需求,而没有考虑到大多数美国出口产品越来越多地是由进口部件组装的事实。
&<60; 而且,美国官方长期以来一直推行强势美元政策,这削弱了世界对美国出口的需求。
&<60; 关于财政政策,在克林顿执政的8年期间,包括社会项目和国防在内的美国政府支出在总体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下降。这造成收入和财富的两极分化连同经济中供求两方面的明显扭曲。这与罗斯福政府的收入增长和财富平等政策正好相反。与膨胀的证券和房地产市场相联的财富效应可以突然逆转,2000年也确实如此,而只有通过布什的减税和2001年后“反恐战争”的赤字开支政策才摆脱困境。整个20世纪90年代,私人债务不断冲击新高,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赞美这是一个积极因素。家庭开支主要建立在未来预期收入或账面收益的增长上,而两者都可能,也确实突然化为乌有。1999年11月大选期间,克林顿创造的经济奇迹已开始偃旗息鼓。终究,商业周期没有被终止,当然也不可能被自我吹嘘的政府政策所终止。商业周期的延长只意味着前面是更严重的市场崩溃。
&<60; 在1991年民主党开展的白宫竞选活动中,克林顿和戈尔反复强调美国1%的最富裕阶层无耻地占有国家40%的财富。他们还说,如果扣除住宅所有权,只计算商业、工厂和办公室的话,那么1%的最富裕人员占有全国90%的商业财富。而10%的最富裕人员,他们说,占有99%的财富。他们承诺,如果当选,就一定改变这种状况。但是,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当政后,对于平等地重新分配财富什么都没做,——虽然90年代他们两届任期内美国经济繁荣昌盛,但是,经济不平等只是持续加重。里根将国家债务平均分配给全国民众,而克林顿把所有财富分配给富人。
&<60; 日益兴起的反全球化
&<60; 从地缘政治上看,贸易全球化在克林顿第二个任期内面临全球范围内的复杂抵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成全世界的经济民族主义重新抬头,反对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而1999年北约攻打南斯拉夫激发了欧盟的军事主义。美国倡导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根本就不是普遍有效的科学,而正日益被世界上其他国家看作仅仅是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甚至都得不到美国历史的支持。如同反对拿破仑的国际主义实质上就是反对法国,反全球化和反对道德帝国主义实质上就是反对美国。美国的单边主义和例外主义成为全世界政治、经济民族主义重新兴起的助产婆。布什教义推出核垄断立场,先发制人战争,“要么支持我们,要么反对我们”的极端主义,以及不姑息声称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这不亚于向全世界防御性民族主义郁积的怒火浇汽油。
&<60; 1997年10月29日,格林斯潘在国会“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听证会上对联合经济委员会说,“可以设想,几年后,我们回过头看这个插曲……根据其对宏观经济的意义,这是一个有益的事件”。诚如格林斯潘所言,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本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被美国主要的银行家看作是对美国宏观经济的“有益影响”。格林斯潘使那些持有反美情绪和货币贸易保护主义立场的金融市场参与者再也不会被控是妄想狂了。
&<60; 即便收入和财富差距不断扩大,一旦大量资本来源于工人的退休金,金融资本主义也就变得内在地要求民主。美国退休金的货币价值超过15万亿美元,其中的大部分都属于中等熟练程度的工人。新型资本主义剥夺工人们的就业机会,而代之以付给他们高额的退休金。由于偏好资本回报甚于补偿劳工,社会资本主义 (social capitalism,指资本越来越社会化的资本主义。——编者注)造成了过度投资,从而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但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只能由高收入消费者来解决。可是,在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体中,失业和不充分就业降低了需求,从而导致金融瓦解。
&<60; 君主制作为反封建的进步力量刚出现时,合理地使自己成为政治自然法则,最终由于背叛了其进步的使命而导致了衰亡。同样,社会资本主义将必然地步绝对君主主义的后尘,而为人道的社会主义开路。
&<60; [黄芳:浙江工商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院;
&<60; 苇杭:浙江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

gslzanq 发表于 2007-8-7 20:02

怎么没见郑分析师对此次收购的评价

byp168 发表于 2007-8-7 20:23

中集今天放量,不知道什么意思??!!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8-7 22:08

信贷市场危机已扩散到华尔街高层 引发金融风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 14:55 新华网
  美联储例会成焦点,有分析指美股震荡并非祸起经济衰退,信贷市场危机也未“真正影响宏观经济”

  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特恩公司(Bear Stearns Cos.)联席总裁、联席首席运营官沃伦·斯派克特5日辞职,成为美国信贷市场危机的牺牲品。

  贝尔-斯特恩公司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因为对信贷市场投资不当最近面临降级危险。公司3日坦言,当前正经历20多年来最险恶的华尔街金融风暴。

  受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不良债务影响,美国股市7月底以来连续震荡。分析人士认为,斯派克特辞职显示,信贷市场危机已扩散到华尔街高层,有可能成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日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

  堪比华尔街过去几次著名危机

  一切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级抵押贷款。早年楼市看好时,不少金融机构向信用评级较低的消费者提供次级抵押贷款,再将债务重新组合为债券产品出售。2003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今年以来出现大量不良债务,导致信贷市场下挫。

  鉴于地产抵押市场的不景气状况,贝尔-斯特恩公司7月31日宣布,旗下两支对冲基金申请破产保护。这两支对冲基金投资于抵押贷款相关的债券产品,总计15.5亿美元资产。宣布基金破产时,贝尔-斯特恩公司告诉投资者,这些资产几乎完全损失。

  公司首席财务官塞缪尔·莫利纳罗3日说,信贷市场当前的混乱状况是22年来最糟的一次,堪比华尔街过去几次著名危机。

  莫利纳罗此言一出,华尔街股市大幅下滑。当天收盘时,道琼斯指数跌落280点,比前一天下滑2%。

  由于长期主营债券及债券衍生物业务,贝尔-斯特恩公司在信贷市场投资不少。

  公司旗下两支基金宣布破产以后,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把对该公司前景的评估从“稳定”改为“负面”,且不排除进一步下调对贝尔-斯特恩的信用评级。

  贝尔-斯特恩公司当前的信用评级为A+,降低信用评级会影响公司股票市值。

  对此,贝尔-斯特恩公司首席执行官凯恩6日发表声明说:“我们决定调整领导结构层。”斯派克特即为调整对象,他在公司主管对冲基金风险控制。

  私人股本基金最先受波及

  当前危机中,贝尔-斯特恩公司并非唯一受害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危机加重,信贷市场紧缩,最先波及到私人股本基金公司。

  私人股本基金公司的传统盈利模式是,并购陷入经营困境的上市企业,以重组或其他方式转变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继而以寻求实现重新上市以及出售整体或部分企业的方式变现资产价值。

  为完成巨额收购,私人股本基金公司大都依赖于债务资金,包括债券和贷款。然而,由于信贷市场紧缩,贷款条件抬高、债券价格下跌,私人股本基金公司筹集并购所需资金难度增大。

  7月26日,华尔街股市大跌311点,收盘时比一天前低2.3%。诱发这次股市大跌的原因是一起暂缓的企业收购案。一家私人股本基金公司宣布,由于无法从信贷市场上筹集到所需资金,只能暂缓已经宣布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收购计划。

  英国周刊《经济学家》报道甚至认为,因为信贷市场收紧,私人股本基金公司科尔贝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KKR)可能会放弃之前宣布的上市募资计划。

  遭受最大打击的可能是投资银行

  信贷市场紧缩最先影响到的或许是私人股本基金公司,但遭受最大打击的可能是参与并购案的投资银行。

  由于私人股本基金公司积极推动,近年来企业并购案明显增多。

  加拿大汤姆森集团财经研究报告说,今年上半年是有史以来并购重组活动最为活跃的半年,也是并购重组金额连续第五年持续上升。

  这些企业并购案涉及金额庞大。汤姆森集团财经专线报道说,今年上半年全球企业并购和重组迎来新高潮,已完成和商议中的并购重组案涉及金额2.51万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53%。

  完成这些企业并购案的金额大都来自融资贷款,即买方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融资,从而完成交易。

  由于信贷市场紧缩,发行债券无人认购,买方即贷款方无法偿还银行提供的用于并购交易的贷款。《经济学家》周刊估计,这类债券可能多达3万亿美元。

  这种情况之下,不少银行只好买下未被认购的债券,重新组合之后到二级市场发售,从而减少损失。然而,在信贷市场紧缩的前提下,二级市场的债券发售前景也不看好。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员比尔·格罗斯估计,已经宣布的企业并购计划中,尚有2万亿美元收购资金没有下落。

  他认为,因为投资者对此存有疑虑,造成股市下跌。他说:“人们并非为经济衰退感到担心,而是担心谁愿意借出2万亿美元,为私人股本基金之前宣布的交易出资。”

  信贷市场走向取决于美联储利率政策

  信贷市场走向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7日将举行的一场例行会议因此引起华尔街关注。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鉴于美国股市与信贷市场最近的表现,美联储7日的会议可能会考虑经济增长减速的前景,而不会只强调防止高通货膨胀率。

  美联储成员兰德尔·克鲁兹纳认为,信贷市场危机还没有“真正影响宏观经济”,但他说:“我们正非常仔细地关注事态发展。”

  还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当前市场动荡并非由经济衰退引起,美联储没有必要因此调整利率。

  7月中旬在国会发表讲话时,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再次重申上述观点。他说:“就现阶段而言,经济基础没有变化。”

  金融服务公司雷曼兄弟公司分析师发表报告说:“我们认为,美联储会将利率控制在5.25%,重申其有关通货膨胀的一贯立场,同时承认金融市场近期的起伏。”

  《经济学家》周刊文章认为,美国股市最近震荡其实是件好事,让投资者“恢复理智”,防止宽松融资贷款条件下的并购行为完全失控。 (袁原)
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查看完整版本: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