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lcm_z

2004年10月21日周四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1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四证券市场要闻及简评

  (一)供求关系/券商集合理财

  深圳特区报《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产品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中国证监会20日发布了《关于证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在《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原则规定的基础上,对证券公司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具体操作及监管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意味着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产品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证监会仅允许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试行办理此项业务,待积累一定经验进一步完善后,再逐步扩大范围。”“首批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评审的三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正在加紧制定和完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设立方案,并将于近日上报中国证监会。”

  简评:券商集合理财,是资金面开闸放水的一步;但是,如果监管不好,则会产生诸多漏洞和后遗症。属于短线利好。

  (二)制度法规/IPO动态

  四川金融投资报《发行新制度重点抑制高价圈钱》“消息人士透露,日前,中国证监会正在抓紧制订《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这份经过重大变革的、包含IPO、增发、配股、可转债与定向发行的管理办法主要宗旨是严控发行人滥募集资金、损害投资者利益。该办法将在近期出台,标志着我国股市发行新政将初步和国际接轨,高溢价发行的历史从此可能终结。”“即将出台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发行人最近一期财务报告显示的货币资金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委托理财合计不超过本次募集资金的40%,金融类上市公司除外’,这意味着,监管层不鼓励发行人利用闲置资金去做风险较高的委托理财,发行人必须专注于主业才能再融资。”“第十一条要求‘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有现金分红,且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公司不能融资’”,“‘上市公司配股,老股东认购不足发行股份上限的50%,那么上市公司要在规定时间内将认购金额返还给股东’”。

  简评:上述举措,对于减少“圈钱”有助益。市况很差,必然逼出诸多改进。

  (三)供求关系/保险资金入市

  东方早报《550亿保险资金月内有望直接入市》“中国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袁力前天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保险资金有望在本月内开闸入(股)市,一个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综合管理办法正在抓紧论证,将很快出台。保监会对中外资保险公司的入市问题将‘一碗水端平’。截至2004年9月,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1308亿元,而根据保险公司有关人士透露,早前保监会有关保险注意资金5%的入市比例已经确立,按照这个比例,一旦保险资金开闸,可入市资金规模将达550亿元人民币。”

  简评:注意今天有诸多利好。但是,利好政策并不能改变“宏观调控和油价飙升”背景下的业绩下滑的大趋势。逢“政策性反弹”的高点,卖出绩平绩差、或预警预亏、或成长性衰退、或宏观调控对象、或油价飙升的受害行业的股票,等等,仍旧是第一思路。

  (四)供求关系/银行系基金动态

  深圳特区报《银行设立基金出现新进展工行招行递交申请》“备受瞩目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一事,近期又获重大进展。据悉,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近日已向中国银监会递交了一份‘作为基金管理公司主发起人’的申请报告,此前,中国工商银行也已向银监会递交了类似申请。记者从多方面了解的情况是,工行、中行、建行都已着手起草发起设立基金公司的章程。”

  简评:预计明年一季度前后,到位的资金数量将有较大增加。未来新机构的投资取向,值得投资人提前关注。预计其中之一可能是垄断性行业、或者上游资源类行业、其他高成长行业、或者行业性物价涨幅远远超过CPI物价指数的行业,等等。

  (五)周边市场

  华西都市报《股领跌恒指击穿13000点》“受外围股市大跌影响,香港股市昨天大幅下跌,恒生指数(行情 论坛)下跌155.42点,跌幅达1.18%,报收12999.13点,重要关口13000点宣告失守,创出近三周来的收市新低。全天成交148.31亿元。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恒生指数K线已呈现出M头形状,后市可能还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下一个支撑位在12700点左右。”“H股指数昨日下跌2.4%,报收4505.68点,盘中一度击穿4500点关口。红筹股指数报收1392.6点,下跌31.54点,跌幅达2.215%。由于近日钢铁、铜、铝等原材料价格走低,这些股票跌幅居前。马钢下跌4%,鞍钢下跌5.8%,江西铜业(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下跌5.5%。中国铝业(行情 论坛)下跌4.35%。前两天暴涨的澳门bocai概念股出现分化,嘉华建材(行情 论坛)、新濠国际继续大涨,涨幅均超过8%。而嘉华国际(行情 论坛)、世纪建业(行情 论坛)小幅下跌。”

  简评:注意周四马钢公布三季报,一季度以来业绩逐季下降的态势明显。这与香港市场上钢铁等行业股票继续下跌是呼应的。可见,价值回归仍旧有可能不以政策为转移。投资人需要有这个新理念。目前有跨年度投资价值的品种甚至翻番预选品种,本栏另作提示,但是逃不出高成长行业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违章作业和逆水行舟都是不足取的,出事是早晚的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只有按照市场说了算,按经济规律办事,违背经济规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MWT at 2004-10-21 11:59 AM:
他认为中国股市13年来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制度寻租,掠夺1/3流通股投资者手中的财富。不论是上市公司、基金、券商还是私募基金,都可以作为掠夺工具被利用。
“现在,流通股能够榨取的财富已经殆尽, ...

:*19*::*19*::*19*::*19*::*19*::*19*::*19*::*19*::*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注意到了, 已减持焦炭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操盘必看!

分析员 日前指出,“长征”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就近期市场环境而言,分析员有两个“严重担心”。其一,从目前信息来分析,收拾完券商之后,管理层下一个重点整治的目标极有可能是基金。因此分析员担心此前一直谣言不断的基金黑幕,或成为下一个股市集束“炸弹”。其二,摇摇欲坠的楼市或成为制约行情发展的又一关键。

    据内部有关知情人士透露,日前证监会监察局统计了今年各地分局接获的群众举报情况,关于涉及基金高管违法违规的案件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全国收到符合条件的举报共1764起,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占百分之九十五。举报事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私设私分小金库,数目巨大,动辄上千万,小到数百万不等。涉及面广,几乎每家基金都有这种现象。小金库资产与基金资产间屡见利益转换行为。二,用基金资产在高位违规违法买入其他股票,其中主要是庄股的资产,造成基金资产人为损失。三,在基金销售中向认购基金份额的部分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进行利益输送。监察局已经就举报案中的十一起较严重和具代表性的事件立案展开侦查,具体当事人都在近日已经或将要被问讯,为避免对基金持有人和证券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侦查工作进行得相当低调,据知情人士所知道的几家被调查的基金公司的员工对此事都讳莫如深,不愿多谈。据说,鉴于侦查手段所限,监查局还指示基金高管互相举报,由此,基金高管近期人人自危,平日颇多交往的高管日前都避之不及。据了解,此项专项调查工作将持续至明年春节前后。

    尽管此消息至今没有公开,但结合此前证监会发布的“基金高管人员不得违规进行利益输送”通知,由此可见,上述传言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实有所指。分析员此前就猜测,管理层欲给基金提个醒,说明基金违规行为已经引起证监会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分析员一直跟踪的房产让我感到后怕,尖利的警报声在中国地产的上空不断响起。紧随房价高涨之后的,是“地产泡沫”将导致中国地产走向崩溃的言论。经济学者易宪容早在7月份在一篇广为转载的文章中说,房地产业正挟持着中国整个经济、挟持着各地方经济。如果让国内房地产的泡沫任意地吹大,泡沫的破灭将不可避免。几乎同时,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一篇研究报告称,泡沫的产生,使中国房地产市场到了看似接近爆炸的边缘。此外,  10月初,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挺身而出,发出了最刺耳的预言:中国地产泡沫即将破裂。他的观点近日被中国媒体全面放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前,申银万国研究所在深圳彭年酒店举办了“机构投资者秋季投资策略研讨会”,可能是股市行情持续低迷的原因,200人参加的报告会上气氛一直显得比较沉闷,一个神秘嘉宾的坦诚进言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该嘉宾直言:公募基金的迅速崛起,是市场逐步盘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嘉宾来自于国内著名证券公司,其发言内容总结如下:

1、由于公募基金获取利益的方式是以“收取基金管理费”,那么,基金规模越大则收取的管理费越多,当一个基金创立的初期,他们会把业绩作的很好以便今后再增加募集量,但是,当基金规模到达一定规模以后,他们则以保持规模作为最大的利益,为了保持规模所采取的最好办法就是“微亏”,使得基金持有人“难以赎回又抱有再堵一把的希望”,在美国市场上,基金净值上涨时赎回量也是一样会大一些。

2、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和基金管理公司追求的是“相对回报率”,他们的利益不是在股票市场内部实现,所以,市场本身的涨落起伏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显得很关键,他们要求的是:管理能力内的基金规模最大化。

3、在中国股票市场,由于没有“做空对冲”机制,只能在股票上“做多后变现”才能获得价差收益。公募基金一方面要以“微亏”保持基金规模,又要追求“相对回报率”,那么,当他们获得了“话语权”之后,市场就顺应了他们的希望发展。实际上,目前市场中演绎的情形正是公募基金愿意看到的:平衡振荡、稳中有跌、股票供应量越来越多,公募基金规模越来越大。

4、一个活跃的市场,必须要有实力相当的‘搏弈对手’同时存在,否则,市场会一直向着一边倒下去。

5、私募基金的获利模式大多以“做多”为主,所以,他们内在的冲动就是要把股票价格推上去,争取在高位变现,他们不断在市场中发现目标,推上去,跑出来,反复操作。前几年以信托、证券等自营资金为代表的私募基金,在市场上是主要的做多力量。由于部分做多手法运用在集中坐庄使得部分股票的价格被“做多”到“基本面不能支持”的价格后,私募基金普遍遭受了打压。由于私募基金在集中操作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那么,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大压,私募基金的规模迅速缩小。

6、在政府大力发展公募基金的同时,一直在大压私募基金,那么,追求“相对收益”和追求“绝对回报”的对手,在市场上根本不能形成平等的对抗。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目前在市场上的情况来看,基本是“粗壮的大腿”和“瘦弱的胳臂”,所以,公募基金没有搏弈对手。3年来“大腿”不断壮大,“胳膊”越来越细,市场越来越低迷。

7、建议有关学者、研究机构、证券从业人员,从专业研究的角度出发,帮助监管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出谋划策,从本质问题入手,逐渐改善目前场内交易清淡市场节节走低的困境。
                                                          经济风云
                                                   2004-10-20 18:05:2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时报:素质太低劣 中国挥棒整顿问题证券公司

金融时报:素质太低劣 中国挥棒整顿问题证券公司
《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 ( 日期:2004-10-20 08:46)

--------------------------------------------------------------------------------



    中国官员将全国132家证券公司中近一半归入“有风险”的一类。他们正加大努力清理证券行业,以合并或关闭业绩极差的证券公司。

    中国证监会在9月份对证券公司进行了全国调查,随后将各公司分为四大类:高风险、有风险、需严密监控、需要监控。

    互联网上流传着各种有风险券商的名单,它们突出表明了监管当局对陷入困境的证券业的深切关注。

    《金融时报》看到的一份名单将63家券商归入“有风险”行列。昨天未能联系上中国证监会对此发表评论。

    多年以来,由于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提供保证回报的做法,因此积累了巨额亏损,自今年4月份以来股市的大幅下跌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中国证监会一度被指责忽略了这一问题,本周它推出有关措施,一方面对财务健康的券商给予新的奖励,另一方面则关闭其它不健康的证券公司。

    官方媒体昨天报导,闽发证券(MF Securities)已被发现“严重违规”,将由国有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China Orient)对其托管经营。

    自今年年初以来,当局已将至少5家券商关闭或接管其资产,其中包括中国第5大券商南方证券。

    政府也借助高盛(Goldman Sachs)的资金安排了对海南证券(Hainan Securities)的纾困。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高盛将在华设立一家投资银行。

    政府在周一宣布,纾困行动将扩大到目前受困券商内部的大部分小型和个人投资者身上。这项措施的花费没有透露,但很可能达到数千万美元。

    中国央行昨日宣布了最新措施,旨在帮助管理良好的券商,内容是政府将允许证券公司从下月开始在上海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扩大资金筹措渠道。

    然而许多本土公司素质低劣,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许多努力几乎不会有什么短期影响。

    译者/李功文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7 天

发表于 2004-10-2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管的券商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广电NEC290亿元"虚战"京东方 京沪暗战液晶业

——“内地”10年形不成液晶产业链?

    本报记者 顾建兵 上海报道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10月8日,由上海广电投资公司和NEC共同投资1146亿日元(约10亿美元)兴建的第五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生产线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这也是内地投产的首条第五代TFT-LCD生产线。

    据悉,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每月生产2.25万大张(1100mmxl300mm)液晶显示屏(Panel)的生产能力。

    “到明年4月三期工程完成后,将达到月52万大张、折合15寸液晶显示屏990多万只的年生产能力。”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办陶钧表示。

    由于中国LCD市场的迅速成长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优势,目前长三角地区集聚了年超过3200万台LCD模块的加工能力。但至今为止,国内市场所有的Panel都由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生产。

    “内地10年内形不成完整的液晶生产链。”友达光电董事长李昆耀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内地的TFT-LCD业者由于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压力,一开始运营并不会太顺利,这也使得上下游配套厂商缺乏信心,从而阻碍产业链的形成。

    290亿元豪赌

    上广电NEC位于上海闵行区莘庄工业园的8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已经完成了初期建设,正等待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简称上广电NEC)的投资把它变成工厂。

    据记者了解,上广电在莘庄工业区一共批了120万平方米用地,一期建设共占地40万平方米。

    上广电内部消息称,上广电计划投资290亿人民币建设三条FTT-LCD生产线,用6年时间、分三期实施,从而在此建造中国内地最大规模的新型平板显示制造和研发基地。

    “什么时候决定上新的生产线还得市场来定。”陶钧表示,此后的两条生产线具体采用第五代还是第六代,目前还没有作出最终决定。

    虽然董事会还没有批准二期、三期的建设,但是在上广电总裁兼上广电NEC董事长顾培柱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两三年后一定要搞第二条生产线。”

    2003年,上广电销售收入381.8亿元,出口19.8亿美元,集团资产总额323亿元。按照上广电的规划,到2010年业务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而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TFT-LCD液晶显示器项目。

    虽然面临巨大的风险,但是三星、友达光电等在该产业“吃香喝辣”给了上广电无限的想象空间。

    统计显示,2004年上半年,友达光电净利润达260.5亿新台币(约合7.66亿美元),而上半年的总营业收入达到868.8亿新台币,是去年同期391.9亿新台币的一倍多,其增长幅度相当大。

    全球第二大平面显示屏制造商LG.Philips LCD有限公司此前也宣布,其第三季度的利润还是高达2.5亿美元。

    而上广电原有的很多业务,如彩电等,其增长幅度已经相当有限,要想在2010年达到规划中的100亿美元营业收入,高增长速度的TFT-LCD项目正是其所需要的。

    京沪暗战

    就在上广电举杯欢庆的时候,远在北京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方”)也在迎头赶上。

    2004年9月20日,京东方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TFT-LCD五代线设备搬入仪式,这标志着京东方的TFT-LCD第五代生产线已经全面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

    “在2004年底投产的预定目标一定可以实现。”京东方集团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京东方的该项目总投资12.5亿美元,完全投产后产销总量可达每年1300万片(折合17寸屏),实现年销售额130—150亿元。

    为了尽快掌握生产技术,此前京东方已经向韩国派出大量技术人员。 2003年1月,京东方以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的TFT-LCD事业部,这些从京东方派出的技术人员就一直在京东方收购的这条生产线上向韩国工程师学习。

    “基本上是一个韩国工程师身边带一个京东方的技术人员。”一位熟悉内情的京东方合作伙伴告诉记者。

    京东方在北京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2003年2月,京东方宣布,计划在北京亦庄的第5代TFT生产线项目规划占地1000亩,而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考虑到上下游企业的进入,特在周围保留了1000亩的配套用地,以便为京东方吸引上下游企业创造条件。

    而上海市科委的内部文件显示,上海市已经把发展光电子产业列为“十一五”期间单产投资最多、预计产出最大的新型支柱产业。

    据IDC(国际数据集团公司)预测,2004年全球LCD市场将比2003年增长56%,市场容量将达到370亿美元;而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上半年国内LCD市场容量达78.2万台。

    按照上海市政府制定的计划,上海将再投资建造两条生产线,这个任务主要将由上广电NEC来完成。

    上海市政府方面希望通过上广电NEC投资建设3条TFT-LCD生产线,到2008年形成销售收入超过45亿美元,由此带动形成的产业群(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色膜以及液晶电视机和显示器等)将创造超过240亿美元的年收入。

    也正是由于该产业的巨大吸引力,目前上海已经把上广电NEC看成一个新的产业方向,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每月都听取一次上广电NEC项目进展的汇报。

    10年形不成产业链?

    据了解,TFT-LCD产业最初由日本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而来,夏普等公司就是市场上的佼佼者。

    而韩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进入该产业,培育了三星、LG等液晶行业的巨头;台湾地区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受日本的技术转移,从而一跃成为今天TFT-LCD行业三足鼎立中最具竞争力的一足。

    由于受台湾低成本竞争的压力,日本一些大公司相继撤出该行业。目前只有夏普在日本关西投资建设第六代厂,NEC也曾建设过第四代工厂,但是一些上游关键设备和原材料还是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上。

    而台湾,奇美、友达光电、中华映管、彩晶、广辉以及群创6家公司相继投资建设第五、第六代生产线,从而占据了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

    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厂商为三星(2002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7%)、第二大为LG和飞利浦的合资公司LG.Philips(2002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6.6%),出货量排名第三的是台湾的友达光电(2002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3.3%).

    “接下来的排名,应该是大陆。”在上广电NEC副总经理杨荣华看来,由于内地市场空间巨大,而建厂用地能源、劳动力等成本较低,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在上广电与京东方之前,吉林彩晶也在TFT-LCD产业领域有所涉及,它曾投资从日本引进过一条第一代生产线,但是运营并不太成功。

    2003年的统计显示,全球有8座第五代液晶面板生产厂投产,分别为韩国LG.Philips 2座、三星2座,台湾地区的友达光电、奇美、彩晶、广辉共4座。2004年还将增加6座,其中,友达光电、群创科技各1座五代厂投产,三星、夏普各1座第六代厂投产。

    这些巨鳄的相继发力,无疑将加大广电NEC和京东方进入该产业的难度。

    而顾培柱也表示,内地的劣势也相当明显。由于上下游产业配套不够齐全,这无形中削弱了内地在该产业的竞争力。为了更紧密地抱成团,上广电NEC同京东方每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资料交流。

    “这是为了共同做好上下游产业的配套。”顾培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竞争激烈,价格下滑

0725 跌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治理中前进发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新破产法呼之欲出 关注新法焦点全面剖析

十年磨一剑

    从1994年3月即开始起草的新破产法,终于在2004年6月得以提交至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据悉,10月进入二审阶段。

    “目前正是一个关键时期。”一位权威人士透露。

    据这位权威人士介绍,从一审的情况来看,新破产法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这些问题包括:破产范围、破产原因、管理人制度的设计以及破产清算过程中对职工权益的保护。

    个人独资企业破产能否进入破产法

    事实上,在新破产法草案起草过程中,个人破产是否要进入破产法就曾引起过激烈的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个人破产应该写入破产法。因为世界上各市场经济国家的破产法中都包含有个人破产的内容。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的确出现了个人破产的可能性。而且我国正处于建立诚信社会的关键阶段,个人信用是市场和社会信用的基石。因此,应该先有个人破产法才会有企业破产法。

    但同时另一种观点认为,个人破产入法的时机尚未成熟。理由有三:一是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还不是超前消费,因此还没有形成一个个人破产的市场;其二,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和征信制度,个人破产制度难以建立。其三,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的联网经营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使得对个人破产的监控很难实施。

    争议的结果是,新破产法草案的起草基本上采纳了后一种观点。

    但新破产法仍然面临着一个问题,由于我国已颁布了《合伙企业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那么按照这些法律成立的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是否应包括在新破产法草案的适用范围内。

    据权威人士透露,目前的讨论更倾向于将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排除在新破产法的破产范围外。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就可破产?

    对破产原因如何规定历来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破产原因,停止支付作为推定原因,一直是学者的主流观点。后来又有人主张,将不能清偿、资不抵债均列为破产原因。

    而在新破产法中规定,债务人在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同时也资不抵债时,才可视为发生破产的原因。

    但在一审过程中,有观点提出,应改变破产原因的界定,将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资不抵债的情形,都视为破产的原因。

    根据这一观点,又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以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作为破产原因,可能会使破产企业大量增加,尤其是使一些因资金暂时周转困难而停止支付的企业宣告破产。

    管理人制度设计尚需研究

    “管理人制度”可以说是新破产法中的一个亮点。在我国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

    所谓管理人,是指在企业破产过程中负责债务人财产管理和其他事务的当事人。

    新破产法草案认为,管理人应该保持独立和中立,并且可以为保护破产财产和维护全体债权人以及债务人、职工等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与个别债权人进行诉讼。因此,新破产法采用的是“以法院任命为主、债权人确认为辅”的管理人选任机制。

    但该选任机制也遭到了相当的质疑。有观点认为,应以债权人会议为主导来确认管理人。因为从本质上讲,破产法应更注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当一个债务人发生破产事实时,债权人是最脆弱的,如果没有专业的富有经验的管理人来代表他们的利益的话,所谓在破产程序中实现债权人利益最大化是不现实的。

    同时也有学者对法院的公正独立性提出疑问。他们怀疑,当前的法院是否具有真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法院能否为破产企业指定一个合格的管理人。而且由于此种管理人选任机制,会不会带来大量的寻租现象,从而造成制度上的腐败。

    债权保护谁优先

    对破产企业职工权益的保护是新破产法中的一个重大社会政策问题。也因此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在新破产法草案中首次提出了劳动债权的概念。所谓劳动债权,是指因破产宣告前的劳动关系而发生的债权,包括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以及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应支付职工的补偿金。目前新破产法草案将劳动债权列在破产清偿的第一顺序,但仍需在担保物权及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之后获得清偿。

    有学者提出,这就可能会出现劳动债权因破产财产不足或在主要财产均设有物权担保而无法获得清偿的现象。

    还有观点认为,如果要将劳动债权列为特别优先权,对其范围一定要合理界定。原政策性破产规定的职工安置费用等不合理项目不能再列入优先清偿范围。对劳动债权中可优先清偿的部分也要加以限定,如应仅限于职工工资,而且是破产案件受理前一年内所欠的工资,总额不得超过一定的数额。超过此范围的劳动债权可作为破产债权在第一顺序中,但不再享有特别优先的地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场书写中国证券市场历史的“决战”

--------------------------------------------------------------------------------

中国金融网 http://www.zgjrw.com
2004年10月21日 10点58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页面功能  【推荐】 【我要“揪”错】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关闭】

  中国股市从2001年6月份的2200点开始,迎来了真正走向成熟的考验。要对外开放,就要有阵痛,这 种阵痛,是长期的美好未来和短期的残酷现实的辩证关系。因此,在治理整顿中,许多问题浮出水面。要 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面对动刀子的痛苦。最新国内·国际金融焦点和专家分析请查阅中国金融网《行长经理内参》

  不仅中国,几乎所有国家都知道,目前世界上,中国是一只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潜力股,高成长股。 因此,国外的大资金纷纷寻求进场的机会。也正因为此,整顿的残酷才显得愈发明显。我们从2200点以来 的种种舆论和动作,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股市这种大发展前期阵痛的“k线图”。查阅最全面的金融信息和最有价值的金融资源请登陆中国金融资源总库


  可以说,到了今天,股指虽然跌幅近半,大部分股票跌幅过半,股市方方面面的问题也都或者解决, 或者暴露,吸引了很多外资的眼球,但是,中国股市最根本的问题,一些本质性的东西,并没有彻底解决 ,比如股权分置等。

  问题是,今天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些问题即将解决。这样,围绕解决的问题,所有矛盾将会集中释放 ,所有问题将会被非理性放大展示。你将会在看到最大的希望之前,先行体会失望的滋味。

  再比如扩容的问题,这是一个发展大计中所必须做到做好的。我经常说,中国股市大扩容是必然的, 也是必需的。关键就看你怎么完美地处理好这个问题。比如最近,就有交行要上市,这本来没什么,但由 于其发行价与港股接轨,这就出现了大问题:其他银行股的价格怎么维持?现在都是七八元的价位而且都 是十几元惨跌下来的,假如这些银行股也跌到两三元,那中国股市还不崩盘?虽然,中国股市不解决A、B 、H股的价格接轨,也是不可能的,但解决一个问题,不能带来更大的其他问题。这就是矛盾,是一种两 难的课题。解决了,A股受不了,不解决,股市不规范。

  不过,解决任何问题,都要寻求一个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合理的方法。不能把任何矛盾都推给投资者来 承担。比如交行上市问题,2~3元再A股市场发行的方案肯定是危险的,要真的解决接轨问题,不能这样解 决。就好像要动手术摘除腹腔的毒瘤,不能连其他器官一同割下一样。

  像券商问题的解决,尽管政府买单的方法不是最佳方案,但是这个方案的出现,既解决了问题,维护 了稳定,也用打折收购等手段警告了投资者必须注意风险??这就一举三得。交行上市的问题,应该有相 应的解决方案。

  正因为有券商委托理财资金的问题(我18日已经细说),还有交行低价上市问题,现在的股市资金当 然选择以撤退为主。在撤退的时候,每一次政策的利好,都帮了他们的大忙。前几天那么多的利好,昨天 的利好更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副总理讲话鼓励落实国九条、解决券商融资问题等,都是重大利好,却迎来 股市更恐怖的下跌,将重大利好的上涨幅度几乎悉数吞没,今天更是一度恐慌杀跌,就是这个道理。这样 ,做空的大资金与做多的政策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这场决战,做多政策的生死存亡,关乎股市的未来。这场血战,将会书写中国证券历史新有意思的一页。

  政府如果真的不希望股市下跌,就可以从根本上下手,比如在解决券商问题之后,再解决扩容损害投资者利益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出台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质性利好。比如手续费印花税降低问题,比如交易手段更灵活问题,比如资金问题等等,让股市轻装上阵,那些做空的力量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股市只有持续走强,扩容的任务才可能顺利完成。

  作为投资者,害怕扩容,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扩容能换来股价的上涨,我相信没有人反对扩容。 相反,像交行这样的恐惧的扩容方案,如股哦不让股市崩盘,那就怪了。

  但愿交行方案只是误传,或者是一种恫吓市场的工具,而不是真实。



来源:中国金融网/TOM财经 作者:野山 编辑:孙晓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2 11:47 , Processed in 0.058882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