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潜规则

招商银行——长期跟踪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4-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招行行长马蔚华:与危机竞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5日 08:29  中国企业家网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7期封面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7期封面
图为2002年4月9日,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左)与行长马蔚华(右)鸣锣开市图为2002年4月9日,招商银行(微博)董事长秦晓(左)与行长马蔚华(右)鸣锣开市

   一手打造出中国最成功的零售银行的马蔚华,花甲之年欲以强化“危机意识”的方式推动招行“二次转型”。他能跑赢时间吗?

  【《中国企业家》】文 | 本刊记者 李聪 吴金勇编辑 | 吴金勇摄影 | 史小兵

  晨雾刚散,维多利亚港的轮廓渐渐清晰。

  这时,电话响起,80多岁的老母亲打来了电话:“我没什么事儿,只是想听听你的声音。”闻听此言,马蔚华百感交集,一时语塞。

  这不是桥段煽情,而是现实生活。母亲与马蔚华一家住在一起,然而,由于近来工作繁忙,每天早出晚归,他已有月余没看见母亲了。3月26日,当马蔚华正在香港拜访华尔街金融大鳄AIG前董事长兼CEO格林博格时,母亲通过电话和他只说了这一句话。

  马蔚华很理解母亲的感受,但这位招商银行行长却难以用行动做出回应。他能做的,除了深藏歉意,就是期许未来做得更好。

  25年来,招商银行从当初只有1亿元资本金、1家营业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本净额超过2000亿、资产总额突破2.8万亿、机构网点超过900家、员工近5万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

  在25年的发展轨迹中,尤其是马蔚华1999年出任行长以来的13年中,这家银行所爆发出的巨大创造力及高成长性,一度令人惊叹。不过如今,马蔚华却似乎感觉不到收获之喜,反而有越来越多的隐隐之忧。

  “危机论”

  3月15日晚,央视曝光了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贷款审核员胡斌向外出售客户个人信息167份。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这件事让我们的声誉受到很大损失,当然我们自身也是受害者。”马蔚华并没有推脱责任,而更愿意去反思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但最让他头疼的是,这个员工是用手抄了一百多条信息携带出去的,而这个漏洞无论多么严密的技术手段都难以防范。“从技术讲防不胜防,那么我们就需要向员工加强灌输公司文化,关爱员工的学习、生活,关心员工的福利。”他对《中国企业家》说。

  马蔚华的危机感还远远不止于此。近日,招行内部一份题为《那些追赶我们的竞争者》的报告引来外界关注。据说报告直接警示招商银行正在面临民生、兴业和浦发等银行的追赶。早在2011年4月,四家主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布2010年年报的数据显示,在一些招商银行的传统优势领域内,竞争对手正在赶超,其中在净利润增速比较中,民生银行最高,为45.25%,招行则以41.32%排在第三位;而在招商银行一直引以为傲的手续费收入占比方面,招行20%,民生已追至19%。

  “兄弟银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肯定是危机。”他说。这是时隔五年的第二次公开预警。2007年初,马蔚华在招行分行行长工作会议上推出一份“危机报告”,他当时说:“这个世界想不到的事情天天发生,在你认为稳居前列的时候,说不定哪天早上你醒来,发现别人已经超过你了。”

  2007年,为了应对危机,他开出的药方是:招行发展的危机,要靠转型和管理来扭转。

  五年后的今天,马蔚华认为应该靠“三个理性”来化解危机。这也是招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即要理性地对待市场、理性地对待同业、理性地对待自己。

  《世界是平的》一书讲了一个道理,在当今的世界上,你得到优势和你失去优势的时间越来越短。过去一个创新产品,可能支撑两年三年,如招行的“一卡通”就支撑了许多年,可是现在一个产品,支撑一个月都难。这就像赛跑,今天你领先,明天别人追上你,不可能一个人总是领先。至于产品创新,今天这家推出这个,明天那家推出那个,这些都可以学。但马蔚华最看重的是产品背后的创新能力、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

  “不能只看一个热销产品的表面,关键是研究它后面的理念。”马蔚华一直觉得,衡量一家银行好坏的一个指标就是理念是否先进。2009年,招商银行提出“二次转型”,其背后不是简单的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是理念的国际接轨。

  针对“二次转型”,马蔚华提出了未来三年的具体目标: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贷款定价能力;控制财务成本;增加价值客户和确保风险可控。为实现目标,招行正在着手成立零售银行总部,在不改变分行利润中心格局的前提下,加强对全行零售业务的战略统筹;在分行层面建立高效的新兴批发业务组织模式,对具备条件的业务部门试行独立核算。“我们过去以分行为中心的结构,是宝塔式的管理体制。这个不适应今天的情况。现在我们正推出的叫做矩阵式的管理模式。”

  基因

  不同于国内的许多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没有外资战略投资者,这是大股东招商局的坚持还是马蔚华的想法,我们并未得到准确的答案,但这似乎并未影响招商银行吸收国外银行的精髓。在这个过程中,马蔚华起了主要作用。

  他的朋友中,许多都是全球顶级的银行家,其中包括花旗银行的三任CEO—桑迪·韦尔、普林斯、潘伟迪,以及摩根大通的两任CEO—哈里森和戴蒙。马蔚华每次去美国,都会尽量抽空去见见这些朋友,“他们走过的路程,也许是我们今天正在走的路。那么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就非常宝贵了。”

  在熟悉了国外的先进模式和产品的同时,马蔚华还有一个与其他银行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是他做过金融监管者。1988年,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李贵鲜调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马蔚华作为李的秘书随同进京,此后他又在人民银行海南分行任职多年。在央行工作十年后,1999年3月马蔚华成为招商银行的第二任行长。

  “在央行时,我管过货币政策,管过金融监管。我现在体会到很多东西,是因为当年这些工作经历。我经常能站在监管的角度考虑问题。”

  或许正是由于马蔚华“曾经的监管者加银行家”的双重身份,在积淀、思索五年之后的2004年,他提出了第一次转型,即发展零售银行的理念。

  当时,中国银行业同质化经营问题严重,客户几乎都是大企业,中小企业无人问津,零售业务严重滞后,利差收入占比高达90%以上。“那时候我们是主动转型,开始都不用愁资本,没有上市之前,底下私募,后来再上A股,又发可转债,然后又上H股。但每一次都体会到筹资越来越困难。所以慢慢意识到,你的发展完全靠消耗资本,肯定不可持续。”

  经过多年发展,零售银行成了招行的“光环”。截至2011年9月末,招行储蓄存款占自营存款的比重超过36%,零售贷款占自营贷款的比重超过38%,非利息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超过21%,中小企业贷款占对公贷款的比重超过52%,这些数字均在中国境内股份制银行中位居前列。

  目前,招商银行累计发卡量突破3600万张,在中国信用卡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并被誉为国际信用卡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被哈佛大学编写成MBA教学案例。

  监管者视野和经营者的创造力,使得招商银行在2009年以前成为中国股份制银行中最耀眼的一个—那是依靠一个行长就能搞火一家银行的时代。

  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华尔道夫酒店古老而华丽,这里是马蔚华每次来美的落脚之处。巧合的是,1895年晚清重臣李鸿章访美也住在这里,而李正是招商局的创始人。

  1872年,李鸿章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它的创立更深层次的目标不仅是“致富”还要“自强”。这是一个企业背负一个国家现代化的使命在中国的开始。目前,招商局持有招商银行15.15%的股份。

  2008年,招商银行在纽约申请设立分行时,招商局的大股东控制地位曾遭到美国监管部门的质疑,美联储认定招商局对招商银行股权控制问题的解决是纽约分行获批的前提。降低股权,减少董事会席位,这些都是根本无法办到的事。好在当时有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景,同时马蔚华也从银行的角度向美联储做出了三点承诺,并解释说,招商局控制权的问题现在完全可以搁置起来,历史会自然而然的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大股东的一些做法让马蔚华感到很欣慰。“2002年上A股、2006年上H股,招商银行的体制带来了好处,大股东不仅能迅速做出决定,还在上市前用自己的权益冲销了大量不良资产。”马蔚华说。

  1999年马蔚华来招行的第一年,就感受到了股东的巨大支持。当年8月的董事会上,马蔚华提出将原定20亿元的利润计划削减三成用于坏账冲销,结果全体董事接受了新行长的建议。1999年,8.9亿元的股东权益被坏账冲掉,这个数字相当于招商银行前12年用于冲销坏账金额的总和。A股上市前的三年间,招商银行为冲销坏账总共动用了38亿元人民币的股东权益。

  在2005年8月,董事会决定准备在美国设分行时,董事长秦晓态度坚决,甚至表示可以通过自己在美国的朋友帮助招行。

  2010年3月,招行成功完成了约220亿元A+H配股资本金募集。2011年7月,招商银行公布了资本管理中期规划,在2015年末前该行的资本金缺口高达350亿元,于是招商银行同时公布按照10:2.2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的方案,所募资金将全部用来补充招商银行核心资本。“事实上,补充资本,所有的股东都不是太愿意的,因为它要摊薄。无论是大股东还是散户,都不愿意不断地补充资本。”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年9月,中国央行六年来首次降息。以零售见长的招商银行面临困境,三大压力迎面而来:一是外部环境,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利率市场化、银行脱媒等;二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客户有理财需求,有养老的需求;最后是约束条件的变化,如监管上的资本充足率和利益相关者的约束,这其中就包括大股东给招商银行的压力。“当然,股东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哪个股东不希望用较少的资本消耗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是资本的本质,也符合经济规律。”正是这些压力,促使了招行“二次转型”。

  今年4月8日,是招行创办25周年的日子,而当年“官督商办”的招商局已经走过了140个年头。

  新考验

  实际上,马蔚华的考验,至少从三年前就开始了。

  2009年,招商银行业绩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13.48%;净利差从上年的3.24%下降为2.15%。招商银行由此成为当年的上市商业银行中唯一盈利倒退的银行。而民生银行2009年净利润却大增53.51%。此后,招行的净利润增长率一直低于民生银行。

  对此,有专业人士分析,招行陷入了“零售模式困境”。2008年9月之后的降息周期中,招行暴露了弱点。零售银行的特点是活期存款占比较大,而在现有人民币利率管理政策下,活期存款利率的变化频率和变化基点均小于其它存贷款利率,因此,在加息环境下,招商银行的利润可观,而在降息环境下,招行的净息差缩水更大。

  马蔚华在分析此事时,用的是另一种概括性的解释。他认为,2009年之后,招行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一,早年基数比较小,现在基数大,再保持以前高增长不现实;二,招行早年做零售银行时,这个领域是蓝海,而现在是红海了;三,2008年后,许多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是政府平台,而招行相对少。这样招行的利息收入就少了。尽管效益差了,但发展更健康。“当时,我跟那境外的投资者说明这些理由,他们很认同,招行的股票不跌反涨了30%。”

  无论哪种原因,事实上,在2004年前后推出诸多产品之后,招行已经鲜有突破性创新,也没有再找到更大的蓝海。随着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和银行自身的发展,商业银行间依靠行长个人力量的竞争在向依靠银行整体竞争转变。

  2004年的一次转型时,招商银行提出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现在,马蔚华把“中”字拿掉了,强调会为小微企业服务。这是内涵集约式发展的典型,因为同样的资本消耗,小微企业有更高的回报。从国际上看,汇丰、花旗、富国、渣打等银行在小微企业上都是利率上浮。

  但是上浮这部分利润能不能成为现实的利润,还得看一家银行真正的管理水平。

  小微企业没有报表,可能还没有现金流也没有抵押,这时银行如果还追求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不断下降,那是不现实的,传统的审贷会方式,会把这项业务做死了。“因此,批量化审批和一定的风险容忍度是做好小微贷的前提。”

  显然像当年的发展零售模式一样,如今的发展小微企业业务,招商银行同样需要复杂的组织结构、流程改造和理念更新。目前,招商银行正在进行试点:由分行层级为大中型企业服务,而所有的支行网点主做零售和小微企业。

  然而,马蔚华的这一任期很可能将于2013年届满,他还有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些改造和更新,值得关注。另外,小微贷做得最好的民生银行,被公认为体制、决策机制比招行更灵活。当商业向纵深创新时,仅靠一个行长的力量是不够的。

  多年来,马蔚华一直在呼吁银行业的综合经营问题。今年时机似乎来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储蓄率持续增加了30年,但从去年开始,全国银行业的存款只增长了11.9%,比前十年的平均数低8.5个百分点。据马蔚华分析,一方面是因为CPI在过去一年一直大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更重要的原因是在银行的体系外有一个比较活跃的、且回报率比一年期定期存款要高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证券、信托理财、私募基金等等。

  针对这一变化,今年全国“两会”上,马蔚华提出两个方向的提案:一是允许银行向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或取得认股期权,从而分享创业企业成长成果,提高资本回报率;二是允许银行投资于VC/PE或向VC/PE发放贷款,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然而,这些想法不要说操作,当前甚至还面临着法律障碍。“现实国家不允许,如果法律有变化,招商银行肯定积极参与。”马蔚华说。

  马蔚华的金融家生涯已经走过25年。他不仅亲历了中国金融改革和商业银行市场化的全过程,而且还是其中许多关键的制度设计参与者、监管者及操盘者。

  1980年代末,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在向央行转变,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刚刚分离出来,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雏形浮出水面;紧接着,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又打破了四大专业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亲历、参与了这些变革,使得马蔚华有了更多把握宏观金融趋势的能力和经验。

  1990年代,经济热土海南经历了金融的大起大落,为维护一方的金融稳定,在当时缺乏一套法律框架、司法制度及配套监管体系的情况下,马蔚华亲自操刀了“中国商业银行破产第一案”—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和清算工作。

  过去的13年里,在他的带领下,招商银行实现了“三步两转”。2002-2009年7年间,招行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招行200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全球银行之首。

  然而,改革通常就是打破旧格局,建立新利益,在金融体系演进过程中,作为个体的马蔚华呈现过气魄和强大的创新力,也有过内心的挣扎和遗憾。由于种种原因,从保护债权人利益角度,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走破产程序这条路,13年来仍在清算过程中。对此,马蔚华至今仍感到非常遗憾。

  有人说,招商银行是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然而零售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率敏感。当前利率市场化卡在了最后一步,贷款下限和存款上限仍处于管制状态。这意味着招商银行的定价能力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多年来,马蔚华一直在呼吁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但国家政策略显滞后。“十二五”期间,综合经营仍是试点阶段,监管部门只能个案审批报备。作为一家中型股份制银行的掌门人,马对此只能耐心等待。

  马蔚华心中的大事,每一件几乎都与监管有关,与中国金融的顶层设计有关,这应该说是中国这一代银行家的宿命。

  你最近常谈及危机,招商银行存在危机吗?

  马蔚华:最近我一直在说银行的危机问题,但它不仅仅是招行本身的问题,也是中国银行业整体遇到了很多新挑战。这些挑战如果认识不充分,就会形成危机。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速接近10%,经济增长有银行支持的功劳,同时经济增长也给银行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在经济学上,实体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也能支持实体经济,但首先是实体经济好,银行才能发展。

  现在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只能靠贷款,没有更直接的方式。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的资金不能成为资本金的来源,不能投资。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都是违法的。凡是用银行贷款去炒股、投资、搞房地产的,都是违反《商业银行法》的。这是银行商业经营管理里的一条红线。

  今天,银行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80%以上还是间接融资。钱从银行体系内减少,我认为不见得是坏事。假如钱都存在银行,融资都靠银行来提供,那风险就压在银行身上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中国不会有直接融资市场的大发展,不会有利率市场化,也不会有更健全的金融市场。

  如果利率市场化实现,对招商银行会更有利吗?

  马蔚华:利率市场化对一个银行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从受保护的利差来说,银行受到挑战。现在大陆银行的利差平均2.5%左右,而台湾1.2%,香港也是1%点多。如果大陆的利差降到这个程度,许多靠利差活着的银行肯定没有现在那么多利润。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也考验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因为利率市场化的标志是,银行得靠市场来配置信贷资源,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来一旦利率市场化,就得更尊重市场在配置信贷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那么对银行来说,能顺应市场需求的,它的风险定价能力就强。

  招行从一次转型到二次转型的目的,就在于调整结构、提升效率。第一次转型是发展零售业务,2004年时,零售业务在中国刚开始,经过五年的发展,招行零售业务的占比达到35%,中小企业占批发业务的一半,利差收入在2009年突破20%。这五年利润、质量效益的均衡增长,那是招行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段。未来招行会更加偏重于服务小企业、小微企业和零售,因为这些业务风险权重低,也更节约资本,增加收益。

  二次转型从2009年到现在已有一段时间,能不能做个阶段性的总结?

  马蔚华:二次转型有阶段性的分析,但没有阶段性结论。二次转型应该说表面上是一些经营管理的指标,比如说资本管理,降低资本消耗,提高定价,降低成本。但从根本上来说,二次转型是一场管理上的变革。我们要重视管理上的提升,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精细化的管理过程。

  我觉得中国的银行业和西方银行业的差距并不完全在产品和服务上,这些都可以学,中国人很聪明。最根本的差距是管理及管理上的差距,我们毕竟只有30年的改革开放,西方都几百年了。

  你在《感悟华尔街》里提到了很多外国银行高管,你对国外模式是否有所借鉴?

  马蔚华:太多了!我这么多年跟西方的这些银行家,都是很好的朋友。西方的银行毕竟在市场经济中经历了上百年,他们走过的路,也许是我们今天正在走的路。那么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教训都对我们非常宝贵,所以跟他们交流会很受启发。不光是银行家,还有很多政治家,像基辛格先生,跟他们接触会充分地了解西方社会,社会与经济又是联系在一起的。

  我最近考察了美国的富国银行,它是美国在社区贷款和小微企业方面做得最好的银行,通过小微企业业务它就能成为美国的第四大银行。十年前,招商银行就学习富国银行,它的“水泥+鼠标”模式是招行早期创新的主要来源。当年正是看了富国银行的模式,我才说服了我们的股东,推翻了此前分拆上市的想法,走了今天的“A+H”之路。前一阵我们的高管在沃顿商学院培训,还专门请了富国银行的专业人员来讲课。

  在转型之前,招行也曾追求过规模?

  马蔚华:当然追求过,小的都盼望有一天自己也变成大的。25年来,我们的年均规模增长在20%以上。当然,那时的金融环境也给招商银行一个求大的有利环境,当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存款很多,贷款也发得很多,所以扩张很快。今非昔比,现在你想扩张也不行,第一资本要约束你,第二存款要约束你,第三规模约束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4-23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渣打对员工涉洗钱拒不回应 离岸客户管理存灰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 2012-04-20 13:30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渣打私人银行部曾在2011年间,进行了一系列大力拓展离岸私人银行客户的动作,不乏一些较为激进的行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当渣打银行对其私人银行员工吴伊甸涉嫌帮助农行支行长孙锋洗钱一事三缄其口,一位渣打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了一些关键要素,或可揭开偶然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必然逻辑。

  据该人士透露,为拓展市场,渣打私人银行部曾在2011年间,进行了一系列大力拓展离岸私人银行客户的动作,其中不乏一些较为激进,甚至有违规嫌疑的行为。吴伊甸正是在此期间入职,而她的外籍身份也更便于为国内客户办理离岸业务。

  在中国严格的金融监管体制下,以离岸业务见长的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时,遇到了不少困惑。一些较为激进的外资银行大胆打“擦边球”的同时,也累积了风险。

  不过,该人士称,如今渣打策略已经修改,不再向客户经理下达离岸客户指标,重新转向在岸业务。与此同时,中国区私人银行业务条线也已经整体降级,由直接向新加坡总部汇报改为向香港汇报,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在渣打的总体业务中亦有逐渐边缘化的趋势,

  记者就此事向渣打银行公关部人士求证,但截至发稿前,仍未收到回复。

  “离岸客户”纳入考核

  对于外资私人银行而言,外汇产品、全球化布局是其优势所在,但鲜为人知的是,一些银行背后还暗藏“输送客户”交易。

  一位前外资银行私人银行部高管、后转投中国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人士透露,向国外介绍客户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他任职期间就存在,但根据每次负责人的不同,策略会有所变化。该人士从2008年开始任职外资私人银行部,并于2009年离开。

  渣打的改变从2011年1月开始。一个不得不提的关键名字——魏元科(Ryan Gwee),2011年1月底被任命为渣打银行私人银行中国区总裁,彼时他已经在渣打私人银行任职超过10年,在新加坡和香港担任过多个管理职位,获任前担任渣打银行(香港)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主管。

  2011年1月之后,私人银行部的业务发展策略开始向移民和资产转移倾斜。一位前渣打员工称。推荐海外私人银行客户亦被纳入内地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的考核指标,甚至包括“要在国外完成盈利和存款”指标。

  渣打私人银行2011年3月14日的联合每日报告显示(下称“3.14报告”),每位客户经理的名字后面,除了“已经存在”和“2011年新增客户数”栏目外,额外增加了一栏“Throw”,细分为“Cases Thrown”和“Successful Cases”。

  “之前没有Throw栏。”前渣打员工解释,“已经存在”和“2011年新增客户数”代表的是内地客户情况,“Throw”代表的是内地客户经理推荐到海外渣打私人银行客户的情况,其中“Cases Thrown”代表推荐的客户数,“Successful Cases”代表成功推荐的客户数。

  3.14报告显示,不少客户经理已经有成功案例。东部区域一共推荐了6位海外客户,成功3位;南部区域一共推荐了5位客户,成功2位;北部区域一共推荐了13位,成功7位。从总体数量上看,海外客户已经占相当比例。

  此外,当日报表还显示,从2011年1月1日到3月14日,中国区新增在岸客户25位,新增离岸客户13位,新增的海外客户数量几乎占内地新增客户的一半。其中,一位名为“Cindy Jiang”的客户经理的海外业绩居首,一共推荐了6位海外客户,成功4位,但其内地客户数量为零。

  但前述转投某中资私人银行人士称,这不符合常理,基本上不会出现一名客户还不是在岸客户就已经成为离岸客户的情况,“一定要先在国内开户后,再推荐过去。”

  但前渣打员工笃定地称,Cindy Jiang没有任何在岸客户管理经验,只做离岸客户。“2011年5月前,渣打每日报表都有离岸客户指标。但后来去掉了,改在私下统计。”

  设立香港结算中心

  王伟(微博) (化名)是当时渣打离岸私人银行客户中的一位。

  在印有渣打私人银行抬头及某内地分行地址的纸张上,王伟申明“2011年1月,本人在**(某内地城市)渣打银行私人银行中心要求,渣打私人银行经理陈俊安协助开立香港渣打私人银行账户做投资用。特此证明。”落款为王伟签名及联系电话。

 前述渣打私人银行人士称,王伟还不是内地私人银行客户,客户经理就直接对其进行海外私人银行业务的营销。当时,为了发展更多离岸私人银行客户,渣打银行为内地客户直接在内地开设离岸私人银行账户,尽管这与相关法律有所冲突。

  “过去也有香港客户经理来内地拜访客户,但不能直接帮助客户开户或者办理业务。一方面,大陆规定不可以在内地的营业网点中做海外业务,另一方面,根据国外规定,需要有‘号码’(当地从业资格)的人才能开户。”

  但这两者都有办法规避。前者可以在银行营业网点之外的场所办理,后者则要借助部分客户经理的特殊身份。

  “获得‘号码’的两种方式,找在国外有资格开户的人,或者把国内的客户经理变成有资格的人,显然前者容易得多。”前述人士介绍。

  同魏元科一起来到中国的,还有其两名下属——陈俊安(Sean Chen)和Vivian Tang,二者及魏本人均为新加坡籍,都拥有国外开户资格,陈即为王伟证明中提到的客户经理。

  此类客户经理多为外籍人士,知情人士称,“因为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开户不需要摄像,所以很容易进行暗箱操作。”

  据该人士透露,为了推进这一策略,渣打中国区私人银行还在香港设立了结算中心,把中国内地推荐来的海外客户的需求放在同一个结算中心,产生的利润可以为境内的业绩评定加分。甚至对客户经理许诺“将来有一天客户积累多了,可以直接去国外做客户经理。”

  一名在渣打私人银行成立初期即任职的人士称,简而言之,过去是通过“卖客户”获得提成,但并不正式,很多承诺不了了之,而结算中心的模式较正式,但其实“算也算不清楚”,后期做不下去。

  但上述结算中心做法并未获得渣打官方确认。

  中外资模式之辩

  渣打私人银行的如上变局背后,是外资私人银行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困境。

  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私人银行主要服务于全球范围内的离岸资金,拥有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和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因此许多富人将财富交由设立在此的私人银行管理,私人银行甚至定位为“离岸私人银行”,为离岸人士“管钱”并满足他们巨额资金的投资需求。

  “在香港和新加坡,外汇没有管制,客户经理可以背上其他区域的指标,而在中国这是违法的。”一位新加坡本地银行的私人银行人士称。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渣打银行前中国区私人银行总监陈庆(魏元科的前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要加强在岸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陈1997年入职渣打后,一直在国内工作,直到2010年8月离职。。

  陈庆认为,与私人银行传统的“离岸”财富管理不同,中国内地私人银行市场将是“在岸”市场。她说,在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不能局限于财富管理模式,银行应该整合自身在企业银行等方面的传统优势,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与陈庆共事过的一位渣打私人银行员工认为,当时渣打是所有外资银行在岸私人银行中最好的,拥有会所、专属会客区等良好的硬件设施,以及35岁以上、5年以上公司业务或个人业务从业经验的本地工作团队。

  2011年下半年,魏元科离任,渣打新的私人银行部总裁低调上任。知情人士称,其英文名为Sherry,过去在渣打银行负责培训。

  由于其至今尚未公开露面,外界难以得知如今渣打中国的策略,但据知情人士称,目前,渣打的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回归常态,更加注重在岸业务的发展。

  4月19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渣打中国区的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整体降级,执行低成本路线——降低总体薪金;并由过去直接向总部汇报改为向渣打香港私人银行部汇报。此外,现在的薪酬由和内地、海外双挂钩改为只和内地挂钩,内地不再背负新加坡和香港的业绩压力。

  不过,亦有观点认为,外资银行在国内很难开展在岸业务。一名外资银行私人银行人士认为,外资银行主要的优势是外币产品和离岸业务,在国内的主要客户基础是在华的香港人或其他外籍人士。与中资银行相比,无论产品的多样性(尤其是人民币理财)或是客户规模都不能相提并论。

  一位猎头公司人士透露,很多在华外资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都非常少,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也只有“个位数”。而记者了解到的一些中资银行,客户经理动辄超过百位,仅一个私人银行中心的客户经理就可多达几十位。

  此外,客户数量上,外资银行也远不能和中资银行相提并论。

  就个别客户经理而言,通常中资银行客户经理可有70至100位客户,为了保证服务质量还要将客户转给其他客户经理,而外资银行客户经理常常在寻找客户的窘境中,有的只有20或者30位左右客户。

  总量上,多家中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过万,例如2011年末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约为2.4万人,而股份制银行也都为“千”级。但一些外资银行只有“百”级别。

  人事更迭频繁

  外资银行中高管“空降”的案例并不少见,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不了解中国的法律”,且通常会引发一系列的人事变化。

  据前渣打员工介绍,2011年上半年,魏元科、陈俊安和Vivian Tang,分别担任上海、北京、深圳三地私人银行主管的同时,原有高管或离职、或调任其他部门,原有客户经理也大量离职。管理上,魏元科直接向位于新加坡的东半球私人银行区域主管汇报,并实质上拥有业务范围内的人事权,并不与渣打中国发生过多关系。

  一位与魏元科相识人士回忆,“魏元科做了很多年财富管理,是一个非常好的客户经理。但是他对中国市场不太熟悉。”

  实际上,外资私人银行人事一向更迭频繁。根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渣打银行成立至今已更换4任中国区负责人,分别是周幼兰、陈庆、魏元科和 Sherry,区域的动荡更多。“北京区域在3年半中更换了5任负责人,其中一位担任了1年半。其余每位平均不到半年。”一位知情人士称。

  罗迈国际(RMG)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曹迪表示,外资私人银行人员的平均流动率在30%左右,而中资私人银行不到10%,因为一些外资私人银行的文化“较为激进”。

  表现为,考核上定下诸多指标,完成留下,完不成离开。另一位一家国际猎头公司银行业招聘专员认为,这种业绩压力以及经营策略的不稳定会造***员的流失,此外重用外国人也是很多外资行的通病。

  一名外资私人银行高管认为,外派的一些人开始就会想好“只是在中国几年”,会有一些短视的做法,而且合适的人员很难找,“外资私人银行的模式不适合中国,外来的人很难融入这个市场,但本土的人员又不适应外资银行的文化。”

  曹迪说,近年来一些外资银行开始注重本地化,不少高管为本土人士升迁,比例可以达到50%左右。

  记者注意到,现任渣打私人银行北京区域总监汪海燕曾是该行的内地客户经理,中国区负责人也为内地员工升迁。或许,在经过数年摸索后,外资私人银行能够寻得在中国发展之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4-2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招行丁伟:长远战略将积聚巨大爆发力
2012-04-23 10:37
向记者提问
致信编辑
分享
大 中 小
收藏此文
打印此文
评论(0)
导语:当前国内零售银行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招行面临同业追赶的压力。截至2011 年末,招行实现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361.29 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净利润增速慢于民生银行的58.81%、华夏银行的54%、深发展的65%。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蓉萍 袁盼锋 “虽然规模指标增速放缓,我们的盈利指标仍然很好,正在爆发潜力。”招商银行副行长丁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的东家招商银行从1987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25年的历程,这家银行从当初只有1亿元资本金、1家营业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了资本净额超过2000亿、资产总额突破2.8万亿、机构网点近900家、员工4万多名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不过,当前国内零售银行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招行面临同业追赶的压力。截至2011 年末,招行实现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361.29 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净利润增速慢于民生银行的58.81%、华夏银行的54%、深发展的65%。

对此,丁伟对本报回应称:“同业确实在追赶,还有一个原因是招行基数相对这些股份制银行来说要高,但衡量一个业务有没有优势,有没有竞争力,值不值得作为重点去对待,不能看他的短期收益,要看他这项业务在市场上能得到多少客户。”

经济观察报:招行的零售一直走在同业前列,但从2011年零售业务规模指标的增速有所放缓。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丁伟:招行的战略和特色就是零售,但是投入多少要看整个全行业务的发展。规模指标增速放缓,最主要的原因是招行基数很大。所有银行看竞争对手的数据,都要看招行,招行面临着竞争压力。虽然规模指标增速放缓,我们的盈利指标仍然很好,正在爆发潜力。

我们一直在加大零售的投入和创新。在移动汇款、手机银行等电子化设备方面,招行的手机银行买机票和买彩票都非常方便。这些都能增加客户的粘合度。

2011年,招行的零售占总收入的40%,利润贡献度是30%,再大幅度提高有些困难。零售成本高,网点的成本都在涨,这就降低了利润贡献度。此外,全行4.5万多名员工,过半是零售的,人力成本也摊在零售上。不过,不能因此就不扩张网点了,招行在网点上远远不够,很多客户还是需要面对面接触,特别是新客户,他必须有网点的接触才感到踏实,但是进来以后可以把客户送到网上去。然而,一个网点再扩大有时候则没必要,我要求员工把客户送回家、送上网去,而不是在网点排队。

经济观察报:招行2011年存款较年初增长17%,大幅超越全行业平均水平13%,不过,存款业务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2012年,招行会如何做好负债业务?

丁伟:CPI这样的发展情况,老百姓的储蓄意识越来越淡薄,对财富管理的需求更加旺盛。这就对我们未来的负债业务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招行的策略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投资理财的需求,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以获得客户信任,推动负债业务发展。打个形象的比方,各种理财产品就像是公共汽车,储蓄客户就是排队等公共汽车的乘客。因为有各种理财产品,还有专业的资产配置服务,所以会吸引更多的储蓄客户来到招行成为我们的客户。只要买了理财产品,一旦产品到期,这些资金就会体现为招行的存款。

虽然招行今年储蓄存款同比增长放缓,但是财富管理大幅度增长,整个管理客户总资产(AUM)大幅度增长。

这说明现金流是流进而不是流出。重点突破的问题,就是不断设计和引进更好更多的产品,让其他的钱源源不断转到招行来,而不是从招行流出去。再就是要求资金链在招行内部循环。

私人银行客户方面,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招行客户数,去年年底是1.6万,他们平均在招行的资产都在2000万元以上。这些私人客户在招行大量投资各类理财产品。

经济观察报:2012年金融资产投资存在不确定性,表外及理财业务的发展,受到渠道建设、监管政策的影响,您如何预计2012年招行的理财业务收入的增长,如何应对2012年的挑战?

丁伟:中国的监管还是比较严格的,中国的产品创新是要向银监会报批。监管政策虽然今年会从严,但是对招行产品的影响不会太大。今年年初,我们召开了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的研讨会,我们在不断探索,加强产品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此外,利率市场化很快会加快速度,现在各方已经达成共识。未来零售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未来重点发展三大块业务:一、财富管理;二、消费金融;三、小微企业贷款。

经济观察报:招行并不是最早做小微贷的,现在部分股份制银行已经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招行如何显示出自己的差异化?

丁伟:最近我看到有些分析师和媒体对招行这种模式提出一些质疑,说招行做这个可能相比其他银行就不太赚钱。首先,我有一个观点是衡量一个业务有没有优势,有没有竞争力,值不值得作为重点去对待,不能看它的短期收益。更重要的是要看这项业务在市场上已经得到多少客户,而且要看你要面对的这个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我们为未来储备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客户,其实银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对做好了零售业务和客户粘合的我们,都是有利的。资本监管加强、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这三大挑战,对批发业务的影响都比对零售业务的影响更大,比如直接融资比例的扩大,其实是让大企业融资形式更多了,小企业融资需求依然需要银行来提供,我们发展小微就是在积聚这方面经验。

我们一直在调整零售贷款的结构。招行5500亿的零售贷款里面,约60%是住房按揭贷款,有的股份制银行基本没做住房按揭贷款,所以我们未来可以释放的空间很大。我们的好处就是锁定了这么多客户,有这样的零售基础,未来,招行的潜力和爆发力就比较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4-25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银监会刹车贷转债 包销银行持券上限20%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2年04月25日 08:41 我要评论(1)
打印|
字号:
核心条款在于,商业银行开展债券包销业务时,应将承诺包销的全部金额纳入统一授信管理体系,并纳入授信集中度计算;商业银行投资部门投资于本行所主承销债券的金额,在债券存续期内,不应超过当只债券发行量的20%

  【《财经》综合报道】4月25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债券市场规模日益膨胀,银监会规范商业银行债券承销业务的监管文件在近日出台。

  据了解,《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债券承销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2]16号,下称“《通知》”)核心条款在于,商业银行开展债券包销业务时,应将承诺包销的全部金额纳入统一授信管理体系,并纳入授信集中度计算;商业银行投资部门投资于本行所主承销债券的金额,在债券存续期内,不应超过当只债券发行量的20%。

  “投资上限的确定,将约束银行将贷款转化为企业债的规模,加强风险控制。今年初以来,贷转债现象十分疯狂。”某股份行南方分行人士称。

  包销债券被业界通称为被动持券,以往主动持有和被动持有债券都混同在一起,隐匿了风险。银行人士称,持券账户分设,加上比例的下调,将强迫银行出售更多债券,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从而分散风险。“虽然银行表面上不用承担兑付风险,但实质上风险都压在银行身上。”一股份行债券交易员直言。

  “银行承销债券,几乎都是余额包销方式,承销商要全部吃下剩余的券。”一股份行投行部人士称,这份《通知》对银行的影响很大。

  银监会称,商业银行应按照自身业务特点、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水平,结合总体业务发展战略、管理能力、资本实力和能够承担的风险水平,合理制定债券承销业务管理政策和程序,审慎从事以包销方式承销债券业务。

  审慎性的监管规范体现在,银行应将承诺包销的全部金额纳入统一授信管理体系,并纳入授信集中度计算,填入相关非现场监管报表的“不可撤销的承诺及或有负债”项目。

  前述股份行投行人士介绍,各家银行对包销债券的处理方式不一,有些银行相对规范,已将包销债券纳入到了统一授信额度中,有些就不作处理。

  为了分散和隔离风险,银监会《通知》规定,商业银行的债券承销与交易业务间应建立“防火墙”,要在组织架构、人员设置、审批管理权限及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分离,防范承销风险向表内转移。银行投资部门投资于本行所主承销债券的金额,在债券存续期内,不应超过当只债券发行量的20%。

  “这将迫使银行将手中超额的债券加速卖出去。不过,也可以有灵活的处理方法,如两家银行‘对敲’,相互出售债券,给出承诺函,比如债券到期,对应发放一笔流动资金贷款。”前述股份行投行部管理人士称。

  某股份行南方分行人士说,今年年初以来,“贷转债”模式被多家商业银行广泛采用,在银监会“七不准”规定规范了贷款乱收费后,银行倾向于通过包销信用债获得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目前,银行间信用债利率一般是基准利率上浮10%或以上,在7%-8%之间。

  此次《通知》出台,将“贷转债”及时规范。业界预期,交易商协会或延缓或缩减信用债申请额度。前述股份行人士称,两个月前该行申请了300亿元的额度,还在待批,新规出台,估计获批机会渺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4-26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民生银行未来能超越招商银行吗?
作者: 云飞雨扬
时间: [ 2012-04-26 23:10 ]

原文地址:民生银行未来能超越招商银行吗?作者:早安华蓥
作者: 张可兴  


今年三月末和四月初我们分别参加了民生银行的2011年度业绩交流会和临时股东大会,以下是与赵品璋副行长、部分部门负责人以及投资者关系处王处长等人的交流纪要。我认为民生银行目前的特色比较明显,而且在小微企业贷款及相关金融服务方面启动的最早,目前领先优势已经形成,管理层对未来的发展十分看好,我认为未来3年利润超越招商银行的可能性在增大,但仍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及相关竞争性银行的发展状况。



1、商贷通未来风险?房地产信托风险?

一是宏观层面:a、大数定律,价格覆盖风险;b、小微客户支持,主要商圈,c、消费行业,根据宏观经济进行防御;d、独特的小微评审,充分利用第三方数据;完善售后服务。

二是在操作层面公司经过三年的摸索和改进,以及与国际先进同业如富国银行的合作和学习,公司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操作体系,商贷通发展初期以抵押为主,占到90%,发展到现在以联保互保为主(占55%),信用贷款只占4%。联保互保是由同一细分行业5家熟悉的上下游企业组成,如做布的与做服装加工和做服装销售的。

三是民生采取风险前置,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分为风险前置和风险后置,一般银行由前台将贷款放出去,由后台风控部门进行风险管理和催收。而民生银行采取的风险前置策略,将风险管理和考核放在前台放贷人员,比如对于商贷通客户经理,款贷出去,奖金虽然有了,但拿不到,款收回来了,奖金才能兑现。民生是争取让后台风控部门无事可做。

另外,从民生08年开始小微企业贷款至今,经历了完整的经济周期,历史上看,风险是可控的。

房地产信托只占理财产品2.95%,总40多亿。银行不承担风险,且现在看项目运转正常。

2、贷款增长低于资产增长?

受限存贷比,理财、信托等表外业务增加较多,还有其他资金业务增长等。

3、提高分红比例?

考虑股东利益和需求。中期分红是为了增加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

也向资本市场表达民生未来分红趋势倾向稳定的现金分红。

4、11年贷款紧张、加息等,实现了较高的贷款收益率,2012年在可能降息中贷款收益率将如何变化?

还能保持11年的高水平,原因有三:

一是贷款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我们并未感觉到需求不好。

二是民生议价能力强的小微贷款比例还会提升

三是以前的中长期贷款有900多亿今年到期,将重定价。

5、如何确保小微企业资产质量,如江浙地区(温州)的跑路现象?

一是建立快速报告制度

二是加大热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排查力度(如江浙地区),在江浙地区民生银行的情况与其他行相比还是最好的。

三是强化了系统的风险防范,2.0版本升级版,在服务范围、贷款结构、定价体系、售后服务、运营模式等五个方面提升。

四是初步建立了全方位的售后服务体系。

还有其他等共八项措施。

6、小微企业服务方向?

今年新增贷款一半以上投在小微企业。

今年还会增加直接撮合业务,撮合第三方直接贷给小微企业(委托贷款)

未来加强面向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也带动公司其他业务发展。比如去年7月开始推“乐收银”铺了10万台,使用率30%,收单规模在股份制银行从落后到了现在的第一,今年计划再推10万台,今年最低收单6000亿(以前全年才300亿),目前一个月已经500亿。

再如商贷通为信用卡增加10多万高端客户。

未来还将向专业化转型,建特色支行,如石头(泉州),海产品等等专业化业务,今年计划试点10个支行或分行网点。

7、地方融资平台?

民生余额1567.95亿,比去年减少404亿,2012年到期48%,经核查,均能如期还款。截止去年底所有融资平台余额在五级分类中均是正常类贷款。

8、手续费未来?

2011年理财、信用卡、贸易融资、综合服务占增长70%多,比如手续费收入中银行卡收入连续接近翻倍增长,主要是由于信用卡交易额的大幅提升,高于同业主要在于民生的精细化营销,比如一般的商场收银台都有多个银行的pos机,大多数银行把pos机安装过去就完了,但刷哪家的哪家能赚取中间费用,究竟刷谁的,消费客户无所谓,主动权主要在收银员,实际上营销(搞定)收银员成本极低。小微企业贷款服务只占增长的2%,不会受政策不让收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顾问费影响。四季度中间业务放缓因为政策对理财业务的管理,今年一季度已经恢复了。另外我们的客户主要是民营企业,民生的服务是向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发金融债、顾问等),受政策影响不大。今年中间业务仍能保持较快增长。

9、招行和民生的领先优势差异?

招行的领先优势是建立在负债端的,民生的领先优势是从资产端入手。招行通过先发和领先的服务,如一卡通、网银,建立了优质的客户基础和用户习惯,前些年其他同行都在学招行,包括民生,但用户习惯是学不来的,就像苹果的ipad,也有很多功能不一定比别的牌子的好,但在用户心理,你(别的牌子)做的和他不一样,就认为你不如他。所以,招行在负债端(客户存款)的领先优势不是别人能一下子追上的。

同样,民生银行的领先是建立在自己的资产端模式上的,公司商贷通准备三年,实践三年,充分挖掘小微企业需求,通过全行的机制创业和变革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我们和同行银行交流时,小微企业的需求时,多数是说“缺钱呗”,实际上小微企业的需求特点是“小、频、急”,你想放给他太多,他不需要,但一年可能需要几次,目前,民生商贷通平均久期是7各月,同时时效性强,他三天内需要,你第四天放给她,他生意结束了,就是不要利息他也不需要了。民生的民营机制能够从整个体制上去变革,这是同业很难做到的,首先事业部改革收回支行的大额放贷权限(仅这点基于已经形成的利益关系,其他行就很难做到),保证了支行做小微企业和创新业务模式及服务的动力。民生现在商贷通做到新客户三天放款,老客户当天放款。

10、关于商贷通对其他业务的支持?

首先,商贷通贷款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存款,银行不可能要求客户高息贷100万,再存银行80万。这样做不是银行疯了,就是客户疯了。商贷通对存款及其他服务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贷款客户关系链人员的带动。一方面其家人子女(富二代),另一方面其同行及上下游。民生一般一个行业中选择最好的五个客户提供商贷通,并给个“民生银行优质客户”的牌子(10块钱的事),这对提升企业信誉度,营销支持是很大的,同行同产业链其他企业看到后,也想拿到银行优质客户,就会主动找民生合作,这些企业的需求就不只是贷款了,有存款,有理财及其他,当然民生的优质客户牌子也不会随便发,有调研,有选择,不然影响公司的公信力。在这点上民生做的类似饥渴营销。

11、利率市场化影响?

对于利率市场化,民生是十分希望的,因为民生资产端收益是很高的,对民生来说现在不能通过加息吸存,连送点礼品都违规,是影响发展的。利率市场化至少不会对民生带来影响。


阅读全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4-28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招商银行昨日晚间发布2012年一季报显示,该行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6.43亿元,同比增32.16%;每股盈利0.54元,同比增31.71%。

  季报显示,一季度招行利息净收入215.48亿元,同比增长24.15%。一季度招行净利差为3.05%,净利息收益率为3.21%,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0.16和0.23个百分点,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75.91%。

  招行中间业务收入继续提升。一季度招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8.40亿元,同比升23.4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17.05%;其他净收入19.97亿元,同比上升91.2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5-2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维赛特财经提供(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招商银行(600036):收购西藏信托搁置5年,煮熟的鸭子飞了

    ■理财周报
    此时, 离招行与西藏财政厅正式签署《产权转让协议》已近3年,如果从双方洽
谈算起,几近5年.5年的机会成本无法估量,这是25岁招行生命中的1/5,招行等不起.
    "不会再有希望了."权威人士向理财周报证实,招行收购西藏信托不会得到监管
批准.该权威人士进一步透露, "西藏信托归属权涉及到更复杂的问题,在这件事上,
高层根本不会考虑一个小小的招商银行的利益."
    2012年4月24日, 面对"招银国际信托"胎死腹中和理财周报记者的追问,招商银
行董秘兰奇对记者连续说了四个"我不清楚."
    招行收购西藏信托进展如何?"我不清楚, 我刚回国."刚结束一个月的招商银行
境外路演之旅的兰奇,似乎还在倒时差.
    与监管沟通进展如何?"我不清楚,一旦监管批复或者有其他进展,我们会及时公
告."
    招行收购西藏信托获得监管批准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不清楚, 这个完全取决于
监管层,监管批准了我们捡了个好处,监管不批我们也没办法,是吧."
    如果没有获得监管批准,招行是否有收购其他信托公司的预案?"我不清楚,暂时
还没有."
    不知是否有过约定, 西藏信托的回答也如出一辙,"目前我们还处于业务起步阶
段,我们只想努力地把事情做好,不愿意太高调."西藏信托总经理查松对理财周报记
者表示,对招行收购西藏信托失败的事,"我们不做任何评论和回应."
    "煮熟的鸭子飞了"
    满怀希望的招行本以为西藏信托触手可及, 远没想到博弈如此复杂.此前,他们
甚至把西藏信托的新名字都已经想好了:招银国际信托.招商银行还成立了招银国际
信托筹备组.
    招行应该更没有想到的是, 西藏信托的改制审批已经不需要招行推动,2010年9
月,西藏信托完成了重组改制,取得新金融牌照.
    而招行2011年的年报仍然表示:正积极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协调,努力推动西藏
信托改制审批进程,争取尽早完成收购.
    招行似乎不愿意面对"煮熟的鸭子飞了"的现实.
    招行与西藏信托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 此时招行正在为综合化经营寻
找一个"壳资源"比较干净的信托牌照,以配合银行合作业务开展;而西藏信托正是想
借招行进行重组并换取新的金融牌照,双方的利益关系是各取所需.
    "西藏信托这块资产,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干净,主要是他的股权比较单一,没那么
复杂, 收购的事情比较好谈,所以人家都愿意进入.招行也是因为这点才选择西藏信
托的,其他股权复杂的信托公司,要花很大的精力去与各个股东斡旋."用益信托首席
分析师李旸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西藏信托注册资金3亿,是注册资金最小的信托公司,3亿也是银监会规定的信托
公司注册资金的最低限度.
    西藏信托已于2010年9月取得新金融牌照, 而股权转让之事却胎死腹中,这个结
果对西藏信托来说也很圆满,不过招商银行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
    不过, 多位信托业内人士表示,西藏信托重新拿到信托牌照,实际上招行起了很
大的推动作用.
    2007年11月, 招行向西藏自治区财政厅提交了《招商银行战略投资西藏信托股
权方案》,经过长达8个月的谈判,2008年9月18日,西藏自治区财政厅与招商银行,西
藏爱沃瑞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关于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改制框
架协议》,招商银行同时向西藏自治区捐助500万元援建两所希望小学.
    时任西藏自治区主席的向巴平措当时在签约仪式上表示, 招商银行是我国大型
商业银行,在资金支持,产品开发,产品销售,管理经验和网点建设等方面都具有较强
优势.
    他当时表示,西藏自治区选择招行,看重的是招行的市场能力.
    当时,招商银行董秘兰奇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透露:"并购总金额是很小的,低于
2亿元."根据兰奇的说法, 框架协议中,招行将以不到2亿的价格收购西藏信托60.5%
的股权.
    根据上述框架协议,招行收购西藏信托将分为两步.第一步,根据银监会要求,为
了换取新的金融牌照,将西藏信托除金融业务经营产生之金融类资产以外的10.17亿
其他资产,剥离至西藏财政厅下的西藏自治区投资有限公司,本次资产剥离于2009年
1月31日完成.完成后, 西藏信托总资产为4.31亿,净资产为3.87亿,剥离前后的不良
资产率分别为1.73%和0.81%.
    第二步, 2009年8月3日,西藏自治区财政厅与招商银行,西藏爱沃瑞峰投资发展
有限公司,签署西藏信托《产权转让协议》,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将其持有西藏信托70
%的产权转让给上述二公司,其中招行以3.64亿的价格收购西藏信托60.5%的产权.
    从不到2亿到3.64亿,价格几乎提高一倍.
    如果以西藏信托3.87亿的总资产量来算, 收购价格有55.5%的溢价.而招行此前
不到2亿的价格,甚至低于对应净资产,仅为对应净资产的85%,与3亿注册资本的60.5
%几乎持平.
    "信托公司的价值在信托牌照上, 而不是公司的资产量有多大,现在只要拿到信
托牌照一年至少可以赚几个亿, 很多金融机构花十几个亿买一个信托牌照都愿意."
对于前后跨度近一倍的价格,金融信托专家孙飞博士向理财周报记者如是表示.
    "招行不缺这点钱, 不过2亿的价格太低了,招行故意压低价格,西藏自治区可能
难以接受."
    从近年银行收购信托公司股权价格来看, 2007年交行以12.2亿的价格获得湖北
信托85%的股权;2009年建行更是斥资34.09亿,才获得合肥兴泰信托67%的股权;而20
09年9月,兴业银行(601166)也以8.52亿的价格,才获得联华信托51.18%的股权.
    同样是银行并购信托, 相比之下,3.64亿的价格可谓低廉.而同样于2007年开始
洽谈的民生银行(600016)收购陕国投,最终也因价格谈不拢而告吹.
    "当初西藏信托不想错过发展机会, 急于重组,而且西藏自治区政府还想借招行
帮助重组西藏信托,拿到新的金融牌照,所以接受了比较低的价格."信托分析师徐颖
风表示, "现在西藏信托完成了重组,而且拿到了金融牌照,就不需要招行了.更何况
这两年,西藏信托的业务做得还不错,现在招行再跟西藏信托谈,就比较难了,就算收
购,也不是那个价了."
    尽管至今尚未得到监管的批准, 但招商银行却早已开始筹备收购西藏信托之后
的事宜.按照招行的计划,完成股权转让后,西藏信托将更名为"招银国际信托",重新
修订信托公司章程,并提名信托公司董事,高管人选.
    招银国际信托筹备组人士曾表示,重组后信托公司的总部还是在拉萨,不过原来
的资产和人员都不要了,由招行派人,主要人员还是在北京,深圳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 西藏信托2010年改制后,引进包括总经理查松在内的多位高管,
经营重点迁至北京,而引进的人士和董事会成员中,并无来自招行方面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 还有与招商银行一起参与西藏信托收购的西藏爱沃瑞峰投资发
展有限公司,理财周报记者经多渠道调查,均未能了解到该公司任何信息.
    有业内人士表示,拉入另一家公司参与重组,主要是为了防止西藏信托被私有化
."招行的持股比例只有60.5%, 低于2/3,拉入另一家公司来平衡招行,在重大决策上
招行不能取得超过2/3的股权通过,避免招行进一步私有化西藏信托."
    上述权威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分析,"虽然招行已经拥有超过51%的控股股权,但
是如果想完全以招行的利益为中心,不顾一切的把西藏信托作为招行的附属品,还是
会有压力的."
    "其实银监会都过了,国务院没表态"
    "原来中国金融行业是分业经营, 但近年已经成为混业经营是国际趋势,现在银
监会是鼓励大银行收购信托公司的."金融信托专家孙飞博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在1993年的国内信托业第四次整顿中, 监管层按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思路,要
求信托业与银行业脱钩.按照1995年实行的《商业银行法》之规定,银行不得控股信
托公司,获国务院特批的除外.
    14年后, 由禁止变成鼓励.2007年年初颁布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中,银监会
鼓励金融机构并购信托公司, 其中就包括银行.于是,2007年交行,建行,招行纷纷开
始寻求并购信托公司.
    "监管部门对银行参与信托公司持开放态度, 银行若有意入股信托公司,可以通
过化解历史包袱的形式,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与公司进行谈判,银监会将采取一行一司
一策的方式,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报批."银监会某官员曾表示.
    对于招行收购西藏信托未果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原因不在银监会."招商银
行的资质和能力各方面都是符合银监会的要求的,而且大股东招商局也是有背景的.
招行收购西藏信托一直没获得批准,肯定有其他原因."
    孙飞表示:"要么是涉及到政治或者民族问题, 要么是其他比招行更好的机构加
入竞争,相关领导向监管部门^打招呼^."
    一位接近西藏信托重组人士给出了更具体的答案, "其实银监会都过了,银监会
递交到国务院,国务院始终没有表态."
    这位接近西藏信托重组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招行收购西藏信托的事情银
监会是没有话语权的,国务院说了算.任何涉及到西藏等边疆的问题,都非常敏感,必
须上报国务院.如果是一块好资产,招行拿走了肯定会引来非议."
    上述人士还透露, 国务院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给了西藏很多金融优惠政策,就
是要推动西藏金融发展,现在如果要把西藏信托卖了,这与国家政策是相违背的.
    "监管不批我们也没办法"
    尽管中国平安(601318)早已脱离招商局集团旗下, 但招行还是对同于深圳蛇口
起步的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平台所带来交叉销售业绩羡慕不已. 对于综合金融平台
建设,招行"蠢蠢欲动".
    没有哪家银行比招行更渴望拿到一张信托牌照建设综合金融平台.
    没有四大行的网点优势和客户数量优势, 却最先发展零售业务.一直以来,招行
的战略就是走高端化路线,挖掘高净值客户,以质量弥补数量的缺陷.
    而对高净值客户来说,综合化的投资方式是最大的需求,而这正是国内银行最大
的缺陷.
    相对而言, 作为一种投资渠道,信托投资范围可以覆盖到房地产,矿产,艺术品,
白酒等各个产业, 投资方式也比较灵活,包括贷款,权益投资,夹层投资,PE和产业基
金等.
    截至2011年底, 招行拥有私人银行客户16493户,连续四年保持30%的增长,管理
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高达3698.79亿,同比增长37.10%.私人银行客户平均资产达224
2.64万.同时,招行拥有50万以上的金葵花客户78.32万户,管理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总
资产达1.44万亿,占全行零售客户总资产的69.43%.
    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招行, 如果获取信托牌照,就可以像深发展一样,通过交叉销
售等方式提高中间收入.而这一块收入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招行却增长缓慢.最新数
据显示,2011年,深发展手续费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24.88%,招行仅增长36.38%.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收购西藏信托近5年未获监管批准,让招行综合金融平台的
建设受到很大阻碍.对刚完成25周年行庆的招商银行来说,没有几个5年可以耽误.
    事实上,在综合化经营方面,招行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前,招行持有招商基金33
.4%的股份,100%控股香港永隆银行,还100%全资拥有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各商业银行都在研究新的业务和增长机会,不过招商银行
还只是在争取多元化经营的资格,离外界对招行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猜想还非常远.
"
    招商银行董秘兰奇表示,"多元化经营**钪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5-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雪球访谈:熊熊谈民生银行2011年报及投资机会
作者: 徐辉
时间: [ 2012-05-01 23:55 ]

原文地址:雪球访谈:熊熊谈民生银行2011年报及投资机会作者:熊熊
求是:
对@熊熊babybear13 说:民行在经营上的问题:快不是问题,关键是稳.要在效率和风控方面取得成绩.在股东层面上,现在的问题是制衡不够.历史上,广大小股东常常被所谓的大股东鱼肉.若人寿能成为大股东,对制衡和经营上均会有巨大的作用.怎么看?


熊熊babybear13: 民生银行的效率应该还行,风控这个要经过一轮经济周期才能看清楚,因为目前民生的不良率是有水分的,特别是商贷通的不良率水分较大。
其实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如果在国外倒还不错,在国内有个问题,怕被人摘桃子,所以民生的管理层有冲动加快发展,以后如果真被摘桃子,也能有个好价钱。
人寿成为大股东好处自然明显,毕竟人寿这棵树比较大。同时人寿如果成为大股东,会是一个“长期股权投资”型股东,可能会让民生稳健下来,兼顾短期与长期利益。
总体看民生相对很多股份制银行,还是进步很大的(03-30 11:57)


求是: 民行目前最为看好的是其组建专业化分行去应对小微企业的难题,同行中还没有对手.但是其内控/风控和效率能否做好及做高,还要有几年的时间去观察和检验.目前史 /卢等大佬只是在民行割禾青.由于史已察觉到人寿有意摘桃,就怕管理层会不惜代价地扩张及大佬们加速掏空.对民行未来几年的高速发展是有期待的,但又极担心其治理水平.怎么看?


熊熊babybear13: 回复@求是: 呵呵,民生目前这个确实股份制银行,包括大行学不来,也没必要学。民生的真正对手是城商行,很多城商行做的比民生好多了,比如台州银行。民生银行治理应该问题不大,至少不比其它股份制银行大很多,关键是商贷通这个风险大,你可以看看民生关注类以及逾期贷款增长很快,但是不良率很低,这里面有门道的


三大少爷: 熊熊兄,求詳解!"你可以看看民生关注类以及逾期贷款增长很快,但是不良率很低,这里面有门道的"


熊熊babybear13: 回复 @三大少爷: 呵呵,是这样的,民生商贷通现在发贷款对象一般是商圈或者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如果出现不良贷款,直接把不良贷款卖给商圈中互相担保的其它企业或者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作为回报,民生银行给这些接收不良贷款的企业优惠的贷款利率。其实这也是民生说的“价格覆盖风险”,这个其它银行也有,不过民生做的比较成体系。


Matthew2011: 回复@熊熊babybear13: 民生银行2011年关注类贷款增了30多亿,但仍只相当于其净利润一半,而工行中行的关注类贷款每年都远高于当年净利润。民生银行该类贷款应该还在风险控制范围内的






讨论二:
yotiger: 对@熊熊babybear13 说:投$民生银行(01988)$,最大的风险在哪儿?另外如何评价民生2011年的财报表现?
熊熊babybear13: 最大的风险在商贷通,其实商贷通类似于次级债,次级债通过保险企业发行的cds降低风险,民生的商贷通通过商圈互保或者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担保给小微企业放贷款。次级债这个如果没有宏观经济系统风险,出现问题,保险企业可以理赔,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保险企业hold不住的时候,次级债就玩完了。民生这个一样的,其实商贷通在去年就爆发过一次问题,只是被互相担保的其它企业或者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吸收,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这种吸收的能力有多少。用一个银行业信贷员的说法,民生就是赌不能发生宏观经济危机。


呵呵,可能我说的有点严重了,不过对于我来说,民生还有待观察。


民生2011年财报表现非常好,这个非常好不是基于EPS,而是基于ROE与ROA,以及其它数据。特别是相对于浦发等等股份制银行。


呵呵,朋友问我对年报的评价,我就先说这个总体的看法,有啥细节的方面欢迎继续提问
vcvalue: 不错,民生的商贷通做的是私企,这个链条在国内最容易掉。
熊熊babybear13: 回复 @vcvalue: 其实民生还是比较谨慎的~其选择贷款对象一般有以下几种:
1:参与政府项目的小企业
2:大商圈,有点历史商圈中无不良记录的小微企业
3:有较大企业作为核心的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
人之初: 去年民生的中间业务收入,财务顾问费和托管费部分增长额特别多,你怎么看其中间业务增长的质量和持续性?

熊熊babybear13: 回复 @人之初: 财务顾问这儿基本就是利率转化的了,民生商贷通利率9%起跳,最高的有14%,而报表上体现出来的是7%,这个多的收益一部分用来吸收不良贷款,一部分转化为财务顾问费。


托管费这个应该真的,民生这块不错。


持续性这个就看民生自己的真功夫了,目前来看还不错。


问题三:民生与招行,谁是最爱
itsnowball: 对@熊熊babybear13 说: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你更喜欢那个?他们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熊熊babybear13: 目前来说更喜欢招行~银行类我目前只握有招行。
从roe,roa上来说,招行不输于民生。从零售,批发业务的数据上来说,招商也领先民生。风控上同样如此。
而且关键的点是招商的资金成本最低,同样的roe,roa回报,招商可以不用去冒险就能获得。


股权上可能招商也相对占优,招商局是个长期投资者,所以会兼顾招商短期与长期利益,这个我比较放心些。


民生的优势是相对于招行之外的股份制银行,其执行力不错,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好商贷通,小微企业贷款这事是很难的。当然,民生能做小微也因为其原来客户基础就不好,所以可以无包袱的转向小微企业。


这么说吧,股份制银行目前我看好的是招行,然后是民生与兴业


金字塔的归纳: 对@熊熊babybear13 说:民生银行做中小的步子是不是迈得有点过快了?一方面,快速抛弃大客户后,民生银行的存款很成问题,制约了其业务进一步做大;另一方面,市场上缺乏优质的中小企业,业务的持续性存在疑问。


熊熊babybear13: 民生银行这个是没办法,因为其原来就没啥客户基础,现在大家都在跑,所以他也要赶紧多抓住小微客户。存款这个民生希望商贷通客户的存款派生率可以提高,目前据说提高到了40%。从年报来看民生的存款增长率处于中间水平,还过得去。
13亿人口的国家,小微企业的数量还是容得下民生的,这个不太担心
金字塔的归纳: 发改委在清查以贷揽存,银行都很紧张,不知道商贷通是否会受到影响
熊熊babybear13: 回复 @金字塔的归纳: 不会,商贷通那些客户都是真没钱的~有钱就不会忍受民生14%的贷款利率了~这也是民生商贷通存款派生率低的原因,不过貌似最近有所改观。
Matthew2011: 回复@熊熊babybear13: 在目前小微企业资金普遍偏紧的情况下,能贷到款就很好了,14%比高利贷好多了。


明镜台:
对@熊熊babybear13 说:能否详说一下不良率低的门道?另外2011非息收入的爆发性增长,你认为是否可持续?


熊熊babybear13: 之前回答过,简单的重复下,就是民生商贷通贷款需要商圈互保,或者供应链上的企业,某家出现不良,就把这个不良卖个互保的其它企业,或者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作为好处,给这些帮忙的企业低利率。


其实目前来说,除了四大以及招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分较少以外,其它银行都是水,你看民生的顾问咨询费占了非利息收入的接近25%。这个非息收入能不能持续,就看2012年是否还存在资金超额需求基础上的供给不足。个人认为可能不会像2011年那样高速增长。


Penti:
对@熊熊babybear13 说: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听到各方评论认为银行股整体被低估,但也有许多人认为并非如此,请教熊熊兄如何看国内银行股是否被低估问题?


熊熊babybear13:
个人认为这个是肯定的,就算在美国,你看巴菲特买入富国的时候pe也就5倍~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空间应该比美国1990年那个时候大吧~呵呵~


云端漫步:对@熊熊babybear13 说:与招行相比,你觉得民生银行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差距是不是已经在估值上体现了。


熊熊babybear13: 个人认为差距是全方面的,从批发,到零售,到风控,都与招行有差距,基本上民生处于招行第一次转型的阶段,只不过招行转型的目标是降低负债成本,民生是提高资产收益。


民生目前的目标是通过商贷通作为批发与零售业务的突破口,那么这个能否实现,有个不错的观察指标:民生中小企业客户的贷款收益能不能降低,资金成本能不能降低。
道理很简单:现在商贷通客户没钱,没信用,被民生收取高利率,也没话说,如果后来客户有钱有信用了,你民生还宰我,我就不干了,我去招行~呵呵~
至于其它股份制银行,现在连转型都还没看到。


以上是个人看法。


金字塔的归纳: 交行挺神的,资本充足率很是问题,但是不知道怎么搞了很多低成本的信托和保理,收益一下上去了


云端漫步: 回复 @熊熊babybear13: 据你观察招行的二次转型做的如何?资本消耗过快的问题好像仍然没有解决
熊熊babybear13: 回复 @云端漫步: 个人感觉不错,体现为中间业务这块很厉害,具体来说,信用卡贷款余额占比全行业最高,零售业务利润占比大幅增长,资产收益水平原来是垫底的,现在排在中间偏上了。资本消耗这个还是有进步,你看利润增长40%,核心资本充足率反而提高了,其它银行还未见到能做到这点的。
银行朋友告诉我,招商理财经理卖理财产品轻而易举达到5000亿,而四大达到500亿就特牛了


Tommy22: 对@熊熊babybear13 说:现在好多银行都在做中小企业的贷款,你觉得广发银行和深发展之类的比较老牌的股份制银行对民生有冲击么?


熊熊babybear13:
这两家银行我不太了解,只有深发展的年报今年稍微看了下,相当激进,而且准备做与民生一样的事,个人感觉不如民生。
目前小微做最好的是城商行,你看台州银行从06年就开始做小微了,其roe可以保持在35%,不良率更低(这个原因很复杂,没有可复制性)。
所以目前来看,民生的对手是城商行,当然民生相对城商行有跨区域优势。


明镜台:
对@熊熊babybear13 说:你认为商贷通2.0版有没有特别之处?从你的角度看,商贷通有无方法措施来降低风险?


熊熊babybear13: 呵呵,商贷通2.0是个很好的升级,如果说商贷通1.0是帮助民生获取客户,那么商贷通2.0就是帮助民生留住客户,这主要通过如下措施:
1:从单纯提供贷款,到提供结算、渠道、财富管理等多项服务,也就是从简单的信贷服务转变为综合金融服务,这个增加客户粘性。
2:提高信用贷款比例,这个其实是提高客户风险识别能力,这个能够成为可能应该是民生在商贷通1.0这阶段有了一定的客户的数据,在数据量一定大的时候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出风险较低的客户,从而不用抵押。这个才是富国在真正做的事,招行目前也在做这是。也就是把小微贷款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
3:就是对优质客户降低贷款利率,也就是我之前说的,不能一直对客户下狠手,否则客户有钱,有信用了就跑了。


Penti:
对@熊熊babybear13 说:“香港民生试营业一个多月,到开业时,实现存款190亿,总资产规模262亿,已实现上亿盈利。这是其他商业银行香港分行开业6-7年才能实现的目标。”,如何看民生这个业绩,是体现其竞争实力么?


熊熊babybear13: 俗话说,开店前三个月的业绩都是注水的~观察个1,2年吧~呵呵
不明真相的群众 : 内行啊。就跟新网站的用户一样。


云端漫步: 对@熊熊babybear13 说:民生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中小民营企业,如果中国经济持续下行或出现危机,民生银行会不会首当其冲?


熊熊babybear13:
个人感觉可能性很大,就看那些互保的或者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能否吸收出问题的小微企业。不过个人感觉中国经济不至于那么糟~呵呵~不过谁知道了~呵呵~


三五配拉图: 对@熊熊babybear13 说:您好,请问民生银行如何解决存款短板问题,高息吸存再高息放贷的增长模式能不能持续,目前息差是否已见顶,谢谢。


熊熊babybear13:
存款问题,从数据来看,民生结算类存款的增长速度处于银行业的平均水平,目前其解决方法是发展表外业务以增加存款,在这点上兴业,浦发也是如此,不过表外业务带来的存款不稳定,同时风险也高些。
民生银行目前做的小微企业存款派生率不高,因为这些客户没钱,这个问题只能等了,民生应该希望是通过商贷通2.0留住其培养出来的,成为有钱人的小微企业主来增加其未来的存款。


高息存款可以持续,高息放贷也可以持续,只不过以后的高息不会如2011年这样高息了,因为2011年是在之前货币猛放后的货币猛收,短期内货币资金的需求刚性抬高了贷款利率,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


息差在目前利率管制下应该说差不多在顶部了~如果未来利率市场化,优秀的银行息差会继续提升。


民生股权优势讨论
不明真相的群众 :
对@熊熊babybear13 说:民生银行的体制优势(民营股东),好象在管理上表现得并不明显?或者说是不是其实并没有体制优势?


熊熊babybear13: 个人感觉有点优势,不过不明显,理由如下:
1:民生其实比招行更早上市,如果体制有优势,为啥一直落后到2009年?一直到2009年为止,民生与除了招行外的其它股份制银行都无区别,甚至略输。
2:说其有优势,是它至少转型了,目前来看,作为小微至少是能他人所不能,这是个硬骨头。
3:但是话又说回来,民生之所以能够搞小微,是因为其原来就没有客户基础,没啥包袱。小微企业贷款这个在中国是个劳动密集型工作,就是要靠银行员工深入商圈,仔细了解,与街头卖菜的,传达室的老伯聊天,了解风险,所以你看董文标说现在民生的很多网点只做小微贷款,其它都不做。这在其它有客户基础,比如招行这样的银行来说根本不可能。这也是浦发啥的因为所处地区与股东背景原因对公业务不错的银行没法转型小微的原因。
不明真相的群众 : 回复 @熊熊babybear13: 也算是有了点特色了

熊熊babybear13: 回复 @不明真相的群众: 呵呵,我更偏向于其是被逼的,因为没有背景,所以没有客户,坏事可以转为好事~呵呵~
不明真相的群众 : 回复 @熊熊babybear13: 你对民生的治理结构有何评价?
云端漫步: 我觉得这些民营股东有点不地道,不在公司上班一年薪酬少则八九十万,多则上百万。大家都把民生银行当唐僧肉


熊熊babybear13: 回复 @不明真相的群众: 其治理结构还没经历考验,以前出现股东遇到经济危机抛售股份拿钱过冬的事情,也就是民生目前还缺乏明显的长期稳定股东,这让我担心股东看重短期利益。其次也发生过股东所在企业向民生银行贷款这种“犯大忌”的关联交易,这种事情在97年东南亚危机中重创了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的金融系统。
所以民生无论从商业模式,还是从治理结构上,都还有待观察


不明真相的群众 : 回复 @熊熊babybear13: 我曾经短暂持有过,后来还是换成了招行。


熊熊babybear13: 回复 @不明真相的群众: 我也持有过,就一个晚上,原因是发现买了民生,至少在目前阶段我晚上睡不好~


老农鲁庶 : 说起来是民营,但没有第一大股东,是原工商联拉郎配,刘永好,张宏伟和卢志强都在争斗,原工商联的老大在时还好,现在各大佬就是能捞一把是一把,反正不是自家的产业,不爱惜


不明真相的群众 : 回复 @老农鲁庶: 所以真是可惜了牌照呀


老农鲁庶 : 回复 @不明真相的群众: 家族产业还是真的很好!


熊熊babybear13: 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 其实目前媒体都在喊应该让民营进入金融领域,似乎民营可以做得更好,其实在体制不完善的时候,民营资本会把金融体系搞得一团糟,这个在东南亚各国有深刻教训,国内这类事件也发生过


老农鲁庶 : 民营是分不同的民营的种类的,向民生这样,几个大的家族撮合在一起,是做不好事情的,老农更愿意看到一股独大的民营银行出现。


不明真相的群众 : 回复 @熊熊babybear13: 但这个不能倒推出不应该让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这个结论吧


熊熊babybear13: 回复 @老农鲁庶: 是的,其实这个结构往小了说,就类似一家小店有4,5个股东,每个股份都差不多~这样的小店一般都比较挫折。最后能成功,一般都是退出1,2个股东,让其中一个获取控制权。
骑着一颗大白菜: 民营的核心是私有产权。
不明真相的群众 : 回复 @熊熊babybear13: 用行政计划思维搞的民营银行股份结构


熊熊babybear13: 回复 @不明真相的群众: 慎之又慎~~先试点,边试点,边观察,边加强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
东南亚就是放开太快,太急~出了问题,很多民营企业主设立银行,把银行作为低成本资金来源给自己企业贷款,放大杠杆等等,最后就出现了金融体系不堪一击。


明镜台:
对@熊熊babybear13 说:温州台州的几家小银行在去年年底之前不良率都极低,但今年爆出来大幅上升,是否说明小微的做法不可持续?


熊熊babybear13:
目前来说,我也看不清楚。
其实做小微企业目前最成功的是富国银行,其1990年开始做小微企业,1994年摸索出一条低成本,风险可控的方式。不过美国的经济环境与我们有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两点:
1:美国大部分的小微企业,也就是年营业额在2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都有长达历10年,乃至20年以上的历史。
2:美国信用体系较完善,每个人都有社会安全号,机构可以通过这个查到个人以往的非常详细的信用记录。


当然中国的好处是zf不会让国内出现大的经济危机,只要不出现大的经济危机,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应该都能按我之前提到的方式被吸收



阅读全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5-17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招行行长马蔚华:三招应对利率市场化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2年05月16日 08:28 我要评论(0)
打印|
字号:
招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三招分别是,发展小微、零售业务和改造流程。

  【《财经》综合报道】据21世纪经济报道,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行长马蔚华在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读书会上表示,招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三招分别是,发展小微、零售业务和改造流程。

  5月14日,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金融脱媒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而中国的金融脱媒才刚开始。

  “去年银行业存款仅增长11.9%,比前十年平均数低8.5个点,贷款也在减少,这是脱媒的表现。”他当天在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读书会上说。

  金融脱媒的另一面是利率市场化。马蔚华说,目前中国只有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仍然受到管制,但在货币紧缩时贷款下限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主要还是存款上限管制。

  “将来利率市场化可能造成利差整体趋紧,但不一定对每家银行都是变小,这取决于银行对资产的定价水平,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在于发展小微企业和小企业客户,虽然风险大,但可通过科学定价来覆盖风险,也可以摆脱银行原来对大企业的依赖。”马蔚华说。

  他还认为,发展零售业务也是必要之举,其中很重要一方面是财富管理,尤其是对理财产品的设计。此外,“中国银行业的管理水平与国外同业相比仍不高,抓住信息科技的机会改造流程、整合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这也是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一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5-2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招行再出招 “生意一卡通”盯紧民生商贷通
理财周报 钟辉 2012-05-21 08:10:39  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
核心提示:风控关键是以评分卡技术控制小授信额度,目前招行小微贷款不良率为0.28%,而民生“商贷通”为0.14%。

眼下,在政策的鼓励下,小微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5月8日,招商银行推出了小微金融创新产品——生意一卡通。把小微金融绑定在一张银行卡上,以零售业务的方式来做小微金融业务。

这款小微金融创新产品“生意一卡通”,正意欲与民生的“商贷通”短兵相接。

以零售方式做小微业务

继民生“商贷通”之后,又一个小微金融创新产品问世。当业内普遍认为招行将以“生意一卡通”来对抗民生的“商贷通”,把小微业务提到战略高度时,招行却表示否认。

“小微业务市场很大,各家银行各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群。对招商银行而言,小微很重要,但并不是全部,只是我们零售业务中一块专业化的业务条线。”招商银行总行零售金融总部常务副总裁刘建军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今年加大小微企业贷款投入,其中一个客观原因是因为房贷萎缩。”

刘建军还透露,招行零售贷款未来的余额结构目标是,房贷40%-50%,小微企业30%-40%,消费贷及其他零售贷款20%。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在马蔚华的战略中,应该在不同时期做不同的事。于是,在银监会支持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后,招行决定重点发展该业务,并把它与招行的优势相结合,以零售的方式做小微业务。

刘建军也表示,招行去年年底把小微企业划归到零售业务条线。

据了解,招行把小微业务划归零售条线是为了区别1000万以上的中小企业业务。

“第一,风险规律不一样,小微企业的风险规律与零售业务更相近;第二,小微企业贷款的作业模式也更适合零售业务,零售业务的趋势是流程化的作业模式;第三,小微企业与零售业务的客户是重叠的。”刘建军如是解释。

此前,招行已经在苏州建立了小企业信贷中心,以事业部制的方式独立做中小企业业务。本次业务调整后,新增的500万以下小微业务由零售银行部做,存量业务和500万以上的中小企业业务则由小企业信贷中心负责。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招商银行早就以个人经营贷款的形式在办理个人名义的小微企业贷款,截至目前,招行零售条线经营的小微贷款余额约1000亿。刘建军透露,到2012年底,招行零售经营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将超过1400亿。

截至2011年底,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商贷通”贷款余额达2325亿,业内预测到2012年底将达到3100亿。

借鉴外资行模式

“在竞争中我们不打价格战,我们的优势是快和灵活。”

招商银行总行零售金融总部常务副总裁刘建军表示:“坦率地说我们借鉴了很多外资银行的模式。”

招行“生意一卡通”是原小微企业创新产品“生意贷”的升级,其基本业务流程是,招行向小微企业主发放一张集融资、结算和生活于一体的银行卡,通过对企业主情况的调查,给该卡一定额度的授信,当担保或企业主的信用情况发生变化时,还可以进行二次授信,该卡兼具信用卡贷款和借记卡存款、支付、结算的功能。

招行“生意一卡通”的快是指,在完成首次授信后,小微企业借款、还款、支付均可以通过电话、网上银行及POS刷卡等电子渠道办理,无需审批,快速到账。灵活则是指,在授信额度内,小微企业可以随借随还“循环使用”,利息按天结算。

风控来自自然人的信用能力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生意一卡通”与“商贷通”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动与柜台、有卡与无卡。

小微企业贷款的难点是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健全,招行“生意一卡通”却避开了这点,通过评估企业主个人资信状况并授信的方式完成。

“这个卡的属性是小微企业主个人的卡,小微企业风险控制的要点是基于自然人的信用能力,而不是基于企业的信用能力,小微企业很多都不规范,它的信息真实性很难保证,但是企业主个人的身份和财产信息是可以真实、准确掌握的。”刘建军表示。

而关键的授信额度的标准,“生意一卡通”则通过调查后由系统标准智能化处理。

“额度主要是根据抵押的财产和自然人评分的情况确定,目前主要以抵押为主,也做一些担保,信用的比较少,对客户熟悉了之后也会提高信用授信评分。”刘建军说。

招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助理赵晓君表示:“这是一种专业的评分卡开发技术,根据很多方面的要素,以及之前的数据积累进行分析,确定最终评分,进一步确定授信额度。”

“这个属于开发评分卡最核心的内容,属于商业机密。”对于评分的具体要素,赵晓君不愿透露,“我只能说是以自然人的属性为主。”

技术控制风险存疑

小微企业贷款具有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那么招行“生意一卡通”的风控是如何设计的呢?

刘建军表示:“解决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提高风险识别技术,就是开发评分卡技术,对企业主自然人的基本属性进行摸底;第二是缓释增信,对于陌生客户,初期增加抵押物;第三是通过定价覆盖风险,目前总体水平是基准利率上浮30%左右。”

也就是说,招行“生意一卡通”风控设计的关键是通过智能技术手段,控制小微企业的授信额度。但是,毕竟技术是人开发的,是否有漏洞,仍待实践检验。

此外,“生意一卡通”还有贷后触发监管设计,定期对抵押物进行重评,发现情况或其他问题立即停用额度。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目前招行500万以下的小微贷款的不良率是0.28%,截至2011年底,民生银行“商贷通”不良率仅为0.14%。

而监管有意把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提高到5%。“监管给银行松绑,我们对此是持欢迎态度的,但我们自己不会一下子就大幅提高不良率的容忍度。”

刘建军说:“不能太激进,如果我们突然放开,会导致操作风险。”

赵晓君则透露,小微贷款当前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很少,1-2年是风险的爆发期,3年以上风险逐渐回落。招行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今后的不良率的容忍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5-29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维赛特财经提供(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招商银行(600036):携手壹基金推公益平台

    ■北京商报
    招商银行(600036)与壹基金日前联合发起"点亮蓝灯"活动.当天,招商银行总部
大厦与美国帝国大厦等1400多座国际地标性建筑一起"点亮蓝灯", 守望关注自闭症
儿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南京,天津,郑州等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一同呼应.
    据了解,今年是招行与壹基金合作的第四年,双方为持卡人进一步推出"小积分,
微慈善"捐款平台.2012年12月31日之前, 持卡人每捐赠500积分,就可为自闭症儿童
换来1个专业辅导课时.招商银行副行长张光华表示, 招商银行今后还将继续积极参
与慈善公益事业,并为慈善事业提供专业平台技术支持,以此影响更多的持卡人和社
会公众参与慈善,关爱社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6-2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招商银行2011年股东会记录
作者: 徐辉
时间: [ 2012-05-31 16:57 ]

原文地址:招商银行2011年股东会记录作者:lslon
今天上午参加了招行2011年度股东会,相比2005年股东会有很大的区别是,个人及私募投资机构发言很多,而公募基金没有发言,并且公募基金的人不多,记得2005年的时候,很多公募基金,而个人等人数相对不多.

会议提问阶段,比预计30分钟超出了20分钟.茶歇大家交流很热闹.林园也来了,还有个朱总,不认识,林园和他很熟.

大家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不良率、增长率、分红率以及回购和以股代息等问题。

针对行业环境的变化,招行主要加强小微来解决利差下降的风险,提高议价能力来提升息差,利差预计会下降到2点几,这个马已经确定,但息差不见的会下降,而且可能会升。

公司在跨境开分行的基本目标是必须赢利,所以,目前的办事处没有转成分行,现在纽约分行今年已经赢利。永隆银行的增长有30%多,和东亚银行(2%)比,很高。

后续可能会在新加坡开分行,以及会关注东南亚市场,付董特别提到工行在海外业务(除香港)已经超过中行。

马看好中国后20年的发展,认为银行还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付董也提到后续十年招行主要还是注重发展,等到发展放缓后,价格低估的时候,公司才会考虑回购股票,目前发展需要资金,公司没有多余资金。

老马建议林园收购西部好资源,林园说买银行,老马立刻提醒不要买小银行,并且表示招行不会开办村镇银行,自己顶住很大压力。招行确实在村镇银行动作很小。

现在招行也开始在二、三线城市开分行,但要等批准。

在问及后续招行能否跑赢CPI时,老马说不可能再有30%以上的增幅了,但十多的增幅应该没有问题,(我就暂定15%左右的增长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6-15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港澳资讯提供 (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公司报道:招商银行(600036)发力企业年金 持续推动二次转型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基于在企业年金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招商银行(600036,)截至2011年末在具有企业年金受托、账户管理以及托管资格的金融机构中均名列前茅。
  “国家致力于建立基本养老保障、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障"三大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业务,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需要。”招商银行养老金金融部负责人对记者说。
  企业年金潜力巨大
  招行人士称,按照目前的发展潜力,未来中国市场企业年金总规模将达1.8万亿美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潜力。
  “2005年8月份,国家劳动和社保部发放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以来,年金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企业年金市场规模3500亿元,年均增速20%。目前,建立年金计划的主要行业已包括金融、航空、烟草、煤炭、交通、能源等。而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并将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招行养老金金融部人士称。
  由于潜力巨大,这一市场成为众多金融机构竞相争逐的目标。招行人士介绍称,企业年金市场是国内唯一一个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有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竞争非常惨烈。“但在其中,招商银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拥有长达十余年账户管理对外服务成功经验的企业年金运营机构。自1998年建立自身企业年金计划起,招商银行已正式开始企业年金运营实践。”招行人士称。
  记者获悉,截至2011年底,在具有企业年金受托业务资格的11家机构市场份额排名中,招商银行排在银行业第三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位;在具有企业年金账户管理资格的16家机构中,市场份额排在前三位的是工行、建行和招行,招行市场份额为8%,为全市场第三位,排名股份制银行第一位。
  此外,截至2011年末,在具有企业年金托管资格的10家机构市场份额对比中,招行排在第四位,市场份额为8.56%。招商银行超越了国有大银行,排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基于这一综合实力,招商银行“金色人生企业年金”近日在《银行家》杂志的评选中在600余份参选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十佳金融产品营销奖”。
  定位高端专业服务商
  招行人士表示,招商银行企业年金业务在金融同业市场屡结硕果,继中标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知名外资银行年金服务商之后,2010年年初以来招商银行连续拿下金融业多家客户的年金服务资格,专业实力再次获得同业认可。
  “基于这些客户基础,对于2011年的目标市场定位,招商银行将重点打造高端、专业的年金服务商形象。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我们受托及辅助受托资产规模279亿元,为4000余家、近128万职工提供企业年金账管服务,企业年金托管运营规模368亿元。”招行养老金金融部人士称。
  上述人士介绍称,近期招行将全新推出“金色人生”系列企业年金集合计划,“辅企业享政策优惠,助员工享美好生活”,这一计划依托于业内一流的投资决策团队,采用受托人与投资管理人分离的国际通行模式,确保资金长期保值增值的同时,维护了投资评价和监督的公平客观性,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
  据悉,该计划包括荣享、尊享、乐享三个产品,并在业内率先推出了自主投资选择和离职转保留功能,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和员工的资金管理需求。
  “这次招行金色人生企业年金在评选中脱颖而出再次说明招行企业年金业务始终走在我国金融创新服务的前列,发挥着养老金融服务转型的排头兵作用,并为招行积极占领未来养老金融市场制高点积蓄力量。”招行养老金金融部负责人称。

【出处】证券时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6-15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港澳资讯提供 (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公司报道:招商银行(600036)举办"钢铁行业离岸高端客户研讨会"
    本报讯 日前,由招商银行(600036,)离岸业务部主办的“招商银行钢铁行业离岸高端客户研讨会”在山东省烟台市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和十家国内知名钢铁企业参加。
  作为中国最早开展离岸业务的银行,招商银行从1989年起积极利用离在岸平台,为中国企业跨境经营提供离在岸、本外币、一站式金融服务。经过23年的发展,招行在离岸存款规模、结算量、利润总额等核心业务指标上排名同业第一,已为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万家跨境经营企业提供离岸金融服务。
  招商银行借助离在岸联动业务平台,满足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进口、钢材出口、境外资源收购、境外股权并购等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结算、融资等金融服务需求。此外,招行善于运用境内外金融市场的不平衡因素,帮助企业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财务绩效。2011年,招行共为26家钢铁企业核准超过25亿美元的授信额度。

【出处】上海金融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6-18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银行人谈银行及银行股投资
作者: 徐辉
时间: [ 2012-06-18 22:58 ]

原文地址:银行人谈银行及银行股投资作者:影子武士
    银行确实是个比较令人纠结的行业,去年还在被骂是暴利行业,今年却又被担心会马上破产,在这之中,我们作为银行人有诸多的无奈,现在这个社会最缺乏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及信任,被骂不需要理由,或者说什么都可以是被骂的理由,就像银行股破净一样。作为一名银行人,希望通过更多的交流,能够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个行业,给银行人多一点理解,也能够更好的理解对银行股的投资。


1、  关于不良贷款:

首先银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银行业整体长期保持高利润低不良本身就不符合经济规律,一定程度的不良贷款是合理的。个人看法,不良贷款大规模爆发的时间点还没到,一般来说贷款逾期需要3-6个月才会进不良,从目前经济环境来看,下行压力仍然不小,那么不良贷款的增长还要继续观察,也许从下半年到明年初,是个比较重要的窗口。

有一些企业不良贷款是正常的,比如说出口行业、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因为行业不景气出现一些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但也有不太正常的,比如一些企业主业不是搞房地产的,前几年盲目多元化去搞房地产开发,而这种企业往往又和民间借贷挂钩,然后突然资金量就断了,比如前段时间的浙江杰邦,就是这类。去年我们内部讨论的时候就说过这个观点,泡沫是滋生危机的源泉,那时候国内市场主要就两个泡沫:房地产、民间借贷,有些企业禁不住暴利的诱惑去搞这两个,而这些企业往往又是最能承受高利率贷款的,你想人家高利贷都能接受了,所以对银行来说很有吸引力,但是一点出事,银行就麻烦了。

另外还有一个担保方式的问题,现在银行内部都在关注保证担保类的贷款,这种方式最怕系统性风险,连锁反应非常厉害,往往是一个企业出问题了,保证人也被连累,或者是保证人出问题了,被保证人就失去了担保,银行也要来追债,就会很糟糕。

如果是有抵押物的,国内大部分抵押物还是房地产,不良贷款是有机会追回来的,不会对银行造成太大的实质性损失,所以不能简单把不良贷款直接作为利润损失,各大银行抵押类的贷款占比一般都在40%以上。



2、  关于银行的风控能力

我个人坚持认为最好的风控是少做高风险的事情,不否认不同的银行在处理类似业务时的风险控制能力是有差异的,比如说以民生为代表的商圈模式、产业链模式,实践中是比较有效的,但这依然不是最核心的,而且其效果也是外部投资者无法精确的进行评估的。等到这个经济下行周期过去以后,用结果来评价或许是最客观。目前如果硬要说做信用贷款的比做保证贷款的风控强,做保证贷款的比做抵押贷款的风控强,我是不太认同的。至于简单的评估银行信贷风险的方法,一般我看银行年报上的几个指标:1、收息率,包括中收转化部分,高风险高收益的常识大体上不会错;2、担保方式,一般来说抵押风险比保证要小;3、贷款的行业分布结构和贷款种类分布结构等。



3、  关于房地产风险

如果房价大幅下跌,也许房贷违约不是最大的问题,不像次贷危机,我们和美国不一样,中国老百姓的家庭资产负债表还算比较健康,除了炒房的,一般自住的不会去断供。真正的危险在于抵押贷款,由于银行大量的贷款都是房地产抵押的,房价下跌会导致抵押物不足值,企业会被要求提供额外担保或者提前还贷,而如果出现银行大规模处置抵押物,会导致房价进一步下跌,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4、  关于利率市场化

按照经济学理论,价格管制并不能完全改变市场真实价格,只是扭曲了市场效率。过去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了,银行高息揽储行为屡禁不止,就是市场的扭曲形态。其实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比如到2011年末,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已经占到了大约存款规模的10%,一些发达地区是接近30%,也就是说已经有大量的银行负债,是以真实的市场价格表现出来的。

目前我们业内看到的利率市场化远远比存款上浮10%这样的政策要来的激烈得多,如果大家了解了会不会对银行股失去信心?呵呵。最近光大银行推出了类活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超过2.5%,甚至3%,在流动性上面几乎完全等同于活期,可以随时取现、刷卡消费,没有交易时间限制,这个利率的上浮是多少呢? 600%以上,活期的流动性和定期的利率。

关于利率市场化后利差究竟是扩大还是缩窄,这里面看的是银行和客户的议价能力的对比,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同样利率市场化,美国和日本的情况就完全不同,比如说行业竞争结构,我一直认为利率管制其实保护的是小银行,而不是四大行,一个寡头垄断的行业,定价权在谁那里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我在6月8日上午写博客,当时四大行加上交行邮储,第一时间上浮利率,但没有到顶,股份制还在观望,而地方性银行基本上一浮到顶,我就预测股份制银行会跟进一浮到顶,现在基本上应验了。

今年以来银行的利差下降,主要是经济环境引起的需求下降,而行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未来我们感觉还有非常多的新鲜事物值得我们去关注,特别是推动改革的政策导向。我相信管理层有自己的政策目标,这个目标不可能是要搞垮银行业,让银行业亏损或者破产,而是希望这个行业更加健康,更好的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我们自己在这个行业里,虽然也知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很多,但是能感觉到银行业越来越向着规范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有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5、  看好哪家银行

首先声明看好的概念,是对未来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还是股价?竞争优势我依然看好四大行,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规模的优势、成本优势、系统性客户的优势和网点网络优势无法撼动,以后可能还要加上一个信用优势。但是规模太大对投资者来说不是好消息,成长空间确实不大了,而且国有银行也有自身的劣势,最明显的就是要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成本,以及行政化管理和市场化竞争之间的矛盾。

股份制里面我没有什么新观点,招商、民生、兴业、浦发是我的主要关注目标,各有看点,从投资角度来说,招商不便宜,太受欢迎是招商的主要问题,市场普遍认为招商的零售业务在利率市场化时代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但我认为这种优势能否更多的体现在收益上还需要继续观察,这属于有预期但是没有兑现的利好,如果未来符合预期,也得不到超额收益,如果预期落空,招商也就是一家平庸的银行,那么目前的股价还要跌30%。但是招商依然是我持有最多的银行,主要原因是我本身做零售出身,对招商更容易理解,招商的零售业务是不易被复制的,假设这是一种优势,那么这种优势的持续性比较强;其次是招商的资金成本比较低,风控也还不错,做傻事的概率小一点;第三是我认为招商有比较好的企业文化。

民生银行是我在去年二季度推荐朋友买的,我自己没有买,我觉得民生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是近几年行业里杀出的一匹黑马,民生确实在体制机制上拥有同等规模股份制银行不具备的优势。大家说民生有狼性文化,从我接触的情况来看确实是,有激情。但是民生业务模式的持续性是不太确定的,小微也好,专业支行也好,事业部制也好,很多银行都在跟进和学习,目前民生的优势还不够稳固,而股价已经反映了民生的利好,并没有反应可能存在的风险或问题,接下去重点关注民生在经济下行周期的风控能力和议价能力。

兴业让我关注的理由有两点,一是兴业同样具备较低的资金成本和低风险偏好的特质,据了解的兴业的贷款准入要求可能比国有银行还严格;二是兴业银行庞大的同业业务规模,显得非常另类。但事实上我不太看得懂兴业的同业业务和表外业务,未来的不确定性比较强,但是如果除去了同业业务的话,兴业就说不上什么特色了,关于兴业银行的情况,希望更了解兴业的博友多多指教。

浦发的看点主要是大家都知道的和中国移动和合作,也就是未来移动金融业务的空间,有传言说中国移动当初第一家找的是招商银行,不管是不是真的,逻辑上有一定道理,因为移动金融的主要对象是零售业务,而浦发却是一家地道的对公银行,这两年看下来移动的入股似乎没有带来太多的变化,也不奇怪,你不会为了方便给手机充值就去开个浦发的账户。如果未来移动金融得到普及,那么在这个领域,中国移动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浦发这几年也说要大力转型零售业务,要努力开设网点,也是为了能够在将来更好的发挥与移动的合作的优势。而浦发目前的股价没有反应出未来可能的利好,所以即便被证明是一家平庸的银行,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了。



6、  未来银行业展望

作为从业者,我自身对银行业的未来持乐观态度,这是一个不断变化创新的,让人充满激情的行业。作为投资者,我也坚定看好这个行业的未来。不过要声明一下,我投资银行股两年时间,目前持有银行股的仓位只有30%,且略有盈利,态度上的乐观和操作上的谨慎并不矛盾,这个需要每位投资者结合自身的情况去选择。



(文中部分内容整理自本人6月18日雪球访谈)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全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6-25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招行马蔚华:利率市场化是个契机
2012年06月25日 17:52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 评论(8)
   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促使银行扩大中小型企业贷款、开发非息业务的契机

    2012年4月3日,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民间金融与银行业的开放”分论坛,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讲话。 陆欣/中新社

相关报道

    标普:利率市场化令中资银行短期阵痛、长期受益
    惠誉警告中国利率市场化风险
    利率市场化突破
    利率市场化发力 商业银行初现差异竞争
    周小川:利率市场化需逐步推进
    马蔚华:降低银行在金融体系的份额
    马蔚华建议民间借贷阳光化

  【财新网】(记者 李昕)从6月份实行差异化降息以来,央行利率市场化的信号明显,银行面临息差缩小,盈利减少的局面。招商银行(600036.SH,3968.HK)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认为,这是促使银行扩大中小型企业贷款、开发非息业务的契机。

  “从未来看肯定是好事。过去在管制的利率下,所有银行一样,没有自己的空间。利率自由化之后,银行必须表现自己的个性,有差异化经营的空间,更适合发挥各自的优势”,马蔚华6月22日在圣彼得堡参加财新论坛接受财新网专访时说。他认为,利率完全市场化尚需8到10年时间。

  马蔚华说,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招行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增加交易收费。招行有负债成本较低,活期存款较多的优势,未来会增加包括主动负债、债券等资金来源。

  为了在利差缩小时保持息差,招行从2009年开始加大对中小企业,包括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通过资产价格保持利率的正常化。”马蔚华说。

  针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较大的问题,他认为,应该设法做到审批的工厂化和批量化,“要是用管理大中型企业的办法来审批中小企业贷款,不是被风险淹没就是成本使之亏损”。

  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经济明显放缓。5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政策性贷款有回潮的可能。与此同时,企业现金流削弱伴随不良贷款的增加。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银行不良贷款率将提高2到3个百分点,银行业整体不良率最高可达5%。

  马蔚华认为,经济放缓时出现不良贷款上升“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经济下行,银行风险上升,这是必然的。这会考验过去的资产管理状况,也考验经济下行时风险管理的能力和艺术,”马蔚华说,“我们不是绝对追求不良率无限放小。一个好的银行应该是在风险和收益间追求平衡。”

  在银行国际化方面,近年来招行举动较多,包括2007年开设纽约分行和2008年收购香港永隆银行。马蔚华坦言,相对于中国公司走出去的步伐,银行提供的服务和本身的国际化水平还远远不够。海外收购和开设分行都是提高银行管理国际化水平的途径。

  “同样的资本金,在中国国内赚钱比哪个国家都多。所以银行国际化不完全是为了赚钱,而是培养自己将来赚钱的能力”,马蔚华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6-25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良贷款来了
本文来源于 财新《新世纪》 2012年第25期 出版日期 2012年06月25日 | 评论(48)
   这是经济增速放缓下的必然结果,亦为2008年信贷狂飙后的苦果,银行业自身能否承担责任?

    2011年8月23日,浙江一家公司厂房内,文件散落一地,里面有一张信用等级证书,上面写着该公司于2004年被一家银行评为AA级客户。

    音频:财新记者张宇哲在央广谈不良贷款

相关报道

    IMF:中国不良贷款可由中央地方分担
    深圳银监局放宽小微企不良贷款容忍度
    建行首席风险官详解不良贷款一升一降
    银监会:2011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
    中金:不良贷款周期将至
    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不良贷款率连续7年低于1%
    截至3月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0.9%

财新《新世纪》 记者 张宇哲 张冰 沈乎 温秀 郑斐


  不期然之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已经悄然回升。不期然中有必然。在完成四大行改制上市以后,中国银行业基本保持了连续近十年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双降。转折发生在2011年底,那时的银行业整体不良资产率不到1%。至少从那时起,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从余额到比率,必将回升,已不再有争议。以西班牙银行业危机前无比健康的财务数据在一夜之间恶变为最新样板,中国银行业的不良,似乎怎么想象都存在可能。

  外界惟一未能达成共识的是,中国的银行业不良资产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和程度再度涌现。悬剑在顶,近几年来,在业绩持续高增长的同时,中国银行股的估值却一蹶不振,甚至出现个别银行股PB(市净率)值接近破1的尴尬场面。

  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在卸任前曾预测,以当下银行业的体量,不良贷款翻番,不良贷款率达到2%左右,是个正常可接受的水平。

  不过,短短几个月,他的这一预言已经在银行业最发达、历史上资产质量最好的浙江省应验了。

  “去年8月总理到温州考察时,当地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仅0.37%,属全国最低。但如今温州的不良率已经接近2%。”浙江银监有关高层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浙江多位银行业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截至今年4月,除了政策性银行,浙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已全面上升。个别大行如建行浙江分行,不良率已骤升至2%。

  工行浙江分行一位人士表示:“估计浙江是前奏,恐怕这一趋势会蔓延到东部整个地区,以及中西部,今年很可能中国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都是双升。”

  不良贷款就这样来了。

  这到底是经济增速放缓下的必然结果,还是2008年信贷狂飙后的苦果?是因地方经济转型不力,还是宏观经济政策不当带来的后遗症?这也许都需要反思。从金融改革的角度,中国银行业自身的行为方式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是否有了质的改变?面对这一轮不良贷款,他们还能在多大程度上免责?

不良骤升

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双双骤升,四大行中,建行浙江分行的情况最严重

  “从去年10月开始,浙江银行业不良率就开始一直上升。到去年底,浙江银行业不良率还是单升,即不良率下降,不良额上升。今年,浙江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都涨得挺快。年初浙江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是0.93%,到5月至少上升了0.5%。”一位工行浙江分行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

  “不良骤升的趋势比较明显。我了解现在各家都挺高的。” 杭州一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一线信贷主管说。

  “在浙的国有银行当中,建行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因为有个别项目显得很突出。总体来看,建行和中行的情况比工行、农行严重。”接近央行浙江分行的人士称。

  来自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建行和中行不良率上升最快,建行最为严重。截至今年4月底,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78%,较去年底上升0.45%;中行不良率0.91%,较去年底上升0.34%;农行和工行不良率分别为0.97%和0.91%,分别较上年末上升了0.06%和0.13%,农行上升最少。

  建行浙江分行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建行浙江分行现在的不良率已经达到2%,不良贷款余额达100亿元。

  股份制银行中,在浙浦发银行、深发展、广发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比较严重。其中广发银行不良率上升最多。股份制银行不良率上升前四名为:广发银行不良率为 2.89%,比上年末上升1.13%;深发展不良率为2%,比上年末上升0.9%;浦发银行不良率1.25%,比上年末上升0.61%;民生银行不良率为1.3%,比上年末上升0.59%。

  在去年8月温州地区爆发金融风波之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出面关照下,大部分银行均将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提高了0.5个-1个百分点,达2%左右。

  多位当地监管人士分析认为,今年浙江银行业不良贷款双升的导火索之一是民间借贷的退潮,融资中介市场出现萎缩。“温州危机之后,现在民间借贷很谨慎。”一位银行人士称。

  “不良贷款为什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升高?”央行温州支行相关负责人士解答,原因是浙江地区民间融资发达,以前企业出现资金缺口,可以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通,垫资、过桥等方式,但是去年以来,民间资金融通开始不活跃。从统计上看,新发生的垫资、民间借贷一直在下降。

  “民间借贷规模明显下降。”温州银监局人士证实。温州金融监管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当前温州民间借贷规模比去年8月缩水30%左右,其中个人借给个人及个人借给企业的融资规模缩水均在50%以上。

  央行温州支行的数据,亦证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大幅回落。自5月开始,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正式向社会公布温州市民间借贷监测利率。根据对4月收集到的600多笔监测样本的综合分析显示,2011年上半年,温州民间借贷利率水平,仅次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为十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借贷风波爆发前的2011年8月,综合利率达到25.4%的峰值。风波发生后,利率逐步下行。

  央行温州支行在温州的140个民间借贷利率监测体系显示,4月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为21.58%,同比下降3.02个百分点。其中直接借贷利率、社会中介利率有所下降,分别为17.75%和 30.4%,同比跌 0.21个和6.34个百分点。

  工行浙江分行人士认为,经济下行期,不良资产处置变困难,一方面资产价格缩水,另一方面地方法院案件受理放慢,因为涉及企业破产、债务重组,影响稳定。“银行只能把不良贷款挂在账上,不良率降不下来。”

危险的运营

2008年后信贷狂飙,企业扩张,主要投资房地产,放弃了实业、产业空心化。最终银行业的风险最大

  财新记者采访获知,鉴于当地不良贷款反弹严重,建行浙江分行已经上收了分支机构的审贷权。建行内部不乏有高层观点认为,浙江的问题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是大环境使然。

  多位当地银行业人士反思了根源:一是浙江民营经济受宏观经济形势杀伤比较厉害。浙江的产业结构主要靠出口,在这种形势下比较脆弱,国外需求下降导致进一步恶化。二是各方面成本都在上涨,浙江是资源小省,从产业高地变成了产业洼地。三是企业主营业务在微利运营,一旦应收款收不回来,会带动一连串资产出现风险。

  “企业主出走,为不良贷款大幅上升的最主要原因。” 在今年一季度末温州召开的温州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温州银监局人士透露,温州因此形成的不良贷款已占全部不良贷款近40%。

  “这次一个总的趋势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多的地方,影响较大,比如温州和台州;而在浙江绍兴,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多、国有企业多,现在看情况稍好一点。”一位接近央行温州支行的人士说。

  建行浙江分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如果跑路的成本不高,示范效应就更强,这已经构成了骗贷行为。”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企业转型不成功,后续资金跟不上,这与整个宏观经济比较疲软有关。

  央行温州支行相关负责人士举例说明,比如一个温州企业实施产业转型的同时又投房地产,如果地产投资出现了资金困难,会直接影响其转型行业的资金投入。如果这个企业同时存在民间借贷,当其房地产业务收益率覆盖不了民间借贷的高利率时,问题就来了。

  “一些企业运营完全靠融资,说难听点就是空手套白狼。”一位当地银行的信贷主管说,我们对企业主说,你经营十几年应该赚钱了,你的钱在哪儿呢?他说,在上海买了一层楼,全都固化了,“资产固化以后很难处置,企业经营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赚来的钱都拿去炒房炒地,一旦资金链断,企业主不得不跑路。这是多么危险的经营格局。”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核心问题是企业前期借钱炒地炒爆了。

  2008年后信贷狂飙,而企业扩张主要是投资房地产,“这背后其实是企业放弃实业、产业空心化的过程。如此看来,最终银行业的风险会最大”。谢国忠对财新记者说。

  浙江银监局前局长杨小苹分析认为,“中国经济转型,主要是中西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浙江中小企业最多,经济结构调整压力最大,这对浙江政府过去引以为豪的‘政府无为、企业自主’是一个反思,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中,政府应如何引导,不能仅仅无为。”

  前述工行浙江分行人士则认为,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意识到产业结构应转型,但这个过程中,“阵痛很痛苦,是要花血本的,谁来埋单?银行吗?”在他看来,从上到下,对经济转型方向并不清晰,并不知道主导行业在哪里,转型企业也多数不是向行业高端、上游发展,而是走向多元化,“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基础工业薄弱、研发力量薄弱,缺少核心技术。”

  “单个小企业贷款几千万元坏账并不可怕,但成片倒就很可怕;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企业会拖累关联担保企业,即便担保企业自身经营正常。”浙江银监局前局长杨小苹称。

担保圈危机

某大行风险部门负责人表示,浙江银行业率先“陷落”的主因,在于企业互保、联保的模式十分普遍

  5月初,位于有中国“皮革之都”之称的浙江海宁,一家知名皮革企业浙江宏昌制革有限公司老板黄健,因为负债近10亿元而跑到加拿大。宏昌制革已经经营了八年,年产值近4亿元。

  浙江一家大行信贷部人士介绍,宏昌制革年销售收入2亿多元,银行贷款八九亿元,至少涉及当地七八家银行,其中涉及建行约2亿多元、工行1亿多元。工行对其发放的1亿多元贷款中,一半是抵押贷款,一半是浙江萧山的一家企业提供的保证贷款。

  所谓保证贷款一般由企业之间对等承担,简称为“互保”。而更多的是企业联保贷款,就是三家或三家以上中小企业,自愿组成担保联合体,其中一家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后,联保体所有成员都需承担还款连带责任。

  某大行风险部门负责人表示,浙江银行业率先“陷落”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互保、联保的模式十分普遍。由于对外担保业被视同为债务,使得一些原本负债率已经居高不下的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一个老板失踪,一堆企业倒掉。”

  所以,当下一些浙江的银行前往企业收贷时,多拿着一张巨大地图,实质就是单个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关联图。比如,最近陷入危机的浙江当地房地产企业天煜建设、中江集团等,正处在一张巨大关联图的核心,涉及60多家企业的互保联保贷款链条,开始被曝光。

  一位当地银行业人士透露,截至6月20日,这次联保波及62家企业,按照每家企业1亿元的担保余额计算,担保的总额大概在60亿元;而按照不良资产处理,这些担保抵押的资产只能够按照三折计算,则银行要损失60%以上。

  一位当地银行人士称,这种近百家企业借款人与担保人互为担保关系,造成担保形同虚设,如果整个行业都出现不景气或者经济下行时,互保和联保会使每个企业都深陷其中,甚至好的企业被坏的企业拖垮,形成大量坏账。

  当地多位互保联保企业主告诉财新记者,“天煜建设破产后,杭州当地的银行对背后的联保企业收贷,影响一批企业。” 一位企业老板透露,多家银行屡次对其抽贷,总额已达数千万元。“结果造成企业还一点,银行收回一点,再也没有新的资金进入。”

  在企业的要求下,5月31日,杭州市政府召集企业和21家银行等机构开始协调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并在6月14日形成了会议纪要。浙江省银监局、金融办,以及银行代表和地方政府,企业均有参与。和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处理类似,会议纪要要求银行对经营状况好的企业不压贷,不抽贷,已收贷的银行要继续放贷,不改变担保形式。如果要查封一些逾期不还贷的企业,要求银行向地方政府通报。知情人士称,会上要求银行之间要在银监局和央行的协调下,不能出现一家银行给企业放贷,另外一家银行向企业收贷的情况。

  地方政府则可以出面协调银行和企业的关系,有条件的可以效仿其他地区成立应急资金,建立资金池,帮助企业转贷渡过危机,也有要求给优质企业做防火墙,防止联保危机烧到优质企业。

  而陷入危机的企业则不得转移资产,要盘活资产引入重组,可以债转股的方式来还本付息。

  杭州政府敦促区政府出面筹措资金帮助企业转贷,其中萧山区筹集5亿元,余杭区出资2亿元。所谓转贷,就是帮助企业还旧借新。

  但是,荣事集团董事长陈贵荣向财新记者表示,余杭区出现了政府帮企业还贷1000多万元的事;但是银行收走贷款后,再不续贷,因此地方政府也不敢盲目出手。

  6月20日,浙江省政府召开电话会议,讨论了最新出现的企业联保圈的风险问题。

银行责任何在

与国外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过于依赖担保,通过担保信用增级而不是分析企业自身的现金流作为还款能力依据,这是银行业自身风险定价能力缺失的体现

  “担保圈害死人,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工行浙江分行一位人士称。

  光大银行一位人士介绍,互保、联保是中国银行业针对中小企业贷款比较常用且重要的方式。按产品分类,一般分为六类,第一类是抵、质押贷款;第二类是共同贷款;第三类是共同联保贷款;第四类是担保公司担保;第五类是其他机构助贷,比如浙江今年推出的保险公司小额贷款保险试点;第六类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但这一类比较少,哪儿有那么多好的中小企业。”他说。

  前述工行人士,援引了2008年之后发生在浙江绍兴的例子。当时绍兴最大企业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停产,后者拥有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PTA(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能力,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严峻、行业不景气和经营管理粗放等综合因素,生产经营出现困难。

  这家企业融资80多亿元,最初涉及8家银行,但后来加上互保、联保企业牵涉32家银行,第一圈互保企业信贷规模仅工行就有60多亿元,到第二圈担保圈企业信贷规模上升至200多亿元。“到最后第五圈担保圈企业信贷规模达1000多亿元。”前述工行人士称。

  为避免系统性风险,绍兴政府强力推动债务重组,由浙江另一大企业浙江远东化纤集团和绍兴国资公司滨海工业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联袂出资15亿元重组了该企业近百亿元银行贷款,担保企业和政府各承担一半债务,并给予企业政策优惠,比如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土地出让金免交等。

  但商业银行对小企业在概念上仍相当模糊,“一家银行给它贷款3000万元,十家银行就三四亿元了。小企业融资总量至少应控制在1亿元之内。这么大的融资量,还是小企业吗?”一位银行业人士反问。“融资规模一大,抵押品肯定不足,企业就开始互保,实质上是信用贷款,但银行对企业信用的分析测评又根本不到位。”

  2011年10月温州发生金融风波之后,浙江在当地试点1000家企业信用贷款,2011年信用贷款新增规模34亿元,新增1952户。“额度还比较小,但能否推得开还难说。”浙江银监局人士称。

  “中国信贷体系的问题,连锁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建行浙江分行人士亦称。通过担保信用增级而不是分析企业自身的现金流作为还款能力依据,是银行业自身风险定价能力缺失。

  他认为,中国的信贷制度设计问题重重。比如,还款之后才能续借,而信用贷款是设置条件的,信用等级达到多少才能放贷,而且要有抵押品,一来无抵押银行不放心,银行不愿意承担风险;二来,客户经理可以免责。“担保抵押文化改不了,银行与当铺何异?”

  “国外银行业放贷主要是信用贷款,看每笔业务的还款来源是否确定,如果风险高就定价高,每笔资金用途全程跟踪。中国的银行不可能全程跟踪、能力跟不上,因为业务量太大了,都依赖银行贷款,间接融资规模大,一年业务量几十万笔。”上述建行浙江分行人士称。

  一位担保业资深人士对此质疑,银行不能总是以风险由担保公司承担为由,忽视必要的贷前审查,这些工作本应银行来做,是否落实了贷前审查、贷后监管及资金流向管理?

  一位银行业监管者直言,当前国内银行业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多数银行都是靠天吃饭,宏观经济形势好,他就好;经济形势一旦恶化,银行资产质量也首当其冲。而资产质量的好坏,很少体现出管理能力的差别。

过度信贷恶果

“企业都被宠坏了,当初获得信贷特别容易。特别在2008年-2009年,搞块地就能赚钱”

  卷入前述互保链风波的一个企业主表示,2008年,当地的银行暗示各个企业,说现在贷款容易,结果企业贷来款进行投资。但是,后来突然贷款一紧,很多企业就受不了。

  杭州银行一位中层也指出,江浙一带很多中型企业早已过度信贷。该地区本身在中小企业的贷款竞争就很激烈,银行放松了保证担保的条件。

  广发银行一位中层指出,企业拿到贷款资金,经济上行期时,为逐利放弃实业而置业,通过固定资产的升值,扩大使用杠杆规模。

  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认为,由于长三角一直以来被认为经济发展好、信用度高的地区。银行一直以来的风险审核保持着适度放松惯性,而忽略了适时调整和适应。目前经济处于下行期,固定资产估价相应下调且并不容易处置变现。

  “企业都被宠坏了,获得信贷特别容易。特别在2008年-2009年,搞块地就能赚钱,有块土地一定能贷到钱,后来才发现,原来盖好了也有卖不掉的可能。”前述信贷部门主管称,过度融资、集中性融资风险很大,钱多就不审慎。

  他介绍,大面积发生不良贷款的情况并不常见。除非企业经营情况已经差到连利息都偿还困难,或者筹集不到过桥资金。另外,银行有意压缩贷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

  一位国有大行的客户经理坦承,事实上银行有很多方法遏制不良贷款的发生。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借新还旧。具体操作是,当一笔贷款到期时,只要企业从其他地方拆借过桥资金还款,银行在第二天又重新发放新的同等额度的贷款。企业只需要按期支付贷款利息。

  不过,前述一线信贷主管认为,信贷的泡沫是存在的,企业还行的时候争着贷,一旦有危机比谁跑的都快。

  例如位于中国杭州的浙江虎牌控股,创始于1951年5月,产业涉足低压电器等产业。下辖全资(控股)企业15家,对外投资(参股)企业10家。集团总资产35亿元。

  2010年11月,虎牌以7.98亿元收购浙江省电力公司下属企业浙江宏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据相关人士透露,虎牌用于收购的7.98亿元资金,有3.82亿元来自于浙商银行的专项并购贷款,但是虎牌未能将宏发能源名下的六套房产以及名下的两个合资公司的股权抵押给浙商银行。

  由于抵押未到位,2011年4月左右,浙商银行撤走资金1.32亿元,剩余2.5亿元。随后为了完成收购,虎牌控股通过股东募集资金,完成了收购。

  由于宏发能源在浙商银行的4000万贷款于2012年5月6日逾期,加上被浙商银行撤走1.32亿元资金的消息在当地散布,以及卷入天煜建设互保圈,虎牌控股被多家银行追贷,资金趋紧。

  荣事集团一位高管认为,前述互保链风波涉及的互保企业,有的今年业务订单已达2亿元,如果因为银行收贷导致企业破产,恢复就需要五年乃至更长。

  “银行大多只想着自己如何从这个危机中脱身,一旦出现系统风险,恐怕四分之一的银行才会幸免。”该高管称。

  “这次风波是2008年贷款放松又收紧造成的后遗症,走到最后没人能脱身,也会波及到实体经济。”荣事集团一位高管认为,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当年的盲目投资受到了宏观政策的鼓励,互保则是银行要求的一种模式。

  社科院重点金融研究室主任刘煜辉认为,高强度的产能扩展和多元化规划使得企业财务表上资产出现长期化倾向。地方政府普遍以矿权、土地和巨额的财政补贴换这些企业的产业投资扩张,企业尽可能做大营收,是为了累积更多与地方政府谈判的筹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7-12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化桥:我们小贷行业的人们很嫉妒他们
作者: 云飞雨扬
时间: [ 2012-07-11 13:19 ]

张化桥:中国只有加息,才能减息!


来源:雪球

作者:天天有进步

地址:http://xueqiu.com/8678879518/21989166



-昨天在美国富瑞投资银行 Jefferies 研讨会的演讲 (英文演讲稿已经刊登。下面是提问环节。)(1)某基金经理提问:张先生,最近几个月,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减息。凭你在广州的基层经验,中小企业看到好处了吗?张化桥答:很遗憾,完全没有。中国有两个信贷市场:一是为国企和大民...展开
-昨天在美国富瑞投资银行 Jefferies 研讨会的演讲
(英文演讲稿已经刊登。下面是提问环节。)
(1)某基金经理提问:张先生,最近几个月,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减息。凭你在广州的基层经验,中小企业看到好处了吗?

张化桥答:很遗憾,完全没有。中国有两个信贷市场:一是为国企和大民企服务的,二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的过度监管在两者之间筑起了一条大坝,中间偶有裂缝,但那是小打小闹。人民银行的动作主要影响前者,不影响后者。今天,我们草根金融的利率还是很高。我们小额贷款行业的人们不喜欢这种情况的持续,因为高利率必有高风险,而且,这么高的利率对我们的客户的长期发展有致命的打击。

一般人都认为,我们小额贷款行业的繁荣是因为过去几年的宏观调控。你错了!我们的繁荣是因为银行弯不下腰来。这是社会分红的问题。这是专业化的问题。即使2009年中国政府打开水闸,水漫金山的时候,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也没有看到明显好处。水漫金山淹死的是国企和大民企。所以,小额贷款行业与货币政策关系不大。

(2)基金经理提问:张先生,中国政府不是反复强调要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吗?

张化桥答:我相信政府的意图。但是,现在政府的做法与目标是不相符的。我认为,人民银行降低利率会恶化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和大民企的不平等竞争地位。大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了,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没有变化,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你想想那个可怕的大坝!

(3)基金经理:那你认为政府应该怎么做,才能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张化桥答:我认为,人民银行必须加息,才能真正减息。什么意思?大量的国企和大民企根本不需要钱。他们有些常年在资金池里浸泡着。低利率鼓励他们投资更多低效率的项目,浪费宝贵的资金,加剧全社会的资金短缺。所以中小企业就只好付出高息。换句话说,中小企业的高利息负担是国企和大民企的低利率所导致的。

市场上有一个均衡利率。有人享受了特权(即,低利率),那么必然要有人买单(即,高利率和资金短缺)。就这么简单。如果政府真的想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它就必须大幅提高基准利率。这样可以迫使特权阶层放弃一些低质量的投资项目,同时加大存款。社会资金充裕了,就慢慢流到了中小企业。这才是中小企业的福音。

(3)基金经理:张先生,你讲的有点道理。你能说服人民银行吗?

张化桥答:我人微言轻,并不奢望说服任何人。不过你问我,我就直言。我的道理不高深。大家应该懂得。

最近,有些人大代表建议禁止地方政府发债。我完全赞同。中国的地方政府就像7岁的小孩子。你让他照看 Häagen-Dazs 冰激凌商店,并且告诉他,偶尔也可以吃一点。等他胖得象个小猪了,你做父母的怎么办?

其实,地方政府在商界的干预已经过多,恶果已经十分严重。我们很多好端端的公务员不幸落水,让人痛心疾首。我一个朋友之子,当处长不久,就落水了。我看着他长大的,知书达礼。可惜。

地方政府已经有很多诡计避开中央不准他们为地方融资平台担保的政策(比如通过BOT或股权回购)。国企的膨胀导致不平等竞争,恶化营商环境,毒害意志力薄弱的官员。

(4)基金经理提问:张先生,你刚才的演讲让我们觉得政府对小额贷款行业的监管可以用"五花大绑"来形容。(哄堂大笑。)那我问你,你为什么不换个行业呢?

张化桥答:刚才你的形容很恰当。不过,我笑不起来。这是一个不幸的状况。受害者众。为什么我不转行?两个原因:一是,我看别的行业也是"五花大绑"。
二是,我想锻炼身体。

(5)基金经理提问:换个话题。你怎样看待利率自由化,以及减息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张化桥答:在这个问题上,我完全不同意市场上多数人的看法。我认为,中国的利率基本上已经自由化,除了居民存款利率以外。未来几年,大家别指望人民银行完全放开居民存款利率,因为政府不相信银行的自律。企业存款的利率已经有些自由(大额存款可以就利率进行谈判)。而且,任何银行在放宽利率上,已经有很多灵活性。官方的限制没有多少实际用处。

最近几个月,人民银行减息,很多人认为,银行的利息差会因此收窄。我不同意。其实,银行可以很容易把贷款利率向上浮动30%,50%甚至120%(只要他们愿意)。这样既合法合规,客户也无法抵抗。我看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在未来几年的利润上升幅度会大大超过市场预期。他们发放的中小贷款既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利率又很高。我们小贷行业的人们很嫉妒他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7-1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招商银行刘加隆:四大趋势决定信用卡增长空间
(2012-07-14 20:54:43)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银行业
零售业务被业内认为是国内银行的下一个战场,而信用卡正是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产品之一。在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刘加隆看来,目前信用卡在银行盈利部门中排名靠后,但是城市化、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革新让信用卡拥有广阔的空间。

  刘加隆同时提到,国内信用卡盈利模式中,商户回佣率低和过分倚重消费贷款,可能会对银行业务的稳定性带来伤害。

  商业模式稳定性差

  《财商》:中国信用卡商业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刘加隆:中国信用卡的商业模式,和其他国家都不一样,回佣率比较低。所以中国信用卡业务比较重视两点,一是消费贷款业务,二是交叉销售。

  这导致银行偏重消费信贷,而过于偏重消费信贷会导致结构失衡,出现大的经济波动时业务的稳定性就比较差。

  国外信用卡早期是“三条腿”的结构——年费、回佣、消费信贷。近年来,年费逐步下降,但后两项一直保持平衡。

  《财商》:信用卡分期付款模式为何比信用卡循环借款利率更低?

  刘加隆:因为在分期付款中商户会为银行提供一部分财务来源,银行起渠道作用,引导持卡人到商户消费,所以银行才能提供更低的利率。

  四大趋势

  《财商》:目前很多银行提出向零售银行转型,从国外看,信用卡又是零售中最重要的产品,你怎么看国内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增长空间?

  刘加隆:目前的情况是,从ROA(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信用卡部门在主要盈利部门里排在最后几位。盈利能力相比公司业务仍然有很大差距。

  不过有几个宏观趋势值得注意:一是城市化进程,中国目前城市化率是45%~50%左右,要真正达到城市化率70%,还有20个百分点。

  二是消费驱动,中国目前消费占GDP的比重35%不到(编者注:消费占GDP比重数据业内分歧较大,最高的估算为57%),成熟经济体消费占比普遍在60%左右。

  三是价值观的变化,70后、80后、90后的价值观有很大不同,年轻人更敢更愿意消费。

  四是技术变化,这让很多原来无法做到的事情变成现实,降低了成本。

  信用卡是高效的小额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它解决了年轻人无钱消费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消费。以上四个趋势决定了信用卡整个业务有很大增长空间。

  当然,每个银行对于零售业务的定位有所不同,一些银行的公司业务占大头,但是利率市场化首先打击的就是公司业务。而像招行2003年就定下了零售为主的战略。

  《财商》:第三方支付和网络P2P贷款等新兴产业对信用卡行业的影响有哪些?

  刘加隆:最大的变化是,以前不干这行的人都加入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业没有闲着,努力跟上技术进步的脚步,比如信用卡也开始互联网化,我们的新持卡人中90%客户使用电子账单,适应持卡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0年来我们对客户的理解也有很多变化,比如经过调查发现中产阶层更注重家庭生活,我们首先理解这种价值观的迁移,也在推动和鼓励这样的价值观。

  《财商》:经济下滑对信用卡业务影响大吗?

  刘加隆:高端持卡人受到的影响不大,他们的增长在旅游、健康、运动方面的消费。受影响比较大的是年轻客户,针对这些客户我们会适当增加对他们的消费贷款,来缓解消费下滑造成的压力。

  《财商》:招商银行在信用卡领域最成功的创造是什么?

  刘加隆:个人觉得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是信用卡消费的短信即时提醒,这在全世界是第一家。

  这加大了信用卡支付的安全性。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刚刚在上海消费了一次,10分钟后他又在北京消费了一次,银行系统会把这个交易认为是异常交易,会马上询问客户是否其本人的交易。

  但并非每笔异常交易银行都能监测到,所以我们用短信把交易记录通知客户,一旦出现异常,客户就可以直接和银行联系。

  对于我们来说,这还不仅是安全性那么简单。这种服务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2-7-16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维赛特财经提供(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招商银行(600036):与机构密月结束,卖方沉默买方狂抛

    ■理财周报
    在二级市场上,招商银行(600036)从最受投资机构欢迎的银行,到被慌不择路的
基金公司集体抛出,只用了一天时间.
    7月5日,央行宣布不对称降息.
    7月6日,招行跳空以10.61元开盘,最终以10.57元收盘,最引人注目的是,当天成
交量高达1218602手,成交额达到12.8亿元,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7月9日,招行继续狂泻,盘中最低价逼近10.02元,创下6年来的新低.而当日成交
量也再创新高,达到1347895手,成交额达到13.8亿元.
    对于一只前十大股东持有40%流通A股, 188只基金持股比例超过12%的大盘股来
说,这样的盘面表现只有一个可能:基金们慌不择路抛售,甚至不惜砸盘.
    基金恐慌,令招商银行成为近一段时间来市场表现最差的银行股,7月6日以来一
周跌幅达到6.3%.
    令人惊讶的是,大部分卖方机构对此选择了公开沉默,几乎没有卖方机构对此发
表公开意见.
    而市场上流传的说法,则包括招商局中国基金抛售招商银行套现1.3亿元和招商
银行350亿元的A+H配股方案实施在即.
    但是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 招商银行暴跌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因为自7月5日起,
包括瑞银在内几家有影响力的卖方机构,均私下对自己的客户发出警告,认为招商银
行短期贷款较多,短期内息差减少的影响就会显现出来,将引起中期业绩严重低于预
期.
    "只要在降息周期内,这个股票就不会再有什么机会了."一位分析师说.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 国内一些卖方机构已经跟风,可能降低对招行的评级,或
者给自己的客户"打招呼".
    招行与机构的蜜月已经结束.但是招行管理层无法回避的尴尬是,其350亿元的A
+H配股方案,最迟将在三季度实施,否则批文即将过期.
    瑞银发声,机构紧张连锁反应
    在过去的几年中, 招商银行一直享受着银行业少见的青睐.任何一家基金公司,
当提到银行板块时,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600016),几乎都成为首选.
    当时大部分机构的理由是:零售业务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
,能够有较高议价能力,维持较好的盈利能力.
    2011年,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招商银行都维持着基金持股第一大公司待遇.只
是由于消费类股票上涨,2012年一季度将此宝座拱手让给贵州茅台(600519).截至20
12年一季度末,190只基金持有共计招商银行257.99亿元.
    这个数字,超过了全市场基金持有的深发展,交通银行(601328),工商银行(6013
98),华夏银行(600015),北京银行(601169),建设银行(601939),农业银行(601288),
南京银行(601009), 中国银行(601988),中信银行(601998),宁波银行(002142)11家
银行资产之和.
    在这样的背书下, 招商银行也一直享有在A股银行业相对较高的市盈率待遇,从
未担忧过像其他银行一样,出现"破净"问题.
    在6月8日第一次降息之后,还有大量卖方维持对招商银行的支持,认为长期来看
,招行竞争力毋庸置疑.
    7月5日央行宣布降息后,仍有一些卖方机构,将招行列入自己向客户推荐的名单
中,其中包括中信证券(600030).
    而业内另一大佬,中金公司毛军华则坚定认为,银行股三季度仍有转守为攻机会
,非对称降息并不会对银行利润有太大影响.
    但是,另一种担忧同时在市场升起.
    "我们的总体策略就是卖出银行股, 因为接下来将是降息周期,年底之前可能还
会有一次降息, 银行利润肯定会下降."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出身的基金经理向理财周
报记者表示.此前他所在公司数家基金均持有招商银行.
    令几家买方机构重视的是,瑞银证券分析师励雅敏提出,连续降息对银行利润的
影响毋庸置疑,应该从资产角度关心影响何时体现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中.
    她的逻辑是:连续非对称降息引起银行息差缩小, 尤其是贷款利率下降明显.对
于中长期贷款而言,利率调整一般会有时滞,也就是说,2013年才进行调整,因此大部
分银行会在2013年的报表中体现出降息对他们的影响.
    而对于短期贷款而言,一般当期银行就会做出调整.
    而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们很快发现,招行的短期贷款占比过高.
    据招商银行2011年年报显示,从期限结构看,2011年短期贷款平均余额6,568.21
亿元, 利息收入442.26亿元,平均收益率6.73%;中长期贷款平均余额7,866.51亿元,
利息收入457.77亿元,平均收益率5.82%.
    机构间的传言是,由于今年的特殊放贷情况,招行上半年的短期贷款可能进一步
大幅增加.因此在三季报甚至年报中,招商可能就会出现增长低于预期的情况.
    而在连续两天放量大跌之后, 这一观点几乎已经成为基金经理们看待招行股票
的标准答案.多家基金公司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自己已经卖出一部分招行或者正在
卖.
    理财周报记者试图就此与招商银行沟通,但投资者关系部门电话无人接听.
    三季度强行配股
    令招商银行尴尬的是,这一轮基金出走,有可能影响其即将进行的配股计划.
    2012年4月6日,招行公告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了公司的A股配股申请.意味着3
50亿元A+H配股箭在弦上.
    在银行股不断下跌的压力下, 这一计划市场一直争议极大.7月6日,招商局中国
基金宣布减持了招行A股,更是加剧了市场的担心:大部分分析认为,招商局中国基金
是没有资金参与配股,才会大幅减持.
    "如果二季度他们做,我们其实是会参加的."一位基金经理表示:"毕竟长期来看
公司没什么问题,我们也有这个资金,正好也可以摊低成本.如果我们不认可再融资,
那去年他们打算配股的时候我们就走了.但是现在我们要整个把银行的仓位降下来,
对于要配股的公司就会更谨慎."
    而投行业界则公认, 今年以来H股市道惨淡,此前中国多家大机构融资计划均遭
到冷遇,发行失败可能性很大.这也是招行A+H,人保H股和光大银行(601818)H股都不
断延期的最重要原因.
    "银监会给招行的批文是去年10月给的,所以三季度招行肯定需要完成配股."一
位分析师表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8 13:07 , Processed in 0.08036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