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4-1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29 richardwp 的帖子

中集以前把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计价,从今年要按市场公允价格计算,盈余一次性计入资本公积金,就是净资产。明年股权盈利可能会计入非经常损益,就是每股盈余,但也就是可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7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07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前5位
 1.  000039
 2   600009
 3   中国铝业
    4   600036
   5    60001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  
发布时间: 2007-04-17 07:44 字体:     







  (图1)2007年度公司治理评价综合得分及各部分得分
  (图2)100强公司主要股东股份比例分布区间

● 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公司治理自身的问题并没有因全流通而迎刃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国有股权的商业化运作仍然障碍重重

  ● 在我国,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曾经是或仍然是集团公司的一部分,关联交易普遍存在 在实际的公司治理运作中,股东权利保护和股东大会建设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展

  ● 未来几年之内,改进中国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都在于“执行”,在于一些新的公司治理最佳实践的落实和推广,而不是法规和原则规定上的进一步“提高标准”

  ● 企业间治理水平差异逐年加大,市场力量开始发挥作用;需要逐步提高企业自主改进公司治理的活动空间

  ● “交易所”和“金融机构”在改进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明显,需要加强;“国有垄断地位”明显阻碍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需要破除

  前言

  从2006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正式实施。“两法”的实施,为改善公司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国证监会先后制定了《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等与上述法律实施相配套的数十件行政法规,对资本市场法律规则体系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清理和重构。

  股权分置改革重构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础制度,对上市公司和股东的行为模式、监管体制、资本市场的运作和市场的操作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上市公司的经营目标真正转为股东价值最大化。

  2006年,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型国有公司董事会的试点工作逐步展开,对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性进行了新的尝试,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奠定了制度基础。

  数据与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1、中国上市公司100强的基本特征

  从行业分布上看,样本公司分属于29个行业,其中,金融行业13家,钢铁行业10家,交通设施行业10家,酿酒食品行业9家,电力行业8家,运输物流行业6家,其余23个行业有44家。在地域分布上,北京有22家,上海有18家,广东有16家,山东8家,占到了样本公司的64%。

  100家样本公司总市值占同期沪、深、H股总市值的59%。虽然与2005年、2006年相比,此次选择标准的变化带来了“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入选企业名单的变化,但是他们作为中国上市公司大企业代表性群体的特征依然没有改变。

  从中国上市公司百强的上市地看,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了中国比较大的上市公司,百强中占了59家,(与前两个年度不同,本年度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者视为内地上市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有27家,到香港上市的H股有14家。

  2、所有样本公司的总体数据分布状况

  2007年度所有样本公司治理综合得分平均值为62.28分,最低分45.13,最高分75.35,中位数为63.12,说明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仍处于中等水平。

  2007年度所有样本公司

  综合得分分布区间

  ■

  如果把上述分值区域平均分为4个等长区间,则处于从高到低每个区间的公司数分别为20、48、32、10,呈现一定的正态分布特征。

  3、公司治理评价综合得分及各部分得分状况

  本年度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方面相对做的最好,然后依次是“平等对待股东”、“监事会的责任”、“股东权利”和“董事会的责任”,“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与公司治理的最佳实践差距最大(各部分得分见图2)。不考虑“监事会的责任”的得分及排名,可以发现,与前两个年度相比,“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平等对待股东”依然是做的最好的两个方面,“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依然是最差的方面,而“股东权利”的得分超越了“董事会的责任”,与以往相比是一个显著的变化。(见图1)

  (二)分类数据分析

  1、沪深上市与香港上市:沪深上市公司得分稍高,但差异不大

  沪深上市公司综合得分平均值为62.61,香港上市公司综合得分平均值为60.27。(见表1)

  2、金融类与非金融类公司:未发现显著区别

  13家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平均值为63.52;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综合得分平均值为62.09。(见表2)

  3、七大国家控股行业与其他行业公司:国家控股行业得分低

  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国家控股的行业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和航运。本年度样本公司中有22家属于上述行业。这些公司综合得分平均值为59.99,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综合得分平均值为62.93。国家控股行业上市公司的评价得分偏低,且分布区间较窄。(见表3)

  (三)热点问题分析

  1.股权结构与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大股东行为的一个明显改变是开始注重与投资者的关系。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最近的1-2年内,纷纷建立了投资者关系部,由董事会秘书直接负责投资者关系工作。在上市公司100强中,有72家公司在网页上设立了投资者关系专栏,涉及公司治理、公司章程、年报、公司公告等各种信息,以方便读者查阅和问询。

  虽然股权分置改革进展顺利,但上市公司资本社会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截至2006年中期,中国百强上市公司前10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仍然比较集中,其中,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占公司总股本80%以上的有36家,持股比例占60%以上的有86家。100家上市公司中,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在40%以下的只有5家。(见图2)

  股权分置改革主要解决了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问题,使股价和市值成为不同类型股东共同关注的目标,为改善公司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公司治理自身的问题并没有因全流通而迎刃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国有股权的商业化运作仍然障碍重重。全流通环境下,新的治理问题如大股东的市场操纵动机明显增强,这将给市场监管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

  2.关联交易

  在我国,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曾经是或仍然是集团公司的一部分,关联交易普遍存在。在公司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关联交易就成为上市公司转移利润,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渠道。

  在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有六成的公司与其集团公司有母子关系,母公司或控股股东是上市公司的关键供应商。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就应该受到严格的监管,以防止损害股东利益的关联交易。当我们进一步考察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关联交易信息时,发现只有40%的上市公司不仅有明确的关联交易原则,还对所发生的关联交易的信息如关联交易的对象、与上市公司的关系、交易的价格和政策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有60%的公司对关联交易的描述含糊其辞,甚至是遮遮掩掩。

  3. 股东权利及股东大会建设

  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根据证监会的要求,纷纷制定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在实际的公司治理运作中,股东权利保护和股东大会建设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展。在上市公司100强中,90%的公司都扩大了股东会职权范围,69%的上市公司降低了股东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的门槛,66%的上市公司降低了股东提出临时提案的条件。100强中有77家上市公司实行了累积投票制。有76%的公司提供了网络投票,为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提供了便利。但在有关联关系的股东回避表决的问题上,上市公司100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有55%的上市公司在对关联交易表决时,关联股东回避表决,但仍有45%的上市公司的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

  股东在公司重大事项表决权和在董事、监事和独立董事提名权的问题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仍有较大的改进余地。《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过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从调查的结果看,仍有42%的上市公司没有落实股东大会对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在股东对公司的董事、监事和独立董事的提名权方面,国际普遍的做法是,单独或合并持有3%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可以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董事或监事候选人;单独或合并持有1%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按照这一标准衡量上市公司100强,绝大部分都设立了更高的门槛。只有21家公司符合要求。

  专题分析:董事会的运作与高管激励

  1.董事会:管理参与度还很浅,实质作用尚待发挥

  (1)董事会构成基本规范,但会议次数及出席率均有待提高

  100家样本企业竟然囊括了中国《公司法》所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5到19人之间的全部数字,看来对这个问题中国企业还是比较费心思的。这100家企业董事会的平均规模是11.45人,比全体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平均规模(9-10人)要高一些,这反映出了它们资产规模大的因素。不过要是相比美国公司的资产规模和其董事会规模来说,可以说这些公司的董事会规模还是有些偏大。(见表4)

  中国百强上市公司平均的董事会会议次数为一年7.99次,董事的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88%。两次董事会会议之间的间隔时间为一个半月,与基本每个月一次的国际领先企业中最为常见的董事会会议频率规范还有相当的距离。正常参与类型的董事会(会议频率在10-12次)和深度参与类型的董事会(会议频率在13次及以上)合计比例为24.2%。(见表5)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董事每年出席董事会会议的比率不能低于75%,低于75%的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则“明显”属于没有尽到董事的勤勉责任。可是中国的百强上市公司中,竟然有8.7%的董事会会议出席率是低于75%的。(见表6)

  (2)董事会的委员会:信息披露不充分,实际运作不到位

  按照有关法规和上市规则的要求,我们评估范围内的公司董事会都应该设立审计和薪酬等下属委员会,但是我们从公司年报、网站、章程等各种可得资料中,难以确认所有公司都实际设立了这些委员会。就我们确切得到的信息来统计,这100家公司中,共有74家设立了董事会的下属委员会,委员会数量最少的是1个,最多的是7个,平均为3.41个。(见表7、表8)

  包括董事会委员会状态在内的整个董事会作用的不到位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不充分,可以说是中国公司治理中的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在我们调查的这100家公司中,不仅没有一家年报中有单独的董事会委员会报告,而且,就是董事会委员会的总体状态,如其数量、人员组成和会议次数等基本信息也都是只有少数企业有相对详细和具体一点的披露。在这个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上的薄弱状态,可能与中国百强上市公司目前仍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状态有关,但与我们对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基本原则的认识偏差和理解不充分也有关。在其背后,也许有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方面的深层原因。

  2.高管薪酬:水平很高、差距不小,有效激励机制欠缺

  高管薪酬可以说是与董事会建设意义同样重大的公司治理问题。如果把公司治理理解为激励与约束两个方面,董事会建设主要强调约束方面的话,高管薪酬则主要是一个激励方面的问题。薪酬激励的方向正确,高管行为就自然会往正确的方向转变。可惜的是,中国公司在这方面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跟董事会运作方面的差距同样巨大。我们所说的不是薪酬水平上的差距,而是薪酬给付机制、给付方式和规则上的差距。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员工平均工资水平,中国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已经不低,甚至可以说相对已经很高了。(见表9、表10、表11)

  从分组数据来看,百强上市公司之间在高管报酬上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趋势。无论董事人均报酬的分布,还是独立董事人均报酬的分布,都呈现出了一种“驼峰分布”形态,而非正态分布形态。董事报酬的两个密集区间是5—10万元和25万元以上,分别有25.3%和28.4%的公司处在这两个区间。独立董事报酬分布的驼峰形态不像董事报酬那么明显,首先是各有20%多的企业分别处在2万元以下、2—4万元和4—6万元三个区间内,然后是有17%的企业处在10万元以上,处在6—8万元和8—10万元之间的企业相对较少。

  高管薪酬,甚至独立董事报酬上所出现的这种“两极分化”态势,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业绩之间的差异,以及公司业绩与高管报酬之间的相关性。但是,在我们调查的这100家公司中,却只有9家企业真正施行了股权激励措施激励高管层。80家企业根本没有有关股权激励方面的任何信息,11家企业表示了要实施股权激励措施,但是未见具体计划和实际行动。

  薪酬工具还没有普遍开始实施的情况下,高管报酬上的差距就已经拉开的很大,这不由得使我们疑惑中国百强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制定规则,其中是否存在真正有效的公司治理因素。这些董事、独立董事和高管们,是在真正给股东创造了价值才得到高额薪酬了,还是那些凭借实际控制权和某种垄断地位,而将更多的报酬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高管薪酬,不在于给多少,而在于如何给”,这是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著名公司治理和公司财务理论家詹森有关高管薪酬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所用的标题。恰恰就是在“如何给”的这一“题目”上,中国百强上市公司的高管报酬行为仍然是非常不清晰,非常令人不满意的。

  表1 2007年度分上市地样本公司综合得分对比

        平均值        最低分        最高分        中位数

沪深    62.61    45.13    75.35    63.32

香港    60.27    45.47    73.62    60.60

  表2 2007年度金融类上市公司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治理综合得分对比

            平均值        最低分        最高分        中位数

金融类     63.52    53.95    73.19    62.90

非金融类    62.09    45.13    75.35    63.12

  表3 2007年度国家控股行业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治理评价综合得分对比

                平均值        最低分        最高分        中位数

国家控股行业    59.99    49.01    71.29    60.59

其他行业        62.93    45.13    75.35    63.12

  表4 董事会的规模与结构(人)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占董事会%

E.16董事会规模            5        19     11.45        

E.19非执行董事人数        3        18     8.77     76.6

E.20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    2        8        3.90     34.1

  表5 董事会会议次数分布

                公司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参与深度分类

4-6次        39     39.4     39.4     走过场的董事会

7-9次        36     36.4     75.8     粗浅参与的董事会

10-12次    14     14.1     89.9     正常参与的董事会

13次及以上    10     10.1     100.0    深度参与的董事会

合计            99     100.0                     

  表6 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分布

                 公司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尽职状态

低于75%        7        8.7        8.7        没有尽职

75%-84%    26     28.3     37.0     基本尽职

85%-94%    33     35.8     72.8     较好尽职

95%及以上     25     27.2     100.0    良好尽职

合计             92     100.0                     

  表7 董事会下设委员会的数量及委员会的人数与会议次数

                             样本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董事会下属各种委员会的数量    74     1        7        3.41

审计委员会的人数             46     3        7        4.04

薪酬委员会的人数             45     3        7        4.47

董事提名委员会的人数         25     3        7        4.92

各种委员会合计的会议次数     29     2        28     6.93

  此研究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公司治理中心、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和甫瀚管理咨询公司组成的课题组共同完成。课题组负责人:鲁桐;课题组成员:鲁桐、徐晓平、李维刚、仲继银、孔杰、宋彭旭等;报告执笔人:鲁桐、仲继银、孔杰。

  表8 董事会下设委员会个数的分布情况

             企业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下设委员会数量状态

1-2个     13     17.6     17.6     严重不足

3个         30     40.5     58.1     略有不足

4个         18     24.3     82.4     比较合适

5个及以上    13     17.6     100.0    合适

合计         74     100.0                     

  表9 分上市地的董事和独立董事平均报酬 (万元)

  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20强

  表11 分上市地的独立董事人均报酬分组(企业数;个)

        董事人均报酬    总计为100    独董人均报酬    总计为100

香港    54.57     258.25    19.27     281.30

深圳    16.83     79.62     5.58        81.46

上海    14.69     69.53     4.50        65.62

总计    21.13     100.00    6.85        100.00

        2万以下    2—4万    4—6万    6—8万    8—10万    10万以上    总计

香港                                        1                        12         13

深圳    10        6         5         3         2            1            27

上海    13        13        18        6         1            3            54

总计    23        19        23        10        3            16         94

  表10 分上市地的董事人均报酬分组(企业数:个)

        5万以下    5—10万    10—15万    15—20万    20—25万    25万以上    总计

香港                                             2                             12         14

深圳    3         8            6             2                             6            25

上海    10        16         11            7             3             9            56

总计    13        24         17            11            3             27         95

排名    公司名称                            上市地及股票代码

1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     深000039

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沪600019

3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港2600

4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沪600036

5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沪600012

6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沪600664

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深000063

8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000002

9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沪600688

10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沪600016

11    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             深000898

12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港2318

13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沪600548

14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沪600000

15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沪600377

16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港2328

17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深000825

18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沪600005

19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港1919

20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沪600456

  总结与政策建议

  1. 从原则到落实需要时间,下一步改进的关键环节在于“执行”

  结合我们对“三会”的实际运作和高管激励状况的具体分析,可以很有把握地说,这一年来中国公司治理实际行为上的改进要远比有关法律规范方面的进步小的多。把更高标准的公司治理从法规和原则落实到实际行为,可能需要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学习、适应与调整过程。可能未来几年之内,改进中国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都在于“执行”,在于一些新的公司治理最佳实践的落实和推广,而不是法规和原则规定上的进一步“提高标准”。

  2. 企业间治理水平差异逐年加大,市场力量开始发挥作用;需要逐步提高企业自主改进公司治理的活动空间

  百强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的水平上,已经呈现出如此明显的差距扩大化趋势,充分表明经过多年的监管努力、法规完善和学习理解之后,市场力量和企业自主性的力量,开始在提升中国的公司治理水平上发挥作用了。

  这一趋势意味着,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提升逐渐在从一种完全是迫于监管压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转变为一定程度上源自市场压力的、企业自主性的“诱导性制度变迁”过程。认识到这样一种趋势的存在之后,我们要相应地调整今后改进公司治理的“政策基调”,不必再过分依赖强制性的具体措施和治理机制安排,逐步增加示范性和可择性的制度安排。清理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和法规中一些僵硬的已经不合时宜的教条框框,给企业自主性的公司治理改进和创新行为留出更多空间。有关立法和监管机构,也要在其作为“防止、限制和指令”者的同时,担负起保驾护航的角色。

  3. “交易所”和“金融机构”在改进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明显,需要加强;“国有垄断地位”明显阻碍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需要破除

  尽管香港联交所的总体监管水平明显比沪深交易所要高,但是由于我们的评估对象基本都是国有大盘股,这些公司的最高层运作实质都是归属中央管理,上市地的影响有限。就沪深两市之间公司治理水平差异也很小来说,原因很明显是他们的上市规则及监管标准本身没有多少差异,基本都只是一个中国证监会的“下属执行机构”,而不是一个真正自律性的组织,规则制定权力和自主运作空间都很小。国际资本市场上,公司治理水平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由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所推动的。而中国目前的证券市场管理“中央集权”度太高,窒息了交易所本应有的更为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逐步放松“中央管制”,增加交易所之间的竞争,让交易所在竞争中提供出更好的“公司治理监管服务”。

  另一个在发达国家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中国的公司治理中却是至今仍然无足轻重的角色就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系统中之所以至关重要,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自身的治理是否良好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安全,另一方面就是它们的业务中所自然蕴涵着的对其他各种社会经济单位“现金流”的监控。金融业这些重任的有效承担,需要以其自身健康和良好的公司治理为基础。可是,在我们本年度的评估中,13家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总体治理水平并不比非金融类企业高多少(百分制规则下高1分)。健全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并大幅度提高其治理水平,可以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绝不能想当然地以为把银行搞上市了,其公司治理水平就自然提高了,“改进银行公司治理”的任务就算大功告成了。事实是,这只能算是一个开始,继续改进的路途还很遥远。

  在我们的多种分类比较中,公司治理水平差异显著性最大的是“国有垄断性行业”企业和其他行业企业。22家属于国家要控股的七大行业中的企业,治理水平平均分比这些行业以外的企业低3分。最高分低于其他行业,最低分高于其他行业,也显示出这些行业内企业同受较强的“国有属性”控制而表现不会“太坏”,又同享较高的“国有垄断”好处,缺乏市场压力,而不会积极改进,难于表现“太好”。应该说,这几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拥有“国有垄断地位”的企业,治理水平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相比于非国有和非垄断行业中那些较为优秀企业的进步还是落后的,相比于市场的要求就更是差的太远。更有效率地配置国有资本,降低单体企业中的国有股权比重,以及打破以国有身份进行的行政性的行业垄断,也许不仅仅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公司治理水平的要求,也是提高整个中国经济的竞争质量和运行效率的要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4-17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港湾2006年投资业绩总结——钟兆民


blogbuffett 转载


转自:但斌的BLOG


一. 投资业绩与历史的镜子
  东方港湾2006年中国A股投资取得233%的回报,而同期上证指数上升了130.43%,深圳成指上升了132.17%。2006年上证指数翻番有余,但在中国证券史上,上证指数年度升幅超过100%的年份仅有1991年和1992年,分别为129.41%和166.57%。众所周知,1991-1992年系证券市场起步阶段,当时的指数不像现在的指数那样更具代表性,让我们再翻阅美国资本市场从1899—2006这108年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最大升幅为1915年的81.66%,其次为1933年升幅为63.68%,由此可见2006年我们遇上了资本市场多年难得的良机。
  东方港湾已经连续三年大幅超越市场指数,但据我们对投资历史的了解,持续超越市场指数是十分困难和充满挑战的。让我们看看历史上几位最伟大的价值投资者的投资记录:第一位是巴非特(Warren E. Buffett) 第二位是芒格(Charles Munger) ,第三位是Bill Ruane (Sequoia Fund 红杉基金) , 美国价值型基金的代表, 第四位:Lou Simpson , Berkshire Hathaway 下属GEICO公司的投资经理, 常在巴非特年报中得到表扬。从下列表中可以看到,最杰出的投资经理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无法超越市场平均指数。
  我们再查询国内外共同基金的投资业绩,80%以上的基金经理无法超越指数,我们对历史事实了解得越多,我们的期望会越趋合理。
  尽管我们对长期投资中国充满信心,我们追求年度复合回报15%的决心不变,但我们深知未来充满挑战,矢志追求长期的成就,必定要忍受短期的痛楚。




二. 投资策略—长期投资为何如此难以坚持?
  在《东方港湾2005年投资管理工作与分析》第二部分“投资原则”章节里,我试图阐述为什么要“坚定的长期投资”,为什么要“相对的集中投资”,我们很欣慰的是,近年来东方港湾推崇的“长期" 集中型”股权投资风格,认同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虽然大部分投资者都知道“长线是金”,“放长线钓大鱼”的朴素道理,我们的同事但斌在《追求跨越几代人的财富积累》(《证券市场周刊》2007年2月)中也深入论述了长期投资的重要性, 但为什么实际操作中长期投资如此艰难呢?  
  首先,能长期生存、基业长青的企业为数甚少,发现长青企业同样挑战智慧。 
  第一.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存活达到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中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8年;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年,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约3.5岁。
  百年企业, 铸就辉煌,追求基业长青,几乎成为每个企业的目标。但根据上文数据可以看出真正做到基业长青是企业家最大的挑战。 
  第二.而作为投资者,由于受到每个人的知识经验的局限,发现基业长青的企业也充满挑战。正如查理"芒格所言: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一生中能发现一到两个真正杰出的长存的企业并坚持长期投资,就已经会十分富有。
  第三.另外在长期投资过程中,企业不断面临新的内部和外部变化。例如:企业内部会出现股东的变化、管理层的更替等等。企业的外部环境同样日新月异,例如:万科面临宏观地产调控,股价持续下跌,如何处理投资时时面临不确定性。要在长达数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坚定地对一个企业做长期投资,是对人性和智慧的挑战。发现一家杰出长存的企业很难,但像珍藏珠宝一样长期珍藏公司则难上加难!
  其次;诱惑长期投资者的美丽女妖塞任(sirens)----波段操作。 
  请恕我大胆估计,据我从业十多年的观察,99%以上的投资者很难抗拒“波段操作”。而且这个比例并没有下降的趋势,假如我们将股市比喻成大海,投资者是希望达到彼岸的海员的话, 那么“波段操作”极似希腊神话中的半岛半人的女妖塞任(sirens),常用美妙的歌声引诱航海者。“波段操作”本身并没有错误,而且是使投资者收益最大的理想化方法,像塞任的歌声那样美妙绝伦,问题是在于历史的长河中和实际操作中几乎没有人能持续成功。 
  关于波段操作的论述,本人这几年阅读过的文章没有比我们的同事张敏女士摘录在公司网站上的那篇“千万不要尝试波段操作”更精彩的了,(摘自查尔斯"艾里斯《投资艺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在此恕不赘述。
  我们有些投资者,在持有的股票深度调整时,给我们打了很多电话,心急如焚,希望能波段操作,可我们不认为我们有这种能力。我们也有一位投资者幽默地告诉我,他每次想动手或已动手波段操作时,他总会把上面这篇文章拿出来再读一遍,以此增强抵抗波段操作的免疫力。
  
三.投资者“心理倒错”的心理影响长期投资。  
  由于过去在证券公司的工作经历,我有机会接触了许多投资者,大部分投资者在买了股票以后,将注意力集中在股价上,而不是盯住已投资的上市公司的经营层面上,这类似你在打网球时,为了取得好成绩,你总是紧盯住记分牌,而不是注意运动中的网球,结果可想而知。而且注意力集中在股价上,极易导致投资者的“心理倒错”。
  例如,某位投资者在研究后确认A公司能长期投资,便在10元/股的价位投资了100万股,当股价上升到13元时,盈利30%,这时候关注股价的投资者十分担心和害怕股价的回落,已有的浮动盈利回吐了,因此急于平仓获利了结,通常的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A公司的经营业绩迟早反映在股价上,股价一路上扬,投资者后悔莫及。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本应当对未来充满信心,放手长线投资,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快乐时,投资者却做了相反的决定。
  反之,当投资者在10元/股投资后,股价反复走低,例如到了8元/股,亏损20%时,在公司经营层面良好时, 由于市场波动造成股价下跌,投资者应该等待或在更低的价格继续追加投资,部分投资者却作出了相反的决定,因为担心亏损进一步加大而急于斩仓。更有甚者,当企业经营恶化后, 企业不再有投资价值, 股价下跌时,投资者却常常抱住不放。大部分投资者总是在赢利时做短线,在亏损时做长线,那是在用情绪和腺体作决策,而不是用理性和头脑在决策。
  投资者在应该充满信心时却在恐惧,在应当恐惧时,却抱有侥幸和幻想,我们称之为“心理倒错”。山高人为峰,投资者最逾越的障碍是投资者自身,长期投资的真正敌人也是投资者自己。
  
四.企业长存充满变数,资本市场跌宕起伏,而我们的世界也动荡不安。
  让我们看一下我们最近收集的美国资本市场百年图表。
  假如在美国市场投资,在这在百年中,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在美国国土的珍珠港事件和911恐怖袭击,你实际上面临生死考验,你们要坚持长期投资,信心坚如磐石,何其难得,需要有大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仰!正如911后巴菲特在电视上发表讲话中说“如果你是投资者并且是9月10日相信美国经济会出现长期增长,那么你在9月12日也应该这么想”。
  中国股市这十几年,又何尝不是沧海桑田呢?,中国股市经历了邓小平去世,亚洲金融危机,“非典”事件,长期投资者历尽艰难,而不改初衷,需要过人的意志和定力,真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砺磨出”!
  知道长期投资是一回事,做到长期投资又是一回事,“知行合一”是我们的追求!
  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招商证券王琼的精彩论述∶“长期持股并不是认为市场不会下跌,而是坦然等待美国1987年那样的下跌,如果400年来没有人可以判断这样的下跌,如果彼得"林奇和巴菲特也不能判断,那么说明上帝不准备让你来干这件事,只能满仓来等待这样的下跌,收益会远远大于损失。”(未完待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4-17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不要尝试波段操作(推荐阅读)         2007-3-27 7:46:46   
作者:东方博客 帆歌    帆歌 的个人首页 【大 中 小】

本文节选自[美]查尔斯·艾里斯《投资艺术》

一:波段操作能否创造神奇的奇迹?

  要提高潜在的投资报酬率,最大胆的方法是靠波段操作,典型的波段操作者在市场上进进出出,希望在市场上涨时,把全部资金投资下去,价格下跌时,把资金全部撤出.还有一种波段操作的方式,是把股票投资组合,从预期表现会不如大盘的股类中退出,投入表现可能优于大盘的股类。

  
以1940年到1973年间两种完美的投资成效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时,会让人感到波段操作的潜力十分诱人,第一种投资是在行情上涨时,百分之百投资股票,市场下跌时,保持百分之百的现金。
在这34年里,一共交易22次,买进和卖出各11次,以道琼斯30种工业股价指数作为股价的代表,1000美元会增加到85937美元。

  
  在同样的34年里,这个假设的投资组合总是百分之百投资,而且总是投资在表现最好的各类股票中,同样的投资1000美元,买进和卖出各28次,最后会暴增到43.57亿美元!在这段期间的最后两年,投资人必须胆大过人,必须在1971年元月,把6.87亿美元投资到餐厅类股,这样到年底会变成17亿美元,然后再投资黄金类股,到隔年圣诞节会暴增到44亿美元!这个例子当然很荒唐,从来没有人达成过这种绩效,将来也不可能有人能够做到这么优秀。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过去或是未来,靠着“波段操作”,不要说不可能创造上例这么神奇的成就,连想达成远低于这种成就的绩效都不可能,因为没有一位经理人能够持续不断,远远比同行专业的对手精明。

二:为什么波段操作这么不容易提高投资绩效?

  在股票似乎高估时,精明的卖了,减轻暴露在市场中的风险,等价格似乎跌到诱人的低水准时,再大胆投资。这样低买高卖虽然很吸引人,但是有强而有力的证据显示,想提高报酬率,波段操作不是有效的方法,其中有一个残酷而有力的原因,就长期而言,这种方法通常行不通。

  
  投资经理波段操作的成绩令人一见难忘,因为绝大部分都是亏损。有一份精心研究波段操作、但未出版的报告断定:在计算错误和加以成本之后,投资经理对市场的预测4次必须有3次正确,他的投资组合才能损益两平。为什么波段操作这么不容易提高投资绩效?罗伯特·杰福瑞(Robert Jeffery)提出过解释,原因是在这么短的期间内,而且在投资人最可能受平凡的共识左右时,发生这么多的“动作”。一份未出版的研究报告研究100家大型退休基金及其波段操作的经验,发现所有退休基金都从事过波段操作,但没有一家能靠波段操作提高投资报酬率,事实上,100家中有89家因为“波段操作”而亏损,而且在5年内,平均亏损高达4.5%。

  
  就像有“老”飞行员、也有“大胆”的飞行员,却没有“大胆的老”飞行员一样,也“没有”靠波段操作一再成功的投资人。贪心或恐惧促成的决策通常都是错误的,通常也太慢,而且很可能是反方向才正确。在真刀真枪的金钱游戏上尤其如此,试图猜透市场或胜过众多专家,以便“卖高买低”,连想都别想,你一定会失败,而且可能输得很惨。

  
   费雪·布莱克(Fischer Black)说得好:“一般说来,无论投资人退出市场或留在市场里,市场的表现都一样好,所以投资人有一部分时间退出市场时,和简单的买进长抱策略相比,一定会亏钱。”

三:波段操作困难十足

  波段操作困难十足,对于这一点说得最透彻的话,出自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坦白的感叹,他说:“我看过很多有意思的波段操作方法,而且我在40年的投资生涯中,试过其中大部分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我之前可能很高明,但是,没有一个方法能够帮得上我的忙,一个都没有!”

  
   别尝试波段操作,原因之一是很多很多投资经理的经验显示,他们大量持有现金或大量投资时,市场的表现一样好,反之亦然。(事实上,专业投资经理通常互相抵消,在第一段期间,增加现金部位的人数,通常等于减少现金部位的人数。)

  
  第二个原因更清楚,去掉市场表现最好的日子后,长期复合投资报酬率会有什么变化。拿掉表现最好的10天,平均投资报酬率就会少掉1/3,从18%降为 12%,这10天占整个期间的比率不到0.5%。拿掉次佳的10天后,几乎又使投资报酬率再少掉1/3,降为8.3%。去掉表现最好的30天后,这30天占整个期间的1.5%,投资报酬率就会从18%掉到5%。图2显示,计算长期股价时,去掉表现最好的年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波段操作是“邪恶”的观念,别去尝试,千万不要尝试。然而,如果你像所有高明的律师一样,相信必须透彻了解对手才算做好了准备,你可能对投资行家对波段操作诱惑力的辩论有兴趣。在 1960年1月,投资1美元在标准普尔500种股价指数,到1990年6月,会增加到19.45美元。但是,请注意,如果在这30年里,在市场表现最好的 10个月里,把同样的美元撤出市场,这样只占整个30年的3%而已,到1990年6月,1美元只会增加到6.58美元(大约只等于收益平平的国库债券)。因此,主张长期投资的人说,在行情艰难时仍然继续投资,才是惟一健全的投资方式,才能享受表现优异的大好时光!

  
   “别骤下定论。”主张波段操作的高手说。如果能够避开表现最糟的10个月,1美元会暴增到63.39美元。要是你认为这种假设的说法很有诱惑力,你很可能有兴趣再看看詹姆斯·赛伯的经典之作《华特·米提的生涯》。

  
  书中用标准普尔500种股价指数的报酬率作为衡量依据,迅速、明确地说明了下述主旨:从1926年到1996年,在这段漫长的70年里,股票所有的报酬率几乎都是在表现最好的60个月内缔造的,这60个月只占全部862个月的7%而已。要是我们能够知道是哪些月份,想想看获利会有多高!但是,我们做不到,以后也不可能做到。我们的确知道一个简单而珍贵的事实,就是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些表现绝佳,但不算太多的60个月,我们会错失掉整整60年才能积累到,而且几乎等于所有的投资报酬率。其中的教训很清楚:“闪电打下来时,你必须在场。”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任何大型机构能够持续在行情低落时进场,到行情高涨时退场。根据对行情波动的预测,在股票和债券、或在股票和现金之间,来回换类操作,失败的情形远比成功的次数大多了。

  
  节选自[美]查尔斯·艾里斯《投资艺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4-18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200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2005年12月
价值投..> 查理·..> 讲谈> 友情链接> 引导页> 主页-..> 公司访..> 中集20..>        
       
               
       
       
               
       
                               
       
               
       
       
               
        ·走进东方港湾        
               
               
        ·东方港湾动态        
               
               
        ·价值投资俱乐部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ENGLISH        
               
               
       
               
               
       
                       
创建:         admin(管理员)         时间:         2006年10月17日-10时47分
关联:        
                       
       
点击查看原图                
       
  我们注重长期目标,对未来的信念坚如磐石。        
       
       
       
                               
          时间:2005年12月29日
地点:蛇口明华国际会议中心三楼
管理层:王在贤董事(简称王)、赵庆生副总裁(简称赵)、冯万广监事长、金建隆财务总监(简称金)、余玉群董事会秘书(简称于)、王心九证券事务代表。
会议议程:主要审议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修改公司章程、选举代表股东的监事。会议的议题主要是例行程序。

  
  管理层交流记录:

  
  问:公司的现金流和公司业绩的增长不匹配,为什么年底的现金流增长特别快?
金:这主要是公司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中国的制造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除了商超等现金流充裕的行业,我国的制造业流行帐期的经营现象,因此,决定了我们的现金流和公司的业绩的增长不相匹配。我们的销售主要以赊销为主,帐期一般在80-90天左右,我们的旺季是在每年的5-10月,由于是赊销,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备货。因此,现金流不高;而11-4月是淡季,不需要备料,恰好是货款回收期,因此,现金流大量的流入。这样的特点给我们也有一定的压力,为了追求收支平衡,我们在努力的改善年终的现金流状况,现在已经比两年前有了较好的改善。

  
  问:公司的股改情况能否介绍一下?公司如何实现盈利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王:对于股改的情况,我们的两大股东招商局和中远已经碰过头并且开过会,在积极的探讨寻求一种最好的解决方式。对于股东利益最大化,我和应总都是在香港上市公司任职,在香港,市值的确代表公司的价值,代表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我们国内的资本市场有很多制约因素,市值只能部分代表公司的利益。
于:我们会积极推动的。
赵:对于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管理层的定位是和股东的价值为一体的。股东是管理层的源头,没有股东,管理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源之木,管理层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公司的基本面,争取较好的盈利;最重要的是管理层的诚信问题。对于股价的问题,我们认为需要辨证的来看,市场的短期波动是不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价值的,从长远来看公司的业绩和市值一定会给股东带来利益最大化。

  
  问:中集停了2006年1-2月的干箱生产,是否会对公司的财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公司一直用银行贷款推动公司利润的增长是否有一定的风险?公司的现金流和利润是否匹配?
赵:我们前期开了个集装箱座谈会,大家谈到需要关注环保,关注对环境的爱护,我们利用淡季给箱厂的工人放假,给工人放假不就停工了,所以被部分媒体曲解成停工了。我们05年春节的时候给工人放了7天假,我们主要是根据订单的多少决定放假时间的长短,我们曾经在2002年给工人放了2个月的假期。我们今年预计将要放假1个月左右。从全年来看,今年的箱量看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我们的财务不会受到什么负面影响。对于现金流和利润的增长我个人认为没有必然的匹配关系。
金:对于公司的经营,我觉得大家应该了解中国的制造业,我们大部分没有现金交易,我们始终有帐期,当年的销售收入无法当年入帐,只有等到下年入帐。在旺季应付帐款也会大于应收帐款,我们为了竞争必须采取赊销策略,为了改变现金流的状况,我们只有改变付款周期来降低风险,我们的负债率目前不高,只有55%左右。预计2006年将会下降到50%以下。我们的集装箱大部分是赊销,半挂车部分采取现金交易,半挂车主要还是以开拓市场为主,我们近三年来现金流的改善较好。

  
  问:明年货源的降低是否降低对集装箱的需求?
王:外贸的出口的回落,空箱的比例增加是会对集装箱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对于明年的外贸形式还是相对乐观,出口回落,但是进口增加了呀,我估计06年集装箱的需求和05年持平(不增长),比如深圳05年净增270万TEU,上海净增长350万TEU,都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对于06年我们是审慎乐观。
应:您谈到的是增幅和增量的关系,珠三角区域的箱量下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长三角和北方的需求上升了,这是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北方港口据说还要提价,这是供需关系所决定的。明年还有很多新船下水,对于集装箱的需求还是存在的,综合判断,我们认为集装箱应该还有增长的空间。

  
  问:能否对明年半挂车进行预测?
赵:明年应该是逐步走上增长的轨道。

  
  问:我们的股价如此低迷,能否给市场信心?
赵:我们希望我们的表现能够给大家信心。

  
  问:如何看待马士基和中海的集装箱生产对公司集装箱的冲击?
赵:马士基的东莞基地05年6月份已经动工,中海南沙的场地已经拿到手。对我们有没有冲击呢,坦言来讲,肯定有冲击,现在已经开始到我们这里来挖人了。但是我们认为大的船务公司建造集装箱是有问题,比如马士基,东莞一个厂是满足不了他的需求的。
王:任何行业都是有周期的,行业有高峰也有低谷的时候,关键看企业如何应对低谷的冲击,我们在行业还没有进入低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很多工作了,管理层需要保持企业的持续盈利,这样就必须做一些前瞻性的工作,比如我们两年前已经开始着手现代化装备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有必要的,关键是看企业如何应对竞争对手。

  
  问:如何看待行业周期的变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赵:国际投资着比较看重企业的基本面,周期大家都知道,但是他是不固定的,对于周期如何发生,那需要关注国际经济的变动,中国经济的波动,明年集装箱(干箱)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中集近几年一直都在推现代化运输装备的发展,当时大家不理解,现在大家应该明白,我们做这项计划的目的了。每一个新产品的推广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的。

  
  问:公司的分红率只有22%?能否提高现金分红率到33%?
赵:我们除了增发那年,证监会不让分红以外,我们每年都分红,我们最低的一年每股分红0.2元。我们的分红比例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调研感想:本次公司的临时股东大会只是例行程序,由于中集的股价跌幅非常之大,我们看到中集的股东大会上参会的股东只有寥寥几个个人投资者,这些股东更多的成为了会议中的发泄者。如此冷清的的股东大会和年初上百人的热闹的股东大会相比让我们唏嘘不已。投资者的短视行为让我们觉得中国的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还是任重道远的,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努力。麦总没有到场,公司解释是临时有事情没有参加。从大会中,我们了解到一些信息,公司的管理层有许多招商局的管理人员加盟,这次新任的监事是中远太平洋的香港公司的财务总经理,主持这次大会的是公司的董事王志贤先生(任职招商局国际的企业规划部的总经理)。从这些人员的构成,我们可以看出中集的发展是离不开大股东的支持的,中集能够做到全球第一也是自身的努力所致。资本市场的非理性的行为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企业的价值被低估的时候,那就是给于盈利的好机会。
 从和公司的交流的状况来看,我们对中集的06年的发展有大概的了解,中集的集装箱明年和05年持平,但是单箱利润的下降,06年集装箱贡献的利润将会比 05年下降,至于下降的幅度,需要根据明年公司的单箱价格而定。对于公司的半挂车业务,进展没有公司预期的那么乐观,估计06年底将进入盈亏平衡点。从基本面综合来看,公司的合适介入机会将在2006年的第四季度。

  
   翟敬勇
     2005年12月30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meng-h兄,呵呵,期待有07年4月23日的报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是世界各地金融危机的幕后黑手?

一、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逐步走向垄断的过程,其最高形态是金融垄断。当前世界已形成若干家族(如罗斯切尔德、摩根、洛克菲勒等)高度垄断的国际金融体系。这些家族基本上控制了美英两国的金融命脉。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德国和日本也曾出现过若干财阀,但由于战争失败,财阀被解散。原因是这些财阀随时威胁到美英金融寡头的切身利益。不过,有一失也往往有一得。德国和日本垄断财阀被拆散后,社会两极趋向缓和,工业竞争力优势明显。

冷战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经济趋势是制造业重心不断向德国和日本转移,而金融垄断力量则进一步向美国集中。制造业的崛起也会推动金融力量的强大,德日两国遂成为美国金融垄断势力的眼中钉。制造日本泡沫经济实际是美国垄断金融势力的一个大阴谋。其主要目的不在于打击日本的制造业,而是搞垮日本金融体系,甚至直接控制日本金融体系。这一目的已基本达到。有一个例证可以说明此点。中国拥有高额外汇储备被国际社会反复告诫“极为不妥”,而日本拥有高额外汇储备却几乎不受任何指责。原因即在于日本金融已被美国金融寡头征服,成为俯首贴耳的奴才。

美国为何允许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答应开放金融业。美国(金融寡头)的目标是,通过各种办法逐渐控制中国金融,从而完成金融领域的“全球一统”。

二、美国金融寡头已在事实上主导着世界金融。其一两百年来的发迹史,是一个由内向外,不断攫取各国平民利益,吸血肥大的过程。

首先,它通过控制舆论、国会、总统(《货币战争》作者认为,美国总统多次遭暗杀,即是金融寡头与总统斗争的结果)以及其它各类机构,牢牢控制美英两国的各类主导权,使美英两国的国家机构成为其手中的工具。

其次,它联合军火集团,利用各种手段追逐世界金融垄断霸权。必要时发动战争,摧毁它国政权。

换言之,美国已经成为威胁世界的头号邪恶国家。因为这个国家已沦为少数魔鬼控制的工具。今后,这个工具的主要作用将是摧毁敢于对抗美国霸权的任何政府,为金融寡头建立全球金融霸权提供政治军事保障。

美国金融寡头实现金融霸权的主要经济手段是,控制美元的发行权(美联储是私人银行),向世界各国无限输出美元,收取铸币税。发动金融战争,摧毁任何敢于与美元竞争世界通货地位的货币。

美国金融寡头发动金融战争的时间表是:

(1)摧毁或削弱日本的金融主权。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以及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发生,表明这一目标已部分实现。

(2)发动南斯拉夫战争并利用欧盟各国的矛盾,削弱欧元竞争力。

(3)发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战争(规模超过日本泡沫经济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摧毁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

(4)摧毁欧元体系。

三、二十年来,世界各地爆发的金融危机持续不断,表明已有一只强大的黑手在背后操控。然而,这只黑手却被许多新自由主义者粉饰为“市场力量”。金融危机被轻描淡写为“市场的自发调节”。但这些危机的真正称呼应该是“金融战争”,几乎都是由美英金融寡头发动的。

战争是诡道,知道核心秘密的人越少,战争的胜率越高。金融战争道理完全一样。由于美英金融货币被少数寡头高度垄断,其决策迅速,力量庞大,因而在金融战争中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日本到墨西哥、东南亚、俄罗斯、巴西、阿根廷以及近年来针对中国的世界资源大涨价等等,金融战争硝烟弥漫,尸骨累累。金融战争甚至危及美英自身的利益,例如1992年索罗斯炒作英镑使其暴跌,以及新世纪初美国知识经济泡沫的破裂。

美英金融寡头力量之强大,掌控资源之雄厚,令人难以想象。以2007年2月27日的全球股灾为例,表明其已可在全球股市同时动手,制造灾难。有一种报道说,“2·27”股灾是日本央行制造的。这显然是个烟幕弹。没有美国金融寡头的参与,全球性股灾是不可想象的。这个报道虽然有意误导舆论,但也捅出了一个内幕,即日本金融势力已经同美国金融寡头同流合污,或者说已被其控制。美英日三国金融力量联手,预示着今后世界范围的金融战争将愈演愈烈,残酷无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4-18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UFile_pdf_2006.09.26_查理·芒格.pd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4-18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Wesco 股东会议纪要--巴菲特化身:芒格的智慧 杨云编译(二)
作者: 但斌
时间: [ 2007-03-16 08:17 ]

提问者:(我是)伯克希尔和WESCO的股东,你需不需要维持(股东)一个最低的(回报)期望值?有多大的可能达到这个期望呢?

芒格:我们不会设定很多数值。但我们还是期望取得一个不错的回报,否则我们就不做了。我们只是基于以前的经验和一点点数学计算,大概的测算一下。我们不相信其他的一些算法。这是人性的一个特点,你越相信什么,你花在上面的精力越多,你对花了较多时间的想法,你也就越相信它。我们不喜欢虚假的准确。

提问者:很多再保险行业的主要公司在过去五年损失了50%的市值。光卡特瑞纳飓风就让他们损失了很多资本,你怎么看再保险行业?

芒格:再保险行业是个很难经营的行业。你一开门就收到了一大笔的保费。这实质上是很危险的,很可能会导致很糟糕的经营结果。要想长期而言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需要很杰出的经营技能。大多数经营者都不会取得好的业绩。我们为什么这么勇敢?因为我们是我们,不是别人。你就别想了,这是唯一符合逻辑的回答。另一个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我们是异类 – 顽固分子。你要考虑到这点。

提问者:和房产及黄金的价格比,美元价格下跌了50%。

芒格:我从来不相信利率和通货膨胀是联系在一起的。铜价几十年了都在低位徘徊,突然间就直上云霄了。对不同的国家影响是不同的。房屋的价格在那些人口外流的地方是一泻千里的。在那些适宜人居住的地方,房屋价格上涨因为人口也在涨。有些东西长期的价格在低位是不合理的。这对你们来说是好事,你们的公司和资产价值有了一个大的增长。你们必须力求在理性的范围内行事。你们能够承受失去一些机会。即使失去了在Kmart破产中的投资机会,我还是能保持好的发展。如果我们买入4%的Freddie而不是Fannie会是怎么样呢?一个认知的错误而已。你要检视你由忽视而带来的失误。我们比大多数人做的都要好。我也经常思考那些我差点做而又没有做的事情。

Chris Davis有个“可惜”陈列室。他把那些他做过的让他亏了钱的投资列出来。(其实)这个陈列室还需要列出那些你没做的,但如果你做了就会让你很富有的投资。如果你想提高你发现机会的能力,忘记自己犯的错误就是一个更大的错误。现实生活是不会提醒你的,所以应该反省这两个方面犯的错误。

提问者:有限集体诉讼的成功会帮到还是会损害伯克希尔?

芒格:伯克希尔在董事高管责任险的承保量不大。我们确实提供产品责任险,但即使把这个险包括进去我们的量也不大。大家都知道在石棉病这个领域有很多麻烦,现在硒肺病也是这样。很多人都重新组织了诉求和证据。律师们也受到专门致力于劳动赔偿的法律界的压力。一个通常的说法:如果再这样,我就把所有的证据带到芝加哥去。集体诉讼的律师们的行为是不完美的,但涉及的公司的行为也同样不完美。

提问者:加利福尼亚政府拥有2500亿的没有资金支持的公共债务,而且还承担了较高的回报要求。我们怎么才能摆脱出来?

芒格:计划A:在投资方面有极好的运气。计划B:加税,并去掉政府的一些雇员。这方面以前让你忧心的,以后还会继续让你忧心。

提问者:衍生品交易的对手风险和(对手交易的)清算

芒格:(衍生工具的)交易对手风险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在会计核算时几乎当它不存在。华尔街在计算衍生交易的利润时也根本不考虑对手风险。(对手风险指衍生交易的一方可能到期无法偿付的风险——译注)。不让人庆祝可从来都不是受人欢迎的。如果你了解衍生品(的本质),你就会知道衍生品是(很容易)引起非议的。你想想在日本和中国的银行里多久以来就有烂帐(由于衍生交易造成的)。我们不应该庆幸,很难说什么时候这些可怕的行为(指对手风险)会导致灾难。我们在Gen Re的衍生交易时,到期时(对手无法支付),4亿美金就不见了。你可以想想一下在资产负债表上这样记载:4亿——只要对手到期能支付就存在。

提问者:请谈谈帐面资产的实际购买力问题。如今无形的(无实际金融流动的)价值产出申报得太高,占GDP的18%,是正常比率的3倍。合适的折现率是多少?

芒格:毫无疑问过度的信用膨胀会引起可怕的紧缩,就像2002年的韩国。其他类型膨胀也是如此。根据你给的数字,我还不能就预测我说的事情迟早就会发生。所能说的是有很大的风险存在。

提问者:美国是不是已经发展到顶了?

芒格:我曾经说过我们已经差不多到顶了,还差一点或者已经过了一点?我不知道。沃伦比我要乐观一点。我们这一代人是比任何时代都要幸运的(享受持久的经济繁荣)。按照人类的历史经验,我们还能持续很多年吗?历史经验提醒我们要注意了。人类好的一面能战胜坏的一面吗?我在来这里的路上,驻足观看一个新的建筑在将混凝土浇注地基,这个建筑是由WESCO建的。建筑的设计是杰出的,整个建设的过程也是高效的。建筑工人的技能也很好,监理人员也尽心尽责。如果一切顺利,我们这栋建筑的寿命能超过金字塔。我们的建筑能像他们的金字塔一样好,这也是为我们现代文明加分的事。在日本最近一个丑闻中,人们不得不摧毁一栋大楼。在我们美国很少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主要的航空飞行里面没有一个旅客死亡。很多飞行机师都不再酗酒了。

提问者:我是个本地的高中生,我听说伯克希尔投资了中石油,(要知道)中石油可是为达福(在非洲的苏丹)大屠杀的军阀提供燃料啊。

芒格:对此我一无所知。(稍做停顿)所有石油公司都会遇到很棘手的事情,这点很普遍。如果因为石油公司做了一些我们不赞成的事就不投资它,那我们就找不到可投资的石油公司。你愿意把你的资产闲置在那吗?我很高兴我们不用(为石油公司做的那些事)负责。如果我们持有你说的那样的观点,那我们就什么也不能投了。每一个大石油公司都会介入一个国家的内部的一些事务,这些事务换了是我们是不会介入的。

提问者:媒体中的报刊,大宗商品中的石油,总有人说:“这次和以往不同”。中国现在也很热门。你对日本怎么看?

芒格:对于报刊,(我认为)未来(表现)要差过以往。石油——最终价格会比现在的价格高,至于中间的过程,我不知道。碳水化合物(指矿物能源)是越来越难开采了,可人们对它的需要却与日俱增。我怀疑有朝一日我们会回头觉得干嘛把这些能源浪费在给房子取暖上了,等等。至于说到中国,它每年都以10%的速度在增长。我猜想我们的政府会让这只老虎长大的。如果确实这样,我们可能会面临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性会降低。

提问者:USB公司,谈谈对他们的会计制度和薪酬制度的看法?

芒格:USB公司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故事。他们得益于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他们希望能结束由于石棉病带来的公众对他们的愤恨(通过信托基金的方式)。整个事情在顺利的进行,他们会从破产中走出来。我对其他很多事情不是很清楚,但我得说公司管理层的工作非常出色。

提问者:你经常提到你们(今后)的回报会下降,为什么你们不只专注于管理自己的资产?

芒格:因为我拥有伯克希尔的股份,我没有太多的选择。

提问者:你们过去管理合伙人的资产,能获得整个回报的25%,以收益来论,现在这样做对你们公平吗?

芒格:是的,公平的。而且我倾向于认为那是偏低了。但又能这样呢?

提问者:你对Pat Byrne和他反对敞口沽空交易的立场熟悉吗?

芒格:作为一个老人置身安全的权利之一,就是我不需要对什么事都要发表意见。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抱歉,我只能说这些。

提问者:(来自西雅图),想问一个关于在股票经纪商开设的帐户安全性的问题。你曾警告市场可能日益加剧动荡。请你比较一下透支帐户、街名制(由经纪商代为持有)和实际的股票证。

芒格:在一个有实力的券商开设的现金帐户是足够安全的,有很多比这更不安全的事够你操心的。可透支帐户,那就有可能蕴藏着很大的麻烦。你们应该注意到Refco(一个网上在线期货经纪商)破产时引起的混乱吧。你们可不要在一个你不放心的经纪那里开设透支帐户。即便是全美最有实力的券商,我也不想用我全部的资产在那里开设透支帐户。

提问者:忽略外国股票的错误

芒格:我们在投资外国股票上是迟缓的。但我们还是把我们的公司从1千万成长到了1千亿。我本人对外国股票知道的不多,但我确实相信在有些公司上有很好的投资机会。不过回顾起来,这些公司对伯克希尔来说都太小了。我并不后悔,我觉得在过去30年里,美国要好过英国,包括股票市场。

提问者:说道财富公式,你用Kelly的标准来决定你某一项投资的规模大小吗?

芒格:哦,这个问题提的好。我第一次看到讨论决定投资规模大小的方法是在这本书里<<Fortune’s Formula>>。这个方法似乎很受欢迎,但我没法通过实例来证明。其基本点是:基于风险的概率控制你赌注的大小。我没有一个准确的公司可用,但基本方法是一样的。如果在掷硬币的时候,我给你4:1的赔率,你愿意拿你的房子来赌吗?(提问者回答,停顿一会,胆小的说“也许…”)。你让我想起一个曾为一个承包商工作的年轻人,一个名叫查理的勤奋的、上进的年轻人。现在这里的这个老查理就要成为富翁了,成为几次都行。至少你说了也许。钱作为一笔资金各个方面的发展来说是有边际效应的。即使对于一个好机会,你用来赌的东西都是要有个限度的。

提问者:(我觉得)从错误中能比从成功中学到更多的东西。Ran合伙人基金,曾经在几年里超越市场十倍,在70年代初期垮掉了,从中你学到什么?

芒格:我在73、74年的时候也遭受了损失,那是一个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市场崩溃,一个50年一遇的事件。损失对于运作我自己的钱来说到是无所谓,可当我想起合作伙伴们的(投资的)士气失去了就让我痛心。再加上看到(企业的)清算价格居然高过股价,就更让人心烦了。人总是会有很烦的时期的,过了也就好了。这是对人性格和耐性的一个检验。一个专注于投资的人在1973年的时候是不会不烦的。如果不会,那他过得就不是一个正常的投资人的生活。我不会和不思进取的人争论这个时期。这个时期不是什么错误,就是让人烦而已。

提问者:如果往回看15至20年,可能的话你会有什么不同的做法,或者你失去了什么机会?

芒格:我想不会有太大的不同。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我不会抱怨我今天的生活。有一天,就是伯克希尔B股十周年的那天,我检视伯克希尔过去的十年,我们那段时间让伯克希尔的价值极大的增长了。总的来说我很满意。我没有太多的遗憾。唯一的遗憾就是我快要死了。我以犹太人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死亡的问题),我幽默的看待它,有点像宗教。

提问者:如果你现在在听众席坐着,你会问什么问题?

芒格:分清楚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很有用的。现在这个时期有点怪,我们有双赤字,却又有良好的经济数据。许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十分不良的,现在却能运行良好。我有一些朋友在坚持盈余方面也许走过头了(过于保守)。但在现在这样时期采取John Arriaga[John Arriaga – 前面提到,不负债经营房地产]那样的保守策略的确是不坏的主张。. 我很久很久没有负债了。我想我说的就是要理性,如果你努力做到了理性,它并不能帮你救活一个孩子,但很多别人感到困惑的东西,你因为有一个良好的性格和理性就能得以避免。什么最能帮到你呢?并不是你的投资组合多了十倍的回报,而是以理性投资一生。

提问者:为什么Iscar的CEO这么聪明?

过往的记录证明了此人的才能和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是普通人做不到的。在加上他表现出的性格和智慧,我们得给人家一个合理的价格,我们也愿意给这样一个合理的价格

提问者:能不能再说说韩国得例子,什么时候决定该退出了呢?你和沃伦是怎么看的?

芒格:我不知道,在76岁的年纪做决定是沃伦的事。我想他对于找到一个无效的市场(相对于有效市场理论——译注)比赚到了钱更感兴趣。

提问者:谈到资产组合,翻开长期资产回报那些漂亮的图表,当你看整个20世纪的数据时,(我觉得)数据中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没有意义的。你是怎么看过去几年的数据的?

芒格:退休基金根据这些数据自信的认为能取得长期9%的回报,这一点极有可能是错误的。这是被会计核算愚弄了,(会计核算)总是把坏的一面延迟(体现),把好的一面又早早的体现出来。伯克希尔的表现说明我们比别人更懂得资金的复利增长。我们对这个数据(长期资产回报)的假设是6.5%。相信这是最好的结果了。或者像Demosthenes(狄摩西尼. Demosthenes. 古代希腊政治人物,伟大的雄辩家。)所说的“愿望是思想之父”。人们希望什么,往往就信什么。

提问者:你怎么估价伯克希尔·哈撒维的(保险)浮存资金?它的股权有什么特点?怎么来折现呢?

芒格:我们当然喜欢伯克希尔拥有浮存资金。如果没有浮存资金,我们的情况就要比现在糟得多。今后我们的浮存资金增长和过去比会放慢。现在在整个灾害保险市场的浮存资金都不大(无法再让我们快速增长)。浮存是一个有利的东西,但我们不觉得这个模式能帮我们找到其他的投资机会。

提问者:要摒弃一些固有的思想。你能不能说说你摒弃了你过去的什么样的思想?

芒格:我以前对固定收益债券的套利交易和现在比持有更多的蔑视。固定收益债券的套利会带来一些麻烦,但这里面确实有些投资机会。我摒弃了一些对它的蔑视。我以前对中东危机抱有很大希望,现在我也摒弃了一些乐观的想法。我想这个屋里没有一个人对中东问题现在比以前抱有更好的想法。我们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调整和摒弃一些过去的思想。能在恰当的时候迅速摒弃一些过去的思想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品质。你必须强迫你去思考一些对立面的不同意见。如果你不能比你的批评者更好的阐述与你的想法相背的不同意见,你就不能懂得更多。你必须乐于摒弃旧的思想。

提问者:关于泡沫,现在在加利福尼亚的房产价格的中位值已经达到了十倍于年收入的水平。(你认为)金融市场过热了吗?

芒格:最近在时代化纳大厦有一个8000平方尺的独立公寓以27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了,尽管这个大厦有专门的司机休息室。我还看到一些在海边的高档物业的交易离奇的很。这种(房产)泡沫不可能持续很久的。至于什么时候破灭和破灭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

提问者:你觉得买入并管理一组生意是不是比证券组合投资更好?

芒格:决对是!被动投资(证券投资组合)和我们的生活太不关联了。就像一个职业扑克玩家,能赚到钱,但不是一个特有责任感的生活。

提问者:如果你持有又卖出,这样好吗?

芒格:那你的同事和你的业务不断的变吗?有老婆的人都不会喜欢这样的。为什么要不断的改变你生活中的一些关系呢?我就不考虑改变。我们可以保持我们自身的特性,但我们是肩负着某些责任的。

提问者:在国外投资要更复杂一些吗?

芒格:当然要复杂些。尽管宗教信仰等等国情的不同,但你仍能分辨出一些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印度尼西亚的独裁者在谈到盗用(公司资产)时曾说:你们认为是盗用,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是亚洲的家庭价值观念(的体现)。

提问者:如果我们控股了美国航空,我们可能会把它卖掉了。近年来有控制权的企业买卖很少,而且也很小。

芒格:那你对年轻的基金经理们有什么建议,你想强调什么?

提问者:伯克希尔的市值是1300亿美元。整个以色列的GDP才1400亿美元。经过精挑细选,你们打算在印度投资吗?

芒格:你要明白,是这些人选择了我们,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同意接纳他们。(你们)看到了我们这个选择吧,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收购的企业。

提问者:现在S&P成分股的红利支付比率只有30%,历史上最低的,为什么呢?

芒格:我喜欢我还像Bob似的六十来岁(Bob总是向芒格重复一些让人听不清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看法。大概还勉强处于合理范围中吧。我只能这么说。

提问者:根据你对公司治理的认识,你觉得医疗保险公司“联合健康”(United Health)怎么样?你对股票期权(定价时)的追溯过去日期怎么看?还有,现在石油价格是用美元定价,将来有可能用欧元定价吗?

芒格:股票期权追溯到过去的日期定价简直就是盗窃公司资产,如果这么做了,就是犯罪。那些这么做了的人,我想他们大概认为自己就是上帝吧。我敢说他们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有认知上的偏差,他们也不认为这么做有任何的不对。(他们就是觉得自己是上帝,这么做理所当然。)人的思想是能玩出这样可怕的花着的。至于石油,我喜欢这个话题,我们今天这里有这么多的老手,也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按照现在汇率的发展,我们的财政赤字可能要上涨8%,而欧洲的财政赤字会上涨3%,尽管这个数字可能会有点虚假。(由此导致美元的疲弱,以及石油以欧元定价的议论)我是个保守的人,(如果我是政府的话,为了将财政赤字降下来,)我会在每个人的退税中选择性地留出10%(支付财赤),并将那些不肯付这一项的人的名字公布于众。我也许应该在United Jewish Appeal这样的慈善机构里工作(由于保守和慈善)。长远来说,后人们会诅咒我们现在用了那么多的石油。

提问者:国家的人力资本很多进入到金融界了,怎么来重新调配,我们怎样改变和调整激励机制呢?

芒格:激励机制是改变人行为的一个最好办法,所以说你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三星的工程师们最后一次会议是在晚上的11点。我们的工程师那个时候也在工作,可他们在研究衍生品的定价问题。把所有最聪明的人都聚到了一个赌性十足的市场里,这实在是荒谬。一个富裕的文明社会能够承担很多(损失)。我们能承受一定的浪费和损失。但是我们愿意让我们的汽车工业垮掉,被别人取代吗?就因为别人做的更好。我不清楚我们是否能承受这种最优秀的人才都跑到对冲基金去了(而带来的损失)。

提问者:我是个工程师,我确实知道三星的工程师晚上还开会,公司还给他们提供住宿。在你的人生经历中,现在是不是一个最不寻常的经济环境时期?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芒格:所有这些事情都会对经济的基本活力造成威胁。我这辈子做事不是根据我对宏观经济的预测来下赌注的。我们来评测我们的投资对象比别人游的更好,而不是去赌潮起或潮落。现在有点疯狂的事已经太多了。这样的时期你不应该把自己置于可能导致灾难的风险中。(如果这时候还)负债,我认为是愚蠢的。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好企业,我们还会去买,我们一路以来就这么做的。

提问者:你答应过给我们一些关于WESCO的见解。你是怎么区分你对WESCO和伯克希尔的责任的?

芒格:是啊,是有点复杂。你们来这里的人都是喜欢价值投资的,因为你们信任我们,而且因为你们的买入,使得WESCO的股价已经高于它的清算价格。你们随时可以以高于公司资产价值的价格卖掉股票。而且我和你们所有人一样。这里也有市场不有效的情况存在。

提问者:外国公司的审计报告,相对本地公司而言不够准确,是这样的吗?

芒格:我们阅读财务报告很长时间了,有时在读国外企业的报表时也能抓到一个(投资的)机会。我们会对我们自己的货币更有信心吗?是的。那我们觉得国外公司更不规范吗?有时会,但这不是关键。

提问者:含铅涂料对伯克希尔保险或者本杰明·穆尔(油漆公司)会是个问题吗?

芒格:含铅涂料的个案是由于清理40-50年前的涂料引发的。伯克希尔有自己的下属机构,本杰明·穆尔也有很小的下属机构,如果从这里面能衍生出什么重要的事情我就觉得不可思议了。

提问者:说说WESCO和《每日杂志》

芒格:在曼哈顿,每一平方尺的独立公寓的可售面积的转让,就意味着相应土地面积以800美元的价格转手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土地价格。佛罗里达的土地价格已经到顶了,洛杉机的似乎还没有到顶。我不清楚这是不是有点疯狂了。如果你有一栋很好的房子,你费后的收益有4.5%,那为什么不投入一笔资金来取得一个合理的投资回报呢?现在这个世界也许价格都疯了。在欧洲,这个收益只有3%。奇怪的事正在发生。

提问者:巴菲特先生…

芒格:我叫芒格。

提问者:我来自新加坡,很多情况下我都想把巴菲特关于管理的论述给别人,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来改善管理吗?

芒格:我们也试着影响别人。伯克希尔就是个教别人怎么做的企业。至于说到改变其他人,靠影响是很细微的。尤其当他们所受到的激励和影响与我们(的理念)相反时。有人写信告诉我说他们给了他们孩子<Poor Charlie’s Almanack >这本书。如果那真能管用的话,门口就会有人排队一直排到丹佛去(来买这本书)。在头30年在公司金融部门工作的时候,我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思想。现在他们至少在学术上相信地球不是100%平坦的。真正改变人们观点的是利益。董事们如果被媒体看的很无能的时候,他们就会来过问公司的管理了。此外,CEO们可能很凶残,而且被认为很有竞争力。

提问者:对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芒格:业界有很多杰出的投资经理。在一个你不专业的领域判断谁更专业是很难的。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倾向那些自己也在其中投入资金并承担结果的人。(不是靠卖别人的产品赚钱)。如果是私人合伙制,合伙人一定要拥有较大的份额。这是首要的原则。另外一个原则,看收费。如果卖这个产品的人赚取高额佣金,我会离他远远的。这是一条铁律。然后要花很多时间去认识理解(这些原则)。

好了,(提问就到这里,)我们要去开董事会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8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最真实的中集
2006年0039展示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我们更清楚它了。
1、集装箱行业经过2004年~2005年近18个月的极度繁荣后,2005年第4季~2006年,受全球产能扩张和需求萎缩双重影响,行业相对萧条,干货箱的毛利率由2005年的高峰20%下跌到可怕的8%,如此低的毛利率真是不可想象,胜狮货柜(0716)最解其味了,这家全球排名老二的集装箱生产企业前几天公布了一份不光彩的年报,2006净利润由2005年的3.59亿元(港币)下跌到1.44亿元, 下跌60% ,大出市场意料,其净利润率只有2%,0039的总资产是0716的3倍,按理说船大更难调头,但00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2.12亿元,仅比去年同类指标26.02下跌15%,即使扣除车辆业务增长, 集装箱业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营业利润也只比05年下跌23%。(待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4-19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光华新年论坛深圳站圆桌对话实录



北大光华

北大光华新年论坛(深圳)于2005年1月22日在深圳召开,主题为“前瞻2005: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以下为会议实录:

主持人:谢谢厉以宁先生。厉以宁先生说了很多,也总结不出来了。厉以宁先生以经济增长为出发点,以诚信为落脚点,谈了6个问题。中国工业化问题、中国的经济问题、农村问题、民营经济问题都谈到了,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课程,让我们再次为厉以宁老师鼓掌。

下面我们是一个简短的圆桌对话。我们圆桌对话有一个主题,广东省试图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基地,在参加国际竞争,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事实上都是使用波特三个竞争策略中的第一个,低成本策略。低成本策略在未来是不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低成本策略未来应该如何发展?下面我们请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先生、康佳集团副总裁王友来先生。我们希望后面的圆桌会议能够变成稍微轻松一些。

主持人:我们已经迈入21世纪,中国制造业随着WTO的加入,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的竞争。低成本策略还是不是一个好的方法?首先请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先生发言。

吴发沛:很感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请我们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中集集团的情况。对中集集团可能还是有不少人不太了解,这里我也不想卖广告。所谓不了解,是我最近经常看到一些评论,在报刊上也有不同的意见。主要他们不了解中集集团。业绩怎么会这么好?我把全球做集装箱排第二的企业相比,1-9月份毛利率10.5%,中集集团是十六点多。他们比完了觉得中集集团造假,我不服气。为什么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标准干货集装箱占全球55%,冷藏集装箱接近50%。而且这个份额保持了好几年。怎么做到这一点,过去10年,中集集团从94年开始实行了一个总成本降低标准。只要成本没有达到,就没有奖金可言。今天为什么还坚持这个东西,在这个东西之上,这个情况在转变。刚才厉以宁老师讲的非常好,我想制造业的成本领先,你要站在全球的视野去看成本,我们的成本领先要在全球这个行业当中,我的产品成本最低。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不是片面说,我成本领先坚持这么多就不要做了。而是要站在全球的行业,不管风吹雨打,最后胜利的还是我们自己。用孙子兵法的一句话,不可以别人战胜自己,要看自己。我们从三年前做了一个集装箱方面的战略举动。直接的效果就是2002年下半年到2003年全年,当时集装箱最低的时候,我们进行了生产能力的扩充,投入10个亿,2004年世界形势好了,我们抓住了机会。当然这是机会。投入的10个亿,还远远赚回来了。今年开了一个会,大家共识是正确认识今天的中集集团,形成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是我们说的低成本可能是我们制造业里面核心的竞争的DNA。刚才厉以宁老师讲的很好,从客户需要来讲。系统竞争优势也是从客户需要来讲。客户部分从大连、天津、青岛什么地方要箱子,我们都可以提供。第二,我在这些点上做的东西比别人好,成本比别人低。第三,我们和我们的供应商之间也有一个很强的关系,比如今年是一个特例,钢板涨价。,我可以买到钢板,别人买不到钢板。这也是一个优势。我们想最后所谓的这个系统竞争优势,就是能够和客户结成一个更紧密的关系,包括我的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日期、地点、延伸服务等等都可以和客户形成更紧密的关系。首先你这个低成本是不是行业里最有竞争地位的位置,如果没有做到这个位置,还应该继续做下去。如果做到了,在这个基础上你看在这个点还能不能更加发展。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集装箱行业的领导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提出企业要负责任,就是厉以宁最后讲的这个东西。我们所谓负责任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客户负责,对行业负责。中国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集装箱产业,全球90%的集装箱在中国,要对中国的集装箱制造负责,中集责无旁贷。第三要对股东负责。用好股东每一分钱。而且让这些钱能够给股东带来更多的回报。再一个对国家民族、对社会负责,包括我们投资、生产线的改造,环保方面的改造。以及从供应链来说,怎么让我们持续发展。我想回忆刚才的一个问题,一个企业必须有成长中核心竞争的DNA,对中集集团来说,可能对很多制造业来说,低成本是一个关键因素。在低成本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想办法做深做透,然后顺着这个DNA COPY,这样才能真正做强。谢谢大家!

主持人:吴总给我们带来了全球眼光的成本概念。我们看待低成本的时候不一定要把成本看在中国,看在珠三角,应该看到全球。接下来,你讲到无论如何要把低成本策略竞争到底。换句话说,只有把低成本策略竞争到底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优势。如果低成本优势已经做到底了,就是你刚才说的六个字,以客户紧密关系为导向,以低成本为基准寻找系统化的竞争优势。我们考虑的出发点是增加客户所感知的价值。这是刚才吴总讲的,我觉得挺棒的。

接下来请王总给我们说一说。

王友来:首先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中国的制造企业在过去10、20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非常重要的是低成本扩张。刚才厉以宁教授也讲了,随着跨国公司的登陆,中国的制造企业将面临怎么样的困难,你怎么样应对。在这里我想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关键是两个字——创新。从创新延伸来讲,提出三个问题。一个是全成本的概念。第二是创新新技术优势。第三是争创品牌优势。

第一,过去我们在整个低成本策略里考虑的只是我们在劳动力成本以及制造过程的成本。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及供应链形成过程来看,应该导入这个概念。也就是说,企业的成本不仅仅是产品自身形成的这一段成本,更应该研究在供应商上游以及顾客销售渠道的成本。在世界上已经比较流行这个观点,同时在中国国内企业,我觉得这方面的潜力非常大。只有把全供应链管理(SCM)搞好,才能形成我们在成本方面的非常大的优势。通过这个可以做好全球供应链管理、分销链管理以及与上游企业规模合作。从而导致整个产品的低成本。这个优势非常有潜力,而且也应该继续发挥。

第二,技术优势。中国的企业真正核心技术优势不具备。那我们靠什么?我们应该靠核心技术出来后,我们的应用技术的创新。这一点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家电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点,从韩国企业也好、台湾企业也好,真正的技术掌握在日本等很少国家。但是我们大家要知道,四大发明出来的时候,是谁最早应用?不是中国人。也就是说我们在应用方面应该多下功夫。结合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个地方人员差异化,在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方面做一些工作。更好的结合新技术和旧技术,在这方面做一些创新,同时在工艺方面做改进,我觉得这是我们在现代企业中应该做的第二件事。

第三,争创我们品牌新优势。如果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企业没有品牌优势,他的竞争层次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他的盈利能力非常差,他活的最累,一个企业如果靠低成本,他活的非常累。只有最后有了品牌影响力,我觉得他才有了优势。品牌出来有几个条件:第一,产品质量好,产品的性价比比较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也比较高。如果产品没有这些因素,他要形成一个好的产品、名牌产品也是不可能。最终,中国企业应该走品牌战略,技术支撑、有成本优势、有性价比的综合性产品,然后根据市场的不同定位来做出决定,这样中国企业在将来整个世界国际化竞争当中取胜。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总。王总讲了三个问题。我们最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正在跟松下公司合作,我感觉松下公司的策略都是老二策略,在技术创新方面松下公司不如索尼公司。索尼公司在产量、市场影响力还是不如松下公司。核心技术不一定拿的到,但是应用技术创新则显得非常重要。应用技术创新也会使我们降低成本,另外如果我们有了品牌优势,也可以降低成本。刚才是来自珠三角领先企业中集集团、康佳公司副总裁带来的想法。不知道,底下的朋友有没有一些问题跟二位交流?

吴发沛:这个问题非常好,也是很多人担心的。我刚才讲了怎么正确认识今天的中集集团。我们是把中集集团放到国际大背景上去看。在今年的会议上也统一了全体干部的认识,我们现在虽然是30多亿的营业收入,3个多亿的盈利。看上去蛮大的。就算我运输整个产业链来看,我用了一句形象的话,叫做在巨轮穿行的一叶扁舟来形容我们的企业。所以提出来我们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理由,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任何说是打江山、坐江山的概念。从来没有江山被打下来的,今天爬到了第一,明天可能不一定。所以内部叫做内涵优化。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连续提了三年。

内涵优化的具体内容是要建立这么几个体系来巩固系统竞争优势。第一,完善基地网络的布局。过去两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一些投资,生产基地的建设。第二,提升产品质量。这不是一个笼统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我们去年做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把全行业所有去年生产的箱子做了一个调查,可以看到中集的箱子在这里面差距在哪里。我们今年提出了要求,全面把这些风险点消灭。就是把整个行业的质量提高。第三,加快技术发展。去年有两个事情可以有标志性可以代表集装箱最先进的水平。一个是叫做安全智能集装箱。911后,美国认为集装箱是最大的危险。我们全部用电子化的东西监控。另外我们在集装箱木地板方面,原来是原始森林的木头,我们用了人工种植的树来代替,保证树木持续发展。第四,延伸服务。第五,我们要去完善刚才说的供应链管理。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也是从低成本的角度去看。可以说我们并没有说有丝毫的放松,其实讲这些东西,最大的危险,我们认为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快,谁能知道有海啸?谁能知道会有911?没有人知道。目前我们在估计着,包括刚才厉以宁说的宏观预测是8%还是8.5%,我对外面的人只能讲我今年上半年是很好的,下半年就不敢讲了。我们有一套及时预测市场变化的动态反应机制。04年为什么赚这么多钱,和这个机制有非常大的关系。我知道钢板供应紧张。我知道集装箱有很好的销量。5年后我们会成为一个绝对的经典案例。这是第一个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变的快。你自己怎么适应?要适应他,就需要很重要的一条,有一个一声令下,万众一心,全力以赴的团队。能不能做到,做不到,你看见了也没有用,等你反应过来了,大厦早就塌了。我认为这两个是最关键,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4-19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全球竞争与成本领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9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周股东会谁去?
去的同志回来汇报一下最新动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陕汽重卡一期工程投产

中国证券报2007年4月19日B03版


  □本报记者 徐晏 深圳报道                 
  

  记者从中集(000039)公司获悉,中集陕汽重卡(西安)专用车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于4月18日建成投产,可年产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自卸车10000辆。

  中集陕汽重卡(西安)专用车有限公司由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和中集车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据陕西当地媒体报道,该公司成立于去年7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三个股东的出资比例分别为50%、25%、25%。当时的报道称,该专用车生产基地于去年9月落户西安,占地500亩,年产值60亿元。

  中集方面称,此举是为顺应我国专用车市场重型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此次中集与陕汽的强强联手,将使中集的改装优势与陕汽的整车底盘优势互补,并在市场预测、产品研发等多方面资源共享,实现产品的同步设计、同步制造。

  资料显示,中集车辆继2004年与东风合作之后,于去年2月与解放合作,在甘肃省白银市建立其西北重卡专用车基地,加上日前和陕汽的合资项目,在我国重卡企业前5位中,中集集团已和其中3家牵手,其专用车、特别是重型专用车形成了从东到西的全国布局。

  中集自2002年正式启动专用车业务,现在已形成15个生产基地和年产12万辆各类专用汽车的生产规模。2006年,中集累计销售各类专用车8.8万辆,实现销售收入70.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6.56%和66.90%。这一年,中集的专用车产销量名列世界第一。

[ 本帖最后由 股市潜规则 于 2007-4-19 09:3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4-19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股东大会的帮忙问个问题:未来两税合一对中集业绩有什么影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4-1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调控通胀和抑制经济过热 升息预期加大
        发布时间: 2007-04-19 08:16         字体:         放大         缩小         还原        


  本报记者 王栋琳 北京报道  

  加息堪称当今央行最强硬的工具,但也是调控通胀和抑制经济过热的“特效药”。

  据透露,即将公布的数据将证实一季度经济增长加快的趋势,投资、CPI都明显反弹。综合官方表态以及部分专家的观点,未来一段时间,利率工具可能会更频繁地出现在货币政策中。

  种种迹象表明,人们对升息的预期越来越强烈。

  官方对于利率与汇率的态度正发生微妙的变化。一直以来,利率与汇率仿佛坐在跷跷板上,经济过热、投资反弹时就提利率,投资过低、顺差太高就提汇率。政策天平努力在两者间保持平衡点。现在,平衡点又滑向利率一端。

  3月18日加息后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在4月3日对东盟各国财长和央行官员发表讲话时表示,升息将能有效地减少不受欢迎的投机性资金流入亚洲,有助于挤压资产价格泡沫。这一表态被部分市场人士看成是年内将再次加息的强烈信号。

  可是就在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等还表示“央行对资产价格的上涨只有关注而已”,“央行不以资产价格作为政策依据”。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可能正修正对于利率与资产价格关系的看法。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央行对于中美利差限制的“解禁”。汇改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央行通过保证3%的中美利差抵御热钱流入,低利率成为人民币稳步升值的“保护神”。然而,美国在2006年8月8日暂停加息,3%的利差无法再保住。

  更重要的是,央行已意识到,以低利率抗击热钱是“南辕北辙”。原因包括:热钱不会乖乖躺在银行账户上生息,而是涌向高收益的楼市和股市;另一方面,低利率不仅适用于国外投机者,也打击了国内的储蓄资金,存款开始向股市分流,推高资产价格,而滚烫的资本市场又吸引更多的热钱进入。一季度账面上有733亿美元“不明来源外汇”流入。

  因此,利率政策对于资产价格膨胀是有责任的,也不应该是“无为而治”的。今年以来,央行有意识地提高央票利率就是一个明证。

  从市场的角度看,加息周期应该、甚至可能已经降临。从去年4月底开始,不到一年时间里央行三次加息,有分析人士质疑,难道这还不是加息周期吗?

  央行对利率工具的态度转变,根本原因还是为了治理流动性,以及保持经济健康运行。今年以来,投资明显反弹,一季度新增贷款更是接近全年目标的一半。而且,从去年底开始,CPI数据脱离两年来的低谷,上升到3%的警戒线附近,据传3月已经“逾线”。而通货膨胀上升是任何国家央行加息的最大理由。

  问题是通货膨胀走高是否形成趋势。3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粮价上涨成为影响未来物价的重要因素。此外,在CPI连续两年低位运行的同时,M2却保持16%以上的高增长,货币供应量持续大幅增长,早晚都要反映到物价的上升中。

  从政策角度看,更加有理由动用利率工具。2005年至今,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减CPI计算的实际利率,从去年底开始为负。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分析师林朝晖认为,在流动性过剩情况下,利率走低是正常的,因为资金供给多;但央行始终站在需求层面来调节,所以哪怕资金再过剩,只要总需求(投资信贷)扩张太快,央行也应该加息的,而且要引导整体社会融资成本提高。

  在流动性过剩与经济趋热的双重因素下,相信下次加息并不遥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11.1% CPI同比上涨2.7%  
发布时间: 2007-04-19 15:51 字体: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

    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2003年以来两位数加速增长的势头,经济繁荣期不断延长。从2003年到2006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依次为10.0%、10.1%、10.4%、10.7%。

    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02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1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2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4亿元,增长9.9%。

    一季度农业生产形势平稳,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预计为10610万公顷,同比增长0.5%,连续4年保持增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前两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3.8%,增速加快22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消费增速加快。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26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88亿元,增长14.9%,增速加快2.1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涨幅上升。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3.3%,环比下降0.3%。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较大,农民收入增幅创十年来同期最高。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3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5.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60元,实际增长12.1%,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

    顺差快速增长,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一季度,中国贸易顺差46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1亿美元;3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9.8%,增速加快7.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当前经济也面临着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节能减排压力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记者刘铮 刘羊旸/新华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俱乐部(1997-2019)官方域名:macd.cn   MACD网校(2006-2019)官方域名:macdwx.com
值班热线[9:00—17:30]:18292674919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18292674919
找回密码、投诉QQ:89918815 友情链接QQ:95008905 广告商务联系QQ:17017506 电话:182926749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陕ICP19026207号—2  陕ICP备20004035号

举报|意见反馈|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ACD俱乐部 ( 陕ICP备20004035号 )

GMT+8, 2024-5-1 21:58 , Processed in 0.12530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