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h 发表于 2007-5-17 21:36

21世纪经常为了追求噱头,不经求证,胡写瞎写。

meng-h 发表于 2007-5-17 22:15

谢国忠:中国没有巴菲特
谢国忠/文《财经》杂志 /总185期
 当前中国股市的投资故事中缺少了巴菲特价值投资中的两个重要元素,一个是估值,另一个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

当前中国股市的投资故事中缺少了巴菲特价值投资中的两个重要元素,一个是估值,另一个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

  巴菲特对中国人来说毫不陌生。最近,他的名字出现得更频繁了。因为很多人把他们在中国股市的成功,归因于运用了巴菲特的智慧。
  中国真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巴菲特式的投资者吗?是不是这样的原因使市场创出新高?我思索许久,却得到相反的答案。很多自以为模仿巴菲特的人,其实是在投机。中国的股市正处在泡沫和过度的狂热之中,这是巴菲特最不愿投资的市场。

香港之鉴
  很多人都在目前这轮牛市中大发其财。当然,这也是一种成就。不过,赚钱就意味着接近巴菲特了吗?我表示怀疑。
  伟大的投资者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巴菲特在他一生中创造了年均28%的收益水平,这相当于10年中增长11.8倍或30年中增长1645倍。我认识的一些投资者从2005年中开始的牛市里已经取得了6倍至10倍的收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回报是很不容易的,但这并不能把他们变成巴菲特。他们的成就可能来自技巧,也可能来自运气。事实上,一些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他们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市场趋势,即运气,而不是个人的投资技巧。这样赚到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快。
  1997年,香港股市楼市飘红,投资气氛炽热。似乎每个人都投身股市或楼市,很少有人能在白天专心工作。有人不无嫉妒地跟我说,“起台风的时候,连猪都会飞。”的确,很多人都变得非常富有,至少当时是如此。但务实的香港人把他们挣的钱花在名牌服装之类的东西上,而不在意把自己标榜为巴菲特。尽管每个人都明白在这样的市场投资是走钢丝,但没有人相信泡沫破裂就在眼前。
  当时,很少有人能想到,泰铢这样一种次要货币的崩溃会摧垮整个牛市。泰铢崩盘造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日本的银行是东南亚重要的债权人,他们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资产负债表大幅缩水。他们也是香港的债主,在危机爆发五个月后,他们开始从香港市场撤资。
  香港股市在1997年秋天开始暴跌,至1998年夏天到达底部,此时的恒生指数已较高点时跌去三分之二。而不动产的价格在一年中下跌了一半,在2000年高科技泡沫时经历短暂复苏后,又持续下跌,直到2003年的SARS时期才触底,累计跌幅达75%。
  泡沫破灭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整整一代香港人在熊市中长大,未来在他们眼中一片暗淡。他们在自己思维定型走向成熟的年纪里,经历着资产价格不断的缩水。这令他们在一生中都不敢冒大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香港楼市在种种狂热之中仍然表现温和,价格仅相当于1997年危机前水平的一半。
    市场的反转非常迟缓。开发商不得不暗地里打折销售。只有在金融业集中的地段,地产价格才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这其实是全球流动性泡沫的一部分,因为泡沫使得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迅速壮大。这些基金在为他们的投资人赚取第一块钱之前,先要收取2%的管理费,这笔收入使他们居住的街区的房价猛涨。

中国故事
  类似的故事可能正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发生。飞涨的股市和十年前的香港市场惊人的相似。城市里不断流传着投资某只股票暴富的神话。其中,被谈论最多的一只股票是贵州茅台。传说的一个典型版本是:一个退休者把他所有的储蓄都买了茅台股票,现在成了亿万富翁。茅台股票的估值水平之高令人咋舌,其业务量也因为股市的繁荣而扩大——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加大了对50年陈酿茅台的需求。
    但我有点疑惑的是,究竟有多少50年陈酿的茅台酒?难道它们在“文革”时没有被红卫兵毁掉吗?不过,只要有大量资金竞相追逐,茅台的神话就会延续下去。
  巴菲特也成为茅台故事的一部分。故事是这样讲的:第一,茅台是中国的名牌;第二,中国人喜欢茅台;第三,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人们会消费越来越多的茅台。所以,根据巴菲特的原则,应当长期持有这只股票。
  但是,这个故事缺少了巴菲特价值投资中的两个重要元素,一个是估值,另一个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巴菲特的根本原则是在合适的价格买入一家好公司。但当一家好公司的股票以100倍市盈率交易时,这通常是一笔坏的投资。好公司和好股票并不能画等号。
  对茅台酒的需求也存在疑问。茅台需求的一大部分是来自招待官员。当一种商品被政府官员相中之后,其价格就会飙升,因为商人会不惜代价地购买它。不过,茅台属于高度酒。全球范围内,考虑到健康的原因,高度酒的消费已连续20年下降。中国也会面临这一趋势。到医生告诫官员们不要再喝茅台酒的时候,再看看茅台的价格吧。尽管茅台有一个好的品牌,它的价值仍取决于公司未来能否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口味的变化。它的未来并不像多数投资者现在想的那么安全可靠。
  金钱会改变人。我注意到,新的暴富阶层有一些独特的地方。他们最新养成的两个生活习惯是饮茶和谈佛。
  关于前者,我指的不是普通的喝茶,而是像法国人谈论葡萄酒那样谈论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这确实给市场带来了真实影响,陈年普洱茶的价格暴涨。你也许不会把某种茶叶的价格上涨和股市联系在一起。但是你会看到,当股市泡沫破裂时,普洱茶价会走向何方。
  佛教是另一个热门话题。富人的精神需求本身并无任何坏处,但它造成了佛像等商品的价格上升。当看到如此众多的人都拥有罕见的佛教物品时,我免不了会想:这些东西以前都在哪儿呢?

巴菲特法则难有效
  除了茶和佛,谈论巴菲特是最为时髦的。在发财以前,人们不会介意财富是来自遗产还是彩票。但发财以后,人们希望其他人相信,他们的富有是因为自己特殊的能力。自然地,那些在股市里淘到金的人们就把自己的故事描绘得像沃伦巴菲特那样。
    有些人的确是因为聪明才智而发财,但大多数人只是运气好——碰巧在正确的时间入市。但我不能确信,有人已经做到巴菲特那样。中国股市还没有成熟到让巴菲特的法则有效地发挥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投资表现。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上证综指大约在2005年中到达800至900点的底部。从那以后,这一指数已经上涨了350%。这样的表现,部分原因是新股上市首日就被纳入指数计算。去年下半年,政府改变了这种做法。另外,由于新发行的大型国企的股份在指数中占有很大权重,目前的指数和两年前有较大的不可比性。所以,你手中的股票可能没有上涨350%那么多,我估计收益水平大约在200%。
  如果市场涨到原来的三倍,很多高风险股票可能涨得更多。例如,细价股(small cap stocks)通常在牛市中涨幅更大,同时在熊市中跌幅更大。这种股票被称为高β值股票。
  β系数是一只股票相对于整个市场的相对波动幅度。成熟市场细价股的β系数大约在1.5左右,也就是说,它们的波动比市场要大三分之一。我粗略估计的结果是,中国细价股的β值已经超过2。因此市场上涨2倍,它们会上涨5倍。
  很多中国的投资者喜欢吹嘘他们的收益率。因为他们通常持有细价股,如果他们自2005年中以来收益超过500%,他们就跑赢了市场。如果持有风险更高的股票,他们的收益甚至可能更高。因此,高收益率并不意味着投资表现好。获得相对于市场整体更高的收益,也就承担着相对市场整体更大的风险。
  与 β值相对应的是α值。α是通过好的选股策略而非增加风险水平所带来的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例如,如果两只钢铁股在同样的估值水平上交易,聪明的投资者会选取质量较好的那一家。假以时日,这只股票的表现会优于大势。这种超额回报就是α。很多对冲基金都宣称自己是α的创造者,从而收取更高的管理费(例如 2%,而平均水平为0.5%)和利润分成(投资收益的20%)。
  事实与此相去甚远。最近的学术研究表明,对冲基金的良好表现主要是β而非α的作用。例如,很多对冲基金都集中投资于热门大宗商品、细价股或新兴市场,这些部门在宏观趋势下表现强劲,这都属于β一类。不过,有人认为,基金经理选择了正确的行业,因此他们的表现不仅来自运气。这方面的辩论还会继续下去,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表现与选择了好公司关系不大,而这才是α的本质。
  中国的投资者借用巴菲特来解释他们的成功,我想现在还为时过早。巴菲特的方法,是选择好的公司并在低价或合理价格时买入。这种方法通常排斥那些快速上涨的热门股,因为热门股的定义就是高估值。例如,巴菲特的方法在高科技行业就不大有用。苹果公司在五年前被乔布斯收购后,其股票上涨了10倍。这完全是因为他创造非凡新产品的能力。巴菲特的方法会忽略这一方面。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错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股繁荣。
  巴菲特方法选出的股票一般上涨得更稳健,而不是更快。相反,中国的投资者着迷于热门股。人们推荐股票时给出的目标价格通常是在一年内有数倍的涨幅,这很难成为一个巴菲特式的目标。
  中国的股票经常是不论质地好坏,齐涨齐跌。市场中的股票总是不停地在变,巴菲特的方法少有用武之地。招商银行和万科是能够持续为股东带来回报的少有例子。占据市场的国有企业更多地凭政府政策实现盈利。从长期看,这种政府保护行业的风险是很高的。民营企业则通常依赖于某个创始人,如果这个人因某种原因离开,公司很快会陷入困境。这些特点使巴菲特方法在中国的市场上很难适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投资者像巴菲特那样侃侃而谈,同时进行的却是短线操作。
  巴菲特的方法只在于实现α。这需要有一个上市公司众多的成熟市场。美国股市有近万家上市公司。“二战”以后,美国经济还从未经历过萧条(即GDP负增长超过5%)。相反,美国经济在19世纪几乎每十年就经历一次萧条。那时,就算是巴菲特,也难以成功。经济的巨大稳定性给了巴菲特法则发挥作用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也是交了好运。
  总之,我怀疑眼下对巴菲特的热议只是牛市的产物。当泡沫破灭时,不会再有多少人提起他。当上海A股超过2500 点时,中国股市就进入了泡沫状态。泡沫也有它的自然寿命,它是由人的心理驱动的。一场股市泡沫持续三年也是可能的,并能让市盈率超过60倍,也就是正常估值水平的4倍。
  中国投资者经常把泡沫破裂与政府干预联系起来,认为只要政府不干预,泡沫就可以永远存在下去。这是错误的。泡沫会自己破裂。美国在1929年、日本在1989年就是如此。香港的崩盘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科技股泡沫则因产能过剩在2000年破裂。你永远都不知道泡沫会怎样破,但它们总是会破的。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17 22:19

原帖由 心月天狐 于 2007-5-17 18:3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认为是可能的,中集的某些特种车与工程机械类似,比如说那个什么泵车。而铁路集装箱每年需求很少,属特种箱的一种,中集不会花费精力去专门折腾的。只是最后几句:中集拥有民生股份,让我认为这是瞎编的,翻 ...

把招行写成民生,由此说明这个记者的文章不看也罢,很多事情似是而非,不求信息准确,但求风雨交加。
此前麦总去广西考察,广西主席予以接待,至于期间交流了什么具体内容,广西的报道只是说车辆投资的事情,但经21世纪的报道,则变成了收购柳工,不过这种传言或者臆测恐怕也并非空穴来风,毕竟投资一个专用车生产基地是不需要麦总和主席进行直接对话的,很可能有些更重大的事情进行了交流。

39的梦想 发表于 2007-5-17 23:09

回复 #243 股市潜规则 的帖子

我估计广西设厂是面向东南亚的,这一地区专用车市场也不小。

jc鸿鹄 发表于 2007-5-17 23:14

请问这里的朋友拿中集最长拿多长时间?中途退出又回来的不算。

900900! 发表于 2007-5-18 08:52

原帖由 jc鸿鹄 于 2007-5-17 23:1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这里的朋友拿中集最长拿多长时间?中途退出又回来的不算。

哈哈,:*29*: ,我中途退出来了,我不算。
不过我还要买进的,这支我重点关注的股票,重点研究的管理层。

quarkyy 发表于 2007-5-18 11:33

回复 #245 jc鸿鹄 的帖子

本人是2002年开始一直持有并不断买进到现在没有出来过的。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18 11:35

久盘假放量 实为真骗现


http://www.jrj.com  2007年05月17日 06:23广州日报

【评论】【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2005年8月11日,中集集团开始“假放量”。   
  本报讯(记者 李成)许多技术派分析师认为,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成交量的大小与股价的升跌成正比关系,比如说量增才能价涨、量缩价不会大跌、长期盘整的股票带量突破盘局常意味着庄家要拉高、股价高位放巨量后一定还会创新高等。   

  不可否认,这些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某些情况下,成交量不仅会骗人,而且会成为庄家将计就计设置的陷阱。   

  突然放量推高制造“假突破”   

  久盘突然放量是典型的“出货陷阱”之一。这里讲的久盘有的是指股价在炒高了相当大的幅度后的高位盘整,有的是炒高后再送配股票除权后的盘整,还有的是中报或年报公告前不久的盘整。   

  以中集集团(000039)(行情,资讯)为例。2005年4月25日,该股除权除息后,股价一路盘整下跌。而8月11日,该股成交量突然放大至4158万股,几乎是前三天的成交量总和,该股当日股价最大涨幅也高达7%左右。股票开盘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大量的买单挂在买一、买二、买三的价位上,同样,卖单也大量挂在卖一至卖三各价位上。成交量急剧上升,推动股价上涨。   

  随着股价的上涨,投资者发现了中集集团的成交量异常变化,不少人试探性地买入,盘中小的买单不断出现。不过,这时由于买单已经塞得满满的,要想确保成交,只能直接按市场卖出价买进。因为这种市场买入的人增多,尽管当天中集抛单沉重,股价还是不断振荡上涨,尾盘时,还有两笔共50多万股的大买单短时间推高股价,最大涨幅也高达7%左右。   

  主力“骗量”为“骗现”   

  12日,中集集团还是跳空高开,成交量迅速放大,股价拉到最高11.47元,当天成交量高达4553多万股。当许多投资者以为该股开始重新突破时,该股随后却连连被大卖单打压不止,从此该股一路下跌,最低到7.06元,跌幅高达40%以上。显然11日、12日两天庄家是在拉升出货。   

  这就是庄家利用成交量设置的陷阱。通常的情况是,庄家在久盘以后知道强行上攻难以见效。为了赶快脱身,庄家采取滚打自己筹码的方式,造成成交量放大的假象,在推高的过程中,许多追涨的人接下了庄家的大量卖单。那些在追涨时没有买到股票,然后就将买单挂在那里的人加强了买盘的力量,并为庄家出货提供了机会。庄家就这样利用量增价升这一普遍被人认可的原则,制造假象,达到出货目的。   

  出货三大迹象   

  一是盘整时,卖一至卖三的3个价位的卖单并不多,然而成交量却不少,同时,买二、买三的挂单很多,买一的挂单相对少一些,显然是有卖盘按市价在买一的价位抛出。投资者观察会发现,到当天收盘时,大部分股票都在7%~8%的涨幅一带成交。   

  二是放量“假突破”的第二天,该股可能略为低开,然后快速推高,上涨至5%~7%一带。也有的干脆高开高走,大有形成突破缺口的架势。但虚晃一枪的同时,主动买单减少,而往下的抛单却不断,股价逐渐走低,到收市前半小时甚至跌到前天的收盘价以下。   

  三是当许多人看到该股突破盘局而追涨时,该股在涨到5%~7%左右会突然掉头下跌,大量的抛单抛向那些早上挂单追涨未能成交而又没有撤单的散户。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18 12:31

中集集团(000039):被忽略的参股金融证券股 下一个“敖东”!

(新时代证券)

2007-5-14 16:40:50       白健康       新时代证券
   
  
  尽管管理层周未发布了投资者风险教育提示,周一市场火爆依旧,股指低开后瞬间被凶涌而入的买盘迅速托起,盘中再改写历史新高4081点!而盘面上,涨停个股又是一大片,其中表现最为耀眼就当属以吉林敖东、岁宝热电为代表的参股券商股:吉林敖东因持人广发证券股权已是接近130元大关成为二市最高价的超级大牛级,岁宝热电也因持有民生银行股权节后开盘连续三个涨停直逼70元高价!可见,随着金融证券业的火爆俞演俞烈,参股金融证券概念个股已经成为场内老资金和场外新资金共同哄抢的首要目标。其实投资者只要仔细综合分析一下券商概念股的炒作背景就会发现:本轮行情的券商热点炒作犹如前几年的科技网络炒作,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以前的科技网络股得不到业绩的支持,而如今的券商题材是真真切切得到业绩大幅增长的支持,因而其炒作的时间跨度及股价涨升的高度都将会超过以前科网股!在错过100元大股吉林敖东之后,投资者不妨精心挖崛市场中有同等潜力的个股进行全力出击。如可关注参股券商银行题材而未被市场发觉的(000039)中集集团:公司是全球第一个集装箱年产销量超过百万标准箱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惟一能提供所有集装箱品种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集装箱供应商,属老牌的优质成长股。最值得注意是,公司发起设立交通银行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另持有9139万招商银行股权,持有2210万股招商证券股权,因此该股的参股金融券商题材将特别有震撼力。市场上,那些业绩平平的参股金融券商股股价都已十几二十几元,本身业绩优良参股券商的吉林敖东已接近130元大关!因此同样作为绩优成长蓝筹加参股券商银行题材的中集集团相比之下后市涨升空间极其广阔,目前回调之际正是吸筹良机!
  
  参股招商证券和招商银行 比肩“吉林敖东”
  
  证券市场的牛气冲天,使券商的财富不断扩大。券商股的股价也不断地向上提升。目前从市场上可看到,那些才几分业绩的参股券商题材股,股价均已在十几或二十几元,而业绩本身优良的参股券商股(广发证券)的吉林敖东股价则已接近130元。同时大家也看到,参股银行股股权的个股也是牛气冲天:岁宝热电因持有民生银行股权大幅增值,其股价五一节后开盘连续三个涨停直逼70元高价。参股券商会增值!参股银行也增值!所以未大涨的参股券商及参股银行股权的个股后市就值得全力关注了。中集集团(000039)-----05年3月公司作为发起人之一共同发起设立交通银行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持股比例为注册资本5%,总部设于上海,注册资本2亿元。持有9139万股招商银行,占1.33%;持有招商证券2201万股(创新试点类券商),占1%。众所周知,近年的牛市行情里,除了券商外,基金和银行是另外的大赢家。因此同时参股基金、券商、银行股权的中集集团,其金融券商题材将会更有震撼性,特别是其金融题材尚未被市场所利用炒作,加上其本身历年业绩优良。在绩优加券商题材吉林敖东及参股银行股权的岁宝热电,他们分别接近130元和70元股价的同类比价牵引下,中集集团的后市涨升将是天经地义之事。同时市场上那些业绩才几分钱的参股金融题材股现在股价基本在十几二十几元,相信聪明的投资者都会知道,选择中集集团比选择那些本身没有好业绩的券商概念股来进行投资也绝对要安全稳健。   
  
  老牌优质沪深300龙头机构评级“买入”   
  
  除了其参股券商金融题材外,其作为老牌优质成长股,行业绝对龙头,本身就具有中长线投资价值。公司是沪深300成份股中的人气龙头品种,拥有较大的市场号召力。公司集装箱产量连续8年世界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成为全球第一个集装箱年产销量超过百万标准箱、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惟一能提供所有集装箱品种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集装箱供应商,可谓一只实足的成长型黑马。同时还是中国最大道路运输车辆的生产商,中国半挂运输车辆的最大生产商。集团02年正式进入的新业务,主要包括半挂车及专用车的制造等。目前半挂车业务在全球的市场容量在150亿美元左右,全球市场空间广阔,是集装箱业务的3倍。04年产销总量位列中国第一,2006年产销总量实现世界第一。2007年1月,中集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首台38M混凝土泵车研发试制成功,该产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已申请专利6项,产品各项性能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居于领先地位,成长性看点十足。中信证券分析师吴健等表示,根据专业机构的预测,全球集装箱市场在07年之后仍然会保持稳定增长,公司的集装箱产品需求有保证。虽然集装箱的生产技术简单,但是中集在管理流程、成本降低等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其他厂商很难模仿,这种优势能够保持;中国集装箱行业的毛利率仅仅比中国的金属加工行业平均的毛利率高1-2%,而且由于集装箱行业非常集中的行业结构,新的产能扩张将会比较温和,中集的盈利能力有望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中集并不缺少新的产品,总结公司在集装箱产品的成功经验,类似的产品还有很多,相信公司会继续进入新的产品领域并取得成功。吴健预期06-08年EPS分别为1.15元,1.38元,1.62元,考虑到公司可能在07年进入铁路货车车厢产品,可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发展空间和盈利,因此估值水平可以略高于现有业务。维持“买入”评级。
  
  在市场整体热炒参股金融概念的气氛下,中集集团作为一家隐蔽的参股券商和银行股股的一分子,此题材却一直被市场所忽略,股价没有出现明显的飙升,后市此火爆题材一旦暴露,必然会引起场内外各路热钱的哄抢,目前回调后的股价可谓正是切入黄金时机。

jc鸿鹄 发表于 2007-5-18 19:49

原帖由 quarkyy 于 2007-5-18 11:3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人是2002年开始一直持有并不断买进到现在没有出来过的。
厉害!

jc鸿鹄 发表于 2007-5-18 19:51

原帖由 900900! 于 2007-5-18 08:5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29*: ,我中途退出来了,我不算。
不过我还要买进的,这支我重点关注的股票,重点研究的管理层。
您的研究成果方便拿出来分享吗?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18 21:52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评述(2007.05.18.)   

远洋航线货量充足,运价指数平稳运行

  随着远洋航线传统旺季的到来,以及中国外贸出口的高速增长,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需求旺盛,运价高位运行。5月1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021.75点,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033.11点,均与上周基本持平。

  在运输需求持续升温的影响下,欧洲航线运价小幅攀升。5月1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欧洲、地中海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为1442.25点、1472.09点,分别较上周上涨2.1%和1.4%。由于货运需求旺盛,远东班轮公会成员决定对亚洲至地中海航线135美元/TEU的旺季附加费征收时间从计划的6月10日略有提前,至地中海东部港口的旺季附加费的征收提前至5月15日,至地中海东部港口的征收提前至6月1日。由于自5月起,部分船公司针对载货14吨以上的重箱加收350美元/TEU的附加费用,并对重箱的接卸继续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北方重货出口有略微减缓趋势。

  本周北美航线市场货量充足,航运公司与大货主的合约签订已基本达成如下协议:至美西基本港运价上涨50-100美元/FEU;至美东基本港运价上涨150-200美元/FEU;至美国内陆点运价上涨约20%。在新的运价协议下,经营北美航线的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仍高达95%。5月1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美西航线运价指数报1054.27点,较上周基本持平。据市场消息指出,由于全球集装箱船吨位居首的马士基航运重组泛太平洋航线,缩减船舶吨位,同时整合靠港顺序和多式联运的覆盖范围,预期对该航线供需平衡将带来影响。新世界联盟下月将与法国达飞航运合开一条从中国港口经巴拿马运河至美国东岸的全水路集装箱航线。

  日本航线,本周出货量明显回升,上海港日本航线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达到85%。尽管运输需求较为乐观,但上海港日本航线运价稳中略有下跌。5月1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日本航线运价指数报625.33点,较上周下跌3.2%。进入6月后,日本航线的传统淡季即将到来,市场供需将处于船多货少的状态,船公司间竞争将更为激烈。


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18 22:24

打开澳洲市场 首季福建集装箱出口快速增长

2007-05-18 15:27文章来源:福建日报
文章类型:转载内容分类:新闻

  福建对欧盟和澳大利亚市场的开拓取得巨大成功,尤其是欧盟更成为第一大出口市场。一季度,福建省对欧盟出口集装箱0.8万个,对澳大利亚出口0.35万个,而去年同时期还未有出口。
一季度,福建累计出口集装箱2.33万个,价值5497.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倍和2.3倍。目前福建省集装箱出口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但根据目前规划或已开工建设的集装箱工厂数据,到年底集装箱生产能力将远远超过世界集装箱市场的预期需求。

toobad 发表于 2007-5-19 12:33

谁能详细说说,人民币升值对中集的影响在哪些方面?中集又是如何将人民币升值影响降到最小的?

自己看了一下(来自04年11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的答案,虽然旧了点,但对我有帮助),总结所有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如下:

目前钢材出口是有13%的出口退税的。中集是用外汇买的,对于钢厂是算作出口的。
  
  304 郑先生 加息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大体每股合O.2元。这个判断对吗?
  304 吴发沛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财务费用总计才约5000万元,能有你说的那么的影响吗?公司主要是美元借款,人民币加息对公司基本没有影响。
  295 JIM 加息对业绩的影响?
  295 于玉群 中集的借款结构里,大部分是美元,无论是人民币加息还是美元加息,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们的财务费用。
  
  280 无聊问问 那继续请问于总,鞍钢宝钢等国内钢厂为什么会同意公司采购钢材结算使用美元,如果汇率宽幅波动,对他们岂不是有很大风险?
  280 于玉群 对于国内钢厂来说,他们销售给我们的钢材是以顶替进口的方式,所以可以用美元来记价。
  
  278 rookie 公司的外汇收入进行了套期保值吗?公司的发展规划能否向投资者公开?具体指标是什么?
  278 于玉群 公司的业务基本上全部为美元业务,我们会密切关注外汇市场的动向,包括人民币汇率问题,但从中集本身的业务特性和财务结构,我们不需要去做套期保值。
  254 李工 集装箱似乎不算高科技产品,公司主要靠哪方面技术维持了竞争优势?
  254 吴发沛 公司目前已建立综合的竞争优势,包括:规模优势、布局优势、成本管理优势、技术研发、集团化管理、与供应商和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优势等。
  273 杨亿 美圆贬值对中集有什么影响
  273 于玉群 我们本身是用美元来记价的,所有的业务发生几乎全部是美元业务,所以,基本上不存在美元汇率风险。
  
  268 无聊问问 请问公司原材料采购于国外的比例有多少,主要是哪些原材料?公司成本中美元结算的比例是多少,都是哪些?
  268 于玉群 公司原材料采购中,钢材大约有40%,大部分木材需要进口,其余材料全部可以从国内采购。公司成本中美元结算的比率接近90%。
  257 tarkovsky 那继续请问于总,公司销售集装箱主要是以美元结算的吗,比例是多少?谢谢
  257 于玉群 全部用美元结算。
  
  250 李工 集装箱似乎不算高科技产品,公司主要靠哪方面技术维持了竞争优势?
  250 于玉群 技术优势并不完全体现在产品看起来是不是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对于制造业来说,成本优势是企业的生命。
    
  227 小的中集老股东 请问吴总,一个标准干货集装箱的净重是多少
  227 吴发沛 2220KG。
  
  211 小的中集老股东 请问吴总:集装箱成品运输占总成本的比例是多少?
  211 吴发沛 具体商业数据,恕不透露。
   72 星星 请问国际海运市场景气何时见顶?行业周期走向下坡,对周期性的中集影响是否很大?
  72 于玉群 行业内普遍看法未来2年仍然是比较乐观,行业有周期性变化,但从中集过往的实际表现来看,仍然是大幅增长。
  
  87 RAY 请问中集如何应对人民币即将放宽波动区间所带来的外汇与经营风险?公司将如何应对?另余对来年的全球贸易不表乐观,不知吴总有何高见?
  87 吴发沛 集装箱制造业在中国,全球90%的集装箱在中国做,汇率的变化影响的是全行业的成本,不仅仅是中集。从目前普遍的观点看,人民币升值有一定压力,升值在增加集装箱成本的同时,将会推高价格。明年全球贸易形势并不见得不乐观,只要越来越多的货物在中国制造,中国集装箱产业就有发展空间。
  90 卞鹤 请吴发沛副总如实告知如下问题:
  作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垄断地位的大公司,业绩又好的眩目,现金流却为负数,怎么回事?
  90 吴发沛现金流是集装箱业务的特点,旺季现金流流出很大,年底收回。过去多年的报表都是如此,并不是今年特殊。

       95 feng 请教吴发沛先生:
  
  半挂车业务是大家最关心的业务。现在我们对这个项目在国内和国际的业务前景看得不是很清楚。下面的问题,请回答:
  
  1、半挂车的运输吨位在那个区间,有研究认为国内市场是每年25万辆,您认为准确吗?和国内的重卡公司例如重汽和福田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2、美国市场的售价是14万元,目前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毛利水平是百分之多少?美国同行的销售毛利水平是多少,中集半挂车在美国的前景如何?
  3、对这个业务来说,最难整合的是车头和车身,这个成本最大,但是中集难以控制,不知中集的长期策略是什么?
  95 吴发沛 1、我们现在从事的专用车辆领域主要是车体部分的制造,并没有从事牵引车的制造。和他们不存在竞争关系。吨位覆盖范围很广。
  2、美国市场的毛利润水平和集装箱差不多,但目前生产厂家主要在美国,我们采用的是中美互动的战略,将为美国公司提供更低成本的零部件,这将有利于提升销售到美国市场产品的竞争力。
  3、我们没有从事车头的制造,以半挂车而言车头和车身是分开的,我们重点发展车身。
  39 原料供应赏 集团在今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大不大?
  39 于玉群 中集的集装箱业务主要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内的宏观经济调控对于我们的业务影响不大。
  131 姚远 公司人力成本占到10%,由于目前民工荒等因素,现在国内人均工资也在不断调高,请问这对公司的业绩将有多大影响,如何解决
  131 吴发沛 公司人力成本没有占到10%。集装箱行业的工人收入有相当的竞争力,公司目前还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

  35 泉洲 为什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负?
  35 于玉群 公司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期初是生产淡季,流动资金占用量较低,在6月底和9月底时生产处于旺季,流动资金占用量也很大,相比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负数,到年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应该会是正数。
  
  97 zy 请问道路运输行业的竞争状况如何?
  97 吴发沛 我们从事的是道路运输车辆制造业务,不经营运输业。目前该行业的市场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但中集已经囊获了行业内最好的生产厂家。我们有信心在车辆制造的竞争中取胜。
  23 黄潜 请问如果人民升值5%-10%的话,会令到成本上升的幅度有多大?如果将该成本的上升转嫁到销售价格中,会对销量的影响有多大?公司会否为了维持销量,而减少毛利率?
  23 于玉群 中集的集装箱成本中大约有10%是用人民币支付的,如果人民币升值10%,对中集的整个成本的影响也就是1%
  9 刘仁坤 公司的预提费用年初5.4亿元,9月底7.4亿元,主要是些什么,为什么夸年有这么多?
  9 于玉群 预提费用包括:集装箱保修金、集装箱特许使用费、运费等。


最后,根据麦伯良的预计,在2012年实现净利润50亿元人民币,相对06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4.5%。
 

[ 本帖最后由 toobad 于 2007-5-19 14:22 编辑 ]

meng-h 发表于 2007-5-19 13:43

《基金评级》跋

  我对中国基金业关注得较早。记得我看到的第一篇有关基金的文章是在1991年的《上海证券交易专刊》上,是当时的万国证券公司总经理管金生写的,虽然我刚入行,还看不太明白。后来我对基金的兴趣越来越大,终于在2000年写了一篇《基金黑幕》,算是有了个“阶段性”的成果。
  这真是始料未及,因为我从没想过大家企盼多年的“理性”、“健康”、“代表未来”的基金公司很快就沦落了。不过,关注还是要继续下去的。所以,《Value》2002年5月创刊后,我就很注意对基金的报道、研究和分析。
  在2006年9月的《Value》封面故事之后,我们就开始了中国基金的“评级”,虽然那时还不成熟,但毕竟开了个头,并在2003年1月正式推出了Value中国基金评级,每月一次,坚持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这应该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吧。
  我们现在做这事已中规中矩,没有什么风波了。但在当时,可不是这样的,2002年9月的《Value》封面故事《谁是基金领袖》这篇文章中,提到大成基金公司曾涉嫌银广夏案,也并未做什么引申。然而,大成基金公司的一位副总是我在上交所的同事,大怒,叫手下的一位市场部人员打电话骂了我5分钟。我耐心地听完后,没搭理,跟一个小年轻计较什么哩。后来又有一次,天同基金(现在的万家基金)总经理马志刚请我参加他们的一个基金座谈会。在会上,碰到了一位过去华夏证券研究所的同事、现在是天相公司的高管(他也曾在中国证监会干过),轮到他发言时,竟毫不含蓄地指着我说,由于《基金黑幕》,让中国基金业受到极大的伤害。我过去也算是他的“领导”,但相互之间一直很客气,没料到他会突然在会上发难,让我好不尴尬。还好与会上的其他人要比他明白事理,至少表面上的客气还是要有的,谁也不接碴,反而对我态度不错。此人是个聪明人,为何当面向我发难呢?我只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这样做,可能是想表现出业内的“正义”感,借此做他的金融服务生意吧。果然,会后吃饭的时候,看见他在向马志刚拉生意。不过,他想没想过,如果也是基金业内资深人士的马总很讨厌我的话,何必要请我到他的公司去呢?
  但这事让我觉得人心险恶,以后就很少参加这类基金业的聚会了。但每个月基金评级的结果出来,仍免不了会遭到诘难。我们在《Value》上屡次公布评级的标准乃至计算公式,就是为了“应付”这些问题。记得几年前曾有位银行系的基金经理,海归吧,见有一次他的基金排名比较靠后,大不以为然,让市场部人员转告,说自己在海外见识过大牌国际基金评级机构,言下之意是《Value》的基金评级是多么的没水平,让我们不仅告诉他计算公式,而且演示出具体的推算步骤。我的回答也很简单,没这个必要。你不是很有水平嘛,自己算吧,若算好了,与我们的结果不一样,拿过来瞧瞧,看看错在哪儿。后来那“海归”也就没有声音了。
  我想,假如我是个涉世未深或刚从业几年的人,一定会被这类“海归”给吓住。但我也有近二十年的从业经验了,见识这种人多了去了,你敢在外国基金评级机构面前摆谱吗?自己水平不行,好好学习去吧。
  我这种态度,深知会大大影响基金评级的“商机”的。可我早就想过,不赚钱就不赚钱吧。因为我们抱着这种态度,2006年就推出了系列最差基金评选,2007年继续评选。坦率地说,《Value》现在还有很多的事要做,我们还来不及对基金业的各种问题细琢磨,等到这轮牛市结束后,也许有很多东西值得发掘哩。
  当然,我们也确实向海外的基金评级同行学到了不少东西,这儿要表示感谢。但Value基金评级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哪怕在货币基金大热的时候,我们坚持要兼顾收益与风险,综合评级。
  如果翻阅一下2006年前的《Value》,会发现有关基金的内容占了很大的篇幅,其中不少是应景的和动态的,故不收入本报告中。这本《基金评级》比较注重专业思考方式,如蒋涛尤其是蓝虎对基金的价值分析研究还是很有见地的。至于像冯庆汇等财经媒体同行的文章何以发表在《Value》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述的那样,《Value》很少有“顾忌”。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19 19:29

今年全球海运业保持高度景气

2007年05月19日 04:41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全景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全景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全景网联系(86755-83247179、83990201、xxsq@p5w.net)

--------------------------------------------------------------------------------

   
  据新华社电 今年全球海运业保持高度景气,市场高位运行,为航运业带来难得的机遇。
  这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张良18日在此间召开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07”新闻发布会上作出的表示。
  他分析,自2004年以来,全球海运业已连续四年保持高度景气,尤其是产品与原材料运输的旺盛需求,支撑了国际干散货市场持续高位运行。2007年,全球海运业仍然保持高度景气,产品与原材料运输需求旺盛。干散货海运市场全线飘红,今年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已经超过了2004年的6208点,再创历史新高。集装箱市场打破去年预期,被重新看好;新船订造屡破纪录,订单节节攀升;资本市场对航运业更是青睐有加,航运概念股受到全方位热力追捧。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19 19:37

专用车成为卡车企业新目标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9日 17:12 中国汽车报字号设置:[ 大 中 小 ]

  ■本报见习记者周庆文

  近日,陕汽和福田分别在陕西西安和湖北枣阳成立了专用车生产基地。解放和中国重汽也推出了针对专用车项目的优惠政策,使专用车项目不断升温。除了这两家企业外,记者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上相关公示栏中发现,从2007年3月~5月,发改委公布新增的获得专用车生产资质的项目接近20个。

  专用车要能支撑重卡企业销量

  陕西重汽此次建设的专用车项目是与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中集车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具备年产5000辆专用车的生产能力,其中自卸车3000辆、半挂车1000辆、油罐车500辆、水泥搅拌车500辆。

  陕汽销售公司市场部科长赵承军告诉记者,“专用车市场的容量是非常大的,现在各个企业都想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就必须注重专用车市场。这几年,陕汽越来越重视专用车市场,而在以前,我们涉足比较少。”

  赵承军认为,在陕汽的整个版块结构中,专用车还需要加强。他说:“今年陕汽要完成5万辆的销售目标,专用车要起比较大的带动作用。比如说水泥搅拌车,我们刚刚进入这一市场,去年就销售了1500辆。在全国1万辆的市场总容量中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今后我们对油罐车、消防车等专用车市场都要涉足。”

  湖北福田5万辆欧曼专用车项目一期工程也在3月底竣工。作为北汽福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到2010年全部投产后,其销售收入将达到60-100亿元。目前湖北福田生产的厢式车、罐式车等5大系列专用车的销售均呈上升势头。

  中国重汽除了大力发展旗下的专用车企业,还向部分合作企业提供技术后援,帮助这些企业提高专用车的技术含量。中国重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云清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我们将扩大对专用车的保修期限,在公司的大系统下执行一个标准。让销售商、配件供应商扩大与用户的接触,把服务推向深入。”

  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专用车生产基地,如山东梁山和湖北随州。梁山生产的专用车已经达到全国产量的1/3。

  “真正的专用车生产企业少”

  据了解,除了与中集集团的合作外,最近陕汽又控股天津挂车厂,这个厂在京津冀地区的销量一直处在前列。

  赵承军认为:“目前大家对专用车市场的划分很不统一。比如说挂车,我认为不能叫严格意义上的专用车,而只是传统卡车的延伸。与挂车厂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如果把载货车以外的车都称为专用车,在成熟的市场中专用车应该占卡车市场的90%以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内的专用车企业还比较少。”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卡车企业的产品还集中在载货车,真正的专用车只占卡车总量的30%左右,距离90%的数字还有相当距离。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专用车企业大都是弱小企业,生产的专用车总量不大。这是因为相关行业标准还不完善,国家相关部门难以监管。而这些小企业的产品质量比较差,主要以价格低作为竞争手段。市场的恶性竞争,又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他表示:“目前大部分专用车生产厂采用外购底盘,自己主要做上装的方式进行生产,技术能力普遍不高。更重要的是,不少改装车企业生产的产品,连国家发改委的公告都上不了,更何谈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内的重型汽车厂一般都会帮助专用车企业的产品以该重型车厂的名义登上国家公告。”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有这么多的专用车企业获得相关生产资质,对整个行业发展是一个利好消息。同时也是一种政策性的导向,会推动国内专用车市场发展,并加快相关问题的解决。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19 19:38

底盘厂争锋专用车生产基地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9日 17:12 中国汽车报字号设置:[ 大 中 小 ]

  ■本报记者杨 琳

  今年以来,湖北随州市的专用车企业感觉很不错。

  4月27日,福田大客户公司销售公司在湖北随州举行新品上市活动,隆重推出以奥铃品牌为主的轻型专用车底盘。来自随州市专用汽车企业的代表和部分经销商共100多人参加了活动。

  在不到4个月时间里,一汽解放、福田两家国内主要底盘生产企业相继进入随州,举行底盘新产品推广活动,随州专用车生产企业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

  随州为何受到主流底盘生产企业如此青睐?原因只有一个:随州是国内著名的专用车生产基地。业内人士预言:国内专用车市场争夺大战已经开始了。

  为专用车企业推出专用底盘

  据福田大客户公司销售公司常务副经理刘德臣介绍,福田此次推出的六款轻型专用车底盘的动力性、安全舒适性及改装适应性等与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大优势。更重要的是,这些专用底盘都针对专用汽车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如排气管的位置等,可以说是为专用车量身订做的。

  福田公司本次推出的专用底盘定位明确:奥铃捷运定位于中高档轻卡目标市场,重点满足城市及城乡物流对高速重载类运输车辆的需求。奥铃M系列定位在微货目标市场,满足城镇及农村客户对微型载货汽车的需求。

  牵手“黄牛”拓展销售渠道

  福田进随州显然是有备而来,除了拿出新的专用底盘外,还在专用车销售网络建设上显示出独到之处。此次活动,福田不仅邀请了随州近十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还组织了60多位“黄牛”经销商。

  所谓“黄牛”,是随州人对一些小型专用汽车经销商的戏称。这些人大多曾在随州三大国营专用汽车企业从事过销售工作,由于体制改革下岗,就依靠自己掌握的客户资源自立门户销售专用汽车,主要推销东风底盘。据统计,目前随州地区的“黄牛”达2000多人。他们虽然分散,但手里掌握着大量用户资源,对市场需求反应敏感,好似专用汽车销售链条上的“神经末梢”。

  据了解,这次来参加福田新产品发布会的“黄牛”,每家年专用车销售量都在300辆以上,总销量估计在20000辆左右。把“黄牛”纳入自己的专用车销售网络,福田无疑对随州专用车市场进行了深入摸底,并在网络建设上有大胆创新。

  此外,针对随州专用车用户,福田还拿出了比竞争对手更加优越的商务政策。一方面为专用车生产企业提供专用底盘的多样化选择,另一方面为专用车企业获得利润提供充分保证。

  专用车资源争夺战不可避免

  福田大客户公司专用车部副部长赵立琳告诉记者,这是该公司奥铃专用车底盘在随州的首次推广活动。之所以首选随州,一是因为随州是国内的专用车生产基地,在行业内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二是因为随州采用福田轻型专用底盘的专用车产品公告已经基本到位,具备了全面推广的基础。

  对于福田这次新品推广活动,随州地区专用车企业和经销商反响热烈。许多专用车企业代表非常仔细地观看样车,有的还试乘试驾。湖北华威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继军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了解到更多专用汽车底盘,使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福田公司此次活动,与一汽解放在随州举行的国Ⅲ环卫车底盘推广活动相距不到4个月。这期间东风公司也举办过类似的推广活动,随州俨然成了各大底盘生产企业的“必争之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秘书长王焕民预测,随着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大底盘生产企业在湖北的竞争态势将会向其他专用车生产聚集地蔓延,底盘企业对专用车市场的争夺战已经开始了。他表示,底盘企业与专用车企业会相互选择,共同发展。这有利于扶植强大的专用车企业,提高专用车市场的集中度。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19 19:39

对商品车运输工具提出更高要求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9日 17:12 中国汽车报字号设置:[ 大 中 小 ]

  ■本报记者陈建文

  日前,由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生产的128辆旗铃轻卡装进集装箱,通过国际集装箱班列发往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

  随着我国汽车出口的增加,商品车运输方式也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对商品车的运输工具提出了更高要求。

  商品车运输出现新方式

  以前,国内商品车运输一直以公路运输为主,普遍实行由生产厂家“点对点,直接送货上门”的形式。随着汽车产销量的高速增长,公路运输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汽车厂家越来越大的运输要求。于是水运、铁路运输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等汽车厂商都在尝试水运。上海安吉物流的自有滚装船在营口、上海、天津、东莞几个港口之间往返运输,以班轮的形式为这几家厂商服务。船舶到港后,车辆由滚装码头的司机开下船,再由商品车物流公司运送至附近城市汽车经销店,辐射范围一般在300公里以内。

  目前,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及上汽集团等主要使用铁路运输商品车。广州本田30%~40%的整车通过铁路发运到上海、北京、重庆等大城市。长安民生物流公司每个月也有约4000辆车通过铁路运输。一汽集团约9%的商品车通过铁路运至各大城市,主要使用集装箱和定班专列进行运输。

  我国启动综合运输系统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商品车物流对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服务需求增加。

  据介绍,目前,商品车运输已发展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及多式联运等方式并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用于商品车运输的铁路专用车有1000辆左右,公路专用车1万多辆,水运滚装船10多艘。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张晓东博士专门从事商品车运输研究,他表示,目前,国外的综合运输体系已经形成。欧洲几家主要汽车物流服务商年运送上百万辆商品车,既有公路运输,也有铁路和水路运输,从企业内部实现了多种运输形式并存。

  张晓东说,我国正在启动综合运输系统。一些企业调整运输方式,增加水运和铁路运输比重。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在尝试水运、铁路、公路联运方式运输商品车。

  运输方式变化

  对运输工具提出更高要求

  汽车是一种附加值较高、易于损伤且顾客要求苛刻的商品。在长途运输和不断换装过程中,厂商不仅对商品车的安全提出较高要求,对运输工具也有较高要求。

  记者在对商品车运输企业进行采访时,一些企业反映,对于公路运输车辆,现有车型可选择的余地不大。我国专用商品车运输车制造刚刚起步,车辆整体水平与国外同类车型相比差距不小。一家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总经理说,从整体上看,国产商品车运输车辆在质量、整体设计等方面与国外产品相差很多。比如进口车可以用七八年,国产车最多用5年就要更新。再有,我们的车小毛病多,像掉个螺丝之类的事时有发生,应在整体上进行改进。

  水路、铁路运输等运输方式对运载工具提出更高要求。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一些能够满足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问世。 比如,以前铁路运输商品车使用的车辆是用家禽运输车改装的,每节车厢只能装载5~6辆商品车。中国南车集团研制出铁路商品车运输专用车。这种双层运输专用车采用全封闭设计,长25米。车内容量大、装卸便捷、运输安全、稳定性较高,可装载10~12辆商品车,能适应目前绝大部分乘用车车型的铁路运输。

  在采访中,物流专家和商品车运输企业都表示,尽管一些满足铁路运输等方式的运输车辆问世,但是目前能同时适合多种运输方式的运载工具还很少。他们希望生产企业多关注,研制适应多式联运的运输车辆。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19 19:41

高速公路货运对车辆提出新要求(之二)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9日 17:12 中国汽车报字号设置:[ 大 中 小 ]

  ■长安大学陈荫三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的统计数据表明,从2004年到2006年,两轴中型货车在空驶状态下的平均质量逐年下降。5轴半挂列车(4×2牵引车带三轴半挂车)的空驶平均质量,2006年比2004年减轻4%。江苏省地处我国公路网中心区位,该省高速公路上大部分货车来自其他省份,所以其高速公路网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货车的整备质量正逐年向合理水平回归。

  货车计重收费减轻了空驶车辆和轻载车辆的通行费负担。2005年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行驶货车共计4310万辆,其中空驶车辆占23%。空驶车辆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短途运输、专用车辆(如罐式货车、集装箱运输车等)运输以及货源不对称(如能源)运输,轻载车辆常出现于零担快速运输中。此外,企事业单位的自备货车也多为单向运输,空驶率较高。

  计重收费实施后,空驶车辆得到公平对待,被吸引到高速公路上来,加快了运输节奏。如2005年5月12日与2004年5月14日相比,京沪高速公路苏北段的空驶货车比重从16.57%提高到23.28%,上升6.71个百分点。高速公路空驶货车比重的上升,促使我们关注空驶车辆的行驶性能。由于空车与额定装载时相比,各轴轴荷相差很大,会影响车辆制动性、经济性以及驾驶员的舒适性,需要校核调整,必要时安装附加设备。

  货车计重收费政策鼓励大吨位多轴车辆发展,发达国家有多种列车化的成熟方案。如欧盟2004年规定,货运车辆长度可以达到25.25米,总质量达到60吨,这样总轴数达到7~8个。在美国有几个州,典型的加长型汽车列车总轴数可多达9个。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全挂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因此,我国高速公路上只能运行半挂列车,总轴数也只能达到6个。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要关注半挂列车的发展,也要关注多轴单车的发展。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2006年1~5月的统计数据中,两轴货车占货车总数58.76%,完成货物周转量的20.28%。三轴和四轴单车占货车总数8.80%,完成货物周转量的13.44%。半挂列车(总轴数3~6个)占货车总数32.44%,完成货物周转量的66.28%。

  2004年下半年,交通部等7部委出台超限运输车辆必须卸载、三轴车辆和四轴车辆卸载总重限值分别为30吨和40吨的规定。这一规定对三轴和四轴货运单车进入公路运输市场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6×2和8×4货车份额提升很快,尤其是在华北地区高速公路网中所占比重已经相当高,四轴单车和四轴半挂列车比重已经很接近。

  8×4底盘以往只用于工程建设,进入公路运输市场后,车速提高、日行驶里程增长,运行工况和工程专用车辆有很大区别。制造厂家经过增加承载能力、匹配轴荷以及改善弯道行驶性能后,已为运输业户接受。

  受四轴单车市场乐观前景的鼓励,制造厂家又研发出五轴和六轴单车。由于一些司机在重载行驶时不按厂家规定放下浮动轴,致使路政管理部门把它们视为四轴单车,引发纠纷。再者,五轴单车的装货长度远小于五轴半挂列车,在运送长大货物方面也无法与五轴半挂列车竞争。所以五轴和六轴单车进入公路运输市场的数量不多。

  中国特色的高速公路运输市场引导着货车结构的优化。短途、中长途和远程运输车辆群体层次趋向明晰,整备质量回归到合理水平,集装箱运输车等专用车辆发展加速,呈现出与发达国家货运车辆结构接近的趋势。但由于一些法规制约汽车列车的发展,我国货运车辆群体结构与发达国家还有所不同。(全文完)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查看完整版本: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