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26 19:15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银团贷款公告


  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对公告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负连带责任。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5月25日与11家金融机构签订了二亿美元银团贷款合同文件,该项银团贷款由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荷兰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银行牵头安排。

  该银团贷款协议的贷款期限为60个月,其利率为LIBOR加上浮利差。该笔银团贷款将用于本集团营运性资金。

  特此公告。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六日


+++++++++++++++++++++++++++++++++++++++++
该笔银团贷款将用于本集团营运性资金。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26 19:32

三种模式造就牛市盛宴中的百强
发布时间: 2007-05-25 07:10 字体:   





漫画/张骊浔



  □本报记者 查明
  

  “中证百强”评选结果是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统一:意料之中是因为当选公司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评选理念;意料之外是因为这些公司清一色的是机构重仓股,就像是从基金的股票池中挑选出来的一样。

  不过,从业绩、成长性、市值规模、二级市场等角度分析,这些公司都称得上是资本市场的佼佼者,当选百强和成为机构青睐的对象,可谓“众望所归”。

  百强拒绝“短板”

  透视榜单我们不难发现,百强的评选是一个拒绝“短板”的过程——能够成为中证百强、能够在百强榜中排名靠前,上市公司必须门门功课优秀;四项指标中出现任何的“偏科”,都难以取得好的名次。正因为如此,百强榜单更像是身材适中、且正在发育的蓝筹的俱乐部。

  排名第一的鞍钢股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起规模,无论是总市值、还是主营收入,投资者可能会想到工行、想到中石化;说起成长性,印象中可能是苏宁、是驰宏;说起股东回报,第一反应可能是白药、是钾肥,从单项指标看,鞍钢都算不上是出类拔萃,但该公司的任何一个指标都在前70名之内。没有弱项,成就了鞍钢在中证百强中的地位。事实上,排名前十的公司,如苏宁、万科等,各项指标表现出良好的均衡性。

  一些公司因存在比较明显的弱项,因此未能成为中证百强或是排名相对靠后。绝大多数中小板企业由于规模原因,综合得分偏低;而像工行、中石化这样的航母,因上市时间短、股东回报较低,或是成长性不能和小企业相比,所以排名也不是很靠前。

  事实上,指标体系决定了“中证百强”的评选是对上市公司“先天基础”和“后天发育”的综合考量。公司的规模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处行业、政策管制等先天因素决定。很显然,天生就是“大个头”的银行、石化、钢铁等行业的公司在规模上具有优势;但“大个头”往往又限制了自身的扩张速度,使其在成长性方面弱于其他公司。

  因此,当选“中证百强”、尤其是成为强中之强并不容易。通过对前十强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有三种途径可能成就“规模+成长”:一是鞍钢模式,在“大”的基础上,以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实现外延式增长,类似的还有武钢、上港等;二是苏宁和万科模式,即依靠独特的盈利模式和优秀的管理,成为各自行业的龙头,从而实现成长和规模的统一,类似的还包括中集、招行等;三是江铜模式,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规模,在行业景气度高涨的年度,也可以实现阶段性的高增长,这在有色行业比较典型。

  质地优良吸引机构入驻

  正是由于评价体系中包含的上述理念与机构的选股思路近似,“中证百强”的公司都有大量的机构进驻。

  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包括基金、券商、QFII、保险、社保在内的机构,总计持有百强公司股份数291.87亿股A股,占百强公司可流通A股总数的30.81%;以可流通A股市值为权重,机构的持股比例达到36.83%。

  百强公司在资本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超越平均水平的业绩和成长性。从市值看,百强公司2006年A股总市值为59764.68亿元,占资本市场A股总市值的65.72%;从利润水平看,百强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2734.83亿元,占A股公司利润的81.04%;从业绩看,百强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9元,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出26.57%。由于拥有良好的基本面,百强公司得到了二级市场的认同,2006年,百强公司指数累计涨幅为152.51%,超越上证综指23.82个点。从这些角度看,百强公司的当选是当之无愧的。(中证网)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26 19:55

发改委:机械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

2007年05月26日 04:22
  证券时报
--------------------------------------------------------------------------------

   
  本报讯 国家发改委昨天发布了《机械行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报告预计二季度机械行业运行总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会略低于一季度。
  报告显示,一季度,机械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4916亿元,同比增长31.9%,增幅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其中,新产品产值3085亿元,增长34%,上升2.6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14338亿元,增长31.1%,上升6.4个百分点。
  盈利方面,前两个月,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8316亿元,同比增长31.8%,增幅提高2.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416亿元,增长54.2%,增幅下降2.8个百分点;主营收入利润率5.01%,提高0.83个百分点;税金总额306亿元,增长24.6%。
  数据还显示,一季度,机械行业累计固定资产计划投资8122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2007年当年新开工项目1224亿元,下降13.6%。施工项目总数8933个,增加1671个;其中本年开工项目2920个,增加21个。
  在固定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占资金总来源的79.2%,国内贷款占7.9%,利用外资占9.4%,国家预算占0.3%。
  (周荣祥)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26 19:58

牛市长跑,谁能笑到最后?

2007年05月26日 04:22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全景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全景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全景网联系(86755-83247179、83990201、xxsq@p5w.net)

--------------------------------------------------------------------------------

   
  ———龙头股讲述的“成长故事”
  证券时报记者汤亚平
  4000点之上,多空分歧明显加大,但对A股长期的看法,并不存在大的分歧。问题的关键在于“长期看好”的理由是什么?对此,分析师们用一句话概括———这轮牛市真正的故事还没有讲完。目前市场流行的绘声绘色的“低价股革命”故事,不过是大牛市的小插曲。真正掌握着行业话语权的龙头股所演绎的主题故事,才刚刚开头。
  换言之,目前市道下,股票的选择十分重要。分析师们建议投资者撇开指数,关注全国性龙头企业和区域龙头,尤其是行业龙头及细分行业龙头。下面列举几个个案:
  万科A:讲述本币升值的故事
  万科A上市初总股本4133万股,流通股本1733万股。而目前总股本达66.5亿股,流通股本达48.8亿股。从融资回报分析,本报信息部统计显示,万科A再融资总额87.23亿元,派现15次达22.52亿元,送转股13次,股本扩张158.59倍。在高速扩张的情况下,年均市盈率20.66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7.56%。
  作为2006年中国地产开发企业100强的第一名,万科A已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初步形成战略布局,即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主,以武汉、成都等其他经济中心城市为辅,形成了“3+X”的跨地域布局。加强与当地拥有优质项目资源的地产商开展合作并购,万科的龙头地位优势将愈加明显。
  上周五央行极其罕见地同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及扩大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加息最终将加速行业内企业的两极分化,给优质公司带来更多扩张机会。同时,由于扩大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房地产行业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将直接受益。
  统计显示,房地产上市公司2007年一季报普遍报喜,这给房地产板块2007年的中期业绩奠定了基础。接受采访的行业分析师均认为,人民币升值、经济增长、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等因素,将助推房地产业的景气度继续向好。
  万科今年一季度更是净利润增长49%,销售面积、金额分别增长61%和101%;实现结算面积53万平方米,结算收入40.6亿元。尚有126.5万平方米已销售未结算,金额约100.8亿元,为全年业绩高增长奠定了基础。 2007年公司计划开工面积约7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约600万平方米,新增1000万平方米左右的项目资源。在未来项目售价以及毛利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2007年公司收入及净利润实现50%以上的增长,销售超350亿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万科的激励对象要想拿到股票,必须经过两道坎:其一为业绩指标,包括年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5%,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2%,公司如果采用向社会公众增发股份方式或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份,当年每股收益增长要超过10%。其二,则为T+1年全年每日收盘价的向后复权年均价必须高于T年均价。以2006年期为例,则2007年均价必须高于2006年均价,激励对象才能将2006年年度的激励股票归属到自己的名下。业界称,万科管理层是戴着“金手铐”跳舞。
  宝钢股份:掌握行业价格话语权
  宝钢的融资回报是最清晰的。据本报信息部统计,上市以来宝钢只增发一次,总融资额265亿元,派现7次总额达251.5688亿元,股本扩张1.4倍。年均市盈率13.12倍,市净率1.5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7.76%。
  2005年以来,在海外钢铁企业不断向国内钢铁企业抛出并购“橄榄枝”后,宝钢也被国资委寄予整合国内钢铁业并提高钢铁业集中度的厚望。去年以来宝钢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并购和合资动作频频。前期巨资收购八一钢铁, 接着跨区域合作再下一城,如愿参建邯钢新区项目。目前正积极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包头钢铁集团接洽重组事宜……虽然宝钢重组的精彩故事可圈可点,但分析师们更看重的是价格制定者的角色。
  宝钢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78 亿元,实现净利润36.76 亿元,每股收益0.21 元,同比增长156%;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29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4.18%。同时宝钢还预计2007 年上半年累计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钢价的同比上涨。各项主要经济数据均显示,以宝钢为龙头的钢铁行业从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低谷中逐渐走出。分析师指出,以上证指数为例,以5月11日的收盘价计算, 该指数的静态市盈率为48倍,2007年的动态市盈率为33倍。与此相比,普钢类公司的整体静态市盈率只有23倍,如果以2007年和2008年的预测每股收益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9倍和15倍,估值优势进一步凸显。
  中集集团:演绎装备制造神话
  1994年1月1日,中集发行1200万A股,总市值才1亿余元。而如今中集A、B总股本达22.2亿股,总市值超过500亿元。如果从价值投资角度分析,中集的回报率是上市公司的佼佼者。据本报信息部统计,中集上市以来再融资1次,融资总额18亿元;派现12次,派现总额19.77亿元。总派现金额大于融资总额在上市公司是少见的。加之公司送转股9次,股本扩张24.93倍。年均市盈率17.05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2.64%。
  中集集团在全球集装箱行业中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内登机桥市场占据90%以上的份额。集团还是中国最大道路运输车辆的生产商,中国半挂运输车辆的最大生产商。目前半挂车业务全球的市场容量在150亿美元左右,全球市场空间广阔,是集装箱业务的3倍。中集2006年半挂车产销量实现世界第一。
  2006年年报显示,道路运输车辆业务无疑成为中集集团庞大产业集群中最耀眼的明星。报告期内产销各类专用车产品8.8万台,销售收入达 70.91亿元,实现了产销量世界第一,车辆业务作为中集集团主业之一的作用和地位得以确立。2007年道路运输车辆产销量目标将达到12万台,收入超百亿;此外中集消防车辆的生产已获得国家公安消防局的认同,该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附加值,将成为中集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7年1月,中集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首台38M混凝土泵车研发试制成功。该产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已申请专利6项,产品各项性能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居于领先地位。未来两年还计划围绕交通装备服务领域通过收购兼并,展开相关产业多元化经营, 从而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先进制造装备集团。
  日前,交通银行实现A股回归上市,中集集团获得了数目不小的网下配售额度。此外,中集还持有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股权。其股权增值和投资收益,有望使公司业绩更上一层楼。
  华峰氨纶:舞动细分行业龙头
  在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聚集着许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华峰氨纶就是其中的代表。上市不到一年的华峰氨纶股价从最低8.85元涨升到65.10元。股价暴涨,引起不少行业分析师的重视。
  作为第一家登陆A股市场的温州民营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氨纶纤维制造企业之一,主要经营氨纶产品的加工制造、销售、技术开发、其生产的“千禧”牌氨纶丝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6年10月13日,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美国的氨纶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0%-61%,期限为5年。消息公布之后,国内氨纶价格开始一路飙升。同时随着国际装置的关停,出口需求大幅增长。第一纺织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4月16日,浙江市场氨纶20D主流成交价格为13.5万元-14万元/吨,氨纶30D成交价格在12万元/吨左右,40D成交价格在9.2万元/吨左右。业内人士指出,受每年约增长15%的需求支撑,氨纶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大体上,人们只是揣测有氨纶业务的公司今年或许受益不少,近日华峰氨纶交出了一份抢眼的一季报,才作了一个较清晰的注脚。
  今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7539.37万元,同比增长473倍,每股收益达0.53元。主营业务利润率达39. 34%,同比上升29.84个百分点。公司预计,2007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1200%-1400%。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以上公司十分符合华尔街股神巴菲特的选股原则,而且这类公司深沪股市中不胜枚举。当下,安全边际是安全投资的保证,寻找一流公司,以较低价格集中投资一两家并长期持有,也许是这轮牛市的最后赢家。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26 19:59

中集集团:演绎装备制造神话


  1994年1月1日,中集发行1200万A股,总市值才1亿余元。而如今中集A、B总股本达22.2亿股,总市值超过500亿元。如果从价值投资角度分析,中集的回报率是上市公司的佼佼者。据本报信息部统计,中集上市以来再融资1次,融资总额18亿元;派现12次,派现总额19.77亿元。总派现金额大于融资总额在上市公司是少见的。加之公司送转股9次,股本扩张24.93倍。年均市盈率17.05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2.64%。
  中集集团在全球集装箱行业中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内登机桥市场占据90%以上的份额。集团还是中国最大道路运输车辆的生产商,中国半挂运输车辆的最大生产商。目前半挂车业务全球的市场容量在150亿美元左右,全球市场空间广阔,是集装箱业务的3倍。中集2006年半挂车产销量实现世界第一。
  2006年年报显示,道路运输车辆业务无疑成为中集集团庞大产业集群中最耀眼的明星。报告期内产销各类专用车产品8.8万台,销售收入达 70.91亿元,实现了产销量世界第一,车辆业务作为中集集团主业之一的作用和地位得以确立。2007年道路运输车辆产销量目标将达到12万台,收入超百亿;此外中集消防车辆的生产已获得国家公安消防局的认同,该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附加值,将成为中集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7年1月,中集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首台38M混凝土泵车研发试制成功。该产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已申请专利6项,产品各项性能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居于领先地位。未来两年还计划围绕交通装备服务领域通过收购兼并,展开相关产业多元化经营, 从而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先进制造装备集团。
  日前,交通银行实现A股回归上市,中集集团获得了数目不小的网下配售额度。此外,中集还持有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股权。其股权增值和投资收益,有望使公司业绩更上一层楼。

KLINSMNN 发表于 2007-5-26 23:08

请问有谁知道中集的小非什么时候解禁?

阿米039 发表于 2007-5-27 00:15

回复 #346 KLINSMNN 的帖子

5月24日

meng-h 发表于 2007-5-27 00:56

什么时候有小非了?

meng-h 发表于 2007-5-27 01:00

股指期货将择机出时间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6日 01:43 新京报

  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同时表示,上市公司发公司债即将启动

  本报讯(记者孟斯硕)股指期货将择机出台,时间表至少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筹备完成之后。昨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第十届科博会金融高峰会上做出如上表示。此外,他还表示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即将启动。

  范福春表示,目前资本市场进行了重大改革,清理上市公司违规资金工作已经逐步完成,证券市场信心得到恢复。证监会正在积极推动法律建设,《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一系列法律都已经提交到了法制办。同时为了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深交所的创业板也正在积极筹建中。

  上市公司发公司债即将启动

  去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完善债券管理体制”,并首次对企业债和公司债加以区分,基本确定由发改委负责企业债发行,证监会负责公司债市场。

  此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我们目前的状况很不正常,大力发展公司债,就是要恢复一个正常的状态。”对于债券市场,范福春表示,公司债券将迎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上市公司债券的发行,也即将开始启动。

  “在
股票市场方面,除IPO发行以外,还在再融资领域推动了定向增发债券,鼓励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并购重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等。在资产证券化产品领域,为鼓励证券类公司开展业务,以债方开发的资产证券产品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已经建立,股指期货等金融延伸产品也将择机推出。” 范福春表示。

  炒股要多研究风险通知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现状的评价,范福春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本质没有改变,市场的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

  “尤其重要的是自2006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新老划段的问题解决以后,5月份开始恢复市场融资功能。截止到今天,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476家,总市值超过了18万亿元,股票市值与GDP的比率,由股权分置改革前的17.7%,提高到现在的86.4%.股市交易活跃,沪深两市平均成交1800多亿,是去年日均成交额的5倍多。”范福春表示。

  对于当前节节攀高的大盘指数,范福春却不予评价,只是笑着说,大家应该多研究5月11日证监会发全面提示风险的通知。

meng-h 发表于 2007-5-27 01:10

中国船市虚火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 22:03 中国经营报

  如今的船市恰似股市,让人看不懂却欲罢不能。

  今年一季度,中国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达2010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一半以上。当大家都在谈论着市场何时调整时,市场却偏偏持续攀高,成交量频频刷新纪录,成交价格也居高不下。这背后,新兴民营船企成了海量订单的最大推手。它们在促使中国船市异常火爆的同时,也埋下了隐忧。

  船市持续走高

  2006年中国承接新船订单是4251万载重吨,今年仅一季度就接近去年全年的一半。

  中国船舶工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新龙提供的英国咨询公司克拉克松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两大造船巨头——中船集团公司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去年年底手持订单已占全国总量的近70%。今年一季度,两大船舶集团仅承接订单834万载重吨,中远集团、长航集团下属船企承接订单283万载重吨,剩下45%的新船订单几乎悉数落入江苏、浙江一带新兴民营船企囊中。

  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内部某人士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船厂目前同时在建三条船,一条船三到四个月就可以下水。“因为订单接得多,有的船厂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很正常,甚至一周7天都上班。”

  新兴民营船企“大干快上”的造船热情已远超我们的想象。
扬州某船舶制造公司在招聘广告中写道:“不论您正在领导岗位,还是已经离退休,又或是即将毕业的莘莘学子,只要您热爱造船事业,我们都热忱欢迎您的加盟。”

  全国从南到北、大江两岸,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扩建和新建的船厂。据说,浙江舟山的海岸线已基本被造修船企瓜分殆尽。

  这些船企大多依靠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建造附加值很低的散货船,中国船市几乎靠此支撑。张新龙表示,第一季度散货船的订单量仍然较高,
铁矿石海运周转量上升成为船东热衷订造散货船的主要原因。

  中信建投证券有限公司交通行业分析师李磊认为,中国连续3个月稳坐国际新船接单的头把交椅,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目前“航运景气度非常高”,“在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历史高位,‘中国因素’发挥重要影响,刺激了以中国为核心的航运业的繁荣,航运的繁荣又刺激了造船的繁荣,最终使大量订单落在中国。”

  船市虚火的隐忧

  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耀群告诉记者:“南通市提出了到2010年,将形成造船能力1000万载重吨以上,实现产值1000亿元。即使是江苏一个省,1000万吨的目标都是在吹牛。”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市场研究中心预测,2010年世界船舶需求量约为6000万~7000万载重吨,而那时全世界的造船能力可达1.1亿载重吨以上。这中间,有着4000万~5000万吨的巨大供需差存在。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竞争,很多中国船企靠压价获得订单。舟山五洲船舶公司人士说:“同样的好望角型散货船,国际市场价格在7700万美元,中国和韩国分别是6800万美元、8300万美元。但其实,中国也就劳动力价格比人家低。我们生产管理不高,材料浪费又多,这使成本优势并不大。”

  拥有海量订单并不意味着能获得海量利润。在上海海华轮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斌看来,这是因为技术缺失。“由于主机等核心设备被国外控制,国内产能再快也受此瓶颈限制。看上去我们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中,但如果造出了100个船壳,国外却只提供50个主机,我们就会有50个船壳不能获利。”

  中国船舶发展还未摆脱依靠劳动力的固有模式,但目前劳动力成本在船舶造价中的比例已有所下降,原料价位却开始与国际接轨;同时,订船一般采用欧元或美元,成本支出又是以人民币计算,
人民币升值也会带来利润空间的减少。有业内人士指出:“5000万美元的船,人民币每升值1%,船厂就损失50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就是将近400万,船厂的利润没看到就已经没了。”

  这些都使我国造船利润未能实现同步放大。而造船投资属于沉没成本,一旦投入难以退出。当世界造船业进入低谷,会出现大量船台闲置,使银行坏账增多,给投资人的利益和国家金融安全构成威胁。且船企会占用较长岸线,用于造船后很难改为他用。

  重复建设严重、利润空间小、核心技术缺失使中国船舶行业充满隐忧。另外一个隐忧在于,众多小船厂让质量成了无源之水。郑斌表示:“作为劳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如此大规模产能扩大,人员培养、配套设施都无法跟上。这容易使大量造船面临质量问题,毕竟要到三五年后才能看到这些船厂造出来的船。”

  船市不可能持续火爆。张新龙表示,从2003年下半年延续到现在的高位历史上少见,2007年一季度的巨大订单量更具一定偶然性,未来一段时期难以保持这种状态。在一个超长的飞速发展之后,市场必然会有所回调。

  李磊认为:“2009年后世界经济和航运会走下坡路,会使造船业面临市场洗牌。我国产业链发展程度还比较低,高附加值的船比较少。这是长远发展应该注意的。”

  “国家中长期规划并未想到地方企业会有如此大的生产能力。有关地方船企,政府对于规划外的应该会清理。”张新龙如是预估。

meng-h 发表于 2007-5-27 01:18

内地阶段性收紧国内企业H股上市港府游说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6日 14:09 经济观察报

  黄利明袁朝晖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黄利明 袁朝晖 北京报道

  为应对内地股市(A股市场)的火热并输入新鲜优质“血液”,中国证监会与相关部门正阶段性地收紧国内企业香港上市的步伐。

  国内投行人士透露,从已有的IPO项目来看,现在管理层基本关上了H股上市的大门。这正值央企重组上市高潮来临之际。(H股即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股票)

  5月以来,包括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马时亨在内的香港官员及联交所高层都在积极游说,以期望尽快结束目前中国证监会及相关部委对于A股市场的阶段性支持。

  H股与A股的选择

  5月23日,国内投行高层向记者表示,由于证监会依然收紧国企境外上市,国内企业欲香港上市的审批异常艰难,因此越来越多原有H股上市想法的国内企业不得不转投A股。

  来自各方的消息显示,中邮器材、南方汽车、西部矿业、重庆
商业银行、北京商业银行、大连商业银行等已搁置或放弃H股上市方案,转向A股融资。

  这种微妙变化,也令众多国际投行头疼,因为海外上市的保荐承销业务量将直接大为减少。

  国内投行人士透露,现在的情况是也没有不接受申请或者不批,但境外上市的审批周期延长,而且期间证监会会频繁问为什么不上A股。

  加上A股持续走热,募资环境也不错,因此很多企业索性转上A股。

  阶段性支持A股

  李荣融是第一个承认要“特别照顾”A股市场的国家部委负责人。

  4月底,中国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指出,国资委一如既往地支持国有企业实行“A+H”一起上市,但目前A股市场需要阶段性支持。

  “这是这一个阶段,我们A股需要调整结构,我想也不会太长。”李荣融说。

  今年年初,国防科工委亦在《关于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以军工上市公司为平台,实现加速发展,鼓励相关企业在国家控股的情况下在国内上市。

  国内A股市场去年重启新股发行,在经历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受到追捧,中国A股在不断涌入的资金之下被不断推高。

  上海一家投行高层指出,为A股市场注入新鲜优质血液成为各方共识,而持续走热的A股行情也令监管层有意通过扩容方式减缓市场泡沫的产生,以加大市场供应来调节。

  本月,证监会已经核定将重点推动6家已在海外上市的大型国企集团发行A股,分别是中石油母公司中石油集团、中海油母公司中海油集团、中移 动母公司中国移 动集团、中国电信母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建设银行母公司中国建设银行、神华能源母公司神华集团。

  据悉,该6家红筹股的回归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基本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

  港府游说

  5月16日,京港金融论坛开幕前一天,来自香港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马时亨特意提前一天到京。其主要目的就是拜会“一行三会”的官员。

  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有着有效的沟通机制。两会在监管合作备忘录框架下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监管信息,探讨合作事宜。

  上述消息人士指出,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一直在与内地相关部门沟通,以期望尽快结束这一阶段性支持。

  而马时亨此行拜访的重点之一就与此有关。

  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表示,审批国企香港上市的政策从来没有改变,同时证监会也全力支持国家将香港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政策。并指出,停批十亿以上规模的国企来港上市是“绝对没有的事”。

  对于H股上市审批减少,尚福林说,之前因为内地股改,很多企业上不了A股,现在重新接纳申请,很多企业就在内地排队,而实际上内地股市的市盈率较香港为高,如果企业不是需要走向国际,当然留在A股上市,没有必要上H股。

  接近证监会的消息人士表示,管理层阶段性支持国企上A股的时间要多长不好说,但最起码是有一定数目的大型国企上了A股,在市场里占一定的比例,才能恢复审批H股上市的速度。

  央企上市年

  自去年9月以来,除了国务院特批外,中国证监会再无批出国企境外上市新个案。消息人士表示,审批国企上市的政策已有所改变,原则上支持国企留在内地市场上市,海外市场只是起到补充作用。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日前表示,优质大型企业已经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上证所将继续大力发展蓝筹股市场,吸引国民经济骨干企业在上证所发行上市,并创造条件推动红筹股公司和H股公司回归境内市场上市。

  从去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就和香港证监会多次沟通,香港证监会主席方正表示,双方对促进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加强证券监管合作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方正表示,巩固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离不开内地的支持。希望今后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能够进一步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今年是央企整体上市年的开始,现在央企资产总额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经A股上市的资产仅占到四分之一。所以,央企重组年,也是资本市场整体上市年。

  投行人士说,从市场发行的角度看,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处于较高水平,可以获得一个较高的价格,而如果是去香港上市,很多大型国有企业未必就能获得A股的市盈率价格。同时,由于对境外市场法律环境和操作流程的陌生,日后可能带来的风险也不可低估。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香港所有141家H股公司中,仍有101家没有在A股上市。现在,已经有不少在香港上市的H股或红筹公司都表示有兴趣寻求在 A股市场上市。普华永道预计,今年内地的IPO规模将达到370亿美元,远远超过香港2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超过一半的集资规模将来自大型H股公司回归内地市场。

meng-h 发表于 2007-5-27 01:24

交行清理不合格股东 1.78亿法人股转让闪现商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 23:32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43家“不合格股东”共持有1.78亿股交行法人股,在上市流通无路的情况下很可能协议转让,在一、二级市场仍存较大价差的情况下出现了巨大投资机会

  本刊记者 杨练/文

  5月15日,交通银行(601328,3328.HK)登陆A股,以13.54元收盘,较发行价上涨了71%,使得一些参股的股东获益匪浅。但是,并非每一个参股交行的股东都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在交行众多的法人股股东中,由于存在部分不符合法规规定入股金融机构的股东资格,而成为所谓“不合格股东”,对他们而言,交行股票的增值很可能与他们无关。 “不合格股东”争议

  1994年央行下发《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对投资入股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的股东资格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虽然后来央行的市场监管职责已划归新成立的银监会,但该文件作为规范入股金融机构资格条件的规范性文件一直具有法律的效力。

  以该文件为标准,党政机关(财政部及地方财政除外)、国家拨给经费的事业单位、社团、军队以及政策性银行禁止向金融机构投资,商业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符合一定条件和经人民银行批准后可以投资金融机构。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股东就是“不合格股东”。

  据交行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共有247家股东不符合暂行规定要求的条件,合计持有交行的股份数额约占当时总股本的 1.92%。而2005年交行发H股时,按照银监会的指示,曾经承诺在2005年年底前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但截止到此次A股招股书签署日,交行称仍有43 家“不合格股东”。

  这43家股东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军队,分布在全国11个省、直辖市。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持股8200多万股,占总股本的 0.18%,为持股数最大的一家机构。此外,“不合格股东”还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安徽省芜湖市国家税务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云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机构以及武汉大学等数家机构。

  一位交行股东单位人士不满地表示:“43家股东都是在1994年9月颁布暂行规定前就已经取得交行的股东资格,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我们不能简单地就被划入不合格股东的行列。”

  不过,交行人士却有不同看法:根据银监会2004年下发的《关于交通银行组织形式、发起人和股东资格等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复160号),该文件已明确规定了禁止投资入股交行的主体资格,是具体规定交行股东资格的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但上述知情人士对银监会在10年后以批复的形式来具体解释暂行规定,并延伸其适用范围的做法仍表示异议,“它可能是合法的,但究竟有多少合理性,值得怀疑。” 是否要清理规范

  尽管交行在招股书上只是披露,上述43家股东持有交行的股份数额共计17816.21万股,约占交行股份总额的0.3890%,由于占比很小,不会对交行的股本结构、业务经营、财务状况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一位了解交行股权情况的律师指出,一点影响没有是不可能的,作为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国内第五大
商业银行,却有几十家“不合格股东”赫然在列,而且问题存续了10多年仍没有完全解决,对交行在投资者中的形象肯定会有所影响。

  据悉,交行曾经多次清理“不合格股东”,但是困难颇多。交行分别于2005年1月和2006年12月向各分、支行下发了有关通知,对“不合格股东”进行清理、规范,要求其应抓紧时间将其股权转让给合格的投资者。

  内部人士说:“交行并没有强制要求不合格股东转让股份的权力,只能向不合格股东寄送有关法律变更的文件,如果对方不配合,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这43家就是属于不配合的极少数股东。”

  “这是交行设立之初两级法人制时遗留下的历史问题,”他说,“除非那些股东自己愿意出让股权。”

  交行已经在A股上市,按照相关规定,非流通股在限售期(一般是一年,除了大股东财政部是三年)期满后即可上市流通,但这部分“不合格股东”所持股份即使持有至限售期结束,仍然面临着不可流通的风险,只有合格的股东接手其股份后才可正常转为流通股上市交易。

  上述律师说,现在交行与“不合格股东”互相僵持的做法恐怕于事无补,最好的办法是管理层再出个文件,最好能明确最后的时间限制,而一年限售期是较好的时机,如果一年后限售期期满时,交行仍有部分非流通股存在,这对交行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 或成为稀缺资源

  在交行A股上市前的一年左右时间,其非流通股转让价格从最初的1到2元,一直到最近的8元多。而随着交行回归A股,机构对交行非流通股的抢筹行动也基本停止。

  而“不合格股东”的出现,可能会使交行法人股市场再度出现活跃。

  一些对银行股垂涎欲滴的机构投资者早就瞄准了这里的巨大商机,其中就包括一些专门做银行法人股投资的私募基金和投资公司,而一些上市公司在参股金融升值预期的诱惑下也极有可能介入其中。

  一位投资公司负责人表示:“交行招股说明书公布了43家不合格股东名单后,我们已经在第一时间与这些股东单位取得了联系,有部分股东单位已经有转让股份的意向。2005年还有247家不合格股东,仅仅过了两年就只剩下43家了,交行法人股已经是稀缺资源了,这绝对是个好的投资机会,再不抓紧,恐怕连这最后的机会都会失去了。”

  交行A股上市前的最后一次股权拍卖,成交价甚至高于发行价10%,而交行A股上市首日的价格,又比发行价高出70%以上,而即使以此价格计算交行的市盈率,在银行股中是偏低的,未来仍有上升空间。

  “估计今后交行法人股股价的走势还会节节向上,现在初步预计超过10元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上述投资公司人士分析道。

  由于“不合格股东”所持股份均为非流通股,除非是司法拍卖必须公开委托拍卖外,这些股份并不必须要公开拍卖,按照现在的法人股转让的操作方法,协议转让可能是交易双方认可的常规做法。

  这主要是转让方一般都希望以协议转让的形式进行,毕竟这些“不合格股东”持有交行股份已经好多年了,有的甚至超过了10年,现在
交行上市了,却面临着要必须转让的境地,他们当然想通过股份转让来获得多一点的利益。

  “而协议转让似乎更符合转让方的利益,股东也更能控制整个交易的过程,而且股东还可能与受让方达成某种不被外人所知的利益安排,而私募和信托等成为转让股东青睐的交易对象,不但是其资金有保证,而且还可以通过某种隐蔽的形式,使其仍然间接持有部分股份。”上述投资公司人士说。

meng-h 发表于 2007-5-27 01:48

余永定:光靠货币政策不能有效抑制股市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6日 18:0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谷重庆 实习记者 王露

  “我不认为光靠货币政策能真正有效的抑制股市泡沫”——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

  有些时候,经济学家在社会中扮演的是“乌鸦嘴”的角色,然而却是必要的。

  随着股市的快速上涨,多空分歧在经济学家中也是十分明显,而余永定无疑是一个坚定的“不合时宜的抑制泡沫论”者。实际上,此次采访的原初想法根本就不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泡沫问题,而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的反思。因为虽然股市很热、从上到下都是关注的焦点,但对于几乎每日都在进行的铺天盖地抢滩式的媒体轰炸,记者也深感“审美疲劳”,甚至一度听到此类内容就会感到不知所措。

  5月16日,已经多次延后的采访终于成行。但在访谈刚开始,余永定便说:“实际上大家研究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还是关注中国自己的问题”。于是谈话的过程最终还是不知不觉的转向了目前火热的资本市场。巧的是,央行5月18日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政策,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汇率浮动区间也由每日3%扩大到了每日5%,但却被市场报以继续上涨的回答,而5月6日周小川表示股市泡沫令人担忧的言论当时也很快被股指的继续上涨和巨大的新开户数字所 “消化”。相比起来,今年1月底,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表达了对股市泡沫的担忧之后,股指应声下跌。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市场气氛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对于股指的大涨,市场的信心似乎上升得更快。

  虽然余永定作为前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中唯一的学者委员曾经比较“惧怕”记者,甚至在去年上半年声称自己去新加坡是为了“躲记者”,但此次采访还是约得比较顺利,除了余本

  人较忙,日期数次推后之外。

  作为学者,余永定曾经发表过诸多与一般看法不一致的观点,例如在1996年和1997年发表文章,希望政府纠正“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改变以创汇为中心的贸易政策。2003年10月,余发表了《消除人民币升值恐惧症》的论文,而当时距离汇改尚有两年左右的时间。近期,余又在数个场合发表观点,认为从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弊大于利,美国统治集团中的精英分子、特别是金融资本和跨国公司的代表并不愿意看到人民币升值,而这与媒体上报道的美国施压中国政府,力促人民币加快升值的看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关于这点,记者曾经求教过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金融学教授王江,王认为人民币不升值有利于美国消费者,但对制造业工人不利,两者相比肯定是人民币不升值对美国的利益大,但如何从消费者获得的利益中分割一部分去补偿受损的工人,这个难题没有解决,因此美国还是在向中国施压。

  4月下旬,在余撰写的《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一文中,他写到:

  “2004~2006年是房地产价格飞涨。在目前是股票价格疯涨。如果说房地产价格上涨导致民怨沸腾,政府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措施,不管成效如何,得到了民众的欢迎。股票价格的上涨则使中国的千万股民欣喜若狂。如果谁敢说股票市场有泡沫,谁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一两个好心人出来说两句话,马上被骂得狗血淋头。民意不可违,于是乎,不仅政府官员而且经济学家们也都一律噤若寒蝉。对我来说,股票市场泡沫严重是无可怀疑的。”

  联想到去年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对股市泡沫提出警告时网络上的一片骂声,记者真的为余的网络形象捏了一把汗。

  记者曾在一次聚餐上问过余,除了经济学的之外还会看什么书,当时他举了《达芬奇密码》一书作为例子,还说读中文版完全没有读英文版的那种感觉了。而现在,余似乎在试图解开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背后的“密码”,当然,这也包含在他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研究里。虽然面对众多困难,但忧患意识强烈的余对未来并不悲观。

  在访谈过程中,余永定的坦率和严谨的逻辑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就在初稿已经上版之后,身在国外的余还专门发邮件给记者补充了一些内容,并强调一定要“注明采访时间”,给读者一个完全真实的采访。就在稿子即将最后上版时,余仍然发邮件告诉记者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关于中国股市可能出现大幅回调的谈话在世界上反响很大,“请你们注意”。继续去修改已经上版的稿子固然让人感到琐碎麻烦,但也让记者进一步感到了余的细致和谨慎。

  为此,本报特刊登近日对其的专访,是为“全球25位顶尖华人经济学家访谈系列”之四。

  1 让资产价格逐渐降下来

  《21世纪》:今年以来,虽然各界对于股市多空的看法分歧日益扩大,但A股市场依然快速上涨,您对此怎么看呢?

  余永定:现在中国面临一个最突出、最紧急的问题,就是股票市场的泡沫。怎么定义泡沫,判断泡沫到底严不严重,这是有争论的,但我认为毫无疑问是出现泡沫了,而且是比较严重的。

  既然有泡沫它就可能破灭,这是第一个认识。第二,泡沫并不一定马上会崩溃,可能会延续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第二点。如果是泡沫,那么泡沫崩溃得越晚,它对经济的打击就会越大,特别是如果这个国家的银行体系不健全,对经济的打击将是长久的,日本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验教训。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非常积极地想办法抑制泡沫的发展。

  另外一个经验就是我们不要像日本那样,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动作,决定动作的时候又太猛烈,利息率提得很高,开始时打击房地产泡沫,对银行贷款有非常严厉的限制,并使用了非常强烈的抑制泡沫的货币政策,刺破了这个泡沫,引起一系列反应,银行不良债券急剧上升,日本陷入了十年的萧条,这个教训很值得中国注意。

  另一方面,我记得格林斯潘在1996年、1997年就开始谈论“非理性繁荣”,但是他并没有采取非常强烈的货币政策去刺破这个泡沫,而是尽可能地谨慎,使泡沫逐渐地破灭。现在看来,虽然美国经历了IT泡沫,但是它并没有对美国经济造成非常致命的影响。泡沫破灭了,但强大的IT产业却生存了下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中国来讲是应该认真汲取的。

  我们应该对泡沫采取一种非常认真的抑制的政策,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要让资产价格逐渐地降下来,我觉得这是一个总的正确的方针。

  《21世纪》:关于股市快速上涨产生泡沫的原因,大家有很多争论,您的看法是什么呢?

  余永定:现在中国之所以产生泡沫有几大原因:第一,因为中国长期以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也就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一直都是大大高于GDP增长速度的,经过十几年、二十年的积累,M2/GDP比值在160%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

  从理论上看,中国的货币供应量这么快,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之所以没有导致通货膨胀是因为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里没有去消费。中国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形象地把这种存放在银行中的货币叫做“笼中的老虎”,但这个“老虎”随时可以跑出来。许多人在很早的时候就预测这个“老虎”要跑出来,但是这并没有发生,预期的中国通货膨胀始终就没有出现。 “老虎”还是“老虎”,它没有其他要购买的东西,也没有可购买的资产,所以它就一直呆在笼子里。

  第二,在最近十几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双顺差每年差不多有2000亿美元,如果中国实行的是自由浮动汇率制,那么这2000亿的双顺差不会导致流动性过剩,因为它变成了汇率的上升,中央银行不需要干预。但是现在我们要维持人民币的稳定,如果人民币汇率不同美元脱钩,那么面对 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央银行就必须要把16000亿元的人民币注入市场,干预外部市场就要注入流动性。

  第三,在过剩流动性不断增加、沉淀的流动性被激活的同时,我们的银行存款利息率又很低。股票价格暴涨自然把资金吸引到目前唯一可以赚钱、而且是大钱的股市。

  《21世纪》:但可以通过发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来对冲这些流动性,而且央行也早已在这么做了。

  余永定:是的,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有效的冲销政策,比如通过发售央票来冲掉流动性,或者提高准备金率等手段。但是百分之百的对冲是非常困难的,中央银行从来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对冲,有的时候也不能进行百分之百的对冲,为什么呢?第一,卖央票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愿不愿意买是一个问题,如果商业银行不愿意买的话,就必须提高利率,利率上升可能导致资本流入加速,更主要的一个掣肘因素是,现在中央银行已经把准备金率提高到11%(目前已经是11.5% ——编者注),同时又大量地对冲过剩的流动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收益率很低的央票和准备金,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可能已经到了20%左右,也可能还更高(希望有关方面计算一下),而且这一比重是不断上升的。

  它意味着什么呢?现在商业银行都上了市,它要对股东负责,要挣取利润,这个时候它怎么办呢?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或者是进一步地增加贷款,这样的话可以使低收益的资产项目比例不至于上升得太高。如果我们每年增加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那么每年你都要对冲2000亿美元,而且现在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很快,低收益的资产在商业银行中的资产比重会越来越高,高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会对整个商业银行体系造成非常大的不利影响。所以中央银行使用对冲政策是受到一系列限制的。中央银行的对冲政策不能无限地执行下去。成立外汇投资公司之类的做法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由于任何一种对冲政策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副作用,不可能长期维持,所以我们依然面临蒙代尔的那个“三难悖论”(open-economy trilemma,即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维护固定的汇率制度、开放资本市场和实行积极有效的国内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编者注),虽然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在双顺差继续大量增加、要维持人民币稳定(这里是指年均3%左右的波动)、对冲困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还剩下一条路径:就是资本管制,但是中国的资本管制不是特别有效,资金的流入是比较难控制的。总而言之,我想强调,蒙代尔的“三难悖论”在中国还是适应的,但不是简单的适应,从根本上来讲、从长远来讲是适应的,这样就给中央银行的紧缩政策是否能够控制解决流动性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是“全线出击”。当然,不这样做也不行。但如不缕清思路,有所取舍,我们就难以不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

  2 给股市降温:有很多事可做

  《21世纪》:那么像加息这样的紧缩措施对于资本市场到底作用如何呢?

  余永定:在一定阶段利率对于抑制资产泡沫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对于目前这个阶段,除非利率上升得很大,否则不一定对资产泡沫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提高利率并不能把银行的存款吸收回来,相比之下,在资本市场的盈利这么快,银行的利息就算涨一倍,对中小投资者也没有意义,他还是要把资金投入资本市场。利息率上升过多的话,可能对实际经济的打击就很大,但对于资产泡沫的影响可能还不够大。

  所以对你的问题的回答是,小幅度升息还是有效的,至少它有“信号”作用。连续小幅升息对股市泡沫最终是会有作用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难以预料。

  《21世纪》:但这样一来,似乎会对我们的汇率政策造成一些压力?

  余永定:过去中央银行非常注意保持跟美元资产的利差,因为在市场上形成了人民币每年升值3%左右的预期,中央银行前一段时间在升息的时候是比较小心的,它升息的时候,除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之外,还会考虑如果这个利差减得非常小了,那么套汇资本会大量流入的问题,这是一个限制。这在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已经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如果美联储降息怎么办?我们也跟着降息?

  现在看来中央银行的重点已经不是保持利差,来和人们脑子里已经形成的升值预期相适应了。因为资产市场的泡沫太大了,随着以后利率的上升,中美之间的利差会越来越小(假定美国不再升息)。而这又会给实现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目标带来问题。

  所以在这个时候,中央银行在采取利率政策的问题上,可能力度会增加,但是我不认为光靠货币政策能真正有效抑制资产泡沫。一方面是不能升息升得太高,否则对实际经济冲击过大。另一方面,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会抵消升息的紧缩作用。

  《21世纪》:还有什么可行的措施吗?

  余永定:一方面我们要采取升息的政策,另一方面,我认为也要考虑财政政策,就是能够抑制股票市场疯涨的财政政策。比如印花税,过去调过几次,后来又把它调下来了,目的是恢复股票市场的活力。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我觉得现在至少可以讨论这个问题。还有人建议资本利得税,当然这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同样,我们起码可以研究国际经验,讨论这一政策的利弊。

  除了财政货币政策,还有一些制度性的东西,行政手段也要用,包括对于一些违规操作要严管严查,严格地审计证券公司是否有违规操作的情况,一切违背有关法律法规的东西,都要坚决地打击。另外开户的手续,要严格地按照程序来办。

  还有一个我认为可以考虑的措施就是增加股票的供应量,原来是怕损害流通股的持有者,所以我们有一系列的规定,对于国有企业没有上市的那一部分股票是不能随便让它上市的。对于过去的承诺必须遵守。承诺就是承诺。但是,在严格遵守信誉的前提下,难道就没有增加股票供应的余地了吗?希望有关部门认真考虑。抑制股市泡沫同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和支持技术创新相结合,“一石二鸟”或“三鸟”何乐而不为?另外,不要像过去似的,好的股票都跑外国上市去了,应该尽量让这些股票在大陆市场上市。

  此外,我们还有许多其它事情可做。例如,要根据国际惯例加速公司上市的市场化改革,要坚决消除公司上市过程中寻租行为的根源。中国有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小企业融资无门,如何鼓励和规范民营企业上市要提到议事日程。国家投资是重要的,但是没有这些创新企业的发展,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是没有基础的。不要忘记,微软是在车库里发展起来的。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不光是股票市场,还有债券市场。总而言之有这么多的流动性过剩,让这些钱流到各种各样的可以流到的渠道里去,不要让它完全集中在股市里,然后造成泡沫,最后泡沫崩溃大家都遭殃。

  最后一个问题,在目前可能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教育股民,要加强教育股民,尤其是最近一段新进入股市的这些股民,什么也不懂,就赚钱了,老头老太太把自己的退休金都拿来了,最后炒赔了怎么办?大学生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还去炒股呢?学校应该管这种事情,如果他炒股是违反了学校的校规校纪,你要对他进行处理的。要教育股民,要降温,让人们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期待在一夜内成为百万富翁。证监会最近推出了一个教育股民的小册子。这是十分值得称赞的,应该进一步普及。要当股民吗?先学这本小册子。

  3 应该加强和改善资本跨境流动

  《21世纪》:您刚才谈到了升息,谈到了汇率,但保尔森出任美国财政部长后似乎中国金融业和证券业开放的话题日益成为了焦点,不知道您怎么看继续开放这个问题?

  余永定:中国在加入WTO的时候已经做了开放金融服务业的承诺,所以中国应该执行它的承诺,言必信、行必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资本市场是非常不完善的,中国的银行体系也是非常脆弱的,美国在这方面是极其强大的超级力量(Super Power),中国没法跟美国竞争,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谨慎为好,我是不主张摸着石头过河的。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这应该作为中国整个改革过程中最后一步,当我们宣布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之时,就是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市场化改革之日。

  不能轻易实施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因为现在我们有很多问题还没梳理清楚,各种漏洞还很多。我们现在的统计工作问题很多。对于国际收支中正常资本流动和投机资本流动的大致比例,经常项目中隐藏的投机资本到底有多少等等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心中无数,就不能闭上眼向河里跳。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之所以没有像东南亚其他国家那样倒下去,最关键是中国有资本管制,所以外资和内资不可能一下子流出,使人民币不得不贬值,然后导致国内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而香港在1998年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虽然香港有非常成熟的金融市场,有非常完善的银行体系,在那种情况下,香港之所以能够保卫住港币,也是千钧一发,非常紧张的,如果当时港府做出一点错误的决策,那么港币也会被攻破。所以在资本项目自由化方面我们必须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是要开放,但要坚持渐进地开放。今年 2月我在曼谷开会,当时亲历危机的泰国经济学家一再强调要加强资本的跨境管理。一位十分重要的泰国经济学家对我说,泰国的危机应该定义为“资本项目危机”。

  一些中国经济学家对升值十分反感,但却对进一步开放金融十分赞成。准备用开放金融换取美国“容忍”人民币不升值。我赞成按WTO承诺逐步开放金融,但认为以开放金融来换取不升值的思路是完全错误的,是本末倒置。

  《21世纪》:有人认为中国过去外汇储备较少,今天已经超过1.2万亿美元了,足以应付金融风险,所以在资本跨境流动上没有必要那么谨慎,您觉得呢?

  余永定:我不这么看。举一个例子,假设现在人民币完全可以自由兑换,那么必须要看到这么一种情况,现在的居民存款大致是2万多亿美元,这个存款绝大部分都是人民币存款,中国人是比较注意规避风险的,它有一个投资组合,如果允许人民币自由兑换,那么储蓄者就会要主动持有一部分美元的资产,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中国又有一个情况,大多数存款是少数人拥有的。许多报道说,80%的存款由20%的居民持有(我不敢肯定)。富有的居民规避风险的意识应该是比较强的,如果允许,他们肯定把投资组合的1/4变成美元,那么2万亿美元中就有5千亿要流出了。

  第二是去年上半年外商企业利润的汇出是133亿美元,那么加起来一年它怎么也有200亿到300亿美元,中国的FDI存量应该至少有6000亿美元左右(可惜我们得不到官方的可靠统计),FDI的利润率按照世行的调查是22%。那么这6000亿的20%,就是1200亿,如果这一年它要全部汇出不再投资了,这就是1200亿美元。

  第三,中国大企业有大量现金,如果出现问题,你能保证他们会为国家利益做出“牺牲”吗?

  如果资本自由化了,那么这些人出于合理的经济动机,例如,调整资产组合,实现资产多元化。那么,由于“合成推理的谬误”(对个体而言是正确的东西,如果推广到全部,则很可能是错误的,此处意指个人出于降低风险等考虑将本币换为外币的行为是理性的,但假如所有人都如此行事,则本币和经济将面临困境和危险,并不一定是理性的行为——编者注),我们就有可能面临资金大幅外流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经济正好出现了问题,大家都要纷纷往外跑——一般而言,资金在经济好的时候不出来,不好的时候才出去,这么一下要跑多少?不能想象。

  如果你说还有一个办法,像香港,提高利率,香港在1998年的时候,银行间同业拆借利息率提高到300%,中国能吗?中国的利息300%,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得垮了,企业也垮了,整个中国都会出现资本外逃,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手段阻止这个流动,只能允许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国内的通货膨胀可能也会大幅度上升,那么人们就更加对人民币不信任,就更得跑了,它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种后果你不能不预想到的,它可能不发生,它发生的概率很低,但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千分之一的可能性都要考虑进去,因为到时候没有人能够救你。在目前情况下,资本管制绝不能放弃,否则中国就丧失了自己最后的防线。

  《21世纪》:对于抑制目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您是持一个相对来说乐观一些的态度,还是像有人认为的那样,太晚了呢?

  余永定:我不悲观,我们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虽然实际晚了一点,晚做总比不做好。

  此外,人民币升值也晚了一些,在2003年辩论人民币升值的时候,许多人说绝对不能跟美元脱钩,一脱钩就有什么灾难性的影响,等等,实际情况又如何呢?2005年的净出口增长了两倍左右,去年又是75%,今年年初又大幅度增长,4月份增长的也很快,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能力比我想象得强的多。 2003年初在国务院组织的专家讨论会中,吴敬琏老师就指出,浙江的许多企业认为升值利大于弊。如果行动早一些,矛盾就会积累得少一些,问题也容易解决一些。可以说我们丧失了两三年的调整期。

  此外,目前所流行的一些观点,诸如升值无用论等等也是值得商榷的。我的东西可以卖得贵一点,而又不减少销售量,收入增加了有什么不好。升值的目标不是消除贸易顺差,而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减轻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压力。现在,仅从维持中国经济稳定的角度来说,而不是双顺差的角度,我们也应该让人民币有比较快的升值速度。这里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我们应该使用一种什么策略,不要因为升值较快,导致更高升值预期,从而有更多的外资流入,这个问题是要解决的。是不是可以慢慢升,有一个喘息时间,或者一次性升值多少,总之,找到一个正确的策略,是现在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

xuesongg 发表于 2007-5-27 10:49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情况说明,双方同意采取重大措施“降低中国国民储蓄率”及“将宣布逐步扩大符合条件的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允许其从事证券经纪、自营和资产管理等业务”同时要“把QFII投资总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对我国证券业和银行业乃至金融市场来看,明显的是“狼来了”,不知对目前经济会形成怎样的重大影响?一方面是经济过热宏观调控的雷声轰鸣,一方面楼市价格居高不下,中国股市一股作气冲到4000点以上,中国政府与美方达成如此协议,应该包含了决策者的智慧,对股市的后期走势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专家帮助分析?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5-27 18:54

厦工“开”出多款专用汽车(图) http://www.fj.xinhuanet.com/img2006/0101.GIFhttp://www.fj.xinhuanet.com/img2006/0202.GIF2007-05-27 09:47:39   来源:厦门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http://www.fj.xinhuanet.com/fjqc/2007-05/27/xinsrc_01050427095676516148.jpg厦工生产的宇威专用汽车。(梁伟 摄)
    昨日下午,半挂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矿用自卸汽车、垃圾压缩运输车亮相厦工机械工业园,这是厦工集团宇威专用汽车新产品展示会。作为厦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专用汽车投产一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年产1500台的能力,与工程机械、钢结构构成厦工集团的三个系列产品。

    我国汽车工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品种及比例上仍然与发达国家有差距,这无疑给企业提供了机会。2004年厦工集团整体搬迁时,就已规划进入专用汽车和混凝土设备制造领域,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厦工集团专用汽车生产取得了国家发改委的制造、销售许可。公司在国家级技术中心基础上建立了一支研发队伍和熟练技术工人队伍,结合集团厚实的生产制造技术,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自去年5月投产以来,已有部分产品出口。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1000台。

    近几年,我国专用汽车和混凝土机械行业增长态势强劲,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规划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其他大规模的重点工程建设,为市场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厦工集团此次展示的产品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企业领导表示,将与国内著名高校和试验机构建立研发平台,加快新产品的研发。(记者 涂孝宏)

meng-h 发表于 2007-5-27 19:52

奥玛哈今夜星光灿烂
作者: 但斌
时间: [ 2007-05-04 19:36 ]

奥玛哈今夜星光灿烂

 

  奥玛哈的酒店早已被定满,下手晚了,没办法只能住在51英里以外、我们在中西部电影中常看到的高速公路旁的汽车旅馆中。

  同行的叶萍女士,咳嗽的非常厉害,怕影响会场里的人不想去。能为别人着想当然是好的,但千里迢迢来此,不就是为了见识一下世界上最盛大的股东大会并亲眼看看奥玛哈的圣人吗,76岁的老人今天不见,也许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在我们的劝说下她同意与我们前往。

  凌晨4点多钟起来,冒着瓢泼大雨、伴随着惊天地的雷声我们向奥马哈的Quest Convention Center进发。闪电划过长长的夜空,照亮了广袤的中部大平原的夜晚,有些仿佛就打在车前,让人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有些惊恐。看资料说美国大平原地区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不到20英寸,没想到我们来的两天能下这么大的雨。到Quest Convention Center已经6点多,门口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没有伞只能站在大门口的屋檐下,心想起得这么早算白辛苦了,只能最后一个进去了。

  7点30分,大门打开,一个朋友反应极快,伸手去推一个残疾人的车,美国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商场、博物馆和餐馆等公共场所都有专用的残障人士通道和座位,这样一个场合也不例外,残疾人及其伙伴可以先进去。这个聪明的中国式的举动,让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连连摇手,但借机我们差不多第一批进到了会场里面。也许是靠近巴菲特的愿望过去强烈,我们有些惭愧的原谅了自己这种中国式的小聪明。不过,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中国,排队的人肯定大喊大叫了,利益大一些的事,比如1992年深圳股票风波,排号都不行,为了不让插队,不分男女抱在一起,但最后还是被银行内部人先下手为强,拿走了部分抽签表,导致风波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人真是太老实了,但换另一种说法,美国的文明程度真的比中国高了许多,残障人士的生存状态或许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最实际的反映,中国要达到美国现今的文明程度,恐怕至少需要一代人以上的努力。

  冲进会场,我们占据了差不多最靠前的位置。美国人占位置很简单,拿起事先放在座位上的纸,将写有“预留坐位”一面往椅子背上一粘就是你的了,如果想多占位置,拿起透明胶布将几个位置粘在一起也算你的了,甚至是任何一样东西只要放在座位上位置就是你的,之后,你人离开,也不会有人来占你的位置,没有我们中国常见的争抢位置时的纷争。看美国的西部片,骑马圈地,好像就是这样的先到先得,当然,起点要公平。今天,我们偷步跑了......惭愧!


差不多9点多钟,大会开始,与以往一样先是放映由巴菲特女儿拍摄的宣传影片,片中最幽默诙谐的是一段巴菲特与NBA骑士队的球星“小皇帝”詹姆斯比赛篮球的片段,你能想象老巴一身短打扮、运球过詹姆斯上蓝得分的情景吗?片后,更有趣的是,巴菲特从幕后走出,弹着吉他与另一位吉米·巴菲特,一位著名歌手吟行高歌,相比我曾经经历过的无数次的股东大会,惟有这次充满了嘉年华的气息,可能世界上也许只有巴菲特的股东会,才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他的股东们也乐于如此享受整个过程。

  曲后,问答环节开始,巴菲特边吃点心边喝自己直接拉开口的可口可乐回答问题,芒格则文明许多,将可乐倒在杯子里,自己加冰进去(没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为此服务)。

  两万多人的体育场里座无虚席,每块区域有一个提问话筒,按顺序轮流提问。过去几年东方港湾的同仁都翻译了股东大会问答录,但比起像摩根斯坦利的译稿还是差了很多,从现场的感受看,除非是在北美生活很多年,而且愿意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理解语言背后的寓意,否则,你只能看着美国人哈哈大笑,你一无所知。巴菲特幽默,但芒格更幽默,差不多每次只要芒格一发言,会场就哄堂大笑。巴菲特76岁、芒格82岁,除去中间休息的一个小时,两位老人回答问题的时间差不多有5个小时,我们到了他们这样的年龄也能保持如此敏捷的反应力吗?但愿,上帝还能给两位老人足够长的时间——10年还是20年,也许辉煌人生的最后时光,对智者而言贡献最大。

  整个提问环节,其中有一个印象最深刻。伴随四位印地安少女吹奏着民族乐曲缓步走向主席台,一位女士哭着提问,希望巴菲特旗下的电力公司拆除一座河流上的水电站,因为它导致朔流而上的鱼类丧失了产卵地。另外一位女士也提了同一个问题,大霸的建立,让她的生意额下降了90%。

  另一个,按我们中国人理解的不和谐声音,则来自与我们中国相关的中石油的问题。作为专门的一个提案,问答环节结束后,共有五位发言人其中包括一位前议员,希望伯克希尔停止投资中石油,因为中国的石油公司在苏丹开采原油,其投资等于支持了达尔福尔人道主义危机。巴菲特回答:“一个生意很难影响一个国家和政府的决定,如果我们便宜的卖掉中石油,对我们也没有帮助,它还会在苏丹投资。美国政府曾阻止中海油购买美国的石油公司,我们有什麽资格阻止中国的石油公司在非洲投资?我们印制美元购买中国的产品,降低了生活成本,但中国也需要原料来生产(大意)。”巴菲特的回答,摆事实讲道理,很客观。提议表决,98%的股东对该提议投了反对票,我们在牛排店见过的老人,经过巴菲特这一番解释,不知最终是否还在这2%的股东中。

  会后,巴菲特与芒格要面见600多位国际投资者。轮到我们进去见面签字时,我们告诉他:“您在中国有很大影响力,您看待财富与处理财富的方式影响着很多人,您应该来中国看看,中国会非常欢迎您!”他说:“我1995年,和比尔·盖茨一起到过中国,今年10月份,我也许会再到中国去”。

  

  花灯初上,恬静的奥玛哈因27000名财富的拥有与支配者的到来而略显热闹。今夜奥玛哈不仅拥有巴菲特与芒格,还拥有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伯克希尔董事——比尔·盖茨,但今夜的奥玛哈在我的心里,并不因财富而受世人关注,它因一位富有远见、无私、高尚的智者、一位朴素的老人,而让它的夜空星光灿烂。(待插入照片)


          但斌2007年5月4日5日于奥玛哈

meng-h 发表于 2007-5-28 04:04

波克夏.哈萨维公司2007股东大会摘要--George Li
作者: 但斌
时间: [ 2007-05-04 18:15 ]

波克夏.哈萨维公司2007股东大会摘要

时间:2007年5月5日

地点: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Qwest会议中心

记录:George Li


宏观经济问题: 私募基金在美国越来越大,并且找寻好的投资机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是否处于泡沫期,什么有可能导致泡沫破裂


回答:波克夏确实是在与这些公司在竞争好的投资项目,这是投资领域很正常的现象。这不意味着泡沫,因为这些投资活动的周期较长,投资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考察出投资基金的盈利情况。

当高风险债券的利率大于低风险债券时,这些私募基金的活动会减少。现在两种债券间的利率差别不大。

对于这些私募基金来说,他们获取了相当可观的管理费用,并且必须较快的将所管理基金投入市场。而我和芒戈不收取这样的管理费用。我认为市场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来调整,以后资金将逐步转移并委托不收管理费的基金管理经理。


基金管理方面问题:投资经理最近从投资人或股东处收取了很可观的基金管理费用。你认为什么样的管理费结构可以最大程度激励基金经理同时也确保管理费符合股东的利益


回答:一个错误的基金经理比一个错误的薪酬体系所带来的问题更多。薪酬体系有其特点,是只高不低。在董事会里面,这个问题被讨论的较少,原因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不愿意。首席执行官多会选择顺应他们的董事,而不是反对他们的董事。导致薪酬问题最大的原因是嫉妒和攀比。如果你给一个人2百万美金年薪,他会很高兴,开始当他发现另外一个人拿两百一十万年薪时,他就很嫉妒了。芒戈说嫉妒是最大的坏习惯,因为当你嫉妒一个人的时候,你是无法快乐的。而其它的坏习惯如暴饮暴食,你还是可以快乐的。


宏观经济方面问题:可以说明一下信贷紧缩对波克夏公司的影响,若还有时间,也说明一下高利率对公司的影响。

回答:波克夏公司有时确实在别人受影响时而自身在盈利,这不意味着我们看到别人被影响时,而高兴和庆幸。在金融市场,有时会出现动乱如2002年的高利率债券和1974年的股市泡沫。当信贷紧缩时,会导致优良债券和高风险债券间的利率差会加大,会导致股票便宜,这是对波克夏公司有利的,因为我们有现金来进行收购。

芒戈补充:说当上一次信贷紧缩时,波克夏赚了30到40亿美金。但现在的金融市场已经很竞争了。没有人喜欢信贷紧缩。当真正的信贷紧缩开始后,会有相关立法出来进行纠正的。

沃伦补充:没有人喜欢信贷紧缩,你也不会看到很大规模的信贷紧缩。10年前,你看到很奇特的事情发生,因为市场变得恐慌,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也变得恐慌。马克吐温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是会重复。我们可以看到类似1998年的事件重复。



投资方向问题:你对赌博业如何看?


回答:

赌博业有很好的盈利。人们有赌博的心理,就像股票一样。以前内布拉斯加是唯一合法赌博州时,很多人需要长途旅行去那里赌博,现在其它一些州也陆续开展合法赌博业。我在40多年前,也经营了弹珠赌博游戏,在很短时间内就将本赚了回来。我不为我那段经历而自豪。赌博是一种利用了人们无知的税赋。当一个政府试图在利用人民弱点来获取财政而不是设法来服务的话,这是很有讽刺意味的。

芒戈补充:赌博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给人们带来伤害。世界上有很多无害的娱乐,也有很多有害的娱乐。我不认为波克夏公司还在近期有赌博业方面的投资。


投资职业生涯问题: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是读MBA还是关于投资方面的书如“Poor Charlie’s Aimanac”

回答:读你所有可以找到的书。以我为例,在我10岁时,我就已经将奥马哈公立图书馆中的所有关于投资方面的书阅读过了。你必须以竞争的想法来武装你的头脑然后再逐步辨别出来那些时候该用哪些方法。你一旦掌握知识后,就可以开始实践了。了解了投资原理还要亲自去实践。越早开始阅读,越有利。我19岁读的一本书,就形成了我现在的一切。

芒戈补充说:Sandy Gottesman在管理一个很成功的投资公司。当他面试人的时候,不管他经验多丰富,他都会问一个问题,“你拥有什么股票,为什么拥有。”

沃伦补充说:当你买一个农场时,你会说我买这个农场是因为我相信根据我的计算它有每公顷120蒲式耳的产量。这个决定不是根据你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闻或听邻居谈论的。任何投资一定要通过你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投资操作方面问题:你是如何看待安全投资空间。如对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公司,你会需要10%的安全空间,对于一个较差公司的安全空间又如何调整?

回答:我们会寻找我们知道答案的投资机会。如果一个好的商业机会给我们的感觉是不太确定的话,我们是不会出价和竞争的。我们买See’s或可乐,我们不需要很高的安全空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关于这些商业机会的判断不会出错。我们喜欢寻找用40美分可以买到值1美元的机会。但我们看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机会,就和我们看到一个人走进门一样很快就能判断,虽然无法知道他是重300磅还是325磅,我们都会知道他很胖,此时你不需要很高的安全空间。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拿到以四分之一价格收购的商业机会。但现在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我们是不可能座等10-15年。

芒戈补充:安全空间归根结底是得到比你出价高的价值。这个价值可以以多种方式存在。


投资问题: 关于波克夏公司的内在价值?

波克夏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其它公司一样存在于从现在到将来时间这段时间的现金流折算。另外一个方法是看我们现在所持有公司的价值。当波克夏持有所有的盈利时不进行分红时,它一定在对这些盈利进行投资。在1965时,波克夏公司的纺织品市值是12美金,现在早已经不是这个价格。因为我们在用盈利进行继续带来现金流的投资。公司价值并不是公司现在拥有的生意而是运用商业盈利进行投资的能力。如果让我和芒戈来写下公司的价值,我们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数字。

芒戈:现在很难判断波克夏是否会有象历史一段时期内的高回报。波克夏在投资方面的回报是相当出色。导致如此出色回报的原因,我认为是当年读过所有书的10岁小男孩,成为了学习机器。如果不是他在不断的学习,公司的投资回报恐怕知识现在很小的一部分。波克夏公司将来应该可以更多的重复现在的投资回报。完全将老的经验沿袭到将来,不一定能维持很好的投资回报。


投资形势评估问题:你认为现在短线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吗?

回答:很难精确预测,但是根据现在股市上大家的表现,可以说现在的比例是很高的。人们过去是持有债券,然后再卖掉。现在大家更多地是在交易。在我当年成立合伙投资基金时,就告诉我的合伙人,我们一年才能见一次。


投资操作问题:如果介绍关于确定公司内在价值的模式

芒戈回答:当计算公司内在价值和安全空间,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根据定义,你会用一些金融指标进行评判。我认为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会比成为一个鸟类学家要难。


中国银行问题:中国银行是否会象日本银行在1990一样遇到重整。

回答:我不得不说我不知道答案。我不了解日本银行的情况,也不了解中国银行小。

芒戈补充:如果你回顾一下中国在过去15年所取得的成就,它是在中国银行体系支持下发生的。银行几乎是争先恐后地提供资金。中国银行系统这样做了很长一段时间,将来一个会有改善。

沃伦补充:强有力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如果你看到房屋贷款行业,你会说这对美国经济很有害,但是它还是挺立了很多金融危机。


投资机会问题:你认为象73到74(美国股市大跌)年的机会还会到来吗?

回答:当我结束合伙基金时,我们认为基金的回报只能做到市政债券的回报。我不认为现在是同样的形势。如果我现在在管理一个捐献基金,我会100%股票,长期债券或短期债券,不会是股票和债券的混合。如果我有20年的投资管理时间,在选择投资指数基金和20年债券,我们还是会选择投资股票。


芒戈补充:我感觉现在的金融市场状况可能会在不久将来导致巨大的金融波动。



投资职业生涯问题:我现在23岁,拥有很强的事业心和一定的资产,想知道未来50-100年内最好的投资领域。

回答:尽量多读书。在4-5个小时内,我可能从Lorime Davidson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从大学学到的东西更多。芒戈和我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赚了钱,很多是我们30到40年前没有想到的。你很难现在明确规划好职业生涯,但是你可以预先存储好想法,从不同角度看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是在你投资生涯中提前准备好避免犯致命错误。


芒戈:在你年轻的时候,你可以研究股票市场的非效率性来进行投资,此时你不需要猜测哪些制药公司会有最好的药物研发储备。


沃伦补充:如RTC(美国很大的房地产金融借贷公司)就提供一个很好的赚钱机会。一方面是卖方想将上百亿的房地产出售,不计较经济成本,另外一方面是买方很小心的买入该资产。这就构成了很好的投资机会。在你的一生中应该有很多这样的投资机会,但是你能把握的大概就只有几次。


投资方面问题:如何根据公司年报来评估管理团队

回答:在很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在没有见到公司的管理团队情况下投资了很多东西。如我们第一季度所买入价值50亿美元的股票就是在美元遇到管理团队下做出的决定。如果我们要进行公司收购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对于上市公司的收购,我们基本上是通过阅读公司年报来进行投资决策判断。有一个例子,一家石油公司的年报从头到尾没有提及到最关键的公司采油成本。这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讲是不诚实的表现。你从公司年报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它会告诉你管理团队。

芒戈补充:有两个方面可以判断一个是公司商业质量,另外一个是管理团队质量。公司的商业质量高会吸引到高质量的管理团队。


投资方面问题:我如何来判断一个商业伙伴是否值得信任?

回答:人们的言行会告诉你。当一个人带着商业机会过来,他所描述的事务,所认为重要的东西,可以提供你很好的线索来判断这个人。

芒戈补充:我们对于听起来很好的商业机会,会很持一定怀疑态度。譬如一个人说我们是为一个位于水上的石桥提供火灾保险。我们试图避免这种过于吸引人的商业。

沃伦补充:在我1969年解散我的合伙人基金时,我能想到可以推荐的三个人是Charilie,Sandy, and Bill Ruane.我不能确定他们是最好的基金经理,但是他们均是很好的基金经理。


投资方面问题:你多长时间看一下你投资公司的股价

回答:在我投资生涯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当我的资金有限,而主意很多时,我经常关心公司股价,时常留意好的投资机会。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资金很多,投资主意有限时,我们不会时常留意公司股价,但是还是很关心。


投资方面问题:现在你收购上市公司均是几亿美金的交易,你会因为现在现金很多而增大参股公司的购买比例吗?

回答:当我们增加购买股票时,是因为他们对我们来将有吸引力,或有时我们持有比例达到需要报告的门限或因为我们短期无法自由买卖。如果你看一下我们2007年底的投资组合,你会发现一些股票的持有量会增加几十亿。整体来讲,我会持有公司日交易量20%,所以如果我们要买入50亿美金的股票,该公司要有250亿美金的交易量。


投资方面问题:你对乙醇投资的看法?

回答:虽然一些政客对乙醇投资项目很看好,并在IOWA州大力发展该项目。我认为从玉米中提前乙醇的想法是最愚蠢的想法之一。但对于一个面临很多问题的政府,有时是会做成奇怪的决定。这难道不会增加食品的价格吗?我们消耗了同样的能源来从乙醇中获取同样的能源。我不认为这是我所在州明智的投资选择。


宏观经济问题:波克夏公司是如何回避通货膨胀影响?

回答:金属不是回避通货膨胀的解决方案。最好回避通货膨胀的方法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不管货币单位是贝壳还是纸币。其次,公司要拥有很好的投资对象。这既不是金属,原材料也不是矿产。以可乐为例,人们总是会给出他们收入的一部分来消费。这种公司的需要资金投入小,这才是你在通货膨胀时候最好的投资机会。


投资方面问题:你对投资铁路的看法?

回答:投资铁路不会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投资,但是现在这个投资机会越来越吸引人。柴油价格的提价,使铁路运输的竞争对手公路运输的成本提高了4个百分点。在30年前被严重管制的铁路,成为了较好的投资机会。铁路投资机会不会是非常吸引人的投资机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但是现在还是可以从铁路上面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


投资方向问题:随着信贷紧缩,巨大的财政赤字,将来会有什么样好的投资机会


回答:我们不会在不考虑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情况下,进行投资的。我们也会考虑国际竞争对我们投资的影响。我们不会投入需要很多人力成本的行业(面临很激烈的国际竞争)

芒戈补充:我们从我们投资的制鞋业中深刻地了解了国际竞争影响。


沃伦关于对于部分股东对于波克夏公司撤出PetroChina投资决议的反驳:

沃伦认为PetroChina是一家公司,PetroChina不可能影响中国政府在苏丹的投资政策和外交政策
沃伦认为即使波克夏公司撤出PetroChina,还会有别的股东会买进,因此不会对PetroChina公司产生什么影响
沃伦含蓄地指出,阻止中国政府在海外的能源投资,会影响到美国民众的生活。理由是美国政府通过印制美元(货币政策)来获取中国所提供大量便宜工业产品。中国政府在海外收购能源项目和美国公司当年在海外收购能源性质是一样的,是提供其工业生产产品的能源。

大牛666 发表于 2007-5-28 09:05

看看

心月天狐 发表于 2007-5-28 10:10

中集AB的差价实在有点过分了:3月初差价40%时卖的A买的B,现在一看居然亏了:*27*:

meng-h 发表于 2007-5-28 12:52

招商局国际不排除回归A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5:30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宇

  招商局国际(0144.HK)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傅育宁日前表示,由于A股上市发行价具有吸引力,集团不排除回归A股上市的可能。

  招商局国际日前还宣布,同意以29.5亿元向主要股东招商局集团出售其所持招商局亚太71.92%股权。傅育宁表示,此项交易对公司而言是好消息,母公司也可与招商局亚太拥有的公路业务进行整合。

  傅育宁还透露,公司所持的香港西区海底隧道权益会在适合时间以合适价格出售,以集中资源发展港口业务。招商局国际目前持有香港西区海底隧道约13%的权益。此外,目前招商局国际的非核心业务资产还包括经营油漆业务海虹约64%权益,以及亚洲空运货站约20%股权。
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查看完整版本: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