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h 发表于 2007-6-6 10:30

做一只刺猬很难 [转贴 2007-06-04 16:34:13 ] 发表者: xlwang   

尽管永远都很忙,永远有看不完的研究报告、报纸、杂志、邮件(对着信箱里数以百计的未读邮件,我只有摇头叹息的份!)但我仍然努力挤出时间读一些书。因为大学里学到的有限的知识告诉我,专著远比期刊和单份的研究报告来得深入、全面,虽然时效性比较差一些。但时效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用??who knows??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真正流传下来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基金经理们得到的研究报告时效性应该是一致的,但不同基金的绩效却差别巨大。何故??时效性并非决定投资成败的主要因素。



这几年来,看过的书不算太多,但也不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德鲁克的《旁观者》、杰里米的《投资者的未来》、以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市真规则》、《战胜华尔街》、《华尔街的肉》等不多的几本。而上个月读完的《对冲基金风云录》算是很不错的,值得大力推荐的一本。



书的作者巴顿·比格斯对国内读者来说,知名度可能有限,但在华尔街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出身金融世家,在摩根斯坦利做了十多年的策略分析师。在证券公司的研究部门,有很多的分工,行业公司部、金融工程部、宏观部等等,都应该是比较细分的,做策略是最综合的,或者说最没有技术含量,也是最考验市场经验和情商的。



在一个人精成堆的地方,做了十几年的策略分析师,作为大摩的首席战略官,被誉为美国第一投资策略师,光这个经历,就足够让人仰视了。



比格斯后来又和朋友们组建了对冲基金,是对冲基金行业的老战士,这番经历,加上生花妙笔,(他是耶鲁大学英文系的高才生),其书的可读性。。。嘿,大家自己去看吧。



对冲基金的英文是――hedge fund;hedeghog的意思是刺猬,豪猪;作者把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比作刺猬,敏感而危险、辛勤且怪异。书的英文名是hedgehogging,书的封面是一只刺猬蹲在一大迭美元上面。自己去联想吧!!



书的大部分篇幅讲述了看似风光的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艰辛生活,这个艰辛并不是吃不饱饭,风吹日晒的艰辛。相反,坐头等舱、豪华游艇,游世界顶极奢侈场所,日进斗金都是很稀松平常的。艰辛的是内心的煎熬、永无止境的业绩压力、以及客户关系的艰难维系。



关于内心煎熬和业绩压力,比格斯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大黑狗。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讲起过他的黑狗。在不顺利的日子,那只浑身恶臭的大黑狗会不请自来,咻咻喘着粗气,重重地坐在他的胸口,想把他压死。投资领域也有这样一条黑狗,在你表现不佳时,会跑来坐在你的胸口上――在夜半时分,在周六早上,或某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下午。它到来的时候,你根本无法驱走他。它折磨你,咬啮你的生活。



我们都时不时接待黑狗光顾。摆脱它,有赖于很好的心理素质、合理的预期、客户的高度理解,以及,最重要的――市场朝着你的预期变化。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内心压力和煎熬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股票市场远不是一个理性的、可以用公式、理论来解释和指导的地方。



尽管欧美金融市场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不光法规很健全,理论很全面系统深入,历史的经验,几十次的牛熊转换,按说,其经验教训也足够多了。但市场仍然不是完全有效的,总是存在很多很多的机会和陷阱。用凯恩斯的话来说,不幸的是,市场保持非理性的时间总比你能支撑的时间长。否则,我们怎么解释股神巴菲特的存在呢?



比格斯在书中多次阐述,在投机力量的撞击中,情绪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偏离了商业和行业的常规。如果不重视这一点,就无法充分解释股价脱离其商业环境的现象。在华尔街,中庸这个词是不存在的。因为投机机制注定一切行为都会过度。就算在是幻想的高潮和失望的深渊过后,人们恢复性的的反应都会过激。比正常的商业趋势波动更大。人们若是只想把股票变动与商业统计挂钩,而忽略股票运行中的强大想像因素,或者看不到股票涨跌的技术基础,一定会遭遇灾难。因为他们的判断仍是基于事实和数据两个维度,而他们参与的这场游戏却是在情绪的第三维和第四维上展开的。



以4000点的中国股票市场来看,理性的成份虽然有,但已经所剩不多。(这次暴跌下来,好很多,可买的股票增加了一些)。去年12月,嘉实基金的单只基金一下子发行了400亿,我当时写了一个博文《上一次存款大搬家指数涨了4倍,这次存款流入股市仅仅开了个头》,大规模的存款搬家从那个时刻开始,而不是结束。今年股市的盈利示范效应进一步扩散,散户战胜基金已经不是神话。这个趋势还正在扩大和衍生中,似乎看不到尽头。



最近看到主流券商的报告,比较了一些数据,主要是日本、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本币升值期间泡沫的产生和演变。其中一个主要的背景是低利率和实体经济的高增长;其次一个背景是个人投资者大量进入股市,台湾在高峰的时候,1/4人口是股民,中国目前深沪市场开户数1亿,实际投资者人数只有5000万,(因为每个人基本上要开深沪两个代码卡),只占城市人口的10%;台湾、日本在高峰时候,股市总市值是居民存款的4倍和2.5倍;美国1999年则高达5倍。(当然了,美国人不好储蓄,存款总量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目前国内居民存款和总市值刚刚打平,但流通市值还远远小于存款总额。另外一些数据则是比较总市值和货币流通量,如M2、M1之类的,大意也是,现在安全着哪!!离泡沫远着呢!!



上周参加国内顶极券商的5月策略报告会,国内宏观策略方面的腕级人物对当前市场的定义是,A股有泡沫,但还是小泡泡,离破灭远着呢!!



不光是民间的声音,连专业机构都已经把估值,把业绩等等抛在了脑后,更多地研究资金的流向、股票的供给。一句话――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已经成为更加重要的关注点,你我盈利与否,与上市公司无关,与能否准确判断其它投资者的情绪、心理有关。



可是,比格斯在很多章节都说到,只有自大狂和傻瓜才幻想抓住顶部和底部。要想解读出股市情绪的指针并不容易,市场转折点附近,大多数人的感觉永远是错误的。



这样的市场,参与还是不参与??参与的话,以怎样的心态,用怎样的方法和策略去参与,期望有怎样的收益率?



做一只刺猬很难,做一只收益率稳定增长的刺猬更难。



好在,我们深深知道,上帝如果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再开一扇窗。任何时候,我们都坚信不移。



这一扇窗,就是企业本身,以及其估值。早在新千年之前,上帝已经为我们开启。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们就接触到了巴菲特其人其事,这几年我们又通过深入学习其思想、实践其理论,得到大量的精神财富。

因此,对于前几个月的低价股行情,我们能够淡然处之,知道那不是自己能赚到的钱。对于蓝筹股的沉寂,也能正确认识,毕竟涨多了,需要休整,需要时间来证明好公司是物有所值的。



而这一切,需要时间。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巴菲特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坚持,去实践,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



虽然做一只刺猬不容易,但做一只快乐的刺猬还是有可能的,好的心理素质,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市场考验的投资策略,这些决定了我们在阴霾密布的日子里,心中仍然充满了阳光。



标签: 投资心得

tamtian 发表于 2007-6-6 10:32

呵呵,还没看到,这些内容是中金早报上的.估计要下午才能贴过来.

39的梦想 发表于 2007-6-6 11:33

这里有



[ 本帖最后由 39的梦想 于 2007-6-6 11:37 编辑 ]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6 16:44

格林斯潘写就《动荡的年代》 版权费800万美元
2007年06月04日 10:21:5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Email推荐:    】
【收看新华手机报】



    现年81岁的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将于今年9月出版他的新书《动荡的年代:新世界的历险》。该书将回顾他在美联储18年半的岁月,并对全球经济的未来发表展望。上周五在纽约举行的2007美国图书博览会上,格林斯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本新书将由企鹅出版社于今年9月17日正式出版发行,“本书一定会给读者带来惊喜”。

  版权费800多万美元

    格林斯潘,这位曾经对全球经济呼风唤雨的人物如今虽已隐退,但他的话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影响。他表示,新书中将会沿着他的成长轨迹,讲述他是如何掌舵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他的一生遇到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并讨论全球经济未来的发展。


    格林斯潘透露,新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他在浴缸里速记完成的,然后由助手把这些浸湿过的纸收集起来重新抄录。

    他表示,该书并没有采用传记的方式来撰写,而是用分析性的语言,对他的过去以及未来进行剖析,其中包括对全球局势变化的认知,以及他对未来走向的预测。

    早在去年3月,格林斯潘就将这本新书的版权以高达800多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企鹅出版社。这笔交易的金额,也跻身于美国出版史上顶级版权交易之列。

    格林斯潘是在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指数大跌23%后担任美联储主席的。

  第一次看好欧洲经济

    在谈到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时,格林斯潘表示,他非常看好欧洲经济的前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政坛的一系列变动,其中就包括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的上台。

    对于萨科齐的评价,格林斯潘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在他担任法国财政部长时我就认识他了。而且,我认为他也是一个亲美派。”

    他补充说道:“之所以说他是亲美派,因为他称赞美国的经济,并称赞美国所获得的成就。”不仅如此,他还对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即将担任英国首相的英国财政部长戈登·布朗赞许有加。

    “我相信他们三位将会在未来为欧洲的经济繁荣不懈努力,欧洲经济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格林斯潘说道,“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关欧洲未来的良好信号。”(作者:叶馥佳)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6 17:00

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看待当前股市
2007年06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滕泰
  
  毋庸置疑,前一阶段中国股市确有泡沫,但是泡沫的性质具有“阶段性”和“结构性”的特点。
  之所以说有阶段性的泡沫,是因为按照2006年的业绩,甚至按照2007年的业绩估值,各项指标有所高估;但是按照2008年的预测业绩衡量,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估值是合理的———这一方面表明中国股市在透支未来,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大方向没错,有确定的未来可以透支!之所以说中国股市的泡沫是结构性的,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有像中国石化这样业绩成长性高于30%,而股票动态PE却低于20倍的上市公司存在———这表明一方面题材股垃圾股有所高估,另一方面还有很多绩优蓝筹股被严重低估。
  从投资者行为标准来看,中国股市也有不理性的一面。在一个理性市场,投资者作出决策的依据应该是他的投资对象本身。而在一个泡沫市场,投资者作出决策的依据更多的是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不仅是散户投资者,甚至是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判断市场上涨和下跌时,主要都在分析每天有多少投资人开户,每天有多少人买基金等等。如果一个人购买的理由不是他自己认为有价值,而是后面还有人买,这就有击鼓传花的性质。正是证券市场上前一阶段空前热烈的居民入市场面,使很多人忘记了股票本身的价值约束,造成前一段时间的非理性上涨,也是造成前几天大幅回调的本质原因。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上述阶段性和结构性泡沫的状况,我们既不应该感到恐惧,更不应该刻意打压,而是应该从全局的、历史的高度正确认识,并积极利用市场繁荣的机遇做大做强。
  首先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股市。中国资本市场现在所处的是一个百年不遇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是,政治局面稳定,经济繁荣且高速增长,居民财富尤其是货币财富异常充裕,金融和资本市场开始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拿美国过去100年的时间来对比,只有三个历史阶段可以同这个时代相比:第一个阶段是1917-1929年,第二个是1946-1965年,第三个是1980-2000年———与这些时代相伴随的都是资本市场的长期繁荣,尽管这中间有波动和恐惧,比如美国1987年的股灾,以及1996年某些人提出所谓“非理性繁荣”并进行调控等等,都不能改变资本市场长期繁荣的历史规律。

 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现象短期内能不能够改变?
  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于人民币不能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制造能力的崛起和财富总量的膨胀,没有像当初英帝国崛起的时代那样,积累巨额的黄金储备,并形成全球范围内的英镑黄金本位制;也没有像美国崛起过程中那样,构造美元在全球的世界货币地位;而是简单地把我们过剩的物质财富让给海外投资者消费,换回大量的海外信用货币,主要是美元。
  然而,同样在美元体系下崛起,中国的财富膨胀没有像二战后欧洲崛起那样形成欧洲美元市场,也没有像中东财富膨胀过程中一样出现石油美元,更没有像60年代以后日本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崛起过程中那样,形成亚洲美元市场。那么过剩财富换回来的美元跑到哪里去了呢?在现行结售汇体制下,中央银行把绝大部分外汇都买去了。中央银行每购买一美元,就向国内投放七八元人民币。过去我们积累起1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至少投放了约10万亿的人民币基础货币;今年一季度新增外汇储备近1400亿美元,就投放了约10000亿人民币基础货币。这些钱并没有停留在商业银行,而是最终转换为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在商业银行拥有高达11万亿存贷差的背景下,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发行央行票据都无法对冲这些过剩的货币。
  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尚不明显过剩的货币曾经老老实实地呆在银行储蓄账户里面。而一旦财富过剩持续地转化成货币过剩,总有一天居民和企业的储蓄会从商业银行储蓄账户中跑出来并且不再回去。中国当前就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因此巨大的货币流动性要么在房地产市场充分展现,要么推动CPI的上涨形成通货膨胀,要么允许股市有一定的泡沫。
  所以从全局来看,货币过剩的背后是居民财富的过剩,财富过剩必须在国内释放的本质原因在于落后的对外金融和贸易体制。如果上述情况在短期内不能根本改变的话,股市存在一定泡沫,甚至在可控的前提下泡沫再膨胀一点,对中国全局来说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种情况下,我们显然不应该对资本市场的繁荣感到恐惧,更不应该像某些学者呼吁的那样刻意打压,而应该尽快把更多优秀企业、上市资源整合到资本市场上市流动,趁机利用中国股市的繁荣把中国市场做大做强。

没有理想 发表于 2007-6-6 18:05

原帖由 meng-h 于 2007-6-3 11:2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金经理中流传的一个短信
作者: 但斌
时间: [ 2007-06-02 11:07 ]

  一只壁虎在证券公司门口迷了路,有条大鳄鱼慢慢爬过来,情急之中小壁虎一把抱住了鳄鱼的腿大声喊妈妈,鳄鱼老泪纵横:儿啊,刚炒 ...


六月2日我也在香格里拉。

meng-h 发表于 2007-6-6 18:16

人民币远期贴水缘何突然扩大?
        发布时间: 2007-06-06 10:17         字体:         放大         缩小         还原        


  中美利差扩大预期与企业远期结汇增加可能是主要原因


  利用境外NDF人民币市场与境内远期市场进行套利的操作可能也扩大了境内贴水点数 新华社图 制图/张逸俊
  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随着人民币波幅扩大和升值速度的加快,企业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增强。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一些在境外有分支机构的企业或者机构,利用境外人民币NDF市场和境内远期市场进行套利操作的可能性

  一段时间以来,境内银行间市场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贴水点数呈现出扩大趋势,显示出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增强。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中美利差的扩大带动了远期贴水的扩大,另一方面,企业对于美元的远期结汇量大幅增加,促使银行不断下调美元远期价格,也是远期贴水点数扩大的主要原因。

  所谓美元兑人民币远期贴水,是指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显示出人民币兑美元远期升值的趋势。在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一般以两者相差的点数来代表远期贴水的程度。点数越大,代表人民币远期升值幅度越大。

  中美利差扩大预期

  根据中国货币网公布的数据,自5月下旬以来,银行间市场一年期的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报价的贴水点数呈扩大态势,从此前的1800点左右扩大到当前的2400点左右。

  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贴水点数经历了先扩大后回落的过程,从1月份的1800点左右扩大到2月份的2000点,后逐渐回落至1800点,而进入5月份以来则呈现扩大态势,自5月下旬开始扩大的趋势有所加快。

  昨天,银行间市场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贴水点数报收于2450点,掉期贴水点数报收于2382点。而5月18日,这两者的报价还分别为1945点和1915点。

  “一方面,近期国际市场上对于美元利率的预期有所转变,以前是预期会降息,但现在则预期美国不会降息,甚至可能加息一次。所以导致利差扩大,反映在远期上就是升贴水扩大。”一股份制银行交易员表示。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中美利差是决定远期汇率的主要因素。昨天,一年期美元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利率在5.44%左右,较此前上涨了0.2%。

  远期美元卖盘:

  避险还是套利?

  “另一方面,近期银行接到的客户远期美元的卖盘非常非常多,即美元远期结汇量大量增加。”上述股份制银行外汇交易员进而表示,远期美元卖盘的大幅增加,也是导致银行不断下调美元对人民币远期价格的主要原因。

  美元对人民币远期价格的降低,表现为美元对人民币远期汇率贴水点数的不断扩大,在远期贴水扩大的情况下,掉期贴水点数也随之扩大。

  对于银行远期结汇业务增长的原因,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随着人民币波幅扩大和升值速度的加快,企业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增强。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一些在境外有分支机构的企业或者机构,利用境外人民币NDF市场和境内远期市场进行套利操作的可能性。

  由于境外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市场(NDF)基本上是以投机为主的市场,一直以来,美元对人民币远期汇率远远低于银行间远期市场汇率,这就为有条件的投资者提供了在两个市场套利的机会。

  根据彭博社提供的数据,昨天,根据彭博资讯系统显示,截至昨天18:05,境外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市场(NDF)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2795,远期贴水点数达到3632点,高于境内市场1000多点。

  “套利也使得两个市场的价格互相影响,逐渐趋近,这就表现为境内贴水点数的扩大,和境外NDF点数的缩小。”一股份制银行外汇研究员也说。

  事实上,境外NDF的贴水点数近期也呈现出缩小态势,前期贴水空间维持在4000多点以上。

  此外,在5月18日央行宣布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前后,人民币即期汇率的波动性有所加大,这可能也激发了进出口企业对于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避险的需求。

  “这也显示出企业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强。”一国有银行外汇交易员表示,如果企业预期一年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可能会高于银行的报价,那么企业做远期售汇就是合算的,这会增加企业对远期结售汇业务的需求。

meng-h 发表于 2007-6-6 18:18

央行称正密切监控肉价上涨
        发布时间: 2007-06-06 15:53         字体:         放大         缩小         还原        
  猪肉价格的上涨已经引起央行的高度关注,后者的一大职责正是稳定币值、控制通货膨胀。

  昨日,在英国《银行家》杂志第二届“中国银行业100强排行榜”发布会间隙,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央行正密切监控猪肉和蛋类等食品价格的上涨情况。

  不过,当被问及央行是否会加息时,周小川表示,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央行需要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整体数据进行通盘考虑。

  事实上,猪肉等食品在CPI的构成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业内普遍认为大约占到30%。因此,食品价格的上涨难免会推高CPI的水平。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 4月份数据显示,当月粮食价格上涨6.1%,食品价格上涨7.1%,而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3%被视为一条“警戒线”,即中国政府可以容忍的通货膨胀率的上限。

  周小川表示,央行将继续使用多种政策工具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但需要对5月份全部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宏观调控举措。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作日程,从6月11日起,工业品出厂价格和CPI等重要经济数据将陆续向社会公布。目前,央行常用的政策工具包括利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和汇率等。今年3月和5月央行已经两次加息,并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作为央行行长,周小川对于类似“是否会加息”的问题从不予以正面回答,而是以婉转的方式予以回应,并引导社会预期。最近3年以来,央行历次加息均是在国家统计局的关键性经济数据出来之后再公布,加息决定的公布均在当月15日之后。

  昨日,英国《银行家》杂志授予周小川2006年度“最佳亚洲央行行长”奖项。授奖原因是,周小川采取了多种手段致力于货币政策改革,并促使人民币平稳升值得以实现。

meng-h 发表于 2007-6-6 18:28

道琼斯深陷并购漩涡 计划盛邀股神巴菲特入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 15:31 北京晚报
               
                                                                                http://image2.sina.com.cn/cj/j/20070606/U1985P31T1D3666664F6000DT20070606160834.jpg
                                                          “股神”沃伦·巴菲特。(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http://image2.sina.com.cn/cj/j/20070606/U1985P31T1D3666664F46DT20070606160421.jpg“传媒大亨”默多克。(图片来源:北京晚报)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工会杯葛默多克 计划盛邀股神入主
  代表美国道琼斯公司雇员的工会5日说,他们正在争取投资家、“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支持,反对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并购道琼斯。
  默多克钱砸道琼斯
  代表雇员的工会方面说,道琼斯公司与旗下《华尔街日报》记者担心,“传媒大亨”默多克将干涉他们独立采编,所以邀请巴菲特等投资者参与公司并购。
  不仅是雇员,道琼斯公司前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彼得·卡恩和前董事会成员、拥有公司5%股份的吉姆·奥塔韦也反对默多克的并购计划。奥塔韦说,默多克可能转变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方向,以满足自己的商业利益。
  默多克今年5月1日宣布其旗下的新闻集团将以50亿美元并购道琼斯公司。但提议遭到持有道琼斯64%股份的班克罗夫特家族反对。由于默多克的出价远远超过道琼斯公司市值,班克罗夫特家族5月底改变态度,表示愿意与默多克讨论并购事宜,并同时表示,不拒绝其他合作者提出的并购要求。
  默多克与儿子詹姆斯4日与班克罗夫特家族顾问进行了5个多小时会谈。会后,他说,会谈具有“建设性”。路透社报道说,会谈主要内容是如何确保《华尔街日报》编辑独立性和道琼斯公司编辑和记者的利益。
  “股神”尚未答复
  “独立出版商雇员工会”5日发表声明说,工会成员已经接触了巴菲特和其他数名潜在的投资者,请他们考虑出资并购道琼斯公司。“独立出版商雇员工会”说,工会代表道琼斯公司2000多个雇员。工会主席史蒂文·扬特说,工会尚未收到巴菲特的答复。巴菲特的助手戴比·伯萨奈克5日也证实,巴菲特方面当天收到来自“独立出版商雇员工会”的信函,但没有进一步发表评论。
  扬特5日说:“我们工会对班克罗夫特家族得出不必要出售道琼斯的结论仍然抱有希望。但如果班克罗夫特家族被说服必须出售道琼斯,我们认为,除了新闻集团,还有其他的买家。”
  “超市巨头”搅局
  最先对“独立出版商雇员工会”作出回应的是美国超市业巨头、亿万富翁罗恩·比尔克勒。美联社说,他正与工会合作,寻找默多克的替代者。
  扬特说:“我们对投资界许多领袖准备好站在道琼斯雇员一边,维护新闻独立性,感到乐观。比尔克勒先生第一个作出答复。我们认为,他不会是惟一作出回应的人。”
  比尔克勒从超市收银员起家,后来成立自己的连锁超市。他的资产市值预计高达23亿美元。他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朋友,曾经为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竞选捐款。比尔克勒此前曾对并购论坛媒体公司表示出兴趣。这家公司下辖《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巴尔的摩太阳报》等7家报纸和23家广播电视台等多种媒体。
  新闻集团和道琼斯公司都拒绝对比尔克勒与工会合作发表评论。
  链接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公司创立于1882年,旗下拥有以对商业和财经领域的深度分析报道著称的《华尔街日报》报系和提供实时财经报道及市场评论的道琼斯通讯社。公司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已成为美国股市最重要的基准指数。
  新闻集团
  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旗下的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企业之一。新闻集团在美国拥有21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网络和35家电视台,占全美电视台总数的40%。
  史先振 (新华社专稿)

meng-h 发表于 2007-6-6 21:01

中信证券高位增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 23:04 北京商报

中信证券高位增发

  

  凭借高企的股价,中信证券要让自己国内券商第一名的位置更加稳固。昨日,来自中信证券消息,该公司董事会正式通过《关于向非特定对象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预案》。

  业内人士称,一旦中信
证券的再融资方案实施,其净资产将在短时间内增加一倍以上。

  计划融资200亿

  中信证券披露的增发A股方案显示,该公司将发行不超过3.5亿股A股,发行价以不低于公开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
股票均价或前一交易日的均价为准。

  业内人士测算,如果以中信证券近期50元-66元价格区间计算,中信证券此次融资额将在200亿元左右(58元/股×3.5亿股),从而令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增加160%以上(2006年底,中信证券的股东权益为123.099亿元)。

  来自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资料显示,在2006年度证券公司会员财务指标排名中,中信证券便已在净资产、扣减资产损失后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多项指标中排名第一。如果增发成功,其在国内证券业内净资产排名第一的地位将更难撼动。

  财富推土机

  至昨日,中信证券股价报收于58.48元,以其最新总股本29.815亿股计算,其总市值已高达1743.88亿元。而在两年前,这一数字还仅仅是103亿元。仅两年时间,中信证券市值增长了17倍。

  在这场财富增值游戏中,自然非中信集团等发起人股东莫属。资料显示,中信证券是经由中国
人民银行批准,由中信公司(中信集团前身)、中信兴业信托投资公司、中信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和中信宁波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出资设立的。

  当时中信公司出资2.85亿元,在中信证券中占95%的股权。22年间,中信证券经过多次扩股,中信集团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降至24.88%。然而,即使这24.88%的股份,如今的市值也已达到433亿元。

  22年间,中信集团在中信证券上的投资增值了151倍。

  190亿可能闲置

  现在,人们担心的是中信证券实施增发融资,是否会摊薄其每股收益,进而影响原有股东的利益。

  对此,临汾久信投资总经理张红记认为,一旦该公司增发成功,对原有股东而言都有益无害。张红记表示,增发成功后中信证券的股东权益将由123亿元增加到323亿元,每股净资产将由4.12元/股增加至约10元/股,从而令其市净比由16倍降至6倍左右。

  招商证券罗毅也指出,尽管有印花税调整等不利因素影响,中信证券2007年净利润仍有望超过65亿元。该预测数字远远高于中信证券2006年中报时的23.7亿元净利润。

  张红记表示,如果上述盈利预测能够实现,中信证券增发后的每股收益仍将达到1.9元的高水平,比2006年的每股收益水平提升150%以上。

  但张红记担心,从中信证券的融资计划上看,有明确投资方向的不超过10亿元。这意味着这190亿元的募集资金除用于补充运营资金外,大部分将处于“闲置”状态。

  “不管怎么说,如果中信证券的原有股东用10%左右的股权代价增加1.5倍的净资产,怎么算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张红记向记者表示。 张景宇

压力管道 发表于 2007-6-6 21:49

关注中,但是我进入的不多,准备在进2万股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7 10:02

美强硬派叫嚣摊牌 欲点燃中美贸易“狼烟”
2007年06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朱周良
  

  保尔森有关要抵制近利主义的呼声发得很是时候。就在5日当天,美国有主流媒体再度以“白宫国会将就对华贸易摊牌”为题发表文章称,由于不满上月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成果,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正在积极准备推出对中国采取报复行动的议案,其中,美国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和林赛·格雷厄姆今年推出的所谓“改良版”中国汇率案,很可能在国会获得绝对多数通过。

  舒默新法案或最终落实

  据上述媒体引述来自美国议员和行业高管的消息称,如果支持者们能彼此达成一致,在正在酝酿的对华贸易法案中,至少有定于6月中旬公布的舒默-格雷厄姆新法案很有可能在国会获得通过。

  按照美方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去年接近2300亿美元。因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特别是国会议员就此认定中国在双边贸易中存在不公平行为,并把矛头直指人民币汇率,要求中国大幅升值人民币。

  最新的消息称,尽管舒默新法案遭到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等不少游说组织和政界人士的反对,但鉴于其获得了国会山不少“显赫人物”的支持,该法案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很大。据称,蒙大拿州民主党参议员、美国参议院财经委员会主席鲍克斯(Max Baucus)和爱荷华州参议员、财经委员会成员格拉斯利(Charles Grassley)都支持该法案。

  在去年,舒默和格雷厄姆高调推出了一个对华关税报复案,建议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27.5%的进口关税,并采取其他措施,作为对中国“人为低估人民币汇率”的惩罚。不过,由于遭遇众多反对声音,自知理亏的舒默和格雷厄姆也不得不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在亲自到访中国后,两人最终宣布放弃这个荒唐的议案。

  不过,今年3月底,心有不甘的舒默和格雷厄姆再度宣布,他们正在起草一份“改良版”的议案,新议案放弃了他们之前提出的征收高额报复关税的“不合法”手段,转而在WTO框架下迫使中国加快汇率升值。

  据最新的报道,这份新提案在国会的提名者拒绝置评最新法案,只表示法案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原则的,且很难遭到否决。舒默之前声称,他们的新议案很可能在年内获得参众两院的绝对多数票通过,足以令布什享有的总统否决权无效。

  据业内人士估计,舒默新法案的内容之一,可能是要求修改美国财政部对于所谓“汇率操纵国家”的认定标准。美国财政部一直拒绝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令舒默等少数议员极为不满。假定中国真的被裁定为“汇率操纵国”,最坏的后果可能导致美国对中国出口到该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中美局部贸易战几率增大

  从目前来看,任何针对中国的报复议案要想最终成为法律,都不是简单的事情。立法程序上的繁琐暂且不提,单是美国政界和商界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就存在很大的分歧。不过,有关人士还是对国会的强硬措施可能给中美贸易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示了担忧。

  多次与美国国会打交道的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之前就曾撰文称,美国国会的“保护主义列车已经出站”。在最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罗奇再次重申,他依然认为,美国国会很可能在年内通过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法案,并且是三分之二以上的绝对多数通过,总统没法行使否决权。他认为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60%。

  罗奇指出,如果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报复关税,是否会由此引发贸易战,要取决于中国如何反应。如果中国也同样对美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那么贸易战将不可避免。

  而美国国际经济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罗迪(Nicholas Lardy)则认为,发生大规模贸易战的可能性很小。“至少到目前为止,布什政府已成功抵制了不少来自行业和美国国会的贸易保护主义立法企图。我们可能提出针对具体问题的诉讼,如知识产权保护,但是不可能演变为全面地针对中国的贸易对抗。”他说。

  美企和老百姓最“受伤”

  不过,不管结果如何,有一点美方也很清楚,惩罚性法案的通过,将使美中贸易量减少,还会减少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美国公司和消费者都将面临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在纺织品等微利行业。

  中国美国商会就一再表示,过于政治化的立法会损害国际贸易制度,影响建设性的对话,最终损害美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整体经济。一旦中美贸易紧张甚至爆发贸易战,美国零售商将蒙受最大的损失。美国进口产品价格的上调和中国可能采取的报复性措施都将影响零售商的生意,中国市场的大门也可能不再那么容易对美国企业敞开。

  有分析认为,即使美国大幅提高进口关税,中国企业受到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因为中国对美出口的比重并不大,而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则日益紧密。国内一家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就表示,该集团对美出口仅占总出口量的10%,而对欧洲的出口份额则高达60%。

  商务部的一位贸易专家对记者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在贸易问题上正陷入“君子困窘”:我们很清楚中美贸易对抗对双方都不利,并且一直在约束自己的举动,但以美国国会的一些强硬派则每每“得寸进尺”,频频叫嚣要制裁中国。

  “可能有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放些狠话出来,让这些人真正尝到苦果,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好些。”这位专家说,“就连我所认识的一些美资跨国公司的高层也是这么认为。”

meng-h 发表于 2007-6-7 13:57

B股存6大问题 专家献3解决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06-05 17:39:49


  本报记者 于海涛 北京报道
  
  “作为B股市场的一分子,我到底有多痛苦?”6月2日,一位B股上市公司高管在“中国B股研讨会”上“大吐苦水”。
  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该高管的“痛苦”。
  中国社科院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5月31日,中国110家B股上市公司共有122.39亿股,总共从市场上募集资金105亿美元。
  而自1993年B股市场开设以来,所有B股公司共实现分红150亿美元,比其所募集资金多出50%。
  “现在的B股市场已起不到资本市场该有的融资功能,B股公司的管理和企业的运转和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已到了不能不改的时候。”中国社科院院长刘迎秋在研讨会上表示。
  
  B股公司难觅出路
  14年,B股相对封闭,与资本市场明显脱节,没有新鲜血液注入,而且原有上市公司也不能实现再融资,B股市场不但不能实现资本市场该有的“助推器”作用,而且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的发展。
  此间,多家上市公司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突破B股桎梏,以其他途径谋求企业发展,然而收效甚微。作为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ST灿坤B(200512.SZ)的经历极具代表性。
  从1993年至今,*ST灿坤B关于再融资的梦想就从未破灭过,其历任高管的努力也从未停止过,但至今未果。
  2001年,*ST灿坤B酝酿定向增发5000万股的方案,因没有相关政策支持而放弃。
  2002年,相关领导部门允许其作为试点,境内外同时公募,但后来相关政策发生改变,该路径被堵死。
  2003年,*ST灿坤B向相关部门提交了“1转1”的报告,即以一股B股转换一股A股,转入A股市场,管理部门认为“有点量身订做,不宜推广”,最终未获得审批。
  2004年,继续提交定向增发申请,无果。
  2005-2006年,几近绝望的*ST灿坤B决定私有化,申请报上去却没有下文。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真正碰到需要资金支持时,B股市场却不能发挥功能,企业无法通过市场募集急需的资金,使企业一次次失去发展机会,也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困难。”*ST灿坤B一高层表示,作为上市公司,要履行信息披露等各方面的义务,付出各种成本,却得不到任何回报。
  张双旺也有着同样的无奈。早在1987年他领着20多人办企业,干了10年把伊泰公司建成了国家大型企业,把其中最好的部分拿来上市,伊泰B股(900948.SH)所募资金对企业发展的确起了重要作用。
  “现在这个作用几乎看不到了,B股市场成为一潭死水动不了了。”张双旺恳切地说,“A股现在搞活了,B股也该有一条出路,我们最不希望是死掉了,没人管。”
  中国社科院岳福斌教授表示,现在B股市场为境内企业融入外资的功能已经丧失,难以保障B股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相矛盾,改革迫在眉睫。
  
  3种方案
  “中国B股主要存在6个问题:主体异化、功能退化、缺少流动性、交易成本过高、波动过大、边缘化。”岳福斌认为,改革目标将是B股整体退市,同时要努力实现多赢,既考虑B股公司的利益,更要考虑B股投资人利益。
  他主张运用金融工程原理,通过设置认股权证、股权转债权等手段使问题得到解决。
  具体做法是:全部B股统一停盘。按停盘日或某一交易周期(比如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计算,把B股股权转为债权;在债权存续期内,按债权游戏规则运营;B股整体退市;B股股权转债权后,由券商按1:1的比例向原B股股东配给原B股公司预发行A股的认股权证;该权证可以交易,以保证原B股股东投资的选择权。境内持有人可直接在指定市场交易;境外持有人可利用QFII形式交易。
  对具备条件的公司,核准增发(A+B股公司)、首发(纯B股公司)A股;发行的股数与退市B股相当,发行价可按一般规则确定。
  境内外投资人凭认股权证认购A股;发行人在认购结束后,用所募资金清偿原B股转债款项;对不具备增发或首发A股条件公司的认股权证可给予特别宽限期;特别宽限期满后仍达不到A股发行条件,认股权证作废。
  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教授则语出惊人,将A、B股按市价强制并轨。
  “从改革顺序看,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之后,当务之急就是把解决A、B股合并、推倒股种分置大山提上日程,应该就在今年完成。”
  刘纪鹏表示,因为B股数量很少,只有100多亿股,而且B股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新公司进入,政策上也没有大障碍,合并起来很轻松,成本低,见效快。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证券市场研究室主任尹中立,提出了“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特区”概念,即把B股市场建设成为资本市场特区,先搞特区、特案、做实验,积累了经验再推广。
  他表示,B股应重新定位为“为境内外汇资金创造投资渠道,为境内公司提供外汇资本”,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汇市场压力。
  而具体措施有三: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开放B股二级市场;发行B股基金;启动B股发行程序,吸引蓝筹股公司到B股市场融资。
  “B股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定位不清楚,解决B股问题并不太复杂,操作层面的事情也不复杂,重要的是尽快行动,复杂的是正确治理。”尹中立表示。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7 15:11

津门热议中国企业并购成败得失
文章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07年06月07日


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陈峰、中石化集团董事长陈同海、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

在6日于天津举行的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2007年中国并购年会”上,上述企业家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这已经是全国工商联并购工会评出的第七届年度并购人物了,每届10人,加在一起就是70人。但是,用一直关注此项评选活动的《中国企业家》主编牛文文的话说,就是这些企业家的并购,“失败的比成功的多”。

牛文文说,这70位人物就是一部中国企业近年来的并购史。记者在对比了这七届被评选出的企业家的评选理由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并购范围越来越广,企业并购后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尽管有不少企业并购后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整体来看,中国的企业正在并购中茁壮成长,走向成熟。

失败者留下宝贵经验

在70位并购人物所代表的并购活动中,要说失败,最没有争议的恐怕就要算是2003年的唐万里了。作为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带领德隆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企业迅速膨胀为涉足数十个行业、控制多家上市公司的庞然大物,其最基本的手段就是通过兼并和收购。按照德隆自己的说法,它是一家致力于整合中国传统产业,立足于资本市场与行业投资相结合的国际化战略投资公司。

德隆兼并收购涉及的领域包括:制造业(汽车零配件、重型车、电动工具、番茄酱及经济作物深加工、水泥等);流通业(城市商品流通业、农村农资超市等);服务业(金融和旅游文化服务等)。截至2003年6月30日,德隆国际总资产为204.95亿元,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并购形成的。然而,德隆在实施并购战略过程中,由于规模扩张过快,涉及行业过多,资金结构和融资安排失控,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并陷入财务危机。到了2004年下半年,德隆旗下公司大部分被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托管,显赫一时的德隆系土崩瓦解。

即使是这些企业家当时并购成功了,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在随后的并购中会继续成功。比如TCL集团的例子。李东生2002年因为TCL集团成功并购德国的施耐德公司获评为当年的并购人物。然而到了2004年,TCL集团却在并购上栽了跟头。

2004年1月,TCL集团的香港上市子公司TCL国际(现更名为TCL多媒体)完成对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彩电业务的并购,双方合资成立TCL-汤姆逊合资公司。不过,令TCL没有想到的是,TCL集团为这项并购支付了高额的整合成本。到2005年一季度,合资公司就已经亏损0.77亿元。TCL集团至今仍为其背负着沉重的财务负担。

但是,这些并购的不理想也并非没有意义。在6日的融洽会上,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军说,德隆给后面的企业留下了很多经验,它的失败跟中国并购市场的法律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还有人才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后人都应该去总结它。

企业在并购中成长成熟

在会场,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王波告诉记者,据他们公司对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150家大宗并购案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并购案都不尽如人意,其中符合原来预期的只有17%,通过并购给企业带来微弱回报的有33%,其他都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还损毁了股东的价值。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热衷于并购呢?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认为,通过并购可以加强,优化资源配置,实施该企业以中国优势为依托的全球化民营体系发展战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表示,公司通过收购日本同类企业,不但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还成功地打开了日本市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企业要想主动参与到全球化中去,就要积极参加并购。

何况,通过总结其他企业的并购经验,我国企业的并购手段正在愈发成熟,并购所取得的成果也愈发引人关注。2005年的并购人物、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的例子就很说明问题。

江南春因在2005年7月率领分众传媒以超过一亿美元收购国内最大电梯平面媒体广告运营商框架媒介公司100%股权而被评为当年的十大并购人物之一。框架传媒也是一家高成长、可持续发展的公司,与分众的整合优势很明显。

以此为基础,分众传媒随后又开展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2006年1月,分众传媒斥资3.25亿美元合并自己在楼宇电视领域最大的对手聚众;2006年6月,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无线提供商凯威点告;2006年8月,收购影院广告公司ACL;2007年3月,分众传媒宣布出资2.25亿至三亿美元并购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及互动服务提供商好耶公司。

短短两三年内,分众传媒以令业界惊讶的速度完成了新媒体的谋篇布局,构建了一个包括楼宇电视、卖场终端电视、公寓电梯海报、手机广告网络、户外LED、影院广告及互联网广告等业务在内的比较完备的新媒体产业格局。

今年上榜的首位并购人物——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陈峰的案例,也显示了中国企业正在并购中成长。陈峰以2006年6月海航成功收购香港港联航空45%的股权上榜。实际上在此之前,海航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融资、并购、。接手海航14年,陈峰已经成功地使海航从一个地方性小航空公司成长为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

专家为企业并购开药方

尽管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无可讳言,2006年,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活动在全世界的并购活动中仅仅占2.4%,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在此次融洽会上,专家给了企业家们许多忠告,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做好企业并购,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美世咨询大中华区总咨询师王宪亮说,一桩并购案有三个重要命题要把握好,第一是这件事情是否该做,这是最根本的。如果技术的、市场的、销售的都认为该做,业务逻辑是对的,那么就可以做。第二是价格是否合适,要思考这笔资金如果放到其他地方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回报。并购是一个成长手段,并购需要资源的并购。第三是整合上有没有规划,有没有能力整合好。整合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尤其在资金、技术环境、市场变化非常剧烈的时代,整合就更加不容易了。

会上也有专家指出,要在并购初提前规划整合。企业在设计并购方案时,可以借助企业总体战略制定目标公司未来的规划和战略,明确其发展方向,为下一步的全面整合打好基础。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及目标也会发生变化,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因此,企业也应随着战略及目标的变化,对并购方式、选择目标企业的标准等做出调整,以利于实现总体目标。

另外,为保证并购顺利实施,应在并购之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信息。相比而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度较高,比较容易收集到全面的信息。但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应注意甄选,特别是财务信息和项目可行性报告。这样才能既收集到企业所需的信息,又避免受到某些信息的误导,为企业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刘吉建议,要防止出现廉价的并购,促进和保护公平的并购,首先要有一个并购的促进法。“要想跟国际接轨就必须要有法律程序。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7 15:12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热衷于并购呢?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认为,通过并购可以加强,优化资源配置,实施该企业以中国优势为依托的全球化民营体系发展战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表示,公司通过收购日本同类企业,不但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还成功地打开了日本市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企业要想主动参与到全球化中去,就要积极参加并购。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7 15:13

顶机机构一致看好四只潜力股(6月07日)
2007年6月7日 10点57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查看评论

打印字体: 收藏



  中集集团:潜在投资收益达40亿  中国金融大典

  投资评级:审慎推荐

  评级机构:中金公司

  中集集团目前潜在的投资收益高达40亿元。中金公司表示,重申审慎推荐中集集团并不是由于看好这些非经常性收益导致的短期利润增长。这些投资收益的真正意义在于,根据测算,中集集团目前来自股权投资的收益已经接近40亿元人民币。除了经营性现金流外,这些投资收益给公司可能采取的收购行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如果中集集团在2008年前完成1到2项有意义的收购,则会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投资价值。维持中集集团A股的审慎推荐。

  安琪酵母:股价已基本到位

  投资评级:推荐

  评级机构:兴业证券

  安琪酵母公告,与上海友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海通证券发生的委托理财纠纷一案,公司已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判决结果,赔偿费用共计2853万元已于2007年6月5日划入公司账户。

  兴业证券认为,从03年该委托发生纠纷到此,全部告一段落。本次判决执行致使公司中期业绩增长925.43万元,影响每股收益约0.07元。预计公司07、08、09年的EPS分别为0.77、0.85、1.00元,公司短期股价已基本到位,处于合理估值区间,但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前景及在酵母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和定价权,仍维持公司长期“推荐”的投资评级。

  宝信软件:业务未来增速较快

  投资评级:推荐

  评级机构:兴业证券

  兴业证券发布的调研报告称,公司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是钢铁行业ERP,MES以及BI。公司为客户定制化生产的ERP,植根于钢铁行业,紧密贴合生产流程,产品性能与品质非通用ERP产品可比;公司的MES产品面向流程制造业,目前在钢铁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产品的复用率极高,且具有向钢铁行业以外的流程制造业衍生拓展的空间。另外,在现代服务行业,公司的协同软件也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与微软的ERP产品有着密切的合作。

  预计未来三年公司将继续保持净利润30%的增长速度,2007年、2008年预计每股收益0.43元,0.56元,给予公司40倍市盈率是比较合适的,公司的研发实力较强,随着产品的进一步商业化,公司业务未来将有较高的增长速度。给予“推荐”评级。

  大厦股份:新增经营范围

  投资评级:增持

  评级机构:海通证券

  大厦股份公告了其2007年第一次临时董事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关于公司增加经营范围的议案》,主要内容包括:公司经营场地的改造装潢将在2007年第三季度全部峻工,届时公司将新增B楼(原吟春大厦裙楼)2万平方米经营面积。此外,公司拟新增经营范围如下:黄金、珠宝销售;验光、配镜服务;美发、美甲;餐饮服务;摄影。

  海通证券认为,公司2007年的整改装修扩建等工作仍会部分影响公司上半年的短期业绩,但对2008年业绩相对爆发式的增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之前对公司2007-2008年EPS的预测分别为0.326元和0.500元,对照2007年6月5日11.22元的收盘价,公司动态PE(相对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34.4倍和22.4倍,估值水平在商业零售股中处于相对低估水平。如果以目前商业零售股2008年平均30倍以上的PE测算,公司中期目标股价应在15元以上。

  中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金融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股市有风险,如 需谨慎,投资者据以入市,后果自负。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7 15:21

六年六倍——我的真实股票投资纪录 [原创 2007-06-06 21:36:18 ] 发表者: 江南劲草   

引子
    我从2001年6月起一直持有中集集团(200039)到2007年5月,股票市值翻了6倍,获利近20万。应身边好友之约,把亲身经历写下来,也许对弘扬理性投资/发现价值的理念有所助益。

    2007年5月9日,我的股票中集集团(200039)创下历史新高23.88港元,次日,我来到中国科技证券北京定慧寺营业部,以21.80元卖出了手中的全部10560股中集集团B股股票。系统提示,我的获利近20万,股票市值翻了接近6倍。
    当年的发现,6年的坚持,给我带来了6倍的收益。开心!那是一种自我判断得到神秘莫测的市场验证的开心,是一种付出就有回报的开心……
    我从1997年开始投资股票,注重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研究。2001年2月19日,政府宣布从6月1日起B股市场对国内普通居民开放,经过5个月的研究比较,我于当年6月下决心拿出我的所有积蓄3万多元,找到经常出国的朋友换成了港币,以我弟弟的名义开户,购买了中集集团(200039)2000股,价格是18元多。期间,中集集团分发了一些现金红利(不多)。如今,这些股票经过不断分红/送股,变成了10560股,股价仍然达到了20多元,感谢中集集团管理团队给我这样的长线股东带来的丰厚收益!
一、发现
    1997——2000年,在A股市场摔打了3年多,经历了暴涨暴跌,认为泡沫太大以后,我决心暂时离开A股市场,等待机会的降临,这一离开A股就是5年。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与A股相比,主要对外国人开放的B股简直就是不要钱,价钱普遍只要A股的几分之一,于是就盼望着哪天能买上B股,享受老外的待遇。和朋友们探讨过此事,他们也赞同我的看法。但是囿于当年的环境,只能是心存幻想,并在投资笔记上试着对每只股票(B股当年总共就几十只)进行了研究和模拟操作。
    机遇很快就降临了!没想到真的来得这样快!2001年春节刚过不久,政府宣布,B股从6月1日起对普通国内居民开放!
    我加紧进行了先前的研究,最后定位于中集集团(200039)。在研究中发现:
    1、这家公司业绩优秀,从1992年开始(1994年上市)8年来,每股收益每年都有一元左右,低的年份也有7、8毛;
    2、以麦伯良为总裁的管理团队稳定可靠,管理团队从来没有大的更替,并且高管一直稳定增持中集集团的股票(在我记忆中,总裁等几人是不拿薪水的,只拿年底分红的股票,这是何等的信心!);
    3、公司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在苏里南购买了45 万公顷为期20年的森林开采权;在柬埔寨购买了31.546万公顷为期25年的森林开采权。只要是中国人,就知道人多平均资源少的中国,木材资源意味着什么样的财富!
    4、2000年,每股收益高达1.358元!
    就是她了!!我的中集!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7 15:24

原帖由 股市潜规则 于 2007-6-7 15:2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六年六倍——我的真实股票投资纪录 [原创 2007-06-06 21:36:18 ] 发表者: 江南劲草   

引子
    我从2001年6月起一直持有中集集团(200039)到2007年5月,股票市值翻了6倍,获利近20万。应身边好友之约,把 ...

这个同志如果早点来MACD,对39可能整的更清楚点,或许就不会卖了。
:*22*: :*22*: :*22*:

zh1414 发表于 2007-6-7 16:27

呵呵,我相信这哥们的股票如果在放五年,至少会变成60万.

hansonli 发表于 2007-6-7 16:47

弟兄们, 怎么还没有关于博格的消息?
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查看完整版本: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