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h 发表于 2007-6-15 18:10

                            中集集团麦伯良总裁出席“中俄贸易与投资合作圆桌会议”并发表精彩致辞

                  


                                                                               

   6月10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俄罗斯副总理茹科夫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共同出席了“中俄贸易与投资合作圆桌会议”。作为正在举行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框架内唯一的双边活动,此次圆桌会议成为中俄两国企业界增进了解、深化互利合作的良好平台。来自中俄两国约200家优秀企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就双方在广泛领域的经贸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集集团麦伯良总裁作为中国4家杰出企业代表之一在圆桌会议上作了精彩发言。麦总指出“我们十分愿意意借助政府间搭建的这个平台,广泛而真诚地与俄方交朋友,规范而高效地在俄做事业。中集集团愿意在中俄经贸合作的广阔领域内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为两国的经贸发展,也为两个伟大民族的友谊,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麦总诚挚而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讲话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吴仪副总理对中集集团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勉励,她指出本次参加会议的企业都是在所在行业的骨干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化能力。在总结发言中她肯定了中集集团同俄罗斯企业的合作,她认为这可以将中国的集装箱产业同俄罗斯丰富的森林资源结合,实现资源互补。今后,中集将进一步把握机遇,优化资源的全球配置,在搭建以中国优势为依托的全球化营运体系进程中,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http://www.cimc.com/UpFiles/News/2007-6/UpImages2007_6_15_15_55_4.jpg
http://www.cimc.com/UpFiles/News/2007-6/UpImages2007_6_15_15_55_15.jpg


meng-h 发表于 2007-6-15 18:12

福布斯“全球2000领先企业”榜单揭晓,中集集团列第1475位




    2007年5月刊的福布斯(Forbes)杂志揭晓了“全球2000领先企业”榜单,中集集团列第1475位。本次评选根据销售、市值、资产和利润4个指标综合评估得出。今年上榜的2000家领先企业来自全球57个国家(地区),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分别有44个和45个公司上榜。

    列本次榜单前五名的公司分别是: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汇丰控股、通用电气和JP摩根大通。本次榜单中排名最靠前的5家中国大陆公司是:中国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石化和中国银行,分别列第41位、第53位、第69位、第71位和第82位。

    更多详细信息,请点击:http://www.forbes.com/2007/03/29/forbes-global-2000-biz-07forbes2000-cz_sd_0329global_land.html

meng-h 发表于 2007-6-15 18:13

                            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举行挂牌仪式                                                                                                     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简称“中铁联集”)于2007年5月31日上午11: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挂牌仪式,中集集团副总裁赵庆生、战略发展部经理秦钢出席。   中铁联集是外资参与投资的我国第一个铁路建设项目。中集集团持有该公司10%股权。在“十一五”期间,中铁联集将在我国18个城市建设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形成完善的铁路集装箱物流运输网络,这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    铁道部胡亚东副部长、黄民总经济师以及欧盟、德国、法国和以色列驻华大使出席挂牌仪式并致词。当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也对仪式内容进行了详细报道,充分体现出本项目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及其美好前景。http://www.cimc.com/UpFiles/News/2007-6/UpImages2007_6_15_15_48_52.jpghttp://www.cimc.com/UpFiles/News/2007-6/UpImages2007_6_15_15_49_3.jpg

meng-h 发表于 2007-6-15 18:14

[深圳特区报]中集品牌唱响全球管理经验输往欧美




2007年5月30日深圳特区报   记者:吴德群

  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中集品牌唱响全球管理经验输往欧美

  开栏的话

  深圳是中国名牌囤积的“富矿”,目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58个,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不少品牌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创名牌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命脉。为提高深圳名牌的影响力,提升企业及产品的品牌价值,本报与长期关注深圳企业、在品牌传播和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雅颂(中国)传播机构共同策划了“深圳高端品牌”新闻专栏。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推出中集、中兴通讯、招商银行、百仕达、平安保险、腾讯等企业在塑造品牌方面的做法。这些品牌不仅是深圳企业的优秀代表,也是中国同行业的佼佼者,打造出了像集装箱、3G、红树西岸、QQ这样的高端产品,极大提升了深圳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整体形象和核心竞争力。希望这组报道能对深企打造更多名牌、提升国际竞争力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从第一台集装箱下线,到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集装箱制造集团,并在登机桥、半挂车等领域赢得全球领先地位,中集集团25年间一跃成为世界集装箱行业最响亮的品牌。是什么让这个当初并不为人看好的企业一举成为世界级品牌的呢?

  “靠不断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不断寻求全球最佳产业资源和市场资源,构建全球化的运营体系,从而拥有核心技术优势,提高品牌含金量,不断扩大版图。”中集负责人如是说。

  大步“走出去”善用全球资源

  “走国际化道路、构建全球化营运体系,是中集品牌的重要内涵。”中集负责人表示,该集团在构建全球化营运体系过程中,特别重视“走出去”战略,让全球的资源为己所用,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走出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集装箱生产不断向中国内地转移。在此背景下,中集开始构建自己的国际化经营体系,如建造国际化的合资生产体系等。为此,中集实施了一系列兼并收购计划,全面收购了韩国现代的集装箱业务,并通过转让股份、合资等办法,吸引日本、德国、丹麦等外资参股,该集团11个集装箱生产企业中有9个是外资参股。为实现采购体系国际化,中集在世界范围建立起稳定、及时和确保质优价廉的采购体系,近50%的主要原材料由国外供应商提供。

  在客户、技术服务体系、融资体系、人才体系等方面,中集也不失时机地向国际化阔步迈进。目前,全球十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和租赁公司都是其长期客户。中集在全球共有50余家全资及控股企业,并在北美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服务网络。

  核心技术提升品牌含金量

  “拥有核心技术和行业标准,就拥有市场的话语权,这样才能提高品牌含金量。”这位负责人表示,中集每一步发展都与技术专利直接相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冷藏集装箱分不锈钢质、铝质两个流派,技术上分别采用“三明治发泡”和“整箱发泡”,分别掌控在德、日企业手中。当时,日本企业主导的铝质冷藏箱占市场95%的份额。

  经大量市场研究,中集出人意料地投入巨资,引进德国Graaff公司的“三明治发泡”技术。“我们不是纯粹引进,而是在消化后进行创新。”中集技术管理负责人介绍,他们很快改造了德国生产线的流程,提高自动化程度,随后又从流程改造延伸到技术领域,把“三明治发泡”整体提升到“改进型三明治发泡”,比引进技术前进了一大步。

  通过技术引进与创新,中集把产业发展方向引入了自己的轨道,成本优势开始凸显。该集团曾耗资150万马克引进一台德国发泡机,但两年后便只用70多万元人民币自行组装出第二台发泡机。现在,中集投资一台发泡机的成本在40万元以下。

  巨大的价格优势和先进的技术,使中集很快颠覆了原有的市场秩序,形成了新的行业规范。目前,全球超过70%的冷箱是以钢质和“三明治发泡”技术生产的。迄今为止,中集累计申请自主专利12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00多项。这些核心技术,都是中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向欧美地区输出管理经验

  “打造世界级品牌,是中集建立世界级企业的灵魂。”中集负责人介绍,该集团在推动品牌国际化过程中,不断通过并购策略,铺设做大做强的通途。

  近几年,中集确立了以“中美互动战略构想”为标志的海外拓展战略规划,以该集团“CIMC”(中集品牌)在全球物流运输业的品牌优势为基础,利用中集对制造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国际化运营平台,组建中集国际化运营的跨国企业架构。

  如今,中集已在美国完成了对北美排名第8位的半挂车制造商HPAMonon公司的并购,更名为VanguardNational。中集还向美国派出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输出包含中国优势和特色的制造业管理经验,形成中美互动制造业全球运营模式。

  同时,中集进行了“中欧互动运营模式”的探索,抓住欧洲传统制造业向外扩散的机遇,发挥中集“CIMC”在制造业领域的品牌优势和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同时引进国外高端产品和技术,提升中集的产品结构和国际竞争力。

  “品牌赢得了市场,世界每两个集装箱中就有一个是中集制造。”这位负责人骄傲地说。

meng-h 发表于 2007-6-15 18:15

                            甘肃中集华骏2007年第1000台车下线

                  


                                                                               

6月,正是白银槐花盛开的时节。2007年6月3日,甘肃中集华骏厂区槐花飘香,全体员工心情舒畅——就是在这一天,公司2007年第1000台车顺利下线。这不仅为公司完成今年2000台车的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巩固公司在西北专用汽车市场的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2006年10月试生产运行以来,在集团各方资源的大力支持下,甘肃中集华骏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有效解决了生产组织机构不健全、员工技术水平有限、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材料配套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困难,产能快速提升,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目前,公司产品型谱有普通栏板半挂车、特种半挂车、自卸车、全挂车等四大系列,并已形成该四大系列产品的批量生产能力。截至今年6月3日,甘肃中集华骏共生产各类车辆1006台,产值6580万元,且全部实现了订单销售。
作为中集集团在西北专用汽车市场的生产基地、产品西进中亚的桥头堡、白银市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的重要一分子,甘肃中集华骏将按照集团的战略部署,内强实力、外拓市场,巩固并进一步提高公司在西北专用汽车市场的地位。
http://www.cimc.com/UpFiles/News/2007-6/UpImages2007_6_15_15_52_33.jpg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15 23:32

到底谁才是操纵杭萧钢构暴涨的黑手?
2007年6月15日 9点44分   来源:新闻晨报 发表评论查看评论

打印字体: 收藏



  

【本文摘要】 一笔344亿元的安哥拉建设工程大单,引发杭萧钢构在4个月里出现30余个涨停;一个证券事务代表的泄密,牵出了一系列蹊跷的内幕交易。曾是市场涨停明星的杭萧钢构,实际却是暗箱操作老鼠仓的温床,而6月11日,三名涉嫌内幕交易的嫌疑人罗高峰、王向东和陈玉兴被批捕,则使公司股价异动背后的真相露出些许端倪  中国金融大典

  一笔344亿元的安哥拉建设工程大单,引发杭萧钢构在4个月里出现30余个涨停;一个证券事务代表的泄密,牵出了一系列蹊跷的内幕交易。曾是市场涨停明星的杭萧钢构,实际却是暗箱操作老鼠仓的温床,而6月11日,三名涉嫌内幕交易的嫌疑人罗高峰、王向东和陈玉兴被批捕,则使公司股价异动背后的真相露出些许端倪。

  个人老鼠仓浮出水面

  资料显示,罗高峰1981年出生,去年10月起出任杭萧钢构证券办副主任(证券事务代表)。公司原董秘来巧红提出辞职后,信息披露工作由罗具体负责,但未办理交接手续。在今年4月30日证监会发出的对杭萧钢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决定中,罗高峰被作为直接责任人之一受到警告,并被处以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由于所担任的职务,罗高峰对公司动向了解颇多,分析人士推测,在本次内幕交易案中,他很可能扮演了暗中传递公司最新消息的角色。

  罗高峰被调查后,便引出了他的前任陈玉兴。记者采访后得知,陈玉兴曾在杭萧钢构上市主承销商大鹏证券任职,2004年3月起任杭萧钢构证券事务代表,并担任公司证券办主任。2006年5月,陈玉兴离职后,罗高峰便成了继任者。据公安机关的初步认定,陈玉兴涉嫌内幕交易罪,也就是坊间所称的“老鼠仓”。

  另一个犯罪嫌疑人———王向东,据一些圈内同行透露,可能为此前传闻涉嫌坐庄的娱乐城老板。而关于王的各类花边传言则络绎不绝,更有闲言称,杭萧钢构员工在王的娱乐城消遣时,无意间将大单消息泄露,王向东获悉后,便趁机建起了老鼠仓。

  机构身影仍在水下

  “从目前公安部门的调查情况看,杭萧钢构‘内幕交易案’还只是个人老鼠仓问题,但能够使公司股价持续涨停,绝非几个老鼠仓所能做到的。”一位知情人士昨日向记者透露。

  4月上旬,记者赶往杭萧钢构总部采访时,公司高管曾向记者披露,当时杭萧钢构与中基公司签订大单时,几家国内知名企业也在签约现场。“按照完整的安哥拉安居计划,杭萧钢构在当地造房,房子造好后海尔负责其内部的家电、家居,另外建房所需钢材的运输设备则从中集、柳工等公司购买。因此,在杭萧钢构与中基签约之时,这几家企业可能亦有耳闻。”该知情人士表示。

  其实,在杭萧钢构股价异动之时,一些机构的身影也早已引起市场注意。3月16日,新华社发文质疑公司提早泄露机密前一个交易日,杭萧钢构放量拉出第十个涨停。当天,卖出金额最大的营业部是“长江证券上海东方路营业部”,金额竟高达79706257.16元。巧的是,长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为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无独有偶,杭萧钢构4、5月间的第二波急涨行情中,“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振华路证券营业部”的席位多次上榜。资料显示,中集集团与招商证券同为招商局集团旗下公司,中集集团亦曾有参股招商证券的记录。

  中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金融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股市有风险,如 需谨慎,投资者据以入市,后果自负。

(责任编辑:秦敬文)
作者:陈重博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15 23:33

有没有搞错?

杭小要拉39下水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15 23:35

麦伯良是不是有病?

--------------------------------------------------------------------------------

作者:温清 原创 2005-07-16 01:11 【给此文投票】 阅读:1052
关键字: 麦伯良 牛市 私产 紧箍咒 变革据说,程曜是德国鲁尔大学物理系博士,曾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教授,2002作为引进的百人海外专家被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聘为教授。应“清华大学关心学生的老同事”之托,“对清华学生的学习,写一些具体的看法”叫做:《救救清华孩子 无神无政府无信仰的无头苍蝇》。据说他的这篇文章4月28日首先发表在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的人间网上,不几日就在水木清华网站上被转贴。今日有好事者转帖到某投资论坛,因而得见。


网友看过后,逾增悲观的情绪。当然,在历时5年的熊市中,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不过我觉得也大可不必。因为文中教授也说到:

“当年的美国,被欧洲人瞧不起,认为美国人没有文化。”

再来看看今天的美国如何。所以我们也不必要太悲观。世事无常,一切都会变的,关键在于:

“把他们的思想紧箍咒拿掉,让他们开始思考。”

要命的是,让民众戴上紧箍咒,变成乖乖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某些能决定这点的人所希望的。所以我们也不乐观不起来。

不久前还有人在叫大牛市要来了,这周又没声音了。我也在思考大牛市的基础是什么?我们有机会见到吗?如果能会在什么时候?关于牛市的基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我的看法在于根本的制度。试想,如果永远是“先富起来的人先怕起来”,我会作长久打算吗?如果各方面的条件具备,我或许会尝试象冬天里的候鸟一样飞到心目中温暖的地方(我说心目中,是事实上并不一定如此。但此时此地的寒冷是有确实的感受的,而那个理想地的好与坏并未确知,人的回避心理就会去尝试生活在别处),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只能多捞一点算一点,自己能比别人多捞一点也要多捞一点,同时过一天算一天。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呢?是大牛市吗?相反,让我想不通的是:麦伯良为什么要这样做?候为贵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个人的道德吗?如果是个人道德因素,还会有这样的故事吗?会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吗?

现在我注意到的变化的积极的结果之一是,无论如何,保护个人私产总算写进了宪法。作为配套措施之一,央行作出的一项大胆的决策是允许合法私产有条件地转移至国外。呵呵...有意思。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官员,以及那些人民代表,他们所代表的不再是人民的利益,而是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的利益,是你我的利益(因为任何时候你我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人民,白马非马嘛,呵呵,不可以杀马还不可以杀白马?),作为真实的个体的人的价值得到切实的尊重,利益受到切实的保护,我们的祖国就大有希望了,区区牛市算个什么菜?

中国人一点都不笨,但是胆小,奴性,大部分人把聪明用在了随顺上。所以应了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领袖的话。我的一位走政道的老同学告诉我他们正在为争当全国级贫困县跑上跑下,可见中国人是“讲实际”的,不在乎被视为弱势群体的。你我不也一样乐意被称为散户并希望官员、学者多讲“保护保护他们吧”这样的话吗?呵呵

中国需要变革。一种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必须是从下至上的,而不是从上至下的关怀和同情。这种变革会发生吗?我们能看到吗?如果看不到,作为在现时代刨食的我们又当如何?

我的疑问依旧是:麦伯良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不是有病?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15 23:37

没有搞明白上面这篇文章究竟想说什么?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15 23:39

银行信贷风险警示:集装箱出口势头迅猛增长背后隐含重重危机
2007年6月15日 10点31分   来源:中国金融网 发表评论查看评论

打印字体: 收藏



  我国集装箱出口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低潮后,今年一季度出现了大幅增长势头,总共出口60万个,价值18.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86.1%和113.5%,其中,广东省今年1季度出口集装箱15.8万个,价值4.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倍和98.6%。然而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隐藏着重重危机。  中国金融大典

  银联信分析:

  目前,中国的集装箱生产在世界处于龙头地位,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欧盟、美国、日本。今年一季度,我国集装箱出口出现大幅增长,出口量和出口价值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86.1%和113.5%,全国集装箱出口量前两位省市分别是广东和天津。预计我国集装箱的出口仍将保持强劲增长,究其原因在于:

  一是由于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我国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成为全球集装箱生产基地,在有的省份,比如广东省集装箱制造业已经完全掌握了各种集装箱的制造技术,部分制造技术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从而使广东省集装箱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是由于集装箱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随着全球集装箱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国际集装箱更新换代高峰期的到来,使得国际上对集装箱的需求逐渐旺盛,更新需求稳步增长。

  三是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市场蓬勃发展,各航运公司和租箱公司加大集装箱采购力度也使得国际上增强了对集装箱的需求。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推动作用下,我国集装箱出口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大幅增长。然而,在出口量猛增的背后也隐藏着重重危机。

  一是产能有过剩的隐患。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后,集装箱生产所需原材料供应正常,集装箱用钢材的国产化率提高,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集装箱制造产业的高投资回报,导致投资者对集装箱制造盈利能力过分乐观,纷纷投资建设集装箱工厂,集装箱产能正在不断扩大。根据目前规划或已开工建设的集装箱工厂数据来看,截至到2007年年底,我国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合计总产能将接近600万标准箱,远远超过世界集装箱市场的预期需求。整个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将大幅下降,产能过剩将使得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行业利润率也将随之降低。

  二是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集装箱产业是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以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为例,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钢材、木地板、油漆等原材料和电力。我国集装箱产业每年约需消耗钢材400万吨,木材100万立方米,电力600万千瓦时,而且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也很大,一间生产能力为15万TEU的干货集装箱工厂需要占地20万平方米以上。因此,集装箱行业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比其他产业更甚。

  三是我国集装箱品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集装箱生产主要仍以中低端的传统集装箱为主,高技术含量和特殊规格集装箱的生产比重仍然较小,随着各个企业的不断扩大产能,低端产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对于我国集装箱制造业存在的隐患,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内人士给出的相应建议为:(一)鼓励企业与国际大型船务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形成较为稳定的供求关系,稳定市场的发展空间。(二)对集装箱新增产能加以控制,适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避免盲目扩张以及可能带来的恶性竞争与能力浪费,鼓励高技术含量和特殊规格集装箱的生产,促使产品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三)企业集中精力提升产业层次,在节能、环保、职业安全,特别是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虽然,随着国际贸易以及航运市场的持续扩大,我国集装箱制造业也会面临着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我国集装箱产能的不断扩大,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我国集装箱制造企业将会面对不断加剧的竞争。因此,具有技术含量高和特殊规格集装箱生产能力,以及产品结构能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将会分享行业的不断增长的利润,而那些还是处于低端产品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将会由于低端产品竞争的加剧以及产品利润的下降而出现经营上的困难。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http://www.unbank.info)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联系电话:010-63407339]

musicsunbuffert 发表于 2007-6-16 00:42

回复 #569 股市潜规则 的帖子

这个作者有病,希望转帖的人先搞清楚再发!如果自己都不明白就别发,如果明白了就解释来听听!

39的梦想 发表于 2007-6-16 01:43

回复 #569 股市潜规则 的帖子

什么意思啊?跟买拨两有什么关系?

meng-h 发表于 2007-6-16 15:34

摩根大通:欧美基金关注A股只为H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06-14 16:55:17


  
  本报记者 于晓娜 香港报道
  
  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欧美的机构投资者交流,并“摸”出了准确的信息:欧美基金之所以如此关注A股,是因为他们在寻找H股的进入机会。
  
  “从5月30日A股大跌的那天起,我就到了美国,与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会面,7天中跑了9个城市,平均每天9个投资者见面会,基本跑了美国一圈。因为我要告诉他们,A股发生了什么。”作为摩根大通亚洲市场战略研究部中国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师,龚方雄6月12日刚从美国飞回香港,又开始了与记者的见面。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天不是在会上,就是在飞,没有倒时差的时间,每天工作将近24小时。“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睡觉,有时候,甚至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龚方雄如此形容作为一个华尔街分析师的生活,而其中,最大的遗憾是,常常会觉得,没有时间思考。
  但是,抱着“危难时刻要与客户在一起”的想法,在全球瞩目的A股动荡的一周,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欧美的机构投资者交流,并“摸”出了准确的信息:欧美基金之所以如此关注A股,是因为他们在寻找H股的进入机会。
  
  欧美基金伺机满仓H股
  “事实上,在过去两年,欧美的基金一直是保持清仓H股的状态,而现在,他们一直在寻找进入的机会。”龚方雄透露。
  这似乎与此前盛传的外资蜂拥至内地的情形有出入。龚方雄解释,过去两年来,只有那些设在亚太的欧美基金是重仓H股的,而那些在欧美的基金,却一直是清仓。
  “他们离中国太远了”,龚方雄说,在他与这些欧美机构投资者的接触中发现,他们之所以清仓H股,主要的顾虑还是对中国的银行股拿不准,“欧美投资者的普遍反应是,他们不了解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市场化情况,因此对投资中国一直有顾虑”。
  “再加上过去两年H股随A股水涨船高,他们就更加不敢进入。但是,眼看A股涨了2年,他们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当初的判断失误,另外,他们本身也是基金,也有收益率指标,不参与中国市场使他们跑赢市场的难度很大,因此他们一直希望A股大调,拖低H股,给他们H股一个买点。”龚方雄透露。
  在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纽约、波士顿、堪萨斯、休斯敦、奥斯丁等城市的飞行之旅中,龚方雄会见了上百个机构投资者,对于A股的大跌,这些欧美机构显得比他预料中的更加乐观。
  他们没有像当时媒体盛传的论调那样,认为A股到了泡沫破裂的时候,而只是认为,A股调整属于健康,而A股的问题也不过是一些技术问题以及局部的无理性。
  比如,对垃圾股的疯狂炒作。龚方雄指出,那些毫无基本面支撑而仅靠“消息”就炒到鸡犬升天的垃圾股,在这次大调整之后,就回归了它们应有的处境,“这次调整之后的复苏,主要是由大盘蓝筹以及绩优股带动”。
  而据他的观察,在A股回调完毕的这几天,H股也开始起来了,“这表明,实际上那些我上周见过的欧美基金,有一部分已经进去了”。
  
  股市应该机构化
  在龚方雄看来,内地股市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市场结构不合理,散户太多,机构失去主导力。
  他指出,目前内地很尴尬的情况是,超过90%的基金是跑输市场的。这在成熟市场中是根本不合理的现象,“至少应该有超过50%的基金可以跑赢市场,否则基金没有发言权”。
  更加极端的观点是,龚方雄认为,散户根本不应该去炒股。
  “尤其是不能把股市当成取款机,散户对估值能有多了解,对公司能有多了解,他们很少有机会跟管理层交流,对这些管理层又有多少信心,这都是很重要的,而机构是做了很多研究之后才投资的,散户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那不如就做好自己的工作算了。”龚方雄说。
  尤其是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散户来说,要在金融衍生品上“玩”,首先就要对风险控制有非常严格的把握和计算,买空还是卖空,什么时间什么价位,都非常专业,散户做到这一点很难。
  基于这一点,他认为此前内地暂停基金发行很有问题,原因在于,内地流动性泛滥,暂停基金根本无法阻止资金流入股市,而只会使更多的散户入市,从而导致市场更加非理性。
  龚认为,要解决内地股市的问题,最有效的出路有两个,一是人民币升值,二是QDII扩容,而不是很多人高喊的加息。
  “事实上,这两方面都在改善。”龚表示,以6月12日的人民币报价来看,当日对美元升值0.3%,已经是很大的幅度,而QDII扩容也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
  “事实证明,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比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水平高多了,比如说,他们没有选择加息,而选择了印花税,这是很高明的,是对股市投机的针对性措施,而加息则不仅无法阻止资金流入股市,还对经济有严重的伤害。”龚方雄称。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16 22:19

深圳口岸集装箱出口猛增逾七成


2007年 06月 16日 15:00    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讯 昨日(6月15日),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今年头5个月深圳口岸出口集装箱15.7万个,价值4.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2.4%和70.4%,主要产品出口价格呈上涨趋势。

    据介绍,1~5月,深圳口岸一般贸易出口集装箱仅87个,其余全部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目前我国集装箱生产主要仍以中低端的干货集装箱为主,高技术含量的冷藏集装箱和特殊规格集装箱的生产比重仍然较小。

    主要产品出口价格呈上涨趋势。在钢材等制造集装箱的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带动下,1~5月深圳口岸两大主要集装箱出口品种价格均出现上升。其中,20英尺集装箱出口平均价格为1903美元/个,上升7.2%,40英尺集装箱出口平均价格为3112美元/个,增长2.8%。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16 22:23

中集集团:带量反弹 仍有空间 低吸
www.hexun.com 来源: 顶点财经   

【2007.06.13 09:54】



  中集集团与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上海住友商事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青岛中集环境保护设备有限公司日前正式成立,它标志着中集环卫车辆生产基地诞生,中国将拥有亚洲一流的环卫车辆生产基地。

  投资亮点:

  1、据中国商务部初步预计,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有望超过1.6万亿美金,增速将达15%以上。根据CLARKSON预测,海运集装箱贸易量将达1.17亿TEU,增速约10.1%。总体来看,2006年集装箱贸易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增速较2005年有所降低。

  2、公司业务和产品收入结构多样化趋势明显,抗周期波动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3、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生产全系列集装箱产品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商。自1996年以来,中集集团的集装箱产量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道路运输车辆是集团重点拓展的新业务,目前已成为中国半挂运输车辆的最大生产商。

  4、2005年中集又有一项业务做到了世界第一,公司空港设备业务发展迅猛,截至2005年末,中集在国内外市场上共接获228条旅客登机桥订单,占全球旅客登机桥订单量的40%,首次上升到全球第一位。

  风险提示:

  1、干货集装箱市场受产能严重过剩因素的影响,竞争将日趋激烈。

  2、车辆行业中存在的散、乱、差局面,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效果显现还很不平衡等因素,对车辆产业的健康发展还有一定影响。

  投资建议:公司近几年来始终保持着绩优股的良好形象,作为港口集装箱业的龙头企业,建议低吸。

peiheng 发表于 2007-6-16 22:23

关于中集的分析文章:
http://blog.sina.com.cn/u/1401771820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16 22:34

巴曙松解析中国股市大涨大跌之谜
东亚银行QDII产品热销中,不论升市跌市,都有机会获利
刚刚全仓买进,就有事要出门,涨还是跌急啊!哈哈,看手机就可以知道!
www.stockstar.com       2007-6-16 15:12:49       金融界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本页】 【打印】
   
  目前中国股市的走势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今日表示,中国股市单日浮动经常达到一两百个点,这在世界市场都是少见的。他认为,中国股市大涨大跌的根源在于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可供参与者选择的产品只有股票,而且不能做空;要解决中国股市大涨大跌,必须把它建设成一个多元化的市场。

  资本市场天然排斥统一思想

  巴曙松认为,一个慢牛的股市是能够符合各方的利益的。只要它的上涨跟每年GDP跟企业盈利增长大致相符,各方面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二十年快速增长,那么中国股市以一个理性的行为,以一个慢牛的姿态走上十年、二十年,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像香港股市就持续上涨了10多年,”巴曙松今日上午在北京的2007国际金融资本高峰论坛上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央政府驻港机构经济部副部长、中国理财规划师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但目前我们看到(中国股市)的情况是一个大起大落、急剧变幻的市场。单日浮动可以达到一两百点,这在世界市场都是少见的。”

  如何使中国股市转向“慢牛”市场?巴曙松表示,国内做事情,优点在于统一思想。比如我们控制高风险贷款、统一思想控制得很有力,这在其他的环节是中国的优势。

  “但是资本市场最怕的就统一思想,”巴曙松说,“统一思想在其他领域是优点,但在资本市场会变成缺点。比如去年的牛市就是单边牛市,没有任何像样的调整。”

  “一旦大家统一思想,说现在有泡沫了,股市就又大力下挫。”

  “一个有活力的市场不是统一思想的市场,是不同的投资者在任何时点都有看多和看空分歧的市场。”巴曙松认为,“一个健康的、我们希望达到的慢牛的股市正需要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理念、多元化的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多元化的产品来共同实现。”

  巴曙松说,现在国内有很多人到香港开户,买卖股票,但是很不习惯。因为它不像国内股市往往是一种爆炸式的、剧变式的增长。

  成熟的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东京股市很少有大起大落,香港的一个基金每年回报达到20%-30%就堪称优秀,“股神”巴菲特的(复合)年均收益不过27%左右。

  巴曙松举例说,国内就有私募基金用国内惯用的手法到香港做庄,结果刹羽而归,赔得一塌糊涂。

  “他们到了香港就找人进入拉曲线,图形做得很漂亮,但是海外投资者不理他,不像在国内会有大量投资者跟进,结果套牢的都是周围的朋友。”

  中港股市之别

  巴曙松分析中外股市这种差别的原因说,国外股市“首先就是投资者高度多样化。”

  “(不管什么人,)通过香港市场开一个证券公司的帐户就可以投资,拿着国内的身份证和港澳通行证就可以投资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市场,拿护照开户的话还可以投资美国市场。一个开放的市场始终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制自己的资产,选择高度多样化,高度开放。”巴曙松说,“当你这个市场的估值市盈率很高,到了二、三十倍的时候,为什么要买很贵的呢?我可以去找一个只有十倍、十五倍的公司,这种公司到处都是。”

  巴曙松表示,第二个原因就是成熟股市拥有多元化的投资工具。在成熟市场新股融资是非常普遍的业务,银行可以按照1:10给投资者投资资金(最多不超过500万)。“认购下来之后你自己愿意抛售可以抛售、愿意认购就认购,不愿意银行可以承接下来。”

  权证也非常多样化,有各种期限、各种产品。看好中石油、中石化,可以买它的权证。看跌市场,不一定卖现货股票,可以买认沽权证或者做空期货。“投资者拥有多样化的产品选择,有多种制衡的力量,使得这个市场走到每一步,总有人看空,同时也总有人看好,不可能出现单边上浮的市场。”

  这样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既有国际的也有本土的,既有公募的也有私募的,既是一级市场延伸,也有二级市场的,多种多样的机构投资者为它提供了多样选择,包括投资者所面临的产品目不暇接,各种各样的产品根本看不过来,会有多样化的专业分析人员提供服务。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成熟的市场是一个没有通过人为操纵力量的市场,股市是交易不同意见的市场。根据自己的判断买进买出,最后市场判断你这个意见的正确性,这就是资本市场的实质,交易信息、交易判断。”巴曙松说。

  巴曙松表示,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国内市场比国外市场贵得多,这是全世界都很少见的现象,“目前我搜集的案例大概也只有中国有。”

  他分析说,世界上通常是国内的股票价格相对低,海外卖的同类股票要比国内高,因为在海外供应得少,海外投资者不太容易买到,所以愿意贵一点买。

  “而中国的情况很奇特,上市公司卖给国内的投资者贵,二十块、三十块,卖给国际投资者只是三、四元,等你们(香港投资者)赚了十倍的时候再卖给国内同胞。中国石化在国内炒到15元,在香港才8元,工商银行5.5元,在香港最近涨了以后才是4.3元。”

  中国股市之痛

  对比香港市场,巴曙松说,目前国内包括股市在内的理财市场似乎陷入困境,难以避免地大起大落,根源在产品非常少,国内投资者能够进行投资的原来绝大部分都是银行储蓄,之后大量的银行储蓄涌向房地产,股市去年扭转后又涌向股票市场,使股市由1000点左右迅速上涨到4000点以上。

  “这股庞大的资产转移到哪个市场,哪个市场就呈上升趋势。最近股票调整,与此相对应,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暴涨,5月份据公开披露的数据,当月上涨21%,”巴曙松说,“原因是股票市场流通的市值由几万亿上涨到十几万亿,中间的购买力退出来,没有其他投资渠道,重新转向为数不多可供选择的房地产。”

  “所以我觉得局部市场上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如果没有多样化的选择,这个泡沫的出现无法避免。”巴曙松这样论断国内房地产市场。

  “我们没有衍生产品,要想在中国股市赚钱,目前唯一的盈利模式就是持有并等待它上涨,卖出并等它下跌,没有其他的选择,”巴曙松说,“几乎没有权证,没有股指期货。没有形成一个制衡的力量。”

  “如果有股指期货,就不用推高市场才赚钱;看空市场不用卖现货,卖空股指期货就可以了,这样市场波动就不会那么大。”

  “而我们现在都把压力集中于单一的现货市场。即使自称大盘基金的,也不得不买很多小盘股,称自己为小盘基金的也不得不推一些大盘股。”巴曙松得出他的结论说,“有意或无意的高度统一,使得市场一波动,往往是大幅波动。”

  目前中国股市交易量的80%左右来自散户。

  巴曙松透露,5月30日一些基金公司遭遇大幅赎回,由于基金没办法通过股指期货锁定利润,对冲风险,只能卖那些能卖得出去,同时又不会给市场冲击很大的大盘股,比如招商银行。“结果是谁先卖谁占便宜,谁后卖谁吃亏,因为大家都持有这几个股票,都卖这几个,所以那天下午招商银行等几个大盘股跌的很厉害。”

  巴曙松说,如果没有香港股市参照,到五、六千点是很轻松的事。“因为国内就这么点市场,就这么块资产,可选品种少。”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17 21:55

洛阳中集凌宇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40余年汽车生产历史的企业,公司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四零八工厂,成立于1960年,1999年加入宇通企业集团。2002年公司顺利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组建了股份制公司。2006年7月,公司与宇通集团分离,同年8月,启用“凌宇”新商标,公司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公司总资产3亿多元,现有员工14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主导产品有“凌宇”牌客车和专用车,年产销能力达5000台,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并实现了出口。
自1999年以来,公司外拓市场,内抓管理,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引进和运用了SAP、JIT、TQM、TPM等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模式,企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公司于2000年通过了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率先通过“CCC”认证,2005年通过IS0/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公司的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保持30%的速度增长。2002年公司成为洛阳市重点企业,2004年被评为洛阳市“两个翻一番”突出贡献单位,2005年被评为洛阳市“完成工业目标”先进企业。
2007年2月,在共同战略的指引下,公司和中集集团合资合作,成为中集集团车辆板块中又一支生力军。中集集团全称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1月,现有总资产170多亿元,在国内外拥有4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达到34000人。2006年中集名列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第6位、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28位、中国企业500强第97名。中集集团2002年开始涉足专用车领域,2006年,成为全球最大专用车制造集团。
和中集集团的合作,为公司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通过规模化、集团化的运作必将使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2006年12月,公司在美丽的洛南新区购置500亩土地另建新厂,一期工程将在2007年10月竣工投产,现代化的新厂房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可达10000台。
公司位于举世闻名的十三朝古都洛阳,地处洛阳市中心地段,距离洛阳飞机场10公里,火车站500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目前,洛阳宇通的领导团队,正率领着既有光荣传统,又有现代开拓精神的员工队伍,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一流的技术水平,坚持以人为本,践行“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企业精神,贯彻 “专业、专用、专心”的质量方针,创一流品牌,建一流企业。洛阳宇通也正以博大的胸怀热忱地欢迎有志之士加盟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6-17 21:59

[全景快讯]深交所发布重大合同披露工作指引
来源: 全景网 发布时间: 2007年06月17日 21:49 作者: 袁山


    全景网6月17日讯 针对目前市场热点问题,为保障相关信息披露工作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深交所近期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指引第6号-重大合同》(以下简称“6号指引”),对上市公司与日常生产经营相关的重大合同的信息披露进行规范。
    6号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在一次性签署与日常生产经营相关的采购、销售、工程承包、提供劳务等重大合同时,严格按照信息披露格式指引进行披露,包括但不限于提示合同风险、介绍合同当事人、披露合同主要内容及说明合同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等。6号指引还规定对于上市公司自行判断、或交易所认定履行合同对公司财务状况构成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指引的要求进行披露。同时,6号指引还要求对重大合同的进展情况进行及时披露,并在定期报告中对履行情况进行持续披露。
    6号指引还首次对重大合同的具体金额予以明确,即采购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或销售、工程承包、提供劳务等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而深市主板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显示,深市主板公司的平均主营收入为25.55亿元,平均总资产为37亿元。据上述两项数据总结分析,6号指引的出台预计不会增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量

meng-h 发表于 2007-6-18 03:03

俱乐部原创:我的2006—2007年度总结

时间: [ 2007-06-18 02:27 ]

俱乐部原创:我的2006—2007年度总结


会员:Ey318





题目有点像单位年底的总结,呵呵!不过有时间写一写,整理一下自己的大脑,可以使自己的投资方法更清晰,对形成自己的投资系统还是挺有帮助的。


前段时间在论坛上看到《关于俱乐部会费交纳的温馨通知》一贴,于是找回以前陈理兄发的会员证书看看,落款日期是2006-6-29。想想自己加入俱乐部也快一年了,总结了一下,发现自己是收获比付出多,基本上是没什么贡献,惭愧!呵呵,在此衷心感谢修远求索、我在散步等几位会员为我们俱乐部所作的无私奉献。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是这样评价巴菲特的:巴菲特的伟大不在于他70多岁的时候拥有了450亿的财富,而在于他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许多事情,然后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印象深刻,我认为道出了巴菲特投资理念的精髓。想想我们也很年轻吧,不知未来会如何。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投资的过程,我会选择这一句:做正确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正确。


做正确的事情。价值投资是需要悟性的,这点我非常赞同。当初我刚开始投资股票时,对一些基本的东西还没完全弄懂,但当我第一次接触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时,就很自然的认同和接受了,没有一丝的怀疑,然后是如饥似渴地吸收大师的养分。相比我周围的很多朋友,做股票很多年了,也知道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但并不是很认同,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价值投资的,除了跟个性有关外,也取决于一个人对价值投资有多深的认同感,归根到底也是投资信仰的问题。我想不只是我,俱乐部的很多朋友都是对价值投资有很深的认同感的,不然的话我们不会聚在这里,至少我们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把事情做正确。这个可能就要我们用一生的实践来证明了。如何把事情做正确,里面就大有文章了,包括估值、何时买入、长期持有和避免市场干扰等等,这也成了我们俱乐部经常讨论的事情。长期持有和避免市场干扰这方面我做的相对较好,也许是与性格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否对自己的投资有信心,而信心的来源更多的是对公司的了解。我想谈的主要是估值问题。对于估值巴菲特的原则是“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巴菲特主要是利用现金流的贴现来为股票股值的,论坛里也有很多关于股值的帖子。说真的我从来没有运用过现金流的贴现方法来为股票股值,除了是因为看到长长的一堆运算而头晕外(个人性格所致),我觉得运用现金流的贴现模式来估算股票价格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为我们运用的现金流是未来的现金流,是我们假设的现金流,如果不能像巴菲特那样对企业的运作了如指掌,我想随便运用这个方法是很容易出现较大偏差的,也是很危险的。我记得大家在给茅台运用现金流模型估算时就出现过类似情况,而且各个行业的现金流情况不尽相同,有一定差异性。在了解一家企业如何运作方面,我想巴菲特是有过人之处的,而这方面的不足正是我们个人投资者的劣势。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个方法不正确,因为这个方法毕竟是巴菲特推荐的较为准确的方法,只是现阶段无法像他那样用好而已,这也可以说功夫不到家啊(惭愧!)。不过我相信有这种感觉的人不只我一个人,那么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弥补呢?下面是我总结这两年投资中集集团的一些经验,现写下来供大家讨论和交流。


当我们开始深入研究一家公司的价值时,同时也说明这家公司是经过筛选出来的,它必然是符合我们的一些选股原则的,这些原则主要是巴菲特的投资原则,比如净资产收益率、负债表和现金流等,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就不说了。由于无法到企业亲身调研(这个也是个人投资者的劣势),到目前为止我对中集的了解仅限于从网上能找到的信息,不过是所有信息。网上的信息大概有以下几类:公司新闻、各种的机构研究报告以及公司网站上的内容(年报、公告、产品信息和月刊等等)。当我们面对大量的信息时,首先要做的是对信息的筛选,没经证实的新闻或者说传闻我们可以不用理会,已经证实的新闻,特别是负面新闻(心理学表明人们对负面消息的反应比正面消息要强烈的多)我们要考虑对公司的影响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如果是短期的对我们反而是一个机会,如果是长期的我们就应该坚决放弃。机构的研究报告是个不错的参考资料,大部分的研究报告对公司的评价比较客观,不过对于报告对公司的估值我们可以不用太在意,大家都知道,这些报告的估值是由每股收益的变化再根据一定的市盈率然后算出股价的,而每股收益往往并不能准确的反应事实。大部分的公司都有自己的网站,如果没有或者说做的不好(比如说没有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就说明这家公司没有什么实力或者说这家公司不注重与投资者的关系,不够透明,这样的公司就容易出问题。公司的网站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公司厉年来的年报、季报,行业的信息和公司的产品以及公司的月刊、周刊等等。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最喜欢读公司的年报的了,而年报里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当我们按时间顺序一份一份年报读下来时,就能看到公司的发展轨迹,就能判断公司是否一直在原先的规划中发展,发展情况如何,是否顺利。中集5、6年前开始介入半挂车业务,并预言这是一个很好的领域,但当时人们对半挂车是什么都不太知道,到现在半挂车业务已经是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整个半挂车业务收入已经等于当年公司的业务总收入了,相当于用5年时间再造了一个中集。而这些在公司的年报和半年报中都有很详细的规划和对发展情况的报告。公司的月刊或周刊对于人们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个不错的窗口,如果对比中集的月刊和万科的周刊就能感受到两家公司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中集的月刊像一份提供给投资者的定期报告,把每个月公司的发展情况都写得非常详细,又不乏文化气息和人情味。而万科的周刊更像一本以房地产为主题的休闲生活杂志,可能与万科的口号“建筑无限生活”有关吧。通过定期阅读中集的月刊我能得知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公司的发展情况,与公司一起成长,所以下载公司的月刊也成了每月必做的事情。


每当我定期对这些中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时,我都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这家公司被低估了,虽然我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股票价格,但我知道这家公司未来几年会发展的很好,甚至会超出预期,而现在的股票价格并没有反应这种情况,所以每当我有一定的资金我就会买进中集,这两年来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我觉得好的企业的高点永远都在未来。


先写到这里。祝愿巴菲特的思想在中国发扬光大,俱乐部的发展一片光明,各位投资者投资愉快!


                                            2007-6-17
页: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查看完整版本: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